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31 04:54:01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调度管理;工艺;设备;遵循的原则;效能;目标

随着露天煤矿产能越来越大、采矿设备越来越先进、开采工艺越来越科学、管理水平越来越高,露天生产调度管理就成为露天煤矿生产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对调度管理的重视和对调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保障各生产环节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实现调配和谐,使各部门生产能效发挥至最大。因此,加强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对于煤矿的高效率生产以及提高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阐述如何发挥露天调度管理的最大效能。

黑岱沟露天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设计开采范围42.36平方公里,上部黄土层平均厚49米,岩石层平均厚56米。境界内可采煤层为6#煤层,平均厚28.8米,可采储量14.98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煤质属特低硫、低磷、中灰长焰煤,被誉为“绿色煤炭”。

设计开采工艺:轮斗―胶带连续工艺(现已停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抛掷爆破吊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新工艺)及单斗―卡车―坑边半移动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半连续工艺。

投入使用设备:

穿孔设备:DM-H型2台、DM-H2型4台、DM-45型钻机3台,CDM-75型2台和1190E型钻机1台;共计12台。

采掘设备:55M3WK55型 4台、35 M3WK35型3台、20 M3WK20型电铲1台,32 M3395B型电铲6台,28 M3PH2800型电铲1台,EX3600型液压反铲1台; 100 M38750-65型吊斗铲1台, 992型装载机2台、L1350型装载机1台,共计20台。

运输设备:630E卡车59台、730E卡车5台、830E卡车10台、930E卡车14台,SF33900卡车13台,共计101台。

工程设备:D475A型、D37A5型、D11T型、D10N型履带推土机32台,844H型、WD600型、834B型轮式推土机,988H、988B型轮式装载机,24M型、16G型平路机,SF31904、TR50型洒水车等工程辅助设备,共计54台。

黑岱沟露天煤矿产量大、开采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和种类繁多,工程位置要求衔接顺畅,生产组织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科学高效的调度管理系统与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相适应,才能使所有设备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调度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上级领导传达的指示,有效的将煤矿生产环节中的矛盾、问题及时的反映出来,以此来达到科学管理煤矿的效果,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露天煤矿在管理过程中,不管采用连续工艺,还是间断工艺,或是各个工艺的结合,其特点是:动态因素大,管理在动态过程中进行的,而生产管理主要是由调度管理去实现。调度管理主要是以矿生产计划为依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通过对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的合理安排,及时全面掌握生产动态,积极预测、预防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均衡地、有规律地组织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达到露天煤矿调度系统效能的最大化,调度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计划性原则

划性是调度管理的基础,生产调度是以生产计划为依据,年初要制定年生产计划,月初要制定月计划,根据月计划制定日计划和班计划,甚至设备检修也要有计划,调度的职能就是以各项计划为依据和目标,合理组织协调生产,掌握生产动态,全面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在生产组织工程中,当生产实际与计划发生偏离时,要及时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及时进行二次决策,有预见性的合理组织协调生产,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新的计划目标有序进行。

2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也是露天煤矿调度管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必须具备高度地统一指挥的职权,是现代化露天煤矿发展和管理的需求。随着现代化露天煤矿的发展,具有规模大,设备型号增大,设备数量相对减少,对作业环境要求高,推进速度快等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对露天煤矿建立一套调度管理系统,可使煤矿的生产活动受到统一性的指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矿生产的有序进行。例如:露天矿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矿山系统工程及优化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的人工调度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通过采集生产设备动态信息,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卡车、电铲、辅助设备等设备的运行,从而形成一套统一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现代调度控制系统和全方位的采矿生产管理控制自动化决策平台,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内容之一,是实现“数字化矿山”的目标。因此,调度管理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到露天矿管理的首要位置上来,使露天矿生产活动按照统一指挥的原则,沿着健康、快速、高效的轨道运行。

3 预见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不仅应遵循计划性、统一性原则,还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生产调度工作要有总揽全局的管理思想,因此,调度人员应有统一全局的思维与能力,在对露天煤矿进行调度管理的过程中,应对露天煤矿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生产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瞻前顾后,掌握各生产环节,抓日、旬、月、季、年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对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4 及时性原则

露天煤矿的调度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环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 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解决问题要准确而果断,切忌含糊其词、相互扯皮、拖拖拉拉,回避矛盾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机动灵活地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去解决各种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

5 群众性原则

调度管理工作贯穿于群众中,群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浓厚的群体意识、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信息沟通灵敏和群体效率高等特点。它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个人的安全行为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深入群众中,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经常和职工相互沟通,进而才能不断的修改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要提高煤矿生产能力,调度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煤矿调度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生产工艺流程,还要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溶入科学的管理方法,灵活运用管理原则,深入分析,准确判断,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妥善而果断的决定,最终达到管理的目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调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枢纽作用。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贯彻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为抓手,突出作业现场管理和重要时段的检查整治,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巩固矿山安全标准化成果,坚决淘汰落后的开采方式,通过扎实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切实消除露天矿山较大以上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确保我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检查整治工作的重点

1.分层开采情况。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是露天矿山开采的基本原则。违反规程要求,不分层或高阶段方式开采是造成露天矿山重大恶性事故的主要原因。露天矿山开采顺序、开采方式、生产台阶要素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非工作台阶最终边坡角和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不符合设计规定的,要责令限期改正。

2.开拓运输系统。建立开拓运输系统是维持矿山安全开采、可持续开采的关键,也是矿山安全生产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市露天矿山的开拓运输系统多以道路开拓、汽车运输为主,有的与开采设计严重不符,未能建立合理的运输道路,无法实现分层开采。凡与设计严重不符,无法保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开采的,要责令限期改正。

