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弱电设计标准

弱电设计标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5 18:14:50

弱电设计标准

弱电设计标准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 弱电工程, 弱电设计,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建筑物为平台,结合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化,智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标准和行业规范

虽然,目前在很多省份已经陆续出台了智能建筑的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但是,大多规范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行业规范来对智能建筑的相关设计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定。这也致使全国范围内进行智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出现难以参考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怎样的设计才是符合标准的等问题;因此,亟待需要在全国范围和分行业设立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来对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进行指导。 [1]

1.2 设计者专业水平有限

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局对电气、计算机、通信相关专业等都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现实中具有弱电设计经验的人员往往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设计能力有限;对理论以及设计中成本控制认识不足。很多设计人员在对弱电系统设计的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客户需求、施工的实际条件以及工程现状,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实施,会造成设备安装使用困难,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2]

1.3 设计中存在漏洞

弱电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粗心大意致使所设计的图纸不够严格规范;没有将布线的具体路径、线缆的武力尺寸以及具体施工工艺考虑在内,仅仅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满足要求;导致出现施工空间不足、开孔尺寸不对和线缆弯曲半径不足等问题。另外,缺乏对材料性能和价格的了解,一味的注重技术规范的要求,而不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造成系统的建设成本提高和运营维护费用增加,缺乏对设计项目整体统筹考虑的设计意识,从而很难实现设计方案的整体最优化。[3]

2 设计人员改善弱电工程设计的措施

2.1 明确用户要求,全面勘察现场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清楚的了解客户对于该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功能要求、预期的目标、成本预算等问题。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条件、重点建筑物的功能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对该智能建筑设计要有总体设计规划,该计划不仅包括施工现场的技术条件,企业的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条件,从而对下一步的详细计划提供总体参考和依据。

2.2 统筹考虑全局,提高系统性价比

在项目的建设的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前期成本控制的关键时期;设计图纸不仅决定了建筑的规模和建设标准,同时也决定了工程项目前期的预算。因此,在对智能建筑进行弱电设计时需要在满足质量和规范要求下,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对技术方案、建筑材料的选用方案等进行经济比较,对方案实行科学决策以及实施方案的优化,从而使项目在实施的过程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

2.3 设计眼光要立足长远

在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时,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联动、正常运转的目标,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详细标准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由于所设计的建筑的寿命周期一般都较长,在智能建筑使用期间,通信网络系统肯定会出现较为迅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要满足当下的功能与服务要求,同时也要立足长远,适当的提高设计标准与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遍布于智能建筑各处,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今后发展需要。

2.4 确保设计稳定及可靠

在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所涉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时要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的规模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双机热备份、软件备份、热插拔硬盘或增加系统冗余量,增设U P S电源,采用强制散热、快速恢复措施等各种保障措施,以便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正常管理和应急启动,从而保证建筑质量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4]另外,在弱电系统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环形总线接法或是增加备用回路等可靠的联接的方式,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和材料的限制,适当设置联接的数量。

3 完善智能弱电工程规范和标准

除了设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对智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勘察现场,努力提高弱电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另外,中央政府和行业要不断出台和完善与智能建筑设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用统一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全国范围内智能建筑设计进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的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允许范围内对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灵活的变通,以此满足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

4 结语

伴随着这城市建设智能化的推进,智能建筑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直接参与到人们生活、生产、工作中;所以智能建筑的质量将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满足客户服务要求、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要求以及智能建筑质量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技术、成本、施工条件、服务功能要求等各方面的因素后进行合理设计,实现弱电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的最优化,从而最终实现智能建筑建设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宏平,曾陈红.浅析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应用实践 [J].农业网络信息,2007,(3).

[2]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建设监理,2007,(5).

弱电设计标准篇(2)

首先,要依据建筑需求进行建设。建筑种类有很多种,比如商业性建筑、办公性建筑、公共建筑,还有住宅建筑等,这些建筑对弱电工程所发挥的效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建设者要做好调查分析,只有明确了建筑的具体需求之后,才能够进行建设。有些建设者经验比较丰富,盲目自信,而忽视了建筑的具体要求,为后期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其次,由于弱电工程通常都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建设者应该对智能建筑的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有所掌握,比如建筑的具体结构、规模等。同时弱电工程建设并不是独立的,因此建设者还需要与其他工种人员进行沟通配合,保证相互之间不产生交叉影响,顺利进行建设。同时弱电工程总的控制位置的选择异常重要,另外机房配置工作需要预先做好,这样能够减少建设时间;最后,管道的敷设工作是重中之重,建设者应该秉承着合理性、安全性的原则来进行敷设。

