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33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1)

司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在今天的蓝青工程师徒结队仪式上,我能作为徒弟代表发言,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要向给我提供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校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以往和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师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我已经离开了大学校门步入工作岗位两年了。回忆往昔,我是幸运的,幸福的,因为在我的教学生涯和成长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好领导、好老师、好同事。在实验中学工作的这两年虽然时时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但感触最多的,还是身处这个大家庭所得到的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一个幸运儿。因为这里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忘不了杜校长时时对我工作细节和方式上的提醒。忘不了李主任对我学科工作的支持。忘不了代主任在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教学教育的悉心指导。更要感谢以李传军师傅为首的历史备课组的各位老师对我提出的疑问不厌其烦的解答。正是在他们的无私关心和热情提携下,才让我这个曾经在教学上茫然不知所措的新教师,得以自信的立足于三尺讲台。在这里我想向这些领导和老师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谢谢你们!

实验中学每年都会有许多新老师的加盟,因为他们的加入,才使我们学校时时有着新鲜的血液。但作为新教师的我们,无论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还是已经工作一两年的,都难免会遇到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课堂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等困难。所以,今天学校领导为我们组织了这个"师徒结对"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发展的平台。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在我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人在注视着我们,关心着我们,搀扶着我们,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在我工作的这两年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所以,作为年轻教师,就特别需要平时加强学习,注重积累,不断的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汲人之长,补己之短。

值得庆幸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有个人把他们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对我们倾囊相授,将有个人让我们不再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如此地迷茫。更将有个人与我们一起分享工作的酸甜苦辣。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师傅!

作为徒弟的我们,对这样一个时时关心帮助我们的师傅,会时时怀着一颗敬重和感恩的心。我们不仅会把这份敬重放在心里,也会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之中。在这里,我代表徒弟们表一下决心:

一、我们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学校。因为这里有代代相传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里有与时惧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这里有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铸就的苦干精神和实干精神。而这些精神一定会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化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基础。

二。用一颗负责的心去爱学生。因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责任,其重如山,其大如天。所以,我们惟有争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教师,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2)

——公司师带徒拜师仪式宣传新闻稿

2017年8月3日清晨,带着期待的喜悦,怀着激动的心情,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师带徒拜师仪式正式拉开序幕。师傅们英姿飒爽,徒弟们神采奕奕。大家穿戴整齐,意气风发,井然有序的进入了庄严的会场。

参加本次仪式的有公司董事长李劲松;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赵宗平;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伟;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杨怀忠;总会计师、建投高级业务主管魏建伟;公司副总经理谢长实;公司副总经理许森森;公司副总经理刘明磊;公司副总经理桂腾方;八个直管部的主要领导和25对师徒代表,以及机关各部室员工代表。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伟首先进行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致辞,黄总经理说,师带徒是公司关爱、帮助年青职工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打造实战能力强、专业素质硬的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司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建强人才队伍、促进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黄总经理针对本次师带徒活动提出了三点建议:1.领导,各部门、直管部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2.各部门、直管部要切实做好师带徒活动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的联动作用。3.积极行动,广大青年员工师徒要努力为公司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黄总经理的精彩发言,博得了场内师徒及所有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进行的是最庄严肃穆的拜师仪式,25对师徒面对面由工作人员带领整齐的站成方队,面对着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望,年轻、蓬勃的徒弟们,师傅的眼里充满慈爱,徒弟们向师傅三鞠躬行礼,感谢师傅今后辛勤栽培,倾囊而出的无私奉献。师傅们在接受徒弟们行礼的同时,除了欣慰,更多了几分责任。礼毕,徒弟们向师傅敬茶,喝了徒弟的茶,师徒关系更上一层。敬茶结束,徒弟们向师傅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保温杯,寓意着要懂事听话,温暖师傅一辈子;师傅们也回敬了徒弟礼物——钢笔和卷尺,代表了师傅希望徒弟们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有分寸,拿捏有尺度的良苦用心。仪式中流露出的浓浓温情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之后进入的是师徒代表签协议和发言环节,白纸黑字烙印下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承诺。师傅代表董浩声情并茂的进行了如下发言:希望徒弟们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做事情绝不拖拖拉拉,一定要养成日事日毕的习惯。要提高学习主动性,不懂就要问。在师傅的眼里只有不爱学的徒弟,没有学不会的徒弟,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用知识与技能武装自己,这样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师傅们也要更加严格的对待自己,做好先锋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徒弟代表杨汝雄激情四射的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工程的热爱,对工作的珍惜,对师傅的感恩。一席豪言壮志,令台下师傅及领导感受到了后生可畏,看到了公司更加蓬勃有生命力的明天。本次活动还有幸请到了上一届师徒代表杨进前和林智源,师徒二人的讲话充分印证了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理念,对建立师徒关系以来的两年工作和生活进行了描述和总结,话语中、眼神里都透露了令人羡慕的幸运。

此时此刻,大家的情绪都被渲染到了高潮,怀着作为建投人的光荣使命感,25对师徒庄严宣誓,师傅们承诺履行师傅职责,尽我所能,教我所知,培养徒弟成为一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品质的建投人。而徒弟们也立誓将以认真、积极、全力以赴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保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尊重师傅,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建投人。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3)

许多制造型企业亦看到了“师带徒”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纷纷在工厂车间引入师带徒制度,帮助一线新员工快速上手。然而,传统的师带徒也存在一些弊端。

传统“师带徒”的弊端

某制造型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六个月前因订单增多,招入了大量新手。为让新手快速上岗,车间提出师带徒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师徒签定师徒协议,举行拜师会,结成对子“一帮一”;

2 新手未出师前,工资由公司定额支付(与月计件工资的80%相近);

3 新手未出师前,干的活儿好坏均计入师傅名下;

4 徒弟满三个月出师,考核时达到优秀,师傅获得100~200元的额外奖励。

该制度刚出,受到师徒的好评,新员工流失率降低,满意度升高,车间也颇受鼓舞。

然而,制度运行半年后,车间主任开始抱怨:“新员工有的上手比之前还慢”。师傅也在抱怨:“我赶工的时候哪有时间教他,一两百的奖励还不够我弥补徒弟不良品的损失。”同时,有的徒弟坦言:“我的工作其实并不难,两个月就会了,干的活还都是师傅的。”

师带徒这一优良传统为何在现代生产企业中遭遇尴尬呢?笔者带着以上问题走访了一线员工、师傅及车间主任,寻找到以下答案。

首先,师带徒存在技能衰减。

假定徒弟都能学到师傅技能的90%,随着人员更替,徒弟成了师傅,到了“第五代”理论上就只能学到“第一代”师傅的59.049%。

事实上,技能衰减的深层原因是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老工人”出身的师傅,自身成长过程中更多是得益于个人摸索,这就意味着自学成才的人仅凭经验去指导另一个人自学成才。在指导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考虑师傅的空余时间、师徒关系的融洽,彼此性格的匹配等个体因素。其实,所谓“好工人就是好师傅”的说法就是作坊式的思想。

其次,打击了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不同的一线操作岗位,操作难度不同,员工上手时间必然不尽相同。而“一刀切”的转正时间与标准往往会让在操作难度低的岗位上的学徒,本应能干却不能干,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对于在操作难度高岗位上的“学徒”,师傅往往为了避免不良品的出现,不轻易放手让徒弟去做。事实上,“一刀切”的机制缺乏对员工转正标准及转正时间的正确预估。

其三,激励机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一方面,因为考核的敷衍了事,给师傅的奖金却演化成了补贴;另一方面,给徒弟的非计件的工资支出,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却没有促成新员工的成长。

对策:导入成长路径图

那么有没有办法对“师带徒”进行一些改良,使之既能发挥“传、帮、带”的优点,又能弥补“缺系统、一刀切”的弊端呢?

