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9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1)

关键词:番茄饮品;大学生创业;营养价值

基金项目: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农蜜吧”(项目编号:201510061174)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番茄蜂蜜饮品的创业研究分析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8日

一、番茄类产品现状

番茄作为大宗蔬果,由于含水量高,果实皮薄汁多,在微生物作用下很容易腐烂变质,不易贮藏和长途运输,因而损耗率很大,因此以番茄为中心研究开发相关产品势在必行。番茄类饮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颜色和适合的口味,而且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双重身份,内含13种维生素及17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番茄红素含量居各种果蔬之首。番茄红素具有比其他类胡萝卜素更为优越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性、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防癌抗癌作用。“番茄蜜饮”产品主要是以番茄和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料与其他果蔬类产品合理搭配,通过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充分保留其独有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功效,而获得均匀稳定、色泽鲜艳、口感好及营养保健效果强的番茄类饮品。

我国番茄类饮品加工起步晚,发展慢。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市场和加工技术的问题,几乎没有果蔬汁的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对番茄汁、胡萝卜汁及白菜汁等蔬菜汁加工技术开始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近两年来,果蔬汁市场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对蔬菜汁加工关键技术的系统化综合研究,因此产品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如色泽变化、分层严重、风味差、营养损失等,制约了蔬菜汁产业的快速及可持续发展。番茄汁在西方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因其所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具有健胃消食、润肠通便、防止便秘的作用;具有降脂降压、利尿排钠、辅助治疗作用;具有抗血凝聚、防脑血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维护的作用;还具有美容护肤等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饮料。在大多西方国家的家庭里番茄汁是必备的饮料之一。但是在我番茄汁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时尚饮料,是营养的代名词。番茄汁正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走进百姓家庭中,因此番茄汁在国内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如今番茄类饮品之所以成为“红透半边天”的时尚饮料,是因其富含番茄红素、糖类、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磷、钙等。它所含的葡萄糖、有机酸易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且由于有机酸的保护不易因加热而遭到破坏。一个成年人若每天食用300克番茄便可满足人体一天对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求。番茄虽然是一种普通食物,但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却有着神奇的功效。(1)美容养颜:以番茄为主柠檬蜂蜜为辅的果蔬饮品能保护皮肤弹性,番茄可以减退雀斑和面部色素沉着,对于女性是很好的一款饮品;(2)保护视力:以番茄为主胡萝卜、苹果为辅的果蔬饮品,番茄中有十分丰富的叶红素,胡萝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人食用后可转化为VA的抗病物质,针对大学生上网时间长保护视力;(3)提高免疫力:以番茄为主芹菜为辅的果蔬饮品,番茄及芹菜均含钙和铁矿物质,能提供身体细胞活力,使血液较为中性,提高免疫力,增强体力。

二、“番茄蜜饮”产品概述

番茄别名西红柿、番柿、狼桃、洋柿子、金苹果、爱情果等,为双子叶植物纲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果艳味酸甜,营养丰富,即可鲜食又可加工食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碱性元素、纤维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较强的抗氧化剂,可改善老年性黄斑病变,人体血浆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越高,癌症、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低。番茄含有多种有机酸,有机酸除了保护维他命C不被破坏外,还可软化血管、促进钙、铁元素的吸收,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这是其他蔬菜所不及的。番茄还具有养颜美容、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的功效。其特性为介于果实与蔬菜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C,由于有机酸的保护,可使番茄在烹调中维生素C不被破坏。

“番茄蜜饮”系列产品是基于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天农鲜果蜜坊研制出的一系列新品,延续了天农鲜果蜜坊“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经营理念,秉承“拓展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展示创新成果、提高创业本领”的宗旨,以新鲜番茄和特制蜜汁为主要原料打造出的新鲜饮品,主要产品名称及功能如下:

(一)萌番兮兮:本款产品以番茄和天然蜂蜜为主要加工原料,用胡萝卜和苹果辅佐加以营养成分补充。除番茄本身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外,还有益肝明目、增强免疫力、降糖降脂、祛斑防糙的生物学活性。这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膳食中用眼过度,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二)萌番虹虹:本款产品以番茄和天然蜂蜜为主要加工原料,用柠檬辅佐加以营养成分补充。除其番茄本身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外,还有柠檬中维生素含量极为丰富,是美容的天然佳品,能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美白的生物学活性。这对女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萌番诗诗:本款产品以番茄和天然蜂蜜为主要加工原料,用芹菜辅佐加以营养成分补充。除番茄本身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外,还有养血补虚、防癌抗癌、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生物学活性。

以上三款产品是将番茄和各种蔬果的科学搭配,天然蜂蜜辅佐调味,主要针对学生而研制出的营养价值高,便于携带,适合快速消费的系列产品,产品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等功效。

三、创业产品定位及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茄类饮品由其具有的高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要想赢得市场就要产品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不能只有单一的几种,要大胆创新,添加一些营养健康的物质。比如在所有的产品中都使用天然矿物质水,并添加天然蜂蜜。产品的开发定位上充分考虑对应人群和销售地区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定位都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要尽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吸引消费者。产品是以新鲜番茄为主要原料,市场上番茄种类多,价格也相对低廉。与其他鲜榨汁相比,所研制的番茄果蔬饮品技术含量较高,采用的果蔬营养精粹机的特色:(1)独创超强感应低转速马达:每分钟2,800转低转速萃取技术;低速低温萃取,长时间使用不发烫,完整保留果蔬中的活性维生素,确保营养不破坏;低速低温研磨,果蔬皮、肉完全萃取,营养不流失。(2)独创感应电机:智能控温在35℃以下,避免果汁高温氧化;果蔬精粹机人性化的设计:独特刀盘设计,不破坏分子结构,使之易于吸收,出汁率高。(3)产品工艺制作:采用多国专利刀盘,榨汁率高,渣干汁多,营养萃取更完整。对传统番茄汁的配方进行了科学合理搭配,与其他果蔬按比例及其生物活性合理搭配,饮用起来更加爽口宜人。

SWOT分析:S(优势):番茄类饮品既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又是年轻人喜欢的食品,尤其是学生,消费市场巨大,充满个性化、时尚化的饮品,令同学留连往返。W(劣势):特色经营市场接受程度难以预测,存在一定风险。O(机会):饮品市场需求逐年扩大;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营养健康的饮品越来越受人们青睐。T(威胁):市场上各种饮品的店铺和大型超市比较多,且各具特色,竞争很激烈。经过分析研究,产品经济效益良好,大学校园是比较不错的销售地点,大学生是一个很大消费群体,消费能力也很强。

四、创业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个市场有着无可估量的前景。健康又时尚的绿色饮品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对于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学生的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饮品消费。价格已经不是大学生做出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只要口味喜g便可以接受。大学生消费需求多元化为饮品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大学生消费需求是多元的,这种多元不仅体现为口味、包装、价格;而且还体现为健康、时尚、环保等方面:(1)口味成为饮品消费新追求:饮品特点呈现多样化,口味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口味成为人们对饮料选择的第一要素。在大多数人喜爱的饮品中,番茄类饮品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但市场前景大,只要产品口味品质优异,一定会有不错的销量;(2)立足产品质量:人们对饮品口味的要求苛刻,就表明对饮品的味道很苛刻,如果产品味道不行,质量差劲,就没有人会购买,所以说质量是根本;(3)注重产品延伸:注重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如今的饮品市场呈现明显的口味多样性与差异化特点,即要求饮品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口味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4)细分市场,明确对象: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整个饮料消费市场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如果能够将番茄饮品推出一个贴近学生的喜爱的口味,突出产品的青春、活力,与大学生的特点紧密联系,并结合广告宣传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例如赞助大学生的一些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科技大赛等,不断打造品牌特点,树立品牌形象,最终一定可以占领大学生市场。

