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2:15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1)

关键词:卫拉特蒙古族;祖拉节;变迁

一、卫拉特蒙古

卫拉特是蒙古语,叫Oirat,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清朝称卫拉特、漠西蒙古等。蒙古语族西部方言的蒙古族民族。明清时期,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有一种传统节日――“祖鲁节”。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这传统节日在近生了裂变,传统节日遭到空前的失落,庆祝的做法迅速在改变。

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优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延续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节日,寄托着族群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传统节日,继承和保护好传统节日,不仅是对于祖先文明创造的一种传承,也是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现代化进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祖鲁盛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祖鲁节的来源

(一)祖鲁节的传说故事

在卫拉特蒙古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弃婴,从降生之日起就失去了双亲,这个弃婴只能依靠乞讨维持生活,在弃婴成长的阶段受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并长大成人,有一天他来到一个牧民家中乞讨,这个牧民家只有年迈的老人和两个女儿,并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孤儿,在被牧民抚养的过程中和牧民家的女儿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就给兄妹操办了婚事。让他们成家立业,并送给他们一个旧毡房和30头肥硕的黄牛。

新婚夫妻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有一天,来了一位奇特的穿着白色的大褂的老人,老人告诉这对夫妻:“我的孩子们,在山的那一边有美丽富饶的草原,请你们到那里去过你们幸福的生活吧。”新婚夫妻遵从老人的旨意来到了这片美丽的草原,发现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把父母送给他们的毡房搭起来,准备挤牛奶来解决饮食的燃煤之急。在他们准备要把牛奶乘在盆子里的时候,不小心把牛奶洒了一地,他们只好坚持熬到最后再去寻觅食物。

次日,洒了牛奶的地方惊人的出现一口泉源,一时间泉源周围长满了绿草,变成了一片绿色的草丛。从那以后,卫拉特蒙古人把牛奶珍视为宝贵的饮品,告诫子孙后代不浪费挤出的牛奶。把这一天定为十月二十五日。只要到十月二十五日,蒙古族牧民们都要去草场上,在草地上洒一些牛奶祈福来年能够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因此,把这一天定为祖鲁节。

(二)祖鲁节与藏传佛教的渊源

“祖鲁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的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宗喀巴大师②圆寂的这一天正好108岁,“宗喀巴大师在1419年10月23日这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把衣帽传授给贾曹杰之后,10月25日圆寂于甘丹寺,终年63岁。他去世的这天后来成为了和蒙古地区广大黄教徒的重要节日。宗喀巴的佛像遍布各地黄教寺院,和释迦牟尼一样受人尊敬。“祖鲁节”的溯源,一定要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发展传播的历史。公元13世纪后期,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扶持下,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信仰阶级只限宫廷贵族,未能在蒙古族普通民众中广泛传播,并伴随着元朝在中原地区统治的败亡而逐渐消失。16世纪后期,在漠南蒙古地区广泛流传。

三、祖鲁节的变迁

(一)过去的祖鲁节

节日当天,家的女主会留在家里准备祖鲁节晚上用的佛灯。小孩和老人去亲戚邻居家串门做客,顺便去叫做客的那家人去家里喝祖鲁节的茶。节日当天,和硕特蒙古人家首先打扫房屋和蓄圈,接着燃灯、烧香,相互邀请左邻右舍喝祖鲁茶,祝人们长寿百岁,然后每个家庭按人口用面捏酥油灯并按人的岁数用棉花卷出灯芯。夜间将所有灯点亮,全家祈祷,祈求苍生天的保佑,在住房外朝北点燃酥油灯拜天地,合家团聚,人人长寿。礼仪结束,大家回到室内,共吃祖鲁饭。

虽然生活方式和信仰结构在不断地变化,但是“祖鲁节”在当代的传承,表现了新疆蒙古人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的集体记忆。其次,“祖鲁节”提供了民族情感表达的文化空间,为草原文化赐予了新的内容和精神牧场。

(二)在家过祖鲁

在祖鲁节那天,人们会准备干的芨芨草③,外层的草皮剥掉,(家里人的年龄加起来是多少就剥多少个芨芨草,可以多剥,但是不能少。)芨芨草上面白色的外菌根截断,再截断成一肘长。然后用干净棉花缠绕在准备好的芨芨草上,在缠绕棉花的芨芨草上面倒些黄油,蒙语叫祖鲁的高乐,意思是火把。除了火把还有一个祖鲁节必须品是佛灯。是面粉做成佛灯的形状,灯芯是在芨芨草的小枝上缠绕棉花插在灯的中间,在佛灯里面倒满黄油。天上看到繁星时全部出来,举行祭祀仪式。先把佛灯点燃后顺着顺时针方向绕祖鲁三圈,后给祖鲁磕头,祈求宗喀巴佛爷赐予人们长命百岁,五畜平安。仪式结束后,人们回家去欢度节日,通宵达旦。节日期间,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各式蒙古传统服饰串门喝“祖鲁茶”的传统习惯。

(三)在校生过祖鲁节

内地新疆蒙古族学生每逢祖鲁节会以老乡身份举办隆重的祖拉节。经过个人访谈和利用人人网收集资料发现每年在北京、上海、武汉、呼和浩特、沈阳都会举行祖鲁节。聚会时间、活动经费、活动内容、聚会地点、联系方式都一个主办人通知到在本地上学饿新疆蒙古族学生。活动经费不少于100元,活动内容喇嘛法师赐福,点灯仪式,各学校代表讲话,用餐,文艺表演,集体萨吾尔登舞以及游戏环节。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人人网,请帖等方式通知具体活动情况。五个地区都在个别酒店里过祖鲁节。另外也会通知从新疆来工作的或者定居的新疆蒙古族人来参加聚会。

聚会上表演长调、萨吾尔登、托布秀尔、呼麦等节目展示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元素。如果过于强调市场化、商业化,把这一民族的传统假日过多纳入旅游领域,变成节日的展演,这样具有文化意义符号的节日就会在展演中消失。在“祖鲁节”这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节日时,不仅要在传统和现实中也要平衡好文化内涵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四、结语

如今,“祖鲁节”已申报为新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成为新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新亮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把传统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一种文化现象,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面。“祖鲁节”是历史上蒙古族共同的宗教节日,并非新疆蒙古族所独有。但到当代,“祖鲁节”的习俗只是被新疆蒙古族继承下来,并且得到了发展,有融入了新疆蒙古族独有的文化体系中,使得“祖鲁节”成为新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通过这一神圣的节日,传送着蒙古民族美丽的传说,也体现着卫拉特蒙古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更借这一节日增强着我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至今,祖鲁节不仅作为一种节日存在,更是我们对自己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每年的祖鲁节也成为了我们维系民族感情,加深民族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注解:

① 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② 宗喀巴(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

③ 芨芨草是高大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根径为2―3毫米,入土深达80―150厘米,根幅在160―200厘米,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

参考文献:

[1] 黄萍.点燃祖鲁灯[J].新疆人文地理(杂志).2005.

