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5:59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水稻 栽培 管理技术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尤其是在我国,水稻作为一种绝对主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总产量却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1.品种选择

正确选择水稻品种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如对产量、生育期、米质、口感、抗病、抗虫、防倒伏等的不同要求圜,选择合适的、质量好的、有保障的水稻品种。在购种时应做到:一是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到证、照齐全的正规的种子经销部购买;二是看清种子标签,选用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的品种。购种时一定要检查种子标签,查看种子纯度、发芽率、净度是否达标。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曝晒1-2天.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将种子用5%石灰水或强氯精浸种24小时左右.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和消毒杀菌.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直到干净、无药味用水稻种子包衣新技术.消除种子病菌,提高秧苗成秧率和质量,促进分蘖,降低立枯病、稻瘟病等的发病率。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水稻播种期一定要以安全孕穗、安全齐穗为基本准则嘲,一季稻尽量在孕穗至扬花期避开盛夏高温,双季晚稻确保低温寒潮来前安全齐穗。育秧方式多种多样,应留足秧床,并严格控制秧龄。栽插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栽足基本苗,提倡东西向宽行窄株栽插。

4.田间管理

4.1水浆管理

水稻播种封药后应及时灌水,初灌时缓水进田、小水漫灌,使土壤浸透,水层应达到10~12cm。保苗期水层管理应掌握“大水浸种、浅水催芽、干干湿湿扎根”的技术要领。初灌后田面建立稳定的水层,使种子吸水膨胀,为稻种发芽扎根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种子露白时,要降低水层。以3~5cm为宜,以利于提高地温、透气、促进种子发芽:种芽立针期根长2~4cm而芽鞘长3~5cm时,应短时间落干1d。至芽鞘和不完全叶转绿应正常落干晾田,直到幼苗长出4~5条初生根、长度超过芽长落干晾田结束。落干晾田期间补水应做到干湿交替、水层盖地露苗,促进根系生长。要注意3点:一是冒青至3叶1心不轻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畦面有细裂缝,这样既有利于引根深扎,又有利于秧苗早发快发。3叶后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二是当达到预定苗时,及时排水搁田,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多次轻搁,重搁会拉断根系,影响结实;三是当达到预定穗数的70%一80%时,脱水多次轻搁,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倒伏,田面大部分稻穗低头、大部分稻粒达到乳熟中期时断水。

4.2合理施肥

施肥要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即前期要多施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蘖;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体生长,防止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后期要补施肥,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浅,宜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补施穗肥和根外追肥,早稻要重视穗肥的施用。一般用高含量复合肥375g/hm2作基肥,至2叶1心时用尿素150.0~187.5kg/hm2~作分蘖肥,中期看苗补施促平衡。穗肥以促花肥为主,施纯N270-300kg/hm2-,P20590-120kg]hm2,K2045kg/hm2,其中:氮肥基施40%~50%,追肥50%~60%,磷、钾肥全部基施。水稻叶龄在2.5~3.0叶时,此期胚乳营养基本耗尽,根系不发达,吸肥能力弱,应及时追肥,培育壮苗,减少化学除草死0.4%磷酸二氢钾溶液750kg/hm2,一般喷2~3次。

4.3病虫害防治

其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

其二,是种子消毒、药剂拌种。用吡虫啉拌种可预防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和稻瘿蚊等;用美洲星拌种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病虫能力。

其三,是稻田耕沤灭螟。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达到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四是秧田期喷施超级送嫁药。秧苗移栽前2~3d,喷施超级送嫁药,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害的发生。五是科学用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应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灰飞虱、螟虫等;在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穗瘟、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在水稻穗期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根据不同病虫害,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做到对症下药。在药液中加增效剂,可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由于其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水稻要想夺取高产,首先就要在有水源保证灌溉的地区种植以求发展,要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及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实行科学管水。科学种稻,使水稻达到优质,高产,增收。

参考文献:

[1]王昌文.水稻直播栽培管理技术[M].现代农业科技,2010(18).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2)

关键词:机插育秧;机械插秧;大田管理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5.008

1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化栽培的核心技术,它是使用专用软盘在湿润大田采取高密度播种并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新型育秧方式,培育的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呈板状秧块,适于机械插秧。

1.1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平坦、邻近大田的湿润地作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为1∶80~100,一亩大田需秧田7~10平方米。播种前几天将秧田翻耕,亩施48%复合肥30公斤,然后整理成秧床,秧床宽1.5米左右,秧床与秧床之间留宽20~30厘米、深20厘米的排水沟。

1.2平铺软盘

选择专用平底带孔软盘(58×28厘米),每亩大田备25块左右,在秧床床面无积水后,按横排2行依次平铺,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铺好后,将经过严格挑选的无杂草、无砂砾、无污染、无残茬、肥沃、不干不湿(手捍成团,松手即散)的塘泥平铺于秧盘内,厚度为2.2厘米。

1.3科学播种

一是增加播种量,杂交早稻亩播2.5公斤,常规早稻亩播4公斤,杂交晚稻亩播1.8公斤;二是合理确定播种期,考虑到播种密、秧龄弹性小等因素,早稻秧龄按15~20天,晚稻秧龄按20~25天推算播种期;三是匀播密播,在种子催出标准芽子后,采取分厢过秤、多次撒播的办法,确保播种均匀。播种后,实行薄膜低拱架覆盖保温育秧。

1.4精细管理

育早稻秧的,主要做好覆膜保温、揭膜炼苗、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与旱育小苗、软盘抛秧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沟内水深保持与秧床厢面持平,揭膜后灌一次跑马水,随后厢面保持干干湿湿,高温天气每天喷水2次,插秧前土壤湿度以能从秧盘取出秧块为宜。育晚稻秧的,除常规管理外,必须使用专用浸种灵浸种控长。

2水稻机械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水稻机械化栽培的主体,关键是选用性能稳定、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机动插秧机,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久保田牌手扶式高性能插秧机,具有适应性广、便于操作、价格较低的特点。在正常熟练操作的情况下,每小时可插2亩左右。机械插秧的主要优点:一是固定宽行距(30厘米),做到宽行窄株,利于通风透光;二是通过合理调节株距和每穴苗数来增加每亩基本苗总数;三是实行早插和浅插,有利于缩短返青期,提早分蘖和增加低节位分蘖,促进大穗。为搞好机械插秧,在栽培管理上注意三点。

2.1适期插秧

秧苗3叶期开始插秧,4叶1心前插完,苗高控制为18~20厘米。

2.2平整大田

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厘米,表土软硬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砂砾,以免卡机,插秧前1~2天施入基肥,插秧时田间只保持盖泥水。

2.3保证基本苗

早稻株行距为13.3×30厘米,杂交稻每穴3根苗,常规稻每株5根苗;晚稻株行距为20×30厘米,每穴2根苗。插后如有漏蔸缺蔸现象,应活苗稳蔸后及时补蔸。

3机插水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机插秧由于实行宽行窄株浅插,加之通风透光性好,其分蘖具有爆发性,够苗期提前,为预防因苗数偏多导致成穗率低、穗型少,在管理上须注意适当少追苗肥多追穗肥,少追氮肥多追磷钾肥,够苗时及时晒田控苗,注意提早控制高峰苗。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常规栽培基本一致。

3.1 科学肥水管理

水浆管理。栽后浅水勤灌,每次在自然落干后再灌水,当田间水稻总苗数达到够苗数的80%时开始搁田,搁田掌握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进行多次轻搁,切忌重搁,一般2~3次,搁田结束后及时复水,建立浅水层,到收获前7天停止灌水。

