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学本科论文

农学本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1 23:50:49

农学本科论文

农学本科论文篇(1)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0-02

农业院校包括林学、农学、园艺等很多需要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作为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重要的一环,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也是衡量学校与本科生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做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贯彻以素质教学为导向的本科生培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本科生的扩招,学校自身在师资与教学资源上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受到找工作与考研的影响在做毕业论文时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1]。

一、农业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师资与设备不足影响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当前农业专业的毕业论文开始要求必须是学生本人通过做科研获得毕业论文所需的数据,因此,毕业论文要求每位毕业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才可以完成,同时相应的导师也需要付出较大精力与时间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在当前多数高校存在扩招的情况下,一些影响毕业论文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扩招导致师生比过低,有些老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比重大,对毕业生的指导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不足[2]。其次,由于一般本科院校本身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投入有限,导致当前许多老师没有足够的实验室空间,再加上部分仪器设备由于老化、损坏等原因而不能及时更新,每逢毕业季到来,经常会出现实验室扎堆,低值仪器不够用,高值仪器缺乏的问题,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3]。

2.毕业论文完成时间经常与学生找工作和考研相互影响。许多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常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考研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复试,没有心思认真做毕业论文,而没考研与考研落榜的学生多数心思放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4]。许多学生追求短平快,希望老师给个简单的题目,自己草草应付了事。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多是实验类的毕业论文,由于本科毕业生开始做实验时多为生手,经常由于一些实验细节没有注意或自身的粗心大意而没有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而在实验失败或没有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的情况下欠缺足够的时间重做,缺乏严谨数据支撑的论文质量可见一斑。

3.缺乏科研素养培养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当今许多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与人展开良好协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由于放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开展毕业论文,许多学生在不具备一定科研素养的前提下就开始实验与论文的撰写,因此,许多学生实验记录的乱七八糟,当要写论文时常常自己都搞糊涂了。在查找文献、数据分析、基本的Excel、word与文献插入软件使用均相对生疏的情况就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所以经常看到一些毕业论文中存在文字编排错乱、文献输入格式不规范、制图存在错误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1.提前选定学生,早点开展科学实验。提前选定一个合适人选,再由选定的学生在本班内选择同学进行组队,形成团队。这样选定的学生,容易培养较好的合作性,易形成一个相互帮助与学习的良好团队,有利于培养每个同学的科研素养。在选定好学生后,先指导学生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务必掌握常用的仪器,在熟悉基本的实验仪器后即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开始,这样避开其考研与找工作较为忙碌的大四。让学生对实验仪器有较多的亲手操作机会,增加其熟练程度。同时由于形成团队,一些工作量大的实验由大家共同完成,既减少单个同学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并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实验开始早,一些失误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实验失败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补救或重做。

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鉴于多数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的科研素养普遍较低,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先让这些学生对照实验室内已制作好的简易仪器说明书进行自学,抽时间进行考核学生的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必要的亲身示范。拟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试着写预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把实验细节都写得非常细致,如试剂的配法,步骤要写详细,这样使学生对实验步骤了然于胸,在开始实验时可以有章可循,有案可据。在进行实验记录时,要求学生把实验数据与细节记到指定的实验记录本上,简单明了,条理清楚,具有必要的注释,便于数据的录入、核对与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先让学生熟悉相关文献尝试自我钻研,然后找时间对数据进行亲手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数据的处理方法。一些数据处理的软件如Excel、Origin、SPSS等采用亲手示范的方法教会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科研的兴趣激发与对学生的激励。一定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榜样激发大家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全程跟踪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均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理想结果,获得一定的成就与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现在部分学校对学生均要求学生要累积有一定数量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因此对从事相关实验的有重要贡献的学生均在发表文章中进行署名,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另外一方面有利学生考研及找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申请SRTP项目,凡申请到SRTP项目的学生每名同学均可以用于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加分,由于肩负开展实验并完成项目的责任,同时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4.毕业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经常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些学生马虎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对于教师来讲一定要强调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这两年多数高校开始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答辩前,杜绝一些学生靠抄袭混毕业的行为,对个别学生毕业论得太差的同学要求其进行二次答辩。通过宣讲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端正态度,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教师在毕业论文撰写时期要催促学生及时完成,及时跟进并指出学生毕业论文的不足,防止学生写作方向走偏。对于错别字及一些格式错误等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指出其存在的错误,督促并检查学生进行修改。

5.答辩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论文成稿后,马上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是向大家汇报自己成果的关键时期,更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答辩的质量,要求学生提前做好毕业答辩PPT,对答辩要说的话可以写好答辩台词,反复练习,以控制好时间满足毕业论文答辩要求。要求学生对本人的毕业论到了然于胸,非常熟悉。为了避免学生在答辩环节出问题,可以组织学生提前进行预答辩,让老师与其他学生在下面挑错误。经常在预答辩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减少在正式答辩时犯错的机率。

三、结语

本文基于本人在指导毕业论文中的实践与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做法,在这两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一些不足之处也一直在激励着笔者在此方面的探索。毕业论文是对每一个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效果与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每位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只有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才可以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琳,罗玉双,王文彬,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109-110.

