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2:52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志也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和群众的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课题,也是对新时期企业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重大政治要求。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肩负改革重任的国有企业在党的作风建设的不少方面不尽人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下大力气谋划、开展、创新各项工作,解决企业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持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党的作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抓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从职工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即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改进思想作风;以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学风;以反对形式主义和为重点,增强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加强团结和严明纪律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以廉洁自律为重点,坚持艰苦奋斗,切实改进干部生活作风。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这是我们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为中国共产党80周年光辉历程所证明的。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灵魂和精髓。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坚持并正确把握了这条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会蒸蒸而上,欣欣向荣;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和革命就会出现波折和挫折,甚至蒙受损失。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尊重群众意愿,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党的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的一个根本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加以解决。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集中的地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经常到那里去,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以便更好地架起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同心桥。

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坚决克服不从实际出发、违背规律的胡思乱想和乱闯乱冒;克服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克服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挂在口上、停在纸上的不良倾向。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找准本企业、本单位、本部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促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同志历来强调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极大的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

中央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要结合新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键是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拘泥于一些具体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理论创新,学风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学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好用活。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迫切需要。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能力,我们广大国企领导干部就要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工作作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归宿点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国企领导干部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用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谋好利益。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减少文山会海,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改进干部考核标准和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力求做到讲真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特别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努力形成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

当前,在工作作风方面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有两大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这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我们做工作,需要有一种形式,但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比如,我们有的干部做工作,不去认真执行公司精神,也不去了解下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则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最近发生的集体工群体性上访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党政改革措施无法落实,而且必然会出乱子,甚至出大乱子。

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对作风,我们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一些共产党员和党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学会做了这种“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的现象出来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的现象出来了;的现象出来了。“官本位”意识的要害之大,有目共睹。因此,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我们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破除。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狠煞形式主义、的歪风。都要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领导作风建设

领导作风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风格和方式方法,其实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意识问题、能力问题、水平问题。它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在领导干部身上的综合反映,在领导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领导作风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作风建设的水平,也体现着其他作风建设的成果。新时期的领导作风,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和办公条件日趋自动化的新情况。

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各级干部必须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要加强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就要做到两个正确对待。首先,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全知全能。离开集体的努力,同志的帮助,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单枪匹马闯天下而获得成功。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树立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其次,正确对待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英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更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领导作风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同志经常讲,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敌对势力要从外部搞垮我们党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脱离群众,自己毁了自己。所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建实功,切实形成符合党的要求并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领导作风。

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是小事,它是领导干部人格形象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威信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一身正气,是激励人心的无声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既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功名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从点滴之处做起,管好自己。要过好权力关、名位关,要忍得住寂寞;要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不要;要过好金钱关,要能耐得住清贫;要过好关、人情关,要能受得住透惑;要管好自己的口、眼、手、腿、心,不要乱吃乱喝乱说;不要看花了眼,迷失了方向;不要乱拿乱用,巧取豪夺,不要偏听偏信,不要有所偏倚,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监督;要摆正位置,勇于接受监督;要加强党性锻炼,乐于接受监督。要永做心系人民的公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抓党的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

党的建设篇(2)

党支部为中共公桥乡党委下属党组织,在公桥乡党委和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现将学校党支部党的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党支部为中共公桥乡党委下属党组织,设立1个支部委员会,其中组织委员1名,纪检委员一名,宣传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下设三个党小组,现有党员27人,其中我校党员17人,含退休党员4人;其余党员10人,含转公桥乡中心学校教师9人、阜南县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中心1人,因中国共产党员信息网关闭未能及时转出。

(二)政治学习及“三会一课”落实情况

党支部不断强化对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党员学习。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学习,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规范开展“三会一课”。

(三)认真落实换届工作,规范党员管理。

党支部扎实开展换届选举,支部于2016年6月、2019年12月进行两次支部换届选举。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关系排查,有效掌握党员动向。

(四)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费收缴和党员发展

党支部严格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规范党费收缴,及时足额收取党员党费,及时上缴公桥乡党委并进行公示;积极引导学校先进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2015年我支部发展党员3人,2016——2019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

(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工作

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我支部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对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党员学习方面。在党员学习方面,我支部还存在部分党员政治站位不够高、对党员教育学习认识不够等问题,部分党员学习笔记不够完整、记录不够规范,心得体会等方面材料的书写不够认真深刻,存在一定的敷衍心理。

