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5:43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篇(1)

关键词:课案;分组;基本环节;《项脊轩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50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无论是在能力培养,还是在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均有明显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重要理念,这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以下是笔者以《项脊轩志》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及感受:

一、从教案到“课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地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没有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成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从“教案”到“课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上来,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课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课案包括三案:预习案、探究案、检测案。学生借助“课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课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课案”上做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课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教学。

二、“课案导学,分组联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 预习检测

课前展示时间一般为5分钟。教师在课前对预习案进行检查,并评分。预备铃后的3分钟候课时间,各小组代表依要求将预习案中出现的大众问题在黑板上展示,课上用2分钟集中讲解。基础知识的预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通过提问、展示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学生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例如,笔者在《项脊轩志》这一课的预习案中设置了《项脊轩志》的作者简介、评价、文体知识、题目详解等知识链接,并设置了字音梳理、重点文言实词解释、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的翻译等文言文教学必考题目。同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品读字里行间催人泪下的亲情等内容。

2.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课堂精彩的开始,是检验教师备课水平、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标尺。通过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在《项脊轩志》这一课,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首先,课间循环播放一首充满浓浓爱意的亲情音乐《我爱我的家》。

然后,上课铃响后,播放央视公益广告Family。公益广告广告词附下: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为整个家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地,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早已想挣脱爸爸妈妈的拘束,再次顶撞了唠叨的妈妈。渐渐长大的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这时我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的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早已臃肿。是时候来尽一个子女的责任了,用一双手来保护整个家。做父亲的拐杖,让他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给母亲撑一把爱心伞,为她遮蔽夏日的骄阳。爸爸妈妈我爱你! 家, 有爱就有责任。

启发学生:公益广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导语:亲情可以浓缩在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中,亲情可以通过一首动听的歌传递,亲情也可以满满地装在一间阴暗狭小的百年老屋里。作者为什么会对一间如此普通的仅可容一人居的书斋如此一往情深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来感受浓浓的深情。

教师创境激趣虽然时间短,但对每堂课学生学得是否和谐、高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适当地进行点评总结,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

3.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最核心的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坚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也就是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在关键地方画龙点睛。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每个过程。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了,在参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民了。一些复杂性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课题总结或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小组也成为学生充分互动、相互感召的学习共同体。

在探究案中,笔者设置了4个逐层深入的问题:

(1)本文的文眼是哪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点明情感。)

(2)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写了哪些可悲的事?经讨论可知

喜事:①小轩修缮后的喜人变化。②夫妻欢乐。③轩遭四火,得不焚。悲事:①叔父分家,分崩离析。②老妪口述先母的言行,对亡母的追念。③回忆祖母的关爱、赞许和期盼。祖母去世,遗物犹在;睹物思人,无比悲伤。④轩“四遭火”,劫难多发。⑤补记亡妻。昔日“时至轩中”,学书植树,两情依依;如今,琵琶“亭亭如盖”,妻子已再无觅处,物在人亡。

在小组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到“闭门苦读”也算是一件可悲的事,就这一问题,班级展开深入讨论,教师适时补充。“小老师上讲台”的精彩点评使学生活动达到高潮。

然而,语文教学仅仅完成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笔者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因此,笔者设置了探究最后一题:本文最为人称道的是结尾,作者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做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进而归纳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亲情教育可以感化学生的心灵。“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睹物思人,哀思不绝。这一句话,托物寄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进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同时,以本题为例,还可以归纳出归有光散文的特点,这又实现了语文工具性的作用。经学生讨论可知,归有光的散文在选材上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文笔自然亲切,清淡朴素。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传神,有诗一般的意境。

4.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升华情感,让学生理解“悲喜交加,是为人生”的深刻意义,真正地做到让这美好、高尚的情感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的成长。

5. 当堂训练,学以致用

教师以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研讨本词和《项脊轩志》有何相似之处。设置该题是为了讲练结合,紧扣本文的学习目标,巩固本节重难点。

