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2 09:20:38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1)

(煤气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鞍钢股份线材厂

一、应急演练方案

为在发生生产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提高员工应急响应能力,避在发生生产事故时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危害程度,提高员工应急响应能力,同时检验事故应急预案符合性,厂决定开展一次煤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时间: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五 上午9点30分

2、地点:

2#线生产作业区加热炉

3、组织单位:

安全管理室

4、参加人员:

总指挥:张俊峰

副总指挥:刘磊刚

生产技术室2人(调度室人员)、设备管理室2人、机械作业区3人、1#线、2#线作业区各3人、电气作业区2人、成品作业区2人、相关方单位各2人(实业公司、冶建公司、合肥百盛、冷轧劳服、电修协力、浙江恒城)。

注:参加演练人员中重点环境岗位人员不得少于一人。

5 煤气相关特性培训

培训教师:杨仲原

培训内容见附件1

6 应急救援流程:

6.1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单位自救原则;分级自救原则;坚持事故应急与事故预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6.2演练方案

9点30分,1#线加热调整工、轧钢班长2人进行加热炉下巡检过程中发现加热炉东端报警器报警,区域存在煤气泄漏情况。

(1)加热岗位应急处置程序

①加热调整工到加热仪表室,通过观察电脑数据显示加热炉加热段东侧(非轧机侧)报警,报警值为280mg/m3。

②加热调整工立即通报调度室,报告内容:9点30分,加热炉加热段东侧(非轧机侧)报警,报警值为280mg/m3。

③按照调度室安排,与2#线加热调整工互保,佩戴空气呼吸器到报警区域排查漏点,经排查发现为加热炉一层2加热下烧嘴煤气管手动阀门密封损坏,造成煤气泄漏超标,无人员受伤。

④依据煤气泄漏管理标准关闭2加下煤气手阀,并切断该段煤气气动阀门等待进一步指令。

⑤待专业人员处理后得到调度室下达可以恢复作业指令时,打开2加热下煤气气动阀门,并开启烧嘴前煤气手阀,直至烧嘴燃烧后,确认该区域无煤气。

(2)调度室应急处理程序

①调度室在接到加热岗位人员通报后,调度值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汇报情况,报告内容:9点30分,加热炉加热段东侧(非轧机侧)报警,报警值为280mg/m3,,同时安排调度员联系加热区域点检员等专业人员支援,并报公司总调度室、安环部等部门。

②调度值班主任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联系2#线加热调整工与1#线加热调整工形成互保,佩戴空气呼吸器到报警区域排查漏点,并将加热东侧窗户打开进行通风。

③通知轧钢班长进行人员疏散(煤气泄漏点周围40米内人员包括原料验收岗位、原料吊车岗位,40米以内禁止有火源),人员疏散至到集合点后,立即进行人数清点。

④安排轧钢班组人员在煤气泄漏点周围40米设置警戒,警戒区域内禁止烟火、禁止一切人员、车辆(包括吊车)通行。

⑤待煤气泄漏区域报警器显示煤气含量低于30mg/m3后,通知指挥部可以进行故障排除作业。

⑥接到指挥部故障已排除,无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应急救援终止指令后组织正常生产。

(3)应急指挥部应急处理

总指挥在得到调度室通报后,立即下令启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预案》,命令应急救援体系各应急组到位并按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①消防保卫组(组长为安全管理室主任):对疏散人员数量、事故区域设立警戒区域进行确认。(警戒区域范围:一层警戒区域:原料4号门—1#线原料货位—1#线粗轧井口,1#线轧钢区域警戒范围:1#粗轧),在警戒区域内禁止烟火、禁止一切人员、车辆(包括吊车)通行,并准备一定数量消防器材,以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警戒工作已完成。

接到指挥部应急救援终止指令后方可撤出警戒,恢复正常通行。

②应急救援组(组长为生产技术室主任):立即组织加热炉点检员等专业人员组成抢修队,在得到指挥部加热炉煤气泄漏区域煤气含量低于30mg/m3可以进行故障排除作业后的指令后,组织加热点检员等专业人员进行漏点修复、故障排除作业。

故障已排除,无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后,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报告内容:加热炉煤气泄漏故障已排除,无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

(4)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各专业应急救援组组长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下达指令,宣布应急救援终止。

6、相关要求

6.1参加演练人员必须准时参加。

6.2演练过程中必须保证人员安全。

6.3参加演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6.4参加演练人员要佩戴口罩,保持距离。

安全管理室

2020年11月15日

附件:1

1、煤气分类:煤气分为很多种,工业煤气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民用煤气主要有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焦炉煤气的爆炸极限混合比为5.0-28.4%、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4.8-13.4%、

高炉煤气的爆炸极限为35.8-71.9%,爆炸温度焦炉煤气基本在600°c左右、天然气650°c。

2、高焦炉煤气:

(1)高焦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CO含量很高,所以毒性极大;

(2)煤气中含尘量大,容易堵塞蓄垫室格子砖;

(3)安全规格规定在1米;空气CO含量不能超过30mg;

(4)着火温度大于700℃。

3、煤气安全

煤气三大危害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或称发生炉煤气)。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干馏法中焦化得到的气体称为焦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密度略微比空气小,可以在空气中均匀混合,所以不太会上浮或者下沉本。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空间内,风压不变时:风速越大,风量越大;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空间内,风量不变时:风压越大,风速越大。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空间内,风量不变时:风压越大,风速越大。

4、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

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9.5%,作业时间要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煤气动火制度,经检测氧气含量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必须符合规定值。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30mg/m3)或氧气含量低(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进入储存、输送煤气及有毒有害气体或与有毒有害气体连通的容器、管道及封闭建筑内部作业前,必须采取置换、吹扫、通风等措施,并进行气体取样检验,确认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入内作业,并要配备检测仪器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

