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稽查工作要点

稽查工作要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17:48

稽查工作要点

稽查工作要点篇(1)

(一)抓好日常检查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辖区内征管薄弱环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税负偏低的企业筛选案源,对征管部门(涉外、退税)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移交稽查的案件,要突出稽点,合理调度检查力量,确保检查成效,有效遏制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的发生。

(二)搞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落实好省局部署的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房地产、烟草、铁矿、连锁经营等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县区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指导、协调。

(三)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在做好省局部署专项检查的同时,主动与征管部门建立定期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征管数据信息,有针对性的选择1-2个重点行业或地区,由市局进行督办或直接组织专项整治,确保税收专项整治工作扎实、稳步、有效地推进。

二、加强协查和群众举报案件的核查

(四)认真执行《协查系统动态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协查系统的监控、统计、分析功能,加大对重大案件协查进展情况的跟踪和监控力度,抓好“协查系统3.1版”和“增值税征管数据查询工具”的推行和应用工作,进一步提高案件协查质量。

(五)抓好群众举报案件的受理、查处和督办,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基层稽查部门的举报案件管理系统应用水平,加强对举报案件查处的检查和督导。

三、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

(六)严厉打击利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偷税、骗取出口退税以及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等手段偷税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遏制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的发生。

(七)实现稽查由收入型向执法型转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税收执法尊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税收强制手段和保全措施,加大对查结案件的执行力度,确保查补税款100%入库。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工作配合,依法做好涉税刑事案件的移送工作,坚决避免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情况发生。

四、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八)全部涉税案件(包括举报案件、发票协查案件等)都要按照程序录入CTAIS系统,利用CTAIS系统实现对涉税案件查处环节和工作流程的规范管理,建立稽查案件的一案(卷)式,严格杜绝系统外操作现象的发生,全面规范稽查执法程序。

(九)以稽查信息化为信托,发挥稽查查询和监控功能,市局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金税工程协查系统、举报案件管理系统的查询、监控功能,由专人对涉税案件查处环节和工作流程全程监控,确保稽查案件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杜绝久查不结等现象的发生。随时监控案件查处进度和情况。进行各单位稽查工作进行监控、督导、指挥,市局将随时监控案件查处情况和进度。

(十)市局将充分发挥市稽查局的系统管理作用,特别要狠抓检查面、查实率、入库率、处罚率、人均检查户数、人均查补税款等指标的落实,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局、市局规定的标准。对考核指标较差、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加大指导力度,采取通报、实地督导、现场指导等方式促进全市稽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十一)加大已结案件的复查、抽查力度,适时开展异地交叉稽查。按照每单位不得少于2件,不少于当年结案案件3%的比例确定复查对象,采用案卷审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办式实施复查,督促基层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案件查办质量,有效降低执法风险。

四、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强化基层管理

(十二)针对当前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年要建立案源反馈、查前预案、审理核查制度;完善稽查工作日志、工作考评制度;推行案卷评审制度、定式稽查制度;落实稽查复查制度、首查责任制、稽查建议制度,通过完善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切实提高稽查各环节工作质量。

(十三)有效防范和化解稽查执法风险。通过CTAIS系统管理,严格办案规程、文书使用、取证质量和稽查时效等重点工作要求,推行稽查办案规范化管理,落实稽查案件首查责任制、执法责任追究制和大要案集体审理制等制度规定,健全规范稽查执法行为工作机制,预防和避免稽查执法风险发生。

五、落实协调联动机制,发挥稽查职能作用

(十四)进一步落实征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强化稽查建议制度,加强案例分析工作。通过查案分析成因,研究涉税违法犯罪的新动向、新特点,切实把握查处案件的切入点,不断提高稽查技巧和执法水平,做到检查部分企业,规范一个行业,及时向征管部门反馈案件查处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政策适用问题,提出稽查建议,充分发挥“以查促查”、“以查促管”的职能作用。

六、规范机构设置,明确稽查工作职责

(十五)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规范设置市、县稽查局的内设机构,明确划分各级稽查局及内设机构职责。按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岗责体系,细化各环节工作标准,形成职责明确、衔接顺畅、科学严密、相互制约的税务稽查体系,确保有效发挥稽查职能作用。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稽查执法水平

