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技能论文

信息技能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7 16:43:52

信息技能论文

信息技能论文篇(1)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社会,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适应性自我学习

余胜泉教授指出“适应性学习系统主要由‘知识媒体’所组成,它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可以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使远程学习更为简单、更为高效、更具有个性化。在这种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学习,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学习。”(这里的“知识媒体”是指计算机、远程通信及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媒体”。)与“适应性学习”相呼应,“自我学习”主要是强调学习者这一方的主动性,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自我学习”指学习者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能够自己制仃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我学习”还指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习者的,而是学习者在与资源、他人等的交互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结果。“自我学习”第三点是指学习的个别化,每个“我”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适应性学习”和“自我学习”是不能割裂的,二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大的学习生态系统。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个人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终身学习

我国学者陈东瑜认为: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框架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条件。按照终身教育的概念,教育应当是伴随人生到终点的过程,而不是一生中某个阶段的结果。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它,才能灵活地运用它。自己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将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三、终身学习的意义

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每五至七年就要老化一半,信息技术知识的老化速度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计算机界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的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价格则是每18个月下降一倍。正是这个定律推动着信息技术以难以想像的速度迅猛普及和飞速发展,从字符界面的DOS操作系统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单机操作到国际互联网,等等;还有一连串的新名词、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Flas,MP3音乐,等等—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学习内容,个人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适应性,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内容。所以说终身学习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2.传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统教育出现了不适应症状,于是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许多新的思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习领会,更新观念,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以前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知识的掌握过程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受到重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在与包括学习材料、教师、学伴等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查找所需资源、开展小组讨论、共享学习经验并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要突破传统,就要创新,创新就需要科研,科研是转变观念的动力,是一个不断学习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未来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育家”,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崭新的世界,教育对象是生动的,教育内容是变化的,教育手段是新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更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教师必须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成为“教育家”。

成为“教育家”,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比如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各有什么优缺点,素质教育是否一定比应试教育好?计算机教育,信息教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都是什么含义,是一个比一个好吗?这些实践中的问题和理论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学会思考,通过系统的思考促进观念的转变。否则,又会重复以前的错误。比如那种“满堂灌”式的课堂,以前是“人灌”,有了电化教育手段,就变成了“电灌”,现在有了计算机,又变成“机灌”—整堂课都用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成了旁观者。这些并不是技术的过错,而是观念没有跟上,滥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四、终身学习的内容

信息技能论文篇(2)

以上论证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人类隐性智慧定义的工作框架内模拟人类显性智慧(人类智能)生成知识,创建主客双赢的策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而这是现今其他各类技术做不到的。不过,由于在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的基本过程中,(1)中客观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人类给定的知识未必能够理想地体现客观规律,也未必能够完全满足求解问题的需要,(2)中人类预设的求解目标也不见得完全合理,(3)中人工智能系统各个环节必然存在各种不理想性。因此,人工智能系统对人类显性智慧能力的模拟不可能完全到位,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问题解答也有可能不如人类自己求出的解答。换言之,人工智能系统所模拟的人类显性智慧能力,原则上不可能超过人类自己的显性智慧能力。如果说人工智能系统确实也有超人的地方,那主要是它的工作速度、工作精度、持久能力等因素,而不可能是显性智慧中的智慧品质。至于一些人所宣传的机器超越人类甚至机器淘汰人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论是人工智能系统,还是其他各种机器系统,它们共同的问题之一是:机器没有生命,没有目的,不可能自主发现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可能自主形成机器的智慧,尤其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形成超越人类和淘汰人类的荒唐愿望,因此更不可能产生淘汰人类或灭绝人类的行为。

2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图2的人工智能系统模型表明,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必须具有如下环节:信息获取(感知)、信息传递(通信)、信息处理(计算)、知识生成(认知)、策略创建(决策)、策略执行(控制)以及反馈学习优化等基本技术系统,这正像“人”这个智能系统必须具有感觉器官(信息获取)、传输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思维器官(信息处理、知识生成、策略创建)以及执行器官(策略执行)。 其中传感(感受信息)、通信(传递信息)、计算(处理信息)、控制(执行信息)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可见,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着传感、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环节;这正像人这个智能系统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感觉器官、传输神经、丘脑和执行器官这些信息器官。如果把人工智能系统称为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而把其中的知识生成和策略创建称为核心人工智能系统,那么,则有: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核心人工智能系统+信息技术系统其中,核心人工智能系统处于完整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处理知识和智能层次的问题;信息技术系统处于完整人工智能系统的外周,处理信息层次的问题,同时担任核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两端接口:一端是从环境获取本体论信息(传感),另一端是对环境施加智能行为(控制)。这就表明,信息技术系统提供给人类的服务主要是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而不可能提供如何认识事物本质的服务(因为这需要知识),更不可能提供如何解决问题的服务(因为这需要智能策略)[2]。

3“新型”信息技术

近十多年来,先后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种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人们把它们称为“新型”信息技术或“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新型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正是核心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生成和策略创建技术。不妨以大数据技术为例加以说明。图3表示了大数据技术系统的工作流程。由于有着多种来源、多种背景以及多种格式,大数据通常是病态结构或不良结构的大规模数据集合,其中可能包含垃圾、病毒和黑客攻击程序。因此,如图3所示,大数据技术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智能分类:把无用的数据识别分类出来加以过滤和抑制,把有用的数据按照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再分门别类地送到恰当的云计算(和云存储)系统,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为知识生成(知识挖掘)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知识挖掘生成了足够的知识之后,才可以把这些知识(结合求解目标)转换成为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其中,智能分类、知识挖掘和策略创建都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可见,如果没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就只能是数据,而不可能转换成为有用的知识和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由此可知,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它比较确切地称为面向大数据的智能技术。而把它称为新型信息技术则没有真正抓住大数据技术的要害和本质,模糊了人们对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不利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不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真正的智能物联网模型不是别的,正是图2所示的模型。如图2所示,只要在综合知识库内设置“对物控制的目标”,那么“外部世界的物”的信息就经由传感器获得,经过通信系统传送到计算系统并在这里进行必要的处理即把信息变成适用的信息,接着由认知系统转换成为知识,然后由决策系统根据控制目标把信息和知识转换成为智能策略,智能策略再经通信系统传到执行系统之后转换成为智能行为反作用于所关注的“物”,使它的状态符合预设的目标。近来人们在密切关注着“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互联网推广,这里的“+”就相当于信息化的“化”,就是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理解则把“互联网+”理解为互联网升级,就是把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现有互联网升级为以人工智能系统为终端的智能互联网。这就是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大脑”提案。应当认为,互联网推广,即把互联网应用到各行各业是完全必要的,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要求。但是,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来看,互联网升级即把当前常规互联网升级为智能互联网则更为必要,这将为中国信息化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新活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国民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其实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具体应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单凭信息技术很难有效地应对大数据和物联网以及未来更多更复杂的技术挑战。