3.违法、非法开采情况。违法、非法开采行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全生产条件,损害了合法生产的严肃性和监管的权威性。要检查已关闭矿山非法开采情况,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要检查安全“三同时”履行情况,对边设计边生产或一证多点生产矿山,要责令停止生产并限期改正。

4.防汛防洪情况。汛期是矿山安全监管的重点时段,要切实引起重视,做好防汛防洪时段的专项检查整治,重点检查作业场所防洪排涝措施是否到位、职工宿舍的位置和坚固情况,一旦有大的雨情,停产撤人的安全区域是否明确等。

5.其他安全条件、措施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是否认真落实;有无爆破警戒、避炮设施;边坡顶部表土是否剥离、坡面浮石是否及时清理干静;采掘面与加工场地、民房、道路、重要保护设施间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供电设施是否规范;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发放和佩戴等。凡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改正。

三、专项活动时间和步骤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从现在起到4月底)。加强对本地露天矿山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的分析研判,摸清主要安全隐患的种类、形成的时段和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工作简报等媒体,加大对露天矿山安全检查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题,引导矿山企业深刻认识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做好自查自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5月至9月上旬)。采取果断有力措施,集中排查一批矿山安全隐患,处罚一批不落实整改措施的矿山,取缔一批非法开采的矿山,形成高压整治的态势,恢复矿山合法生产的良好氛围。

总结交流阶段(9月中旬)。各涉矿镇安监办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和提出工作建议。在市局统一组织下相互检查交流,提高全市露天矿山监管工作水平。市局根据各涉矿镇活动开展情况给予考核评定。

四、要求和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近几年全国统计情况看,露天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非煤矿山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特别是采石场成为非煤矿山事故的高发区,不可存侥幸心理。开展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是“安全责任落实年”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提升我市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加强现场管理,稳定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涉矿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巩固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管等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抚顺煤矿;西露天矿;新市街;南满铁路

Abstract:Fushun is regarded as China’s Coal capital with long time span and complicated types. The paper inducts Fushun city’s development histor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alysis coal production’s characters at every stage along with urban space evolution. It belongs to a basic research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Fushun.

Key words:Fushun Colliery;west open pit;new town;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2-44(7)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在中学教科书上即被誉为中国的“煤都”。她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南部,三面环山,浑河由东向西穿过市区,将城市自然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图1)。浑河及各支流下游有较开阔的平原,是煤田所在地。抚顺煤田形状狭长:南邻山脉,北至浑河,东起东洲河,西至李石寨,东西全长20km,南北倾斜4km,其中西露天西部煤层厚达140m,是世界罕见的特厚煤层。总体而言,抚顺煤矿工业经历了清末民族资本集资开矿、满铁时期的长期经营、苏联军管和国民政府的短期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和市场经济下艰难的产业转型等阶段,其系统组成和运作方式与历史大潮紧密相连。

1 相关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抚顺煤矿历史、生产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涌现出多部文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从全国范围综合研究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其中对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煤矿中心抚顺进行了论述。《煤都抚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出版,勾画出抚顺城市建设的基本轮廓。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抚顺建筑志》等专业志书从建筑布局、建筑技术等角度出发,提供了某些建筑经济技术指标,部分内容涉及到与煤矿工业遗产相关的建筑类型。东北城市规划历史是近20年来较为蔚然的话题,日本学者越沢明(Koshizawa Akira)、中国学者李百浩、汤士安是该领域的核心开拓者,他们在满洲城市发展史或东北城市规划史方面做出了填补空白性的贡献。

应该看到,东北城市规划与近代工业建筑的研究由于原始信息稀缺、资料来源单一,近年来成果比较匮乏。在“面”的研究已经铺开的基础上,“点”的成果多集中在大连、长春等大城市。抚顺煤矿在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时期均处于极为重要的资源中心地位,特别是满铁时期曾对抚顺进行了重点的城市建设,至今影响深远。抚顺城市建设档案馆存有一定数量与煤矿工业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内部资料,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历史图纸与图像、各时期政府法令法规和组织建构等文件,但至今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专业著作和论文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抚顺的煤矿,不过限于篇幅和专业侧重点,目标不一致。本研究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特定历史阶段抚顺煤矿的规划沿革、煤矿遗产的直接组成进行概述。满铁时期抚顺的规划思想无疑是抚顺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的谱系,特别是明晰殖民时期工矿类城市的历史变迁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经过70年的演变,煤矿发展导致了城市格局的改变,所保留的历史信息至今究竟如何?对此,中外学者尚未涉及,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这类工作大多比较滞后。亟待梳理1905~1945年日本人在抚顺煤矿的重要规划活动,以期抓住抚顺煤矿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历史阶段,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照研究,从而为保护重要工业遗产提供基础性依据。

2 抚顺煤矿城镇的发展沿革

2.1 因矿而兴——千金寨的兴起

近代抚顺的城市雏形从千金寨开始。20世纪初期千金寨为抚顺市区南部千金山脚下的一处小村落,人口不过千。1905年日本建立抚顺采炭所后,开始大兴土木。1915年抚顺县治迁至千金寨,并迅速繁荣,20世纪30年代,千金寨是满洲地区最为繁华的矿业卫星城,成为当时抚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哈尔滨、长春、大连并称为东北四大工业都市。

1908年,抚顺炭矿强行征购千金寨北侧、西侧农田1000余亩(约67km2),用以修建千金寨“日人街”,即抚顺炭矿日籍职员生活区。同时,抚顺炭矿总务科负责编制了千金寨建设规划,这是近代抚顺第一部城市建设规划(图2)。它以千金寨火车站为中心,东部为炭矿职员住宅,西部为一般居民住房租赁地,市区成矩形。1909年,日人街的暖气、供水、供电、煤气等基础设备便基本齐全,其设施在当时是最现代化的。日人街的建设体现出典型的满铁附属地规划原则:“纵观满洲之未来,应以崭新的近代产业城市为目标,树立统合日中两街之市街建设规则,以奠定附属地发展之基础”。

