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2: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1)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2)

一、教育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的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对认知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对认知领域的影响十分的深远。由他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称作是日内瓦学派。从他的理论中能够随处可见唯物辩证法的影子,他主张应该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研究。他认为儿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相关知识,是建立在儿童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上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主要对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

传统的认知理论与认知科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构成了知识。通过这一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获取这样的现实现象。这种朴素的观点将我们的感官比喻成了照相机。然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碰到了许多的概念问题。之所以会碰到许多概念问题,是因为这一观点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而建构主意的观点则认为建构是以服务其自身为首要目的的。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对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控制,因为这样能够方便主体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对那些与之相背离的或者是会产生干扰的事物进行排除,并能够控制自身所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而该模式则只可以包括与主题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会对怎么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进行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去逐渐的适应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协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然而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然而因为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有着较为巨大的差别,农村小学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的数量不多,很多学校仅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的机房,上机时只能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之间差别更大,一般情况下城镇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然而农村的孩子不用说使用,有很多甚至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上课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例,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在第一次上机时,打开电脑后,很多孩子都呆坐在板凳上,动也不动,全部都看着笔者,笔者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使用啊?”他们的回答简直令笔者哭笑不得——“老师,我们不敢摸”“老师,我怕弄坏了”……

(一)相关领导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到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成为高考、中考科目,因此,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大多数的教师则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使得他们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长期受狭隘思想的束缚,往往也会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抵触。还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则因为怕花钱、怕麻烦、怕政绩难以凸现等,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力度。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始终处于一种没有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做保障的状态。也正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资金匮乏、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建设模式与农村小学不适配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这是一个另人揪心的现实状况。“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的人机比平均为22:1,而且学习与学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的巨大,好的学校为5:1,最差的却为84:1。有很多的学校在上课时都是两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上课,这样很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农村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设不到位,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太差,硬件设备的扩充和升级较为困难;校园网的建设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此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的跟进。基本现在的学校都是自行承担电费,如果学校承担不了这部分费用,那么久不能够保证计算机运行,或者是只能够在上课时才能够使用。同时学校联通互联网的费用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很多学校处于经济上的原因,都会采用较小的带宽,当学生上网时会经常造成堵塞。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紧张、管理松散

因为各种原因,现有的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近几年新一代的从计算机教育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却又基本没有几个愿意回乡的,同时他们还不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去进行支教。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资紧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应急”培训,也很难满足如今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求。

此外,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降低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直接导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效果的低下。

(四)教研不到位,后劲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效益。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基本都只是在探讨课程的内容选择,而不是对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等环节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知识点的孤立学习上,很少去考虑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很少对计算机的具体过程与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去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师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仅堵塞了教学研究的渠道,而且也不利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前进的后劲。

三、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许多禁锢教育发展的陈旧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的信息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领导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让教育改革有一个真正的质变。想要落实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仅要统一思想,从而形成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还需要认清信息时代的特点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对学校内信息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的改革、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的转变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来作为支撑,但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构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开源节流,还应该广辟渠道:(1)积极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到政府的投资,并要积极的争创信息网络示范性学校;(2)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学校结构进行调整,对学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3)要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要积极的争取致富能人的捐助;(4)必须要能够综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例如发动师生勤工助学创造资金;自我维护设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金;通过学校校园网与因特网、宽带网联通,下载资料,有效利用免费资源;组织师生制作课件,建设资源库;借用、刻录上级电教部门和周边学校软件资源,巧妙利用他人资金。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3)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之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问题,由于课程本身教学难度的问题,我们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难以让学生理解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往是采取重复和复习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一般会进行反复讲解,在学生产生问题以后也会重复处理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例如,在教学篮球的时候,由于教师本身不是篮球专业毕业的,对于篮球的理解和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都有限,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文献,收集一些文字、视频、声像素材等等,再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了Flas和PPT课件,在教学开始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了这些收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然后又通过学生在实际教学课之中去打篮球,让学生试着去感受篮球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技术,也因此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篮球的控球、运球、带球快跑、跑中急停以及投篮技术等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当然这也是由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力量和高度的发育还没有达到篮球运动的要求,因此,在实践课中教师又将原本大小的篮球换成了小篮球,让学生试着去回忆视频教学中的一些动作,以及教师的演示动作去进行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重难点的辅导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尝试,更多地去实践。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需要,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发展为依据,在良好地实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第一,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良好的理论认识。学生学习体育,也可以从理论上去了解体育,包括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及产生的根源,体育运动赛事,体育运动对人们的作用等,通过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的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世界杯”“N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来丰富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扩大学生的视野。第三,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以一些新式的体育运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展示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以及健康生活的爱好。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各式各样的文化都得到了更新,体育运动亦是如此。在现今的一些新兴体育活动中,以攀岩、跳伞、跑酷等体育活动为代表,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体育运动风采和对体育锻炼的执着。教师通过展示人们进行的攀岩、跳伞、跑酷等相关的视频内容,可以丰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3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4)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用户分析河南省现有中小学4917所,按照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初步统计到2015年,城市(含县镇)中小学将增加到5383所,共计增加466所。河南省大约有中小学教师3万多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95%以上,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决定了我省整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努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又不能都离岗学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也不能惠及每一个人。显然,远程网络学习方式因其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多样化、个性化、灵活性,成为终身学习的最佳方式,满足了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以微课程为单位的MOOC环境应运而生。MOOC的规模大,优质学习资源多,必将成为在线学习以及网络课程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面向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为在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让他们掌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掌握以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发展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处理信息能力,强化学生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各项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世界的奥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教学内容分析MOOC环境中教学内容根据中学信息技术新课标组织,按课程模块划分学习内容,共分为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介绍、文字处理方法、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等七个模块。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设计

