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29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1)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只有适应社会的变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于现社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就要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及实践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此过程不仅能够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社会中不被淘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升此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克彬,杨兴龙.社会需求导向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8):99-101.

[2]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15-216.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2)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3)

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上提出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实践环节”,“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和文化育人,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国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解决农村公共管理及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依托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是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下同)信守“理念创新、资源共享、校府共赢、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2],牢固地立足于学生“判、守、写、说、做”5项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遵循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机构相结合,创新项目、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高水平卓越农林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动了我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

一、 建设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举措

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途径、有效的管理和切实的保障。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建设原则,探索开拓“校府共建”、“校社合作”两种途径,采取校内、校外和学生自我三方管理模式,建立师资、时间、空间、经费四维保障机制,构建了以长沙市芙蓉区政府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为核心,以湖南省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本文由收集整理局及其辐射网络、县乡基层政府、香港山旅学会为支撑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一) 一个目标: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应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5种优秀素质,在长期服务“三农”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5种超强潜质,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综合素质卓越的“五优五强”拔尖创新实用人才。搭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就是要紧密围绕“五优五强”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醇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

(二) 两种途径:“校府共建”、“校社合作”

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它是实现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开展“校府共建”、“校社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一是通过有组织地参与政府大规模项目,有效实现校府合作。学生通过参与一些项目,不仅可以收获实践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实习,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互惠共赢成为该院校府合作的基础,也使得校府合作成为该院高水平实践基地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二是通过志愿性的双方互动交流,有效实现了校社合作。与香港山旅学会等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是校社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典型。通过校社合作这一模式,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类非营利项目,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坚定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 三方管理:校内管理、自我管理、校外管理

规范高效的管理是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学院通过完善“校内、校外与学生自我管理”,既达到了集中实践的效果,又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安全有序。第一,实施规范化的校内管理。校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制度等。在实习过程管理中,采取一对一的双师制,即校内与现场指导老师共同指导,为高标准、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二,实施互动性的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是学生首次独立的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管理,各类社会问题、矛盾、诱惑都是对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能力的测试,学院鼓励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二是学生团队的合作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将学生组合成实习团队,建立团队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第三,校外基地管理。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院与各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了《实习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建立现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机制,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 四维保障: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

当前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缺理念、缺经费、缺场地、缺师资”问题反映在实际上就是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的问题。因此,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四维保障机制,即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师资保障上,一方面学院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包括专业指导老师和全面育人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及其上级领导。在时间保障与场地保障上,学院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周与暑假相连接,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较充分的实习时间。另外,在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基地职责,要求其确保每年接纳实习生的人数,并提供有效的岗位,同时也给予了基地的灵活处置权,可以根据每年不同工作重心和项目重点,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这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安排机制解决了实践教学缺场地的问题,并使岗位的安排都是有效而实用的。在经费保障上,除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经费外,校院两级均配套设有专项实习经费,用于开拓实习基地、补贴学生实习费用等。同时,在双赢基础上的校府合作和校社合作机制的作用下,实践基地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补贴,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期间的交通费和食宿费。

二、 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主要特征

从已有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来看,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 班系集中安排实习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方式上,采取的是集中实习模式。一是各个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上每年固定在某一个时期(一般为6—8月)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的教学计划也会与之匹配。即使是学生暑期的项目实习,也是由院里老师统一组织选题,组建团队,学生集中讨论项目方案,集中制定实习大纲。实践证明该模式优势多:首先,集中实习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共事机会,学生们既有交流和互学,又有竞争。其次,集中实习创造了师生教学相长的条件。在实习点内,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最后,该模式便于实习的统一管理,可以保证实习完全按实习大纲的要求进行,成本低、效率高。二是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在非集中实习时间段内,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实习机会和岗位。这种灵活选择的实习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无缝隙对接功能

