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6 18:42: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师德师风建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篇(1)

教育部在1999年为解决经济及就业问题,提出了大学扩招,随着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递增,高校开始涌现出一个庞大的队伍,即青年教师队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总人数已达到88万,总比例达到高校教师总比的62%。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许多特点: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7,80年代,捧着书本苦读二十余载,大多数直到拿到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与传承的年轻人赋予了千钧重任。这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骄人的业绩与显赫的名声。在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时,许多青年教师在忙乱中已把“师风师德”四个字抛于脑后:只关心学术课题,不知国内外政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忙晋升职称,而忽略教学,使学生怨声载道;只与评审职称的教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忽略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关心论文与课题的数量,而对学术的严谨性嗤之以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够自律。青年教师的现状堪忧,是社会压力,高校环境所导致的。如何使这庞大的群体在若干年后成为各高校的骨干与精华,如何使这几十万人成为副教授,教授之后为学生尊敬,为社会叹服是教育理应考虑的问题。其中,不断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师风师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政治的了解与关心,对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同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得体的语言与着装,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师思维灵活,工作弹性大,大多数工作态度端正,充满着正面力量,高校需要这些青年教师夯实高校的建设,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过热的浪潮中,青年教师还需要道德沉淀与文化素质修养,以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职业道德,作风严谨,蓬勃向上的一支队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五年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经验,总结出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一线教师学术作风不够严谨教学工作不够认真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学生们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对象。而近年来青年一线教师人数过多,岗位认定与职称评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青年教师们将精力大半投入到积累论文的数量,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奖项评选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论文的产出需要做实验,实验数据是大量的试验以及调研产生的,只有严谨的科研才会产出对本学科有积极贡献于社会意义的论文,青年教师有教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因此对于论文产出喜欢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许多论文的产出仅仅是为了凑数,这样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对本学科做出贡献。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且大都发生在青年教师当中。课题的报送面临的压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师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与申请部门协调关系。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导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许多教师听到下课铃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与学生交流,不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对学生有问题的邮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与学术的解释,许多教师一学期过后还叫不出三个以上学生的姓名,令学生及其不满,与师风师德建设严重相背离。与此同时经济过热又导致青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收入过低,想方设法为自己再招揽一份兼职。在各个城市的私人培训机构,经常可见到高校教师在为中小学生们补课的身影。长此以往,青年教师教学的精力越来越少,会严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影响日后的学习。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经验使得课堂上理论内容较多而缺乏动手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一些青年教师不够为人师表,课堂上有时满腹牢骚,将许多时间花在批判社会现状上,不给学生们正面力量,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自己忘记什么是“为人师表”,学生们忘记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

2.2青年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经常可见学生与辅导员关于生活学习的问题促膝长谈,辅导员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情感的依赖对象。但是辅导员队伍的过于年轻化产生了许多道德建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的调查发现现状堪忧。辅导员队伍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学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对学生奖惩不一,有的有严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犹豫躲闪。许多辅导员决定着奖学金等级,优秀学生的称号,学生党员的名额,这就使辅导员们有情感偏向,归根到底是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乐于与辅导员探讨,有些辅导员在道德建设方面不够成熟,很少给出中肯切实的意见,这使学生有时感到困惑,不知遇到问题该与谁去讨论,及其容易走极端,说到底这是师德建设的问题。

2.3教辅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高教的教学机关与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高校机关是高校运转的命脉。青年教师不断地涌向机关也给教辅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青年教辅人员由于社会经验少,对本校的运转缺乏了解,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态度冷淡,知识贫乏是青年教辅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这些青年教室们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师风师德建设有待提高与完善。

3完善师风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参考了不少讨论此论题的文章,大多数作者对师风师德建设的提出建议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标放在强化学习教育,规范教师行范,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而笔者认为,师风师德建设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笔者决定另辟蹊径,提出几点完善师风师德教育的建议。

3.1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以抵制学术不严谨作风

针对科研与教学的两座大山,笔者听取了沈阳药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吴秀萍教授的评论“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学工作者只能在讲台上重复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将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深有同感,抵制学术不严谨的作风,应把第一步放在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去。笔者认为,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应首先承担着一部分科研任务,学校应给与适量的经费让青年教师搞学术研究,并对青年教师的产出论文产出质量有严格的审订,只有发表出对本学科本专业有教学意义,社会贡献的论文,才有可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资格参与副教授的评选。而将更多的教学任务给予教授与副教授,因为学生更喜欢听有着科研经验,创新经历与学术积累的教授们上课,这样学生更有积累,更有启发,个高校产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质量。只有学术严谨,才会更好的完善师风师德。

3.2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成熟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