2提高弱电建设水平对策

现代建筑,弱电工程建设已经无法缺失。因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影响弱电工程的设计工作。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在建设时,需要依据建筑工程特点来及建设,参考有关理论,遵循建设的基本原则,以此保证建筑工程功能的得以有效发挥。弱电工程建设需要以专业数据与资料而依托,如果在资料与数据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建设,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要真正的提高弱电工程建设水平,建设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论证弱电工程功能,建设弱电工程时,建设者首先要了解哪些弱电工程项目可以从技术方面进行解决,之后编写出完整的技术招标方案,不断的优化方案,以便能够将最佳的方案应用在建设中;第二,着重对水电系统进行设计,因为水电系统是建筑用户日常所需,如果做好相应的工作,用户的日常生活可以解决。有关人员要站在技术层面来进行研究,以使弱电工程能够与其他工程优势互补。

3弱电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行业标准不规范

尽管我国很多省市地区就弱电工程建设工作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这些规范标准只是适应当地的发展建设,真正适应全面的行业标准并未出台,因此目前我国所应用的弱电工程行业标准并不统一,同时也存在不规范性。这就导致弱电工程建设标准各种各样,建设者随意选择,严重影响了弱电工程建设质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弱电工程建设的全国统一标准,可以参考其他省市的建设标准,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需要考虑到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行业规范标准统一,我国的弱电工程建设也可以进入到新的阶段。

3.2在弱电工程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设备、线缆安装的物理尺寸与工艺

出现开孔误差较大、安装空间不足以及布置设计不当等问题,这就可能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增加了系统造价。另外,由于不了解部分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在新的设计中反复选用使用效果不好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导致后期施工效率低,维护养护成本增加。因此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中,应该明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要求弱电系统需要哪些子系统,分别实现什么功能以及用户预计成本等。设计工程师应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材料收集,并结合相关的先进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制定出科学、标准、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另外,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勘察,重点研究建筑物的功能,对拟建好的方案各个重点部位做出记录,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4弱电工程系统的建设分析

4.1公共广播传呼系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弱电工程系统作为建筑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需要在智能建筑中的前台、大堂展厅等公共区域以及面向办公区域和停车场中安置相关的广播传呼系统,用来播放背景音乐或者一些比较紧急的广播。建筑弱电工程公共广播传呼系统设计主要会考虑到广播分区、系统方式、扬声器、功放器、切换功能、线路及楼梯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全面设计能保证广播传呼系统的稳定运行。

4.2无线寻呼系统。

寻呼系统作为建筑信号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主要采用微蜂窝寻呼系统。微蜂窝寻呼系统是一种可供建筑内部使用的单向通信系统,一般是利用蜂窝小区技术对定场强的专用寻呼网络进行实现。微蜂窝寻呼系统一般包括控制中心、发射单元、传输线路以及寻呼接收机等。目前大多数建筑的弱电系统中寻呼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控制中心与程控交换机相连,使寻呼信号经数据输出线路达到各楼层蜂窝的发射单元,随之再向外发射,实现人工键盘寻呼或者分机寻呼,可以使场强覆盖区域内的接收机接收到寻呼信号。

4.3火灾报警系统。

建筑弱电工程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联动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等。在建筑大楼的消防中心,一般由三套智能消防控制盘构成了中央控制系统,实际对28个回路共2700多探测点和模块进行控制着。一旦中央控制系统检测到火警信号就会立即自动执行该程序,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发生警报,通知大楼内所有的人员撤离及救援。实现了此系统对消防智能系统各模板的通讯监控,并能及时的显示其故障情况。

5结论

弱电设计标准篇(3)

关键词: 弱电系统 施工 项目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文明管理、成品保护、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系统的测试验收方面加以论述。

1.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增加人工成本。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2)施工的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决定着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供应,以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检查和管理。

(3)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建立文件报告制度,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4)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安全重于泰山,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各项措施。

2.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对线记录、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2.1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2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1)图纸目录: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2)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3)设备材料表:分系统列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4)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5)平面管线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6)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7)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表明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操作台、显示屏等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

(8)安装大样图:如门禁系统门控制的安装方式等。

2.3技术文件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实施各阶段的依据,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2.4安装工艺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3.施工质量的确认

