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化建设论文

现代化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19

现代化建设论文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1)

(1)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整体的建筑构想和建筑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绝不能片面思考。建筑设计一般都是分部分进行,建筑设计师在初步设计时,要从整体角度考虑,不能“断章取义”。只有对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解读,才能把建筑的美观、功能以及实用性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部分与整体是紧密相连的,必须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互增色彩,使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完美。(2)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是指低层系统与高层系统的关系。整体来讲,高层系统由低层系统构成,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各个层次自身也存在着相应的关联作用。随着层次的不断升高,结合度不断减弱,它有利于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即:层次结构越稳定的,其结合度越低。所以,要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分配,有效组织各种流线,合理地整合空间序列。(3)结构最优化原则。要想建筑物既实用又美观,就要保证结构最优化设计的地位。各种设计性能的载体是结构,决定着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合理性,反之,性能所反射出来的效果也能反映出结构的好坏。要素是结构的有效组成成分,结构的走向被要素的运动趋向所影响,因此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就是结构。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2.1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

当前的社会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指导和牵引着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可以让人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此,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灵魂,它是一种首创精神和公众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艺术美相靠拢。一个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为情感的归属,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要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拥有真实的存在感。

2.2发扬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运用具有特色的局部传统建筑,如色调、形状、纹样、线条、质感等。或者在传统的建筑形象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为符号,在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被人们熟知而产生的亲切感,可以减少现代与传统的多面矛盾,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现代的建筑方法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

2.3把绿色思维添加到建筑设计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作用下,各国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中,绿色建筑怎样科学实现循环,值得我们深思。绿色建筑,是要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尽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师们要把绿色思维渗入到每项建筑设计的活动中,绿色思维的思维模式是以平衡为本、创新为魂,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创新则革命性地冲击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内涵和理论。由于这一部分是通过软性呈现出来的,因此建筑师们一直没有足够重视它。然而推行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术,这一部分则是硬性的,密切关系着投资的造价,也是当今建筑中建筑师设计时所关注的重点,建筑师的责任是提高关注软性技术的创新度,使功能、性能艺术、环境等方面达到整体最优化。

2.4可持续发展设计

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口数量剧增,给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把高投入、高新技术作为减少浪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但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还不适合大面积采用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现阶段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建筑设计联接起来,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加入高新技术,开发出质优价廉的新材料,将其运用到建设当中。这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废料利用,变废为宝。

3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形成过程

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问题上曾认为:中国先实现工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在这个历史时期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直到1954年,根据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可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后“四化”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然而这里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只是个雏形。直到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四个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突出的创新性

曾经强调:“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现在,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的重大意义

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从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的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可以把亿万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3)

摘要:广场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哺育、滋养基层群众的丰腴土壤。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而为现代生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魅力并方兴未艾。因而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现代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它具有辐射功能、教育功能、引导功能等特征作用。文章根据当地多年来组织广场文化活动的情况对它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作些探讨。

关键词:社区建设 广场文化 群众文化 功能特征 地位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对社会事物认识和精神审美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远古时代里,人们的“文化”活动是在部族居住的开阔地方进行的。他们在这公共区域里举行各种集会、议事、祭祀、欢庆等活动,五六千年来创造、积淀为最富有活力的群众文化形式——广场文化。因此,广场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由来已久的广场文化又是十分年轻的新兴事物。进入20世纪的九十年代,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为现代生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魅力并方兴未艾。

德庆县文化广场位于风景优美、繁华的县城东区中心,总面积3.5万平方米,1999年2月建成使用至今。我们在文化广场上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演出活动,如火如荼,掀起群众文化热潮,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果,有力促进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十佳文化广场。

那么,历史悠久的广场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笔者不作舍近求远的理论推导,而是就地取材,根据当地(德庆)十多年来蓬勃发展的现代广场文化的开展情况作归纳如下:

一、广场文化活动的功能

1.辐射功能。

我县在文化广场未建之前,各类群众文化表演活动基本集中在县城旧区影剧院。由于室内设施条件等不甚理想的原因,较大地制约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只存在“舞台文化”理念。文化广场建成后,迅速带动了全县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广场文化的辐射、推动下和示范下,我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繁荣起来,各单位竞相以在文化广场演出为荣。2000年后,全县十三个乡镇有过半镇文化站也建设了文化广场,作为开展乡镇文艺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阵地。