[2]张利霞,常青山.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7):180-182.

[3]李春艳,李诚,龚江,等.农业类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评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56-57.

[4]颜安,张文太,盛建东.新时期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7):249-251.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Graduation Thesis of Agricultural Undergraduates

CHANG Qing-shan1,ZHANG Li- xia2,ZHAO Yan1,WANG Lei1,GUAN Jun- chao1,YU Yu- lei1,XUE Jun -peng2,XU Kai-feng2

(1.College of Forestr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College of Agriculture,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农学本科论文篇(2)

石声汉先生是位硕学多能型学者,治学精明睿智,又坚韧不拔。早年立业生物科学,为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晚年转重古代农书校注整理,益擅博学交叉研究之长,深得《齐民要术》堂奥及古代农家者流的著作要领,遂以“贾学创始者”称著世界科技史学坛[3]。本文正是在创通贾学的制高点上,见识石声汉先生的学术境界,彰明贾学之幸所在。

一、学科思想——古农学的科学标帜

石声汉先生受任古农学研究时近“五十而知天命”之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促其从炙热的现代生物科学转入“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4]的故纸堆中。当时新中国在规划宏伟的社会主义蓝图,继承中华古国数千年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遗产,是共和国奠基自立的基础。同志早在40年代初就未雨绸缪,告诫本党:“清里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申明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尊重自已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5]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建国后传统医学和农学领域首先根据中央指示开展历史遗产整理,农学方面“清家底”工作在农业部督导下,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延揽专才,起势有声有色.石声汉先生恰是在此鼎革时期的学术背景下,改道易辙,厕身古农书领域。石声汉先生对祖国农业遗产素怀珍重之情,大约青年时代就有兴于古农书的探索,唯因昔日社会条件所限而只能“临渊羡鱼”,但却从未自泯夙愿,多年来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学术动态。细读石声汉先生有关著作,许多古代农书农事似乎早有深思熟虑,某些重大的国内外农史资料早年已有涉猎或备录。石声汉先生与饱经忧患的同代知识分子一样富有民族自尊心,曾负笈欧洲获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哲学博士,英国学者称其学术上有“剑桥气质”[6]。但他却并不自以为是,从骨子里痛恶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自信在古农书领域内本民族独具优势,颇不安于本国古农书研究水平落于人后,深为时人不自重祖国农业遗产而焦虑。从其现存信稿和有关口碑资料看,他多年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心里始终是个疙瘩”[7],在“”时期许多公众场合曾坦诚申明,维护本民族应得的国际学术地位,也是他倾心于古农学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遗产宝藏自本世纪初始走上现代开发轨道,最初涉足者即为精于现代农学的专家,但在旧中国毫无统筹擘画的状况下,先觉者只能自发地进行零碎的个案研究,较新中国继承农业遗产的宏图大略和大规模的整理工作相去甚远。所以当石声汉先生筚路蓝缕进入这一领域时,仍面临着披荆斩棘的草创艰辛。特别是要遵循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清理数千年农业遗产,更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里既要对历史悠久、内涵复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作出符合实际的认识,更要运用全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主导性学术思想。前辈学者初涉这个特殊的科研领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自己的学识和专长,逐步实践、探索,直至确立或选择这种学科思想,以统领整个研究工作。尽管他们对这一过程并无郑重声明或详确论证,但从其整体思路和具体工作之中仍可看出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途径、方法、风格等,即后人评论常谓的“治学路子”。石声汉先生整理研究农业遗产的“路子”集中体现在他所倡导的“古农学”之中,他以此概括自立的学科思想,又用以命名主持的研究机构,作为鲜明的学术标帜。

石声汉先生标帜的“古农学”概念本身已很明确,顾名思义,古农学即古代农业科学;申言之,就是我国传统农业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经验性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主要以古农书的载体形式在古代农业中传播演进。古农学的提出绝非即兴而名的标新立异,说到底还是石声汉先生在古农书整理研究中实践认识的产物。当农业遗产整理工作发起之始,中央农业部就邀集各方专家,确定以农书校注为遗产整理的重点,并直接领导组织了大型骨干农书的校释和出版。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总揽数千年祖国农业遗产中的珍藏,在博大深厚、纷繁驳杂的农业遗产宝库中首先划出易于科学开发的领域.石声汉先生则全力投入古农书中潜心探研,深入认识这一领域基本矛盾及其特殊性,准确地把握其学科范畴,给古农书赋于科学的意义,在历代农家的故纸中首次树立起“农学”的旗帜,作为一门当代科学研究不断从实践和理论上开拓。

