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0 16:16:41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军事理论 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E0-4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信息化的简称。关于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教育思想“信息化”。教师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而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是教材的“信息化”。要紧跟时代脉搏,实现教材的内容与时代同步,不断更新教材内容。

三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学变得更简单、更生动、更有活力。

四是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使探讨式、案例式教学更加简便,学生参与和互动更加积极,课程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信息技术已经快步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当前摆在所有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军事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军事理论课教学跨越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军事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并不断地调整和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计算机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教师授课如果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显然不合时代要求了,因为学生已经通过网络获取了自己所需知识,因此,军事理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从过去填鸭式向启发式引导转变。

其次,加大对军事理论教师的技能培训

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时间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学校相关部门应主动为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如适当减少教学和科研量,分批次进行系统轮训。技能培训应包括新设备新软件使用,PPT制作,学生如何利用设备进行主动式与互动式学习等。

再次,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软件和硬件投入。信息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对硬件件的升级改造也是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积极增加专项财经预算。

最后,加大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军事院校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具有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学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而地方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师大部分没有军事专业背景,且人员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建设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弥补地方院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短板,而且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的使用将对军事理论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促使军事理论教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将带来军事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平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信息平台上的军事理论课件实现了同步实时共享,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和获取优秀的教案,同时可以查看最新的军事研究报告和相关新闻。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心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不局限于自己讲课,利用信息平台采取视频授课,将最权威、最专业、最新的优秀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

其次,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可使用移动电脑和手机连接信息平台,随时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热点和话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军事理论并提高其对军事的兴趣,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部分军事迷向军事理论家和科学家转变提供了条件。

最后,信息技术将在军事理论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目前的军事理论教学无论是授课水平、方式方法还是教学思想跟学生的期盼还有相当大差距,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会迅速弥补这一差距。学生可自主的学习一切自己感兴趣的军事理论和热点,教师也可自由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信息的互动共享使上课变得更加轻松自由,也更有活力,同时还可为超级军事迷的学生提供分享和发表观点的平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到来将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军事理论教学,并贯穿于军事理论教学的始终。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将会促进军事理论教学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庾建设.推进军事课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 邵青,李向东.加强任职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普通高校军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军校教育;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50-02

1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作为传递知识的前沿领地,受信息化力量冲击较大。军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需要提供适应当代军事环境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现代军事领域的知识较以往无论是容量储备,还是内容结构,都发生质的变革,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已难以充分表达。这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等先进手段已悄然走进校园。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军校教育充分融合,构建完备的现代化、信息化军校教育体系,成为当代军校教育迫切完成的课题。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军校教育应用的优势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军校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 军校是培养高素质指挥型与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府,培养的对象可以面向国际社会,应对瞬息万变的复杂战争环境。现代信息手段可有效加速军校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军校学员可以便捷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军事领域知识。信息技术在军校的有效应用,促进军校的教学改革,实现交互式教学的广泛运用,为军校培养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提供保障[1]。

现代信息技术可显著提升军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军校教育要面向现代社会、现代军队和现代战争。衡量军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学员对现代军事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各国之间信息技术的较量,谁在高科技方面拥有优势,谁就可以在未来的战争环境中占据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可引发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现代战争环境特点。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可将战争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真实生动地呈现在学员面前,使学员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现代军事理论和实践知识。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以促进教学效率持续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 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形象性好、交互性强,这对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掌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促使高等教育发生变革,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大大激活了学员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影像教学资料通过计算机呈现到学员面前,使课堂教学从静态讲授转变为动态传播。色、声、影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从多角度刺激学员的感官触觉,使他们更可能被这些鲜活的军事知识所吸引,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现代军事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军校教育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军校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学习内容的特殊性。无论是武器使用,还是作战指挥,其真实情境再现水平影响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虽然可增强教学效果,但其自身的危险性不容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可达成军校教育安全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平衡。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呈现与真实物体一致的物理规律和显著特征,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员在课堂中就能了解和掌握飞机、舰艇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技巧。基于仿真技术的虚拟战争,可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使学员不上战场就熟悉各种武器装备性能,体验战争环境下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有效避免真实作战环境中人员伤亡,提升安全性[2]。

3 促进信息技术在军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措施分析

军校要调整心态,迎接变革,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 军校教育信息化是军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教育有效融合,是每所军校认真规划并重点实施的关键课题。应对信息技术的冲击,军校必须调整好心态,做好迎接变革的准备。任何变革都伴随阵痛和不适应,它要求学校主动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特点。探索传统优良的军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对学校和教员都提出严峻的考验。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给军校教育带来挑战,这也要求军校更加开放,更加富有弹性,能主动吸纳并合理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

培育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搭建基础信息网络设施 提升军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开发有效的军事教学应用系统,搭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培育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师资队伍。首先,军校要加快环境建设,为教学队伍搭建信息化平台。军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信息资源建设,这就需要军校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监督实施。其次,军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军校要对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考核和激励等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最后,军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导。只有教师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才能将自身的军事技能充分展示给军校学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军校教育的自主化和终身化 军校教育要倡导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从基础环境方面给予有效支持。现代军校要致力于提升学员学习自主化和终身化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所携带的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的自主化水平。当前的电子图书馆已将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汇聚一堂,远程教育、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等网络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教育的模式和内涵。军校要鼓励学生通过随手可得的网路资源,探索新知识,拓宽学习思路和视野,确保自身可以随时适应当前军事战争环境。