4结束语

信息技能论文篇(3)

【关键词】语文 教育技术 能力提升 重要性

为期一段网络培训,现将有感于继续教育而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如下:教师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师的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着一双双对知识的渴求的目光时,我们就要做到心无杂念,将一切烦恼与忧愁抛却脑后,精神抖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去。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崇高师德,必须要有“精、气、神”的修养。精、气、神就是要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

教师在课堂上的最佳表现首先源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爱的教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对所教学科充满爱的教师,就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就会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课,从而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爱。同时,浑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在面对困难、挫折、失意时,教师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既可以激励自己,又可以给学生以榜样示范。教师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又会感染学生,通过无言之教受到潜移默化之效。教师的这种情感,是与其教育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豪感等联系在一起的。

从学生的学习这一角度来看,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包括:适当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因而,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充满活力。无庸讳言,学生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激发。有一则简单的哲理:要想让人们脱去衣服,一阵寒风吹过,人们只会把外套裹得更紧;而当热浪一阵超过一阵时,人们恨不得一下子脱去所有的衣服。大凡是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行家里手,无不重视情感的熏陶,如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他们不仅对教育事业充满感情,矢志不渝地追求,而且把这种情感倾注于学生的身上,真情实感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学生,从而演绎了一段段佳话,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著书立说,阐述其重要性。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就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萎靡不振、神情黯淡,势必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

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不仅仅传授知识,而且伴随着教学内容流露出他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没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也就没有教学艺术的产生。教之有情,就要将无声的文字化作声情并茂的语言,将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将自己胸中的波澜,引入学生的心田。在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都在追求一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境界,有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学生喜欢的课,教学效果一般都会优于其他的课,所谓“爱屋及乌”是也。“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说明了也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这一道理。就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角度而言,学生乐于上的课,教师也能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进而朝着更加优化的境界不断迈进。“心有灵犀一点通”,“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大概都是说明师生之间一旦产生某种共鸣,必将激发起更大的热情乃至于创造性。

教师的精神品质也源于本身的不断修炼。这里既有健康的体魄,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说健康的体魄可以锻炼的话,那么,健全的心理素质则需要修身养性。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是面对诸如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工资的浮动等作为老师非常看重的物质上的成败得失。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依靠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参加近几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而且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

从思想素质方面,我明白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贯彻;明白了“现代教育思想L狻钡幕本内容。

从业务素质方面,通过继续教育,使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单凭原来的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参加了计算机的培训学习,我逐渐懂得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从打字、制作课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课件,加深了对课程意境的体会理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课堂气氛。

信息技能论文篇(4)

1.1概念厘定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及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进行管理,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及与信息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高校开设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描述、信息构建、信息安全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等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起源、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开设的图书馆学专业通过文献学概论、电子文献检索、现代图书馆学、数字图书馆、JAVA 程序设计、新型程序设计方法、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与知识库、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理论、高级计算机网络、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等课程的设置,旨在有针对性的培养图书馆方面的专业人才,挖掘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库的价值,进行更有深度的情报交流与知识交流。

档案学是探索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和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水平,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终达到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的目的。高校开设的档案学专业通过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网站建设、科技档案管理、档案法规学、档案文献检索、专门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计算机管理、外国档案管理等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希望学生借鉴国外档案管理优势与经验,结合国内档案发展现状,运用专业技能管理档案文献,加强档案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建设档案室、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做出贡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点是计算机软件的维护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但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逐渐强调面向信息分析与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同时也注重与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相结合。高校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管理类专业课程,诸如西方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概论、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以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诸如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信息系统分析设计、JSP基础教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等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计算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四大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也各具特色,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突出人才发展的专业性。

1.2概念辨析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者紧密又有区别。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传统的图书馆学发展而来的,它偏重于对文献信息的研究,还涉及信息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等问题。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伴随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偏重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两大专业有很多重合或者相似的科目。但不能因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子学科,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国内部分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对比

2.1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能够掌握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以及熟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系统的档案学文化知识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或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局)、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等从事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行政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文秘、编史修志等工作及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背景,掌握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能够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从事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及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2.2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硕士意在培养信息技术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管理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能够独立承担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胜任国家机构、党政团体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能够在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管理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及利用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档案学本科重在培养从事档案管理及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资源开发及档案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能够胜任办公室科学管理及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维护和技术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可在国家机关、工商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等方面的管理人才。

2.3武汉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需要、掌握信息基础技能,具有较好信息素养、可胜任各类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公共信息工作部门的信息咨询、信息处理、信息服务尤其是电子信息服务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具备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检索、组织、描述、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政务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4南京大学

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深厚文献功底、能够从事知识资源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从事档案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旨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能力、能够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5苏州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重点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机构从事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学本科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并能担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专业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胜任信息化社会中各类社会组织的文秘、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重在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软硬件开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综合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几所高校的这几个专业都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培养,反映出四大专业在学科范畴上的交叉性。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此本科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与控制的一门学科,它要求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但更多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档案学专业和图书馆专业在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高校甚至将二者合并设为一个专业。档案学专业人才主要从事档案资源的管理,是一种“社会记忆”工作,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主要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构成要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相对而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

