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牧业发展现状

农牧业发展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2 17:03:33

农牧业发展现状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china/">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nongcun/">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pc/">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2)

1.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在开发拓展现代农牧产业的思路确定过程中,本着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优势统筹兼顾的原则,组织高、中级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确定了“种植业以甜橙、再生稻为支柱,蔬菜、蚕桑、再生高粱为特色;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导,白鹅、黑山羊为特色,肉兔、肉牛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牧产业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符合县情、农情的,是推动富顺县今后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2.基地规模初具雏形

一是建成县城东南部以代寺、童寺等镇乡为核心的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基地,面积达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90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田块“超吨粮”,基地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400元以上。二是建成以互助、富世、板桥、安溪为核心的4个万亩甜橙产业示范基地,已挂果6800亩,亩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甜橙挂果前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行间规范种植花生、洋芋、辣椒、榨菜等矮秆作物,亩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三是建成富世镇海棠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展示园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无公害蔬菜1.2万亩;东湖楼台村为核心的无公害生姜2500亩;兜山、彭庙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辣椒基地3.2万亩;长滩镇外销型无公害大棚蔬菜8000亩。四是飞龙镇蚕桑观光示范基地,已建成基地桑园760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8500元,发展林下养鹅、修建观光步道2.8千米,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12户。五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1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个。拥有省级龙头企业吉泰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年产值23亿元。六是白鹅产业链基本形成,有年出栏50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3户。自贡威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10万只以上生态养殖基地,省级龙头企业自贡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年加工500万只白鹅生产线一条。七是黑山羊产业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年出栏肉羊60只以上规模户1480户,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六顺养殖开发公司年外销15万只以上,自贡六顺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八是建成以万寿镇为中心、辐射十二镇乡的肉兔产业带,发展年出栏500只以上达3800余户,其中出栏万只以上兔场8个、10万以上的2户。

3.科技含量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四个狠抓”:一是狠抓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已从省内外选引柑橘、蔬菜、蚕桑、优质稻、高粱、生猪、白鹅、黑山羊等名优特新品种268个;二是狠抓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普遍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强化栽培、高粱保温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猪—沼—果立体种植、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农牧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技术等;三是狠抓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进修、考察、从事技术性的劳务活动等形式,已培养种(养)生产能人、科技致富能手1960名、农村创业型人才53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14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次;四是注重标准化生产,产业基地内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农牧业投入品开始实行质量全程监控管理。

4.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行政领导体系已经健全,县、镇(乡)、村成立了现代农牧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主抓领导,依托部门和主管人员,拟定了发展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体系已经形成,县、乡、村分产业确定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产业均建立了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向专营、集中、配套服务转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地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优势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产品开发打造力度不够,品牌少,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缺乏功能完备的大型专业市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产业基地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产业提升

5.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基地建设进展不平衡

三、发展的基本对策

1.扩规模提档次

以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为重点,鼓励专业大户、业主租赁、承包荒山荒坡,兴建果园、菜园,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的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扩大基地规模总量。用五年时间建成甜橙20万亩、蔬菜15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40万亩、杂交高粱—再生高粱6万亩、建优质桑蚕茧基地3万亩;建设12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规模养殖示范场和年存栏100头母猪以上的智能化猪场4个,集中成片打造5个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发展白鹅养殖专业村5个,启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继续寻求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传授产业开发提升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治理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牧产品,并着力开展品牌、商标、包装等无形资产的打造。

2.搞活流通增加效益

一要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品集散地,规范产品批零销售。二要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培养经纪人,在健全机构、规范行为、强化功能的同时,尽力将每个会员培养成为生产能手、科技能手和营销能手,充分发挥协会上连龙头企业、营销公司、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三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乡镇干部、乡村能人,跨出县门、市门、省门捕获信息、开拓市场。四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外地市场。五要通过举办各种新闻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全方位加大农产品的推介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3.突破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具体做法:一是组建一支专职招商队伍,坚持在外地蹲点招引客商到我县投资现代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项目。二是以县委提出的“两化互动、三化并进”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是鼓励县内资源消耗型传统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设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项目。四是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运用贴息杠杆,对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银行贷款,由政府负责贴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建设。

4.加大投入做强产业

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涉农项目,进一步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投入力度;二要集中县级财力,把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三要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农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3)

摘要: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内生于西部经济需要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扶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性繁荣。国家扶持的金融多生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牧区则较少或者没有。在普惠金融大发展的战略下,摸清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状况,对于农牧区金融发展及其法律保障等问题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

一、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

1、西部农牧区银行业状况

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银行业营业网点677个,从业人数7894人,资产总额2656.7亿元。其中西部本土成立的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个。其中实体机构触及农牧区的主要为邮政储蓄银行和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据该报告显示,2013年底,西部全区存款余额2499.0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448.09亿元,增长21.84%;而2013年西部全区发放贷款1294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0.06亿元,较年初增加61.51亿元,同比增长69.45%;扶贫贴息贷款余额76.74亿元,较年初增加45.54亿元,同比增长145.93%。以上数据显示西部农牧区银行业机构较少,且以邮政为主;以贷款去向来看,涉农贷款与扶贫贷款占全区贷款比例较小,农牧区金融贷款支持不足。