合理施肥。根据机插稻的生长特点,在肥料运筹上,常规品种宜采用“前促、中稳、后补”施肥策略,杂交品种宜采用“前促、中补、后控”的施肥策略,并注重N、P、K养分的平衡施用。 水稻机插后3~5天,每亩用尿素5~7.5公斤作发稞肥,栽后20天视苗情每亩施尿素7.5公斤作接力肥。在水稻4叶期追施促花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45%复合肥5~7.5公斤。在抽穗前l8~20天至2叶期追施保花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

3.2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及时化除。由于机插稻秧苗小,缓苗期长,大田空间大,其生长前期又以浅水层为主,其光、温,水气等条件有利于杂草滋生。一般在栽插后3~5天,秧苗直立活稞后,用常青l号、苄丁等除草剂拌细土均匀撒施,保持水层3~5天,以提高除草效果。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3)

论文摘要概述了海南水稻发展情况,并介绍了海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适当安排播期、科学催芽、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海南的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1海南水稻发展概况

水稻是海南岛传统的农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据农史研究,3000多年前的原始农业已有水稻栽培。海南的光、温条件优越,野生稻类型多样,水稻种质资源丰富,明代有水稻品种70个,民国时期有240个,20世纪70年代有560个[1]。近期,优质、丰产的常规品种、杂交组合不断增加,是我国水稻育种的资源库。海南水稻播种面积由增加到减少,总产由增加到基本平衡,单产在逐渐增加。播种面积的减少与海南农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导向有关。但是,海南是农业人口为主的省份,农村居民约占总人口的72.25%[2];从长期战略与社会稳定以及气候方面选择,水稻仍是海南面积最大作物,农业地位不可动摇。海南由于人均水田面积少,农民生产水稻主要是解决口粮问题,造成长期以来,水稻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低。在人口日益增多、播种面积又逐年减少的局面下,粮食明显不能自给。因此,只有不断更新水稻品种,接受新的栽培技术,才能增加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

2优良水稻品种(组合)的选择

优良的水稻品种(组合)选择,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首要条件。目前,水稻品种(组合)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海南省下属各市县的农技部门应做好引种、试种、示范推广,帮助农户选好种、用好种。目前海南早稻推广的杂交稻组合主要有Ⅱ优128、特优128、特优721、粤杂922等组合;晚稻主要有博Ⅱ优15、博优225、博Ⅱ优134等组合,常规品种主要有特籼占25、桂农占、科选13等。根据适应性不同,各地区应坚持优中选优,而且选择的品种(组合)要耐肥、抗倒,耐热性好,抗病性强,而且要不断尝试新品种(组合)。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当安排播种期

海南岛面积不大,但是冬季、早春气候,东南部和西北部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地区,要根据品种的特性,安排合适的播种期,确保苗期的安全和季节安排。

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早稻播种一般安排12月中旬,晚稻安排在6月上、中旬;海南岛的西北部早稻播种一般安排在1月中、下旬,晚稻安排在7月上旬。

3.2科学催芽

目前我省农民催芽方法比较简单、缺乏科学性,在早稻遇到低温时经常出现烂种、出芽慢、质量差的情况。比较科学的催芽是采取多浸多晾。催芽的步骤为:1000倍的多菌灵泡种12h清水洗干净晾12h清水浸12h晾12h清水浸12h晾干催芽。催芽一般用润湿麻袋包裹好,进行催芽,这种催芽方法虽然有些繁琐,但难度不大,农户也容易接受,目的是使种子出芽一致,秧苗生长均匀。

3.3科学管理

3.3.1苗期管理。播种前1d先将秧地整好,杂草除净,畦面宽一般为1.5m,秧地施复合肥75kg/hm2。早稻播种时如遇低温,必须及时用地膜覆盖,回温后或晴天要把畦面两端膜揭开,如果气温高,要把膜全揭开;晚稻播种时如遇雨天,也应采用地膜覆盖,以免雨水冲散、流失,但雨天过后要及时揭膜。秧地显绿后,开始灌跑马水,保持秧田湿润;秧苗长到2叶1心时,灌好1层浅水,施尿素75kg/hm2;插秧前3d左右,再施75kg/hm2尿素做为送嫁肥,秧地保水2cm左右至插秧,每苗争取带蘖到本田。