稽查工作要点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和总公司党委对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继续以“先锋工程”为载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基础,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大队实际,制定工作计划,为圆满完成大队2005年各项工作目标、为企业改革改制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工作思路 重点实施一项工程。即继续实施“先锋工程”。 开展好两项活动。一是,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二是,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创建“四好”班子活动。 切实推进三个建设。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 三、主要工作目标 建设思想政治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适应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推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四、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利用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进行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切实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增强学习和提高能力的自觉性。 2、继续抓好对领导干部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参加全系统副处以上干部理论函授培训,适时参加“一把手”培训班、党组织专兼职书记培训班等,主要是进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企业改革、法律法规、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专题辅导。 3、切实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有关要求,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创建“四好”班子活动。即: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思想好。在创建活动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利用中心组学习及培训等方式抓好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三方面教育:一是,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二是,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进行自律意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教育。三是,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领导班子树立大局意识,理清发展思路,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2、抓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督促和考核。 3、进一步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一是,根据上级规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有关制度和规定,特别是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三重一大”的科学民主决策等机制,有关制度公开。二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三是,开好今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在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上下功夫。 4、进一步抓好“五实”作风建设。一是,强化服务基层,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保证每月至少4—5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完成1—2篇联系实际、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干部的内容之一。 (三)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管理工作 1、以改革的精神继续强化制度建设。以市委组织部最近下发的《干部工作制度选编》中新出台的干部管理制度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干部管理途径,建立长效机制,出台相应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2、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一是,为适应企业改革改制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二是,继续结合职代会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三是,做好领导干部安全越冬期间专项考核。 3、为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大队打破干部工人界限,经总公司批准后,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大队将采取述职、笔试、民主测评、综合评议等形式,按德才兼备标准、群众公认程度、工作实绩选人用人,通过竞聘选用政治可靠、求真务实、有本事、肯干事、能干事的中层干部,然后由中层干部聘用职工,为适应改革改制的需要打好用人基础。 4、加大领导干部“能下”的工作力度。按照市委关于《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规定精神,结合企业改革实际,制定对不称职领导干部“下”的措施,对经考核被认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予以待岗、降职、免职等。 5、进一步作好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一是,配合纪委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制定相应措施并认真落实。三是,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各项程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问题严重的及时处理。 (四)以推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继续做好“先锋工程”工作。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在组织实施上要创新方式方法。二是,在检查考核上要更加科学合理。突出一个重点,就是继续抓好典型。 2、加强大队党支部建设,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 3、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是,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下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将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结合一并进行。二是,安全越冬期间继续开展争做“五模范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 4、开展纪念党八十四周年活动。一是,创先争优,搞好“三先两优”评比表彰。二是,参加以歌颂党演讲会为主要内容的纪念“七一”大会。三是,组织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有奖答卷活动。 5、做好发展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一是,按照党中央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要求,指导监督各级党组织积极慎重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重点在生产一线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严把“入口”关,确保发展质量和发展结构。二是,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把好转正关。三是,对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进行严肃处理,疏通“出口”。四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参加总公司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五)以提高素质,规范工作为目标,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认真抓好组工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主要是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同时抓好树形象教育,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做到公道正派,严守纪律,廉洁自律。 2、钻研业务,提高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做好组织工作的需要。组织组工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探讨改革改制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继续完善组织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制定适应企业改革改制需要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推进组织工作上新台阶。 (六)突破性工作 2005年,在抓领导班子健全和完善“三重一大”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效果上有所突破。 突破目标:使领导班子提高对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明确“三重一大”的具体内容和决策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班子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二是,加强对领导班子贯彻“三重一大”制度的教育培训。三是,抓好典型引路,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四是,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并认真执行。

稽查大队党支部2005年组织工作要点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稽查工作要点篇(3)

一、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的必要性

(一)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适应税务稽查管理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和税收工作的发展,税收集中度不断提高,现行稽查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与税源结构不相适应,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稽查部门依靠传统稽查方式方法检查已经很难深入开展,同时,今年省局提出了“服务加速崛起,推进管理转型升级”的明确要求,为此,稽查部门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形势要求,积极推进稽查管理转型升级。审计式稽查是运用企业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评价方式、分析性复核方法等现代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而进行的一种稽查方式。与传统的稽查方式相比,它具有重案头分析、重“工具箱”模式、重工作底稿、重程序等“四重”特点。因而推行审计式稽查底稿,可以促进税务稽查实现“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被动检查”稽查向“主动预防”稽查、“传统型稽查”向“专业型稽查”、“理想型稽查”向“理性型稽查”以及“对外监督型稽查”向“内外监督并重型稽查”的转型。