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好地满足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功能对接良好。这些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就安排在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下辖人事局、民政局、统计局等33个职能部门,工会、妇联等7个群团组织,东岸乡、东屯渡、马王堆等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隆平高科技开发园和滨湖管理局,100多个社区居委会等单位,为公共管理专业醇化管理与服务知识、提升管理和服务技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湖南省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局及其辐射网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场地,学生在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劳动监察部门、劳动关系处理部门实习,学习最实用的实践知识。同时,每年挑选部分学生远赴香港山旅学会,亲身体验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 广高深参与公共生活

学生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后,打破了“走马观花”、“临时观摩”的“参观式”实习模式,高度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工作与生活中,体验到了浓郁的本土公共行政文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部门范围广。小到社区居委会、乡镇,大到省局、政府部门,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二是参与层次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芙蓉区政府、省社保局实习时,能够零距离地观察和参与政府的高规格讨论会,体验到高层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三是参与程度深。学生不是参观实习场所,听闻讲座,而是由实践基地提供个性化指导,联合开展项目合作甚至联合研究,实践教学基地甚至对实习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三、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效

(一) 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与社会的责任意识

经过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业训练和熏陶,学生们普遍增强了服务“三农”与社会的责任意识。近年来,学生们在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的统筹安排下,其实习活动主要是在城市社区、基层乡镇、敬老院、残障人康复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等公共机构进行工作和服务。在实习期间,其突出的服务业绩主要有:协助省社保局建立新农保档案;参与筹建东岸乡滨湖社区“科普图书馆”与“爱心超市”;深入杨家山社区进行“创建文明社区”调研和入户宣传活动,并成功承办了“杨家山红歌歌舞晚会”和“七·一歌舞晚会”;发起并筹建了智障人士职业训练中心等[2]。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和实践,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基层工作和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2006届毕业生路敏同学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在全社会造成了强烈的反响,被评为“长沙市十佳优秀青年”。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投身公共管理与服务岗位,特别是有一大批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走向了农村基层,甘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近5年来,先后有100余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奔赴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边远乡村任“村官”和乡镇政府“选调生”。

(二)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实习,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本学会了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解决专业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近5年来,有百余位同学以在基地实习碰到的问题和现象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其中有14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在公共部门实践环境之下,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印证和巩固,同时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公益精神与服务社会的意识等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各个实践基地领导对实习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完成了规定的实习任务后,80%的同学在实习单位的挽留下延长了实习时间,有的学生最终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还有一大批学生毕业后即在农村基层展现才能、建功立业,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卓越农林人才,如当村官一年被提名副乡长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彭万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周益巍、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沈俊等。

(三) 培育了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通过实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激情。一是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校院两级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公共部门的观察和具体实践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共立项两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1项校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各类科技创新奖40余项。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精神。近年来,先后有20余名学生参加湖南省“绿叶杯”创业计划大赛和校创业计划大赛,并创办实体公司,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还吸纳了一批同学就业。

(四) 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是各类教材不断完善。近年来,所开设的20多门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均编写了规范的教学大纲(含生产实习/机构实习、毕业实习);14门公共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均有完善的实验指导书;李燕凌教授编著的教材《市政学导引与案例》所采用的大量案例素材为师生在实践实习教学过程中搜集、总结所得,该教材被列为“面向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为全国各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广泛采用,现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2012年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编著了科班村官培训系列教材《农村组织创新之策》、《农村文化发展之谋》、《农村低碳发展之路》,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二是教改成果逐年增多。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共立项各级各类教学改革课题40余项,共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18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88篇。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各专业通过基地实习教学所得经验探索理论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专业教师能力日益增强。通过深入实习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专业教师加强了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及其人员的互动,经常为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充分发挥了公共管理学者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中的智库作用,科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4)