石声汉先生古农学思想渗透在他的古农书校注研究之中,特别是在分析解释古代农事问题的观点、思路、方法等方面,更容易感受到这种学科思想的内涵。科学亦属历史范畴,农业科学也包含着不同的历史形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传统古农学与近百余年的现代农学水平虽不可同日语,甚至在某些理论家眼里还有本质的不同,但毕竟是中国农业科学前后相承的发展阶段,古农学同样占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理所当然应归属于中国农业科学范畴。就实质而论,科学是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书记载中自成体统,有关生产系列、技术环节、农事概念等等,古今农学大体相通,唯建立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有所差异。前者立学于古代哲学观念,凭借经验性感知建立知识体系,后者立学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依靠实验性的研究建立知识体系。大约考虑到这种同中之异,石声汉先生命名时特冠以“古”字,以体现与现代“农学”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关系。他在给好友杨东莼先生的致函中所说的“攘窃前人所积,近年来思路渐成体系”[8],从总体看即指古农学学科体系臻于成熟而盲。古农学的学科价值,除资以科学地“识古”,客观地揭示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基本面貌和内部规律外,同时更有“察今”的作用,“古为今用”始终是我国农业遗产整理的方针,对此石声汉先生也曾有深刻的思考:首重古农学的直接使用价值,石声汉先生指出农书中尚有增产效益的技术经验,改进提高再用于农业生产;尤其重视至今仍行于农业中的传统农业工具、作物和技术知识,主张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以总结和改造,发展其生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农业。次重古农学对认识我国农业传统和未来道路的历史价值。用石声汉先生的话说,“研究古农学,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农业所根据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还在于‘溯往知来’,为提高农业生产寻找广阔的道路”[2]。这种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日探讨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所遵循的基本思路。

任何新建学科都不可能一立而就,古农学建设必然经历长期的曲折过程,石声汉先生为此做了大量坚实的基础建设,自谦为“服务性的工作”。他通校了历代骨干农书,并加以理论的总结研究,《中国古代农书评介》和《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可视为古农学概论之作。同行学者在五六十年代也出刊许多重要校注农书和研究论著,其中《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学史》亦屑古农学支柱性著作,从所有这些校注农书和研究论著即可反映出农业遗产整理高潮时期,古农学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在农业遗产研究领域,早期与古农学同时发生、相辅相兴的,还有农业历史学科,前者着重于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横向系统研究,后者则侧重整个古代农业的纵向历史考察;古农学为农业历史做了基本资料的深入研究,至80年代农史研究终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发展规模远超乎兴盛一时的古农学。然而,显隐兴替本是学科发展的正常现象,古农学近年虽步履迟缓,但学科自在的地位和固有的学术价值规律,决定其势必再度中兴,并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小学兼农学的考证法

石声汉先生研治古农学既有鲜明学科思想,又具富有创造意识的科学方法,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赞他“巧思过人”,即就其古农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推崇。关于石声汉先生研治古农学的基本方法用自已的话概括起来说就是“传统的小学修养和近代科学的最新成就”[9],他运用这种方法校注整理农书,也用于考证研究重大古代农事农史。“小学和农学”[10]相结合的考证方法,是在严守校勘成法、绝不轻改原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手段考证农书古籍文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结合文献学的手段解决版本方面的各种问题,昭明古代农事名物的原本情状。在此基础上极尽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之优长,剖析其中的农业技术原理,揭示生产经验和农业知识的科学成分,并指出局限、错误及违背现代科学之处。通过深入考证研究再将结论和凭据,按通常校注方式加以记载。这种传统学术与现代科研相结合的研究过程似乎顺理成章,其实很不简单。翻阅石声汉先生的校注,便知这种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结合,实为一创造性的研究过程,能以一人才力而兼之,实屑大不易。兹仍就“农学”和“小学”两方面,分析石声汉先生创用的这种研究方法,以及何以独能运用此法的个人原因。

