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什么是数学论文

什么是数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1:40

什么是数学论文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1)

关键词:什么 都 主宾不对称 语义制约 焦点

一、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主要用来表询问,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可表任指、虚指、列举、否定等用法。例如[1]: 中国论文联盟

(1)四处什么也看不见。(老舍《骆驼祥子》)

(2)上海没有一个字的路,大概是通什么路或是什么通路吧。(相声集)

(3)什么故意的绷大价,什么中途倒车,什么死等好座儿,他都没学会。(老舍《骆驼祥子》)

(4)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分二小就好。(老舍《骆驼祥子》)

“都”是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副词,表示总括。吕叔湘(1980)指出了“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前指时,“都”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来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而问句中,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什么”位于“都”前时,“什么”表示任指;当“什么”位于“都”后,“什么”则不表任指,而表疑问或虚指。例如:

(5)这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表任指)

(6)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虚指)

(7)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疑问)

这种由位置的不同造成语义不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与“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对研究对象做了严格的限制,只考察“什么”与“都”共现于单句时,“什么”位于“都”前作句子主语和位于其后作句子宾语两种情况。本文的研究将对我们认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表达特征及“都”的语法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语义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什么”和“都”共现情况的研究综述

“什么”和“都”,一个是常用的疑问代词,一个是活跃的副词。前人对两者都有过详尽的描写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对两者分别进行考察,有些研究会在论述其中一个时稍有涉及另一个,但专门研究“什么”与“都”的文章并不多。下面将对以往相关研究作简单的梳理,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全面的了解。

前人研究“什么”的非疑问时,多数是从共时角度进行描写或探讨该用法与疑问用法之间的关系。丁声树(1961)、吕叔湘(1980)、熙(1982)、邵敬敏(1989)等学者都对此有所论述。对“什么”与“都”共现的研究也仅限于“什么”表任指时的情况。邵敬敏(1989)在论述“什么”的“全指性”(任指)时提出“什么”后边,谓语动词之前必须有副词“都/也”相照应。他认为“都”表示总括,语义上强调无一例外,适宜于肯定语气。但由于这些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什么”的用法,对为何“什么”表任指必须与“都”类词共现并未做过多解释。

不同于研究“什么”的学者,只描写两者在表任指这一用法时的共现情况,研究“都”的用法的学者,对“什么”与“都”的关系研究要更深入些。他们的研究往往是探讨疑问代词与“都”的关系。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吕叔湘先生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都”与“疑问代词”的两种语序关系:在非问句中,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位于“都”前;在问句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放在“都”后。这两种情况他只是作为义项提出,并没有明确概括。而最早明确指出“疑问代词”(包括“什么”)与“都”共现时用法分布不同的是马真(1983),她指出“都/全”位于疑问代词前后时,“疑问代词”的用法呈现互补分布:如果“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那么,当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或虚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后;当疑问代词表示任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前。这一观点十分有见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马真先生也指明了这一互补的前提是“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但如果“都/全”总括的不是疑问代词,但疑问代词又表示虚指义,如“他们都不愿说什么。”这时,互补分布是否仍成立,在文中作者并未说明,更没有解释其内在原因。本文将对这类句子进行深入研究并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由此可见,以上两个角度的研究,或是侧重“什么”或是侧重“都”,因此对“什么”与“都”共现时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描写还不够全面,理论的解释也尚不充分。本文将同时把握这两者,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二、与“都”共现时,“什么”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义考察

(一)“什么”三种用法的语义概括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什么”之类都称为“不定指”指代词,可以“指示或代替不肯定的事物”,也可“表示任指”等情形。我们可以假设“什么”所指代的对象是集合s { x1、x2、x3、x4…… },这一集合是存在于说话人心里的预设,不一定在实际话语中表现出来。s中元素的具体数目要靠语境来决定,但其离散性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应是有界的,而非无界的。在表任指用法时,“什么”指代s中的任何一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无一例外;在表示虚指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表示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事物;表示疑问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表示说话人自己不知道的而想要听话人回答的事物。在句子中,“什么”的各种用法是如何选择的,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二)“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

1.表任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8)什么都是运数:(国家的兴亡,个人的昌败,都由命运管着,无法抵抗。)(老舍《火葬》)

(9)(真有趣,)什么都不一样。(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10)(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汪曾祺《跑警报》)

(11)(我对杨重说,)“什么都不明白。”(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12)(他张开眼睛,)什么都瞧不见。(钱钟书《上帝的梦》)

(13)无论什么,都不能抑制摧残他。(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

这些句子中,“什么”全部位于“都”的前面,且句子都为陈述句。根据吕叔湘(1980)的观点,这些句子中“都”所总括的对象是疑问代词“什么”。兰宾汉(1988)认为“都”要求“总括全体”,前面被总括的事物一般情况下总是复数事物所以在这些句子中“什么”指代的对象应是复数概念。实际上,“都”在“总括”事物共性之前,隐含着一个“逐一看待”该复数事物的动态过程(董为光,2003)。照此看法,在这里“都”对s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分别进行了选择,要求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都符合谓语描述的事件或状态。即在“都”的作用下,x1、x2、x3……分别与谓语进行组合,并不是作为集合s整体与谓语进行组合的。这样,必然要求“什么”指代的是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而作为一个不定代词,“什么”可以指代任一事物,因而,“什么”就很自然地受到“都”的约束。在与“都”的双向选择作用下,“什么”产生了任指义。

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例(8)~(12)中,“什么”的任指义产生,从语境看,只与“都”的语义制约作用有关。但例(13)中,句首的“无论”对其后“什么”的指代对象也进行了选择,“无论”表示的是无条件性,即对预设集合s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选择都不会影响结果。因此,同“都”类似,“无论”的语义也促使“什么”表示任指。邵敬敏(1989)指出“无论”和“都”的同现,从信息论角度看,其中一个是羡余的,但从交际角度看则起到了强调、加重语气的修辞作用。但“无论”不能单独制约“什么”的指代对象,其后必须有其他连词相关联,而“都”却可以独立对“什么”的指代对象进行限制。中国论文联盟 www.lwlm2.表任指的“什么”对“都”的依赖程度 中国论文联盟

由上文分析可知,“什么”的任指义的产生与“都”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都”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将去掉“都”来考察句子的变化。如果句子中“什么”的任指义消失,则证明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去掉“都”后,上述句子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去掉“都”后,句子语法上不成立。例如:

(10')*五味俱全,什么有。

第二类:符合语法,但语义改变,任指性消失。这类句子往往加疑问语调或非是非问的疑问词就变成特殊疑问句,而且这类疑问句出现是有语境限制的,往往是追加句。例如:

(8')什么是运数:(甲:一切都是运数。)乙:什么是运数?

(9')什么不一样。(甲:这两件事情不一样。)乙:什么不一样?

(11')什么不明白。(甲:我有些地方不明白。)乙:什么不明白?

(12')什么瞧不见。(甲:太远了,我瞧不见。)乙:什么瞧不见?

(13')无论什么,不能抑制摧残他 。

除例(13)外,其他句子都可以在语境中表示追加的疑问句,但例(13'),由于“无论”表示周遍性,表示肯定的语气,一般不用于疑问句。

由此,我们得出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因素。

(三)“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

“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疑问,一表虚指。

1.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疑问用法是“什么”的基本用法,具有疑问和指代功能。例如[2]:

(14)你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都干什么?

(16)他们都说了什么?

(17)你都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都骂了什么?

(19)您都关心一些什么呢?

