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写字教学论文

写字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6 18:41:50

写字教学论文

写字教学论文篇(1)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写字教学方面,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课本的练习中,特意设置了田字格的写字练习,从看到摹再到临写,体现了写字能力的的渐进性,较好地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和良苦用心。本人以为,这样的设计已进一步将小学的写字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再也不可等闲视之了!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上,有了点滴体会。现将它阐述出来,与各位同仁商讨,也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本人曾走过一段弯路。拿到新教材,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我只让学生在教科书的田字格内写字,然后又让学生在田字格练习本上,每个字写一行(8-10个)或两行(16-20个)。虽然在课堂上,我也花心思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指导,但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的字,依然还是很难看。特别是在当天学的生字比较多的情况下,结果更是糟糕,最差时,全班写字的合格率竟在20%以下,优秀率几乎为零。

起初,我还以为学生是刚入学,各个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且写字又属于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能力,此时学生的字写得差,当属情理之中,在所难免。可是,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竟是毫无起色。虽然本人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或辅导,用尽心机,嗓子喊得发痛,但受效仍是微乎其微,事倍功半。受师德之谴,本人开始在这方面警觉起来了。察看书法专业的指导书籍,了解书法家成长的故事,但那些东西似乎与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全体学生,还有许多距离,好像有许多“高高在上”、“格格不入”的地方。在这一条路上,“久行”不得要领之后,我不得不从自身的教学方法上来找缺点、想办法。

经过反复的钻研教材上的设置和琢磨编者的意图之后,我终于受到了启发。教科书上的写字练习,浅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儿“份量”不够(写字的专门练习,一般每个字只让学生写两个)。出于好奇,我将一部分学生的教科书收上来看看。出乎意料之外,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横平竖直,像模像样的字!虽然笔力上还有显得稚嫩,间架结构上也还有不少的欠缺,但与他们练习本上写的字却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对于一个入学不到半年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字,写得已经够好的了。难道在写字教学上也要给学生“减负”?受此启发,我就试着在学生写字练习的数量上,给学生进行“减负”。我一改写字练习让学生每个字最少也要写八个以上的做法,一下子将写字练习的数量减到了每个字四到五个,并且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所谓“万事易做,一诀难求”,这句话的道理,在我的写字教学中,立刻显现出来了。在经过不到二十次的练习以后,本班学生的写字能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写字的合格率,一下子升到了85%以上,优秀率竟接近30%。看到这样的结果,本人虽谈不上欣喜若狂,但说喜不自胜那可是一点儿也不过分。

为了进一步探明究竟,我及时地对部分在这方面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们普遍反映,子女在做作业上有了同一种变化:原来是先做完其他的作业,接着是痛痛快快地玩一顿,等到了上学的“临界点”,再万般无奈地拿起语文作业,一阵胡乱的“涂鸦”之后,语文作业数量上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但质量上却是如前所述,写字能力的提高与否,那是更谈不上了。现在,则是调了个头。放学后,一有空就是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先将语文作业做好,然后再完成其他的作业。这样,我的语文作业,就在学生所有的作业当中,占尽了“先机”。相对来说,其质量当然也要好得多了。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学生写字进步快的原因,除了我在数量上给减了“负”以外,还与由此带来的学生主观上的主动,心理上的耐心,有很大的关系。我也明白了不少的书法家以“宁静可以致远”作为座右铭的真谛了。同时,我还明白了,通过“减负”,学生写字能力提高“神速”,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了。因此,我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精雕细刻”一个字,比胡乱“涂鸦”一百个字,进步都要快得多呀。如此看来,在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或写字能力训练时,“减负”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写字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写字 规范化 书法教育

语文,包括语言、文字及文学。写字,识字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的根基。目前,学生的写字识字能力极不乐观,尤其是把字写规范、正确、端正、干净以及带有艺术性更是存在的突出问题。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再一次发出《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强调要加强书法教育的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强调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写字以及在写字基础上升华为书法艺术是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脉

文字是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汉字不言而喻。中华民族,绵亘几万里,积阅数千年,汉字的源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作了比较客观的论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八卦---结绳---仓颉造字,代表了古人对汉字源流的基本看法,同时也说明了文字的诞生是随着社会的进化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字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文脉。伏羲所作八卦,用“一”代表阳,用“一一”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为乾,代表天;?为坤,代表地;?为坎,代表水;?为离,代表火;?为震,代表雷;?为艮,代表山;?为巽,代表风;?为兑,代表沼泽。汉字从这样最初的几个或几十个,发展为今天的几万个,书体上又从篆演变到隶,隶演变到楷、行、草,其形式与体态呈现千变万化,因此才有了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以至形成东方特有的书法艺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由键盘代替笔墨纸砚,实现无纸化办公的今天,书写在削弱,对汉字认识在削弱,仅然出现了学生写不了汉字,在校园里出现过这样事,学生钥匙丢了,要写个启示“钥匙”不会写,写成“key”,汉语水平没有英语水平高。所以,写字成为一个问题。

