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2:55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1)

「内容提要二十多年以来,调查研究已经广泛地被国内学者所采用。然而,在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和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调查研究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局限性有所意识。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本土实践两个角度从发,探讨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一种方式的局限性。探讨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是希望引起人们对社会研究这一学术活动本身的反思。

「关键词调查研究/方法论/社会研究/局限性

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越来越制度化、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对这样的一种被普遍使用的研究方式的反思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调查研究在中国内地的社会研究中逐步被本土研究者所广泛采用,针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开始大量发表,其中较早的大型社会调查包括:全国五城市婚姻家庭调查、北京职业声望和地位调查、天津市千户问卷调查等。从1988年至1998年,大陆最高层次的社会学刊物《社会学研究》就先后有131份调查报告发表[1](p1)。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的方式在中国内地的普遍兴起,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表现出同步性。之所以会表现出这样的同步性,是因为上个世纪初美国作为社会学研究重心的确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实证研究兴起及其在全球造成的普遍影响。而大陆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从一开始甚至到现在,都表现出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社会研究方式的移植。实证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受其影响,大陆学者在重建本土社会研究之时,就注重采用以体现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对本土社会进行研究,而调查研究是最能体现实证主义特征的。

在调查研究被普遍采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调查研究的这一社会研究的方式的局限性有所意识。对调查研究局限性进行反思,一方面是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作为社会学研究重心的地位开始削弱,而作为社会学发源地的欧洲社会学研究的重新兴起,更重要的是实证主义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本土实践两个角度从发,探讨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方式的局限性。

一、调查研究及其内在逻辑

国内学者对“调查研究”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风笑天曾经多次在其著作和论文中对国内学者的这种认识作出过分析。在风看来,国内很多学者在认识上还是将调查研究方法等同于社会学研究方法[2].而多数国外学者则认为,调查研究(SurveyMethod)与社会学研究方法并不是一种等同关系,调查研究只是社会学研究的方式之一。根据国外学者的理解,实际上可以将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来理解,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已经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将调查研究作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来理解,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指的是“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3](p72)

从上述对“调查研究”的理解来看,调查研究采用的是一种问询的方法来获得资料,也就是用书面问询(自填问卷)和口头问询(结构式访问)的方法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行为和思想的资料。另外,由于资料收集工具的标准化,以及通过抽样的办法达到对总体的推论,调查研究的资料往往作量化的处理。这使得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①有着本质的不同:实地研究强调的是通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观察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想的理解。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另一个不同在于两者在获得资料前的先验性准备上。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之前往往对所要问询的问题作出事先的准备,并且这种准备以标准化的工具(问卷或结构式访问表)反映出来,而实地研究则往往要求研究者在观察时不应有先验性的框架②。调查研究的这种先验性准备使得它在研究逻辑上表现出验证的特征,而这种验证性在下文将谈到的解释性研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从功能上来看,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现象、社会事实的了解,并从中得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规律性认识。调查研究的描述体现的逻辑仿佛是归纳原则,这使得这一研究方式表现出与质的研究相似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把握达到对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但是,描述性调查研究对于所要把握的事实和现象有着先验性的准备,那么,这种把握在多大程度上是对客观事实的把握呢?描述性调查与质的研究对社会事实的把握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调查研究借助概率抽样的方式,希望超越对资料收集对象所属社会事实的把握,达到对一个更大总体的社会事实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越来越强调对特殊事实的把握,对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遍性的把握。两者的这一区别实质上是对普遍适应的社会规律是否存在的不同认知,而这也是两者在方法论上差异的一个体现。

解释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作出解释。这一目的最能体现调查研究的基本逻辑,那就是从一个规律性认识出发,借助经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达到对这一规律性认识的验证。人们对社会事实的规律性认识,特别是以理论的方式表述出来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是抽象性的,要达到对这种关于规律的抽象性认识的验证,调查研究必须借助“逻辑”(logic)和“实证”(empirical)两个方面的支撑。逻辑体现为研究者将抽象性的认识或观点转换成可经验认识的命题或假设。而这种“逻辑—实证”的程序体现的正是所谓科学的程序与规则。其实,这种程序与规则是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借鉴,更准确地说是人们在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时向自然科学的借鉴。并且,这种借鉴排除了以其他方式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的合理性或真理性。

总之,无论是描述性的调查研究还是解释性的调查研究,其内在的逻辑都是从一个先验的认识或把握出发。描述性调查研究准备采集何种关于社会事实的资料,描述社会事实的哪些方面,多有先在的、标准化的设计与考虑。解释性调查研究的出发点——规律性的认识,或许可以是人们以其他的研究方式探索的结果,这种规律性认识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被调查研究的资料所验证,并且何以将验证的结果推及到资料来源主体以外的社会世界?实践着的调查研究者,起码在潜意识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抱有一定的乐观倾向。这正是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对自然科学模仿与崇拜使然,是对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的普遍的、客观的、可测量的存在的肯定使然。调查研究的内在逻辑使得该研究方式的局限性在方法论上首先表现出来。

二、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

上述对调查研究及

其内在逻辑的分析,实际上就已经涉及到这一社会研究方式的方法论基础,那就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源于17世纪以来西欧哲学中的经验主义传统,并且,实证主义的兴起也与启蒙运动以来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功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正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促使19世纪的许多西方思想家致力于将自然科学的成功经验引进社会领域。[4]在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传统差不多是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相伴随的,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一方法论传统促使了社会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传统肇始于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斯宾塞等,而涂尔干则将其推向顶端。这一传统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都有着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并且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当作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5](p11)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实证主义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外在的、客观的、不为人的意识所左右的现象,也就是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事实。从研究程序上来看,实证主义强调对自然科学研究逻辑与程序的借鉴,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具体到受实证主义影响的调查研究来看,这一社会研究方式,强调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合乎因果关系的原则;强调以经验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强调一切认识和结论都必须来源于事实,并且能够为实践所验证;重视对经验事实进行客观把握,为了达到这种客观把握,要求把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严格地区分开来;强调将自然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到关于人与社会的研究中,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结论在解释上的普适性。

总的来说,强调社会现象因果律的普遍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外在性、客观性,研究结论的经验可验证性和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是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同时,正是方法论上的这些特点,使得调查研究在探究关乎人与社会的知识时,表现出一种本质上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首先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现象是否存在普适之因果律的质疑。实证主义追求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的认识,而这一点则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人文主义方法论(包括某些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揭示出社会人文现象的个性、特殊性(如民族性、本土性和语言、文化特性),消解了对认知对象的共性和规律性的探求[6];激进后现代主义者甚至彻底了关于社会的实证研究的可能性,他们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普遍化、反总体化、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反一切概念,肯定多元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差异性、非中心等特点[7].实证主义强调的普适性所遭到的质疑是由于实证主义只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相同的方面,而没有看到社会与自然的不同的方面。对普遍性的强调,其实是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效仿的后果,这种效仿忽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是遭到了反实证主义的强烈批判根本原因,实证主义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的效仿,还使得实证主义对关于社会的知识和解释类型的理解表现出单一性,忽视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解释的多样性。“戴维逊根据认识的对象,区分出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和互为主观的知识。他认为,社会科学知识主要属于后者。客观知识是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和解释,这种解释是以客观原因来说明和预测物理现象的产生或变化。而对社会人文世界的各种现象则不仅需要客观的因果解释,而且还需要互为主观的知识来理解行动者的目的、动机和理由,即主观的理由解释。例如,人们可以用气象条件来解释农业歉收,但是仅仅以农业歉收来解释农民起义是不够的,研究者还必须通过理解起义者的深层动机和理由来解释他们的行动。”[8]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不足是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世界),并把普遍命题当作科学知识的唯一形式,而把其他知识形态视为“非科学的”[6].这种错误使得实证主义在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的知识时,不可避免地在视角和方法上表现出局限性。