五、总结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2)

自4月10日被媒体爆出“瓶装水的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以来,农夫山泉成为众矢之的。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判断:“质量门事件势必会动摇消费者对农夫山泉的消费信心,其品牌影响力下降、销量下滑、市场份额的丧失均不可避免。”

东方财富网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参与的网友表示,将不会再饮用农夫山泉。而在武汉的多家超市,农夫山泉都搭建了醒目的促销摊位,道达尔等加油站里一箱农夫山泉更是仅售10元。

尽管农夫山泉自证水质没问题,但对于事件的核心问题:为何执行低于国家标准的浙江标准,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截至发稿,它也未回复本刊的采访要求。

从农夫山泉的多份监测报告来看,其水质多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它坚称“产品品质高于国家现在的任何饮用水标准”,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有网友打比方,“好比考试,浙江规定50分及格,全国统考60分及格。农夫山泉说,我考了90分,比全国及格线还要高,但保不准有时也会在50分左右徘徊。”

事实上,很多业内人士并不否认农夫山泉的水质。一直批评农夫山泉水标准的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锦亚坦承,“农夫山泉的水质我们一直是认可的,如果不被认可,它没办法每次抽检都合格,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但是说它为什么会合格,因为它参照的标准是仅它一家企业参与制定的,它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持续发酵的“标准门”事件终于取得进展。4月20日,浙江省卫生厅表示,浙江标准必须与国家标准一致,同时浙江标准仅限在浙江生产的企业。国家卫计委也发表了类似言论。

但水标准问题带来的恐慌远未平息。在关乎所有人健康的饮用水问题上,国家标准竟然对行业龙头企业无约束力,究竟什么样的水才是“合格的水、放心的水”?这一问题至今众说纷纭。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天然水……各种名词满天飞,公众早已一头雾水。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在农夫山泉水标准事件中粉墨登场的各种标准,涉及两个国标、两个地标。农夫山泉被指责的关键在于,它遵循的浙江省《瓶装饮用天然水标准》(DB33/383-2005)中有害物质砷、镉的限量方面均宽松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及2008年修订后的《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两个国家标准。同时,农夫山泉在广东生产销售的瓶装水,没有遵循广东省《瓶装饮用天然净水标准》(DB44/116-2000),仍然执行的是浙江标准。

细心人会发现,仅仅是上述四个标准,各自用词就存在着交叉与细微差别,这些差别连专家都头疼。例如,“瓶装饮用天然水”与“瓶装饮用水”区别在哪儿?“瓶装饮用天然净水”为何要多一个“净”字,“净水”又是什么东西?

这些名词概念和背后的企业构成了人们生活中每天打交道的包装饮用水市场。这个市场的总容量高达1200亿元,几乎所有的饮料巨头都在其中。

采访中,多位专家试图跳出名词之辨,尽量通俗地为我们勾勒出饮用水市场的格局。一般多数人接受的市场主要是四大类:纯净水(怡宝、娃哈哈)、矿物质水(康师傅)、矿泉水(昆仑山)、天然水(农夫山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晓健指出,矿泉水来自天然泉水,并且要求一些有益的矿物质达到一定的含量。所谓纯净水,现在大部分是通过反渗透工艺生产的,去除掉了水里的各种离子。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基础上添加一定的矿物质制成的饮用水。

关键是什么是“天然水”?争议中的农夫山泉主打的就是这个。张晓健的观点是: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天然水,而“天然水”是市场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马锦亚。在他看来,农夫山泉取纯天然的水源进行净化,是一个进步,但他对其水类表示质疑,“农夫山泉的水本身就不是天然矿泉水,而是地表水。”

农夫山泉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矿泉水,它们要划清界限的。对基础原料取自自来水的纯净水更是如此。

事实上,农夫山泉正是靠“打击”纯净水起家的。2000年,农夫山泉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无益人体健康”为由,宣称退出纯净水市场,引爆了以娃哈哈为代表的纯净水阵营对农夫山泉的声讨。

对农夫山泉当年的策略,不少业内人士给予了肯定。“与纯净水相比,天然水更具健康元素,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势必会成为饮用水的主流发展趋势。农夫山泉舍弃纯净水、专做天然水的战略是明智的,这也是它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如是评价。

换句话说,农夫山泉通过自己为自己制定游戏规则的独特方式,从竞争激烈的水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四处树敌,也是策略的一部分。这样,“天然水”这一市场概念才能实为农夫山泉独有。

相比纯净水等军阀混战的局面,天然水则是农夫山泉独大。但这一格局或许将被打破。“现有一大堆人拿着钱想进入这个行业(天然水)。今年饮料行业投资比去年大概增长了300%多。”多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陈玮透露。

2010年,华润怡宝收购加林山旗下永隆加林山矿泉水厂,将产品线扩充到矿泉水领域,当记者问及未来是否会介入天然水市场时,华润怡宝相关负责人回复说,“你问的问题太难了,请包涵。正因为我们这么多年只做纯净水,才能在近几年保持高速的发展。”

农夫山泉认为自己这次是被华润怡宝暗算了,后者随即发声明否定,引发了新一轮天然水与纯净水之战。

陈玮分析认为,这实际上是1.5-2.5元中端价位瓶装水企业间的竞争,目前康师傅长期占据1元的低端水市场,中端价位的娃哈哈主打三四线城市,长期占领农村市场,中端价位上能与农夫山泉抗衡的唯有华润怡宝。

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2年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在包装水市场销量份额分别是21.8%、8.5%,位列二、三位。据梁铭宣观察,双方争斗在华南市场尤甚。

数据显示,2012年深圳瓶装水市场总量比2011年上升11%,其中农夫山泉上升幅度达45%,农夫山泉瓶装水量占深圳市场份额也从2011年的9%跃升至2012年的12%,确实对“华南水王”华润怡宝构成了威胁。

梁铭宣也注意到,目前饮用水巨头涉足天然水的趋势增强。但是,“天然水”概念能否打响,关键在于其水源地是否天然健康。未来行业内各大企业对优质水资源争夺战不可避免。他表示,农夫山泉是业内少有的多水源持有者。国内水污染日益加重,天然水源地数量有限,农夫山泉希望此举可避免企业未来陷入原材料制约的境地。

对消费者而言,天然水、纯净水、矿泉水都是饮用水,本质没区别。事实上,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行业概念混乱的问题,才会出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两个国标。专家指出这是行业底线――无论你炒什么概念,只要是饮用水,就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这成为水标准事件中农夫山泉最大的软肋。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3)

尽管饮料行业整体走上了快车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从分类来看,不同种类饮料所面临的市场现状也是参差不齐,有喜有忧。

目前碳酸饮料的营业额在600―700亿左右,未来呈现逐步走弱、下滑的趋势。

从品类来看,饮料行业未来会向高端走,从质量来看,未来会越来越经得起考验,饮料未来会向健康化发展。

饮料市场的变化能辐射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从产品本身来讲,种类将会越来越细分。

饮料步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一批批新品的面市,一家家饮企的角力,都为饮料市场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动,今夏饮料市场想要风平浪静不太可能,在经济环境疲软的背景下,各大饮企的竞争同样激烈,虽然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导致今夏饮料市场并不被看好,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饮料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在这条快车道上,不同种类的饮料是否已经加足马力,蓄势待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条快车道将通向何方?

