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药剂学教学论文

药剂学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2:46

药剂学教学论文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1)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较易理解的内容,可选用此方法。在上课前几天,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检索文献,收集与该内容有关的资料,写出教案,制作幻灯课件;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由任课教师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指正。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片剂的辅料等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查阅文献资料,走上讲台讲解,老师点评。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其主动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既强化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问题式教学法

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由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始用于医学教育,现已成为一种较为多用的教学方法[3]。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通常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对药剂学中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难懂及涉及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的章节内容,可采用PBL教学法。其实施,可以是教师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及自学,再通过听课、得出问题的初步答案;或者是在课后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已学内容,进一步加强知识理解,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然后,教师通过参与、引导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见解,在归纳总结中加以详尽解答,完善问题的答案。比如在药物制剂稳定性章节内容中,老师事先给出问题:维生素C容易发生氧化,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或降低其氧化,提高其稳定性?学生带着问题查阅、思考,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对问题有了更清晰地认知。在片剂的制备这部分内容授完后,老师给出问题:阿司匹林易水解,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制备阿司匹林片?学生们带着问题,温习所学内容,同时也综合了药物制剂稳定性章节的内容。以问题促进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直观教学法

药剂学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涉及制药机械设备,内容较抽象难懂,如压片机的工作原理;胶囊的填充;安瓿的喷淋等。平时加强素材的收集,充分利用多媒件技术,制作药剂学多媒体课件,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可以更形象、仿真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加深感性认识,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组织学生到药厂参观学习,加深对生产设备的感性认识,如一步制粒机、混合机、多冲压片机等,了解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2)

以我校药学院2007级药学专业1班为对照班,以2班为实验班,每班人数各40人。

1.1教学方法实验班选用崔福德主编的全国高等教学药学专业第7版规划教材《药剂学》中固体制剂(8学时)作为这次PBL教学法尝试的内容,学生每10人分为1个组,每组1名教师,共4组、4名教师。首先由4名导师共同组织提出问题,然后由各位教师提前1个月布置给学生,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班教学过程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教材、大纲内容与实验班相同。

1.2教学过程对照班的学生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为主,将该章的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信息中获取知识。实验班的教学中,首先由4名指导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协商、组织并共同提出本章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并将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问题:(1)固体制剂的共性是什么;(2)简述倍散的混合方法;(3)片剂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4)片剂的崩解机制及常用辅料。第二部分问题:(1)说明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应用价值;(2)说明片剂制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止措施;(3)简述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应用前景;(4)说明制备片剂和胶囊剂的异同。第一部分问题要求4组学生都必须解决。每个组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第二部分问题中,学生每个组针对性的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具体操作方法:(1)各个组抽签决定解决第二部分里的问题;(2)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每个组针对所抽到的第二部分里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做讲授的课件,准备10min的讲课内容。(3)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学习,最后选出二个优秀小组,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1.3教学评价和效果

1.3.1以无记名的方式对2007级药学专业两个班的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大于70%的学生认为PBL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拓展,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1.3.2由4名教师共同出一份小结测试题,在两个班都结束本章内容学习后同时进行测试。结果,对照班中成绩54~88分,平均成绩78.3分;实验班中成绩67~94分,平均成绩86.5分。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2讨论

PBL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本章知识测试成绩来看,采用PBL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改变了以往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情况,让学生有机会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2.1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传统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可以与教师提问交流,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查资料和讨论等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增加了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影响学生的性格及其行为。

2.2PBL教学法对师生的要求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能力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学生从准备回答问题的资料开始就要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找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3)

模块化教学将药剂学内容按照剂型进行分模块教学,同一模块下的剂型按照工艺流程进行联系。药剂学在模块划分方面常见的是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体制剂及其他剂型。每个模块内各剂型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多采用图表法及画工艺流程图法,使繁杂的教材知识系统化、直观化。图1是固体制剂中散剂、颗粒剂、片剂与胶囊剂生产工艺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将孤立的单元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多媒体教学

每个工艺针对性制作与设备配套的PPT课件,在多媒体辅助器材的作用下,对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进行讲解。教师应摒弃机械的灌输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分析、实施和总结,老师则充当配角,指导、配合学生。以片剂的压片过程为例:首先,借助图片将压片机进行分解,介绍结构。其次,通过网络收集各工艺的动画,讲解压片的过程。最后,过网络收集或药厂拍摄各种制剂设备,播放视频再次巩固教学效果。