即便是对客观知识的诉求,实证主义也表现出对客观性的把握上的瓶颈。具体来说,以实证主义为指导的调查研究能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客观性?前文已述,调查研究所具备的先验性特征,其实就是对研究的主观性的难以摆脱。而客观性的质疑又使得实证研究的经验基础的确定性大打折扣。实证主义强调研究以经验事实为基础,而经验事实的把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主观的影响?即便是在调查研究中,经验事实的获得在其研究工具(问卷等)的设计上就表现出研究者的目的性、选择性以及研究者既有的理论和知识的影响与渗透。

在对所谓客观性追求中,实证主义还表现出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的倾向,否定主体与客体进行互动的事实。这种对主客体关系事实的忽视来源于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等同的认知。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实证主义在对所谓客观性的把握抱有盲目的乐观。

实证主义的缺陷与不足正是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在本质上的一种局限,这种局限同时也表明,调查研究仅仅是探寻社会知识的方式之一。

三、调查研究在中国研究中的现实困境

如果说方法论上的局限性是调查研究在本质的上困境,那么,调查研究在中国社会研究的应用中又由于中国社会的特点,表现出其独特性。

近来,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连续出版了两本由边燕杰等组织内地、香港和台湾学者编写的关于中国调查研究的论文集:《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20__)和《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20__)。这两本论文集对中国社会调查研究实践及问题作出了分析与探讨。其中,边燕杰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即语言问题、“心理二重区域”、资料比较性问题,以及大陆社会的调查研究面临的问题,即政治敏感性、调查理论的不足、大陆社会的复杂性等[1](p5-8)。本文在这些学者的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国内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国内社会学研究者籍以研究本土社会的主要理论与概念,基本上是对西方的借鉴和移植。理论与概念的借用和移植给调查研究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边燕杰所谓的“语言问题”[1](p5)。由于大陆社会与西方社会的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在借用西方理论和概念,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收集资料时往往失去测量的效度。比方,“社会资本”研究曾经一度是社会研究的热点,早期国内的学者借鉴荷兰人范德普尔等的研究,采用“提名法”来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结果很快发现这一方法的“水土不服”[9].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调查对象对“关系人”的理解与西方人不同有关。其次,中国内陆的调查研究的许多概念直接译自西方,而汉语语言中对应概念的缺失也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可能障碍。Montgomerybroaded曾经打算在中国研究selfconcept/selfesteem与教育成绩的关系,但是如何正确翻译self和selfesteem呢?如何把中文译出来的字句放进问卷内?如何知道受访者真的了解西方的self和selfesteem概念呢?[1](p5)另外,研究工具的借用也可能使得调查研究在本土研究中表现出局限性。在

笔者曾经参加的一项中美合作课题的调查中,借用了一部分西方的心理测量表,实际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水土不服”问题。说到测量工具的使用,又使人想起(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中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评价,而借用的许多东西,比方“常模”的借用,使得本土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常模是在西方社会经过多次反复、大样本测量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由于文化的差异,所谓的常模未必就适用于对中国人测量结果的评价。这一借鉴的缺陷同时也体现出本土研究(特别是调查研究及其数据)积累的缺乏,以及后文将要论述的,由于学术研究经费的匮乏所导致的大规模调查与测量的缺乏。

由中国人心理上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对调查研究的限制,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比方说,调查对象对“调查”行为的理解也可能导致对调查的阻碍。调查研究应该是一个一般性的认识社会的过程,但建国以来的“调查”实践又使得“调查”在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涵。正如方慧容所言:“在中国,调查研究又是一个,或者说随时可能转为一个改造调查对象的过程……对于被调查者来说,调查研究的意向则要相对明朗得多,调查研究总被认为是一个纠正错误,或者避免可能的错误,从而有益于被调查者的过程。”[10]虽然本文所谓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当今的学术活动中的调查研究,与导致人们对“调查”形成上述看法的,由隶属官方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的所谓“调查”根本就是两回事,但既有的“调查”实践使人们对“调查”形成的特殊认识却改变不大。在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说在那些很少或没有接触过本文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的对象当中,上述认识尤为强烈。笔者曾多次在社会调查过程中遇到类似上述心理带来的障碍。在一次关于移民的调查中,我们(访员)是由村干部带领下进入农户,在居委会干事带领下进入城市住户家中的③。当我们被介绍或自我介绍是某某单位来做调查时,虽然调查涉及的问题并不敏感,但我们明显感觉到调查对象对“调查”的警觉。在后来的调查实践中,笔者及研究同事在被介绍或自我介绍时,均改用了“采访您”或“向您了解一点情况”这样的说法来代替“调查”,即便如此,被调查者对类似于“调查”的行为仍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戒备,这跟人们观念中对“调查”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从更技术性的层面来说,调查研究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抽样方面,那就是样本的采集问题和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从样本的采集来说,中国的多数学术性社会调查都或多或少运用了行政组织资源。换句话说,“行政资源”或“权力资源”在实际抽样过程中均有普遍的运用。这种运用在给调查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调查研究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行政资源”或“权力资源”的介入使得抽样具有某种倾向性,从而偏离了抽样的随机性要求。样本采集过程的另一个困境主要表现在抽样的具体组织方式上。样本规模稍微大一点的社会调查在制定抽样框(包括多级抽样框的制定)的时候,往往利用现有的官方管理资料,如户籍资料等进行的。以户籍资料为例,这种方式针对流动性小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流动性大的区域,局限性就表现出来。局限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户籍所在地人口无法在户籍所在地找到(他们可能正生活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其二是户籍所在地的外来人口可能又落在抽样框之外。梁玉成指出,中国的(城市)调查的抽样方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按照已有的样本框,即城市逐级管理的“区——街道——居委会——居民户——居民”框架,另一是地图抽样法。在对第一种方法的讨论中,梁也指出了“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会导致研究的困境[11].而地图法,实际上是将城市地图划分为若干“马赛克”,然后先抽取若干“马赛克”,接着在抽中的“马赛克”中抽取户。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在实际上遇到的问题更多,因为这种方法运用起码要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作保证。首先是技术条件,这种方法要用到诸多技术,甚至卫星定位技术;其次是要有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数据,并且这种数据要及时更新。由于技术和调查经费的限制④,上述两项条件在多数调查研究中往往很难得到保证,从这一抽样方式的鲜有采用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跟抽样有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抽样的代表性。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和中国社会的特征有关的。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作为一个差异性大的整体也许有着普遍的规律存在,然而,对一个差异性大的总体而言,来自于一定区域社会的样本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可以做到推及总体?苏耀昌等在比较香港、台湾和大陆的社会调查时指出:“香港只是一个城市、台湾也是一个不太大的地区。而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种类繁杂,每个省都有其地方特色,城市和乡村区别很大。而近二十多年,社会、经济、政治和人口,变迁巨大、快速。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应该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果在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其结论是否可通用到整个大陆呢?”[1](p7-8)大陆社会的复杂性和内部的差异性,并不是没有被研究者所意识,问题可能是多数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赋予了一种普遍性的诉求,期望通过对局部社会的理解来达到对中国这个整体的理解。其实,对区域社会的研究和探讨本身不仅是有意义的,并且是必要的,正如美国学者柯文(Paul.Cohen)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的变异幅度很大,要想对整体有一个轮廓更加分明、特点更加突出的了解——而不满足于平淡无味地反映各组成部分间的最小公分母——就必须标出这些变异的内容和程度。”[12](p142-143)