竞争持续加温

近年来,饮料行业一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今年饮料行业的增长速度相较于往年明显放缓。中咨网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饮料销量3537万吨,同比增长9%,虽然业绩说得过去,但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

“经济大环境疲软加上健康意识的提升,饮料业面临的压力比去年大”。食品饮料行业专家朱丹蓬表示,“现在有饮料高消费能力的人基本分布在一二线市场,但这些人偏爱水、牛奶。饮料消费群体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而刚刚过去的巴西世界杯为今年的饮料市场提供了竞争的“场地”。

可口可乐作为本届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拥有大量的营销资源,除了大力神杯环球之旅,还通过音乐电视、微电影等媒介进行传播。而百事方面也有大动作,百事可乐于今年1月启动2014世界杯百事足球战略活动,选取了阿根廷的梅西、荷兰的范佩西等球星做代言,同时宣布将在全球多达100个市场进行世界杯营销。

在“两乐”激战正酣的时候,凉茶领域也是不甘落后,在本届世界杯上大打“体育牌”,在此期间,在巴西地标建筑夜宿山,出现了加多宝红罐凉茶的身影。加多宝方面还请来了巴西著名足球明星贝贝托前来助阵。王老吉在此次争夺中,同样不肯示弱,也推出了2014世界杯“足球纪念罐”和“千足金迷你纪念罐”产品。据王老吉大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王老吉借巴西世界杯进行体育营销冲击200亿元的销售目标。

这样激烈的竞争不单单是一届世界杯造成的,各大饮料企业的恩怨由来已久,“统一一贯善于以推新品来抢市场,康师傅在饮料市场的龙头企业稳固,其更倾向于以增加广告力度来赢得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康师傅的广告力度空前,几乎每一口味的饮品均会聘请名人来拍摄广告。”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同时,雀巢今年夏天叫停茶饮品业务,雀巢冰爽茶退出中国市场。集中精力发展复合蛋白业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整体茶饮料行业销售额及销售量持续呈现负增长,销售额衰退5.7%。另一方面,复合蛋白饮料市场出现增长趋势。

饮料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两年我国饮料行业呈持续增长态势,饮料行业是我国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从1980到2000年,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人均饮料消费量仅100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我国的饮料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多层次”、“多品牌”、“变化快”、“竞争激烈”等方面。同时我国软饮料的产量也在逐年增长,且年均增长率高达20.7%。

虽然今夏饮料市场略显疲软,但饮料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却丝毫不减往年,从整个大行业来看,我国饮料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饮料市场分门别类,其市场可谓庞大,但是从中国整个饮料市场来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和君咨询有限公司闫强告诉记者,“严格意义上来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饮料真正进入起步阶段,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期间,为我国饮料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九十年代后,随着外资进入、广东、浙江等地饮料厂的扩张开放,中国饮料进入了发展期。从2005年以后,饮料厂体量增加,几十亿上百亿规模的饮料厂已经并不罕见,至今,进入了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期”。而饮料的种类,也从起初的碳酸饮料一枝独秀发展成为今天的“百花齐放”。

据“第十八届全国市场销量领先品牌信息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市场的饮料产量从40万吨升至13000万吨,年均增幅高达20%。有行业专家预计,中国饮料市场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市场,而整体市场逐渐呈现出从模糊消费到细分消费、季节消费到全年消费及节点爆发式消费等几个特点。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食品行业研究员杨潞青认为,近两年来,我国饮料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新式产品层出不穷,很多产品都能够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拥有忠实的客户群体,我国饮料行业在未来10年―20年中,还将保持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据杨潞青介绍,2014年,“品牌化”、“多元化”将成为我国饮料市场的关键词。如健康型饮料的占比不断上升,碳酸饮料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碳酸饮料的颓势似乎已经难以挽回,“今年碳酸饮料销量继续下滑,年轻的消费者正在远离碳酸饮料。”营销专家李志起表示,在健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之时,碳酸饮料在其消费者心目中的占比也就走上了下坡路。“现在我们外出就餐很少点可乐喝,在麦当劳等快餐店也会将套餐里的碳酸饮料换成别的饮料。”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消费者在饮料品类选择上的变化,其实在饮料行业本身,早已是硝烟四起,中国饮料行业早已形成了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竞争的格局,不管是资金雄厚的进口品牌,还是大打“民族牌”的国产品牌,都想在这片市场上分一杯羹,挣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这个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上,不论是谁,都很难从产品本身取得较大优势,只有寻求突破,突出品牌自身特点,或能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碳酸饮料结束一枝独秀时代

尽管饮料行业整体走上了快车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从分类来看,不同种类饮料所面临的市场现状也是参差不齐,有喜有忧。

我们所熟知的的碳酸饮料一直作为饮料行业的龙头,有着不菲的销售业绩,但是近年来的销售并不喜人,闫强告诉记者,“目前碳酸饮料的营业额在600―700亿左右,未来呈现逐步走弱、下滑的趋势”。虽然,现在整个碳酸饮料市场的市场容量趋于平稳,但是在整个饮料市场的占比仍是逐年下滑,碳酸饮料市场虽然呈萎缩态势。

“但我们仍应理性看待”,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首先,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虽有所下降,但在各地的表现仍然值得称赞。如在我国软饮料年总产量中,碳酸饮料居第二位,位于饮用水之后;在台湾仅次于茶饮料,在日本饮料市场则名列前茅。同时,碳酸饮料的消费者大都集中在18―25岁,这个年龄阶段对新奇、时尚、刺激的事物充满好奇,对健康的诉求相对来说就会少很多,这部分消费者并不会大量流失。碳酸饮料市场的不愠不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瓶装水市场的逐渐升温。”

同样作为出现较早的饮料品种――果汁饮料却有了相对较快的发展。在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日益强烈的今天,果汁饮料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果汁饮料就已经逐步进入市场,从之前的一种口味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口味。中国行业咨询网数据显示,果蔬类果汁饮品2003―2012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8%,数据表明,欧洲人群年人均果汁消费量21公升,北美人均消费量27公升,南美为5公升,而亚太地区的人均消费量仅2公升,由此来看,国内果汁饮料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君咨询合伙人闫强表示,“目前,果汁饮料的营业额为600―700亿元左右,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功能性饮料作为一支新秀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功能性饮料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由于本身特有的属性,针对特有的顾客需求,在其中加入了功能因子,因此并不适合所有消费者,也就意味着并不能成为大众饮品,但这不能阻挡功能性饮料的风靡。目前,功能型饮料正处于加速发展期,随着品类的不断增加,消费者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功能性饮料。闫强告诉记者,“目前,功能性饮料的营业额在500亿左右”。作为后起之秀,功能饮料的增长速度较快。

如果说功能型饮料是一支新秀,那植物饮料就可以算是历史悠久,却在近几年才转化为现代展业、实现规模生产的劲旅。以加多宝、王老吉为代表的植物饮料,近年来的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在整个饮料市场上占有不小的份额。“植物饮料的营业额达到500亿元,增幅达到15%左右,十分可观。”闫强告诉记者,当下植物饮料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作为一种大众饮品,植物饮料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具有相当稳定的消费人群。与此同时,在消费者的健康诉求愈发强烈的今天,植物饮料的健康属性也就成了自身发展的一大利器。成为其争夺市场份额,赢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一大助力。

而当下炒得火热的瓶装水,则是处于风口浪尖,各种高端水层出不穷,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类瓶装水,依云、恒大冰泉、巴黎水等等。据媒体报道,2012年中国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零售量超过50万吨,零售额达108亿元。近年来高端水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2012年零售额增长率高达42.6%,是中低端水增长率(16.3%)的近3倍。另外,中投顾问曾出具研究报告称,从利润率来看,国内矿泉水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85%,高端矿泉水的利润率大概为普通水的6到7倍。虽然高端矿泉水利润较高,但当下瓶装水市场仍是普通瓶装水占据较大份额。饮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 天然

不管是饮料行业的发展情况,还是不同种类饮品的市场现状,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饮料市场将会朝着健康、天然的方向发展。随着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以及对健康的追求,未来饮料市场将会走上绿色健康的轨道。