答案就是规划成长路径。在传统的师带徒中导入成长路径图,将促进一线员工的快速成长。其操作步骤细分为界定关键岗位、明确熟练标准、了解养成过程、使用成长路径图这四个步骤。

界定关键岗位

通常的关键岗位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对于车间生产一线而言,关键岗位就是那些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操作难度大、人员养成时间长的岗位(见图表1)。按照2/8原则,车间关键岗位数量占比在20%左右。界定关键岗位的好处不仅有助于明确工作重点,更加谨慎地处理关键岗位人才的“选育用留”;也避免了“一刀切”的机制:关键岗位的转正期可以长达三个月,非关键岗位的转正一个月之内即可完成。在详细了解人才的养成过程后,可以将每个关键岗位的转正时间精确到天。

明确熟练标准

熟练标准依照车间熟练工的操作情况而定,结合计件制常用的操作熟练度和产品合格率进行衡量。操作熟练度是指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产品合格率是指规定时间完成的产品中,经过一次质检检验合格的产品所占比例。

然而,该车间并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参考坐标,究竟“何为车间熟练工”是车间容易问到的问题。项目组认为,在车间某岗位持续工作三年及以上,熟练度和合格率趋于稳定的员工即可认为是熟练工。项目组在订单充足、全力开工的月份,从车间和品管处,取全体熟练工该月月度平均值作为该车间熟练工的考核标准(见图表2)。

了解养成过程

首先,项目组应同有较好表达能力的熟练工进行访谈提问,对于细节应不断发散追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操作过程。如果提问在生产现场进行,应告之熟练工:“现在我就是您的徒弟,请尝试将我教会,您将如何做?”此时,会有更好效果。

访谈的过程中,可参考一下访谈提纲:

一、您进入工作岗位后,经历了多长时间后感觉自己成了熟练工?

二、在您成为熟练工的过程中,师傅是如何一步步教你的?有没有什么让您感觉变化明显的地方?

三、您在一旁看您的师傅干活,看了多少时间?在观察师傅的同时,您还帮师傅打哪些下手?

四、您花了多少时间,开始上手做一些关键动作?

五、大约多长时间,您可以在没有师傅的督导下独立完成工作?

六、您的工作中最难或者最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是什么?

七、您在教徒弟时,对于关键操作是如何指导的?

八、您是不是按照以上表述来教会您的徒弟?这个过程有没有一些创新?

其次,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填充人才成长路径图模板(见图表3),形成草稿。

最后,召开成长路径研讨会,集中校正该成长路径。具体的研讨主题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减少课堂培训的时间,以上内容中有哪些可以用岗位实践、自学操作说明书等方式替代课堂培训?

·围绕工作步骤,其培训内容的排序是否遵循由易到难的步骤?

·在各个岗位中是否有共同的关键知识或技能点?可否大面积集中培训?

成长路径图与师徒制结合使用

通过访谈及研讨会,最终的成长路径图确定了下来(见图表4)。为了让成长路径图与师徒制更好地结合使用。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其一,对师傅进行成长路径图的培训,统一对师带徒的培养过程、操作过程中的难点、练习次数等内容的认识。

其二,在签定的师徒协议中,需附上一条:请师傅确定按照成长路径图,对徒弟进行指导和练习;

其三,依照岗位进行划分,20%的岗位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出师,80%的岗位在两个月之内出师。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4)

(五矿地产湖南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师徒制渊源已久,对于大学刚毕业、初次接触社会的青年员工来说,通过导师的带领,尽快地掌握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学习更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缓解初入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惑,对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关键词 :师徒制;标准化管理;“12345 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93-02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李映桃(1972-),女,湖南衡山人,本科,培训主管,经济师、高级教师、一级人力资源师、高级企业培训师。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导师带徒已经成为我国青年员工OJT 培养一种最重要方式。但导师带徒管理中,发现主要有2 个问题:一是“不愿带”或“不愿跟”,二是“带不好”或“跟不好”。这2 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导师“传、帮、带”的能力和过程出了问题。

由于师徒分布分散,管理很难集中管理,导致导师在带徒活动过程中屡屡出现问题:用于监督考核的表单填写不规范,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制单分散,各个培养阶段的达标标准无定法,没有一个有效汇总的载体,造成师徒双方对整个活动存在模糊性,角色权责不明,各个单位对监管时段的内容和要求也不清楚。为此,对导师带徒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和持续改进,将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步骤加以优化,对整个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加以创新实践以解决导师带徒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标准化的管理办法。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的各种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将这些规范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而不因人员的流动,导致整个技术、经验的流失,将个人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导师和徒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是要确立目标、构建机制、提升素质、处理好各个相关体及实施者的分工协作关系,以便有效地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双赢。

要做好导师带徒活动的标准化管理,就要处理好5 个问题:(1)带徒的周期;(2)带徒的几个阶段;(3)培养目标的确认;(4)如何考核,与哪些挂钩?(5)管理标准化的载体。

一、具体做法:“12345 法”

1. 编制1 本导师带徒活动工作手册。每一个青年员工在培养期内都会领有一本培养手册,其中包括签订培养协议、界定师徒责任、明确阶段性培养任务、记载培养考核记录和出师答辩等内容,作为青年员工培养过程监控和指导蓝本。特别强调的是,在导师带徒之前,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导师师资培训。

2. 两个目标,具体指新员工依据专业特点设定通用培养目标和结合青年员工自身特点设定个性培养目标。通用培养目标是培养的基础,过程会进行监控,阶段性会进行考核,注重纵向专业能力的提升,培养专业人才,例如,企业文化学习、职称和职业资格的取得、专业书籍的学习、规范及法律法规学习、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等。个性培养目标主要提升青年员工的综合能力,发挥员工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兼职党工团事项提升组织能力、征文提升写作能力、每日课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课程讲授能力等。

3. 与3 项培养考核相关联,具体指青年员工出师考核同专业技能等级关联、培养成果考核同导师晋级关联、人才培养考核同负责人业绩关联。青年员工培养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出师考核,新员工考核合格才能有资格向专业技能等级T2级晋升。导师在参加公司管理干部提拔和专业技能晋级考核中,需要查看其导师带徒考核中成绩是否合格。各单位的年度经营目标书中均设置了人才考核指标,对于关键人才流失考核进行倒扣分。