2、西部农牧区保险业状况

尽管西部地处偏远,金融业不发达,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保险业也如其他金融产业一样有所发展。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省级分公司6家,其中产险分公司5家,寿险分公司1家,无西部法人保险公司。”①另据《西部保险业发展报告(2010-2013)》显示,2013年全年五家财险公司累计10.1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非车险(包含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等)占4.95亿元,同比增长22.83%,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4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底,保险机构有43家,从业人员有1989个,其中营业员有1075人。而各地区保费收入的分配情况为:拉萨占63.09%,其他地区如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等则都不足10%。由保险业的整体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保障业发展较快,但是仍然比较薄弱,其中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3、西部农牧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一片农村金融发展浪潮。发展普惠金融利国利民,也契合我国打造“经济2.0”的发展战略。西部农牧区作为西部发展的“潜力区域”,也响应国家的战略号召掀起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浪潮。为具体落实普惠金融的工作的开展,中国银监会西部银监局提出“提升城镇金融服务均等化、加大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关注度、扩大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普惠金融战略。并且为助力西部金融发展,西部银监局又提出“金融”的机构发展计划。据《有效金融监管助推普惠金融结硕果――西部辖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报告》显示,“西部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西部银行业组织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金融相关部门采取“先服务后机构”的思路,对西部全区金融服务覆盖进行排查,找出空白区域并先行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已于2011年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截止13年末,西部仍有27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地处更为偏远的农村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金融机构的分布情况之外,据该报告显示,13年末农牧户到户贷款余额94.16亿元,已覆盖全区96%以上的农牧户。综合该报告的显示,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农牧区的金融现状是:金融机构覆盖不足、金融服务单一、金融供给不足。

二、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1、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现状

西部金融起步晚,其自治性金融法律规范也大多缺失,而针对西部农牧区的金融保障法律也是缺失状态。除由西部人大制定的法律缺失之外,由西部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性规范也是较为少见。目前关于农牧区普惠金融的行政性规范文件仅有藏政发[2012]89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部银行发展的意见》、藏政办发[2013]77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藏保监办发〔2013〕9号《西部保监局关于做好宣传工作的通知》。

从西部民族自治区关于农牧区金融支持的法律规范来看,目前存在主要的自治性法律缺失、行政性规范较少、关注农牧区金融保障的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不够、关注农牧区金融的法律规范体系性差,没有形成系统的金融法律保障环境。

2、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重点指向

本文所指的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仅指专为西部农牧区而制定的金融法律保障规范性文件,而全国性的金融法律及其他规范则不算在内。具体而言,西部农牧区金融保障法律规范的内容指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业方向,针对企业贷款难以及农牧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规定要“金融服务全覆盖”、“财政审计部门要切实监管,完善监督”、“进行人才培养”;还要加强西部银行建设,使之配合自治区财政的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此外,对于西部银行的机构拓展进行土地政策扶持、对其发展提供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扶持。二是保险业方向,根据《农业保险条例》之规定,国家要求农业保险应在防范化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该条例的规定,西部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进入党校、媒体、企业、农户进行宣传。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也要开展相关活动,而保监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保障、监督。

3、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实施

西部农牧区发展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行为。一是政府机构的普惠金融法律实施。根据目前西部自治政府关于普惠金融的法律实施主要体现在根据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战略推进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提供政策支撑、提供土地支持、提供财政支持、提供人才支持;银监局、保监局等机构则实现法律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之推进农牧区金融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业协会的金融法律实施。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在银监保监的引导下发展普惠金融。金融业行业协会则集合行业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落实法律规定的普惠金融规定。

但是,就目前西部而言,因普惠金融相关的自治性法律规范较少,内容也多偏向政治性,并没有实质的细化规定,所以西部农牧区的金融法律保障在制度上就没有体系,在实施上就更不用说了。现实中,西部农牧区金融的推进多为政策的引导,而法律的作用较少,法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注解:

①这六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 农牧民 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内蒙古的意义

(一)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提高社会人力资本存量

社会保障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保障社会成员在遭受社会风险时,得到必要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制度运行的效果有二:一是作为“减震器”和“安全网”,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维持和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现实来看,被局限在牧区的固守传统生产方式的大量农牧民,在市场化的冲击下,收入增长缓慢。个别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基本生活都难保障,自身发展受到局限,其人力资本价值很难增加并释放出来,劳动力资源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便会降低,造成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再分配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和自身素质、进而提升其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能力。

