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故乡的小路

故乡的小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3:07

故乡的小路篇(1)

却走不出故乡那条小路

好像我的希冀注定要在那里盘旋与栖息

好像我的生命注定要在那里耕耘与收获

·

故乡的小路

环绕着村庄

环绕着我的心田

有如我灵魂深处的一根脉管

流的

是桑梓母亲望归的慈泪

育的

是戎马天涯男儿的铁骨

·

故乡的小路

曾延伸着我孩提时的梦想

那里是我人生旅途的起点

那里是我索文求知的序幕

故乡的小路

景致宜人曲径幽深

从那里出发

我带了一路冬雪的纯净和秋叶的深情

从那里出发

我带了一路夏花的热忱和春草的坚韧·······

·

如今的故乡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日新月异

小路也拓展成大道浇筑了水泥

然而,身处异乡的我

在每一滴午夜梦回的泪珠里

分明看见了

故乡的小路篇(2)

轻轻的我,空空着双手,走在回家的土路上。

大山的小路,是一眼看不见尽头的亲情。已经荒芜了的小路,被我脚尖踢起的尘土唤醒。风儿轻轻吻散着土的分子,弥漫着童年的记忆。

哦,梦回萦绕的故乡,久违了的我回来了!

坍塌废弃的庄院里惊起麻雀“喳喳”,老鼠洞旁堆起的软土堆旁,露着半截黑皮筋,昭示着庄院不是永恒的沉默!

轻轻地拾起那半截皮筋。

瞬间,皮筋的故事在沉默中爆发!

墙头上的小草,在枯萎柴里露着绿意,针叶样的叶子簇拥着朵朵小白花,纯洁无瑕,孤芳自赏。墙角的摇“木牛”游戏的木棒,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墙头的小花,在日月的沧桑中无怨无悔!

崖上的窑洞,露着半截洞口,还在诉说着古今里王宝钏坐窑洞的故事。我的妈妈讲给我的故事,那个其中踢皮筋的女孩的妈妈讲给她的故事,伴着我们俩在天真无邪、两小无猜的童年里一起成长。

传说里的小兔成了精,变成了可爱漂亮的姑娘,每天天不亮就给那个在熟睡中的男孩做好了饭。男孩醒来不见人影,吃了饭就去读书了。后来男孩考上大学走了,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一去不回头。可兔姑娘仍旧坚守着那份爱情,忠贞不渝,独守寂寞!

我的泪水不由哗哗流淌!

“我爱你兔姑娘…我爱你兔姑娘…”我终于鼓起勇气喊出口!

庄院无语,小路沉默,大山仍旧威严…

太阳照着,麻雀叫着,风儿吹着…

故乡的小路,使我从这里走了出去,带着我的亲人,和我的村里人走向了城市,享受到了现代人的生活和文明,可我永远丢失了那份纯洁的感情!

沉重的我,一步一个脚印,瓷实地走在返回的大山小土路上!

坐上客车的我,还在眼巴巴寻找着消失了的小路,故乡的小土路!

故乡的小路篇(3)

“人不怕有理想,不怕有梦想。也不管它有多大,又有多远。只要你客观地认清自己,在道德规范之内,坚持自己,做你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的那一天。”这是郭晓冬的座右铭,也是郭晓冬的人生经验。

身心备受煎熬的《江山美人》

由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香港电影人制作有限公司、香港天下影画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程小东执导的影片《江山美人》正在全国热映。在该片中,郭晓冬第一次演反派,第一次演武戏。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两个“第一次”让他身心备受煎熬。

影片《江山美人》讲述了诸侯割据、烽火连天的年代,甄子丹饰演的大将军负责训练公主(陈慧琳饰)武功,后来公主被奸臣(郭晓冬饰)所迫害而逃出皇宫,幸得一位武功高强的隐士(黎明饰)所救,二人随即产生爱情。在隐士的帮助下,公主除掉了杀害父王的奸臣。

