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策划方案模版

策划方案模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8:12

策划方案模版

策划方案模版篇(1)

顶层设计与选题策划

“顶层设计”由“顶层”和“设计”两个词语构成,其含义也可由此引出。首先,顶层设计是一种设计行为,它必须体现设计的共性要求。设计又是体现人的主观意图和能动性的过程,但这种体现不是随意的,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并使用特定的技术和工具,这样才能视觉化地呈现设计者的意图。其次,顶层设计是一种高屋建瓴的设计,在遵循一般设计法则的同时,还有一些个性化要求。这里的“顶层”不同于“中层”或“基层”的设计,具体而言就是不同于部分的、细节的设计,它把局部设计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局部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体,即系统。

顶层设计就是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自高端开始进行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后来,人们把这一理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其意在于强调规划设计要突出整体战略和理性思维,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同样适用。首先,顶层设计是主动策划选题的要求。设计是一种带有显著主观性的活动,选题策划的顶层设计也是如此,其实质就是选题策划的方案。它要求选题策划者善于发现图书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主动调整选题策划策略、思路,以确保选题策划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顶层设计也是选题策划的要求。作为顶层设计,选题策划方案必须着眼于图书出版的全流程,突出系统性和前瞻性,致力于把图书出版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作者选择、书稿提纲、内容编排、装帧设计、营销方案、市场推广、媒体宣传等,按照其内在逻辑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顶层设计与品牌打造

顶层设计可以为出版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提供服务和支撑。清晰有效的出版战略是保持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正确出版战略指导下的选题开发才会真正形成品牌特色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图书市场的竞争逐渐趋于饱和,市场需求已向理性回归,粗放式的生产拉动销售的模式已经不能支持出版企业的长期发展时,很多出版企业便面临着库存和退货增加、单品种效率下降的困境,销售规模增长乏力。对于一家出版企业而言,进一步扩大规模可能可以通过扩张出版领域实现,但就每个领域特别是市场趋于饱和的传统出版领域而言,已经很难通过规模扩张获得更大收益。如果要想实现持续的稳定发展,必然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赢利水平。而提高利润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定价,而应是通过改变出版策略、优化产品和产品组合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单品种的销售数量和成本利润率。而走打造品牌之路已成为多数出版企业的共识。品牌形象一旦在市场和目标读者中形成,对于扩大销售、增强对作者的吸引力乃至提高利润率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顶层设计,对图书品牌有了明确定位,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出版者向着既定方向发展。

然而,顶层设计是一种主观性的决策,因此评判顶层设计的准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这种主观活动是否与出版实际相适应。顶层设计的方案应来自出版实际又高于出版实际。这就要求选题策划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专题研究,立足市场需求,广泛设问于市场、读者,以此来把握选题策划的准确性、可行性,切忌闭门造车和“关门设计”。在出版实务中,在实施顶层设计方案时,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选题策划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执行者往往会变形、走样。选题策划实际上存在着碎片化,编辑、作者、美编、印制、发行等各环节各行其是,未能按选题策划的要求、步骤进行。实践表明,对选题策划的整体设计不足,会造成出版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策划方案模版篇(2)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策划方案模版篇(3)

关键词:社会策划模式 社区社会工作 案例研究

近年来,社区发展作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城市的社区化也呈明显的加速度趋势。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手法之一,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因地制宜地促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是目前我们正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社会策划模式是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是指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的分析处理社区问题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社区、社会发展的发展策略,也是指具体的发展项目的策划管理。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笔者以2007年参与《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在四川德格县当批村的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为例,着重探讨社会策划模式如何在社区工作中产生作用,社会策划模式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是什么?社会策划模式在社区工作中有何优势,有何劣势,如何扬长避短?

一、社会策划模式下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1、社会系统分析理论

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发展成为“社会系统理论”主要流派之一的“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在《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的项目中,笔者团队便运用了这一理论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策划模式的理论之一。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看待当批村的需求与发展,并且照顾到当批村组织成分和运作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期望将当批村的各个部分:村民、家庭、学校、寺庙、医院、环境统一起来,用联系方法分析每个部分对于整个当批村的影响,从而制定适合于当批村发展的社会策划方案,脚踏实地地帮助当地发展。

2、环境保护主义与绿化社会工作

环境保护主义当前也常被称为“绿色哲学”。其基本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基于生态学的立场,与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相反,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在绿色哲学的影响下,一些社会工作者也提出“绿化社会工作”的概念,认为面对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环境区域”的危机,社会工作者应继承其历史使命,为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寻求出路。基于以上理论《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项目提出重建生态平衡的居住社区的目标,协助居民解决当批村的环境问题以及保留最大的和最优化的环境和社区空间,使居民享有有助于身心发展的生活条件,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参与活动,建构社区关系网络。

二、社会策划模式下社区工作的任务内容

1、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明确的服务使命可以鼓励工作人员认同,并指引他们认清工作的方向、范围、重要性及意义,指导其建立工作目标。