例(14)~(15)中,“都”前存在表示语义上有复数义的词语“每天”“人”“他们”,其后有表疑问的“什么”。前文已经说了“都”表总括时需要指代对象含有复数意义,不考虑与“都”的位置关系。这三句分别代表了“都”的三种语义指向对象:a.普通的复数义名词或代词,如“人”“他们”;b.每np,如“每天”;c.表疑问的疑问代词,如“什么”。例(14)~(16)每句都含有两个可能的语义指向,且其中一个都为疑问代词“什么”。多数学者(吕叔湘,1980;马真,1983)都认为疑问词“什么”应是这类句中“都”的语义指向对象。董秀芳(2002)认为指向疑问代词是一般人看到这个句子时都会想到的意思。她认为疑问词比一般的复数意义的名词性成分会优先成为“都”的指向目标。

例(17)~(19)中,只有“什么”可以成为“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其它成分不具备复数含义,“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只能是位于其后的疑问代词“什么”。

2.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依赖程度

这类句子去掉“都”后,如下:

(14')你每天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干什么?

(16')他们说了什么?

(17')你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骂了什么?

(19')您关心一些什么呢?

可以发现改后的句子,符合句法,仍表示疑问,但句子有两点细微的变化。第一,有“都”时,问话人心里预设的“什么”是复数义的,尽管回答人给出的答案也许只有一项内容。但去掉“都”后,除了含有“些”的句子(14')(17')(19'),其他句子中问话人的心中是没有这个复数概念的预设的。这是与“都”的表总括义有关的。第二,改后句子的语气削弱了,因为“都”还可以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徐以中、杨亦鸣(2005)指出,在现实中的句子“都”往往同时具有两种作用,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我们认为,在此类与“什么”共现的疑问句中,“都”表总括的客观义大于表语气的主观义。

据此,我们发现,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疑问用法限制较少,反过来说,“什么”表疑问的用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都”在该结构中,只是稍稍限制了“什么”的指代范围,加强了句子的语气。

3.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什么”的虚指用法是指“什么”指代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某个或某种不确定的事物。

(20)每人都留点什么。每人都留点什么?

(21)他们都不愿说什么。他们都不愿说什么?

(22)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都成什么了!你们都成什么了?

(24)他都写了些什么!他都写了些什么?

这类句子的结构形式与上文例(14)~(19)相同,但是“什么”却不表示“疑问”而表示“虚指”,这是由语气的不同造成的,即如果把陈述或感叹语气改成疑问语气,句子大多可变为相应的疑问句(如上例右侧)。例(20)~(23)四句均为陈述句,在陈述句中表总括的“都”指向其前的含有复数义成分,分别为“每人”“他们”“他们”。“什么”在句中作宾语,不与“都”直接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什么”往往读轻声。而例(23)~(24)中,马真(1983)认为“都”指代其后的“什么”,所总括的对象是“说话人不大满意的或持否定态度的事物”,语音上要重读。此时,“都”的主观性成分大于客观性成分,即表语气大于表总括,所以“都”能指代其后成分,不受上文所说的非问句中“都”的总括成分需放其前的限制。

4.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依赖关系

去掉“都”后,句子如下:

(20')每人留点什么。

(21')他们不愿说什么。

(22')他们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成什么了!

(24')他写了些什么!

例(20')~(22')中“什么”因为与“都”没有直接关系,仍然表虚指,不受影响。例(23')~(24')中“什么”仍表虚指,与有“都”时相比,不满否定的语气有所减弱。

由此可得出,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虚指用法的限制分为两种:在陈述句中,一般对“什么”不作限制;在感叹句中,加强“什么”表不满否定的语气。

三、从焦点角度看“什么”的主宾不对称现象

(一)与本文相关的焦点理论

焦点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刘丹青、徐烈炯,1998)。方梅(1995)把焦点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类,她认为在汉语中,句子末尾成分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焦点所在。在没有干扰因素的条件下,随着句子由左向右移动,句子成分负载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宾语通常成为语义的重点。对比焦点是句子中出于对比的目的而被强调的成分。宾语以外的成分如要成为语义重心,那就是对比焦点,要有标志,标志可以是重音、焦点结构词等。正因为有标记,因而信息分布不一定遵循从不重要到重要的原则。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单句本身所体现的焦点,即句法结构所反映的焦点,这既可以是自然焦点,也可以是对比焦点。

.com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二)“什么”的焦点特征分析

“什么”最基本的用法是作疑问代词,用于特指疑问句。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充当这些句法成分时,“什么”往往成为句子的焦点所在,语音上体现为重音。徐杰(2001)指出,这是因为疑问代词都带有“疑问特征”标记[+q]和“焦点特征”[+f],且这两种特征是在词库中就被规定的,所以是强式的焦点,在疑问句中一般都会自动成为所在句子的焦点。他认为“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产生是由于这两个焦点成分被不同程度地激活或抑制。我们同意他关于疑问代词有“疑问”和“焦点”两个特征标记的论述,同时也认为这两个特征在具体句子中有因为句法语义特征的制约,二者可分离,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的研究还将引入焦点敏感算子“都”,这将影响句子的焦点,并引起一些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中国论文联盟

(三)“都……什么”(“什么”表疑问)结构的焦点

“什么”表疑问时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作宾语、定语、主语。例如:

(25)什么是你的理想?

(26)这是什么地方?

(27)他说了什么?

但充当这些成分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主语时,仅限于“是”字句[3],而作宾语时则相对自由,限制条件较少。

徐杰(2001)认为特指疑问句中,疑问词是句中的强势焦点。无论疑问词位于特指疑问句中什么位置,它都是句子的焦点。但由于汉语是s-v-o型语言,句尾的宾语往往是句子自然焦点所在,所以“什么”表疑问的强式焦点位置也在句末。当“什么”位于句首表疑问时,如前文所说,句子大多为追加句或谓语动词仅限于“是”,根据沈家煊(1999)“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这一标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什么”位于其他位置时句法上受到的限制最多。

按照上文中的分析,在这一结构中“都”的语义指向“什么”,这其实是由“什么”的强势焦点统摄力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都”所指向的对象易成为句子中的焦点。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本身就具有焦点特征,而同时还具有强焦点统摄力。在例(14)~(16)中,它在与其他复数性成分竞争中胜出,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类结构中“什么”处于表疑问的强势位置,所以“什么”的独立性很强,表疑问几乎不受“都”的限制,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被激活。

(四)“什么都……”(“什么”表任指)结构的焦点

在这一结构中,“什么”被前置至句首,是一种有标记的用法。由于位于句首,脱离了表疑问的强势位置,而“都”语义上的选择作用使“什么”指代集合中的任一元素,这样“什么”疑问特征[+q]被抑制,所以“什么”不表疑问而表虚指。同时,“什么”又为“都”的语义所总括的对象,使其焦点特征[+f]被激活,而这时“什么”的焦点不是自然焦点,而是前文所说的对比焦点,这些句子中的“什么”也是句子重音所在。

由此可见,“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时,“都”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作用使“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受到激活。

(五)“都……什么”(“什么”表虚指)结构的焦点

在例(20)~(24)中,“什么”仍处于句末位置,但是由于句子的语气是非疑问的,“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在例(20)中,句子是陈述语气,“都”的语义指向其前成分“每人”,“每人”往往要重读。例(21)~(22)中“都”指向“他们”,但由于“他们”是代词,指代前文所说过的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属于旧信息,不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所以尽管成为“都”的语义所指,但有时语音上并不需重读。例(20)~(22)“什么”与“都”语义上并不产生直接语义关系,不能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特征[+f]也就没有激活。所以,这三句中的“什么”往往读作轻声。例(23)~(24)中,由于是感叹语气,语气这一强烈的外在因素,使“什么”的焦点特征[+f]被激活,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这一强烈语气的插入比一般句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使“都”的语义指向不同于例(20)~(22),而指向“什么”,此时须重读。