二、强调写字规范化

既然语文是文字、语言学科,引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的确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课堂上学生记完笔记,自己竟然读不下去,学生交来的作业和作文,老师要边阅边猜。上海市曾经有个统计,写“长”字,写错的占绝大多数,因为把第三笔的竖提错写成上下两笔。由此可见,把字写规范势在必行。郭沫若先生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的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郭老比我们想得更深远,把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从做人的角度,提出了写好字的必要性。

写字规范化,我们民族有传统。秦始皇实行“书同文”,是最早的汉字规范化。明清的科举考试,写字不允许有一点一划的差错。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建立了现代汉字的规范。再看世界,英文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写法全世界一致,达到高度的规范化。

规范化尽可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干净。字形规范,笔画数目不多不少,位置形状不变,按笔顺规则书写为正确;写的字横平竖直,结构比例适当,字迹清楚,行款正确、整齐为端正。纸面干净,本子平整为干净。在一次阅卷中,学生在试卷上的签名难住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我拿着试卷到学生中去询问时,只有这位学生的同桌知道是谁的签名,而其他同学均无法辨识。他是把模仿艺术签名用在了平时。在他们看来,那些明星们的签名都很帅。当年王朝闻先生在批评美术界所谓以丑为美的风尚时曾说道“那些以丑为美丑化中国人的人物画!”当下写字所出现的“以乱为美”实属非正常现象。

三、书法教育审美能力亟待提高。

书法是写字的升华,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或者说,是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杨雄说“书,心画也”,日本明治天皇说“人的真心,镜中映不出来,却清楚地在笔迹中看见”。书法家通过感情活动与丰富的想象,可在观众心中打上一个意想浮游的境界。元陈绎曾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的敛舒丽险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张怀璀评张芝书法“若达士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太荒之野”。梁武帝评王羲之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或有一定的速度,而是有笔法、笔势、笔意,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书法作品一般都是用软的毛笔书写。“软,奇怪生焉”。今天的中小学生普遍不会握毛笔,加上中小学对学生写字不够重视,这是摆在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语文教师率先提高自身素质

教书育人先要自身过硬。郭沫若先生曾在《殷契粹编》中提出第1468片,上刻了十个干支字,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一个精美整齐,余则歪刺不能成字。然此歪刺者中,,却间有二三字,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旁刻者之范本。而歪刺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之摹技也,刻鹄不成,为师范者从容捉刀助之,故有二三字合乎规矩,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情如目前。这段文字说明了善书善刻者与学书学刻者之间的关系,实则今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读之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要使中华民族的文脉不断,写字、识字的根基必须牢靠。要使字容易认,写字必须规范化。书法必须弘扬,不弘扬就受人欺!写字、书法在语文教育中的位置岂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写字教学论文篇(3)

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没有丰富的感性基础,是不可能自觉地去总结规律,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水平的。

(一)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

(二)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错字主要就错在形近字、笔画多的字上,而要减少这种错误,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例如:“未”和“末”这两个字所有的笔画都一样,区别只在于两横的长短不同,如若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只由教师讲,学生肯定不感兴趣,印象也必定不深;反之,教师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

(三)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

教师的范写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运笔方法,并试着这样写。这既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

评价是一个有相当难度又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要做到正确评价,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只有观察到位,评价才能恰如其分,也才能起到提高自己的作用。

二、“脑思”与“手写”结合,重视思维过程

(一)用心识记单个汉字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记字、写字当然也如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储存在大脑中。这里要特别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经过这种联系,字就记得特别牢。像“春”下面是“日”字,有的小朋友总会把它写成“目”字,如若我们在记字形前先引导他们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特征(春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植物开始生长),然后引述:春天到了,太阳暖洋洋的,你们看,“春”字的下面是——(日字),日也就是——(太阳)。这样学生的错误率必然会大大减少。许多形声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像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木字旁的字与树有关等等。在教学时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学生用拆部件、换部件等方法记字形,而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地与生活经验联系,发挥思维的作用。