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及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蒸汽、氮气或合格烟气,不允许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2)

本刊讯 2013年11月中旬,《厦门市电梯安全物联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标准)》通过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的审查,该规范由福建省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承担研究物联网技术运用于电梯安全,并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技术规范(标准),在福建省尚属首例。

《厦门市电梯安全物联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由《平台总体结构》《采集设备技术规范》《采集设备与平台的通信协议》《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规范》《采集设备安装验收规范》和《企业平台建设技术要求》6个部分组成。按照该规范要求,厦门市“电梯安全物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采用政府监察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的两层架构体系,具有状态监测、故障报警、应急处置、维保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等功能。(闽 安)

广州市黄埔区开展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本刊讯 2013年11月8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举行了液氨泄漏事故疏散安置应急演练。黄埔区安全监管局等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500多名群众参加了此次演练。

演练模拟了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泄漏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黄埔街、鱼珠街等2个街道,以及周围企业、医院、技校的大约5000人,被疏散到黄埔区红树湾家居博览中心安置。演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听到防空警报,组织群众疏散;疏散人员前往各集结点;区、街、村指挥部组织人员乘车;疏散人员乘车进入各安置点;在预定的安置点安置疏散群众并做好相应保障工作;组织疏散群众返回。

该次疏散安置演练组织严密、安排紧凑、针对性强,达到了预期目的,起到了锻炼队伍的作用,提高了黄埔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伍堂敏)程潮铁矿遥控操作铲运机提升安全水平

本刊讯 为满足新型环保的嗣后充填采矿法要求,2013年10月底,武钢程潮铁矿引进铲运机蓝牙遥控装置,将铲运机改造成无人驾驶车辆,并对操作工进行培训。一旦投入使用,职工可在安全地点操作遥控手柄,像玩电子游戏机一样,控制80 m远处的铲运机进行铲、运、卸矿石,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又提高了井下作业安全系数。(金 林)

程潮铁矿遥控操作铲运机提升安全水平

本刊讯 为满足新型环保的嗣后充填采矿法要求,2013年10月底,武钢程潮铁矿引进铲运机蓝牙遥控装置,将铲运机改造成无人驾驶车辆,并对操作工进行培训。一旦投入使用,职工可在安全地点操作遥控手柄,像玩电子游戏机一样,控制80 m远处的铲运机进行铲、运、卸矿石,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又提高了井下作业安全系数。(金 林)

枣阳市“一瓶一码”促进气瓶安全

本刊讯 2013年3月份以来,湖北省枣阳市部署开展了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工业用气瓶、民用液化气瓶与超市商品一样,贴上了独一无二的安全信息条码。

气瓶安全信息条码相当于气瓶的“身份证”,是在每只检验合格的气瓶上安装永久性的电子信息条码,并进行严格的使用登记管理,做到“一瓶一码、一瓶一档、注册登记、追踪溯源”。所有超期、报废及未建档气瓶,充装设备都将自动报警并拒绝充装,同时精确控制气体充装量,杜绝短斤少两的行为发生。另外,气瓶检验单位、充装单位与质监部门进行电脑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动态监管的目标,有效防范气瓶事故,确保气瓶安全。

截至2013年11月12日,枣阳市14家液化气站充装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已经进入气瓶条码安装、数据采集和使用登记注册阶段。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督促气瓶充装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充装过期报废气瓶等违规现象,将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从严处理。(赵 阳 罗群鹏)

铁山南矿无人值守智能人车更安全

本刊讯 2013年11月初,川煤集团达竹公司铁山南煤矿东翼+100水平无人值守架空人车成功安装,进入试运行阶段。

该架空人车位于该矿东翼-112采区,跨度从+100水平至0米水平,全长280余米。整个安装工程历时15天,铺设钢丝绳达600 m。架空人车的上、下站位置安装有光电感应元件,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相关联。当有人候车时,安装在人车下部的光电感应元件感应到,并发射信号到PLC主控制箱。当PLC主控制电路检测到该信号后,人车将自动送电运行,当最后一人下车后,自动停车。该人车运输系统还拥有超位语音提示,欠速、超速、断绳、打滑等十大智能保护功能,可以全天候自动监控人车的运行状态,确保了安全、正常运转,同时使职工乘坐更加安全可靠。(王继波)

北徐楼煤矿发明绞盘式全封闭挡车栏

本刊讯 2013年11月初,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职工自行研发了一种新型挡车栏——绞盘式全封闭挡车栏,实现了安全、降耗双重效用。

该矿井下41204综采工作面轨道顺槽,原来使用的是单梁吊桶式挡车栏,不能进行全断面拦截。如果更换成全封闭挡车栏,则质量加重,而吊桶配重轻,不易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把吊桶改装成气动装置,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维修量大,无法做到本质安全。

为克服以上难题,该矿采二工区机电技术人员创新发明了绞盘式全封闭挡车栏。该装置由手动式摇盘、定滑轮、牵引钢丝绳、全断面挡车栏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手动摇盘通过齿轮减速装置和防滑装置缠绕牵引钢丝绳,带动全封闭挡车栏抬起或下落。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该装置不仅便于操作,方便维修,而且提高了斜巷提升运输的安全系数,节省材料投入。(黄永峰)

“漏斗式”查酒驾或将在沈阳推广

本刊讯 有些车主喝酒后认为,即便是交警在马路上设卡,只要自己开直线,车辆被拦下的概率并不高,因此选择铤而走险。然而,2013年10月底在沈阳开展的“沈阳市酒后驾驶干预项目启动会暨能力建设培训”中,国际道路安全专家重点培训了“漏斗式点位法”。这种方式比传统查酒驾方式更加快速有效,或将在沈阳推广。