3.3.2田间管理。①插植疏密合理。目前,我省农民插秧普遍存在过密,而且一蔸多苗,这样不利于管理,又浪费种苗。一般杂交稻采用单、双苗插植,常规稻2~3苗插植;插植规格一般采用20cm×20cm、20.0cm×16.7cm、16.7cm×16.7cm等3种规格,沿海地区适当采用密植,山区可适当疏植。②科学除草。在插秧后5~7d,配合本田第1次施肥,将60%丁草胺1500g/hm2和肥料混合均匀施,保水4~5d,并尽量避免田间农活操作[3]。③肥水管理。施肥原则为:采用前攻中稳后补。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根据禾苗长势可酌情增减。基肥:在拖拉机整地前施农家肥7500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或拖拉机整地后施复合肥225kg/hm2,然后耙平)。追肥:第1次追肥在插秧后5~7d,这时施复合肥75kg/hm2、尿素150kg/hm2,目的是促进早分蘖,而且早生快,发对抑制杂草生长有很好的效果;第2次追肥施复合肥75kg/hm2加尿素112.5kg/hm2,主要是进一步促进分蘖,并达到够苗目的。钾肥:海南土壤普遍缺钾,钾肥的合理使用很重要。一般在插秧35~40d追施氯化钾或氧化钾150kg/hm2,以达到壮秆、结实率高、增强抗性和米质的目的。穗粒肥:在水稻抽穗扬花时,根据水稻生长状况,可以追施尿素60~75kg/hm2,并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达到促花护花养花、

延迟功能叶衰老、促进子粒饱满的目的。水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扶秧,浅水促蘖,干湿交替管理。在秧苗达到600万株/hm2后,开始晒田。晒田主要根据水稻生长状况、水分管理情况、区域性土壤性质划分:对于山区,土壤肥力好,水分充足、禾苗长势过旺的田块,要争取重晒;对于肥力一般,缺水、禾苗长势一般的田块,可以轻晒。晒田过后回水,在幼穗分化至抽穗灌浆期,保持浅层水,灌浆后保持干干湿湿至成熟,收割前5~7d断水,以便收割操作。

3.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治为辅,各地区要积极配合当地植保部门,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工作。一般在秧苗期,要注意稻蓟马、叶瘟,防治用药主要有吡虫啉、杀虫双、三环唑;在禾苗分蘖营养生殖期,要注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危害,这时期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叶瘟,防治用药主要有三唑磷、杀虫双、井冈霉素、叶青双、三环唑;抽穗至成熟期,应当注意三化螟、稻飞虱危害,病害主要注意穗颈瘟,防治用药主要有三唑磷、杀虫双、扑虱灵、三环唑。在苗期和插秧时,要注意田螺危害,主要防治农药有密达刹螺剂。农药用量主要参考说明书并咨询当地植保部门。

3.5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后,由于海南风雨较多,所以要注意观察天气,收听天气预报,抢在晴天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农业志[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1997.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4)

1、品种选择选用偏大穗型,分蘖力强,抗病耐寒性能好的中早熟优质米品种,要求纯度98%以上,净度97%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15%以下。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风选、盐水或黄泥水选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5%施保克乳油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日公斤,然后催芽。催芽的正确方法是,将浸好的种子,用40℃温水预热10分钟,然后在地上铺半尺厚的稻草,并垫好塑料布,把种子倒在塑料布上,插上温度计,盖上湿麻袋(绝对不可用塑料布盖种子,以免造成缺氧,催成只长芽而不长根的种子)。催芽开始时的温度要达到30℃,高温破胸,破胸后,将种子摊开,温度降到25℃,恒温催芽,种子有80%露白即可。在整个催芽过程中,每隔2~3小时就要翻动一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出芽整齐。

