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教科工作计划

科教科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3:12

科教科工作计划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1)

过去的一学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全体教师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教研工作的灵魂,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看为教学教研生命线,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反思和讨论,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责任,明确了目标,教育教学出现了新的一页。教育观念有了新的人份市,教学行为有了新的转变,工作机制上有了一些新的突破,课程建设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了惊喜——全乡一至六年级各科成绩,在上期的基础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尤其是中心小学***老师任教的三年级语文合格率百分之百,人平分八十八分,中心小学***老师任教的二年级语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百分之十八,其次三、四、六三班、五一班等语文提高幅度较大,二年级、三年级、五二班、六二班数学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同时年轻教师向继先参加片、市教学比武获片一等奖、市二等奖;***老师、周**老师荣获市优秀教案;***、***、***等老师获市优秀论文。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上级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二是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新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三是全体教师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总之过去的一学期,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使整个学校形成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教学氛围,个人专业成长与日常研究融为一体,每位教师形成新的工作职业生活方式。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和方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坚持和巩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我乡小学教学教研持续发展与健康成长,争做科研型的教师。

三、工作重点和目标:

1、认真学习和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坚持和巩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2、以“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教研工作中的灵魂,建立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核心的教育教研机制。

3、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全面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4、大力提倡并积极鼓励以教师为主题,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使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创设一种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切磋、相互帮助教学教研氛围,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科研型的学校。

5、强化“四个一”活动,即本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一堂自己满意的公开课,辅导一个差生,撰写一份较有份量的教学论文,备一本优秀教案。

6、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等有关教育理论,其摸写出较有份量的教学教改论文并向有关部门积极投稿。

7、要求每位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建立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教学氛围(即每位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组长25节以上)。

8、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讨论每科、每单元的难点、重点,拟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以及每单元中学生测试试卷中的得与失,并做好笔录。

四、措施与设想:

1、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怀化市“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意见》,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建立教学教研究机制,力做课程中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确立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思想,创造出自己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及模式。

2、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课题,细化各教研组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把转变教师教育行为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研讨重点,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全面提高每位教师“施工”能力。

3、坚持和巩固“四个一”活动,作到人人参与,人人拿出自己最理想的一堂课,参与教学教研交流评比,同时各教研组在其摸评出优质课、优秀论文、最佳辅导员、最佳优秀教案,凡获优胜者按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实施。

4、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与提高,强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务实教学教研。

5、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有关教学教研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渗透培训结合”的方法,使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技能,适应课改要求。

6、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具体做法与设想:①加强教师学历培训,动员和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达到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②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我校知道教学教研。③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研制度与计划,如《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计划》、《课题研究实施计划》、《校本教研计划》等。引导和组织每为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④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实效性强的教学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探讨与研讨、说课、评课、案例分析、疑难点会诊,使整个校园出现教师谈教改、研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艺术与教学、说收获与不足的课改新局面。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2)

一、教研工作

1、编辑出版校刊《玉中教研》第六期。《玉中教研》的编辑宗旨是:集学校的形象宣传和教育科研为一体,及时报道教研成果。

2、加强教研组工作,各教研组每月定期组织2次活动,研讨相关教研教学问题。

3、教研组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提高教师教学技术为重点全方位开展活动。

二、课题管理

1、对部级、省级、市级、校级课题规范过程管理,并进一步做好各级课题的开发工作。

阅读了《教科处工作计划》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工作计划栏目

2、对部级“十五课题”《课堂教学创新策略与中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重点选好研究教师,上好公开示范课进行讨论,切实开展研究,把课题做实。

3、对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做好资源建设的同时强化课题论文的撰写,力争有。

4、不定期地组织课题承担人员座谈交流,做好协调工作。

三、教师培训工作

1、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要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理论修养。

2、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

3、有计划、有层次选送教师外出培训。

4、对新分教师做好“结对”工作,力争短时间内成熟。

四、月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召开教研组组长、课题组长会议,布置本学期教科工作。8月10日。

2、各组制定教研计划。8月10日——15日。

3、确定师徒“结对”计划、目标,新教师大量听课活动。要求本期新调入、新分入教师听课不得少于30节。8月2日——9月15日。

4、各课题组确定目标。8月20日——8月30日。

九月份:

1、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学校组织人员听、评课,及时提高新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能力。9月15日——9月30日。

2、各组正常开展常规活动。

3、《玉中教研》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4、各课题组确定示范课教师,进行公开课教案的研讨。9月1日——9月30日。

十月份:

1、课题组示范课听课、评课活动。收集教案及过程记录。10月15日——10月30日。

2、《玉中教研》组稿。10月15日——10月30日。

3、搞一次学生调查,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4、李春华老师讲座。“指导学生的具体措施”。

十一月份:

1、《玉中教研》印刷出版。11月1日——11月30日。

2、做好教育局组织的课堂大赛。

3、整理教科资料,部分材料上网。

4、做好一次质量分析。

十二月份:

1、举办一次理论讲座。12月1日——12月7日。

2、教师撰写教学一得。

3、选一名新教师上研讨课。

4、各组黑板报评比活动。

一月份:

1、各教研组、课题组总结情况,撰写研究报告或相关论文。

2、做好一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3)

一、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聚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以及“区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贯彻教育局制订的《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各中小学立足教学五常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会同督导室、研究中心,重点对中小学落实市、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学科课程计划以及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等情况进行督导调研,重点关注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协调相关部门、教研员上门指导,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2、聚焦课堂,深入推进二期课改。指导学校按照市颁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加强对课程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在总结课改工作的基础上,制订课改推进计划,通过各类交流展示、研讨会等推进活动,总结并推广课改基地学校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案例和经验,引领学校、教师深入开展新课程的实践研究,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教研员的指导力。着手建立随堂听课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教研组建设与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定期举办各学段实施课程教材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加强学科教学有机渗透“两纲”教育的指导,深化“两纲”教育。年全面实施小学学习准备期。

3、推进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工程。积极发挥市素质教育实验校的辐射、带头和引领作用,修订完善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评价标准。指导中小学认真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以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工程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鼓励、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对民办中小学的管理,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加强对民办中小学办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积极扶持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的民办学校,合理调整民办中小学招生计划,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

5、加强毕业班工作。推进中小学毕业班工作指导小组和中学学科联盟的工作,加强对中小学毕业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召开中小学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强化毕业班教学工作。

6、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积极探索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新方法,深入研究《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有效实施《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发我区中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系统平台,将现有的民间区域质量监测和区抽样质量监测纳入“监测系统”,初步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符合我区实际的学业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提高分析评价的水平,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整合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7、进一步完善教育合作机制。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进一步推动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向我区薄弱学校的辐射。加强对委托管理、项目合作、结对交流、组团联盟等教育合作形式的管理与指导,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协助做好对3所委托管理学校的中期评估工作,促进受援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定期汇编《教育合作专刊》,交流、总结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积极发挥教育合作资源作用,提升我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8、内外结合,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育专家顾问团、教学视导团等区内外专家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区优教工程各类优秀教师、教研员等骨干教师蹲点支教、帮教措施,在课堂教学、学科讲座、课题引领、校本研修和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定性与定量的任务,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健全相关的考核奖励机制。

9、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应用为导向,整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校际互动教学,积极开展学科电子课件平台运用研究,对教师开展电子教学平台使用培训,加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三、关心弱势群体,普及义务教育

10、做好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两个为主”的方针,各公办中小学要挖掘潜力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民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外来常住人口子女,尤其是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接受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就读比例。

11、关注特殊教育,促进残疾儿童充分发展。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随班就读工作流程,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加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建设,完善软件、硬件配置,发挥康复指导中心功能。健全送教上门工作制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举办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残障儿童少年的康复和发展。

四、发挥资源辐射作用,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12、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积极发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辐射作用,以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工程为抓手,合理规划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促进高中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13、深化招生考试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试行工作,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试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4、加强民族教育,办好南中新疆班。建立健全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南中新疆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五、明确职能,规范学籍管理和招生考试工作

15、规范学籍管理。按照《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区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以及《〈区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责任,规范本区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在学籍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做好中小学电子毕业证书发放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社保(学籍)卡的申领和发放工作。

16、改革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区实际,规划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案,制订招生入学办法,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并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