2013年10月28日,国际道路安全专家、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前警察署署长Ray Shuey介绍,“漏斗式点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通过在执法中反光锥的摆放,将车辆由多排车道汇成一或两排车道,就像从漏斗通过,便于检查的同时也防止酒驾司机逃离现场。

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平二大队一中队教导员闫刚表示,根据沈阳的交通情况,他们将“漏斗式点位摆法”进行了“沈阳化”。按照这个方案,10月28日14时许,35名交警分成两路,设立两个卡点进行实战演练。在北站路由西向东的双向四车道上,交警用反光锥摆出一个大的漏斗形,将四车道变为一车道。距离检查点150米处,设置一个观察员,观察员对车辆进行初步观察和摸底筛查,可以看到有的驾驶员不系安全带,有的车辆未悬挂号牌。据了解,150米的距离更便于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卡点的人员进行查处。如遇一些严重情况,如发现酒驾疑似人员,可用电台呼叫卡点的同事,对可疑车辆着重检查。(刘 钊)

辽宁对安全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

本刊讯 2013年11月15日,《辽宁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了辽宁省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开始正式实施。

《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其中,在原则规定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具体规定了辽宁省安监局、发改委、经信委等39个省(中)直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化。

《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监管相结合,以属地监管为主”“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相结合,以行业监管为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并明确了40个省(中)直部门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规定》还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在责任追究上,明确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没有完成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或者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经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不合格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分管行业领域负责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一年之内不得被提拔重用。(刘 佳)

中铝河南分公司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

本刊讯 “铁路运输罐车阀门处出现甲醇泄漏,易燃液体溢出,情况十分危急……”2013年11月6日,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保卫消防中心,联合郑州铁路局洛阳车务段、郑州亿顺化工企业,开展了易燃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3)

关键词:易燃易爆场所;事故;特点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164-01

1 我国易燃易爆场所发生事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1 易燃易爆场所火灾事故的特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火灾事故指的是某个场所发生了着火现象,并且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或有人员伤亡的事故,这一事故类型成为历年来我国易燃易爆场所最为频发的事故之一。按照国家颁布的《火灾分类》中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物质燃烧的不同特征将火灾事故分为四大类,其中易燃易爆场所经常产生的是B类和C类火灾,具体是指液体火灾和易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火灾等;以及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火灾等。另外,按照火灾事故持续时间的久暂,可以将其划分为瞬间火灾与非瞬间火灾。顾名思义,瞬间火灾的持续时间较短,像火球和闪火就属于这一类。而非瞬间火灾则是指持续时间相对久一些的火灾,例如油罐火灾、油井火灾等。无论是哪一类火灾事故,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来说,都是具有强烈威胁性的。

1.2 易燃易爆场所爆炸事故的特点

作为易燃易爆场所另外一个频发的事故,爆炸事故具有来势更加猛烈的特点,也就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破坏力。爆炸事故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由于不熟知物品的危险特性或违反了其中的正规操作,而意外地发生了突发性的强烈能量的瞬间释放。基于易燃易爆场所中存储物品的特殊性,以及周围环境的特质,发生频率较高的无疑是化学爆炸事故。化学爆炸事故,是具有极大冲击性和破坏性的事故,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亟待人们的防范和解决。[1]

1.3 易燃易爆鏊毒害事故的特点

除了上面两种常见的事故以外,毒害也是易燃易爆场所一项需要重点加强预防和管理的事故。毒害事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毒气泄漏事故,指的是有毒气体或有毒的蒸气意外地泄漏出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大规模地扩散到空气中,这会使得周围未得到及时疏散解救的人员发生中毒,将会出现面色发青,四肢麻木,呼吸急促等明显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长时间的中毒昏迷,这无疑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通常来讲,根据泄漏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将毒气事故划分为瞬间泄漏事故和连续泄漏事故,瞬间泄漏是指持续时间很短的泄漏,连续泄漏是指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泄漏,持续时间越长对于人的危害就越大。

2 我国易燃易爆场事故的解决对策

2.1 严格遵循程序法规,确保场所设置合理合法

通过近年来的多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灾害事故的发生都源于最初场所设置上的不合理性或者不合法性,因此,要想确保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首先必须要做好的是对于整个场所的安全设置环节的把关。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理解并严格遵循各项程序法规,确保易燃易爆场所的设置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企业要求,最好在这些易燃易爆场所成立的初级阶段,就陆续办理好相关的业务许可、消防审核、安全标准、环境管理等审批手续,进行全方位的审核考察,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2.2 认真强化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易燃易爆场所的特殊属性使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认真强化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灾害事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严格依据《消防法》、《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和管理规则对这些场所实行定期检查。当然,还需要严格确认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室内温度是否过高,存放的环境是否通风良好,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无阻,输电线路的性能是否良好,消防器具的配备是否合理,报警及灭火、抢救设备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更换灭火剂和破损、超期使用的消防器等等。

2.3 加强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易燃易爆场所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在事故成因中,人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据相关统计,80%以上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消防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够高,因此,加强对消防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已经是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能够严格持证上岗,进而提升整个消防队伍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为疏忽酿成的惨案数目。另外,还应当多组织消防队伍开展预案演练,针对各种不同的灾害事故形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特定的应急处置预案,使得消防人员熟练掌握疏散逃生、扑救火灾、处置危险物品等相关技能,以符合整个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要求。[2]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对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许多单位的管理部门和消防人员也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现在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能够较好地应对灾害事故的科研队伍。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对灾害事故的科学研究开展得比较晚,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关乎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乃至整个行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一定不能忽视它们,并要尽力去分析探讨和解决。笔者认为,只要能够严格遵循程序法规,对易燃易爆场所中的每个设施都进行认真的监控、分析和操作,提高消防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就一定能够找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减少经济财产的损失,降低人员的伤亡率,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稳定、安全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4)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在紧急状态下妥善处置突发燃气安全事故,从而有效遏制重特大燃气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公司持续、平稳供气和广大燃气用户安全地使用天然气,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月计划安排,组织开展本次演练。

抢险演练主题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6月17日。

地点:燃气有限公司院内。

四、演练内容

1、险情报警。2、紧急出警。3、联系救援。4、现场警戒疏散。5、关闭阀门。6消防灭火。7、现场抢修。8、清理现场。

五、现场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六、演练实施步骤

现场指挥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各小组报告:XX组人员到齐),向总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现场准备就绪,是否开始演练?请您指示),总指挥指示:按计划实施!