(二)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于收入水平低和社会保障的欠缺,在农牧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转移的情况下,传统的农、牧生产方式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表现为过度开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破坏、荒漠面积扩大、水源涵养不足使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农牧民大多生活在经济落后、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往主要采取移民的方式来改变其生活状况。而单纯的生态移民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新的生态问题,由于在搬迁地就业和增收的需要,过度开垦问题在新的地方重演。这样单纯的迁移不是生态移民,要解决生态移民问题,根本的办法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在其他产业实现就业。实现这一转移,社会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制度。在转移的过渡时期,社保制度的完善能充分保障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促使农牧民改变因生活所迫而采取的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将有利于生态移民政策得以贯彻,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有两层含义,一是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二是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2006年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58元,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元,实际增长10%,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2元,增长13.3%。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将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项目考虑在内城乡差距会更大。这种收入两极分化的状态,是在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状态,但这种差距扩大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农牧民社会保障的缺失使这种缩小收入差距的制度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导致发展差距的扩大。各国经验表明,全面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良方。建立和完善针对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

(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城市化进程

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在当前内蒙古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亟待升级。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3.4%、48.6%、38%。乡村人口1228.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51.4%,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产业升级除需资本投资外,同样重要的一项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劳动力转移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产业升级又能为劳动力转移提业支撑。有了非农产业的扩张作为基础,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转变职业,变换角色。社会保障制度能形成化解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就业风险及生活风险的机制,使农牧民摆脱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并能够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生产能力,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进而促使其向其他效率更高、收入更多的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

二、农牧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

(一)农牧民社会保障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且供需矛盾突出

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使得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晚,虽有所发展,但整体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事业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狭窄,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供给现状同农牧民的现实需要相较,矛盾突出,供需缺口大。针对农牧民的养老保险基本上处于空白,依然依靠家庭自保和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迅速,2006年覆盖农村牧区人口662.89万人,比上年增加461.9万人,离全区实现全面覆盖仍有很大差距,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仍需改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贫困人口尚有遗漏,且保障水平较低,部分环境较差地区的农牧民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尚未实现应保尽保;就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投入较少,限制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这种供需差距不仅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

(二)社会保障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

同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内蒙古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城乡分割的二元状态,表现在制度体系完备程度和保障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覆盖面逐步扩大,制度体系涵盖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就业促进等各个方面,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而农牧民社会保障只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合作医疗上有所发展,总体上农牧区社会保障项目残缺不全。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言,虽已基本覆盖全部农牧区,但给付水平较低,对于生存环境较差的农牧民来说,根本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就合作医疗来讲,尚未实现农牧区的全面覆盖,而且大病统筹的封顶线过低,大概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3左右,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也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繁琐的多。

(三)政府对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的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某种角度说更倾向于一种政府行为,在社会保障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农牧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其客观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观原因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建设上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财政支持的缺乏和推进社会保障立法的不力,是制度难以全面覆盖和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55%,但因财力投入较少,社会保障制度很难覆盖,农牧民在遭受养老、医疗等社会风险时仍然以自保为主。农牧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呈现缺失的状态,立法层次不高且比较混乱,立法覆盖面小,实施效果欠佳,影响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保基金运营和监管也缺乏法律保障。

三、完善农牧民社会保障的创新策略

(一)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前提下,增加保障项目,扩大覆盖面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目标是充分满足农牧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做到应保尽保。从长远目标来看,要把体系建设提高到整个制度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社会需求迫切的项目,保障生存风险较大的人群的基本生活,之后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从现实路径来看,要首先实现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全面覆盖,各地经验证明,这是减少贫困人口最有效的项目。第二,继续推广农村合作医疗,满足农牧民就医需要,提高其健康水平。增加农牧区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成为必要的措施。第三,探索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将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结合起来,保证老有所养。第四,完善就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提高农牧民的职业素质。

(二)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制度建设创新

政府作用的发挥,一是增加保障项目的制度供给,二是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政府要充分考虑农牧民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增加保障项目,完备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要组织和建设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保障队伍,满足社会保障机构建设的需要。政府财政应给予充分支持,利用公共产品的分配,在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加大社保投资的机制。财政的充分支持是社会保障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任务繁重,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占较高比重,在财政支出结构中增加公共服务性支出是财政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财政支出中逐渐凸现公平因素。在城乡差距比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缩小城乡差距所用的成本,比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再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成本低得多。二元社会保障格局形成后,改革的制度障碍也比较大。此外,应将社保建设成效同社保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形成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激励机制,促使提高维持制度运行的管理水平。

(三)把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

社会保障立法的滞后势必造成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来推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国外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其实就是法律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的保证,制度建设要坚持法律先行,通过立法确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运用范围、基本制度、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使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以法制为依托,以法律为保证。加强体系建设的法律支撑,可以避免社会保障早发展地区因法制建设滞后而产生的管理混乱、制度可持续性差、社保资金挪用流失等问题。制定准确、科学、可操作强的社会保障法律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5)