2.教育功能。

我们在文化广场演出的节目都是内容健康、弘扬主旋律,催人奋进,歌唱社会主义,讴歌祖国和当地三个文明建设伟大成就为主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教化作用。例如,在我们的演出节目中有小品《贩来的新娘》,反映了农村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了,但法制建设未能跟上,必须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主题思想。这些富有哲理的节目在演出后,观看的人数众多,效果好,影响大。

3.“窗口”功能。

德庆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发展,文化广场越来越成为展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我们的广场文艺演出节目中有许多是介绍德庆风貌的。如粤曲表演唱《康州颂》、舞蹈《悦城龙母》等,这些节目既宣传了德庆灿烂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大自然景观,蒸蒸日上的建设投资环境,同时也宣传了改革开放以来德庆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名城形象。

4.引导功能。

我们通过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并以此占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阵地。例如,我们在广场组织开展老年人专题晚会,如合唱歌曲、秧歌竞赛和反对黄赌毒等。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不良文化的问题,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净化了社会风气。

5.交流功能。

我县广场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名城增添了新的光彩,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里进行的各种县属文化活动和邀请著名文艺团队的文艺晚会演出,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

二、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上述广场文化的功能,我们从中可以演绎出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一)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形式,体现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广场是社区(区域)人们集会、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的广场艺术、广场舞蹈、送戏下乡表演等形成广场文化的主体,从而体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形式。

1.广场艺术。这里主要指的是各种民间表演性艺术如龙舞、雄鸡舞、白鹤舞、狮舞等。人们通过在文化广场举办民间艺术汇演,或是在街道上(广义的文化广场)开展规模盛大的民间艺术巡游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社区营造了浓郁和谐的文化氛围。

2.广场舞蹈:主要指广泛活跃于文化广场的业余艺术表演团队如太极扇舞队、秧歌舞队、韵律健身操舞队、街舞表演队等,他们展示了丰富的闲暇文化而为群众喜闻乐见。

3.送戏下乡表演。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是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的重要活动方式,也是农村群众享受文化精神食粮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文化广场建设,为艺术团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二)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综合缩影,因而成为群众文化的平台载体

在文化广场的平常活动里,主要是由舞蹈、歌舞、曲艺、歌曲等形式表演。但这些节目都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且寓教于乐、寓艺于乐的特点,综合地反映了群众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发挥着它的功能。因此,广场文化不仅是群众文化的综合缩影,而且是群众文化的平台载体。

(三)广场文化反映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因而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城市或农村,社区(区域)人们的闲暇个体或群体,都把文化广场当作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之所。由于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也日益提高,决定了他们的广场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具有较高的标准,即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有新颖的节目样式,从而较好地反映群众文化的时代主旋律。因此,广场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作用。

三、以活动提升广场文化品位,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综观上述分析,我们体会认为: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平台载体与导向作用。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多彩的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营造感染人、催人奋进的社区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一个社区健康文明奋发向上的文化旋律,从而成为现代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因而应当进一步加强广场文化的建设,促进和谐社区的文化发展。为此,我们要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来提升广场文化的品位,以提升和反映社区的形象和水平。

1.围绕各级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广泛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活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经常性、制度性地举办大型的高层次文化活动。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既要保持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又要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这样才能建立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促进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

3.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活动,如春节、元宵、“七一”、“八一”、国庆等期间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歌曲咏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活跃、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文化大辞典[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2]陈丽.广场文化的兴起与思考[J].文化大视野(第10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09.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49-02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不仅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和工作作风,同时也是企业成员整体精神、价值标准及习惯的沉淀,是企业发展过程有的文化形式,使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约束员的工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起着导向的作用,使其与其他企业存在着不同,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那么其也没有自身的特色,很难取得长远的发展,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取得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文化形成于美国,但受益最大的则是日本,日本由一个战败国一跃而成为美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这都源于企业文化对日本经济经展的主导作用。日本企业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因此我国各企业在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时,要充分的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从而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企业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吸取了多家之长,以儒家为核心的,而最后成型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法制、家族制为背景、以儒教伦理为中心,包容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其具有以下特点。

1.1 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是一切问题都应该以人的为中心、为根本,以人为本,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履行好义务,从而保证社会的正确秩序,实现人际和谐的关系,使人生的修养得到积极的提高。