在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组内分工要明确,要启动互帮、互助、互学机制,出现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责任帮扶,不留死角。教师通过这两个板块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同时,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的核心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 具有可调节与兼容优化性:“课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程序的操作,可根据各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教师、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教学笔记,课后进行总结。“课案”兼容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才能,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实践,修改、优化“课案”的知识结构;调整运用能力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课案”;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学生借助“课案”,而不拘泥于“课案”,可以从教师、学生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课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项脊轩志教案篇(2)

一、指导学生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探究海子的孤独悲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一首充满着温情和热爱的诗,但细细品读此诗就能在这温情和热爱下,发掘出作者的孤独和悲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材,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充满了热烈的期望,满怀信心地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平凡人做的平常的事: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并且用“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设了一个开阔、浪漫、温暖的境界,散发出暖融融的、温馨的幸福气息。但是,诵读之下、羡慕与向往之余,又让人心生疑惑:“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就不幸福吗?甚或今天的生活是不幸的呢?在此可引导学生品读分析“从明天起”这句话。“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对今天是不满意的,甚至说今天是不幸福的,所以才向往幸福,才热烈地期望从明天开始能够得到幸福、过得幸福;再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明天就一定能幸福吗?仅仅是定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作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就一定幸福在握吗?幸福不是超市里待售的物品,今晚决定了明天就可以买到。所以,指导学生反复地品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可以探知作者在这样热烈的期望下,只是表达了一个苍白的愿望,表达了一个无法实现却又让人心生向往的心愿,可以在平实的语言下,读出作者深藏着的不幸与历经挣扎的悲痛。

诗歌的第二节第一、二两行,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生活及其温情的向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积极、幸福、愉快的形象,好像一个抑制不住快乐的新郎,正在急忙地向亲人分发喜糖,让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其实,这一虚构的场景遮盖不住今天的失落与悲凉。“从明天起”,为什么不可以从今天就开始呢?如果你感到幸福,任何时候你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今天就做一个幸福的人呢?从明天才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可见作者今天的不幸福。从明天起就能享受幸福,就能让大家分享幸福,可见诗人对幸福的强烈渴望和“做一个幸福的人”的心愿。

那么,作者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喂马,劈材,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作者向往的幸福只是一种普通平民过的普通平凡的生活,只是一种原始的淳朴的农村生活,这是多么简单的心愿啊!但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这种回归大自然的生活也是可望不可及的,犹如茫茫暗夜里的游子对着远方的灯火产生的一点遐想而已。

诗人不能做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也不能从“做一个幸福的人”当中获得幸福,因为诗人挣脱不了今天的孤独、挣脱不了现实的惨淡。诗人在最后一节中对“陌生人”祝福,祝愿“陌生人”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这本是博大的胸怀,是对尘世凡民的矜悯,细读此句,仿佛施粥济贫的场景在目。但是,在这大慈大善之下,诗人掩饰不了心中覆盖生命的悲凉与巨大的绝望,诗人在祝愿世人都获得幸福之后,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强烈渴望的幸福,只用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把自己彻底地扬弃在幸福之外。

在指导分析以上内容之后,可以再总结自己对这首诗总体的感受:作者是一个积极阳光的人,但是从“我只愿”三个字,就解读出了诗人对自身孤独命运的体认与自甘弃逐的心愿,看出作者内心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追求失败的悲伤。品读这样的诗歌,体悟这样的悲情,难免不泛起层层的泪光,因为,在这样单纯、明朗和温暖的词语下,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藏着的孤独和悲伤。