然而,抚顺西部煤田煤层厚,距地表近,特别适合露天开采。把投资巨大的市街建立在极易露天开采的特厚煤层之上令日本人懊悔不已,这就促成了千金寨市街的搬迁,它造成了抚顺城市中心的转移,是抚顺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为谋求新的规划,1920年出台了《大露天矿崛开采计划细要》。

2.2 城市中心的迁移——“新市街”规划

《大露天矿崛开采计划细要》的核心是新市街的选址问题,“新市街”中心最终确定在今抚顺南站一带,并据此为轴心向外辐射。以火车站为中心又分为两个地段,铁道北为粮栈集中地段,南部是由商业区和居民区组成的混合区。火车站东部丘陵为日本人和煤矿职员的聚居区,由于该地处于浑河永安桥旁,所以被命名为永安台,西部平坦地带为市街建设用地(图3)。

(1)居住区。位于永安台丘陵部位,住宅专为日本人设计,分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等级。住宅区内配备完整的公共设施,如浴池、俱乐部、幼儿园、商店等。丘陵的顶端(老抚顺市委办公楼一带)设置直径200m的圆形广场,以此为中心布置放射环状道路。

(2)商业区。新市街的商业集中在中央大街,两条斜路,永安大街(今民主路)、千金大街(今解放路),以及东四路、东三路和西五路。商业区道路全部为沥青柏油路面,粮栈区为经受载重马车,铺装石板路面。

(3)工业区和铁道区。铁道区是以火车站为中心的铁道用地;工业区位于商业区西部,地处杨柏河对岸一带。这里是抚顺炭矿经营的重工业(发电所、西制油厂等)所在,一般的轻工业允许在商业区内或混合区内设厂。

(4)公园及风纪区。以永安台丘陵地带为中心,修建东公园、西公园和南公园。中心广场的东部建东公园(今劳动公园),中心广场西部,丘陵下建西公园(今儿童公园)等。“风纪区”为妓院集中地区,抚顺炭矿在新市街划出矿用地11.57km2建“欢乐园”。

(5)粮栈区和特别区。粮栈区为在铁道车站附近贮藏农产品并转运交易的中心;特别区位于市区南部,为墓地、火葬场和日本守备队驻地。

(6)“满人街预留地”。1931年,在千金寨北侧的浑河河床上,用露天崛的层土和页岩填垫出一块土地,作为千金寨中国人转迁用地,称为“满人预留地”,即“新抚顺”,它笼罩在工厂区排出的废气和烟尘之下。

2.3 新市街与千金寨市街的对比

1935年千金寨陆续迁完,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千金寨市街和新市街在城市中并存,从历史图纸可以清晰的看出,新市街的规划体现出更为强烈的满铁附属地规划特征,如在城市形态上以车站为中心,铁路两侧土地性质极不相同,站前为城市商业中心,站后为工业用地。它套用了台湾殖民地的规划模式,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Gotō Shinpei)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市街明显的城市中心和放射形道路也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影响:强调城市构图、轴线和视觉对景;主次干道整齐分明,建筑安排服从于形式的秩序感。同时,注意功能合理分区,重视道路、市政、绿地等公共设施建设,又带有早期近代功能主义规划的特征。它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佐野利器(Sano Weapon)是东京大学的教授,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师中的领军人物,抚顺的新市街规划也被认为是“满铁都市计划的总决算”。

就千金寨市街和新市街内部区域对比来看,华人聚居区与日本为本国移民兴建的“日人街”同样泾渭分明,两者在空间尺度、公共设施、规划的完善性等方面有天壤之别(图4)。

2.4 抚顺第一部城市规划——都邑计划

为进一步扩大煤矿开采规模,随着满铁附属地的行政权1937年移交到了满洲国手上,1939年4月,日本制定了抚顺历史上的第一部城市规划“都邑计划”(Metropolitan Plan of Fushun)。确定以抚顺火车站为中心,东约13km,西约15.5km,南北各4km,总计约187km2的控制范围为抚顺“都邑计划控制区域”,规划30年后发展人口为64万。“都邑计划”确定市街面积为133.69km2,其中未来市街用地为63km2,计划分3期实施:由于日本后来战败,“都邑计划”没有完成,基本上只完成了第一期的规划,即大瓢屯地区(Ta-Piao-Tun)居住和工业区的规划。

“都邑计划”采用了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手法和开发模式,重点考虑工业的开发与建设,技术比较先进,为日本的战争经济带来巨大的掠夺性效益,但也为日后抚顺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埋下了诸多隐患。20世纪40年代,抚顺的城市布局基本形成,逐步发展为分散的带状城市。市区浑河以南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煤矿连接成片,工业就近布置,造成工厂、矿山、商业街和住宅交错布局,缺少功能分区,生产空间与城市空间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致使其相互制约,同时城区建设在煤层之上给以后的城市和工业发展带来限制和后患。

3 以满铁为中心的抚顺煤矿经营

3.1 满铁与抚顺碳矿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历时一年的日俄战争以沙俄完败告终,日本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利益,并逐渐占据抚顺的全部煤矿,至1937年抚顺进入了漫长的“满铁”时期。满铁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mpany),1905年日俄《朴茨茅斯和约》(Treaty of Portsmouth)使日本获得了关东租借权与南满铁路,满铁于次年创立,1907年正式开业,总资本2亿日元,一半来自日本政府,另一半主要来自日本皇室、贵族、官僚。就其性质而言学术界见解较为一致,李百浩先生称其为“代表国家政策的特殊公司”。满铁的四大支柱为铁路、煤矿、地方经营和地方调查。