《国际雷利计划 - 中国体验》旨在协助香港青年发掘潜能及培养领导才能。透过考察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以及参予一系列一连串协助小区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项目,促进青少年个人发展,同时亦为改善落后地区的社群生活献出一点绵薄之力绵力,协助当地计划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分析环境和形式

社区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资料,了解对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他们与计划的关系及对计划的期望和要求。

德格县温拖乡当批村海拔4000多米,地处偏远藏区——雅砻江边,交通极不方便,从成都前往最少需三天。村民以畜牧,农耕为主业。当批村并无固网电力,自来水供应及基本通信设备。全村信仰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 (白教),村中有一寺庙—— 襌印寺,孩子们过去长到六、七岁就会到寺庙去学念经。当批村是巴珈活佛前世修行得道的地方,先后为当批这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建设大桥、禅印寺、禅印寺小学及藏医院。禅印寺小学,为村内适龄儿童提供正规及基本汉语教育。校内的窗户及墙壁亦都甚为破烂,亦欠缺康乐设施。

3、确定需要

目前当批村的需求:(1)小区生活:电力供应系统;清洁饮用水供水系统;生活垃圾处理方案;改善人们健康及卫生常识。(2)发展教育: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志愿教师的生活补助;教学物资(教具、文具、学习用品等);孩子们的生活物资(衣服等用品);资助能力较好的学生到城市学习,学习传统藏族文化。

4、方案

目标建立后,就需要列出所有能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和策略,并确定各个方案的理论依据,使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法和效果联结起来,以便能够评估各个方案的收益与代价,掌握其效果和效率。在执行方案期间,策划者需要监管整个运作程序,以免工作偏离轨道。同时要从实际工作中了解和学习应付某些执行上的问题

5、评估结果

评估设计也是策划的一部分工作。评估和总结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评估的目标、指标、需要收集的资料、量度表现的方法等。

从2007年项目开始至今已有5年,当批村于2008年建立完善电力设备,并于2008年春节之前全村通电。2009年饮水设施建设完毕。2011年末禅印寺小学建设完毕,5年内已有30名学生受到资助到外地上小学,同时每年教学和学生生活物资都准时送到当地。至今《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已经圆满结束。

三、社会策划模式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①技术专家

在《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项目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了前期考察当批村人文和环境状况的工作、分析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支援当地的各种条件,为社会各界提供不同方面的资讯,拟定计划、招募志愿者、募集资金、开展监督项目实施,最后完成整个项目的评估工作。在项目中,社会工作者尽管不是每个计划都自己亲力亲为,但更重要的其是作为一个项目总体协调和资源运作的角色。

②方案实施者

在《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项目中,作为项目总协调,社会工作者全程参与到项目策划、实施、总结评估过程中,组织来自各个行业的志愿者按照预定方案一步一步完成计划。

四、社会策划模式在实践中的提升

理论上,社会策划模式下的社区工作应具有以下不足:一是居民参与率低。首先,在服务目标方面,常常由社会工作者来确定什么是民众的需要,可能未真正代表民众的心声;其次,由于在决策过程中缺少民众的参与,可能导致民众对计划本身缺乏兴趣和投入。二是服务对象对所提供的服务的依赖性上升,可能导致被动民众群体的出现。但是在《国际雷利计划-中国体验》走进川区项目中完全克服了社会策划模式这两个缺点。首先,项目居民参与率非常高。由于上文提到的项目组织方在香港,与项目地相距很远,因此项目平时的运作和监督都落到了当地政府、巴伽活佛和当地村民的身上。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前期社区调查阶段已经在当批村支教一年有余的时间,充分地将策划方案与当地村民有所商议和决策。其次,针对第二个不足,项目只提供五年的支援,同时社工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连接政府和巴伽活佛充分建立了当地居民的自组织,注重提高本地人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若要克服其本身存在的缺陷,需要在社会策划模式实践中,以社会策划模式为主,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辅,两种手法相辅相成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完成社区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P98)

[2]徐永祥,《社区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P58)

策划方案模版篇(4)

关键词:公共政策 政策制定 利益分析

一、引言

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并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利益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就必然会给公共政策的制定带来挑战。因此,构建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分析模型,考虑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取向,探究不同利益阶层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就很有必要。