下面根据1.3节划分的知识模块,从选择MOOC环境、设计教学视频、设计学习活动、学习过程评价设计和嵌入式学习支持设计等五个方面介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设计。

(一)选择MOOC环境首先为微课程选择合适的平台,该平台应满足既能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又能让学习者随时自己的课程,经过对MOOC环境的分析比较,Udemy提供了一套课程平台和课程管理工具,满足本文的需求,最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采用了Udemy课程平台作为微课程的平台环境。Udemy是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成立于2010年,该平台允许用户创建属于自己的课程。UdemyMOOC平台分为课程管理和课程制作两部分内容。Udemy中的课程管理允许者可以通过个人课程主页,按照自己计划自由规划课程的开展,每一门课程都存在于一个独立区域,在该课程学习的用户如同进入了一个专门、独立的课程区域,可以查看课程信息、讨论相关话题、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MOOC环境,课程制作功能简单易用,既能降低对教师计算机技术能力的要求,也在课程设计中给予了高度的提示。

(二)设计教学视频根据知识点内容决定采用录屏软件、手写板、数位板、电子白板、摄像机、手机、相机、PAD、PPT、“小故事”等制作手段来制作。

(三)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包括个人学习活动、人际互动活动以及社会化联动活动。个人学习活动包括观看微课程视频、完成练习、下载相关支持材料、记录笔记(在笔记区)等内容;人际学习活动包括提问和回答(在提问区)、在本课程内与他人交流等内容;社会化联动活动包括通过邮件方式和通过微博或微信互动。

(四)学习过程评价设计学习过程评价内容包括有无评价和评价内容。

(五)嵌入式学习支持设计微课程的学习支持材料包括微课程视频、参考教材、个人笔记、课堂讨论、微博、作品展示、课程共享等内容。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实现

(一)微课程MOOC功能模块本文在Udemy中创建的7个微课程功能模块包括,以下分别介绍。课程提纲模块:课程者需要先创建一个基本的课程提纲,将课程分划分成几个章节,每个章节中包含几节课这类信息全部数理清楚。资源模块:课程者可以为每一节课添加包括课程资源,其中视频、音频、pdf文档、演示文稿、文本、压缩文件等一概支持。测验模块:Udemy提供了编辑测验试题,设置习题的答案,成绩反馈等功能,学习者可以同时查看自己和其他人对于这道题的完成情况。问答模块:支持URL、图片、嵌入HTML等,学习者可在这块区域随时提问或者回答别人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回答。笔记模块:每一节课的内容页面包含了笔记页面,学习者在学习内容的同时记录笔记。聊天模块:Udemy中设置了聊天模块,允许师生之间进行讨论。通知模块:课程者话题、课程安排或者学习要求的重要途径。

(二)微课程视频的制作微课程视频的“背景效果”、“媒体效果”、“背景音乐”等内容利用PowerPoint制作,然后利用其导出功能,生成.wmv格式的视频文件。视频旁白使用PremiereCS6录制,并在其中进行视频合成片头和片尾制作。

四、Udemy环境下创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在UmdeyMOOC环境中实现,本课程未来可以与国家微课程平台连接,并形成一定的辐射效应。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微课程评价机制为了评价微课程建成后的效益,以下几个参数应重点关注。

(一)参与微课程学习的人数本文的初衷是紧密结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特点,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微课程设计为背景,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学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等优势,探索在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为中小学教师打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河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同时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一个研究案例。所以,在线人数决定了本课程的效益。