(二)积极进行规律总结

要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在识字上,如形声字的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口说”与“手写”结合,重视表达过程

表达是小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因为表达要经过几个过程。首先,表达要以观察为基础,没有观察得到的表象,表达就无从进行,其次,表达要有思维的基础,没有头脑的加工、整理,表达就不可能全面、有条理;最后,语言是表达的外显形式,有了观察和思维的基础,还得看你能不能说出来。因此表达得不好,未必就是掌握得不好,但表达得好,则肯定掌握得好。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表达的作用,这是识字教学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训练学生。

(一)说字形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换部件、拆部件、数笔画、联系生活经验……),说时要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如记“播”字,要学生说出:我用拆部件的方法来记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二)评价

评价主要指对别人说的记忆方法、书写的字,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评说。这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还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比较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表达出来。学生听的过程、比较整理的过程、表达的过程都是学习,这样同一个字反复作用于大脑,印象自然深刻。

(三)说写法

写字教学论文篇(4)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信息化时写作字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教师推荐题目√自拟题目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是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手写体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息化书写工具的冲击,学生写字现状不容乐观,写字教学面临空前的挑战。本论文致力于探求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提供相应参考。

选题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写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写字教学也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当世界三大古典文字中的北非埃及的圣体字、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字早已淹没在时展的浪潮中,汉字却依然生机盎然。我们骄傲的以为汉字能经受住高科技的挑战,在信息化的冲击下站稳脚跟,然而,事实却不容乐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脑手机等信息化交流工具的普及,传统的手写交流方式被Email、QQ、短信等所取代,手写体汉字逐渐被方便快捷的键盘输入所取代,甚至连作业都大兴打印稿之风。学生写字质量愈发下降,出现了写字兴趣淡化、提笔忘字、字迹潦草凌乱、错别字连篇等现象,有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如何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信息时代中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对于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法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软硬笔兼学,还要临摹名家书法,学习书法知识。此通知一出台,引起各方热议。可见,写字教学已引起各界关注。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信息化的冲击,对写字教学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下沉重的课业负担等也是制约写字教学有效开展的因素。开展写字教学并不是盲目的,我们首先要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去发现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写字教学的开展。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检索,从获得的“写字教学”相关研究的信息来看,主要集中在写字教学意义、写字教学现状及写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上,论述写字教学的意义的重点多在写字教育的功能上作了一些论述,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汉字不仅有着鲜明实用性,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与美育因素。认为写字教学具有育德、益智、健体、审美、养心、博学等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与高尚的精神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大有益处。在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中,大都提到了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对学生书写汉字的冲击,很多学者认为频繁使用电脑打字已对学生的汉字书写和学校开展写字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汉字书写有着电脑打字不可替代的优点和特点,写字教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研究认识到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对写字的影响,却没有探究信息化工具对汉字书写影响的具体表现,更没有从造成问题的根源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提出运用好电脑等信息化工具促进写字教学的策略。总之,这些研究强调了意识的提高,但缺乏具体的方法对策和实践探索。

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教育部做了很多努力: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除此之外,国内很多学者也在探求写字教学的出路,提出改善写字教学现状和解决写字教学问题的策略。

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详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教学关注点及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蒙学相结合促进写字教学开展。

刘永康主编的《语文教育学》第三章论述了识字写字具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使用电脑的意义,并结合课程标准论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原则和策略,论述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和教学措施。

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一文中从造成写字教育困境的原因出发,确认科技对书写技能的影响和基础教育中写字教学的弱势地位是造成写字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认为全球化的背景使汉字书写文化出现了认同危机,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对传统审美文化的强烈冲击,电脑的广泛使用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写技能的弱化。现实中应试教育难以撼动的强势地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写字教育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名存实亡。对写字教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见解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尝试和探索,试图为写字教育的生存、发展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使写字教育在“键盘时代”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传承和综合育人价值。

魏南疆著的《语文教学散论》第三章论述了汉字具有简洁明确、构词灵活、达意迅捷的特点,并评价了童俐俐的《识字与写字5》的示范教学。

孙熙春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一文中提到中小学书法课“虚位”现象极其严重,并指出应试教育、师资不足是制约学校书法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从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努力方向。

刘伟在《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一文中从电脑打字会导致青少年汉字识记能力下降、导致手写汉字附带信息的减少甚至丧失、增加青少年写别字的几率几方面论述了电脑打字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要求社会、家长、学校互相配合提高对写字教育的认识,重视键盘的同时不应忽略了手指。