[2] 格尔兹.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 齐・艾人才,特・那木吉拉.卫拉特民俗(蒙文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4] 克莱德・M・伍兹[美].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5] 方李莉.传统与变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6] 《卫拉特蒙古简史》编写组.卫拉特蒙古简史上册(蒙古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48-01

旅游业是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主要从事招徕和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服务的综合行业。旅游产业同传统产业相区别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较小、能够安排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相关联度高和行业创造性附加值的能力强。所以,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就是发展国民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展地方旅游特色区域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包头蒙古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成为内蒙古的一块绚丽的瑰宝。

一 包头具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包头蒙古族风情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蒙古族节日多、蒙古族服饰变化多、蒙古族特色鲜明等三大特点。蒙古族的历史和汉族一样悠久,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有的民俗文化是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也是国家的人文旅游珍贵资源。而由于交通闭塞、地域僻远等客观原因,这些传统蒙古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较为完整,在包头地区已经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风格,犹如蒙古族的文化博览会。由于居住环境的迥异和社会历史等原因,即使是同一个蒙古民族也派生出许多不同习俗的支脉,给蒙古族民情旅游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从历史上看,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节日赋予了新的内容。包头许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与蒙古族节日活动密不可分。有许多这样的情形:一座庙宇、一片山林、一口岩洞,由于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往往与蒙古族的宗教、文化之类相关的节日在那里举行,将自然景观与蒙古族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在一起。名胜古迹为蒙古族族节日提供活动场所,节日活动又为名胜古迹增加光彩,两者相得益彰,使蒙古高原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平添引人入胜的观赏价值,从而也提高了蒙古族节日的文化价值,并引出蒙古族节日的经济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蒙古族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资源,而且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重大开发价值的宝贵资源。

二 蒙古族文化在包头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蒙古族文化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蒙古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蒙古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以及信仰文化等丰富内容。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蒙古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民族文化交流,以往单纯的民族展示性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旅游的需求,体验奇异的蒙古族生活情趣,探索古朴文化的风貌,使人们得到新奇的蒙古蒙古族文化感受;蒙古族文化旅游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探索历史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的潮流。纵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旅游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自始至终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目前旅游发展的趋势看,旅游的民族品牌文化含金量越高,旅游产品越具有吸引力,越能使旅游产业链增值。当今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就是民族文化旅游,这是旅游的精髓,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但是当前我国西部处于大开发阶段,在开发旅游业的环节中,许多地区忽视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这一重要的基础,没有把它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工作来做,因而民族旅游产品单一,项目枯燥,缺乏吸引力,更不具备民族品牌特色,政府比较重视旅游景观本身的开发,却忽略了旅游产品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氛围。诚然,自然风光当然重要,但自然景观背后蕴含的民族人文底蕴更具有神秘性,也更具有吸引力,这才是最值得珍视的东西。在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包头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政治生活状况的各民族相互吸引、接触、交流和互补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西部旅游最独具魅力的一面。包头只有打好蒙古族文化这张牌,牢牢把握蒙古族文化这个基础,其旅游产品才有特色,才能真正大量吸引海内外游客。与此同时,旅游者对蒙古族文化的欣赏和赞美,同样也唤起了蒙古族人对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促进包头各民族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3)

这场经典与摩登的碰撞摩擦出两国文化友谊的绚烂之火,时装会进一步发扬了蒙古的服装文化。上海大学巴黎一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沈六新院长认为,蒙古文明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时装秀可以从皇室服饰和成吉思汗时期的军服中获取灵感,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是古老文明决不能拘泥于此,要有创新亮点。沈院长说:“蒙古人民从古至今对草原热爱有加,成吉思汗时期就专门为草原的保护立法,这符合当前环保理念,也符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因此如何在传统服装中加入环保元素将是蒙古服装从草原走向T台的关键。”

设计师从蒙古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禀赋现代的时尚态度与民族精神,对蒙古时装艺术和流行机制的深刻认识,再结合流行的廓型配合面料的环保趋势,打造既有现代感又不失文化和社会内涵的服装。棉布上五彩缤纷的印花反应了蒙古人对自然之美的崇拜和赞叹,预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厚重的毛毡营造出世界末日的感觉,把环境污染的现状凸显在世人面前。整场秀伴随着马头琴的琴音,仿佛使人置身于一场蒙古国庆假日的盛宴,描绘出了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不朽的时尚。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传统服饰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最典型代表,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族服装,蒙古国政府号召民众节假日自觉穿上传统民族服装参加各项活动。蒙古族的民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为主,配以各种漂亮精美的佩饰和刺绣图案来装饰,显得华丽大气端庄妩媚。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总之,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变化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环境的约束而不断出现潜移默化的发展变化。蒙古民族服饰的所谓传统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保留传统的款式风格,又不断接受时代所造就的现代文明,从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这就是蒙古民族服饰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目前,MOD'ART蒙古时装秀已成为两国的交流平台,对蒙占各部落服装服饰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蒙占民族服装服饰不仅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且具有良好的展示条件,观赏性强,容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民族服装服饰的研制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正在从日常生活的穿着向节日和出席重大活动的礼服方向发展。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4)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图案;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应用

在蒙语中,“图案”一词被称为“贺乌嘎拉吉”,蒙古族把类似于盘羊犄角卷曲的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的纹样称为“贺”,合在一起成为蒙古族图案的称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同其它民族一样,在本民族经济基础、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民族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独特的装饰艺术文化,蒙古族传统图案是这一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装饰图案饱含了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承载着蒙古民族美好的祝愿,具有古老浓郁的蒙古族文化特色,是表现蒙古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的应用于蒙古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心灵,体现着一个民族朴实的审美追求。

蒙古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蒙古包,蒙古包体量虽然大小有别,但基本的构造形式都一样,都是通过“哈那”、“乌尼”、“陶脑”以及用于进出的门等构件组合而成,在搭建好的框架合毛毡,用绳子勒紧固定,如果用于围合的“哈那”数量超过八个,中间会顶以支柱,保证空间的安全、牢固。简洁的形式方便了拆卸组装,满足了“行民族”随水草而居、不断迁徙的生活需求,同时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围合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蒙古族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内部空间的装饰美化上,大量鲜艳的色彩和本民族传统图案被用于装饰各种构件以及家具,很多生产生活用品表面都附着着民族图案,与外界环境相对单一的自然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蒙古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全球文化格局发生的巨大转变,世界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走向,对于地域性与民族性文化的探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索本民族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有机配合,以形成有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的设计已成为设计的主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致力于打造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草原文化已成为内蒙古最闪亮的文化品牌,其中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的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赛马节、胡杨节,还有各地的那达慕大会等,这些活动在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还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各界人士来内蒙古观光旅游,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机场、车站、酒店、餐馆等各种与之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场所也较以往更加强调蒙古族传统文化特色在空间中的应用,这其中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空间中的应用不可缺少,毫不夸张地说,蒙古族传统图案已成为蒙古族特色空间首要的显性文化符号,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在空间设计中不可回避的装饰元素,更是一种文化主题意境的表达方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是蒙古民族装饰艺术中思想、情感外化形式的一种集中体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记录着蒙古民族这一草原游牧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于审美意识的认识,从这些一直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图案,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蒙古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点,它就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静静地表达着一种精神诉求。面对蒙古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我们不缺乏传统图案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现代语境下解读并应用这些民族传统图案,为现代人营造一个符合当代时尚,同时兼具民族特色的内部空间。