有效规避信息化手段在军校教学中的负面作用 军校在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还需注意其不利影响。

首先,信息化教育本质在于教育,信息化手段只是支撑技术。开展军校教育信息化需要避免“重技术、轻教学”的本末倒置现象,避免军校教育信息化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学丰富知识内涵的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提出挑战。学生容易迷失在五彩缤纷的课件中,陷身于异常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教师也易出现重内容呈现形式、轻知识系统性和深度的现象。

再次,军校信息化的过程是实现“教”“学”重心互换的过程。从讲授式教学到交互式教学的转变,需要整个军校自上而下的变革,这个变革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学校教职工思想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技巧完成蜕变,完成这个转变绝非易事。

军校上下需端正心态,认真分析信息技术手段的利弊,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3]。

参考文献

[1]丁元.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军校教育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05(6):51-52.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3)

作者简介:张国君(1967—),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术语规范化管理。吴晓燕,丁国瑞,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术语规范化管理。

摘要: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是集军事术语数据存储、规范、、检索、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络。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确保军事信息畅通无阻,首先应扫除语言文字交流的障碍,进而为实现军事领域的高效联合奠定基础。

关键词:军事术语,数据库,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H083;N04;E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09-05

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动全球军事一体化进程。多国家、多军种、多维度联合训练,一体作战,将是未来军队建设与战争的主要样式。特别是随着各国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和作战理论的花样翻新,新军事术语如潮水般涌现。作战人员迫切需要知道有关新军事术语的定义和来源是什么、外文新军事术语的汉语对应词又是什么等。传统的、滞后的军事术语规范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军事革命的形势。只有通过建立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及时准确地对相关新军事术语进行描述,才能满足国家实施军事转型、开展联合训练和作战的需求。

一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定义

术语数据库(terminological database)即“存储术语数据的数据库”[1]。冯志伟教授在《现代术语学引论》中指出:“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中启示概念和术语的自动化电子词典,叫作术语数据库(terminological databank)。”[2]实际上,术语数据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子词典,而是一个以术语概念系为基础的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以对每个词条都提供基于多维定义的全面知识介绍,用户可以通过关系数据库机制和超级链接进行多途径检索。早在1994年,徐文堪教授就提出建设《汉语大词典》语料数据库的建议。他说:“为了做好《汉语大词典》的增补和修订工作,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汉语大词典》语料数据库,把全部正文输入计算机,并为每一个词目立一份档案,内容包括相关词目、词源、释义、说明、例证、参考文献等……并使之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有关信息库、术语数据库联网。这样词典编纂或者就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了。”[3]

根据《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T 13725—2001),术语库可分成三级:第一级为:国家标准化术语库;第二级为:专业领域术语库;第三级为:基层术语库。如果照此划分,军事术语数据库只能算是专业领域术语库。然而,兵者,国之大事。 在“国家”这个特定术语尚存的情况下,军事通常为国家行为。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战略、战役、战术行动相互交织,互为作用。未来各国的军事行动很难再用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来区分。也就是说,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建设,不能再往下细分层次,而应该像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一样,形成以国家军事术语数据库为中心的扁平式网状结构。它的建立必须以有利于服务国家、地区或联盟国的整体军事建设,有利于打赢未来战争为目的,通过及时准确的军事术语描述,促进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新战法在各国军事领域的普及与运用,确保联盟之间、军种之间在语言及语义上的畅通无阻。这就要求,军事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必须具备国家一级术语库的标准。

综上所述,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即用于存储多种(国)语言的军事术语数据库,是集军事术语数据存储、规范、、检索、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络。

二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功能作用

早期,人们建立术语数据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各种专业辞书的编纂。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建立术语数据库的好处,不仅可以为各种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协调、规范和统一各种术语的使用。如欧洲共同体在研制“EURODICAUTOM术语数据库”时就明确提出,要在建立该数据库的基础上,“把欧洲共同体所使用的各种官方语言的文件中的术语协调和统一起来”[2]。再比如,瑞典技术术语中心研制“TERMDOK术语数据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比较复杂的语言给科技交流和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困难。因此,该数据库对每一条概念的表述,均采用了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挪威语、芬兰语等多种语言。事实证明,“这个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对克服北欧国家的语言障碍大有好处”[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术语数据库又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带动下,世界各国政治、军事、文化日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初步形成。语言作为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交流的基础工具,及时规范和统一各类术语,开发更为便捷的术语交流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每个术语库,虽然都是由数据的输入功能、储存功能和输出功能三个部分组成[4],但输出功能是无限的。只要数据系统完备,用户即可根据需求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1军事术语数据输入。军事术语数据输入,也称军事术语数据采集。通常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军事术语规范化处理部分、检校部分和信息处理部分。如图1:

图中左侧三个方框,分别标有L1、L2和L3,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术语数据的馈送源。

L1,主要由军事术语工作者从各种军事文献中析取军事术语,并在必要时创造新军事术语。这是军事术语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源。

L2,主要由其他术语数据库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L3,主要由军事术语信息用户提供。如军事理论、军事技术专家,军事指挥员、战斗员,军事翻译工作者和专业语言工作者等。