党支部委员会学习不够深刻,将支委会学习记录与党支部会议记录结合,没有专册会议记录,部分党员教育活动记录不够详尽、记录上没有详尽的分类分册,材料归类汇总不够合理与详尽;党小组学习不够深刻,学习记录不够规范,党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形式单一。

会议记录、活动记录不够详尽。支部在会议记录、活动记录上还存在着没有详尽的分类分册,部分活动和会议记录不够完善,记录不够详尽,材料归类汇总不够合理与详尽。

2、党支部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工作多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上,对党建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及时用党建引领工作,党支部龙头带动作用没有及时发挥,有时候党建工作大局观念较差,没有能够及时找到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指导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工作有时候陷入被动;党支部工作开拓进取性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导致党支部对党员影响力较弱、党建工作对学校工作引领不够充分,党支部政治优势没有及时充分发挥。

3、党支部在重大事项决定上存在一定弱化。党支部委员会在召开支部委员会时多以党建工作安排、党务知识学习为主,对学校重大事项、工程招标等方面的工作研究、调查和决议较少,存在一定的弱化,党支部会议研究人事问题较少,在选人用人上缺乏完整的工作机制。

支部党员大会召开不及时,支部党员大会召开时多为政治学习,议事决策较少,并且部分党员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存在不愿意发言提建议,或者提建议时不切题、没有针对性。

4、党小组工作不够扎实。党小组学习缺少系统性和主动性,党小组学习学习不主动,缺乏主动性、系统性,不能够有效的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党小组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扎实,在党小组会议召开时多以机械的学习为主,开展议事诀策较少、主题研讨等实际活动少,党小组会议记录不够系统和完善,存在学习记录较为简单、缺少系统性,存在假期学习缺失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1、在开展党员学习时考虑实际情况上有所欠缺。党支部在学习计划制定上对于党员学习的实际需求考虑较少,导致在学习内容安排上缺少吸引力,部分党员只是机械学习,缺少钻研;对党支部党员学习监督较少,只注重书面材料检查,对所学知识入脑入心检查督导较少。

2、党支部在学习记录、会议记录等材料归档上缺少专业知识。党支部党建工作负责人员为兼职工作人员,虽然参见了上级党组织举办的党务工作者培训,但是在资料归档收存等专业知识领域缺少必要知识,导致党建资料分类较乱,缺少系统性、规范性。

3、党支部议事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党支部在开展工作时缺少议事决策机制,在对“三重一大”制度认识上没有系统完全认识,多以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进行议事决策,对党统领学校工作的认识上缺少工作实践。

4、对党小组工作缺少指导和监督。在党小组工作上,党支部多以工作安排为主,对党小组工作缺少指导和监督,班子成员没有及时深入党小组进行检查指导。党小组组长多为普通党员,身兼教育教学任务,对党小组业务认识较少,党小组成员在对党小组学习和活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参加学习活动积极性不高,党小组工作开展不严谨。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为了尽快解决党支部建设和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我支部的工作能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我支部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提升支部各项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员教育。对党员进行深刻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和认识,教育党员及时参加政治学习,规范记录个人学习笔记,深刻反思,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支部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党员学习材料进行检查评比。

2、规范记录、完善档案整理。在今后工作中,我支部将严格规范各种材料、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对党建资料员、党务工作者材料归档、公文写作、党务材料整理等先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党务工作者专业素养;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时、分类、分册管理,保障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对会议记录要求专人记录,做到规范、详实。

党的建设篇(3)

一、制度建设是改变官德缺失的根本途径

重视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道德建设中,几千年来又特别强调上层的榜样力量。如:政者正也。德才兼备德为先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选人用人原则。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的领导干部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公无私的杨善洲等等,他们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骄傲、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人民之福,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们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的主流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向善向好。

我们在看到众多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的同时,也时刻感受到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有高层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如曾因为唱红打黑而让很多人振奋的重庆市委书记、全国最大城市—上海市的掌门人等等;也有较低级别的村官、股长、科长。烟台市最近就有一位清水衙门单位的科长被。党内腐败现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把掌握的公权当成自己的“潇洒”工具,任意使用:有的为了政绩,只对上负责,在数字上做文章,哄上欺下;有的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不是注重学习、提高素质,而是沉湎于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有的公然和黑社会勾结在一起,胡作非为、官黑一家,也有相当一批失去共产主义信仰,更谈不上为人民幸福而拼搏。

这么多的无德党政官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官员缺德不仅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不仅仅影响为人民服务的效率,更有亡国亡党的危险。