国家教委在全国8个专业14所院校中首先选定农学院进行作物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可见,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的办学在国内有影响与有地位,具有优良传统与鲜明特色。以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继承办学传统、坚持办学特色、体现现代性与先进性为指导方针,大学农学院针对农学专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具体如下:一是在加强农学专业建设的同时,以农学专业为母体,2002年在国内率先增设了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招生办学,实现了农学专业办学规模的稳中有增,并体现专业办学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二是在明确以生产技术型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兼顾到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创办了农学高层次人才基地班,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分流,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三是在课程设置上,核心课程地位与学分不减,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增开《WorldAgriculture》、《CropScience》2门全英文授课课程以及《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应用文写作》、《园艺通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等4门专业拓展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体现国际化等特点。四是在学时安排上,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实验实践课程共45.5学分,占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的28.5%),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强调精讲重要知识点。五是将科学研究纳入教学计划,如开设农科英语阅读与写作、专业实践、作物学实验等课程。六是确立了“专业实践主题教育——专业劳动——专业实践~4学——作物学实验——科研实习——毕业实习”四年一贯、六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经过上述改革举措的推行,大学农学专业建设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现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与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专业。

二、农学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学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尽管农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实的办学基础、强大的办学实力与卓越的社会贡献,但目前志愿报考本科农学专业的高分考生比例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学专业生源的质量。

2青年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由于社会服务不列入单位编制范畴,加之缺少对教师为生产服务方面的考核与政策激励,导致近年新进的教师缺少在产学研基地的一线锻炼。与老一代相比,青年教师在承担专业课授课任务时教学内容偏理论,实践经验有所欠缺,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且由于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提高,加之农业院校普遍采取了内容多元化的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制,使得专业教师走向生产一线、“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时间配置得到约束,部分冲击了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强化推进,形成了比论文、比项目、比成果、比排名的趋同化竞争格局。

3教学内容落后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例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精量播种机、智能插秧机、无人机、精准施肥机、精准植保机等。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反映最新的农业可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已成为现实问题。为此,亟需加快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以及学生实践实习设备与条件的改善。

4毕业生就业面窄受社会就业环境改变的影响,农学专业已从早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为主,转向了如今的市场化、多元化的就业体系。国家、省公务员等一些高端岗位竞争激烈,招收农学类的岗位少,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对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已由动手实践走天下,转变为笔试、面试定乾坤;此外,本科生中愿意下基层、进农业企业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三、、农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农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涉及到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生产高层次人才、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摇篮基地。为此,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农学专业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与保护,以提升农学专业的社会吸引力。

2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针对实践性要求高的专业,应研讨出台教师生产一线锻炼政策,重点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生产实践、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水平,以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传统能得到更好继承与发扬。

3课程设置上紧跟科技前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保障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经营》、《WorldAgriculture》、《CropScience》等课程的地位,以展现专业办学的现代性与先进性。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5)

关键词:有效性 社会实践 路径选择 模式探索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效性结合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途径、形式、内容及收获与学校特色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不同,如何提高其在结合农林院校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社会实践,是现阶段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二、对现有模式的分析

1.“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

①优点:“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具体来说:“三下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参与到农村生活中去,体验生活。

②缺点:现实中,很多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其有效性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这让大学生“三下乡”失去了原有意义,甚至让各地群众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

2.社团模式

①优点: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具有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②缺点:但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社团也呈现泛滥式发展。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的缺失、社团过度娱乐化,过度利益化,商业化等。

3.创业模式

①优点:大学生创业模式在高校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有政策支持、高校支持和社会支持等。

②缺点:同时面对着这样一种激动人心的大学实践模式,我们必须得冷静,理性。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创业的99%是以失败告终。大学生缺乏创业者的素质和经验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创业给大学生的挑战。

4.项目模式

①优点:项目模式是指通过课题立项,审核批准后,对申报立项的课题进行社会实践的模式。项目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②缺点:学生在课题的选择上缺乏创新,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并没有投入其中,项目结题报告质量也较低,使项目的实施失去应有的意义。

三、研究与设计新模式

1.新模式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中获取的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社会资本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分拥有一定社会资本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形式与内容。

2.新模式与新路径

(1)新模式

①“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指在本学院或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院或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基地,结合企业、政府等社会上的实践机会,做到本专业的社会实践“点”与学校、社会上社会实践“面”的有效结合。作为农林院校的非农专业大学生,参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充分发挥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的特色院校优势。