对于蒙古族传统图案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延续传统形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身不断地进行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图案内容,并且在发展中建立起一套属于本民族独特的民族图案符号。在蒙古族传统图案中,可以经常看到一种完整稳定的图案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的组成通常以一个中心图案为对称中心,四周辅以边缘图案,四角辅以角隅图案,这种形式组合传递出的秩序感、稳定感、牢固感可以让人感觉到随着季节不停迁徙的蒙古人对持久、稳固的向往和渴望,同时宽广的草原又造就了蒙古民族崇尚自由践行的特征,一部分图案依据所附着的形态部位不同灵活的随形而变,自由、奔放、富有动感的图案线条充满了强劲的生命力,两种图案形式一静一动,在动静相宜中满足着蒙古民族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也使得蒙古族传统图案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和主题性。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中,虽然内部空间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装饰界面与传统的蒙古包内部空间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装饰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建议仍应有意识的遵循和延续,在一些空间界面的边、角、中心及异形特殊部位的设计处理上,可以通过相关的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装饰造型,从而使空间表情特征得以强化明晰,营造民族地域氛围,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图案数量,做到繁简相宜,主次分明,对传统图案采用一味的堆砌,填鸭式的滥用,会丧失传统图案自身具有的美感。

二 重视内涵寓意

蒙古族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传统图案资源,这些传统图案有的取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如各种花卉、桃、瓜、蝙蝠、蝶、杏鹊等图案;有的来自对自然环境及现象的提炼,如山纹、水纹、云纹、火纹等图案;有的来自于抽象符号的编排组合,如圆胜纹、方胜纹、环纹等图案;有的则带有地区宗教色彩意味,如寿字纹、盘肠纹、万寿纹、回纹等图案,这些传统图案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的观察,对草原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并且通过本民族的建筑、服饰、生活生产用品等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传播。蒙古族传统图案中很多图案都包涵有吉祥寓意,这些图案多数都在传递着连绵不断、平安健康、多福长寿的吉祥寓意,表达着蒙古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祝愿,以在蒙古族图案中最常见到的盘肠纹为例,盘肠纹源于佛教中的“八宝”之一,其无休止、无头尾、循环往复的造型被寓意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有连绵不断、事事顺利和长寿的象征之意,这种隐藏在图案形式符号背后的吉祥寓意是这些民族传统图案得以世代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强劲的生命力所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向前发展,物质的巨大丰富却造成了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交流的匮乏,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们更加看重吉祥寓意概念的传递和表达,所以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应用不应只停留在追求表面形式的选择和搭配上,同时也应该重视图案形式符号背后吉祥寓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诉求展开,通过传统图案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在现代空间中建立起一种深层次民族精神文化的延续,使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感受空间传递给人的精神信息。

三 适度变形重构

在现代社会,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应用已较之传统的载体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载体的形式更多,范围更广,空间的类型也已从传统的毡房扩展到了现代的酒店、餐饮、办公等公共空间,空间形式的大幅度扩展变化,使蒙古族传统图案与空间形制的相互适合会出现一些衔接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复制截取原有传统文化图案符号应用于不同形式的现代室内空间中,难免会出现牵强之感,对于现代室内空间的意境表达也无现实时代意义。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的是对其的重新认识和挖掘,这种再认识是建立在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再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要注意在创新的过程中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对于不同功能形式的空间建议在传统图案的选择使用上应尊重适度变形、重构的原则,变形、重构的设计手法虽然在现代设计中常被采用,通过对原有元素的形态改变或是打散重组,完成原有元素向新元素的转变,这种转变有时是带有破坏性的,但对于民族传统图案来说,在室内空间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还是要强调其民族识别性,使人记忆深刻,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传统图案与现代形制的矛盾,但为屈从现代形制而过度的变形和重构往往会使原有图案特征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减弱传统图案符号的传达力度。

四 融合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材料的更新步伐日益加快,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并且二者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在对于技术和材料的掌控上,现代人较之古人有更多样更宽泛的选择性,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对于传统的工艺形式、材料无疑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某种创新。以蒙古族传统建筑形式蒙古包为例,在如今的茫茫草原上,除了一直沿袭的传统工艺、材料制成的蒙古包,还出现了高档铝合金蒙古包和生态型蒙古包,这些新型蒙古包利用铝合金型材、毛竹、PVC阻燃型材以及工程塑料、保温材料等材料,加工成型组件,进行拼装,蒙古包从外到内由外装饰布、防水层、保温毡、内装饰布依次围合包裹,大大提高了密封、防水、保温的功效,同时顶部可承载200公斤重量,整体抗风性可达8级到10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传统民族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材料的融合。蒙古族传统图案在传统概念的室内空间中,其表面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和雕刻,彩绘可以使图案色彩艳丽丰富,雕刻可以使图案具有起伏凹凸的体感,蒙古民族通过这些手段将本民族的传统图案大胆且富有激情的应用于本民族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现代审美意识的加入,技术、材料选择空间上的扩大,使得现代室内空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视觉效果,如何将蒙古族传统图案与新材料、新技术衔接、结合,在保留传统文化韵味基础上,呈现新的装饰面貌,是民族地区设计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时刻关注技术、关注材料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并应大胆的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尝试,但同时要拿捏好新材料、新技术与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相互配合,忽略传统文化,一味强调材料的新颖和技术的高科技,短时间可能会起到博人眼球的作用,但从长久看生命力未必持久。

伴随着飞速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古老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可能为今天的设计全盘接收,在理性的继承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如何融合再生的核心问题。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曾说:“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现代设计师应在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深入解读中发展传统,蒙古族传统图案也不例外,如何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合理恰当的应用蒙古族传统图案,是一个值得民族地区设计师思考和探讨的长久问题。站在历史文脉的角度上看,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和对立,二者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中。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完成现代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人们呈现出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审美趣味,这是地域民族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的突破点,同时也是蒙古族特色室内空间设计的突破点。在对待蒙古族传统图案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面,我们无法回避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不能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而孤立地谈论民族地区的文化设计。作为设计者,对于当前文化趋同大背景、大环境下的民族特色室内空间设计,要本着保护、挖掘、整理、创新的原则,通过自己的实体设计作品在现代信息社会演绎时代民族风情。

参考文献

[1] 鄂・苏日台. 蒙古族美术史[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2] 阿木尔巴图. 蒙古族图案[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5)

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电视节目坚持为广大蒙古族观众服务,在政策导向、传承文化、传播正能量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最初的游牧到定居,再到今天的城镇化,可以说,牧民的衣食住行到思想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相伴而来的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在悄然改变着。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蒙古语电视,在媒体竞争的新环境下,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媒体的影响力?蒙古语电视节目要创新理念,明确定位,从差异化的细节中寻找突破口,谋划发展战略,才能够发挥好“喉舌”和舆论引导的作用,才能够为广大蒙古族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二、差异化理论概述