本土调查研究在技术和手段层面的局限还表现在许多其他方面。比方,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来看抽样技术,风笑天曾经对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研究》上的__篇调查报告作出分析,他的分析发现,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缺少对抽样方法的介绍,并且多数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13].除了抽样技术以外,国内的研究者对调查研究涉及的其他方法与技术的掌握上同样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均说明调查研究的局限还有很多是来自于研究者本身。当然,研究者调查研究素养的缺乏也跟中国的特殊性有关,多年的学科中断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实践在中国的缺乏,进而导致相关的研究者队伍不成熟。与学科发展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调查研究的经费投入问题。作为经验研究的方式之一,调查研究的经费需求相对较大,经费投入的不足是对这一研究方式的硬性制约。

四、结束语:对学术研究群体的反思

对调查研究的局限性的分析,并不是要否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而是藉此达到对社会研究这一学术活动本身的反思,特别是对这一活动的主体进行反思。调查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表明:有关社会的知识是复杂与多样的,因此探寻有关社会的知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将某一种认知社会的方式普遍化与绝对化不可避免地将陷入困境。拿中国社会学研究来说,在我们借鉴西方主流(美国)的研究方式方法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实证主义的传统,即便是在美国,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以来也遭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责难,更何况本土社会还有着其独特的特征。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欧洲实践,也许能给我们以启发,那就是,范式的多元化也许更能够促使我们多角度、全面地把握社会的实际规律。当然,不能说本土研究者对方法论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不缺少对方法论的探讨,但缺少将这种探讨与经验研究实践的结合。学术分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如果分工的

结果是将方法论的探讨者与经验研究的实践者分为两个甚至不相关的群体,那么这样的讨论的意义又何在?

在调查研究实践中,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表明,研究者对研究工具的选用是一个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调查研究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被普遍认可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主客观的限制,忽视研究主题的合适性,盲目采用调查研究的技术与手段。更有甚者,定量技术的采用是为了修饰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出于研究的本源需要。另外,在各种定量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时,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对这些源于自然科学的所谓科学原则与方法必须抱有一定的警惕,因为社会毕竟不同于自然,探究有关社会的知识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也许法国的星占学家伊利莎白。泰西尔(ElizabethTeissier)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的事件⑤,掀起的不仅是学术标准的大讨论,而是对社会研究到底是什么的反思,是对社会科学探究知识的方式的反思。

注释:

①实地研究被看作是社会研究的四大方式之一,这四大方式分别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风笑天,20__b,p8;艾尔。巴比,20__,p294—423),由于实地研究最能体现质的研究范式的特点,这里的比较也可以看出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的不同。

②譬如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work)越来越强调对研究“滤色镜”的剔除和以土著知识(localknowledge)来思考(参考:基辛,1981,P52;郭于华,1997)。

③找干部或居委会干事带领是考虑到现场进入的便利性,这是中国很多入户调查采用的一种策略,但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调查带来了负面影响,下文将对这种负面的影响作专门的论述。

④众所周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多数项目(除了海外资助)经费都是相当有限的。

⑤20__年法国女星占学家伊利莎白。泰西尔(ElizabethTeissier)以其论文《对后现代社会既爱又恨张力下的星占学的认识论地位》在法国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第五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参见《中华读书报》20__年8月29日。

「参考文献

[1]边燕杰,等。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M].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__.

[2]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问题探讨之一[J].社会学研究,1997,(2)。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

[4]范会芳,蒋超。论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__,(7)。

[5]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林彬。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社会学的多重解释与预测问题[OL].http:///academic/pucssr/linbin1.htm(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资料库)。

[7]张广利。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J].社会科学研究,20__,(4)。

[8]翁正石。戴维逊的社会科学观[J].社会理论学报(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1998,(1)。

[9]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

[10]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A].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__.

[11]梁玉成。中国城市社会调查抽样方法之研讨[A].边燕杰,等。社会调查实践——中国经验及分析[C].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__.

[12]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风笑天。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J].社会学研究,20__,(2)。

[1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__.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田野工作;苗族;独木龙舟;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6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084-05

前言

伴随人类学的兴起,20世纪初西方对原始体育游戏的研究成立了相关学术学会,50年代在西方兴起了体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高潮,70年代传播到亚洲,日本较快的接受和认知了体育人类学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借鉴,“田野工作”(fieldwork)显现了体育人类学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我国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对象:是面对我国项目众多的民间体育游戏、民族传统体育。怎样为研究我国的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构建完整的方法体系,在我国体育人类学创始人胡小明先生的倡导下认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非常众多的例证可以通过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来完成,如是;体育人类学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空间。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采集最原始、最可靠、最真实、最基本的第一手资料。我国体育界过去在研究民族体育方面,有的长期照搬历史学或民族学的方法,忽视了研究人类体质和文化方面独具优势的人类学,其结果多停留于对奇特身体活动状态的表面描述或历史典籍资料的简单编纂;几乎借鉴了所有的可以用来研究体育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科研手段,如运用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要么停留在简单的数理统计层面,但是民族区域的小样本,和竞技游戏的小规模,在统计学的数理分析上,有不少学者受传统的研究方法影响,质疑了体质评价的准确性,舍弃了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分析。总之,照搬历史学或民族学的方法或模仿西方已做过的研究,得到的结果自然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中国民俗游戏的具体实际。

2009年6月12日至22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与贵州民族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组成19名专家学者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独木龙舟竞赛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大规模田野工作,是在贵州运用体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贵州众多的民族传统项目这片处女地进行的首次挖掘,是运用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实际例证。本文介绍联合调查组此次田野调查研究过程中体育人类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实践。并重点探讨方法论问题,通过人类学方法对独木龙舟的资料搜集过程和全方位研究,展现其为体育特别是民族体育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苗族独木龙舟竞渡调查的人类学指导

人类学作为一门成熟和独立的学科,有自己一套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叫田野工作法(fieldwork),即是在实地调查中,集中于某一地点或区域居住一段时间,把握当地年度周期中社会生活的基本过程,与当地人形成密切的关系,参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活动,从中了解他们。田野工作的基本内容为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依靠由这种方法搜集上来的资料所写的调查报告称民族志(ethnography),这也是体育人类学的基本方法。