3.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3.1创意档案

2001年,一个叫做“创意档案(Creative Archive)”的BBC姊妹创新开放了部分BBC大容量的档案文件――这个档案囊括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图书馆。公众可以按照他们的喜好免费享用这项内容,当然是非商业用途。

从此案例中可看出,档案文件包含了图书馆的内容,而这种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进行整合必须依赖信息技术。同时,“创意档案”内容的处理与开放则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公众对此种信息资源的享用是以用户的角色参与信息服务过程的体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四大专业的紧密联系。

3.2图书的数字化整合

像Google这样的公司,以及哈佛、牛津、斯坦福这样有影响力的机构的图书馆馆员,他们几千本几千本地迅速扫描这些书并将其数字化。与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起,这些电子书会被整合在一起进入知识与文明的图书馆。当这个全新而真实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成熟了,它将为合作、学习、创新提供一个共享平台,将使现在的因特网看起来像个二手书店。

从此案例可总结出,这样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数字化然后提供共享平台的过程实则体现了对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图书馆馆员对馆藏纸质信息资源的管理的创新。而这样一个过程无疑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想象档案纸质资料也可以相类似地被进行数字化整合。

3.3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渊源联系与区别

无论是从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交叉重复性来看,还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共性来看,图书馆学与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都有着同族的关系。

图书馆学、档案学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都是信息资源,档案文献和图书文献都是知识载体。我国早期的图书馆工作与档案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理论研究都是围绕文献如图书和档案的生产、采集、评价、组织、存储、传输、检索和传播等过程,技术方法上都是围绕索引技术、集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文献缩微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有着密切关系。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多必要条件,诸如大量的实践经验、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它们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领域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总结,从而对信息资源管理形成学科体系架构产生了有利影响。图书馆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图书馆更有成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与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用户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实现了以信息系统为中心到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转变,用户的角色力量在增强,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视用户的指向性。

图书馆学、档案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由于各自研究对象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在管理制度、原则和技术方法上各具特色、彼此独立,学科性质和学科研究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图书馆学一直以来都注重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利用,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图书馆学工作者都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和高效信息检索、信息共享等领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开放程度高,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可获得图书馆的资源。档案学最广泛的应用即是在档案室和档案馆内管理档案文献的实践。档案在一定时间内有着较强的机密性,因此,建立保密制度和开放制度是必要的。档案多数为原稿,档案室和档案馆都建立特殊的利用制度,规定档案文献一般不能外借出馆。档案的存毁也有相应的鉴定制度,不同的档案文献归属永久保存、定期保存和销毁三种形式。近年来,信息管理学派与信息系统学派互相融合,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交叉性越来越显著,文献互引现象也愈加明显,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管理都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体系,都可以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母学科下,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与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架构也正趋于成熟。

4.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

4.1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信息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作为政府行政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企业和政府管理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改善企业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核心。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开展,信息服务以及对信息活动要素的管理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对于企业而言,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战略意义,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起源于美国政府的文书管理领域,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管理和图书情报领域,并形成记录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三大学派。在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增强,三大学派逐渐走向融合。近年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开始向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方向演进。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运营即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知识资源管理以及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在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IT部门和IT员工的激励和学习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同时随着企业联盟合作的加强和跨地区项目的增加,供应链管理和虚拟团队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国内学者借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协会会议提出的相关研讨课题,开始加强对电子商务、电子学习、虚拟组织、语义网以及Web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内部多学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是组织开展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如何选择、实施、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成功,如何将“人机”和谐化带来最大效益,这些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依赖。

4.2有效快捷地检索、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将成为重点

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当今社会中,图书馆分为纸质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角。因此,图书馆学专业将更充分深入地揭示有关收集、组织、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和知识的规律,尤其是对数字化资源的处理与利用。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功能、作用等;二是相关技术研究,包括XML语言、元数据、数据挖掘、数据仓储、知识信息导航、数据异构封装等;三是建设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联合与衔接、对馆员素质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新型服务以及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纯技术和纯理论方面,国内都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如何将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继而运用到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中,是国内学者面临的难题。

数字图书馆最富有创造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趋势即是创客空间将与数字图书馆相辅相成。创客空间是具有相同兴趣或爱好的人们将各种想法或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场所,它是创新2.0模式的典型范例。创客空间顺应了时展要求,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它将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甚至影响数字图书馆发生深刻变革。

4.3将更多的“社会记忆”数字化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覆盖,档案学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如何将文献数字化,即将文献集成、整合到网络上并供人们查阅。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在档案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档案文件管理已然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企业档案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划定企业档案的范畴,如何使企业档案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并得到企业内部员工与社会的认可,成为研究中的主流问题。而企业档案又与知识管理密不可分,两者有着共同的动机和目标,即是实现企业的知识传播、共享与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平衡档案资源的共享机制与其自身特殊的保密性之间的矛盾是档案学今后的研究重点。此外,档案研究必定会借鉴相关学科的高端先进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3G网格等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4.4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主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将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换言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更多的致力于培养新型高端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从国内外研究方法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尤其重视技术手段和系统规范的数学模型。但西方研究者注重实证方法,而国内研究者主要依赖于理论研究方法。信息技术的管理会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而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而其依赖的信息技术也势必会产生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软系统开发方法之外的新的技术方法。

信息技能论文篇(5)

[关键词] 信息; 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 革命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运林,(1936—),男,广东省化州市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教育传播理论、协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从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本质与联系出发,分析、解读这一重大课题。

一、教育与信息

(一)教育的含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泛指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美国《百科全书》中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就是教育。”两个定义都有共同之处,就是教育是人们获得(增进)知识与技能的活动(过程)。本文谈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

(二)信息的含义

“信息”一词来自拉丁文“Information”,意思是指解析、陈述。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对信息的认识不断深入,有几个不同的认识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是指消息、情况和知识。在信息论上,信息被定义为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在信息的本质上,也是本文关注与需要利用的,信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这一信息的本质定义,说明信息只是事物的表征,不是事物本身。信息与事物有关,但又独立于物质而存在,世界是由信息、物质与能量等三要素构成的,信息的本质定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同样,它也可能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信息活动。

表征事物的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呢?