“从品类来看,饮料行业未来会向高端走,从质量来看,未来会越来越经得起考验,饮料未来会向健康化发展”。闫强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软饮料行业将会进一步健康发展,行业需求将不断提高,产能继续扩大,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优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软饮料行业报告认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软饮料市场今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未来我国软饮料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的改变,对饮料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理性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健康、营养的饮品,因此,可能会出现功能型饮料向营养型饮料的转变。

其次,解渴向健康转变:炎炎夏日,冰凉的饮料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饮料功能多元化的当下,解渴、避暑只是饮料多种功能中的其中一种,更多的饮料纷纷打出“美容”“瘦身”“营养”“健康”的招牌,来赢得更多消费者。最后,饮料面向人群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销售人群由儿童向中老年转变:之前饮料的消费者大多以儿童、年轻人为主,现在另一种消费群体也在逐步成长为主力军,中老年消费者在其特定的年龄阶段,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元素,更加重视健康消费,也在追求健康的路上紧跟步伐,所以在饮料行业的发展中,中老年消费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业内人士表示。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4)

关键词: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政策取向

1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1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1],餐饮业的发达程度,是经济活跃程度、市场繁荣程度、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程度等的重要标志。

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 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

1.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3]。餐饮产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大市场,餐饮业的发展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吃”排于首位。一方面餐饮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餐饮业发展也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完善和增长。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另外,随着餐饮业发展而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餐饮业历史悠久,烹饪文化源远流长,消费市场极其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中,在外用餐的支出逐年增长[4]。在外就餐的增多,要求餐饮企业在传统的店堂经营方面很下功夫,提升其整体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享受和营养要求。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有助于餐饮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通过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推动四川餐饮业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以适应开拓市场的需要。因此,餐饮业应加快升级和提高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状况

2.1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人瞩目,但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却不如人意。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研究成果数量少,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性明显。综合2000—2005年有关成果,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方面。

2.1.1综合研究我国餐饮业发展战略

代表性成果有张世尧的《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中国烹饪协会对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年中和年末分析报告、何义钊的《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5]等。此类研究着重于对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对发展战略基本上只是提出一些战略思考,缺乏必要的战略路径和战略实施分析。

2.1.2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此类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针对各地方餐饮业和餐饮市场的状况,在分析当地餐饮业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本地餐饮业发展的战略或策略要点,对地方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代表性成果有: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6]、陈忠明等的《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7]、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8]、陈涛等的《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9]、胡滨的《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10]、陈秋梅的《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11]等。

2.1.3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快餐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针对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式快餐而进行的。中式快餐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与洋快餐的市场表现相比差距巨大,此类研究试图探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竞争的战略路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清斌等的《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12]、侯兵的《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13]、申甲的《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14]等。

2.1.4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针对餐饮业日益竞争的市场形势,研究指出发展品牌餐饮已显得更为重要。此类研究主要从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连锁经营模式,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发,探索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徐海军的《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15]、万蓬勃的《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6]、张渭林的《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17]、沈思敏的《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18]等。

2.1.5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针对国外成功餐饮品牌的发展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差异研究,为中国餐饮业参与市场竞争包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代表性成果:何义钊的《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19]、张益的《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20]等。

2.1.6 其他有关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外,近些年来,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还从其他许多方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如圣梧的《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21]、直言的《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22]等;对餐饮业国际化的研究,如何义钊的《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23];针对餐饮业战略的具体战略手段的研究,如涂永式的《wto呼唤中国餐饮业推行tcs战略》[24]等。

2.2 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

检索近年来文献发现,对四川餐饮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连餐饮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可见,四川餐饮业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水平,在这种现状下,四川省餐饮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对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000年以来,对四川餐饮业战略问题研究有三位作者的文献。

一是小鲜的《论川菜发展战略》和《再论川菜发展战略》,着重从川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川菜要巩固和稳定其霸主地位,必须继续提高和扩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其稳步扩张的基础。

二是席文举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文章站在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川菜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六条川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对四川川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业界和川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陈云川的《西部大开发中川菜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提出川菜产业作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作为关联产业,它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四川川菜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了川菜产业的产业水平,详尽研究了提高产业水平的战略措施和对策。文章全方位地研究了川菜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3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实证

“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对四川餐饮业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四川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

3.1四川省餐饮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明确了四川餐饮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餐饮业经济结构、餐饮企业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等数据[25]。为“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系统地分析四川餐饮业现状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发达地区和与四川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省份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四川餐饮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333个,高于1 623个的全国平均值;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全国餐饮企业单位法人吸纳的从业人员平均为42人,四川省仅为3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营业效益较低,全国餐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平均值为6.88万元,四川省仅为5.58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万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较高,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326.15万元,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万元,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的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川餐饮业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全面主导市场,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3.2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通过对四川餐饮业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四川餐饮业飞速发展,在全国餐饮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发展的背后显在或潜在地存在一些影响餐饮业发展的问题。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和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但经营效益却相对低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竞争管理不力;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连锁经营受阻;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3.3四川餐饮业swot分析

在明确四川餐饮业基本现状,从中发现四川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我们提出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在于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去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川菜、火锅一直是四川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素,有四川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批在全国餐饮界著名的品牌企业的影响,有力地带动了四川餐饮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面对国内餐饮需求持续增长,要抓住国内市场,搞好四川餐饮业的本土发展和全国性扩张;随着四川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要抓国际市场,让四川餐饮业走出国门,实现四川餐饮业国际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川餐饮业与沿海发达城市先进餐饮企业相比劣势十分显著。比如,品牌战略力度不够、文化建设未能提高到战略高度、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薄弱、四川餐饮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等。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四川餐饮业面临着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营销思想和手段、服务方式和独特的企业形象的巨大威胁与挑战。

4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

从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考虑,提出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四川餐饮产业要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四川餐饮业技术装备程度,将科技含量高的工具设备用到餐饮业生产销售之中;推进四川餐饮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效率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强餐饮行业营销能力,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发展良好顾客关系和实行差异服务;拓展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培育大型餐饮业集团企业、连锁企业,发展壮大四川餐饮业市场主体;提高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餐饮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才的价值、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四川餐饮产业规划和管理,依托四川各地市州城镇的区位条件,进行前瞻性规划和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资源引进,发展一批综合性餐饮经营区。另外,还要不断加强餐饮品牌战略力度,将餐饮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才能够真正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把握机会,实现四川餐饮业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世尧.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j].商业时代,2003,(17).

[2]商务部商业改革司.2007年全国餐饮消费继续快速增长[ol].2008-01-30http://news.mofcom.gov.cn/aarticle/s/200801/2008010

5360762.html.

[3]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r].2006-08-03.

[4]四川省统计年鉴.2003,2004,2005.

[5]何义钊.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j].饭店世界,2000,(6).

[6]刘涛.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1).

[7]陈忠明.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17(3).

[8]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3,(3)

[9]陈涛.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j].统计与决策,2004,(1).

[10]胡滨.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食品,2003,(10).

[11]陈秋梅.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5).

[12]刘清斌,等.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3,39,(1).

[13]侯兵.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j].商业研究,2002,(21).

[14]申甲.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j].餐饮世界,2005,(9).

[15]徐海军.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2).

[16]万蓬勃.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2).

[17]张渭林.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1).

[18]沈思敏.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8(3).

[19]何义钊.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j].餐饮世界,2001,(4).

[20]张益.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j].经理人,2003,(5).

[21]圣梧.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j].餐饮世界,2004,(10).

[22]直言.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j].餐饮世界,2004,(10).

