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7:36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篇(1)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涉农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中职,涉农专业,厌学,流失

通过多年对涉农专业厌学、流失学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厌学、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一、生源质量差,多数学生已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被中招淘汰的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时很多都是被教师所放弃的一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基础差,学不进去;素质差,不愿学。从开始的听不懂,到后来的不愿学。时间一长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或开展的活动都不感兴趣。进入中职学校,选择涉农专业很多学生,不是兴趣爱好,而是迫于家长压力,冲着免学费和助学金来的。完全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学校就是混日子,啥时间不想混了,也就辍学流失了。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父母的短视行为促使学生辍学打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让许多没有高学历的人发家致富,从而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学而无力、学而无用,不如让孩子打工经商好。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家庭没有了土地,让整个家庭和学生脱离了农业生产,也让学生丧失了涉农专业学习兴趣。另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中职学生能够找到的工作,大多也是初中毕业学历或文盲也能够找到的工作。故而,在许多家长的心里,认为读中职跟不读没什么区别,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三、学生在学校受到了委屈或不良因素的干扰。中职学生调皮捣蛋的多,免不了学生中间存在欺负老实人和打架斗殴现象。难免有些学生受不了欺辱,又不懂得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便放弃学业辍学回家。还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感情很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遭不得一点挫折。老师的一次批评、同学间的一次矛盾、朋友的一次误解,都有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导致辍学。

四、传统的课堂教学或纯理论的课堂教学不吸引学生。部分学生还是热爱学习、有进取心的。他们渴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诙谐的教学语言、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然而,不少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听课的机器。对于文化底子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无异于炼狱。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不少学生厌学、逃学甚至退学。

五、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我校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利用率低下,大部分的课堂还是“黑板上学技术”,很大程度影响了专业课教师的课堂质量。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实践机会。专业教师也尝试开垦校园一些闲置土地,按组分块,按组整地播种,但由于假期的到来,往往有种无收,学生看不到好的收益,看不到专业的希望,从而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专业教研组不断的调整课堂教学,不断的研究、讨论、实践,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防范,探究出了一系列的有效途径。

一、出口决定入口,扩大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门路,用高就业高收入吸引学生是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厌学与流失的根本途径。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急需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让学生看到光明和希望,也要认识到面临的责任和挑战。我们以历届优秀毕业从事涉农生产生,先进创业事迹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以成功的案例来激励涉农专业学生,相信我们所学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加强学校学生管理,改善学校学习环境。我校为寄宿式封闭学校,比较适合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实行领导和班主任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从而遏制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事件在校园内发生。再加上学校配套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一定能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把课堂搬到田间、农场和涉农企业进行。教师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对现行教材取舍增删,灵活使用,而不是全部照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参与式教学为主,传统讲授式为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分析学生,揣摩学生心理,最大限度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中职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学生只要有可靠而且适宜的就业保障,学生就能安心学习,学习也才会有动力。我们学校在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注意收集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材料,在学生中广为宣传。也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母校做创业励志演讲,激发涉农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很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厌学和流失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的素养,从而防范学生厌学,减少学生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龚强.中职厌学因素调查及解决策略研究【J】.优秀硕博论文,2006

涉农专业论文篇(3)

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目前,北方大多数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只有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才能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发展项目。涉农专业便是生产发展的知识根基,农业类相关知识涉猎广泛,专业包括农学、园艺、植保、土肥、畜牧以及种子等学科。根据专业特点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明确了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任务,把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以及指导农业生产作为服务重点,积极投身农村与农业的生产建设。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每年的实践学期(3~7月)将学生和教师分散到各地村镇,根据当地的生产现状,与村镇农户配合,合理规划土地,制定生产方案,指导农业生产,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实践过程中将怎样选购适合当地的种子、如何合理使用肥料以及怎样降低农药残留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手把手、面对面地传授种植户水稻育秧的技术,并深入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等理念。通过实践,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率[2]。随着东北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农村在水稻育秧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此外很多农户没有比较专业大型的催芽设备。农业类专业师生研究和开发的水稻催芽袋,解决了农村单户种植水稻催芽不齐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充分依托涉农专业各学科的优势,使产教研共同发展,加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与研发。

