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3 16:22:39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篇(1)

【关键词】股指数据;Wilcoxon秩和检验;Mood中位数检验

一、研究背景

股票指数的波动程度可以用来衡量金融投资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产在未来时间内预期遭到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金融风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全球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和冲击,在此背景之下,探究金融风险已成为近期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非参数统计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只利用样本观察值中一些非常直观地信息进行统计推断,从而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非参统计分析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法和位置参数差的检验方法等,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时间段的股指数据的差异性和波动程度情况,从而衡量该时间段的金融投资风险。

二、数据来源

数据分别选取2016年6月和2016年5月每天的的上证指数的开盘股指数据。数据选取最近两个月的股指数据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指标选取的是5月和6月的股指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便于分析。同时数据从上到下是按时间排列的。

三、使用的统计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在对产生的总体的分布不做任何假设的情况下,整理数据、显示数据和分析数据,将数据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的统计方法,常用的描述下统计方法有图形法和数值方法。在本文中,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总体的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进行集中程度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和数据的分布等。

(二)Wilcoxon秩和检验法

1、基本思想

当两组配对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它们差值的检验可以使用配对t检验法。如果配对资料的正态分布的假设不能成立,就可以使用Frank Wilcoxon(1945)符号秩检验,它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配对资料的差值采用符号秩方法来检验。它的基本要求是差值数据设置为最小的序列等级和两组配对资料是相关的(配成对)。用数据的秩代替原数据进行的假设检验的方法为秩和检验。如果相比较组之间秩次之和十分接近,则认为各组之间没有差别;如果相比较组之间的秩和相差十分悬殊,则认为各组间存在差别。

2、Wilcoxon秩和检验的基本步骤

先将原始资料在不分组别的情况下从小到大排序、编秩,然后将所编秩次相加、求和、假设检验。

a.建立检验假设:两总体分布相同;

b.两样本混合统一编秩次,相同观测值(即相同秩)在不同组时取平均秩次,计算两组秩和。

记两个独立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总体X和Y的样本分别为x1,x2,…,xm和y1,y2,…,yn,不妨假设合样本的各个之间互不相等。记合样本容量为N=m+n。

原假设为:H0:mex=mey在理论上,假设两个总体X和Y的分布函数具有相同的形式,但不一定Τ品植肌<醇偕瑁

X~F(x-mex),Y~(y-mey)

从而原假设H0:mex=mey等价于H0:X和Y同分布。

将两组样本混合,求出每个样本在合样本中的秩。记样本yj,j=1,2,…,n在合样本中的秩为Rj,则Rj=1,2,…,N。令Wy表示总体Y的样本y1,y2,…,yn的秩之和,即

WY=■Rj

同样定义WX为X样本的x1,x2,…,xm秩之和,我们称WY或WX为Wilconxon秩和检验统计量。

(三)位置参数差检验

有位置参数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检验问题。假设X和Y的分布函数F(x)和G(y)有这样的关系:存在位置参数a,使得对任意的c都有F(c-a)=G(c)。正如前面所说的,由于在X的分布函数为F(x)时,X+a的分布函数为F(x-a)所以X+a和Y有相同的分布函数,a可以看成Y的位置参数与X的位置参数的差:a=Y的位置参数-X的位置参数。位置参数的差a是否是一个常数η的检验问题有三种情况:aη和a不等于η。所以他们的位置参数的差是否是一个常数η的检验问题可以等价的转换为检验Z和Y的位置参数是否没有差异的检验问题。

四、研究内容及分析

对5月和6月的股指数据分别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这两个月的的股指数据做一个综合比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月和六月份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差异还是有的,而且与两者共同构造的平均值和平均值都有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是相对较为稳定的股指数据来说的,从数值上看差异性当然不是很大。

同时从表中可以知道,五月的标准差为63.0975,六月的标准差为36.32061,说明这两个月的股指数据的离散程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近似连续性我们还可以对数据做出如下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5月和6月的股指波动程度不太相同。

Wilcoxon秩和检验法的求解过程如下:

1、将这两个月共40天的股指合在一起,把它们的工资由小到大排列,并记下它们的秩,

2、将五月份的股指数据的秩相加,它们的和为W=299;

3、显然,在W比较小时认为五月的股指数值比六月的小。通过查Wilcoxon秩和检验临界表,在m=20,n=20时,我们有P(W

五、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6月份的股指和5月份有明显性差异。6月份的股指数值比5月份的高。5月份的离散程度比6月的离散程度大,即这两个月的波动程度不一样。经查找资料得出,两个月波动程度不相同的原因有:(1)国际因素,尤其是5月5日时受到市场的干扰,股指大幅下降。还有美联储的议息也使股市不断发生变化;(2)我国货币政策;(3)股票市场制度,今年春夏时我国证监会一直出台各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静龙,梁小筠.非参数统计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6 P55-74.