就农学方面看,采用现代化农业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主导农书、农事考证,这是石声汉先生倡立的古农学与旧考据学的本质区别,而现代农学的具体应用又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将现代农学理论和知识体系作为农事考证的参照,石声汉先生的注文和著作并未完全遵循古农书经验性的理论和知识系统,而是站在现代农学理论的高度考注农书,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体系分科别类地研究古代农业。同时,注意学随时变,把现代农学概念大量移植于古农学,古今概念间则通过严谨的训诂统一名实关系,既不违古代农业实际,又保持所用概念的科学性而易为现代人接受。因此在农书校注中很重视农事名物古今概念的“对释”,重大农书则以今语通释,创行了古农书“今释”体例.其次是现代农学研究方法普遍应用,使古代农事的考证过程和结果科学化。在以田间实验为中心的多种途径的农业科学研究方法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成精良研究方法体系,古农学虽很少径用其具体的实验方法,但从石声汉先生实际工作和论著中仍可看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思想主导着整个感知、思维及研究的全过程。例如在搜集整理资料时,除善用历史文献外,也很重视实际观察和调查;选题研究过程中更能巧妙使用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形成科学认识,进而以统计、类比和系统方法等建立理论体系。他重实践。躬亲资料到著述的整个研究工作环节,有实证学者的风格,同时重视理论探索,有思辩学者的风采,大约是攻获植物生理哲学博士的功力,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善作哲学思考,故研究结论显得精辟而富有哲理。总之,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检阅石声汉先生的古农学研究,在名物的考证、农事的解读、农史的研究、农书的整理、论作的撰著等方面,几乎都可看出科学方法在这一古老领域的创造性运用,日本学者据其书而识其人,也惊异地发现他“作为自然科学者所磨炼的分析能力,不随从别人而展示独自的境地”[11]的创新意识。石声汉先生现代农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素养显然源于长期从事的生物学专业基础,17岁入武昌高等师范生物系就读,21岁助教于中山大学即授动、植物学并进行脊椎动物分类研究,26岁考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植物生理学,29岁回国先后任杭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专生物学教授,并以植物生理学家名世。解放后20多年久居西北农学院,执教植物生理生化,主攻作物水分生理研究。生理生化为生物学基础,而生物学又是现代农业科学基础科学的中坚学科,正是以精深的植物生理学和广博的生物学基础,再加对西北农业和本校农学各专业的全面涉猎,石声汉先生蓄蕴了精博的现代农业科学修养,故在古农学研究中能驾熟就轻,触处即通。

石声汉先生研究方法另一面是小学为中坚的传统考据学,主用于古农书整理,也行之于有关农事农史的研究。由于古农书毕竟属于古籍文献,古农学概以古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对象,完全凭借现代科学尚难解决本学科基本矛盾,唯有结合运用传统考据学首先扫清古代语言文字、农事名物、文献形式等方面的障碍,才能客观地认识学科对象的历史面貌及其本质。考据学本是我国古代学术研究中相沿既久的一种常规方法,至前清臻于科学完善,鼎盛时期百余年几乎统治了整个清代学术界,近现代之交尚存遗风余韵。清代考据学的精萃在于“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强调通过严谨的文献资料考核研究古代事物。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在于严格地运用归纳法,依靠大量例证加以结论,致有“例不十,论不立”之说.至晚清西学东渐,在现代科学方法全面兴起的历史条件下,考据学相形见绌,逐渐显露种种弊端,但考据学“求实”精神和“归纳”研究方法,终不失为我国学术的优良传统,仍有可信用的科学成分,有待在某些领域继续使用、改造和光大发扬。石声汉先生正是在这种立场上将传统考据的科学精华移植于古农学领域。考据学的中心学问是传统的语盲文字学,即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组成的所谓“小学”,着重从形、音、义方面训释古籍字、词、语义。小学三科中以音韵为中坚,通过语音历史演变规律推求古音,进而因声求义以获正解,故音韵在考据中最关键也最艰深,令人惊异的是石声汉先生音韵学造诣极高,即使专攻音韵学的传统语言学家也常叹服其精。据西北农大图书馆一位前辈回忆,石声汉先生在一次诚挚交谈中曾言,他所以敢受农书整理之命,实与“自巳懂古音,在音韵学上下过功夫”有很大关系。因为音韵学是古代文献语言的核心,通音韵则小学通,小学通则古书通,古书通则考据遂通。当然,多种学科构成的传统考据也并非音学一把锐器可以包揽,还需要文字、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整个历史文化的知识,方可考明古代文献中的复杂事物。这种综合才能或称为“考据功力”,清代学者即以此相矜尚,然石声汉先生竞能在这多方面头头是道,俱见功力。从石声汉先生农书注释和古农学论著中,常见以声音为主的古文字形、音、义彼此互求,或以古汉语构词和语法规律求农作物名类,或用方言俗语及某些外来古语辨农史是非,小学方法运用十分娴熟。有关文献学知识也颇为渊博,古籍学家所论的目录、版本、校勘三长,似乎无一不精,故善从各类文献中钩沉辑佚为人鲜知的农书和资料,有时胆色俱励地直斥某书之伪,并详确地辨明伪书、伪文、伪者和作伪时代。在古代历史和中外文化知识方面,更见博闻强记之长,披揽积蓄极为丰富,故能随时将古代农书农事置于具体历史背景下加以综合研究。