(二)微课程的互动性本文结合河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这些潜在学习者的学习环境,适用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所以,互动程度是评价本课程效益的一个非常关键依据,从学习者互动程度可以看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学习者能够针对微课程中的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在给予回答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给予回答,其他学习者也会积极回答问题,给出自己观看微课程后的建议,以促进微课程MOOC环境更好地完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5)

摘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 如何运用好“三通两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 让农村学校的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空间、学习容量上带来很大改变, 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更好地呈现课堂教学内容, 也要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让数学教学更丰富多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三通两平台; 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班班通; 微课程;

1 前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 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一大潮流, 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标志。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也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产生变化。同时,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也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更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模式, 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整合。

2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年来, 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许多学校在教学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并购置大批先进的教学媒体设备, 甚至有些学校还设立了微机室。然而, “一支粉笔一张嘴, 一块黑板讲一天”的情况仍然是要面对的现实。当农村的学生还在努力认真学习电脑的基础知识, 教师还在学习如何制作教学课件时, 城市里的学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每天都面对大屏幕中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进行学习;当农村实现班班通时, 城市里的学生已经可以利用各种移动设备, 和教师以及同学在线进行交流和讨论。现在, 农村学校虽然已经拥有实验室、音乐室、图书馆等六大功能室, 但是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始终处于跟进状态。

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政府部门每年都会拨给学校一定资金用来购买教育技术装备, 然而事实上很多学校购置教育技术设备的经费仍是杯水车薪, 很难满足实际需求。这些年来, 许多大城市已经在大力推广翻转课堂、微课等依托网络平台的新的教学模式, 人手一部移动终端设备, 而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 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另外, 由于一部分领导没能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没有深入到教学第一线, 对学校的技术设备配备情况不了解, 也不够重视, 即使知道一些情况, 也不理会, 不制订解决方案。

资源存在浪费问题部分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掌握不够好, 操作不熟练, 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 再加上课上操作不熟练, 不但严重浪费时间, 还让学生产生反感;学生课下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来完成预习、巩固和拓展,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观念上无法及时改变, 无法预知信息化教学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 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唯一办法就是时间加汗水, 致使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明显落后;习惯了传统的黑板课堂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 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能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 以至于学生越来越厌倦学习。另外, 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这些都是花架子, 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根本不适用于农村教育, 反倒会浪费时间, 导致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及推广受到很大阻力。

针对信息化课程教学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 很难调动学校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性由于信息技术不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科目, 在进行考评过程中也未将其列为主要考核项目, 考试结果更不会影响绩效评价, 因此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失去对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发力点, 从而使信息化教学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中, 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以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而两平台指的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全面落实三通校园网建设根据上级指示,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校全面建设校园网络系统以及网络教学系统, 同时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 以及网络教学空间人人通, 解决了联网最后一公里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名师工作室, 其中包含教学理念、学科思想以及教案和学案, 同时包含特色课程和课题研究, 还有教育案例和论文园地等具有特色的内容, 不但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 也开辟了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路径。而对于学生来说, 可以随时进入校园信息平台, 建立自己或班级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建立高效服务的两平台两平台所指的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这两个平台的建立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 使资源配备及服务形成集约化, 做到信息共享;其次, 通过开发的应用系统, 使数据变得更精准且具有动态性, 从而为地方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进行多种学习方式创新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习方式的创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让教育教学不再只局限于课堂上, 而是要让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

1) 情景化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利用其独有的优势创设形象而又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可以从中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教学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充分运用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 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 也可以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 还能够与专家进行交流谈话, 从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难题。

4) 探究性学习: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自主选择课题, 通过上网预览, 对问题形成基本认知和了解, 然后通过分析加以论证, 从而决定最终的课题。

