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综合材料论文

综合材料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5:11

综合材料论文

综合材料论文篇(1)

(1)陶瓷材料应用各个材料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改革,陶瓷艺术也跟着不断发展,与传统的技术相比,现在的陶瓷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使用的材料比较单一,只有泥土一种材料,而现在的陶艺家们选择原材料的种类开始逐渐增多,他们不单单采用泥土这种单一的材料,开始发掘其他材料与陶瓷组合,比如说,金、木、石、铜、钢、铁、银等,这种组合材料制作的陶瓷具备更好的表现力。每一种材料在陶瓷艺术中所起的作用都不相同,陶艺家们能够认识到各个材料的作用并将其添加到陶瓷艺术中,足以说明他们开始认识到各种材料在陶艺中的重要性,了解想要转换陶瓷的形象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进行。陶艺家们这种想法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其审美的心理,同时还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为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结合起来提供充分的条件。

(2)在创作过程中综合材料的突破

材料,对于一个陶艺家来说就是制作一个产品的基本因素,它承接陶艺家的意念。陶瓷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陶艺家的意念。因此,陶瓷产品的原材料不论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都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所成型的陶瓷产品已经具备新的意义。美国有一位大师,他的一生都奉献给艺术的创新,他放弃了单纯使用一种材料的方法,将多种材料结合起来,或刷,或贴,或拼,或印,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作品,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具备独特的风格,他就是美国知名艺术大师劳森伯格。艺术的创造,可以从改变材料做起。以前,人们认为陶瓷原材料只有一种,那就是泥土。因此,无论陶艺家们如何改进陶瓷技术都无法更进一步。现在,陶艺家们意识到,陶瓷制作改进不应该只从技术上更新,还可以创新陶瓷材料,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陶艺家们开始注重材料的运用,他们不再单一地使用泥土,开始在泥土中加入塑料、石材、金属、木材、玻璃、水泥、纤维等,将这些材料综合运用起来,从而为整个陶瓷市场带来一个新的面貌。以前,陶艺家们不重视的黄泥巴、三合土、匣钵土也可以广泛用于陶瓷制作中,并逐渐成为制作陶瓷的好材料。综合材料的出现,为陶瓷创作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3)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综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不同语言的材料综合起来。因此,不同的综合材料都具备其自身特有的肌理、色彩、质感。材料的不同组合方法决定了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具备不同的视觉效应。因此,我们在制作陶瓷产品过程中可以寻找不同的综合材料,使综合材料可以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艺术品的构成元素不应该单一,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坚硬的铁元素,温暖的木质元素,透明的玻璃元素,哪怕我们仅仅加入木质元素这一种,木质品种的不同,所构成的艺术品也不相同。然而,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加入综合材料并不是说可以任意添加材料,我们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注意其中的关联性。比如说,我们可以在陶瓷产品中加入木质品,但是此结合过程不可以随机选择,为了更好地体现二者的对比性,我们可以将木质品通过合适手法加工后再融合到陶瓷品中。不同的综合材料,加入到陶瓷创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创作中的局限性,扩大陶艺家的思维,丰富陶艺家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具备不同特征的产品。当然,陶艺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去选择材料,他们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特征。具体运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天然材质的运用。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很明显是天然形成的。天然岩石经过风沙侵蚀以及地壳运动之后在自身内部结构不变的同时,外形部分有所变化。经过长时间的风沙洗礼,它们会形成更适应自然的特征。如何使这种天然材料与陶瓷艺术创作结合起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天然材料经过环境琢磨已经具备一定意义,在与陶瓷品结合时需要从不同的肌理、质感、色泽中找到切合点。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找到其关联性,比如说木质的选择,木质与陶瓷结合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雕琢,表现出木质肌理与陶瓷质感的对比性,从而让作品具备更强的深度。第二,人工材质的运用。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从而生产出另一种不同的物质就是人工材质,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技术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对提炼出的金属进行一定的化学、物理加工,或者是对其施加复合材料,从而使其具备双重性质。所形成的物质有其天然的一面,也有人工的一面,正因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从中感悟到自然与现实的双重力量。总而言之,如何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源于陶艺家的构思,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也将大不相同,在陶瓷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结语

综合材料论文篇(2)