二、文献研究回顾

“利益群体”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分析》一书中,将之定义为“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和命运的群体。”[2]随着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发展,各种利益群体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空间逐渐加大,对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政策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社会全体成员,或是针对一类人、一群人(某一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等)。然而,社会却没有完全一致的价值和利益存在,只有团体与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存在。一种政策是否得到有效的支持,取决于它对于不同利益群体的损益状况[3]。由此可见,在转型期的中国,利益群体概念更具有实操性和代表性,以其为分析的切入口,更能把握问题的本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利益群体的发展并不平衡,代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利益群体比较薄弱,而通过获得合法性而存在的利益群体,甚至是利益集团已经占据了社会话语权的主要渠道。无可避免,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着对抗性以及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且矛盾对抗性有增强趋势,更有甚者是那些非法利益集团借合法外壳寄生在合法组织之中,从而占据了其他利益群体本应享有的利益分配,这进而导致的不公也是当前转型期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也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和妥协的过程。“人们对政治改革目标选择和政策方案的设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政策选择过程充斥着各方的政治互动和博弈。”[4]张金马认为利益博弈主要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的理性选择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并不解决如何作出决策的问题,而是解释理性的人如何在竞争状态下作出决策[5]。朴贞子和李洪霞认为在利益博弈中,政策的制定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主张阶段性地推进政策的变化,通过妥协和协商化解矛盾,谋求组织体系的稳定发展[6]。这就表明,政策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博弈,利益既是博弈的源头,也是博弈的归宿,更是充斥在整个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并被各利益集团使用的工具。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由于诸多社会主体利益需求不同形成了利益层次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公共政策所指向的利益对象进行利益衡量,进而分析其利益层次差异,综合考量以优化公共政策的应有价值[7]。而这种衡量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利益均衡。利益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因和最终目标,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与矛盾,特别是协调强弱力量不对等的社会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形成和保持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是维持整体社会基本的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应该把利益均衡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8]。

三、利益分析模型构建

根据以往的研究,笔者认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把握住这三个点,即以利益群体为切入口,以动态的利益博弈为工具,以利益均衡为目标导向。故而笔者提出了基于此三个重要维度的公共政策利益分析模型。

(一)公共政策议程与利益搜索

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是建立公共政策议程,也就是把社会生活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提到政策制定的议程上,而这个社会问题能否被提上议程,取决于各利益相关主体对其的迫切关注程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迫切性,更大意义上仍然会停滞在社会问题阶段。反之则会顺利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形成公共政策问题。这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决策部门利益搜索模型

在从社会问题到形成公共政策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以公共决策部门为主导。而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关键的必不可少的就是首先由作为主导主体的公布决策部门进行利益搜索,尽可能的搜索关注该社会问题的所有利益相关主体,也可称之为利益相关群体。传统的利益群体分析法大体把我国的人群划分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政干部、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军人警察、宗教职业者、游民等9个利益群体。这种分法主要是以社会分工和工作职业为依据,但笔者在这里采用的是利益阶层分析法,把各利益相关群体,大致分为执政者、资本持有者、知识分子、城市工薪阶层工人阶层和农民。笔者认为这种以社会结构为依据的分法更具有概括性,也便于确定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在利益搜索过程中,同时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所采取的依据以王浦劬教授的分法为主。按照实现的时间的远近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照不同的范围分为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按照不同的性质分为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王浦劬教授称之为利益矛盾)[9]。只有顺利的完成的对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搜索和利益关系分析,才便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二步的展开,也就是公共政策规划。

(二)公共政策规划与利益衡量

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二步便是公共政策规划,也是整个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核心环节,可谓是重中之重。大多数学者把公共政策规划分为:公共政策问题界定、公共政策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和方案评估四个环节[10]。而利益衡量统一于公共政策规划的四个环节。这种利益衡量建立在公共政策决策部门对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搜索和利益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形象直观的解释利益衡量在公共政策规划四个环节的体现,笔者建立了公共政策规划决策树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公共政策规划决策树模型

在公共政策规划过程中,首先是对公共政策问题P的界定,主要包括问题的根本性质、发展程度、影响范围和形成的原因等,问题界定的始终我们无法否认公共政策决策部门是以利益衡量为前提的,也可以说界定就是衡量的过程。在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基础上,要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分析和选择,当然目标可能会有很多,但对目标O1、O2和O3的选择的原则是保证其先进性、可实现性和目标相关性等。选择目标的过程也是利益衡量的过程。公共政策的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是进行方案设计,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把握公平与效率、系统协调、可行性、稳定可调性和科学预测五个主要原则[11]。在方案A1、A2和A3设计完成后,必须要对其进行评估,也就是方案选择的过程。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主要把握三个维度,即效果、概率(可能性)和重要性。效果主要是事实标准的衡量,包括投入和产出、效率和政策回应程度等。概率主要指定量分析,重要性指定性分析,也可称之为价值标准分析,譬如公共政策是否符合大多数的人的利益[12]。评估衡量权衡的结果是比较三种方案的利益比较,也就是比较B1、B2和B3的“大小”。最后决定最终的可实施的公共政策D,并提交公共政策决策部门,以便完成公共政策规划的最后一环,即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在整个公共政策规划过程中,利益衡量无处不在,可以说整个过程就是利益衡量的过程。

(三)公共政策合法化与利益分配合法化

从公共问题到进入公共议程,到公共政策制定相关部门进行利益搜索,到公共政策规划与制定,只是构建了展示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分析的骨架。而且能否有血有肉的得到公众的认可,产生预期的效应,达到预计的目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公共政策合法化。陈振明把其定义为:“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行为过程。”[13]笔者认为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就是对执政者、资本持有者、知识分子、城市工薪阶层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等利益群体利益分配的合法确定的过程。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始动力。

四、结语

陈庆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4]利益分析贯穿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始终。当前我国已步入社会快速转型期,伴随着这种转型,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必然发生分化与重组,各个利益阶层都会为了本群体的利益而寻求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渠道。当这种利益渠道不畅通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就是要充分正视各利益阶层的存在,衡量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强化利益相关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作用,鼓励各利益主体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并进行社会监督,实现利益协调和科学民主的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49.

