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种子市场论文

种子市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7:27

种子市场论文

种子市场论文篇(1)

1.1种子市场的监管难度大近些年来,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而且准入门槛降低了,这就导致种子的整体质量下降,鱼龙混杂,什么样的种子都可以上市交易,给农户的选择及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种子准入门槛不高,没有对种子经营者的专业、文化知识及资金、场地等进行限制,所以使一些不同行业的经营者都进入种子市场进行经营,只要赚钱,什么样的种子都敢卖,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屡屡发生,给农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再有一些商户,对种子包装随意更改,一些种子各项指标在包装袋上印错、漏印、涂改等现象普遍存在。货源渠道千差万别,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给种子市场监管造成很大压力和难度。

1.2种子质量和非质量问题难以分清由于农户的专业知识欠缺及在种子选用及农药使用上产生的问题,很难分清是种子质量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时,多数农户都会归结到种子质量上,引起群体上访。在实际生产中,病虫害、农药、天气等等都可能影响农业生产,比如一些农药的使用,除草剂的喷洒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使用方法不对,对作物的生产会产生严重伤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些情况,往往专家也很难说服农户,给调节工作带来难度。

1.3种子案件难调查、难取证、难处理现在种子生产单位多数是与农户进行“订单”制种,制种单位提出规范并进行监管,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商贩往往与农户私自进行交易,从农户手中直接购进杂交种,然后再贴签进行销售,这种非法套购杂交种子的行为,给种子生产单位造成巨大损失,种子管理部门也难以进行查处。现在种子经营者众多,对市场的抢夺十分激烈,很多商贩为了争夺资源,直接走到农户家中进行兜售,进行低价竞争,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取证,而且如果销出的是假种,也很难认定,按规定必须经过权威现场鉴定确认并出具报告,种子部门才能进行查处,而大部分农户对发生种子质量纠纷采取上访形式投诉,一般不申请鉴定,不愿交鉴定费。

2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加强法律宣传,增强法律意识政府部门要配合种子管理部门进行种子管理法规及种子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各级干部及农户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知法懂法,能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种子方面的知识,在购种选种时,避免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

2.2建立准入制度,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准入制度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道门槛,包括商品种子准入和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准入。种子准入是凡进入市场的种子必须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建立强制检验制度,对种子流通入市进行质量全面监测,保证流通环节的种子都能合格。种子经营主体准入,就是对种子经营者的资格进行审定,在资金、设施、设备、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有所要求,提高种子经营者的入市标准。对于种子的退市也要进行制度管理,对于一些不合格的种子进行退市处理,销售出去的进行召回,鉴定不合格的种子要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二次流入市场,违法经营者要实行重罚,清退出市。

2.3建立种子质量保险制度,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农户利益和经营者利益之间要有个平衡,农户利益受损失可以及时得到赔付,及时进行生产自救,建立种子保险是不错的方式,这样在发生种子质量问题时,经营户暂时无力赔付,可以由保险公司先行解决,再由保险公司与相关的责任主体实施追偿,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使农户和经营者的利益都得有保护,减少纠纷的处理难度。

种子市场论文篇(2)

内容摘要:本文指出了经典资产定价研究范式的不足及研究投资者情绪的必然性;基于经典资产定价假设的不足,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经典资产定价理论相融合的角度去研究投资者情绪,提出了加强投资者情绪理论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相结合、与非线性资产定价研究相结合,采用马尔可夫可转换模型研究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考虑政策、文化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市场微观结构 马尔可夫可转换模型

投资者情绪有着不同的定义形式,Brown和Cliff(2004)认为投资者情绪可以定义为投资者对股票的总体乐观或悲观程度。Baker和Wurgler(2006)认为投资者情绪可以定义为投资者的投机倾向。黄德龙等(2009)认为投资者情绪包含着投资者的投机性需求和对上市公司前景的乐观程度,前者反映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的预期,后者反映了投资者对基础市场(实体经济)的预期。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对深化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提高资产定价理论对股票市场的解释能力,推动金融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及加强对中国股市的金融监管,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研究范式与方法的不足

(一)缺乏投资者情绪理论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相结合

如何将投资者情绪作为多因子风险定价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子,用以解释股票市场衡截面收益以及对股票市场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进行解释,显得十分重要。当前,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远高于机构投资者,这就决定了我国股市投机氛围浓厚,股票市场非理性因素很高,如何对缺乏理性的股票市场进行资产定价,就需要将行为金融与资产定价结合起来,引进反映投资者情绪变化的指数以及综合指数,作为一种风险因子,来寻求正确的估价。这对于提高我国股市的资产定价能力,更好地构建股市波动预警机制,提高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将投资者情绪理论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相结合。如何将流动性因子引入,与投资者情绪结合去对股市收益进行可预测性的研究。

(二)缺乏投资者情绪理论与非线性资产定价研究方式相结合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缺乏采用非线性的定价模式去研究资产定价。随着时间的变化、牛熊市状态的变化、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结构可能的变化,能够造成估计股票资产收益率计量模型内的系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或者区制(regime)对应的模型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而捕捉这种系数变化的重要模型之一,就是带有状态变量的区制转移模型。在这些模型当中,模型中的系数可以随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状态或者说区制的变化由状态变量决定。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等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在金融计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非线性模型的一个重要的表象就是可能出现“状态”(state)的转变。这种状态的转变,有时候也被称为“区制”(regime)的转变,可以用来捕捉金融时间序列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变化。最常见的区制转变模型当属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S),MS模型一般用来捕捉多个结构转变的情况,其使用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当然,有的时候结构转变可能出现一次,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使用平滑自回归模型。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及其对股票市场的资产定价在牛熊市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投资者情绪理论与非线性资产定价研究方式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三)缺乏基于投资者情绪考虑政策、文化因素的资产定价研究范式