3、苗床选择与整地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时要填土加高50厘米做高台育苗床。浅翻8~10厘米旱耙,达到细碎平整,3月20日前扣棚增温。

4、床土配制及做床选用沃必达、苗必壮等壮秧剂,与过筛细土按比例混拌均匀,达到一次性完成调酸、施肥、消毒等作业。

5、播种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0克,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充分与土壤接触,最后覆盖0.5厘米厚的过筛无草籽细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t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9日左右。播种后浇透水,覆盖1层完整的地膜保温保湿。

6、苗床水分管理视苗床水分含量情况,缺水时要及时进行补浇,保持苗床湿润。

7、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前密封管理,出苗绿化后撤去地膜,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2叶期后控制在20℃,此时注意通风炼苗,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揭开棚膜放风,适应天然气候。插秧前用10%大功臣,一遍净等毗虫啉类药剂15~2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

二、宽窄行插秧

1、整地泡田提倡秋翻地,2翻1旋,整地要求耕深15~18厘米,不漏耕,不重耕。插秧前5~7天放水泡田,做到不板不烂。

2、插秧时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移栽,一般在5月15日~5月25日,5月30日前全部结束。

3、插秧规格一般采用(12+6)×4~6寸。一积温带栽培水平高的可采用(12+6)×8寸。

4、插秧质量做到行直穴匀,不浮苗,不倒苗,播深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不宜过深,不漏插,要插满插严。

三、本田管理

1、超稀植栽培在水层管理上应以浅为主,以水保温、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的目的。

插秧时,灌花达水,做到浅插,防止漂苗;插秧后,灌苗高2/3的深水层护苗,加快返青;返青后,水层保持在3厘米,增温促进分蘖;孕穗期如遇低温,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冷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满足生态需水;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保持叶的功能期;到黄熟期停灌,一周后收获。

2、施肥原则及方法在施足优质农肥基础上,化肥做到前控、中补、后重、把施肥重心向后移。农肥、磷肥全量做底肥。钾肥分基肥、蘖肥(倒3叶期)2次等量施入、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各占30%、奶%和30%,蘖肥分2次施入,6叶期前和7叶期末、8叶期初各施蘖肥总量的50%,穗肥分2次施用,倒3叶期和倒1叶期各施穗肥总量的50%。

3、施肥量亩施优质农家肥2立方米,尿素13.3~16.7公斤,磷酸二铵0.7~10公斤,硫酸钾6.7~10公斤。

4、防治病虫害杀虫选用吡虫啉类杀虫剂,杀菌选用75%丰登防治稻瘟病。由于采用稀植栽培技术,所以选用的化学除草剂必须对水稻安全,不能抑制水稻分蘖。

4.1 插秧前封闭除草。插前2~3天,水整地后趁浑水未消时立即施药,施药时田内保持3~5厘米水层。每公顷用12%农思它3升或60%马歇特1升或30%阿罗津0.6~0.75升或50%瑞飞特0.9升采用甩撒法施药,施药后2~3天换新水后插秧。

4.2 插秧田前期除草。插秧后7~10天,水稻返青后,稗草1.5叶期每公顷用60%马歇特1.5~2升或30%阿罗津0.75~0.9升或在插秧后3~5天,稗草1叶期之前每公顷用50%瑞飞特1.05升,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吡嘧磺隆或嘧磺隆)混用,毒土法。施药时保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5)

关键词: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98

1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确定中国水稻的生产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是在1949~1961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缓慢增长;第2阶段是从1961~1997a,这段时间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有很大程度的增长;第3阶段是1997~2003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都呈现下降趋势;第4阶段是从2003~2013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恢复增长。从水稻生产发展来看,水稻品种改良,推出的抗病虫性强、耐肥抗倒性的优良品种,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增长;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比如育秧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使水稻植株良好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农业政策的支持,大大刺激农户种粮积极性,加之技术支持,使得水稻产量提升。展望中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可以确定水稻单产提高了3.5倍,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进步[1]。所以,积极创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2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2014年云南昆明禄劝县水稻生产超额完成1333.33hm2目标任务,而使这一目标任务完成的根本是昆明市农业局组建水稻高产专家组,负责本县水稻种植指导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落实。具体工作中,按照云南省水稻高产创建测产方法对利用水稻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水稻试验田产量进行检测,并深入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技术,为农户水稻生产提供创新技术。

