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士三查三比

护士三查三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6:00

护士三查三比

护士三查三比篇(1)

[关键词] 三级护理查房;个案护理查房;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 (three level nursing round and case nursing round) in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for nurse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ompetence training of nurse. Methods 22 nurs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was selected as before training group whil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was selected as after training group.Before training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round while after training group was given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Theoretical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and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was evaluated in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results b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two kinds of nursing round,the specialist knowledge,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aining (P

[Key words] Three level nursing round;Case nursing round;Nurse;Core competence;Training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中着重培养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在护士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1]。呼吸科是一个集各种危重老年患者、病情复杂的科室,服务对象往往是急危重患者,这就要求呼吸专科的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跨呼吸专业的临床综合护理素质来应对变化多端的临床实践。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是护理质量安全的保证,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护理查房是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2],而三级护理查房是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训练搭建的平台[3]。近年来,本院呼吸科的护士日益年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迫在眉端。2013年1月起,本科采取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三级护理查房与个案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培训,经过近1年的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1~12月对呼吸科22名护理人员实施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进行为期1年的核心能力培训。全体护士22人,护士长1人,护理组长2人;均为女性,年龄在18~55岁,平均26岁。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16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理师3人,护士13人,见习护士3人。2012年1~12月护理部来科室检查的护理质量分值、全体护士专科理论成绩、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培训前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数据为培训前组数据。2013年1~12月护理部来科室检查的护理质量分值、全体护士专科理论成绩、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培训后对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数据为培训后组数据。

1.2 方法

培训前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培训后组采用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核心能力培训管理小组 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由护士长和专科组长为成员,形成科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的三级培训评价架构。

1.2.2 三级护理查房 ①病例选择:主要选择本科危重、疑难或特一级护理患者,或临床出现护理问题的患者。2~3次/周,查房时间控制在20 min内。②查房程序:查房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及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护士长及护理组长进行查体评估。通过查体了解护理问题是否符合、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健康教育宣教是否到位、护理记录与护理过程是否相符。护士长组织各护士讨论,以提问式引导责任护士寻找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指导责任护士制订和修改护理措施。护士长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总结点评。

1.2.3 个案护理查房 本院叫疑难护理病历讨论,是科护士长或区护士长召集跨病区或本病区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骨干就疑难、罕见、危重病例、特殊病例进行个案查房。①病例选择:应选择护理中有难点、疑点的患者[4]、容易忽视专科问题的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例选择注意疑难、尖端性。查房时间控制在40 min内,约1次/月。②查房程序:查房前1~2 d通知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骨干查房对象,需讨论的疑难点。并通知大家查找文献,通过循证护理去解决护理疑难点。查房时查房者、责任护士问候患者、家属,向患者、家属说明查房目的,取得配合。责任护士报告病情,指出护理疑难点。查房者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查体。护理骨干围绕该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讨论、指出循证护理的依据、介绍前沿信息,并提出解决措施。护士长总结指导下一步的护理方案及措施。3 d后追踪护理效果及改进护理措施。

1.3 效果评价

为考查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开展的效果,分别于实施前、实施后8个月,对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

1.3.1 评价指标 专科知识理论考试,由呼吸专科命题,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技术(70%)及临床护理技术规范(30%)。护理质量评分:每季度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对科室进行检查,满分为100分,取培训前、培训后各两次护理质量检查作比较。

1.3.2 临床综合能力评估 在培训前后由核心能力培训小组、病区医生评估每位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对比护士培训前后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开展培训前、培训后期发放问卷给病区医生、核心能力培训小组成员,对每位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调查2次。问卷内容为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每个条目依据李克特5分度量法分为5个等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5]。问卷内容由5位医疗护理专家评定。发放问卷44份,回收4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士培训前后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评分为(85±7.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4.58±4.5)分,分别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士培训前后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的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

2.3 护士培训前后对呼吸护理核心技术掌握情况的比较

培训后,护士对呼吸护理专项核心技术的掌握率明显提高(P

3 讨论

3.1 两种形式的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

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实施1年来,三级护理查房累计106次,个案护理查房10次,每次查房可充分调动护士的潜能,思辨护理能力。通过查房,护士对呼吸专业的三基知识的掌握、熟悉程度明显提高,专科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呼吸护理核心技术掌握情况、护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2 三级护理查房对护士核心能力、护理质量的促进作用