接到片约,郭晓冬很犹豫,原因有二:第一,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之前一直演正面角色,“希望把自己所理解的真情和美好,通过影视这个平台传达出去。”第二,怕演不好,“演惯了正面人物突然演坏人,别人根本不信。” 但导演程小东说服了他,并且不断地修改剧本,丰满了人物,让他所主演的奸臣的恶行充满了合理性。

郭晓冬认为:“叔叔是一个国王,叔叔没有儿子,按照当时的传男不传女的王位传承方式,理所当然传到我的位置上,结果没有传给我。我不满叔叔这样做,就把叔叔杀掉了。按照我们来讲,之所以没有传给你,就是你有问题,应该反思这个问题,但影片中的我不这样想。为自己考虑得太多,为他人考虑得太少。”

郭晓冬又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既然接了这个角色,就要把所有的顾虑打消,一心一意把角色塑造好。“拍这部戏时,我的内心有冲突,演着演着我突然会想,其实我不是这样的。因此,拍这部戏首先要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也许是我不够专业――其实这是我的工作。但是,当我为了这个角色去背弃自己的人生准则的时候,这是一个痛苦的斗争和煎熬过程。有时演得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江山美人》杀青后,郭晓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解脱,“终于演完了,再也不会接受角色的和煎熬了。当然,也可以通过演反面角色给观众带来正面的启迪,但那样太绕了。因此,《江山美人》那个奸臣很可能是我所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反派角色。”

虽然心灵得到了解脱,但身体却还要继续饱受煎熬。

郭晓冬没有武术基础,但并不影响拍摄。实拍时只要按照武术指导事先设定的套路和动作就可以了。但郭晓冬认为,如果仅仅按照武指的要求完成这些动作,就会缺乏力量感。因为他没有武术基础,“有基础和没有基础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拿剑的动作就完全能够感觉出来。有人拿着剑一点都不动,也会有一种杀气,但有人拿着剑只是一个道具。因此,对于每一个动作,只有练得非常成熟时才会流畅,在流畅的过程中才会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杀伤力。”

实拍时,郭晓冬要穿着50公斤重的盔甲,更增加了难度。怎么办呢?一个字:练。只要一有时间,郭晓冬就加紧练剑,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加上练剑不太得法,他渐渐地感觉到左右臂的肌肉酸疼,直至抬不起来。

《江山美人》杀青后,郭晓冬专门去了一趟医院,医生告诉他,这不是单纯的肌肉撕裂,关系不大,可以慢慢愈合;而是肌腱撕裂,需要做手术。因为拍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需要比较长时间的休养才能恢复。2008年2月21日,郭晓冬在博客上有这么一段告白:“今年的春节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在拍摄《江山美人》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武打戏的基础,导致双肩受伤,肌腱撕裂,均需要手术,但是因为一直工作缠身,没有时间治疗。”

《大校的女儿》和《新结婚时代》

对于郭晓冬来说,迄今最有影响的两部电视剧是《大校的女儿》和《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比《新结婚时代》更早地拍摄,播出时间却相反。

2007年,《大校的女儿》播出后,郭晓冬欣喜若狂:“《大校的女儿》终于跟观众见面了,很高兴,很激动。 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我自己最喜欢、最珍爱的一部电视剧!这部戏已经拍摄完成近两年了。但是每次回想起来,总是会被这个故事感动着,更会产生很多的感慨……袁立说我是自恋,我不承认。我喜欢它里面所包含着的那份力量和气魄,那种让人荡气回肠的情怀。”

郭晓冬说,他要感谢导演张进战和编剧王海。有意思的是,最初,张进战和王海都不看好他。张进战选择郭晓冬是因为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而王海对“郭晓冬行吗”的怀疑一直到拍摄结束。

最终郭晓冬用他的努力和实力回报了他们的选择。

郭晓冬说:“姜士安也是我这么几年来第一次饰演的一名军人,彻底过了一次演军人的瘾。尽管我是八一厂的军人,但是真正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姜士安。我喜欢他的那种豪迈的气魄和铁骨柔肠,更喜欢他的那份责任感,对家庭的、部队的、战友的,对老婆的、孩子的、父亲的、韩琳的……姜士安的所有,是我所接受的,更是我本人所希望能够达到的。他是一名伟大的军人,他的人格魅力无处不在。”

