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基础论文

教师基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29

教师基础论文

教师基础论文篇(1)

(一)民族教育的个体发展个体社会化功能。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对于民族基础教育的受教者来说,进入学校就需接受三重社会文化价值的规范,即少数民族自身系统中孕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中华文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规范,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规范。因此,民族基础教育在发挥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便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多元文化条件下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民族基础教育要让学生树立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包容并蓄、取长补短和交流融合的理念。个体个性化功能。民族基础教育可以发挥个体个性化功能。首先是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发展。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基础教育要促使学生通过自身与客观自然文化环境发生实践关系。在这一关系过程中,学生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是学生的独特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所谓独特性,就是学生在个体心理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民族基础教育在发挥个体时要尊重差异,而不是以主流文化群体的标准价值观去压制和扼杀这些差异。最后是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让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二)民族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

民族基础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等方式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其对国家主流意识的认同感,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同时,民族基础教育也具有培育少数民族学生追求民主、科学、平等的价值理念,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经济功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民族基础教育应发挥教育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功能,培育学生立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远大理想。文化功能。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传承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民族基础教育发挥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功能、文化解读的功能、文化批判与选择的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功能。

二、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民族基础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民族发展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入学率提高、教师结构改善、升学率上升等。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双语教学、学生学习困难和成绩较差等问题。

(一)发展资金不足

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基础教育工作,加大了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从1955年开始,我国政府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等专项资金,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大幅度地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预备费比例等,以此推动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政府通过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资金投入数量,改善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逐渐缩小民族自治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然而,由于诸多因素,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缺口仍旧很大,其“造血”功能也严重不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金阳县就是资金不足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义教工程”和“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四川金阳的教育投入得到加强,乡镇的中心校在教室等建设上有较大改观。但由于学生分散,校点较多,部分农村小学的校舍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危房大量存在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可见,虽然国家投入的资金起到缓解作用,但资金不足仍旧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师资素质偏低

师资素质是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影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地区存在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等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到民族地区任教,有的即使去了,不久也会离开,导致民族地区“代课教师”队伍庞大、师资结构极不合理、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近年来,虽然有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断补充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原有的老教师总体学历比较低,有的虽然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培训、“三沟通”培训等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教师学历得到了提升,但多数教师由于“功利”的驱使,往往以取得学历为目的,学教不配套,学历含金量低,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大部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知之甚少,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使得民族地区学生不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利于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文化理念单一

多元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当时的民权运动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民族教育的一种潮流。教育文化理念对提升民族自觉意识、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还处在原始公社制、奴隶制以及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落后经济形态同时并存的状态,思想观念守旧,文化与教育水平极其落后。英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JamesLynch)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多民族社会中,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生活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农村地区尤其明显,外界的先进文化很难对其产生实际影响,再加上民族地区学生的启蒙教育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完成的,父辈们传统的思维特点与守旧生活方式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导致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较差、创新意识薄弱、跨文化适应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

三、民族基础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

学校教育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自学校教育出现后,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客观地存在着。然而,这一功能被人们意识并被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要经历漫长的历程。理论必然对应于实践,是实践的抽象和概括,科学化的理论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要提高实践的理性程度并最终指导实践。

(一)增加物质的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增加物质的投入是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物质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物质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教师待遇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内陆沿海地区对比,差距还相当明显,存在着严重的区域投入结构和教育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问题,以及注重基础设施硬件投入、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此,政府应优化财政投入,建立民族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的公平与效益。

(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

师资队伍的开发与培训是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核心要素。在硬件达到最低标准后,民族基础教育要想完美地发挥它的功能,必然离不开软件指标的同步或超前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软件指标包括师资、制度、课程等内容。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类自身解放自己的活动。在教育系统中,影响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最直接因素是师资,即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据有关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民族基础教育在师资建设上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成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人力资本开发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来谈师资的建设问题。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首要问题是提高民族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和地位。在解决了教师的生存需求后,亟须解决的是如何让他们成为符合民族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一般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但面对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从事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教师还应具备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沟通能力。所谓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沟通能力就是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理念,有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民族教育学界研究的双语教学,就需要多元文化的能力。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所采用的师资培训方法大多为就地培训,这不失为一种提高现有教师质量的好办法。近几年,部分师范大学正在实施的顶岗实习也是一种解决民族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办法。免费师范生和大学生直接补充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民族基础教育师资的结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各异,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当教师人力资本得到合理开发、配置和有效利用,必然有利于民族基础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教师基础论文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株潭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基于调查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按“OS方案”开设“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门课程。这门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等变化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教师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也相当多,但基于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教学现状,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教师为对象的关于“基础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基于此次实证调查提出,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一、“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随机发放形式,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oo%。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互动的注重与评价、教学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袖课”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