4.4 个培养考核等级,具体指青年员工培养过程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优良进行奖励,对于不合格进行谈话或更换导师。导师带徒考核有一年的阶段性考核和培养期结束的出师考核,分别对导师和徒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述职答辩情况、职称职业资格获取情况等多方面。

5. 培养阶段,具体指引导期(前3 个月)、适应期(3 个月)、实践期(3 个月)、能力发展期(3 个月)和出师答辩期(1 个月)。根据新员工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阶段性的培养任务。引导期主要引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消除陌生感,认同企业文化,热爱企业,培养内容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相关规范;学徒期主要是辅导新员工将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化为业务能力,培养新员工的动手能力,鼓励大胆开展工作,主要通过岗位实践和专业资格考试进行培养;实践期主要是辅导新员工将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锻炼新员工独立开展一般性工作的能力,主要通过岗位任职、专业内轮岗和资格考试等方式进行培养;能力发展期主要是辅导新员工独立开展工作并提高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能够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主要通过赋予工作职责、轮岗、专业讲授等方式培养新员工综合能力。出师答辩是培养期结束后,新员工对照出师条件申请出师答辩考试,采用“1115 出师答辩法”进行答辩,最后由评委提问答辩和人力资源部资格考试验证组对新员工出示答辩结果,对于合格的员工进行出师并晋级专业技能等级。

二、创新点

(一)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

将活动工作手册作为青年员工培养过程监控和指导蓝本,保证培养有计划、考核有依据,一册在手,简单明了。同样,培养手册也是新员工入公司1 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文件,让职业生涯规划不再是空洞的规划,例如,手册中约定什么时候取得初级职称、什么时候学习完专业规范、什么时候讲授课程等。

(二)通用培养目标和个性培养目标相结合

进一步发动公司各专业线结合公司战略、本专业及实际相关岗位胜任模型,集思广益,编制好各自专业在活动各阶段中应达到的基本通用目标,实现共性管理。同时,在尊重个人特色的基础上,由导师根据徒弟的个性特点,和徒弟协商制定个性自选目标。这样的目标,将组织与个人、共性与个性有效地结合。

(三)强化导师和专业线领导的责任意识

导师带徒成效不仅与徒弟专业晋级挂钩,还与导师的管理晋升考核挂钩,与相关专业线负责人的管理绩效考核相联系。强化导师和专业线领导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关注整个过程的实施状况并及时指导。

(四)活动内容明确

整个活动分为5个阶段,前4个阶段为一带一计划实施阶段,最后为出师申请和答辩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推出了一些亮点:

1. 出师流程创新

制订出师申请流程,编制《出师申请表》,要求徒弟填写,导师负责全面审核徒弟执行师承计划情况,就日常表现、绩效情况、学习工作总结等给予评价,对是否同意答辩签署明确意见。并且要求出师申请者提交1 份学徒期的学习及工作总结,导师提交1 份带徒指导及评价报告。

2. 总结材料内容的创新

改变了以往提交工作总结的形式,要求提交具体工作分析报告或者是自己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经验的总结,而且必须结合一个具体的工作处理案例汇报。这样避免了徒弟的总结材料流于形式,也可以帮助徒弟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在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3. 答辩和述职形式的创新

采用“1115 答辩述职法”,要求1 个PPT、1 个具体的实际业务案例、1 个解决办法、5 分钟讲解。在出师答辩或述职的过程中,师徒都要求用PPT 演示,图文并茂,信息量很大。通过这种形式的汇报,综合考察师徒的总结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等,改变了以往低头念稿子的单调形式。从多维度提升新人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视频会议设备,在外省公司参加答辩的师徒,利用视频对接进行现场答辩,不仅节约了成本,又方便了对外地导师带徒工作的管理。

三、成果:

(一)导师带徒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通过2 年的摸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导师带徒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特别是“12345 法”的创新运用,为导师带徒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和标准。这个方法对培养目标、考核等级、培养阶段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培养阶段主要分为5 个阶段,前4 个阶段为一带一计划实施阶段,最后为出师申请和答辩阶段。不仅能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有利于有效地引导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消除陌生感,认同企业文化,热爱企业。“12345”法以标准化建设为载体,重组了导师带徒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导师带徒的基础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系统化。

(二)人才队伍结构大大优化,人员成长大大加快

通过2 年的摸索实践,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一批优秀的人才。2012 年至今,共引进40 名应届毕业生,导师带徒覆盖率100%,担任两级公司团委(支部)、工会兼职委员16 人。2012 年和2013 年新员工均进行了专业内或跨专业转岗培训,2012 年新员工全部通过出师答辩,总体培养效果明显,有利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技术的传承。

(三)工作绩效和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5)

要客观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人的尊严,不是在于他不会犯错,而是在于他犯错之后,愿意为错误的后果负责任。共同阅读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1九月已经过去,一转眼开学早已六周,我却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当我看到周围同学都是10点钟上床时,想起11点还在不紧不慢地写着作文的我,心中那颗上进心里满是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快一点,早点睡,让妈妈也可以早点睡。早些写完作业,我可以预习、复习背书,背笔记,看作文与课外书。节约出来的时间不还是我的吗?可是,在我只身剩语文与数学作业回家时,我还写到了10点,磨磨蹭蹭。家住这么近与学校只隔一面墙每天写作业还写那么晚,我每天都后悔怎么写得这么晚,明天早点写完,可是“明天”依旧如“今天”。

这样的结果便是物理69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差到底了分数,我把它写在这,真真实实地感到了丢脸。我这样的分数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老师因为分数而找我谈话。物理老师给我把错题全部仔仔细细地连图带过程的讲了一遍,她认为我的作业与上课的表现考得分数都应该比这个分数高。我差点哭了出来,蔡老师安慰我说,考得越差越好,因为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缺点,才好去改正。我发现蔡老师真好,我考这么点分太对不起她的用心了。我开始反省自己,原来我有两个方面不好。

一是太依赖姐姐了,原来我做好作业只用她帮我检查,自己订正。现在却只要有一点难度我便不愿意思考,让姐姐帮我想,到现在我都不敢想像我那此不到做的题没有了她怎么办?我应该自己多动脑动手,到了初三我的大脑才能快速的运转。

第二个便是态度。这也验证了态度决定一切。我因为暑假学过物理,便以为这次卷子也没什么。所我的态度让我拿到了这个分数。因为上学期进了全部前五名,因此有些骄傲,我真是想狠狠的惩罚自己,打自己几巴掌清醒,想想郭老师的话“有本事到十八班去比比。”再想想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话,使感知自己的幼稚。所以我要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与生活。

我是一个容易浮燥的人,还希望老师在平时多给我泼泼冷水,让我时刻反省自己。

下个星期,我期待新的开始!