军事术语规范化处理,主要是军事术语工作者依据军事术语工作规则,对每条拟录入的军事术语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定名(译名)、定位、定义(多语定义)、配制图表等。

军事术语检校,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军事术语工作者检校每个词目的名称(译名)、位置、定义(多语定义)、配图等要素是否完整齐备;第二步,由数据库管理人员运用程序系统检校拟录入的军事术语数据是否完备、规范和准确。

军事术语信息处理,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人员用机器语言对拟录入的军事术语数据进行翻译,并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并储存在存储器内。

2军事术语数据存储。根据术语数据库建设的一般规律,军事术语数据库在存储阶段,通常应产生三个文件,即作业文件、转移文件和主文件。如图2:

作业文件,是供军事术语工作者包括数据库管理人员随时添加或修改的文件。通常情况下,只供后台编辑使用。

转移文件,是军事术语工作者包括数据库管理人员为完备相关数据信息,在库内或库外“搬移”“调整”而形成的文件。因为,它介于作业文件和主文件之间,通常也称关联性文件。

主文件,是完全符合军事术语数据库要求,并且每一条军事术语的所有数据项已达成规格化,可以随时输出或向前台的文件。

3军事术语数据输出。建立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的目的,是满足所有用户尤其是军事领域各级各类人员对军事术语信息的需求。实践证明,用户需要从军事术语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局部问题答案,即针对某一个军事术语或某一组军事术语相关问题的答案。另一类是专题问题答案,即提供军事术语数据库所具有的属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全部术语信息答案。如图3:

局部问题答案,通常由用户直接通过数据库检索、视听(语义、语音)、打印等方式获取。主要是通过视听设备浏览、听读和制作纸质版词典等。专题问题答案,通常由军事术语工作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库输出的军事术语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向用户提供更为直观,方便用户视、听、说、读、写、译的新数据源。如电子词典、作战指令显示器、语音翻译器等。

三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流程

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的流程设计,应以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目的。基本构想是:以国家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为中心,通过国家(军事)信息传输网和合作协议,有效整合其他相关术语数据库,建立部级术语数据库联合体,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功能齐全、面向各级各类用户的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如图4:

该数据库系统建成后,基本实现可供各级各类用户在网络终端浏览、提取或上传相关军事术语信息,实现对军事术语的规范化、可视化、实时化管理的目的。如图5:

具体工作模式为:

首先,全军军事术语专家委员会根据国际军事理论和我军军事实践的发展,以及现实需求,依托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对新出现的军事概念进行实时收集、整理(包括汉语定名、定义,多语译名、释义等),并通过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向各用户,广泛征求各用户(重点是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规范和完善每一条军事术语的数据信息,为形成数据库文本奠定基础。

其次,在不断完善国家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同时,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训练及作战需求,适时(1~2年)将数据库中相对成熟、稳定的军事术语数据信息输出给相关用户。输出形式主要有:纸质版军事术语词典(包括电子文本)、网络版军事术语词典和多语种电子军事术语词典,以及根据不同用户的纸质版、网络版军事术语集等。

第三,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的基础上,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开发更为便捷的军事术语信息服务产品。例如:常用作战指令多语种显示器、多语种军用语言语音同步翻译设备等。

四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建设

由于术语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而且建立术语数据库则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术语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是术语学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术语信息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手段[5]。因此,建立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系统,既是实现军事术语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未来国家或世界军事建设和发展的大势所趋。1959年,德国国防部就已经开始研制LEXIS术语数据库(LEXIS terminological databank),并于1966年投入使用。该数据库年均生产术语35 000条,存有德语、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等七种语言[2]。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也相继启动了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建设,并且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效益。

对我国来说,建立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已不再是难题。早在1986—1988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就派遣冯志伟先生到德国夫琅和费(Fraunhofer)研究院参与“GLOT术语数据库”的研究开发工作,并首次在DECVAS11/750计算机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文术语数据库GLOTC,从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角度,为中文术语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我国机械工程术语库、化工术语数据库、百科术语数据库、应用语言学术语库和科学技术术语数据库等。

根据中外术语数据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建立部级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必须在具备科学性、易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存储数据的系统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尤其是有关术语数据项,必须做到项目齐全、分类科学、排列有序。一是主条目术语有全称,也有简称(略语);有同义术语,也有与其他语种相对应的术语;有汉语语法信息、注音,也有其他语种的相关信息和读音。二是描述概念的数据,既要有定义描述,也要有上下文语境示例,以及公式、表格、图形、声像等。三是所有概念要学科分类,既包括上位概念、下位概念,也包括广义概念、狭义概念和同位术语。四是要便于管理、检索和利用。特别是录入标志、语种代码、生成日期、修订日期、责任代码、学科(专业)代码等要齐备完整。五是表示文献的数据要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如文献信息代码要标明著者、题目、出版日期、出版机构、出版物的卷号和期号、标准号、术语信息在文献中的页码等。

鉴于多语种军事术语数据库的功能、作用和发展趋势,要求该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支持处理多种语言和图形、符号、公式的功能。其硬件最好选择先进的国家型谱系列计算机,同时还要考虑到与设施的兼容性和可维修性。其软件不仅要做到完整、配套,形成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汉字支持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通信控制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数据管理功能,以便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存取、检索、补充、修改、删除相关数据。同时,该计算机系统还应当具备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能够向其他应用或者用户开放网络接口,使之成为面向全军的军事术语服务网络的一部分,进而成为提高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倍增器”。