笔者指出,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文化沉淀,这导致了这些教师视野狭窄,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笔者认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至少学习一门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做出课堂笔记与评价报告,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思想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多下基层锻炼,例如在高铁建设现场试验,在其他高校实验室得出科研数据。此外,青年的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应由评审团反复讨论与不断修改,因为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创新;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使师风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

3.3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氛围

强化管理与严格考核许多青年教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大多数是上班,下课,回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针对授课教师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辅机关应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的氛围,积极倡导“德育为主,教育文本,教学育人”,定期将一线教师聚集起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这些会议成为青年教师表达意见,提出观点的有效渠道。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多多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评选依据,使得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4结语

篇(2)

为进一步加强XX县师德师风建设,我局始终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促进学校(幼儿园)工作持续、健康、科学、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县2021年秋季学期师德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制定师德建设方案。各学校根据《2021年龙川县教育系统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方案》(目前该《方案》已下发了征求意见稿)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

(二)上好一堂思政课。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全校教师上课一堂思政教育课。

(三)开好“两个”会议。开学初召开师德建设工作动员会、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动员会。

(四)开展好“六个”活动。1.进行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活动;2.每月集中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3.结合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4.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活动;5.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6.开展撰写师德学习心得体会与师德征文活动,每位教师根据师德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所学校(幼儿园)选送上送一份师德征文,征文主题待省教育厅拟定好再通知。2020年广东省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暨微视频征集活动中,我县选送16篇论文、2个微视频参赛,其中龙川县第一小学刘怀剑老师撰写的《愿作园丁勤浇灌 甘为烛炬尽燃烧》荣获广东省小学组三等奖(小学组全省获奖论文共60篇),在此给予通报表彰。

(五)严格进行师德师风个人考核。依据《龙川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在每年的6月、12月对全县教职工进行考核。今年秋季开始,临聘人员纳入师德师风个人考核。通报2021年上半年师德考核的结果:实际参加考核人数9455人,未参加考核人数93人,其中优秀等次2819人,合格等次6535人,基本合格等次5人,不合格等次3人。

(六)公示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学校(幼儿园)应加强监督,在校园显眼位置公示学校(幼儿园)及县教育局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县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0762-6883005),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

(七)治理师德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检查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体罚学生、参与违规打麻将、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师德建设工作,是改进教育政风行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各学校(幼儿园)要把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压实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健全管理制度。各学校(幼儿园)既要贯彻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师德规范的新精神、新要求,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还要在认真分析本校师德现状的基础上,以有偿补课治理工作为重点,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本学校(幼儿园)实际的师德管理制度,健全师德个人档案,进一步规范教师师德个人考核,促进师德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

篇(3)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

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

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本人还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

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来担任历史教学任务

,只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很少写教研论文;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

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

不擅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个人因素.

(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篇(4)

关键词:师德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而其中师德素质又居于首要地位。因此,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充分发挥。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更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笔者经过认真反思发现,目前的师德、师风现状不容乐观。

1、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1)责任感、使命感较差。部分教师尚未有作为一名光荣教师的神圣感、使命感,仅仅将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责任心不强,授课态度不认真,缺乏基本的爱岗敬业精神。

(2)思想政治意识淡薄。某些教师只是埋头业务,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欠理解,时常错过基层部门的学习会议;有的教师除上课时间,几乎不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够关心与关注。

(3)极少数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较欠缺。个别教师犯自由主义,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搬弄是非,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内部团结,在广大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4)学术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仅仅为评职称写论文,为科研费做课题,治学不够严谨,心态浮躁,不求甚解,教学态度不够认真,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

2、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良现象需要认真对待

(1)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与教师的考核、工作量、职称晋级密切相关;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是虚有的,做多了会给教学、科研带来冲击。这种观点有很大的片面性;对教学、科研工作不可能孤立进行,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保证,没有教师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更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2)管理机制不到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如何统一协调、明确学院各部门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关系与职责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师德、师风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沟通机制和教育管理制度;在教师的评估体系中,没有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贯彻进去。

(3)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有待加强。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校通过科学的引导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约束机制,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全体教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师德修养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对学术道德建设的力度,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重视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并以此影响、带动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教育、管理、制度落实方面力度不大,特别是结合教师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活动不够紧密,致使师德、师风建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方面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二、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长效性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准确把握新时期师德师风的内涵

首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要求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在推进教书育人的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热爱教育事业,严谨治学、以身作则、求是创新。教师通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展示自身的道德风貌,言传身教,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示范。教师只有自身不断学习和实践,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再次,努力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事业是人类的崇高事业,教师是正己立人的光荣职业。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广大教师应深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振奋精神,提高素质,爱岗敬业,创新奉献。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运行机制