抚顺煤矿和鞍山制铁所、阜新煤矿并称为满铁的3大企业。抚顺煤矿和煤矿附属企业是当时满铁的重要财源,其收入仅次于铁道运输的利润,占满铁总盈利的25%。抚顺煤炭大量运往日本,对日本大型企业的生产至关重要,如日本制造军舰的钢材必须用抚顺煤炼制,否则钢号达不到标准。日本对抚顺煤矿的占据不仅解决了其本国煤炭不足的问题,还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发展这些地区的殖民经济。从满铁线路图可以清楚看出,抚顺煤矿位于南满铁路中部,且毗邻南满铁路和满洲国国铁线路的交汇地奉天,满铁在此处特别引出抚顺支线用以运输抚顺煤炭(图5)。满铁经营抚顺煤矿的近40年中,两亿多吨煤炭被掠夺,抚顺煤矿可谓“满铁的心脏”。

在日本占据抚顺煤矿期间,先后成立了一系列重要机构以加强对矿区的控制。1905年5月1日,日军成立隶属其大本营的“抚顺采炭所”,利用旧坑开采,专供军用,9月该所被划归日军“野战铁道提理部”,将华兴利公司的千金寨坑、抚顺煤矿公司的杨柏堡坑以及老虎台坑组成了“采煤第一班”。1907年4月,满铁在抚顺成立其直属机构“抚顺炭矿”,1911年前称为“抚顺炭坑”,不仅垄断了抚顺地区的全部煤炭资源和油母页岩储量,而且经营着一大批类型多样的附属事业。由于此时的抚顺煤矿设施简陋,“抚顺炭矿”在对抚顺煤田进行勘测的基础上,于1907-1928年制定并实施了三期煤炭开发计划。这三个计划的实施,使抚顺煤矿工业真正走向了近代化的道路。

3.2 若干重要煤矿的建设

“抚顺炭矿”对煤矿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煤扩建、新建和技术革新,为日后抚顺5大煤矿基本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长远的发展铺设了道路。其具体情况为:

(1)在抚顺炭矿的第一期(1907~1911)的开发计划期间,在千金寨村附近和杨柏河东相继开凿两新竖井投入生产,并以著名日军将领姓氏命名,即著名的“大山坑(Oyama)”和“东乡坑(Togo)”,经过漫长的演变,为现抚顺胜利矿的前身。

(2)原抚顺煤矿公司的老虎台坑在1907年改编为“老虎台采炭所”,并于1920年合并了1915年新开的“万达屋采炭所”,此为现老虎台矿(Lao-Hu-Tai)之前身。

(3)抚顺炭矿第二期(1912~1918)开发计划期间在抚顺煤田西部开始开挖小型露天煤矿,第一露天崛和第二露天崛,后先后废弃;1927年,开始建设第三露天崛。1938年,三坑合并,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露天矿场(Ku-chengtzu open cut),西露天矿现存并改建为矿业博物馆。

(4)一批由中国商人经营之的煤矿,均陆续为“满铁”所吞并。如1917年华商张慎修开凿的龙凤斜井,次年便为“抚顺炭矿”吞并,改称“龙凤采炭所”。矿区内标志性的“龙凤竖井”于1934年始建,1936年12月投入使用,其质量和技术指标在当时均堪称世界一流,现存较完整的构筑物及相关历史街区。

(5)除煤矿资源外,1939年,“满铁”开始建设以专采油母页岩为主的“东露天矿”,以满足炼制石油的需要,为新中国成立后东露天矿的前身。

满铁的建设使煤矿生产能力大增,从趋势可以看出,除日本统治末期因战争原因造成的煤炭产量锐减外,抚顺煤矿的年生产能力始终保持较为平稳快速的增长,煤矿工业在殖民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据统计,日本占领时期内总计掠夺抚顺煤炭资源2.02亿吨,平均年产518.8万吨,最高曾达近千万吨(图6)。在此期间,抚顺煤矿迅速发展成与山东枣庄中兴煤矿、河北开滦煤矿并列的中国三大煤矿之一。

4 满铁对抚顺城市空间与建筑遗产的影响 ,

4.1 “满铁”时期形成了今日抚顺的基本格局

抚顺的工业和城市面貌自上世纪20年代起逐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城市格局以浑河为轴线逐渐发展为带状分布,市区浑河以南各矿井、工厂根据采煤点就近布置,矿区开始产生接连成片的趋势。1920年,日本推行“大露天矿崛开采计划”,到了上世纪30年代,露天矿开采规模逐渐扩大,1931年已建成东西长6.2km,南北宽1km的大露天煤矿,千金寨地区逐渐被露天大坑所吞没,上世纪40年代,抚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4.2 保留完整的城市中心区

因煤矿工业而产生和改变的城市格局对今日抚顺市中心的影响最为直接。上世纪20年代,由于日本推行“大露天矿掘开采计划”,“日人街”建设开始进行,主要分为社宅区与商业区两大部分。日本人于1919年将突出于永安桥与东乡坑之间的高地作为“社宅予定地”,称为永安台,在这里修建了道路、上下水工程以及大量高档日式住宅。其道路网是从中央圆形广场向周围倾斜的略呈圆形放射线形街路,构成了南北两个街廓,该方案奠定了今日抚顺市委所在的永安台地区的道路结构和基本空间格局。

1923年开始修建商业区。商业区路网以火车站(今抚顺站亦即南站)为中心,以3条放射形大街(中央、永安、千金)为主要轴线,与这3条主街相交的东西向道路分10条,以中央大街为中轴,火车站以南第一条街,中央大街以东称“东一条通”,以西称“西一条通”,以此类推;南北向道路为6条。火车站以东为东一番町,火车站以西为西一番町,以此类推。道路宽度分别为27m、22m、18m、11m等。在商业区的西端,设置游乐区称为欢乐园。这个规划方案奠定了今日抚顺商业中心——站前地区的空间结构。

