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我的课堂生活

我的课堂生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1 08:27:43

我的课堂生活

我的课堂生活篇(1)

【关键词】内容枯燥;方法陈旧;引入生活;走进自然

生活是鲜活的文本,它能拉近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和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在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将五彩缤纷的生活带入校园,又尤其是从事职校语文教学的教师更应将实实在在的生活渗透到每一堂教学之中,让生活和教学、生活和学习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焕发潜在的欲望,点燃青春的激情。

一、文本僵硬,内容枯燥

我国教育从其体制到所涉足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极大地体现了传

统文化和传统内容,而这种传统更多地体现在评价模式的一层不变,教学文本的一脉相承。让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语文拓展模块教材为例,来斟酌斟酌我们所用的教学文本。全书共计六个单元,所选课文三十篇,其中远离我们生活几百乃至上千年的篇目有十五篇,远离我们的生活近一百年的有六篇,和我们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文学作品四篇,和我们的现代生活略微靠边的有五篇。试想,让一群被义务教育扫地出门的孩子,来学习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明白的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会是怎样一种效果?试想,让我们一群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失去了信心孩子去漫游《肖邦故园》,又会有着怎样的感悟?更不要说他们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如何去学习《国殇》,如何去领悟《把栏杆拍遍》。内容的陈旧意味着思想的僵化,必然带来学生的厌学。

二、方法陈旧,照本宣科

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源于义务教育的各个教学层次,又尤其是

职业教育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这么一群教育工作者,大多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自己的教学点过多地关注于教学的知识点上,过去的所谓可考点上,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更有甚者,由于来之于不同的文化层次,对文本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或者说其本身就没有能力对文本内容驾轻就熟;极为典型的是,一部分学校更本不注重教师的培训,或者说这种培训也只是做做形式、走走过场,没有实质性的触动或影响;再加之,当今社会不务正义之人比比皆是,大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长、短、方、圆”的训练和提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更是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地勤勉与此。

义务教育衡量学生成绩是否优异的唯一标准是年复一年的统一考试,衡量教师教学成绩优劣的杠杆就是教学成绩。从义务教育进入职业教育的教师,一夜之间好似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约束,放任自流地驰骋于课堂内外。假如其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也很强,这部分教师会很快地进入新的岗位,担当起新的角色;假如某位老师借此作为休闲胜地,视学生为草芥从此逍遥自在地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学生的结局可想而知。作为边缘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令人堪忧。

三、引入生活,激活文章

文本好比人的躯体,生活便是流淌的血液。只有将源源不断的血液输入这快要僵硬的文本,文本才可能焕发出自然人的体征,成为灵动而又鲜活的生命。

中职校语文教学文本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远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太久太久,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你能够驾驭教材,只要你能够在利用文本的同时融入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元素,学生一定会努力学习努力去接受。例如我们在从事《过秦论》一文的教学时,除去语言文字的梳理,重点语句的讲习,前秦后秦的剖析之外,我们不妨将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荣辱镶嵌到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实意义,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自己的现在有关,与自己的将来有关,尤其是与将来自己的创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样一些来源于现实生活内容的引导下,学生一定会感觉到学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未来。又如我们在进行《一个人的遭遇》这篇文章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明白小说中讲的主人公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你从这些遭遇中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我们还应该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融入其间,因为这正是热血青年常关注的话题,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容易调动他们的情怀。我们更应该将南海问题纳入其间,引起学生的深思,调动学生的情怀,启迪学生的智慧。再如,我们在从事《内蒙访古》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既要让学生知晓昔日的民族的纷争,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今日的民族融洽。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该将现实生活中和谐的民族关系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让各族儿女领悟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我的课堂生活篇(2)

一、立足学生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收获甚微。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并贴近学生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如小品、生活情境剧等);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达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比如在《平安回家》这课中,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比如《篮球女孩》,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带给社会的沉重负担;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和家庭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生活、情境、问题,适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学习。教学时,应该尽量指导学生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身体验的过程。

比如在《平安回家》这课中,我通过播放视频,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的学习过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有了真正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来得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 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品社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应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课程中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研究》(张茂聪著)

我的课堂生活篇(3)

为弘扬和传承革命传统,培育广大少年儿童的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根据上级单位安排,布苏格村村民委员会7月26日下午,布苏格村民委员会组织少先队员、青少年“红领巾小课堂”活动,在布苏格村会议室观看红色电影《建党伟业》。

作为“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建党伟业》是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的献礼作品。学生们说,平时忙于学习,家长也忙于工作,很少有人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史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为满足广大师生对爱国教育的热情,对红色历史的渴求,卧龙区实验学校和南阳电影城联系,组织部分学生观看影片,了解革命历史。

观影过程中,大家认真观看,如临其境,时而深深地被影片吸引,时而互相讨论着故事情节,电影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十年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武昌起义,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五四爱国运动,中共一大的召开等等。

我的课堂生活篇(4)

课程的生活性及课堂教学目标朴素化策略生活性是本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态度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品德的形成、品行的规范和人格的培养,正直的力量、诚信的价值、合作的回报、人格的魅力……