人或不解长期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专家,何以对传统学问有如此广博精深的修养?据知其人者论,实不唯其才华横溢,先天秉赋过人,主要还是生平于文史知识为主的“国学”孜孜不息的涵养之功。石声汉先生出身一贫穷的寒士之家,他的父亲曾为人佣笔,精诗文、书法、国画、金石、篆刻等,所以他在清苦中尝得较早的家学启蒙。5岁习《四书》,7岁读《诗经》、《左传》,8岁看《聊斋志异》。幼年阅《红楼梦》即达十多遍。小学已诵读大量诗词古文,自幼铺奠了古典文学艺术的根基。后来从业现代自然科学,终不减嗜古好文兴趣,过盛的文才处处溢露,日常以诗词记事盲志,有时还用文盲文备课作文,为刊物撰写杂文、小说,或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书法、篆刻为工余养心消遣,潦倒岁月也书刻鬻字聊补薪俸不足。在语言方面无论从实践到理论都保持长期的研习之功,精通多种外语,可以英文和德文著作,又学习各地方言,能说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方语;至于历史语音似乎用力更勤,在20多岁时就开始研究《广韵》,能熟练检用历代韵书,50年代还同山东大学80多岁的栾调甫先生书信商研音韵学,讨教整理古籍的“家法”,往来函件数万言之多[12]。明了石声汉先生久养而成的这种独特的学识结构,便知其转入古典学术领域并无行山阻隔,古农书整理唯有象他这样博通古今、文理兼养之士,才能出色当行地创用“小学兼农学”的研究方法。

三、学术成就——凿空《齐民要术》之功绩

石声汉先生的学术成就,在植物生理学和古农学领域皆负盛名,而以农书校注研究影响最为广泛深远。总计精校出版的骨干农书有《?锸ぶ?榻袷汀贰ⅰ镀朊褚?踅袷汀贰ⅰ端拿裨铝钚Wⅰ贰ⅰ侗忝裢甲胄Wⅰ贰ⅰ杜┥<??Wⅰ贰ⅰ杜??樾Wⅰ?种,有关古代农书、农史研究著作8种,论文多篇。在总计数百万字的著作中有专书专题研究,同时有对农书和古代农业遗产的总体研究,其中《农书系统图》、《中国古代农书内容演进表》、《中国农书评介》、《中国农学遗产要略》等,所谓的“一图一表一评一略”,即屑多年农书、农史研究的总结。这些丰硕成果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勉,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和部省级多种奖励。然而仅从这些方面尚不足以深论石声汉先生,唯有从凝聚其才智和创造力的《齐民要术》校释和研究中,方能观见他在古农学领域攀登的学术高度。

《齐民要术》是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综合性大型农书,也是世界古代农书中无与伦比的著作。全书记载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和各种科技知识,内容包括大农业各部门、各专业的技术,颇具农业百科书体的特点,开农家大全式农书体例之先河。《齐民要术》的价值在于全面展现了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渐臻完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日益成熟的精耕细作技术措施作出深入的总结记录,显示出中国农业悠久的优良传统和早熟的高超农艺水平,观其书即可知中国农学的非凡历史成就,亦可知其在世界古代农学史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全书引先秦至魏晋的上古文献多达160多种,其中有些后世日渐散失而成逸书,本书存载的文字可供考据古书,古史之用,因而兼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这部农学巨著隋唐以后一直在民间抄刻相传,并为后来的农书大量地引用。除历代农家视为宝典倍加珍重外。经学传注家还用以校勘经典和古书文字。至本世纪《齐民要术》始为现代科学家注意,特别是农业科学家颇为倾心其古农学价值的探索。日本学者由于农史源流关系对《齐民要术》似乎更富热情,利用本国独藏的较早版本和侵华战争形成的特殊历史环境,颇有组织地长期开展《齐民要术》研究。1940年日本占领北京后,便在北平高校设立专门机构开始译解原书;后来在日本京都大学又组织《齐民要术》轮读会,集中了多种专业的优秀学者全面研究这部世界农学名著.日本学者钻研既广泛而且专深,心得感知的境界也大不相同,特将《齐民要术》研究视为专门学术领域,效法学界将许慎《说文解字》称“许学”、郦道元《水经注》称“郦学”之类的风气,尊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综合研究为“贾学”,并对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落后局面不无微辞。虽然当年我国学者初闻“贾学”之称多以为“未见其可”,然从《齐民要术》于国内外古典科学中的地位及在今日自由活泼学术风气之下,复言“贾学”,亦未见其不可。尽管日本学者较早步入贾学领域,但是国外学者要完全贯通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齐民要术》终不免障碍重重,正如日本另一位著名的贾学旗手熊代幸雄所称,本书中确实有许多“日本方面不可能到达的深奥理解”,故以释译《齐民要术》为主攻目标的日本贾学研究,也不免“牛步漫漫”[13]。因为本书经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刻印演生出许多讹、倒、衍、脱,几无一个版本无错字破句,有的地方根本无法通读.早在宋代人已觉其“奇字错见,往往难读”[14];辗转至明代,人们对所引的某些古字,“或不得其音,或不得其义,文士犹嗫之,况民间其可用乎?”[15]所以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以“文词古奥”作出总评结论,故近世以来,读者不免叹为“奇书”,“未敢通读”。中外古今学者所以感到《齐民要术》难读难懂,实因通解这部古典农学名著所需知识学科跨度太大,而学界又往往缺乏“对于小学和农学都有素养的有志之士”[10]。