体育人类学,是借助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领域里的具体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在方法的运用上不能脱离人类学的基本技术路线,但又要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根据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身体运动这样的研究对象的特殊需求加以调整并自成一体,否则体育人类学也没有必要自成一门学科了。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研究方法是寻找一些高效率的方法运作,比如问卷法、资料法等,主要以选定问题、设计问卷、发问卷、统计问卷、分析问卷、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甚为流行,如此在民族体育调查中忽视了被调查者在回答问题时在时间、地点、环境、对象上的不一致性导致回到结果的差异,也舍去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人类学参与性观察的小样本量的深度访谈,获得的调查资料更为翔实,具有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认可度。

尤其在民族体育调查过程中,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测量记录、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是研究孤立、罕见、奇特的“小众”文化甚至“微众”文化,是民族体育研究最适宜的方法,也正是适合了少数民族“微众”群体“小规模”游戏竞技为特征的民族传统身体游戏。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竞技游戏,大多与民族传统节日集会馄饨的交织在一起,所以体育人类学调查从前期的准备到竞技活动的收尾,竞赛活动时间通常在半月之内,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竞技研究有别于人类学以年为周期的百科全书式的田野工作。也更加说明了体育人类学在调查时间显现了调查周期短的优势,为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运用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证。然而,通常对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研究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极少被学者所采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研究对象是在短期进行的身体活动,所以在获得申请资助时,经费很少;其次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出成果时间周期很长。

二、苗族独木龙舟体育人类学调查前期工作

1、两校联合调查组

作者过去曾多次深入黔东南地区古老的苗族村寨进行前期考察。但碍于科研调查方法掌握的局限,伴有人力资源及经费和设备缺乏,没有对针对蜚声中外的苗族独木龙舟系统地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前期的初步调查。

2008年中期,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科研合作达成共识,华师本着对支援西部开发和扶持民族院校科研,以及优势互补为出发点。经过一年的多角度准备工作,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编印了相关的调查表格,于人手、财政及物资方面都安排及配搭妥当,组成19人的联合调查组,贵州民院组织教师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搭载调查人员及物质设备,完成了长途跋涉,开拓了东西部院校间进行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合作的典范。

2、确定调查时间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独木龙舟几千年原始传承,节日活动时间固定在农历5月24-27日,24日的“赛龙头”、25日“赛龙身”、26日“分龙竞赛”27日“赛龙尾”和“吃龙肉”;22日是龙船下水的日子,按照公历计算是在2009年6月14-19日,节日活动六天;联合调查队需要调查活动的内容必须包括节日前后的情况,为此全面调查时间安排为2009年6月12-22日(农历5月20日-29日),总计11天。

3、联合调查行前事项

调查行动之前联合调查队有必要妥善安排每一个成员在调查期间调查工作的内容和任务,由于大部分东部学者对独木龙舟竞渡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不甚了解,所以行前多途径收集有关苗族独木龙舟的相关资料进行阅读,还要对苗族风俗习惯、民族禁忌等重点学习,而后制定具体调查的工作计划,包括对调查人员如何进行分组分工,安排每一天调查的路线以及调查对象、村寨等内容的具体布置,以期 用最少的消耗发挥最大效益。

4、联合调查行前的任务与调查内容的重点

行前制定田野调查的任务是一个极为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调查成功与否的保证,针对贵州苗族独木龙舟竞赛活动范围宽泛,节日龙舟活动仪式可观察次数极其有限的这样的珍稀民俗游戏,调查前尽可能广泛参考已有的人类学、民族学资料,收集独木龙舟古籍资料和前期有关研究成果。把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点集中到围绕这项活动的竞赛选手的体质状况测量、独木龙舟竞赛区域和参加者(村寨、姓氏、组织者、竞赛涵盖河流及区域)、环境器物记录以及历史文化深度访谈等,充分涵盖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所有宝贵信息,力求最大效益。

三、苗族独木龙舟选手体质人类学田野工作解析

体育学对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的测量评价极其看重,而且体质人类学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对体育的一切研究中其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的依托主干都离不开对人的体质形态的研究,这也是体育学存在的依据。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体质测量与评价,正是体育人类学的研究人员与其他领域的学者在判断研究对象体质状况方面更具有学科优势的一个方面。

本次体质调查是在2008年对划船选手初次体质人类学测量基础上进行的复测。2008年的测试受当地民族文化习俗、防御心理、戒备情绪的影响工作受阻,许多竞舟选手拒绝测试,通过耐心说服并亲自组织动手测试,简化测试方法,使用最简单的体重计、身高杆尺和腰臂围软尺等,选择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臂围等苗族同胞能接受的形态指数,克服语言、交通、民族习俗、被测试苗族同胞的心理阻扰,完成了参加苗族独木龙舟竞渡人员的体质形态测试工作。

复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08年体质测量中单一形态指标,通过再次复测增加了多项生理指数和机能指标,目的是证实上次基础性预调查工作的真实可靠,测试得到香港体适能总会黄永森等专业人士主持。

四、苗族独木龙舟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1、政府部门协调帮助

2009年6月12日,联合调查队成员全体集中于贵州民族学院,得到贵州省体育局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6月13日,联合调查队成员清晨离筑,午时联系上台江县政协杨主席、文史办张主任等,获赠苗族独木龙舟资料;而后直奔调查地下午14时到达老屯乡,访问了老屯乡的张海乡长以及老屯村和岩脚村的村长和支书,了解到乡级、村级基本情况,安排访谈组进驻老屯乡。余下的调查人员进驻施洞镇与熊副书记、龙舟协会刘会长等协调今后的调查工作。6月15日贵州省龙舟协会、施秉县文广局、马号乡政府办及财政所等为调查进行了接待安排等等,联合调查顺利完成对区域横跨在清水江两岸,地属施秉县与台江县两县交界的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活动及村寨的调查与当地政府部门的通力支持紧密相关。

2、分组调查

根据前期部分调查人员对独木龙舟竞渡活动的基本了解,调查组由台江县进入巴拉河中段的老屯乡,而后进入清水江段的商贸中心区施洞镇。调查组进入巴拉河区域分组为老屯组和施洞组。之后,清水江两岸行政区域为北岸属于施秉县、南岸属于台江县,因道路崎岖仅有部分车辆载部分成员能缓慢通过前往调查地点,为此,一组进入施秉县双井镇、马号乡所属村寨(道路崎岖),一组对台江县施洞镇周边的村寨进行一施洞镇为中心的辐射调查。

3、环境器物的调查

实地参与观察法是最重要的田野工作方法之一,也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方法,调查时间短,为此对环境器物测量与记录,必需事先准备提纲和表格。

少数民族的竞技游戏往往仅存于偏远的民族聚居区,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区域与活动范涉及到清水江(32.88km)及其支流巴拉河(13.55km)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全面测量和记录有关拥有龙舟的族群、村寨拥有龙舟的数量及附属器械的尺寸数据、龙舟棚位置、周边的地理地貌、植被和农作物等,还有海拔、气温、水温及江水流速等指标的表格的制定。

4、深度访谈

体育人类学利用深度访谈的优势,可以了解自己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深层文化内涵,深度访谈要根据事先拟好的访问提纲,按照提纲逐一询问和填写,正常情况下尽量录音或摄像。