弱电系统施工范围包括上述各个子系统的布管、线槽、穿线等内容,施工质量除了总承方加强施工管理外,一般还需甲方报监和找一个合适的监理,以保证质量控制流程的严格实施。当然,施工质量的最后确认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测试来进行,每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弱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效果。每次协调会应有会议纪要,并分发给有关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设备安装、系统或分系统测试,均应按计划和规范进行,且应责成分承包方到现场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项),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并及时报告子系统负责人,由子系统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解决,对重大不合格品(项),应由子系统负责人报项目经理。

弱电设计标准篇(4)

1964年9月创办的大连外国语日语专科学校,经过了4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以文、经、管、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外国语大学。

目前该大学设有20个专业,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0个,日本语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在校的学生达两万余人。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开始建立新校区,大连外国语大学新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大连市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场新村,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第一标段包括学生公寓3、4、5、6号楼、研究生1、3号楼、教授1、2号楼、风雨操场、食堂、服务中心等。

第二标段:图书馆、科教中心、行政办公楼、合班教室、活动中心、东西组团。

第三标段:弱电室外工程,包括室外广播、安防、室外光纤等。

CLIPSAL奇胜大连办事处和当地经销商大连子峰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布线产品商大连华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一举中标一期工程的第一标段, 是三个标段中最大的一个项目。

项目需求:

根据学校要求,新校区弱电系统最终建设目标是把大连外国语大学新校区建设成为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现代化计算机校园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网络。

新校区校园网采用集中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三层体系网络结构,充分符合新一代校园网建设要求,校园网主干采用万兆、接入采用百兆到桌面的方案能满足当今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校园网应用的需要,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在选择布线系统解决方案上,按照高性价比、适度超前、留有余量、同时利用现有设备的设计原则。并应具有如下特点:

实用性:布线系统实施后,应满足现在大学校园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上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

模块化:除线缆外,系统内所有的接插件均为积木式模块化的标准件,以确保扩展的简易性。

可管理性:充分采用色彩、标签、表识的管理思想,满足TIA/EIA-606思想。

扩充性:保证将来技术更新和有更大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到现有的大学网络中。

经济性: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降低学校重新布局域网,设备搬迁的费用,并节省了时间,降低日后系统维护的费用。

方案设计:

该项目综合布线系统依据以下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ISO/IEC 11801 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国际标准

ANSI TIA/EIA-568B 商务楼通信建筑布线标准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校区一期第一标段工程设计超五类信息点10047个。

工作区部分:

暗装信息插座均采用RJ45型防尘插座面板BRWPNS1PCC、BRWPNS2PCC,超五类信息模块RJ88SMA5>WE,安装高度均为下底距地0.30m,或与附近电源插座统一高度。实际使用位置距墙壁较远的情况下,可采用地坪插座安装地坪上的适当位置。

水平子系统:

电缆采用CLIPSAL超五类UTP线CAB5E305GYCC,各水平电缆除注明采用线槽和吊顶内走线外,全部采用穿PVC管暗敷设。所有数据线均敷设至配电间和一楼弱电设备间,采用星型连接方式由弱电间向各信息点辐射。

楼层配线间:

采用超五类24口配线架RJ5E110/24PPCC02,采用19英尺标准机柜或落地机柜,放置于单体楼弱电设备间内、计算机房和弱电间内。

本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采用19寸标准机柜或落地机柜外,其余弱电设备(分线箱或分接箱)均须暗装在墙上。(在弱电井或弱电间采用明装),箱子安装高度均为下底距地1.30m。

从垂直(或水平)电缆走线槽引出电缆或导线需PVC管或蛇皮管加以保护。弱电坚井内垂直管道洞口施工后需加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堵。

本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各弱电系统须有连续可靠的接地。接地和钢管均须有连续可靠接地。各个弱电井网络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从弱电机房敷设电源G15管至各个弱电井。

弱电设计标准篇(5)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智能建筑 弱电系统

1 电磁兼容性的提出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飞跃发展,电子技术和电子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生产领域和人门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电脑,上网,手机,智能化……"已成了人人皆知的名词。然而,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与发展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问题。这个矛盾日益凸现,并屡见不鲜。

例如:电力设备的电位异常与谐波干扰,电动工具的电火花,都会影响通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工作;手机、手提电脑