总之,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写字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可见,写字教学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解决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改善写字教学现状,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继续屹立于信息化时代浪潮中,还是很有希望的。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手写体汉字有着电脑打字无法取代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

2、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识字写字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1、汉字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

2、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学习语文的基础

3、识字写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

(四)写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耐心、恒心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写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堪忧,远未达到课程目标

1、写字兴趣淡化

2、写字习惯不良

(二)学校写字教学开展有待加强

1、写字课落实不到位

2、写字教学师资力量单薄

3、大部分教师书写水平偏低

三、导致写字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各界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错误的写字观:电脑输入能代替手书

2、社会对写字要求减低

3、教师重写字质量,轻写字教学过程

(二)应试教育的桎梏影响写字教学开展

1、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略写字教学

2、沉重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无暇练字

3、对“减负”的错误理解:把写字课当“负”减掉

(三)交流工具信息化的冲击

1、手机电脑等信息化产品减少了手书的几率

2、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师板书示范行为

3、打印稿作业增多导致书写能力下降

四、写字教学对策分析

(一)多方协作、端正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1、社会、学校、家长应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

2、学校应确保写字教学课时,明确写字的要求和目标

3、教师应做好表率,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写字

(二)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

1、把“三笔字”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2、做好在职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3、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准教师写字能力的培养

(三)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1、学校避免盲目推崇多媒体教学

2、教师应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信息化媒体资源

3、家长应监督孩子正确使用信息化工具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尤其是信息化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及其如何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重点:提出改善现阶段写字教学问题的对策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来促进写字教学

研究目标:

论述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等对策。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精华,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前期文献准备,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根据导师建议修改和完善论文。

第四阶段:完成论文设计。

可行性分析:

首先,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对该课题相关理论有所了解,而且近年来关于写字教学的研究很丰富,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能找到充足的资料支撑该论文的论点。

其次,研究成本低,该论文不需做问卷调查、实验,我坚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分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脑、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对写字教学的冲击,并从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提出合理利用信息化媒体资源的对策。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一至二周选择指导教师

第三至七周选题,收集文献资料

第八至十周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提纲

第十一至十三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十四至第十五周论文开题答辩

第十八至第二十周完成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第一周至第五周论文修改

第六周至第十周论文定稿

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论文答辩

预期结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2版

[3]魏南疆.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5]王振刚.对键盘时写作字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05)

[6]张琼.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6,(12)

[7]王洪峰.试论中小学写字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孙熙春.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年6月20日

[9]赖冬美.汉字是美丽的,写字是快乐的——浅谈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写字现状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1年1月第一期

[10]刘凤山.键盘文化背景下书法教育新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

[11]尹功仁.源流并导.标本兼治——浅析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4卷第12期

[12]章立千.走好“五步”练就好字——浅议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0年9月第7卷第9期

[13]王智杰.“躯壳化”正让汉字面临文化危机[J].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3日第004版

[14]辛旭.E时代,握住鼠标丢了笔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9月17日第A01版

[15]刘伟.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6期NO.6

[16]曹远富,李世淼.当前小学写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行动与反思,2007年2月号

[17]吴永波.从社会书写现状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紧迫性[J].美与时代,2007.10下

[18]纪光治.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字教育[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6月

[19]籍艳玲.网络时代加强汉字书写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3月

[20]马梨.教育部出新规: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要上一节书法课,这四十五分钟书法课该怎么上[N].美术报,2011年9月3日第051版

[21]陈一玙,曹娴.小学书法课离学生有多远[N].湖南日报,2011年9月9日第009版

[22]燕怡.勤于打字疏于练习——学生手写字丑各方看法不一[J].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6期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DB/0L].,2011年8月2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写字教学论文篇(5)

主要原因是钢笔书法始终未能独立,没有独立的观念,独立的理论,一切依附于毛笔书法。长时期以来,人们几乎都一致认为:“书法就是写毛笔字”,“写字就要从毛笔字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小学写字教育片面地采用了不很切合实际的、单一毛笔练习的方法。而毛笔书法的复杂性、高难度,及与钢笔书法的差异性,使中小学的“大字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毛笔书法是艺术书法,没有几年苦功,写不出象样的字来,这对于一般中小学生,是不现实的,也不能这样要求。毛笔字主要讲用笔,仅结构好,用笔不好,字还是难看。而钢笔字只要结构好,字就好看。执、运笔手势也大不相同。还有其他很多理论与实践上的不一致,使学生很难从毛笔字中领会到钢笔字的写法。结果是两种字都没写好。