2采取长效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3]。涉农专业师生虽然没有专项资金直接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但人力资源即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实施效果良好则可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水平。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全方位、多渠道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中更新知识量,在理论学习中与生产靠拢,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

2.1发挥学生作用

“3+3”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走下去,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都有半年的时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农村实践活动,在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环境中发挥大学生“先进生产力”的作用[4],用知识反哺农民,以简捷、高效、科学的手段把知识成果普及给农民。

2.2培养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批懂科学、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民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5]。为此定期将农民、农技人员以及基层农业管理人员请到学校来,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更新,由涉农专业教师讲授当前国际国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发展现状,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田热情和种地技术,又可以讨论农民实际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应对并解决。

2.3多渠道宣传

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进行宣传与推广,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几门省级精品涉农类课程,其中包括种子检验技术、植物保护、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水稻栽培技术等,通过网上互动,为农民自觉学习、更新知识提供了答疑解惑的平台;通过电话及时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通过科技大集,宣传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

2.4全方位参与

涉农专业的师生不仅为农民传授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在文化知识储备、素质提升、理念转变以及风尚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参与和建设。目前,许多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土地的耕作大多由年长的农民管理,并且由于东北的气候原因,冬天农民会有“猫冬”的习俗,一部分人便沉迷于赌博,使得农村风气恶俗;部分农民还持有旧的传统观念,满足于吃饱穿暖,不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也不支持各级政府的工作。针对这些现像,与村镇政府联合,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文化知识;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与“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坚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更新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3实现村镇、学校、师生三赢

有一定知识储备、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理念先进的涉农专业师生给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和新气象,从而使农村发生了改变。师生共同发挥专业特长,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教师得到实践经验的积累,农民变得积极向上,自信心增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改革进取精神。此外,农民更加支持政府的建设规划,愿意搬进新居,并保持生活的街道整洁且环境优美,医疗卫生齐备、基础设施先进的集体公寓式住宅区使农民的集体观念增强,集约环保理念扎根,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进而促进了新农民培养和新风尚的树立。从简单常规的农业生产逐渐向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职业教育走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使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4结论

涉农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9-0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体制能量的释放,我国农村已根本摆脱了过去短缺经济的约束,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因而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成为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破解这一矛盾的钥匙便是建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最紧缺的是经贸类专业人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主要指熟悉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在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市场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的人才。据统计,在湖南新增的16万就业岗位中,80%属经贸类人才,而其中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经贸类人才占其中的60%以上。如在2009年湖南首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五星级休闲农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300余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0 000余个就业岗位中,销售、营销策划等经贸类岗位的数量远超研究人员、检验员、化验员等岗位。根据本课题主持人对与会的益阳市11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岗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招聘人员的最低学历的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占13%、高职专科占67%、高中及以下仅占20%;经贸类专业岗位占招聘岗位总数的43%,而在经贸类专业岗位中高职专科占比达96%,足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对高职经贸类人才的急需。

但是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担心涉农专业影响招生,对原有涉农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培养模式改革不力,甚至改弦易张,将经贸类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向城市,导致了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同场竞争,而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愿服务于农村、不愿到农村工作,更加剧了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短缺。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发生了所谓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征象,出现了柑橘、大白菜、西兰花、西瓜等烂市现象。农产品流通不畅,增产不增收,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新农村经贸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关键是要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人才。高职院校应勇于担责,发挥师资、设备优势,围绕当地农业特色,开设相关涉农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类人才,为新农村现代流通工程建设服务。

一、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现状

在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贴心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并不多,可以说还相当匮乏。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总量不足