二、指导学生阅读《项脊轩志》,探究归有光的振兴悲情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同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项脊轩的叙述和人物对话的描写获得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情感的挖掘。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文章被删掉的一节“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与作者自谓项脊生、赋书斋为项脊轩的做法都表现了作者重振家业、光宗耀祖的抱负。但理想与现实之间不但有较远的距离,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崎岖和磨难。细读此文就可以品出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无限酸楚与悲辛。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从作者的表述来看,项脊轩只是一个破败不堪、昏暗潮湿的陈年小屋。因为“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不谓不小;“尘泥渗漉”不谓不破;“雨泽下注”不谓不漏,即使“稍为修葺”也仅仅是“使不上漏”而已;“室始洞然”也仅仅是光线稍亮而已,要说这小屋子的条件如何好如何让人喜爱也未免自夸了些,所以从常人的角度,是不会喜欢这间小屋的。但作者字里行间却透出由衷的深情与怡然,“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的不是闲逸之乐,也不是高雅之情,而是一个年轻的学子面对光明前景的奋发砥砺之志。能有这样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任满怀豪情的心在书海遨游,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作者在这里表现出的情感自然是昂扬奋发的。只是伴随这奋发图强、复兴家业的理想的竟然是家道逐渐的衰落。“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以窥见归家家业的盛大,而“迨诸父异爨”表现出的分锅而食已知大家庭再难以维持,“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大家族不但分崩离析,由篱为墙的变化也表明了家族成员之间只能各自保全自己。家族的衰败与隔离伤害了归有光的家族自尊心,也激发了他重振家族的豪情。作者借祖母“竟日默默在此”的问话就表露了一个封建士子复兴家业、光宗耀祖的抱负。祖母的寥寥数语袒露了作者的心志,而祖母又持一象笏至并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也流露出封建家长对重振家业的无限希望。作者自己的抱负与志向不通过自己表露出来,而是通过祖母的言语表露出来,从中可见作者的用意:重振家业不只是我归有光的追求,而且是归家先辈给予的重任和期盼。文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成年男子,怎么会在书房里“长号”?是什么使作者在此痛哭流涕?结合前文可以揣摩,作者此时的痛哭自然不是因为过于思念祖母,而是功名未举,重振家业的梦想破灭后、那巨大的失败感使作者悲从中来、且不能克制自己而 “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教案篇(3)

一、吟中悟

南宋词人周密说“三分诗,七分读”,此处的“读”可以泛指阅读理解,也可以特指诵读体悟。其实,诵读是领会把握作品思想精髓的基本方法。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自己之口,如出自自己之心。”但高考指挥棒作用下,读书声被习题训练替代,而渐渐淡出课堂,学生无心细细品读咂摸文本。

诵读形式有很多,教师范读、录音范读、配乐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不一而足。不管哪种诵读都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进入到文本世界中。用心诵读,既可以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体验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然,诵读不是一味拿腔拿调地出声,而是用出声的方式演绎“心声”,所以,初步的内容理解是诵读体味的前提。如《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诵读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内容及蕴含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整体情感。这段文字主要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修饰后的“可喜”之处。“喜”是这段文字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借书满架……珊珊可爱”一句中作者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写老屋原先“漏”、“暗”弊病的语句仅是为后文写“喜”做铺垫;“杂植兰桂竹木”是作者对老屋的修饰,又能“增胜”,故而暗“喜”。大体了解整段文字的内容和情感脉络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理解进行诵读处理,并且诵读时思考体悟作者“可恼”、“暗喜”、“可喜”的心理情感变化。如有的学生诵读“恼”时语速慢、语音低、语气弱,诵读“暗喜”时语调稍稍上扬,到“可喜”时语速增快,语音加大,充满激越之情,将作者内心自豪、惬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本段文字多用四字短句,整齐中又稍有变化,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朗朗上口,如高山流水一泻而下。屋、墙、日、树、书、鸟、月、影等多种景物一一登场,构成了一副月夜喜读图。面对如此熟悉的景和物,江南学子读来如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各有情怀不同。如此反复吟咏,学生不但玩味了一段古代经典美文,更对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恢复唐宋散文传统,力主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有直接体会。

二、疑中悟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是极其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疑从何来?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示范,培养学生平中见奇、奇中见疑的思维习惯和见疑、析疑、释疑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感悟有前后比较,有对错优劣之分,有认知渐进的过程,因而体悟真切可感。

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第二段,读前要求学生用质疑的眼光审视这段文字,看谁能找出有意义的话题。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果有学生质疑:本段共写两件事,分别与亡母、亡祖母有关,但作者的情感反应却相差甚远:思念亡母,“余泣”;思念亡祖母,“长号不自禁”。泣,无声或小声哭;号,拉长声音大声哭。难道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比对母亲深得多?