这类结构中,虚指用法的产生与“都”无关,但“都”影响着句子的焦点。当“都”的语义指向“什么”时,“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被激活;当“都”的语义指向其他成分,“什么”的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受到抑制。

四、结语

“什么”和“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词,两者在相互组合时出现了有趣的互补分布现象:位于“都”前的“什么”和位于“都”后的“什么”用法不同;同是位于“都”后的“什么”又因是否受“都”的语义指向而用法不同。

一方面,本文对“什么”与“都”共现下的主宾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如下表:

什么 作主语 作宾语

用法 任指 疑问 虚指

位于“都”前 + - - -

“都”的指向对象 + + - +

对“都”依赖性 + - - -

焦点 + + - +

由上表可知,这种不对称现象表现在句法、语音、语义、语用多个层面上,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一个层面上的不对称,会映射到其他层面上。因此,在考察语言现象时,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文从语义制约和语用焦点角度分析并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语义上,这种不对称现象与“什么”和“都”的相互选择作用及“都”的语义指向有关;而在语用上,疑问特征和焦点特征在句末和句首的共现和分离,或者说不同程度的激活或分离,也与这类现象密切相关。

注 释:

[1]以下四个例句转引自邵敬敏、赵秀凤(1989)。

[2]例(14)~(24)为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改编的句子。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1).

[5]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

(1).

[6]兰宾汉.副词“都”的语义及其对后面动词的限制作用[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8,(2).

[7]董为光.副词“都”的“逐一看待”特性[j].语言研究,2003,

(1).

[8]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6).

[9]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

语言研究,2005,(3).

[10]刘丹青,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8.

[11]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12]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

[1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数学思考,过程与结论,因势利导

 

“果”即结论、结果,即“是什么”的问题。数学学习的过程固然重要,但结论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学习过程,它是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结晶,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更要重视数学结论引导与概括。教学中应精心选取素材,为数学结论的构建营造局势,在结论形成过程准确把握诱导的火候,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多层面组织学生对所发生的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坚持集思广益而不迷失结论方向,巧妙地抓住与结论方向性很强的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数学结论的生成。

一、在猜测活动中追问“可能是什么”。

【案例1】“可能与谁有关?”

“3的倍特征”激趣导入:

师:谁能说说2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师:假若给你一个数数学思考,要判断是不是2和5的倍数,你该怎么做?

生:我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师:只需要看个位吗?其它位上的数字要不要看?

(生慎思后,齐答)不要!

师:看来2和5的倍数特征及判断方法都搞清楚了!受刚才的启发,你觉得3的倍数有特征可循吗?(估计有吧!?)

师:谁来猜猜3的倍数特征可能与谁有关?

生1: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系,你看,2和5的倍数特征就得看个位。

生2: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3:(反对)16个位上是6就不是3的倍数。

师:是啊!13、16、19……好像都不是耶?看来3的倍数与个位是有关系,但不是唯一关系。可能还与谁有更大的关系呢?

生4:估计与十位也有关系,你看,3、6、9是3的倍数,但加了十位的1后就不是了,都是十位上的数字惹得祸!

生5:是的,13不是3的倍数,但33就是3的倍数了,所以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

师:有点道理!如果不止两位数,是三位数、四位数呢?

生5:(接着)那肯定与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位上的数字都有关系。

……

师:你们的猜想不仅丰富,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理性。下面请验证各自的猜想吧!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猜想的世界论文服务。”猜想是激起孩子们探究兴趣,打开思维闸门的突破口。当学生对2和5倍数特征的判断方法有了深入的认识后,老师顺势引出一个问题:“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学生难免会受到2、5倍数特征的启发,去主动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教学目标,老师开展了两个层次的追问:首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与谁有关,这是由2和5的倍数特征发展到3的特征的研究的自然延伸,学生自然会想到与个位有关系,只是迁移起了作用,并不是问题的本质之所在。接着老师顺势引导:3、6、9是3的倍数不错,但如果十位上为1的话,都不是3的倍数了,怎么办呢?会不会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如果仅仅考虑了十位上的数字还不行,与百位、千位……都有关系呀!学生能从对个位数字的关注,扩展到对各位数字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思维过程的发展源于老师对“可能是什么”的追问,自然导入下文的验证活动,水到渠成。

二、在认知活动中追问“究竟是什么”。

【案例2】“到底什么不同?”

“平均分”一课揭示“平均分”的意义:

师:现在有相同的六本笔记本要奖给口算比赛的前三名数学思考,你会怎么分?

生1:每人2本,这样公平。

生2:第一名分4本,其他两人,每人分1本,以突出第一名。

生3:我觉得按3,2,1这样分比较合理。

师:那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数字不同。

师:哦,你发现数字不同,请你具体说说数字上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

生1:第1种方法分得是2、2、2,第2种方法分得是4、1、1,第3种方法分得是3、2、1.

生2:第1种分法每个人都是2本,第2、3种分法每人的本数不相同,但也有道理。

生3:第1种分法更平均一点,如果分糖果的话,我觉得还是平均一点好。

……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了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平均”,其实第1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谁能来说说你对平均分的理解?

为了导出“平均分”的概念,老师创设了一个如何分奖品的问题情境,而后就是导出结论的过程。看看老师环环相扣的导语,就能明白其良苦用心。“你会怎么分”—“分法有什么不同”—“数字到底有什么不同”,其目的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不断地暗示思考的方向,有序地拓展思维的层次,坚持将“平均分”的概念渗透在物品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在数字特点的观察里,形成在数学现象的分析讨论中。

三、在探究活动中追问“还会是什么”。

【案例3】“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众数”概念初步建立之后:

师:假若我给你一组数据,你会找众数了吗?

生:会!看哪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那个数就是众数。

师:是不是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

生:(迟疑)不一定吧!

师:那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生1:有可能两个数出现的次数是一样的,而且次数是最多的。

师:会不会有这种可能?(生表示有)这时候众数又是谁呢?

生1:(补充)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众数。

生2:(反驳)也许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一次都没出现,我觉得不能叫众数。

师:有道理!其实这时候就不止一个众数了,这两个数都是众数。

师: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那就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一样数学思考,如1次。

师:这种情况会不会?(点头表示会)对呀,这时候谁又是众数呢?

生1:所有的数都是众数。

生2:众数的“众”有“多”的意思,各出现一次能叫多吗?我觉得它没有众数。

……

师:是啊!当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我们找不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时候,那就没有众数。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众数其实有三种情况:即只有一个众数、不止一个众数、没有众数。能理解吗?

理解众数的意义并不难,抓住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中,“次数最多”就不好把握了。为了深入理解“众数”的涵义,老师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是否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那可不一定吧”论文服务。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两种情况:一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不止一个,二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相同。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学生深入其中,把求众数的三种情况剖析得淋漓尽致。

四、在小结活动中追问“应该是什么”。

【案例2】“你觉得应该圈什么?”

教学“通分”后,老师根据板书组织小结:

师:黑板上写的知识点,你看得懂吗?(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建构一遍)

师:老师这里有一枝红粉笔,如果让你把重点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圈起来,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呢?同桌先说一说。

(生交流2分钟,指一生上台圈一圈)

师:别急!你们猜猜他会圈什么?