信息是在事物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某物与他物相互作用,在他物留下某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痕迹,这意味着他物带有某物的信息,某物是产生信息的源,称为信息源。他物是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体。

同一信源物作用于不同的信息体,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这就导致信息有不同的呈现状态。

信息体通常可分为自然信息体、机器信息体和人类信息体等三大类,信源物作用于三大类信息体上,会产生四大类信息形态。

1.自然信息。信源物作用在自然物信息体上呈现出的痕迹。如气候变化作用于树木呈现的“年轮”这类痕迹难以呈现信源物存在方式的全部状态与特性。

2.机器信息。信源物作用于机器信息体上呈现出的痕迹。如电压表、电流表呈现出电压、电流的数量刻度;照相机、摄录像机呈现出信源物的静止图像与活动图像。可见机器信息显示出来的数量化符号和形状符号能更准确、更全面反映信源物的状态与属性。

3.人类感知信息。信源物被人类感知,在大脑留下信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

4.人类思维信息。将感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转换成人为的符号信息,也称为“人工信息”或“再生信息”,也就是人类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

(三)教育与信息的关系

从上面两节关于教育与信息含义的阐述,不难看出教育与信息的联系。

信源物(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被人类感知,形成感知信息,然后在大脑加工产生人类思维信息,使人类获得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一种教育活动。人们还可以从信息体中去获得该事物的信息与知识。所以一个完整的用信息去阐述的教育定义可表述为:“教育是从事物和媒体(信息载体)中获取信息,经大脑思维加工成为人类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对这一过程的要素作一些分析。

1. 信息源

教育信息源包括真实的事物与媒体(事物信息的载体)两大类。

(1)事物。人类直接接触真实的事物,能获取事物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直接接触实际事物的实践,能训练人类的技能与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陶冶人们的思想品德。原始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利用实际事物手把手进行的,接触实际事物获取事物的知识,将陪伴人的一生,实现终身教育。由此可见,事物作为信息源的重要性。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实践、实验、实习、见习、参观占教学计划很大比例。我们仍须十分重视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建设,包括小工厂、小农坊、生物园等信息源园地的建设。

(2)媒体

媒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它载有事物的信息,但不是事物本身。在我们身边能接触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但媒体却可以承载任何事物的信息。我们还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去呈现事物的信息。媒体(含教师的语言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与计算机媒体等)在教育活动中,是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2. 信息获取

(1)感知器官获取信息。人类是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感知事物和媒体的信息。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五大感官,有些信息是通过全部感官获取的。特瑞勒(D.E.Treichier)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视觉占83.0%,听觉占11.0%,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0%。

(2)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还须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否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例如听老师讲课的语言能力、阅读课文的文字能力、上网的计算机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培养的。

3. 信息加工

人类感官获取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送至大脑,在大脑记忆系统不同部位进行存储与加工,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兹基给出了一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模型。人们常简化为图2所示的常用信息加工模型。

图2 常用的信息加工模型

近年来,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纷纷采用信息加工原理去解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然而大脑的机理尚未被人们全面掌握。人工智能是模拟人脑赋予机器思维能力的科学,通过人工智能研究将会揭示大脑的机制和信息加工过程的本质。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已获得许多重大成果,为运用信息的获取、加工去科学地阐释教育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4.人类信息体

信息经大脑思维加工后,成为人类思维信息(转换为人的知识与能力),众多事物作用于人类产生的感知信息和思维信息形成了一种人类的信息体。

教育塑造了人类信息体,塑造了人类的信息知识结构,也塑造了人类的信息技术能力。

人类信息体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含社会实践)中共同塑造的。人从出生开始就用自身感官去获取外界事物的信息,家长还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并用语言去表征这些事物的称谓。进了学校,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各门课程、各种活动去塑造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类信息体。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后,任职、经历与各种社会活动给他刻上了深深的信息烙印。总之,人的一生都在受教育,都在不断塑造自我的人类信息体。

综上所述,教育是一种从信息源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成为人类信息体(如图3所示)的信息活动过程。简而言之,教育就是一种信息活动。

二、教育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作为构成世界的要素之一,它的开发、利用与物质的开发、利用一样,需要有技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首先被利用“表征”信息的技术是语言,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被开发与利用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当前人们理解的信息技术含义是指信息的表征,获取、存储、传递、加工和利用的技术。

现代的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贮、传播与使用的能动技术”。①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 语言的产生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无从考究。大多数语言学家主张是从劳动起源的,社会劳动需要协作,需要交流,因此产生了有声的语言。原始的语言是非常简单的,但有词汇、也有语法,能描述一个事物的状态,能表达某种需求。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对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尽管原始语言对这种表征不是那么准确、全面,但毕竟已是事物的表征,是一种原始的最早的信息技术。

语言的出现帮助人们结成社会,组织生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同时也帮助人们脱离事物本身,利用语言的表征去传递信息,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 文字的创造

在语言诞生了几十万年之后,人们已发现语言不能存储,传递也受到时空限制,因此创造发明了文字。公元前四千年,已有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有苏马利亚人和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现在世界上的文字不下数百种,分为两大体系:以西方国家的拼音字体系和东亚国家的表意字体系。

文字是用来表述和记录自然语言的技术,使口语能脱离人变为书面语言而独立存在,能将信息永久贮存,并且传送到更远的地方,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大进步。

3. 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公元1041年间,我国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印刷术使历代积累的知识能以书本和报刊的形式长期贮存和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

4. 电信、广播和电视技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期,有线电报(1832年)、有线电话(1876年)、电影(1885年)、无线电广播(1895年)、录音技术(1898年)、电视(1936年)、录像技术(1954年)的相继发明与应用,使信息能传得更快、更远,不但能传送语言、文字的信息,还能传送图像、活动图像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继产生了几次工业革命。