访谈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村寨、年龄等事先准备提纲甚至表格;也可以通过参照其他访谈的记录加以对照提高效率。在对独木龙舟研究涉及的访谈人群中涵盖了村干部、寨老、鼓头、龙舟制作工匠、锣手、巫师、划手、龙舟协会会员等人员。制定访谈表格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苗名、性别、年龄、身份、村寨和访谈时间等。内容包括:苗族独木龙舟的起源传说、龙舟的制作与安装、龙舟竞赛的仪式和禁忌、龙舟竞赛活动组织、龙舟竞赛的程序和费用、选手的参赛动机及时间等。

5、参与性观察法

体育人类学调查方法极为重视调查项目进行的竞赛活动参与性观察研究,在众多的体育学者对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研究方法中,参与竞赛活动实现对项目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体现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的担忧,也对民族竞技组织方法缺乏科学性的不理解,为此在常规体育参与性调查中,学者往往要对调查项目的竞技规则、竞赛组织形式的现代改造实施参与,这样的研究在笔者前期对独木龙舟的研究中常用,也为多数体育学者长期采用。

参与性观察法是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调查过程。但是体育人类学的参与陛观察法有别于常规的体育参与调查,他们最大区别就是体育人类学的参与是在不干涉竞赛活动,竞赛组织形式,不对原始竞技实行现代改造的调查,它处于参与到民族竞技活动的每项竞赛中,却不干涉竞赛的任何活动,从而得出了解到最原始和最有价值的调查结果。

此次联合调查突破以前没有完成苗族“请送神”仪式的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苗族“请送神”仪式通常是在夜间,其次,在巫师作法时场面肃穆庄严,不能有打断他念咒语的行为,比如高声说话、照相机闪光灯等的影响,都是巫师作法时禁忌的事情,还是要感谢老屯张海乡长等政府人士大力支持,征得今年岩脚龙舟的鼓头家同意,完成了多年调查没有涉及的“请送神”仪式,观察是在6月14日22时-6月15日8时的岩脚村鼓头家,历时10个小时,调查组三人全程观察了巫师请龙神祭祀及开划仪式。

调查组完成参与性观察的内容包括龙船的组装、请送神仪式、下水仪式、开划仪式、平寨码头的“赛龙头”、塘龙码头独木龙舟节的“赛龙身”、各寨“分龙竞赛”、施洞码头的“赛龙尾”、参赛各村的龙舟归棚仪式和“吃龙肉”等活动的参与性观察,参与到苗族同胞的节日活动每一个环节里去,完成对独木龙舟竞渡的全面参与性调查。

五、苗族独木龙舟田野工作法实践解析

解析调查工作方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调查工作效率,在多年苗族龙舟的田野工作中发现有的调查科目是一次调查就要求完成的,总结以往的困难与认识不足为今后的田野工作提高效率打下基础。

1、体质调查:民族或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交通困难是客观的,也正是他们能原始传存民族习俗、原始竞技活动规避现代化改造的要素。体质调查测试器材设备数量多,在交通不便利的山区测试器材数量 必须尽量精简,人员的组合设备使用数据的录入工作是需要调查人员具有决定信念。实际调查测量工作中调查对象外出务工导致样本的采集难和样本选择局限,测试难度有苗族村民农活作息时间与测量时间矛盾,还有被测试人员的戒备心理阻碍等,这些需要当地人士的引导和耐心疏导。本实证研究所选择的测量指标,在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加以精简,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该项活动的体育效果。

2、区域和数量调查:独木龙舟竞赛活动区域广泛,地处施秉县与台江县交界,涉及四个乡镇38个自然村寨,介于清水江及其支流巴拉河流域,龙船是否参加当年龙舟竞赛是不确定的,竞赛期间龙舟活动处于流动,都为选定调查对象增加了难度,要协调政府支持、龙舟协会的帮助、龙船鼓头的信任以及追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有调查例证以来,为最系统和全面的完成了对苗族独木龙舟拥有村寨龙舟数量的田野工作,调查结果:拥有独木龙舟的苗族村寨38个,地属于施秉县双井镇5个村寨、马号乡9个村寨;地属于台江县施洞镇16个村寨、老屯乡8个村寨。38个苗族村寨2009年共计现存独木龙舟42条。调查结果还表明:独木龙舟长度界乎23至26米,宽0.4至0.6米,厚度为0.3至0.5米,母舟有六个舱,每舱长5.5米余,中间四舱供装载节日期间亲朋好友所送的家禽和当日桡手的饭菜。子舟15米左右。龙舟棚一般长度皆为25.6米(实测24.8米至28.9米),统一为一丈一尺宽的一排七间八柱,两头还有1.25米的檐,宽2.7米,高为3.24米,檐口各抽出0.64米,距地面高2.05米。

3、深度访谈和资料收集:在寻找访谈对象时,调查组部分人员找到的对象对独木龙舟不甚了解,导致调查结果不真实,有时找到了解独木龙舟历史的对象被调查者问卷设计的提问难住了;其次,民族地区语言交流障碍是部分调查人员遇到的困难。

调查中常见的遗漏是对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的遗忘,常见的有时间、地点、人物、村寨、年龄等资料收集的简化,导致基本资料的遗漏;其次,田野工作最重要的民族志的整理,是每天调查结束后撰写访谈日记,回来以后进行整理完成,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访谈日记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无论是用什么方法每天必须完成的访谈日记在酷暑、炎热的山区伴随疲惫的身体被晚归的调查人员忽略了。

结论

1、在以往的民族体育研究中,单纯民族区域体质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总是感到样本量的不足,将少数民族“小众”群体的体质与其他群体体质对比分析感到欠缺,这是忽略了体质人类学强大的人类起源、民族迁徙以及人类进化发展等基础理论与体质评价相结合运用的误解;加之体质调查测量的工作条件艰苦,也是调查研究不涉及对被调查者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原因。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3)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控和论文把关展开,过程监控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论文把关包括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

(二)问卷调研与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为针对学生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抽样调查,定性为针对专任教师和导师的专家深度访谈;调查对象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任教师以及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导师;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号,历时30天,回收有效问卷539份。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量分析

(一)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确的的区别,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329人认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并无区别,这个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1%。

(二)过程监控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过程监控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至关重要,但从满意度调查来看,满意程度偏低。从图1中得以得出,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59%、28%、54%、26%、31%、48%。

(三)论文把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关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学习结果,是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从调查结果来看(图2),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36%、39%、16%、9%、43%,其中论文选题、论文形式和论文审核不满意程度较高。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性分析

(一)应用性目标被弱化,未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

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来看,培养过程中要把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向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方向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的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培养单位实际执行过程中,模仿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方式,偏离和模糊了培养目标,弱化了应用型目标。其中培养方案的设置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偏重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要求宽松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环节仍然存在“偏理论,轻应用”的情况。

(二)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教学实践未落实

师资队伍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沿用已有学术型导师,校外导师主要聘任专业领域相关工作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沿用的学术型导师队伍长期居于理论研究前沿,在指导过程中还是注重理论研究,远离实践。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三)论文选题实践性不足,缺乏论文审核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时间短,不少学生选题准备时间仓促,并且很多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还是按照学术型模式进行,导致他们学位论文仍然较大程度上地遵循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形式,毕业设计内容及方法难以体现应有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论文审核上也缺乏区别于学术性硕士的论文审核体系。学生无法精确获取专业型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教育部也无相应的规范,只能沿用W术性硕士论文的模式,这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无法体现出应该具备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提升的建议

(一)制订实践诉求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订中既要考虑与学术性学位之间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的显著差异,又要结合其全日制教学方式的特点,突出其多元参与性与实践性,尤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论文撰写的时间比例与内容衔接。

(二)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队伍,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标准,使得校内导师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校外导师能够充分深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为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应制定适用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标准,稳打稳抓学生的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将学生的学业考核焦点应放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培养过程上,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提倡论文形式多样化,健全论文审核机制

高校应倡导专业学位的论文以应用为导向,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专业实践或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要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选题与在学期间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校内导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定题。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论文标准尚不明确的问题,相关部分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型硕士论文审核标准,使得导师在指导论文时有据可依,放心大胆的将专业型硕士论文往实践性和职业性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王健,曲鲁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

[2]万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孙凤义,宋瑞琳.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科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5).