1.2 贵和尚中的思想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的一种理想境界,即千差万别的事物聚集在一起,能够实现统一、协调、和谐的共生共存,在平衡发展下起到互相促进作用。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实现是需要坚持中庸之道即凡事保持中立。中和思想在体现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相处时要保持“中庸”的思想,不提出自己的意见,保持中道,明哲保身。

1.3 伦理道德观念

我国一直重视伦理本位文化,强调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在与人际关系的维系上积极的应用于伦理道德观的积极作用,从而维系社会的稳定团结。在领导模式上,表现为“正人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强烈等级观念、服从意识及由此引发的对个体主观能动的严重束缚却应予以防范。

2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我的传统文化中包着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家的思想,而在这些思想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局吕,更重视诚信、中庸、和谐和社会责任,更利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处理,可以有效的弥补西文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使人通过对自身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也能使管理目标得以达成。

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博大精深,而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与西方观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以较大的推动力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前些年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追究其经济发展的根源,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因为从地域上来讲,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中华文化的辐射圈内。而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企业在文化的构建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管理思想不谋而合,而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根深蒂固,对于群体利益及群体的和谐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思想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不仅有益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即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考虑到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之上,所以还需要有效的吸收世界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来。

2.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我国的企业文化需要具有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做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良好的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中蕴含中我国文化中的精髓部分,需要在构建企业文化中我们进入深入挖掘,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产足于我国文化的背景下。而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更重视于现代化的程度,再加之相关的管理实践所要求,所以同样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从而使二者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在文化的构建的上即要拿来也要进行消化,要吸取各文化的精华部分,而不能简单的拿来。特别是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多为哲理性的,所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使其转化为企业的具体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

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还要对企业自身文化传统进行“扬弃”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由于在生产与消费,企业经营,企业服务及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单一性”,也即企业只注重国内同行间竞争,忽视国际间的企业竞争,只注重现有市场的竞争,忽视对未来市场的开发与竞争,只注重产品质量、价格、品种等产品本身的竞争,而忽视了产品的品牌、企业精神、服务质量、人力素质、制度创新等文化因素的竞争,因而企业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必须转变企业的机制,这就必须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自我升华。一方面,对于我国企业自己的优良传统,仍对现代企业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传统的企业思想文化加以克服和抛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塑造属于中华民族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

2.3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是以“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以企业群体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的共识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建立了业主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企业产权清晰,遵循现代雇佣制,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业主与经理人之间关系清楚,权责明确,这就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能,为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加快建立优秀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2.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其中着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我国的企业建设中,需要充分的发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从而加快培养和造就庞大企业经营者的队伍,加强对科技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四有新人,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

企业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代表,他在企业文化中起着设计、组织、概括、示范、引导、凝聚、传播的作用,这种起主导的作用,他人是不可能代替的。培养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思想,文化,技术,管理素质,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现代企业文化生成、发育及升华、丰富的过程,才能使形成的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辐射作用,以独特的形象、优秀的文化魅力,对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良性的影响。

2.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还必须加强企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企业基层组织的作用

现代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根据青年职工的特点开展工作,团结和带领青年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发挥“突击队”作用;企业的政工机构应本着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根据需要设置,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专职政工队伍。切实地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1 引言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已经从以前过分注重正式的组织及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硬性管理思想,发展到如今重视人的情感、人的需求的情感性管理思想,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坚持推崇人、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主导理念。随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又发现心理契约的构建深受着企业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已构建的心理契约又对企业员工的态度、行为产生着作用力。因此,研究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约构建,对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心理契约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指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这些期望可能是经济期望,也可能是心理期望,其中的心理期望便是心理契约;它是组织中没有成文的契约,是雇主及雇员关系中的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形成条文,甚至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怀有的种种期望,是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又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每个员工内心深处,对自己应该为组织付出什么、付出多少,组织相应给自己回报什么、回报多少等都有着明确的认识及期望。这种认识期望是主观的、内隐的,它虽然并不反映在正式契约中,但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它的真实存在,并将其纳入管理之内,这就是基于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以全体员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系统的、完善的、适应性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经营理念为目标,使企业对外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力,对内增强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强调在全体员工中达成共识,而且是员工所共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较之成文的制度、守则等硬性约束,企业文化的力量更加巨大,具有更强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员工在硬性的约束和强制下,通常会有抵抗情绪,可能只达到制度的最低标准,但在正确的文化引导下,员工会产生自觉行为,可以使人不断向最高标准迈进。

