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6:53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栽培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一年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年来在领导的指导下参加了重庆市旅行社行业管理培训会等培训会,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我在工作上迅速成长起来。

(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作为旅游监察执法队员,工作中会直接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运用问题。我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如旅游法、行政处罚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一)积极参与专项检查行动和旅游执法检查。全年参与执法检查100余次。重点检查了11家旅行社,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30余条。参与了2015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和旅游纪念品购物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

(二)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旅游投诉。确保所有投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全年受理旅游投诉23件,办结23件,结案率100%,退赔游客经济损失5400余元,有力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三)抓住关键时期,把握工作重点。我们紧密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始终把春节、国庆等黄金周和元旦、五一等小长假做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通过下发通知、联合安全检查等形式杜绝安全隐患,保障节假日安全。全年开展安全检查150余次。

(四)响应创卫号召,认真开展工作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年全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创新实干,再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以上,大会对年度全县教育、卫生、文体旅游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镇办和单位进行了表彰,教育、卫生、文体旅游局负责同志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会上还签订了责任书。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和全县四级干部会议精神,就进一步做好全县教育、卫生、文体旅游工作,再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对我县来讲,既是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也是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各级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总体部署,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创新思路,拼搏实干,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发展、新成绩、新突破,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对此,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也是充分认可的。年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镇(办)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工作,上划后人员经费的70%和业务经费由县镇财政补助,基层卫生管理体制得到理顺,13家镇(办)卫生院在县级管理体制下健康运行,回归了公益本位。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综合执法、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旅游局并入文体局,成立了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局,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职业中专整体并入鲁中职业学院,开创了我县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二)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1.4万平方米,投资8600万元的新区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高考本科录取2347人,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顺利通过省教育示范县复核验收,被评为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县、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学前教育先进县,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市领先,电脑机器人竞赛连续六年居省县域评比第一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国家级高级技校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教育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优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农村卫生普惠工程在全县推开,对全县62.4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被确定为全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县。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南部新区医院概念规划,建成80处中心卫生室业务用房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疾控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暴发流行。卫生工作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农村卫生普惠工程等创新性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和国家卫生县城复核验收。文体旅游事业繁荣进步。加快实施“811”工程,建成镇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205个,配备锣鼓、体育健身器材、微机400多台套,40%的村建起了文体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村村通;范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被命名为首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第八届范公读书文化节、第六届农民艺术节和省市级文体比赛12项,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完成了南部山区100平方公里规划区的旅游线路总规,范公故里控制性详规,寺、峪控制性详规等工作,建设了长生院、生态园、县城至南部山区的旅游公路等旅游景点和设施。竞技体育成绩显著,获省级比赛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11枚,2人获全国性比赛冠军。

(三)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在发展事业、开拓创业的同时,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强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系统内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安全事件,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教育卫生文体旅游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全县广大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值得肯定,但全县教育、卫生、文体旅游事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各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是在新起点上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将更大。全县四级干部会议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工作标准将更加严格,队伍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需进一步优化。

二是改革压力仍然很大。教育、卫生、文体旅游事业都面临着不小的改革压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医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三是发展过程中资金缺口大,镇办发展不平衡。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系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历史欠账较多,事业发展经费还有不小缺口,部分镇办对教育卫生文体旅游事业的投入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镇办还存在不少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希望大家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明确目标,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年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年,是我县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之年,全面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关于今年的工作,王传民书记在全县四级干部会议上、范连生县长在年初人代会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全面的部署。王传民书记在全县四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别指出,“要以共建共享为目标,进一步把财力向民生倾斜、资源向民生延伸、精力向民生倾注,确保让全县人民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王书记的讲话为全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王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今年各项重点工作强调几点。

一是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目前,我县正面临在新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遇,全县上下正全力以赴攻坚“保增长、创环境、惠民生”三大战役。我们要紧紧抓住四干会和年初人代会“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大力提升医疗水平”、“推进文化大繁荣”的机遇,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教育卫生文体旅游工作发展规律,解放思想,提升标准,创新实干,团结奋进,努力实现整体工作上水平、单项工作有突破的工作目标。年我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工作都面临着改革任务。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年医改工作要紧紧围绕五项重点,全面完成省规定下达的刚性任务。我县作为市医改工作试点县,今年要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就是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目前,县医改办正在研究制定我县医改实施意见,意见出台后,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抓好贯彻落实。教育系统面临高中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幼师管理体制改革等课题,文体旅游系统下一步将面对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后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新任务,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将改革推向深入,使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二是做好城南新区初中和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城南新区初中、南部新区幼儿园、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山区五镇办旅游环山路、魏桥高中教学楼、西董镇素质教育中心等一批重点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完善服务功能、促进社会事业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系统要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在资金、政策、环境等方面,全力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全力推进项目进展,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把工程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政工程。

三是做好农村卫生普惠工程和“811”工程等一批惠民工程。义务教育“三免惠民”工程、农村学校两热一暖一改“211”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生乘校车补助工程、文化惠民“811”工程、农村卫生普惠工程等是县人代会和四级干部会议确定的年继续抓好的民生工程。实践证明,这些惠民工程虽然投资少,但效果明显,对于改善民生、提升政府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群众拥护的事情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将财力向民生倾斜,向这些惠民工程倾斜,真正使惠民工程惠及民生,做到让群众满意,让党委政府满意。

四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农合制度要继续坚持以筹资、补偿、运行、监管为主线,不断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积极探索建立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要加强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间的政策衔接,确保医疗保障体系全覆盖。同时,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新农合健康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疗卫生工作公益性和公平性的基本要求。今年,在着力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4项工作,即:加强医疗机构尤其是镇(办)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更新健全农民健康档案,责任医生上门免费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处置;落实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力争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到15元。以上工作,都要不折不扣地做好。

五是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目前,全县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城乡之间、镇办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不平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严重,骨干教师数量偏少,各级学校发展内涵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偏少,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镇办和教育部门,要在发展教育上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全面消除农村薄弱学校,努力实现城乡办学条件“零距离”。改善硬件的同时,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壮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努力实现中小学教师全县统一调配,各项待遇全县统一标准,力促农村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同时,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城乡学校发展“质”的均衡。