(二)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提高稽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稽查工作质量的有益探索。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传统的检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稽查形势。同时,税务机关对稽查工作底稿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模式。一般除统一简单列举被查单位基本情况外,其余事项都由稽查人员自由记录,这样对稽查质量失去了最原始的控制。审计型稽查工作底稿模式以“痕迹化管理”思想为重点,通过列示涉税风险点和评估、检查程序,指导检查人员“干什么、怎么干”,为检查人员提供了统一规范的作业标准。底稿工作内容详细记载了检查人员的实际工作轨迹,使得检查工作真正做到过程有控制、责任有分工、检查有记录、行为有监督、成果有评价,克服了传统税务检查“检查环节失控,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弊端,实现稽查管理由以往管“结果”向既管“结果”更管“过程”的转变。

(三)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防范重大税收流失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主要就是要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行业和企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开展重点税源企业检查,防范重大税收流失是稽查部门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就是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核算信息化水平高、财务数据相对真实准确的特点,为提高驾驭重点税源企业检查能力专门设计的。它借鉴现代审计技术,以稽查专用工作底稿为载体,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检查和纳税遵从评价,将税务稽查融入到企业核算过程,促进企业减少涉税风险,提高税收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减少税收管理成本和税收流失。

(四)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加强执法监控、防范执法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税务稽查四环节特别是实施环节有效的全过程管理一直是稽查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往稽查人员从领取检查任务到提交稽查报告的中间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导致稽查出现“两头可控、中间失控”的被动局面。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通过检查流程和专用表格填制,用底稿明确检查内容、规范检查流程、记载检查行为,考评检查人员“干没干、干得怎么样”,为指导、规范、约束、记录检查全过程提供了抓手,为事后监督提供了客观详实的复查依据,有助于规范检查人员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执法风险的发生,使稽查管理更加精细化。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学习,提高认识。首先,我们及时购买《税务稽查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指引》,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审计型稽查工作底稿指引,充分认识开展审计式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掌握精神实质,以便消化、吸收和改进,其次,抽调业务骨干6人认真对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我市地税稽查部门实施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的初步实施办法,提交全体人员讨论。

(二)因地制宜,改进创新。《税务稽查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指引》中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主要以大型工商企业为适用对象,检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国税部分,为此,我们在深入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地税稽查业务内容对上述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对不宜操作的各种指标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删减,取消暂时不适用和不属于地税稽查部门的部分底稿,积极引入“阳光稽查”和涉及地税部门的各税种、政府性基金费以及发票情况的检查底稿,提高了审计型检查底稿的适用性。同时,及时制定并下发《市地方税务局审计型税务检查工作试行办法》,明确了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的适用范围和操作办法。

(三)选择试点,稳步推进。由于试行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并且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部分修改,为稳妥推进审计时检查工作开展,我们在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发票检查工作中,积极引入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模式。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案头准备阶段。稽查选案部门根据专项检查工作计划和征管软件数据以及纳税评估信息,运用重点税源企业选择法、行业选择法、纳税状况总体评价选择法、循环选择法等或根据专项检查要求确定审计对象,在试行审计型税务稽查中积极开展查前约谈,要求企业对涉税风险部分资料认真填写《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问卷调查表》等资料信息,稽查人员通过索取、查阅、询问、分析等方法收集纳税人各种内外部信息,结合财务数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相关税种的审计项目分别进行趋势性、结构性分析和比较分析,对纳税人涉税风险进行判断,拟定重点审计项目,以提高检查针对性和检查效率。

2、现场检查阶段。检查人员根据所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编制详细的审计预案和程序,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做好时间预算。检查人员一般由3人(一名项目主查,两名协查人员)组成一个检查小组,通过综合运用观察、盘点、分析等各种实质性方法对各个涉税风险点进行检查,对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和提示的检查方向开展格式化检查,对疑点问题调查取证,按步骤、按环节、按会计科目进行重点稽查,同时编制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采取一事一证一底稿的模式,并在每张工作底稿上签名,以示负责,从而确保了税种查全、环节查到、项目查清、问题查透。同时,稽查人员制作《稽查意见反馈书》,交送审计对象,拟写《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稽查案卷、审计对象回复意见移送审理部门。

3、检查终结阶段。审理部门对《税务稽查报告》的复核、确认,根据审计对象回复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后分别制发《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账务调整通知书》,并交执行人员送达被审计对象,及时组织查补税款(含滞纳罚款)入库。同时,及时通过总结、归纳纳税人存在的涉税风险,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对纳税遵从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帮助纳税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税收流失,体现了查处与预防相结合的全新执法理念,真正实现“检查一户,规范一户”的目的。

三、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稽查工作质量。由于审计式稽查方式重案头分析,项目主查经过案头分析,不仅确定了稽查项目及目标,而且也确定了每个检查项目的主要检查方向,检查的准确性、针对性较强,从而大大提高了稽查的针对性,保证了现场实施阶段的稽查工作质量。