[2]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四卷).阿马蒂亚·森:“有限理论性”辞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孔德静.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群体分析——以怒江水坝计划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1,1:206.

[4]徐湘林.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标设定和策略选择[N].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5]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朴贞子,李洪霞.政策制定模型及逻辑框架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6).

[7]全永波.公共政策的利益层次考量--以利益衡量为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9,292(10).

[8]汤伶俐.从公共利益到利益均衡--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2(下):167.

[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1-52.

[10]王春福.有限理性利益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9-144.

[11]王达梅,张文礼.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205-207.

[12]蔡军.公共政策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47-148.

策划方案模版篇(5)

【论文摘 要】本文浅谈了运筹学的内容和特点,并对其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管理问题,研究的基本工具是数学。运筹学也被称为管理科学。

运筹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通常认为运筹学的应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从军事部门开始的。运筹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军事、能源、生态与环境、运输、城市规划、教育、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系统都用到运筹学的各种方法进行规划管理。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快速发展,运筹学能够解决规模更大、更复杂的问题。随着运筹学的广泛应用,运筹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不断地丰富,并形成了运筹学的许多分支。

本文根据以上运筹学的应用性和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运筹学的内容和特点,并重点探讨了运筹学教学内容和讲授方式的改革问题。

一、运筹学的内容和特点

1.运筹学的内容

一般来说,运筹学可分为规划理论、决策理论、随机理论。其中规划理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主要解决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最佳路线的确定、非线性系统的优化等问题。决策理论包括对策论、决策论、图与网络、网路计划技术等,主要解决管理领域的各种复杂的决策问题。随机理论包括的领域更加广泛,如排队论、存储论、仿真技术、为序更新理论、可靠性和质量管理等分支,它主要解决随机系统、模糊系统以及不确定系统的复杂问题。由此可见,运筹学是具有许多分支、方法和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2.运筹学的特点

(1)运筹学是基于数学的一门学科。运筹学实际上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具有某些目标的优化问题。如经济、管理和国防等部门在内外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问题。它是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将实际系统的复杂问题尽量做到定量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2)运筹学的发展与实际应用息息相关。运筹学的产生起源于军事问题,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被应用到社会、经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3)运筹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运筹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其他学科的成果,如系统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不断丰富了自己的内容,形成了较完善的边缘学科体系,与很多学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4)运筹学的领域越来越大。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运筹学的新分支及新算法,例如规划论中的随机规划和模糊规划及线性规划的一些新算法,决策支持系统及专家系统、mrp理论、模拟技术、遗传算法等。运筹学正在加快扩展自己的应用领域。

(5)运筹学的发展促进了很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从前,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一般局限在军事、工业、农业等有限的部门,但目前逐渐扩展到社会、文化、服务等领域,如生态与环境、城市规划、服务行业、教育部门等各个系统都利用运筹学的各种方法进行定量的规划,这些部门不断的吸收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

二、运筹学教学的改革

1.运筹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运筹学具有上述的内容和特点,国内外大学的很多院系将运筹学作为必修课,运筹学已成为大学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基础。但我国各大专院校所开设的运筹学课程,其内容庞杂,授课方法陈旧,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和应用需要。因此,必须对大学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因为运筹学发展迅速,分支内容越来越多,新理论和算法层出不穷,所以必须对讲授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取舍的标准应放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意义,在后续课程使用较多的内容上,即在实际应用中,以比较常用为标准。

(2)因为运筹学的各种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必须对运筹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

(3)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和丰富,特别是像运筹学这样的理论推导繁琐、各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复杂,更应该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授课的效率,即应该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运筹学的改革内容

(1)根据运筹学应用情况的统计调查,对运筹学分支的调整和取舍。不同的年代,运筹学的应用情况也不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运筹学开始普及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运筹学应用情况的排序是数学规划、排队论、决策论、存储论、网络计划技术、可靠性理论等。我国现行的大部分教材基本上按以上的排序形成体系,并安排内容。例如使用较广泛的运筹学教材《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主要内容都是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网络计划技术、排队论、存储论、对策论、决策分析等章节。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这些排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90年代运筹学的应用排序为数学规划、统计方法、模拟技术、排队论、决策分析、随机过程、网络分析、建模技术等,而且目前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紧跟时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运筹学分支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取舍。如减少排队论的理论课时,增加统计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课程时数,确保让学生及时了解现代运筹学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2)根据运筹学的应用需要,对运筹学每个分支的讲授内容进行调整。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但具体讲授时,在线性规划的众多内容中,将侧重点放在哪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讲授中,在保持线性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应强调影子价格和灵敏度分析的内容。因为影子价格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讲清影子价格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在实际的线性规划模型中,其系数经常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动,这些系数变动对最优解和决策影响较大,灵敏度分析及参数线性规划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但在现行运筹学教材和大纲中,对这些内容强调的不够,而且很多教师讲课时都忽略这部分内容,这是不可取的。