3 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心理契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心理契约是员工个体持有的价值观念,是其对企业的主观期望。员工的心理契约会以其具体行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展示出来。而企业文化最终也会外化表现为员工的具体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员工的行为能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员工行为影响企业生产、影响企业业绩,行为在前、业绩在后。可以说,员工心理契约内含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一致,直接决定着员工对企业的认可、接纳程度。如果二者相距不大,或者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企业通过恰当的管理与引导,是可以同化这部分员工的;但如果二者差距太大,不可调和,结果只能是分道扬镶。因此,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会更加中意于那些价值观与企业的希望相一致的应聘者。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影响着心理契约的形成。心理契约的形成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及相应工作行为四方面的循环决定的,即企业在激励员工过程中,以满足员工一定的需求为前提,员工则依据企业对自己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确定其对企业的关系定位,并因此决定自己的工作绩效,同时,企业也会因此在激励措施上有更恰当的灵活性,以更好满足员工的需求。虽然心理契约是员工个人主观产生的,但通过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制度的作用,往往可以促使员工产生与企业文化要求相一致的心理契约,实现将员工的个性最终变成企业的共性。当这种具有共性的心理契约建立起来时,由于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员工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行为趋同性,最终达成个体价值与企业价值完美的和谐统一。

4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约构建措施

构建良好心理契约除了遵循人性的假设外,还应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及企业与员工日常工作及人际关系建设每一环节中,时时事事都要注重建设企业与员工之间良好的心理期望,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

4.1 充分认识和遵循人性的假设

对人性的假设是对人的需要认识的基础。一般地,人的需要有物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等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心理活动的复杂性,除了上述的显形需要外,还有潜在的心理需要、精神需求。人的需要除了以功利为目的以外,还要受到伦理道德、正义感、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等的约束。因此,对人的需要认识不可简单划一。人的未满足的需要,在适当时候会触发某种动机,进而引起决策和行为的发生、减弱或加强。动机提供了人的行为的动力,包含信念、期望、价值观等内容,信念和期望是支撑人的行为的基础。动机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它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管理理论普遍认为,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对企业员工的决策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可以转化为员工行动的内在动力,使员工的行动在外部激励的推动下转变为自觉行动。

4.2 在企业与人才间的双选洽谈中不夸大自己的形象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组织的第一次正面接触,也是心理契约建立的最初环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招聘是企业得到理想员工的有效途径。这使企业想方设法将自身推销给应聘者,可能会对应聘者做出一些不合实际的承诺,夸大企业或某职位的好处,而隐瞒其不足。另一方面,应聘者想方设法要得到合适职位,往往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能耐,而隐瞒自己的缺点。从心理契约的构建来说,这种夸大自己形象的做法未必有好的结果。虽然可能夸大形象促使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一拍即合,彼此抱有良好的期望,希望自己以后的某些付出能得到对方理想的回报,于是最初的心理契约达成。当员工进入组织后,如果双方都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偏差或相差很远,心理契约开始动摇或重新调整,当出现难以调整的时候,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构建良好的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在招聘时,应对企业和职位的有利方面及不利方面作实事求是的介绍。招聘者应该在招聘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诚实的、实事求是的,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相互的夸大形象而产生的双方对对方不切实际的期望,构建起最初的良好心理契约。虽然,夸大形象的做法有时能使企业更快找到员工,或者应聘者更快找到接收单位,但从长远来看,这也给心理契约的冲突留下极大隐患,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更大的成本。

4.3 为员工的成长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培训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职业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加强员工职业生涯培训教育,把个人的生涯计划和组织的生涯管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内生涯发展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员工选择一个企业发展,往往是以追求良好的职业发展为目的,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得不到发展,他的选择只会是跳槽、另谋高就,在一个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尤其如此。良好的心理契约的维持,就在于企业对员工这种权利的尊重。一个员工长期在一个公司里工作,他的工种和岗位往往要经历多次调换。为了使职工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的需要,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在整个工作中职务轮换的方法,使员工们得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业务,并得以提升,从而扩展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员工培训和生涯设计辅导是加强职工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阻止企业人才外流的好办法。企业要首先为员工创造一个舞台,让员工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要及时发现与处理员工工作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产生思想问题,进而影响工作的精神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善于诱导、及时引导,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奉献全部智慧。