差异化理论源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集中化战略。随着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该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电视频道的管理与经营和节目的制作。差异化策略就是以目标市场细分理论为基础,根据某种标准,把整体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市场面,针对每个市场面的需求特点,设计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差异化是产品进入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电视节目的差异化是电视发展的需求,有了发展才能实现节目的精细化和差异化,同时按差异化要求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内容更丰富多彩,避免同质化现象。电视节目通过差异化形成频道的风格与特征,吸引特定的目标观众,建立起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具体到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频道,就是对蒙古族观众进行精细划分,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节目,使电视节目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全面提升蒙古语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蒙古语电视的发展及频道定位

(一)蒙古语电视发展历程

1976年10月2日19点整,“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文字字幕和第一声蒙古语呼号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标志着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电视节目正式诞生。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喜庆日子,蒙古语电视从蒙汉语综合频道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蒙古语频道。随着贯穿全区的5000公里广播电视微波干线的开通,蒙古语电视节目也清晰地传播到东至满洲里、西到阿拉善的广阔地域,这是蒙古语电视发展史上第一次跨越。

1997年1月1日,蒙古语电视一步登天上星播出,信号覆盖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卫星电视。

(二)近十年的发展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蒙古语电视事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2005年,内蒙古电视台推行频道化管理模式,成立了“蒙古语卫视频道”,为蒙古语电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蒙古语卫视频道对部分节目进行改版创新,并集中推出了一批精品自办栏目,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自办节目体系,改变了此前一直由译制片唱主角的播出局面。

2007年,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蒙古语卫视频道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之后,蒙古语卫视频道新闻、自办、译制三大类节目体系基本确立。2009年6月1日,蒙古语卫视频道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

2011年12月31日,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文化频道在边建设边调试的过程中正式开播。至此,蒙古语电视节目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播出平台,实现了卫视、地面两个频道同步播出的格局。

(三)蒙古语电视发展现状

蒙古语卫视频道现有职工300多人,涵盖采、编、播、摄、录、译、配等各个专业技术领域。频道下设综合部、策划外宣部、新闻采编部、通联部、专题编译部、录制部、影视剧翻译部、配音部、播音部、大型节目部以及《社会观察》《法制先行》《索艺乐》《生活之友》《又说又唱》《艺术档案》《娜荷芽》《百家讲坛》等专题科室(栏目)。蒙古语文化频道设有《文化时尚》《新闻调查》《新闻周刊》《新闻夜话》《蒙医蒙药》《身边科技》《青年》《喜鹊踏枝》《男儿三艺》《文体大看台》等栏目。

蒙古语卫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蒙古语文化频道每天播出18小时10分钟,播出的节目大体上可分为新闻、译制、自办三大类。两个频道目前共有10档新闻栏目、12档专题译制栏目、24档自办栏目,以及译制影视剧(电视剧、动画片)和其他服务资讯类节目。其中新闻类节目每周共播出1027分钟,专题译制类节目每周播出520分钟,自办栏目每周播出1145分钟,译制影视剧节目每周播出1594分钟。按现有职工人数统计,蒙古语电视人均首播节目生产量为2.3分钟/天,是国内最大的蒙古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

(四)蒙古语电视的传播力影响力

做为国内唯一的蒙古语上星节目,蒙古语卫视频道不仅肩负着向自治区广大蒙古族观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经济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同时成为国内外蒙古族观众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蒙古语卫视频道信号覆盖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布里亚和国,蒙古语卫视节目已进入当地主流社会,并占有较高的收视份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卫视频道发挥着蒙古语国家台的作用。

蒙古语文化频道目前以有线传输的方式覆盖内蒙古全境,向蒙古语观众提供资讯、服务、娱乐节目。作为内蒙古电视台第一个完全公益化运营的频道,蒙古语文化频道开播一年多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五) 蒙古语电视频道定位

1.“立足内蒙古、面向八省区、影响俄蒙古”的卫视频道定位

我国的蒙古语观众分布范围很广,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市也有部分蒙古族聚居。在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布里亚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等也有蒙古族同胞收看蒙古语节目。为此,蒙古语卫视频道提出了“立足内蒙古、面向八省区、影响俄蒙古”的战略性外宣定位。

2.“文化视界、精彩生活”的文化频道定位

蒙古语文化频道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开播,因电视信号传输的局限,目前还仅限于内蒙古境内的蒙古族观众收视。新诞生的蒙古语电视频道提出了“文化视界、精彩生活”的频道定位,为自治区境内的广大蒙古语观众提供资讯、服务、欣赏性于一体的节目组合。

四、蒙古族观众聚居地的差异化

受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每个人的兴趣、喜好和消费心理是不同的。受地域影响,同一个文化群体中的人也分化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做市场的时候,往往按照区域特征来划分市场的原因。电视媒体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部发展的不均衡,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蒙古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受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特点和语言文字,因而各地蒙古族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和审美角度都有所不同。蒙古语电视在频道定位、栏目设置、节目表现形式上也将区域特征作为主要依据。

1.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特征显著

内蒙古从祖国东北方的边界额尔古纳河起向南斜贯,绵延到甘肃省北部边缘,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是一个狭长而辽阔的地带。每当南部春回大地,出现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时候,最北边还沉睡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里。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后,才能照遍整个内蒙古自治区。

2.蒙古族的地域文化特征明显

蒙古族的聚居地分布非常广,各地的自然生态、历史变迁、宗教文化都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各地蒙古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浓厚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现象。蒙古族的地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地域文化特征也非常明显。

3.国内蒙古族电视观众聚居地

国内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他省区也有蒙古族聚居地。主要有北京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等地区。这些分布在全国各省、区的蒙古族虽然相距千里,但都是内蒙古蒙古语卫视的忠实观众,蒙古语卫视成为他们文化交流、信息沟通的纽带。

4.国外蒙古语电视观众聚居地

内蒙古蒙古语卫视覆盖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布里亚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等并占有较高的收视份额;除此之外,蒙古语卫视的节目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入户。作为省级卫视,蒙古语卫视在众多国家和地区有如此高的收视率,是其他省台不可比拟的优势。蒙古语卫视从国家层面承担着传承文化、引导舆论、维护稳定的特殊使命。

五、蒙古语电视观众差异化需求调查

如何满足蒙古族观众的差异化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是蒙古语电视亟待研究落实的一大课题。为此,内蒙古电视台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2013年全区思想文化宣传领域开展“四进三问”调研活动的通知》部署,成立了课题组,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调研。自4月22日起,课题组先后深入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的部分农村牧区和社区,对电视观众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社会调查。

(一)调查的形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进社区走访、入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等方式。配合我们调查并提供各种信息、意见和建议的人员有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教师、广播电视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基层干部、离退休干部、个体户、牧民、农民、学生等各界人士,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8岁。在3个调查点接受我们问卷调查、访谈和参加座谈会的人数达1630多人。