六是立足服务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以争创国家技师学院和国家改革与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为契机,加大投入,强化实训基地和“双师型”队伍建设,做强骨干专业,做优特色专业,创建新型专业,形成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进校企合作,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促进上岗就业,全面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七是认真做好迎接省市教育专项督导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今年3月份和4月份,市政府和省政府分别对职业教育、体育卫生工作、“两热一暖一改、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特教学校仪器配备”三项工程进行专项督导。关于这项工作,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已经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因此,请各镇办的分管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学习督导评估方案,明确职责,切实做好自评工作,查缺补漏,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省市评估。各级各类学校要以督导自评促整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推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档次。

八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实施“811”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健全完善以县文化中心为龙头、镇办文化站为支撑、村文化大院为主体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实施“文化直通车”品牌创建活动,举办好第九届读书文化节、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民间小戏展演、第八届农民艺术节、首届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成立县文学艺术研究会,加大歌舞、相声、小品、戏曲等文艺节目的生产力度,继承、创新、发展我县的历史文化。认真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公布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是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为重点,在体育事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筹备举办全县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全民健身月等重大体育活动。加强国民体质检测网络建设,扎实做好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检测工作。为实现我县在市运会上总分或金牌第一的目标,在体育中学原址建设新的训练馆和学生公寓,制定《参加市十七届运动会有关人员及单位奖惩办法》和《引进高水平运动员户籍迁入办法》,全力做好市十七届参赛工作。

十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县建设步伐。积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在认真研究中央、省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县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设施建设、市场繁荣等政策。围绕“范公故里•山水”文化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体系之中。深入研究中央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私募基金等融资渠道,制定我县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表彰奖励等政策。规划修建旅游环山路,精心规划建设旅游项目,积极打造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认同度。

十一是不遗余力地确保和谐稳定。干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门,做好工作不出事,这既是对各部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教育,扩大宣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稳定至上的观念;要严格程序,公正执法,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要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及时处理好突发性;要落实措施,强化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努力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要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手足口病和甲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各镇办要在领导精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教育、卫生、文体旅游等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不遗余力地落实好安全责任。在这里重点提一下,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期,我县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强,极易发生疫情的输入和暴发流行,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做好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和疫苗接种工作,确保不出现疫情的暴发流行。

三、转变作风,强化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发展社会事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和人代会提出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大力提升医疗水平、推动文化大繁荣的目标,目的是确保全县人民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贯彻好县四干会和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创环境、惠民生”三大战役,大力弘扬敢想、敢为、敢当的“三敢”精神,以三优三满意提升年为载体,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把教育、卫生、文体旅游事业改革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强力推进,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抓认识,促思想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转变政府职能、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委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各项事业谋划好、发展好、实现好。

二是抓投入,促后劲提升。社会事业是公益事业、公共事业。各分管镇长、主任要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多想办法,多出点子,积极争取镇办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积极争取财政的投入和倾斜,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三是抓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抽出时间到基层多走走、多看看、多调研,特别是我们将要面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如何做好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等课题,要进行几次前瞻性、全局性的调研活动,为各项改革的推进提供科学、务实、可靠的依据,为党委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3)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国优”、“国卫”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年时间,把创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年底,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在今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客观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基础条件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创建“国优”、“国卫”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区上下必须大力抓

当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比较艰难的阶段,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发展滞后,工业产业起起落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速度慢。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下岗失业、失地人员增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社会问题。经济社会如何快速发展,产业如何实现突破,目前正进行艰难选择。现代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是第一、二产业转移的承接产业,是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催化产业,是百姓增收的富民产业,具有强大的综合效应,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大,可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也可带动商品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诸多产业的发展。当前,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国家把旅游服务业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委、省政府也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和促进三次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把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岗位,解决下岗失业工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增加群众的收入。创优工作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可以集中力量,聚集要素,促进旅游产业突破性发展;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可以加快市政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可以极大提高对外开放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招商引资和经济快速发展。创优和创卫工作密不可分,创卫是创优的基础,只有抓好了创卫工作,创优的目标才能实现;创优是创卫的保障,创优成功能够极大地推进创卫工作开展。因此,全区上下要从经济规律上认识创优、创卫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大力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

(二)创建“国优”、“国卫”城市是一项政治任务,全区上下必须坚决抓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我市旅游产业、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决策,是今明两年全市的两项重要工作;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是区委、区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各项工作。今年是元帅诞辰周年,大将诞辰周年,中央关怀,省委关心,国人关注。与此同时,今明两年又是市、县、乡三级的换届之年,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三)是创建“国优”、“国卫”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全区上下必须主动抓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城市的主城区,承担着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的重要任务,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的主体。与此同时,我区也是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将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出台相关政策等办法,在城区新建一批旅游景点,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开发一批旅游纪念品,这将极大地完善我区城市功能,改造我区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到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外地客人将会不断增多,作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既是外地游客到观光旅游和休闲的目的地,又是其来往的中转站,毫无疑问,我区城内数十家商贸企业、上千家餐饮、娱乐企业及其他服务企业将会成为直接受益者。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积极主动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相关工作。

(四)目前我区创建“国优”、“国卫”城市工作相对滞后,全区上下必须快速抓

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决策以来,其他县(市)、区的创建工作决心大,力度大,动作大,大多数县(市)、区均组建了工作机构,分解了目标任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进展较快。我区创优工作虽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景区(点)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宣传发动工作尚未跟上,创优的舆论氛围还不浓厚。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我区虽然早在去年月就召开了动员会,也在创卫宣传月中开展了声势较大的宣传,但创卫的相关工作尚未真正开展起来,与高坪、嘉陵两区的“创卫”工作相比,我区也显得相对落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今年11月,国家将对我市的“创优”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明年7月,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将接收国家考核、验收。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必须工作力度再加大,工作效率再提高,实行工作每月报告制度。因此,全区上下要增强工作紧迫感,采取措施,快速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相关工作。