三级护理查房以临床出现的护理问题为中心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对责任护士质量管理的需要,以解决患者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通过三级护理查房,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查房中护士对诊疗常规、呼吸疾病的护理常规、用药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再次温习,可提高护理人员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和临床综合能力。在查房中让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病陪人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安全,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6]。

3.3 个案护理查房激发护理人员综合分析能力

个案护理查房患者应选择对患者护理中的难点、疑点、欠缺进行专项护理查房[7]。10次个案护理查房其中有2次是跨呼吸专业的护理查房;2例高危患者皮肤护理、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护理,2例疾病护理应急流程修订、1例护理新技术的应用行讨论。个案护理查房3~5 d要追踪护理效果,改进护理措施。护士通过个案护理查房,积极查找资料文献、查找循证护理依据,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自思考、判断、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2]。护士长、护理组长最后的点评、总结将护理知识、循证护理依据贯穿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个案护理查房可促进护士掌握危重患者的护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明显提高[13-15]。

综上所述,开展两种形式护理查房能有效促进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从中培训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并使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3):201-203.

[2] 苏新英,任辉,廖建梅,等.危重病人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22):2141.

[3] 莫丽君.许晓霞,陈小琼,等.实施三级护理查房推动护士层级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8):111-113.

[4] 曾定芬,陈付红,杨蓉.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0):906-908.

[5] 曾光.李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70.

[6] 周爱民,刘旭晨.三级护理查房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8,22(2):537-538.

[7] 伦桂莲.梁健桃.ICU多元化护理查房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全科护理,2009,7(6):1670-1671.

[8] 雷爱琼,陈虹.急诊科三级护理查房的实行与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38-140.

[9] 吕艳菊,李秋凤.规范化护理查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568-1569.

[10] 林雪.常规护理查房和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效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501-502.

[11] 许莹,欧阳霞,冯绮玲.中英双语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731-733,748.

[12] 郭翠华.工作坊式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2):2849-2851.

[13] 孔秋焕,吕林华,吴枚禅,等.专科护士在肿瘤化疗内科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16.

[14] 李月霞,袁义厘,沈丽娟,等.“结局-当前状态检验”模型应用于护理教育中的意义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16-18.

护士三查三比篇(2)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共45所,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按哈尔滨市各级医院总数的1/5,选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的7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所,护士382名;三级乙等医院2所,护士215名;二级甲等医院4所,护士175名。要求护士符合以下入选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

1.2调查工具

采用工作价值观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包括3个维度:情感型价值观(5个条目)、认知型价值观(13个条目)、工具型价值观(6个条目),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6点记分法,“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不太重要、较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1,2,3,4,5,6分,总分为144分,得分越高说明员工对工作越满意,各条目得分平均值为总体价值观。内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a系数为0.92,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validityindex,CVI)为0.86,条目一致性平均数为0.87%。共发放问卷814份,剔除填写不全无效问卷42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4.84%。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与标准差描述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由表2可知,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排序为:情感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总体价值观均值为5.17分。

2.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见表3)

将认知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P=0.000;B组与C组比较,P=0.009;将工具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P=0.003;B组与C组比较,P=0.000。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在认知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方面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三级乙等医院护士的价值观得分高于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1)。

3讨论

3.1护士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状况

有研究报道,目前护士的年龄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本研究中,21一3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9.61%;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34.72%,说明护理队伍正从年轻型向成熟型转变。25-40岁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发挥作用的最佳年龄。所以,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呈梭形(即以25-40岁的中青年为主)最为理想。本调查显示,临床护士以21一30岁、护龄,5年的年轻护士居多,职称仍呈现扁平结构,9所医院中无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士)比例为9.31:43.56:100.00,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较小,说明护理人才队伍还未形成合理的梯队,这与以往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有关。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直占主体地位的中等护理教育规模开始缩减,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此次调查显示,大专学历护士占主导地位,达44.43%,符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护士的学历有所提高,但高学历的护士仍然缺乏,尤其是硕士、博士学历的护士在调查中出现空白,提示护理硕士、博士教育有待发展。