小班(1个班)教学和大班(2个以上班联合)教学是当前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位被调查教师最近一次承担“基础课”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占总数的93%,采取小班教学的只有4位,仅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9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大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53%,有23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43 %,此外,有2名被调查教师对哪种教学形式更好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尽管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调查教师还是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

(二)“基拙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so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板书”这一教学方法,有5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方法,有4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有1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有40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这一教学方法,有51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4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在被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使用普及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资料”和“板书”。由此可见,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问及“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一问题时,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板书”,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多媒体课件”,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课堂讨论”,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小游戏”,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视频资料”>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案例教学”,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其他形式”。由此可见,在“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之间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看法,比较多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三)“基袖课”教师时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与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互动,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互动,有巧%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注重“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比较不注重”,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不注重”(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被调查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或“比较注重”教学互动,还不足50% o

同时,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对教学互动是否重要的评价,与他们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有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比较重要”(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10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这与前文分析的不足5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和“比较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尽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多的被调查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白己都认为重要的教学互动。

(四)“基袖课”教师对教学的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课”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也即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础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基础课”教学,有4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有2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不喜欢”“基础课”教学,仅有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不喜欢”“基础课”教学(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共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

那么,影响被调查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4.4%;有22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0.7%;有1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31.5%;有11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20.4%(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影响被调查教师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但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大班教学;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较多的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尽管几乎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影响“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改革教学方法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可取的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七项智能。fzl语言文字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天赋与发展都不一样,有自己不一样的理想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哪些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呢?

(一)充分发挥多嫌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克服传统单纯板书教学的不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重视不够充分,尽管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做成演示文稿,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影视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资料、音乐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fzl它通过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开放式的讨论,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背景,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在当前大班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小班教学将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教师基础论文篇(3)

关键词: 基础历史教育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是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设计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培养“研究型”教师,提高其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精神。探讨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是对基础历史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

一、基础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历史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规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

按照这一基本性质的要求,分析中学历史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学历史课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中学历史课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

其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三)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基础历史教育的这些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把培养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科学地分析每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使其规范化。

二、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家霍伊(Hoy,Wayne,K)说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但是很有用[3]。从适应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出发,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把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分成四大部分。

(一)专业基础课程板块。

这是传统的教学板块,也是师范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渗透、转化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在把知识传承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科研基本思想和方法等基本的科研素养传递给同学,并让学生了解学术界的新发展、新发现,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这个板块里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首先需要教师重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主要是指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单纯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学,与高师院校承担培养优秀中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差之甚远,也背离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

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过程。这种转变也适应了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是普遍适用的,其真理性是在一定境遇中存在的。英国科学哲学波普尔就曾指出,没有一种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获得,科学知识所谓的“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如:在世界史教学中,以全球史观的通史为框架,辅以多个专题内容的拓展对通史予以支撑,把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内容的设计,解决了近些年来困扰专业基础课教师的一个难题:师范教育中专业课课时少的问题。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加大了讲授的含量和信息量。实践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目前已完成本课程的多媒体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效果反映良好。

第四,改革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多样化考试形式。逐步使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必做和选做相结合。[4]

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与操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通过以上几点,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二)选修课与讲座模块。

以讲授、专题讨论、课程小论文并重。

讲授更多地渗透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激发学生进行开拓创新。

专题讨论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独立思索、讨论发言、讲评等培养与训练学生内在的科研能力。每门选修课教师组织2―4次专题讨论课,其模式是教师提出实践性题目,学生分组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讨论、确立观点与证据、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点评。通过自身实践和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能力得到了训练。

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在我院的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会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而布置课程论文,以对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检验为主要目的。

这个模块一般以我们当地的历史资源研究为主,选题有趣易行,从而得到原始资料收集、文献查询与阅读、分析与归纳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依托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中心及卧龙文化书院,举办《南阳汉画平面感的形成》、《汉画神树信仰》、《汉画中的鸟文化》及《汉画中螺女神话原型分析》等系列讲座。在黄培贤、崔鉴平有奖征文比赛中,每届都能收到学生论文2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浅谈南阳汉画生产活动题材稀缺的原因》、《学术文化接力――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管窥》和《从汉画看汉代孝文化》,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中获奖。

在本模块的训练中,首先强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基础课程和基本功训练,如与中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书法、演讲、教师口语、教学设计等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技能训练。其次增设文化素质课程以及能反映最新前沿成果的专题和讲座,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本科教学之中,由高水平的学术带动和促进高水平的教学。最后“电脑应用基础”、“电脑写作”、“电脑网络信息检索”等课程应成为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