在飞机上使用时会干扰飞机上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工作,甚至造成飞行事故;医院里的心电起博器等医疗设备受移动通信装置无线电波干扰而影响正常使用等等。在工业生产中,以微电子电路为主体的自控仪表系统的工作环境和检测控制对象往往是高电压大电流的,这些电子仪表设备常常会受到电磁幅射、电磁脉冲、地电位异常、雷电冲击、静电感应、电弧、强负荷电流冲击、电源谐波、高频电噪声等等有害因素的干扰影响。这些干扰轻则会引起自控仪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降低,重则甚至造成自控仪表系统的误动作或死机故障。

凡此种种都是常见的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电子设备相互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即如何使在同一电磁环境下工作的各种电子设备、电子系统都能互不干扰地正常工作,达到兼容状态,这就要看电子仪表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

2 电磁兼容的学科内容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sm compatibility)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电磁干扰和抗干扰问题。还涉及到抗雷电、静电、太阳电磁场等自然干扰源、核电磁脉冲、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信息系统电磁泄漏失密、电磁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等等领域,关系到大多数现代工业部门和军事部门。在工业环境中,主要致力于对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传播途径,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研讨。

2.1 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源主要有自然环境中的电磁噪声和人为外界干扰信号。

电磁噪声是不带任何信息的杂散电磁场。常见的有由大气中的雷电、太阳磁爆、风尘、地岩应力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静电积聚与放电;电力设备中的感性负荷切断及投运时产生的瞬变脉冲噪声;各种电器产生的电弧,电火花等。信息技术设备的工作信号都是数字脉冲信号,由频谱分析理论可知:脉冲信号前沿越陡峭及脉冲频率越高,其包含的高次谐波及高频能量就越大,就会对外发射电磁能量。设备内的元器件,线路板轨线及连接线等都会对外发射电磁干扰。

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系统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相对于外系统而言是一种无用信号,对其它电子设备也是一种干扰。

2.2 干扰的导入途径

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主要有通过传输线路和空间辐射两种方式。

在传输线路方面?干扰主要通过共阻抗耦合和地线环路耦合方式产生影响。当电子设备或元件共用电源或地线时,就会通过公共阻抗产生相互干扰。电源内阻或地线自身的电阻值很小,但其包含分布电感,在高频时其阻抗不容忽视。高频干扰电流会在公共阻抗上产生干扰电压,叠加到其它电路上。

两设备之间的地电位不同时,就会产生地环路干扰。传输线路分布范围较大的仪表控制系统均应注意防止这类干扰。

空间辐射干扰多是通过高频电磁场传播的,仪表设备内部的电路之间和设备系统之间相互间都会产生这类干扰。

3 电磁兼容的技术标准制定和认证工作

电磁兼容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实用性极强。工业、民用、军用等几乎所有的生产、生活领域都需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共同体国家、日本等,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重视与发展这门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电磁兼容体系。这些国家已制定了完整的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设立了能有效地对军用和民用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检测和管理的机构,配备有高精度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设备。还研制了很多关于电磁兼容预测、分析和设计的程序软件。不断推出用于电磁兼容对策技术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这些完善而周密的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器设备从设计、制造、进入市场和检测验证的全过程得到控制,最终实现全面的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问题几乎在各个工作领域中普遍存在,影响面极广。因而,制定完善的科技管理法规就势在必行。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都设有电磁兼容(EMC)标准制定工作的专业委员会,并逐步走向国际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电磁兼容标准有:国际电工委员会的CISPR标准和IEC标准;欧洲共同体的EN标准;德国的VDE标准;美国的FCC标准和军用标准MIL-STD。

我国过去经济及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电子技术工业落后,电子仪表产品应用较少,电磁兼容的矛盾不突出,所以在电磁兼容领域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差距很大。我国对电磁兼容的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军工产业。至80年代才成立了"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发并制定了一些电磁兼容标准。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震惊了国人,交战中一方施放的电磁干扰竟能使对方的防空指挥系统陷于瘫痪失灵,使我们看到了电磁干扰与抗干扰在现代战争中的威力,象制空权、制海权一样,电子战的实质其实是争夺制电磁权。

接着,欧共体颁布的电磁兼容指令89/336/EEC使民用企业也感受到了对电磁兼容技术认同的迫切性。该指令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凡不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入欧洲市场,这给我国的民用电子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目前国内生产的个人电脑PC机出厂时,都已标注了抗干扰电磁兼容的等级标志。