总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目标已定,方向已明,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克服“不必要”的消极思想,“不可为”的畏难思想,“不关己”的狭隘思想,切实增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性,坚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决心和信心,上下同心,目标同向,真抓实干,众志成城,迅速掀起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新高潮,千方百计完成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创建“国优”、“国卫”城市各项工作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根据国家创建相关标准,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创优”和“创卫”的工作任务,其中,“创优”任务共6大项18小项,“创卫”任务共9大项46小项。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职能职责和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在“创优”和“创卫”工作中,我区要大力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景区景点建设。一是环坪观光休闲农家乐示范片区建设。要求月份要全部完成拆迁工作,月启动,月底完成农家乐建设,年底前完成238户农户还房工程建设。二是公园拆墙透绿改造工程。要按照市上“拆墙透绿,还园于民,还景于民,以园养园”的思路,月底完成营业设施建设和拆墙透绿工作,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建设任务,包括文物景点维修工作。三是旧居的修缮和旧居入馆通道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月底要完成旧居旁的违章建筑拆迁,月底完成旧居的维修、展室的布置和旧居入馆新通道建设。四是故居的修缮和道路改造以及周边环境整治。月底要完成道路的改造,完成故居房屋维修和地面清整,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同时要抓紧做好诞辰周年各项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五是体育中心至市铺沿线街景市容整治工作。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六是潆新公路段沿线的风貌整治。我区涉及、、、、乡镇,这项工作务在月底完成。七是、30户农户的风貌整治。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此外,要按照市上要求,配合做好南门坝生态公园建设、明清街改造工程示范段建设等重点“创优”工程。

(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今年,我区要建设地埋式垃圾转运站10座,在居民小区建密闭式垃圾库600个,新建公厕50座,新购垃圾转运车、洒水车、扫地车等18台,在城市主要街道新添置果皮箱1000个。这些环卫基础设施数量大,投入多,涉及到的有关部门要及早做好准备、衔接、启动等相关工作,并按时完成。

(三)市容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要加强城市街面、住宅小区的清扫保洁工作,务必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要抓好“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城管基础工作,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运输弃土车辆沿途撒漏;要大力整治并消除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规范经营秩序,大力整治占道经营和骑门经营;要规范车辆秩序,严禁乱停乱放;要大力整治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并努力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要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大力开展全体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以“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城市环境”为号召,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把“创优”、“创卫”活动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窗口行业“创优”、“创卫”知识培训,大力开展评选“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青年志愿者”、“文明旅游风景点”等活动。

三、强化举措,精心组织,快速推进创建“国优”、“国卫”城市工作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工作面宽量大,必须强化举措,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要加强宣传,营造舆论。宣传工作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宣传发动放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的首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城管办等相关部门,要采取设宣传站点、组织流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条幅、办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目标办等相关部门要在本单位的内部刊物中开设“创优”、“创卫”专刊,报道我区“创优”、“创卫”工作动态,推介先进经验和典型,通报批评工作不力、任务完成差的单位。区新闻办、广电工作部等新闻单位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我区“创优”和“创卫”工作,在日报、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对我区“创优”、“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推动“创优”和“创卫”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努力在我区形成浓厚的“创优”、“创卫”舆论氛围,使“创优”、“创卫”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创优”、“创卫”工作,人人参与支持“创优”、“创卫”工作的大好局面。

(二)要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对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综合能力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全面考核。市委、市政府已给区委、区政府下达了目标任务,区上也已将这些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并落实到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会上,区政府还要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各相关责任单位必须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制订实施方案,按照倒计时的办法,排出各项工作启动、推进和完成时间表,落实人员,制订措施,狠抓落实。

(三)要各方配合,形成合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各级各部门和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务必树立“一盘棋”思想,务必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区文化旅游局、区城管办作为“创优”、“创卫”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搞好牵头、组织、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区公安、工商、交通、环保、环卫、卫生等“创优”、“创卫”责任部门,在“创优”、“创卫”工作中,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责任分工,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加强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行动,不得相互推诿扯皮。区级其他机关和驻区各企事业单位,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增强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责任感,发挥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心支持“创优”、“创卫”工作,自觉参与“创优”、“创卫”工作,为“创优”和“创卫”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要加强督查,务求落实。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务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坚决不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只动口,不动手;只部署,不落实,造成工作悬空,目标落空。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目标办要加强督查督办,派出人员,组织力量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信息反馈,对工作积极主动、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要予以表扬和宣传,对工作拖拉、推诿扯皮,工作顶着不办、拖着不干、放着不管、影响“创优”、“创卫”工作的单位,要坚决予以曝光,并追踪报道,直到工作任务落实和完成。四、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创建“国优”、“国卫”城市目标圆满实现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领导重视是关键。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区上已分别成立创建中国旅游城市指挥部和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指挥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区“创卫”指挥部办公室,还从区城管、工商、卫生、公安、环保、教育等部门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领导机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创建工作纳入主要工作议程,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综合调度,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局面,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二)广开渠道,增加投入。资金投入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的基本保证。要通过多种办法、多种渠道解决经费投入问题。区上将把“创优”、“创卫”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在财政中予以适当安排,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财政投入按时足额到位。区级相关部门、单位也要安排一定的“创优”、“创卫”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创()()优”、“创卫”工作的基本需要。各级各部门尤其要通过努力的工作和良好的业绩,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上级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对新建设的市政和环卫基础设施,可采取市场化运作办法,探索创新投资渠道和运作方式,多方解决投入问题。如公厕的建设,在搞好选址定点和设计的基础上,可引进业主投资建设,建成后产权归建设部门,投资业主则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4)

1.1经济状况。201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非公有制经济总收入均比上年大幅增长,各项存款余额在3400万元左右。根据对皎平渡各村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耕地面积调查显示,皎平渡镇并不是单纯的农业镇,第三产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当活跃,而第二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上升阶段。

1.2资源。皎平渡镇耕地面积2472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1.1亩。该镇气候条件良好,为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该镇还拥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其中48%为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傈僳族和傣族,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的汇集,形成了多元化交融各具特色的、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同时,该镇还拥有浓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巧渡金沙江指挥部旧址(四川窑洞)、皎平渡大桥等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留下的革命历史遗迹与纪念性建筑。此外,皎平渡镇矿藏资源丰富,如皎平矿山是昆明市最大的铁矿基地。

2.村镇规划建设要点

2.1认真贯彻国家城镇建设方针,坚持城市与小城镇共同发展。自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2.2加强交通体系规划。为彻底改善镇域内外的交通条件,创造经济发展的条件,需要形成区域内外有效的流通渠道。结合禄劝县总体规划,可规划建成禄大二级公路;结合对外公路的建设,将通往各村委会的道路统一提升至三级公路标准,并实现路面的硬化;建设镇区客运站,促进全镇交通运输;在各中心村加强临时性公交站点设施建设;实现中心镇区与各村委会之间镇村公交的畅通;实现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之间车行交通的联系;抓好镇村公路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常年无阻。