[23]何义钊.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j].服务经济,2001,(1).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5)

和普通饮用水相比,高价水厂商称这种产品是高端水,其中添加了不少微量元素,并称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因此价格也卖得很高。高价饮用水是否真的具有宣传中的种种作用?是否对得起它的“高端”价格呢?日前,记者对宁波市的饮用水市场做了一次采访。

现状: 超市货架上高价饮用水占比相当高

“‘天然矿泉水’、‘竹炭水’、‘冰川矿泉水’、‘富氧水’……每次去买水,都有新发现。”昨日在超市买水喝的市民李蓉一边感慨,一边买了一瓶新品种。

在各大超市的饮用水货架上,各种高价饮用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记者在乐购、家乐福、Ole等多家超市发现,今年夏天,瓶装水种类繁多,在乐购超市里,饮用水的货架上拥有十余个品种,而4元以上的瓶装水占比超过了一半,昆仑山、统一爱夸、奇威等各种国产高价水和各种进口高价水摆放在一起。而在Ole超市里,不少高端水的售价超过了15元,有的卖价甚至高达百元。一位超市瓶装水销售员告诉记者:“现在高价位的瓶装水种类越来越多,超市的进货量也是越来越大,主要是买的人多了。以前不少市民都是买2升装的农夫山泉,现在基本上都是买昆仑山了,一口气买三五箱的不在少数。”

不仅仅是超市,街边便利店里,也同样充斥着各类号称“高端”的高价饮用水。

“现在就算是到街边小店里,也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瓶装水,我还是喜欢冰川矿泉水,里面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非常好。我买来后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美容的,可以泡纸膜敷脸,保湿效果特别好!”爱美人士张小姐说。

除了不少年轻人买高价水“尝鲜”外,高端消费人群更是热衷于购买高价水。一位超市工作人员坦言,高价水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商务人士,普通老百姓买这些水的并不多。据介绍,高端水的主要消费场所还是在会议现场、酒店、会所等。

质疑: 高价水是否就等于高端水?

尽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高端水”买单,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提出了质疑。

在记者采访中,市民张先生对单价蹿上两位数的高价水就不“感冒”,“水不只是消费品,更是必需品。我觉得烧开的自来水最好了。按照生产商说的含有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光靠喝上一两次也不能起到明显效果。我觉得有些高价水所谓的各种功能都只是一个噱头。”采访中,他的这种观念代表了不少市民的想法。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6)

难道,就像婚姻有七年之痒一样,餐厅也有三年之痒吗?

让我们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没有什么魔方可以走出这个怪循环?对于三年之痒,专家们又会给予什么样的建议?

一、那些“痒过”的餐厅

1 昙花一现的“三岁”餐馆们

1995年4月,第一家“红高粱”在郑州二七广场开业,不久迅速成长为大型快餐企业。正当其主人乔赢信誓旦旦地要挑战麦当劳,三年内在全世界开2万家连锁店时,却很快出现资金危机,于1998年年底全线崩溃。乔赢也因非法集资而锒铛入狱。中间历时仅三年有余。

2009年8月,北京方庄以“斋菜”为经营特色的素食居悄然关门。这里曾经别有洞天,也曾让人眼睛一亮,但终究没有摆脱关张的命运其间不足三年。

2010年夏天,曾睥睨天下,风光无限,让长沙文人骚客商贾政要趋之若骛的长沙窑餐厅轰然坍塌,成为历史,其从风生水起到销声匿迹亦仅三年余。

这只是部分典型案例,而倒闭的默默无闻的小餐馆更是数不胜数,每天每个城市都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正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仿佛昭示着一个餐饮业版本的人亡政息周期率。

有人曾专门作过一个统计发现北京的餐饮业生命周期是三年,外地的餐饮业生命是两年七个月。作为当事人,餐饮业的从业者对这种昙花一现的“三龄现象”最有发言权。提到餐饮业的生存现状,以北京为例,“圈里人”比较认可的情况是,每月都有10%的餐馆开张,8%的餐馆转让或倒闭。即使按照北京工商部门2005年登记的4万多家餐饮企业数字,平均每天都有130多家餐馆开张,百家餐馆转让或倒闭。

婚姻有“七年之痒”的说法,意思是结婚七年会经历道坎,越过去就是光明大道,越不过去夫妻二人就“各自飞”。大量事实证明,餐饮业里也有一个“三年之痒”的生存规律,左右着众多餐厅的发展。对部分企业来说,一年创立,二年守业,三年倒闭――仿佛是必然的命运。

2 “三年之痒”的中国土壤

那么,为什么餐饮业会经历“三年之痒”?这里有哪些因素在怍祟?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关注中国的国情,剖析餐饮业的生存环境和行业特征,才能解开“三年之痒”的谜底。

首先,农业文明的延续影响着餐饮业的发展。最初人们把开饭店只是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并不企求树立百年企业,更谈不上建设百年品牌,所以从业者普遍眼光较低,缺乏战略规划。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开始较晚,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造成餐饮业没有形成工业化思维和工业化的方式。很明显的一点,由工业化里诞生的产品标准化问题,在餐饮业一直难以有效突破,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壮大的瓶颈。

其次,行业特色无形中降低了餐饮业的发展预期。餐饮业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市场准入条件很宽,任何人,任何阶层,不管手艺如何,只要两张桌子,四条板凳,就可以开张,形成一个小饭铺。行业技术含量低,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成为餐饮业的发展一种无情的桎梏,造成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以致利润少、净资产少,所以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一旦面临资金危机,社会变革和其他人为原因,就只得关门大吉。虽然目前,不乏有一些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餐饮企业,甚至能登陆股市,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但就整体来说,餐饮行业仍是一个低水平的行业。

再者,中国餐饮业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几乎所有的餐饮业最初都是由一个家庭做起来的,即便个别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摆脱不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运转凭借的是亲缘关系纽带,而不是才智和能力,家族外的人很难参与其中。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易造成专业人才流失,企业缺乏活力,而且,容易因利益纠纷引起内讧,造成个企业的分崩离析。

最后,中国餐饮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历练。资本市场意识与运作能力低下,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寻得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出现餐厅定位不清晰,盲目扩张等行为。

另外,不得不承认,任何一个行业的确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正如一棵树,总是从种子萌芽开始,发展到幼苗,然后再壮大成材。像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样,许多餐厅无法避免从开张,大旺、衰落到关门大吉的循环起伏。即使是由业内些名家、大师操作的,也未能例外。餐饮界资深的教师,策划专家陈实先生说得很形象;“做餐饮就像做时装一样。”所以餐厅亦像时装一样,有其生命周期。餐馆是一件有其内在“生命”的产品,以其内部经营管理,赚取利润来维持其“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消费者对其接受的程度以及其自身内部的经营管理状态,是决定其生命的两个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又总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迎合消费潮流的需求,内部经营管理得当,则可以通过赢利走向兴盛,而不符消费潮流需求,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则失去顾客,被亏损推向死亡。以往残存下来的老字号,百年老店个个从业内消失,许多曾风光一时的食肆也三五年内不知所踪,探其原因,无非是不适应消费的潮流与需求了。

3 敢问路在何方

昨天花开花谢,明天潮起潮落。无论什么原因,主观也罢,客观也罢,或者无法逃离的国情,还是无法逃离的行业特征,行业周期,在许多餐厅无法逾越“三年之痒”关门大吉的同时,而另外一个场景确实又让人大跌眼镜,瞠目结舌。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餐饮业营业额已连续近20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即使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全年零售额仍同比增长24.7%,比2007年同期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2%。2010年,营业额上升至2万亿元左右。餐饮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有人说,铁打的餐饮业,流水的餐馆’,看来的确不错,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能不能让自己的餐厅发展壮大,成为门庭若市的强势企业,还是餐厅经营者自己的事,餐厅个体的事,最后还得从自己找原因。怨天尤人,抱怨环境都算不上明智之举和解决之道。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倒闭的餐厅背后的原因都不尽一致,但每个成功的企业总有共同的因子。让一个餐馆成功逾越“三年之痒”,发展壮大到可以抵抗重大风险,甚至树立百年品牌,其中必有一些任何企业无法回避的行业准则和科学方法。也许“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经营”这句通俗易懂的行话,足以让众多面临“三年之痒”的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在何方?路就在那些成功者的背后,在从业者的脚下,关键是看如何抉择。

二、采访第一线:我们如何理解三年之痒?