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贤人的遗言至今于我们仍是箴言,亘古不变的智慧闪烁着璀璨的光华。反思是智慧的清泉与历史的风尘留下的最深沉而最令人警醒的人生之训。于是,镜前的每一次凝眸与凝神都是一次涅槃与重生。

反思历史,是兴衰悲喜的通鉴。当屈子在汨罗江畔哀伤地歌吟,我们听到他对祖国的深情呼唤;当李白起舞弄影撒落一地碎月,我们懂得了飘逸豁达的人生哲学;当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凛然安坐,我们领略了智慧的锋芒。回望历史,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为我们留下了精华与豪情,留下了流离与混沌,留下了血与火,也留下了寇乱与沦陷。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时代的旷野,我们掬起一掌沙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以历史的精髓铺就辉煌的前路,我们依历史的悲剧冷静斟酌决不重蹈覆辙。反思历史,即是反思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反思他人,是思想精魂的重生。人只能活一次,却能体验到多种悲欢离合的人生。烈士墓前的纸花如雪如雾如荼,我思考那圣洁崇高的信仰如何让他们舍妻弃子抛洒热血义无反顾;我想到湮没在荒草间的红卫兵的坟,那个扭曲的时代与疯狂的个人崇拜又是如何在他们年轻的生命里种植出一片荒芜;我想到灯红酒绿里吸毒者们干涸而痴妄的目光,那些灵魂是如何沦落在冰冷而泥泞的炼狱里最终变成行尸走肉。再翻开人类文明史,从文天祥到谭嗣同,从居里夫人到爱因斯坦,从雪莱到泰戈尔,他们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魂永远长眠在人类历史的里程碑上。反思他们的生命,反思他们的功绩,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划出一道理智的轻轨,来一次绝美的绽放!

反思自己,是灵魂的自我洗涤。无论镜前是一张失意、痛苦、欢乐抑或泪流满面的脸,还是让理智的清泉慢慢淌过我们的心吧。反思是那清醒的自我鉴定。看到时间与自己的影,用伤痕累累的手划出未来的路。自省是重新定位,是勇敢,是反思,是平复,是回归,是智慧的音符谱一曲理性的歌。爱迪生在反思中又激起灵感的火花;鲁迅在反思中放下手术刀拾起笔走上文学之路;在反思中摸索,把民不聊生早已疲惫不堪的中国带上了迅猛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反思是大海上孤船的罗盘,反思是天穹里雄鹰锐利的双眸,反思是凄风苦雨中一盏不灭的风灯。如果你渴望超越自我的极致,当在反思的镜前,以睿智为旨,与冷静为盟,以坚定为踵,每走一步,每一朵灵魂的微笑,都是生命的升华!

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3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是否努力了,是否思考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但次月考让我大失所望,原本在考试之前到已经复习好了,但面对这一张张难以入目的试卷,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着一道道不该错的题目被印上伤疤时,心底里感到无比地自责;望着这鲜红但低的分数,更是让我痛定思痛。

这次语文稍微有一点难度,基础题没有扣太多分数,主要是阅读理解失分太多,这跟平时的积累和不断的巩固联系是有很大的联系,从这次考试中,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做题的时没有认真读题,只是一目十行;在读题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读懂题目的意思,就开始写题;阅读题的题目没有完全读透,不懂意思,要多读几遍;作文的题目要划关键词,要多读关键词,考前也要做好准备,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做完题检查的时候要再读一遍题目,才来检查答案,这样才有效果。

英语也做的不是很好,选择题连续错了好几条,自己对这个分数也不是很满意,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做好笔记,仔细完成作业,多积累,多读背。

小四门的政治和历史,主要是记忆上的背诵和平时的积累,导致在材料上许多分数档次拉开,政治选择题不是失分较多的题型,在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审题上的失误,知识性的不足,大题部分题目看不全材料中的信息,结果在答说明类试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所以在回答时不知所云,离题万里。还有就没有背到的的题目,内容写的很少,以至于空在那里。在背书的时候也要有一个条理性。灵活运用。

所以我,期中一定要考到理想的成绩。加油,努力,我们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4期末考试结束了,成绩有些惨不忍睹,心情一下降到最低点。

其实刚开始时,我还有那么一些信心,因为试卷还算可以,比较细,难称不上,估计班级的平均分应该在80分以上吧,可谁知道结果竟然是76·6分。不及格的有2个(1个为随班跟读),及格为10人,良好为26人,优秀为2人。

这样的成绩有些丢人,心中的怒火也抑制不住了,以至晚饭都吃不下(现在有点饿了,后悔啊),躺在床上半天后,整理了下心情,好多了,也终于想通了。

谢谢叶老师,每次都会指导我一下,但是好像晚了点。叶老师的这盆冷水泼的好,“你在帮谁复习?”“好学生还是学困生?”“有效果吗?”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理直气壮的对他说:“我已经很认真的复习了,只要听了,做了作业的,就没什么问题了,他们那些作业不做的,家长都不管,我能怎么办。”现在想想真的很好笑,叶老师说的真的很对,我要复习的对象只是学困生,好学生回家后自己也会看书的,不需要你多说什么的,而学困生呢?他们在家本来就缺少家长的管教,导致作业完成不是很好,压根就没复习到什么,上课的效率也很差,所以这样的复习效果微乎其微。

我将成绩翻看了一下,发现期末一直不做作业的3个成绩分别是51·5,60,61。还有5个作业也时常拖拉和完成不认真的也都在74分以下。现在我终于明白叶老师说的“复习是要帮学困生复习。”而我一直“一视同仁”,结果却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我很失败。至少复习阶段是很失败的。没有抓住重点。

吃一堑,长一智。事不过三,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叶老师的指导,我想下次我一定会注意的,会改进我的方法的,努力将这条“尾巴”割了。

定位自省班会演讲稿5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修成正果之后,都被封佛。一时间师徒四人 名气大噪。天上人间,家喻户晓,人气指数一再飘升。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完成取经任务以后,功德圆满,养尊处 优,各自的老毛病又显露出来。孙悟空除去紧箍咒以后,再无约束,便猴性不改,时常酗酒,惹是生非,猪八戒贪吃好色的毛病又犯了,吃遍了星 级酒店,被女“粉丝”们忽悠得神魂颠倒;沙和尚素来老实厚道,卸下包袱后,清闲无事,吃了睡,睡了吃,脑袋越发麻木了;师傅唐僧对徒弟们的所 作所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日只管研究各个佛家的重要思想,更加是非不分,善恶不问,宽容无度了。

忽一日,唐僧想念几个徒弟了,就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他看见 徒弟们都变了,心里很不舒服。对徒弟们说:“阿弥陀佛,徒弟们的毛病怎么又犯了?这样下去,我怎么对佛祖交代?”徒弟们低头不语。沉默一 会儿,孙悟空忍耐不住了。对唐僧说:“师傅,我们建一座‘反省殿’吧?”唐僧一愣,悟空又说:“如果有人再犯老毛病,就到‘反省殿’中反省,悔过 自新。”唐僧似乎听懂了。说道:‘’阿弥陀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讨论一下,打个报告来。”说完闭目念起经来。

悟空三人便开始讨论。八戒抢先说道:“把‘反省殿’建在高老庄附 近……”

悟空道:“呆子,你还想上老丈家呀!要我说,应该把‘反省殿’建在 花果山上,那里是贫困县哩。有了‘反省殿’,那里不景气的旅游业说不定会火起来!”