为此,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目标朴素化策略,使教师从道德规范的浅层面跳出来,进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培养学生一些现代人待人做事的基本观念。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目标朴素化策略就是要克服过去德育教育“急风骤雨”而淹没了孩子们的生活的做法,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引导,把握好“水流”与“河流”的度、处理好“遥远的目的”与“现实的生活”的关系。

那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捡了芝麻,丢了两瓜。哪怕我们播下的种子小到我们不能明晰地看见,但我们要相信“种子的力量”。课程的开放性及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话世界;课程内容,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课堂是相对封闭的,课程的要求是开放性的,怎么样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呢?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开放性特征,我们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学生的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不可分割的,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就能体现开放性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了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进而寻求到体现课堂开放性的有效的切入点。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实施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课堂教学毕竟是以语言为主导的教育环境,在课堂上实施内容生活化策略,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哪怕是“满腹的话儿说不出”。

课程的活动性及课堂教学形式活动化策略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儿童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在水中学习游泳,在生活中过更好的生活。

为此,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尝试实施教学形式活动化策略。儿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有别,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与修改意见,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发展自己的主观评判能力。

我的课堂生活篇(5)

,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有助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有

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第二课堂活动是把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活动纳入计划之中,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

动,使其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为此第二课堂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结合,形式多种多样,如"

读书活动"、"办手抄报"、"参观博物馆"、 "祭扫烈士墓"、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会"、"历史

园地"、"历史辩论赛"、"历史剧表演"等。使第二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课堂教学目标的

实现发挥一定作用。

一、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目标实现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紧扣历史教材

,为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服务。比如我在阅读计划中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史

记》插图版、《资治通鉴》青少年版、漫画版《中国历史》丛书、读史有故事系列丛书,《明朝那些事》

等书目,每月小组成员共同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这些书籍是我精心挑选的,可读性强、生动、有趣,

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避免学生借书的盲目性,同时学生的阅读成果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充分展示。例如课

堂上第二课堂小组成员能把"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岳母刺字,岳飞抗金"、"朱元璋"等

小故事,讲述得清晰流畅,全班同学听得津津有味。第二课堂小组的的阅读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不仅知识目标轻松实现,而且锻炼了学生思维、记忆、表达能力。而通过"秦始皇的功过"辩论,学生相

互间思想交锋碰撞产生思想火花,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克服思维的惯性,增进思维的深刻性与敏锐性,历

史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又如讲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

联系。"也有第二课堂小组成员提出质疑:"有书上说,他是为了到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有质疑就有

思考,引发思考正是历史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我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正确性,然

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积累客观真

实的历史知识,最终达到了"学会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教学目的。

二、第二课堂活动改善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即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外的其他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

的拓宽和延伸,是第一课堂重要的补充。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活动成果的平台。

比如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编排的历史剧,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和应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

,更好地体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价值,更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方法,

更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如第二课堂小组的同学编排了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臣民的故事。在教师的指

导下,同学们集思广益,他们做了官帽、太监帽、皇帝帽等,并且设计了每一个角色的的语言和旁白。在

课堂上,同学们表演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增加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能,体现了学生在教

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小组在编排历史剧时,学生处于主人翁

地位,教师虽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但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学生的主动意识、

参与意识大大加强。编排历史短剧时小组成员之间必不可少的交流、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要克服各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处

理各种矛盾,培养了合作精神。

新课标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第二课堂小

组的"动手做活字"活动,学生可以亲自体验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感受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

献。在讲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我把第二课堂小组成员用土豆、萝卜、橡皮等做的各式各样的活字展

示出来,挑出"宋元文化"四个字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对什么是活字,活字的优点一目了然,对活字印刷

术为什么能传遍世界,以及活字印刷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很容易就理解了。

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

堂教学的直观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将过去那种单纯的被动接受、灌输式的历史学习

过程,改变为学生主动"做历史"的过程,让学生在历史活动情境中去自行"体验"历史,自主"感悟"历史。

三、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比如第二课堂活动,祭扫烈士墓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对

学生思想情感起到启迪陶冶、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烈士墓前聆听烈士们的生前事迹,感受烈士们为国家民

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先身的牺牲精神,从先进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培养自己的历史使命感、社会

责任感、爱国感情和民族自信心。在启迪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体验,爱国情感就这样

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

又如,参观博物馆感受厚重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新疆"三史"教育。我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向学生介绍

博物馆概况、里面都有哪些个朝代的文物、参观时的注意事项等。当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时,学

生问的最多的问题是"真的?假的?"当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后,同学们脸上满是羡慕和震惊的表情。学生们

在观后感中写到:"我今天看到了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人穿的裤子了,到今天居然能保存这么好。""土

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历史离我们这么近,好像从书上搬到了眼前。""皇帝的圣旨是这样的,以前只在电视里

看到过。""圣旨上怎么没写汉字呢?""干尸太可怕了!我都不敢看了。""清朝人的衣服很鲜艳很好看。""

古代的青铜制造得精美细致,说明手工业很发达。"参观历史博物馆,学生获得的是鲜明的感性认识,印

证所学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识。接受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