5.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展已经历了四代。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了网络技术,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近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也有人称之为五次革命(见表1)。前三次,由语言到文字再到印刷术,相隔的时间都很长,它们被称为传统的信息技术。后两次,从电信到计算机网络,相隔时间很短,发展速度很快,甚至在交叉发展,同时相互补充使用。在教育领域,我们都将它们统称为现代信息技术,它们在教育上的运用被称为“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1. 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

从原始社会到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都要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还产生了一门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学科。

原始社会的教育,除了亲身实践获取事物信息,主要依靠语言传送信息去认知更多的事物。发明了文字和印刷术,教育能用文字贮存信息资源,能用书本去教更多的学生。

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教育中最早最快运用这些技术,我国运用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技术于教育,统称为“电化教育”。美国称为视听教育、教育传播、教育技术。

原始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教育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获取、传送、存贮、加工信息的技术。它是教育的主要技术,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成为国家需要的某种专业人才。因此,要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商业等专业,学生要获取相应的专业信息知识与能力。除此之外,教育还有一项更重要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1)语言能力。语言是一种最原始、最早使用的信息技术。用语言去表征事物,用语言传送信息进行交流,用语言组织劳动生产。至今,语言还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信息技术。孩子出生后,父母就会教他们说话,用语言表达周围的事物与运动状态。人类的语言能力基本上是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完成。要具备第二种以上的外语能力,当然还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2)文字能力。很多古今中外的信息都贮存在书本中。最新的时事信息在报刊上,教育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用了很多课时开设语文课,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当然,还要让学生能用文字去传送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情感的交流,文字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3)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现在是信息社会,很多信息都用文字、声音、图像符号形式贮存在录音装备、录像装置和计算机网络的贮存器中。我们要学习与具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从这些媒体中获取消息。所以,近年在大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甚至在教师、公务员队伍中也要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因为过去在学校学习中没有学习与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语言、文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能力,才能运用自如地自学,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一次产生的信息技术革命都促进了教育的根本变革。(见表2)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所谓革命性影响,不是指一般数量上的大小与速度上的快慢,而是指质上的变革,是一种颠覆性的行为。这些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一)信息技术引起教育方式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每次革命都促进了社会文明发展,也导致了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语言技术阶段,教育只能由家长通过生产实践与语言去传送信息,使后代获得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文字技术阶段,后一代要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因此,要学习与掌握文字技术的能力,要认识字的意义,要学会写字。开始是写在竹简上、绵帛上,后来写在纸张上。由此,出现了专职的教师,教育离开了家庭,出现由专业教师去担任的专职教育方式。在印刷术阶段,出现了教科书,书本中储存有古今中外的大量信息,学生不仅可以从专职教师言行中获取信息,还可以从书本中去获取信息。因此,一个教师不再是单独教一个人,而是同时教很多人,出现了学校和学校的班级教育方式。在电信、广播、电视技术阶段,除教科书外出现了众多的视听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课件等,这些媒体贮存除文字之外的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信息,学习者的学习进入了一个多媒体教育的时代。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阶段,计算机已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实现多媒体学习。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计算机大量存贮的信息能迅速传送与交流,实现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由上可见,信息技术会使教育发展产生根本变革,也就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建设的影响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火热进行中,深入研究信息与信息技术,将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建设。

1.研究信息与教育的联系,教育是学习者从事物与媒体中获取并加工信息成为知识与能力的活动。

2.研究信息的本质含义,使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质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三要素构成,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信息活动。这颠覆了传统认识中的教育本质是生产力、上层建筑等说法,使教育科学与实践进入科学化、现代化的时代。

3.教育是塑造人类信息体。按信息论的观点,人类是一种信息体,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知信息,也有经加工产生的思维信息。这些存贮在人体中的信息,又有两大类,一种是信息技术能力的信息,如学习语言、文字等;一种是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的信息,如学习物理、化学等。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学习者参加各种活动,学习各类课程去感知与加工这两大类信息,塑造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类信息体。

4.建立信息化教育新理论,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信息科学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在教育中应用时产生信息科学教育理论,主要有信息教育理论、协同教育理论、网络教学设计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产生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信息科学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融合,产生的信息化教育学科(如图4),是一门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科学,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

(三)对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指导作用

1. 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学校应建设充满信息、容易获取信息的环境。要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校园网,协同教育的移动学习终端,能方便快捷从网上获取信息,能与教师、学长、同学相互沟通。与此同时,应尽量多建设校内外的生产与社会活动实践基地,使学生能从事物接触中获取最真实、最准确的事物信息,分离出操作技能。

2. 教育信息化媒体建设

教育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实际的事物,二是教育媒体,所以教育信息化要非常重视媒体建设,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信息论观点,直接接触事物的实践活动是获取信息的重要信息源,是培养品质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信息化不能只重视计算机与网络,还得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信息技能论文篇(6)

硬件主导论:硬件决定一切信息技术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硬件制造,全世界一年内能造出的计算机屈指可数,这些庞大而昂贵的计算机难以操作且极不稳定,有些计算机甚至需要通过调整电路结构来应对不同的计算任务。在这种背景下,硬件成了决定信息系统价值的核心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从而形成了硬件主导论,即硬件的价值等同于信息系统的价值,其他组成均附属于硬件。基于这种认识,当时的硬件厂商通常会把配套软件的源代码免费送给用户,以方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硬件主导论存在很大局限,忽略了软件等系统其他组成的价值,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大量的社会资源集中投向硬件制造领域,制造工艺飞速发展。

软件价值论:软件具有独立价值随着硬件制造技术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甚至个人购买计算机处理事务,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使用目的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用户大多不具备开发软件的技能。于是,能否提供易用、可靠的软件成了评测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开发者不再提供源代码,甚至要求用户付费购买软件。对软件的旺盛需求促使研究者反思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并形成了软件价值论,即软件不是硬件的附属品,而是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软件价值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无论是学习编程还是学习多媒体处理,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软件操作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焦点。