(三)专业实习模块。

专业实习部分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目的,锻炼学生获取原始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实际中的观察力和洞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模块训练的重点。例如,学生在洛阳考察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它整理成。

(四)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

论文与研究项目部分是以提高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包括专题论文、毕业论文、参与项目。以每年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依托,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始工作入手,收集资料、信息,发现问题,用创新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学教学的需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校科研部门专门辟出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类型“STP”项目,即教师申报该项目必须有在校学生参加,结项时必须有学生发表的论文。鼓励大学生尽早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尽快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带动下,早出成绩,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我院目前已成功申请STP项目8项,有20余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接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与教授的接触,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和了解科研方法与思维,训练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科学家治学精神与风范的熏陶。

三、结语

高师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对历史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诸环节的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学人才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板块、选修课与讲座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四组模块模式。学生进行多种培养模块的训练,系统掌握历史学知识与特性,从而获得多层面科研能力的锻炼,逐步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美]韦恩.K.霍伊(Wayne K.Hoy),塞西尔.G.米斯克尔(Cecil G.Miskel)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教师基础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数学 基础模块 协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38-02

基础模块教育在整个中职数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和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而在数学基础模块教育中,实施协作教学对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协作教学可以能够结合专业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列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使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育问题得到解决,进而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 协作教学的内涵

协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实验、教辅以及研究人员之间针对某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成搭档或合作团队的协作教学模式。协作教学需要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合作,通过补充教师各自的知识,从而共同协作完成教学目标。目前,协作教学已经在我国许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学校根据英语专业的方向,选择各专业的教师来共同教学。具体而言,像旅游英语专业,可以结合英语、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教师,把他们聚在一起共同进行英语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教全面而又深刻地学习理论知识,进而为他们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教师们可以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协作教学不仅仅是一次合作性质的教学,而是一系列具体化的协作教学过程。

二 在数学基础模块教育中实施协作教学的重要性

(一)结合各专业特点,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中职数学教育与普通学校数学教育不同,中职数学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应该结合职业性特色,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在中职数学教育内容上,主要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其中,基础模块占有最根本的地位。而中职学生只有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基,才能在职业性上发挥特色。因此,在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育中实施协作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打下具有职业特色的知识基础。

(二)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基础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例如,财经管理专业,在数学基础模块教学中,会涉及到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统计与概率的教学。通过协作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到专业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专业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因材施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把数学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造成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效率不高。而通过开展协作教育,可以让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育中实施协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专业教师与数学教师之间的协作。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育应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师与数学教师之间的协作。中职数学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使数学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得到补充,从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合作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结合成讨论小组,在备课过程中各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交流学习;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专业倾向分别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协作。数学教师之间组成一个讨论小组,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分享与交换各自的教学经验,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数学教师们的年龄不同,教学经验不同,他们各自拥有各自的优势。像年轻的数学教师对新的教学设备应用更加灵活、熟练,年长的数学教师拥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他们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提高年长教师的更新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基础教育中实现协作教学,对提高我国中职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教学制度的改革,不断实现协作教学,才能提高我国中职教学的教育水平,最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职人才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国平.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职业教育研究,2009,(02).

教师基础论文篇(5)

。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课程组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人。学校131人才工程中青年名师2人,天津市131人,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三层次入选1名。双师型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医师资格)为100%。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课程组采取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方式,以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也保证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和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

2注重基础教学突出教材建设

本课程组承担本科生、本科七年制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膳学》《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中医自然疗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医学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等课程讲授。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药学概论》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授课对象覆盖面广,涉及中医学院、针灸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部门。本学科组中四名教师可流利全程用英文、日文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英)》《中医基础理论双语(中日)》及相关双语选修课程。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作为副主编、编委参加了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及相关习题集的编写工作。先后有6人参加20余部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编写促进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所选用的教材能体现实际需要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自2003年起采用的七版教材为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是目前国内高水平的中医药学精品教材,可满足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科发展及教学实践,在更新教材的同时,也及时充实和引入了教学参考资料,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适时地补充,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能够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概貌。特别是在本科七年制和研究生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3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本课程组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厚基础、重实践为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3.1实施PBL教学改革通过课题立项,本课程组设计并实施启发式、整体互动式教学方法,选取相关章节,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加速了由灌注填鸭式教学向能动性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3.2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组多年来在七年制必修课中,开设《中医基础理论》的英语和日语双语教学。同时鼓励五年制本科生继续双语学习,并设置《初级日语》《中医临床日语会话》《中医基础理论双语》等选修课为我校专业双语(日语、英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专业英语、日语技能,提升学生临床即时翻译训练及参加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专业翻译水平。3.3建立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通过引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式自主学习。教师可自主结合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学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主动访问教学资源,自由发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并逐渐体验到基于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乐趣。