2.3给排水工程规划。给水工程的规划中,需要对各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予以考虑,根据人均综合用水量对镇域的用水量进行估算,各村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生活用水水源,建设生活用水处理设施,并保证生活用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有关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在排水工程的规划中,各村组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方法。如在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中,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处理;而分散式与合流制生活污水处理则宜采用净化沼气池、双层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进行处理。同时在经济欠发达、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条件的村镇,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采用简单、低耗、高效的多种污水处理方式。

2.4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针对村镇公共设施比较缺乏的现状,为了减少因公共设施对村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配置,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包括卫生队伍、服务体系、卫生设备与卫生室(所)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村镇的卫生人员素质,改善村镇的卫生条件。在皎平渡镇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中,规划建成卫生院,以及各中心村建卫生室,进而为村镇居民提供基本医务服务和执行防疫保健任务,构成镇区———中心村并渗透到基层村的卫生防疫保健网。

2.5重视教育事业规划发展。加倍重视农村的教育事业,在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同时应根据村镇的学校建设情况,在中学要配备电脑室,引入电化教学方式。规模较小的村,能到中心村就近入学的就近入学,条件不允许的,设立教学点。各中心村可配置幼儿园、文娱活动室来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在有需要的基层村建设小学,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以形成全镇基础教育网。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设施,建立农村扫盲工作站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供服务。

2.6充分运用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根据国家、市、县发展旅游业的精神以及各种法规、政策和战略的安排,在村镇的规划建设中应以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创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模式,同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备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村镇旅游业实现旅游资源市场化、旅游产业集团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3.结束语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5)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第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第三届人民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任期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0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7.3%,人均生产总值达29620元,净增6841元;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累计达到1372亿元,年均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7.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1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290元和8640元,比2012年增加6677元和2619元,年均增长8.8%和9.5%。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紫光天化蛋氨酸、今飞轮毂、华创风机制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天元锰业完成战略重组,美利纸业成功转型。新能源装机容量3.6GW,占全区的30.4%,电解铝达到31万吨。建成亚马逊AWS、云创公司2个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和4×100G云计算信息高速公路,使中卫乃至宁夏成为国家网络骨干节点,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3.5万台,吸引奇虎360、浪潮等140家互联网知名企业落户中卫。中卫云创数据中心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中关村中卫园建成投用,近期吸引6100余各界人士参观考察。初步形成了以金属锰、铝基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以云计算、云制造、云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一特三高”,打造硒砂瓜品牌核心保护区40万亩,“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23.4亿元。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园,万齐等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0家,农业合作社1360家,宁夏红、夏华、天瑞等品牌享誉全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旅游新镇、沙坡头水镇等一批景区景点,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中卫召开,中卫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2016年,预计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50万人次和42.3亿元,均比2012年实现翻番。充分发挥中卫交通区位优势,建成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工程,扩建沙坡头机场停机坪,建设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区,中阿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黑海高速正式通车,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四季鲜、全民创业城等商贸综合体建成运营。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8家,建设农家店800余家。全市进出口贸易额由2012年的9.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9.2亿元,增长1.1倍。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积极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建成“大河之舞”等一批市民休闲公园,完成高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新改建城市道路94公里,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54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43个、棚户区3.7万套。市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1%,市辖区达56%。海原大县城建设和沙坡头区、中宁县旧城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建成美丽小城镇15个、美丽村庄115个,改造农村危房4.2万户。改扩建中卫、中宁黄河大桥。建成农村客运站349个,全市行政村覆盖率达76%。全国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现场会在中卫召开,“以克论净”城市保洁模式全国推广,先后有387批5322人次到中卫考察学习。中卫跻身“国家园林城市”。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出台《关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美丽中卫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防沙治沙、黄河卫宁城市过境段生态综合治理及城区、美丽村庄绿化提升项目,加大退耕还林、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力度,完成造林封育32.5万亩、生态防护林资源达218.8万亩。严守耕地红线,全市实际耕地保有量达393万亩。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2.7%和38.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自治区控制指标。环保部挂牌督办问题摘牌,得到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及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全国政协调研组的肯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创新设立海兴开发区,沙坡头区以市辖区正式运转。成立市金融工作局,市属国有企业“1+X”归并重组,设立产业发展、扶贫担保等各类基金5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组建助贷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有效缓解了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商事登记制度,公布责任、权力和公共便民服务事项3个清单,建立“51311”行政审批体系,在中卫工业园区试点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取消所有市本级行政收费。推进中卫、中宁工业园区直供电改革,重点用能企业天然气直供改革,天然气交易8550万立方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沙坡头区、中宁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运营。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出台《加快推进开放中卫建设的实施意见》。与31个毗邻城市建立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同甘肃白银、内蒙古阿盟等周边地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宁夏大学亚马逊云计算学院列入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成果。举办“民营企业中卫行”活动,签约项目29个,金额288.8亿元。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1个,到位资金920亿元,是2012年的1.4倍。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85个,申请专利1075件,授权440件。新建高新技术园区2个,中国人民大学西部人才培训基地、兰州大学中卫高新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新建中卫九小等31所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校舍64万平方米,沙坡头区、中宁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建成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填补了中卫高等教育空白。建成中卫体育休闲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乡镇文化综合站“公建民营公助”模式全面推开。举办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等自治区级以上体育赛事20场次。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卫市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建成市人民医院医疗中心、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分院,完成海原县人民医院迁建,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304所。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推进“平安中卫”建设,建立城市大巡防体系,命案和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45.4%、12.2%。完善“1+X”工作机制,化解疑难案件263件。率先在全区推行安全生产第三方监管服务。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启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一争三创五推进”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拓展军民融合领域。中卫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办结一批民生实事。承诺并办结民生实事52件。财政投入民生16.2亿元,是2012年的5.4倍。创新“有土”“离土”两条脱贫路径,51个贫困村脱贫销号,10.6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新建、续建生态移民住房9218套,搬迁安置移民3.9万人,全面完成“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华润集团“基础母牛银行”等精准扶贫模式得到中央肯定。中卫市第二水厂建成投运。脱贫攻坚水源工程顺利推进,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海原县连通工程全线通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创新建立“四化一满意”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财政贴息3858万元,为6342名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6.4亿元,创业带动就业2.2万人。建成幸福院156个、敬老院14个、老饭桌62个,投入运营养老床位2235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24%。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5万套,1.2万户贫困家庭圆了“安居梦”。累计为51.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3.4亿元。一次性解决了1.2万套3421户群众的逾期安置问题,4.5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在全区率先将市本级1万余名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医疗补助范围。中卫市被人社部确定为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全国首批示范基地。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了以掌握“三基本”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大讨论活动,深化了市情认识,推进了思想解放。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任务,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累计办理区、市人大代表建议208件、政协委员提案801件,办理答复率均为100%。出台《中卫市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90次,决定重大事项840个。组建中卫仲裁委员会,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推行网上办公,全面公开政务信息,实行市长信箱、政务微博、媒体问政综合联动,市长信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1.3万件,办结答复率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相关规定,清退办公用房5.4万平方米,大幅精简会议文件,“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7.3%。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全部采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中介服务机构,节约资金12.2亿元。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统计、粮食、供销、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消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本届政府工作,我们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办成了一批增进人民福祉和事关中卫长远发展的大事、难事,一个年轻而富有魅力、开放而彰显活力、靓丽而充满实力的中卫屹立在祖国西部!成绩归功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全市人民的务实苦干。在此,我代表市第三届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区属驻卫单位、驻卫部队、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卫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各位代表,回顾本届政府工作,我们的前进征程步履坚实,我们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我们的创业体会弥足珍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卫建市晚、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仍是我市最基本的市情,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跃升”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产业新模式还在成长,新的发展动能还在孕育,新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山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财政收入总量小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尤其是少数干部庸政、懒政、怠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中卫加快转型升级、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提前翻番、两个重大突破、三个明显缩小、五个全面提升”的目标,绘就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中卫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弯道”上,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脱贫攻坚、西部开发等重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足用活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金字招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中卫发展的坐标定位和阶段特征,有效应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牢固树立“川区争上游、山区争先进”的“双争意识”,以新动能、新引擎、新路径、新活力“四新”要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增速换挡、弯道超车,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转型追赶、弯道超车”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山川协同发展、经济转型发展“两大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引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富民共享,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奋力开创开放富裕和谐美丽中卫新局面,确保与全区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0%左右,确保实现“一个提前翻番、两个重大突破、三个明显缩小、五个全面提升”目标。