4.4 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以前,许多企业喜欢评劳模、选先进,后来发现很多人其实心理并不想当劳模当先进,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下,劳模、先进就意味着比普通人要做得更好、牺牲得更多、不图回报、只讲奉献。员工经多次对比后,会产生当劳模不划算的认识,甚至连劳模本人都会有这种不公平感,这就形成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基本认识,即劳模先进是表面上风光而已。尽管这种认识是隐蔽的、无形的,但的确存在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使很多企业己认识到这一点,它们通过改变激励措施,力求在组织中建立分配公平感,重新找回了劳模先进的榜样价值。相应的,也重新建立起新的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引导人们思维、行为方式的变化。只有正视到这一点,企业才能建立起更符合员工心理需要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这要求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进行考评。还要求考核者克服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从众心理等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免降低员工对企业的满意感和忠诚度。考评的结果应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员工对考评结果的关注就好像学生对考试成绩的关注一样,及时的反馈一方面能让员工心里明白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绩效,同时也能让员工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与努力方向。对考评优秀的员工必须给予及时的奖励,这能让优秀员工明白他的成绩正在被组织赏识,从而会促使他进一步努力。

4.5 心理契约的构建需要领导者通过不断提高人格魅力来影响员工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平等意识的发展,非权力性影响力在现代的管理中越来越重要,这对每一位企业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应具备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等,还必须具备人格魅力,这里的人格魅力,就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够吸引和影响他人的力量,包括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品格因素是一种伦理性因素,包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和作风等,具备优秀品格的人往往有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易使人产生敬爱感。能力因素是一种实践性因素,它是个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内部条件,有才能的人易使人产生敬佩感。知识因素是一种科学性因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精通业务知识、通晓其他相关理论的人,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使人产生信赖感。情感因素是一种精神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情感关系,企业家与部属之间感情融洽、亲密无间,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交流,意见得以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说,优秀企业家的人格魅力是企业心理契约构建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李志勇,肖鸣政.建立满意的心理契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3)

2 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3 张昌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3)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6)

【关 键 词】现代化/政治文明/民主/路径

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中国进入了激荡的“改革时代”。透过历时性的考察可以看出,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经济制度的变革过程,还是一个具有明确政治方向与目标的变革过程。这个方向就是政治文明的建构。这次全会因而也成为了中国真正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圆点。

一、现代化与政治文明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历史的概念,是普适的话语,它已成为一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取向。文艺复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它是现代化开始的先兆,是现代化的思想准备阶段。现代化的物质进程正式启动于18世纪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现代化是现代性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上的累积和扩展。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现代性的两面旗帜。现代化的判断指标主要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世俗化、法治化、理性化。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

许多人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但在制度、观念层面上却是“保守主义”的,甚至持有“科技乌托邦”的倾向,这就必将导致“瘸腿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现在仍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仍然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不仅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丰富社会主义的物质财富,尤其要重视现代性在制度、观念层面上的积累和扩展。也就是说我国的现代化,在经济上要分三步走,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文化上建立科学、民主、大众的先进文化;在政治上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核: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建

民主具有规范和经验两个层面的意蕴。从规范层面来界定,其实质内容就是自由、平等、最高的善;从经验层面来界定,民主则是一种程序、一种机制。在这种安排下,采用竞争性选举投票来决定人民“代表”、“代表之代表”,再由这些接近“公意”的代表来代表选民决策。

当代西方学者对民主制度极为推崇。弗朗西斯·福山甚至认为,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1]笔者对所谓“历史的终结”抱有谨慎的疑虑,毕竟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多数的暴政”就是民主永远的痛。[2]萨托利则认为:多数原则是零和原则。这也许就是哈耶克与布坎南等自由保守主义者对民主持保留态度的原因吧。但是作为避免人性之恶的艺术,它能够使多数人免于受压迫的命运,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找不出比自由民主理念更好的意识形态。”[3]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态,它既具有民主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色。马克思主义者更倾向于从经验的层面来考察民主,实现了民主分析的经验转向,从理想走向了现实。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民主既是规范的,也是经验的。它是一种议事决策机制,是一种政治制度。民主的实现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则: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强调民主的运行,必须有法定的、可以遵循的程序和规则。这种程序和规则,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前提下,允许少数人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化约少数派的权利。