3.2护士工作价值观状况

认知型价值观表达了对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成就的重视,包括工作兴趣、责任、成就等反映护士高层次需要的内容;工具型价值观也称物质型价值观,是指得到所希望的物质或实际结果的价值观,它包括薪酬、工作安全等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最为关注的是情感型价值观,其次是工具型价值观,重视程度最低的是认知型价值观。体现了护士群体的情感社会需要(例如:被尊重、工作被认可、公正的监督等方面)在现有的激励体制下满足程度不高,这将降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而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高层次需要不会发展为主导需要,因而对高层次需要如成就、工作兴趣等的追求也受到了抑制,这将进一步阻碍护士向更高层次和方向发展。按照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的抑制也会降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从赫茨伯格的因素理论分析,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的内容都属于激励因素,而工具型价值观的内容属于保健因素。因此,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对护士具有激励作用,在这些价值观的满足上存在不足也会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下降。提示管理者在设计激励模式时,应对护士的情感需要和成就发展需要进行投人,改进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护士设定工作目标并适当授权,提高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以期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护士三查三比篇(3)

xx年,我院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全院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工作计划,同时,积极投身于“创满”建设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两个活动,有效的促进我院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xxxx,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xxxx,合同护士xxxx,护理员xxxx。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xxxx,注册护士 13xxxx。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xxxx,占全院卫技人员3xxxx。分布在临床一线12xxxx,其他护理岗2xxxx,非护理岗 1xxxx。学历结构:大专3xxxx,占2xxxx,中专11xxxx,无学历xxxx,大专在读1xxxx,本科在读xxxx。职称结构:主管护师 7xxxx,护师5xxxx,护士3xxxx。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xxxx。×

(二)护理工作量 表1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长征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xxxx,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护士三查三比篇(4)

【关键词】  三查七对;护理记录;护理质量;应用

临床护理记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科研、经验总结、临床教学、分析医疗事故等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1],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证责任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作为可复印的客观性病历资料的护理记录就显着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护士对护理记录法律重要性的认知也逐渐提高,护理记录缺陷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使护理记录缺陷降低到最低限度,外科于2008年1月始将药疗原则中的“三查七对”制度[2]贯通到护理记录中去,使护理记录质量明显提高。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首先把实施后(2008年)全年出院未归档病历515份所查出的护理记录缺陷与实施前(2007年)全年520份所查出的护理记录缺陷进行对比,再随机抽取2008年及2007年全年归档病历各200份进行对照比较,其中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及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各100份。

1.2  方法

1.2.1  归类分项统计 

按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3条要求“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进行归类分项统计。检查的标准均以护理部统一的规范书写标准和要求。

1.2.2  实施方案 

护理记录质控三查要求分层负责,层层把关。成立科室护理文书质控小组,护士长总负责;入院及住院过程的护理文书质控由责任护士、护理文书质控小组成员负责;转科病历由终末执行者及质控人员查对,如遇急转科,先转病人,保证病人的抢救不延误,后查对病历,必要时由质控小组人员到所转科室再进行查对;出院未归档病历由护理文书质控成员。最初护士长及质控人员先讨论,继而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三查七对”制度内容及实施方法,然后发给每人1本随身带小本子,以便在巡视病房及询问病人等搜集资料时随时记录,另在抢救车上备小本子或纸张、笔,以便抢救时随时记录病人病情、用药、时间等情况,以克服回顾性记录时的遗漏。①建立科室护理记录查对登记本(见表1)。②查对登记要求:上午由护士长、质控小组长及责任护士对前1 d的新记录进行总查对;其他班次下一班由责任查对上一班记录;转科病人在病人转之前无法完成终末查对的应登记,然后由质控人员到所转向科室进行再查对;每天护士上班时都要求翻阅护理记录查对登记本,以便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借鉴别人的缺点改正自己,发现有问题的及时重写,以保证病历在运行中的质量;每月由小组长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制订整改措施。③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于班班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不与奖惩挂钩,这样才能避免互相包庇,但如果被护士长或终末质控组查到的与奖惩挂钩。表1  科室护理记录查对登记本(略)