三、学生机械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遵循讲解示范—巡视指导—训练纠正—分组讨论的授课模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熟悉操作步骤,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设备的操作要点和过程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从而掌握实习生产中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某类剂型的生产工艺流程学习结束后,教师根据《中国药典》,提供具体某个药品的处方、工艺和质量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生产合格的药品。引导学生自发、探索性地进行操作,鼓励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成因。

四、企业见习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药剂学 教学体会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6-01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药剂学是针对药物制造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根据药物理化性质不同、体内吸收代谢特点不同,还根据要达到治疗的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要求,需要在药物的生产加工中采取合适的处方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适合的剂型及给药途径,来形成药物制剂。同时,也应该满足药物本身的储存、运输的要求。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生命科学和其他相关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药剂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基础理论方面,20世纪50年代,物理化学尤其是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的一些理论被应用在药剂学领域,产生了一些药剂学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理论、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在药物新剂型方面,产生了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脉冲式制剂等新剂型。给药途径也由原来单一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扩展到了粘膜给药、透皮吸收给药、腔道给药等多种途径。在制剂新技术方面,也产生了脂质体技术、包合物技术、球晶制粒技术、微球技术、微囊技术、纳米技术及大分子前药技术等。在学科分支领域,也产生了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多学科分支。综合来看,药剂学有了深刻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拓展。多种学科及技术的应用使药剂学的学科深度和广度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药剂学课程教学经验,简要谈谈自己的实际教学体会。

1 实践性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药剂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门学科。很多药剂学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的。中国是世界上开展药物制剂实践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古代中国就已经使用汤剂进行实际的疾病治疗。欧洲药剂学起始于公元1世纪前后,被欧洲各国誉为药剂学鼻祖的格林,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酒剂和酊剂等,称之为“格林制剂”。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而剂型达61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药剂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进入19世纪,法国的医师Pravas首次发明了注射器,使实际的注射给药变得速效和高效。在1886年,Limousin发明了安剖,是注射剂的实际产业化应用更为可行。随着西方科学和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制药机械的发明使得药物制剂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大加强,进一步加强了其实际应用性。除了制药机械,辅料也是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用辅料研究方面,先后开发出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用辅料―微晶纤维素及可压性淀粉、用于片剂及固体制剂常用的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用于薄膜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系列、栓剂基质半合成脂肪酸等。这些功能性辅料的开发,使得药物制剂的产业化发展更加迅猛。通过对以上各方面的实际应用进展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突出药剂学课程的实践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在实践活动中加强药剂学基础知识的形成和积累。

2 知识面广、学科知识更新快

药剂学的整体知识结构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学科知识面广。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属于物理药剂学的范畴,包括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溶解度、溶出速度、渗透压、表面张力、黏度等)、表面活性剂理论、微粒分散系基本理论(絮凝、反絮凝、空间稳定理论、微粒聚结动力学等)、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的化学动力学基础、物理稳定性原理)、粉体学理论(粒子基本理论、粉体流动性、吸湿性、粘附性和压缩性质)、流变学理论(粘弹性、流体基本性质等)。这些药剂学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化学基础上的。涉及到物理化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主要包括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物的制备技术、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缓控迟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给药制剂和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这些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的发展涉及到材料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等学科知识。药剂学所具有的广泛知识面要求授课教师除具有药剂学必备的知识外,还应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知识,才能胜任药剂学的实际教学要求。药剂学的另外学科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如药剂学的第二十二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中,讲到关于基因药物的药物制剂发展,会提及小干扰RNA(siRNA)技术的发展。而siRNA技术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国内外药剂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发展,积极引入前沿的知识来不断充实传统的药剂学知识,使得药剂学的授课即能使学生学习到经典知识理论,又可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

3 传统式记忆与规律性记忆相结合

药剂学内容庞杂,涉及到很多理论、基本剂型、新技术等。采用传统式知识记忆方法,容易产生遗忘。应该从学科本身的规律性来加强记忆。如各类药物制剂都会涉及到概念、基本原理、分类、特点、所用辅料、制备工艺、质量评价等内容。对于各类药物制剂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气雾剂等,可以按照以上规律从各种角度进行总结。在总结完各种剂型后,进行对比,找出各种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发现其内在规律,进行记忆。规律性记忆可以将不同知识体系进行串联、比较,将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有效地集合起来,有机串联成整体,进行记忆。这种记忆具有成片性,不易遗忘。如讲到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时,对于脂质体技术、微囊技术、微球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物技术等,可以根据其原理、发展历史、基本组成、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对于发展历史的总结会使学生对各类新技术有着整体性和脉络性的认识,使得记忆进一步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药剂学的内在规律性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和引导学生加深对药剂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药剂学是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其学科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知识理论更新速度快。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药剂学的教学技能。在传统式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各种新型的规律性记忆新模式,来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崔福德.药剂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快乐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动作、言行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从中感到得到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1]。《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中药学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本科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部分本科生对中药药剂学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本科生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本文就快乐教学法在本科生中药药剂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1.总体掌控、个体分析