现场指挥答:是。转身面对参演人员:演练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在紧急状态下妥善处置突发燃气安全事故,从而有效遏制重特大燃气事故发生,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公司持续、平稳供气和广大燃气用户安全地使用天然气,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活动月计划安排,组织开展本次演练。时间约1小时。下面演练开始,各小组就位。(各小组人员奔赴预定车辆位置,小组长到合适位置待命)此时,后勤保障组需进场准备好点燃物、模拟损坏管道等设备。

尊敬的各位领导:本次抢险演练的主题: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演练的主要内容是:1、险情报警。2、紧急出警。3、联系救援。4、现场警戒疏散。5、关闭阀门。6消防灭火。7、现场抢修。8、清理现场。

各位领导,本次演练以2020年6月15日上午9点,公司电话接线员张皓接警,位于大街街与中压燃气管道因第三方施工破坏导致燃气泄露,并已着火造成人员伤害为演练背景。我们公司设有24小时报警电话及24小时值班人员,下面由接线员模拟接警。

通讯保障组张皓开始模拟接警:(您好,这里是燃气有限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好的,请您说一下具置,请问现场有无人员伤亡?麻烦您在现场协助照看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100米范围内,我们马上前去处置,谢谢)

模拟接警后向现场指挥大声报告:报告现场指挥,接群众报警,大街与交汇处中压管道被第三方破坏起火,已造成1人受伤,请指示!

在模拟接警的同时,旁白解说开始:通讯保障组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24小时接警、报警工作,接警后需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确保现场指挥及时、准确事故信息,有效做出正确判断。

根据险情状况,并视实际情况协助其它工作人员封锁道路,疏散事故现场周边群众。

同时,迅速通知公司各抢险小组实施现场抢险。

现场指挥接到接线员报告后指示: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现场情况,同时通知当班值班员赶赴现场确认情况,通知下游企业做好停气准备,通知各小组长集合。接线员大声应答:是,然后模拟通知值班员和下游企业,用对讲机或者哨子通知各小组长。各小组组长集合后现场指挥通报事故情况:各位,接群众报警,大街与因第三方施工破坏,导致我方中压燃气管道泄漏起火,并已造成人员伤害,现值班人员已前去确认情况,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大家根据本小组职责立即带领本组人员赶赴现场处置险情,务必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大家是否明白?各小组答:明白。现场指挥:开始行动。答:是。此时当班值班人员接通知后入场,(公司车辆一台到达现场)驾驶车辆进入现场(离着火点50米下车,3人下车,1人进行监控1人检测燃气浓度,1人进行现场确认),值班人员到达现场后确认为第三方破坏导致管道破坏燃气泄漏并着火,已造成人员伤害。(值班员1人通过对讲机或者扩音器大声报告:现场事故情况已确认,发现伤员1名,伤势严重,目前正在进行管道降压,请求支援)。通讯保障组听到值班员报告后立即指示警戒疏散组进场,(疏散组一人用喊话器大声疏散观望人群:现场非常危险,请无关人员及车辆尽快离开现场),2人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确认泄漏范围并进行警戒控制。并拉起警示带并于路口处携带进行标志牌挥动小红旗模拟制止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警戒区。)警戒组需确认风向,扩散范围,拉警示带两圈,

旁白解说同步进行:现场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指示当班值班人员赶赴现场确认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并指示通讯联络组通知各小组做好抢修抢险准备工作。通讯保障组通知下游企业做好停气准备。最先入场的是当班值班员,现在正在进行燃气浓度检测。紧跟进入的是警戒疏散组。警戒疏散组的主要职责是:清理疏散通道上的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引导来往车辆远离事故现场,保障救通畅通;劝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的民众,引导其有序进入安全警戒区域;利用小喇叭将指挥部的命令,事故情况、抢险情况、救援情况以及疏散情况进行实时广播,并用镇定的语气劝说群众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照指定的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接应消防、环境检测等车辆,以及外部紧急增援力量,配合进行救援。根据现场情况以及风向确定警戒区域,利用警示带将警戒区划分为危险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合理设置出入口,并在出入口安排人员值守,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并进行安全检查。协助指挥救援,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安全警戒、治安保卫工作。在警戒疏散组进场开展工作后同步介绍: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疏散组正在救助受伤人员,疏散现场无关人员,警戒组正在设置警戒范围,阻止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此时,120进场将受伤人员转移,警戒疏散组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现场指挥,人员已疏散,警戒圈已完成,风向南风(报告完成后不用指示自行回去继续警戒)。现场指挥接报后指示通讯保障组立即通知消防灭火组:消防灭火组立即进场灭火。消防灭火组进场后立即实施灭火作业。实施后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现场指挥,火势已被控制。现场指挥指示:现场待命,随时警戒。同时指示抢险抢修组:立即进场抢修。

旁白同步解说:消防灭火组的主要职责是:了解起火原因,方位及现场情况。根据起火方位火势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隔离。携带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发现任何有可能产生火情的状况及时实施灭除。若3分钟内如火势不减,立即向119报警,同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救援快速撤离现场。现在因为火势较大,公司灭火组无法灭火,通讯保障组已经向消防大队请求支援!疏散组1人已至指定路口准备接应消防大队消防车辆。