经典资产定价理论发源于微观领域,其研究范式长期以来局限于微观领域及微观变量向宏观变量的传导研究。一直很少涉及到宏观政策因素。很多金融经济学家看来,政策因素属于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领域。文化因素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引起金融学家甚至是经济学家的重视。文化因素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稳固阵地,经济学一直未有较深入的涉及过。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一直就有政策市的说法,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受政府各项政策的影响很大,同时,在我国的投资文化中,向来就有集体主义与盲目从重的心理倾向,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增强了我国股市的投机倾向。人的自我控制的形成还与文化教育、政策影响、人的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对宏观政策的制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考虑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政策、文化因素的资产定价研究范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股市正处于“新兴+转轨”的阶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各种外在约束条件在不断变化中,投资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新旧文化的碰撞、信仰的缺失都会使得公众自我控制问题变得更为重要。因此,研究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政策、文化因素的资产定价范式,对于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研究范式、方法的创新与展望

(一)加强投资者情绪理论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相结合的研究

构建基于Fama和French(1992、1993、1996)和Carhart(1997)的多因子定价模型,同时将投资者情绪加进去,用以解释股票市场衡截面收益和预测股票收益。Fama和French(1996)用三个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作为因子来解释所有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Z=α+βmZm+βsSMB+βhHML+ε

其中,Z是资产的超额收益率,Zm是市场组合的超额收益率,SMB是市值小的资产组合与市值大的资产组合收益率之差,HML是高B/M(账面值/市值)比率资产组合与低B/M比率资产组合的收益率之差。其实证结果表明,除惯性(momentum)之外,三因子模型能解释许多其他CAPM不能完全解释的因素。Fama和French认为他们的三因子模型与Merton(1973)的跨期CAPM和APT的思想是一致的。由于这一模型脱胎于他们对CAPM的实证检验研究,因此可以看作是CAPM的拓展与改进。Carhart(1997)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第四个因子,即用惯性来解释资产收益率,并用来评价基金的业绩:Z=α+βmZm+βsSMB+βhHML+βpPRIYR+ε。前三个因子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相同,第四个因子PRIYR是前一年收益率最高的股票组成的资产组合与前一年收益率最低的股票组成的资产组合收益率之差,也称为惯性组合的收益率。

第一,考虑一个两因子定价模型包括市场组合和投资者情绪衡量的变化,即参考Lee et al.(1991)使用了一个两因子定价模型,包括市场组合和封闭式基金折现率的变化,来估计股票市场衡截面收益,即为:

Rj,t=αj+βj,mRm,t+βj,sentSentt┴+ej,t

其中,j=1,2,…,N;t=1,2,…,T;并且N是可观测的横截面的公司数量,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T是时间序列可利用的观察量的数量;Rj,t代表了资产j在t阶段的超常收益;Rm,t代表了在t阶段的超常收益;并且Sentt┴代表了t阶段正交化的(Baker和Wurgler(2006))的投资者情绪指数的变化。基于参数估计βj,sent,把股票分成10个情绪敏感性组合。基于全样本βj,sent进行参数估计,把βj,sent0的股票被分成组合2-9,这里每一个组合有相等的股票数量,同时情绪Beta在各自组合当中是不断增加的。整个的样本期,一些股票可能表现出与投资者情绪所预测的相反方向的收益。组合2和组合10分别代表了最小和最大Beta的参数估计。

第二,在Fama和French(1992、1993、1996)的基础上的三因子定价模型中,加入Sentt┴,即为:

Rj,t=αj+βj,mRm,t+βj,smbRsmb,t+βj,hmlRhml,t+βj,sentSentt┴+ej,t

第三,在Fama和French(1992、1993、1996)和Carhart(1997)的基础上的四因子定价模型中,加入Sentt┴,即为:

Rj,t=αj+βj,mRm,t+βj,smbRsmb,t+βj,hmlRhml,t+βj,momRmom,t+βj,sentSentt┴+ej,t

考虑基于资产流动性与投资者情绪相结合的收益生成过程,首先构造基于Amihud流动性测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Amihudi,t为Amihud所指出的非流动性指标,Ri,d,t和Vi,d,t分别指股票i在第t月的第d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和交易量(以十万元人民币为单位),Daysi,t指股票i在第t月的有效交易天数。如果说行为资产定价范式主要改进的是经典资产定价研究范式中的市场参与者完全理性的假设的话,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则将信息不完全性与市场无摩擦性假设打破了,在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定价中,应该考虑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买卖价差的关系,隐易成本、买卖价差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基于CAPM的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基于买卖价差的费雪消费资产定价和基于法玛和弗兰茨(Fama和French,FF,1993)三因子模型的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模型。将市场微观结理论的发展与投资者情绪理论结合起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虽然为资产定价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也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信息不对称成本就包含了市场各方对信息的预期,换手率、买卖价差等变量也反映了投资者的许多非理性因素。

为了研究投资者情绪的动态效应,可以研究动态的情绪资产定价模型以及时间变化的情绪效应,把投资者情绪当作一个模糊数,以模糊数学为基础构建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投资组合也将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二)加强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股票市场非线性定价研究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具体变化,是非常复杂的研究问题。由于股票市场异象问题的存在,从1952年马科维茨提出资产组合选择问题以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等资本市场理论问题,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质疑和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引进到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当中,如行为金融学当中的股票市场非理与非线性资产定价理论的结合,尤其是使用马尔可夫可转换非线性模型来预测股票市场的收益,而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投资者情绪理论。非线性理论对资本市场的定价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及建立非线性模型来研究股票价格定价及其变动。到目前为止,股票市场的非线性现象得到了实证上的广泛支持,非线性的资产定价研究为股票市场的价格定价,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因此可以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股票市场非线性定价,为股票市场定价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三)加强基于投资者情绪考虑政策、文化因素的资产定价研究范式研究

投资者情绪本身与各国的文化教育、政策影响、人的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对宏观政策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所导致的投资者情绪变化受政策、投资文化的心理影响更大。尤其是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建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投资者情绪研究框架,建立金融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及文化学等多学科综合融为一体,及互为基础、相互研究渗透的投资者情绪范式研究方法及考虑政策、文化因素的行为资产定价研究模式,深入研究我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aker M.,Wurgler J..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e,2006,61(4)