2.1 水稻高产栽培

中国在总结长期高产品种选育和栽培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不同稻区和类型理想株型,并采用理想株型与杂交优势结合,育成一批高产水稻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我国水稻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即根据水稻品种生产特点,适当的改善土壤生理化特点、合理移栽水稻苗、适当降低密度,促使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品种优势,长出大穗,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所以,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深入分析水稻生长机理、水稻生长条件、创新、发展技术[2]。

2.2 水稻肥水高效率

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但肥料选用不正确或施肥过量等情况的存在均会影响水稻生长,促使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所以,深入研究水稻肥水高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水稻肥水高效率的创新研究是提出了水稻实施氮肥管理技术,即对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需求进行测试,并检测土壤供氮量,在此基础上,利用SPAD等方法构建叶片氮含量指标,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方法,实时、合理的向水稻输送氮肥,确保水稻含氮量足够,促进水稻植株健康生长。

2.3 水稻生产机械化

社会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使得农业生产逐渐向机械化迈进。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国家水稻耕种、收获均实现了机械化。在我国以水稻为主要口粮的情况下,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不仅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还使水稻生产规模化进行,为扩大水稻生产面积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水稻生产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以机插秧为主,多功能的机插秧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水稻种植需求,合理调节水稻插秧距离及插秧深度,从而规模化的、合理化、高效化的进行水稻插秧。尽管水稻机插秧已经应用多年,且技术配套完善,但由于水稻插秧就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因此水稻机械育插秧作业环节多、成本相对较高,使得水稻机插秧应用还不够完善,农业技术人员还需要致力于水稻生产机械研究,推动水稻机械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3]。

3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积极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技术并实践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水稻栽培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产特点,适当地改善土壤生理化特点、合理移栽水稻苗、适当降低水稻密度,使水稻植株良好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单从云南昆明禄劝县近些年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便能充分说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作用。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创新与实践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康洪灿.菜后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中国稻米,2013,19(1):81-82,84.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6)

关键词 水稻;再生稻;畦式;栽培技术;福建邵武;拿口镇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88-01

再生稻是指利用首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既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又不需耕犁耙田,省工、省时、省种、省肥、省水、省药、投入少、生长期短,仅需逾60 d就能获得水稻产量3 000~6 000 kg/hm2。

再生稻在邵武市拿口镇栽培已有逾20年的历史。全镇每年种再生稻的面积都在666.67 hm2以上,首季平均产量达到9 000 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为3 750 kg/hm2,为了使再生稻2季产量再上台阶,2011年邵武市拿口镇农技站在拿口镇册前村元头组种植6.67 hm2再生稻畦式栽培示范片。畦式栽培是在田间开好排水沟做成畦,水稻栽在畦上,主要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水的管理,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1-3]。

畦式栽培控水能力强,可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水稻的根系生长,延缓功能叶的衰老,首季稻和再生季的水稻产量得到有效提高。将畦式栽培与常规栽培水稻产量进行实割对比,畦式栽培首季湿谷、干谷产量分别为11 842.5、9 992.0 kg/hm2,再生季湿谷、干谷产量分别为5 974.0、5 316.5 kg/hm2;常规栽培首季湿谷、干谷产量分别为11 020.0、9 090.0 kg/hm2,再生季湿谷、干谷产量分别为5 271.5、4 561.5 kg/hm2。根据实割结果分析,首季干谷产量可以提高约9.9%,再生季干谷产量可以提高约16.6%,2季水稻干谷可以增产1 656.95 kg/hm2左右。畦式栽培再生稻是提高水稻产量重要途径之一。现将实施栽培技术及效益总结如下。