《新结婚时代》是迄今郭晓冬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和《大校的女儿》不同的是,郭晓冬最初婉拒了这部电视剧,因为他觉得内容和《大校的女儿》有点撞车,都是演一个农村出身的人。但编剧王海认为,《新结婚时代》男一号何建国非郭晓冬莫属。她专门给郭晓冬打电话说:“《大校的女儿》我从头到尾都看了,非常喜欢你的表演,《新结婚时代》的剧本有了很多改动,建议你再看看。”郭晓冬又看了一次剧本,提了很多修改意见,王海接受了不少,让郭晓冬特别感动。“我很感激王海老师,写了这么好的一个剧本,也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有机会第二次出演王海老师的戏。”

演完了《新结婚时代》,郭晓冬似乎成了婚姻专家:“其实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也不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是N多个意想不到的家庭的结合。非常庞大的社会体系,都会容纳进来。”

在《新结婚时代》中,何建国经常被农村的家人所拖累,导致妻子和他离婚。郭晓冬说:“夫妻之间需要包容和理解,需要沟通。而当何建国把真相告诉妻子后,妻子表示理解并且复婚。联系到我本人,我就是想做个让父母因我感到骄傲的人。我就想做一个好儿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其他硕大的理想,多大的名望,都是虚的。我追求的是一个生活的常态,平平淡淡才是真。”

《新结婚时代》热播后,朋友们经常会和郭晓冬谈关于“城乡婚嫁”的问题。其中他们设计的一个故事是,就像何建国和顾小西差不多身份和背景的一对相恋很久的恋人,就在准备结婚的时候,城里的女孩突然提了一个要求:结婚以后,所有的春节都不准回男方的乡下老家过,只能在城里度过!男方犹豫再三,不敢定夺,打电话回家咨询老母,老母听完,流泪,说:“可以,只要是人家愿意就好!”

郭晓冬对此感慨道:“我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究竟谁对谁错,我现在都没有搞清楚。”

在采访中,记者和郭晓冬探讨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敏感的问题。很多贫穷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于是,大量的农村穷亲戚都去找他帮忙,让其苦不堪言。郭晓冬说:“他们对你寄予了太多的厚望,理所当然认为你能呼风唤雨。像我老家的地方,经济上还很匮乏,家里会竭尽全力地让你去读书,不惜贷款,借钱。人一定要懂得感恩,一定要善良,一定要回报,我非常接受不了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后,就忘本,忘本就会没有根。老家,你的父老乡亲,就是你的本就是你的根。他们发展起来,越来越壮大了,你的根才会越来越扎实,你的枝叶才会越来越旺盛。我永远把根放在第一位。”

虽然老家很多亲戚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好,却很少有人去麻烦郭晓冬,怕给他添麻烦。“他们都会设身处地地为我着想,都觉得我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但我认为我有责任帮助他们。等到别人来找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了。”

梦想从乡间小路开始

著名导演霍建起曾经这样评价郭晓冬:“一个农村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不稀奇,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却很稀奇。”信哉斯言。作为中国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很难考上电影学院,因为他们童年鲜有获得艺术启蒙的机会。郭晓冬用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打破了这一“惯例”,让自己从山东临沂的乡间小路走到国际电影节星光大道。郭晓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一切都有可能。

童年时代的郭晓冬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调皮和贪玩,上树、爬墙、捞鱼、打架(至今他的脑袋上都有很多疤痕),掏鸟窝。同样作为一个家境不宽裕的人,郭晓冬也给家里捡柴以作薪,摘槐树叶子以卖钱。

父母都是淳朴本分的农民,却非常热爱文艺,这或多或少地熏陶着郭晓冬。一任郭晓冬“不务正业”地把家里变成了自娱自乐的表演基地,和村子里的人一起自编自导小品。渐渐地,他从村文艺宣传队,走向了乡文艺宣传队。

此外,郭晓冬还四处搜罗了大量文艺书籍来看,其中《大众电影》每期必买。“《大众电影》可以说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每次买到《大众电影》都爱不释手,然后谁也不借。”