课题组在湖南的永州、邵阳、郴州、常德等地农村和唐人神、金健米业、湘农集团等十几家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现阶段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虽然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而涉农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相对较慢,难以适应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商贸流通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具体来说,当前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如下八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村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才、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国内一些农业类院校和涉农教育专业越来越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困惑与压力。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过分强调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倾向,一些院校把涉农学科和专业调整为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畜牧、种植及农副产品经营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主业特色越来越淡化,副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倾向;也有个别涉农院校和专业,干脆对“农”字避之不提。这就导致了涉农商贸人才的严重不足。

(二)人才质量不高

调研组在浙江、湖南、安徽、广西四省供销社系统高职院校,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条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深感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目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传统理论多,技术含量低;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环节(实训、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强;课程结构及内容僵化,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专业教材的版本陈旧,缺乏现代营销知识的传授等等。面对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贸类人才,必须做到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运用好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人才服务农村意识欠缺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想在农村流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经贸类专业人才队伍。调研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表示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事业发展的瓶颈。唐人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文说:公司每年都要到相关高职院校招聘营销、国贸、连锁等专业毕业生,应聘者非常多,但绝大多数人缺乏为农服务的意识,更缺乏涉农经贸知识,实际招聘到的少量毕业生还要花较长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他建议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心态定位”的引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服务农村的意识。

二、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一结构采取的培养方式。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总和,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既定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职业教育规划,对涉农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让农民接受好的教育”,要让农民“学有所教”,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覆盖。这里所说的“农民”,都是指能够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或者已经从事于新农村建设,或者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对于已经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在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其掌握技术,拥有科学知识。对于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主要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愿意服务农村,执着农业事业的大学生。而这个人群,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主要对象。

培养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既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也是基于价值分析的人才情感的明确。笔者以为,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上对农村的热爱,事业上以农村为首选。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应该让学生认同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既是在情感上的,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要将专业培养与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农村市场发展现状;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学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同时,应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学习、实践,增进学生对农村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在农村发展的信心。

2.专业教育要突出实效,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职业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色在于:普通高校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对新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刻意地拔高或压低,而应该坚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教育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有针对基于地域、市场、人文等方面“三农”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和方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现实把握能力,加快学生的角色转换速度。

3.专业设置要把握全局,人才结构要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是在国家各个层面合理分工、统筹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要在这一全局下深刻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积极筹划,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归。这主要是指,在职业教育中,要根据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专业。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人才需求的数量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或决定要素,职业院校尤其是商贸类职业院校要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着眼全局,合理谋划,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的重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既是一种情感的培养,更是一种技能的、知识的培养,也是一套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推进。

(二)着眼现实,积极探索,完善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1.渐进阶梯式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有效地整合学校、社会和农村三方面的资源,分阶段、有步骤培养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在高职院校方面,重点是传授有关商贸类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校内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社会中介组织方面,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特点,继续开展实践操作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动手能力。第三,学生步入农村后,对农村社会有了更紧密的接触,则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特色、产品特点,并不断学习与广大农民交流沟通的技巧。

2.产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产教研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经营服务、科研开发的一体化。2009年4月,我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教育集团,集团聚合了包括友谊阿波罗集团、湖南省农资公司、湖南省棉麻公司、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旺德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43家企业、36所职业院校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协会等5个协会,打造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技术推广链和就业链。以此为契机,出资成立了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省供销社控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具体承办网上供销社,致力于联接城乡、服务三农,构建全省涉农产品流通的大型信息物流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产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针对新农村经贸类专业,如何做好产教研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学校、经营服务单位和科研开发部门的紧密结合,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可以增加实习实训场所,扩大实践锻炼的机会,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企业也能在结合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大力推进产教研一体化模式,能使涉农人才的培养更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实际,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赢。

3.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合作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以是全方面、多形式的,双方的合作必须是平等、自愿和互利的。订单培养最能体现校企合作的精髓,这对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特点,更具有挑战性,只有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面向农村、满足涉农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职业院校还能为涉农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开展短期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积极探索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发展思路,在校外创建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打造产业集团,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三)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拓宽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视野

职业院校要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在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营贸易类人才,解决当前农村经贸类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要积极拓宽职业教育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当前的需要,也使学生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被人诟病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单纯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农村建设固然需要经贸类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职业教育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前提,以人才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创造性的视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林杰.商贸人才培养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291.