通讯保障组模拟通知的同时,旁白同步解说:抢险抢修组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好事故管线材质、管线走向、管线深度、管径和周围环境;准备抢修物资,抢修设备,抢修工具紧急关闭上下游阀门,安全开挖,查找漏点;抢修管道,置换通气,清理现场。

抢修抢险组1人手持仪器进行检测后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现场指挥,现场燃气浓度过高。现场指挥指示:用鼓风机进行稀释。

旁白同步解说:燃气泄露后抢修时燃气浓度需达到5%以下,现在燃气浓度过高,不宜进行抢修,正在进行稀释。

稀释处理后,抢险抢修组继续进场进行检测,后向小组长报告:现场燃气浓度已低于标准,可以进行抢修作业。小组长指示:立即进行抢修作业。

抢险抢修组进入进行抢修,抢修时严格按照抢修规程作业,抢修完成后小组成员向小组长进行报告:抢修已完成。小组长指示:进行气密性实验。气密性实验完成后抢险组组长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现场指挥,抢修置换已完成,具备通气条件。现场指挥指示:开启阀门进行通气。同时指示通讯保障组:通知下游企业,做好通气准备。抢修组组长指示本小组人员:2人立即开启阀门进行通气。通气后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现场指挥:管道已正常供气。现场指挥指示:后勤保障组留2人清理现场并配合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其余人员至集合点集合。(警戒疏散组解除警戒、消防灭火组将消防器材归位、其他小组清理现场,有序撤离,到达指定位置集合)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5)

关键词:柴油-LNG双燃料船舶 储罐 LNG泄漏事故

现有内河散货船均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装置,船舶应用柴油-LNG双燃料后,在保持原有柴油机结构和燃烧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只需增加1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即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柴油-LNG双燃料状态下2种运行模式。LNG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对大气危害较大的物质,符合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绿色航运及打造低碳船舶要求。但是,柴油-LNG双燃料混合动力船舶发生突发事件时,可能会导致LNG的意外泄漏。大量易挥发、易燃的LNG进入大气,将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做好柴油-LNG双燃料混合动力船舶LNG泄露事故后果分析研究,是保证柴油-LNG双燃料混合动力船舶安全营运的关键。

LNG泄漏事故危害性分析

1、火灾

LNG气体的燃烧取决于两个方面: LNG气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空气混合;是否在LNG气体与空气混合后有点火源出现。因此,点火时间在评价热辐射的类型和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LNG泄漏后,由于低温,LNG最初会形成重气云(天然气温度低于-108℃时,密度大于空气,在LNG泄漏初期的饱和温度-162℃,气体密度是空气的1.5倍)。重气云在地面漂浮。当重气云与空气混合换热后,再向大气中扩散。如果没被点燃,可燃蒸气云向下风方向扩散。直至稀释到蒸气浓度低于可燃下限以下(天然气的燃烧爆炸范围为5.3%~15%)。

LNG泄漏后,形成可燃蒸气的范围与泄漏量、泄漏率以及当时的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在可燃范围内,如果天然气遇到点火源(如发生碰撞时的点火能量,本船、附近其他船舶或是岸上的点火能量等),将发生燃烧。燃烧有不同种形式,主要有池火(Pool fires)、喷射火(Jet fires)和闪火(Flash fires)。不同的泄漏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形成的火焰形式不同。

2、 LNG爆炸

当燃烧速度过快,产生过压破坏时,即形成“爆炸”。一般情况下,LNG泄漏到大气中后,如果被点燃,将发生闪火。如果燃烧发生在非限制空间,纯甲烷不会形成过压破坏(爆炸)。但是,当可燃范围内的LNG气团横穿或绕过某一障碍物时会被剧烈的扰动,或遇到高压点火源时,将引起燃烧速率快速的提高。随着燃烧剧烈程度的增加,会造成过压损坏。但一般破坏作用只会局限在泄漏源附近,而不能造成大范围的结构破坏。

如果燃烧发生在限制空间,或是扩散到限制空间中的甲烷被点燃,则可能产生过压破坏,将会严重毁坏建筑物。因此,当LNG泄漏到船壳之间时或泄漏到船上时,一旦LNG蒸发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火发生爆炸,不但会导致泄漏船舶严重损坏,且对周围的建筑物或船只也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

3、中毒、窒息

天然气、烃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操作不慎或发生泄漏,会使操作人员接触其蒸气。当发生大量泄漏事件或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天然气蒸气,都有造成中毒的可能性。-162℃的液体接触到的人体皮肤会导致低温灼伤,也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人员暴露在体积分数为9%的甲烷含量的环境中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当在空气中浓度增加至25%以上时,对人体产生窒息性危险,当天然气的体积分数达到50%以上,会对人体产生永久性伤害,如果吸进纯LNG蒸气,会迅速失去知觉,几分钟后死亡。

4、快速相变

快速相变是指液态LNG在与周围环境进行充分换热过程中,物质状态从液相瞬间转变为气相,由于体积的快速膨胀而造成周围环境的压力突变,形成所谓的物理爆炸。这种快速的相变会使泄漏源局部发生过压破坏,但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结构损坏。

5、低温破坏

低温LNG一旦发生泄漏,会对船体、设备等造成破坏,低温LNG液体能使与其接触的低合金碳钢发生严重的脆性破裂。超低温液货和普通船体接触,由于局部冷却产生过度的热应力会使船体产生自发脆性破裂,失去延展性,从而危及整个船体结构。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低碳钢,当它接触到低温LNG液体时,它的破裂韧性会降低。