围绕煤矿生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日本在满洲各重要城市所做规划的共性,并且体现出超越其本国国内城市规划的高水平。强调城市结构的图案效果和形式美,同时也注重功能的合理分配,表现出欧洲古典主义和近代功能主义的双重影响。在规划选址、建设方式与时序、土地利用等方面,对于今日如火如荼的新城建设仍具有参考价值。如目前抚顺制定的新站前规划方案设计,利用原火车站并不位于放射道路几何焦点上的特点,保留了建于1934年的抚顺南站,并能顺利将中央大街延伸至站北地区,直达浑河对岸,正说明日据时期的城市规划巧妙地考虑了未来城市轴线拓展的需求(图7)。

4.3 区位优越及持续使用的煤矿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为国家生产出了第一吨特钢、第一吨铝和第一桶原油,并由此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和“煤都”,具有典型的工业城市气质。煤矿文化是抚顺工业城市精神的核心,煤矿工业遗产则反映了抚顺的这种精神特质,也是集体记忆的印证。抚顺煤矿的遗产空间集中于今日的城市中心附近,尤其密集分布于永安台和站前这一最为繁华的城市区域,具有极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长期以来由电铁和其他公共交通共同组织起市内联系,2009年电铁客运停止,但其他更为便捷交通方式迅速发展,使遗产的可达性大为增强。

抚顺煤矿的直接组成可概括为“五矿一坑”,即西露天矿、老虎台矿、龙凤矿、胜利矿、东露天矿和深部坑,其中“五矿”构成了抚顺煤矿工业遗存的主体,并深刻影响了抚顺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中心区的肌理。抚顺煤矿的五个主体矿井(坑),除龙凤矿目前废弃外,其余仍处于正常生产进程中,西露天矿、老虎台矿主要进行煤炭采掘;东露天矿进行油母页岩的开采和利用;胜利矿作为试验井田,进行特厚煤层城下开采,瓦斯开发利用,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实验。这些矿井的生产仍是当地经济和国家资源的重要一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不会停止(图8)。抚顺煤矿遗产中与生产相关的部分始终处于持续的社会使用过程中,极少中断,并且功能的变更不大,涉及城市功能的各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等部门选择在满铁时期遗留的矿区内工作,这种情况大多延续至今。煤矿遗产中的管理、居住、医疗、教育、交通、园林、水源等功能也能长期提供原有或相近的服务,目前数量已经不多,但类型依然存在。

5 结语

煤炭曾是各类新式工厂、军事、交通运输的动力之源,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影响非常深远。有鉴于此,1999~2002年,英国考古学家斯蒂夫·休斯(Stephen Hughes)领衔完成了《国际矿业遗产研究》,它对煤矿工业遗产的概念、价值属性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满铁时期抚顺所留下的工业遗产值得学界关注,它不仅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考察和研究对象,而且也堪称世界工业建筑历史的一部分,具有科技史、建筑史、环境史、生活史、革命史等方面的研究意义及学术价值。

抚顺工业遗产,特别是矿区建筑与规划遗产具有独特性,它充分显示出日本将西方的规划理念与日本近现代建筑经验引入我国东北地区,摸索一条煤矿开采与城市发展协同的近现代道路之历程。佐野利器等日本第二代核心建筑师为领军人物的直接参与,有助于将抚顺在满铁时期的规划成果体系化,规划至今成为城市可识别性的标志。与此同时,抚顺城下压煤是满铁时期遗留下的严重后果,当时将石油、发电、机械等主要工业及城市中心区建筑于煤层之上,这是昔日殖民统治为当前城市发展空间埋下的隐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急速膨胀,胜利、老虎台、龙凤3个矿井开采逐渐进入市区,其开采影响甚至进入了城市中心密集的住宅区和重要工厂之下。因此,继续采煤,城市建筑和设施就要面临威胁,不得不搬迁,城市空间格局也会遭到破坏;保护城市,矿井开采年限就要缩短,煤炭产量必然大幅下降,这两者的矛盾是抚顺煤矿生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死结。除了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大规模的拆旧建新之间的尖锐矛盾外,抚顺露天矿坑具有遗产空间和废弃地的复合特征,如何妥善保护与利用,目前的研究方法还存在很大的盲点。本研究是详细梳理遗产本体价值的基础性探讨,对未来有重点地加以煤矿遗产展示利用具有客观评判性。

参考文献:

[1] 孫毓棠,汪敬虞.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44-56.

[2] 煤都抚顺编写小组.煤都抚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59:1-101.

[3] 李宝顺.抚顺建筑志[M].沈阳:沈阳建筑出版社,1996:1-580.

[4] 汤士安:东北城市规划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700.

[5] 越泽明.州国都计划[M].欧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28.

[6] 龚丽媛,邢铭.抚顺市城市空间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1-87.

[7]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裁室地方部整理委员会.满洲附属地经营沿革全史(上卷)[M].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9:193.

[8]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矿碳概要(日文地图与说明册)[M].出版者不详.1935.

[9] 越沢.中国东北都市计画史[M].黄世孟,译.台湾:大佳出版社,1986:109.