(二)调查的具体内容

对内蒙古电视台两个蒙古语电视频道的各类各档节目的看法。包括对节目的内容、选题、形式、定位、节目编排、播音、主持、译制等方面做了调查,基本了解了观众对蒙古语电视频道的收视态度,征集了观众对蒙古语电视频道及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三)观众反映的重点问题

1.观众对两个蒙古语频道的总体态度

观众对蒙古语电视频道普遍非常认可,他们认为:

蒙古语卫视频道的节目已经很丰富了,成为他们主要的资讯来源。

文化频道办得也不错,它的起点很高,包装也很好看,希望保持特色,多挖掘各地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为全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

有观众提出,反映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节目多,蒙古族人口主要聚居地——东部地区观众喜欢看的节目相对少。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不能只限于西部话或所谓标准话,如果不照顾科尔沁地区观众的需求的话,会失去大量观众。

西部地区观众反映,“乌力格尔”听不懂,不适合看;农区的观众希望多制做反映农村蒙古族的生活和文化节目,多介绍养殖、种植方面的知识;牧区观众则希望多播放蒙古族传统兽医知识、技术、传输科普知识及畜产品市场信息等。

2.观众对频道的新闻类节目的建议

蒙古语电视频道的新闻比以前多了,发展很快,但翻译的新闻太多,反映农牧民实际生活的消息或报道却很少。反映农村牧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节目少,老百姓想反映问题很难,希望能办出像“焦点访谈”这样的栏目。

《社会观察》栏目要多反映基层群众关心的问题,多播出针对牧区的地方性政策信息,做政策解读,多反映民生问题。

民族语言文字的普及使用方面,如今牧民直接读懂的蒙古文文件很少,乘车坐飞机电话咨询有英语没有蒙古语,这种情况给牧民和基层干部造成了诸多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失去土地和文化传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社会保障不健全。

多反映一些中小学合并或过度集中以后出现的弊端。

应报道政府部门及社会行业一方面没有蒙古语语言文字服务造成的缺失,一方面造成蒙古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法制先行》栏目可围绕《蒙古语文工作条列》进行多方面的报道。

在旗县级地区是否可以建立记者站,并使用蒙、汉语兼通的记者。

新闻节目不仅要播出反映发达、富裕地区蒙古族生活的节目,更要多关注贫困落后地区蒙古族群众的生存状况,探究他们穷困的原因和根源。新闻报喜不报忧,群众有意见不让说,领导有问题不敢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现在基层环境污染普遍,有些地方的水、空气、土壤严重影响健康,希望媒体关注。

3.观众对非新闻类栏目的看法

观众普遍反映比较喜欢的栏目有:《与你同行》《乌力格尔》《又说又唱》《文化科技》《百家讲坛》《社会观察》《生活之友》《索伦嘎》《法制先行》《喜鹊踏枝》等。

存在比较突出问题的栏目有:《又说又唱》节目定位很好。科尔沁民歌是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每一首都很经典,如果以它的内容、情节编歌剧的话,可以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媲美。但是,现在《又说又唱》节目时间过短,播出的民歌编播质量差,也缺乏好演员,非常可惜。这跟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不改变这种状况,很容易给观众留下“科尔沁民歌不过如此”的错误印象。

《喜鹊踏枝》栏目播放的内容应更全面,节目内容要多面化些,要改变只播东部区内容的局面。

希望继续办好介绍蒙古族优秀文化的《索艺乐》等栏目。

多制作《潮流》(urasgal)《文化科技》《相约周末》(garagiin boljoo)《古鲁温大坝》(gurban dabaa)《自由12》(chuleet 12)这样的好栏目。有些名牌栏目不要轻易改版、换名,改版多了不好跟从,有些很好看的栏目突然间就没有了,非常可惜。

很多家长反映多制作蒙古语动画片、少儿节目,现在很多包括幼儿、少儿在内的孩子天天看汉语动画片,渐渐丢掉了母语的优势。让孩子们看自己民族语言的节目是包括家长在内的观众对蒙古语电视的迫切希望。

有些学者提出:进入社会转型期,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在很多领域迅速消亡,希望电视台重视抢救和传承历史文化工作。生态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消亡,民俗民风、民歌、民间手艺失传。那些民间老艺人以及曾经的歌王、马王、摔跤手、棋圣、诗人、艺人、蒙医大夫等草原的偶像性人物很多已经离我们而去,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特别是近百年来,蒙古族争取解放和革命建设时期的很多参与者和见证者日渐减少,希望电视台传承文化、纪录历史方面有所作为。

4.观众对解说和播音员主持人的关注

观众对解说和播音主持的关注度非常高,希望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

播音员主持人的音色要美,吐字要清楚,说话要有乐感和自然表情。

语言要口语化,词汇要丰富,注意正读和正说。播音员主持人要说中国蒙古语标准音,喀尔喀方言的词语、修辞可以学,但没必要模仿他们的口音和腔调,不符合内蒙古观众的收听习惯和心情。播音员主持人的地缘关系很重要,主持人要少用文字语言,要多用生活语言,地方性的节目用当地方言说更好,不能一味地只录用标准音地区的播音主持人,希望增加能够用东部区蒙古语方言播音和主持的节目。

有些播音员说的是东西部混合语言,有些模仿蒙古国的语言,这些语言不易听懂。

播音和主持人语言要通俗易懂,部分农牧民能听懂主持人的口语,但听不懂他们说的书面语。

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是语言大师、最会说话,然而有些播音员主持人的话拘泥于套话、官话,不够大众化、生活化。

制作节目时应多用两个以上主持人共同主持来活跃气氛,吸引观众的兴趣。

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不够,有些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一男一女新闻播音员的“男左女右”座次虽然是模仿中央电视台的作法,但不符合蒙古族习俗,应该纠正。

5.观众对节目编排的要求

观众看电视的时间段不一样,农村牧区的人多在早晨和晚上看电视,城里人则由于他们的职业特点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所以,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段的安排需要体现差异化。

《索艺乐》《百家讲坛》等文化节目观众较多,应安排在观众多的时间段,而不宜过晚。

《少儿节目》最好在晚上7点以前播出;《乌力格尔》节目的播出时间过早。

6.观众对电视信号覆盖的意见

受信号传输的限制,生活在农村牧区的蒙古族观众只能看到蒙古语卫视频道,收看不到蒙古语文化频道,目前蒙古语文化频道通过有线传输网只能传输到盟市所在地,蒙古语电视频道少、节目源单一、没有可选择性,更没有网络等新媒体的互动,因而蒙古语电视的传播效果受到影响。目前,首先要解决好一些地区没有信号覆盖的问题。

总结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有些意见和建议具有共性,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内蒙古电视台正在研究解决;有些意见和建议是观众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了对频道或节目的愿望,就是差异化的需求。观众的差异化需求是多样化的,一个频道或栏目不可能把所有观众的需求都能满足。同时,差异化需求是电视媒体创新的内在因素,多样化的差异化需求为媒体提供潜在的发展空间。因此,频道的定位和观众的差异化研究是电视媒体面临的一个长期性的研究课题。