[4]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4)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田野调查;矛盾关系;“主―客位”研究;“远―近经验”;“中间人”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046-06

一、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诸对矛盾

田野调查(field study)是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人类学与田野调查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可以说人类学就诞生于田野调查的摇篮之中。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田野调查方法也日渐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又存在不少的争论。这突出体现在它所固有的几对矛盾关系之中。

(一)时间的“长”与“短”

作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开山鼻祖,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岛上做了为期四年多的田野调查。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般认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周期以一年为标准,这样整个年度的活动都得以看到。如果调查的时间短于一年,就不大可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度的了解。

但是,“几上几下”式的短期调查,其效果有时也是不错的,甚至有可能比做长时间调查所取得的效果还要好一些。这种调查方式主要是指,在2-3个月的短期调查之后,回到书斋去研读他人的作品,发现自己调查的漏洞后,再继续调查,然后再返回书斋。这种“几上几下”式的田野调查,由于使田野与书斋密切结合、避免了单纯的行为主义调研、节约经费而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和推崇。研究周期还可根据研究者对研究者熟悉程度来适当调整。若对调查对象比较熟悉,就可以酌情缩短调查时间。

总之,时间是衡量田野调查质量的客观标准之一,也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关系介入程度在时间上的一种累积体现。如上所述,研究周期的“长”和“短”的确定,除了要考虑研究的目的、性质以及研究所需的各种实际客观条件外,调查中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状况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地点的“生”与“熟”

人类学田野调查多半是研究异文化的,即大多以“生”地作为调查地点。人类学在发端之初以研究殖民地文化为己任,把非本民族的文化当作研究对象。可以说,以“生”地为调查点是人类学的研究传统。一般而言,如果从一开始就研究自己经常看到的文化,要发现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运行规则,往往是很不容易的,易犯熟视无睹的错误,“想当然”地忽略一些重要的东西。例如,美国人类学家武雅士早年曾到台湾三峡镇的一个村落做调查。他发现那里的童养媳婚姻特别多,多到快一半的比例。童养媳婚姻对西方人而言,是一种很特殊的婚姻类型。经他深入长久地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说童养媳婚姻是禁忌的来源之一。他的重大发现,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很难把司空见惯的童养媳婚姻与禁忌联系在一起。以“生”地为研究地点,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如需较长时间才能进入田野,存在着语言、文化上的沟通障碍等等。

当然,“熟”地也未必不是好的研究地点。也有许多人类学者回家乡做田野调查。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经费,还可迅速“进入”田野。这种有“特殊关系”的社区,对研究者往往有重要的帮助。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就是该方面的一个典范。“回访”,即跟踪调查前人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是研究地点“生”与“熟”相结合的一个实例:调查地点对于第一个来访者来说,是“生”的,对后继的研究者来说,就是既“生”又“熟”了。目前,“回访”已经成为人类学界“时髦”的田野调查方式。

笔者曾回家乡做过一个时段的田野调查,总感觉缺乏一种做深入研究所必需的“紧张”的感觉,与调查对象之间缺乏一种自然的张力。这除了笔者田野调查经验有限之外,也说明在“熟悉”的地方做田野调查,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处理,往往是有多年异地田野调查经验、有敏锐的田野调查感觉的“老手”才能把握。以“生”地为调查点更利于初涉田野者从事调查,培养其跨文化异文化研究的视角,利于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保持一种自然的矛盾张力状态,便于揭示当地社区深层次的文化运行规则。

研究地点的“生”与“熟”,实际上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关系紧张程度在空间方面的集中体现;一个好的调查点,应该利于研究者和调查对象之间保持一种自然的既“生”又“熟”的矛盾张力状态。

(三)观察的“入”与“出”

有学者认为,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主要有四种程度不同的观察:局外的观察(complete obser-vahon),这是比较客观的,其分离度也高,但卷入田野的程度最低;观察者的参与(observer-as-par-tictpam),参与到田野中,但参与其中的程度适中,仅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同时保持了客观的立场,这种参与观察最难做到;参与者的观察(panlcipam-as-pbserver),已经深深地参与进去了,但还能够有一些观察,有一点客观;完全参与者(complete panicipant),很多的是完全的主观参与,只能形成主观价值判断。在调查过程中,能否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观察到什么程度都是参与观察中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哈登曾对询问如何做田野调查的普里查德说,调查者的举动应像绅士一样,这话虽然有些“言重”,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人认为,到调查点后,要完全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因为无论如何熟悉,在当地人眼中,田野调查者依然难以成为真正的“局内人”。在田野调查中,要做到真正的参与式观察(observer-as-participant)并不容易。一方面要求能参与进去,能被“田野”接受,另一方面又要客观地去观察,要扮演一种介于局外人与局内人之间的中间人角色。

总之,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研究者既是观察者,又是“土著”的一部分,只有进入到被研究者的立场,又能从研究者立场考虑,努力把握参与观察的参与程度,保持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张力状态,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所研究文化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则。

(四)预设的“悬置”与“利用”

有学者认为,田野调查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场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观察和进一步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归纳和解释。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学观察的前设性条件是观察的形式和结构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预设开始的。研究预设的“悬置”与“利用”是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另一对重要的矛盾关系。实际上,在进入田野之前,无论是首先排除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理论预设,还是将个人的理论预设视为田野调查之始端,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接近调查对象,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究竟是 “悬置”预设有利于处理研究者与调查对象的关系,还是“利用”预设有利于处理研究者与调查对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地理论和实践探讨。仅依笔者个人以往田野调查的经验来看,“利用”预设更利于保持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张力状态,更便于研究的开展与深入。

(五)访谈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人类学田野调查除了参与观察以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度访谈。有一些问题是难以直接观察出来的,而只有通过深层次访谈才能把这些问题“聊”出来。毋庸置疑,这种深度访问方法在效度上是很高的,即针对所问问题得到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满意程度很高的材料。但是,其信度却不一定高,即每次所问的结果未必相同、不一定能重复。信度在科学意义上要求很高。与人类学深度访谈相比照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卷调查,每一个题目都一样,怎样发问,怎样解释都是标准的。无论谁去问,结果大概都一样。问卷调查的信度很高,具有可重复性,只是其最大困境就是有时效度很可疑,即得到的结果不一定令人满意。