1 品种组合选择

宜选择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的品种。根据拿口镇历年种植再生稻品种的表现,可选择使用Ⅱ优航2号和宜香优673等2个品种。

2 首季稻栽培技术

一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根据拿口镇气候条件,第1季稻应在3月10―20日播种,采用旱育稀植技术育秧,薄膜保温。二是田块准备。在耙完整平田后,于田块四周开好深20 cm、宽20 cm的排水沟。沿着排水方向做畦,畦宽150 cm、高20 cm,畦与畦之间的距离20 cm。有利于对稻田进行水分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灌和排,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壮根)。三是适时插秧。秧龄控在30~35 d,即4月15日左右插秧,插秧前灌水至过畦面,插秧规格20 cm×20 cm,一畦插8穴,每穴栽2株,栽足27万穴/hm2以上。四是科学施肥、管水。施足基肥[4-5],根据当地的地力情况在耙田时施(12-5-8)水稻专用肥750 kg/hm2,在耙田时撒下。于插后7 d 结合用除草剂施复合肥(15-15-15)75~120 kg/hm2,插后15 d施尿素75 kg/hm2促分蘖,水稻破口时施尿素75 kg/hm2作破口肥,齐穗隔7 d喷爱苗2次,割前10~15 d再施尿素300 kg/hm2促进休芽生长,有利于割后芽再生长。分蘖期浅水灌溉,苗够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齐穗水的管理要干湿交替,总的原则为:浅水长苗,水层养穗,干湿交替。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湿润。畦栽的好处就是有利于科学管水保持根系活力,增气养根,壮秆保叶保芽,对首季稻和再生稻都有明显增产增效作用。五是及时防治病虫害。按统防统治的要求,5月初防治二化螟,6―7月注意防治稻飞虱和卷叶螟,齐穗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穗颈瘟。做好病虫预测预报,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畦式栽培因有工作沟更利于喷药,防治病虫害效果更好。六是及时收割。首季稻以9成熟收割为好,于8月20日左右收割,收割留桩高度是水稻1/3高(30~40 cm),留芽实行留2芽、保3芽、争4~5芽(倒节位)的原则,割后及时清理田间稻草,扶正被压倒的稻桩。

3 再生稻栽培技术

一是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割后2 d施尿素120 kg/hm2促进芽早生快发,保证苗均苗齐有足够的苗数。修好排水沟,以利于管水。抽穗期进行根外追肥,用九二 3 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600 kg喷施,隔7 d喷1次,共喷2次。以促进抽穗齐,提高结实率,提高产量。二是合理管水。首季稻割后3 d复水,保持畦面湿润,过干和过多积水都会影响芽的生长;再生季进入抽穗扬花期后应保持浅水;灌浆期畦面保持干干湿湿,有利于养根保叶谷粒饱满,提高产量。三是注意防治病虫鼠害。主要防治稻飞虱、穗颈瘟、剪虫、鼠害等。

4 参考文献

[1] 冯虎林,邵保元.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4(9):5-6.

[2] 吴文勇.草莓―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09-110.

[3] 杨春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1979(6):5-6.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篇(7)

关键词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049-01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应用麦茬机插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水稻栽培,能够在有效地降低栽培过程中劳动强度的同时,使水稻栽培的成本得到明显的降低,极大地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但是麦茬机插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出现秧苗的素质不好、秧龄小、播种密度分布不均、移栽过程中的质量不稳定等诸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水稻的高质量生产[1]。