生1:我觉得他会圈“同分母”,因为只有化成了同分母了才完成了通分的任务。

生2:我觉得他会圈“最小公倍数”,因为最小公倍数是最简洁的公分母。

生3:我觉得他会圈“分数的基本性质”,因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基础,如果在通分的过程中分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那就不叫通分了。

……

(此时生再圈一圈,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这些都是重点,都是大家所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是,只有你们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通分才不会出问题。

这节课的小结,与众不同的是,教师巧妙地利用“圈一圈”的方式,组织学生一同经历了审视和反思知识要点的过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数学思考,此处的“圈一圈”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圈圈而已,而是在老师的两句导语“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和“你猜猜他会圈什么”的引导下,先同桌交流,促进个体对知识点的内化,而后集体交流,展示大家对知识点的思考与关注。从而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构建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顾上述案例,我的想法是:在结论的产生前引发学生多角度猜想,发展思维的预见力;在结论的形成中引导学生深入辨析,增强思维的辨证力;在结论的构建中引导学生自主审视,提升思维的反思力。总之,课堂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是思维发展活动的“导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个契机,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努力打造“深思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詹明道.《名师课堂经典细节》.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2.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3)

关键词:什么 都 主宾不对称 语义制约 焦点

一、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主要用来表询问,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可表任指、虚指、列举、否定等用法。例如[1]: 中国

(1)四处什么也看不见。(老舍《骆驼祥子》)

(2)上海没有一个字的路,大概是通什么路或是什么通路吧。(相声集)

(3)什么故意的绷大价,什么中途倒车,什么死等好座儿,他都没学会。(老舍《骆驼祥子》)

(4)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分二小就好。(老舍《骆驼祥子》)

“都”是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副词,表示总括。吕叔湘(1980)指出了“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前指时,“都”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来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而问句中,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什么”位于“都”前时,“什么”表示任指;当“什么”位于“都”后,“什么”则不表任指,而表疑问或虚指。例如:

(5)这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表任指)

(6)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虚指)

(7)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疑问)

这种由位置的不同造成语义不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与“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对研究对象做了严格的限制,只考察“什么”与“都”共现于单句时,“什么”位于“都”前作句子主语和位于其后作句子宾语两种情况。本文的研究将对我们认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表达特征及“都”的语法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语义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什么”和“都”共现情况的研究综述

“什么”和“都”,一个是常用的疑问代词,一个是活跃的副词。前人对两者都有过详尽的描写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对两者分别进行考察,有些研究会在论述其中一个时稍有涉及另一个,但专门研究“什么”与“都”的文章并不多。下面将对以往相关研究作简单的梳理,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全面的了解。

前人研究“什么”的非疑问时,多数是从共时角度进行描写或探讨该用法与疑问用法之间的关系。丁声树(1961)、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邵敬敏(1989)等学者都对此有所论述。对“什么”与“都”共现的研究也仅限于“什么”表任指时的情况。邵敬敏(1989)在论述“什么”的“全指性”(任指)时提出“什么”后边,谓语动词之前必须有副词“都/也”相照应。他认为“都”表示总括,语义上强调无一例外,适宜于肯定语气。但由于这些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什么”的用法,对为何“什么”表任指必须与“都”类词共现并未做过多解释。

不同于研究“什么”的学者,只描写两者在表任指这一用法时的共现情况,研究“都”的用法的学者,对“什么”与“都”的关系研究要更深入些。他们的研究往往是探讨疑问代词与“都”的关系。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吕叔湘先生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都”与“疑问代词”的两种语序关系:在非问句中,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位于“都”前;在问句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放在“都”后。这两种情况他只是作为义项提出,并没有明确概括。而最早明确指出“疑问代词”(包括“什么”)与“都”共现时用法分布不同的是马真(1983),她指出“都/全”位于疑问代词前后时,“疑问代词”的用法呈现互补分布:如果“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那么,当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或虚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后;当疑问代词表示任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前。这一观点十分有见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马真先生也指明了这一互补的前提是“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但如果“都/全”总括的不是疑问代词,但疑问代词又表示虚指义,如“他们都不愿说什么。”这时,互补分布是否仍成立,在文中作者并未说明,更没有解释其内在原因。本文将对这类句子进行深入研究并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由此可见,以上两个角度的研究,或是侧重“什么”或是侧重“都”,因此对“什么”与“都”共现时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描写还不够全面,理论的解释也尚不充分。本文将同时把握这两者,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二、与“都”共现时,“什么”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义考察

(一)“什么”三种用法的语义概括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什么”之类都称为“不定指”指代词,可以“指示或代替不肯定的事物”,也可“表示任指”等情形。我们可以假设“什么”所指代的对象是集合s { x1、x2、x3、x4…… },这一集合是存在于说话人心里的预设,不一定在实际话语中表现出来。s中元素的具体数目要靠语境来决定,但其离散性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应是有界的,而非无界的。在表任指用法时,“什么”指代s中的任何一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无一例外;在表示虚指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表示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事物;表示疑问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表示说话人自己不知道的而想要听话人回答的事物。在句子中,“什么”的各种用法是如何选择的,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二)“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

1.表任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8)什么都是运数:(国家的兴亡,个人的昌败,都由命运管着,无法抵抗。)(老舍《火葬》)

(9)(真有趣,)什么都不一样。(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10)(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汪曾祺《跑警报》)

(11)(我对杨重说,)“什么都不明白。”(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12)(他张开眼睛,)什么都瞧不见。(钱钟书《上帝的梦》)

(13)无论什么,都不能抑制摧残他。(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

这些句子中,“什么”全部位于“都”的前面,且句子都为陈述句。根据吕叔湘(1980)的观点,这些句子中“都”所总括的对象是疑问代词“什么”。兰宾汉(1988)认为“都”要求“总括全体”,前面被总括的事物一般情况下总是复数事物所以在这些句子中“什么”指代的对象应是复数概念。实际上,“都”在“总括”事物共性之前,隐含着一个“逐一看待”该复数事物的动态过程(董为光,2003)。照此看法,在这里“都”对s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分别进行了选择,要求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都符合谓语描述的事件或状态。即在“都”的作用下,x1、x2、x3……分别与谓语进行组合,并不是作为集合s整体与谓语进行组合的。这样,必然要求“什么”指代的是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而作为一个不定代词,“什么”可以指代任一事物,因而,“什么”就很自然地受到“都”的约束。在与“都”的双向选择作用下,“什么”产生了任指义。

转贴于中国

例(8)~(12)中,“什么”的任指义产生,从语境看,只与“都”的语义制约作用有关。但例(13)中,句首的“无论”对其后“什么”的指代对象也进行了选择,“无论”表示的是无条件性,即对预设集合s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选择都不会影响结果。因此,同“都”类似,“无论”的语义也促使“什么”表示任指。邵敬敏(1989)指出“无论”和“都”的同现,从信息论角度看,其中一个是羡余的,但从交际角度看则起到了强调、加重语气的修辞作用。但“无论”不能单独制约“什么”的指代对象,其后必须有其他连词相关联,而“都”却可以独立对“什么”的指代对象进行限制。中国 lwlm2.表任指的“什么”对“都”的依赖程度 中国

由上文分析可知,“什么”的任指义的产生与“都”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都”在其中的作用,我们将去掉“都”来考察句子的变化。如果句子中“什么”的任指义消失,则证明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去掉“都”后,上述句子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去掉“都”后,句子语法上不成立。例如:

(10')*五味俱全,什么有。

第二类:符合语法,但语义改变,任指性消失。这类句子往往加疑问语调或非是非问的疑问词就变成特殊疑问句,而且这类疑问句出现是有语境限制的,往往是追加句。例如:

(8')什么是运数:(甲:一切都是运数。)乙:什么是运数?