今年我国已加入WTO?而根据WTO/TBT协议(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如果我国自身没有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的技术标准及要求?则国外的不符合电磁兼容要求的"拉圾"产品就会大举入侵我国。令人遗憾的现象是: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进口电子仪表系统及产品几乎都没有标示出电磁兼容的技术指标参数?这一重要性能内容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建设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努力,近年来我国也已陆续制定了约70多种电磁兼容标准。例如:国标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和国标GB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抗扰度》等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种类型的电气电子设备在各个频段的电磁干扰发射值限值和抗扰度限值,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2000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并建立了认证机构--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目前又公布了首批进行强制性电磁兼容认证的产品细化目录和检测项目,涉及到10个产品类别的约80多种产品。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对六种进口电子产品实施电磁兼容强制性检验。我国的电磁兼容认证工作正在逐步地全面开展并开始与国际接轨。

4 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主体设备是采用信息技术的各种电子设备。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必须采用多方面的综合抑制措施?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对于弱电系统而言?应从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电源回路、信号传输线路等几个方面来考虑抗干扰措施。

4.1 弱电设备内部结构的抗干扰措施

弱电设备的外壳、机箱(柜)应采用金属材料,或在塑料外壳内喷涂一层金属膜作为屏蔽层。弱电电子设备外壳的通风孔、进出线孔、连接缝隙等要足够小(d<λ/20)。机箱的接缝处可使用导电衬垫,通风窗可使用波导管,面板显示窗可使用屏蔽玻璃材料。这些措施可用于切断通过空间辐射传播的电磁干扰。

弱电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板之间?电路板与电源板之间?电路板上射频元件区域都应使用厚度不小于0.7mm的镀锌铁板予以电磁屏蔽。屏蔽铁板应采用镀银铜线与外壳地连接。

弱电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端接口电路设计中应设置消除雷电影响的抗电涌抑制器(SPD)、高低频滤波器、光电耦合器等电路,并尽量设法采用平衡传输制式,可有效抑制地环路干扰。

尽可能减小电路板中的相互电磁干扰。可采用多层电路板以减少引线;布线尽量短粗以减小环路电阻;布线转角处要圆滑,以利于阻抗匹配;不同类型的电路单元要分路接地等等。

电磁兼容控制技术极大地依赖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的发展。如广泛采用的表面贴装工艺(SMT);近年来迅速涌现的"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系列(EMI)已获得普遍应用。如:电感类EMI元件、三引线电容器、馈通电容器、压敏电阻、平面变压器、片式EMI滤波器、固态继电器、固态开关、导体丝网、导体薄膜,以及形形的EMI接插件、缆线、涂料、编织物等等。这些新器件、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电子设备内部的抗干扰措施主要应由弱电电子设备制造厂商去致力研究,但是作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的工程师,了解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判断及选择优良品质的弱电设备是大有好处的。

4.2 电源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电源装置是弱电电子系统的动力源?电源的稳定可靠与否对弱电系统的影响极大。有资料表明:电子系统设备的故障有1/2~1/3是来自电源部分。对电源的干扰来源主要有?雷电冲击电流;大容量感性负载投运或切断时造成的欠压或浪涌电压干扰?电网中的高次谐波干扰等。

为抑制浪涌电流干扰?可在电源的输入、输出端装设瞬变电压抑制器(TVP);在电源输入端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加入接地的金属屏蔽层?这对降低高能量的瞬时脉冲干扰十分有效。在电源单元的设计中?应采用有隔离作用的宽工作电压范围(交流85V~265V)开关电源,可大为提高电源抗电网电压跌落的能力。

在电源输入端加装LC滤波电路是消除对电源环节造成影响的高频干扰和共模干扰的有效办法。在电源与负载之间串接"电磁干扰对策元件"--铁氧体磁环,可以很经济方便地抑制高频干扰,同时还能减小电子设备通过电源对电网中其它设备的干扰。

4.3 传输信号线路的抗干扰措施

这个方面是从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工程师们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的领域,在做综合布线系统以及大面积区域或长距离的计算机数据网络、闭路电视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布线设计时尤其应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1)从现场测控器件至总控制室之间的长距离传输信号线宜采用双绞线,并选用小节距的双绞线。当多根双绞线在一起敷设时,最好采用不同节距的双绞线;当两对双绞线长距离平行敷设时,每隔一段距离应做一次位置交叉,以抑制噪声。传输线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接插件等不连续连接的接插件。长距离传输线的终端应并联一阻抗器件进行阻抗匹配。