学习毛笔字也要有人教,而毛笔书法的理论太复杂,书法家都很难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一般中小学教师更难掌握,无法教学生。故“大字课”一般是不讲,让学生自己写。而对一般写字的规律,好坏原因等,教师也讲不出什么,不上理论课,也没有这方面教材。对学生平时作业中的问题,也无法具体指导。

以上仍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写字教育的现状。要改革这一现状,使中小学写字教育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案,首先必须尽快研究和建立钢笔书法的独立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应当比毛笔字理论简单扼要得多(尤其是适合中小学生要求的应用书写部分),并更先进、更具科学性,不是简单搬用毛笔书法的结构理论。

然后,编成教材,列为师范教育,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通过学习,要求中小学教师都能写较好的钢笔字;语文教师要懂得并能讲授钢笔书法理论。然后,从初小识字阶段起,不时给予学生讲解、指导(包括批改书法作业)。目前的钢笔习字课本基本只有范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会检查字病。并且还不是统编教材,只为部分学校选用。“大字课”不必废除,但要以钢笔书法课为主。语文教师要懂点毛笔书法,但不一定要求达到怎样的水平,钢笔书法则要掌握。

小学生低年级识字阶段,写字大部较好,因为态度认真,不敢写快,按正楷一笔一画写。这一阶段,教师也容易督促(如果再讲些规则、为什么好看难看的道理,就很容易巩固)。到了中学以后,功课多了,也确实是个问题。行规则没教过,老师又无能为力。所以又要从中学起教授行书,否则有些学生因时间来不及就乱写。楷书写得端正不难,行书写得好却不那么容易,所以行书理论又是个关键。

写字教学论文篇(6)

郑观应(1842-1921),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一作斋),又号居易、杞忧生,别署待鹤山人、罗浮篮咨饺恕⒛接荷饺恕⑻成慕雍山人等。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家之一,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他曾充当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又在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商办粤汉铁路公司等担任高级职务,投资兴办过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是一个从买办转化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易言》《盛世危言》,后者曾对中国思想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作为晚清社会的商界精英,郑观应一生都在为实现强国富民而努力,提倡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批评“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人才培育制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实学”举措。而对于书法,虽然幼时所习碑帖之学中已包含一些习字教育,但相对于实学来说,它又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在他留下的文字材料当中涉及书法教育这一领域的论述较少,但却颇具代表性,主要体现在蒙学教育中对字学的建议和对儿女习字的若干建议这两方面。

一、在蒙学教育中关于字学的主张

(一)字学教材的选择

郑观应在上海学习商务期间学习过两年多的英语并在以后与洋人经营商业时日益熟悉英语语言文字的运用。由此对中西文字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常思考两种文字的异同之处,并且提倡国人要学习一点西文字。他于《盛世危言》的《华人宜通西文说》一文中在比较中西文字的难易时说道:“然以中、西之字较其难易,则华字难而西字易。”[1]认为“我中国苟非绝顶聪颖子弟,未见有读书数年,而即能作书信论说者也”[2]。所以他认为国人在蒙学教育中就应该选择简单易懂的字学教材,以便于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能识字而开民智,进而强国。

在蒙学中,郑观应对字学教材的选择上非常讲究,他在《复蔡毅若观察书》中对《切音新字》这本字学教材非常佩服,认为“书较东莞王煜初、苏州沈曲庄所著笔画尤简,更易谙习,将极难、极复之学业,变为极易、极浅。苦心绝学,裨益世人,佩服之至”[3] 。他认为字学教育上应“择其切音易、笔画简者,通饬各省、州、县官绅设立学堂,凡年六岁者,无论贫富子女,皆须入学。一月未成,学至两月;两月未成,学至三月;学成之后,再学汉文。如无力再学汉文者,即撰《简字汉文蒙学五千字课图》以备购阅,便知常用之汉文字义矣。更设新字日报小张,卖价极廉,俾广流传”[4] 。因为“切音易、笔画简者”比较适合初入学的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消化,他把这样一种方法作为学习汉文的捷径,并且认为在蒙学教育中实行这种方法,“不需数年,国内无人不识字,而民智大开,风俗日美”[5]。