2.Baker M.,Wurgler J..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captial market.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2007,21(2)

3.Brown Cliff.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near-term stock market.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04,11(1)

4.Statman M.,Fisher K.L.,Anginer D..Affect in a 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8,64(2)

种子市场论文篇(3)

关键词:电子口碑;虚拟社区;双边市场

一、 引言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互联网正在逐步跨虚拟入社区时代。从论坛BBS、个人空间、网络游戏到新兴的电子口碑类网站,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甚至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电子口碑(Electronic Word-of-Mouth,缩写为eWOM)类虚拟社区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过程和消费习惯。在出现电子口碑社区之前,消费者大都依靠亲朋好友之间的口碑传播和推荐作出相应的消费决策,但这种口碑传播的范围具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电子口碑社区的出现使人们不再依赖周围的熟人获得口碑信息,而越来越多的依赖电子口碑社区。消费者进行消费前会在电子口碑社区搜索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和评论,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效用,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决策。同时,消费者亦可在社区中对商品或服务的评论,并可以通过虚拟社区传达给后来的消费者。对于商户来说,可以通过虚拟社区向消费者推广、宣传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

二、 虚拟社区概述

1. 虚拟社区的定义。

虚拟社区又叫网络社区(Online Communities),最早是由Rheingold(1994)提出的,其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互联网上社会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人们在网上对于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在情感上给予足够的付出,从而发展形成的群体或组织。”之后不同领域的学者又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定义。

本文认为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人们因为某种共同需求聚合起来从而形成的群体,群体成员可以就某种共同的兴趣、话题、产品或服务进行交流、讨论、互动和信息共享,这一切均存在于虚拟空间。虚拟社区克服了传统社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触角可以延伸到因特网所连接的所有范围。因此虚拟社区可以作为一个广泛的社会和消费品信息传播平台,产品和服务信息几乎可以无成本地传递给社区成员和浏览者,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的营销成本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2. 电子口碑虚拟社区。

电子口碑社区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虚拟社区类型,它不能被简单地归类到Armstrong和HagelIII(1997)所定义的四种社区类型中的任意一种,应该说电子口碑社区是传统虚拟社区自身不断发展所产生的一个结果。由于虚拟社区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和消费品信息传播平台,产品和服务信息几乎可以无成本地传递给社区成员和浏览者,随着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虚拟社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商品和服务的口碑传播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子口碑网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 虚拟社区中的电子口碑传播

近年来,以获取和分享商品或服务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人群所组成的电子口碑社区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在Web2.0时代的电子商务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电子口碑社区主要关注贴近日常生活的消费内容,几乎充斥了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包括餐饮、购物、旅游、数码产品、汽车、书籍、音乐和电影等。比如以餐饮点评为主的大众点评网、以电影为评论对象的时光网、出行交通类的丁丁网、数码电子商品类的太平洋电脑网等等。其中,以美食为主要点评对象的大众点评网是中国最早的电子口碑社区之一,并且是该领域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以大众点评网为例来窥探电子口碑社区的运作与发展。

目前大众点评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餐饮类电子口碑社区,并且通过不断积累构建了内容丰富的餐饮口碑信息库,能为社区用户提供相对准确客观的餐饮信息。大众点评网成立于2003年,截止到2008年,大众点评网有用户点评的餐饮商户超过30万家,大众点评网尤其在上海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合作商户,目前的特约商户数已达到300家左右。大众点评网的信息量和覆盖范围还在不断地增长和更新。

四、 双边市场视角下的电子口碑社区

1. 双边市场理论。

双边市场理论是进入21世纪后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重视的前沿理论。具有双边市场产业特征的产业,不再是由一类企业作为供给方和一类用户作为需求方所构成的单边市场,而是由一类可称为平台企业的运营商提供平台服务,两类或多类用户通过平台实现交换行为的双边市场或者多变市场。具体来说,首先双边市场上有一家或几家平台运营商,这些平台运营商努力吸引各类客户加入其构造的平台服务,并从中获益。平台客户分成两类或更多类型,平台企业向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完全不同的服务。平台企业与每类客户之间的供求关系构成一个并不独立的市场,从而形成平台的一边,有多少不同的类型客户就形成多少边,这就是“双边市场”或“多边市场”名称的由来。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有很多产业符合双边市场的特征。大体来说,双边市场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存在一个双边或多变的平台结构,有一个平台运营商提供有形或无形的服务,同时存在两类或更多类的终端用户通过这个平台发生交易或互相影响;(2)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效应可以通过平台服务实现;(3)平台企业定价时存在着价格非中性,除了双边市场的价格总水平之外,双边市场上的价格结构也会影响平台的交易量。

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差异是决定双边市场中平台对双边定价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差异造成了A边用户增加对B边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效应可能会大于(或小于)B边用户增加对A边用户所产生的贡献。从平台的角度看,必须通过对不同市场用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来达到吸引双方参与平台并交易的目的。

2. 双边市场视角下的电子口碑社区。

根据双边市场特征,我们发现交易型社区是是一个双边平台,它连接着消费者和商户(或产品和服务)。网络交易网站作为一个双边平台,连接着买者和卖者两边市场。大众点评网也是一个双边平台,它连接着消费者和餐馆两边的市场,并且为两边提供完全不同的服务。一方面,大众点评网为消费者提供餐馆的信息和评论、以及一些优惠和折扣。消费者从大众点评网上浏览餐馆信息和评论后,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决策,并且可以使用会员卡在消费时得到一些商户的折扣或优惠,通过会员卡消费获得积分后还能在网上置换礼物等。消费完毕后,消费者能在大众点评网上发表评论。另一方面,大众点评网为餐馆提供宣传、推广等服务,使得餐馆可以提高自身的被关注度,扩大在消费者中影响力,从而扩大市场规模;餐馆向大众点评网支付佣金、广告费等。大众点评网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和餐馆之间的交易和互动更有效率。图1为大众点评网的运作机制。