一是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德州学院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规。提高全体教师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使教师在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学生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

二是宣传、发动机制。学院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深入贯彻教育部对师德、师风教育建设的政策、方针,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大讨论,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和宣传牌等舆论工具,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力度,构建宽松、民主、和谐和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建设氛围。

三是师德建设与师风评议相结合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鼓励教师考研、考博,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性、弘扬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的、自主的、健全的人格。通过师德建设与师风评议,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和谐理念,崇尚科学,与时俱进,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四是竞争、监督、评价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促进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竞争上岗,增强广大教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增强积极进取、德才兼备的自我完善意识,并通过监督、评价机制,做到师德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教师队伍。

五是制度建设机制。以制度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抓手,从实际出发,充分做好学校师德、师风现状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师德、师风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校管理及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篇(5)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对于教师来说,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学术腐败。一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少求真务实的学风,为了评职称,出成果,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滥造学术论文,这些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如原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其次,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再次,乱收费,接受贿赂。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还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索要贿赂,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等。[论/文/网 LunWenData/Com]

第四,缺乏爱岗敬业,进取之心,得过且过。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跳槽热”“第二职业热”冲击着校园,教师不认真教学,教学成了次要的事。

第五,不尊重学生。有的教师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批评不顾场合,损害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不易被学生接受。

诸如此类教师的行为,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给教师光荣的职业蒙上了阴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教育是根本,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师德建设还应取得社会的支持。新闻媒体要积极报道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形成尊师重德的社会舆论,批评教师中不良的道德行为,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扬善惩恶,形成师德风范与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第三,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教师的道德状况,是教师行为的反映和表现。在教师职业活动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时和应有的褒扬,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逍遥自在,不受谴责,那么违规者会越来越放肆,还会引起其他一些职业道德自律意识不强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恶性循环,污染社会风气。因此,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至关重要。

第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完善职业道德的载体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没有一定的载体,活动难以开展,教育难于落实。这种载体包括场所、设施和器材等方面。如教师不准打麻将,应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就必须有教工俱乐部、歌舞厅等活动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抛乱扔,就应设痰盂和垃圾通道等。载体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大家喜闻乐见,容易收到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担负着“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会议、板报、墙报、广播等),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像扫除文盲、法盲那样扫除“道德盲”;另一方面,要对初登讲坛的新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等活动,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论-文-网]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校园文化

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又要有德高望重的操行。而“建设什么样的师德师风,怎样建设师德师风”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它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

一、师德建设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品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国有重视师德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高度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的道德意义。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号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师德和师风“正”。才可以教育和影响学生。孟子认为教师要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最高的人生追求,要注意“知耻”、“养心”、“寡欲”的修身之道。秦汉以后,历代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都强调教师的师德师风,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教师应当“以义正我”。“说不急之言,而以惑后进者,君子之所恶也??为人师者可无慎邪!”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治学严谨,不要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天职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无产阶级教育家同志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认为,师生之间教师是领导者,教师应重视自己的道德人格,既要做学生的“经师”,也要做学生的“人师”。将“经师”与“人师”统一于教育的全过程。

1997年,同志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显然,他向全国教师提出了树立良好师德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都有法律或政令的形式加以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显然,贯彻落实这一法律精神,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二、目前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过分注重物质利益

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教育产业化色彩明显。尤其是地方院校,财政投入少,主要依靠招生收费来维持,客观上就带有产业的特征。这可能会让教师忽略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而将其等同于其他职业。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分配方式的一系列改革,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社会上滋生很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一部分教师受此影响,也认为个人价值的多少就体现于赚钱的多少。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中学历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和其他行业相比感到其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尊重,从而淡漠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因此一部分高校教师不甘于学校的平淡,守不住职业底线,整天谋算着如何多赚钱,多捞外快,把本职工作作为副业。应付了事。把精力用于课外兼职,到处“走穴”。

2.重科研轻教学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规模的扩大而来的不仅仅是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上的增加,而且是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普遍提高、来源渠道日益多样、社会流动更加频繁的新特征,这也给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更高的学历、不同身份来源的教师和更多的流动机会有助于高校教师创新组建科研团队,但同时学历提升也带来了部分教师的孤芳自赏和重科研轻德育的错误心态。同时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方式也把教师置于尴尬的两难处境,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势必误人子弟;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势必影响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自己的职称得不到提升。而高校教师的流动方式和特征让很大部分教师选择了全身心的投入科研而非教学。