(3)根据专业的特点,强调运筹学的应用。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应用运筹学等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因此,在运筹学的讲授中应特别强调运筹学的应用。如实际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整数规划和目标规划及运输问题的应用。随机规划和模拟技术的引入和介绍都是为了强调让学生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由于许多系统涉及到技术、经济、心理、偏好等综合因素,解决这类问题光靠定量方法是不够的。应该将运筹学等常用的定量方法和非数学方法(定性)相结合,才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层次分析法就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这些看起来简单和粗糙的方法,对解决一些结构不十分明确、复杂的问题来说确实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对于这些新思想和新方法,在运筹学教学中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定性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便拓宽学生的应用知识范围。

(5)强调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运筹学中的作用。近年来运筹学的应用已扩展到大规模复杂系统问题的领域,如大型能源规划、生态与环境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等很多领域。对于这类复杂系统建立严格的数学模型、求解都比较困难。用计算机模拟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运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模拟,容易得到多种可行方案和相应的系统性能指标,为决策服务。尽管模拟不是一种很精确的技术,其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统计估计,而不是一个精确解,但计算机模拟耗费时间短,费用较低,对那些无法用解析方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因此,强调和注重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运筹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3.运筹学教学方面的改革

(1)保持教学严格性的同时,重点解决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严格性众所周知,运筹学的理论也是如此。但如果片面地追求严格性,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接受困难,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具体讲课时,对于重要的定理采取严格的讲授,对于次要的定理尽量避免繁琐的推导,而强调这些定理的内容理解和实际应用。如在线性规划中,单纯形法是一种有效的算法,单纯形法原理及对偶理论需要讲清讲透应该让学生掌握,因为它是灵敏度分析的基础。而对灵敏度分析、整数规划等内容强调其基本思想和应用,减少不必要的数学推导,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较丰富的实际案例。如果将这些实例和教学相结合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如动态规划是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方法,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化为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动态规划经常被使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比较困难,因为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如何确定状态变量、决策变量、状态转移方程没有一般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精选典型案例,多组织案例分析课,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正确掌握如何确定状态变量、决策变量、状态转移方程。

案例分析是国外先进国家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的教材体系也重视教学案例的组织和完善。

(3)在教学中,强化计算机的应用。运筹学的大部分问题算法复杂、计算量大,靠人工计算非常困难,而计算机具有计算速度快、准确等优点,它是解决运筹学问题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有很多解决运筹学问题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将运筹学的问题变成计算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把实际问题转化成运筹学模型作为重点,增加讲授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课时,以便使学生尽快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参考文献

1 吴育华、何雁群.运筹学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1999(4)

2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策划方案模版篇(6)

关键词:书业;竞争;图书市场;营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图书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嬗变,出现了需求多样化趋势。需求就是市场,读者的需求变化为书业市场的竞争带来了挑战与契机,现代书业企业已能熟练地掌握和全面地认识图书价值,并试图将图书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承载、传播优势和其独有的形态优势结合起来,全方位服务读者利益需求,利用市场价值规律,赋予图书以超常价值内涵,巧妙地进行了市场化运作,以期营造独特的畅销氛围,使图书跳出了“低值易耗”圈子,以其潜在的、客观的动态价值成为精神消费的“新潮一族”。畅销书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大众化、出版运作市场化和读者阅读时尚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畅销书的营销策划中,出版业的各种资源在市场化运作的整体书业产业价值链中得到了优化配置,而成功的营销策划有赖于出版者对时局和读者心理的认知,是文化大众化和商业化在图书出版业的集中表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策划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业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其营销策划是对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所进行的策划,是图书如何进入市场并占领市场的策划(包括图书选题、组稿、装帧设计、价格、印刷、宣传及销售手段等方面)。因此,目前书业市场的竞争呼唤营销策略。

一、书业竞争的现状

我国的图书出版社一直隶属于宣传部门。20世纪70年代前定位为“事业单位”,一切全由国家包办,不用考虑经济方面亏盈。80年代后,定位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自负盈亏制。但由于一直是事业单位建制,实质仍是政企职责不分以及单纯强调出版的事业性单位,因此其组织建设仍是行政型的管理模式,根据出版过程分为编辑部、生产部和发行部三大部。出版和发行被人为地分割成几个互不相干的出版环节,整体书业产业价值链条被割断,出版社仅负责编辑和出版,新华书店完全负责发行,出版社几乎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其不是围绕图书市场运作而进行机构设置的,因此,不能形成一个由分析、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组织的健全的营销管理模式[1]。