(9')什么不一样。(甲:这两件事情不一样。)乙:什么不一样?

(11')什么不明白。(甲:我有些地方不明白。)乙:什么不明白?

(12')什么瞧不见。(甲:太远了,我瞧不见。)乙:什么瞧不见?

(13')无论什么,不能抑制摧残他 。

除例(13)外,其他句子都可以在语境中表示追加的疑问句,但例(13'),由于“无论”表示周遍性,表示肯定的语气,一般不用于疑问句。

由此,我们得出在“什么都……”结构中,“都”是“什么”任指义产生的决定因素。

(三)“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

“什么”位于“都”后作宾语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疑问,一表虚指。

1.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疑问用法是“什么”的基本用法,具有疑问和指代功能。例如[2]:

(14)你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都干什么?

(16)他们都说了什么?

(17)你都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都骂了什么?

(19)您都关心一些什么呢?

例(14)~(15)中,“都”前存在表示语义上有复数义的词语“每天”“人”“他们”,其后有表疑问的“什么”。前文已经说了“都”表总括时需要指代对象含有复数意义,不考虑与“都”的位置关系。这三句分别代表了“都”的三种语义指向对象:a.普通的复数义名词或代词,如“人”“他们”;b.每np,如“每天”;c.表疑问的疑问代词,如“什么”。例(14)~(16)每句都含有两个可能的语义指向,且其中一个都为疑问代词“什么”。多数学者(吕叔湘,1980;马真,1983)都认为疑问词“什么”应是这类句中“都”的语义指向对象。董秀芳(2002)认为指向疑问代词是一般人看到这个句子时都会想到的意思。她认为疑问词比一般的复数意义的名词性成分会优先成为“都”的指向目标。

例(17)~(19)中,只有“什么”可以成为“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其它成分不具备复数含义,“都”的语义指向对象只能是位于其后的疑问代词“什么”。

2.表疑问的“什么”与“都”的依赖程度

这类句子去掉“都”后,如下:

(14')你每天在干些什么?

(15')人无聊时干什么?

(16')他们说了什么?

(17')你对他干了些什么?

(18')你骂了什么?

(19')您关心一些什么呢?

可以发现改后的句子,符合句法,仍表示疑问,但句子有两点细微的变化。第一,有“都”时,问话人心里预设的“什么”是复数义的,尽管回答人给出的答案也许只有一项内容。但去掉“都”后,除了含有“些”的句子(14')(17')(19'),其他句子中问话人的心中是没有这个复数概念的预设的。这是与“都”的表总括义有关的。第二,改后句子的语气削弱了,因为“都”还可以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徐以中、杨亦鸣(2005)指出,在现实中的句子“都”往往同时具有两种作用,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我们认为,在此类与“什么”共现的疑问句中,“都”表总括的客观义大于表语气的主观义。

据此,我们发现,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疑问用法限制较少,反过来说,“什么”表疑问的用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都”在该结构中,只是稍稍限制了“什么”的指代范围,加强了句子的语气。

3.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什么”的虚指用法是指“什么”指代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某个或某种不确定的事物。

(20)每人都留点什么。每人都留点什么?

(21)他们都不愿说什么。他们都不愿说什么?

(22)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他们都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都成什么了!你们都成什么了?

(24)他都写了些什么!他都写了些什么?

这类句子的结构形式与上文例(14)~(19)相同,但是“什么”却不表示“疑问”而表示“虚指”,这是由语气的不同造成的,即如果把陈述或感叹语气改成疑问语气,句子大多可变为相应的疑问句(如上例右侧)。例(20)~(23)四句均为陈述句,在陈述句中表总括的“都”指向其前的含有复数义成分,分别为“每人”“他们”“他们”。“什么”在句中作宾语,不与“都”直接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什么”往往读轻声。而例(23)~(24)中,马真(1983)认为“都”指代其后的“什么”,所总括的对象是“说话人不大满意的或持否定态度的事物”,语音上要重读。此时,“都”的主观性成分大于客观性成分,即表语气大于表总括,所以“都”能指代其后成分,不受上文所说的非问句中“都”的总括成分需放其前的限制。

4.表虚指的“什么”与“都”的依赖关系

去掉“都”后,句子如下:

(20')每人留点什么。

(21')他们不愿说什么。

(22')他们在挂念着什么。

(23')你们成什么了!

(24')他写了些什么!

例(20')~(22')中“什么”因为与“都”没有直接关系,仍然表虚指,不受影响。例(23')~(24')中“什么”仍表虚指,与有“都”时相比,不满否定的语气有所减弱。

由此可得出,在“都……什么”结构中,“都”对“什么”的表虚指用法的限制分为两种:在陈述句中,一般对“什么”不作限制;在感叹句中,加强“什么”表不满否定的语气。

三、从焦点角度看“什么”的主宾不对称现象

(一)与本文相关的焦点理论

焦点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刘丹青、徐烈炯,1998)。方梅(1995)把焦点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类,她认为在汉语中,句子末尾成分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焦点所在。在没有干扰因素的条件下,随着句子由左向右移动,句子成分负载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宾语通常成为语义的重点。对比焦点是句子中出于对比的目的而被强调的成分。宾语以外的成分如要成为语义重心,那就是对比焦点,要有标志,标志可以是重音、焦点结构词等。正因为有标记,因而信息分布不一定遵循从不重要到重要的原则。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单句本身所体现的焦点,即句法结构所反映的焦点,这既可以是自然焦点,也可以是对比焦点。

.com转贴于中国

(二)“什么”的焦点特征分析

“什么”最基本的用法是作疑问代词,用于特指疑问句。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充当这些句法成分时,“什么”往往成为句子的焦点所在,语音上体现为重音。徐杰(2001)指出,这是因为疑问代词都带有“疑问特征”标记[+q]和“焦点特征”[+f],且这两种特征是在词库中就被规定的,所以是强式的焦点,在疑问句中一般都会自动成为所在句子的焦点。他认为“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产生是由于这两个焦点成分被不同程度地激活或抑制。我们同意他关于疑问代词有“疑问”和“焦点”两个特征标记的论述,同时也认为这两个特征在具体句子中有因为句法语义特征的制约,二者可分离,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的研究还将引入焦点敏感算子“都”,这将影响句子的焦点,并引起一些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中国

(三)“都……什么”(“什么”表疑问)结构的焦点

“什么”表疑问时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作宾语、定语、主语。例如:

(25)什么是你的理想?

(26)这是什么地方?

(27)他说了什么?