参 考 文 献

[1]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3725—2001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44,248,252,255

[3]徐文堪略论汉语大词典的特点与学术价值[J],辞书研究,1994(3):44-47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现状,趋势

一、发展历程与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教育技术学是从最初的视听教育和影视教育演变发展而来,军事教育技术发达国家,如美、俄、德、印等国,在长期的军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中,依据军事教育技术发展规律和本国的实际条件下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既符合普遍规律又反映本国实际的学科建设模式。美国是发祥地、前沿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技术学经过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等几个阶段,直至20世纪末提出的e-education,e-learning。但美军并没有明确提出军事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美军优化军事训练的多数技术是按照“先军后民”的思路来发展的,其专业性和军事特色都非常明显,教育技术在军队也有应用,但多集中在军队院校教育领域。因此, 美军军事术语中没有“Milita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或 “Military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一词,而只有“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一词,直译为军事训练技术,其专门的军事训练技 术 网 站 (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com)[1],主要倾向于介绍军事训练领域中尖端的模拟仿真技术。美军将“斯巴达军事教育技术模式”与“雅典军事教育技术模式”创造性和结合而形成的院校、部队相结合的军事教育技术模式;俄军则实行基础专业贯通、指挥技术结合的军事教育技术模式;这些模式都以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以战争需求为基本着眼点,以信息网络和大数据为关键进行军事教育和学科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从1983年开始创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从对媒体研究角度来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以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媒体为研究阶段;再至90年代初,以电视、录像为研究方向;之后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研究阶段。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地方高校已设立60多个教育技术硕士点、5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部级重点学科,师范类院校90%以上组建了教育技术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方向、多性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

军事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已有近20年发展历史。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初步发展阶段,电化教育初见成效、电教设备初具规模、电教教材制作逐渐正规;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为全面建设,协调发展阶段,在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实施正规化学历教育;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为深化应用和改革发展阶段,在部队和院校的应用全面推开,1992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招收第一批电化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创新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进行了教育技术设备的数字化建设,加强了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广多媒体网络教学,启动远程教育试点。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开始与地方联合培养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学科建设进入普及发展新时期。2001 年 10 月,总部举办了全军教育技术管理干部集训,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由一般教育技术向军事教育技术转变”的发展思路,指明了军队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的方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军事教育技术”这一专有名词,并明确提出要在未来军事学学科体系中的军事训练学一级学科下,构建“军事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的要求,成为军事教育技术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和转折点。此后,军事教育技术工作者完成了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等重大理论课题,出版了《军事教育技术学》、《军事教育技术学教程》等系列专业教材,初步构建了军事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2003 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首次招收军事教育技术方向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军军事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军事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个重要方向,军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军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体系,军事教育技术逐步成为军事教育训练主体的一部分。

二、发展趋势

军事教育技术已经从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基本手段,成为军事训练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军事训练创新中发挥了积极有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方向必须与部队建设实际需要紧密联系,把提高军事教育训练的水平和质量、为部队提高战斗力服务为现实目标。未来的研究热点包括:(1)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如定义域范畴、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绩效技术与应用等;(2)教育信息管理,包括政策与法规标准、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规律等;(3)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教育应用研究;(4)网络化技术应用;(5)教育训练媒体开发与应用等。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军事训练的复杂度急剧增大, 借助科学技术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科技兴训,科技练兵,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 部队训练对技术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客观上要求军事教育技术必须由院校教育领域向部队训练领域深入拓展[3]。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军队教育技术工作者逐步意识到,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作为军事教育技术的作用对象,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部队训练活动的对抗性、协作性、强制性等特点非常鲜明, 相应地使得军事教育技术在部队训练中的应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结束语

在当前我军大力推进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形势下, 军事教育技术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重心适时转向部队训练领域,军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将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中的军事教育技术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将得到广泛应用,训练信息网络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运用将更加普及、信息系统研发和训练大数据信息资源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和运行管理将得到规范和加强,学科信息化建设水平将得到层进式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乐,袁艺.对“军事教育技术”名称的思考和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0,5(205):29-32.

[2] 张红,肖卫东等.对后勤指挥学院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探讨[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7,3(92):90-93.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军队 继续教育 管理机制 创新 举措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74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浪迭起,人才在军队建设和战斗力提升中的作用愈加凸显,日益成为了我军的兴军之本和强军之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军事人才队伍。而这,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用”观念,深刻认识到继续教育在军队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新形势下军队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实现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推动我军人才培养工作走向纵深。

1 军队继续教育概述

继续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崭新教育形态。它通过对人们现有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提升,达到优化知识结构、开发创新能力等目的。

我军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世界军事形势的变革,它日益成为了我军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之举。通过继续教育的开展,我军的人才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配置,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军事实力日臻提升,科技强军、人才兴军的目标逐日贴近。

在日臻完善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下,我军建设逐步从人才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为适应当前军事变革、打赢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保证。

2 创新军队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新形势下,以原有学历教育为依托的教学管理机制已无法适应继续教育管理的需要,创新军队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极为迫切和必要。