1.2.3  护理记录的“三查”要求 

记录前查:要求护士先全面详细评估病情、查阅门诊及住院病历实施的措施及其他情况(病人逃跑、坠床、外出检查、请假等),必要时把搜集的资料与主管医生沟通,查阅相关书籍,然后归纳、理顺思路、分清主要和次要。记录时查:记录时根据记录前搜集的资料,再进行“七对”:床号、姓名、体温单、医嘱单、医生的病程记录、化验单及检查单、上一班的护理记录,必要时与之前的护理记录对照,以保持一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必要时先拟稿再写。记录后查:记录完要求护士重新回忆、查对一遍,确保无误后再合上病历本,以防止记录时的再次遗漏及笔误,久而久之养成细心查对的习惯。与科主任协调,鼓励医生记录时也应用“三查七对”,发现不一致的、有疑问的、错误的护理记录及时找护士沟通,或也登记在护理记录查对登记本备注栏上,发挥群体力量,共同提高病历的整体质量。

2  结果

(见表2)表2  “三查七对”制度实施前后护理记录缺陷对比(略)

3  讨论

3.1  “三查七对”是避免工作误差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临床护士习惯在药疗操作中使用这一常规,而在临应护理记录方面常常是忙完治疗护理后就翻起护理记录单写。虽然护理部及科室都已有完善的护理文书规范及护理记录模板,但护理记录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常常出现一班错,班班错的现象。导致终末检查时为了病历的完整性,只好凭主观需要调改、重抄,导致原始资料失真,使护士在记录方面变得很被动。因此,如何把护理记录缺陷消灭于萌芽状态,消除不安全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把药疗操作中的“三查七对”制度引申到护理记录中去,形成了护理记录工作中“三查七对”制度。

3.2  护士从被动变为主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1份护理病历需要多个护士共同完成,有时1张护理记录会有多个护士记录,病历规范要求病历应客观、真实,不得刮、涂,所以如果没认真查对,有1个护士写错了,整张护理护录人人都得重抄,弄得护士很被动。在护理记录“三查七对”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虽然查对途径增加了一点工作量,但由于记录前、中、后都能执行查对,使护理记录一步到位,班班查对等,使运转环节中的护理记录每天都能及时完成,终末护理文书质控者查对病历时很少能挑出毛病,再次查对的偏差也减少了,重新修改、转抄的现象也较少见,护理工作量也减少了,护士从被动变为主动,而且归档病历质量也明显提高。

3.3  “三查七对”使护理记录更加规范,真正达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护理记录“三查七对”制度的应用抓住了问题的源头,应经观察、检测、分析后才做记录,对病情变化、护理措施、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手术前后、分娩、护理级别改变、饮食改变、转科、出院、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等情况能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并进行“七对”。若没有时间马上记录时(抢救或出去询问较多病人,以及巡视病房中发现的问题等),就暂记在小本子上,后再核对记录,从而克服回忆性记录的缺陷和偏差,避免随心所欲记录,避免笔误、疏忽大意造成的记录缺陷,如缺空、缺页、张冠李戴、错别字、顺序混乱、时间不一致、写错行等,有利于护理记录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减少医护记录不一致现象等,使护理记录更加规范,真正达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3.4  “三查七对”的运用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 

“三查七对”的运用,改变了以往记录随便的现象,改变了以往大部分依赖终末护理文书质控习惯,进行自己查对、班班查对、质控查对,从而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中,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病历的完整性,避免了法庭上举证不利的尴尬局面,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

3.5  “三查七对”的运用可及时发现医生记录中的差错,促进病历的规范性 

在护理记录中执行“三查七对”时,常常会发现医生记录中的差错,如病情描述错误、性别年龄错误、医嘱错误、眉栏缺空、化验检查单张冠李戴等。“三查七对”的运用既纠正了医生的错误,又促进医护记录的统一,促进病历的规范性。