LNG泄露原因分析与对策

LNG发生泄漏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LNG移动加液车、船用LNG储罐的管路泄漏,包括软管、各种阀门、压力表、法兰、管路等;另一类则是罐体或罐体上的设备,包括泄压阀、安全阀等的泄漏。

1、如果泄漏发生在LNG移动加液车段

加液过程中,发现移动加液车上的阀门或管路有漏气现象时,立即停止加液,关闭加液车出液阀,查出泄漏点,做好标记,上报,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如果泄漏严重,要立即通知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包括加液车司机、押运人员),做好火灾预防、扑救准备。如有可能,将槽车转移至安全地带(必须确保不会引起火灾),派专人值守,设立警戒区,通知119、110等有关部门。

在对故障加液车进行维修时,一定要等放空后压力为零压,内罐温度升至常温,氮气置换后,方可进行维修工作,维修结束,一定要注入氮气,要进行气体充装前,用天然气置换后再进行充装。

2、 如果泄漏发生在船用LNG储罐区

补给过程中,发现船用LNG储罐上的阀门或管路有漏气现象时,立即停止加气,关闭槽车出液阀、船用LNG储罐的进液阀,等管内残余气体排完之后,卸下加气软管的对接法兰或快装接头。查出泄漏点,做好标记,上报,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如果泄漏严重,要立即通知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包括加液车司机、押运人员),做好火灾预防、扑救准备。将槽车与软管的连接解除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必须确保不会引起火灾),关闭船上所有非防爆电器,派专人值守,设立警戒区,直到储罐内的LNG全部放空。放空过程中通知119、110等有关部门,做好现场预防措施。

发生LNG泄漏事故,现场人员在应急作业的同时,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应防止群众进入作业区,组织其他无关人员向上风方向并离泄漏点50米外转移,海事部门相近航道进行航行管制,禁止其他船舶停靠或迫近。消防部门负责做好消防员灭火的引导工作;110或救护人员到达后,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应做好引导和配合消防和救援人员对受伤人员、重大危险点、源的保护工作。

事故处理结束后,如果不需保留现场,经安全生产部门同意方可恢复生产。

3、船舶正常使用中出现储罐泄漏、着火

实际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在航运过程中的最大风险是由于船舶碰撞、搁浅、撞击以及操作失误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LNG储罐泄漏,并由此而引发燃烧、热辐射以及爆炸等重大事故。

3.1轻微泄漏

轻微泄漏一般发生在阀门法兰间及各焊缝,当发生轻微泄漏时,操作人员应迅速切断泄漏位置的前后阀门。若无法切断泄漏位置的气源,应将故障储罐的LNG卸到备用罐上,该操作按照倒罐流程进行。

阻止泄漏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有安全防护服和用具,在泄漏附近范围不允许有火源,以免发生爆炸。

3.2严重泄漏

当泄漏无法控制或有扩大的趋势时,操作人员须立即致电公安消防部门寻求协助,同时按照紧急事故的汇报程序进行汇报。为避免发生着火危险,熄灭船上所有火源。关闭所有非防爆电器,安排人员进行疏导。

当大量液化天然气泄漏情况不能制止,可能会引致气体与空气混合物而产生大量爆炸性气体时,所有人员及非抢险设施禁止进入现场,应疏散到安全地方。

3.3发生火灾

火警发生时,工作人员应沉着冷静,做到决策果断,措施准确,立即组织应急小组穿戴各种防护用具赶赴现场处理险情。及时用灭火器扑救初始火灾,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火势无法控制时,应向海事部门、110、 119报警求助。报警应清楚说明火灾地点、时间、火势大小及性质,并留联系电话和报告人姓名。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由海事部门临时负责救火指挥,海事部门对附近船舶发出航行通(警)告,实施区域警戒和交通管制,组织附近船舶撤离。

船上任何地点发生自己不可扑灭的大火,必须开启消防泵喷淋储罐或通过消火栓用喷雾枪喷淋储罐,其目的是保护罐区内临近火灾的储罐不至于因受大火辐射热而升温,造成更大的危险。

在消防部门到来时,现场指挥交由交通部门负责,由工作人员提供与灭火有关的船内资料,协助救火。当大火影响运行时,应关闭紧急切断阀。甲板上人员撤离时应安静而有秩序并在安全地点集合,在未接到部门主管通知可以安全进入之前,所有人员不得重返火灾区域。

建议

目前试点船舶只绕过改装运行情况来看,具备安全航行条件。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议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对试点船舶和运行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安全规程。

按照《安全生产法》、《主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6]第3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对试点船舶及相关船舶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特种作业和危险化学品操作等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和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同时还应考虑将预案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6)

【关键词】海洋浮油污染;危害;防治措施;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550.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不仅是天然资源宝库,也为大量运输物资和人员提供最廉价的方式。但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海洋污染。由于世界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陆岸、海上石油开采量和海上油运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溢油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石油日益成为海洋的主要污染物。海洋浮油使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蒙受重大损失,对大气循环和海洋生态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各沿海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理途径,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收到了一定成效。

二、海洋浮油污染现状

1.浮油污染的来源

由于浮油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活构成威胁。80年代,一组海洋污染科学研究专家组对海洋污染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得出的结论之一是石油是海洋中比比皆是的污染物。专家们对进人海洋中的石油来源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45%的石油污染来自海洋运输,包括油泄漏事故;36%来自城市及工业废水排放。海上油田的井喷、油管破裂,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泥浆及钻屑,陆岸油田的含油污水、落地油的排海,陆岸贮油库、炼厂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含油污水的排海,海上油运事故等都可造成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海洋的石油污染必然形成海面浮油。

2.浮油污染的危害

(1)浮油极易形成油膜,油膜让水与空气隔绝,使水体缺氧、变臭。

(2)溶解于水中的油氧化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1mg石油氧化需3-4mg的溶解氧,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窒息死亡。