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在疑问中体悟和思考,并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

对亡母的怀念是在母亲去世多年后由家中老妪的一两句话引发的,作者有感触,但显然不浓烈。祖母也非新丧,引起作者强烈反应是祖母的喃喃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是老祖母当年的关怀、期望与鼓励。加上用先祖太常公的象笏激励,更可见其情真意切。回顾往事,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先祖母的怀念,其中更多的是对先祖母的愧疚之情。归有光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补苏州府生员,其后屡试不中。写这篇文章时,作者仍是童生身份,未能完成祖母生前愿望。如今想到祖母当年的殷切期望,两相对比,怎不叫人心痛欲碎?与其说作者是悲祖母,不如说是悲自己,悲叹自己未能高榜得中,重振门庭,因而作者“长号不自禁”也在情理中了。

由文中一处疑问,经教师启发,学生展开热烈讨论,能从中获得深刻的体悟。文章讲理方能动人,但文中很多理让我们忽略掉了,因此文本阅读才变得机械、肤浅,课堂索然寡味。让学生沉到文本中,从有疑处入手探求是很好的体悟契机,正反、矛盾、悬疑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求证兴趣,让学生游弋于文本之中,感悟于文字之间。

三、移中悟

归有光散文朴素简洁,感情自然动人。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语言之外”。从源头上说,归氏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且把家庭琐事引到文章中,扩大散文的表现范围。其叙家人之谊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读写本一体,深入挖掘体悟归氏散文的特点对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无疑大有裨益。笔者曾尝试将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巧妙迁移,收效明显。如学生挑出了《项脊轩志》中最能体现归氏散文语言清淡而意蕴悠远特点的段落: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一个个典型的日常生活场景,夫妻共处、妻死室坏、复葺外居、庭树如盖,一幕幕场景在归有光笔下变得简单灵动且富有真情实感。生活中真能触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未必是宏大的场面、铿锵的言语,有时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一个简单的场景。笔者让学生模仿《项脊轩志》,要求用简单的语言刻画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感人场面,以此让学生体悟归氏笔法。学贵有样,本来疏于凭借描摹场景抒发真情的学生此刻有了真实体悟。下面是本班张同学的一段文字:

姐姐今年18岁,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寄800元给我作生活费。去年暑假我去广州看望姐姐。姐姐一眼看到我,喊了声“弟”,便像个小孩子一样伏在我身上哭了起来。陪姐姐在广州玩了两天,姐姐欢蹦乱跳像只春天的小燕子。这只小燕子唧唧喳喳地非要给我买这买那,而且从不讲价。临走那天,正是台风侵袭广州的时候,姐姐打了伞送我,大风掀掉了雨伞,姐姐索性扔了雨伞牵着我在雨中走。车来了,姐姐看我上车,她在雨中哭得一塌糊涂,瘦小的肩膀一上一下地抖动着。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伸手向姐姐喊:“上来吧,和我一起回家!”姐姐说:“我回去了,你的生活费谁寄?”姐姐只是哭,死命也不肯上车。车子启动了,看不到姐姐了,望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姐姐泪流满面的样子塞满了我的脑子,我紧紧攥着拳头,狠狠地打自己,我是天底下最没出息的弟弟!

这是一段简单得近于寒碜的文字。生活窘境中的姐弟重逢两天,可写的事很多,而作者只截取“雨中分别”一个重要场景(上文中加黑字体部分),将兄妹困境中的亲情和弟弟的自责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场景都是一笔带过。瞻顾归氏笔法,两文都源自生活,情感真实,渲染适度,感人的情愫跃然纸上,足见古今文法一理。