上文第二部分预先分析了石声汉先生于传统小学和现代农学的精深修养,评介了他据此创行的考证研究方法,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学识和考据法通解了《齐民要术》,终于拨开了长期弥漫贾学的迷雾,作成《齐民要术今释》。今从攻坚的角度看,石声汉先生今释本突破了前人备受困惑四大难题:一是奇字、难词、疑句的解读。此类问题原书颇多又最令读者望而生畏,今释极尽小学之长,形、音、义考据多端,除个别字句以外,疑难文字词句基本解决。二是版本演生伪异字句的勘订。因本书流传版本种类较多,系统也比较复杂,再加类书摘引中的异同,利用起来使人难以适从。今释本出入经史子集,采用版本、目录、校勘等文献研究手段,比较折衷,去伪存真,以求原书本来面貌。三是原书正文与注文、大字与小字掺杂的厘定。原书除正文之外,还有作者的注文,各本虽多用大小字体加以区别,但因古籍错简和抄刻错误,不少注文以大字掺入正文,注文中也时有后人批语札记相杂,真伪莫辨。今释本采用综合考证方法,匡谬纠误详加分析,终使正文、注文各归其位。四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恰当地注释原书农事名物,阐明农学原理,亦是今释本最大特色。清朝乾嘉时代的考据大师于《齐民要术》也曾竭力用功,然而有所发明之处甚少,皆因无农业科学专长之故。今释本充分显示出注释者精深的现代农学造诣,以及善于“古今结合”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优长,不仅使本书农艺、农史条条件件得以发明,而且还对全书的农业科学技术系统地分析,形成纵(时代)横(类别)分明的知识体系。并撰写《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一书,以通俗的方式直接宣传原书的农学成就。总之,石声汉先生今释本及其研究著作既富古典学问深厚功力,同时也充满现代科学的气息,使这部古代农学名著与当今人的认识方式终于沟通,在历代《齐民要术》注释和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石声汉先生通解通释《齐民要术》的历史功绩,在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同时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凿空”之功不唯使一书贯通,而且以根本上扫除了古农书和农业遗产整理的最大障碍。为我国古代农学和农业历史研究开辟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近40年来本专业日益兴旺的历程即昭明了石声汉先生的不朽功绩。同时今释本在国外贾学领域也颇负盛誉,当第一、二分册传至日本后,以谦恭严谨称著的东邻同行即致函石声汉先生,申明将暂停持续了十多年的《齐民要术》日文翻译工作,待今释本第三、四分册出齐后再全面参阅翻译;日本《校订译注齐民要术》工程终于1959年告竣,日本学术界亦誉为“堪称划时代的业绩”[16]。石声汉先生为进一步传流《齐民要术》,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历史悠久、成就卓著的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特将《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译为英文向国外发行,英文版连刊四次皆磬售一空。当世界人民粗知中国这部伟大的古农书及其价值后,更欲亲自阅读或研究,于是英国和德国学者也分别以两种文本翻译出版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古典农学名著,而英德文本的《齐民要术》也主要是依据石声汉先生今释本翻译。

石声汉先生于1971年病逝,但是他通解《齐民要术》并广传于世界的功德是永世不没的,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悼念文中所说,石声汉先生以今释的不朽名著《齐民要术》而“在西方世界已很出名,因此石声汉是不会被忘记的”。看来日本西山武一与英国李约瑟西位东西方汉学大师见解正相互补;西山以石声汉其人为贾学之幸,而李约瑟又以贾学亦石声汉其人之幸。