(二)规范了税务稽查行为。审计式稽查从案头分析到现场检查实施均设计了一系列审计稽查工作底稿,基本上涵盖了企业供、产、销全过程,具有格式化检查的作用。案头分析审计稽查工作底稿主要是记录案头分析情况,从而确定审计稽查项目,并进一步确定每个审计稽查项目目标提示检查方向。同时对案头分析所确定的审计稽查项目都要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在检查工作底稿上签名,以示负责。改变了传统检查方式仅记录发现问题和对一些科目可查可不查的状况,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执法随意性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税务稽查执法行为。

(三)强化了对稽查全过程的监控。审计式税务稽查按照确定审计对象,案头分析整理,现场实施稽查和审计终结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程序进行。项目主查对检查人员的检查情况实行全面监督,对检查有疑议的可以进行复查,复查有情况的一律追究检查人员的执法责任。在审理环节,审理人员对稽查人员执行税收政策、执法程序到位以及稽查证据、资料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对有问题的一律追究项目主查的责任。这样,基本上形成了对稽查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制约网。

(四)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由于审计式稽案头分析,所以要求纳税人的征管资料和财务报表等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案头分析的正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征收单位的征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征收单位在平时的征管工作中,不仅要对企业的征收资料进行分析检查,而且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五)锤炼了稽查干部队伍。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的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为基本参考编制的,对稽查人员业务水平要求较高,要求稽查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税收业务、财务会计核算知识,还要掌握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与分析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审计式稽查可以有效地推动稽查人员学业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审计式稽查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了我市地税系统稽查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审计式稽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

(一)税务稽查深度不足,就账查账、经验查账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分类稽查模式尚未形成,推行审计式检查受到财会业务技能、审计稽查底稿设计以及检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选案不准、检查不深、审理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细节上仍需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优化分级分类税务稽查模式,合理调配资源,分类开展打击型、管理型、审计型的稽查方法。同时,完善审计式稽查底稿的设计,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断探索合理、高效的审计式检查方法,确保税务稽查深度。

(二)由于地税涉及行业多,纳税人千差万别,底稿中的表格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不方便使用的地方,各税种风险点的描述修改不到位,也不尽准确。同时,由于不同的纳税人业务范围、会计核算办法各不相同,我们试行的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存在考虑不到之处,规模较小的纳税人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全的,也只就有的科目填写,这些都需要在执行中逐步加以完善。

稽查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电费稽查核收 影响因素 问题及对策 用电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41-01

在供电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规范用电管理,并提高电费收缴的实效性,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尤为重要。鉴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想提高电费稽查核收的整体效果,就要认真分析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但是从目前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来看,影响电费稽查核收的因素较多,制约了电费稽查核收的发展,不利于供电公司电费的收缴。因此,立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实际,重点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满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对提升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 电费稽查核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对稽查工作的定位和认识存在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电费稽查核收员还是不能够正确地对电费稽查工作进行定位,在电费稽查核收的认识方面还有一定偏差,经常把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和用电检查工作混淆。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导致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全面,导致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出现了片面性的特点,不利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开展,制约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整体效果。

1.2 稽查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电费稽查考核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整个考评体系主要是围绕反窃防漏等问题展开工作。应该通过对电费收缴状况稽查考核,逐渐形成以内促外,多元化考核目标并行的稽查考核体系。

鉴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特殊性,要想保证电费稽查核收取得实效,就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稽查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能够有明确的规定作为依据,为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实效性。

1.3 电费稽查手段有待提高

当前稽查手段比较单一,在选择需要稽查的对象时要人工进行筛选,稽查手段不但不科学而且略失公正。

在电费稽查核收过程中,稽查核收手段的单一不但制约了稽查核收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稽查核收工作的开展。因此,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费稽查核收手段,对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4 稽查工作没有形成闭环管理

对某个单位稽查活动结束后,没有对存在的问题限定整改期限和跟踪复查。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没能做到举一反三,也没有对其他单位要求专项稽查。

这一问题在电费稽查核收中比较明显,不但影响了电费稽查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影响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开展。因此,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只有形成闭环管理,才能确保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取得实效。

2 电费稽查核收过程中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基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实际,在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中,要想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有效解决现存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整体效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认识,并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进行准确定位

在供电公司中,应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有正确认识,不但要将其作为电费收缴的重要手段,还要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作为督促检查电费收缴情况的重要措施。基于这一认识,电费稽查核收员应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作为供电公司的重要工作,从观念和手段上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保证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开展。