统计分析篇(2)

1关于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也研究统计方法。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的理论成果,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统计理论研究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2统计学中的几种统计思想

2.1统计思想的形成

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经历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统计理念等阶段。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实践、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

2.2比较常用的几种统计思想

所谓统计思想,就是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现分述如下:

2.2.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2.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2.2.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2.2.4相关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又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

2.2.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2.2.6检验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2.3统计思想的特点

作为一门应用统计学,它从数理统计学派汲取新的营养,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学方法,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在统计思想的体现上与通用学派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其基本特点能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1)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4)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3对统计思想的一些思考

3.1要更正当前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曾经说过:“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唯有统计学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能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此外,有些人认为方法越复杂越科学,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喜欢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科学含量。其实,真正的科学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追求复杂化。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人认为只有推断统计才是科学,描述统计不是科学,并延伸扩大到只有数理统计是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不是科学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无知。比利时数学家凯特勒不仅研究概率论,并且注重于把统计学应用于人类事物,试图把统计学创建成改良社会的一种工具。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的某些近代概念,如GNP、人口增长率等等,均是凯特勒及其弟子们的遗产。

3.2要不断拓展统计思维方式

统计学是以归纳推理或归纳思维为主要的逻辑方式的。众所周知,逻辑推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基于观测到的数据信息(尤其是不完全甚至劣质的信息)去产生新的知识或去验证一个假设,即以所掌握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归纳得出具有一般特征的结论。归纳推理是要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透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演绎推理是对统计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在根据必然性去研究和认识偶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3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

任何统计研究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因为这是得到统计研究结论的必要环节。虽然统计分析的形式随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着,但是“从数据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归纳和揭示”作为统计分析的目的却一直没有改变。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结论;二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是缺损的或存在不真实性;三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则又是海量的,让人无从下手。虽然统计数据分析已经经历了描述性数据分析(DDA)、推断性数据分析(IDA)和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等阶段,分析的方法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人类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存在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围绕“准确解答特定问题并且从数据中获取一切有效信息”这一目的,不断拓展研究思路,继续开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所谓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文章通过对统计思想的阐释,提出关于统计思想认识的三点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05).

[2]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统计分析篇(3)

摘 要 通过分析干部测评工作的特点,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采集数据,采用优化的数据统计算法计算测评结果,提供了灵活的表格定制功能,设计了干部测评统计分析系统,从而提高了测评数据的统计速度和准确率。 关键词 干部测评;图像识别;数据统计;表格定制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的要求。为了做好领导干部的考核和评价,各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考评内容、指标,科学设置实现的途径、方法,以及正确运用考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测评表和统计分析方法。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的测评统计系统对各种测评内容进行识别,对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干部测评工作的特点,设计出干部测评统计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情况。 2 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通过对干部测评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干部测评的内容较多,测评项目变化比较频繁,如果系统采用统一的测评格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大部分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干部进行评价,这种方式简单易行,用户容易接受。我们对用户的选票进行对比后发现:用户的选票的内容和数目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格式比较类似,可以归类实现。因此,我们决定从选票着手,对选票进行扫描转换成图像格式,利用图像识别和分析算法对选票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测评数据。 通过对基于图像识别的相关系统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对于图像的识别可以分为三类:①对复杂的图像进行识别,如人脸、指纹的识别。②利用的专用的硬件设备对专用的卡片进行识别,如考试答题卡的识别。③对简单图像的模式识别;如对汽车牌照数字的识别。我们使用的选票(测评表如图1所示)是普通的表格(图1),既没有指纹的复杂图像,也没有答题卡的标准格式。在每个表格中一般是用户填写的勾或圈。如果系统进行模式识别,需要存储大量的勾或圈的特征模式库,将用户的勾和模式库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这样识别结果受到模式库大小的限制,同时识别的速度较慢。因此我们采用“定位识别区域,比较像素数目”的方法对测评表图像进行识别,这种识别方法在保证识别正确率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的速度。 图1 测评表图例 系统完成对测评表图像的识别后,得到了测评数据。我们需要对测评数据进行存储。测评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测评主体信息,测评表信息、测评数据和系统配置信息。系统中没有多媒体数据,数据量不大,因此,采用小型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满足数据的存储需求。 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统计结果。因为测评的内容较多,并每个测评项目包括多个测评小项,所以,系统要提供对不同测评项目的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将得票数加权计算成百分制,最后按照不同的排序方式直观地显示给用户。 最后,不同的测评表具有不同的格式,相同的表包括测评项目不同,因此,系统需要提供修改测评表类型和测评项目的表定制功能。 2.2 系统结构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数据库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接口层,如图2所示。 (1)数据库层是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为了达到较小的数据冗余,保证数据记录间逻辑关系合理,在测评项目修改时,减少对测评数据的影响。数据库的设计按照“数据表尽量小,多表连接”的原则,使用小型的数据表存储基本数据,将基本表连接后提供不同的数据视图。数据库的结构如图3所示,数据库中主要包括7个表:测评数据表、人员信息表、测评客体表、测评内容表(测评小项表)、测评等级表、测评大项表和表基本信息表。各个表之间按照惟一的id号进行关联。从而构成完整的测评数据库。