目前的图书市场仍残留有计划经济模式痕迹。由于长期以来在强调图书宣传的社会属性的同时,对其商品经济属性重视不够,在图书商品的销售上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运作,缺少营销战略思考。而作为图书商品生产源头的出版社,更是对图书营销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缺失,只有“发行”的概念性的认识,即认为图书市场营销只关乎图书产品的销售发行环节。在这样的机制条件和意识下,出版社对图书市场往往缺乏全盘考虑(即全程营销大策划),图书的出版与发行仍处于分割状态,且出版社本身各环节间也缺乏总体的协调和监督,往往在图书印制完成之后,销售环节不能真正了解图书选题的目标细分市场,致使图书市场流通不畅、信息不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重编辑轻发行”一直是传统书业的疾瘤,更是摆在现代书业市场竞争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书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日益增大的“生存压力”使出版人意识到再按过时的运作机制操作图书市场,绝无立足之地。尤其在现今除了纸质传媒,日趋呈现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文化交叉、互动并存的文化传播多元时代,图书市场中的“文化”不再是唯一选择。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继重视“选题策划”之后,业界又高举“营销”大旗。营销策划和营销战略问题突显出来,且成了能否使图书顺利完成“产品—商品—用品”这一流程过程的关键。

从目前书业市场来看,有三种类型的图书:第一种图书文质兼修,无需做任何促销也会好评如潮;第二种虽具有特殊的宣传点和卖点,但读者也许并不知道其价值所在,因此营销宣传是必要的;第三种是所谓的“死书”,即本身品质较差,即使强拉硬拽,也很难“扶上墙”。而从源于国情的读者市场现状来看:一是我国读者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二是成熟的市场主体———高知识阶层的购买力尚未成熟;三是长期以来,文化的独立思维品质缺乏,舆论一律,往往造成读者阅读倾向一窝蜂。因此,面对已从旧的计划经济同质化卖方图书市场转为现行的市场经济的异质化买方图书市场的既定状况,可以利用一定的炒作策略,适当导入商业市场营销运作模式,作为图书营销实践活动的尝试这是很有益的。控制在一个能够承受的合理范围内的市场营销炒作是不为过的,至少可为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图书营销“探路”。当前图书市场营销中的图书“炒作”问题,只是为了让人们来关注图书市场,而不是改变作品本身的质量。对于作者队伍来说,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创作中去,不论出版人还是作家无论如何不可忘记“给读者带来什么”。但反过来说,读者市场的不成熟也同样给营销炒作和培育图书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书市场的营销炒作不能一概以恶意而论,恶意的炒作是一种商业欺骗或是商业;而图书营销则是图书对市场的引导和培育。利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潮来引导阅读者,是适应读者、提高读者和创造读者。以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这也是出版业对图书市场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迫切的任务[2]。

二、书业竞争发展的三种观念

(一)图书品种竞争观念

从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书业基本上属于品种竞争阶段。由于“”所造成的文化荒芜,图书出版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随着读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图书市场焕发出旺盛需求,图书出版量大幅攀升。1979年的全国出版工作会极大地解放了出版生产力,当时印刷业也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技术时代,总印数、总印张特别是图书品种更是急速增加。

品种竞争是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战略,其主要任务是扩大和发展编辑出版及印制的生产能力,市场几乎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有着无尽需求,基本不存在问题和风险[3]。

到90年代中后期,品种的增加渐渐不能立即带来图书印数的增加,印数不断下降,市场已不再那样可爱、充满生机,出版社间竞争加剧,品种经营观念开始转向市场推销观念。

(二)市场推销竞争观念

90年代中后期,书业基本上处于市场渠道的推销竞争时期。这时出版重心开始从编辑转向发行,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扩大发行部门或市场推销部门力量以赢得市场。而图书发行的分片管理和推广、发行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推进了发行渠道的畅通、促进了销售。渠道推销是一切问题的中心,因而针对渠道的宣传和推销,就成为这一时期市场竞争的最主要手段。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它逐渐变成了带刺的玫瑰,须小心翼翼地采摘才可能占一席之地。过去的出版业是一个自成系统、较为清高、偏安一方的行业,现在的出版业从空气清新变为清浊混杂。

随着大书城建设和图书零售市场发行网点的渠道对市场占有进程的不断定型,读者———这一图书流通环节中的最终消费者,其消费惯性和消费倾向越来越像一把利剑刺向出版业。读者选择偏好的重要性急速提升,买方市场格局更加强化。面对日益丰富的图书供给和庞大的图书品种堆积,其结果是图书库存迅速增长。这样,迫使书店采取寄销制,退货如决堤之水横冲而来。出版社在遭受了品种、数量增长策略的抑制后,又碰到了市场渠道推销的抵制。渠道推销不仅不再是促销法宝,而成为制造风险的手段———它一方面把图书迅速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的法则又几乎是同样迅速地把图书从市场中倒流回到出版社。