5) 创新性学习:通过创建创客教育团队, 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并强化教研及科研工作, 分别建立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个人创客教育空间, 将教学成果分享到空间中, 在做到教学成果共享的同时, 还能推动学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6) 微课程学习:通过媒体设备制作微视频, 利用网络将录制好的视频按照学科类别分别共享到网络平台, 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观看、重复观看, 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还可以将教师的微课教案分享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自学结合课内指导的教学方式, 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 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可以加强学生协作探究的能力。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化措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莫测的想法, 是因为它脱离了实际。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数学要尽量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生活经验和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 也就是说, 数学应该接近生活, 数学问题要更加生活化。所以, 要选取实际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 重视其对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几何图形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 可以利用媒体设备制作课件, 通过实际物体抽出其形态以及位置, 并对点和线以及面和体进行突出显示, 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几何图形的形态, 凸显其本质的特点, 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思想转化过程。如在“方位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出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物品的图案, 之后将这些图案的颜色等与数学无关的全部抹去, 让图形更加清晰, 以此来引发对图形的思考和研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但能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整合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 因此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 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 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以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指导, 将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如“相遇问题应用题”这一部分, 它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常是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相遇以及相向, 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准确描述同时出发和运动速度等问题, 学生也很难理解, 没有办法掌握知识要点。而教师通过媒体设备的运用, 并结合生活实际, 以动态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这一过程, 让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空间的整合利用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及班级圈进行交流分析, 方便知识点的共享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通过网络和空间及班级圈, 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上传到个人空间及班级圈, 把作业发到班级圈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还可以通过班级圈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如果有课堂没掌握或掌握不清楚的, 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查看教师空间或班级圈进行查阅学习, 或者和教师及同学进行在线互动和探讨, 有重点地解决遗留问题、拓展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关注班级圈监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和课任教师及其他家长共同交流、沟通, 达到及时了解、监督和管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6)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跟上时展的步伐,从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以充实他们的头脑,完善语文知识结构,便于将来在运用时能够随心所欲但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较多,而版面和课时有限,很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理想效果。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它能融合人量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利用网页课件、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在丰富教学内容、开拓知识视野的同时,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

比如,在进行游记散文《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教学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维也纳森林。上课时可利用网页课件进行交流展示,分为景色、人小、作用等几个小组进行。通过交流展示,很多学生说出了教材以外的知识,尤其是谈到维也纳森林的景色时,很多学生列举了发生在维也纳人与森林之间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学生人声朗读了描写森林的优美句子或段落。这种教学方式,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突出语文学科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它需要学生从语文的本质上去感知语文知识除了基本的字、词、句、段、章等知识的学习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感知文章的立意、结构、思想,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心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情感。要想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将课程资源通过音画作品、动画、电子绘本等形式的展示,为学生创设特殊的语文情境,有效激活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

比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时,由于北方学生对济南的了解不多,仅仅通过文章阅读很难感悟到济南冬天的美。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济南的冬天的视频简介,通过对视频的欣赏,学生全面了解到:济南的冬天是那样的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这些美丽的景色,启迪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抒发了学生对祖国人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尤其是对那些词语、写作手法的运用理解得入情入理,人人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写作教学,突破作文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原则对教学目的有了明确的定论,那就是教学是为了运用我们教师必须遵循这一教学原则,本着教学是为了学生运用的宗旨,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其中,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平台,通过写作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语文实践运用技能。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支持,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遇到问题可以到网上进行查阅,解决写作教学中的疑难,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主题为保护环境写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人自然所遭受的伤害,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工厂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物的视频人们过度砍伐森林的视频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视频,生活、建筑垃圾随意丢弃的视频等资料视频中有的通过数字说明的方法阐述了我们的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有的通过动植物灭绝情况告知人们人自然被破坏到什么程度。那些令人震撼的视频、惊人的数字,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学生在字里行间之中表露出对破坏环境的人的憎恨,由衷地产生一种保护人自然的使命感这种写作教学,既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人人提高了写作教学质量。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微翻转”;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

我们已经步入微时代,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微课,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微翻转”学习方式概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微翻转”学习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教学课堂中,尽量不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的同时,保障信息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在课堂开始之前,将其录制为简单的微课形式,可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等,并且可以在微课中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传统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差异性,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质量与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对于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学课堂显得过于容易;对于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教学课堂略微显得有点难。然而,“微翻转”学习方式的应用,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进度以及要求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二、“微翻转”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意义

(一)个性化的学习

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自主性,由此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出发,自主地调控微课视频,合理地安排微课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顾及学生差异性的问题,真正地实现分层次的学习。

(二)巩固课堂知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的演示,学生则忙于做笔记,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结束后,学生往往会存在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微课可以供学生进行随时查阅、复习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而且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由此保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丰富教学内容

“微翻转”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视频内讲述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微翻转”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可利用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每一个学生、家庭都配备手机以及电脑等,为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文本以及网络访问等提供可能性。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之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而后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促使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地进行预习活动,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第一时间向教师反馈,教师则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微翻转”与课堂教学方式的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制作,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重难点。由于微课具有再现功能,由此教师无需放慢教学进度,只要确保中等程度学生可以理解便可。因此,可以节约更多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真正存在且有深度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与引导,促使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在讲授“吃豆子”效果的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录制动画的微课视频,而后向每一个学生发放视频,教师可以按照正常进度继续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以此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综上所述,微翻转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分层次的教学,是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