那么,当今形势下如何提升官员的道德水平?应当说多数官员是因为德好而得到提升的。但又为什么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制度:好的制度能让缺德的人不做缺德事情;不好的制度能让有德的人缺德。所以,最最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对待普通人,我们可以说:人之初性本善。对待官员,我们可以设定:官之初,性本恶。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不受制度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万物成长之需,也是权力健康运行之需。提升官德无他法,就是两个字:制度。要有制约制度、监督制度、惩处制度等等。

二、制度建设是防止的有力手段

,是的一个显著特征。如何防止建立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指出: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求“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这是对近几年我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证明,加强制度建设,堵住在权、钱、人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一些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从根本上解决腐败的有效途径。

新加坡一直被国际社会评价为管理最好的国家之一,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谐的社会氛围、清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秩序,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治国理念和共同价值观得到制度性贯彻。如新加坡官员的廉洁,大多数中国人将之归结于高薪养廉,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制度安排:公务员要遵守财产申报制度,每年申报一次本人和配偶的财产情况;国会议员和政府内阁成员,每周必须有一个晚上接待选民,最多的一年接待5万人。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国家廉政立法和依法治贪工作,新加坡将廉政要求有效寓于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中精心编织反腐制腐的监控机制,才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三、制度建设是民主执政的可靠保证

科学、民主、法制,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努力实现科学决策,使执政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而民主则是实现科学决策化的根本途径;制度和法律以其强制性、稳定性、连续性,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各项权利的实现,避免了决策行为的随意和盲目。由此可见,制度建设是党民主执政的可靠保证。实践证明,人民取得的民力,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力就没有保障。建国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没有重视法制建设,是影响民主发展和民主得不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法制建设方面,集中批判和否定了资产阶级法制理论和制度,而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和思想始终未进行有效的清算,使个人专制、权力集中、法外特权的封建残余得以生长、蔓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没有发挥,甚至最起码的公民权力都享受不到,从而抑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制度治党更带有根本性

党的建设篇(4)

一、抓关键,增强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为了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效能,乡党委从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抓起,从加强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从“班长”自身做起,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以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严谨、工作过硬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重点抓了党政团结这个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关键问题。乡党委明确提出了“四依靠四做到”:一是依靠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规范言行,使大家明确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依靠共同的理想事业,坚决做到把班子成员的思想凝聚到追求共同的事业上来,想事业,议事业,干事业,励精图治,兴乡富民;三是依靠健全规范的工作机制,坚决做到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问题上集思广议、集体决定,然后按分工分头执行;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落实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过双重生活会制度,达到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反腐倡廉、勤政廉政的目的,把一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诚挚的感情纽带,坚决做到班子成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感情,发展友谊,相互之间政治上爱护,思想上信赖,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在一个乡里,只有书记、乡长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才能产生巨大的工作效能。书记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统揽全局,宏观决策,战略上把好方向,乡长要主动配合书记工作,加强政治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抓好经济建设。2003年,双碾乡党政一班人精诚团结,协同作战,取得了农村经济总收入29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xxxx,分别比上年增长 30 %、 60 %的好成绩。

二、抓重点,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

党的建设篇(5)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创新

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核心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不仅应该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应该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统领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要性

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

回顾我党走过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毛泽东让中国人站起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强大了起来。改革初期,西方学者对“经济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是不认可的,现在基本认可了,以至于对政治体制也是认同的。《纽约时报》就2008年金融危机反思美国的政治体制,说美国的救市方案总是一党提出来而被另外一党否决,运作很慢;而中国的4万亿应对金融危机方案很快就见效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所以,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讲过,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好就好在它灵便、有效。今天,世界在重视中国发展,关注中国模式能不能在世界上推广,可不可以供发展中国家借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的贡献,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应对国际形势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经济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如: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出台了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仍存在出口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解决好后金融危机阶段的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把党建设好。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实现十七大蓝图的需要

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大建设”新要求。为实现五大建设,四中全会又提出“五化”,即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一步促进目标的实现。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今年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维护社会稳定。2008年的“314事件”以及2009年的“75事件”都告诉我们,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需要

89个春秋,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当前党的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党内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学习,学用脱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贯彻上级政策问题,一些干部普遍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总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因而必须认真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二、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按照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运行的内在规律开展党的建设。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来看,科学化的基本要义就是“求真”。即探寻并遵循党的建设和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性是科学化的本质。