②“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即“虚拟实践”与“实际社会实践”的结合。“虚拟实践”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等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创建仿真或虚拟的社会实践情景和条件,让大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相互交流、自我教育的过程[1]。通过建立“虚实”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扩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受众面。

(2)新路径

①建立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②运用体验式学习法[2]进行社会实践;

③在大四学生中,发挥导师引导作用;

④提高学生家庭资本与学校的联系渠道;

⑤加强政校联系;

⑥建立社会实践专项扶持基金。

四、结论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新情况,新特点,找出新模式,开拓创新,是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理念引入到农林院校非农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以学校层面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主体,以学科专业优势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实体为支撑形成联合,共享,互补,开放的社会实践格局,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两大功能的发挥。

项目资金:2011年度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1FJCX1138)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6)

1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性教学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强调“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具体要求。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在产学研结合这一环节上都做得相当成功,我国在这方面也在逐步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企业不断增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的不断丰富,但农业的经营思想和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农林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加强科研和教育的双向交流。开办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尽量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使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农业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现状及缺陷。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目的。2007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是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加大专业硬件投入,要求担任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师积极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加强与有关企业联系及合作,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培养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2通过社会实践和科研学术活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性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科研实践、情景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5个阶段。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学术活动能将不同阶段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性研究。

2.1教学活动组织环节

(1)学生自由组成4~5人的团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自由选题,并撰写申请书。申请书按照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格式,分为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创新性和经费预算。由于具有社会实践的功能,申请书中增加了技术可行性和风险性分析这部分内容。

(2)申请书以作业形式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申请书的情况审批后,组织相关学生团队进行讨论。好的项目争取和相关企业、村委会等部门取得联系,然后进行类似实习的方式推进该研究活动。

(3)各团队针对申请书研究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并在期末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答辩。答辩过程中其他学生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从而达到双向互动的目的。

2.2教学活动效果分析

从这几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此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领导力均有很大好处。专业与社会实践是一项重要的模拟实践活动,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加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目前由于条件所限,实践性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这就导致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出现。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性教学应当与相关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东北农业大学的经验,即“班村共建”的措施。东北农业大学最初是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推广到全校百余个班级,成为该校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载体。

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1通过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当前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方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1)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重视概率论与统计等基础课的开设,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财务及统计软件,熟练分析各种规律,迅速生成报表,并撰写报告。(2)增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各种创业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3)增强学生全球化观念。专门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既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还能培养学生全球化观念,把自己放在全球农业经济中来思考和观察问题,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篇(7)

【关键词】商贸人才 高职专业教学 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协同 助农圆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74-02

“互联网+农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为高职农商类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育是商贸人才培养的摇篮,崇尚经商、经世致用是高职院校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导向。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中,呈现出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影响了商贸人才培养效果。针对高职教育的实践,国内学者提出将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构建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等教育新理念与建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立德弘商、兴贸致远”的校训,形成“秉商崇商、学商精商、为商研商、融商弘商”的商文化办学理念,找准服务现代流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依托创业中心和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聚拢院校、地方与企业力量,组构起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协同网络,以课堂、讲坛、沙龙、项目、活动的形式,探索系统化的融合协同途径,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其中“助农圆梦”项目成效佳,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一、“助农圆梦”教学项目设计

(一)项目整体设计

围绕学院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的办学定位,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协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教育,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发挥学院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优势,搭建大学生服务农村新平台。学院“助农圆梦”项目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广告工艺等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和院党委书记主持的国家社会科研课题“南宁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中农民合作社联建项目,以“互联网+”新模式和路径,借助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携手农民合作社,组建师生团队,聚拢校方、地方力量,开展农产品“产、供、销”调研及分析、农产品包装设计、营销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讲座、培训和沙龙及“互联网+农业”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与合作社建立“互联网+农业”校外经贸类专业师生服务基地,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共建生态美丽乡村。