2.1 是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推动军队的建设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军队质量,打造中国特色的精兵队伍,在战备上由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人才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而这,就必须以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高科技的军事装备以及高效能的体制编制为依托,通过综合能力强的新型人才队伍带动军队整体的建设发展。

为了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各国踌躇满志,力争制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以及打造掌握核心技术的军事人才队伍,以保证在现代军事巨浪中激流勇进。在一些发达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日益成为了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国军官实现了100%的本科覆盖率,军校教官中9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俄罗斯有95%的军官受过高等教育,一些重点军事院校中,50%以上的教官具有博士后、博士的学位或学衔。但纵观我国军队人才的学历结构,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军官为65%左右,同类院校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员仅达到15%[1]。毋庸置疑,美、俄等发达国家的军官所受到的充分、完备的教育为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推动军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为了迎接新的军事挑战,我军必须打造一支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能力出众以克敌制胜的军事人才队伍。为了打破现有的学历和教育桎梏,就应通过继续教育大力提升人才水平,锻造人才能力,为实现军队的质量建设和长远发展发挥卓越作用。

2.2 是适应军事变革的基本前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军事领域的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特征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臻广泛,现代化战争的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在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下,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对军队人才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新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各军事大国为了抢占有利契机,纷纷谋求质量突出,展开了积累的军事科技之争,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竞争悄然上演。在这场无声的军事变革中,科学技术是其背后的强大推手,为其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为了奋勇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调整,我军就必须以科学的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托,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大力提升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通过官兵素质的全面进步适应激烈的军事竞争。

由此可见,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必须源源不断地更新现有军事人才的知识体系,完善其知识构成,拓宽其视野,通过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推动战斗力的持续进步,形成我军的军事优势,而这,已无法通过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或改变学习课程来实现,一次性学历的局限性在军事变革面前充分暴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适应军事变革,科学、规范的继续教育是重要前提。

2.3 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

纵观世界军事形势,信息化战争是大势所趋。在未来的这场高科技战争中,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作战指挥的自动化以及涉战场地的多维化是其主要特征。对战争过程和各个环节而言,科技渗透其中并烙印深刻。打赢信息化战争,就必须在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主导下,依托高科技的军事装备和科学的战术战法实现。归根到底,信息化战争是知识的较量、技术的比拼和人才的对抗。

因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点就在于武器装备的科学化程度,关键在于军事人才素质的高低。在这其中,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知识水平渊博、精通战略战术、善用武器装备的军事人才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战争资源。

从实施继续教育以来,我军的人才队伍建设进步卓著,官兵的科技文化水平提升明显。但要打赢信息化战争,仅以现有的军事人才队伍还尚显薄弱,理论知识体系的欠缺和技术水平的不足都说明了更新军队人才队伍的知识体系、拓宽军事人才知识面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持续深入和大力开展,为适应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奠定基础,为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做足准备。

3 创新军队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举措

军事人才素质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在循序渐进之下不断深化,通过广泛、深入地继续教育予以实现。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继续教育,我军就应强化对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与探讨,寻求管理机制的创新之道,真正实现军事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军事实力的上扬。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军队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首先要从人才组建入手,确定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时代背景和军事发展需要的标准来培养和教育新型军事人才,为充实和壮大人才队伍奠定基础。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我军对人才的选择应遵循三个要求:

首先,人才要有高度的创新能力。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的进步也需创新型人才的推动。军事人才要想成为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力,就必须具备敏感的创新意识和极强的创新能力,以高度的创新精神为军事装备的推陈出新和军事战略的科学得当做出保障。

其次,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技素质。在实现军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科学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器装备的进步、指挥管理的有效等,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这,就需要通过高素质、精英型的人才队伍实现。新时期的军事人才既要通晓军事科学技术,又需深谙指挥技能和管理技巧;既要精通专业理论,又需广涉各方知识[2]。因而,一定的科技素质必不可少。

再次,人才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并非仅仅依靠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知识便可完成,它需要通过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揉合、整理,形成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合力,从而保证我军在瞬息万变的军事变革中站稳脚跟。对于这次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军事人才,就必须知识广博、能力综合,能灵活适应科技激增的信息社会,为科技化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证。因而,参与继续教育的人才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掌握和适应各项军事科技变革的需要。

3.2 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军队的建设水平和人才质量与继续教育密不可分,创新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必须做到理念先行,以科学的认识和与时俱进的观念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向前创造良好氛围,保证继续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军队院校不仅要大力贯彻和执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还应将“管理就是服务”作为继续教育管理理念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树立时代观念。在当前激烈的军事变革下,敏感的政治思维和高度的科技意识是应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必备条件,培养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人才则是一项根本举措和战略任务。为了适应日臻激烈的军事竞争,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就必须树立时代观念,紧跟教育形势,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与时俱、时不我待的思想推动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另一方面,要树立开放观念。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除了大量需要视野开阔、知识广博的军事人才,还需以优秀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为铺垫。从创建到发展,我军一直将人才引入置于重要位置,在汲取古代军事思想的同时注重与现代军事形势的融合,并以此推动军队的建设发展。实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除了要积极汲取国内先进军事思想和理论外,还应以开放的思想兼收并蓄,学习和借鉴国外有关军事教育的经验,安排专业人员赴外国参加进修深造,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借助继续教育的契机促使我国军事教育与国际军事教育相衔接。