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17、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加强部门合作,结合市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指标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确保园舍建设项目按时启动,园舍设施设备得以改善。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4)

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以抓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发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加强学科基本功竞赛,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二、工作目标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培训,形成“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2、完善校级小课题申报、考核、评价制度,增强教研活动、备课活动的实效性。

3、深入宣传学习推广教研组建设阶段成果“三员、三查、三评、三识”尽可能把研究行为转化为相应部门的管理行为。

4、借助网络教学随笔的形式,以评价和展示教科研成果为核心,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三、工作要点及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到校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带教”。

具体措施:

1、每月随堂听同组教师的课或同科其他教师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每月1节以上,根据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带教的主题。听课记录及心得交教科室每月检查一次。

2、认真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课活动,同组教师关心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教学随笔等)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及教学问题。

4、每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教科室上1—2节汇报课(所在组教师、 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分管校长参加)

5、统一考学科青年教师承担月考、半期试题命题工作。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审核修订保证试题质量。

6、制定“团队带教”考核办法,对团队带教成绩突出的发放荣誉证书并给予备课组物质奖励。

第二、进一步强化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

具体措施:

1、   开学后落实市区骨干教师承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任务。

2、   根据自愿和学校确定的形式落实对学科团队建设指导任务,签定责任书,落实具体责任。学年末召开学科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考核市区骨干教师辐射引领效果,推广成功经验。

3、   按照市区骨干教师对非规范级学校的要求,加强对骨干教师过程管理(示范课2节/年;网络教学随笔、调研报告、课题申报等)组建考核队伍,并真正落实考评职责。

第三、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机制。

具体措施:

1、在学校新领导班子面前,重新梳理修订校骨干教师考核评选指标体系和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再审订通过后加强宣传,提高知晓度。

2、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指标,形成相应与评职评优相关联的系列制度。

第四、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1)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研究

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备课组长自行组织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同时派专人进行本学科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学年末展示学科资源包建设情况。

(2) 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重视培训,提升理念。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学习,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   1  

学习方式主要有:

其一、通过教科室博客blog.sina.com.cn/cjqzzx校本培训栏目,个人学习。

其二、通过教研活动时间观看有关课改的优质课录像、交流体会等方式集体学习交流,提升教育理念。(每月1次)

(3)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将研究深入。

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课备课组首先应该集体备课,准备好相应听课资料(人手一份),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提出观课建议,让听课教师明白观察点是什么?教研组长事先应该安排教师录像,要安排好观察任务,评课教师围绕自己承担的观察任务评课。

(2)会后教科室把录像上传,上课教师反复回放,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博客上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

第五、规范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1)本学期将进一步规范课题的过程管理。并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以“校级小课题申报”为重点;做好德育课题和校级课题的开题工作以及农村教研组建设的深化研究。

(2)积极展示教科研成果,继续做好教师教学随笔和教科室博客的网络管理工作。

四、月度工作安排

9月

1、制定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重点,清晰工作思路。

2、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绘制电子表格,报教师进修校审核批准。

3、做好三评工作(新骨干教师评选、上届骨干教师考评、优秀学科团队考评)

4、校级小课题启动。

5、校本培训

10月

1、  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左右)

2、  校本培训

3、  讨论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研究计划

 11月

1、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后)

2、校本培训

4、  校级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检查

12月

1、   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2、校本培训

1月

1、陈中教师教改科研成果登记、汇总、通报。

2、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示范性,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局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1、宣传思想工作有新成效。确保我局党委获得丹阳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在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面出经验、出成绩,在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建设方面有创新、有实效,在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方面树典型、树形象。

2、党建品牌创建有新突破。确保我局党委获得“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市五好先进党委”、“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三项荣誉,80%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好党支部”标准,党建工作继续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提炼我局党建工作多年来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的经验做法,创建我局“活力党建”的工作品牌。

3、教育行风建设有新提升。结合教育行风建设总体目标,深入开展教育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确保年内成功创建新一轮市文明行业,市文明单位力争达到15个,提高教育行业的文明水准,在年底“双让”评议中跨挡进位。