(二)项目内容

专业教师带领创业班学生依托学院“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所”指导合作社社员转变农产品生产营销观念,以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为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将板桂酸菜网络营销与微商教学课堂结合,创业班学生在微信、微博、QQ进行板桂村酸菜营销推广,推动“互联网+服务农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向当地群众发放资助政策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解读农产品的营销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创业班学生完成板桂酸菜品牌包装设计图标、产品标识设计图标、微商推广策划方案。进而组织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微商推广创业活动,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充分利用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联建的实训基地,帮助帮助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销售当地特产及板桂村酸菜,打造现代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基地。

二、“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路径

(一)凝聚力量,周密筹划

“助农圆梦”教学项目是全区第一个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学院党委采取“主题鲜明、专业指导、优势联合、实践长效”等策略和方法,对活动内容、主题、形式和要求做了详细的安排。组建了由学院创业学院、创业班专业教师(包括学院派驻宁明县东安乡板桂村第一书记)和学院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专业学生构成的“助农圆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依托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获得地方行政支持,通过与当地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营销优势开展“联―结―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建模式。

(二)梯度推进,多方协同

第一阶段在完成校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广告与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知识后,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专门针对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与广告设计方面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操。第二阶段深入地方,深度调研。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崇左市宁明县花山田园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学生对当地农产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以及当地合作社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采购价格、品质要求、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产供销”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参观、调研,形成板桂酸菜经营现状调研报告。第三阶段调研分析后,由学院农产品专业教师将调研问题带到创业班课堂,指导学生为当地合作社社员开展农产品广告包装设计、营销、微商推广知识讲座,解答农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利用学院广西现代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在学院校企合作单位“农产品互联网创业基地――广西南宁梦生活・微信电子商务公众平台”进行板桂酸菜网络销售。与宁明县政府建立“科技支农工程”长期服务机制,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特产网・WWW・GX123・COM”校企合作项目,指导农民创建“桂众果蔬”蔬菜合作社。

三、“助农圆梦”教学项目实施效果

(一)构筑教改实践平台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与务实并存,精心设计,张弛有度。“助农圆梦”团队,结合创业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课程实施的前期效果,成功申报并实践依托201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精品项目“携手农民合作社,共建生态新农村”,协同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专项课题“基于‘双困’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创业学课程项目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借助学院创业班微商教学新模式,建立“互联网+农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和经贸类专业教师服务基地,通过开展创业讲座、营销创意创业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实践平台,提升专业技能,形成以赛促学教学机制,通过“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流通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广西赛区)铜奖,深耕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凸显了实践育人效果,促进高职教学教改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形成服务三农长效机制

团队积极实践“以农为本、扎根基层”的农商文化,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培养出的一批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递电商超市”进行持续微信营销,帮助、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思维创建合作社,助力广西“三农”发展。通过务实进行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精心策划和实践微商推广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流通中所遇到的问题。目前,宁明县部分特产依托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这一平台走进市场。协助合作社招商引资,并获得县扶持资金,为合作社规范运作与规范化管理提供智力支持,拓宽宁明县特色农产品流通途径,形成以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实践活动的“科技支农、富农”长期服务机制。助农圆梦教学实践项目活动引起了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铸就服务广西三农品牌,社会影响深远。

(三)提升商贸人才培养效果

围绕学院“培养服务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通过精心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设计,以张弛有度、梯度推进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开展助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资助调研活动,学以致用,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走向进行挖掘研究,搭建的“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农民生产经营交流互动平台,高职学生在微信、微博、QQ等多元、多轮农产品营销的微商推广创业的系列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和培养职业素养,形成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创新创业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也增强高职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做到经世致用。

四、结语

“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职商贸类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时代背景。针对高职专业教学与就业创业等素质教育呈现出的“两张皮”的现象,需要通过顶层教学设计和多层次统筹予以破除。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农圆梦”为例,阐述高职商贸类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蓝图设计、协同路径及实施效果,对商贸类人才培养与教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谭华云.导游负面形象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5(4)

[3]蔡小平.多元融合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