“大师兄说得对.”沙僧表示赞成。

后来大家又讨论了建筑的形制、公开招标、整体开发、管理用工等, 然后由猪八戒到天街上找一个跳肚皮舞的女大学生整理成文,报给师傅。唐僧跟玉帝请示后,大笔一挥,作了如下批示:

1.由牛魔王承包整个工程,天兵天将监工,不得建成豆腐渣工程。

2.不得拖欠来建筑的农民工工资。

3.吸纳没找着工作的大学生做‘反省殿’管理工作,吸纳下岗工人

做技术工作。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6)

《越绝书》是中国古代独立于官修史书之外的一部江浙地方史书[1],故有论者直以“野史”视之。从南朝阮孝绪《七录》开始,它就被看成春秋时期伍子胥所撰写[2]。后来,《隋书·经籍志》又说其撰者是孔子弟子子贡。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中所记,有的是子贡或伍子胥以后的吴越史事,甚至出现了东汉年号及其史事,于是从唐宋开始,逐渐在学术界出现了对其真正作者的寻找。至明代,随着嘉隆万时期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新思潮的因之兴起,著名学者杨慎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抛弃旧说,终于破译了书中有关隐语,确定了书中隐语暗示“袁康”“吴平”之称呼,于是便认为,《越绝书》作者是三国东吴袁康和吴平二人。此见获得明清许多相关学者的赞同,连清代《四库全书》馆臣也顺其说。

本文从古典小说百回本《西游记》(以下简称“《西》书”——作者)最终定稿者明代万历时期江苏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也用隐语署名且被笔者破译出发[3],之所以回顾杨慎破译的往事,一是鉴于《西》书对其最终定稿人的隐语暗示,与杨慎破译的《越绝书》(以下简称“《越》书”——作者)作者署名情况有所相似,说明笔者破译思路也是史有前例,并非“一个痴人说梦”,而且杨慎的有关经验教训也的确值得笔者牢记参考,力求取其长而补其短;二是由于杨慎极具特色的破译及其被广泛认同之时,正值《西》书创作冲刺、流传定稿之际,它很有可能启发了最终定稿的阎希言师徒也采用被破译公开了的隐语方式署名,从而为笔者破译的可靠性增加历史参照者。

杨慎破译简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人,系正德进士,是明代正、嘉年间一位很有个性的著名知识分子。在“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思潮风靡之时,他能卓然自立,不傍门户,在诗、文、散曲和文学研究各领域独呈一景,确属难能可贵。在嘉靖皇帝欲给其父加封“皇帝”称号的廷臣抗争中,他是带头抗争的人物,深深激怒了嘉靖。嘉靖于是拿杨慎开刀,谪其戍边云南,永不叙用。由于政治上受挫,他被贬云南永昌一地长达三十余年,嘉靖皇帝还不时无情地追问其被禁情况,使杨长期郁闷,本文由收集整理最终逝于戍所。“祸兮福所倚”。幽愤孤寂的长期谪贬岁月,也给他以足够的时间可以投入文学创作和文献研究,使其成果相当广泛而丰硕。对《越》书作者的破译,便是其文献研究的著名成果之一。

他早期的文学创作大体遵崇汉魏,故对汉魏史实较熟,促使他由此切入《越》书。他发现《越》书以隐语署名,也是从汉代特别是东汉隐语被广泛使用及其特征研究破题的。他先是依宋人之发现,了解到东汉魏伯阳在作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中,曾暗示作者姓名,蔡中郎题“黄绢碑”词也如此,其暗示均以隐语形式为之;他还由此发现,汉魏“文人好作隐语”(《杨升庵全集》卷十)。由此,他猜想《越》书署名也可能如此并有了大收获。杨慎如此破译《越绝书》署名难题,其文功可称焉。

此处所提“黄绢碑”事,说的是“蔡中郎题曹娥碑云‘黄绢幼妇,外孙臼’,隐‘绝妙好辞’四字”[4]。在这里,杨慎主要是从中国方块汉字“构字法”及破解它的“离合体”角度识破其隐语的。因为,“黄绢”即“色丝”,而“色丝”二字即可看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而“少女”二字即可构成“妙”字;“外孙”显然是女儿的儿子即“女之子”,而“女子”二字可合为“好”字;至于“臼”, “”则味辛,“臼”则为受“”而碎者,连其意指“受”“辛”,意指“受”与“辛”共同构成了“辞”字(“辞”字古体由“受”字与“辛”字合一构成)。这样,“绝妙好辞”四字不呼自出。

杨慎依宋人所讲另一例魏伯阳事,则说的是“魏伯阳《参同契·后序》云,‘郐会鄙夫,幽谷巧生。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廖廓,与鬼为邻。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汤遭厄际,水旱隔屏’,隐‘会稽魏伯阳’五字”[5]。在杨转述宋人的这种解译中,“郐会鄙夫,幽谷巧生”,前四字中“鄙夫”系署名者谦称,“郐会”二字则均发音为kuai,可借“会”字代之;后四字“幽谷巧生”,则暗示“稽”字,因为“稽”字中的“尤”字与“幽”字同音,而在“谷”中“旨”于“巧生”者则“禾”也,于是,人们在这八个字里读出了“会稽”地名。对“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八个字,在“委时去害”中,“害”指“鬼”,“委”字加“鬼”字则显然构成了“魏”字;大概是由于此解与下面的“依托丘山”四字难于呼应,杨慎特别辩解说,“古‘魏’字作‘巍’,故云‘依托丘山’”[6]。关于“百世一下,遨游人间”,其“百世一下”,作为谜语,是指“白”字;其“遨游人间”,指“白”字加“人”字,构成了“伯”字。“汤遭厄际,水旱隔屏”八个字和“循游廖廓,与鬼为邻”八个字最难理解,应合而解之。“汤遭厄际”指“汤”字被拆解开来,一是“水”字旁,二是“易”字;而“水旱隔屏”暗指去其“水”字旁,只留其“易”字;而“循游廖廓,与鬼为邻”,暗示“易”字借用“邻”字偏旁,构成了“阳”字。这样,“会稽魏伯阳”五字跃然浮出。

由此出发,杨慎进而针对《越》书写道:“或问《越绝》不著作者姓名,何也?予曰:姓名具在书中,览者第不深考耳。子不观其绝篇之言乎?曰‘以去为姓,得衣乃成,阙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乡(疆),不直自斥,托类自明。文属辞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以此隐语见其姓名也。‘去其衣’乃‘袁’字也,‘米覆庚’乃‘康’ 字也,‘禹葬之乡’则会稽也。是乃‘会稽人袁康也’。其曰‘不直自斥,托类自明’,阙旨昭然,欲后人知也。‘文属辞定,自于邦贤’,盖所共著,非康一人也。‘以口承天’,‘吴’字也。‘屈原同名’,‘平’ 字也。与康共著此书者,乃吴平也。”[7]