在统计里面,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中药药剂学是中药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的是临床病人。如果把中药学专业知识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中药药剂学只是其中一个体。这就要求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相关学科如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及中医中药理论基础等之间的联系。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果把中药药剂学当作一个总体,其中每一章节、每一单元操作、每一中药剂型均可看作是一个个体。如果把中药剂型作为总体,固、液、气及半固体剂型即个体。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体掌控、由总体到个体,再到总体。

2.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黄甫全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原理性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注入式等。第二层次是技术性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第三层次是操作性教学方法。中药药剂学是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较多,其教学方法应采用多元化模式。如以讲授法或注入法讲解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以实验法或演示法介绍制剂单元操作及制备工艺流程,以启发式或讨论法分析制剂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以讨论法或练习法学习中药药剂学中涉及的基本公式及计算等。另外,在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亦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相对积极、和谐、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教学过程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教学系统,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知识量、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形象性[3]。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幻灯、视频、动画,甚至广告及国内外新闻报道等让学生接受到立体的新知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如利用图片介绍剂型及设备,采用动画展示工作原理及制备工艺[4],通过视频了解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等。在讲到具体剂型时,可结合电视、电影广告,如板蓝根颗粒、速效救心丸、咽立爽、蜜炼川贝琵琶膏、小儿退热贴等。有时亦可结合国内外新闻报道如毒胶囊、塑化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等。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5],不断探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简单、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老师快乐教、学生快乐学,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晓亮.快乐教学方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6):16-17.

[2]王英姿,杜守颖,张胜海.《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19):73-74.

[3]李莉.多媒体技术在本科生物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信息技术,2013:230-231.

[4]徐华玲,吕华瑛,崔维响等.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 40-41.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6)

    

目前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均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在分析该课程现阶段比较普遍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与学的互动性不够,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不去主动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1.2  教学手段固定 中药药剂学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部分结合实验教学,学生在固定的理论教学或有限的实验操作中很难将所有的剂型一一熟练掌握。因此就需要在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其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

1.3  教学内容滞后由于教材编写的相对滞后,有些内容过于陈旧繁杂,重点内容不够突出,有些内容和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不相适应。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更新,在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当的授以本学科进展概况和前沿理论,以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从多方面对教学进行改进

2.1  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

2.1.1  案例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的各种制剂技术的讲解过程中,每种方法的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了解这些理论的同时,如果能结合具体的实例以加深印象,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中药的提取与精制方法时就778论文在线  / 可以针对一种常用的中药,以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取,以所需要掌握的不同精制方法一一举例,如水提醇沉,醇提水沉,澄清吸附,树脂富集等。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精制成分,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以加深各种方法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

2.1.2  类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难免会造成枯燥的感觉,学生在每次相对较长课堂教学时间内很可能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在讲解专业理论的同时,可以适当的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来类比。如在讲解泛制法制备丸剂时可以类比于“滚雪球”,在讲解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之一抗氧剂所起的作用时,可以类比于其为保护主药的“挡箭牌”等等。这样的类比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也能加强记忆,使学生对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

2.1.3  流程教学法中药药剂学由于其剂型丰富,每种剂型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多而散,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这门课程虽然没有深奥的理论,但应用较困难,所以考试也就难考出好成绩,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使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把各个章节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图表的形式将药剂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再用“流程图”的形式给同学介绍:内容简介(介绍一章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制备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学生通过比较可较容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2.2.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仍是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手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工具相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仍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紧密跟随教师的上课思路,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所讲解的内容。另外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也保证了学生能有时间对讲解内容进一步消化,增加了课堂的节奏感,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

    

另外,在中药药剂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是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这些内容板书无法形象地表达,这时就需要结合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ppt(power point)幻灯片能够以图片、表格、动画、声音等多种方法将制剂中的一些设备、流程、制备过程等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感观认识,加强记忆。因此,在中药药剂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这些方便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

2.2.2  “实物”教学中药药剂学所涉及的剂型非常的多,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剂型都通过实验的方式得以验证,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上市成药的展示,加强学生对某些剂型的感官认识,特别是一些非常见的新剂型,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2.3  参观教学中药药剂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制剂的生产,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工业生产的条件有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某些常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工业化大

生产的过程进行了解,于是参观一些制药企业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也可以以影像(dv)的形式将某些剂型工业化大生产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以使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也是在学校有限的实践教学条件下,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很好补充。

2.2.4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巩固和验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操作方法。如可以预先给学生实验主题,如某个制剂的制备,然后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行确定实验方法并实施,最后在教师指导下作出实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药剂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医院中药制剂;问题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283;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6-0061-03

Abstract: Hospital TCM preparation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TCM characteristic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ceive popularity among doctors and patients. Combining with hospital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CM preparation, and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task driving learning (TDL) to teaching of hospital TCM preparation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heir exploratory and innovative spirit ,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ospital TCM preparation.