“一个提前翻番”,即对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到2021年突破550亿元大关。

“两个重大突破”,即西线扶贫引水、城际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成,卫宁相向发展和海原大县城建设加快推进,带动山川协同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云计算和大数据、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带动经济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三个明显缩小”,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三项指标与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五个全面提升”,即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开放中卫

向改革要动能。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统一的行政审批机构,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将分散在部门的所有审批职责集中,实行一个部门管审批,推动行政审批全面迈入“单点单部门”方式,实现网上审批、网上注册、网上办事全覆盖。建成“政务云”,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市直所有审批部门业务数据联通,与国家部门、区级系统对接,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供销社、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管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激发农村活力。深化投融资改革,积极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强“1+N”国有投融资平台,不断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后备上市企业10家。深化要素保障改革,争取企业气价优惠、电价下降,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

向开放要活力。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银川、兰州、西安等周边区域中心城市对接合作,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建“中卫1小时经济圈”。密切与北上广深等沿江沿海地区交流合作,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开放平台,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中阿博览会,办好中阿博览会中国枸杞论坛暨中宁枸杞文化节,将云计算设立为中阿博览会常设分论坛。加强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等合作,促进贸易流通。发挥“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作用,推进陆路口岸保税点建设,建成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海关监管场所,争取设立镇罗公铁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加强与汉新欧、天津港等合作,实现中宁陆路口岸封关运营,建成银川保税区的配套区。办好环湖自行车、沙排、轮滑等国际赛事,促进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开放实效,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突出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在主导产业链延伸和耦合发展上谋划引进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招商”向“选商”转变,由引资金向“引特色产业链”转变,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开放环境。2021年,培育引进投资百亿元龙头企业4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600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

向创新要效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基地建设,构建“1+2+3”科技创新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沙坡头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宁枸杞科技产业园,推进科技研发与应用。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程,推动天元锰业、锦宁铝镁等企业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紧扣产业链和创新链,创新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加强海外人才合作,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10家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

二、以转型升级为突破,加快建设富裕中卫

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宁夏行动纲要,推动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建设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三新”产业,重点发展铝板带箔、钒钛合金、镍钛合金等产业,壮大原铝—型材—铝板带箔—轮毂制造链条,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化;重点发展协鑫高效单晶硅、协佳电池组件、隆基硅多晶硅等产业,推进新能源产业高端化;重点发展云计算配套电器设备制造、机架生产等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新经济规模化,打造“一个千亿元、四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抓好天元锰业、宁夏钢铁等企业扩规改造,推进钢铁、铁合金、电石企业循环改造,推广余热余气利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完善精细化工产业链,构建“上下游密切关联、资源能源互供互享”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引导产能过剩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低成本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建设园区微电网,开展直供电交易,探索园区节电模式。实施园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集污管网改造,加快建设园区集中供热站和工业管廊,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园区承载力。推动中卫、中宁工业园区一体化发展,加快中卫、中宁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国铁、地方铁路融合直通,构筑量价联动的物流体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65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

做精做特现代农业。优化“四区七带”产业布局,紧盯“1+5”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12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带、50万亩“原产地”枸杞产业带、40万亩蔬菜产业带、70万亩优质经果林产业带、6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100万亩牧草+200万“羊单位”草畜产业带和100万亩硒砂瓜产业带,特色产业占比达87%。推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水平,依托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枸杞电子交易中心等平台,在各大中城市实施“百城千店”计划,拓展营销网络,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中宁枸杞,硒砂瓜、马铃薯、供港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以枸杞精深加工、优质粮食和清真牛羊肉加工、乳制品生产为重点,培育壮大中宁新水农产品加工园,规划建设沙坡头、海原农产品加工园,扶持万齐、早康、夏华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义乌、中卫两地战略合作,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严把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关口,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380个,加强农产品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0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支撑体系培育,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万家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达30家,农村土地流转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率均达40%以上。