但充当这些成分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主语时,仅限于“是”字句[3],而作宾语时则相对自由,限制条件较少。

徐杰(2001)认为特指疑问句中,疑问词是句中的强势焦点。无论疑问词位于特指疑问句中什么位置,它都是句子的焦点。但由于汉语是s-v-o型语言,句尾的宾语往往是句子自然焦点所在,所以“什么”表疑问的强式焦点位置也在句末。当“什么”位于句首表疑问时,如前文所说,句子大多为追加句或谓语动词仅限于“是”,根据沈家煊(1999)“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这一标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什么”位于其他位置时句法上受到的限制最多。

按照上文中的分析,在这一结构中“都”的语义指向“什么”,这其实是由“什么”的强势焦点统摄力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都”所指向的对象易成为句子中的焦点。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本身就具有焦点特征,而同时还具有强焦点统摄力。在例(14)~(16)中,它在与其他复数性成分竞争中胜出,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类结构中“什么”处于表疑问的强势位置,所以“什么”的独立性很强,表疑问几乎不受“都”的限制,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被激活。

(四)“什么都……”(“什么”表任指)结构的焦点

在这一结构中,“什么”被前置至句首,是一种有标记的用法。由于位于句首,脱离了表疑问的强势位置,而“都”语义上的选择作用使“什么”指代集合中的任一元素,这样“什么”疑问特征[+q]被抑制,所以“什么”不表疑问而表虚指。同时,“什么”又为“都”的语义所总括的对象,使其焦点特征[+f]被激活,而这时“什么”的焦点不是自然焦点,而是前文所说的对比焦点,这些句子中的“什么”也是句子重音所在。

由此可见,“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时,“都”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作用使“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受到激活。

(五)“都……什么”(“什么”表虚指)结构的焦点

在例(20)~(24)中,“什么”仍处于句末位置,但是由于句子的语气是非疑问的,“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在例(20)中,句子是陈述语气,“都”的语义指向其前成分“每人”,“每人”往往要重读。例(21)~(22)中“都”指向“他们”,但由于“他们”是代词,指代前文所说过的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属于旧信息,不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所以尽管成为“都”的语义所指,但有时语音上并不需重读。例(20)~(22)“什么”与“都”语义上并不产生直接语义关系,不能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特征[+f]也就没有激活。所以,这三句中的“什么”往往读作轻声。例(23)~(24)中,由于是感叹语气,语气这一强烈的外在因素,使“什么”的焦点特征[+f]被激活,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这一强烈语气的插入比一般句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使“都”的语义指向不同于例(20)~(22),而指向“什么”,此时须重读。

这类结构中,虚指用法的产生与“都”无关,但“都”影响着句子的焦点。当“都”的语义指向“什么”时,“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被激活;当“都”的语义指向其他成分,“什么”的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受到抑制。

四、结语

“什么”和“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词,两者在相互组合时出现了有趣的互补分布现象:位于“都”前的“什么”和位于“都”后的“什么”用法不同;同是位于“都”后的“什么”又因是否受“都”的语义指向而用法不同。

一方面,本文对“什么”与“都”共现下的主宾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如下表:

什么 作主语 作宾语

用法 任指 疑问 虚指

位于“都”前 + - - -

“都”的指向对象 + + - +

对“都”依赖性 + - - -

焦点 + + - +

由上表可知,这种不对称现象表现在句法、语音、语义、语用多个层面上,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一个层面上的不对称,会映射到其他层面上。因此,在考察语言现象时,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文从语义制约和语用焦点角度分析并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语义上,这种不对称现象与“什么”和“都”的相互选择作用及“都”的语义指向有关;而在语用上,疑问特征和焦点特征在句末和句首的共现和分离,或者说不同程度的激活或分离,也与这类现象密切相关。

注 释:

[1]以下四个例句转引自邵敬敏、赵秀凤(1989)。

[2]例(14)~(24)为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改编的句子。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1).

[5]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

(1).

[6]兰宾汉.副词“都”的语义及其对后面动词的限制作用[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8,(2).

[7]董为光.副词“都”的“逐一看待”特性[j].语言研究,2003,

(1).

[8]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6).

[9]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

语言研究,2005,(3).

[10]刘丹青,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8.

[11]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12]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1.

[1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4)

1.从简单开始,尝试阅读

初一学生缺乏阅读的习惯,不懂阅读的方法,读书时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善于思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阅读,使他们从容易获得的成功中增强信心。我的具体做法是先确定阅读提纲和问题,让学生带着提纲去阅读,带着问题去思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看书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学会如何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了解什么,弄清什么,学会什么。比如,我布置学生阅读“平方根”这一节内容时,要求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去阅读和思考:(1)已知一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5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你能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题吗?如何用式子来表示?(2)什么叫一个数的平方根?你能举一例子吗?(3)每一个数都有平方根吗?有几个?为什么?(4)什么叫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5)你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吗?你有哪些方法?开始时,阅读提纲可以详细,问题可以比较简单,随着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提纲可由详到简,问题可由简到难,直到学生自列提纲,自我阅读,自我思考。

2.形成能力,自我阅读

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教科书,归纳本节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上课时同学之间直接相互交流、讨论,看谁归纳得更准确、更简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第二阶段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教科书、做教科书上的有关练习、思考阅读问题的基础上,将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先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切磋,甚至争论,教师要注意观察,不要发现问题就上台讲解,以免影响学生思考。如我在讲“二次根式”(第一教时)时,给学生提的问题是:(1)什么叫二次根式?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是二次根式吗?为什么?(2)二次根式的实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这个特征有何作用?(3)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讨论激烈,在回答问题(3)的时候意见不一,有的说等于a,有的说等于-a,还有的说等于±a。这时我没有直接给他们结论,而是让他们讨论、思考,再举例说明,最后学生们通过讨论、举例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有时候等于a(当a≥0时),有时候等于-a(当a

3.区别能力差异,指导课外阅读

勤奋向上的学生决不会满足于仅从教科书上得到有限知识,他们还会自觉地阅读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不断地拓宽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使部分学生更快地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一般学生,我根据教学进度,经常向他们介绍合适的数学参考书,动员学生去借阅,并在学生的自学时间里进行辅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些反应较慢、知识薄弱、性格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的学生,我主动地接触他们,关注他们阅读的全过程,鼓励他们与周边的同学切磋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个别落后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阅读辅导,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尽快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我将他们组成一个课外阅读小组,在一定的时间内指定他们阅读同一本参考书,要求每个人对其中一部分内容书面准备好读书报告,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听,听讲的同学在听完后提出问题,由主讲的同学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成绩,潜在的智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和发展。

通过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学习中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和对数学学科的恐惧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在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数学知识和技能,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面向未来,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生学习的本领。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5)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10.什么是SCI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6)

博士论文是博士生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英国大学对博士论文的要求一般都有明文规定,核心的内容是对博士论文创新性的要求。博士论文必须是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价值。论文正式提交前主要是导师把关。多数学生是逐章地将论文交给导师,由导师认真负责地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再由学生修改,一般要经过数次修改,直到导师满意后论文才能正式提交。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比较简单,通常由两个评委和一个主席组成,但必须有一个校外评委。校外评委由系主任推荐,学校决定。校外评委在英国是一种通行制度,同一专业的硕士论文通常由校外评委统一评分。当校外评委在英国是荣耀的,他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主席是中立的,在答辩过程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他可能不是本学科的专家,但熟知规则、程序和政策,他的作用是确保答辩过程严格、公正、可信和一致。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但仅评委和学位申请人参加辩论。答辩会没有固定的议程,一般在论文提交后1—3个月答辩会才能举行。学生不用宣讲论文内容,因为评委已仔细研读,并准备了大量问题。答辩会一开始就是提问,有的评委可能按论文顺序提问,另外一些评委则按主题来提问,也有个别按页进行提问。论文答辩时间则视评委的感觉和博士生的表现而定,通常3—4小时,也有进行1整天的。导师一般不参加论文答辩,如果需要他提供一些事实,在被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参加。

可见,博士生要掌握有关专门技能,对研究领域有较宽知识面,了解研究方法,对学术有原创性的贡献,论文答辩就是要证实博士生是否符合这个标准。因此,论文答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但答辩也给博士生提供就论文与专家交流、解释和辩论的机会。论文答辩主要考查三个方面:是不是你自己的工作;你所做的工作有什么价值;是否应该授予博士学位。虽然不同评委将采用不同方法检查论文,但有一些常规评价标准,如论文各章节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完整性;论文工作量至少要相当于核心刊物上全文发表的两篇论文;论文版面要符合专著出版的要求,等等。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创新点和学术贡献,以及论文必须是自己的工作。

论文答辩实际上是面试,主要是测试博士生的知识面,考查博士生对论文的理解,确定选题的深度和学术价值。一般答辩都要提几十个问题,一些常规答辩问题可分以下几类:

(1)对文献和研究现状的了解。对论文第一章的文献综述要求非常高,博士生必须对本领域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有详细的了解,对本领域的关键文献要进行综述。这方面的问题如:你的工作与学科有什么联系?你的发现与文献报道有何联系?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能否列举出本领域三篇最重要文章?你对本学科发展史有哪些了解?本领域最新进展是什么?