(3)油类和它的分解产物中,存在多种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危害水生生物,造成水生生物畸变,甚至可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使人的肠、胃、肝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

(4)大量油泄漏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除了上述之外,主要是受污染地区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如前文提到的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的油泄漏事故造成了36741只 鸟、1016只海獭及144只猛禽丧生,这些数字只代表当年n月发现的动物尸体数,可能只是丧生动物的6%-10%。

综上所述,海洋浮油污染物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海洋浮油污染治理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海洋油污染防治措施

要保护好海洋环境,应加强海洋石油开发和海上运输的管理,减少海上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治理能力。

1.预防泄漏的措施

(一)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海上溢油事故统计表明,60%-80%的事故是人为失误导致。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

(二)海上(或临海)设施和管线的设计、检查和监控。大部分海上设施的大规模泄漏是由管线引起的,且大部分是由外部损害、管线系统的老化引起的。因此海上设施和管线的设计、检查、监控是预防溢油事故的重要措施,包括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泄漏探测及控制技术,提高监控能力,预防泄漏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油轮事故预防能力。根据事故统计分析,40%的重大泄漏(1978-1992 年)是由油轮触礁或碰撞引起,提高油轮的防碰撞能力可以减少油的泄漏。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轮;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轮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

(四)航运和水路的管理。根据事故统计分析,35%的泄漏是因油轮在拥挤的水路中航行、移动中发生的。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航行的监控能力,可以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轮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2.泄漏响应计划、演练和管理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更好的组织协调以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制定合理可行的泄漏应急响应计划,可以提高泄漏响应、演练和管理的水平。

(一)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和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合二为一的溢油事故计划和响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在事故状态时可做出优良、快速的决策。

(二)泄漏轨迹和行为预测。开发油泄漏轨迹和行为模拟模型,通过将模拟模型与实时数据链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响应行动的效率。

(三)演练和准备评估技术。模拟技术是用于对应急响应演练和准备进行评估的实用技术,它可以实现在没有泄漏情况下的演练。

四、海洋油污染的处理技术

目前处理海洋溢油的主要方面有:围栏法,分散法,凝固法和吸附法。

1.分散法

分散法是采用油分散剂,打碎油膜,使其变成微粒,分散到水相中去,油分散剂加快了油的微粒化过程,使油沿垂直方向扩散,不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从 而不去粘附船舶、礁石和海岸线。使用分散剂增加了油的表面积,加了油的生物降解。

油分散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分散剂以醚型或芳香型表面活性剂为主,由于其毒性重,用量大,加重了环境污染。第二代分散剂采用了芳香烃含量低于3%的石油烃溶剂,毒性比第一代产品要低得多。近年来开发了第三代分散剂—浓缩型分散剂,这种分散剂的有效成分是乳化剂、润湿剂、和氧化剂等多种化合物,毒性比第二代低,且活性好,使用效率高。

2.凝固法

凝固法是采用凝油剂,迅速提高油的粘度,使浮油结成块状物,便于回收,凝固法不如分散法用得普遍,但凝固法能回收油,不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已研制 出了很多凝油剂,如日本的酵母蛋白类凝油剂,这种凝油剂凝油效果较好,但生 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推广困难。

凝油剂在实际应用时尚有一定困难,首先是如何将凝油剂均匀地撒播在被油污染的海面,其次是凝油如何回收,若凝油得不到有效地回收,则产生的污染,尤其是对海岸产生的污染会更严重,凝油剂与油作用的时间长,在海浪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也值得考虑。

3.吸附法

吸附法是采用吸油材料将油吸附,从而达到清理油污染的目的。吸附法是解决油污染根本方法。吸附法最好和围栏法联合使用。便于吸油后物质的回收。吸附法关键在于吸油材料的特性:(一)对于海洋溢油,由于其扩散快,则要求吸油材料具有很快的吸油速度。(二)要具有足够的浮力,能长时间浮于水面,便于吸油和吸油后的回收。(三)要无毒性,以免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已开发了许多吸油剂,包括天然植物产品、有机合成产品和无机矿物产 品。这些产品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油污染的治理。现介绍二 种很有前途的吸油材料。(一)膨胀石墨有疏水性和亲油性,对油类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并在吸附大量的油之后结成块状,浮在水面,由于膨胀石墨基本上由纯碳组成,无毒和化学惰性,膨胀石墨即使散落于水中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二)煤基吸油剂是近年来煤炭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一种新型吸油产品,它以煤 为原料,产品具有疏水性和亲油性,可以对石油类、植物油类、动物油脂等进行有效吸附。煤基吸油剂为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密度低,吸油前后均能长时间浮于水面。吸油速度极快,在20-30秒内即可将油吸附,可及时有效地清理泄油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五、结束语

未来,如果不加强海洋浮油污染的治理,海洋浮油污染会日益严重。目前,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渤海、黄海石油污染比较严重,东海、南海较轻。但随着东海、南海海上油田的不断开发,开采和运输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海域的溢油事故及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将会有增无减,我国海域受石油污染的情况将日趋严重;处理油污染的方法 很多,各有其特点,处理效果及实施难易有差别,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吸附法具有较好的处理油污染的效果,煤基吸油剂具有资源广阔,吸油性能好,价格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天然气泄漏消防演练篇(7)