做活做靓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城,全面落实《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2016—2018年)》,加快实施城市综合提质、基础设施完善、品牌战略营销等工程,构建“一核、两翼、三带、四区、六线、多节点”全域旅游新格局。坚持重点景区提质扩容,一般景区“创A升级”,实施沙坡头“东扩、西延、南跨、北拓”工程,增强沙坡头景区的聚合力。深化与港中旅合作,力争港中旅“十三五”期间在中卫投资20亿元左右,使沙坡头旅游景区成为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加快推进腾格里湿地、沙坡头水镇、海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景点景区建设,完善中宁、海原旅游吸引物系统。实施黄河卫宁城市段治理工程,深度开发黄河资源,打造旅游新业态。推动沙坡头景区和腾格里湿地跻身国家级度假区行列。大力推进“旅游+”和“互联网+”,促进旅游与新型工业、特色农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实现倍增效应。争取沙坡头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实体运作,完善“1+4+N”全域旅游管理模式,打造“快旅慢游”交通体系,为游客提供各环节、全方位的服务。推动星级景区、酒店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免费WIFI覆盖,支持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发展网上预订、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推动品牌景区和品牌线路率先实现旅游服务智能化。全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2021年,全市力争五A级景区达到2家,四A级景区达到3家,三A级景区达到5家,接待游客12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36亿元。围绕打造国际云天城,加快亚马逊AWS、云创二期、中国移动等数据中心建设,引进美国ZT、浪潮等企业在中卫建设云计算配套生产基地,引进集成电路板制作等电子工业产业落地中卫,逐步形成云存储设备、桌面云终端等制造特色产业集群。依托中卫西部云基地,构建“一带一路”区域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促进与阿拉伯国家空间信息产业合作。争取国家工信部、安全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数据中心落户中卫,建设国家战略安全数据灾备中心,实现多级数据融合和大数据共享。贯彻大数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云天产业园为载体,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地基信息港,积极推进军民两用飞艇基地、火星探测科普体验基地、北斗导航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基地、国防教育及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基地建设。推进智慧中卫建设,深化政务、社保等“8+N”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为公众提供跨部门、一站式便捷信息服务。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对标美国凤凰城,抢抓大云西移机遇,盯紧“一个枢纽、三个基地”发展目标,创新“前店后厂”区域合作模式,着力在中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示范区建设。围绕打造交通枢纽城,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机遇,加强与新丝路、汉新欧合作,加强与天津、青岛、连云港、满洲里、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沿海港口、沿边口岸、铁路枢纽和航空港的贸易对接,实现国内东进西出的货物在中卫集结,推动货物通关、商检一体化运作,打造承东启西的宁夏国际陆港货物集散地。积极发展公铁物流、公海物流、多式联运等物流形式,建成乌玛高速中卫段等高速公路、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中卫高铁站跨黄河大桥。推进宝中铁路平凉至中卫段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争取开行中欧班列,扩建沙坡头机场,加密中卫至北京、上海、西安航班,使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更加便捷,打造亚欧大陆物流中转基地。2021年,建成五横两纵高速公路网、通往国内外连接欧亚大陆桥的“米”字型铁路网。加快镇罗公铁物流园、海原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争取设立上海石油天然气中卫交易中心和宁东物流园区中卫仓储区,让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中卫。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稳步发展冷链物流,积极发展电商物流,整合快递营业点、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等资源,推进“快递+互联网”“快递+电商”协同发展。

三、以民生改善为目的,加快建设和谐中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地制宜推进“有土”脱贫,全面落实“离土脱贫23条”政策,实施“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易地搬迁、教育脱贫、社会兜底”五项脱贫行动计划,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原则,培育发展枸杞、草畜、马铃薯、硒砂瓜等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光伏产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有1-2个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脱贫4.17万人。依托劳务移民、插花移民、县内移民等,实现易地搬迁脱贫1.55万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研究生每人每学年再资助5000元,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更多地依靠教育走出去,实现教育脱贫1.6万人。以汽车运输、清真餐饮、剪纸刺绣等为重点,加大技能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全部接受职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进城务工,引导劳务输出脱贫2.29万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2.99万人。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全面开展精准扶贫“脱贫保”保险业务,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配套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宁夏中部干旱带西线引水工程,建设沙坡头区至海原、海原至平川快速通道。启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搬迁安置任务。实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补贴,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因病返贫等问题。出台贫困群众提前脱贫激励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动脱贫。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创新社会帮扶机制。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帮扶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40所。实施学前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力度,鼓励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现有需求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计划,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海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中卫迈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县)行列。2021年,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88%以上,小学6年巩固率达97.5%,初中3年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5%。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国家级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打造西部领先、机制一流的职业教育高地。支持办好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建设工程”,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深入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实行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两年全免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全免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免费、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大力实施医疗设施保障、医护人员能力“两项提升计划”。迁建市中医医院,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化与北京、上海等区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加强远程医疗会诊,推动医护人员培训交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8张,县域内就诊率达85%左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级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并连通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县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长期均衡发展。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3个县级青少年文化宫,实现文体设施社区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全覆盖、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化“六进”活动,引导各类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建立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向低收入群众发放文化消费卡,为城乡居民提供“普惠式”文化消费。依托中卫云天产业园,加快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动漫、影视创作等新型文化业态。扶持大麦地阳光文化产业园、中宁枸杞文化产业园、海原回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文化、旅游、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健全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搭建开放式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2021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稳妥实施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社会保险经办资源,实现“五险合一”经办管理,构建城乡一体社会保险体系。实施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工程,织好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与物价、收入相协调的联动机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启动实施干部职工住房补贴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设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园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做好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关爱保护工作,提高残疾人福利补贴标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2021年,全市法定人口基本社会保险、困难群众救助兜底、困难失能失智老人救助补贴、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区单位“三社联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卫。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能力,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依法分类处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格清真标识的审批、使用和管理,严禁公共场所和世俗生活宗教化,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以统筹协调为关键,加快建设美丽中卫

落实空间规划。扎实做好“多规合一”试点改革,科学界定主体功能区,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守基本农田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按照“产业连城、生态连城、水系连城、交通连城”思路,规划建设沙坡头区至中宁快速通道,推进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城相向发展。准确把握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城市功能布局,打响“滨河沙坡头、杞乡中宁、生态海原”品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中卫。

打造美丽城市。坚持新城、老城联动发展,持续推进美丽城市“九大工程”,争取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完善沙坡头水镇、旅游新镇、高铁站核心区配套,加快推动产业项目集聚,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市区道路畅通工程,新建市政道路89公里。继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城边村、重点集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绿地公园、立体停车场、城市充电桩等项目建设,完善供水、供热、供气等老旧管网改造,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继续深化户籍、养老等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2%。

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村庄72个,改造危房1.4万户,农村砖房率达91%。配套完善供水、供热、通讯、道路、垃圾处理等设施。巩固“5个3”乡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统筹生态移民迁入地村庄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鼓励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车。实施新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工程。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区建设。2021年,全市所有乡镇、村庄达到美丽宜居乡村标准。