大众点评网也具有双边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首先,对于大众点评网上的餐馆来说,使用大众点评网的消费者越多,自己所获得的宣传、推广效果就越好,因此大众点评网社区用户的规模对餐馆具有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另外,对于使用大众点评网的消费者来说,网站上的餐馆越多,消费时的选择面就越大,所获得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大众点评网上的餐馆数量对消费者来说也具有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前文已经提到过,电子口碑传播可能会使口碑好的商户扩大市场规模,而使口碑差的商户市场规模缩水。因此餐馆本身菜肴的口味和服务质量也会对它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文提出的一个问题。之所以仍然有口碑一般甚至较差的餐馆进入大众点评网,主要是因为社区用户的规模对餐馆具有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当这个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使餐馆获得的正效用可以弥补消极口碑给餐馆带来的负效用时,餐馆仍然会选择进入平台。

另外,大众点评网的用户一边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网络外部性。大众点评网的社区用户从社区得到的主要服务是获得关于餐馆的评论信息,因此可以认为用户所获得效用和发表评论的用户数量有关,发表评论的用户数量越多,每个用户所获得效用就越大。一般而言,社区用户的基数越大,发表评论的用户数量也就越大,假设大众点评网用户的数量为N,那么用户通过自网络外部性所得到的效用并不是取决对于N,而是取决于θN,其中θ表示发表评论的用户的比例,θ∈[0,1]。前文已经提到过社区为了鼓励用户发表点评,会采取一些措施对用户进行激励,对这些措施敏感的用户会对激励有所反应,进行点评。这里的θ就可以看成对社区的激励措施较为敏感的用户的比例。

大众点评网的对双边市场的定价结构是非中性的,具体表现为只对一边用户收费,对另一边用户不收费甚至给予补贴。按照双边市场的理论,这主要跟两边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差异有关。社区用户增加对餐馆用户增加所产生的贡献可能大于餐馆用户增加对社区用户所产生的贡献,所以平台对社区用户免费甚至给予补贴,对餐馆则收取费用。和其他双边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社区用户一边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网络外部性,这是其他类型的双边市场所没有的。而社区用户一边市场之所以有自网络外部性,主要是电子口碑传播的功能所引起的。所以,电子口碑传播是大众点评网作为双边市场和其他双边市场最主要的一个不同之处。在进一步研究之前,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3. 加入第三方广告商的电子口碑社区。

不管是交易型虚拟社区还是一般的门户网站,作为网站本身就具备媒体的功能。特别是现在诸如大众点评网的电子口碑社区用户越来越多,其单纯作为媒体平台的功能也会吸引广告商加入。以大众点评网为例,除了针对社区内商户的关键字广告和精准广告外,也会以媒体平台的角色投放一些外部广告商的广告。为了和商户投放的关键字广告、精准广告区分开,我们称与社区内商户无关的广告为“第三方广告”。尽管这些广告数量很少,但随着社区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预期第三方广告商可能会成为社区另外一条盈利渠道。所以,有必要考虑第三方广告商接入社区平台之后会对社区、社区用户及商户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以往有关传统门户网站媒体平台的双边市场研究认为,广告投放规模对于门户网站用户产生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因为网站用户一般都不喜欢看广告,广告会影响网站用户浏览网站的进程。而网站用户的规模则对广告商产生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因为浏览网站的人数越多,广告的宣传效果就越好。在以大众点评网为代表的电子口碑社区中投放第三方广告也一样,广告商关注社区用户的数量,而第三方广告则给社区用户带来负效用。加入第三方广告商后,大众点评网的运作机制就如图2所示。

加入第三方广告商后,大众点评网、社区用户和餐馆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大众点评网来说,社区收入在原来由餐馆支付的佣金和广告费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方广告商的广告费。乍一看收入似乎增加了,然而,大众点评网会面临一个权衡取舍。首先,第三方广告商对社区用户产生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也就是说,第三方广告商越多,社区用户会相应减少。同时,因为社区用户对餐馆产生正的外部性,所以餐馆的数量也会减少,从而减少餐馆支付给大众点评网的佣金和广告费。所以,大众点评网所增加的第三方广告收入可能会以减少从餐馆获得的收入为代价。为了使社区获得最大的利润,大众点评网需要进行一个权衡取舍,即寻找一个最优的对于三方市场的定价和规模。

五、 结论

本文从虚拟社区的定义出发,较为完整的介绍了虚拟社区的分类和现实情况。虚拟社区主要分为四类:交易型、兴趣型、幻想型和关系型。本文重点关注新兴出现并发展迅速的电子口碑社区的运作模式和市场特点,其中更以大众点评网为对象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一个电子口碑社区中,消费者之间交流和分享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消费之后的感受,并且根据其他以往消费者留下的评论信息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消费决策。也就是说消费者浏览社区内的评论信息,而其本身又是社区内评论信息的来源。以大众点评网为代表的电子口碑社区激励消费者对商户进行评论,以促进电子口碑的传播。另外,商户的质量影响其接入电子口碑社区的意愿。

以大众点评网为代表的电子口碑社区是一个双边市场,它连接着消费者和商户,并且两边用户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商户数量对消费者具有正的外部性,商户从社区用户处得到的正外部性取决于消费者的规模和餐馆的质量。消费者一边的市场则具有较强的自网络外部性,而这种自网络外部性的强度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对社区的评论激励措施敏感。大众点评网的对双边市场的定价结构是非中性的,具体表现为只对一边用户收费,对另一边用户不收费甚至给予补贴。

加入第三方广告商后,双边平台、消费者和商户都会受到影响。因为第三方广告商对消费者具有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所以社区增加的第三方广告收入可能会以减少从商户获得的收入为代价。为了使社区获得最大的利润,大众点评网需要进行一个权衡取舍,即寻找一个最优的对于三方市场的定价和规模。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M., 2005,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Mimeo,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 Chrysanthos Dellarocas, Xiaoquan Zhang, Neveen F. Awad, 2007. Exploring the Value of Online Product Reviews inForecasting Sales:The Case of Motion Pictures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 Issue 4, 23-45.