1992年5月,郭晓冬在《大众电影》上发现了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广告:电影学院夏令营,每位费用500元。郭晓冬几乎是下意识地偷拿了家里500元钱,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参加了电影学院夏令营。夏令营为期半个月,主要讲授电影表演、欣赏知识,间或去八达岭长城、故宫玩一玩。15天时间的夏令营,自然无法让郭晓冬在表演技巧上有显著的提高。但这15天却让郭晓冬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的种子渐渐苏醒,开始发芽……

多年以后,郭晓冬面对记者谈起此事,还有点惭愧难当。在当时,5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他甚至无法想象父母发现500元钱不翼而飞会如何着急,更无法想象发现儿子突然出了远门后如何忐忑不安……“这是我这辈子做的为数不多的不光彩的事。”

质朴而宽厚的父母却由此更加了解郭晓冬,这个小儿子平时看起来老实本分,低调稳重,但一不小心就会做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来。更让父母大吃一惊的事情是在1993年3月23日,郭晓冬辞去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带着仅有的120元钱,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一下车,就直接去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多年以后,成为著名影星的郭晓冬这样回顾那一次离开:“15年前,我背着自己的行囊和理想,离开了我的山东老家,从此开始了我的北京生涯。15年时间不算长,尽管期间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一直交错不停,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走到了今天。或许理想就是我的舵手,就是我的导航,我就是能够拨开层层困难的突击手!”

但是,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摔得遍体鳞伤。郭晓冬至今还记得那次报考电影学院的失败。面试时,他事先把高尔基的《母亲》背诵得滚瓜烂熟。没想到一上场,脑子却变得一片空白,没朗诵几句就忘词了。这时,他只好讪讪地对老师说:“对不起,我背不下来了。”主考老师说:“没关系,你先下去吧,准备准备再上来。”等着其他同学考完了,郭晓冬又上去了,但朗诵了几句又忘词了。在尴尬之余,他索性问:“我能拿着书本读吗?”获准后,郭晓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遍。

郭晓冬抱着侥幸的心里去看榜,但奇迹没有发生。“我还是比较幸运,初试就下来了。我就没有必要再花复试的钱。”

报考电影学院,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当初离开家的时候,他就决定考不上也要留在北京闯荡了。

在当年一起参加夏令营的一位朋友帮助下,郭晓冬在公主坟翠微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那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工棚,有几张高低床。在这里,郭晓冬度过了相当长的时光,成了名副其实的“北漂”。期间,他当过服务员和售货员,当过酒吧歌手和主持人。他发着高烧时曾经躺在地下室里三天才吃一包方便面,当时的感觉自己都快死了。

郭晓冬干的更多的工作是给电视剧跑龙套。

对于那时的郭晓冬来说,跑龙套是一个好活,因为跑一天龙套中午、晚上可以吃到两份盒饭,同时还可以拿到10元报酬,“如果是台港的剧组,可以领到15元报酬;如果早上开工早,还有早饭吃,会有一个鸡蛋。有龙套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饭哪。”但这样的龙套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因此,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但郭晓冬是个连龙套都能跑出名堂来的人。有一个剧务“方阿姨”,很喜欢龙套郭晓冬。经常有机会就找郭晓冬去跑龙套。郭晓冬每次去剧组,方阿姨都以充满欣赏而自豪的口气对副导演说:“这孩子,干得很好,还能说台词。”一位副导演对郭晓冬说:“你这孩子适合当演员。”这给了郭晓冬极大的鼓励。

后来,郭晓冬有机会参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云南故事》。该片由张暖忻执导,濮存昕主演。郭晓冬在片中演一个红卫兵,有三句台词。接到此片约,郭晓冬激动万分,写了一大篇日记,他慷慨激昂地说:“《云南故事》会不会就此改变我的命运?”