传统政治的主体是国家,现代政治的主体是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必然会由政治民主迈向社会民主,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必然消亡,自由是人类的本质,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未来社会里人权达到了最大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达致这一目标的通路就是驱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配套规范程序建设、政治文明的观念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规范与实证统一的理念之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宪政主义的张扬、公共领域的培育、民主法制文化的培育、市场经济的发展、执政党的建设等路径来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驱动社会主义民主。

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

1.宪政主义的张扬

“中国自有宪法已将近百年,然而中国之宪政建设尚待完成。盖宪政之于宪法,犹如法治之于法制,其盛衰兴废,不独受制于法律之制度,更取决于政制之安排、社会之结构、公民之素质与民众之信仰。故修宪法虽易,行宪政实难。”[4]有了宪法并不见得就有宪政,宪法只是宪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自然产物,“它根植于西方基督教的信仰体系及其表述世俗秩序意义的政治思想中”。[5]基督教的原罪说是基督教的理论与实践得以立足的基础,人不是“天使”,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性和堕落性,人性本恶,因此,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宪法又建基于一定的价值基础之上,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法”之上。自然法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6]就一般意义而言,自然法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整套权利或正义。

宪政,意味着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机构的权力是有限的,并且这些限制可以通过成文的程序得到实施;政府既为社会全体谋利益,也维护个人的权利。宪政的实质意义是用良宪限制国家权力,以建构个人权利。

宪法是宪政的基石,它是任何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应然”是公意的表现形式。现代宪法学的理想就是人民主权,也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两部分,但公民权利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政府权力,保证人民享有一切法律规定的权力,实现人的幸福。在肯尼斯·米诺格眼里,宪政的基本精神就是:“选民能够‘把败类淘汰出局’。”[7]它内含价值、制度、行为三个层面。“要使宪法成为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先得制定出一部好的宪法。法律权威从采就不仅仅来自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凭借的外在强制,而是更多地来自法律自身的内在理性。惟有良法而非恶法,才具有为人遵守、不可侵犯的内在力量。无良法则无善治。”[8]价值向度是宪政的核心指向,它决定和表现宪政的真正本质,为宪政奠定最终的正当性、合法性基础。如果价值维度缺失便会只有宪法秩序,而没有宪政秩序。

我国的第五部宪法吸纳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文明和人权等因子,表明人权成为了国家的价值观,人权从政治权利升华为法律权利,成为国家机构工作的基本或最高准则。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逐渐具体化。政治文明写入宪法,表明了执政党对政治权力的运作向更为科学和更为合理的形式发展,以更文明的方式治理国家;也是党建构宪政秩序,推动政治文明的制度安排。

2.公共领域的培育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要义在于对公共权力提供制约和纠错的机制,以凸显公民的权益和人民的利益。哈贝马斯在他创作于1961年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探讨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起源、产生、发展、瓦解的历史及其社会结构、政治功能、观念与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的转型、政治功能的转型以及公众舆论。虽然哈贝马斯认为“本书的目的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9]并被许多学者认为过分注重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平民公共领域的关注,但其公共领域的理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还是不需怀疑的。笔者在此借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就是在其普适意义上使用的。如果我们抽去“资产阶级”的限定语,那么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对于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很有研究和借鉴意义的。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来自汉娜·阿伦特的“公共空间”的概念,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意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向所有公民开放,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今天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公共领域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在这个空间中具有话语自由,不受国家的干涉。么共领域是民主得以显现的重要路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众传媒自身的经济利益驱动和现代观念的深入人心,加之政治因素对大众传媒影响的适度调整,大众传媒除宜传党的政策、方针外,传媒在传播信息、实施监督、提供表达等方面逐步拓展了比较广泛的空间。中国的大众传媒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逐渐给受众提供日渐宽松的意见环境和表达空间。

各种传媒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广播推出的热线传呼,电视谈话类节目广受欢迎,日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中,还不乏对建构中国公共领域起到很强推动作用的作品,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南方周末》的《百姓茶坊》、“猫眼看人”,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等,这些“公地”敢于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表达民意。这些“公共空间”对“公共领域”的生成大有裨益。