Key words: hospital TCM preparation;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task driving learning (TDL)

医院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下,经过医院历代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提炼、研制而成的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药品,体现了医院中医药特色的传承与发扬。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使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医院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医院中药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医院中药制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医院中药制剂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医院制剂室教学平台。以往医院制剂室教学多采用粗放式的带教模式,实习教程缺乏将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制剂室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带教过程中教师欠缺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系统引导,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甚至到实习完毕,学生对医院制剂工作及操作技能仍处于一知半解阶段,教学质量不高,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制剂室成立于19世纪80年代,一直承担北京市部分中医药院校和医院制剂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根据医院制剂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教案设计和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将现代教学方法运用到医院中药制剂教学中,以此提高医院中药制剂带教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的医院中药制剂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1 教学方法的分类与定义

1.1 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突破了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将学习方法由被动转为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1]。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把学习内容设计到实际问题的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使学习者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1.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 driving learning, TDL)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一定的信息资源,通过接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此方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有很大不同,该教学法体现了以完成任务为表现、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特征,适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等综合能力[3-4]。

2 教学方法应用

将PBL与TDL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到医院中药制剂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及实训操作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1 理论知识培训

中药制剂理论知识培训涵盖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等相关学科,各学科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中药制剂理论知识体系。理论知识培训应避免以往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可运用问题为导向教学法。教师可带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的医院制剂室中进行实践观摩,让学生在观摩中体会开展制剂工作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学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主线,引导学生较快地抓住理论知识学习的要点。问题情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促动因子之一,可提高学生深层次的学习能力。例如,丸剂剂型制备的教学,可在制剂室丸剂车间内开展实践观摩。我院制剂室有水丸、水蜜丸、蜜丸等剂型,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些丸剂剂型在定义、特点、生产配制、质量检验、加工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通过在实践中观摩探索、查找资料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并整理学习报告,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中药丸剂分类和制备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

2.2 法律法规培训

作为中药制剂专业技术人员,时刻要有“依法制剂”的意识,需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规程》等与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和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法律法规学习教条性强,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可采用PBL教学法,将法律法规条款融入到日常实践工作中,并设计出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主动学习和思考。例如,某院制剂室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或再注册批件规定私自添加制剂辅料。学生经过讨论,掌握应该依据何种法律法规条款及如何处罚等。案例分析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认识到法律法规学习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

2.3 实训操作培训

作为产学合作的核心环节,实训教学是检验并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具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作用[5]。

在学生已全面掌握中药制剂相关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采用TDL教学法开展实训操作。在实训中熟悉、掌握制备中药制剂的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制剂理论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中药制剂实训操作任务,使学生在执行中,运用接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能力。例如,中药软膏剂制备实训设计,教师仅给学生提供配制制剂所需的原辅料,让学生根据剂型要求和原辅料的性质,设计制剂配制工艺等并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执行任务中,运用先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继续查阅资料,从而补充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

此外,在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学生可以参与到制剂室日常工作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制剂室现代化生产模式,掌握生产中制药设备的使用操作,为学生今后快速胜任制剂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制剂室现代化生产离不开制剂配制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让学生置身其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3 讨论

医院制剂室具有“小而全”的特点,例如,我院中药制剂室,加工中药制剂近150种,配制中药制剂剂型10多种,使用中药制剂加工设备70余种。让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期内较为全面地掌握中药制剂理论精髓并能实现基本操作是教学重点。PBL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快速掌握学习主线,并可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减少实习过程中理论教学时间,更能侧重于实训操作,有助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TDL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执行任务中将通过PBL教学法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验证,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TDL教学法也可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

上述2种教学方法与LBL教学法比较,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医院中药制剂教学中进一步实践并研究。但医院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研发涉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明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心血管科研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1):87-88.

[2] 徐静.药剂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40-41.

[3] 周冬菊,牛睿祺,张延萍,等.任务驱动法对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81-23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