信度与效度在人类学访谈中的确是一个两难问题,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一项好的人类学访谈,其有效性和可信度都应兼而有之。这就又涉及到如何适度把握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使人类学访谈材料有效,同时信度高?人类学调查如何面对超越村落的人数众多的市镇?一般的做法是在一两个或三四个有代表性的村落里做深入的调查、深入的访谈,然后将正确应问的问题纳入问卷材料,做成合理的问卷,训练访问者去做调查,看大城市、大区域有无这种情形,用这种方法来弥补材料和方法论上的不足。

(六)目标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一般而言,科学追求通则,人文追求个例。首先,人类学是研究文化通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学是一门科学。但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者也是人。研究对象有种种的感情因素,另外在对文化的解释上也会因研究者而异。因此,除了追求文化通则即追求科学性之外,人类学田野调查也从个体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具有丰富感情的研究对象即强调人文性。早期的人类学,是以科学性为目的的。当时人类学的领军人物,无论是马林诺夫斯基,还是布朗,都把科学性作为人类学的追求目标。这与他们个人的自然科学出身的学术背景以及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但是,自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日志公开以后,特别是当弗里曼全面批驳了美国女人类学家米德在萨摩亚所做的田野调查后,以及当刘易斯质疑了雷德菲尔德在特波兹特兰村所做的田野调查后,人们开始对田野调查的科学性表示了怀疑。以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为代表的意在追求人文性的阐释人类学应运而生。总之,为了妥善处理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目标一直在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摆动,一直在试图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二、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主―客位”研究

人类学田野调查,就像钟摆一样,总是摇摆于上述诸对矛盾关系之间(前面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但就实质而言,是要妥善处理一个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上述诸对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

“主客位”研究之划分,为试图解决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视角。这主要归功于美国人类学家哈里斯。主位(emic)与客位(etic)的概念最初是肯尼思・派克(Kenneth Pike)在1954年从语言学的术语――“音位的”(phonermc)和“音素的”(phonetic)中推出来的,后来经认知人类学引申到人类学田野调查中。音素的分析是指从声学的角度,对人类发出的声音所进行的客观的、准确的记录和分析;音位的分析是指从发音人的角度,对某一具体语言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音素进行的归纳与分析。与此相类似,田野调查中的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如同音位的分析,是指研究者能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要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即从内部看文化;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如同音素的分析,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即从外部看文化。以人们对颜色范畴的认知为例。颜色范畴能以对应的折射光谱来检测。但是,当我们假设唯一能反“红色”参考频率是与文化无关的光谱,我们就会引起混淆――英语中的“红色”、法国人的“胭脂红”以及波斯人的“索克”表示的并不是同样的意思。祖尼族某个部落的语言中,没有橙色和黄色这两个词的区别,他们是用同一个词表示这两种颜色。再以人们对雪的描绘为例。爱斯基摩人关于雪的词汇有十几个,分别表示“地上的雪”、“正在落的雪”、“正在堆积的雪”、“半融化的雪”以及各种白颜色的雪。而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没有这么多的词汇来对雪进行形容。这说明纯而又纯的完全置身于文化语境之外的客位概念难于适用于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对主位研究(emic)与客位研究(etic)进行划分,对主位研究(emit)日益强调,其意义正在于对上述困境的超越:研究者要努力成为“被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观点出发来建构当地文化;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当地文化。

究竟何为好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有关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的原则有很多论述,但总的来说,人类学家一直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缺乏从知识论的角度做进一步思考。若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一般也只有两条对立的线索,即上面提到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或者说是从当事人的观点出发,还是从研究者的观点出发。一般认为,做深入的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就是为了能够达到从当事人的观点看当地文化的境界。这种由马林诺夫斯基所开创的“移情”式主位研究似乎成了人类学田野调查中不言而喻的最高原则。

三、“主位”研究的理论困境及学界的新探索

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所谓客位研究(etic)的观点,如前所述,由于只是从研究者的立场出发,完全置身于当地文化语境之外,有难于超越的理论困难,因此日渐受到人们的批判。而与之相对的马林诺夫斯基“移情式”主位研究(emic)则随之成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主流,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和推崇。主位研究认为,理想的田野调查应该是研究者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能按照被研究者的思维去思维。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6)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质量现状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进行“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建设研究”,师范类工作委员会承担了课题任务,并对18所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本文仅讨论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在新的形势下,全面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现有的国内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多数是属于现象描述型的,或者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的文献主要进行了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的调研[1]、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教学效果调研[2]、对某所高校整体培养质量的调研[3],文献[4]虽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环节进行了问卷调研,但其调研指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教风)相对较笼统、分析方法也较简单。

本研究在已有的描述性及实证研究基础上,力图应用更加严格、科学的实证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1个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抽样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既能反映出全校的全局性问题,又能甄别出不同背景(性别、年级、职称、学科、学历、授课类型等)下的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不同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具体、有效地诊断目前北师大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为有针对性制定相关课程政策和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论及总体评价和不同学科背景下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评价。

2.调查学科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的11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5个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历史学、生物学、管理学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化学也含有国家或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只有外国语言文学没有重点学科。这11个学科涵盖了我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基础理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科,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3.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问卷分研究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类型,根据北师大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涵盖了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问题,问卷设计结构见表1。问卷中的问题调查选项及开放式题目的设定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使调查对象既能通过数据显示出对客观问题的倾向性,又能通过开放式题目充分表达主观意见和建议。

4.调查方法

2009年6月,对11个学科的研究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370份研究生问卷,130份教师问卷。剔除无效、不全的问卷,经整理,形成研究生调查问卷330份,每个学科30份,教师调查问卷110份,每个学科10份。

5.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探索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5.0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程度;比较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和LSD法;图形分别利用SPSS和EXCEL完成。

二、研究生问卷调查选项统计结果分析

1. 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研究生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问题得分平均值。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问题3, 2, 4, 1)还是较为满意的;所在学科经常举行学术前沿讲座、研讨班或讨论会(问题20)也较高,这与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色也是吻合的。评分较低的有① 问题18(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说明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类课程或课程内容与现实性问题联系不紧密,这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有较大差距;② 问题17(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理论思维水平),这也与政治课的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吻合,学校从2010年9月开始已进行政治课调整的改革;③ 问题6(教师对研究生学习困难的关注和个别指导),说明教师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和个别指导不够;④ 问题19(学校、院系与导师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院系选课),说明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研究生课程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选课中,由于涉及班额、工作量计算等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困难的;⑤ 问题15(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有较大难度,需要全力以赴去完成),说明专业课程考试缺乏应有的难度,起不到督促学习的作用,不能显示上课情况、用功情况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度;⑥ 问题16(公共外语课有助于提高外语水平),说明公共外语课教与学存在问题;⑦ 问题21,22(对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反映出总体满意度与研究生的期望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2.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进行了不同学科的总体评分比较。结果从高到低的排序: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中文学科研究生评价较高,生物学、心理学评价较低。同时,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差异性,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在问题7,8,14(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完备的教材讲义或阅读材料、并能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总学分的要求合理)意见一致,其他问题中均有显著的差异。对学科间差异极显著(P