图2 系统结构图 图3 数据库结构和关系图

(2)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的读写、分析和统计接口。这一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从底层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将数据统计分析后,提交给上层界面显示;并且从用户接口层接收到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写入到数据库中存储。处理层包含系统主要的类:初始化和连接数据库的cadorecordset 类和cadoconnection类,用于数据管理的cdatamgr类,用于数据统计的cdatastat类。 (3)用户接口层包括图像识别、数据显示、系统设置和打印排序等功能。图像识别功能提供了用户选择测评主体和显示识别进度的界面。数据显示功能具有按照测评项目、测评小项、测评等级等多种形式显示测评结果的能力。系统设置包括对测评主体、测评表类型、测评表等级、测评表项目等信息的设置。排序操作提供了对测评结果按照不同属性进行排序的功能。打印操作和普通系统的打印功能不相同,它将测评结果数据导出到word中显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格式后打印。它避免了部分系统不能完全显示打印数据的缺陷,同时提高了打印操作的灵活性。用户接口层含有最多的类,其中有:完成打印功能的cdataprint类,提供排序的cdatasort类,显示主窗口的cmainframe类,显示主要框架的cuserinfoview类和cuserlistview类,还有实现系统设置功能的类。 3 关键技术 3.1 图像识别 由于经过扫描设备扫描生成的是8位bmp灰度图像文件,文件的每个字节数据对应图像的单个像素,根据这一特点对图像的每个有关像素进行读取和分析。 处理步骤如下: (1)将文件中的数据读入缓冲区中,并得到位图文件的大小,如图像高度、宽度以及每一行的像素个数。 (2)从数据缓冲区的一个较小偏移处开始顺序读取。为了避免扫描图像出现黑边干扰判读,取值应避免是图像边界,以后每读到图像边界都应跳过边界范围。 (3)由于对于位图的读取是按照从下至上、从左至右的顺序逐行逐个像素点读取。因此,理想情况下得到的第一个深色像素点且满足两根线交叉点条件的点应是表格的左下角点,如果得到的第一个这样的点经过判定不是左下角点,则应该是图像出现右下倾斜的情况,得到的应是右下角点。为避免这种情况,可给出一定的判定条件,保证得到的第一个满足这些条件的点应是表格的左下角点。 (4)根据表格的特点和实际测评对象数沿线搜索得到评价区域的左下起始位置点。在搜索过程中,通过得到的一些与表格起始位置点同行或同列的点的情况,判断出表格是否发生倾斜,如果倾斜超过一定程度,则应认为这个图像出错,应重新扫描这个表格生成新的图像文件。 (5)找到评价区域左下起始点后,从通用性来讲,应该找到第一行每个单元格的下边界点,从而以此为依据得到每一列单元格的宽度;再找到第一列每个单元格的左边界点,从而可以得到每一行单元格的高度。根据这些宽度和高度值得到每一个单元格的四个角点的位置,确定每一个单元格的范围。 (6)根据每个单元格的范围,取一定的子范围搜索每个单元格内的深色像素点的个数,为避免可能将边框包括在内的情况,对于单元格中同行或同列的深色像素点只按照一个深色像素点来计数,这样即使将四个边框都包括进来,也只会认为只有四个像素点,不会对结果有大的影响。 (7)根据测评表要比较的项目情况,根据先前给出的有关参数,以一定数目的单元格为一组,对中间出现的深色像素点个数进行比较,找到深色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单元格,得到其对应位置,进行相应项的计数,作为后面的统计依据。 3.2 数据统计和分析 按照需求分析,系统需要提供按照测评项目和不同的测评小项的数据统计,同时提供票数、分数和等级百分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测评结果。因此,系统需要将测评数据统一存储,按照用户的需求快速地查找并统计出测评结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系统从数据库层到数据的处理层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首先,为了减少数据的冗余,并提供综合的测评数据,系统的基本数据:人员信息、测评项目、测评等级、测评小项等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基本表中,并且具有连续的惟一id号。如图4所示,测评等级信息表中的每一个等级具有惟一的id号“dj_djid”,并且id号从‘1’连续编号到‘5’。因此我们在测评数据表“cpdata”中的等级字段只需要存储等级id号即可,从而保证了较小的数据冗余度和灵活的数据修改能力,最重要的是id号可以用于数据统计时数组的下标。