2.2 构建完善的稽查考核评价体系

鉴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构建完善的稽查考核评价体系,既能够实现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有效考核,同时也能对电费稽查进行有效评价。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应对稽查考核评价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稽查核收工作实际,通过构建完善的稽查考核评价体系,为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整体质量。

2.3 进一步创新电费稽查核收手段

考虑到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手段单一的问题,在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中,不但要立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实际,同时还要对现有的电费稽查核收手段进行创新,使电费稽查核收手段既能够符合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现实需要,又能够达到提升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效果的目的。因此,创新电费稽查核收手段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4 实现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闭环管理

在电费稽查核收工作之后,如何对被稽查单位开展长效的监督,成为了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基于这一认识,以及当前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不足,实现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闭环管理,是提高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手段,对电费稽查核收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因此,加强对被稽查单位的监督,强化稽查的长效性,是满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

3 结论

通过该文的分析可知,鉴于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想提高电费稽查核收的整体效果,就要认真分析电费稽查核收工作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但是从目前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来看,影响电费稽查核收的因素较多,制约了电费稽查核收的发展,不利于供电公司电费的收缴。因此,立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实际,重点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满足电费稽查核收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对提升电费稽查核收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洁.浅谈电力营销稽查[J].现代经济信息,2011(6):55-56.

[2] 叶荣霖.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7):42-43.

[3] 孟庆锋.电力营销稽查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7):39-41.

[4] 李红梅,王凤.青海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架构设计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12):25-26.

[5] 王世强.电力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

稽查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营销稽查;体系构建;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1目前电力营销稽查现状分析

在推行营销“一型五化”功能建设中,以精简高效、 监督有力的营销全业务过程管控功能为重要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1 营销稽查中心职责界面作用未能完全发挥

随着“一部一中心”的全面建设,电网公司地市供电局稽查体系已形成初步格局, 各供电局营销稽查中心是营销与服务工作的“内部审计”机构,即营销与服务工作的质量监督机构。 从目前运行情况看,业务分类(模型)、稽查方式、评价考核方式、作业指导书等方面仍需完善,稽查中心与其他部门如市场营销部、客户中心、供电分局等职责界面不够清晰。 因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职责界面不清晰,在考核上缺乏一个定量标准,没有真正起到营销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作用。

1.2营销稽查的定位认识不清

“一部一中心”的全面建设,是将用电检查工作下放到各供电分局、县级供电企业,而营销稽查中心是通过对营销业务和供电服务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进一步提高营销和供电服务工作质量,规范营销管理,防范营销风险,减少经营损失。 而部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营销稽查中心的定位,营销稽查就是要以营销业务和供电服务工作开展内稽外查,以内稽为主,对其他部门涉及的服务工作进行跟踪、分析。 因为没有正确认识营销稽查的定位,所以工作开展起来抓不住中心,客户停电时间、业扩效率、管理线损、电价执行、电费回收等五个稽点抓不住。同时,部分营销人员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愿有为,不愿得罪人。

1.3 稽查效率低

因电网公司营销在线稽查系统没有全面运行, 各单位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稽查模式,稽查效率不高。 现如今有不少稽查单位在方式上较为传统, 采用逐项分析方式对稽查资料展开分析,希望借助逐一排查的方式来寻找突破口。 这种方式的工作量较大,且全程处于无头绪、无方向状态,难以通过切入点提升稽查效率。 虽然营销 MIS 、生产 MIS 、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电 GIS 等各类信息系统已经广泛运行,为营销稽查工作提供信息手段,但部分稽查人员受计算机水平限制,不愿意应用以上信息系统,造成稽查效率极低。 同时,营销稽查的作业指导书不全面、繁琐,也是造成稽查效率低原因之一。 另外,部分供电局不重视营销稽查工作,营销稽查人员配置不足、业务能力不能胜任,也是造成稽查效率低主要原因之一。

1.4 营销稽查手段单一, 没有发挥横向协同作用

当前,电网公司营销 MIS 、生产 MIS 、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电 GIS 等各类信息系统已经广泛运行,为营销稽查提供良好的信息工具。 但部分稽查人员要么全部依赖信息系统,不深入现场稽查、分析;要么只是对现场工作走马观花,不结合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比对。 在稽查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监察部、客户中心、计量中心、县级供电企业等资源,没有起到协调作用,只凭本部门力量独立开展,稽查效果差,不能有效发现问题。 客户停电时间、业扩效率、管理线损、电价执行、电费回收等五个稽点,仅停留在事中干预阶段,没有超前干预手段,对稽查结果没有实现闭环管控。