1 红邸:“坚持+调整+瞄准”的起死回生术

被采访者:陈付勇 北京红邸餐厅总经理

曾经也有艰难时

里间,餐桌四周环绕着翠竹,头顶的红灯笼隐约闪动着柔光。红色的流苏垂下,将餐厅分隔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间。外面,灰色的砖瓦,干净、空旷的庭院,静谧的什刹海尽收眼底。

这就是著名的什刹海地标性餐厅――红邸。红,就是中国红:邸,就是府邸,既有古代官邸的考究,又有现代休闲场所的时尚。富丽堂皇、温馨闲适,仿佛就是为都市年轻人量身打造的餐馆。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家充满时尚气息和贵族气息的餐馆也曾遭遇过“三年之痒”?红邸是四年前开业的,第一年火了一阵子后,很快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陷入窘境。想起当年的遭遇,红邸餐厅的总经理陈付勇至今心有余悸。“那两年营业额始终徘徊在低水平上,持续亏损,搞得大家当时心里都没有了底。”

红邸的亏损,有历史原因,据陈付勇介绍,首先餐厅的创办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如最初装修时,对产品的折旧考虑较少,设备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维护费用特别高。而且,餐厅营业后,制度制定滞后,匆匆忙忙形成的管理制度存在许多漏洞,以致管理混乱,控制脱节,出品定位不准,频繁调整,造成菜品质量不稳定,引起顾客的不满和流失。乾坤扭转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红邸餐厅开始采用了几个招术拯救三年之痒:

1 用“省吃俭用”的老法子

据陈付勇介绍,为降低经营成本,餐厅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并拼命压缩和节省各种开支。“保洁员都被辞退了,楼面经理亲自带领服务员做卫生。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不是长久之计,但实在没办法,只能一人多用,先把人力资源成本尽量降低。”

2 加大宣传力度

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难得的是,红邸选择了继续坚持,才有今天的辉煌。坚持的同时,餐厅开始持续不断地与媒体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3 改革菜品

“但最重要的,还得苦练内功。调整菜品结构,坚持保证出品风格和质量。现在红邸已经形成自己的客户消费风格,有了清晰的人群定位。”

在菜品改革上,红邸瞄准了时尚风格,坚持时尚菜品,以商务餐为主线,辅助时尚体验消费,塑造自我品牌。按餐饮经营规律来看,红邸的改革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因为顾客的口味总在不断发生变化,吃完湘菜,吃川菜,吃完服务,吃氛围,所以任何成功的企业都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时刻跟着顾客需求走。

今天,红邸的菜品可以说是容纳百川,取百家精华,“御府、粤、鲁、赣”各菜系名厨以超豪华极品中华料理阵容,承五千年中华料理色、香、味,形的原汁原味一鼎修炼,让消费者叹为观止。

4 红邸的时尚风格在细节上下足了工夫

通过设计,餐厅焕然一新,完成华丽转身。红邸专门聘请在意大利学习工作过八年的设计师,完全站在外国人看中国的角度来设计餐厅,通过竹子、剪纸、书法、灰砖,中国红等,把中国元素无限放大,无数棵原生态中华竹,一折一反的中式窗格,白天顶交织为剔透钻石山水形,与同样交叠的现代空间线条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印象,目力所及之处皆如画中之景。红邸成为地道的红色富贵府邸,就像顾客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样,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的心。

如今的红邸,已经真正地“红”起来了,彻底摆脱了两年前的困境。总经理陈付勇深有感触地说:“餐厅的先期筹备工作异常重要,没有好的规划,就没有好的未来。另外,清晰的出品定位,也将决定着餐厅未来能走多远,模糊的风格和似是而非的菜品,只能加速餐厅的倒闭。”

红邸启示录

前期准备比后期的努力更重要;

坚持也是一种难得的企业品质;

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自己的顾客群,并不断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2、大明府:坚持不进则退的经营理念被采访者:胡靥单大明府餐厅总经理

面临三年之痒的危机时

大明府是北京唯一家经营明朝菜的高端餐厅。餐厅东临雍和宫,南毗国子监,北望地坛,是一座三进四合院老宅。朱门高墙,森严宏大院内装修高贵典雅,气势夺人,而且菜品特色鲜明,市场定位也很清晰,以高端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应该说,大明府的市场前景和定位还是很不错的。但这家已创办近三年的餐厅,却曾因管理司题而深陷胶着。

对此,大明府餐厅总经理胡靥单深有体会。“有一段时间,我心力交瘁不知道为什么,员工的工作态度总是很沉闷,店内的卫生要求,对客人的服务要求,对员工的个人行为要求,大家都是人浮于事,许多措施都是流行于表面。比如我要求不能在店内喧哗,客人在时,必须严格保证店内的安静。后来,的确没有人为的喧闹,但搬运东西、服务的过程中意外噪声却层出不穷,让人反感。我曾要求员工每天上下班亲自签到,发现居然有人代签。补签现象。我曾要求领班对员工培训,但培训的结果却是员工仍一问三不知,完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胡靥单在观察着,也在思考着。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思索,她感觉可能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出了问题,管理制度过于僵硬,笼统,而且没有落实到责任人,流行于形式化,而且自己本人也缺少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在思想和情感上彼此比较隔绝。对于餐饮管理,胡靥单承认自己是个新手,没有随着餐厅的发展而发展。她觉得,一个餐企的成长,其前提应该是经营者自身的成长。

变革之道

针对员工管理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无形怠工现象,她重新设计了管理方案。

1 “首先,我明确并细化了餐厅管理制度的执行评定标准;比如餐厅室内环境,在保障方法、安静标准、行为准则上,对员工做了细致评定,落实到责任人;再比如上班签到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培训效果等,在员工大会上重新强化,细分标准,责任到人。”

要想实现管理目标有效落实制度,胡靥单感觉单单制定制度显然不够,还得与奖励,考核挂钩,让切行为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她又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每个员工的薪资与绩效考核挂钩,管理人员的绩效与员工的绩效紧密挂钩”。

2 加强情感经营

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主的行业,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靠制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还得靠经营者的精神激励。情感交流。著名餐饮经营大师陈连升在介绍自己多年的餐饮管理经验时,一再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让餐厅上下形成一股合力,形成鲜明文化氛围,才能让员工“不用扬鞭自奋蹄”。

因此,胡靥单在坚定地辞退“明显进步的员工,管理人员”的同时,亦加强了情感经营。如多与员工交流,多组织聚餐晚会等活动,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活动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培育员工的企业向心力。

3 及时更新制度

她认为,餐厅之所以出现管理问题的“三年之痒”,原因还在管理者在饭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忽视了制度的维护和不断更新,没有更好地把握饭店的发展方向,把制度和饭店的经营发展同步起来,导致些细微的小问题得不到迅速的解决,沉积时间久了影响到了整个制度的运营。

如今的“大明府”已经走出前期的管理困顿阶段,开始向纵深发展。而胡靥单对餐饮行业里的“三年之痒”现象却感触颇

深。她说:“三年正好是饭店经营的一个周期。第一年创业,第二年相对稳定,第三年开始正常运作。而一旦进入所谓正常营运状态,很多问题就会被掩盖在表面的一团和气之下。企业是一架机器,只要运作,就会有噪声产生,如果一个企业平静如水,没有任何声音产生,这其实就是一摊死水,因为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表示这个企业并没有在发展。所以,经营者要时刻警醒,不能满足于平稳运营,不能被表面上的平静麻痹,要不断对餐厅进行调整,更新,让它永远保持着新鲜血液运营,一直维持着蓬勃的朝气。”

3 三年之痒的“人祸”

被采访者:白常继 著名餐饮研究专家

著名餐饮业研究专家白常继,通过多年研究。发现餐馆的。三年之痒不但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是企业在第三年前后遭遇的发展瓶颈。这些瓶颈,或是资金问题,或是管理问题,或是市场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三年之痒”到底是人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还是客观因素使然?白常继认为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但更多是人祸。他说,比如在方庄街以经营“斋菜”为特色的素食居,虽然曾经红火一时,终究没有逃脱三年倒闭的命运。“这家店装潢讲究,气势雄伟,菜肴也地道,大厅布置得像佛堂似的,时不时还整点和尚,师太什么的放放生,很有特色。但这是方庄啊,不是风景区,佛教圣地,哪有那么多喜欢食素食的素食主义者?在俗人聚集的地方就佛祖也没辙。”白常继把素食居的失败最后归结于最初的地段选择上,“这不是人为因素是什么?”