3.3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核心就在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革新,打破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深化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首先,军队可以采取跨学科综合教学的形式。军队继续教育涉及多学科、多理论,为了强化各学科间的兼容性,可构建宽口径、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跨学科选择教员、安排教学,通过成立综合教学领导小组的形式实施联合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和知识传授效果的最大化[3]。

其次,采取针对性教学。继续教育学员在年龄、学历层次以及知识构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继续教育更具效果,就应针对学员的不同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要打破“一锅煮、大杂烩”的教育方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继续教育班,分类教育、分班实施,使继续教育更具效果性[4]。

再次,开展实践性教育。理论传播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掌握核心军事技术和军事目标的最终目标也是推动军事实力的提升,打赢现代化战争。因而,军队继续教育就要高度重视教育对实践的推动性,在教学之余安排学员参加实践和见习调研等,在继续教育学院和部队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和互动,及时反馈学员的学习效果,促使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3.4 革新教育培训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日趋广泛,军队继续教育在坚持传统教员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可实现与网络化教学的结合,将课堂延伸到网络,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特点设置合理的网络课程,将定期网络教学和不定期网络自学与课堂授课共同作为对学员的考核,实现教育培训手段的科技化。

从上世界90年代末开始,军队就开始引入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军队远程教育主要以国家高等教育为依托,以军队已设的院校教育为载体,以部队为主体,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远距离交互式、开放式教育。它的应运而生成为了军队教育的有力帮手,为军队培养了大批知识广博的现代化军事人才[5]。

军队继续教育也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便捷性、快速性和共同性等特征,探索出与实际相符的网络办学模式,实现传统授课与远程教育交互融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利用此种形式,教员与学员可同步在网上答疑解惑,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现代形式进行交流,弥补传统授课注重课堂、忽视课下的弊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军队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4 小结

军队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一项长期工程,在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对于壮大人才队伍、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树立现代、开放的教育管理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桎梏,以科技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实现军队继续管理机制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淑霞,陈刚.新时期推进军队继续教育发展的“三个创新”[J].继续教育,2011,(7).

[2]赵谦.军队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2009,(9).

[3]曲炜.论军队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J].继续教育,2008,(12).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军事人才;特征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军官的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通常把具备新军事变革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人才统称为新型军事人才。以往我们分析军事人才的特征和构建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型是将军事人才分为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身体心理五个方面,以这五个方面为基础形成一个培养平面。这种模型使人才培养齐头并进,不能显示出军事人才的培养重点,不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我们按照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要求,提出新型军事人才需要具备综合性、复合性、全面性、创新性、发展性、智能性、开放性、应用性等八个特性。其中综合性、复合性、全面性是基础与支柱,是完成军事人才本科学历教育必须要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基础。创新性、发展性、智能性、开放性是培养目标的延伸,是属于面向未来,增强发展潜力的更高层次,应用性则民包括职业性、专业化等方面的要求,是完成军事人才职业教育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特征。只有全面分析新型军事人才的特征模型,准确地把握信息化条件下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要求,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出符合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首先必须要满足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对军事人才的成长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就谈不上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特征包括全面性、综合性、复合性三个方面。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经得起复杂环境考验的全面性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军队是完成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军队听谁指挥、跟谁走,这是一个生死枚关的大问题。国际国内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军队在政治上必须绝对可靠。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他们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实践者,坚持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的坚定捍卫者,能够经得起任何政治风浪的考验,经得起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侵蚀渗透的考验,经得起军事斗争的考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不移地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

(二)具有冒险精神和强健的体能体魄

在未来的战争中,战争环境复杂,条件艰苦恶劣,要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坚持到战争的胜利,没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强健的体能体魄作为保障是无法想象的。因此,现代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冒险精神,能够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性的活动,增强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同时,还必须要加强体能训练,掌握体能、运动技能和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勇敢、协同、合作、耐力、敏捷与竞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精神,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能适应紧张、艰苦的工作和严酷的战场环境。

(三)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心理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是主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广阔的心理基础。对于新型军事人才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至关重要,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快节奏、现代社会的高竞争、以及未来战争的复杂与残酷。未来战争中各种作战力量、高技术武器、高性能弹药的大量使用,使战争的高强度、快节奏、残酷性空前突出,特别是对于高技术武器装备不占优势的我方而言,作战环境极端险恶,整个战争行动都可能在极其困难和严酷的条件下进行,人的精神将在超负荷状态下发生作用。

这就要求新型军事人才在心理上,一是要具有必胜的信念,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以敢打必胜的信心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二是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意志的坚定性、坚韧性,能够经得住各种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三是具有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较强的适应力和耐挫力、良好的心理承受和自我调控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镇定自若,紧张有序的处理各种突况。

二、科学、人文、军事协调发展的综合性

(一)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综合化

新军事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并向高度综合发展,这对军事人才的知识、素质结构提出了从单一到综合的客观现实需求,作为新型的军事人才只有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武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种综合化表现在知识结构上就是获取的知识面宽,能够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获取知识信息量大,能够在各个知识领域特别是在军事指挥、军事科技领域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表现在能力要求上就是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指导实践能力和预测能力,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指导实践,能够通过观察而无需论证就可迅速、深入、透彻认识事物本质,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能有效地开发运用知识和信息这两个高技术战争的主要资源,使之转化为战斗力。表现在素质上就是同时要具备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过硬的军事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等。