(2)方法的合理性。恰当的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评委对此非常关注,提出的问题有:本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是什么?你如何描述你的方法,为什么你决定采用这种方法?你为什么没有用别人常用的方法?为什么别的方法不能成功?你如何知道你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你能重做你的工作,你会采用哪些不同的做法?

(3)论文创新点和学术贡献。这方面的内容是评委考查的核心,所提出问题包括: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问题值得你研究?你凭什么去获得博士学位(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新发现)?你的工作创新点是什么?你的论文对学术有什么贡献?你将在哪里发展你的工作?你论文的,哪个部分可能发表(鼓励学生上学期间发表文章,但不强调数量)?

(4)应用价值。常见问题有:你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什么?谁是你想像中的用户?谁是你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你的工作在什么情形适用?你的工作如何推广到更大范围?

(5)工作展望。常见问题有:通过做博士论文你学到了什么?什么是你工作的薄弱环节?你将如何改善你的工作?你预计本学科今后五年会有哪些发展?你如何对本学科的长期发展做出你的贡献?

(6)具体业务问题,这里不一一列举。

学生必须对提出的所有问题给出满意的回答,最后由评委决定学位授予的情况。这里有6种可能的决定:①立刻授予博士学位;②小的修改后授予博士学位(3个月内完成);③修改补充后授予博士学位〔6个月内完成);、④在12个月以内重新提交博士论文;⑤立刻授予硕士学位;⑥在12个月以内重新提交论文,授予硕士学位。如果你的论文需要修改,你会被告知如何修改,何时提交。在有些情况下需要重新面试。

(二)衡量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核心就是学位论文的质量。对照英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尤其是论文答辩过程中评委对论文质量的严格把关,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1)导师招生时必须有具体研究课题及足够的经费,因需而招,并不是因为有资格就招,因此学生一人学就有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

(2)导师应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指导学生认真修改,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送审。

(3)导师可以建议论文送审的专家,但具体评审专家由系或学校学术委员会确定,甚至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基金的通讯评审办法进行匿名评审,杜绝论文评审中的人情风。

(4)改变论文答辩程式化模式,把论文答辩会开成对学生知识面和创新点的全面考核会,请本领域学术造诣高的专家在详细阅读论文后对学生进行面试式论文答辩。

(5)切实实行论文修改制度,除一些创新成果突出的论文可立即授予博士学位外,多数论文应按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分别给予3个月到1年的修改时间,并对修改情况进行严格检査。

什么是数学论文篇(7)

关键词:什么 都 主宾不对称 语义制约 焦点

一、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主要用来表询问,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可表任指、虚指、列举、否定等用法。例如:

(1)四处什么也看不见。(老舍《骆驼祥子》)

(2)上海没有一个字的路,大概是通什么路或是什么通路吧。(相声集)

(3)什么故意的绷大价,什么中途倒车,什么死等好座儿,他都没学会。(老舍《骆驼祥子》)

(4)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分二小就好。(老舍《骆驼祥子》)

“都”是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副词,表示总括。吕叔湘(1980)指出了“除问话以外,所总括的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前指时,“都”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来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而问句中,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什么”位于“都”前时,“什么”表示任指;当“什么”位于“都”后,“什么”则不表任指,而表疑问或虚指。例如:

(5)这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表任指)

(6)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虚指)

(7)这孩子都不怕什么?(“什么”表疑问)

这种由位置的不同造成语义不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与“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对研究对象做了严格的限制,只考察“什么”与“都”共现于单句时,“什么”位于“都”前作句子主语和位于其后作句子宾语两种情况。本文的研究将对我们认识“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表达特征及“都”的语法意义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语义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什么”和“都”共现情况的研究综述

“什么”和“都”,一个是常用的疑问代词,一个是活跃的副词。前人对两者都有过详尽的描写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对两者分别进行考察,有些研究会在论述其中一个时稍有涉及另一个,但专门研究“什么”与“都”的文章并不多。下面将对以往相关研究作简单的梳理,使读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全面的了解。

前人研究“什么”的非疑问时,多数是从共时角度进行描写或探讨该用法与疑问用法之间的关系。丁声树(1961)、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邵敬敏(1989)等学者都对此有所论述。对“什么”与“都”共现的研究也仅限于“什么”表任指时的情况。邵敬敏(1989)在论述“什么”的“全指性”(任指)时提出“什么”后边,谓语动词之前必须有副词“都/也”相照应。他认为“都”表示总括,语义上强调无一例外,适宜于肯定语气。但由于这些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什么”的用法,对为何“什么”表任指必须与“都”类词共现并未做过多解释。

不同于研究“什么”的学者,只描写两者在表任指这一用法时的共现情况,研究“都”的用法的学者,对“什么”与“都”的关系研究要更深入些。他们的研究往往是探讨疑问代词与“都”的关系。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吕叔湘先生实际上已经指出了“都”与“疑问代词”的两种语序关系:在非问句中,表示任指的疑问指代词位于“都”前;在问句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放在“都”后。这两种情况他只是作为义项提出,并没有明确概括。而最早明确指出“疑问代词”(包括“什么”)与“都”共现时用法分布不同的是马真(1983),她指出“都/全”位于疑问代词前后时,“疑问代词”的用法呈现互补分布:如果“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那么,当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或虚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后;当疑问代词表示任指时,一定在“都/全”之前。这一观点十分有见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马真先生也指明了这一互补的前提是“都/全”总括的是疑问代词,但如果“都/全”总括的不是疑问代词,但疑问代词又表示虚指义,如“他们都不愿说什么。”这时,互补分布是否仍成立,在文中作者并未说明,更没有解释其内在原因。本文将对这类句子进行深入研究并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由此可见,以上两个角度的研究,或是侧重“什么”或是侧重“都”,因此对“什么”与“都”共现时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描写还不够全面,理论的解释也尚不充分。本文将同时把握这两者,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二、与“都”共现时,“什么”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义考察

(一)“什么”三种用法的语义概括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什么”之类都称为“不定指”指代词,可以“指示或代替不肯定的事物”,也可“表示任指”等情形。我们可以假设“什么”所指代的对象是集合S { X1、X2、X3、X4…… },这一集合是存在于说话人心里的预设,不一定在实际话语中表现出来。S中元素的具体数目要靠语境来决定,但其离散性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应是有界的,而非无界的。在表任指用法时,“什么”指代S中的任何一个元素,表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无一例外;在表示虚指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表示不知道、说不出或者根本无须说出的事物;表示疑问时,“什么”指代S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表示说话人自己不知道的而想要听话人回答的事物。在句子中,“什么”的各种用法是如何选择的,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二)“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