白常继认为,造成餐饮企业遭遇“三年之痒”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 从业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力量,又不了解市场,不知道行业的深浅。

2 盲目行动,筹备不足,没有长远规划,看人家挣钱,也开一家,结果后劲不足,愈陷愈深。

3 经过三年的发展,企业实力壮大了,但由于合伙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没有共同的事业理想,见利忘义,引起内讧,结果土崩瓦解。

4 经营策略和手段有误,拼命打折促销,同行间大打价格战,陷入恶性竞争,这种行为把原本一般的“痒”变成了“疼”,成了一剂泻药。因为餐饮市场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打五折不出,一月就关张。

5 管理放松,激励制度滞后。三年了,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上至老板,下至中层干部开始骄傲自大,丧失创业时期的积极性,不能居安思危,忽视了潜伏的危机,坐视“漏洞”变大,一旦遭遇“暴风雨”,便会“船毁人亡”。

那什么样的餐馆,或者说餐馆如何成功逾越三年之痒,改变倒闭的命运,并能长远发展呢?倒在“三年”门槛上的餐馆很多,成功的餐馆也很多。白常继说,后者通常具备变革精神,善于与时俱进,即便百年老字号如果一味墨守陈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说到突破发展瓶颈的优质餐饮企业,白常继认为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董振祥先生经营管理的北京大董烤鸭店可算一个经典案例。据悉,大董烤鸭店前身是北京烤鸭店,地理位置般,连停车场都没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还曾被转让过,“大董”把它接过来,仍然经营烤鸭,但风格发生了变化,主打“酥不腻”,独特的风味,精美的装修,吸引着大量中高端消费者趋之若鹜,只短短十几年,今天的大董烤鸭店所经营的意境菜已经成为京城饮食新理念的代表,可谓日进斗金。

2003年4月,经过三年牢狱之灾,曾经叱咤风云的“快餐狂人”乔赢出狱了。虽然依旧是“我要挑战麦当劳”的豪言壮止语,但与曾经“2000年要在世界各地开2万家连锁店”的气势相比,则显得稳重了许多。

在三年的牢狱生活里,他不断反思,总结“红高粱”的失败教训,写成20万字的书稿。2005年11月,这本名为《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号称“10大反思”的书籍正式面市,在餐饮界里掀起一波涟漪。

出狱后的乔赢,在面对某媒体关干“红高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提问时,他坦诚地说:“第一,不注重企业的发展规律。”

那么企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呢?乔赢有乔赢的答案,他人有他人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阐述,“企业发展规律”里肯定少不了一样东西,即生命周期。

在白常继看来,餐饮企业的生命周期,或长或短,因个体而异,不过大量事实,包括“红高粱”本身,已经证明“三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门槛,如一个中型餐饮企业,起码在第三年必须收回投资成本,否则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以致血本无归。

三、中国餐馆的十大“痒穴”

据《金融时报》报道,每年全世界成立的小企业以数十万家计,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在成立后两三年内倒闭,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这一时期的倒闭率高达70%。中国餐饮企业也在经历着类似的阵痛据些餐饮专家研究发现中国餐饮业普遍有十大“痒穴”,所以才有“三年之痒”的困顿。

先天穴:前期筹备不足

经营餐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一台精密仪器需要充分的调试。许多经营者往往在资金压力,求胜心切的复杂心状态下,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匆开业,结果造成先天不足。比如最初没有充分科学考察的地段问题。对地段市场环境的不熟悉,地段选择很容易成为失败的重要因素。等经营一段时间,发现上座率很低,再醒悟过来为时已晚。

市场穴:市场定位模糊

目前的事实是,一个投资者在某地进入餐饮行业之前很少进行切实的市场调查研究,经常是凭少许人的面之词和不完整的信息资料就确定了产品形式和相应的市场形象,结果推出的餐饮产品与市场的实际要求大相径庭,最后直接导致企业夭折。

营销穴:营销推广就事论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就事论事是许多餐馆营销推广的最大毛病。是菜品就只说菜品,说环境就只说环境说价格就只说价格,说服务就只说服务。消费者都看烦了,企业还在自言自语,总是跳不出物质形态表述的怪图,好像餐饮营销就只有这四种策略方向别无其他。

品牌穴:品牌建设弱势

大多数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存在下列问题,品牌建设只是管理层的共识尚未转化成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文化精神和目标,由于盲目扩张导致管理失控,企业形象受损,企业品牌呈几何级数下降,品牌体质弱,在竞争对手的打压中没有抗危机的经验和能力,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和附加值低,餐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这都是餐饮品牌建设和生长的道道臭水沟,跨不过去就将成为餐饮品牌身上一个个难堪的瑕疵。

企业文化穴:草根式文化和管理

宏观上,从商务部到行业协会缺乏个强有力的专门对餐饮人才、文化管理、营销进行深度研究的机构和部门没有科学的市场指导和引导能力,微观上,企业自身忙于营业额的提升将精力放在了市场的促销推广和客情关系的维护开发上,导致自己没有独特的企业文化――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管理的、精神的文化形态等,都没有纳入企业在打造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时的要素范围,文化与管理是让品牌飞起来的一对翅膀,没有文化力和管理力

就没有品牌力。草根式的文化经营和低层级的管理模式,让餐饮企业始终徘徊在低水平上,无法长足发展。

拓展穴:规模拓展盲目

餐馆在经历了第一年,第二年艰难的创业阶段后,完成了定的原始积累,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形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规模拓展成为一个新的命题。比如餐馆都热衷的连锁经营,不少经营者把它当成了一种迅速扩张的捷径而不去理会它可能产生的风险连锁经营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如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异地市场对产品的适应性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在这些方面运作不当,经营失败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不少由于发展连锁而产生的瞬间崩溃的现象,教训十分惨痛。

战略穴:战略规划混乱

多数餐饮企业没有战略规划,即便有也是问题重重。1 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其特点是半年不死,一年活着,两年有口气三年倒闭;2 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其特点是春夏做炒菜、秋冬上火锅,今天做川菜明天做湘菜,今年连锁全国,明年退出舞台;3 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盲目,缺乏量化的客观分析。其特点是有钱就开餐饮店,开业广告来轰炸产品定位经营管理一团麻;4 企业战略计划流于书面报告,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5 企业战略计划难以得到基层员工的有力支持,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质量穴: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低下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没有抓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会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金杯银杯不如顾客的口碑”,“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如果某餐馆在消费者的口碑中是好的,就会被一传十,十传百,客源队伍会像滚雪球一样滚滚而来,有了好的口碑餐饮的效益就会如日中天,就会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经营者不知道产品与经营,服务与效益的关系,没把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放在经营中的重要位置,使企业没有好的声誉,渐渐失去客源。

特色穴:企业特色和菜品风格缺失

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菜品没有自己的风格,是餐馆的一大败笔。把餐饮办出特色,才能在买方市场中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个特色既要包含饮食产品特色服务的特色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色,也包含就餐环境氛围的特色。在各种档次餐饮场所林立的今天,服务墨守成规。产品一成不变,没有自己的餐饮特色,就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去。

职业穴:职业素质滞后

餐饮行业是低门槛低技术水平的行业,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餐饮企业要发达要永远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好批高素质的人员。当企业发展到第三年,还得具备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制定和执行新策略的能力。

四、第三年来临:怎样超越恶性定律?