3. Do-Hyung Park,Sara Kim,2008. The effects of consumer knowledge on message processing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via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7, 399-410.

4. Irene Pollach,2006.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A Genre Analysis of Product Reviews on Consumer Opinion Web Sites.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5. Neveen F. Awad, Arik Ragowsky, 2008. Establishing Trust in Electronic CommerceThrough Online Word of Mouth:An Examination Across Gende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24, No. 4, 101-121.

6. 艾瑞咨询.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简版,2009.

7. 柴晋颖,王飞绒.虚拟社区研究现状与展望.情报杂志,2007,(5).

8. 陈宏民,胥莉.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 岳中刚,宋归月.虚拟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策略研究.南京邮件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

种子市场论文篇(4)

摘要:B2B电子商务主要是围绕电子商务平台而开展的,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一般模式表现为信息、谈判、执行与事后四个阶段,主要以聚集和匹配机制来实现其功能;围绕电子商务平台所形成的电子市场既可以是交易者聚集的场所,还可以是供应链整合的平台,由于受制于交易模式转换风险和平台控制权的局限,电子市场的发展方向令人关注。

关键词:电子市场;中介;匹配;聚集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VAN的EDI服务,这个时期的电子市场是封闭式的,建设与维护成本昂贵,仅方便批量流程的处理;www网络技术的出现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宣传册”式web站点的诞生,但交易最终还只能借助于传统渠道完成。今天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商务平台,它把不同的企业(买方和卖方)聚集到一个虚拟的空间进行商务活动。被同时聚集到这个网络中心站点的还包括金融组织、物流企业以及税收和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电子市场支持不同企业间的一切与交易相关的活动,而且还使得企业相互之间在设计、开发、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供应链式分销方面实行合作。

一、电子商务平台的分类理论

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市场机会或整合某类资源,因此每一个构成电子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目标用户、价值创造方式、服务取向以及功能设计上是各不相同的。Barratt和Rosdhal(2002)根据购买行为(企业购买什么、如何购买)、购买者分类(特定行业购买者vs跨行业购买者)、市场集中度(市场力量的影响结果)对电子市场进行了简单分类,但是并没有对每一个电子市场能够提供什么价值这一问题进行分析;Le(2004)把这种分类方法与每一个电子市场如何将其价值创造方案付诸实施联系起来,在这个价值链中,他依据三个维度划分电子市场:交易内容(商品以及所交换服务的类型)、交易结构(市场参与者的贸易关系)以及交易的治理(市场参与者以何种方式,根据其各自持有的电子市场所有权,控制信息流、商流和其他资源);Kaplan和Sawhney(2000)则把前两种类型合二为一,划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E-Hub:MRO(维护、修理和运作)型hub、目录型hub、产品管理中心、交易场;也有一种理论从市场管理的视角把电子市场分为第三方交易平台(3PXs)、行业自发型市场(ISMs)和封闭市场,目前这种分类方法为很多专业性商业机构所熟知,而且在许多行业性电子市场报告中采用(CAPSResearch2002)这种分类方法。3PX是一个中性的、多对多的中介市场,市场运营者不参与买卖双方的交易;ISM是由某一特定行业巨头联合融资建立的E-Hub;3PX和ISM都是面向所有具有合格身份的参与者的开放型市场,而封闭型市场则通常是一个独立的买家或供应商与其商业合作伙伴连接的平台。

此外,Berryman等(2000)根据电子市场控制权分类,指出电子市场有三种类型:卖方控制型、买方控制型和独立第三方型;BostonConsultingGroup的报告把它分为开放和封闭的,Shaw(2002)又在此基础上加入行业共有型市场类型;Dai和Kauffman(2001)运用价格形成模式和供应商选择模式把电子市场分为封闭型聚集、开放型聚集、封闭型谈判和公开投标等类型;Ordanini和Pol(2001)提出一种分类模型:关系结构(有否偏向性)、分化程度(水平与垂直)、运作机制(动态或静态);Skojott-Larsen等(2003)从四个方面划分电子市场类型:水平和垂直型电子市场;主要与股东利益相关的分为买方、卖方和中性;从经济学和价格机制出发分成静态和动态机制、开放和封闭式的电子市场。

垂直型电子市场为某一特定的垂直化电子市场提供服务,或是专注于某一行业市场,如化工、电子、宽带等,这类市场主要集中于行业实践或使公司间的商业流程自动化(Gipson等,1999);水平式电子市场是跨行业的,使功能流程自动化,如保养、修理、采购、项目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等,这种电子市场致力于使功能或流程更有效率(Kaplan和Sawhney2000);买方电子市场的角色是购买者聚合体,聚合的目的是提高购买效率,这类电子市场平台有几项基本目标,诸如降低采购成本、集团式消费、降低管理成本、使全球性采购更直观和方便,这类电子市场以服务提供者角色聚集销售商,把产品、服务集中在一起,然后提供给购买者、电子市场或直接提供给买方电子平台,为提高销售者利益,所有平台上的关系都是联盟式的(Barratt和Rosdahl2002);中性电子市场是由独立第三方经营的,因为它对卖方和买方具有同等吸引力,因而被视为市场创造者。

这类市场面临着“鸡与蛋”的问题(Brunn等,2002):除非有足够多的交易者,买方和卖方一般不愿意加入这类市场;静态定价的电子市场模式(如在线目录收费)以固定不变的价格提供他们的服务,在以零星顾客和交易频度高但交易价值小的行业里,这种市场很受欢迎。这种市场模式很适合那种供应商资质预先确认、商务规则事先谈妥、需求容易预测、价格波动小的市场,他们能够在足够宽泛的领域内共享信息并开展合作(Kaplan和Sawhney2000,Bichler等2001,Ordanini和Pol2001);动态定价模式诸如拍卖、交易场或者以货易货的平台为一些比较独特的产品如多余的库存、二手资产设备、非连续性供给的商品、有收藏价值的物品或翻新的产品等提供了买卖的场所(Sawhney和Kaplan1999,Bichler等,2001,Piccinelli等,2001),拍卖模式匹配来自不同地域的买方和卖方,这种方式适用于没有价格标准或者买家对某种有收藏价值的物品价值认定不一样的行业和场合(Emiliani2000)。