1.表任指的“什么”与“都”的语义关系

(8)什么都是运数:(国家的兴亡,个人的昌败,都由命运管着,无法抵抗。)(老舍《火葬》)

(9)(真有趣,)什么都不一样。(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10)(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汪曾祺《跑警报》)

(11)(我对杨重说,)“什么都不明白。”

(12)(他张开眼睛,)什么都瞧不见。(钱钟书《上帝的梦》)

(13)无论什么,都不能抑制摧残他。(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

这些句子中,“什么”全部位于“都”的前面,且句子都为陈述句。根据吕叔湘(1980)的观点,这些句子中“都”所总括的对象是疑问代词“什么”。兰宾汉(1988)认为“都”要求“总括全体”,前面被总括的事物一般情况下总是复数事物所以在这些句子中“什么”指代的对象应是复数概念。实际上,“都”在“总括”事物共性之前,隐含着一个“逐一看待”该复数事物的动态过程。照此看法,在这里“都”对S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分别进行了选择,要求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都符合谓语描述的事件或状态。即在“都”的作用下,X1、X2、X3……分别与谓语进行组合,并不是作为集合S整体与谓语进行组合的。这样,必然要求“什么”指代的是集合S中的任意元素,而作为一个不定代词,“什么”可以指代任一事物,因而,“什么”就很自然地受到“都”的约束。在与“都”的双向选择作用下,“什么”产生了任指义。 例(8)~(12)中,“什么”的任指义产生,从语境看,只与“都”的语义制约作用有关。但例(13)中,句首的“无论”对其后“什么”的指代对象也进行了选择,“无论”表示的是无条件性,即对预设集合S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选择都不会影响结果。因此,同“都”类似,“无论”的语义也促使“什么”表示任指。邵敬敏(1989)指出“无论”和“都”的同现,从信息论角度看,其中一个是羡余的,但从交际角度看则起到了强调、加重语气的修辞作用。但“无论”不能单独制约“什么”的指代对象,其后必须有其他连词相关联,而“都”却可以独立对“什么”的指代对象进行限制。

(二)“什么”的焦点特征分析

“什么”最基本的用法是作疑问代词,用于特指疑问句。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充当这些句法成分时,“什么”往往成为句子的焦点所在,语音上体现为重音。徐杰(2001)指出,这是因为疑问代词都带有“疑问特征”标记[+Q]和“焦点特征”[+F],且这两种特征是在词库中就被规定的,所以是强式的焦点,在疑问句中一般都会自动成为所在句子的焦点。他认为“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的产生是由于这两个焦点成分被不同程度地激活或抑制。我们同意他关于疑问代词有“疑问”和“焦点”两个特征标记的论述,同时也认为这两个特征在具体句子中有因为句法语义特征的制约,二者可分离,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的研究还将引入焦点敏感算子“都”,这将影响句子的焦点,并引起一些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三)“都……什么”(“什么”表疑问)结构的焦点

“什么”表疑问时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作宾语、定语、主语。例如:

(25)什么是你的理想?

(26)这是什么地方?

(27)他说了什么?

但充当这些成分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主语时,仅限于“是”字句,而作宾语时则相对自由,限制条件较少。

徐杰(2001)认为特指疑问句中,疑问词是句中的强势焦点。无论疑问词位于特指疑问句中什么位置,它都是句子的焦点。但由于汉语是S-V-O型语言,句尾的宾语往往是句子自然焦点所在,所以“什么”表疑问的强式焦点位置也在句末。当“什么”位于句首表疑问时,如前文所说,句子大多为追加句或谓语动词仅限于“是”,根据沈家煊(1999)“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多,至少也一样多。”这一标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什么”位于其他位置时句法上受到的限制最多。

按照上文中的分析,在这一结构中“都”的语义指向“什么”,这其实是由“什么”的强势焦点统摄力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都”所指向的对象易成为句子中的焦点。在特指疑问句中,“什么”本身就具有焦点特征,而同时还具有强焦点统摄力。在例(14)~(16)中,它在与其他复数性成分竞争中胜出,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类结构中“什么”处于表疑问的强势位置,所以“什么”的独立性很强,表疑问几乎不受“都”的限制,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被激活。

(四)“什么都……”(“什么”表任指)结构的焦点

在这一结构中,“什么”被前置至句首,是一种有标记的用法。由于位于句首,脱离了表疑问的强势位置,而“都”语义上的选择作用使“什么”指代集合中的任一元素,这样“什么”疑问特征[+Q]被抑制,所以“什么”不表疑问而表虚指。同时,“什么”又为“都”的语义所总括的对象,使其焦点特征[+F]被激活,而这时“什么”的焦点不是自然焦点,而是前文所说的对比焦点,这些句子中的“什么”也是句子重音所在。

由此可见,“什么”位于“都”前作主语时,“都”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作用使“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受到激活。

(五)“都……什么”(“什么”表虚指)结构的焦点

在例(20)~(24)中,“什么”仍处于句末位置,但是由于句子的语气是非疑问的,“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在例(20)中,句子是陈述语气,“都”的语义指向其前成分“每人”,“每人”往往要重读。例(21)~(22)中“都”指向“他们”,但由于“他们”是代词,指代前文所说过的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属于旧信息,不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所以尽管成为“都”的语义所指,但有时语音上并不需重读。例(20)~(22)“什么”与“都”语义上并不产生直接语义关系,不能成为“都”的语义所指,焦点特征[+F]也就没有激活。所以,这三句中的“什么”往往读作轻声。例(23)~(24)中,由于是感叹语气,语气这一强烈的外在因素,使“什么”的焦点特征[+F]被激活,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这一强烈语气的插入比一般句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使“都”的语义指向不同于例(20)~(22),而指向“什么”,此时须重读。

这类结构中,虚指用法的产生与“都”无关,但“都”影响着句子的焦点。当“都”的语义指向“什么”时,“什么”的疑问特征[+Q]受到抑制,焦点特征[+F]被激活;当“都”的语义指向其他成分,“什么”的疑问特征[+Q]和焦点特征[+F]都受到抑制。

四、结语

“什么”和“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词,两者在相互组合时出现了有趣的互补分布现象:位于“都”前的“什么”和位于“都”后的“什么”用法不同;同是位于“都”后的“什么”又因是否受“都”的语义指向而用法不同。

一方面,本文对“什么”与“都”共现下的主宾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如下表:

什么 作主语 作宾语

用法 任指 疑问 虚指

位于“都”前 + - - -

“都”的指向对象 + + - +

对“都”依赖性 + - - -

焦点 + + - +

由上表可知,这种不对称现象表现在句法、语音、语义、语用多个层面上,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一个层面上的不对称,会映射到其他层面上。因此,在考察语言现象时,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文从语义制约和语用焦点角度分析并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语义上,这种不对称现象与“什么”和“都”的相互选择作用及“都”的语义指向有关;而在语用上,疑问特征和焦点特征在句末和句首的共现和分离,或者说不同程度的激活或分离,也与这类现象密切相关。

注 释:

以下四个例句转引自邵敬敏、赵秀凤(1989)。

例(14)~(24)为笔者根据收集到的语料改编的句子。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参考文献: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邵敬敏,赵秀凤.“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1).

马真.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J].汉语学习,1983, (1).

兰宾汉.副词“都”的语义及其对后面动词的限制作用[J].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8,(2).

董为光.副词“都”的“逐一看待”特性[J].语言研究,2003, (1).

董秀芳.“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2,(6).

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 语言研究,2005,(3).

[10]刘丹青,徐烈炯.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8.

[11]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