(1)木质材料的介入

木质材料的选择范围较为广泛,因为木材本身的花纹肌理就具有装饰效果。木材可以制作出细腻、精致的感觉,并且色彩的种类也具有多样性,因而选择的空间范围也就相应扩大。木材介入到现代陶艺有铆、榫以及拼接等手法,这种木质材料的运用不仅仅局限在单一木材和简单的制作工艺上,使很多陶瓷不能烧成的想法变为可能。乔阿诺曾说过:“木材常使其本身成为生命的、冲突的、喧扰的表现,它那种细致柔和的感觉,清新的木质香味,总能有一种想去亲近的感觉,似乎它本身拥有强大的亲和力。”就像现代陶艺和木质材料的搭配,就是陶艺家对陶器、瓷器就情感和观念在整体表达的需要,也是现代艺术影响的必然结果。在一些作品当中,因为摆放效果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作品空间,所以陈设的位置和排列组合的方式都是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由HannaEhlers设计的家居装饰品APU,是木制(胡桃木、橡木、白蜡木)底座和陶瓷容器构成。Apu在视觉上极具禅意,并且能够实现托盘、花瓶等器物所具有的功能。这里的木质材料带给人一种温暖的心理效果,和瓷器的素美效果相映成趣。由EladKashi设计的餐桌,酷似一只大盘子分成了六份镶嵌在桌子上,盘子的形状初看起来给人一种怪异的感受,但这件作品却是木质镶嵌的经典案例,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任意进行六份或多份的分割组合排列。选择符合陶瓷材质和色彩、器质的木质材料对于现代陶艺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艺术家要选择适合陶瓷作品的木质材料,并尽可能使用火烧、切割、拼接等多种手法,找到适合于陶艺作品的装饰手法。

(2)石质材质的介入

由矿物集合而成的石头,是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其石质质感也是不同的。根据其质地、硬度和密度分为不同的石材,如大理石的质地细腻、润泽、色彩纯净,给人恬静的感觉;花岗岩坚硬、密度较大,则给人粗犷、豪放、朴实的印象。同样作为硬质材料的石质材料,与陶瓷的结合就显得有些生硬。在现代陶瓷的创作中,利用陶瓷釉质的细腻和光滑与石材的粗犷质感相对比,石质材料不同于木质材料,一般不能进行随意的组合切割,主要是作为配饰使用。石材的自然形式感,和经过思想加工过的陶艺相加组合形成一种美妙的搭配。石材的凿痕其本身就具有自然的肌理效果,这种材质的美感可以达到整体效果上的统一,作品主题是“停止回忆”,一只粘土做的手仿佛是在拒绝象征着大门的石材,而两边的粘土装饰则是大门的装饰,心门被上了锁,拒绝一切的诱惑和不快,颜色也很是统一。图4中石材被刻意割开来,石材的体量感刻意给人一种稳定、厚实的感觉。红色的釉面也是和乌黑的石面相对比,形成一种反差感。这种组合只适合于进行概念重置的介入,所以一定要考虑好内容以及形式感,不然很容易做得粗糙或者介入得不成功。

2人工装饰材料

人工装饰材料,顾名思义指的是天然物之外的材料,比如金属、玻璃和其它的复合物。材料和技法承载着艺术家的观念,这种观念和过去不同,在当代艺术家的实践中开始深化,也转变了单一的材料使用。材料的应用是为了更深刻地丰富作品的艺术语言,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金属材料的介入

金属材料介入到现代陶艺作品中,不同的金属材料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金属具有光泽性、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金属也出现了不同的类别,如从最初的青铜、铁到钢、不锈钢、锡等,并且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美感效果。如:铜的材质给人厚实、深远的感觉,它质地细腻,可以铸造很小的部件,肌理丰富、美感独特。日本陶艺讲究古朴的气质,追求归于自然的宁静。竹田有恒的作品都是在釉下进行金箔的贴制,这种釉里金彩让人感觉大方、古朴。建筑设计师张永和根据北方农民将晒干的葫芦刨开后用来舀水、淘米的习俗,设计了“瓢”系列陶瓷餐具。它以陶瓷和不锈钢为主体,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割得到所需要的弧形,并制成形状大小各异的碗碟。葫芦一劈两半掏空就是瓢,概念清晰、操作简单。瓢的形状是从自然转化为人工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气质。将传统元素应用到新产品的设计上,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并欣赏其价值所在,这样的设计是设计师经过对传统元素挖掘、思考后的作品。