一 大佘太镇概况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大佘太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60公里处,北靠查石泰山,南眺乌拉山,西临乌梁素海,东接草原钢城包头。全镇辖地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全镇有水浇耕地14.6万亩,人均水浇地达到4.4亩以上。充分体现出人少地广的特点,机电井656眼和中小型水库两座保障了农牧业生产的水资源需求。2011年的粮食产量为:硬质小麦8000万斤,玉米6000万斤,油葵3000万斤,成为自治区西部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另外,有草牧场80万亩,牲畜存栏数12万头(只)。适合放牧型畜牧业和农牧业结合型畜牧业的发展,有雄厚的资源优势。2011年的畜产品产量分别为:羊皮50000张,羊绒11.5万斤,羊肉150万斤,芦苇6000吨,牛肉45万斤,牛奶1500吨。但是,平均海拔1100米的高原地带和年降雨量只有220毫米的干旱气候及其年蒸发量2500毫米的气候条件成为制约因素,导致大佘太镇的农牧业完全依靠黄河水和地下水来维持它的生产。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永恒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对于建立从农牧业生产结构内部自发的实际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水资源的稀缺性最为明显的该镇来讲,收入来源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占用水资源的多少,如水浇地的面积等。

本论文设计的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模式,其基本思路是;第一,调整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第二,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收入增长模式中减少水资源过度依赖型经营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如加快干旱地区适应性较强的养殖业的发展等。

二 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

1.数据整理方法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农牧民的收入结构,本文将农牧户年收入10万元作为标准,首先把农牧户划分为高、低收入两个等级,然后再划分出中高收入与最高收入、中低收入与最低收入四个等级(见表1)。

表1 农牧户总收入结构

收入等级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户 中低收入户 中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年总收入 1~5万元 5~10万元 10~15万元 15万元以上

农牧户所占比例 24.14% 37.93% 27.59% 10.34%

资料来源:项目组实地调研数据

根据表1的分类可知,近62%的农牧户年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范围内,即62%的农牧户的总收入状况处在低收入状态。虽然农牧户年总收入10万元的标准对内蒙古的整体来讲并非很低的收入水平,但是据《内蒙古统计年鉴》和《乌拉特前旗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大佘太镇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为25284.33元,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29552元来讲,该镇的收入水平还是处于偏低水平。因此,农牧民收入增长模式中追求总量的增加没有太大的意义,更为重要的应是收入结构的调整问题。

2.收入结构分析及其结果

第一,种植业收入仍是当前所有农牧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各收入等级的农牧民收入结构中,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47.36%~66.73%,远高于其他收入来源,总量上讲,种植业收入越多,总收入水平越高。可见种植业收入仍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干旱地区的种植业水资源的保障(引黄河水或开发地下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才是该地区收入增长模式的根本条件(见表2)。第二,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户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在各收入等级农牧民的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各占11.39%、29.97%、20.47、29.97%,除了最低收入群以外工资性收入在其他收入群的收入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较为均衡。可见打工等非农牧业经营中所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不受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反而推动了农牧民收入结构的调整。第三,高收入农牧民拥有更多的稀缺资源。结合表2、表3可知:中高收入农牧户平均占有51.5亩水浇地,高收入农牧户平均占有85.3亩水浇地,明显高于最低收入与中低收入的27.3亩、37.5亩。这说明稀缺资源—水浇地,即水资源的多少与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关系,享有资源禀赋的农牧民实现了他们更高的收入水平。同时,更高的收入水平给他们带来了自行调整收入结构的机会,即高收入农牧户对养殖业的投入相对更多,占有更多的牲畜资源,从而养殖业的收入也高于低收入农牧户。

表3 农牧户生产性资源

收入等级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中低收入 中高收入 最高收入

平均水浇地(亩) 27.3 37.5 51.5 85.3

平均牲畜数量(元) 22 22 135 30

第四,收入水平越高,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就越大。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越是收入低,农牧户对副业投入就越少,导致低收入农牧户收入来源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整体结构变为结构单一。因此,可以推断低收入不是副业收入低或零的原因,而是副业收入低的结果。

表2 农牧户收入结构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中低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最高

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

种植业收入(元) 22187 57.39 38963 57.61 63452 47.36 117180 66.73

工资性收入(元) 9000 23.28 20273 29.97 27425 20.47 20000 11.39

养殖业收入(元) 6457.1 16.70 3354.5 5.00 32538 24.29 11800 6.72

副业收入(元) 0 0 3909 5.78 9375 7.00 23893 13.61

补贴收入(元) 1017 2.63 1135 1.68 1182 0.88 2705 1.55

转贴于

注:当地牲畜95%以上均为羊,所以表中牲畜数量为羊的数量

* 本文得到了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项目的支持

第五,养殖业收入不稳定,完全取决于农牧户经营模式。从低收入农牧户和高收入农牧户的两大分类中,越是收入高,农牧户收入结构中的养殖业收入就递减倾向。从表2的养殖业收入栏中可以看出,最低收入的农牧户的养殖业收入为6457.1元,相比中低收入的农牧户的养殖业收入为3354.5元。同样,高收入分类中也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表3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水浇地的亩数和收入水平成正比例关系,而牲畜数量的分配不均衡,收入较低的农牧户是用养殖业来充当他们的收入来源,随着收入的增加可以保留的牲畜数量增加,但是,到了高收入层次时,养殖业收入就取决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即种植业+养殖业结合模式和专业种植业模式。