2 明确职责, 突出重点, 构建营销稽查的 “内部审计” 功能

2.1 全面理顺稽查中心的职责界面

“一部一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实施,稽查体系首先要明确用电检查、营销服务质量评估、营销服务责任事故(差错)调查处理等“三个界面”,然后根据这“三个界面”明确稽查中心与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供电分局的职责界面。 营销稽查中心接受市场营销部的职能管理, 根据相应营销服务业务管理标准、办法、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等,开展稽查和质量监督工作。 所以,各地市电业局在推行“一部一中心”建设中,必须全面梳理稽查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界面,以文件的形式重新下达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全面梳理、修订地市供电局涉及营销业务的 C 类制度和主要业务流程。 只有职责明确、制度规范、流程高效,才能打造精简高效、监督有力的营销服务质量监督中心。

在梳理职责当中, 重点要明确稽查中心与客户服务中心的打造问题解决中心的关系, 必须明确在客户服务事件的调查处理等流程中客户服务中心的主导作用, 稽查中心对客户服务中心的内稽作用。 必须完善营销绩效实施细则和客户服务事件考核细则,稽查中心按照这些实施细则开展稽查工作,稽查结果纳入月度、年度绩效考核。

2.2 围绕核心, 突出重点, 实现营销稽查工作闭环管理

围绕持续提升营销服务工作质量这个核心, 以营销服务工作质量监督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重点建设和完善常态稽查、在线稽查、营销工作质量评估和营销责任事故(差错)调查处理工作,实现营销稽查工作闭环管理。

对于常态稽查: ① 要完善稽查抽样方法,要对各类营销业务进行分层和分级,明确各类业务中的关键业务点,合理分布样本总量及各个业务所分配的样本量,提高抽查结果的可信度。 ② 严格执行营销稽查作业手册,防止疏漏对业务流程关键点的稽查,形成闭环管控机制。 ③ 规范发起专项稽查任务,要根据营销重点工作需要,对常态稽查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综合分析,不定期开展专项稽查工作。

对于在线稽查工作,主要是加大对营销稽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营销 MIS 、生产 MIS 、计量自动化系统、配电 GIS 等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提高稽查效率, 重点在客户停电时间、业扩效率、营销管理线损、电价执行、电费回收等五个方面开展,实现营销服务工作质量的全面监督。

2.3全力发挥营销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管理效益提升

营销稽查要充分发挥营销稽查的作用 。要全面诊断分析公司营销工作,提高营销稽查在线分析水平,扎实做好 “保供电、 促增长、 助发展” 营销专项稽查。开展营销专项稽查、认真核查营销异常问题、开展 “营销稽查指标全面诊断提升专项活动”。并坚持“以查促改”,建立工作督办机制、加强流程管理,实现营销稽查业务闭环管控、利用客户侧供电质量监控系统进行监测分析, 对营销稽查监控业务主题的监控异常问题,全部下发及时整改,出台规范,在发挥营销稽查作用下,持续提高营销稽查监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2.4 转变观念, 讲责任, 敢担当, 打造坚实、 硬朗的营销稽查队伍

地市电业局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营销稽查的核心作用,营销稽查是我们营销与服务工作的质量监督机构, 是营销与服务工作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我们依法经营的保护者。 要改变以往将接近退休或无法胜任安全生产工作的员工安置到营销稽查中心的做法, 要选择一些营销业务比较强的员工充实到稽查队伍来,确保营销稽查队伍的水平。 即营销稽查中心的员工队伍必须是在营销各专业部门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业务骨干。 只有稽查队伍水平提高了,才能胜任稽查工作。 在营销稽查队伍的建设中,要根据新形势下信息化一体化的特点,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并严格执行,提高业务分析、办理能力。同时,要引导员工,正确看待新形势下的营销稽查工作职能的转变,将规矩,讲责任,讲担当、敢担当、会当担,落实创先工作要求,为供电企业的依法经营保驾护航。

在落实营销稽查的创先工作中, 要发挥稽查中心的牵头协调作用,与监察部联合开展常态的效能监察工作,根据各阶段的营销重点工作, 有针对性组织开展营销专项效能监察工作。

3 结束语

稽查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国税稽查;内控预防;机制建设;思考

  一、国税稽查工作的主要职能与特点

税务稽查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税务检查和处理的一种执法行为,它在维护税收秩序、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打击涉税犯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税收工作的杀手锏。它的特性有5个方面:公正性是税务稽查工作的根本特性;权威性是税务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行业性是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特征;专业性是税务稽查工作的本质要求;前瞻性是税务稽查工作的根本目的。