开源共享论:开放源码共享智慧开源共享论来自开发人员对软件价值论的反思,他们认同软件的价值,但反对闭源或设置软件专利等手段。他们认为,软件、通信协议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掌控在少数商业机构手中,而应开放给全人类自由使用,开源正是保证这一权利的必要手段。经过长期努力,开源精神开始从软件开发向其他领域延伸。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垄断的加剧,很多国家希望借助开源获得信息产业上的突破,开源共享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开源文化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我国一些省市已明确把开源文化纳入课程。

普适计算论:计算无处不在普适计算论最早在1988年被提出,表现为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处理信息,而不必关心技术和设备。普适计算论源自科研人员对“人-机”关系的重新思考,力图让人成为信息系统的中心,其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信息技术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教育的重心从关注软件操作转变为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过计算机的中心地位还未动摇,已有的发展成果也没能得到课程设计者的充分认可。

信息技能论文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财务报告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系统结构;系统秩序;系统牵制;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是决定财务报告质量(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QFR)高低的关键。由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结构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极限,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是确保获得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必要条件。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视角有会计视角和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两类[1]①。前者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从信息系统视角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会计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来指导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EDP会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到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的变迁经过了五个阶段[2]。从企业信息化全局横向视角看,经历了IC(Inventory Control)、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II(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Ⅱ)五阶段;从会计信息化局部纵向视角看,经历了单项核算、模块集成、一体管理、网络协同、电子商务五阶段。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系统论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和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凡人造系统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等论断的逻辑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论逐渐形成了包括会计目标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在内的一系列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现代英美会计理论结构[3]。因此,会计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会计概念之中的。

在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学者们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后台子系统,强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思想与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系统个性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随着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后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作用越来越边缘化,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是随着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和POA(Process 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迅速集成与融合,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变革的外部推动力,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泛化和结构的平台化与柔性化。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包含于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之中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能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是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和判断标准。

会计信息系统的学科性质应定位为边缘交叉学科。这一定位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构与内容缺乏稳定性。然而,经济发展已对会计信息生产的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提出了迫切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认真思考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已是当务之急。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结构”与“功能”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结构指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作用与效能。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受其组成结构以及结构与环境间关系的制约。环境与结构的差异必将导致功能的差异。一个实体从外部接受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根据约定规则完成一个运转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再输出到外部,便可称为系统。一般而言,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系统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的秩序。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外部表现,即“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其实,系统功能是由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系统结构是子系统划分及系统配置;系统秩序是系统运行程序及运行规则;系统牵制是系统循其程序、规则运行的强制性约束。因此,严谨的表述应该是“系统结构、秩序和牵制共同决定系统功能”。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系列)是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论指导,由硬核(Hard Core)、保护带(Protective Belt)和启发规则(Heuristic)三部分构成[4],在启发规则中,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途径(反面启发法,Negative Heuristic),另一些则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途径(正面启发法,Positive Heuristic)。通俗地讲,硬核是由理性的公理、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等构成的、不容反驳、修改和否定的基础理论或核心理论。反面启发法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相反,必须运用独创性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保护带,必须把否定后件式引向辅助假说。而这些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正面启发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启发法使科学家不被大量的反常所迷惑[5]。在理论系列中,如果有新理论比其先行理论有着超余的经验内容,并预见了更多的新颖事实,则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理论上进步的;若是这些超余经验内容中有些得到了确认,预见的新事实得到了印证,那么这个理论系列就是经验上进步的。如果一个理论系列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则称它是进步的,反之则为退步的。进步的度量取决于该理论系列引导发现新事实的程度。如果理论系列中的某一理论被其他具有更高确证内容的理论取代,那么该理论就被“证伪”了。一个研究纲领在进化阶段是科学的,在退化阶段是非科学的。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纲领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列,运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基础理论假说和辅理论假设,如果遭受经验事实的反驳,一方面要通过反面启发法将其引向辅假设并保护硬核,另一方面要通过正面启发法促进理论假说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无论从会计视角,还是从管理信息系统视角看,会计信息系统都同时具有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特征。一直以来,人们基于对客观环境的不同认识,构造出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表现出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本文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借鉴技术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以技术要素为驱动要素,以技术、经济、制度、教育、社会、文化六大要素共生互动关系为考察重点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会计事项矩阵模型”,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硬核层和保护带层的构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确定性的开放系统,是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构造的、具有确定目标的、有序变迁的系统。因此,由系统目标出发,借助商务智能技术建模,通过后实证主义检验,可以构建侧重于正面启发法(推测)的、以追求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信息系统商务智能层应用理论。

从会计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看,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组成的会计流程。因而,可以采用流程管理理念对会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构建侧重于反面启发法(反驳)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管理层应用理论。

最后,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在企业基于计算机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还必须借助软件工程学、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构建相应的项目实施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层的应用理论。

如图1所示,上述五层理论共同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各层理论的可操作性、务实性由内向外逐渐增强,而稳定性、抽象性由外向内逐渐增强。

三、 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五个层次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该五层理论结构可以分成两类,即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用理论侧重可操作性和可重现性。

(一) 会计环境技术观

会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会计环境(以会计主体为界,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一个开放系统总是要不断地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会计系统也与会计环境进行各类交换,从而保持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试图穷尽会计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徒劳的,从中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做重点研究,则是有益的。从哲学视角分析,会计内、外部环境都可以划分为三类对象:人、物及人与物间的互动关系。从内部环境看,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属人的因素,业务流程和基础设施属物的因素,管理制度、商业模式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从外部环境看,社会、文化属人的因素,技术、经济属物的因素,制度、教育属人与物间的互动因素。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必要性,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计变革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以技术为中心,研究技术与经济、社会互相作用、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制度经济学亦为我们揭示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在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学者们一般认为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和互通性[6]。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强调技术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了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和中心地位,而知识、人力资本是与技术互动,又与社会、文化和教育密切相关的要素。事实上,在技术经济学中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经济效益的案例中,经常发现除了技术的原因之外,还有人力的贡献、管理的贡献、市场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因此,用与技术进步相关来解释,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提法[7]。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由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因子是信息生态的主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导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信息因子是信息生态的客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系统的黏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通过信息向外界输出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环境因子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它是与所有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战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文化等。。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信息资源得以利用。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信息环境得以更新,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之间客观形成了一种需求、提供、更新、反馈的共生连环关系,构成了一种信息生态平衡。可以将信息生态学因信息技术而引起的人(信息活动)、信息、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类比于会计人(会计信息活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因而,可以将会计环境中的绝大多数因素归入信息环境,并强调它们之间的共生互动与动态均衡。

