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3:41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应增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水文地质理论和经验带进课堂,将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若能在学生实习实训时,请带实习实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作面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 地质学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

《地质学基础》是职业院校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专业,矿山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地质学基础》应作为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有所争论,最终根据《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确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大多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要做好一件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专业,矿山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教育,应该面向矿产地质与勘查、地质与勘查、石油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抓好它们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依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岩石课上,先讲清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资料查阅,可以辅导同学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来辨别其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地点的地质资料。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地质的内容。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三、《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等教学手段,通过观看地质录像片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就日常所见所闻的地质现象进行图文描述和原理剖析,学以致用,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应增加《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职业院校是不够的,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带进课堂,将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模式;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门核心课程,肩负着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进行塑造的重要使命,除了系统的理论教学以外,其实践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学者都比较重视“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一下“基础”客场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模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

1.“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从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展开,树立大学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要在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涉及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第二部分是法律基础教育、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法规实践。这两部分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完成的理论系统,让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方面都得到提高。2.“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基础”课实践教学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课堂模式、校园模式和社会模式。(1)课堂模式主要是指在高校课堂内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有教师引导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演讲、辩论、讨论和案例分析,将“基础”课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的同时,掌握这些知识。演讲、辩论主要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立题目开展。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结合使用,教师结合一些经典案例或者当今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再根据讨论情况,结合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在讨论中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律意识。(2)校园模式主要让学生在校园内结合大学生活,从生活中关心的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和法律。校园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大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法律意识;二是制定校园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同时开展文明校园建设,通过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培养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大学生活实践;三是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将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中重要的团体,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把“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之结合,能增加学生参与热情。(3)社会模式是将“基础”课实践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中,同时也是讲“基础”课实践教学成果回馈社会的过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德尔道德和法律修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社会模式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检验模式。社会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和法律普及问题展开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让学生明辨是非。同时可以开展职业道德调查,这可以上学生明白企业对学生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为今后工作提供帮助;二是参观学习,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或者参与法庭公开审判,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明确法律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三是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宣传活动、去敬老院和社区为人民群众服务,组织义卖活动为社会底层人捐款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基础”课教学意义,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基础”课内容,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及提升过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理论层面的问题,重视认知层面,但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认知,更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问题,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教师将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具备道德品质或是法律意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认知与领悟层面总是存在差距的,单方面地强调理论教学,认为只有理论教学才是基础课,是很难在教学层面取得突破的,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往往也因此得不到重视,将其视为是一种工具,可有可无,而未能将实践放在重要位置上看待。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少数,从领导到基层教师都有这种误区,这里面有资质颇深的专业课教师,也有学术精湛的理论基础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是困扰基础课教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之间缺乏一种互动和交流,过于强调单方面的给予,而对学生的吸收与消化能力评估不够充分。这种情况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表现特别突出,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是无法亲身体会那些理论及知识的内涵,使得学生常对基础课表现出没有兴趣,甚至存在着一些抵触情绪,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所学基础课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就理论知识、行为规范、法律条文等方面倒背如流,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将理论学习到的东西转化成实际中的思路,无法解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2.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松散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而连贯,有指导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实践教学运作的过程较为松散。一方面,反映出实践教学的目标缺乏指导性,安排不够合理。另一方面,教学文件不够科学规范,随意性强,从教学实践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都是由教师自由发挥,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及具体规范进行指导,更缺乏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就是教学实践缺乏广泛性、组织性、协调性、实效性。3.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不足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考虑,组织经费等物质保障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层面,但是实际情况是实践教学未划入统一规划行列,实践教学的组织一般都是教师自行安排实践,如辩论会、研讨会等,一方面是时间上难以统一,另外课时难以保障,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基础课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就更加艰难,由于其不同于理工科教学,需要诸多如试验基地、实训设备等大规模的硬件设施投入,实际上基础课的投入并不多,但是就是这点少量的投入,也常常不能被满足,处于边缘化被忽略的境地。

三、完善“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实现目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础”课程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完善“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建议在“基础”实践课程中引入生涯规划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通过设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通过目标引导和管理的方式,不仅能丰富“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自愿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提高“基础”课的实际效能。2.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所谓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将从“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研究型实践探究,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掌握。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调研的范围,在校内可以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校外,可以选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设定相关的调研问卷,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思考之后,完成相关的调研报告。教师可以对这些调研报告和学生的调研过程进行指导,学院可以组织评比,同时对于有优异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是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思考,让思想道德与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同时也提升了道德法律的认知与践行能力。同时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运作过程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3.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经费的投入,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完成提供物质保障实践教学基地与实习经费的保障,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所以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组织开展。经费不足的院校尽量考虑本市的实践基地,同时可以借助学校的优势,联系本市的公、检、法机关,开展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最好能让公检法机关成为学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考虑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让他们提供帮助,让学生有机会在那里完成实践课程。经费比较充足的学校,可以考虑与外地学校与单位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和机会。无论怎样,学校都要重视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应该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只有通过量化的考核,才能不让教学流于形式,也才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掌控,也便于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关于考核的标准,可以以最终的实践结果以及过程,还有学生的态度、老师的参与等指标进行考核。总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在学生心中深化和固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遵纪守法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用。

作者:张慧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I]陈晓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融合性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7.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4)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笔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笔者均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认识,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目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它们共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同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一问题,许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训练。”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王婆卖瓜之嫌。数学尽管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只是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念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

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由于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能力,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困难。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

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只是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目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对公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应。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语文课.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作品。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如果哲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都提出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呢?笔者认为,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并要求再增加课时,对高职的任何一门公共基础课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加强高职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能更应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例如方法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办兴趣班等),一般培养与特殊培养相结合。

第二.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的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如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十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哲学、法律课程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方式就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总之,我们认为,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05,(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王浪,凌-Z-.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J12).