三 农牧民支出分析

1.根据农牧民收入等级的分类法,由调研数据,做出农牧民的总支出表。

表4 农牧民总支出(单位:元)

收入等级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中低收入 中高收入 最高收入

总支出 36354 43904 63399 79045

由表4可知,农牧民收入层次与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高收入者对应的也是高支出,低收入者对应低支出。从生产性支出的角度分析,投入越多收入就越多,而从生活性支出分析,高收入者消费水平更高。

2.支出结构分析的结果

第一,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性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见表5)。在低收入农牧户总收入中生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都超过50%以上,而高收入农牧户的比重则为47.55%和39.68%。另一方面,食物+衣着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也呈逐渐下降的特点。因此,价格弹性较小的生活用品的需求所引起的费用在绝对总量上不会太多地增加空间。

第二,种植业经营中“高投入高收入”现象普遍。虽然水浇地的面积与农牧户收入之间的正向比例成立,但是支出水平也与收入的高低成正比。由表5可知,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种植业支出逐渐增多,最高收入层次,农牧户的种植业支出占总支出的60.32%。同时说明,对于水资源成为农业生产瓶颈因素的该地区来讲,农牧业生产的投入更多地投放在水资源的保障上。因此,水资源的保障是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表5 农牧户支出结构(单位:元)

收入

等级

支出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中低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最高收入 占总支出的比重%

生活支

出(元) 20445 56.24 25679 57.31 30148 47.55 31358 39.68

种植业支出(元) 11380 31.30 17232 38.46 25509 40.24 47687 60.32

养殖业支出(元) 4529 12.46 1893 4.23 7742 12.21 0 0

第三,灌溉水费和化肥及购买种子费用成为种植业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该地区地处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机井。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量,水资源的需求增多,该地区已经出现每年降雨量不足以补充地下水使用量的现象,即打井的水位越来越深,从20世纪90年代的50多米上升到现在的200多米(调研数据),打井难度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目前该地打井费用,每亩分摊约1207元),再加上灌溉时的水费(每亩89.10元),可见灌溉支出是农牧业经营的最大支出。其次,当地的农牧民都使用化肥来提高产量进而增收。从表6中可以看出,化肥的使用量与种植业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因而,种植面积越大使用的化肥量越多,化肥支出与灌溉支出相同,越是收入低这些费用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出收入越低种植业生产的压力越大的现状。而购买种子的支出占总支出的14.08%~22.84%(调研数据显示这与种子本身价格较贵有关)。

第四,农牧民生活支出结构与收入结构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这主要与生活用品缺乏弹性有关,虽然收入提高,需求量不会明显增加,但是,整体上子女教育经费在农牧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较大(34.77%~66.44%),只要供应学生的家庭,生活性支出就突出。另外,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农牧民在红白事宴答礼方面一年的支出可达3000~10000元,最高占到生活性支出的49.64%。

表6 农牧户支出结构(单位:元)

收入

等级

支出

项目 低收入农牧户 高收入农牧户

最低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中低收入 占所属支

出的比重% 中高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最高收入 占所属支出的比重%

种植业 灌溉水费 3241 28.48 2621 15.21 4833 18.95 7267 15.24

化学 2459 21.61 3700 21.47 4942 19.37 9020 18.92

种子 1602 14.08 3870 22.46 5181 20.31 10890 22.84

生活支出 子女教育经费 5000 24.46 9545 37.17 10250 34.00 11000 35.08

食物 4273 11.75 5533 12.60 7133 11.25 6313 7.99

红白事宴答礼 4000 19.56 5045 19.65 3563 11.81 3500 11.16

衣着 2743 13.42 2836 11.04 3000 9.95 4000 12.76

四 农民增收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1.农牧民增收模式的探讨

根据对当地农牧民收入结构的分析得出,在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中,各种收入来源分配状况比较均匀,而种植业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图1三种增收模式较为可行。转贴于

模式一:种植业+(养殖业+工资)+副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养殖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副业为三级收入来源,这种模式符合中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此模式时农牧户的收入可达133972元。

模式二:种植业+(工资+副业)+养殖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副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养殖业为三级收入来源,这种模式符合最高收入农牧户的收入结构,此模式时农牧户的

收入可达175578元。

模式三:种植业+(工资+副业+养殖业)模式。以种植业为一级收入来源,副业、养殖业和工资为二级收入来源,根据表2取各收入的平均数,估算出该模式的农牧民收入约为103961元,大于10万,仍属高收入等级。

2.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对策性支持

首先,提高文化素质。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文化青年不回乡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大佘太镇也不例外,全部被调研对象中小学学历者占19%,初中学历者占55%,高中学历者仅占26%。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农牧民不了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品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缺乏长远计划。并且在决定种植何种作物时出现明显的“羊群效应”,对周围经济状况没有能力进行全方面考虑,影响了收入的提高。因此,应该大力倡导科技兴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特殊优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调整农牧民收入结构