(2)玻璃材料的介入

玻璃材质与陶艺作品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玻璃作为辅助的装饰材料,还有一种是作为釉质材料直接作用于陶瓷表面。玻璃是不同的原料熔制而成的,制成玻璃的原料有石英、长石、白云石等。玻璃的一些特点和陶瓷相近,可以呈现出高雅、通透的艺术形式。玻璃比陶瓷更加透明,透入光照的效果使颜色更加丰富,玻璃材质的美学价值也就得到了认同。克里斯丁娜•波丝维的有洞的裙子,这是在陶瓷和玻璃各自烧成后粘结起来的,表现了一种静谧的美感。玻璃材料装饰陶瓷的身体,表现出了孩童的天真可爱。田中美佐完美地诠释了陶瓷和玻璃结合的器皿设计,他设计的器皿高雅、简洁,玻璃的底座衬托温润的陶瓷,在半透明和全透明之间游离,两种材质自然融合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

3结语

综合材料论文篇(3)

【关键词】综合材料 观念性 题材研究

处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语境下,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奇特,甚至荒诞不可理解,都体现了艺术家的观念性,只不过它的表现不易被观者理解罢了。随着综合材料绘画技术的不断应用,创作媒材范围的无限扩大,有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免简单拼凑材料,画些不知所云的作品。因此,艺术家除了要不断寻求综合材料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材质表达,作为深刻的创作意图,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关注材料媒介艺术性和观念性的创作题材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准确系统地“解读”媒材,使它为作品的创作主旨服务。

一、艺术观念性的题材分析

为何艺术家要讲究材料和技法?或许综合材料最初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材料与众不同的美。将它们重新组合与构成是很有难度的,但当我们完成此阶段探索,并没有大功告成,因为通过已知材料和技法呈现综合材料创作中的观念性和思想性,表达对当下社会的生存思考和人文关怀才是根本。至此,题材和主旨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在力透表象的反省中,观念性包含着艺术家对材料感觉的敏锐和渗透。如果观念性题材的材料作品再包含社会人文价值,往往极易引起公众反响和观者共鸣,引起人们对自身、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思考。这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审美功能,更具有参与社会、净化人类心灵、反思人类行为的功用。这样看来,艺术材料中包含的主题与它所涵盖的社会性、情感性和人文情怀是不能忽略的。

从现有的综合材料艺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成功案例中抽丝剥茧,分析卓有成就的中外现、当代艺术家的思考角度和观念方位,可以将综合材料观念性的题材研究分为三个方向:

(一)历史和社会题材。关注过往历史风云,以及当下社会的本质与价值、尊严与精神信仰,着重对现实的批判与关注,例如艺术家运用综合材料深层次关注和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人类精神世界的缺失、生存环境的恶化等。

以真实事件与艺术家的人生观为切入点,历史画的价值就在于借助历史真实表现当代艺术家的认识、观念和艺术追求,即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我国军旅画家陈树东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作品《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择以材料和油画综合表现渡江大军在船工的协助下乘风破浪、势不可挡的史诗般历史事件。为营造强烈的战争氛围,画中人物、船帆、浪涛用大块泼墨完成,这种以“写意”的方式表现历史,摆脱就事论事的局限,把严肃的战争主题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另外在绘画语言、绘画材料方面也有所创新。

(二)情感题材。关注艺术的情感意味,通过材料语言中的不同暗示,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印记,以此带给观者别样的视知觉感受。

一个优秀的材料艺术家,为了准确表达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或社会事件的不同看法,往往要敏锐地捕捉材料特质。艺术家基弗生于具有沉重历史背景的德国,为了表现痛苦和追索意味,他选择包括油彩、照片、模型、沙子、石头、铅、稻草和泥土在内的有机材料描绘充斥悲怆“德国基调”的废墟般风景。作品《纽伦堡》中,基弗用粗粝的肌理表现满布车辙的焦土和昏暗的乡村小道,远处燃烧的火苗和渐渐消散的烟雾很自然使人联想到刚被盟军飞机轰炸过的德国。巨大的画面、“合理”的材料语言以及复杂的肌理赋予作品主题和艺术观念以鲜明的情感宣泄。

(三)文化题材。文化和思想表达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宇宙后得到的大智慧,通过材料符号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必定承载着艺术家自觉反思本民族文化智慧中对待万物的思想情怀,这种大智慧势必有别于工业化的科学思想。

我国知名艺术家王怀庆的作品尺幅很大,物象和材料选择简练,色彩基本介于黑白灰之间。出于对江南建筑的白墙黑瓦和亭台回廊等传统建筑的理解和吸收,他作品中的构图和色彩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样式。作品《天工开物》,显示出艺术家深以民族传统文明为荣的心态,甚至在有意识地借民族语言传达这种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表达一种“人与天合,物方可开,天者,自然也”的观念。另外,如作品《房中房·红色之床》《没有家的家具》等,体现了王怀庆将古典家具材料符号和认同感转化成艺术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一种深蕴文化意味的特殊气息。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文化题材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二、创作主题的确立与延展