3.6  “三查七对”的运用及时发现了易忽略的病情,为诊疗失误的纠正提供依据 

记录前要仔细询问病情、体格检查等,常常会发现一些医生忽略的问题。例如1例病人入院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当护士去做记录前评估时,病人诉在基层卫生院已灌肠了5次,每次排出稀黄样大便20 g~50 g,无排出水分,腹胀无缓解且渐加剧,腹部膨隆明显,分析为5次灌肠进去的水分很少排出,故腹部膨隆渐加剧,腹部更明显,后医生按常规又开出肥皂水灌肠,护士马上建议医生不要灌肠,应予肛管排气。医生采纳了护士的意见,改为肛管排气,结果引出大量的粪便和水分,病人腹部膨隆很快消退了,腹胀减轻了。1例病人60岁,能自己行走,生活自理,入院诊断为左下肢麻木待查、压疮。护士去做记录前评估时,发现该病人压疮部位在臀裂左侧,局部已破溃、化脓,周围有散在的皮肤起水疱,水疱边缘潮红,臀裂右侧皮肤正常。追问病史,病人未曾受过持久的压力及大小便刺激,且如为大小便刺激所致,臀裂左右侧都应潮红、糜烂等,于是可排除压疮,怀疑为疱疹所致,即建议医生请皮肤科会诊,会诊结果为带状疱疹,医生马上纠正诊断及治疗方案。

3.7  “三查七对”的运用可构建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 

“三查七对”的实施有利于医生的诊疗及记录的准确性,医生也配合“三查七对”,医护双方发现问题互相沟通,促进了医护间的相互信赖。由于执行护士必须主动巡视病房,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才能够了解病情,病人对护士更加信任了,护患关系也更加和谐。

3.8  完善护理记录查对制度为护理科研打下了基础 

临床护理科研和临床护理技术经验总结,开始整理观察,观察记录为科研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的护理记录打下了基础。

4  小结

   

“三查七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护理记录是临床观察的具体体现,记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力性,要写好每份护理记录,护士除丰富的知识及临床经验外,还必须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制度,避免误差,使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提供正确的诊疗依据。

【参考文献】

护士三查三比篇(5)

【关键词】临床护士 PICC 理论知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能够满足各种静脉给药的深静脉导管,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1]。但由于PICC的应用在我国存在起步晚、普及面窄等问题,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开展了PICC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情况调查以及临床护士对PICC的认知度调查分析,以作为推动院内广泛开PICC业务提供改进依据。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共7个临床科室124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资料见下表。

项目

人数(%)

医院

三医院

71(57.3)

七医院

53(42.7)

年龄

≤25

57(46.0)

26~30

36(29.0)

>30

31(25.0)

学历 本科

28(22.6)

大专

81(65.3)

中专

15(12.1)

职称 主管护师

16(12.9)

护师

37(29.8)

护士

71(57.3)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出调查表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为95.4%。

1.3 统计方法 PICC写出正确答案至少一条视为有所了解,回答不知道或者答案不正确视为完全不了解,原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录入分析处理。

2 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情况,见下表。

内容

有所了解

完全不了解

人数(%)

人数(%)

PICC的全称

75(60.5)

49(39.5)

PICC的导管材质 46(37.1)

78(62.9)

PICC的优点

102(82.3)

22(17.7)

PICC的常规留置时间 57(46.0)

67(54.0)

适宜用PICC的病员

82(66.1)

42(33.9)

适宜用PICC输入的药物 87(70.2)

37(29.8)

PICC的常用穿刺部位 68(54.8)

56(45.2)

PICC的操作过程

47(37.9)

77(62.1)

PICC的日常维护

56(45.2)

68(54.8)

PICC的并发症

42(33.9)

82(66.1)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理论知识的关注度与了解情况不太理想 究其原因,国内PICC的专业化应用起步较晚,在传统的护理教育和考核中几乎不涉及该领域的内容[2]。此次调查发现,124名临床护士对PICC关注的仅有54人(43.5%),未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员有46人(37.1%)。在这种认知水平下不利于临床积极开展PICC业务。

3.2 PICC不被关注原因分析 ①导管价格昂贵,临床使用率不高。②PICC在2000年以前都是呈缓慢的增长趋势,现在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才逐渐广泛应用于肿瘤科、ICU等科室。③PICC目前大多被静脉输液专科护理的内容,在临床护士的教育与考核中基本未涉及。

3.3 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10项内容中有9项做统计学处理P>0.05,只有PICC日常维护一项,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七人民医院护士比较P

针对本次调查发现,要将PICC业务在临床作为业务技术开展并推广,必须鼓励PICC业务在临床的应用,使患者认识到PICC在其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与优在未来的输液理念。

参 考 文 献

[1]Tolomeo C,Mackey W.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s)in the CF population: one center’s experience[J].Pe-diatr Nurs,2003,29(5):355-359.