(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军事修养的一体化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代化的基本素质。作为现代战争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对提升军事人才的人格、改善思维、开阔眼界、开启智力、陶冶情操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精神是探索未知问题、实事求是的精神,它能够矫正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提供认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军事修养是军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现代军事人才必须具备的军事职业素质。对承担着应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战争环境和肩负着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重任的新型军事人才来说,不仅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战争观、胜负观进行正确判断,运用人文科学所提供的谋略方法、协调艺术,解决复杂的作战系统问题。而且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站立在军事变革大潮的前沿分析和思考问题,在信息海洋中拨开战争迷雾,抓住潜藏在战争转型期表象背后规律,认识和揭示现代战争的特点,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及走向。因此,人文和科学融为一体是成为现代新型军事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必须能够不断培养军人的气质,突出军人的特征,特别是要锻造军人体魄,培养军人作风,强化军人气节,以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复杂环境。

三、指挥、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复合性

(一)军政兼通

新型的军事人才不仅要精通作战训练,还要能够动员、宣传和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能适应职责和职务的互换,承担军政合一的角色。

(二)指技合一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的发展,战术引导技术,技术服务于战术。指挥和技术的本质联系,决定军事人才必须要既懂指挥又懂技术,能从指挥和技术高度融合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三)指管融合

现代军队是由诸军兵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不同素质的人员组成的综合力量,高技术战争是由综合力量协调进行的一体化战争。这就要求无论是战时的用兵打仗还是平时的训练和组织管理,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都要既懂指挥又懂管理,善于管理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能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对部队和装备进行高效的指挥、管理和控制。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部队战斗力,才能在实战中使各种战斗和保障力量组合的部队协调行动,充分发挥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

四、结语

分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特征,除了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依托的现实条件出发以外,还必须从现代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出发,以我党我军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为依据,这是我们研究分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的理论基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由于现代战争中技术与战术融为一体,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是既掌握现代作战理论,又精通专业技术和军事指挥艺术,同时又懂得军事管理的指技合一、军政交融的新型军官”,这为我们研究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出版社,2003.

军事通信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技术对教育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新的人才培养及终身学习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使得传统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曲折的。在大力推广远程教育的同时,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军队远程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硬件建设虽发展较快,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则相对滞后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构建具有我军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远程教育体系,全军各院校按照军队远程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集中力量进行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千兆或万兆的校园网、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网络支撑平台。为了满足远程网上授课的要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为军队远程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更新,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仍需不断加强,以满足军队远程教育的长远发展。与硬件建设相比,作为远程教育核心的软件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不少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远程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对远程教育的试点也缺少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反思和论证;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比较滞后,网络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复合型教学人才等。这种硬件与软件建设不协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军队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主体尚未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主要指教员和学员。目前军队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的是分点教学法,教员的教学演化为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来组织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可以在不同的地点、时间进行,教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实现教学意图。学员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找资料,或通过电子邮件、博客、在线交流等与教员或同学进行远程交互联系等方式,自我把握学习进度,自主完成学业。这种教学方式为部队无法离开工作岗位但又渴望进一步深造的干部战士提供了学习机会,这也是军队远程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师生们尚未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网上学习环境。从客观上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员主要是就某一专业领域里的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教材、黑板、粉笔等。当面对新的网络教学环境时,一时还不习惯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从主观上讲,由于教员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怀有深厚的感情,也不大愿意去改变这种方式,这就导致了远程教学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另外,在远程教育中,教员给身处异地的学员授课,这对习惯了面对面交流的师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此外,远程教育中师生分离,学员可以坐在家中完成学业,因缺乏有效的教学监督管理机制,教学环节难以控制,教学评估难以实施,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教育资源不完备,亟待更新整合

教育资源总体来说包括课程资源、文献资源和远程教学软件支撑平台。就课程资源而言,不同院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在网上建立了各种教学信息库,教员可以方便地选择、组织授课内容,学员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并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便捷地获得所需的相关信息。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主要依靠教材提供教学信息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军队远程教育起步时间不长,加上军校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系统性不足。远程教育所开设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形式和教材选用都与全日制面授教学没有本质差别和改进,使用的网络课件过于老化,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网络信息资源也很有限,没有突出远程教育的特色。就文献资源而言,至今尚无一个全面、完善的军队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虽有全军军事训练网,但该网络存在一般信息多、专业信息少、查询等待时间较长等不足。此外,还需花大力气建设远程教学软件支撑平台。

二、加强军队远程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军队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并对其不断加以完善

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作为管理者,首先必须树立适应网络技术的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吸收、借鉴国外和地方高校的经验,并能结合军校教育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军远程教育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对网络教育的微观研究,包括对远程教育使用广度、深度的研究,对网络教育功能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对网络课件制作、传播与接受程度的研究等。鉴于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长期性和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等特点,在网络教学管理上要处理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关系;制定货真价实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考核标准和考试制度;并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以防不良信息的侵入,维护整洁、高效、有序的网络教学环境。