保护美丽环境。强化北部沙区林草建设管护,建设市民休闲森林公园,提升中卫、中宁等工业园区绿化层次,推进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巩固扩大生态经济林面积。切实保护生态资源,坚守“生态红线”,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林地、林木资源管理,严厉查处涉林违法行为。2021年,全市规划新增造林面积1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4%。深入实施蓝天、绿水、净土、工业污染治理等行动计划,精心呵护好中卫的绿水青山。突出整治工业污染,加大“三废”治理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规定,全面落实重点企业在线监测、IC卡管理等措施,严惩偷排超排,坚决关紧污染“排放口”。加大燃煤锅炉、工业烟粉尘、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完成沙坡头区、中宁县城市燃煤供热锅炉替代工作,海原县天然气实现联通。全部淘汰黄标车。依法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确保百姓用上放心水。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农作物秸秆、农用残膜利用率。2021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五、以职能转变为抓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坚决服从市委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吸收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改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方式。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阳光透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怕担当、不负责等庸政懒政怠政问题。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加强督促检查,切实解决重安排、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坚持抓严抓紧抓细抓实,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恪尽职责、善做善成。

建设服务政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期待,政府工作更加切合人民群众需求,公共资源更多向民生倾斜。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给予困难群众更多关心和帮助。

建设阳光政府。突出抓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公开,做到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例行、应急、政策解读等机制,着力提高政务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不断提升传播能力,打造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便民服务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洁建设,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执纪审查,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是中卫实现转型追赶、弯道超车的关键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用大项目、好项目促投资、保增长、惠民生,全年计划实施项目374个,总投资1675亿元,完成投资499亿元。开工建设工业、旅游、云计算、交通物流、农业及生态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60个。紧扣国家政策走向,谋划争取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围绕自治区60大庆,使我市更多项目进入自治区和国家盘子,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前推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年”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中阿博览会、全国工商联常委会暨民营企业助推宁夏创新发展大会在宁召开机遇,加强对接,主动沟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确保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0亿元。

二、优化结构布局,力促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三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协调服务,确保天元锰业四期30万吨金属锰、今飞公司500万件汽车轮毂等10个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宁钢60万吨高速线材、利安隆高分子助剂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强项目前期,力促中化国际锂电池正极材料、协鑫晶体二期2GW高效单晶硅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实行“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园区供电、供水、道路、污水处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工业节能降耗,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低端落后工艺。加快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培育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0%。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

三、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枸杞、蔬菜、苹果、硒砂瓜、草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粮食产业攻关示范区5000亩、优质水稻示范区1万亩、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2万亩。实施经果林低产园改造1.5万亩。加快枸杞、苹果扩规提质,新增枸杞2.2万亩、苹果9500亩。开工建设江苏绿港设施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永久性蔬菜基地1万亩。推行硒砂瓜“小产区”管理,培育万亩以上小产区5个。打造香岩集团等2个自治区级草畜示范点,加快推进中地乳业集团等万头奶牛场建设,全市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33万头和260万只,存栏奶牛6.5万头。完善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2个万亩种薯繁育基地,示范推广一级种薯20万亩。引导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社会化综合服务站10个。建成中卫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创建示范点3个。全市农业增加值达59亿元,同比增长5%。

四、围绕提质扩容,加快全域旅游进程。投资34亿元,重点实施沙坡头景区提质扩容、沙坡头南岸半岛、腾格里湖高墩湖酒店、中宁胜金关至黄河大桥以东沿河景观廊道、海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项目,不断提升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智慧旅游一期项目。打造以童家园子、桂王花园等为重点的一批乡村旅游,新增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完善旅游交通组织体系和旅游吸引物系统。做大做强旅游融资平台。加大与港中旅合作,督促落实投资7亿元。开发“冬日威胁”网景游戏,实现线上虚拟景区与线下美景互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完善“1+4+N”的全域旅游管理模式,重拳整治“黑导游”“黑出租”等违法行为。全市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分别增长23.6%和23.5%。

五、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壮大信息产业。实施好自治区“三号工程”,加快推进西部云基地建设,争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集中力量推进亚马逊AWS、奇虎360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运营。加快中国移动、云创二期、中国联通、可信云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率先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先导示范区。统筹建设云计算展示馆及配套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中卫市中小客户孵化数据中心项目,完善运营模式,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孵化。紧盯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和华为、京东、美团、IBM等重点企业,千方百计对接,力促落地。引进服务器组装、钢构生产、机房运维等云设施产业,深度挖掘数据应用,促进政务云、医疗云、环保云等云应用项目建设,打造云计算上下游全产业链。积极与中央军委和国家相关部委对接,力争将国家级卫星遥感、导航数据云平台(灾备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地基信息港落户西部云基地,建设军民两用飞艇基地一期工程、国防教育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基地。

六、发挥区位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开工建设沙坡头区至海原、海原至平川快速通道,扩建平凉至中卫铁路、太中银铁路,加快建设吴忠至中卫城际、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等铁路,疏浚中卫经中宁至青铜峡水上旅游航道。加快建设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等6个物流园区,建设迎水桥铁路口岸,推进中宁陆路口岸封关运行。稳定开行中卫—中亚(中阿号)国际班列,吸引汉新欧等欧洲国际班列在中卫铁路口岸集结货物。加快与新疆国际陆港公司合作,争取将迎水桥编组站作为乌西编组站的前沿。加快市场培育,发展钢铁、金属锰、精细化工、建筑材料等配套物流产业,打造区域性生产资料转运中心。依托城乡物流配送、邮政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活性物流服务网络。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对接,进一步扩大中宁电商孵化中心等规模,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七、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坚持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并举,改造各类管网128公里,换热站11座,新建市政道路27公里,开工建设城市停车场,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实施棚户区改造9000套,完成安置住房1650户5000套,改造老旧小区31个。加快海原大县城及沙坡头区、中宁县旧城改造建设,建成美丽小城镇4个、美丽村庄15个。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城区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改造,市区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沙坡头区、中宁县淘汰20蒸吨以下供暖和工业燃煤锅炉。严管严查扬尘污染,抓好建筑施工扬尘、渣土车、黄标车淘汰管控等工作。建成运营中卫工业园区中水厂。在所有国控、省控、市控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和智能IC卡排污监控系统,重拳打击企业偷排,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兴林富民、湿地保护、绿化美化”五大生态工程,完成造林23.6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6.5万亩,补播改良天然草原95万亩。