[2] 高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方法[J].中国培训,2009:36.

[3] 张全福,张忠福.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职教论坛,2006:27.

[4] 彭建国,王箕裘.湖南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六类人才需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禹明华,冯和平.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商务职院学报,2010(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Talents in Economy & Trad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LIN Guo-an,YU Ming-hua

涉农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涉农专业;培养现状;协调发展

一、目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现状

中职学校涉农类专业,是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专业,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日渐萎缩,甚至在不少地方已经停办,与当前形势极不相符。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口升学不在吸引人

以前考上大学不但免除学杂费,国家包分配。中职涉农专业的对口升学虽然考的大学不太好,但考上免学费,国家包分配还是很诱人的。可现在上大学需要花很多钱,中职涉农专业上的大学都是农业院校,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上大学的支出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例很大,城里的孩子又不愿上涉农专业,所以,现在中职涉农专业招生很困难。

2.家长意识不强

上中职涉农专业大多都是农村的孩子,涉农专业开设的课程都给农业有关,他们整天在田间地头劳作,辛苦一辈子。根本就不愿意让孩子学和农业有关的专业。也不知道农业是有大学问的。也不指望孩子在职高孩子能学到多大的知识,只想让孩子学一技之长,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招生困难。

3.涉农专业的实践实习太少

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多数是要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在风吹、日晒、雨淋的艰苦环境下进行,有的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识不强,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倾向。对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存在怕辛苦、图省事、实践教学应付了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黑板上种田、书本里养猪”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陈旧教学方法。

4.校外实习基地太少

以往涉农类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是到国有农场、农科所、兽医站、农技站等单位进行实习,学生的食宿、专业技能操作和实习中的技术指导、管理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这些场、站、院、所机构体制的改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受到极大影响,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安排增加了困难,极大地影响到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与产业协调发展相适应

1.改变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向专业大类发展

中职学校的涉农专业教育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搞好涉农类专业的教学,促进涉农类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合农村发展的新型实用人才,专业设置很重要。但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还采用过去的老模式,专业设置比较单一,这与过去农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与过去农业生产主要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相适应,而不适应目前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和特色产品。为了适应当前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传统农业的教学,更要重视特色农业的教学。因此,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应重视大专业里面小专业的设置。

譬如,种植类专业增加特色果树和特色花卉课程。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比较多,尤其在大城市。所以,养殖类专业应增加宠物狗、宠物猫及特种动物养殖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自己的爱好来进行选择学习,增加选择性。学生毕业后学以致用,自然就能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涉农类专业办学也就有了活力。

2.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开发乡土教材

(1)加大实践技能课的课时比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课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大技能型课程的课时比重。

(2)开发乡土教材。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是特色农业,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必然选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产品,加快特色产品的生产,提高特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职业学校教学服务的目标。通过实施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特色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就业后的收入,使广大学生及家长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仅可以增加办学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体现。

3.加强学生实践课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中职学校的涉农类专业的实践课比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以前上实践课都是老师边讲边操作,学生围着看,要让学生和老师一块动手,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实训基地、实训车间等。师生共同承担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在教与学的同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教师既传授知识,又指导生产、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彻底改变黑板上种庄稼的教学方式,将实践环节的教学落在实处。

4.在考试及对口高考中应突出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但是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不一样,普通高中老师传授的是基本的文化课知识,以书面考试就可以检验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职业学校既有本专业课本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多是以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自然围着考试内容转,学生高分低能成为必然。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要改变职业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办学方式。就要在考试及对口高考中加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这样学校对实践课的重视力度就提高,学生在实践技能中更能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