谢诗芬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会计环境因素[8]。正是由于技术因素的原生性与活跃性,我们有必要将技术作为会计环境的焦点,从而转换视角,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会计与环境诸要素的共生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建立的会计环境技术观是在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生态学三大理论基础上,强调技术的中心地位,重点考察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与教育六大要素间的共生互动关系本文提出的“会计环境技术观”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对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是提出一个不太被大家重视的会计环境研究的新视角。。

(二) 会计事件矩阵模型

会计事件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试图观测的、在会计环境与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发生的事件。当前会计理论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并将经济事件分为三类,即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是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情况则是由于企业环境变化(但既未发生交易,又未产生事项)而对企业会计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现今技术要素具有活跃性,据会计环境技术观可知,会计事项的范围应可以适时调整,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求(如智力资本的引入就是会计事件扩大化的例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会计事件都存在着信息技术渗透度和会计流程透明度两个观察维度,其中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高低是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流程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一套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个进行会计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箱”。换言之,透明度可以通过调整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进而调整系统功能来进行调节。的高低则由会计信息系统决定[9]。换言之,信息技术渗透度短期内是稳定的,除非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会计流程透明度(过程透明、结果透明)是由会计信息系统结构所调节的[10]。据此,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构建会计事件矩阵模型,并将会计事件亦划分为四个象限,如图2所示图2各象限名称均来自于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笔者对其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

1. Ⅰ象限:幼童事件

幼童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低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萌芽阶段。随着会计流程的梳理与规范,其透明度得到逐步改善,幼童事件将转换为明星事件,如果长期处于幼童事件状态,则有可能直接被放弃。

2. Ⅱ象限:明星事件

明星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高而信息技术渗透度低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度的逐步提升,明星事件将转换为金牛事件。

3. Ⅲ象限:金牛事件

金牛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和信息技术渗透度双高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成熟阶段,也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井喷”状态。但随着该模式会计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该模式会计信息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者是由于现有会计流程绩效改进空间的逐渐丧失,会计流程透明度将会再度缺失,此时金牛事件将可能演化为瘦狗事件。

4. Ⅳ象限:瘦狗事件

瘦狗事件是会计流程透明度低而信息技术渗透度高的事件,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件识别的退化阶段。此时,若通过有效的会计流程管理,会计流程透明度可能失而复得,瘦狗事件将还原为金牛事件。若随着会计流程透明度的降低,信息技术渗透度亦同步降低,则可能转向幼童事件,或者直接被放弃。

从事件信息含量解释1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解释2是事件结果期望值的变化引起了决策者行为的变化。(决策差异性)从高到低顺序来看,这四类事件的排序依次是金牛事件、明星事件、幼童事件和瘦狗事件[11]。因此,可以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四个应用法则(成功月牙环法则、黑球失败法则、西北方向大吉法则、踊跃移动速度法则)等有关识别与诊断技术对这四类事件进行适当选择,以调整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技术与会计流程间的协同关系的结构与功能。

(三) 基础理论

1. 硬核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硬核是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说,其相关陈述不得摈弃与修改,否则就是另立理论。会计信息系统硬核可以表述如下: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以技术为中心的环境要素共生互动中,通过选择富有信息含量的会计事件和设计兼具效果、效率和适应性的会计模型,揭示会计价值的形成。这一硬核包含四个重要概念(会计环境、会计事件、会计模型、会计价值)和两类判断标准(信息含量与效果及效率标准、适应性标准)。

2. 保护带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所指保护带不仅包括那些明显用来补充硬核的辅助假说,而且还包括那些描述初始条件所依据的假定以及观察陈述。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带层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1) 会计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以企业价值为极限的无限逼近过程中的近似值。价值立足于客体与主体之间需要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包括主体的主观价值与客体的客观价值[12]。企业价值概莫能外,企业价值表现为企业对社会(企业价值相关者的泛化主体)的有用性。企业价值由表及里依次表现为股价表现、内在价值、财务指标、价值驱动因素。股价表现指股东获得的全部报酬(Total Returns to Shareholders,TRS),主要包含股价增值和股利;内在价值指企业长期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是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函数;财务指标指企业价值量的特征;价值驱动因素指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如企业文化、股东权益、特许权、执行力、价值链分析、“五力”分析、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等[1314]。虽然企业价值质的规定性难以观察与计量,但企业价值量的特征却相对易于观察与计量,因而,使用会计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是基于观察与计量的可替代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选择。会计信息系统应时刻关注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技术因素的变迁,及时调试会计价值的表达式,实现会计价值对企业价值的无限近似。

(2) 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提供会计价值。商务智能(BI)主要由数据仓库(DW)DW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主要通过浏览分析工具在DW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或支持在DW上的应用,形成决策支持系统(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OLAP将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为用户所理解的、反映数据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并支持复杂的分析,侧重决策支持,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和数据挖掘(DM)DM也可以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Database,KDD),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的过程和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三类技术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运用面向主题的DW技术、侧重分析决策的OLAP技术和注重知识发现的DM技术搭建各类以获取数字智能为目的的会计模型,也可以借助联机事务处理(OLTP)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总之,会计模型通过商务智能技术获取了数字智能,从而提升了会计价值的供给的质与量。同时,将商务智能作为会计模型的建模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也为将类似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3) 会计信息是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体现,会计信息生产遵从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硬核指出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揭示企业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以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考察会计信息的生产,可以得到两条重要的会计信息生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供求动态均衡原则。