(二)习字的方法与教学

对于教小孩习字的方法,郑观应赞同当时宋学儒生的做法。他在《答关均笙先生论学校书》中说道:“至于习字法,宋儒教小儿先令影写赵子昂千字文,稍长习智永千字文。每板影写一千五百字,添写四千字,如此一、二月乃止。必如此方能后日写多,运笔如飞,不致走样也。”[6]从学习书法的选帖来看,他结合蒙学教育,继承魏晋以来的传统,选择《千字文》作为范本,这在魏晋以来就一直作为小儿习字的通用教材。选择二王一路的书法风格,且追宗溯源,先从赵孟\入手,然后再习智永《千字文》。从书写实践的方法上,主张先“影写”后“添写”。“影写”其实就是所谓的“描影”,即用相对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然后照着在白纸映现出来的字影进行练习,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摹写”;在他的《待鹤斋学校论》一文中也这样认为:“幼学当宜日认十二字,解明字义,令其摹写。”[7]而“添写”则是先通过双钩出字形的大致轮廓,然后再用毛笔按所双钩的轮廓去添写。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小儿所写的字不致于走样得厉害,也可以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注意力。从习字训练的强度来看,他主张“每板影写一千五百字,添写四千字”[8],认为如此坚持一两个月便可以渐渐地停止这样的训练方法,认为这样的坚持使小儿日后也能多写,并且在多写还运笔如飞的基础上能达到“不致走样”,即在用笔、字形的结体及整幅字的风格和气息上都不会太远于所习的范本。

二、对于儿女习字的建议

郑观应对儿女习字的建议主要表现在他的家信里面。他在一封《训子侄》中劝诫其子侄:“读书须如曾文正公云:学者于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至写字不多则不熟,不熟则不速。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9]这里与他在蒙学教育中所提倡的习字方法基本是一样的,同样也主张习字一定需要多写,要有长期的训练,要达到一定的练习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熟”。而这个“熟”则又有一定的深义,这个“熟”不仅是指对于汉字基本的字形结构和书写方法的熟悉,还应该指对习字者所遴选作为范本字帖风格气息的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如此便可熟能生巧。在熟能生巧之后,写字的速度才能加快,只有写字的速度加快了才能增加做事的效率。郑观应这是站在崇尚实学基础上的主张,因为作为商业精英的他来说,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以工具论为出发点来要求儿女对于写字方法的训练,这种训练的主张并不是为了能训练出一个艺术家而是训练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才。但他同时也嘱咐儿女“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10],即做事虽然要讲求效率,但不能以功利为目的去学习东西。这样培养出来的儿女就应该是既能讲求效率,又能有教养而不以图功为目的。

三、对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

考察郑观应的各种著作、信札等文字,他对书法或说书写在晚清这个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地位评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并没有把用毛笔书写汉字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在郑观应的著作及书信中,极少用“书法”这一词,大多用“写字”或“习字”等词语,但在《盛世危言》的《华人宜通西文说》中第一次非常直接地用了“书法”一词,他在比较中西文字的难易时说道“华字一字一音,而书法又各自不同”[11]。这里的“书法”从语义上看应该是指书写的方法而言,由此可知他即使在中西文字比较时也没有把用毛笔书写汉字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反而认为汉字的书写较书写西文有些困难。

第二,书写是一种工具。他在蒙学教育中对于字学教材的选择、范本选择、习字方法的主张以及对儿女习字的建议等各方面,最终目的都是为识字作文、为日后能多写、为能熟能速,把它看作一种基本的技能,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效率。这是站在儒家工具论的基础上,也是站在经世致用之学上对习字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他在《盛世危言・学校(下)》一文中说:“或谓中国小学堂宜仿德国小学堂章程:教分七班,每年历一班。学分十课:一曰经学……十曰中国字。”[12]这里的中国字应该包含文字的发生与演变及汉字形体结构的书写方法,可见他以为学习中国字只是作为国人识字修学之门径。在这一点上也是承先人之例,《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3](这里的“书”与郑观应所谓的“中国字”的含义是很接近的,都不是指书法艺术)。

第三,书写有时是一种审美享受,书写的精美可以使人爱不释手。他在《阴\文图证序》中说道:“去冬,友人黄葵生示以费晓楼先生绘本,张解元补书,字画双美,尤属精核,令人爱不释手。”[14]这种“爱不释手”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对这本书的喜爱,更是因为由费晓楼所绘和张解元补书所成且字画双美。

而当时以招善书者抄写图书来作为宣传的做法情形描述,也同样出现在其《感应篇引经笺注》上。他在《感应篇引经笺注序》中说道:“《感应篇》一书注解者数十百家,独推惠定宇先生笺注证据确凿……吾粤罗椒生尚书复引经衍义,招词馆之善书者分而录之……使受而读者观其文,爱其书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临摹讽论之下,显以动其珍重慕效之心,隐以发其涤秽荡邪之志,其诱掖苦心蔑以加矣。”[15]