六、蒙古语电视频道实现差异化的途径

1.市场细分的原则

在观众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做好市场细分是电视媒体进行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市场后才能“有的放矢”。市场细分的一般原则是根据:(1)用人口变量信息划分。人口变量信息是指一个地区动态的人口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2)用区域化进行划分。内蒙古地域东西跨度大,东部和西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文化民俗有着较明显的特征,这也是做定式节目的好题材。此外,还可以用信号覆盖范围来进行划分。蒙古语文化频道局限于城市,可以侧重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群体和已经城镇化的蒙古族观众。(3)用特定目标群体进行划分。这一般指栏目或节目以约定的群体为对象进行专业服务。

受众的精细化分析和研究是近年来在传媒业新兴的一个课题,它的诞生标志着话语权由媒体的控制逐渐转向由受众控制。以往是媒体做什么受众看什么,现在,随着卫星电视的普及,使得电视频道突然间膨胀起来,由一个或几个变成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出现和使用,更让每位受众变成信息的传播者成为现实,这表明,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受到了挑战,电视受众市场受到冲击。目前,国内有些省台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受众研究方法,他们对栏目的评价不仅仅依靠收视率指标,同时还要考察目标群体的受众调查等,为策划与研发节目提供更有效、科学、客观的依据。

2. 以文化的差异化确定频道定位

频道为什么要明确定位?这是因为,频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要有自己的特征,个性鲜明、有差异才能吸引人。那么如何确定频道的定位?虽然每个频道传播的内容不同,受众群体不一样,频道的风格特征有别,但他们传播文化的特征是相同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民俗民风发展的表现形式,所以,频道的定位根本上是通过文化的差异化来实现的。

如何实现频道定位的差异化?这要依据信号覆盖的范围、受众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频道的传播力、影响力而定。确定蒙古语卫视频道定位,首先要明确它所传播的文化特征,分析其受众的文化历史背景,弄清楚它要传播的理念。我们认为,蒙古语卫视频道定位应明确:“传承蒙古族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这就是把蒙古语卫视频道办成传承蒙古族文化,展示美丽内蒙古;传播中华文明,传递中国声音的综合频道。蒙古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蒙古族文化也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蒙古语卫视频道在传播蒙古族文化的进程中寻求共性,在展示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探寻共识。文化频道要根基于内蒙古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秉承“文化视界、精彩生活”的频道定位,办成个性鲜明、接地气的一个专业频道。文化频道从同根同源的文化中寻求多样化,从差异化的节目编排中寻找个性化的节目看点。

3.跨文化传播与差异化的需求

跨文化传播是蒙古语卫视频道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一个频道要有自己的定位、受众群体以及传播理念。弘扬民族文化是蒙古语电视的宗旨和使命,是蒙古语电视应尽的责任。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国际大文化中与兄弟民族的文化相比较而存在、相交流而发展的,它若不与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国际大文化相交融,便不会得到发展与认同。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观众的需求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信息的传播还是文化的传播,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媒体惯用的手法。本世纪初,内蒙古蒙古语卫视集中译制播出了《西游记》《水浒传》等一批经典作品,使蒙古语卫视的收视率空前高涨,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现了万人空巷看电视剧的局面,这充分验证了蒙古语电视做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观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蒙古语电视频道要随时捕捉观众的新需求,多引进其他民族的优秀节目,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丰富蒙古语电视节目。

跨文化传播是蒙古语卫视频道实现弘扬中华灿烂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向世人展示中国——是历史赋予蒙古语卫视的特殊使命。中国是电视文化的第一消费大国,电视作品的出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拥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和变革。中国以不可想象的力度与国际间进行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这一切有力地推动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灿烂的中华文明是蒙古语卫视实现跨文化传播不竭的资源。蒙古语卫视频道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担负着传承蒙古族文化的职责,同时还承载着弘扬中华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传承蒙古族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是蒙古语卫视频道根据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所决定的定位。这将是蒙古语卫视频道发展史上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跨文化传播也是蒙古语卫视频道经营理念成熟的标志。跨文化传播不是简单的翻译或回到以译制为主的年代,而是电视频道发展到一定的层次后,为了提升品味、丰富节目而选择的主动行为,是频道经营理念不断成熟的标志。无论是采取借船出海,还是资源共享,电视频道通过跨文化传播达到扩大影响、延伸触角的目的,并且能够在更广阔领域进行文化交流。文化无国界,很多反映自然生态、人与自然、民俗民风、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异域风情、音乐艺术等题材的节目,既符合蒙古语卫视频道定位,又能吸引观众。如果在播出这些节目时再标注一些汉文或英文字幕,对其他民族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蒙古语频道应加大少儿节目、纪录片及国内外经典剧和电影的引进和译制量,应将此项列入成本预算重点扶持。

4.频道应形成鲜明的风格特证

频道应该拥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通过特色化实现差异化,最终建立起频道自身的品牌。频道鲜明的风格特征形成后,往往在电视观众的心目中留下较高的美誉度、忠诚度和好感。一个频道的风格特色体现在频道的包装、节目设置以及主持人的风格等方面。

(1)频道包装:在电视频道中,节目是有机个体,包装是统一组合,是形象标识,是频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频道、栏目和节目的宣传属于电视包装。包装是树立频道的整体形象、确立个性品牌的有效手段。

(2)节目设置:形成频道的风格化、特色化,就要求节目定位的特色化、对象化。通过调研发现,蒙古语卫视频道与文化频道的差异化程度不明显,两个频道内容编排、定位与风格特征还不够明显。两个频道应采取频道专业化的经营模式,策划、生产节目,形成良性互动。频道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有些栏目可实行制播分离,调动社会资源,有些地域特色的节目可成立联盟联合制作,有些歌剧、歌舞栏目可以和当地演出团体进行长期合作,电视剧、晚会的脚本写作和翻译可向社会招标。总而言之,有些重点节目或栏目要打破体制、机制的界限,向全社会开放,走精品之路。

(3)播音员主持人: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公众形象,所代表的是一档栏目,甚至是一个频道的形象。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吸纳了人际传播的特点,以个性化、人格化的传播特点参与到节目中,使节目更具鲜明的特点。内蒙古东、西部蒙古族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蒙古语卫视频道和蒙古语文化频道要根据频道和节目的自身定位、差异化特征,培养播音员主持人。蒙古语电视是传播标准音的主阵地,新闻类、法制类、科教类、少儿节目要坚持用标准音播音主持,但其他服务类、艺术类、地域性的节目要发挥个性化的播音主持风格,创作出不同地方特色的电视作品。选拔播音员主持人应不拘一格,不能单纯追求漂亮、口语纯正,而要培养那些知识性、智慧型、有思想、有语言天赋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也可以从民间语言大师、小品演员、媒体达人中选拔使用,并且逐步将栏目制片人过渡到主持人制。电视台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同时,要培养一批频道的特约主持人(嘉宾),增加评论的力度,提高媒体的话语权。