项脊轩志教案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尝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考语文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中均占有很大分量,因此,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基于功利性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过度讲究字字落实,破坏文章的整体性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机械地学、被动地练,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可言,而且往往肢解了传统文言经典名篇的美感,使那些感动千古以来无数志士才人的佳作名篇变得索然无味支离破碎[1]。其结果必然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学生惘然无所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从而自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自身的阅读和感悟来吸取知识,感悟作品的内涵,不断提高对文言文鉴赏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精神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思考。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要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本身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并且调动一切有效的资源,进行调配、整合、加工,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使课堂活色生香,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首先,是整合教材资源。教材的编排有它固有的模式和要求,但是,课堂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教材。例如,在讲授苏轼的作品时,为贯彻“专题研究”的新式教学理念,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入思考和把握,笔者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四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整合后发现,虽然前后《赤壁赋》是散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是诗歌,但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创作的,有一定的共性,这样整合对学生更具体、更全面地领悟苏轼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上的思想变化,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同时,在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维度上,还能达到以诗解文、以文解文的目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从文体教学角度观之,这种整合还有利于获得新的视角。其次,是整合教辅资源。在授课前,笔者让学生观看有关苏轼生平介绍的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名家的诠释来取代教师苍白乏味的讲解,还把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苏轼》相关视频放在教室的计算机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同时印发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评论性文章作为早读材料,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以《前赤壁赋》作为重点鉴赏的篇目,在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诵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反复对课文进行诵读,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之前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写作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接触文本时能够快速入文,并且更加自信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时的从容不迫、乐观自信和坦荡的胸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被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所深深震撼。再次,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当学生有了较为成功的阅读体验之后,笔者就会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鉴赏其余的作品,并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又能节约课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至于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子,则穿插在课文的讲解中进行,尽量让学生在既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并在课后设置练习题或测试卷来进行检查,有时也会在专题讲授完毕后,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二.创新学法指导,促成读写互动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也要倡导读写结合,以文言文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来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笔者这里所提及的写作并不是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而是让学生以文言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片段式的小练笔,让他们对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在训练中获得新奇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时候还会把一段文言文的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再让他们对照原文,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表述是否恰当,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感兴趣,往往一段枯燥的文段就可以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时候笔者也会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一些相应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六一居士传》的时候,因这篇文章写法特殊,表达饶有趣味,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联想到学生的微信昵称、QQ签名五花八门,离奇古怪,便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用文言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微信昵称或QQ名名字的由来,结果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写出了不少基本符合文言表达规范的幽默诙谐的段子。如刘梓容同学的微信昵称是“安之若素”,她写道:余之网名“安之若素”是也。所谓安之若素,即安余心于四海,不忧不喜,不骄不躁。余之心易受困于世俗,乃为此名,以使余心安,以明余之志也。安之若素,非常人可达也。余为此名,无它,亦希余得超乎常人,而不为一平庸之人也。又如吴思淇同学这样诠释他的微信昵称:吾尝数易其号,以昭吾之所好,然为吾志之,三号耳。一号曰:临窗画楼,半生清欢。或曰:“此号何谓也?”吾答曰:“于水亭之上,临风而立,闲适处之。于楼阁之中,赏湖水粼粼,修心养性可也。可谓偷得半生清欢,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故号此。”一号曰:尺素流年。时间如流水,水过无痕,而镌刻吾心。吾正值弱冠,而流年逝去之体悟与日倍增。故吾为此号以勉自。一号曰:小轩窗。苏子有言:“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此苏子悼亡妻子之所作也。吾感其情深,悟其痴念,故取号“小轩窗”。这些小练笔虽然表述还比较稚嫩,但已可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感受文言的语感和表达习惯,反过来也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感知能力。

三.抓情感契合点,提升学习层次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篇章抒情性较强,或者记叙抒情兼具,这样的作品,如果能够通过抓住主要的情感词句,或许有助于学生准确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加深对作品情感的体会。比如,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既简笔勾勒了兰亭雅集的盛况,更将笔墨铺陈在由此而引发的慨叹中。前后两部分均有明显的情感词句。可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的情感,再由此去逆推,寻找情感产生之由。抓住了集会“信可乐也”,则不难将前一部分的记叙中足以使人生“乐”的因素一一找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一浮现。学生在寻“乐”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对盛会盛况的体验。而抓住“岂不痛哉”,则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何情绪有如此流转?不难去寻觅文中由乐而思考人生的部分,进而寻求答案。再比如《项脊轩志》一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围绕项脊轩这个书房,朴实地截图生活细节,展现了对家庭变故,及关系亲近的几位女性的感喟与追念。这篇文章中间部分,学生容易找出一个总结情感的过渡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则可根据此句,寻根溯源,将全文各部分的记叙串联起来。在寻找可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项脊轩翻新后的样貌和雅致,在宣召可悲部分,学生仿佛经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几个细节,一一体会祖母的疼惜,母亲的关爱,妻子与其的琴瑟和鸣,以及妻子早逝之后作者的心灰意冷。带着情感词去解读其经历,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寻找并获得共鸣。可见,在抒情性较强的散文阅读中,通过情感词句来回溯相关片段的做法,可以更好理清脉络,体味情感,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言文的深层次理解,涵养中华古典文化情怀。总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图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项脊轩志教案篇(5)