根据税务稽查工作的主要职责和特点,结合稽查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四分离”工作规范,加强风险防控。操作中,把握关键节点,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同时,注重风险教育,明确岗位“警戒线”,使国税干部明确权责关系和风险所在,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加强跟踪落实,掌握制度实施情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完善;强化考核评估,防止制度流于形式,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防范于未然。

二、当前稽查内控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稽查工作人员在税务检查过程中,因执法不当可能造成稽查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因其渎职舞弊行为而有被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司法追究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在现实中,一方面,有的单位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掺杂的人为因素居多。在这种情形下,税务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税收政策业务水平、爱岗敬业进取精神等就有可能大打折扣,造成潜在的税收执法风险。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查各项制度、措施或办法量化不够,征、管、查各环节的自由裁量权没有明确的限制,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责任划分不明确,上下监督、内外监督、相互监督不到位,税收执法责任过错追究不严,这也是导致税收执法风险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

2.2执法程序不透明,稽查案件质量不高。执法程序上的不公开和不透明,为权力的滥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有的税务干部在执法过程中实行暗箱操作,如:对个体税负核定、调整不公示,执法不透明加之权力监督失控,往往会出现执法风险。稽查方式多局限于书面稽查。税务稽查大部分是对纸质报告进行稽查,大多数案件只能是由其中一个稽查人员检查后即交部门领导及分管领导审批,忽略了对案件的交叉稽查和集中讨论,仅是为完成稽查而稽查,使稽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稽查报告格式单一,用语统一,对于稽查往复过程中的稽查意见或建议却难以反映,对某类案件的稽查建议及稽查中发现的征管问题难以归类、总结等,稽查的规范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依法纳税意识薄弱,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当前,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利用“四小票”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还时有发生,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偷逃税的手段日益翻新,方式方法更加灵活隐蔽。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而且也为税务干部的执法带来一定风险。一些税务干部,不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不辨是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蒙骗过关;还有少数税务干部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以权谋私,使自己走向失职、渎职、腐败的深渊。内部缺少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难以保证税务稽查执法的公平、公正。针对内控风险点,应从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执行的违规处罚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清理整合、创新完善。

三、加强国税稽查内控机制建设的建议

根据国税稽查职能,针对上述特点和存在问题,我认为积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推动税务稽查科学发展,应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为切入点,在合理分解权力,明晰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制约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具体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3.1加强领导,确保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树立新的任务观,实现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的转变。税务稽查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就是要通过查处偷逃骗抗税违法案件,整顿规范税收秩序,保证税收工作目标的实现。要改变把查补收入作为税务稽查工作的主要目标的观念,突出重点稽查,搞好专项检查,通过打击涉税违法行为,震慑违法者,教育纳税人。其次,要树立新的协作观,促进稽查办案组织形式从孤军作战向联合办案转变。加强系统管理,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步调一致的格局。案发地检查要与全省、全国协查、联查相结合。要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国地税协作、警税协作机制,以形成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3.2认真分析,科学查找稽查岗位风险点。将审理工作前伸。就是对疑难案件的实施检查环节提前介入,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通过实施人员介绍情况,听取被检查单位对检查问题意见,给纳税人以充分的申辩机会,可以降低行政复议、诉讼风险;对大案、要案共同进行讨论,对案件进行“把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化解执法风险。以开展岗位风险试点工作为契机,从部门自查、个人自查和上墙公示三方面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潜在的风险点,找准内控机制建设的突破口。让干部时刻牢记自己存在的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3.3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科学监督稽查执法过程,在认真贯彻落实稽查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案件复查力度,强化对执法权力的制衡,防止不廉行为的发生。一是完善案件复查,加大检查制约。按照“内外监督、逐级监控”的目标,完善案件复查复审制度,通过全面深入的案件复查,查出稽查案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检查中的不足,区分不同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强化执法检查,突出过程监控。成立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对稽查系统异常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和考核,突出对程序合法性、实体规范性和适当性、执法效率性的监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实施外部监督。推行稽查政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实行全方位的“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全面推行稽查职责公开、纪律制度公开、权利义务公开、查处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稽查公开制,让社会监督稽查办案是否客观、公正、公平。对群众反映稽查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一经查实,坚决予以处理.