参 考 文 献

[1]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出版社,1957。

[2] 孙 健.《石声汉教授和古农书研究》,见《光明日报》,1962-05-13。

[3] 日渡部武.《贾学的创始者们》,见:《石声汉教授纪念集》,内部资料。

[4]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石声汉先生常以此明志。

[5] .《新民主主义论》,见:《选集》,1967横捧袖珍本。

[6] 英 李约瑟.《给石定栩的倌和纪念文》,1985-03。

[7] 石声汉致刘仙洲的信.见:姜义安,《深切怀念石先生》,油印稿。

[8] 石声汉给杨东莼的信.见:姜义安,《深切怀念石声汉先生》,油印稿。

[9] 西北农学院1956年呈报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卡片”,石声汉先生亲笔撰写栏目。

[10]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小引,科学出版社,1957-12。

[11] 日 渡部武.《石声汉教授对中国古农书研究的成就及其对日本汉农学界的深刻影响》,见:《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12] 此一大段有关事实见姜义安《古农学专家石声汉先生事略》,《西北农学院学报》,1982(2)。

[13] 日 熊代幸雄给石声汉的信,收北农大古农学研究室。

[14] 宋 李煮.《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

农学本科论文篇(3)

关键词:农科 大学生 经济学素质

高等农业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农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站在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服务于农业生产,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农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鉴于专业设置的原因,一部分农科大学不太重视人文社科教育,更不用说经济学教育。农科大学的专业分布以农科为主体,主要教授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的知识,对农科类学生缺少人文经济素质的培养。

农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利用好专业技术知识,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思维方式是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农科大学生也对学习经济学知识有强烈兴趣。

第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科。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农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农业科技人”,必须掌握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本领。

第二,经济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第三,做好农业自然科学工作应该具有相应的经济学技能。农业科技项目设计必须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初步的财务预算,农业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农业项目建设必须进行资金筹措和安排,所有这些都需要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作为未来的农业科技从业者,农科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学习经济学知识。

第四,农业科技从业者需要基本的个人理财知识。除了农业科技行业本身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外,农业科技从业者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物价、利率、股票、基金、房产等知识,也关注个人财富的增值或缩水,迫切希望掌握家庭理财的投资渠道。农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第五,农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专业范围狭窄的原因,农科大学生更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理解自己身边世界的能力,从而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获取更高的工资。因此,本科阶段了解经济学知识,可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是部分农科学生未来成才的选择之一。

二、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农科大学生不需要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其着眼点是对一些常识性、实用性、生活性的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经济学的基础。其原则是宜广不宜精。

因此,我们建议,农科大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农科大学生应该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认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总体框架。通过对微观的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通过对宏观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政府政策的制定依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经济学作出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第二,消费与理财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也需要了解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税收对个人生活水平的影响、汇率与利率、证券与股市、外汇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基本的消费知识和理财能力。

第三,投资管理、会计统计、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一个项目、一个公司、一个团体的组织工作,必须具有基本的经营与管理常识。要看得懂简单的会计报表、会基本的财务预算,进行职业所要求的统计。掌握关于农产品市场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服务于“三农”,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第四,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作为新时期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农科大学生应该对家事、国事、经济事,事事关心。应该学习关于银行与货币政策,政府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常识,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社会民生。

第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农科大学生应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就业、婚姻、购物、交际等社会行为,用经济学来看待生活,增进个人福利的提高。通过经济学,透彻地理解生活实践,提高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正确选择。

经济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是对人们的选择博弈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研究。但不少人总觉得它太抽象、太难学,实际上经济学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其理论既可以用抽象的数学工具来表达,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只是对农科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生活经济学”就行了,应该重视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素材积累,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基于经济学原理来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个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三、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途径

农科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经济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综合素质教育实践中列入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并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途径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经济学素质课程体系。将《经济学原理》列为通识教育课,设置一定的学分,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体系与轮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常识性内容,供全校学生选修。此外开设《生活中的经济学》、《投资理财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系列课程,各课程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凸现整体功能。各系列课程的选定应注意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专业性不能太强,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二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案例课”、“问题教学课”等,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各种理论的或实践的问题。团体学习是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展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论;同时聆听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经济学思维,创造实践的过程。三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大教学信息交流范围,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等,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设立属于课题性质的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农业科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有机结合。跨学科课程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开设经济学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校内外著名学者或政府官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济学讲座,联系现实介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学理论最新动态、前沿问题等,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面,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扩大视野,跟踪前沿,将新理论和新方法与中国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解释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经济一体化、通货膨胀、房地产、股票、基金、经济泡沫等,开列选题,鼓励学生假期开展专题实践调查。学校可以组织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评比,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第五,推荐经济学课外阅读。对于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农科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推荐阅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相关著作,提升其经济学理论水平。