图4 测评等级信息表 所有的测评数据储存在基本表“cpdata”中。如图5所示,这个表包含基本信息的id号,如人员id,测评项目id和测评等级id,除此之外,还有所对应的得票数“cd_shumu”。因此,系统通过读取此表的信息就可以获得所有的数据。

图5 测评数据表 对多人员、多项目的分别统计是非常耗时的工作,sql语句没有提供这种功能。因此,我们采用一种基于项目id号的统计方法。系统将测评数据读入到一个二维数组中,同时初始化统计结果的数组。假设我们需要统计不同等级的得票数,我们初始化一个长度为等级数目的数组dj[djnum]后从第一条记录开始计算。如图5所示,第一条记录等级id号为‘2’我们将对应的得票数‘12’加入到数组dj[1]中。依次类推,当我们浏览完所有记录时,各个等级的总得票数存入到数组dj中。我们仅读取一遍数据就可以完成不同数据的统计,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统计速度。 如上所述,我们在浏览记录的同时可以对多项内容进行累加,从而得出多项统计结果。同时,每一测评等级本身具有权值,将此等级所得的票数和权值相乘就得出用户所得分数。因此,系统只需进行一次数据记录的遍历,就可以得出所有的统计值,保证了数据统计的效率。 3.3 测评表的定制 用户使用的测评表多种多样,不但格式不尽相同,测评项目也有所变化。因此,为了对多种测评表进行图像识别和数据统计,系统需要提供对测评表的定制功能。通过对不同的测评表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测评表所包含的信息有五类:测评主体、测评客体、测评项目、测评等级和基本信息。 (1)测评主体,即被评价人员。不同的测评表所包含的测评主体的数目不相同,相关信息有所差异。因此,测评表的定制功能需要设置测评主体的数目并提供填写相关信息的接口。 (2)测评客体是指参评人员的类型,如领导和普通人员对测评主体的评价分量是不相同的。不同测评客体的权值也不相同。 (3)测评项目指评价指标,测评表的评价项目不相同,每一种评价指标的权值不相同。并且可能测评项目下含有不同的测评小项。测评项目是测评表的关键内容,需要详细进行划分。所以,系统设置了测评项目和测评小项两类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基本表中。 (4)测评等级的变化不大,每一种等级需要对应不同的分值,用于最终测评主体得分的计算。 (5)表基本信息包括表的id号、表的名称、所属的基本类型、表的行列数、表的测评项目数、表的测评等级数和相关的备注信息。 根据以上对测评表的分析,系统需要分别提供对这些内容的设置接口。用户定制或修改表内容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首先,用户添加表的基本信息,如:表名称、表的基本类型和行列数。然后,用户分别添加各项的信息,在添加测评项目时,先添加测评大项,然后将所属的测评小项逐一加入。同时,在每项内容的设置界面上提供了查看、修改和删除项目的功能。 通过对测评表每项内容的设置,系统提供了统一的表定制功能,这种设置方式简单、灵活。用户添加新型的测评表后,系统自动读取表的关键信息,如行列数,从而确定图像识别的有效区域;读取测评项目和等级信息,完成图像信息和测评数据的转换;读取所有信息完成测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 应用情况 干部测评统计分析系统已经应用于测评工作。我们使用富士通“fi-2150c”型扫描仪将纸质测评表扫描成灰度图像,利用本系统对图像文件进行识别和数据统计。 首先,由于图像的识别速度远大于图像的扫描速度,因此整个图像识别工作的速度取决于测评表的扫描速度。同时系统对扫描的图像要求较低,所以扫描速度相对较快,利用富士通扫描仪大约每分钟可以扫描20张测评表。 在图像识别后,测评数据自动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查看测评结果。数据的统计速度较快,我们利用10000张扫描表进行测试,数据计算所花费的时间为13ms。 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验证,系统除不能识别严重变形的图像外,统计数据的正确率达到100%。 本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测评表进行数据识别,采用优化的数据统计算法达到多种测评数据的高速统计,提供了灵活的表格定制功能,对不同格式的测评表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大大地提高测评数据的统计速度和准确率,减轻用户的统计负担。 参考文献 [1] 建立体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软件体系[eb/ol]. (2007-11-9) [2008-1-10].http:///software/165223297. html [2]字符结构知识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eb/ol]. (2007-5-26) [2008-1-9]. http:///h/090130808/239820.htm [3]于炳琪,陈杰春.用delphi开发质谱图扫描图像识别系统[j/ol]. 电子器件,1999,22(4),317-321 [4]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4-86