交易场模式以即时匹配买卖双方来创造价值,这种模式需要实时地投标询问处理、整个市场范围的价格确定,以及合约履行和市场出清等机制。交易场模式在需求和价格虚拟程度较高,而大量的商务活动可以调节供给和需求的情况下创造价值。最后,以货易货平台模式使双方对同类或不同类的资产相互交换从而创造价值。以货易货平台模式在传统的通货膨胀经济中常被用来使当前的风险最小化,其缺点是没有企业把这种交易转移到网络市场上,因为这通常需要进行大量市场调查以及准确识别当前的竞争对手(Sawhney和Kaplan1999)。

二、电子商务平台的中介机制理论

电子商务平台是B2B型电子商务开展的主要场所,能够去除一切非效率因素,增进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市场化交易更简便易行,最终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形成的电子市场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电子市场是一个集中于某个行业或商务项目的虚拟市场;(2)电子市场是买卖双方联结的重要纽带;(3)电子市场是使基于供应链的商务活动更加便捷的新的商务模式;(4)电子市场是未来供应链发展的方向。电子市场可以由三种方式建成:(1)由一家企业单独建成,以采购原材料和出售最终产品为主要目的;(2)由独立第三方开发,面向多个行业提供服务;(3)由某个联合体共同建成,目的是在效率更高的环境中进行交易。

就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来自于经济学理论:有的理论把电子商务平台视为能够为市场发现价格信息、交易处理提供方便而且还能提供制度性框架的中介(Bakos1998);有的理论认为通过电子化手段,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上提供了虚拟交易的空间(Malone,1987);也有理论认为电子商务平台是把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的一种“E-Hub”(Kaplan和Sawhney2000)。以上理论都是基于市场分割假说的:由于大量卖者和买者在空间上是离散的,这就使得市场中介的产生成为必然,只要是市场分割存在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给买卖双方提供隔离的资源信息(从地理距离到品种丰富程度两个方面达到传统市场所难以达到的程度,而且成本还很低)的电子市场就会存在,因为这有助于聚集起买卖双方从而使交易发生;聚集一方面使卖方的市场空间大大拓展,另一方面又使买方选择产品的范围显著增加,而同时,买卖双方的价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聚集究竟能使电子市场产生多大价值依赖于它能够吸引多少关键用户来形成流量,只有具有了一定流量的市场才能够吸引更多参与者,更多的参与者的加入又会扩大用户基础,从而进一步增加平台上所有用户的价值,这种效应被称为网络外部性(Katz和Shapiro1986)。

另一部分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来自于管理学理论:企业综合运用IT技术的能力形成了Malone等人(1987)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预见到,在经济协作过程中,从层级制转向市场将是首选的机制:在一个开放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对比决定着交易的结果(如产品式样、价格和数量),而在一个纯粹的层级制结构中,经理的决策决定着这类结果;市场通过增加信息透明度和竞争使产品价格降低,但是同时也增加了买卖双方在收集信息、讨价还价和防止交易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协调成本,层级制则以相反的方式在起着作用;协作要求信息是密集型的,通过IT技术的运用,电子市场使搜寻和交易的成本显著减少,从而降低了协调成本和产品成本。但是Hess和Kemerer(1994)在他们关于家庭按揭的自动化贷款系统研究中,却很少发现(业务活动)转向电子市场的证据,他们断言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要么是(从层级制转向市场)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要么就是这种预测理论还没有抓住B2B交易的本质。Rosenthal等人(1993)发现,当把供应链因素考虑进来,而不仅仅是考虑成本节约时,化工行业业务活动转向电子市场的证据(例如集成供应商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关键供应商计划与预测系统)也极少。

Bakos和Brynjolfsson(1993)发现,当IT投资增长时,企业的平均规模趋于缩小,而Hitt(1999)则发现IT投资增长导致更低程度的垂直整合。这些结论表明,企业利用协调成本降低这一便利条件,通过与少数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来扩大其业务外包活动,这仅代表着一种“向中介商靠拢”的趋势,而不是整体地由层级制向市场转变(Clemons等1993)。Thorelli(1986)和Powell(1990)研究了连接层级组织与市场的中介机制,Stock等人(2000)沿着垂直整合程度和供应链关系属性两个维度区分了这三种机制:由于供应链的垂直整合程度在网络和市场条件下都很低,在网络条件下其紧密程度高,而市场条件下其紧密程度低;与之类似的是,在网络和层级制条件下,供应链紧密程度都高,不同的是,层级制下的机制依赖于垂直整合程度,而网络条件下的机制与垂直整合程度无关。

三、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机制理论

电子市场为商品、信息、服务以及支付的交换过程提供了便利,但是却不一定能覆盖所有的交易。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交易过程包括信息搜寻、谈判和履约三个阶段。首先,交易的一方寻找潜在的交易伙伴,买方想找到相关的产品提供者,而卖方则希望找到他的产品的消费者;潜在的合作伙伴定位之后,下一步就是达成双方都认可的协议,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可能就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日期等讨价还价,其目的是达成最终的交易合约,因此,这一阶段是一种细节性的谈判;如果谈判成功,其结果就是缔结交易合同,根据合同要求,双方都必须履行协议,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比如物流、支付等,交易后阶段,包括事后产品支持、消费者服务和对于合约的价值评估。

电子商务平台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来产生价值:聚集机制和匹配机制。聚集功能把大量交易者汇集到一个虚拟平台上,通过提供一站式购齐服务降低交易成本。聚集机制是一种静态机制,因为价格是预先商定的。这种机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当电子市场中加入一个新的购买者时,受益的是销售者,因为在聚集模型中,买者和卖者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聚集机制在如下环境中能最好地发挥作用:(1)处理一张订单的成本比按件购买要高;(2)产品是专业化的,不是一般商品;(3)单件产品数量或者存储单位(SKUs,stock-keepingunits)很大;(4)供应商高度分散;(5)购买者不熟知自动定价机制;(6)购买按照事先的谈判合约进行;(7)能产生一个容纳大量供应商的产品目录。