但是,天上掉馅饼也不会砸在一个龙套身上。拍完《云南故事》后连续三年里,郭晓冬除了龙套还是龙套。“当时我非常苦闷,明明知道理想就在前方,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现在看来,当时郭晓冬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在三年里他没有想着再去报考电影学院。“我觉得是心理在作怪,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跟其他人比起来,差距太远了,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好事都跟我无缘的。”

1996年,在北京漂泊了三年之后的郭晓冬,最终决定回家。他甚至想过了回家后干什么:摆个水果摊卖水果。

这时,一位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老乡硬拉着郭晓冬去“陪考”,在对方的一再劝说下,似乎已经僵死的理想的种子又渐渐复苏了。他开始用了三个月时间做准备,天天跑到郊区的河边又跳又唱,由于练声不得法,最后还落下个慢性咽炎。

在复试的时候,郭晓冬唱了那首《再也不能这样活》。他是在考试,更像是在倾诉:“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首歌。”

郭晓冬告诉记者:“这首歌正好契合了我内心的感受,我觉得我要告诉我自己:我再也不能这样去生活,我要抛弃以前,要努力向前,不管我面对的将来是什么。”

这一次,郭晓冬考上了,这也得归功于主考老师崔新琴的慧眼识珠。“是崔老师把我从一个文艺爱好者,蜕变为一名真正的演员,让我有机会走进电影的这扇大门。她是一个改变我命运的人。”

从自卑到自信

学费和生活费,困扰着郭晓冬在电影学院的四年。

2001年,郭晓冬完成了毕业论文《论自信对演员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过程。郭晓冬的自卑在于家境贫寒,依靠贷款支付学费,基本生活费都没有保障。最初,“我很自卑,非常自卑,当时也在想,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有钱。如果我家有钱,我就不用受这份罪,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比起那些家境富裕的孩子,郭晓冬更懂得珍惜。他珍惜每一分钱,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也把自己珍惜成一个另类。四年里,郭晓冬从没有迟到早退过一次。“一年要花一万多元学费呢,不好好学的话太对不起这么多学费了。”当时同学们参加盛行的AA制聚餐时,郭晓冬总是借故不去。刚开始的时候,郭晓冬也经常和同学去外面吃饭。他希望改善伙食,更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但是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尽管AA制,每次都是二三十块钱,但是对我来讲,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二三十块钱,我可以吃好几天饭呢。后来,我渐渐学会了说不。”

后来,从班主任到同学,都渐渐地知道了郭晓冬的家境。他们开始用各种不露声色的方式去关心他,有拍戏、拍广告的机会都尽量带上他。

班主任崔新琴还以郭晓冬优先的方式推荐他参演电视剧《红岩》。“那是我第一部真正意义有台词的角色。也是我上电影学院后第一次挣到片酬。崔老师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最大的帮助。”

一次,一个广告公司找他们班拍广告。郭晓冬惊奇地发现,那次去拍广告的就他一个男生,其余全是女生。毕业以后郭晓冬才得知,当年广告公司去要人的时候,只要女生,不要男生。而一向和气的班主任崔新琴却霸道地说:“如果不带郭晓冬去,所有的女生都不去。”

毕业多年后,郭晓冬才了解这事的原委,“我听了之后特别感动,但是没有给崔老师打电话。因为我觉得‘谢谢’两字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我成才、独立、自强,希望我在这个行业里取得成绩。我只有不辜负她的期望,才能回报她的关心。”

为了改变经济状况,即使其他同学不愿意去跑的艰苦龙套郭晓冬也愿意跑。有一个龙套他需要不断地摔倒,直至摔得双手鲜血淋漓,最后也就领到10元报酬和一盒盒饭。“我当时想,我何苦如此呢?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要完成学业啊。”

还有一次,郭晓冬参与了一部教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短片,说好本科生演员给500元,群众演员给50元。最后结账的时候却只给了郭晓冬50元。他去询问,对方说,就是50元,只能给50元。“当时我很不理解,这不是在欺负我吗?”