[10] 满州建筑协会.新撫順の市街計畫と其の建築[J].满洲建筑协会杂志,1933,13,(4):22.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采矿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41-03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及培养卓越性人才的需求,适应教育部开展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要求,从2010年开始建设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应用实践性强、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采矿工艺、岩石力学等理论并能够联系实际解释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岩土体失稳、破坏问题及其防护原理。野外考察和现场实例无疑是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现场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很难在教学中实际操作。现场和物理试验虽直观,但由于各学校实验室观测手段、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对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不能体现时代特色和新的教育观念,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与兴趣的共增”这一教学目标。

一、东北大学采矿工程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随着数值计算方法、虚拟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方法和技术为采矿、岩土及其岩石力学实验提供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计算力学新理论、新方法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岩石的变形与破裂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不仅可以达到采矿、岩土工程设计及岩石力学实验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可以突破传统现场工程实践周期长、危险性大以及岩石实验观测难、分析难、重复难等多种弊端,是采矿、岩土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

数值试验和虚拟仿真技术注重于对一些由于经费、时间、难度等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在实验室再现的现象进行虚拟显现,更强调运用数值实验的结果加深对未知现象的探索,具有通用性强、方便灵活、可重复性等特点。所以,针对采矿、岩土工程实践周期长、危险性大以及岩石实验观测难、分析难、重复难等多种弊端,通过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工程设计原理,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对于产学研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解决采矿工艺优化设计、岩土力学实验、采矿围岩岩体失稳数值仿真模拟等大型复杂实验中物理实验设备昂贵、维护费用高以及采矿现场安全性差等缺点成立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本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物理实验与虚拟实验并重”、“科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中心的建设主要依托于国家采矿工程重点学科、教育部金属矿山深部开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岩土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大学―东北建筑设计院合办的辽宁省岩土工程研究中心、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招金集团东北大黄金学院。经过快速发展的4年,中心至2013年已形成了系统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2013年,建立东北大学-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4年,中心所授课程《采矿学》获部级教学成果奖。2015年,东北大学采矿与岩土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为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二、东北大学采矿工程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

东北大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主要承担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5个本科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虚拟优化设计、数值仿真计算、数字矿山、地质测量、虚拟安全工程训练等实验、实训课程。此外,还服务于全校本科生各类创新竞赛和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中心目前设有4个实验室:矿山测量与数字矿山虚拟仿真实验室,采矿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室,岩石破裂过程与大规模并行计算数值实验室,安全环境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室。

以上4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开设各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面向全校相关专业承担课程实验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实施了分类教学,对采矿、岩土、安全、资源勘查、测绘、力学专业学生开设基础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部分同学选作创新型实验。另外,中心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设计与制作的主要支撑单位,为其提供设备仪器、场所和指导。

以下以采矿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室的露天矿境界与开采计划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全面介绍本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实践过程。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 教学内容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0-02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结合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探讨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以期为打造精品课程和采矿工程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奠定基础。

一、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特点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矿床露天开采的基本工艺与设计方法,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主要方法与参数设计,为今后从事露天矿山、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内容多且杂。课程涵盖固态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涉及上述领域的开拓方式、生产工艺、采矿方法和设备选择,主要内容包括露天矿山的矿岩松碎、采装、运输、排岩、露天开采境界、矿床露天开拓、露天矿生产能力与采掘进度计划、露天矿边坡稳定与控制,以及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式、回采工艺、采矿方法选择与适用条件、矿柱回收与空区处理等,知识涵盖面广,课程系统性差,教学难度较大。二是课程学时较少。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综合了矿山地质学、矿山机械、爆破工程、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还需适时补充有关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故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然而,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版教学大纲(2011版),该课程的授课时间由原来的40学时减至32学时,学时少而内容多,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增加了困难。

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教学。在专业范围内,根据教学需要,将知识体系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知识体系,每个具体的知识体系即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其载体是教材。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综合性建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体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领域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并且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普赖斯知识指数增长模型,到2020年人类知识总量将达到每73天翻一番的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展科学研究,这也是提高自身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条途径。教师只有将反映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新的教材及课堂讲授中,才能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教学内容改革既涉及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组合,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优化,又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选用等因素。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更新快,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科学发展前沿的现象,形成开放的课程体系刻不容缓。

三、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全面推进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要求。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承担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建设”项目,探讨采矿工程专业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调整,应注重将工程素质的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强调以科研促进教学,形成贴近工程实际的教学内容。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涉及的预备知识和相关领域较多,课程横向跨度大,其与矿山地质、矿山机械、岩土力学、爆破工程等课程联系密切。在新版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原有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在合理保留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原先在讲授“露天矿山爆破”时,需要增加2学时来补充有关炸药基本组成与岩石爆破作用机理等内容,但根据新版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已新增爆破工程课程,因此,在讲授“露天矿山爆破”时,无需重复这部分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又如,浅孔留矿采矿法虽在许多小型金属地下矿山仍普遍运用,但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作业条件差等不足,不符合“安全、高效”的采矿发展之路,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再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向深部延伸,解决深部开采引发的高温、高压、岩爆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适时补充深部开采理论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采矿学科的深入认识和思考。

(二)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思想的具体反映,一本好教材是取得出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因此,编写与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配套的系列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载体和改革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教材既要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重点突出,并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又要求能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教育。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内容涉及固体矿床露天开采和金属矿山地下开采两部分内容,曾选用教材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大采矿专业要求编写的,不能充分满足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在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材建设项目,按新的思路组织编写课程配套教材――《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是针对煤炭院校本科生采矿教学的特点,适当补充固体矿床露天开采与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有关内容;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爆破作用机理、矿山公路铁路线路设计等内容,力求反映近年来矿业领域较为成型的新概念、新成果、新方法,如地下深井矿山胶结充填采矿理论与技术、露天煤矿吊斗铲剥离倒堆开采工艺等。《金属矿床露天与地下开采》荣获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三)明确教学重点。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表面看起来,知识点多、内容庞杂,实际上这是对教学内容理解不系统造成的。明确教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重点的确定又必须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的深化和适当的扩展或删减。然而,教材毕竟只是教学中的主要参考书,对教师而言,还要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熟悉内容、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加工精炼,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一些基本原理、方法及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例如,在讲授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法时,可按照“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工作―切割工作―回采工作―采矿方法评价”的思路开展;在讲授露天煤矿大型采装设备吊斗铲时,可引出“吊斗铲倒堆剥离开采工艺”,并通过我国黑岱沟露天煤矿“定向抛掷爆破+吊斗铲倒堆剥离”实例深入阐述此类开采工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入科研成果。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从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科研工作是提高和体现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加科研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将反映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新的教材及课堂中,既不会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枯燥无味,又能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造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时,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夏甸金矿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详细论述了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要求、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和采矿方法选择的步骤,收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课程的知识点融入科研项目中,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充填采矿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上的优势,先后组织本科生参与“全尾砂固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自立性能研究”、“高地温环境下全尾砂固结胶凝材料研究”等多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参加相关科研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明确教学重点、引入科研成果等途径,力争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宏岩,郝东明,胡金凤,等.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 2009(2)