、民族的伟大,产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也是课堂教学要实现的目标。

总之,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是学生的才能和品德的结合,

是学生活动与教学过程的结合,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系列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我的课堂生活篇(6)

关键词:课堂;意识;活力;张扬

伴随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展开,课堂教学变革已被推向教育改革最前沿“阵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被创新,异彩纷呈。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地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在他的《教育学》著作中就明确提出“加强教学工作的思想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课堂教学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切实掌握学生情绪,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接受”,“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并不多见,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不少课堂是“热闹”了,可实际“绣花的枕头”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讲,错解了两个概念,即“热闹”与“活力”,片面“热效”,掩去课堂讲究的“实效”,这很值得我们反思,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让课堂变得有“活力”呢?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方法与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意识。课堂毕竟不是集市卖艺的,不是主持人自我讨好或迎合式的表演秀,而是知识与能力的传播阵地,有它的特殊性。环境氛围要求必然是“严肃与活泼”的适度结合,明确了针对性也就从而有效的约束了课堂。

二、正确理解“本位”意识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课堂师生定位的一个基本准则,教师把握好“导”,课堂主线就会形成,就会为课堂做一个很好的构织,生有了“思”就限制了适度的范畴,就不会有更多的臆想性,课堂就必“热”而有度,也就实现了课堂的“活力”创造。

教学设置需要一个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的实现又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因此,能否真正让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是实现教学思想的实现关键因素。课程目标达成和课堂活力效应的融合化,问题设置难易梯度的引导性,问法开启的探究性等手法都是促使课堂形成“活力”的有机体。

三、课堂活力的有效张扬也需要课堂的延展性

新课程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孩子,就更需要课堂的延展性。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空间上由课内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由书本向生活辐射,打破“求同”,敢于“求异”;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让课堂有效的链接生活、链接社会,让课堂内容真正丰富起来,才能真正让课堂不断的生成智慧,具有活力。

四、创造活力更需要融注智慧,创造激情,活力生机

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是智慧的表情。“活力”也就有了促发的点。同时,只有激情才能燃起激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课堂上是否投入,是对课堂活力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教师自身没有激情,完全是局外人的姿态,学生也很难投入其中。因此,课堂教师智慧的力量和激情外现是课堂活力形成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形成课堂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观摩中却发现,现代化教学工具却成了调剂品,课堂热闹了,笑声多了,而课堂却更多的失去了“阳光”体验,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如,黎琼锋博士所说的这是“失真的声音”,“表面上看,课堂上确实出现了很多声音:教师的、学生的、如同麻雀啁啾,五音齐备,课堂似乎充满生机。但这些声音很明显并不属于他们自己”。因此,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的价值取向性,创造“活力”为教学服务。

课堂需要热度,更需要有生机活力,热闹是外在的形式,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因素,而活力则是思想内涵与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创造课堂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与提升的基础、时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03.

[2]洪振涛,变“讲堂”为“学堂”,活的语文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我的课堂生活篇(7)

一、“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带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树立起体现时代要求的课改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转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些新的要求对我们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我们更应该把它看作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一方面,为了落实这个“五年计划”的行动,区教委会紧锣密鼓地推出中小学教学常规、“卓越课堂”评价标准等更为具体的要求,这对我们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区教委会更加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即将实施的“十、百、千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四级教研活动行动方案”和各种各样的卓越课堂展示活动,从大的层面说,这有助于形成全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研氛围;从小的层面说,这给我们提供了听课学习、参与活动和课题研究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我们都是直接受益人,这是我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机遇。

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打造“卓越课堂”就是要上出语文课的“三味”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称得上“卓越课堂”呢?正当我一片茫然之际,西南大学附中举办的“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给了我最好的回答。献课教师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各具千秋、异彩纷呈的卓越课堂。重庆八中的张泽勇老师在评课中说:“语文味浓郁的课才是高效的课,语文课永远行走在文字间……”这些话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地彰显浓浓的语文味?”我经过一定的尝试,认为“有滋有味的课堂”才是“卓越课堂”,而“有滋有味”就是要让语文课富有文学味、人文味和生活味。

(一)、语文课堂应富有文学味。

语文是一门富有文学美感的学科,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该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美好的情感,真正走进文学,爱上文学。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

第一:语文教师自身要有文学情调。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非常优秀、非常经典的,课文中充满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思想,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文学味儿。即使是议论类的、说明类的文章,也能给我们逻辑的严密美,各种文体都有着它独特的文学魅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形成氛围,在体味文学作品的美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热爱文学。第二:老师要爱读、会读,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现在的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了。汉语是非形态语言,以单音节为主,具有元音优势、声调变化等特点,这使汉语的“音”具有极强的传情达意的作用。只有在朗读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音乐美、气韵美、意境美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古人所强调“美读”,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化、审美化、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他们的情感随着朗读轻舞飞扬,如痴如醉。

第三: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文学味,老师不能霸占课堂,但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而是要科学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努力引导学生去体味文学美,感受技巧美,揣摩特色美。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略文学的魅力,才能豁然开朗,笑逐颜开,春风满面。

(二)、语文课堂应富有人文味。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在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重任,我们要坚持用课文中蕴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卓越高效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语文课堂应富有生活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