在杨慎关于《越》书作者实是三国人袁康、吴平的破译推出后,由于其有理有据,符合中国人习俗,当时学界纷纷赞成。胡应麟表态说,“用修之论,或不诬也”[8];陈垲则转述他人赞语说,“千载隐语,得升庵而后白”[9];焦竑也复述了杨慎此说[10],等等。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馆臣在简介《越》书时,仍说其“书末《叙外传记》以庾词(即“隐词”——引者注)隐其姓名”,接着便唱名直呼杨慎而重述了他的破译结论[11]。

今天看,杨慎的破译是能自圆其说并能服人的。这是因为,其一,像对《越》书这种古籍作者之谜的破解,主要应根据内证,因为外证可以是各种各样者,其与内在证据的联系往往不清楚而直接,因而证明力往往较弱。而杨慎的破译,则是牢牢立基于内证,别人较难反驳。其二,杨慎对书内隐语的破译,包括对其隐语性质的准确判断,对其隐语方式利用汉字结构之“离合体”构成新字字义的推断,既有宋人破译《参同契》为前例,又分析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故少有破绽(当然不是绝对没有)。其中包括,古籍对隐语之“离合体”早有许多揭示,杨慎之破译,完全符合破解“离合体”隐语之大要,未可轻易否定。其三,杨慎对书内隐语的破译,是以对隐语的仔细研究和《周易参同契》采用同样隐语署名方式为参考的,并非孤例。事实上,稍具文学史常识者均知,汉魏六朝民歌就经常利用隐语表情达意,包括采用“离合体”、同音异意字表情达意等,这就使杨慎的破译,更非故意持说怪论。其四,“袁康”“吴平”作为人名,一般也能成立。

杨慎生活在《西》书创作冲刺并将定稿时,杨慎之书在当时也已多次在南京、江浙一带出版[12],广为传播,对其《越》书破译应者颇多,其名气也很大[13]。因此,作为最终定稿人且经常活动于江浙、南京一带的阎希言师徒[14],很可能知道杨慎的破译,于是在《西》书定稿时也借用了《越》书和《周易参同契》署名的隐语方式。事实上,不仅作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如此署名,而且阎希言师徒所在的茅山,其道教先师陶弘景就在所整理茅山宗经典《真诰》中,显示了茅山宗开创者魏存华和许氏父子所传诰语也以隐语署名的事情[15]。依我之见,以这种特殊的隐语署名,可能是茅山地域道教文化的一个传统。阎希言师徒身处茅山而沿袭之,合情合理,并没有不可理喻之处。

有资料显示,杨慎的哥哥杨惕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为其弟撰杂剧《洞天玄记》写的《前序》中,已经提到《西》之书名,并且说了一些与今本《西》书相同相似的情节[16]。这反映出,在《西》出版前半个世纪,社会上已存似于今本的另一种《西》书,同时也启示我们,很可能杨慎依宋人破译《周易参同契》而破译《越绝书》著者隐语,与似于今本的《西》书的创作流行在同时展开,后者知道对方动态。在此背景下,《西》书署名借用被杨慎破译之法,就很正常。

吸取杨慎破译中的教训

杨慎的破译在具突破性的同时,也具两大弱点。

其一,一般而言,确定古籍以隐语署名的作者,应以内外证据均准确、有力且高度统一为最理想,其中包括无论从内证还是从外证中推出的人名,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且有据可考,这种历史人物必须具有撰写或整理著述的可能和条件,且内外证据不能彼此冲突。但杨慎对“袁康”“吴平”的破译,却没有任何外证呼应。查遍三国前后史籍,“袁康”“吴平”是否真实的历史人物,始终是个哑谜,以致不仅当时争议纷纷,莫衷一是,而且数百年后,今日还有论者提出,杨慎破译出之“袁康”“吴平”,并非杨慎所讲的人物姓名,而是一种“政治隐语”,代表祝福三国袁氏政权昌盛、东吴平安之意[17]。看来,杨慎的这种无外证的人物姓名破译,可能是制造了又一种混乱,而不是彻底解决了《越》书作者问题。

其二,在没有任何外证的情况下,杨慎后来遂把“袁康”“吴平”附会于《论衡·按书》所记“临淮袁太伯文术”“会稽吴君高”,因为吴君高作过一书名《越纽》,而《越纽》可能就指《越》书[18]。在这里,杨慎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乱了学术方寸。一是他难以回答《论衡·按书》所记袁文术、吴君高为什么一定就是“袁康”和“吴平”。他的这种推理毫无证据,只凭空想。二是他难以回答:何以证明《越纽》就是《越》书?须知,在三字式的书名上,一字之差,差之万里啊!对于杨慎此断,当时的学者王鸣盛等就驳议纷纷,斥其“既称会稽,又籍临淮;既称太伯,又字文术,任意扯,非也”[19]。今天看,王鸣盛等人驳议不错。杨慎之议,纯属无根无据之“扯”。

杨慎的这两大失误,也值得今日以破译《西》书隐语署名方式而确定其最终定稿人的研究记取。看来,笔者在破译《西》书隐语而确定其最终定稿人是阎希言师徒时[20],一定要有外证(旁证)与内证,且外证能确证破译出的人名均系真实的历史人物,有案可考,且具整理著述《西》书的条件,同时外证与内证一定要彼此呼应,切忌两者稍有冲突。现在看,笔者提出的“阎希言师徒最终定稿说”[21],对杨慎经验加以吸取,对其教训尽量加以避免,正好符合上述要求,故不存在“杨慎式的缺漏”。

其一,一方面,它出发于《西》书卷首所署“华阳洞天主人校”,有内证支持。感谢黄永年先生通过仔细的版本考证,发现《西》书分卷标志,用的是宋人邵雍《清夜吟》诗的二十个字。而《西游记》第一回一开场,也大讲邵氏“元会运世”之说。这显示,《西》书最终定稿人和校者是合一的。而“华阳洞天”无疑就是茅山,孙楷弟先生[22]、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23]和国内学者张锦池先生[24]等诸位学者,把《西》书最终定稿人锁定在茅山“华阳洞天主人”,是对的。在找寻“华阳洞天主人”时,笔者注意了他或他们一定要具有整理《西》稿的素养和条件,避免找出不可能整理《西》稿的人。沈承庆先生也从《西》书卷首所署“华阳洞天主人校”出发,通过对《西》书中一首怪诗的破译,找出了明代“青词宰相”李春芳[25],而李从思想上和风格上就根本不可能具备整理《西》稿的条件,他以“华阳洞天主人”自居也无确切证据和理由,故吾不取,得另寻他人。

其二,笔者沿着孙楷弟、太田辰夫和张锦池等诸位学者思路前推,根据《西》书充满内丹学内容的特征,注目茅山全真道历史,依据它出版前后茅山全真道况,发现当时在茅山的全真道士均聚集在乾元观阎希言周围,且阎师徒文化修养较高,有著述,精易理,广交往,具财力;针对当时明王朝扶持茅山正一道士并任为“灵官”而排斥全真道士的具体状况,阎师徒定稿《西》书后以“华阳洞天主人”署名,意在表示对明室压制全真的不满,可以理解。不仅如此,笔者又反复以文本中的内证验这一发现(见下),大量文本内证无一例外地均指向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26]。这进一步映射出,“阎说”的外证很过硬,完全避免了杨慎当年找出“袁康”“吴平”后查无其人的尴尬。