(2)关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过去往往要求弱电系统设置单独的接地系统,不与其它电气系统接地网共用。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引进的国外建筑工程设计和学习国外技术的建设项目中,采用大建筑面积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群日益普遍。弱电系统要设置单独的接地体,实施起来常有困难。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目前,建筑物基础一般都采用"大底板"结构。把所有的桩基、地面基础、柱梁内的钢筋结构都联接成一体,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往往非常小。弱电系统的接地宜考虑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

按照现代电磁兼容技术理论,电子仪表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接地实质上都是一种"等电位联结",用以消除外界电磁干扰和安全保护。根据这些理论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设计技术规范也都有所修订与调整。例如:我国在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364-4-443:1995","IEC60364-5-534:1997"等文件后,于2000年修订出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修订版)中,就新做了以下规定:

第(3.3.4)条:--防直接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第(6.3.3)条:--每栋建筑物本身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其原则构成示于图(6.3.3)(图中把包括信息系统在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接地母线均连接在同一接地体上)。

按照上述国家标准的规定,弱电系统的接地可与其它电气系统共用接地装置。

(3)采用有屏蔽层的传输电缆是减少电磁干扰的一项基本措施。过去有些设计规定要求:信号传输电缆的屏蔽层,一般应在控制室的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即采用单端接地方式,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缺陷。

传输电缆屏蔽层仅一端做接地而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静电感应,防不了因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干扰电压。为减少屏蔽层内芯线上的感应电压,在有些弱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屏蔽层仅一端做了接地连接的情况下,应采用有绝缘层隔开的双层屏蔽电缆,其外层屏蔽层至少应在两端做接地连接。这样,外屏蔽层与其它同样做了接地连接的导体构成环路,感应出一电流,因此产生降低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没有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50057-2000版,第(6.3.1)条中已肯定了这种做法:"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联结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4)在传输线路的终端装设电涌保护器(SPD),可有效抑制瞬时电脉冲干扰。采用光电耦合隔离可消除一次元件与控制系统之间因地电位差产生的共模电压干扰对测控系统内部电路的影响。

弱电设计标准篇(6)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弱电安装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注意问题分析

1.1高层建筑电视工程类型的弱电系统中的施工设计

弱电系统在电视中的运用使得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有限电视技术,弱电系统通过视频信号等各种途径的转换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根据信号传输的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线以此保障信号的有效传输。不同类型的电缆对信号的传输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弱电系统中电线选择和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信号的具体情况和传输的距离等,选择符合基本要求的电线,实现弱电系统工程的良性循环工作。传输距离远和信号质量高的电视工程弱电系统往往需求能耗低、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电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因素等,兼顾安装成本。

1.2高层建筑通信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通信工程作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需要符合通信工程对弱电系统在安装设计方面的要求,因此在选择互联网、电话光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信号传播需求特征,保障信号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质量可靠性。

在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安装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消防系统(火灾预警、消防控制等相关电子设备)的特征与要求,由于电缆需要具备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实现消防信号的及时有效传播,才能及时将潜在的火灾隐患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工程弱电系统安装的时候选择高质量和高标准的光缆,保障电缆传输速度、安全性以及耐热性。

1.3从整体上看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的关键前提在于科学合理地布置线路,与此同时弱电工程系统的布线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实现布线工作的合理性才能让弱电工程系统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布线工作从工程角度来说都是处于墙内的工作,因此在高层建筑最开始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布线合理规划问题,以此保证高层建筑物设计、弱电系统运行以及布线系统协调统一。在高层建筑进行布线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线路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准线槽,让弱电系统能够实现线路的良好运行。同时在布线过程中需要做到施工严格,避免布线混乱等类似问题的出现,并因此影响到高层建筑弱电系统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弱电的布线应该考虑到与强电的科学配合布局,防止弱电受到强电的干扰。

2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建议

2.1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布线安装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物弱电系统中应注意:(1)需要关注布线工艺,布线需要与高层建筑土建设计相配合,先从水平出发,然后再开始做主干布线,先做水电设施确定,然后再做布线,先从重点出发,然后从一般出发。布线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交叉,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和各项预埋工作。(2)做好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与土建施工项目同步进行,在土建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线管以及线槽的敷设工作应该开始与相关管道安装工作继续同步,合理布局二者的相互位置,在这些工作之中需要注意暗管沉降的时候做一些科学处理,干扰性较大或者重压大的时候可以进行接地,需要特殊保安的场所可以做穿管设的方式进行保护等等。(3)安装防火封堵、线缆敷设以及防雷相关系统,应该在检查了电缆外观和质量之后保证线缆有合适的松紧,高层建筑的防火封堵安装内部应该采用有机堵料等相应的材料进行防火封堵。(4)应该在多家施工单位协调合作的情况之下实现弱电系统布线工作的完成,有效克服弱电系统竖井等布线混乱的不良现象。