一、激发兴趣,积极迁移

兴趣往往是阅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着力点拨学生“好之”“乐之”的浓厚兴趣。在进行课文朗读、复述以及分析理解时,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由不爱读、不会读到爱读、会读。语文学科本身的丰富性、生动性、实践性,要求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设计的不拘一格。例如,在讲授《祝福》人物“祥林嫂” 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制造悬念。在设计《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春天”四季之首,“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光明媚,充满活力,可祥林嫂就怎么没有呢?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兴趣。

2、体会意境。指导学生阅读小说中有关的景物描写,尤其是“祝福时的景象”,体会其中融入的作者情绪,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其中的隐含意境。

3、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再现“祥林嫂”死时的形象,死时的环境氛围,揣测她的内心活动,思考“死,对于祥林嫂而言是喜还是悲的?”,联系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的类似镜头,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4、激感。在上面点拨的基础上,我利用“点拨疑难”的方式再现作者的感情,“祥林嫂是一个生活上没有‘春天’的女人”,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增强阅读效果。

5、联系背景,深挖内涵。通过回忆已学过的《故乡》《孔乙己》等作品,体会鲁迅先生的创作特点(侧重于创作目的),结合《祝福》的创作背景资料,理解“祥林嫂”的时代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文本对话,领悟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如学习《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课堂上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此时我引导学生看这样一句话:“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要求学生想象妻子回到娘家之后的活动。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进行阅读训练,总结解题思路

高三阶段,阅读直接为高考服务,教师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

项脊轩志教案篇(6)

一、在知人论世中挖掘人文底蕴

在我们实施的导学案教学中,知识链接部分往往包括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往往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或思想有一定的贡献或影响,因此,“知人论世”便成为人文底蕴挖掘的一个载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住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求知或探奇心理,把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内容三者紧密结合,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

如在教学《书愤》时,教师可围绕陆游的出生和遭际进行导入。陆游出身于爱国家庭,从小就接受到爱国教育,并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抗金复国的壮志。出身于国难之中的陆游,在仕途上屡招打击和排斥,北定中原的豪情壮志最终没能实现,然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至死不休。这样的作者简介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明白了树立远大理想的必要性,同时为了理想应具有一种坚忍的毅力和奋斗不息的斗志,让短暂的生命活出价值来。

在教学《定风波》时,时代背景和苏轼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生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可贵的是,在经历各种打击后,是否还能拥有像苏轼那样旷达潇洒、豁达坚忍的情怀,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经常对作品进行这样的解读,无疑能对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并于无形中熏陶和丰富着他们的道德情操。

二、在鉴赏人物形象中挖掘人文底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包含着人物形象的鉴赏问题。传统的人物形象鉴赏显得乏味枯燥,已无法扣动学生的心扉,课堂很难打动学生。那么如何构建变空洞无味为形象可感而又打动学生的课堂?结合人文底蕴的挖掘,我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真实情感。写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意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简单质朴而又饱含深情的三句话,再辅以“阖”、“持”两个动作,就刻画了一位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祖母形象。写母亲,围绕“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和“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表现了母亲那感人至深的慈爱之心。写爱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唱妇随,夫妻之间亲密无间;阴阳两隔之后,“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托物抒情,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突出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深”及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怀念。通过对这些典型细节的探讨,学生深深地被那种自然而又质朴流淌出来的浓厚的至爱亲情所感染、所熏陶。这时,教师可适机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要敢于担当,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要修德进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辉煌的成就报答父母、回馈社会。