5.节目编排差异化策略

节目编排是指根据观众收视规律和频道(节目)定位的要求,将不同类型的节目,依时间顺序进行系统地排列和组合。节目编排是电视传播中最富创意的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节目编排要随着观众和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更新。节目编排需要遵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收视心理、生活规律,同时还要研究同一地区其他频道(节目)的编排策略,进行差异化编排。一般的编排方法有:“系列化”编排和“错峰”编排两种形式。

在全媒体时代,一打开电视机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频道等着你收看。蒙古语电视不仅面临着跨媒体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跨文化的竞争。蒙古语电视在频道定位、节目设计、制作包装等各个环节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市场调研、收视率分析、节目编排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蒙古语两个频道的节目编排,要根据频道定位、目标受众的收视心理以及蒙古族聚居地东西跨度大等区域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节目编排。两个频道的节目编排要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通过编排实现差异化。蒙古语节目编排尽量避免为了节目资源共享,把一个节目在不同定位的两个频道中多次重复播出,节目重播时尽量保持频道(节目)的定位和风格,避免同质化。同时,节目编排要利用两个频道资源加大节目的自宣力度,加强与观众的契约感,挖掘和培育潜在的观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6)

关键词:浅谈 教学 如何 运用 民歌

笔者利用在蒙古族中小学从事几年音乐教育的经验,通过蒙古族中小学对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及民歌教学的实施状况,通过学生对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认识与了解的分析、调查,来揭示目前中小学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问题,并提出了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及落实方法,从而提高了中小学蒙古族民歌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了使学生了解、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目的,并更好地传承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遭遇到了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多样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和选择性保护与传承的无奈,“传人”的逐渐衰微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漠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紧扣其“地方性”与“职业性”特质,把握好保守与开放的关系、培养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必定会有大的作为。

一、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渐丧失,有学者指出,“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本是为‘用’而唱,它与为表演而唱的民歌,在文化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即实用,我国蒙古族原生态民歌主要为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信仰、节令岁时、人生礼仪、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各种民俗事项中,具有促生产、促婚配、促交往、促娱乐、促教育等实用功能。然而随着各种现代科技不断介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赖以依存的生产与生活秩序正在逐步被打乱,“一定的民俗文化模式形成于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态,归根是受制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结构上,如果经济结构根本改变,引起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变和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衰落,更具无可挽回的颠覆性。”

二、多样化的需要与价值选择的无奈

从理想的角度而言,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现实的做法却是一种选择性的保护和传承。2005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一批蒙古族原生态民歌,如蒙古族长调等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相继播出原生态音乐元素的节目,这一切很是令人欣慰和振奋。但不管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还是经主流媒体的展示也好,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有入选的就有被淘汰的,这其中的标准是什么?论历史,大部分的原生态音乐都有着悠久历史,历经时间的洗礼;论内涵,无论哪种原生态音乐都含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论表演技艺,恐怕很难说,那一种民歌的唱法就更好一些,蒙古族原生态民歌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是具有独立的价值体系的。由此看来,不管怎样选择,都是不甚公平的。

三、“传人”的需求扩大与现实供给的日渐衰微

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传人,但是,目前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传人”整体呈现逐渐衰微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老一辈“传人”的逝去。老一辈的传人经历了那个封闭保守的年代,他们是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最忠实的护卫者和最精湛的表演者,但他们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流逝,已步入迟暮之年。其二,是中年“传人”的离去。中年“传人”经历了新旧时代的更迭,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并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在这样一种迁移、奋斗的过程中,他们的角色开始向多样化转换。其三,是青年“准传人”的不屑。青年传人是蒙古族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但现代化社会所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与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所传递的似乎格格不入,他们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学,因此,民歌传承的代际障碍无法避免。

四、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漠然

在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理论与实践应该达成一种理想的沟通状态,即科学的思索来源于艺术实践,而艺术实践又进一步受益于科学研究成果,将研究中所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恰当地反映到表演中来,将研究中所探索的关于音乐表演的创新型发展,在实践中予以尝试,并加以革新,使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获得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是脱节的,研究虽来源于实践,却并没有很好的地回馈实践。20世纪以来我们所开展的各种规模的传统文化收集、记录、整理工作,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它们都属于文献的记录整理,且带有很强烈的中国古代整理文化的特征。从文化保存的角度看,也以“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为主要取向。理论研究被束之高阁,实践却日渐衰微,无疑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实际上研究无论如何攀爬到理论的高峰,没有实践的依托,终是海市蜃楼。

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面对强势的西方音乐,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常常被专业音乐教育所怠慢。“专业的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起到了资源的保护作用,但是西方的体系是非常顽固的,由于传统音乐的内容在不断萎缩,因此现在有了恢复的观念但基础还是薄弱的”。实际上,专业音乐院校除了受到西方体系的桎梏之外,还有很无奈的一点是相对于多元的蒙古族原生态民歌而言,真正有所作为或者愿意有所作为的高等学府实在太少。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在用人机制上相比普通院校显得更为灵活,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和艺术的传授,必须特聘一些民间艺人来校授艺。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7)

[关键词]蒙古国文化;“一带一路”;草原文化;国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05-05

蒙古国地广人稀,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创立蒙古汗国,其后人经过多年征战,由忽必烈创立“大元国”,所控制地区包含了大部分中国地区,1267年定都金中都城(今北前,推行汉化,蒙古文化与汉文化交融。满清时期,蒙古国隶属满族统治。1911年,在苏联支持下蒙古国宣布独立,为了割断蒙古国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苏联主导了蒙古国的文化改革,中蒙两国蒙古族传统文化出现差异。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缓和,中蒙两国交往日益密切。2005年,两国联合申报蒙古长调民歌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11年,中蒙两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虽然中蒙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是直到今日,仍没有消除两国民众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

2013年,访问蒙古国、哈斯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称为“一带一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周边国家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中线上的蒙古国文化,有利于知己知彼,消除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冲突,打造中国与其周边邻国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让文化交流成为中蒙经济合作、政治互信的重要支撑。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和已出版的研究著作为研究文本,梳理中国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观点,以期有所裨益。

一、中国对蒙古国文化研究动态

中国对蒙古国的研究多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方面,相应的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较少。喀尔喀蒙古族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8096以上,所以蒙古国文化主要体现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目前,中国有很多对蒙古族的文化研究,但大多数将研究地域范围局限于中国境内,如《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及特点》(2012)、《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2013)等。有的学者已从跨境民族视角去研究中蒙两国民族问题,如《试析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跨界民族问题》(2013)、《中蒙跨境民族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2012)。专门以跨境的视角研究蒙古族文化的仍然不足,但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特点》(2005)、《蒙古族长调:跨界文化形态申遗的典范》(2006)、《跨境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2015)。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建构在“文献的想象”上,以蒙古国发表的新闻、著作为研究文本,缺乏对蒙古国的实地文化调查。有着蒙古国文化考察经历的著作多是以游记的方式呈现,如《苍茫蒙古国》(2002)、《走进蒙古国》(2007)等,这些生动介绍蒙古国文化的著作却缺少学术性。