第六,注重潜在的、非课程教育形式的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成立各种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项目大赛、模拟炒股比赛等,提高学生经济学兴趣和理财素养。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浅论在理工科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2).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3、杨江帆.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

农学本科论文篇(4)

    随着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环境的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不断修订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表现在:(1)教育理念陈旧,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2)培养方案设计中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3)高校教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4)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兴趣,动力不足。虽然目前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怎样安排,学生就怎样做,最后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思路来执行,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1)实验室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缺乏,许多实验开展不了。(2)校内实习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校内用地越来越紧张,实践教学用地越来越小,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少。(3)校外实习方面,实习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进入基地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少,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农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就要开始找工作或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考研的学生主要精力也放在复习考试上,因此实践课程学生到课率偏低,毕业实习也不用心,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强化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6]。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目标定位

    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本研究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两个基本能力。一是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是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农学专业理论基础,学会实验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等的方法,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一定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体系

    对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翟云龙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教学实验、农事认知、专业劳动、公益劳动、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构成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4]15。周可金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九大环节,即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践课程的教材、实践教学研究、实验中心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践教学改革等[7]。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科研训练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农事认识、专业劳动、公益劳动、军训及其他活动等12项。其中,前6项侧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后6项侧重于通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思路

    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应坚持“市场需求约束下的培养模式”,其现实选择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环境下,围绕学生的毕业取向(即就业和读研)的能力条件,将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专业实践能力和通用实践能力两部分,以这些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编制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年大学教育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见图1)。在图1中,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通过农学专业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实践技能,包括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田间诊断能力和科研素质能力四部分[8]118。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比较农田生物典型时期的形态特征,训练学生的鉴(识)别农田生物种类的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农作物主要生育期相关的农事操作技能;田间诊断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能力;科研素质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数据采集与整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的能力[8]119。通用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进入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生存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提升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1)强化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农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田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要转换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教师从传统的专家转变为学生实验的向导与合作者;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生教学实习评价标准;强化教学实习的组织与管理。(2)完善生产实习。建立校内标本园,使学生初步掌握大田作物种植的基本环节和田间档案构建流程;将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建立校外农技推广示范站,使学生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建立学生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强化生产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校院两级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强化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到实处;实行中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锻炼制度,提高其实验技能;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带供试实验材料完成实验项目;允许学生主持的科研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4)强化课程论文的撰写。本科生撰写课程论文是锻炼其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要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明确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掌握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等基本思路和技术要点。(5)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机制。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可以到校外实验室、相关实习农场基地、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加快制定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是在规定学制内所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部署和总体规划,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首先,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要与专业总培养方案、作物生产阶段、教学规律和学生基本条件相适应,尤其要注意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衔接;其次,要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实践项目,确定每个实践项目的学时数及考核办法;最后,根据教学日历将总课时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目标串联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践项目供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

    (三)实施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改革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将现行的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改变为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并制定实践考核的标准,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四)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审核机制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实行导师负责制,论文答辩要实行评阅制,评阅通不过的不能参加答辩;答辩过程要严格程序,答辩不合格的可以组织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若通不过,不授予学位。

农学本科论文篇(5)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位论文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

农学本科论文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向全党全国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能否建成文化强国关键在于农村文化建设,这是因为,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是我国文化建设最薄弱的地方,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大力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才能建设文化强国。那么,如何才能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呢?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博士徐学庆先生的新作《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回答。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概括了农村文化的属性和功能,指明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任务,论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论证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问题。这本书的最大创新之处同时也是写作重点,就是从机制建设层面论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十大机制,即领导管理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内外互动机制、动力激发机制、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导向示范机制、群众参与机制、援助机制和考评奖惩机制。这十大机制是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几乎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切实抓好农村文化机制建设并充分发挥这些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一手软”的状况,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读全书,笔者深深感到,作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的研究,有较强的学理性,对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果,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和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作者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和农村始终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这种特殊感情驱使着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哺农民。于是乎,一有机会我就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不停笔耕,发表了30多篇涉农文章,成功申请并圆满完成了两项涉农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即《现阶段农村的不良习俗及治理对策研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博士论文。

该书是《河南社会科学文库》2011年推出的10本书之一。《河南社会科学文库》是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全额资助出版的代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丛书。该丛书从2011年起,每年出一辑,每辑10本书。收入《河南社会科学文库》2011年辑的10本书,是由专家经过匿名评审从近百本书中挑选出来的,当属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精品。

农学本科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