2.2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施工安装

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工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理安装机架设备,在生产厂家安装规定指导之下调节好机架设备的垂直水平度,垂直的偏差度尽量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机架设备要留有清晰完整的标志,确保零件部没有任何的损伤或者留有杂物在内,机架设备与墙体的距离应该控制在0.8米以内,保留1.5米的空间便于人工操作;(2)有次序步骤地实现管道和桥架的安装施工,线缆桥架有着灵活、简单、结构合理等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后期的保养维修问题,可以为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带来通用安全的功能;(3)科学合理安装信息插座盒硬件等设备,它们作为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和标准对信息传输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二者的型号规格需要与接线模板匹配。

2.3高层建筑弱电电缆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首先电缆系统需要进行自行检测,在施工工艺相关标准流程之下进行,作业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管人员需要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报验。其次,对弱电电缆系统进行验收,并计算其保修期,然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讯以及网络等相关方面进行调试开通,移交给相关建设部分。

2.4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机柜安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已经安装完毕的交互设备放在标准机柜中维持平稳,使得交换机可以非常大众方便地安装在不同类型的机柜中;(2)在高度兼容的网络环境下与各类交换机实现特性符合,并对网络设备进行反复调试。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弱电系统的安装可能会存在各种类型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施工工艺设计,做好合理科学的规划,将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效能最优化,并往高标准、高技术的弱电系统技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大勇.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探析[J].中外建筑,2008(12).

弱电设计标准篇(7)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的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因此智能化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要有一个系统的考虑与统筹安排在时间上、空间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一、当前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建筑弱电系统当中的集成管理、装饰、安装接口或界面管理混淆,从施工角度而言,施工缺乏重视;对弱电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足,多数工程人员为强电工程的监理人员担任,因此对于弱电系统的线技术、新设备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同时弱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者素质普遍较低。例如,对于弱电系统施工时,施工人员对于末端设备的安装或者配管、配线等方面不熟悉,安装的知识与技术缺乏专业性,易于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弱电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施工管理

施工的组织管理

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增加人工成本。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施工界面管理

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界面上的划分和协调 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建立文件报告制度,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3、施工的进度管理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设备的供应、弱电工程与土建及装修工程的配合等, 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来检查和管理。进度表建立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 其施工顺序为施工安装图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设备安装和调试、初开通和验收。

三、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执行和贯彻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对线记录、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设计说明及图例: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系统图: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图纸目录: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平面管线图: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室外管线图: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进行弱电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是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和规范很多。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设备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3、质量管理

弱电工程质量管理执行ISO9001 系统工程质量体系,贯穿于弱电系统的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需要抓好的重点环节如下: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管线施工的质量;配电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现场设备和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主控设备的检查和监督;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监控;调试大纲的审查和实施以及质量监督;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和要求;年检的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为了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在了解上述保证系统高质量的环节时,要确切做好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

4、安装工艺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5、技术文件管理

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实施各阶段的依据,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四、施工质量的确认

弱电系统施工范围包括上述各个子系统的布管、线槽、穿线等内容,施工质量除了总承方加强施工管理外,一般还需甲方报监和找一个合适的监理,以保证质最控制流程的严格实施。当然,施工质量的最后确认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测试来进行,每个子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弱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效果。每次协调会应有会议纪要,并分发给有关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设备安装、系统或分系统测试,均应按计划和规范进行,且应责成分承包方到现场配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并及时报告子系统负责人,由子系统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解决,对重大不合格品,应由子系统负责人报项目经理。

五、总结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关键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始终环绕着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来开展工作,并在各个阶段实施动态的管理,对管理对象,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各施工阶段的节点进行优化控制。

参考文献:

[1] 章云。 建筑智能化系统[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张鹏。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质量监督[J] . 安徽建筑, 1984, (12) .

[3] 明。 浅谈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J]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8) .

[4] 王永进。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J] .今日科苑, 2006, (3)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