信息的生产需要成本,信息质量要求愈高,所需花费的成本愈高。信息的生产也会产生效益,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与决策。从经济学视角看,如果信息生产的成本大于信息使用的效益,就失去了信息生产的意义,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只有信息生产成本小于等于信息使用效益时,信息生产才具有经济可行性。成本与效益的计算及比较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问题。

从经济学视角看,会计信息生产同样要遵循供求定律。首先,可以从会计环境出发观察会计信息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确定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竞争形态;其次,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形态大致确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并结合会计环境的变迁分别从市场、行业和个体角度分析各曲线的运动规律;最后,从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角度研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互动变化关系。总之,供求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会计信息生产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将会计信息视为会计价值经济学特征的载体,为我们开辟了会计信息系统经济学范畴的研究空间。

(4) 受托责任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历史价值,决策有用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未来价值,信息含量观中的会计信息侧重于当前价值。会计价值的形成是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合力,未来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契约”、“经济日程”或其他预测技术加以描述。受托责任观与信息的可靠性高度相关,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评价。决策有用观则与相关性紧密相连,它更关注信息使用者基于对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经济事项的评估所做的决策[14]。这两种观点都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准确估价基础之上的。信息含量观认为会计是使用估价语言和代数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导致当前决策差异性的原因,而非估价的准确性。换言之,估价的结果可以不准确,但是估价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必须对当前决策造成序列差异化,这样就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信息含量。

(5) 会计流程是会计价值管理学特征的体现,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应遵从会计流程管理方法论的指导。价值链理论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看成一个价值增值的链条,这个链条在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后,获得了价值的增值,其间也包含信息的创造、知识的转移等无形资产的增值[15]。随着对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围绕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垂直流程与水平流程的价值创造与增值的研究也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研究流程梳理与优化的知识体系――流程管理[16]。将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黑箱”开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条条的会计流程,会计信息正是这些会计流程的产出,会计价值正是沿着这些会计流程逐步形成的。

(6) 会计基本处理程序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会计信息的生产不仅是会计价值的形成过程,也是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从产业链视角观察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便可构建出会计信息产业链,它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参与者间的社会分工与协同关系。参照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现状,可以构建由九大环节构成的会计信息产业链:①会计基础理论;②概念框架;③会计准则、审计准则;④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审计制度;⑤经济业务;⑥会计处理系统;⑦审计处理系统;⑧会计信息传递;⑨会计信息用户。相应环节主要参与者是:①会计理论研究人员;②会计理论研究社团;③准则制定机构;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师、审计制度设计师;⑤企业会计人员;⑥会计软件系统;⑦审计师;⑧企业会计师;⑨利益相关者。如是观之,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需要参与者多方精诚合作,方能有序绞合。会计基本处理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以及相关控制程序都应纳入会计信息产业链框架下思考,并受到会计信息产业链的指引与约束。随着会计信息用户多计量属性并重的需求的高涨和并行处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产业链柔性研究已日益明晰化,这一趋势将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研发的平台化和柔性化上。

(三) 应用理论

1. 商务智能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满足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者的信息使用需求。受托责任观侧重于解除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交易观交易观强调只对真正发生的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无论是资产还是收益,在概念上将只给已经发生的交易留空间,因而,资产会定位在“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中取得的经济资源”,收益会定位在“已经实现的收入”。,会计计量侧重于历史成本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强调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因此,其会计确认侧重于事项观事项观将会对尚未发生的交易带来的资产增值和收益进行确认,资产和收益的概念将会给这部分事项的确认留空间,因而,资产可能会定位在“未来取得的经济利益”,收益可能会定位在“已经实现和尚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会计计量侧重于公允价值计量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观[17]。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拆分成核算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它们分别以提供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与预测及辅助决策、会计专家智能为目标,这些子目标互相协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目标结构,共同决定了系统目标的实现,如图3所示。

在会计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系统目标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动态建模技术构建各类会计模型。核算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联机事务处理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会计模型;管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建立面向主题的、侧重分析和预测的、可提供辅助决策的会计模型;专家子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注知识发现的会计模型。可见,商务智能是会计模型构建的主要建模技术,它不仅支持会计模型的动态建模,还能有效地支持会计模型基于后实证主义的持续改进。

2. 流程管理层

上文提到会计信息产业链分解为九大环节,从会计流程视角观察,第一环节至第三环节通过借助社会公共机制构成了一个会计流程公共的外部规则约束;第九环节是会计流程的最终用户;第四环节至第八环节构成了会计流程的主体,第四环节是企业根据外部规则约束制定的企业会计流程的内部约束规则,第五环节是从企业业务流程中识别会计事件,第六环节是对会计事件按会计流程规则进行相应处理(主要指计算与存储),第七环节是对第六环节执行审计处理,第八环节是完成财务报告的呈报。由此可见,完全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念,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进行基于会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特别是流程规则的设置,可以借助图尔敏模式论证的非形式逻辑及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将基于惯例判断的方式作为梳理与优化企业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会计流程规则的利器[18]。

3. 项目实施层

由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连续十年的《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01―2010)可知,国内财务软件应用已明显呈现“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的规律。企业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及其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企业财务管理能级的升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研究所(SEI)1991年正式,主要用于评估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开发质量,侧重于软件生产过程管理及工程能力的评估与提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推崇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19]。加拿大前审计长Denis Desautels1997年通过吸收与提炼CMM模型精髓,提出了一个用于消除现行财务管理体系缺点的框架,为政府各部门在提升财务管理信息质量、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方面提供指导,并于1999年了财务管理能力模型(Financial Management Capability Model,FMCM)[20]。因此,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针对不同企业能级采用不同应用模式”规律和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性,我们可以运用CMM模型进行精细化解构,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框架性的项目实施指南。

四、 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