三、主要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理论武装工作

1、深化和丰富活动内涵。下半年,各中小学将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是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在局机关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党组织开展好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有效促进教育发展。

2、建立和完善活动机制。以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培训制度、基层党组织中心组学习旁听制度为抓手,促进中小学党组织反思问题、寻求对策、实现跨越,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3、整合和优化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征文活动等形式,梳理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形成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特色。

(二)以完善“活力党建”模式为重点,强化党建品牌意识

抓住三个重要载体:一是党员队伍建设,二是组织生活形式,三是党组织自身建设。

1、深入推进“星级党员示范岗”创建,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全面组织党员开展“五星级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通过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任务,开展创建评比,在党委和学校党支部两个层面命名一批“星级”党员示范岗,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党员示范岗带动党员队伍建设。

2、深入推进党中小学建主题活动创新,增强组织生活的活力。按照“整合优化、整体联动”的原则,探索党建工作主题活动的新形式,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的新举措,通过“机关与基层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学校与学校互动”、“在职与退休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成效、有影响的党员组织生活,发挥组织生活对于党员的特殊教育功能。

3、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建立长期培育和分步命名的创建机制,通过党建工作电子化、网络化、全员参与化,推广“党员工作室”、“党团共建岗”等示范点的特色做法,做到结合实际培育特色,一个支部一个特色,注重实效辐射特色,把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过程转变成党建工作特色创新的实践过程。

(三)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强化教育行风建设

1、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进一步强化教育工委在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方面对全市中小学的统筹和指导功能,开展好各级各类文明创建主题活动,指导各中小学做好创建工作的电子台账,形成文明创建定期交流和阶段验收的正常机制。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6)

以邓总书记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均衡、质量、和谐的主题,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巩固研究成果,培育典型经验,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逐步形成科研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本县教育事业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善教育工作治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促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的台阶。来源:免费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1.明确一个宗旨:提供服务,提升品位,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2.坚持两个立足点:立足课堂,立足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立足课堂即为研究始于课堂,教育科研作用之一在于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改变教师职业倦怠和低水平重复,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立足师生、学校发展即为研究在于探索、归纳教育教学规律,提炼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带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学校办学特色提炼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

3.落实三项行动计划:打造共同体、深化调研、开展“送辅导到学校”活动。促进同类课题研究的深入,求特色彰显、促内涵提升,形成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留守儿童、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共同体,以选一个主题、办一次沙龙的方式,旨在为学校研究建构一种新机制、搭建一个新平台,发挥“孵化器”职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利用教研培训站为单位等途径开辟论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调研,对教育中的热点、难点及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校本教研与师生发展”等,并重视调查研究后的反馈、指导与行动研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辅导团“送辅导到学校”活动,以讲座、活动课、现场咨询等形式,送辅导到学校、进课堂,为师生提供辅导与服务,培养健全人格,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命质量,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增强自身队伍素质,提升科研指导能力。坚持科研的服务功能,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提高机构人员的研究能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指导课题实施,采用讲座式、问诊式、咨商式、专题式等多种方式为一线老师提供面对面的指导,使广大教师成为行动者、研究者,在研究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在课题实施中生成聪明、促进专业成长。组织学校教科室主任常规培训、专题研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并带领到其他省市科研先进的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科研指导能力。

2.加强实验基地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召开教科研实验基地专题会议,按照《湖州市市县(区)两级教育科研基地条例》,做好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的巩固提高工作。以教研培训站为载体,组织实验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或经验交流活动,以城带乡、以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带一般学校、以科研骨干带普通教师,进一步发挥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

3.强化课题过程治理,提高教育研究质量。认真做好省、市、县规划课题的申报及立题评审,组织开题、中期论证,加强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治理。努力做好结题工作,确保结题质量;改革鉴定方式,采用部分县级课题现场结题形式,做好每年一度的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评奖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坚持科学、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努力实现县级课题抓普及、市级课题出成果、省规划课题创特色、省重点课题树品牌。争取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突破、在实践和推广方面取得较大效益。

4.注重课程建设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深化参与式德育研究,编写、使用《我说长兴》地方德育读本,让长兴的孩子知长兴、爱长兴、美长兴,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道德水平。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从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开发者。加强学科课程研究,据学生身心特点使课程更具操作性,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改进教学行为。