4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

课程组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进行适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对本科生培养强化基础教育,注重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式入手,改变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等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实验室、多媒体等方式方法辅助教学,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明确研究方向的同时,注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和基础实验科学能力的培养。从研究生招生复试、课程教育考核、课题设计实施、资料搜集整理、论文撰写修正、毕业答辩等方面严格要求把关,突出基础理论对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指导意义。对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以及在临床疑难病的 基础研究。强调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作风的培养,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既要有鲜明的创新点,同时又要有充分丰富的论据,以提高博士毕业生的整体水平。

教师基础论文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财政投入少,综合实力差,区域优势不强,而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文、理科专业而言,又属于特殊专业,因此更应该面对现实,积极推进,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与基础美术教育对接缺乏实效

“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国家对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教育应该为基础教育输送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合格教师。教师应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才能够达到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开始之前,基础阶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就已经进行得热火朝天,但承担基础教育阶段美术师资培养的“工作母机”——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岿然不动,依然故我。长期以来受“美院”办学模式影响太大,“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高师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弊太深。虽然部分高校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但由于缺少参照,没有方向感,故成效不大。

(二)课程设置合理性欠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杨贵仁所作的《推进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是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美术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强调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二是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三是重美术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四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口传心授、机械训练、灌输式和一言堂现象。”

(三)教育思想观念较陈旧

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大部分教师来源于专业美术院校,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对师范性缺乏认识,不了解教育实际,对学生不能给予师范性的积极诱导。美术教师普遍不关心教育领域的发展形势,仍根深蒂固地延续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导致目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尚有距离。

二、建构适应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针对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是应该突出美术课程的综合性、人文性,强调师范性,整合传统课程,增加教育类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第二要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强调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第三是淡化专业技能的强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第四是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强调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基本原则

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以《课程指导方案》和《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办学特色设计本校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设计《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有4点:1.坚持学生成人与成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基本要求与个性成长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设计时要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等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结构。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强化“宽基础、重实践”,在全面发展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强调本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强调突出实践育人,注重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结合美术学学科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地方区域的特点和学院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具备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实践创新平台。第一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第二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第三平台即实践创新平台分为模块进行细化:见习实习、实验实训、论文设计、学科考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其他活动。

(三)课程体系的学时分配

《课程指导方案》规定了“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600—2800学时,公共课程学时数为720学时,专业课程学时数约为1900—2100学时”。《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12门专业必修课程共1060学时,约占专业课程的50%,确保其应有的学时和学分,保证师范生美术和教育的基本素养。地方高校还可以精心设计和安排剩余的约450学时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在通识教育平台设置了707课时,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平台设置了1600课时,学科基础课程分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工艺基础、理论基础四个模块,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美术表现、设计制作、人文拓展四个模块。(转第页)

(接第页)而在最具特色的实践创新平台,设置的模块共有实践课程41周,针对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师范技能,学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四)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科学、系统评价,学院建立一个“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它涵盖了基本知识和理论、实践能力和师范技能水平、创新思维与方法、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这一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大学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和本质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规律和本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这一评价体系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四类组成。单一评价,指在美术理论课的闭卷理论性考试中实行的、由任课教师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考试进行的评价。集体评价,指在美术专业技能性训练课程中实行的、由多名教师对学生作业或考试进行的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对学生参加展览、申报专利、参与课题、发表文章或作品等诸多校外获奖成果的认定。综合评价,由单一评价、集体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进行总评,最终形成学生基本的学业成绩。

(五)课程体系的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推进,凭借的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实施。因此,健全美术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监控功能,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质量监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系统监控、类型监控、环节监控。1.纵向监控。纵向监控是指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托,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的监控。它包含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资料、教学效果反馈等实行的监控,由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共同督查实施。2.模块监控。模块监控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划分课程类型模块,美术学专业分理论讲授课程、技法训练课程、外出实践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等,制定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实行监控,它主要由院系督查实施。3.环节监控。环节监控指的是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环节所作特殊规定的监控。例如,技法课中对理论讲授部分课时比例和教师作画示范的规定、外出写生课程对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的规定等。它主要是由院系和教研室共同督查实施。

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就积极推动着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自身的调整、变革与发展。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观念在逐步增强,但还处在尝试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为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洪琪,阳鲁平.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培养实用性创新人才[N].文艺报,2006—12—30.