首先,丰富收入结构。根据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即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要小于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所以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为了分散单一种植业的高风险性,农牧民应该进行多元化“投资”,丰富收入结构,从而保证收入的稳定性。该理论在我们调研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从表2的数据可知,收入结构多样化的农牧户的收入明显高于收入结构单一的农牧户,这正是因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分散了自然灾害对种植业造成的风险,从而使得农牧民的收入更加稳定。所以,收入来源单一的农牧民应该丰富收入结构,在保证当前收入稳定的前提下,进而寻找增收的新途径。

其次,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当地的农牧民每年在4~11月处于农忙时期,其他时间都处于闲暇状态,所以,要提高收入,可以挖掘这部分时间的利用效果。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利用这段时间经营副业(如运输)是他们得到高收入的原因之一。

最后,应该调整农牧业支出结构。第一,化肥是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的源头。因此,应政策性引导农牧民使用农家肥、秸杆等绿色肥料,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引进喷灌、滴灌等技术节约水资源是必要的。第三,要普及义务教育制度和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制度,间接地减少农牧民生活支出费用。

五 结论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6)

1.1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现状和问题

畜牧养殖业产品能够反映农村畜牧养殖业现状,例如鸡蛋,超市里鸡蛋的价位都很多种,主要是因为鸡的品种不同,同品种鸡喂养的饲料不同,所以下的蛋的种类、质量、营养价值等不同。鸡蛋的品质明显没有以前优质了,这也反映鸡的种类、喂养饲料、饲养方式等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只是农村的鸡养殖存在问题,一个鸡蛋足以看出整个农村的畜牧养殖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鸡的饲料怎么了,为什么鸡的种类少了?为什么蛋里面会有致癌物质?为什么禽流感一次次袭来?农村的牛羊怎么了,为什么有假冒牛羊肉?为什么端上桌的羊肉是病态肉......面对这么多问题,农村畜牧养殖业该何去何从?

1.2农村畜牧养殖规范化的重要性

禽流感怎么得的?生物会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致死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规范化养殖。现代农村畜牧养殖业规模较大,大面积散养会为农村生态造成不可想象的破坏。例如:以往农户家里养殖几只羊只需要定时带羊去有草的地方吃草,顺便排放粪便,现代农户带着数十只羊不方便流放,羊到处吃草会破坏农村绿化地,到处排便会污染柏油马路,且现代农村田间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流放羊群不便于管理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一群羊只要有一只羊得病,不易被发现且会很快的传染给其他的羊,而规范化养殖便于规范化喂养和规范化管理,因此现代农村畜牧养殖需要规范化。

1.3农村畜牧养殖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农村畜牧养殖业正在努力迎合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可是表面迎合的不能真正的改变农村畜牧养殖业现状以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科学的养殖需要养殖技能,需要养殖经验、需要养殖必备知识等,不科学的养殖在面对生产过程中一点挫折时很容易走向迷途走向消亡,这样的养殖业是不科学的,这样的农村畜牧养殖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例如: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饭桌上需要更多的蛋奶产品,奶制品为了大规模生产而规范化,但是为了简易生产过程,从而缩短了检测流程,这样不科学的生产一旦产生了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带来的不仅仅是行业危机和社会诚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健康危机,这些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农村畜牧养殖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2、畜牧养殖业规范化和科学发展的途径

2.1完善畜牧养殖业制度

国家不能放纵农村畜牧养殖业任意发展,被金钱和利益迷惑的农户良心被蒙蔽的时候,道德舆论的力量显得过于薄弱,只有法律才能够敲醒他们,只有强硬的法才能规范农户伸向罪恶的手,才能减少不正当养殖和不正当销售,阻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市场,因此国家要完善农村畜牧业相关法律制度。可是只有打击和惩罚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只有打击和惩罚的制度不是好制度,所以除了设法约束还要设法鼓励农民积极加入畜牧养殖业生产,认真努力学习养殖知识和技能,国家可以设立一些宽松的税收政策,只有用之于民才能取之于民,国家本着“以人为本”的政策可以设立一些养殖户补贴政策,如可以实行饲料补贴和畜类医药补贴政策。最后国家要完善法律制度来保护养殖户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鼓励和惩罚没有保护的法会让养殖户们挣钱不安心不放心,又怎么会去挣钱呢?