护士三查三比篇(6)

【关键词】护理加强班 实施 效果观察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01-02

Care medical ward to enhance clas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ZENG Xia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eshan,Leshan 61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lasses of nursing to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effect of a medical ward.Methods Nurses in the ward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tant, increasing early and late care and strengthening classes, select classes to enhance car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care based on assessment scores, health evaluation scores were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while 12 nurses in class scheduling model to enhance satisfaction survey.Results Scheduling model patient care after the change to improve job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care based on assessment scores, quality of health education assessment scores have increased, the nurse satisfaction enhancement class scheduling model(All P

【Key words】Care to enhance classes Implementation Observation Satisfaction

2010年卫生部提出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我院护理部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及时下发了相关文件及要求,我科室成为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模式病房之一。作为一个综合内科病房,收治的病人病种多,老年病人多,急诊病人多,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病人多。对护理工作来说,基础护理工作任务重,治疗任务多,健康教育要求高。怎样满足扎实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特别是晨、晚间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在现有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响应并落实卫生部要求,我科室在排班模式上作了增加护理加强班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护理加强班前的排班方法 三班制排班,白班8 :30―16:30,上夜班16:30―0:30,下夜班0:30―8:30,上、下夜班各1名护士。

1.2 护理加强班排班方法 三班制排班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2010年4月我病房在三班制排班模式上增加了早、晚加强班。 早加强班6:30―14:30,晚加强班14:30―22:30,早、晚加强班各安排1名护士,白班和夜班时间不变。每周工作时间以小时计。

1.3 工作安排 由早加强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工作,病室环境的管理工作,协助下夜班护士收治、抢救病人等工作,作为白班管床责任护士负责分管一定床位病人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里护理等工作。晚加强班护士接早加强班护士工作,完成病人晚间护理和夜间病室的环境管理,协助上夜班护士收治、抢救病人等工作。

1.4 评价标准 比较实施护理加强班前后3个月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得分,健康教育质量检查考核得分。每月随机调查10个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月检查10个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包括特Ⅰ级护理病人)及健康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考核表及健康教育质量检查考核表均由我院护理部设计。比较实施护理加强班前后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护士对排班模式满意度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实施护理加强班前后3个月各项目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实施护理加强班后病人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质量的比较,均P

表1 加强班前后各项目评分比较(分,x±s)

2.2 护士对护理加强班排班模式与加强班前排班模式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实施护理加强班前后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比较,P

表2护士对排班模式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3.1护士缺编一直以来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导致基础护理工作不到位,病人安全、社会满意度受到影响[1]。我院领导非常重视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的管理,每年都在增加护士编制。临床科室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探索更合理的排班模式,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我科室的三班制排班模式,虽然减少了交接班次数,但是实际工作中上、下夜班只有1名护士值班,病人的护理照顾,病情观察及夜间治疗全落到1个人,工作任务极重;护士夜班多,精神和体能都易疲劳[2]。往往遇到病重,新入院病人或抢救时护士难以应付,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难以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3]。

3.2实施护理加强班以后,由早、晚加强班护士专人落实病人的晨、晚间护理及病室管理,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责任护士减少了做基础护理的时间,有助于全面了解掌握病人的病情动态和心理状态,及时完成病人治疗任务,减少了过去因先做基础护理让病人等待治疗时间过长而抱怨的状况;责任护士也能重点落实病情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工作,保证了病人在每个时段都得到及时的关爱;基础护理的落实,治疗的及时,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强了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实施护理加强班后,各班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有利于各班护士提高责任心,加强工作职责的落实,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及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3.3实施护理加强班以后,减轻了夜班护士工作负荷和压力,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力,护士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使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更足,更加注重工作细节,提高了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

4 小结

不同排班模式各有优势与局限性,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以及各个病房自己的特点,探索适合护理工作需求的排班模式。护理加强班是在三班制排班的基础上改进的,目的是加强护理短板中薄弱环节的工作质量,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使护理工作流程更合理化,合理调配上班人员,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现象,在缓解护士工作疲惫减轻压力的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病人、医院、护理人员三方均获益。

参考文献

[1]郭燕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3,3(1):44.