(二)培养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师资队伍,这是发展远程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1.要转变教员的教育观念

由于教员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熏陶和影响,要适应现代远程教育,首先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其一,实现从讲授主体向导学主体的转变。教员应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要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指导学员正确获取信息方法和技能的导航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不论在质还是量上都要胜于教员。教员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学员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帮助学员实现通过网路和多媒体技术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面授讲解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方法为主导的全新教学模式。同时,由于军校学员在接受现代远程教育时,对于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系统地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及有关的具体环节,对所授课程的重点、难点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教员必须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注意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积极引导学员不使其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其二,实现从权威主体向平等主体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他们替学员决定了大部分教材,让学生毫无独立性的在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框架中进行学习。在军校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员应以学员为主,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教员从学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将学员被动的学习转化为自主的学习。同时,教员也必须将自己定位为既是教学者又是学习者,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学员的交流、切磋,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2.要提高教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了大量的高技术手段,要求教员必须具备“以专业为体,以网络为翼”的教学能力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是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员最起码的要求。教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追踪发展前沿,而且要对军事教育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只有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适应军校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提高网络教学能力是军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教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应用,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已经重新置换,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作为军校教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是进行远程教学的必备能力。通过课件的开发与制作来促进教学活动应成为教员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的工作重心。

(三)加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1.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是军校的主要教学形式,课程资源是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必须作为核心和重点来加以建设的远程教育资源。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素材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开发;练习库、案例库、想定库、战例库、教学策略模板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微教学单元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开发;网络课程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开发。要建立和完善基于资源库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平台,教员可以在该平台上,通过单元组合填充的方式,设计出不同学科的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军事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至关重要。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集中力量搞好军队重点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资源建设。在大力推广《军队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基础上,结合“2110工程”建设,通过政策、设备、资金、人力扶持,发挥各院校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军事基础、指挥管理、高新装备等军队特色课程。二是加强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军队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单位系统、军校协作中心、同类型院校的联系,从系统、专业、地域等不同途径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课程资源共建和共享。三是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军校可以从国民教育资源中,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军地通用的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以快捷、高质量地建成军队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2.文献资源建设

无论是从对远程教育的支撑作用看,还是从特性及建设途径看,文献资源都独立于媒体素材之外。所以必须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体系中,单独制定支持学员“自主学习”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构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一,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体系结构。“数字化存取、网络化传输”是远程教育文献资源组织和利用的基本特征。能为军队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的文献资源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引进或网络下载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期刊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视听资源库、学科或专业文献数据、互联网资源,以及其他形式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二是军队院校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军队院校出版物、教学参考资料、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军队院校图书馆书目数据等。三是军事训练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包括军事训练信息数据库、军事学科专业数字信息等。这三类文献资源通过不同类型的信息组织机构和信息交流渠道,为军队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个立体交叉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二,利用院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投人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靠一两个项目的经费,或短时间的突击所能够完成的。因此,在建立军队远程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时,要尽可能依托经多年建设的图书馆,充分利用其数字化馆藏资源,使图书馆与远程教育技术平台捆绑在一起,成为远程学习的支持服务系统。第三,依托军队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3.远程教学软件支撑平台建设

首先,统一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远程教学软件支撑平台是由一系列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管理软件、教学软件和工具软件组成。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授听课系统、交流讨论工具、教学教务管理、远程教学评价、作业评阅、辅导答疑、远程考试、虚拟实验,以及教育资源搜索引擎等系统。从国内远程教育试点的情况看,大多使用了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与国外通用的远程教育平台相比,国内软件支撑平台的建设应在系统性、创造性、实用性方面继续加强。

其次,完善软件平台的功能结构。军队远程教育软件平台一般应有以下功能结构:一是各类媒体。包括:Audio,支持实时音频教学,音频教学内容的录制、在线点播、下载和重放;Video,支持视频教学和节目制作、点播、下载;共享屏幕,支持教员屏幕授课和学员屏幕收看。二是辅助教学工具。包括:个人计划工具、个人用户登录和认证,按教学要求制定个人计划,计划考核;个人练习工具、分类题库、自动试卷生成;自动改卷和反馈,个人学习档案;远程考试工具,试卷同步分发,考生身份认证和防止作弊措施,评卷功能,成绩。三是教学管理。包括:学员管理,学籍登记,学员学习档案归类和学员个人相关信息的保存;课件管理,教学课件的分类、查询、下载和发放;教务管理,教员配置,课程设置状况,教学评估。

再次,完善软件平台的交互结构。交互手段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军队远程教育软件平台一般要有以下交互功能:一是计划、通知系统,用以实施教学管理和过程控制;二是文字讨论区,按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可整理、下载、转发讨论内容;三是白板,进行文字、图形、图像服务,支持多人同时接入操作和实时刷新;四是E-mail,用以信息交换;五是聊天室,支持学员长文本的讨论以及链接,能够点对点发送信息。

参考文献

[1]刘胜祥,张磊.远程教育的正负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军事教育,2003,(12).

[2]简洁.军校网络教学的应用对教与学的影响[J].中国军事教育,2004,(2).

[3]陈于宁.网络教学中教员要过好交互关[J].中国军事教育2004,(2).

[4]万里鹏,刘海.军队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构想[J].中国军事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