自古希腊、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艺术创作就有明确的主题。进入20世纪,“主题”渐渐淡化,不被谈论。到了当代,它的重要性又被深刻理解。

综合材料创作主题的确立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一,决定于艺术家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对艺术的理解及感觉。事实上每个人创作最初都是基于兴趣使然;其二,取决于个人擅长开辟什么样的主题内容,有人擅长大题材,有人擅长小品;其三,基于艺术家对多样材料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尤其是对材料媒介的多元表达手段及形式语言的熟悉程度。

虽然很多人都不会轻易触碰不了解的门类,但伴随日益纯熟的艺术技能和观念思维,我们还是提倡艺术家多给自己布置一些新课题。例如,接触自己并不熟悉但有意义的主题,尝试新的材料媒介和有意思的艺术形式语言。尽可能在未知领域探索,多尝试“实验性”创作,这样才能不断延展和充实创作内容和意义。

(注:本文为大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的观念性探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SK18)

参考文献:

[1] 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 马路.材料与表现[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 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综合材料论文篇(4)

以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题为例,选择题中出现的材料大致可分为文字、图片、数据等三大类。各类材料通常出现在题干中,也有一些材料以备选项的形式出现。

1文字表述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及外文翻译资料等。

例1 (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思路与技巧:依据材料,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应由天子一人的是非观转变为学校公论。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与“天下为公”的理念相契合。题干文字与正确选项中均有一个“公”字,这也可以看做一种微妙的联系。正确答案为C项。

易错点分析:答题时,如果将“学校”与“民”混为一谈,就会误入歧途。其实题干所引材料并不涉及君民关系,因而B、D两个干扰项应予排除。

归类链接:福建文综卷第15题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材料,要求提炼出“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的结论。福建文综卷第16题节录《唐律疏议》的内容“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要求从中得出“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这一选项。广东文综卷第12题要求概括孟子言论的核心思想,即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海南历史卷第4题将《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的“契丹省”与“辽阳行省”相对应。海南历史卷第5题所引用的《农政全书》中的材料“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说明当时南方经济比北方更有优势。

例2 (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27题)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思路与技巧:从材料中“唤醒”、“说服”、“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正确答案是B项。

易错点分析:苏格拉底实际上已经放弃“维护公民生存权利”而慷慨赴死,所以A项可以先排除;当时的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而不是贵族专权,所以可以排除C、D两项。

归类链接:北京文综卷第20题考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全国文综卷第14题引用《瀛环志略》中评述美国及华盛顿的旧材料,要求得出徐继“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这一结论。海南历史卷第9题要求概括梭伦抒情诗中表达的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及政府兼顾平民和贵族利益的方针。海南历史卷第11题引录英国文学家菲尔丁所述的商人们“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这一社会现象,探求“商业资本发展迅速”的原因。海南历史卷第14题以魏源《海国图志》为材料考查美国的制度。海南历史卷第20题提供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言论,判断相应的时间“新经济政策时期”。海南历史卷第25题提供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评论“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要求根据“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判断,提出的外交方针是“求同存异”。

例3 (天津文综卷第2题)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思路与技巧:诗中的关键句是“卖丝籴新谷”,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正确答案为A项。

易错点分析:将文学作品中的“东家”、“西家”理解为农业、手工业家庭,就会误选C或D项。

归类链接:北京文综卷第16题引录张维屏的诗句“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考查《海国图志》。天津文综卷第6题引用“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考查这些现象发生的时代(1912~1927年)。重庆文综卷第14题引用周《逢邻女》中的诗句“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考查这种具有开放性的女装样式流行的时代(唐朝)。

例4 (海南历史卷第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思路与技巧:A项出自《长安志》,描述的是唐代长安崇仁坊街市景象;B项出自《隋书•食货志》,反映东晋、南朝时期建康的赋税繁重;C项出自《都城纪胜》,反映南宋临安商业繁荣;D项出自《南齐书•魏虏传》,体现北魏旧都平城的布局规划。对考生而言,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正确答案为C项。

易错点分析:忽略“一街辐辏”、“备置官司”、“坊”等关键词均容易导致误选。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B项中的商业贸易活动主要由官府掌控,繁重的赋税导致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