委屈自然有,但更多的是感动。一次班长特地把郭晓冬叫到操场上散步,他说:“听说你缺钱了。”郭晓冬说:“我有钱,谁跟你说我没钱了?”班长掏出50元钱说:“我有100元,一人一半。” 还有一个叫白云的女生,每次郭晓冬急需用钱的时候,她都会马上向父母“借钱”,然后再转借给郭晓冬。

大一时,在同学的精心安排下,郭晓冬度过了生平第一个城里孩子才会享受到的生日。那摇曳的烛花、那真诚的生日歌,那自制的蔬菜沙拉……让郭晓冬备感温馨。“那种感觉很好,非常值得怀念。”

难能可贵的是,郭晓冬在贫穷中依然做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坚守。在低价好戏和高价烂戏之间,他不假思索地选择前者。2001年,电影《密语十七小时》和一部电视剧同时找到了郭晓冬,后者的报酬比前者高出数万元,但非常需要钱的郭晓冬毅然选择了前者。

走上红地毯

郭晓冬说:“没有霍建起导演,我就不可能顺利踏进影视圈。”郭晓冬和霍建起的第一次合作是影片《蓝色爱情》。戏中的主角是袁泉和潘粤明,郭晓冬的戏份很少。但霍建起却给郭晓冬留下一句话:“你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将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合作一把。”郭晓冬只是当成名导对晚辈的一种鼓励。

没想到两年以后,郭晓冬接到了霍建起的电话,让他主演影片《暖》。影片《暖》根据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记录了一个真实而平凡的农村游子还乡的故事:男人和女人们挣扎着构成了婚姻的风景,人性的挣扎、疲惫的心灵陷在泥泞中,却又不甘心地抱有一点可怜的希望。

郭晓冬主演男一号林井河。

霍建起透露,“拍戏的第二天,郭晓冬的父亲去世了。他很难承受,我们也很难承受,但是要拍戏,一个剧组滚动起来,不容一点耽搁。那天拍戏的时候,郭晓冬拍一条哭一条,一停机马上就呜呜的哭……”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郭晓冬和其他主创一起努力,把《暖》拍成了一部很唯美、很纯净、很有诗意的影片。

2003年11月1日,郭晓冬踏上了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郭晓冬穿了一身标准的黑色礼服,既合体也有一些帅气,显得信心十足。那是东京电影节首次铺设红地毯,让郭晓冬赶上了。"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不管结局如何,对我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东京电影节的红地毯之行,而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光辉一笔。"郭晓冬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11月5日晚,一个好消息从国内传来。电影《暖》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我们非常兴奋,不仅仅因为得到两项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辛苦终于得到了认可,我也可以对刚刚去世的父亲有一个好的交待。”

11月9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当晚,评委会主席巩俐宣布:“最佳故事影片奖是――霍建起导演的《暖》!“

《暖》之后,郭晓冬和霍建起的合作并没有结束。不久前他们开始“愚公移山”。电影《愚公移山》根据太钢老工人李双良的事迹改编,他带头苦干五年,搬走了钢厂堆积了50多年的废钢渣山,被称为“当代愚公”。郭晓冬扮演青年时代的李双良。这是郭晓冬第一次演工人。

郭晓冬说:“《愚公移山》,我很喜欢这种精神,我也喜欢龟兔赛跑的精神,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相信自己,永不妥协,永不言败,胜利最终会属于自己的。”

成名之后的郭晓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主演经济效益不高的电影中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对‘电影’两个字感情特别深。现在我越来越清晰我这么多年来要追寻的是什么。现在我其实没有钱,自小父母对我的教育是,钱其实够用就行,不是特别重要。我希望在这个领域里做到纯粹,但是要做到纯粹实在太艰难了,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第三种温暖》《桃花灿烂》《美丽任务》《寻人》《投名状》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同时他也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和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最具潜力男艺人”大奖等荣誉。

本文图片由橙天娱乐和保利博纳提供

郭晓冬作品

主要电影作品

《江山美人》《投名状》《寻人》

《愚公移山》《第三种温暖》

《桃花灿烂》《美丽任务》《暖》

《密语十七小时》《蓝色爱情》

主演电视剧作品

《世纪不了情》《美丽婚纱》

《新结婚时代》《中国家庭421》

《芙蓉花开》《大校的女儿》

《你是苹果我是梨》《玻璃婚》

《午夜阳光》《北京,我的爱》

《红粉世家》《谁都会说我爱你》

故乡的小路篇(4)

抬头!望望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便是那故乡。

故乡的小河经常干涸;故乡的小路磕磕绊绊;故乡的人们随随变变.......