3.民主法制文化的培育

民主的质量取决于公民的素质,需要相应的民主信念、政治文化来支撑。政治文化一直是现代化运动中具有全局影响的一个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科学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主体政治文化发展观的变革和消除政治发展中的偏见,极为必要。我国现代化运动的根本性突破,在于实质性的思想解放和政治文化观念的更新。教育是影响政治行为的最有力因素之一。根据柏拉图的观点,有了良好的教育体制几乎一切都可能得到改善。胡适立志20年不谈政治,要从百年树人做起。教育如此重要,必须由国家本身提供必要的手段.柏拉图甚至认为拯救国家的惟一办法是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奥斯特罗姆也持相似的观点,即:观念改变现实,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可以型构生活本身。对公民进行民主法制规范的教育,是使公民对民主、法制“信仰”,建构现代“政治人”,为公民的现代生活进行设计。同时政府也将具备民主、法制的观念并身体力行。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席”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市场政府两分的逻辑基础上,由于过分推祟市场价值,而忽略了政府、第三部门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协调而被“治理”所替代。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更加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除了宪政主义的张扬、公共领域的培育之外,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文化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只手”,是公众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需求。

在“公共领域”的作用下,人民的利益通过制度化渠道,如人民代表大会等获得表达,人民的利益要求得以输入政治系统,通过政治系统的整合,输出符合人民利益需求的制度、政策和政府行为,使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这其中,人民如何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要求,如何利用政治系统输出法律、政策等制度化的要求就需要一个民主法制教育的过程,来提高公民参政的水平和加速对政治体系产品的认同,同时也提高政治系统维持者、人民利益代表者的素质与能力。

4.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利益驱动是社会前进的最基本动力。从遥远的古希腊我们就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财富的增加,文雅生活才成为人们的需要,人文主义的学术研究才开始兴起,诸如音乐、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市场经济对民主、法制要素有着本能的强烈要求,高度的社会和经济发育度是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催化剂、动力源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建基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上。政治文明的巩固、发展、完善需要有现实经济和社会的充分发展。亨廷顿认为,贫穷才是使民主无法在中进、后进国落地生根的根本因素而非文化。他认为经济发展对民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利普塞特亦认为:“国家越富裕,出现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大。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一般的论点是,只有在没有什么真正穷人的富裕社会中广大公众才可能有效地参与政治,不受不负责任的宣传鼓动的蛊惑。”[10]

政治大厦建基于经济基础之上,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最终离不开经济的客观基础。政治改革的迫切和被重视程度取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所遭受的阻碍和破坏程度;取决于政治体制中的不同层面与经济改革相联系的密切程度。

简单、保守的自然经济排斥开放、进取的民主观念,与政治文明格格不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咀,使民主空前发展,缔造了现代政治文明,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为更高阶段的民主与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可以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可以促进政治文明的发育。“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村民对基层自治所表现的热情,也为民主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提供了证明。”[11]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需要层次也就由经济层面自然提升到政治文明层面。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已形成了这样的内在发展逻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动力,通过经济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采全面推动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形成经济成长、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三者的良性发展。

5.执政党的建设

政党就是将民意带到政治共同体中的一种民意组织。现代政治都是政党政治,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执政党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态度以及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措施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成离不开执政党的建构性努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然”应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与国家、社会所形成的高度紧密关系,决定了党的组织形态、制度形态和运作形态,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要完成政治文明建设这样宏大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强烈的执政意识,加强自身的建设,具备得到人民公认的执政能力,从而获得人民对政治体系的衷心认同、“同意”,“它治下的人民确信政府的结构、程序、法案、决定、政策、官员以及领袖具有‘正确’、适当或道德上的美德这些品质,简言之就是享有制定有约束力的法规的权利。”[12]从而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合法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构。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上述路径的建构只是其中的一些基本路途而已。作为多元函数,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取决于许多变量,例如,国际环境、领导人的道德境界、富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从政治传统中汲取支撑性力量的能力等。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中国政治文明的生成是缓慢渐进的,规范的制度结构对政治权利的调试也是渐进的,其最终的目标是让政治在政治文明的制度框架里运作,建构生机勃勃的公民政治生活,使“社会主义民主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1][3]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代序,3,1.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282,289.