2.2加大畜牧养殖业投入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 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对策;青海贵德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35-02

贵德县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属高原大陆性气候。贵德县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农业县,农牧业产值在全县总产值中占相当比重,农牧局是县政府主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全县的农牧业生产、实用科技成果推广、良种繁育推广、农机管理推广、设施园艺、草原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咨询、实用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农村能源建设等业务工作。紧紧围绕贵德县农牧业“稳粮扩菜、抓饲促养、改果增药”的调整思路,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使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1 农牧科技队伍及服务体系现状

1.1 产业科技队伍

贵德县现有农牧产业科技人员99人,其中农业产业科技人员2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4人、县推广中心科技人员18人、乡镇产业科技人员10人);畜牧科技人员3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2人);草原科技人员1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8人);农机科技人员1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7人);种子科技人员7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其他科技人员1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8人)。

1.2 服务体系

贵德县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农牧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目前,县上有农技、畜牧、农机、草原、经管、种子、科普、能源、信息、渔政等机构,承担着全县农牧区种植业、养殖业的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经营农牧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管理工作。但由于近些年体制改革取消了科技乡(镇长)和科技村长,在乡镇机构体系改革时,取消了乡镇一级的农牧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成立了信息服务中心,使乡镇一级的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相对削弱。

2 农牧科技队伍及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农技服务能力不强

全县农牧民产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真正从事农牧科技服务的人员60余人,尤其在乡镇更为缺乏,低于全国水平,无论从农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还是从农牧民增收的角度来看,农牧业技术服务人员都明显不足。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牧业技术人员年均从事业务工作时间较少,有的乡镇技术人员做兼职工作,驻乡镇会计、出纳、干事、包村干部等,使得农技服务不到位,人员不固定,存在非专业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指导的现象,导致农技服务能力不强,难以真正指导群众的农牧业生产。

2.2 产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

全县现有的农牧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国家分配的大中专生,大多数缺乏新知识,加之现有农牧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农牧业技术人员多年来未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导致了农牧业科技队伍知识层次老化、知识断层、观念陈旧,跟不上新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农牧业生产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和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形势下,无法有效地为农牧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推广最新的农牧业技术,承担农牧业生产新技术服务的各项工作难度较大[1]。

2.3 专业技术人才断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非专业人员比重大

在全县农牧科技事业单位127名事业编制中,非专业人员为28人,占到编制人员的22%以上,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且断层严重,特别是中青年高层次科技人才断档,有的单位和行业出现“一代断层”,部分人才青黄不接,有的只是“一枝独秀”后继乏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少,受编制影响,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得不到充实。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奇缺,如近年贵德县温室蔬菜迅速发展,但专业蔬菜技术人员只有3人,植保人员只有4人,真正从事该专业的只有2人,远远不能满足贵德县1.47万hm2耕地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2 843座温室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全县果树面积近0.1万hm2,果树专业人员只有1人,且尚无花卉和药材种植技术人员。畜牧兽医人员总数偏少,全县原有45名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而现在只有30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面对全县30余万只牲畜的畜疫防治,新品种引进试验人员紧缺,工作量大。由于全县农牧业科技人员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断档严重,非专业人员比重大,在实际工作中只能由非本专业人员承担工作,致使工作风险和难度大。

2.4 农牧民科技人员缺乏,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

农牧民科技人员是科技推广的主力军,农牧业科技的重点是推广,而在推广前需要一定的示范,示范带头人一般由农牧民养殖能手、种植能手、土专家充当。一方面为农民做样板,把新技术转变成现实的农业技术,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为新技术、新品种在本地区的推广积累适应性经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技术参数,而目前这一重要环节的运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相应的农牧民技术人员,而目前农牧业种植和养殖效益差,有些农牧民急功近利,示范户更换频繁,起不到示范作用,致使农牧民科技人员缺乏。对许多新技术、新品种缺乏信息,个人技术能力不强,也就没有引进示范的能力,致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承担本职的技术人员少,实践经验缺乏[2]。

2.5 科技人员待遇低

一是由于受指标的制约,使县、乡专业科技人员难以晋升,在全县农牧系统中只有2名高级指标,大多数专业人员长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推广,著作和论文少,职称晋升慢,挫伤了科技人员积极性。二是福利低。三是随着通讯业的迅速发展,广大科技人员经常与农牧民联系,并可不能及时到现场的情况下给予咨询服务,但往往由于缺乏通讯费而影响了工作。四是科技人员没有经费支撑,县财政每年只提高人员经费,而没有培训和业务经费,使科技经费严重不足。五是农牧民科技人员没有实用技术的培训费用,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费用,没有建立科技人员的奖励机制办法,难以调动农牧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3]。

2.6 科技人员服务意识与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少数科技人员科技服务意识不强,沿用机关办公的一套管理模式,实行坐班制,技术服务与农牧民实际需求差距大,服务点停留在讲课和乡镇一级上,真正到田间地头与农牧民接触的较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做到为“三农”服务。二是少数科技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没有真正提高为群众服务的知识业务水平,致使难以收到效果,在群众中威望不高。三是少数科技人员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认为农民增产增收问题与自己关系不大。

2.7 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

由于近些年体制改革取消了科技乡(镇)长和村级农牧民科技员,并且进行了乡镇机构综合改革,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使农牧民技术服务体系相对削弱,在农业上有中心、乡镇有站、村上有技术员的服务体系处于断线状态,特别是村一级相当严重,处于无人问、无人管的状况。畜牧部门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但技术人员较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从而使直接为乡村生产第一线服务的科技人员较少,加之乡镇科技人员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乡镇其他事务上,专心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相对较少[4]。