[2]王大根.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服务[C].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交流论文.

[3]廖文科.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6.10.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S].2005.

[5]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2004.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教师基础论文篇(7)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为将来使用计算机解决各自的专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 认识误区对教学的影响

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长期以来主要讲授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基本操作对大学生来说应该非常容易,因此,某些学校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其次,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只适用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只需要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能够使用计算机就可以了。

这些片面认识反映在教学方面就是各高校普遍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压缩,甚至有些院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已经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取消;反映在学生方面就是普遍轻视这门课程,认为该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计算机操作什么都会,根本不用上这门课程。

实际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素养,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更多地融入其他学科和专业中,为学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如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做基础,想要游刃有余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很多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就是简单地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这样的错误认识需要足够重视,并积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努力消除这些片面认识对教学的影响。

1.2 学生“差异性”对教学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不断普及,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区域性差别较大,因此,大一的学生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一些来自发展较好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甚至有的学过程序设计语言;还有一些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没上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有的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

学生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给教学的组织带来困难。若实施统一授课,将势必出现一部分同学“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同学“吃不了”的现象。针对这一难题,教师要更好地组织教学,开展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

1.3 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薄弱

目前,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为专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然而,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专业研究方法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虽然我们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所有的专业采用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计算机基础理论引入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这就要求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既要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又要注意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需求的差异性,应该结合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然而,目前大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都采用所有专业统一教学的方式,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这导致学生抱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学了也与专业学习和工作没有关系。

1.4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目前,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大多只涉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相关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大一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普遍感觉讲授内容枯燥、抽象、难懂、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学完感觉没用,学习积极性不高。

1.5 教师教育经历和考核机制对教学的影响

目前,大学中的教师大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理论培养,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应必备的知识,所以大多存在教学艺术和技巧不够深厚的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T作的教师大都长时间、超负荷地进行教学,无暇顾及教学钻研,二是与目前大学的考核机制普遍“重科研、轻教学”有关,有时一些教师虽然承担了大量教学工作量,但由于科研较差而导致考核不合格,对基础课授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较大影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2.1 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意义,克服片面认识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突出课程对今后工作、学习的意义,要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精选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对于机械、材料、冶金专业的学生,通过冷弯成型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计算机技术在设备生产制造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计算机技术对专业领域的巨大促进作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自发地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重视这门课程,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对于一些教务管理人员对课程的片面认识,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该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纠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就是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等软件的扫盲”这样的观念。学校可以建议教学管理人员多参加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的会议,邀请他们到该课程国家精品课程院校参观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争取学校对课程的重视。

2.2 开展“分层次分类”教学,克服“差异性”影响,紧密结合专业组织教学

首先要了解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学校应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考试采用上机形式,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并最终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开设普通班和提高班,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 学内容。

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Word、Excel、PPT等基本软件应用。

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按专业开展“分类”教学。首先要组织大学计算机基础一线教师积极和各学院专业授课老师交流,每个老师和自己所讲授的学生专业形成对应关系,明确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需求。授课内容在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要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比如对于工设艺设类专业,可以设置Photoshop、3D设计等图形图像处理应用软件内容;对于人文语言类专业,可设置Dreamweaver网页设计类内容;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设置Protel等电子设计软件内容。

2.3 从多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人手,针对学生普遍认为的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的问题,学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以“广度优先”为原则,降低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层次过深、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避免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比如在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教学中,内容设置以基本概念的掌握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网络传输介质、IP地址、常用网络交换设备、常用网络接入方式和常见网络应用,如www、FTP、Email等,避免对TCP/IP协议、子网分配、网关配置等较难理解的内容的深入讲解。

此外,从教学方法人手,教师应熟悉多种教学技能,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讨论和提问等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紧张有序、丰富多彩,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二进制时,采用和二进制紧密相关的通过多张数字表猜数字的游戏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Word操作练习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确定练习主题,比如我的家乡、我的大学生活等,要求使用多种文字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图片和艺术字设置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人手,投入时间和精力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曾说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教学进行的主要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又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能够用亲切平等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和谐互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加强教师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足的缺陷,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教育理论的培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训,积极参加高教社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培训活动;积极参加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组织的教学交流论坛,开展对外教学交流,在校内开展集中备课,相互听课等,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

在大学当前考核“重科研”的大环境下,学校应当努力争取在考核机制上向基础课授课教师倾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教学工作的投入时间,努力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和专业相结合,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方法如何改进等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些工作有待教育工作者的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