护士三查三比篇(7)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麻醉设备、手术物品、仪器的情况,术前、术中的用药情况、输血情况、标本留置情况等进行核查。比较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核查患者的执行率。结果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后,核查执行率为100%,应用前仅为44.0%-100%。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手术安全核查表;安全管理;核查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最大的风险之一,包括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错误的手术等,是手术室特有的严重差错事故。此外还有术中输血、输液、用药的错误,手术物品、仪器准备不足而影响手术的安全实施,麻醉设备性能的安全也直接关系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影响手术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虽然反复强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但部分手术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忽视查对制度,虽然未发生手术错误的医疗纠纷,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新的《病历书写规范》颁布,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增加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2010年5月,我院正式执行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率,有效地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前后为患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为观察对象(各选择50台手术,局部浸润麻醉除外),年龄(32.1±16.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安全核查表 手术安全核查表对于手术病人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时间段,对手术病人进行核查,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准备与实施、手术物品、仪器的准备、用药、输血、手术标本、各种管路、术后去向等项目的核查,三个时间段各有侧重点,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签名。见样表。

1.2.2 使用方法 结合该表使用三步核查。第一步核查: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术野皮肤准备情况、药物过敏、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影像学资料),以及麻醉设备安全检查情况和麻醉方式的确认,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与否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第二步核查: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再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进行核查,并由手术、麻醉医师陈述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护士陈述物品、仪器情况,所有成员均“确定”后,方可实施手术。第三步核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再一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后用药、输血、手术标本、皮肤情况、各种管路、患者去向等进行核对,并签名、记录。

1.2.3 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比较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在观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核查表内容随台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前后,我科均未出现手术错误。

2.2 手术安全核查应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核查表应用前后对患者安全核查执行情况比较

人%

项 目手术病人数 应用前应用后 X2p

麻醉实施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2( 44.0) 50(100.0)33.889

麻醉医生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手术护士核查 5045( 90.0) 50(100.0) 3.368 >0.05

手术开始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42( 84.0) 50(100.0) 6.658

麻醉医生核查 5038( 76.0) 50(100.0)13.636

手术护士核查 5043( 86.0) 50(100.0) 5.530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医生核查 5024( 48.0) 50(100.0) 35.135

麻醉医生核查 5027( 54.0) 50(100.0) 29.870

手术护士核查 5050( 100.0) 50(100.0) ->0.05

3 讨论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稍稍疏忽,手术错误就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过去,在手术室的安全核查工作中,由于没有书面依据,部分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出现确认患者资料缺乏准确、全面、客观等情况,若缺乏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极易发生手术错误[1] 。另一方面,对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没有明确的核查要求,因此常出现医生核查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依从性较低的现象,由于术中人员间相互提醒,故未发生手术错误。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明确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查对责任,加强了手术安全核查的准确性,提高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三方对患者的共同核查,保证了患者的身份无误、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无误;手术、麻醉的知情同意,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麻醉设备的安全检查,可有效保证术中麻醉安全;术野皮肤的准备情况核查,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此时的静脉通道的建立完成、患者过敏史及抗菌药物皮试结果的查对,可为术中的输液、输血、用药等提供保证;带入的病历、影像学资料、植入物等查对,可保证为术中提供使用。

手术开始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对患者再次进行共同核查,可进一步加强对手术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确认(尤其对称性器官的手术部位的核查)。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的陈述、麻醉关注点的陈述、可使参于手术人员对手术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手术护士对于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性能安全、 特殊用药情况的陈述,可为手术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的共同核查,又一次地证实了手术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的正确性。此时的用药输血的核查,又一次保障了护理安全,手术器械物品的清点正确,进一步为避免物品遗落体腔,保证病人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保证;手术标本的确认、可防止手术标本遗失或弄错,保证标本及时送检,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各种管道的确认,做好标识,可保证引流通物,防止脱落、受压、扭曲。核查完毕后,患者离开手术室返回病房,巡回护士要进行护送,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可使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明确各自的责任,结合三步核查法,一环紧扣一环,从而保证了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正确安全的麻醉、正确的输血、输液、用药,正确的手术标本留置。降低了发生手术错误的风险,并且有可观可循的记录文书,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