其三,在另一方面,笔者同时根据古籍隐语示名常在书首书尾,故反复细读《西》书第一二回,从邵雍易学及卦象展示、全真道教义、茅山道门隐语特征等方面,发现阎希言对其姓名、道号、修道之山、所在道观以及所属道派、所开派枝等,均以茅山道教特有的隐喻形式有大量暗示,且暗示内涵较确定,含义较清晰,数量确实不少,不容忽视。如其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述,暗示《西》书的诞生地在《黄庭经》故乡茅山。如其第一二回对菩提祖师的描写,以全真道教义暗示着阎希言一系列身份信息;“镇元子故事”则暗示了,《西》书于万历二十年付印时(此时阎已逝),由阎的大弟子舒本住以“陈元之”名义写下了序言,说明了《西》书定稿由来、丹学主旨,再次暗示了阎身份,其中还推出“隐语大师”东方朔的形象,实际便是对自己采用隐语手法的再暗示,等等[27]。这些发现,也是吸取胡鲁教训,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道教文学常用隐语形式表情达意的修辞特点的挖掘和尊重,特别是对茅山道门语言特色的挖掘和尊重。在这种破译中,内证外证高度契合,不仅准确,而且有力并充分,证据质量比迄今关于《西》书作者的其他所有见解如“吴承恩作者说”“李春芳说”等等高得多。“吴说”只凭一条模糊的外证,缺乏有力内证,差之远矣。据此,笔者确信,“《西游》姓阎不姓吴”。

其四,“阎说”认为胡适、鲁迅两位大师虽对新文化运动贡献多多,但在“五四”时“消灭道教”思潮的影响下,加之当时道教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实在有限,他们确对全真道教义、历史和其力倡的内丹学,特别是对茅山全真道的地域教义特征、历史等等,尤其是对茅山道门语言特点,或存误解而视为“迷信”,或所知不多,或未予深解,故在《西》书最终定稿者确定上,只信《淮安府志》之载而在逻辑上又陷失误,颇为粗疏。其中包括,两位大师对茅山道门喜于采用的隐喻修辞方式,未予深究,甚至根本未予注目,胡大师读了诞生于茅山的《真诰》而一概否定,竟一点也未能捉住它关于茅山道门喜用隐语的修辞特点,其实是对民间道门文字特点不甚了了,难免持论走入误区,其教训值得今日《西》书研究者记取。另一方面,笔者也吸取李安纲先生过分偏激地否定胡鲁的教训[28],对他们在“五四”时期开创的尊重科学之路,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两位大师所指出的尊重科学之路,作为学术“范式”,确给《西》书最终定稿人研究指明了战略方向;他们的相关失误,只是“战役性”的,不能由以否定他们的学术“范式”;在某种意义上,“阎说”也是沿着该学术“范式”所指出的道路前进的结果。

其五,“阎说”认为,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等人面对“吴承恩作者说”统治中国大陆一个甲子,慧眼独具,一直着力于挖掘和研究全真道与《西》创作的关联,成果影响颇大。他们注目“华阳洞天主人”及茅山道门文化,思路正确,是“阎说”的领路者之一。但由于文化差异,太田辰夫等人也只能止于注目“华阳洞天主人”而不能从破译《西》书之隐喻入手,直逼茅山乾元观阎希言师徒。看来,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把握《西》书最终定稿者的奥秘,首先还得靠中国人自己。

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篇(7)

答:这三个问题问得很深刻,简单回答很难使读者满意。实际这三个问题就是练好太极拳的核心问题,就是“调身”、“调心”、“调息”。简单地讲,调身要使身法上身(即十三身法要领),体现一个“整”字。调心要全身放松,入静,意守丹田,体现一个“静”字。调息要调整后天之气,是回归先天之气的方法,体现一个“气”字。这三个问题,我在本期《精武》杂志上《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中详谈。

二、河北读者来电问:傅先生,您在《精武》杂志中有关“清河三杰”下辽东传播武式太极拳的一文,读后很受感动,以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三杰”之详情。请问“三杰”当时所传授的弟子,现在在辽沈如何?

答:这位朋友看起来对“三杰”传授的功夫很感兴趣,有求学之意,“三杰”顾胤柯、闫志高、霍梦魁三位宗师的拳学在辽沈地区传播很广,弟子很多,至今再传弟子在辽沈传播的武式太极拳发展很快,我在2010年第一期的《精武》杂志中已说明了。“三杰”所授亲传弟子,据我所知还健在的不多了。现在闫志高的亲传弟子有刘长春先生、曹守谦先生、徐孟久先生等人,霍梦魁的亲传弟子有吴本萍先生、陈纪沣先生等人。现在年龄都是八九十岁了,但他们的弟子极多,都有所成就。

三、锦州读者来电问:“整劲”是如何练出来的?为何我练了快二十年了,脚下还是无根?与人推手有劲总觉得使不上?

答:这几位读者和朋友可以说是对太极拳很执着,也很下工夫练,只是还没有掌握好太极拳内功心法之要领,练了10年、20年,也只是起早摸黑练拳而已,并不是在练太极拳。应这些朋友和读者的要求,我已在本期《精武》杂志中论述了“劲整”的来源,即调身、调心、调息的练功法,希望这些读者和朋友不要片面和盲目地追求太极“打手”之某点技术,还是专心专意把拳练好,从形体到气势,直至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忘我练拳而达到上乘功夫。

四、沈阳读者问:我们看到《精武》20lO年第二期中编者按,称傅先生在张方先生的极力推荐下,才为《精武》杂志供稿,请问先生据我们所知,以前很多杂志、报刊、新闻界都被你谢绝了采访,你不愿在广众之下露面,为何又投稿献技了呢?

答:这位读者看起来对我傅仁东很了解,的确,我总觉得一个人要低调做人,我并不是保守,只不过不愿在广众之下和各杂志、报刊之上宣传自己,只想把我所学的经验体悟用出书的方式留传下来。(此书本打算今年出版,但由于有些资料正在考证,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有可能出书一事要推迟一段时间)。张方先生是我同师的师弟,他的内功功夫很好,已经往上乘功法求了。我们在相处中,他总觉得我所学的功夫应该广泛传播,不应有保守思想,几次劝我往《精武》投稿,都被我谢绝了。是事有偶然,也是缘分牵线,《精武》主编吴宪民先生去本溪出差,途经沈阳采访了我,这样我

五、湖南读者来电问:傅先生,我们看《精武》杂志中的《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一文,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请问我们要到你处学练武式太极拳之功夫,你收多少费用?

答: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厚爱,至于收费问题,我确实没想过,因为自1979年我收徒弟教拳以来,还没有收取过学者学费。都是免费传授。但我很重视一个人的“武德”品质和素质,对于人品低劣者我决不收其为徒,传其技艺。朋友,你离我这么远,来我这我是欢迎的,最好你先自修或在本地请个明师指导,我会把我的一些练拳体悟和领会给你邮去。你可用短信把你的地址发给我。

六、大连读者来电问:傅老师,看到您在《精武》中的《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一文,您确实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练功方法,特别是在推手时,我们根本就掌握不了对方,什么懂劲、听劲等都难以掌控,请问傅老师能否给我们指导一下?