如今,故乡早已有了千变万化。看那小河流水潺潺,正在欢乐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故乡的小河日夜不停地奔跑着。这条小河真可谓是故乡的母亲河,多少年来,她哺育着这里的人们,这是故乡的唯一水源,人们做饭,洗衣,都离不开这条小河。

故乡的小路也随着在变化。原来,每次回家,不小心的我总要摔上几绞,去学校的时候是干净的,回到家就变成“黑炭"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故乡的路平平坦坦,就算下大雨我也不怕了,故乡的小路方便了人们的交通。

故乡的人们总是吃一些野菜,真的不好吃呀!不过,现在的他们,桌上也摆着大鱼大肉,这使我更喜欢故乡了。他们还用上了手机,电话,电脑等高科技产品。

每次家人回乡下,奶奶就担心他们往那住,家里房子太小了,总是到别人家住。如今,家中房子建大了,家里也摆上家具了,奶奶可高兴了,奶奶经常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等着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经常看奶奶了。

故乡的一切都随着城市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农民伯伯去农贸市场吆喝着,想让过路人尝尝新鲜的蔬菜。中午,人们又去商场买衣服,他们也赶时髦。晚上,街道上,霓虹灯闪烁着,直刺你的眼。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故乡的小路篇(5)

梦中的故乡还是原来的样子,翠绿的青山,延绵起伏的山峰。高高挺拔的杨树,郁郁葱葱的松树,还有那一排排的白桦林。沟壑里流淌着涓涓溪水,有石头的地方就会形成了个小小的瀑布。

我的故乡在吉林省的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不大,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里的人都很和谐,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村里的人都去帮忙。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一点污染也没有。到了夏季,经常有人拿着鱼竿站在岸边的大石头上钓鱼。

在梦里我回到了村子,好像没坐车,是走路回去的。村子中间有一条土路,晴天的时候有车路过飞起厚厚的泥土,村里人盼着下雨,可是下雨了,道路又泥泞了,记得爸爸有一次去乡里学校上班,晚上回村里,自行车推一段路,爸爸拿东西抠一抠车瓦盖子里的泥。昨夜仿佛又梦见爸爸在抠自行车轱辘的泥。

以前也曾做过这样的梦,那时父母都健在,还有一份牵挂,一份惦记,还有很多的思念。有时候梦见上中学,走了很远的路,到了学校却迟到了,进了教室又找不到书包,还有时候梦到进教室里找不到凳子,找到了却是三条腿的,有时候又梦见我在学校教书时的样子,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清晰可见,仿佛真的回到了过去。

故乡是家,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度过童年、少年的地方。我有时候就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梦到故乡 总是梦到从前的事情?是对故乡的依恋?父母都不在了,依恋什么呢?依恋家乡的小河?依恋家乡那泥泞的土路?现在我有些明白了,是留恋家的那份亲情,留恋那欢乐的童年,虽然我的童年是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度过,留恋童年时天天陪我写作业的那盏小油灯。

我爱我的故乡,故乡也像我留恋它一样厚爱着我。虽然故乡还很贫穷,我相信终会一天天富强的,我知道这路途还很遥远,为此我心感伤,我无能为力。我心系故乡,就像明明知道母亲的思念,女子却在千里之外一样,不能相见的黯然神伤。我期待着有朝一日,故乡会冲破重重云雾,像我期待的那样光明灿烂。

故乡的小路篇(6)

在以前没有水泥路的时候,每年夏天,大雨倾盆过后,泥泞的路使人们上班、下班、赶集、访友,来来去去时必定把鞋子、裤子弄得满身是泥。这时,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不敢出门,害怕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里摔跤。