[2]吕永震,王光.创新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3]勾攀峰,宋常胜.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5)

[4]蔡美峰.对本科生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 2001(5)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6)

通过笔者不完全的调查,在如今的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隐患表现:1)部分开采面的坡度过于的陡峭,还有部分的阴山坎。2)没有在相应的位置上安装避炮房、报警装置等。3)部分开采作业场出现积水过多、材料过于堆积的情况。4)煤矿生产的宕面没能够与生产人员居住场所、材料等加工场地隔离出规定距离。5)爆破时候用的导火索没能达到规范的距离,应该超过1.2 m。6)部分电器设备过于陈旧、线路破旧不堪,在架设线路的时候也没能够按照规范进行。7)开采作业当中完全忽视安全生产,经常忘记带安全帽等。

上述的露天开采的隐患仅仅是一部分,在开采作业当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2露天煤矿开采中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

无论是何种事故和隐患都有它发生与存在的原因。在露天煤矿的开采当中,技术、矿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素质不足等都是其中的原因。

2.1技术

露天采矿涉及的工艺较多,包括穿孔、采装、运输和排土等四大生产工艺,露天采矿作业围绕这四大生产工艺的特点,重点放在消除或者减弱安全隐患上,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并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2.1.1穿孔

1)钻机沿台阶边缘行走时,机架实出部分距台阶外缘不得小于5 m。2)钻车通过高压线时,钻机最高部分与高压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5 m。3)钻车通过坡道时,钻架必须回位,以防钻机倾倒。4)钻孔时,钻机司机室距崖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 m。5)落钻架时,钻架上下均不能站人。6)机械、电气、风路系统安全控制装置失灵,以及除尘装置发生故障及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修理、维护和更换。7)牙轮钻应配置除尘设施。8)钻机夜间作业,照明设施要完善。9)钻机开始运行前,应检查机械周围是否有人和障碍物。10)加强操作者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者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和防范突发事故的能力。

2.1.2采装

1)电铲调动时应组织专门队伍专职调铲。2)采装工作面出现伞岩时,禁止电铲正面作业。3)电铲作业时,按规范操作,作业人员应佩带个体保护用品。4)当电铲作业时,任何人不得在电铲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的底帮附近停留,在任何情况下,铲斗下都严禁站人。5)合理设计旁弓线,避免电铲作业时铲斗碰上架空线。6)在电铲作业时,发现有悬浮岩块、塌陷征兆、瞎炮,必须停止作业,将电铲开到安全地带。7)每台电铲都应装有汽笛或警报器,在电铲作业时都应发出警告信号。8) 加强工作面的除尘。

2.2管理

2.2.1事故与隐患的原因

1)眼光狭窄。近几年煤矿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安全装备等手段,但过于依懒,却疏于管理,以致于收效甚微、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利益;另外,有的领导为了尽快实现短时间的利益或者是为了自己当前创造更多的政绩,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扩大煤矿的生产规模,严重的超人员、超能力生产,忽视了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其次,有的领导层没能够完全理解清楚安全文化对于一个煤矿企业的长久发展所带来的意义,没能长期的、有效的坚持安全文化建设。2)管理局面过于混乱。为了确保煤矿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让全体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当中做到有章可循,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安全生产带来的随意性,将生产中的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但是,事实上,部分煤矿企业都是下了大功夫在目前的生产利益上,却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去建立一套完善的、长远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往往是有管理制度但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各管各,造成安全管理混乱。

2.2.2事故与隐患的防止对策

1)完善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露天煤矿具有其自身特点,存在复杂的不安环境和不安因素。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员工展开安全培训。煤矿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必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与自身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前途,是企业的大事、要事,不能够敷衍了事,更不能够走过场,要牢牢把握安全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科学合理的规划,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开展安全培训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仔细地分析各类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并针对各类不同的计划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培训内容,既要组织专业的、针对同一工种的局部培训,尤其是要重视生产、业务、安全监测、管理等岗位的技能知识培训,又要组织专业的、不分工种的全局培训,不能为了培训任务而培训,必须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和目的。2)规范煤矿企业的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力度、规范建设制度是企业安全化得以实现的本质保证。要确保煤矿得到规范化的运作,就必须要建立起完整的激励机制、安全检查,将检查活动日常化、规范化,并有效利用经济这一杠杆促使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抵押制度得到健全,从而提高事故以及违章的代价。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促使煤矿企业整个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运作。因此,煤矿企业在建立各项标准、制度时,需要尽量细化、深入研究,在与煤矿的科学原理相符合的同时,还要避免出现管理漏洞,使标准、制度具备真正的、很强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执行效力,确保每一个员工的每一个行为得到保障,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超前防范,预防煤矿事故。3)武装煤矿企业的安全科技投入。煤矿事故的物质构成基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纵观历年来矿难事故发生的原因,几乎或多或少地都跟安全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有关,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煤矿的安全投入水平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而煤矿安全投入的加强的关键点是煤矿安全科研投入的加强。因此,煤矿企业一方面应当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以及国家对安全技术以及科研创新的大力支持,及时强化自身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以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煤矿瓦斯区域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瓦斯爆炸预警等为中心,突出研究矿井突水、粉尘、火灾等灾害防治等关键的、重要的技术应用,提升企业救灾、抗灾、防灾的能力。煤矿企业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加大投入的资金量,着重改善煤矿的瓦斯监控、通风设施等安全装备,同时有效改革采煤的方式方法。另外,煤矿企业还需要加快培养自身的安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安全人才(比如利用近年来出现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够彻底地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效武装煤矿员工,提供出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以成功预防煤矿的安全事故。