[4] 阿兰·S·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总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1,1.

[5] [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97,1,2.

[6]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51.

[7] 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4.

[8] 夏勇.“宪法之道”[J].读书,2003,3.

[9]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出版序言)[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

[10] 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33.

现代化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激励机制;企业文化

一、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而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的形象。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绝对具有激励作用的,一些具体的文化成果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制定激励机制的依据、参考、甚至机制形态本身。而激励机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也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是构成、塑造、优化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激励制度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动力、工作满意度和胜任感,而企业文化最终也是要针对员工的这些问题,通过一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样式,凝聚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归属感。从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而言,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是统一的。

二、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的价值理念系统,是企业与员工交互形成的、渐进式的信仰,是企业个性与员工心理积累的过程,是企业生命与特色内涵的所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的精神动力,更是激励全体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及能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精神动力。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资源的整合,要发挥企业文化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可以说,良性的激励机制是优秀企业文化运行的保障,更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良性激励机制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责任,关注生命的意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优秀企业文化的终极人文关怀取向。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成熟以来,现代社会开始关注人的存在价值,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实体都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一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受益者。尤其是在以工业化为根基的现代化大生产中,人、资本、物资、技术、信息、管理等资源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合要素,但能够起基础性作用的、其基本条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因此,良性的以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激励机制,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展开的。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管理也必然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基本的优化依据。采取参与激励的方式,通过参与,充分挖掘企业职工的智力资源、参与管理的能力,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维护和保证员工的利益,采取尊重激励的方式,建构相互尊重的上下级关系,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传递出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并牢牢把握市场的脉搏。通过参与,营造团结、向上、健康的组织氛围,激励与凝聚员工的热情与智慧,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关爱社会,回报社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二)员工个体的认同是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形成持久深入影响的单位纽带

从以人为本的意义上来讲,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作用的都是人,而人的视野,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员工上来。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激励机制,还是企业文化,都要力求每一个个体员工的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员工个体认同的实现,是企业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内容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和吸引力的影响路径。同样,员工个体的价值认同,也往往能够窥测出企业激励机制融入并内化为企业文化价值核心的过程和痕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代表企业的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当个人的价值观念同企业文化距离拉近甚至相互融合的时候,不但可以起到通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继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显著效果,还能够为企业形成一种和谐向上、凝聚人心的向心力,使得个人对企业的忠诚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并得到价值取向的统一。首先,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使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发生融入,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其次,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生态系统,代表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用一定的文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最后,要打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在这种文化气氛中,员工们有明确的价值观和工作责任,才能在清晰的业绩评估制度下和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中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打造企业激励机制的多层次性以融入多层次企业文化形态

文化是多层次的,因而只有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才能自然的融入其中,成为文化稳定发展的机制根基。因此,企业要将激励机制视为一个永远开放、永远更新的系统,就要顺应时代、市场和各种环境及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革。身居世界五百强的国产王牌企业联想集团,它的激励机制构建企业文化的模式就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多宝贵的启示,而以多层次激励机制融入多层次企业文化的模式实施,就是联想创造奇迹众多秘方中的一个。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而进入9

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基于此,联想及时调整更新了激励方案,那就是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设置多条激励通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晋升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创造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仅有一条激励通道定会拥挤不堪,所以一定要设置多条,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1。总之,联想采取的激励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

(二)打造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共荣的激励机制以融入和谐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一定是一个能够维系企业和员工各自利益和共同发展目标的,而这种能够妥善处理劳资关系的激励机制往往能够顺利融入企业文化并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类型。首先就是要针对员工个性的成熟度和事业发展规划,给个体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平台,因此决策层和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成长和价值感,使员工感到企业不仅仅是提供高额薪水的工作岗位,而且也是个人价值取实现和个人事业发展的场所;其次是将企业规划与个人发展计划结合起来,树立双赢观念,使组织和个人目标及利益相一致,企业的成长也就意味着个人的成长。

(三)塑造品行优良的企业家以塑造企业文化的领导特色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和领导层,他本人的言行对激励制度的成败来说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赢得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其次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要做到公正不偏,任人唯贤。要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充分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并以身作则,使员工真正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忠英,企业文化石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3)

【2】周正,激励机制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0(29)

【3】史燕霞,企业文化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4】殷传伟,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