统计分析篇(4)

(一)发展历程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统计学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还具有较为独特、清晰的发展流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利用3个发展阶段概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下文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经济学专家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研究比较国家经济实力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个发展阶段:属于国家经济核查体系的完善阶段。多数和本体系有关的部门,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使得国家经济核查体系逐渐完善。在本阶段,统计学设计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确定核心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细化国民经济结构部分等,不断充实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体系。在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基础上,优化资料配置,将社会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个阶段,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本阶段,在经济统计领域中,形成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不断完善的新局势,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网络购物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地位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人们要从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中,深刻理解经济统计,为统计分析打好基础。一些人无法全面理解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只是用来说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这无法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作用。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旅游业、收支分配调节、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统计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二、结束语

统计分析篇(5)

关键词:统计工作;统计思想;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

统计思想不仅在统计工作中应用,在其他许多工作中也有很大的用途。尤其在许多工作中对资料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总体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都需要统计思想的合理利用。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观察法、大数定律,似然估计等具有理论依据的科学方法。说明了统计思想对科学发展的指引,也说明了统计思想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总的来说,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笔者就通过统计思想的具体应用为研究方向进行探索和论述。

一、现代统计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应用

(一)均值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应用。均值思想是统计思想中最基础的思想,也是在平时工作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思想。均值表示了一个统计学问题的平衡点。也为相同条件下的统计学问题提出了一个用于比较的参数。最重要的是,均值思想也是从整体上看问题,是统计思想的继承。另外,均值思想主要是通过均值表现出事情的一般发展结果,而且对个别特殊现象予以科学的处理[1]。

(二)估计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应用。估计思想也就是通过事情的发展趋势对事情的结果予以概率性的估计。如果通过哲学解释的话,就是通过模板和样本类似参照物而对事情发展趋势做出的前瞻性思想。估计思想一般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的思想,一般分为,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等。所谓点估计,就是建立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概率函数,进行期望和方差的计算,然后估计这一个点的概率发生值。而矩估计则是利用样本矩对总体中的不同参数进行估计,是比较古老的估计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矩估计的使用方便且误差较低,所以矩估计的思想依然在现代统计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最大似然估计就是求一个本集的相关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其原理是利用方差的最小值进行的。

(三)相关与互补思想。理论上来说,任何两件事情都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实际联系和内在联系都能让互相起到一定的作用。统计思想对相关和互补思想的关注就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这种作用加以判断。这一思想主要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和实际事件的分析当中。对于不同个体来说,相关与互补思想的具体表现也不相同。比如,在实际事件当中,对一个事物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连带效应,而对互补型事件的改变有可能会增加事件的发展程度。所以这种思想主要应用与实际工作当中[2]。