与静态的聚集机制不同,匹配机制把买卖双方集合在一起,实行动态、实时的价格谈判。在匹配机制中,参与者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卖者可能成为买者,反之亦然。因此,把一些新的成员加进到市场中,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而且使买卖双方都受益。

匹配机制在如下环境中能很好地发挥作用:(1)产品是日用品或近似日用品,无需验货就能交易;(2)交易量比交易成本大得多;(3)交易者能够熟练运用动态定价机制;(4)企业通过实施采购抹平供需的波峰和波谷;(5)物流可以通过第三方实现,从而不会泄漏买者或卖者的身份;(6)需求和价格是不断波动的。

四、电子商务平台的风险理论

“电子市场的成功应用既依赖于对于这种障碍的管理,也依赖于IT技术运用所带来的收益”(Lee和Clark,1997),有些风险是市场交易所固有的,而另一些风险则是网络环境下特有的,经济活动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机会主义成为市场机制的一种固有的风险,这意味着消除交易成本是必需的;另外一种风险是资产的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指的是某种资产专门指定用于某种用途,而不能挪作他用,除非牺牲它的部分固定资产价值。把B2B交易活动转移到电子市场上去,就要求企业将某些资源用于开发IT应用系统和建设基础设施,以使其内部流程和企业系统与一个电子交易平台相连接,这些资源的专用性会随着供应链集成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而且,电子市场开放导致了隐私风险上升(比如敏感商业信息的泄漏),而多对多的交易使得系统集成的复杂程度提高,商业流程的合作增加等。

种子市场论文篇(5)

放眼观看许多高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都会发现在课堂授课中普遍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堂中,授课老师多一半都照着教材内容对学生实行全程全面的加强课本知识的汲取,对营销课程教学实践的练习和学生之间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削弱,从而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的相互分离,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理论水平大于实践动手能力的现象及其普遍。二是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被当作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和法则,从来没有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适合本节课程的教学举例,从而给本节教学任务起不了任何的教学效应。

2市场营销专业课中进行举例子的新模式教学

一个好的市场营销举例能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本节课堂的教学质量。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课堂中选取的课堂例子多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选择的一些例子已经发生过去了好久,没有一点当前使用的效果,一些专业老师在备课时选择的例子经常性的不进行及时更新,不具备针对性的去选择一些例子进行备课,有些举例中的事情已经得到了改变或者解决,有些举例中提到的东西市场上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许多学生压根脑海中就没有这个东西的印象,在分析举例中所讲的内容时,一些老师经常性的选择一些发生在国外市场上的一些销售人员的经验之谈或者是技巧之类的举例,面多两个国家地质地貌和文化的不同,使得学生在应用和使用这些举例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外的一些经验之谈压根就与国内实际情况不符合。专业老师的这些例子的分析,直接影响到了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和水平。当下,有一部分的高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举例教学时,普遍采用45分钟都在对学生陈述教材内容,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些专业知识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回答出该问题,最后再有专业老师给学生提供的答案做出一定的评论。老师在课堂上的这种举例极度缺失了对举例教学新模式下的进行积极有效和安排的浇筑式的教授方式,缺少对新市场下的营销活动的规律性的研究、思索和总结,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创造新激发不出来这样使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学真实效果和水平发挥不出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老师要十分重视举例教学是新课改下对新专业知识的一种专业要求,对选取的例子必须具有应的正确性和操作性,专业老师必须具有很强大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市场销售活动实践经验和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的带动起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力。但是,目前一部分高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老师只具备专业课知识,所以由于自身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原因所致,在备课中举出的例子过于年代久远,有的老师对举例分析中的一些问题的分析依然停靠在文字和教材知识中的理论面,很难将例子和实践中发生的事相互去结合,这些情况对影响举例教学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负面性。

3举例进行市场营销教学新模式下的对策

第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课堂举例。老师在举例的选取和备课时要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出适合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成功的例子为课堂中互动的出发点和基础,这些例子的选取要符合当下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学科基本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同时被学生会能很好的去接受、认同的具有代表性和时代历史感、多种多样的例子,这些例子必须具备有趣性、启示性、目的性和重点性,紧贴当地人文风景的实践性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例子。这些例子可以从当地报刊、杂志或者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中获取,或者也可以采取实地考场等方式去获得第一手的例子。例子中的内容必须包含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材内容、销售场地、市场中的调查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一种预测以及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后期包装等例子,这些例子难度要适合学生目前学习水平。这些好的例子在课堂互动中使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了解到市场中最前沿的营销模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对各种市场最基本的了解。第二,选取多种多样充分的例子进行新模式下的教学和授课手段。当下,有的高校在例子教学中普遍采用教学方式有学生自己练习方式、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方式和全班学生进行辩论方式。学生自己练习方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例子的分析和解决例子中出现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自己的观点、建议或者辩论,从而完成本节课堂教学中例子教学任务。学生小组讨论方式以学生之间组成的小组为基础进行讨论,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发挥出整个小组优秀的指挥力量。全班学生进行辩论方式中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代表进行对例子的介绍所做的分析、判断和结果,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自由发表个人意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而一致的建议和意见。第三,对市场营销专业老师进行企业实践机会,提高老师对市场参与的实践能力。高职学校鼓励或者自省组织专业老师到一些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学习,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在学校费用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老师不定期的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引进该专业中具有市场营销中实战经验的高学历人才为专业老师做一些讲座和培训,提高专业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老师之间的经验。

4结束语

种子市场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56-04

引言

企业集团被认为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1],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迄今为止,学术界围绕母子公司关系、集团管控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2,3]。相对于独立或单个企业,资本管理和运营优势是企业集团在动态环境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尚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集团之间的摩擦(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使企业集团在外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活动受到种种约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竞争优势的发挥。