作为生命周期,或餐厅发展的瓶颈,“三年之痒”是一种必然现象,即便躲过了初一,未必躲得了十五,三年不“痒”,四年不“痒”,到第五年终究要“痒”。“第三年”来临,能做的就是亡羊补牢,或许一息尚存,避免关门大吉的命运。

坚守诚信经营

诚信是餐馆生存之本。自作聪明,愚弄顾客,一时间生意做得再不错,终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吐鲁番餐厅经理,著名餐饮管理大师陈连生把自己在餐饮界毕生的成功经验,归结为“诚信”二字。如招牌菜“白水羊头”虽然供不应求,但为了保证品质,每天只做20个。一有时间他就登陆餐厅的网站,查看顾客留言。碰到有反映饭菜质量的顾客留言,他必亲自回复,诚心邀请顾客再来品尝菜肴。

菜品研发,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研发新菜品,不断满足顾客口味和心理需要,才是生存之道。如麦当劳平均每月至少变化5个新花样。当然菜品创新也有原则一,不简单地模仿,而在工艺方面,技术方面、产品成型有创造性的突破;二、创新应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前提,并被认可;三、提倡从具有食用性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人手,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让顾客既能大快朵颐,又能一饱眼福,还能品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走特色化道路

特色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据餐饮企业自己的地理位置,硬件条件人员素质,环境特点等诸多因素,策划构思特色化的菜品服务,就餐环境等,把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形成特色的资源很广泛,可以从地域,民族、历史、民俗、传统、文化、事件,人物等多种渠道来挖掘,演绎出各种餐饮特色。

创建自己的品牌

品牌建立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不要以为起一个时髦好听的名字,加上媒体热炒和宣传就可以把品牌建立起来,字号老也未必自然就成为品牌。品牌的建立要从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多个具体问题着手,加以调研、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并将其不断完善,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一个由浅入深和持续的认识,才会形成基于顾客的理解和忠诚购买所擎起的市场品牌。

搞清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的思想是“去操纵已存在顾客心中的东西,去重新结合已存在的联结关系”。餐饮市场定位的成功与否,最终只能归结企业与顾客之间,对市场定位的诸要素是不是具有较大的共识。经营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产品,顾客群体、分布阶层,支付能力、竞争对手情况等。具体实用的定位内容如:一、选择适合的客源层次,二、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市场形象;三、选择恰当的宣传媒介,四设计符合餐厅菜品的氛围。

优化服务质量

服务包括设施设备、实物产品和劳务服务三方面,企业要有能找出服务质量问题的所在。具体到劳务服务,企业要做到以下方面一、针对每个环节,做好员工的态度管理;二、通过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三,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四,发动员工,细心观察,从细节上赢得顾客,五,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和检查,收集质量信息,改进服务质量。

提升营销推广效率

营销推广不仅要做推销,广告、宣传、公关等,还包含为使消费者满意并为实现餐饮经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广泛的餐饮产品以及服务活动。首先,应确定经营方向,进行市场调查,确定经营方向;然后进行市场细分,分析竞争对手和形势,确定营销目标;随即研究决定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价格及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计划财务预算,并通过段时期的实施,再根据信息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营销策略,最后达到消费者、价格、实绩,产品,包装,促销等诸多因素的最佳组合。

天然饮用水市场研究篇(7)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70%由水分构成。为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人每天必须适量饮

水。然而有关专家指出,由于人们的饮水方式不当,目前“生命之源”正在变成“生命之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人类80%的疾病和33%的死亡都与饮用不洁净的水有关。像轻的腹泻、发烧、炎症,重的痢疾甚至癌症等疾病,都与长期饮水不当有关。

自来水现状大都造成多重污染

目前人类的饮水状况非常糟糕,令所有人担忧。地上水、地下水源污染严重,细菌、病毒、有毒有害之化学污染物指标全面超标,造成一次污染;水处理厂氯化处理后,水中的三氯甲烷是严重致癌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经过长长的管线运输,又造成水质的三次污染;贮水塔不能及时清理,又会造成水的四次污染。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几千万人死于饮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这具比例还在不断增高。饮水状况如此,人们感觉苍白和无奈。

桶装水现状饮用不安全

不合格桶装水大量涌入市场,普通百姓无法鉴别真伪和跟踪水质。

饮水方法不科学开封三天后,细菌严重超标,形成死水不易人体吸收。

矿泉水天然矿泉水资源极其短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多为纯净水中添加矿化物质后经大规模搅拌而成,医学专家证实,人体内形成的各种结石与长期饮用后添矿化物质饮品有关。

纯净水又称为纯水。健康人的体液呈弱碱性,而纯净水呈酸性,长期饮用酸性的水,将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和疾病的产生。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的老年人、儿童、孕妇更不宜长期饮用。

终端净化――叩开好水之门

既然水源很难控制,倘若人们能把住饮用水最后一关,对自来水进行终端净化,就叩开了好水之门。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的水质净化技术应运而生,各种净水设备争奇斗艳。究竟什么样的水才算真正的好水呢?专家认为好水应满足以下八个标准:

1.无色无味 2.无任何污染物 3.含有适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4.pH值呈弱碱性 5.硬度适中 6.含氧量高 7.小分子团水 8.活化水且具能量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数净水设备均不能满足上述全部8项指标,真正的好水似乎那样难求。

本产品集净化、活化、软化、矿化、除菌五大功能于一体,相当于将天然矿泉水源接回了家。

正恒为您安装“身体防盗门”!

天津正恒清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在津创立8年有余,致力于水质净化设备的研制、生产与销售。2004年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2003年度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一等奖”。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与国家海水淡化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符合国家生饮标准的净水设备,并经国家机械机构鉴定认证,处于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本产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被评为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监检产品”,2005年天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推荐优质产品、免费参展企业。

天然活水――健康之泉

众所周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雄居世界之冠,高龄老人和长寿老人比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专家得出其长寿之根源,是隐藏在长寿村水中的“健康之泉”――天然活水。

日本名古屋大学农学博士山下昭治(活化系统发明人)介绍说,活化系统应用于现实生活20年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活性水与生物体水很接近,分子簇小,利于吸收,目前日本人活性水的饮用率已超过30%。活化系统(磁能生化陶瓷)不仅能让水的分子团簇变小,还可以增强水的活性。

正恒活水机――好“井”搬回家

正恒活水机的净化系统,能够通过阻截自来水中的物理污染物(铁锈、毛发、胶体等);吸附化学污染物(氯气、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再阻截各种微生物(细菌、大肠杆菌等);最后反冲洗养护机器等多级净化工艺,使产出的水能够达到好水的前五项净化标准。同时,正恒公司在1998年引入日本原装活化系统(磁能生化陶瓷),使得终端净化产品达到国际一流活化水产品行列。自来水经过净化工艺的同时瞬间活化,产出的水完全能够满足好水的8项要求,人们长期饮用会调节人体抵抗和免疫机能并修复受损细胞,使更多的人能够拥有健康体质。

正恒净水设备全国领先分质供水系统

生活用水淘米、洗菜、清洗瓜果、清洁厨房餐具、洗漱、养鱼、养花、盆摘等操作时使用。

直饮水达到国家生饮水标准,可直接用于做饭、煲汤、饮用、冲泡饮料、冲洗眼睛等操作。

公司为了方便用户咨询,特设了咨询电话022-83833135或838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