[4]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3-11-21.

[5]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N],潇湘晨报,2005-12-12,http//www.xxcb.com.cn.

[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N],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Delta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从多元回归方程式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技素质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同时,各种素质对综合素质的影响系数大小不同但是都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基础教育对公民各项素质形成的影响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对法律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弱。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6)

【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培养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应用型本科 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保障

Abstrac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s the biomedical science combines together with engineering technique and permeates mutually with cross of a newly arisen edge academics.Foster an application type a talented person with professio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o foster a target, go deep into a quest application a type an undergraduate course development theories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with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teaching system of of development mode;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alented person of build up the application type guarantee a mechanism and the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the show of heavy fulfillment teaching Show Zhao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develop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科技人才,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构建面向社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与为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现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突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基础牢固、支柱坚实、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学习与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构造、保养和维修并具备医学仪器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初步能力。

3 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原则和特点[1]

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应前期课程趋同,后期分化;课程设置上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在应用性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早期接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把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之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设置;外语教学强化听说能力培养,调整听说课程学时比例;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应严格按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次序开设。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三个突破[2]” 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突破,由原来重点定位于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定位于培养个性化的、学有专长,基础牢固、支柱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教育上突破,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方向、教师与学习方式、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在医学工程设计领域上突破,本培养方案在强化医学基础理论、理工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 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3]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人才市场动态变化的需要。平台包括公共课基础(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指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技术前沿课)平台。公共基础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模块;学科基础课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形成统一系级模块;专业课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方向模块,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6年版)中总学时2827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4学时,占总学时30.2%,低于鞠平[4]报道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0%。学科基础课1331学时, 占总学时47.1%,高于鞠平报道学科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专业课642, 占总学时22.7%.高出鞠平报道专业课占总学时的10%,这三个模快化课程比例,与2001年版、2003年版培养方案相比,公共基础课减少,而专业课增加,比较适合于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

4.1 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要求比较扎实,课程的设置要以保证后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前提,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继续深造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基础理论内容要实用、够用、管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岗位上用得着、用得上、用得恰当;三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本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1859学时,占总学时的65.7%。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为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基础教育等服务课程,在通用、够用、管用三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计算机、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2.8%。

学科基础理论课:指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及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适合于分流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组,学时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其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医用化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习、医用传感器、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外科、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原理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8.2%。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选修课: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课程,主要设必修课有:医学仪器设计原理、医用检验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核医学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医学影像设备;专业选修课有:亚健康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学、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其课时占总课时的14.8%。

4.2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具体要求是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见习、实习教学基地(点),通过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部分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平时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做好实践考核与成绩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构成:实验课768学时,占总学时34.4%(本学时不含毕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2周)。其中:公共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7.6%。学科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8.9%。专业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7.9%。

4.3 综合素质教学体系教学方案

组建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五要求、三课堂、一贯穿”的教学方案,“五要求”是:一是以身心发展教育为载体,二是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灵魂,三是确立文化教育基础,四是把业务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之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累后发优势。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以“两课”教育为核心,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课堂,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三课堂,深入开展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及社会素质。

5 建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

5.1 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对师资类型、师资结构的要求与传统本科有所不同,它需要较高比例的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同时又具备工程师(主管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多数教学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不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我们的设想与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学历、基本技能达标任务。其次,是学校面向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第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挂职到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做“访问学者”,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使学生接受“双师型”的知识教育。最后是通过函授、面授、进修等方式,或以老带新、业务讲座、外派听课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 以证为导 推行“双证书”制度 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是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水平和技能的主要标志。它是学生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们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按工程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中逐一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早在2000年湖北省职业综合技能监定所已授予我院(指原咸宁医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培训中心”资格,经几年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4月,我院向省劳动厅申报咸宁学院职业技能监定所,同年得以审批并正式挂牌。这一举措将给我院开办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教学实践环节与院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可把双证书教育制度落到实处。

5.3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 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 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是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充分依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它们有高新的医用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和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目前,我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襄樊中心医院、宜昌中心医院、荆洲中心医院等18所医院签订共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并聘请了20余名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同时将这实习医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5.4 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5]。我院是一所教学型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共有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构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学院设置评估建设办公室,是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立章建制,规范化管理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一是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状况,对教师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带动全院都来关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三是学生评教制度,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评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咸宁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咸宁学院文件 咸学院教[2006]19号).

2 王能河,余大昆,余英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18(6):181.

3 赵永平,武鹤,曹晓岩.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04,5:60~61.

4 鞠平,任立良,阮怀宁,等.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2004,4:34~35.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7)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