1、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全新的重大命题

党的建设科学化为党的建设打开了全新的思想空间。以前我们讲马列、学马列多强调政治性。今天提出科学化命题,就是讲马列,不但讲政治性,还要讲科学性。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种政治,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78年底开始经济改革,30多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改革要求政治改革与之相适应,而政治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党自身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就开始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拉开政治改革的序幕,受1989年苏东巨变的影响,90年代政治改革的步子放缓,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至此,为党的建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党的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化就是政治改革的关键所在。

2、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执政党建设深入思考得出的重大结论

毛泽东1939年10月,首次把党的建设作为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并列的三大法宝之一。并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这个命题。这是我党从革命党建设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

邓小平1956年“八大”作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首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把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与“执政”联系起来研究。据考证,这是第一次把我们党称为执政党而不是革命党。1962年邓小平又再次指出“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0年2月,邓小平提出了“执政党怎样才合格”,邓小平一直在思考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问题,为江泽民所高度重视。1994年,江泽民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命题,对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做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初步把它与“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

2002年十六大之后,2005年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新的伟大的工程”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永保党的先进性。所以,通过几代领导人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深入思考,我党才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1、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就存在一个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即理论创新问题,基本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自身内容,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保障。首先,要有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程中推进制度建设。创造性地落实已有的,创造性地健全没有的,创造性地完善残缺的,创造性地纠正违规的。其次,要在健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这个体系的基础是党的根本制度即民主集中制,在根本制度基础之上是党内的具体制度,即,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再次,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机制。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贵在经常、重在落实。

党的建设篇(6)

【论文提要】党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实现其政治任务和政治理想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南。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联。适应新形势,努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和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永葆党的先进性意义重大。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位置,既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条基本经验。深入探讨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政治使命与政治任务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先进性是一个政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集中体现。两个建设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一)思想理论是衡量一个政党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思想理论在政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政党建设的根本和灵魂。一个政党若不能占有先进的思想理论和不能用这个思想理论去能动地指导实践,就必然会丧失战斗力、凝聚力和生机活力,就会成为一个思想混乱、一盘散沙的政党,就会被历史发展所淘汰。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拥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善于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实践。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党八十多年的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无论国际国内发生什么变化或遇到什么风浪和挑战,我们党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我们党成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并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深刻根源。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五十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些具体论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需要加以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却历经考验而日益放射出真理的光辉,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坚持马克思主义既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丢掉了就丧失了灵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苏共领导的改革最终变成了“改向”,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使党和国家丧失了共同的思想基础,丧失了先进性的根本,结果导致。这个教训发人深省。

(二)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一个先进的政党不但要拥有先进的理论并用之指导实践,而且要善于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和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学说时就反复告诫人们,他们的理论不是僵死的教条,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行动的指南。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必然要随之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我们党深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革命性,深悟政党永葆先进性的真谛。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典范。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独特道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道路;同志坚持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了新水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新的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立足时代变化,把握实践的新要求,不断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能够保持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理论创新作为根本着眼点。

(三)思想理论建设是贯通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全部建设的总题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而思想理论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是先进性建设的灵魂和主线。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巩固和行动上的一致,要靠党在思想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坚定;党在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上的转变,要靠党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的增强;党在制度上的加强,要靠党的制度思想和制度理论的科学指导;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说到底要依赖于党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政策素养和领导素养的增强。一句话,党的各项事业的加强都要建立在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宗旨意识提高的基础之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没有党的整个建设,抓住了思想理论建设就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和党的全部建设的灵魂。

二、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思想,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理论的优势,在回答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理论更好地凝聚党心和民心,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多元的新特点,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的主导力,体现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党内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力,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更好的统一和凝聚到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上来,为实现党的现阶段任务而奋斗。这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必须清醒得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四个多样化”的出现,我国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新特点。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加解放、更加富于创造性,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健康向上、追求进步的意识成为主流。这对于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极其宝贵的。另一方面,人们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其自由性、选择性、差异性逐步扩大,而且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错综复杂。既有新思想新观念,也有封建意识的残余,还有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思想的存在。特别在思想理论领域,仍然存在错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怀疑马克思主义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使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增大了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没,更加需要坚持马克崽主义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一元化的思想统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是新的形势给党的理论建设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党的思想建设只有不断增强主导力,不断的发展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才能有效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从而更好的巩固和发展党的思想理论优势。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和发展阶段性的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想理论的创新力,发展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推出新成果,不断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是先进性建设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我国改革发展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世界一些国家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一阶段既可能是“黄金发展期”,又可能是“矛盾凸现期”。要突破这一关口,既需要实践的不断创造,更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党不断把握发展的新要求,敢于和善于突破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思想障碍;敢于和善于突破影响和制约改革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和阻力;敢于和善于在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上实现新的重大飞跃,这个过程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过程,也是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增强思想理论的创新力,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理性地驾驭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局面,才能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舆情变化的新态势,不断增强思想理论的凝聚力,实践党的先进性社会舆情是人民群众根本要求能否得到满足的晴雨表,人们的愿望、情绪、疾苦和矛盾总是要通过舆论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舆论不断处在变动和震荡之中,人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情绪日益呈现出公开性、紧迫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社会实践的需要召唤着理论创新,科学的思想理论导引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党的思想理论只有不断增强整合力,善于表达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及时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新问题,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和导向,不断为整合利益、化解矛盾提供理论支持,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把人们的思想更好的统一和凝聚起来,才能体现理论的魅力.影响力和威力,实践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我们党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开创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和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整合思想理论建设的理论陛和实践性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一旦经群众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通过思想理论建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社会建设的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因此,当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Xl~,b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而思想理论建设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永恒课题。要坚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从亿万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探索思想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南。