稽查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管理;问题

1 营销稽查存在的问题

1.1 对营销稽查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没有对营销稽查工作进行良好的定位,主要让其行使用电检查功能,在工作重点放在了堵漏方面及对市场的规范上。没有使其营销的功能发挥出来。

1.2 考核和评价标准不全面,主要将对堵漏、规范市场等作为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营销业务的管理职能忽视。

1.3 稽查内查成效没有实现定量考核

稽查工作在进行内查时由于其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所以很难得以全面实施,更无法对其成效进行定量考核,所以在营销管理工作的考核上没有发挥以内促外的作用。

1.4 稽查方法落后

在稽查工作中,由于个别工作人员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所以还在沿用手工的方法来对稽查资料进行研究,而稽查资料的数量都较大,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更导致稽查工作没有一个准确的切入点。

1.5 稽查效率低下

稽查工作主要采用抽查和彻查两种方法来进行,这两种方法都较为落后,前者其稽查的范围较小,所以一些隐患问题无法发现,而后者则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当前的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两种稽查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不利于稽查工作的开展。

2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新思路分析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保证电力企业得到良好经营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得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的基础,所以电力企业应针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各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使营销工作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于营销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要及时的进行防范和化解,从而使各方利益得以维护。

2.1 建立电力营销稽查新的管理模式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将营销稽查、电费计算和电价监管三个方面有效的进行协调和制约,从而使其营销管理职能有所增加,保证营销监督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还要贯穿于电力营销稽查业务的整个过程当中。

2.2 完善稽查管理制度

营销稽查管理工作涉及的因素较多,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稽查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对各营销业务部门严加要求,使其按照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流程来保证工作的质量,同时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从而保证各有关部门业务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3 规范稽查管理内容

首先,营销稽查工作需要贯穿于用电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在稽查过程中要从营销的重点及难点工作做为切入点,针对营销工作重点的转移而对稽查工作重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稽查工作的落实,使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次,在营销稽查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特别是营销各部门间的管理漏洞和空档,发现后要及时进行处理,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2.4 创新稽查管理手段

在营销稽查工作中,要将内查和外查进行有效的配合,并在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定期和非定期的专业稽查工作,从而使稽查工作按照相应的流程得以正常的开展。

3 加强电力营销稽查的管理措施

3.1 业扩报装和服务质量专项稽查

(1)按照申请报装时间和变压器容量范围等方式检索某一供电单位的业扩报装情况,主要检查客户供电方案、计量方案是否合理,答复及送电是否超时限,整体工作流及工作流环节是否超期等。(2)对客户的投诉进行跟踪处理。对业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并统计95598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满意率及供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有无超时限等情况。(3)电费计算中心提供审核工作票过程中的超期票以及不按照规定维护工作流程审核处理人员的情况。

3.2 基础信息和抄表质量专项稽查

(1)核对用户的基础信息是否与现场相符,电费专业提供日常核算过程中对基础信息产生质疑以及基础信息不完整的用户名单。(2)统计抄表员的实抄率,查看抄表时间间隔曲线,检查工作流程中的拆表指针读数是否小于最后一次算费指针读数,防止估抄及抄表员故意录小拆表指针读数而直接拆换电能表,造成电量丢失。(3)电费专业提供电费审核过程中零电量、固定电量、异动电量大的用户以及其他抄表质量问题。

3.3 电价执行专项稽查

按照供电单位、营业站、抄表本、抄表员、电压等级、用电类别等检索任意范围的电力用户,查看电价执行情况,检查定比定量用户清单,现场核实光力比的核定是否准确,电费专业要提供对供电单位执行电价有质疑的用户名单。

3.4 电能计量专项稽查

核对计量装置资产管理、周期检定(轮换)的内容是否与现场相符,现场是否存在未人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同时,电费专业提供核算过程中发现的倍率与互感器不符、故障表计追加电量有质疑的问题。

3.5 营业管理专项稽查

电费计算中心严格审核控制退补电量电费、修改指针等工作流程,从根本上规范营业管理。另外,稽查人员运用营销业务稽查系统可检索到所有变更用电业务和临时用电客户。

3.6 收费与电费账务专项稽查

核对电费账务系统中帐证及科目之间是否平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核对收费用户余额是否与现场实际相符等。

3.7 分线分台区线损专项稽查

主要包括对线损率较高的线路或台区进行稽查、对各基层供电单位线损-台区-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稽查、对台区考核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及对基供电局与其营销部门之间信息是否及时沟通及更新进行检查。

3.8 用电检查专项稽查

(1)在对基层供电单位进行稽查时,需要对其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相关责任人处理、用电合同、变压器信息维护等诸多情况进行一一核查。(2)在进行电费项核算时,要针对一些大的用电户进行重点稽查,对于实际用电量与变压器容量不符的用户要逐一名单进行核实,从而将各项结果一一罗列出来。

4 结束语

电力企业通过对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使企业的营销工作在各个环节上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从而可以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使企业的营销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的稽查工作步入正常的轨道,为企业堵塞漏洞和增效奠定基础,同时对于电力企业内部营销资源的整合及稽查制度的完善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