5.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关注师生和谐发展。根据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凸现教科研机构的“参谋”作用,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重点等方面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专题调查、班主任工作状况及缓解压力的研究等,采用量的调查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现状、分析对策、全面指导,使调查研究结果成为行政决策、行动实施的依据,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6.发挥《长兴教育》阵地作用,搭建长兴教育发展的平台。选用获奖论文、研究报告,推广优秀成果;录用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等,记录成长历程;继续留用“人物介绍”彩页,提供展示平台,发挥名师名校长在全县的引领、辐射作用;新辟“特色建设”、“学校专递”(配套的封三“学校之窗”彩页)栏目,反映学校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送《长兴教育》进社区,扩大长兴教育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氛围。

科教科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均衡、质量、和谐的主题,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巩固研究成果,培育典型经验,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逐步形成科研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本县教育事业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善教育工作治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促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的台阶。来源:免费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1.明确一个宗旨:提供服务,提升品位,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2.坚持两个立足点:立足课堂,立足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立足课堂即为研究始于课堂,教育科研作用之一在于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改变教师职业倦怠和低水平重复,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立足师生、学校发展即为研究在于探索、归纳教育教学规律,提炼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带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学校办学特色提炼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

3.落实三项行动计划:打造共同体、深化调研、开展“送辅导到学校”活动。促进同类课题研究的深入,求特色彰显、促内涵提升,形成如“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留守儿童、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共同体,以选一个主题、办一次沙龙的方式,旨在为学校研究建构一种新机制、搭建一个新平台,发挥“孵化器”职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利用教研培训站为单位等途径开辟论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调研,对教育中的热点、难点及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校本教研与师生发展”等,并重视调查研究后的反馈、指导与行动研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深入开展生命教育辅导团“送辅导到学校”活动,以讲座、活动课、现场咨询等形式,送辅导到学校、进课堂,为师生提供辅导与服务,培养健全人格,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生命质量,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增强自身队伍素质,提升科研指导能力。坚持科研的服务功能,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提高机构人员的研究能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指导课题实施,采用讲座式、问诊式、咨商式、专题式等多种方式为一线老师提供面对面的指导,使广大教师成为行动者、研究者,在研究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在课题实施中生成聪明、促进专业成长。组织学校教科室主任常规培训、专题研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并带领到其他省市科研先进的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科研指导能力。

2.加强实验基地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召开教科研实验基地专题会议,按照《湖州市市县(区)两级教育科研基地条例》,做好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的巩固提高工作。以教研培训站为载体,组织实验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或经验交流活动,以城带乡、以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带一般学校、以科研骨干带普通教师,进一步发挥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

3.强化课题过程治理,提高教育研究质量。认真做好省、市、县规划课题的申报及立题评审,组织开题、中期论证,加强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档案治理。努力做好结题工作,确保结题质量;改革鉴定方式,采用部分县级课题现场结题形式,做好每年一度的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评奖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坚持科学、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努力实现县级课题抓普及、市级课题出成果、省规划课题创特色、省重点课题树品牌。争取在理论上取得一定突破、在实践和推广方面取得较大效益。

4.注重课程建设研究,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深化参与式德育研究,编写、使用《我说长兴》地方德育读本,让长兴的孩子知长兴、爱长兴、美长兴,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道德水平。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合理利用校本资源,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从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开发者。加强学科课程研究,据学生身心特点使课程更具操作性,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改进教学行为。

5.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关注师生和谐发展。根据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凸现教科研机构的“参谋”作用,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重点等方面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专题调查、班主任工作状况及缓解压力的研究等,采用量的调查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现状、分析对策、全面指导,使调查研究结果成为行政决策、行动实施的依据,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6.发挥《长兴教育》阵地作用,搭建长兴教育发展的平台。选用获奖论文、研究报告,推广优秀成果;录用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等,记录成长历程;继续留用“人物介绍”彩页,提供展示平台,发挥名师名校长在全县的引领、辐射作用;新辟“特色建设”、“学校专递”(配套的封三“学校之窗”彩页)栏目,反映学校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送《长兴教育》进社区,扩大长兴教育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