八、推动重点改革,释放创新发展活力。继续简政放权,加快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权力清单涉及的20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抓好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并联审批,推行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对市属国有企业进行整合,新建市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做实政府融资平台。推进农村“4+2”改革,在沙坡头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和农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培育土地股份制合作社20个,发展土地托管型服务合作社10个。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综合执法法律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推进工业园区电力体制改革,成立中卫、中宁工业园区售电公司,力促重点企业天然气直供。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6)

刚刚闭幕的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对20xx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全县20xx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紧接着召开“创建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工作表彰大会,对今年的创卫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全面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大力度的工作,向创建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新目标迈进。可以说,这次表彰大会,也是落实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一次网会议。今年的创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组的考核验收。通过开展创卫工作,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卫生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到了新水平,城乡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有利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通力攻坚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民参与、无私奉献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在创卫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各级部门、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创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创建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我们不仅取得了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这块含金量较高的城品牌,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博湖县的城形象。通过创卫,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改善了城环境,凸显了城特色,提升了城品位,扩大了博湖县的影响力。一个整洁文明的新博湖初步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上下的文明意识。通过开展创卫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生活习惯正在形成,生活、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城管理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文明向上的卫生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正在深入人心。

三是进一步凝聚了全县的民心。创卫的过程就是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我们创建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爱我博湖、建设博湖的热情,有效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促进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创卫工作要求严,难度大,我们面对困难坚韧不拔,最终通过了自治区的考核验收,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造条件,发扬迎难而上、敢争第一的精神。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十足的拼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荣获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称号,标志着博湖县的城面貌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环境建设实现了新的提升;标志着我们又增添了新的城品牌和发展资源。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城镇卫生有待继续完善和加强,城乡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用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创卫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是责任更大了、压力更大了。希望大家把创建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作为新的起点,与时俱进,继续保持和发扬敢打硬战、勇于争先的精神,树率先发展之志,创率先发展之举,努力争创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

二、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县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争创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为有效载体,明确更高的工作标准,确立更高的工作定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一是要更加体现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新任务,就要树立和落实全新的科学发展观。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城建设,都要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博湖县不仅要在全州加快发展中勇于争先,而且在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上也要领先、也要超前;不仅经济工作要同强的比,向高的攀,同快的赛,城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不断自我超越,也要争先进位。在今后的城建设和城管理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把容、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来,彻底改变城卫生管理滞后于城发展的被动局面;更加有效地把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与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以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促进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

二是要更加体现文明城建设的要求。文明城展现了一个城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化城的主要标志。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创建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

在创建卫生红旗县城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

县城的新目标,就是对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加快新目标建设步伐,就是要通过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塑造良好的城形象,形成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城风貌。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在创卫工作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城建设步伐,为实现新的创建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要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在这次的创卫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热情之高,支持面之广,参与程度之深,使人感动,催人奋进,这是因为我们的创建工作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加快创建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城建设步伐,根本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执政为民的宗旨,在更高层次上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质量,在更大范围内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深情,办实事要有激情,对困难群体要有人情,要真正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每年都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实事、好事,推动创卫工作每年都迈大步、上台阶;要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对城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下大力气建设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人居和创业环境。

三、努力开创城镇卫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加快精品生态旅游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步伐,不仅仅是建设系统、卫生系统的任务,而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全县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这里提三条要求:

一是切实落实爱国卫生责任制。各、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的工作机制,按照新的目标、新的责任、新的起点,新的做法的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做好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工作,真正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氛围。

二是切实明确工作目标。各部门、单位都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自己在新的创建目标中的工作任务;明确自己争先进位的目标;明确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确保创建工作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新的突破。比如明年即将实施的农村沼气项目,农业局、爱卫办要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标准,搞好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切实加强长效管理。健全县、乡、村(居委会)三级管理网络,确保各个层面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留空白点,真正把创建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篇(7)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工作理念,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劳作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

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开设的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庄等进行监督、检查与服务,推进全县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庄达标升级,为游客创造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提升昌黎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管理范围

本实施意见所称的家庭旅馆,是指以家庭空置房为基本接待单位,以住宿旅客为接待对象,以盈利为目的,以个体管理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小型旅游住宿接待设施。

本实施意见所称的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经营(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以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及农民生活等资源体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为特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

职责分工

家庭旅馆、农家乐实行“部门指导、属地管理、行业自律”的管理原则。

县公安、工商、卫生、食药监、安监、质监、消防、旅游、物价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依法对家庭旅馆、乡村酒店、农家乐实施监督管理,乡镇政府负责所属辖区内家庭旅馆、农家乐的管理指导。

(一)公安部门负责审查开办家庭旅馆、农家乐的安全条件,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建立旅馆业治安管理档案;指导、监督家庭旅馆、农家乐建立并实施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工商部门负责检查工商营业执照办理情况。对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家庭旅馆进行督促并采取简化程序进行办理。

(三)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卫生监督监测、验收和卫生学评价,负责发放卫生许可证,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查是否有健康证明;有相应的医务点(所、院),能满足游客需要。

(四)食药监部门负责检查厨房、餐厅、卫生间及从业人员卫生健康情况。要求厨房与餐厅布局流程合理,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墙壁贴满瓷砖,地面硬化防滑,餐具经过消毒,干净卫生。卫生间为水冲式,男女分设;负责指导建立食品采购台账,食品加工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等,确保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

(五)安监部门负责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主要检查是否按规定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经营)“三项”制度(规章制度、责任制度、操作规程);是否按规定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是否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有培训记录;是否按规定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及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是否建立安全投入台帐;是否按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检查家庭旅馆自酿红酒、自制花粉、蜂蜜等产品的质量安全。

(七)消防部门负责每年暑期前检查消防设施、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知识掌握情况及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核发《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等。

(八)旅游部门负责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操作规范,负责对家庭旅馆、农家乐进行等级评定和管理,负责标识标牌的式样设计;负责检查旅游秩序和旅游安全,协调解决旅游服务质量投诉;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礼仪、业务、质量培训。

(九)物价部门负责开展价格监督工作。主要检查价格是否公开;商品是否明码标价。

(十)各乡镇区负责对辖区内家庭旅馆和农家乐的经营行为、安全管理、卫生状况等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十一)家庭旅馆和农家乐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县政府的有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服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家庭旅馆和农家乐规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规范管理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旅发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县旅游局副局长任副主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