归类链接:安徽文综卷第14题从几则言论中选择属于维新派的一项(“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重庆文综卷第18题要求选出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论述“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例5 (浙江文综卷第14题)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思路与技巧:按照辩论的逻辑,同为汴都,既然“无一家燃薪者”,那么赐“柴”何用?合理说法是B项。

易错点分析: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先排除C项。A、D两项对解题仍构成较大干扰。以片面、偏颇的思维,容易错选A项。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题中所述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仍能得出此结论。不仔细研读材料,容易错选D项。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

归类链接:浙江文综卷第18题考查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等标语最早出现的时间(九一八事变前后)。北京文综卷第17题漫画所示,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以中文和外文参照考查漫画作者抨击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图。

2数据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主要包括数字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

例6 (江苏历史卷第2题)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思路与技巧:扇面图明确显示进士出身于士族、寒素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当时社会的三个主要阶层,而71%、16%、13%又说明比例悬殊。正确答案为D项。

易错点分析:怎样看待士族子弟占71%这一比例?依据士族子弟仍占多数这一事实否定科举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错误的,“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更是偏激之说。排除A、B、C项。

归类链接:全国文综卷第17题以柱状图形式显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要求分析其原因(经济政策的变化)。福建文综卷第24题提供1968~1999年黄金价格曲线图,要求判断20世纪70~90年代与经济相关的正确推论。

例7 (福建文综卷第20题)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思路与技巧:从图表所示“较快增长的年代”对应20世纪80年代中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定A项正确。

易错点分析:基础知识薄弱,对备选项所体现的时间记忆混乱,可能造成解答错误。

归类链接:山东文综卷第15题,要求从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中选择代表英国的曲线。

例8 (广东文综卷第17题)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时间 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

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

2841342270,000

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

382,617284360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思路与技巧:表格中数据很多,读题后应筛选保留“20世纪20年代”的时间和会员人数大增的湖南、湖北、江西三地。这正是北伐战争所经历的时间和波及的主要地区,而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正确答案为C项。

易错点分析:如果不顾历史事件的时间,或者简单地将南昌、井冈山与江西对应,从表格和备选项中找到同一个省名“湖南”,答题时都会出现偏差。

归类链接:海南历史卷第22题以表格形式显示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的日本自民党议席递减的趋势,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即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被削弱。山东文综卷第11题设置简表,统计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参照矿冶业、机器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据,推断纺织业企业的数量。北京文综卷第19题提供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要求根据全民、集体、公私合营比重上升及私营、个体手工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判断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

3图片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主要包括文物图片、漫画、地图、照片等。

例9 (四川文综卷第17题)下图为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清兴汉 B.

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

思路与技巧:此题要结合图文分析。“民智未开”观点来自清末新政和立宪期间,统治者以“民智未开”为借口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对此观点加以驳斥,自然主张政治民主。正确答案为C项。

易错点分析:有的考生提取漫画信息时不得要领,可能将“政府视百姓之程度低,百姓视政府之程度更低”曲解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有的考生将漫画中的人物形象误解为“暴力革命”、“反清兴汉”、“”。

归类链接:广东文综卷第18题提供印有“卫星”、“1958”字样的杂志封面,要求从中获取浮夸现象十分盛行的历史信息。福建文综卷第22题要求考生解读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一组漫画,选出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

例10 (安徽文综卷第13题)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思路与技巧:选A项。无论虬枝还是怪石,都表示苏轼将愤懑不平之气发诸毫端,借画以泄“胸中蟠郁”。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艰辛。

易错点分析:“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属唐代吴道子的画风,苏轼对此也曾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的《题蓝田烟雨图》。B、C两项均与苏轼有关,易错选。

综合材料论文篇(5)

[关键词]评价 《Inside out》综合教程 调查问卷 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02-02

引言

教材是教学实践的有效工具。从狭义上讲,教材就是指一般所理解的“课本”;广义上的教材可以理解为“教学材料”。本文中所指的教材,是狭义上的课本,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主线的课本。

教材在语言学习中有重要的功能:体现一种对语言本质和学习本质的认识;提供正确和适当的语言使用的范例;提供对学习的刺激;帮助组织教学过程等(Hutchinson, UDLES,1995,转自束定芳)。教材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正确选择和评价一套教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基于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的实践使用,以第二册为例,对其进行检验性使用效果评估,期望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该教材的特点,适用的方法;同时借鉴师生对教材的评价结果,对如何使用及改编这套教材提出建议和看法。