总之,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的办学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办学习惯,实行开门办学、实践办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否进得来、走出去、能否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涉农专业论文篇(6)

一、江苏省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现状

1. 涉农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8所农牧职业院校中有5所为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所院校中开办专业总数最多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69个,其中涉农专业36个,占52.17%;专业数最少的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22个,其中涉农专业10个,占45.45%;涉农专业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达61.40%,最低的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仅占11.78%。

2010年,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496人(不含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其中涉农专业的学生为28994人,占42.33%。8所院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37901.77万元,其中涉农专业为19527.67万元,占51.52%

2. 涉农专业办学的主要成绩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各院校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标准中相应职业等级的鉴定考核内容,毕业生的双证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各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通过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级职业院校中保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底,8所农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所高职院均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近十年来,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学校占地、建筑面积、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办学基本条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通过校地携手、校企合作和校校联合办学,形成了包括校本部、江苏农博园和茅山校区在内占地3282亩的“一主两园”校园格局,生均占地面积达179.41平方米、实践场所占有面积8.1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9.1平方米,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57.49个,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3.11台。

各农业职业院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改革需要,增加和修改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已达100多个,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整。

三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年来,各农业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努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特别是在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为农服务模式。如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农信通”,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自1998年以来开通了“农业110”热线,累计接听电话10万多个,为周边地区农户、农业企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7万多个。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科技优势,倾情服务现代畜牧业,建成了一批集农民创业、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合作成立“学院――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全程参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使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8所农牧职业院校以培养目标为起始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就业保障为落脚点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各校均在涉农专业上取得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成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围绕就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项目化课程,创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精品或立项精品教材6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7本,开发了68个多媒体课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制定国家林业标准1项、省农业标准7项等,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畜牧产业链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形成了“三业(专业、产业、就业)互融、行校联动”,探索了“课堂――养殖场”、“德技并进”等人才培养模式;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绿色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与久发农业科技生态园紧密合作,建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办学、引领服务的办学新路。

二、涉农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科专业发展缓慢,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在近十年的农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农科专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科专业学生数仅有微量增长。2000年8所学校中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4489人,而2009年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5250人,从人数上讲农科类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增长十分缓慢,与其它专业学生增长数相比差距明显,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类人才需求相比则差距更大。二是农科专业办学萎缩,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专业的办学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农科类专业大多为园林类、花卉苗木类、养殖类等,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快的设施农业类专业、蔬菜类专业、农业机械类专业、传统的种植类专业办的很少。三是毕业生就业取向是大城市、大企业,而到急需人才的乡村农业技术岗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创业发展的人很少。

2. 实训教学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农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或不愿更新。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度不够,个别院校从机构设置上就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两个单位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预就业式实训目前成为实训教学的主要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则无法保证。

3. 对生源减少条件下如何办好农业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和发展思路,存在办学短期行为

目前生源减少的预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源低谷已经到来。多数院校看到这一事实并开始采取对策。而个别院校存在着短期行为,还乐道在建新校区扩大规模的憧憬之中。

三、办好涉农专业的对策新思考

1. 尽快实现涉农专业免费教育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强省,农业大省和强省需要农业人才支撑,面对涉农专业招生难,在已实现中职涉农专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亟需实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并由省级财政立专项支出,以保证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2. 加大涉农专业办学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看到涉农专业办学的不足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影响,重视和支持涉农专业办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投入的规定,保证办学基本经费需求,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3. 进一步提升涉农专业办学内涵

农业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拓展办学思路,办好涉农专业,积极探索适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提升办学内涵,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建议涉农专业教师在进修提高的同时,每2年必须到乡镇农技站挂职工作半年,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已经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凡在乡镇农技站(或在村、园区)累计挂职工作满2年的可转评相应的农业技术职称,以切实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行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制度,开通与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渠道,培养一批熟悉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领军型教师。

4. 拓展涉农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涉农专业论文篇(7)

论文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 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网上展厅”、“农技推jl ‑,“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