这个时期渠道推销策略也已不再是万能的了,也不再是书业市场的直接代表,对渠道的推销也不再能够直接带来书业的“双效”,渠道推销观念开始变得角色模糊,问题的中心转向书业市场的最终决定者———读者[4]。

(三)读者个性化竞争观念

进入21世纪,出版业基本上进入了读者个性化竞争时代。这一时期出版重心又开始重新转向编辑———以市场读者需求为中心的编辑活动,即把整个图书出版流程建立在市场读者的需求基础上,读者需求成为所有问题的中心,为读者服务、出版读者需求的图书成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

目标市场差异化选择及个性化竞争,是一次新的洗牌。由于书业市场定位越做越细,与目标读者的需求接合度更紧、更甚,读者的共鸣和体验也会更强烈,因而图书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急速增加,形成畅销书效应。在今天,畅销书已不仅仅作为一种特殊出版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对社会文化、观念和时尚的影响力、波及面迅速蔓延。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畅销书把出版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台。靠图书品种和推销渠道吃饭的时期已经过去,由畅销书鸣锣开道的读者个性化竞争时代来临了。

读者个性化竞争是现代小康社会书业的主要竞争形式。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会大幅增长、购买力大大提高,图书市场总量也在迅速扩大,这一时期书业竞争发展的观念是以读者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特征的,面对各种各样差异化需求特征凸显的读者群,为了满足和争夺细分的目标市场,一切从读者出发、为读者的利益需求全方位服务,这时的书业竞争急切呼唤图书市场营销策略,营销———成为现当代出版领域最时髦的词语,被广泛传播和应用[4]

三、书业竞争呼唤图书市场营销

上述三种竞争观念是随着出版生产力和图书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出版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进的营销理念正在成为现代书业营销实践的主导思想。目前,我国年出版图书19万种,品种日趋丰富,读者意识逐步形成。书业强化营销观念,是以读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中心,以满足读者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使书业经营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图书营销理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学”定义为:市场营销个人和群体通过所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图书营销是市场营销学在书业领域中的应用。图书营销的定义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图书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要、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一系列商务活动过程。因此,图书营销系统应该贯穿书业的整个流程(选题-出版-宣传-促销-市场组织-销售-搜集反馈需求信息),具体就是图书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选题开发、图书定价、渠道选择、图书促销及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营销活动。从宏观角度看,图书市场营销,注重整个出版经济基础体系中“出版社-图书-销售”和“图书-读者”的流动过程,并指导图书流通环节的所有社会行为。

从本质上说,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购买欲望为向导的“哲学”,是消费者论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体现。营销与推销的区别在于推销注重卖方需要,营销则注重买方需要;推销以卖方需求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为现金,而营销则考虑如何通过产品,在创造、传递产品给最终消费者时用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按照市场营销观念,书业部门所有环节都要考虑顾客,为顾客需要和期望而作。而图书营销部门既要了解、关注整个出版流程内部各环节的工作,还要担负起对外图书销售的营销策划任务。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观念更新,建立起成熟的图书市场营销理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图书总发行权回归出版社,出版社成为图书营销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目前的书业市场已开始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大市场转变,这就要求出版管理者必须成为开拓型的出版家、企业家、营销专家,不但要有强烈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心、责任心,而且要有丰富的图书营销知识,精通图书产业经营之道[5]。

(二)加强图书信息的营销宣传活动

图书营销中,图书广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图书信息的广告宣传工作。图书宣传必须把营销宣传重点放在读者需求那里,而不仅仅是图书经营商。要通过一步到位的广告宣传活动,进一步刺激读者的购买欲望,直接使图书为读者所认知,让读者自己去选择,使潜在读者市场变为现实读者市场。

图书商品的文化含量决定了一次性宣传不可能使人一目了然,也不可能保持长时间记忆,所以,图书广告宣传特别是科技图书,在进行传媒选择时要考虑媒体的广告价位,必须考虑其费用承受能力,力求较低价位,以保持营销宣传的持续性,不断地强化读者记忆,这也是图书在导入市场后能够迅速进入引入期、延长成长期和饱和期、减缓衰退期这一生命周期的有效措施。

(三)建构图书营销组织

在图书市场营销中要依据图书营销学,借鉴现代市场营销部门的各种组织方式,构建图书营销组织。

1.按功能设置图书营销机构。这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主要优点是易于管理销售图书,但同时其效益较低,责任难以明确,纠纷较多。

2.按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区域设置图书营销机构。它是伴随着出版物地区差异不断扩大、出版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开始出现的,便于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经营的图书营销组织。