一、教材评估

(一)教材评价的原则、对象和内容

教材的评估离不开标准和原则。随着英语教学(ELT)的发展,教材评估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的第二册进行评价。Cunningsworth 曾提出评价一套教材的原则:

1.教材应该与学习者的需求吻合,与语言教学课程的目的和目标吻合。

2.教材应该反映目前和将来对语言的使用,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为自我目的使用语言的教材。

3.教材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应该对其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的作用,不应教条地套用某一教学法。

4.教材应该起到对学习过程提供支持的作用,与教师一样,教材应该成为目标语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

因此,我们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的评估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看它是否与大学教学目标,即教学大纲要求相符合;是否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是否满足教师的使用需求。

(二)具体评估

1.与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吻合情况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评估教材的过程是一种对照(matching)过程(钱瑗,1995)。由教师或评估者列出某一种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对教材的需求,可以称之为“自身需要分析”(subjective analysis)。对于其中的教学目的来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倾向于实用,主要关心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一面。根据Hedge (2000:56)的关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内容,语言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课堂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对应的具体要求。《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适用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其所制定的要求对应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

在把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具体化后,根据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的具体内容,对照上述要求,看从理论上是否能满足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的和目标。

《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中听力材料所选择的题材广泛,包括谈话、讨论、讲座、电视节目及流行歌曲等,学生提供更多真实多样的训练材料。材料内的英语口音多种,包括英音、美音、爱尔兰口音、澳大利亚口音以及非本族人英语等,多种语音语调的材料可供学生模仿、体会。随机抽取一段录音,例如第七单元中几个对话的平均语速大约为178词/分钟。总的来说,该教材的语速高于教学要求。

该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选自国外的报刊、小说、网站、个人交往材料,语言材料真实、地道。在口语训练方面,《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口语练习,设计了多种适合学生水平的课堂活动,例如双人练习(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work)、课堂辩论(class debate)、角色扮演(role play)及讲述故事(anecdote)等。并在语音方面加强了元音、重音及语调的训练,例如第一、七单元重点练习元音,第五单元练习重音等。在写作上,《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共涉及到10种体裁的文章写作,包括email、信件、影评、调查报告及明信片和记叙文等,并提供了一些范例语句和篇章作为参考。因此,无论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教材能够达到《课堂要求》的目标,在选材和训练设计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该教材在口语训练部分提供了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可以选择的结构、语言句型或语用指导,例如language toolbox等练习。在阅读技巧方面分别涉及到寻读、略读及预测文章大意等。针对听力能力,材料设计了找细节、主旨大意、作预测及作笔记等训练。这些内容的安排体现了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综上所述,《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在语言功能、内容的选择安排方面,理论上能够提供合适的材料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能力,基本上能够保证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在设计理念上重听说训练,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基本一致。

2.满足教材使用者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的使用

教材的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二者对教材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脱离了教师和学生来评价一套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第二册的评价是从其教学内容角度进行评价的。根据Hutchinson & Waters的教材评估一览表,可对教学内容一项分析如下:其中包括描述语言的理论基础、听说读写各项大技能及微技能的涵盖程度、各项内容的安排顺序等。教学法方面主要涉及教材是否反映行为主义教学观点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课堂技巧等。根据这教材评估一览表,结合教学实际,调查问卷中的教学内容被具体体现为听说读写技能的涵盖程度、教材主题的选择、练习题的设计、内容的安排联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就这几个方面的学习体会进行回答。而教师则就教学中的教学法体现、课堂组织和对教学参考书等方面进行回答,同时就使用该教材体会开展座谈会。

3.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学生对学习该教材后的学习效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过一半的学生表示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自己的口语(63.8%)、听力(61.7%)及阅读水平(48.9%)得到明显提高。但同时也有约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2)学生对教材的看法。学生基本上对该教材比较满意,认为该教材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肯定了该教材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培养帮助;对该教材内容的设计安排、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表示赞赏,但是同时也认为该教材内容上并不容易记忆。

(3)教师对该教材使用的实践、理论分析。6位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对该教材的评价趋于一致。认为无论从教学理论分析角度或是课堂实践角度,该教材能较好地满足教师的使用需求。

通过与6位教师座谈,了解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该教材得到了较明显的效果:相比选用其他教材的学生,选用该教材的学生在使用语言表达时的自信和欲望上有明显的优势;主动到图书馆广泛阅读英文杂志的学生数明显提高,课前课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收听VOA、BBC及CCTV9的英文节目,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时能自觉地使用英文字幕或不用字幕。课堂上主动陈述自己观点的学生数大幅增加,所使用的词汇变化多样,课间与同学或教师聊天时很自然地使用英文等,这些现象令教师们感到十分欣慰。