2.8 服务体系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不完善,业务经费短缺。农牧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手段比较落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兽医站基本设施不全,试验设备达不到县级农牧科技推广部门的标准要求。乡级农牧业技术服务机构条件更差,基本无任何设备和交通工具,在新技术推广和信息传输渠道方面仍处于“两条腿、一张嘴”的状态,财政没有预算用于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业务经费。

2.9 管理体制不规范

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系不明确,农牧局、林业局、卫生局等都是主管部门,各部门权责不明。加之服务体系(除畜牧外)“三权”下放到乡,乡镇管理模式不统一,县、乡两级业务出现断链,开展业务难度大。

3 农牧科技队伍及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3.1 加强领导,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

一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科技单位,把经济利益和科技人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合起来。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出山”,敢为人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提倡有偿服务。二是深化职称改革,在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对农牧业生产第一线科技人员的技术职称制定评审条件时要适当给予照顾。逐步取消“论资排辈”的现象,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结合贵德县实际,逐步开展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组织部门要制定选拔、培养、稳定和吸引科技人员的办法,重奖那些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使科技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建功成才。四是切实解决农牧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对歧视、压制、挫伤科技人员积极性的人和事进行查处,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政府要把人才培养纳入科技服务单位考核制度,落实合同聘任制、技术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加强现有农牧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再培训工作,建立长效的人员配置和培训机制。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要有相应的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技术推广,并对他们规范培训、管理,调整不适合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非专业人员,优化科技队伍,尽快形成结构合理、行业配套、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格局。五是进一步实行优惠政策,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国家、省、州出台的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必须落实到位,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办法和措施稳定和吸引外地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年龄虽长但身体健康,工作岗位又特别需要的一些科技人员,采取特殊政策,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对近些年来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和在工作岗位上自学成才的同志,在思想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为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部分科技人员向基层、生产第一线、边远乡镇流动,允许和扶持一部分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活动先富起来。六是稳定和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农牧业科技队伍,建立健全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在政治上、生活上经常关心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首先,对政治上要求进步、德才兼备、有专业特长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农牧业专业优秀人才,要大胆提拔任用;其次,对有突出贡献的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物质奖励,真正做到奖勤、奖优,罚劣。鼓励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承包、试验示范、领办科技示范场等,带动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5]。

3.2 加大农牧科技队伍与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贵德县实际,努力增加农牧业

技术推广和普及的经费投入。并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实用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建立和完善科技队伍的奖励机制办法。此外,财政应对农牧民科技带头人,养殖和种植能手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项目支持。并加大农牧民科技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建立起政府总体抓,农牧科技、科协等部门配合的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管理机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工作[6]。

3.3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的素质

各乡镇、各部门把农牧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纳入本乡镇、本行业、本单位的培训计划内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丰富培训内容。贵德县应紧紧抓住浅、脑山地区易于发展种、养业的优势,培训重点放在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畜禽防疫、地膜洋芋、蚕豆种植等项目上;川水地区进行以塑料大棚种植、优质果品栽培、农牧机械驾驶与维修等方面为主的培训。

3.4 积极提高农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一是抓项目、增加投入。经费短缺和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牧业技术推广的瓶颈。要使农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农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就必须增加农技推广、畜牧等农牧业科技服务部门的投入,保证必要的业务经费,这样才能确保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病虫害测报防治、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技术性和服务性工作的开展。同时,改善基层农牧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通过优化服务手段和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益[7]。二是加强领导。乡镇机构改革后,切实加强对农牧业技术服务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业务主管部门多深入基层开展业务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三是加强管理、提高待遇、进一步稳定乡镇农技队伍。应关心和支持农技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轮训和知识更新,不断增强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切实保证在岗农牧技术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农牧技术推广工作上,力求避免在编不在岗、专业不对口现象发生。关心农牧技术人员的生活,在不断改善其工作条件的同时改善其生活条件,适当提高待遇,以稳定农牧技术推广队伍,调动农牧技术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尝试县、乡、村三级农牧业技术服务机构由县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避免在职不在岗的现象,保证农牧业技术人员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农牧业技术服务工作。在人员任用上,实行全员聘用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在工资待遇上实行岗位制,定岗不定人,岗位由受聘人员平等竞争;在经费上,实行财政预算制,由县财政共同预算,确保足额到位;在工作任务考核上,实行目标责任制,奖勤罚懒。

4 参考文献

[1] 王迪.农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2009(8):48.

[2] 陈永杰.辽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0(3):4-5.

[3] 钟书,李斯勇,朱鹏.荣昌县农业科技推广面临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07(3):82-83.

[4] 孙永胜.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理清思路 全力推进――大同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思考与实践[J].中国农技推广,2010(12):4-5.

[5] 管叔琪.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与农业科技和推广体系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04(1):6-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