项脊轩志教案篇(7)

【关键词】区域文化 高中语文 教学

前言:

作为一个地域广、人口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多元民族格局与众多地区的差异都决定了区域个性特征,而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就会渐渐产生区域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文化冲突的产生越来越激烈,而在此同时,我国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并没有跟上脚步,并且区域文化的教育也开始下滑。高中作为学生拥有自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区域文化教育对其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分析并且发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区域文化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区域文化的教育,是意义重大的。

一、区域文化简述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共同体的所有人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创造出来的历史、宗教、信仰、风俗、文艺、生活方式、法律规范和思想行为习惯等元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区域文化往往都根据区域界定而确定,是某个区域在地理环境与民族发展双重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以是,在不同条件的地域中,文化历史背景必然存在一定差异,由此才可形成与地理联系相关的文化特征。

二、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课程这种中间介质实际上由社会所掌控。任何文化在语文教学课程中都并非显性力量,而教材却承担着搭载文化的使命,由此我们可以分析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素,以及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1.区域文化的客观存在性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动,以及行政区域的改变,不同地区发生了文化融合的现象,例如齐鲁文化,实际上是“齐文化”结合“鲁文化”两种文化的产物。对不同区域文化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然而无论如何,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2.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影响

针对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影响,本文特此列举出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中区域文化课文作品的对比。

区域 篇数 主要作品

华北地区 7 《老王》《想北平》《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我的母亲》《北京的春节》《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江浙地区 5 《祝福》《项脊轩志》《兰亭集序》《西湖的雪景》《江南的冬景》

西南地区 2 《边城》《云南冬天的树林》

华南地区 1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华中地区 2 《滕土阁序》《父亲》

西北地区 1 《寒风吹彻》

中原地区 1 《绝地之音》

东北地区 1 《春意挂上了树梢》

表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品区域归类

区域 篇数 主要作品

华北地区 6 《茶馆》《荷花淀》《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

江浙地区 6 《祝福》《哀江南》《扬州慢》《勾践灭吴》

《兰亭集序》《项脊轩志》

西南地区 2 《边城》《愚溪诗序》

华南地区 1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华中地区 2 《石钟山记》《滕土阁序》

西北地区 0 ――

中原地区 0 ――

东北地区 0 ――

表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品区域归类

3.区域文化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上表看到,在这些作品中,有的作品以展示当地风光为主,例如《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西湖的雪景》、《春意挂上了树梢》等,有的直接记录民俗风情的,如《祝福》、《家里的灶头》等,有的作品以区域山水土地来抒怀,如《滕王阁序》、《石钟山记》等,有的以乡村为背景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感情,如《绝地之音》、《荷花淀》等。这些作品往往都是以关注乡土民情为主题的,既可使高中生的阅读要求得到满足,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高中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多元文化视野等。更重要的价值是基于陶冶心灵和怡情悦性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的具体案例

1.课文《祝福》中的区域、人文文化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可以做一些我们值得做的研究,因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其中值得研讨的内容之一。比如写到的鲁镇过年习俗中,就有非常多的迷人的区域人文文化,像“送灶”是作为新年祝福的开始送走“灶神”祈求平安的活动,而“掉尘”则是将一年所积灰尘清扫数遍,除去旧年晦气。除了丰富的区域文化,还有当地的人文习俗,如妇女的“贞洁观”等,这些都是一直以来残害祥林嫂的封建迷信文化,是值得摒弃的。

2.小说《边城》中的情怀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沈从文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把湘西的本地民风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这种写作手法,使地方特色内容丰富、情感真实。比如,他描写的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放灯、做烟火和放烟火等民俗活动中,人们穿着带有地方色彩的装束打扮,一副祥和欢快的样子,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对于当地迎亲的风俗习惯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在对其描写时非常细致入微,而这也恰好的反映除了人们对淳美生活的向往。

结语:

相较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化软实力的工程。但总而言之,区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沉淀的精神瑰宝。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文化的传播、传承乃至再次繁荣都必须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研究本地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适量的引入区域文化教学,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