3.师生关系淡化

现代师生的交流越来越少,教师只管到点到堂上课,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则不太过问,能够耐心询问答疑的教师已属少数。课堂教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和学生聊天谈心,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了。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个性化增强,生活独立性和私密性已成为大部分80后的习惯。随着大批青年教师涌入高校,80后成为这批教师的主流,他们的独生子女成长背景更深化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生活习惯。在工作中则体现为师生关系疏远,同事关系淡漠。

4.是非标准不清晰

少数教师受社会不良文化现象的影响,流露出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论和观点,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而且对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当教师行为出现失范时,又往往用不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去解释失范的合理性,从而是非标准模糊。

三、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

1.凝聚基本的师德师风建设理念

爱校爱生,将终身发展融入职业教育中应作为基本理念贯穿于高校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校荣我荣,校辱我耻”,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学校,反之,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推动。教师的“荣”首先应体现在珍惜学校声誉、热爱学校、尊重学校上。每位教师都要以学校利益为重,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保护学校的无形资产。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关系到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等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杜威指出,“最好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热爱学生与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与关键。热爱学生,就要把学生的成人成才作为我们教师工作的最高目标追求,为学生顺利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尊重学生,就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充分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及创新能力,实现“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并从思想、情感、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优化师生情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2.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比思想道德灌输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性,教师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影响不是强制性的、有形的影响,而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影响校园文化会对教师产生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并对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矫正。学校要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台、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学校的网站开辟专栏,定期进行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个人的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学校每年都举办体育月、歌咏周、新年联欢会、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和学生技能比赛,师生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共同追求高尚、文明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

3.建立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

终身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尤显重要,学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首先要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和培训主要是一种师范技能和师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要为新进教师日后走上课堂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真正把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到实处。相关职能部门应确立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分批次送中青年教师深造,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要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组织的要求而不是个人的自发行为。同时,学校应该把广大教职工进修、读硕、读博的个人要求与组织上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育人、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完善师德师风的评价制度

目前,系统地评价高校师德水平的科学模式尚未建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考评往往比较空泛、流于形式,而且教师的职称评定等许多现实的问题并没有能体现师德师风的好坏程度。因此,在评价标准上,要结合教师具体工作实际,尽量从师德考评的指标中分解出一部分可以量化的指标,使高校师德评价便于操作;在评价程序和方式方法上,要采取民主公开的方式。在学期开始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考评时积极建立自评、教师互评、高校师德规范的内容。师德师风评价必须贯彻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高校师德监督要以学校监督为主,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通过设立师德督导、巡视组,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形式,让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对高校教师师德加以警示,建立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既加强师德师风的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同时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同时,学校要权衡各方面因素,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把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作为权重之一。

5.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

正如“以药养医”会模糊医生的职业道德一样,如果学校要承受收费办学、养家糊口、赚钱还贷等企业行为的压力,很难想象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会成为真正高尚的人。教师是高尚的职业,但他们首先是人,生存的基础是物质。因此,只有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让其免于市场的纷争,才是高校教师恪守师德的保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经济发展,意识多样的今天,师德师风的建设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唯有拥有具有高尚师德师风和渊博学识的高校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安祥仁,徐锋.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9(12).

[2]居继清,王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五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篇(7)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对于教师来说,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学术腐败。一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少求真务实的学风,为了评职称,出成果,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滥造学术论文,这些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如原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其次,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再次,乱收费,接受贿赂。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还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索要贿赂,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等。

第四,缺乏爱岗敬业,进取之心,得过且过。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跳槽热”“第二职业热”冲击着校园,教师不认真教学,教学成了次要的事。

第五,不尊重学生。有的教师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批评不顾场合,损害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不易被学生接受。

诸如此类教师的行为,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给教师光荣的职业蒙上了阴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教育是根本,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师德建设还应取得社会的支持。新闻媒体要积极报道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形成尊师重德的社会舆论,批评教师中不良的道德行为,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扬善惩恶,形成师德风范与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第三,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教师的道德状况,是教师行为的反映和表现。在教师职业活动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时和应有的褒扬,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逍遥自在,不受谴责,那么违规者会越来越放肆,还会引起其他一些职业道德自律意识不强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恶性循环,污染社会风气。因此,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至关重要。

第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完善职业道德的载体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没有一定的载体,活动难以开展,教育难于落实。这种载体包括场所、设施和器材等方面。如教师不准打麻将,应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就必须有教工俱乐部、歌舞厅等活动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抛乱扔,就应设痰盂和垃圾通道等。载体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大家喜闻乐见,容易收到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担负着“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会议、板报、墙报、广播等),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像扫除文盲、法盲那样扫除“道德盲”;另一方面,要对初登讲坛的新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等活动,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健华.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

[2]支戈壁.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规范体系[J].实事求是,2007(4).(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燕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