第四,他也把“书”这一事建议列入女教中。他在《盛世危言》的《女教》一文里说道“诚能广筹经费,增设女塾,参仿西法,译以华文,仍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而女红、纺织、书、数各事继之”[16],“庶他日为贤女,为贤妇,为贤母,三从四德,童而习之,久而化之;纺绣精妙,书算通明;复能相子佐夫,不致虚糜坐食”,如此则能使民尽其所用。

总之,就郑观应一生成就来看,文学和书法在其生活中都不占主要的位置,是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是从儒家对待文艺的态度出发把它作为一种载道的工具而已。他无心做个诗人,虽然人们也开始为他戴上“近代文学家”[17]的桂冠;他更无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书法家,虽然他也曾苦心学习过馆阁体和古人名碑法帖。但是,通过对其文集和信札的探讨分析,他对书法教育的见解是值得当下书法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的。语

参考文献

[1][2][11]郑观应.华人宜通西文说.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84.

[3][4][5]郑观应.复蔡毅若观察书.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01.

[6][8]郑观应.答关均笙先生论学校书.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22.

[7]郑观应.待鹤斋学校论.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08.

[9][10]郑观应.训子侄.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37.

[12]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下.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71.

[13]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2.

[14]郑观应.阴\文图证序.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60.

[15]郑观应.感应篇引经笺注序.郑观应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60.

[16]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88.

写字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三笔字” 书写技能 培养模式 师范生

师范院校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教师,“三笔字”书写能力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因此“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字)课程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学技能、提高学生教育素质的重要实践技能课程之一。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意识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强化,“三笔字”书写技能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但目前师范院校“三笔字” 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因此,结合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要求,针对师范生 “三笔字” 书写现状提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1、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1.1、“三笔字”是师范生从教技能的基本要求

“三笔字”书写技能不仅是教育部在颁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里的明确要求,也是师范生日后从教的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写得一手好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身作则的引导学生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同时,“三笔字”书写技能也是提高师范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笔字”的学习有利于师范生了解文字的内涵、提高书法鉴赏,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1.2、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现实要求

目前,师范院校“三笔字”教学中,“三笔字”课程在一学期仅为8-34课时之间,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的教学内容在这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充分地展开讲解;教学地点在一般普通教室,由于上课人数太多,书写空间缺少,这样学生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可能掌握不全;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讲理论而缺乏书写、重视课堂而忽略课后练习、重视效果而缺乏系统的指导、考核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写出来的字结构松散、神形呆滞,甚至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效果,而失去练字的信心。所以建立“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专业的要求,也是“三笔字”书写的现实要求。

2、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模式构建

“三笔字”是一门技能课,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与练习结合、教学的连续性与学习的坚持性结合,才能达到“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效果。因此,师范生的“三笔字”书写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师范生“三笔字”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大类13种具体培养形式。从总体上看,四大类培养方法,即环境设置、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考核制度四类,每大类下细分成几个小功能项,形成一个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师范生三笔字技能训练模式(图1)。

图1 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模式

2.1、环境设置

2.1.1、课程设置

“三笔字”书写技能课的课程设置与课时配比一定要准确设计,如根据教学内容和上课人数来安排课程形式和课时量。通常汉字书写练习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师范生三笔字的开设应不低于每学期51学时,不间断的学习不低于一学年。这样课程才有延续性,学生才能进一步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书写技能。同时针对“三笔字”课程的特点,课程安排不仅仅只是课堂上,课外课程教学也要适当安排,如粉笔字练习可安排在周末或平时某个时间段。

2.1.2、学习环境

对于学习来讲,一个好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三笔字”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室、教材、教学软件等各种学习资源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提供专门的写字课教室。其次,教材与教学媒体结合。“三笔字”教学中,教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且关键,但现实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个因素。除了教材,还可以结合不同媒体和网络(印刷、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软件等形式)来配合教学,辅导学习。第三,以师范生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以“汉字书写”为主题的比赛和展览,从中挑选出优秀者参加省、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以带动学生练字的热情。

2.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学习并初步理解技能的相关要求和要领,更为核心的是将有关教学内容组成要素、操作程序以及方法要领等精讲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训练要点。所以“三笔字”理论教学分为方法精讲与示范、观摩学习两类。