答:大连读者,你们提的问题实际是对练功功夫的检验,证实你的功夫已达到了何等程度。推手就是打手,这是一门学术课程,理论很深奥,它也有阶段性和你已达到几层功夫的问题。你们所提到的问题是对功夫已达到三到五层功夫的情况下而言的。我曾看过几场太极推手比赛,看后哑然一笑,有的运动员确实把太极之精华“推手”弄成了两人“角斗”、“斗力”运动。先师郝少如先生对推手是这么论述的:“打(发放)只可用意、用气势打,不可用形打。用形是尚气,尚气者无力。你越是硬邦邦雄赳赳,越是无用。你的两手代表神气,是柔的,他便无从知你。”看起来,朋友们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你的功夫和层次还没有达到要求,还没有把功夫真正练上身,只有按正确练功方法去掌握好太极内功心法,才能够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并达到你想达到的程度。先师郝少如先生指出:“推手时要路子多。反应要灵敏。无多求,只要求能够实践,实践能叫你知道所以然。”所以在练功中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个字,就是脚踏实地地去“练”,待你达到上层功夫,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去演练。最好是与对手互相多“喂手”,这样才能使所学应用于实践。朋友,我在本期《精武》和2010年第一期《精武》中,已把太极拳内功心法的真谛、精髓、关键、核心问题都谈到了。

七、本溪读者来电问:傅老师,我们看到你在《精武》杂志封面上的拳照是八卦掌的姿势,而在内容上谈的却是太极拳内功心法,请问你是否精通八卦掌?你是否愿意推广所学的八卦功法?

答:这位读者太敏感了。精通不敢说,我的确从小就跟我父亲学练八卦掌,我父亲傅广鹏,字程九,生于1903年,卒于1992年。我父亲是中医大夫,我们村里有拳房,据我父亲说他是跟我大爷爷傅会周学的八卦掌,大爷爷傅会周跟其叔父傅振青学的,是董海川传下来的。我父亲教我走转、摆、扣等八卦基本走步要领和柔身八卦掌之掌(即八卦门老八掌),并说这是武术中的绝技,应该坚持,他告诉我:“进入八卦门就应该不停地练。”我父亲于1959年就把我送到先师张万成先生那儿练武当地宫鸳鸯拳,但我从没有间断对八卦掌走转基本功的习练。后来我又拜师学武式太极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同时又继续练八卦掌这门功夫,后又访友八卦掌宗师魏剑峰先生、刘桐林先生、王立中先生等前辈和朋友,探求八卦之功法,不断完善八卦掌这门拳术的功法。我还根据我所学地宫鸳鸯门的腿法,创编了一套“柔身九宫连环腿”和“柔身八卦连环掌”,很受学者欢迎。通过实践我发现,八卦掌与太极拳并不相悖,其理是一个,都是以内家拳的法理拳论、法诀等作为练功要领和指导理论。既然是一门练功功法,

当然要往下传承和发展了。

八、沈阳读者问:傅老师,看到你在《精武》中的《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一文,方知你在内家拳术中有很深的造诣,我们一直都知道你教武当地宫鸳鸯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而且知你在省、市及全国比赛中都获得过传统武术金牌。请问你练内家拳是否把以前所学鸳鸯拳和螳螂拳扔掉了?今后还教鸳鸯拳和螳螂拳吗?

答:知底怕老乡亲,的确我从1959年拜先师张万成先生学武当地宫鸳鸯拳,我先师张万成先生常教导我说:“你岁数小,主要以练基本功为主,不要多学拳路子。”因此我主要在基本功上下工夫,苦练鸳鸯拳的腿法,十二趟鸳鸯腿功法、上峰、下峰剪腿法是我主练的功夫,所以在之后的比赛中才能获得金牌。我从1979年至1984年一直都教地宫鸳鸯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先后有四百多名学者。自己钻研内家功法,并没外露,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练内家拳。我从1984年开始“关门”就不收徒授拳了,我原所收的徒弟大部分都经我介绍到其他门派和同门师兄弟门下学练,有的不愿离师而去,一直跟我练,我也只给指导。学拳路,我带其跟我师兄弟们去学、划拳路。他们至今与我保持联系,毕竟是师徒之情,他们现在有的不练了,有的自修,有的独立门户教徒,有的现在转入内家拳跟我学练。在这期间我确实把我所学的“外家拳法”全部搁浅,先放下。专心攻内家拳功法,我先师张万成先生曾说:“我们所练地宫鸳鸯拳实际是内家拳法,现在只是内家拳外练罢了。”可想而知,师傅有难言之隐,按当时背景提倡国家规定初级、乙级、甲级长拳,甚至你不会甲级拳,你就没有参赛资格。从1984年至2004年我一直都没有收徒,原收徒弟来了我也只作指点而已,我潜心内家功法。说实在的在一次“研讨会上”我只演练了半趟外家拳,感到不得劲,就下场了。现在我觉得重温地宫鸳鸯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打法、劲别就不一样了,拳架还是和原先一样,只不过走的是内劲而已。现在地宫鸳鸯拳和太极梅花螳螂拳及原架武式太极拳我所教的弟子中,练的不错的并拿过金牌和在社会上有传承的有:刘松智、王玉俊、韩庆阳、赵云峰、张宏林、王文忠、闫爽、傅威、徐晶、赵艳华、安革威等人。今后我只能因人而施教。

九、吉林省九台读者来电问:傅老师,看到你曾拜山东烟台郝斌先生学太极梅花螳螂拳,我们想去学,你收多少学费?这个螳螂拳流派有多少种器械?一年时间能学完本门拳技的全部内容吗?

答:吉林朋友,看起来你对太极梅花螳螂拳很感兴趣,你选项很有眼光,这个拳种确实与其它螳螂拳有不同之特点,该拳多用鱼鳞步,动作连绵不断,灵活敏捷,似朵朵梅花迎雪开放轻巧多姿,形象逼真,讲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出手冷脆弹快,体现顺、巧、柔、化,横劲多于直劲等特点。它把太极拳之劲别与功法糅到了拳术之中,体现出软绵缩小、冷脆弹快、刚柔相济等特点。朋友,我授拳不收学费,如你有一定基本功,在四十五岁以下,学这拳还是可以的。如来沈请与我联系,食宿自理,费用根据自身生活水准。这个拳种流派器械很多,主要有螳螂剑、双手剑、枪术、棍术、刀术、朴刀等和对练、朴刀进枪、单手夺刀等等传统套路功法。至于一年内能否把全部内容学完,这要看你本身是否具备功底(基本功),自身理解和体悟如何。但我想能够脱产坚持一年去练功夫,基本上是可以把全部功法内容学到的,但贵在坚持,回家后坚持练功,有不明之处勤问,勤通信,形体(功架)保持“真”功夫上身,是能够达到你想达到的境界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