总之,对于开采露天煤矿来说,与开采地下煤矿在安全方面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作业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安全生产的这一个大课题中,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才是第一要素。

参考文献

露天矿安全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大型露天矿;市场;安全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039-01

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到2010年我国露天煤矿的生产规模将达到2亿吨以上,全国露天煤矿远景生产能力将达到5亿吨~7亿吨。预计在十一五末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平朔东、胜利东二号、白音华、朝阳等大型露天煤矿和金属矿山十余处,再加上国外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巴西、澳大利亚等露天煤矿项目的信息。

国内外大型露天煤矿对这一成套装备的市场需求量将超过400亿元。此外,加上国内外金属、非金属矿山需求,市场总量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另外大露天矿成套装备需要大量的配套产品,可以拉动原材料、机电配套、电子电控等一系列产业,形成新型的产业链条,每年预计可新增产值50亿元~80亿元,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推动作用。

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主要由牙轮钻机、潜孔钻机、现场混装炸药车、大型单斗挖掘机、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矿用拉铲、斗轮挖掘机、自移式(或半移动式)破碎站、自移式(或半移动式)转载机、大型矿山移置式带式输送机、可移置式驱动站、分流站、重型卸料车、大型排土机等重大装备组成。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的开发、推广和使用。德国KRUPP公司、英国MMD公司已经研制成功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并且已经有数套业绩。其中一套应用于我国伊敏河露天煤矿。

我国对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设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国内企业还无法提供该成套装备。国外公司垄断着国内国际市场,攫取高额利润。

另外,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国防安全的角度考虑,大露天矿设备的自主研发更有其深远意义。因为矿山开采涉及到我国能源布局与重要的地质水文等国土资源敏感信息,从国家战略安全着眼,此类项目不宜向国外公司公开或由国外公司直接参与,必须由国内企业独立完成,以确保国家国防安全和能源安全。

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自主研发该成套技术装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国家十一五规划》已将大型露天矿设备列为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大型露天矿设备列为国家16项急需扶持的重大技术装备之一;去年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到要“依托煤矿与金属采掘领域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并且国家已将2000万t/a级以上大型露天矿山成套设备的研发列入十二五规划中。

现我们就大露天矿成套装备中的具体设备逐一进行分析。牙轮转机是露天矿单斗-汽车开采工艺的三大主力设备之一,功能是台阶松动爆破与边坡预裂爆破的炮孔钻孔工作。国外生产炮孔钻机的著名厂商美国BI公司和 美国P&H公司。其孔径已达φ349、φ406、φ444、和φ559mm,国内研制该产品有中钢衡重、江西南昌凯马有限公司,其孔径达φ310mm~406mm;现场混装炸药车,山西惠丰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为矿用装药设备的主要供应厂家,其载重量达20t以上;大型单斗挖掘机最大能力已达55m3~80m3,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德国,国内该产品的生产厂家为太重;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主要生产国集中在美日等先进工业发达国家,最大能力已达360t,国内生产该产品主要有湘潭电机厂、本溪重型汽车厂、常州治金机械修造厂、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湘潭电机厂为其中佼佼者,最大能力达220t;大型矿用拉铲国外主要集中在美国BE公司和俄罗斯OMZ公司,其最大斗容已达169m3,国内研发该产品的单位有太重、中信重机,在十二五期间准备研制50m3~120m3的拉铲;斗轮挖掘机、自移式(或半移动式)破碎站、自移式(或半移动式)转载机、大型排土机等重大装备国外主要生产厂家有:KRUPP、TAKRAF等公司,其最大能力为斗轮挖掘机日产能力24万m3,破碎、转载能力达10 000t/h,排土能力为14500m3/h。国内北方重工等企业正在涉足上述产品。

牙轮钻机、潜孔钻机、现场混装炸药车、大型单斗挖掘机、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矿用拉铲等大露天矿产品国内企业设计制造水平已经十分成熟;反观自移式(或半移动式)破碎站、自移式(或半移动式)转载机、履带运输车、可移置式驱动站、重型卸料车、大型排土机等露天矿重大装备的研发国内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

北方重工传统产业相关产品与自移式(或半移动式)转载机、履可移置式驱动站、重型卸料车、大型排土机等露天矿重大装备十分相似,以此为基础,北方重工对上述重大装备展开研发。

至目前为止,北方重工已经依托于鞍山齐大山项目及新疆别斯库都克项目自主研制成功了7800t/h能力的露天金属矿山用半移动式破碎站及1500t/h能力的露天煤矿用半移动式破碎站;排土机、履带运输车、转载机、大型矿山移置式带式输送机、可移置式驱动站、分流站、重型卸料车等设备依托于哈萨克斯坦、平朔、大唐等国内外项目,技术研发也有了实质的进展;

大型露天矿成套装备全部国产化后,我们将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技术多样,集机、电、液、控、测为一体,具有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综合成本低等优点。设计领域涉及采矿学、工程力学、电气控制、高耐磨性材料研究与应用极限制造等众多学科及边沿技术。实现大露天矿成套装备的自主化开发,将进一步提升行业乃至国家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