有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姓朱的老人,不惧千里迢迢的艰辛跨越海峡,回到离别了几十年的故乡,来探望儿时的伙伴和故乡的亲人。在老人年轻的时候,被抓壮丁当兵到了台湾,老人含着泪依依不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曾在心里无数次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再回到深爱的故乡来看看。当老人下车的那一刻,好不容易找到了进村的路,让他没想到这里和他现在居住的第二故乡台湾有着天壤之别,家乡落后的交通让他萌发了为故乡修一条水泥路的想法,他默默的回到了台湾。就在他第二次重新踏上故乡土地的时候,他带来了他一生所有的积蓄和他所能筹集到的每一分钱。

就这样青神县最早的一条乡村公路建成了,村民自发的买了鞭炮从路的起点一直放到了他的家。一颗颗石头筑成了一条平平整整的水泥路,从此,让乡亲们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故乡的小路篇(7)

而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唯有江河山川和日月星辰依旧古老。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熊培云“唐德刚式”的诙谐和幽默之中,我们听他以沉痛却乐观的笔触用家乡小堡村的经历串起他对百年中国乡村大视野的梳理和重建:农民与土地的拥有与被拥有,革命和运动时期的农村,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随处可见的他自己的乡村成长见闻和其家乡父老的生活命运纪事。

他的小堡村乡村叙事,晓白通畅,入眼入心,既讲故事也讲历史,既有调查也有理论,更有文学、名言和电影,目的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祀,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以及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自治经验和自济精神,以期在眼下的城乡治理中,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破碎的面貌和残缺的权利,在理论远景上开凿一条城市反哺乡村、乡村人才走出之后再归来的改良之路,以达到法国那种城乡两忘的乡村新貌。

多少年来,在“鲤鱼跳出农门”的思想照耀之下,出身于农家的知识精英,要么出于对故乡的自卑,要么出于对都市的拥抱,要么出于对名利的匍匐,唯恐不“知识”,唯恐不“精英”,唯恐不“权贵”,与过去再见,对现实大地和故乡落日缺少一种最基本的观照与回望。

同是70后一代崛起的知识精英,许知远和熊培云的道路有两种代表性。前一种是城市青年匍匐于西方理念后的都市和中国代言,用家国山河诠释别人的理论,是对“他乡的全面拥抱”;而后一种则是乡村青年进城读书继而西方游学之后归来的故土沉思,用别人的理论来审视故国河山,是对“故乡的再次拥抱”。在“他乡”和“故乡”的分野和历史渊源之中,我们似乎隐隐可以看到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阶层对救国救乡的两种精神传承。

这两种分野,其实并无实质上的好坏优劣之分,也并没有绝对中西之分,我相信他们两人的思路转进也都其来有自,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家庭熏陶和城乡成长环境都密不可分。但比起许知远的情绪性、拿来主义和自陷于理论的方阵,熊培云的这种明朗开阔、深浅转换自如和扎根于苦难之上的浪漫性,确实有一种阅读上的沉浸感,以及阅读之外的现实感。

所以熊培云的著书立说、田野调查、乡村介入,更让我看到他从云端落到大地后的坚实感。留学法国、游历海外、文学电影也让他身上洒上了一层西方思想学说和普遍人性的光辉,同时他承接着费孝通、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熊培云甚至说,以后会像他们一样更多地回到乡村甚至扎根于乡村。这种20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的根本出路。

熊培云的这种理想主义,面临今日中国磐石般的巨大现实,或许是稍显浪漫,但他对乡村的这种关怀和敬意,却引起无数出身农家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和尚未站稳脚跟的人的共鸣,更讲出了像我这样到他乡寻梦而梦不在、回故乡暖心而故乡不在的年轻农家子弟的心声。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之后,城市却不愿意包围农村了,城市在物质建设的马车上奔驰,而乡村却是大踏步地后退,“二元分治”却是越治越远了。而更悲哀的是,我们既没学会怎么样建设城市,同时也丢掉了怎么样乡村自治。在宗法宗族被破坏掉之后,在乡村礼数和历史传统被破坏掉之后,农村终于丢掉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灵魂。

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地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让彼此异为天壤。

前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公路修得差不多了,但是农村发展依然面临巨大问题,修路或许不是最主要的,正像熊培云说的,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