自威廉姆森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以来,内部资本市场理论逐渐规范化并被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断接受[4],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集团内部重要资源配置机制对于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集团实现了更高程度的成本节约和更大的规模效益,比外部资本市场更具独特优势和吸引力。近年来不少学者已围绕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6]、配置效率[7,8]等方面。事实上,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为各成员企业所提供的内部资金支持极大程度上成为子公司的财务资源,但是目前理论界关于子公司所受到集团内部资金支持的发生机理及产生后果尚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基于母子公司关系视角,以我国集团属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究集团内部资金支持发生机理及其后果。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特点在于:首先,将代表母子公司关系的基础指标――集团控股比例作为前因变量引入企业集团内部市场资本配置模型中,并以集团企业内部资金支持为中介变量来说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对子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其次,在证明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支持对子公司绩效影响后,引入子公司风险倾向作为调节变量,衡量子公司不同经营风险倾向下集团内部资金支持对其绩效影响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了已有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可为集团公司管理实践中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种子市场论文篇(7)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中心 中心区 规律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e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changes in the period of urban centers and foreign urban form and functions, and thus the variation of the city center.

Keywords: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centers,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law.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引言

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人类就作为群居型动物而存在。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逐渐聚集形成部落进而逐步形成城市的初期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史正在此背景下拉开帷幕。城市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城市中心也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功能的变化而逐步改变。同时城市中心形态的变化也象征着城市性质的改变以及中心职能的变化。

城市发展初期的城市中心形式及职能

2.1原始社会和早期奴隶社会的中国

中国的城市文明的雏形诞生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至公元前21世纪,从远在的内蒙的兴隆洼文化,到中原的磁山文化、裴李巷文化、关中的大地湾文化到江南的河姆渡文化形成了稳定的农业聚集村落为中国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劳动的分工和社会的阶层的分化,到商朝前期,中国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城市。

早期的城市大都由早期集聚的村落演变而来。此时处于统治地位的有两方面—氏族首领和巫师阶层。城市雏形往往以氏族首领的居住场所为中心,如半坡、姜寨的大房子、龙山时代的城堡,等等,祭坛等祭祀场所也往往构成了这些城市雏形的中心。这些贵族与巫师居住、祭祀场所地处城市中心地位也体现了他们身份的尊贵。此时城市中心功能为防御与祭祀。

2.2外国早期城市中心-古代与古典主义时期

2.2.1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起源于爱琴海文明,该地区早期的城市也正是这一时期建立并影响了欧洲2000多年的建筑和城市的发展。古希腊采用氏族制后逐步转变为共和制最后被马其顿统一(希腊化时期)。氏族制时期希腊信奉多神教,反对自然现象崇拜,建有大量的庙宇,庙宇既是宗教场所也是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从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城市的局部中心。卫城是此时城市的核心,卫城里建有宫殿、贵族住宅、仓库、陵墓等等,承载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功能。共和制时期城市中心逐渐转变为圣城。圣城功能上与卫城有了很大区别,建有大量公共建筑,定期举办节庆等活动。希腊化时期城市中心转变为广场市民活动中心和博物馆等文化交流中心,如阿索斯城中心广场和亚历山大城的宫殿图书馆与博物馆。

古罗马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其建筑和城市发展受古希腊影响很大。古罗马的城市中心建有广场,广场周围建有神庙、剧场、竞技场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他们占据着城市的核心位置,而普通的民居簇拥着他们,罗马城与罗马帝国广场清晰地展现了这种城市结构。它反映了当时神、统治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一种关系,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人神合一”的思想,以及公共性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

2.2.2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的核心是法老制度,崇尚死后永生的理论,古埃及的统治者相信自己是神的后代,法老家族统治制度代代相传,僧侣和祭司的势力也逐步发展壮大。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1085年古埃及建立了大量的古城和陵墓,因此可将古埃及城市分为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两种。生者之城的城市中心往往以贵族区、神庙为主,死者之城建有大量的陵墓,金字塔、山崖陵墓兴盛于此,可以说金字塔等陵墓构成了死者社会与城市的中心。古埃及城市核心也是以统治者的需求决定的。

2.2.3美索布达米亚城市

美索布达米亚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公元前23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不少城市,该处城市是由原始公社联合而成的农村公社的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叫吴尔城。它的中央建有宫殿、庙宇及观象台的三位一体的城寨。古代两河流域也流行多神教,后来君主制促进了神的分化,也神化了国王。所以宫殿总与庙宇连在一起。宫殿、庙宇建筑群建在城市高地上。它们都是四合院的,前者常由好几个院落所组成,并不很规则;后者平面较规正,一般是四方形的。

亚述在公元前八世纪占领该处建立了首都亚述,这个城市前期为政治与军事中心,后来逐渐转移为宗教中心,城市中心近河处有35个神庙,位于人工筑的高台上,城中的阿奴与阿达德神庙有一对相同的观主台。在它们之间用庙宇连接。庙前有一个用很厚的墙封闭起来的院子。整个建筑物都有强烈的防御性,很可能这庙宇也是宫殿,神权与王权合一了。

山岳台与庙宇、仓库、商城等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中心,承载着城市、商业和活动等功能。

2.3总结

早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国与外国城市中心的决定与国家的统治制度有关,中国早期城市基本为贵族和氏族族长的居住地和巫师祭祀场所,国外早期城市中心既有剧场等公共建筑也有宫殿,神庙统治统治阶级的建筑。

城市发展中期时的城市发展与城市中心变化

3.1奴隶社会中后期和封建社会的中国

从奴隶社会中后期和封建社会开始,中国城市逐步有了规划的概念,自此开始,中国城市的发展基本遵循两种规划理论—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如唐长安城(图一)、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图二)、明清北京城(图三)等等,它们都以皇城为政治、左祖右社为文化宗教中心、两市为居民生活服务中心。

图一 图二

图三

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也有很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这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和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后人假托管仲所作的政治。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管子》和“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名著。这些城市以功能为主,城市中心往往是居民的服务设施。

3.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国外城市发展和城市中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