1 水稻栽培过程中推广麦茬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事实证明将麦茬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于水稻的育秧及插秧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工作中,想要该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2],如:地理位置的限制,很多地区的水稻种植田地分布比较分散,此种地理环境中,相关的生产机械很难进入到田地中进行工作,这对于麦茬机插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种植习惯,而要提高麦茬机插技术的普遍实用性,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该技术目前还很难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麦茬机插技术中,对水稻的秧龄有严格的限制,其水稻的秧龄与普通的水稻秧龄相比明显减小,并且由于播种量比较大,在育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秧苗的培育,使得整体的秧苗素质比较差。

2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育秧关键技术

2.1 品种选择

以淮北地区的麦茬机插水稻栽培为例,在该地区的水稻的育秧及机插的过程中,对于水稻的秧苗及秧龄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与普通的手插稻相比,其育秧的周期要推迟20 d左右,这就使得在水稻后期的生长周期会缩短[3]。因此,为了保证最终的水稻生产质量,在进行水稻品种的选择时,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等,对水稻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如徐稻5号、徐稻4号等品种,具有成穗率高、分蘖力强、生长整齐、耐肥抗倒性强、茎秆弹性好、株型集散适中等优点,并且还具有较好的抗条纹叶枯病的性能,将其应用于麦茬机插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2.2 秧田选择

麦茬机插水稻育秧的过程中,要保证最终的育秧质量,对秧田进行合理的选择非常重要,机插秧苗具有叶片嫩、秧苗小的优点。为了避免对秧苗造成严重的损伤,在秧田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地选择土壤肥沃、无污染、水源充足、与移栽大田距离较近的地块进行育秧,尽量避免秧苗的长途运输,并且要在搬运比较方便的田地中进行秧苗的繁育,如果对秧苗进行长距离运输,很容易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秧盘出现松散,不利于机插[4]。

2.3 播种期选择

采用机插来进行水稻秧苗的栽培对于水稻秧苗的秧龄具有严格的要求,应选择秧龄在20 d左右的秧苗来进行机插,并且要对插秧进度、让茬时间等进行全面考虑,以此来确定相关田地的定播期。为了保证所有的秧苗能够在适宜的秧龄中进行移栽,在播种时应该分批播种,且间隔时间要合理。

2.4 水稻双膜切块育秧

双膜细土育秧是一种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初期投资少的育秧方式,在该种育秧方式,会对育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秧田选择、种子处理、育秧管理、插秧等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主要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精量精细播种过程中,如果不对其播种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机插栽培技术,要求应用小苗来进行栽培,会使育苗阶段的每丛苗的数量增多,单株苗的生长空间会随之减小,阻碍个体秧苗的生长,使整体的秧苗质量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对播种的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使播种密度适当地降低并保持均匀,在秧苗的培育过程中,尽量保证秧苗的健壮。

同时,要在秧苗的培育过程中做好苗期管理工作,如秧苗出土之后,要控制好揭膜的时间,同时要做好秧苗的水分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苗床中的土体湿润且不发白,播种后以及移栽前,应该做好秧苗的施肥管理工作,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病虫害管理。

3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插秧关键技术

3.1 确定合适的基本苗,进行精确定量插秧

为了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具有大穗、足穗的特征,在进行机插栽培的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基本苗是整个机插过程中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基本苗90万株/hm2为宜,株行距保持在11 cm×30 cm较为合适。

3.2 科学应用肥料,对秧苗进行精确定量施肥

采用机插方式栽培的水稻,移栽后的秧苗整体的吸肥能力比较弱,施肥的过程中,施40%~50%的基肥比较合适,施专用复合肥375 kg/hm2左右较为合适。当有2片新叶长出时,开始分次施蘖肥。

3.3 科学灌溉

对水稻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对于其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稻机插后,要进行灌水,并要协调好水汽之间的矛盾,在其分蘖之前一般进行浅水促蘖,其搁田要按照其实际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分次适度的搁田,搁田之后的水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并以湿为主,为了保证其质量,不能过早地断水[5]。

4 参考文献

[1] 张文举.徐州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141.

[2] 李建军.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0(5):9.

[3] 涂彩霞.麦茬水稻旱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