(二)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qcs-研究和建设工程,把握思想理论建设的继承性和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要把握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基础和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首先搞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把握,保证老祖宗不能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把对马克思主义扭曲的、错误的理解纠正过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其次,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搞好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深入研究这些新思想、新观点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研究这些思想观点的科学本质和理论品质,研究其思想中所蕴涵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并把这些思想观点进一步整合升华,形成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最后,要加大对国外政党执政经验的研究,既要加强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根源研究,也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曲折中奋起的研究,还要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的有益经验,这些经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要用辨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经验,把其中有利于我们更好执政的因素借鉴过来。任何政党的先进性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党只有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理论,才能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党的建设篇(7)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中央在经过三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真正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与其他两个代表紧密结合在一起,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学习的日益深入,全党同志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搞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前瞻;是源于党建实践的思考,又给党建实践以有力指导,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全党同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繁重艰巨的国内任务,只有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我们的党才能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稳如泰山,岿然不动;我们的事业才能生机盎然,灿烂辉煌。当前,全党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全会精神,为实现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工作。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三个代表”,内涵深刻,言简意赅,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深入学习“三个代表”,就是要从这些根本问题上加深认识,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反复学、深入学,还要组织好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党的理论建设、理论创新结合起来。“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思考当代中国特别是我们党的实践经验而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伟大的时代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的提出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楷模。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下一番功夫,拿出成果,形成共识,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之真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不仅要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要身体力行,抓好这一重要思想的宣传和贯彻工作,要认真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周密细致的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要统一起来,关键是要重实际、见实效,不能束之高阁,不能泛泛而论。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结合我们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结合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开展好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修养,要自我加压,努力作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通过开展的学习活动,使自己切实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心得体会之二: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一《决定》体现了jzm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代表了全党的强烈要求,表达了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也关系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成败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我们必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持党员先进性,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一、党的意识。党的意识是执政党带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在这样的条件下,党员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必须牢固树立党的意识,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

二、带头意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需要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需要全体党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模范;需要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高尚的精神情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严于律己,通过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要立言,更要立行。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做到洁身自好,一言一行都表现出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道德风貌,把高尚的思想道德作为立身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三、服务意识。jzm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同时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不可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难以为人民谋利益。党员干部必须牢记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务求优质。要充分认识到权力、责任与服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执政用权的时候,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要勤政为民,真抓实干,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关心群众,理解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真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事业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干部队伍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必须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创新,表现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作风创新,也包括学习运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增强管理和各项工作的科学性与科技含量。创新,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级的精神与基层的情况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既要更新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观念影响信念,信念决定着行动。没有更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举措。因此,要做好创新的文章,必须更新思想观念。

心得体会之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

jzm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精炼的语言,集中论述了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进一步明确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大思路。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作为执政党,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并且从理论、路线、纲领、政策直到全部实践都能体现“三个代表”,才算是真正做到这一点

一是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性的统一。我们讲党的先进性,毫无疑问要讲党的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三个代表”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理论的本源意义出发,表明党的阶级性归根到底是由本阶级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性所反映的,从而揭示了执政条件下共产党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属性即是其阶级性的集中表现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是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社会基础广泛性的统一。如何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前提下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建立牢固的根基。以mzd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提供了极具独创性的历史经验,即按照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建设党,既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又通过教育和改造农民,吸收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把农民变成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支持力量。“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先进性,既体现了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本质,又反映了联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取向,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联系群众的广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必将使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进一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