从理论上,教师认为《Inside Out》综合教程不仅保留了传统英语教学法中有效的部分,也采纳了交际法、任务法中有价值的部分,做到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授课对象的知识实用需求、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并对该教材所采用的新颖的主题领域模式和所提供的充分多样的课堂活动设计感到满意。

二、综合评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可知《Inside Out》综合教程的内容、方法编写符合大学教学目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教师使用的需求。其主要的特色就在于:第一,从教学内容上看,布局设计新颖,方式独特。

第二,注重听说训练,效果显著。

第三,从教学的思路理念上看,体现了多种语言教学原则,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策略和学生学习理念的培养,培养学生即学即用、积极利用身边随处可得的材料进行学习的灵活模式。

新颖灵活的内容设计、独到的教学理念使得《Inside Out》综合教程成为一套比较成功的教材。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该教材也有不足之处。

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该教材在课堂实际使用时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不容易适应该教材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学生习惯于传统教材的篇章学习。而对《Inside Out》综合教程把同一主题的听说读写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则需要一定时间后才能掌握。其次,该教材所选的个别材料需要进一步推敲。总的来看,所选的材料是很不错的,但是个别材料存在篇章过长、词汇较生僻的问题。

通过该教材的使用评价分析,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使用和改进该教材的建议:

首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材的四项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尽快适应该教材,在一段时间内,教师一定要对所学材料的语言使用和操练重点进行提炼总结,并加以归纳整理,学生才会明确学习该单元的语言重点;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对每单元中所设计的活动练习加以挑选,分清练习的主次,引导学生学习该教材。

综上所述,《Inside Out》综合教程的确是一套优秀的教材,尤以教学方法新颖、听说训练效果显著为突出点。而在个别方面所显露的不足,相信通过改进后会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McDonough.J.& Shaw,C.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M].Cambridge and Mass:Blackwell,1993.

[3]张宏,Katie Meech.跨世纪全新英语教程――《展望未来》[J].外语界,45-54.

[4]许峰.英语教材评估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24,No.3:35-38.

综合材料论文篇(6)

------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毛银 734500

文综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依据考试大纲但又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和地理仍单独设课,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组织等均分别独立制定完成。学生系统学习各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和带有学科特色的思维方法。所以文综 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根据这几年的文综试题,学科间综合只是在主观题中最后设置1--2题。从2004年开始,文综试卷中,政史地各占100分,其中,政治单项选择题48分,问答题52分。单选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较为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问答题尤其是政治主观性试题,却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许多考生面对政治主观性试题,不是不知所措无从下笔,就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如何解答主观性试题。成为每个同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主观题解题类型和方法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一、分清试题类型

主观性试题根据其设问和解答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限制型和扩散型。

1、限制型试题:

限制型试题主要有两两种,第一种其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要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点分析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这种题目的答案就包含在材料中,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就可以分析得出答案。第二种是题目明确要求运用哪部分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这种题目不要求你去过多地分析材料,而要把重点放在这个原理上,在充分阐述原理的基础上,找到原理在材料中的具体体现就可以了。

例:东北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于困境,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该企业加快了调整和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能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人员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2003年,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这是一道典型的限制型试题,解答此题,须首先知道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然后分析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就可以了。

2、扩展型试题:

这种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你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说明了什么?”等,这种题目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完整的答案,需要你去进行发散思维,去归纳、总结方能得出结论。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你多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既要在宏观上分析出回答问题的角度,又要在微观上找准设问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够全面地解答问题。

例:材料一:2004年1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平均产值在1300亿元左右。

2003年4 月14日至2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具体部署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重点商品的不法行为,整顿房地产、汽车、建材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价格秩序。

请结合材料,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这就是一道扩展型试题,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我们运用整个经济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其原因,涉及的知识点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调节的弊端、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交易原则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二、解题中应着重注意的环节和问题:

1、 审题: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题目所属学科,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还是学科间综合的试题。

(2)、审设问,确定答题方法,判断出该题是限制型还是扩展型,是从哪一个角度回答。

(3)、审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这是分析和解答政治主观题的关键。所以在审题时一定要多读几遍,认真分析,找准关键字。如果是限制型题目,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如果是扩展型题目,则要通过分析材料,找出教材与材料的结合点。

2、解题方法:

在解答主观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主要用在审题阶段,既思考过程中,要在弄清材料每一层意思的前提下,再去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做到先分后总,通过逐个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做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一般应采取先综后分的方式。