3图书产品的营销管理组织和图书市场的营销管理组织。这两种组织方式分别由图书产品经理和图书市场经理对其负责,同时还要建立现代营销计划工作体制,以精细的图书营销组织来进行管理。计划工作的程序要求经理们首先要考虑图书营销环境、图书营销机会和图书竞争趋势等,然后分别制定宏观和微观的图书营销战略,进行图书销售利润预测,并说明工作绩效[6]。

目前,由于出版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仍属于传统型生产,其营销职能未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扩展和开发。因此,出版社所有机构都要围绕图书市场需求来设立,将读者市场需求既看作终点也看作起点。

(四)加强差异化目标市场行销

部分出版社定位模糊、市场行为盲目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其一,出版社未根据自身出版资源和编辑条件进行细分市场定位,总认为自己的书能拥有全国图书市场的各类读者,而结果在图书品种上缺乏个性,失去了与同类出版社竞争的优势。

其二,缺少准确的目标市场选题,出版选题跟风现象严重。比如,出版文艺类图书的文艺出版社看到教辅读物和计算机图书在市场上分别走俏后,便奋力挤进它们的市场中,结果由于缺乏相应的编辑力量,所出版的这两类图书均在市场上竞争不过专业出版社的图书,造成图书严重积压和资金浪费。像这样的出版社并不少见,此类出版社特点是图书出版“以我为中心”而非以读者为中心,没有拓展产品的品牌策略,没有稳定的市场合作伙伴,缺乏近期和长期的营销计划。

目标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是差异化(包括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人员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有效差异化的原则是重要性、盈利性、可接近性、明晰性的体现。出版社必须运用图书营销学的四种策略(4P′S)即图书产品策略、图书价格策略、图书分销渠道策略、图书促销策略,来决定推出多少差异、推出哪些差异,避免定位过低、过高,定位混乱和定位怀疑。同时出版社要注意把细分的目标读者的差异化定位与各种图书市场营销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并向外传播[5]。

(五)构建图书营销渠道,建立图书关系营销

在建立图书营销渠道时,出版社图书的营销工作可由专职的图书推销商完成。这些商各自负责特定区域,互不交叉。一家出版社要雇请多少图书商与出版社的产品和销售额有关,即与出版社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占领市场、出版社商业网络应用多密集有关。图书销售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出版社雇用的,属出版社人员,在出版社领取一定固定工资和一定提成。这种图书商相当于出版社图书营销人员,这种类型适合于较大规模的出版社。另一种是“自由”商,这些图书商不在出版社领取工资,只收取一定提成。小规模出版社可采取这种方式,以降低图书营销费用。

图书关系营销,是指与关键成员——顾客、图书供应商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目的在于保持与他们长期的业绩和图书业务。这种长期的、相互信任的“双赢”关系,是靠不断承诺和提供给对方高品质的图书产品、优良服务和公平图书折扣来实现的。图书关系营销的结果是相关双方建立了经济、技术和社会方面的纽带关系,还可以减少图书交易成本和时间,在最佳状态下,图书交易可以把每次都要协商的模式变为惯例[7]。

总之,图书营销是引导现代书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出版经营者、管理者的经营思想或商业理念,它概括了书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其基本作用就是通过出版社有意识的营销经营活动,正确处理读者需求、出版利润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且努力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解决图书出版与图书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畅销书的打造,掀起了书业营销的狂飙,营销、推广、策划等市场化运作理念已最大限度地深入到了出版领域,迎来了图书出版的营销时代。我国现在的出版业正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时代,只要看准方向,坚持以传承人类文化为己任,我国的出版事业定会蓬勃发展,开创一个出版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变迁的轨迹—浅析我国出版体制的改革历程[J].出版广角,2008,(6).

[2]黄振伟.中国书业“悬崖”:无序竞争“悲剧性”增长[N].财经时报,2006-02-27.

[3]黄健.从书荒时代到书业繁荣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跨越[J].出版广角,2008,(4).

[4]刘拥军,现代图书营销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2-18.

[5]要力石.图书营销策划的意义和方法[EB/OL].出书网,2008-10-27.

策划方案模版篇(7)

【国家政策】5月12日,国家能源局制定印发《能源监管行动计划(2014-2018年)》。《计划》提出了未来5年能源监管的指导思想、监管理念,设定了能源监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立透明高效的能源监管体系,保障国家能源政策规划有效执行,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建设,逐步规范能源市场秩序,促进能源垄断环节公平公开,实现能源投资环境日趋良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能源行业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

【国家政策】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行动方案》从8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30项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二是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三是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四是强化技术支撑。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六是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强化电力需求管理。七是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八是落实目标责任。

【国家政策】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发电运行调节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发电计划安排应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逐步缩小计划比例,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统筹电力电量平衡,促进节能减排。在制定年度电力电量平衡方案时,应积极促进售电侧改革,根据市场需要预留直接交易空间(包括电量及对应的容量),支持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并将交易电量纳入电力电量平衡。《意见》还要求强化发电运行调节管理,稳定机组出力;加强燃料供应监管,保障火电正常生产;优化安排发电组合,提高发电负荷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