中国与蒙古国有着密切历史联系和地缘关系,对蒙古国的研究也自然离不开中蒙两国的对比。这类文章或著作多以中蒙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题涉及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等诸多方面,如《中蒙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分析》(2007)、《中蒙经贸关系的研究》(2010)、《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2013)、《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2013)、《21世纪初蒙中关系的研究》(2014)、《东亚秩序与中蒙关系》等,在这类论文中也提及研究蒙古国文化发展对促进中蒙两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从蒙古国文字的改革出发,强调蒙古国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如《蒙古传统文化与文字改革》(1999)、《蒙古国文字:一个文化传承与政治取向的问题》(2008)、《从文字改革看蒙古国外交战略的变化》(2012)、《试析文化安全战略框架下蒙古国回鹘式蒙古文的复兴》(2014)等。在中国以蒙古国文化为主题文章较少,仅有《鼻烟文化扎根蒙古国》(2006)、《那悠扬的蒙古族长调》(2009)、《从草原到城市――乌兰巴托》(2014)、《蒙古国传统文化――礼法型市场经济》(1999)、《蒙古国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2012)等,其中很多是新闻性报道。这与中国对日韩、东南亚等相邻国家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成果就显得格外不足,并且也缺少专门性、整体性、学术性的以蒙古国文化为探讨主题的研究论文或著作。

从目前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来看,研究蒙古国文化的学术论文多以硕、博论文居多。并且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与蒙古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两地区,其中又以内蒙古大学和吉林大学两所高校为主阵地。虽然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在学者层面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被重视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纸质媒体的报道中,如《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掀开中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10)、《中国文化报》刊发文章《“中国文化风”金秋遍吹蒙古国》(2012)、《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中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014)、《内蒙古日报》刊发文章《推动中蒙文化交流走向国际合作层面》(2015)和《用文化架起中蒙友谊桥梁》(2015)等。这说明在新时期中蒙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对蒙古国文化学术研究的政治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中国学界却没有将对蒙古国的研究注意力放在文化领域内。

二、对蒙古国文化本体的研究

在中国的研究著述中,多以见闻游记、新闻报道等勾勒出蒙古国文化特征:蒙古国的文化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蒙古国传统文化就是草原文化,是蒙古国牧民为适应草原生存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礼法习俗等。其中那达慕、长调、马头琴是蒙古国草原文化中牧民生活艺术的精彩体现。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以狼为图腾。这些文化因素又共同塑造出散居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宽容、勇敢、深负民族感的性格。蒙古国又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哈达、敬酒、敬茶以及鼻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传统象征。

蒙古国的民众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有着很深的文化传统。自蒙古国人民革命以来,民众信仰也出现了变化。图门其其格、斯林格认为,以此为起点到20世纪80年代末,蒙古国对宗教的态度发生变化,政教关系经历了由相互协作、利用到相互排斥、敌视的几个阶段。其中以政压教的关系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开始推行西方的民主体制,在包含文化意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旧有的意识和体制颠覆。在图门其其格、斯林格、黄莹等学者看来,正是因为旧有体制和意识的改变,使民众的信仰危机出现,借助佛教安慰心灵,恢复传统文化和复兴佛教的呼声出现。到目前,佛教已进入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由的恢复也给蒙古国的发展带来了好处。王洪涛、耿学刚和赵儒煜总结为:蒙古国佛教和萨满等传统宗教的恢复对于稳固民众国家意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传承民族文化、建构独立民族国家、强化国民身份认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国家自由政策下,赵儒煜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年轻人开始信奉非传统宗教――基督教的一些流派。

图腾崇拜是蒙古人信仰的另一面。蒙古国人将狼作为民族图腾,在蒙古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英、徐东海认为:“以狼为图腾,崇拜苍狼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作家姜戎也坚信“狼是蒙古人的兽祖和图腾”,并认为蒙古国作家创作的《天狗》就是这一观点有力的佐证,蒙古人崇拜狼,忌讳将狼称为“狼”,而是唤作天狗。

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不仅是中国蒙古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蒙古国草原上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们是中蒙两国蒙古族文化共有的杰出代表,但是中国多以国内的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从跨境民族的视角研究这些艺术的起源发展、特色和社会功能。蒙古国的那达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搏克、赛马、射箭等项目组成,蒙古国举行那达慕是国家强大的象征。苏叶、刘志民、包呼格吉乐图详细介绍了蒙古国那达慕的各项内容,并认为蒙古国那达慕每一个步骤都具有蒙古特色,保持了蒙古族那达慕传统的原汁原味。

盛丽在蒙古国的音乐调查中认为,长调是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能够反映出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等,蒙古国民歌长调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流淌在蒙古人血脉里的音乐”。赵儒煜主编的《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一书中也认为,长调是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与蒙古风俗有很大联系,歌词内容多以草原文化为主,如骏马、羊群、水草等。巴特尔在蒙古国的长调调查中了解到,“每当遇到各种仪式、庆典、婚宴、那达慕、建新蒙古包时,牧民们都会邀请当地有名望的民间歌手前来演唱,一唱就是几天几夜”。

蒙古草原文化包含着民族音乐文化,马头琴是蒙古民族音乐中另一个代表性符号。赵儒煜认为,马头琴不仅是蒙古族乐器,也是一种被敬仰和尊重的文化象征,它代表着安居乐业、吉祥如意,蒙古国人将其放在家中最重要位置。张劲盛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中蒙两国马头琴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提出马头琴是中蒙两国跨境音乐文化形式,在文化中应实现共赢,但在当下,蒙古国马头琴文化对我国传统马头琴文化形成强烈渗透。

蒙古国有着独特的风俗礼仪。《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总结了蒙古国敬献哈达、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等历史和习俗,并认为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表达对长辈和贵宾的尊重,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的礼仪则体现出蒙古人粗狂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蒙古牧区,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见面问候方式是互递鼻烟壶。郝利锋认为,鼻烟是蒙古国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蒙古国形成了鼻烟文化,敬献鼻烟壶成为牧民交往的见面礼,蒙古人相信鼻烟壶可以防病祛疾,在使用鼻烟壶时,也有需要注意的礼节。不仅如此,在育群看来,“鼻烟壶不仅是在结识朋友、会见客人和节日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它也是曾经闹过纠纷的人们言归于好的一种方式”。

蒙古国国民中流行着深深的祖先崇拜文化,这使成吉思汗成为蒙古国重要的文化形象。罗洁在蒙古国的游历中看到,从该国货币到雕塑、纪念品、邮票、宾馆、食品俯仰皆是成吉思汗的影子,蒙古最好的酒店和最大的广场都以成吉思汗命名。蒙古民族崇祖,强化与先辈的联系,已经渗透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傲登其木格认为,蒙古国的蒙古族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称,有父子连名的习俗,这都是一种崇祖观念的体现。李梅认为,蒙古国人对炉灶有特殊的称谓,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炉灶还代表着与祖先一脉相传的薪火关系,非常神圣。

当然,在蒙古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禁忌,如爱讲吉祥语、进门先迈右脚、不能乱摸蒙古包中央的立柱、将黄色视为最尊贵的颜色,这些习俗和禁忌与中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基本相同,这也体现出中蒙两国蒙古族同根同源。

三、对蒙古国文化认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