关键词:泵站、氯库、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hlorine was added in China is disinfection law most urban water supply enterprise is generally used to tap water disinfection method. The safe use of chlorine gas problem more and more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if use undeserved has a serious accident, to the enterprise and worker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caused serious threats. Now, many large water supply pump station are equipped with used to fill of chlorine chlorine library and chlorine was added system. Chlorine gas safety use process need to clear the safety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novation emergency plan management, perfect the protective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control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from multiple link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Keywords: pump station, chlorine librar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V6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加氯消毒法是我国大多数城市供水企业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液氯,是水质消毒的主要原料,它对于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供水企业的供水规模不断扩大,供水区域范围不断延伸。自来水的长距离输送,可能造成出厂时水中所含的余氯(主要用于防止管网中再度繁殖细菌,保证水质)逐渐消耗殆尽,泵站加氯在所难免。例如,笔者所在的杭州市水业集团下沙分公司所管辖的三个大型区域型供水加压泵站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每个泵站都建有氯库。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人体吸入会产生恶心、呕吐、胸口疼痛、腹泻,严重时可致命。泵站周围企业密布,一旦氯库发生故障,出现氯气泄漏,波及快,范围广。不仅对现场职工有危害,同时对周边企业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泵站日常(特别是节假日)工作人员少,抢险力量薄弱。因此,如何做好供水泵站的氯库安全管理工作,是泵站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加氯系统的安全管理

泵站标准加氯系统通常为真空式加氯系统,它的主要设备包括: 氯瓶(带电子秤)、过滤器、自动切换器、减压阀、真空调节器、加氯机、水射器及相应的管道等。如何对加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一)加氯系统的安全检查

加氯系统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员工定时对加氯设备的巡查,班组长对设备的复查等两方面。

1、员工对设备的巡查。巡查要定时间,定点,定线路,杜绝马虎巡查。值班人员2~4小时一次对氯库及加氯间相应设备进行巡检,巡检时,要遵循“多查、多看、多想”原则,主要包括:“多查”,用氨水瓶检查加氯系统的管道连接处、加氯机、真空调节阀,电动阀门等各元器件是否有冒“白烟”现象,以确认是否有漏氯现象存在;“多看”,检查氯瓶体是否有严重的锈斑,焊接处、瓶阀、瓶帽是否完好,压力表示数是否正常,加氯铜管有无严重弯曲变形;“多想”,定时进行应急预案的回想,熟悉相关步骤和操作。

2、班组长对设备的复查。主要指班组长每天要定时对员工巡检过的加氯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复查,以避免员工专业知识不足、巡查不到位等因素而遗漏的安全隐患,将事故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加氯系统的安全维护

氯气是一种危险性、强腐蚀性气体,在日常工作中对易损部件要经常维护,建议每六个月对加氯系统各个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干燥密封和干净。应注意以下重点部位:

1.歧管系统:检查隔离阀、歧管阀密封和清理过滤器、过滤网;

2.切换系统:检查调节球阀、切换控制器及压力开关,保证氯瓶组切换正常;

3.真空调节器:过滤网、滤芯及内部清理,检查维修密封状况;

4.加氯机:清理浮子管,检查各阀门、差压稳压器等组件性能和密封、更换密封圈。

二、安全制度的不断改进

(一)推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安全生产,必然有各种制度的约束。作为供水企业的加氯设备,同样也应当受到制度的约束。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许多制度由于过于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只是存于文本或档案中,有真正落实和执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情况和现象仍然存在,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推行安全标准操作,就是对在现行操作流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例如:对于氯瓶的开启操作:1、检查氯瓶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2、试开瓶阀;3、瓶阀正式使用;4、用氨水检查是否正确运行。此外还有,加氯机的开机步骤、关机步骤等,都进行了分解和明确,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三违”等的不良现象。

(二)推进氯库应急预案改革

一些现有的应急预案,内容繁琐,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工作人员不愿意去看、去记。笔者这里所说的氯库安全应急预案,应当去繁求简,根据生产经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的场所、设备设施和岗位,组织编制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为应对现场典型突发事件制定具体处置流程和措施,并针对每一个具体故障的应急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例如笔者所在的杭州市水业集团下沙分公司,制定了如下应急方案:发生少量泄漏时,值班人员应该:1、启用漏氯中和吸收装置,2、戴好防护用品(指空气呼吸器、活性炭过滤器等),3、检查氯瓶出口阀、输氯管连接处、加氯系统各连接部件等,用氨水熏查法查出其确切的泄漏点,4、然后关闭氯瓶出口阀,等待维修。通过以上方式,下沙分公司让泵站每一位员工能将应急步骤牢记在心,真正将应急预案落实在实处,从而使预案起到保护人员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的作用。

此外,以“预案促演练,以演练检预案”提升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增强演练的计划性。

三、防护设施的不断完善

所谓氯库防护设施就是在发生漏氯时,能有效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遏制事故扩大甚至能成功将发生的事故消除的设备。氯库的防护设施是氯库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它们的配备,能够有效的控制泄氯事故扩大和蔓延,防止氯气四周飘散,伤害氯库周边的企业和居民。通常来说,水厂或泵站氯库都应该配备的氯库防护设施有:氯气自动回收装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氯瓶堵漏工具等。

除此之外,笔者所在的下沙分公司泵站引进的气瓶紧急关闭系统,对于保障泵站氯库的安全,也起到不小的作用。通常,当正在使用的加氯系统发生泄漏时,必须由操作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关闭气瓶,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延误控制泄漏事故的战机。气瓶紧急关闭系统的电动执行机构安装在气体钢瓶的出口轭钳阀上,并受控制箱控制。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工按下安装在室外的紧急按钮,电动机构可以第一时间关闭气源,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电动机构也可以与泄漏报警仪相连接,由它们发送自动关闭信号,自动关闭气瓶阀。另外,气瓶紧急关闭系统,输出恒定的关瓶扭矩,还可以防止人为过于用力关阀门导致的阀门人为损坏,延长气瓶开关阀门使用寿命。因此,在人员配备偏少的供水泵站氯库,它应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防护设备。

供水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泵站氯库的正常运转则是安全供水的前提和基础。氯库的安全管理内容丰富,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总之,通过人和制度的管理,设备的完善,安全预案的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控制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避免氯库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