(四)归纳思想的理念和应用。归纳思想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模式下的方法,一种是实际事件中的具体结论。理论上来说,数学模式的归纳思想主要指数学归纳法,利用多米诺骨牌理念而形成的归纳方法。而作为实际事件中的结论时,归纳思想又变成了通过不同事件的相同或相似表现而得到的具体结论。这一结论具有不完全确定性和模糊性,对于归纳结论来说,一般是无法进行量化的。所以归纳思想得出的结论还需要实际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二、统计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正处于转型时期,对于统计工作造成的问题比较典型,所以更加不容忽视。第一,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经历了不少对财务考核管理的改革,但是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入市场经济中来,这就导致统计局工作人员对政府融资的统计无法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第二,我国对政府财政统计工作的规定不算健全,对许多环节的制约都不够完善。所以才会出现统计工作的账面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的情况出现。第三,政府统计工作的权责不明确,由于政府财政由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机构把握,统计局很难拿到确切的数据进行总体分析,所以统计工作的实质并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其中统计思想如何高度应用是统计工作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尤其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需要改变。但同时,也需要增加政府对统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所以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的具体改进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统计思想从体制上使统计工作加以完善。统计思想对我国很多工作的具体开展都具有指导作用。尤其对于统计工作的影响更是深远。首先由于统计思想的加入,我国推行了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核与审批政策,增强了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也逐渐将统计工作推向了具体工作制定的前沿,让统计工作从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了统计工作指引下阶段工作重心的问题。从地方财政收入上来讲,合理利用统计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度,让地方政府在合理的城市规划下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发展和建设[3]。

(二)公开地方政府统计信息,让群众参与并监督政府的投资计划。政府的投资于花费公开是很早就提出的问题,要让老百姓看得到,看明白。统计思想的应用正是对这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可以主动建立科学的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统计数据管理数据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统计思想的不断丰富,为人民服务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也起到了更大的影响。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统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对经济收支的总体统计,还对我国具体人均收入、编制预算等问题进行统计。而统计思想不仅在统计工作中应用,在其他许多工作中也有很大的用途。现代统计思想建立在社会科学与经济管理之上,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包括对数字特征的研究、样本的采集整理、对概率的估计以及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具体思想。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统计工作以统计和对比为主要工作思想,通过前后的数据对比,得出工作的基本现状以及以后的工作基本趋势。所以笔者对统计思想和统计工作的交互影响作出具体研究和论述,为统计思想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霞.统计思想的概念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3(5):241.

[2]李福萍.论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的影响[J].投资与创业,2012(12):57.

统计分析篇(6)

相关热搜:统计学  统计学教学  统计学应用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这一系列的工作都依赖着统计,统计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为培养出高素质的统计学人才,统计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统计学教材的创新

教材是提供知识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当前的统计学教材由于更新不及时,教材内容往往注重理论,而且抽象难懂,缺少案例分析和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因此,要重新对统计学教材重新编写,从而更加适合当前统计学的发展。(1)统计学的目的旨在为学生通过学习统计理论知识,掌握数据资料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能够进行整理、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统计学教材必须在对统计理路知识掌握的前提下,穿插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统计学教材更加科学、更加实用。(2)统计学的内容应当与统计软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时,手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统计的需要,运用统计软件不仅可以缩短计算时间,而且使统计出来的数据更加明了,更加准确。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一要与当前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相关联;二要所选的案例必须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发生,不能是虚构的事件,案例最好是最近发生得,这样更能有说服力,产生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把过去在教学中不能展现的事物表现出来,对于统计学来说,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1)在对课件的制作上,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熟练运用PowerPoint,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进度往往会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快,为避免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拷贝课件,便于对所学的课程进行巩固和复习。

三、以就业为导向

统计学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掌握统计理论知识、统计方法,更要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展现统计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教师应注重加强统计学教学和运用统计软件的有机结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上机操作,通过对实际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在教学工作之余,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就业的选择中,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急功近利,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选择能体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认清现实。社会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居安思危,不能盲目自大,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自己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

统计分析篇(7)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

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