3、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深入理解,找准答题切入点。在明确题目所属学科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深入理解题目,把握“意境焦点”,明确题目要求,准确地选择相关知识点。

(2)、仔细分析,确定解题思路。明确知识点后,则要用基本原理或基本理论结合材料中的现象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分析时要着重把握材料与试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要分清主次,选择与题目要求具有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知识去解答,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的回答问题,有些题目还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使答案做到与时俱进。

综合材料论文篇(7)

[关键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创新型实验;特色实验课程;功能材料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73?02

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事物;三是改变。创新性人才指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能推陈出新,以自己的创新性意识和行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中做出贡献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创新人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研究生成为目前参与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知识创新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性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们国家自己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沿,为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11万学生,这些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担当重任,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年来服务大局、特色兴校、培育人才、不断创新,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新时期“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研究生教育思路,对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推广试点班教育模式,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学科交叉机制体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在强化研究生理论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的同时,采取了重大举措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了研究生教学的实验环节;通过“211”和“985”条件建设逐步构建了开放适用的研究生实验教学设备条件,并构筑人性化的实验环境;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确立了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和研究生专业实验课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研究生的知识潜能,养成创造性品格,掌握创造性技能,最后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得到深入和升华,使得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一级学科层面,将关联密切的研究生理论课程的实验整合成数门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课。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其他相关课程,建立一个包括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构建了整体性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例如自2004年以来,先后建设了“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 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航空航天与信息类优势学科群为中心,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材料专业研究生特种功能材料特色试验课程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内容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实验设备主要来自各科研课题组,设备种类、台套数、完好率受限制,特别是使用时间无法保证,影响研究生试验运行。课时数虚,授课内容待充实。

随着多年来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遵循“以软带硬”的原则,即以教学改革为前提,投入的实验设备要服务于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硬件建设服从软件建设。目前材料学院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的设备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多套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ICP分析仪、拉曼光谱分析仪等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并对各学科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和重组资源配置,发挥了实验室的复合功能和规模效益。材料学院还承担着大量部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材料学院将逐步彻底改造研究生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条件,建立具有航空航天特色、涵盖材料学科重要研究方向的材料制备、测试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确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验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以教育部“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了“先进结构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该实验室多年来立足于航空航天材料前沿研究,旨在将先进的和学科交叉性强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融入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下面以“特种功能材料”的设置为例,从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在内容上都涉及到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差别在于综合实验课相对而言内容更为固定,比如“材料电镜分析实验”是侧重于使学生理解各种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仪器结构,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参数选择,并学会对各种电镜图像及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和分析处理等。而创新型实验课是在课程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存在更多的创新元素。这类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完成 ,或者在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研究,其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大的创新团队(课题组)和实验室就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沃土。以“特种功能材料”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 针对智能机翼、机载设备和航空发动机等的应用,在航空航天特种功能材料上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科研设备齐全,在“特种功能材料”实验课中设立了相变材料、磁性材料等相对宽的方向,在实验中指导教师演示其中课题组“成熟”材料从设计-制备-功能特性研究的完整的实践过程,然后在大方向内自由选题,运用理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设计实验方案和内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研究。如果说综合实验课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那么创新型实验则是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的第一步。

2. 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

这两者同为科研训练。创新型实验课是“常做常新”的实验课,指导教师要不断开发新的实验方法,搭建不同的新架构。学生则应该不断丰富自主实验的新内容,成为填充架构的新单元。从时间尺度上来说,创新型实验课比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短的多,创新型实验课会对科研的过程有完整的体验,为了保障进度,增强协作沟通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项目组,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课的考核以小组答辩的形式,根据选题的创新性、综合性、协作情况等打分。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一般都是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的。限于不同实验条件、经费保障条件、课题组的创新实践成果积累等的不同,毕业论文研究的创新实践程度会有很大差异,研究生也往往得不到自主选题和自主研究的机会。

3. 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区别

两者的教学资源开放程度和范围不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面向全校开放的,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平台。研究生创新基地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上,可以面向更大范围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学科的集中交叉得资源能更集中整合,如“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就是如此。目前,“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还是材料学院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特种功能材料”与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学科交叉,可以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设计和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随着教学实践成果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增强,材料学院可以向学校申报加入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实践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实践机会。

三、结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深厚的科研成果积累和良好实验课程的资源配置,以及是否能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这些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如何利用崭新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在教学改革中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2] 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115.

[3] 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等.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