三、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教师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由得分平均值可以看出:问题3,4,2,5,11的评分最高,且意见最为统一(标准差最小),这类问题主要是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而问题25(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6(参加教学培训),21(教学评估的积极作用),23(教学班额过大)评分较低,对应不同教师对这些问题看法差别也较大(标准差>0.95)。这也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学校研究生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较落后;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之前没有机会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教学培训;研究生教学评估对于改进教学的作用也很有限;同时,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班额约90%多都是在30人以下,因此,班额过大并不是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2.不同学科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不同学科教师的总体平均评分排序为:哲学>中文>教育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外文>管理学>数学>心理学。不同学科教师的评分差异不大。

四、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选项的对比分析

1.相同问题总体差异比较

在问题调查选项中,第1—13题在教师和研究生两类不同身份中是相同的,为了解教师和研究生对评分是否有差异,对两类评分进行了比较(见图1)。

由图1可见,对每个问题,教师的评分都显著大于研究生的评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可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相对较高,特别是问题6(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困难并进行个别指导),评价都是最低的。

2. 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的比较

分析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由图2可见,师生之间意见差异大小排序: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历史学>中文>哲学>外文>管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各科师生之间的差异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数学学科近似于全校的平均水平,而管理学、外文、哲学、中文和历史学的师生间差异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的差异性也基本与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趋势(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差异性越大的学科,也正是研究生评价较低的学科。

可见,整体而言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低于教师,特别是理科、心理学、教育学的师生间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还要更大,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差异越大,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五、开放式问题的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2个开放式问题:希望学校和所在院系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研究生的教学?

1.教师从课程实施和教学组织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1)应加强学风建设,注重研究生思想品德、钻研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真正认识到课程学习对人才培养的意义,重视教学,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将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与科研同等程度,特别是能够与提职、提薪挂钩。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加大教学基础投入,设置专项教改资助项目,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教学交流,协调课程体系与内容,规范考核;定期组织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加强相关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互相观摩。

(4)加强以提高研究生教学为指向的国际交流,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同一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经验。

(5)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炼教学计划,避免出现与其它课程及本科课程内容重复。对各学科不应有统一的学分要求,对某些学科应适当减少课程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实践学分;鼓励开设研究前沿短课,可聘请校外或国外优质师资。

(6)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应注重平时课堂的讨论和题目的分析,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降低教学班额,便于课程讨论。

(7)针对学科的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增加选修课,根据应用型和研究型不同培养目标,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就业意愿选择课程,确定不同的课程模块,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8)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9)建议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教材。

2. 研究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生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意见与教师基本相同,更加强调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形成研究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老师(相关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希望能更加便利地跨院系、跨专业选课;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打通二级学科之间“必修”、“选修”之分;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希望加强实践性教学。

研究生还特别强调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制订相应的教师教学规范,制定更加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估系统,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授课质量、完善教学大纲。希望基础课教学应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讲授;希望公共政治课的学习形式能开放、灵活;加强外语教学。

六、结论与讨论

由研究生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的对比分析、研究生和教师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可以得出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的调查结论:

(1)北师大研究生教学在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还是令学生满意的;经常能举办学术讲座、研究生论坛等,反映出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特色。但是,研究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还不高,反映出研究生对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的总体满意度与其期望的差距。北师大也同国内其他同类高校一样,研究生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过于重视必修课,缺乏对基础课、选修课的重视。美国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基础课程,特别是研究方法和信息课程的设置,同时强调学科渗透与文理交叉,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开设有大量的选修课。

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应探索更加灵活的、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应突显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以问题为本等丰富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北师大研究生院于2011年开始已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院系所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体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

(2)通过对教师和研究生两类相同问题调查选项进行比较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即总体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教师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反映出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评价差异也越大。

(3)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的评价是最低的,说明北师大研究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不够,还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形势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研究生课程教学应针对学科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指导研究生做好课程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衔接。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4)对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的评价也是较低的。公共政治课难教,原因除班额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常常感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相脱离,知识抽象化、教条化,提不起学习兴趣。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公共政治课教学效果,也是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师可能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改革。从2010级开始,北师大公共政治课的开班数量将由6个班增加到12个班。降低班额,便于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改善公共政治课的教学。

公共外语教学还不能达到有效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基础语言训练比重偏大,忽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整体外语素质的提高。针对此问题,北师大从2010级新生开始,除原有开设的英语读译、写作、听力外,又增开了西方主流文化与赏析、国际会议英语、英语国家文化概论、英语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实用英语写作、英语实用口语交流几门选修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外语的需求。

(5)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不够,师生互动不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更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鼓励,从而克服困难,获得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6)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班额、人事考核等具体管理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诸多的障碍。对此,从2011年新学年开始,进行了选课改革,在确定时间段全校开放选课,如果存在资源限制,由学校统筹解决。

(7)课程考试还没有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考试方式对教学目的的达成没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只有消极的影响,其危害是严重的,不但不能起到检验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信心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应重视对课程考试方式的研究,将其作为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8)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满意度与学科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在全国学科排名中是名列第一位的,生物学也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但从不同学科研究生评价来看,总体趋势是大多数人文学科评价满意度较高,而心理学、教育学及理科相对较低,特别是心理学、生物学,评价最低。而且这些学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也更大。从调研结果来看,这些学科存在对研究生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和相关培养单位的高度关注。

(9)应注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对此,研究生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课程建设项目,就强化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求。同时,设立了“聘请国际学者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项目,目的就是深化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10)学校应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注重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同时,研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使教学评估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另外,从课题组对其他18所高校进行的课程和教学现状调研问卷分析比较结果来看,北京师范大学的各项评价还是相对较高的。

参考文献:

[1] 罗尧成.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2] 郝黎明.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 王维平,王雪松,钟海荣,等.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概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 2007(增刊).

地质调查与研究论文篇(7)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

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2000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

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

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附一:调研报告的样本

附二:毕业论文格式

附件一:

四川理县调研报告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2008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2009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 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

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置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2、工作中的问题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3、教育培训需求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1、培训时间建议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训地点建议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3、培训对象建议

根据培训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4、培训方式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5、培训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

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

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2009年9月2日

附二:

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及格式

一、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该包括:

(1)封面(2)衬页(3)摘要(4)关键词(5)目录(提纲)(6)正文(7)参考文献目录(8)致谢(9)附录

二、送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论文(顺序为: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有的可加目录)、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见附件2)、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见附件3)、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表(见附件6)、封底。其中,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记录表可另页,也可利用封底上的表格。

具体如下: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小初华文行楷)

毕业论文(50号华文行楷)

题 目:关于____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黑体2号)

名:  张三 (小三、楷体,下同)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社会工作(民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2007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李四 副教授

所 在 学 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2010年 5月 12 日(小三,黑体)

写 作 提 纲 (3号黑体)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1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据…………………………………………………………………………3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3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8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9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11

四、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4号宋体)

关于____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2号宋体,加粗)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在不同国家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选择机制造成的。正因如此,……(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三号宋体、加粗)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三号宋体、加粗)

市场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必然参与社会保障之中;政府机制存在着“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回归,社会保障中“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扬两者之长(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四、结束语(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

4、[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

5、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6、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