2.2.1、书写方法精讲与示范

首先,从执笔、座姿、立姿等基本姿势做起,然后从基本笔画、结构特点到整篇布局章法去讲解与师范。第一,学会“看”:即教学生如何观察书体的特点;如字形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独体字结构等特点需要在教学中明确区别和牢记的知识。第二,练,就是基础笔法示范和训练;如笔划的起、行、顿、回、折、收笔等的用笔方法,以及文字结构与章法需要一一讲解与演练,让学生从一笔一划去练习,再到整篇文字的格局的掌握。第三,想:就是多“动脑筋”,在教学中灌注思考的方向与方法,引导学生从笔画、结构、章法等去评价练习作品,从而在对比与思考中逐步完善。

2.2.2、观摩教学

在“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过程中,“观摩教学”包括课堂观摩、录像观摩、展览观摩等形式。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挑选经典作品来分析,充分展示某种具体书写方法的典型案例以促进学习者对该种书写技能 “操作程序及要领”的有效理解。再次,在教学中精选具有示范性的视频来演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我们还与省、市书协、文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凡举办书展都宣传动员学生参观展览,在艺术碑廊里增长见识。

2.3、实践训练

在学习环境营造、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的基础上,“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重点是加强练习、作业点评纠偏等实践训练部分。因此“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实践阶段是整个训练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本文把实践训练形式主要分为为课堂演练、课外自主训练、竞赛训练三种具体形式。

2.3.1、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则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书写技能的操作要领和相关要求,在进行示范后要求师范生当堂进行实践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平时练习中容易出现、比较集中的毛病可以及时指出并讲评;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缺点,教师重点示范辅导。如,粉笔字课堂上,先抽调3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指定内容,然后教师讲解技法并示范,再让原来几名学生用板书重新书写一遍,自己相互比较分析原因。

2.3.2、课外自主练习

课外自主训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延式的自主学习,是“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的主要方法。但课后自主训练普遍是教师零监督,学生练习自由散漫的现状,这样就失去了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初衷。所以课外自主训练要设置目标、计划,即定时(对课外练习时间和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定量(对课外练习按教学内容布置具体的数量)、定内容(明确指定课外练习内容)、定要求(对练习质量效果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三笔字”的训练计划明确提出与宣布,由专业教师负责检查验收、评价学习效果、统计训练情况等,这些因素计入学生“三笔字”课程综合考评成绩。

2.3.3、竞赛训练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组织书法爱好者参加全校性书法活动。如学校定期举办学生 “三笔字” 比赛、举办师生书画展、学生手抄报届次展、黑板报比赛等,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内外书法展评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途径,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全方位互相交流的平台,增强自信心。

2.3.4、考核制度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之一的普通话,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而同样作为教师职业技能之一的“三笔字”书写技能却没有一个统一衡量标准。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三笔字”书写技能考核制度。

(1)考核标准

毛笔、钢笔和粉笔的评分标准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细微差别,因此应有三种各具针对性的评分标准。根据以下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的书写技能水平。

(2)考核形式

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都紧紧围绕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安排。根据“三笔字”课程设置采取现场考核方式,以一首诗歌或一段古文为现场书写内容。如:测试考核一般安排在期末进行,毛笔字以楷书碑帖临摹为内容,纸张尺幅为四尺三开,时间为30分钟,字数不少于20字;钢笔字以楷书、行楷书写给定内容,纸张A4为复印纸,时间为20分钟,字数不少于100字;粉笔字以行楷在小黑板书写指定内容约30字。若有参加校级以上(包含校级)书法竞赛,获优秀以上奖者,可不用参与期末考核直接获得相应的等级分数。

3、结语

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掌握是长期训练形成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训练模式,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练习结合,逐渐形成一种书写习惯和书写氛围。只有这样,“三笔字”书写技能才能真正为师范生所掌握,才能成为师范生未来从教的工具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郭辉,陈宇涛.重视三笔字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从教技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5-106.

[2]郑兴安.浅谈小学生毛笔字和硬笔字书写能力的协调发展[J].现 代 阅 读,2011.7(7):158-159.

[3]林子赛.师范生三笔字技能培养研究[J].沧桑.2012.5:145-147.

[4]黄新春,霍琼.书写技能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基本关系[J].商洛学院学报.2008 .6(3):62-67.

[5]钟铭枢.高等师范院校三笔字教学现状的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2004,(4):101-103.

[6]邱红峰.对当前高师三笔字教学困惑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6):59-61.

[7]万应均.师范生三笔字课程设置与过关考核方案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2):91-92.

[8]曹长远.师范硬笔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