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安全概念

护理安全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1 15:11:15

护理安全概念

护理安全概念篇(1)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校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 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8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

2.调查方法:设计并印发统一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 问卷。通过不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涂并回收问卷,回收80 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77份,取消3份填涂不 合格问卷。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仅对六步洗手法、医院感染 概念较为清楚,认知率分别为92. 2%、1% ;而对标准预防的 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生物安 全防护概念等认知率较低,结果见表1。

讨论医疗工作中的主要生物安全危害因子是病原性微 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 是造成医务工作者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 作中频繁接触到患者体液与排泄物中各种危险生物因子,所 以必须强化她们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操作,以防止生物安 全事故发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检验等专业医疗 工作者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医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与技 能的教育,强化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以使医学生能更好的应对 医疗工作中生物安全问题。

护理安全概念篇(2)

首先,“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成人社会责任的概念。成人社会有责任保护儿童少年,使其免于受到生理的、心理的或是社会的伤害。也就是说,这种保护既要包含生理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既有物质的投入,又有精神的付出。因为“社会”是多层次的,这种保护就既是个体的行为,也是社会团体的活动;行为的主体既包括家长,也包括教师、生产商、服务部门和一切参与社会活动的人。

其次,“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儿童少年自我成长发展的概念。儿童少年是一个活的、有独立意识和发展潜能的、各自具有独特性的人。儿童少年安康的主体是儿童少年自身,成人不能仅仅承担净化社会环境的义务,为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外部条件,而且必须启发、调动儿童少年内在发展的积极因素,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赋予儿童少年个体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第三,“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社会机制建设的概念。一个社会的安全状况

护理安全概念篇(3)

云安全或将成为黑客凶器

美国《信息周刊》评论道:“竞争与应用上的迫切感进一步加深了用户的恐惧与不安。”当然,这件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依托于云计算、云存储、虚拟化、SaaS的“云应用”已经势不可当,然而相关的安全问题始终有增无减,另一方面,用户在试图选择云安全产品时,却找不到可以依据的标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如何理解云安全这一概念上,黑客似乎有着更为清晰的逻辑,并且很快付诸行动。我们看到,黑客利用“云”中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可以更快地破解用户密码,可以更高效地通过控制“僵尸网络”实现恶意攻击。近年来几次大规模的断网事件,以及高达十几倍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流量的增长,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云安全所追求的防护理念,正成为黑客肆虐的“凶器”。

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认定,在运用技术方面,黑客比技术人员进步更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安全问题正成为企业用户迈向“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障碍和挑战。因此,云安全的技术和理念都迫切需要全面的提升与改变。

云安全不是简单工具

“云安全面临的困惑,实际上也是安全产业走向下一个转折点的契机。”趋势科技首席执行官陈怡桦对记者表示,“新一代的云安全应跳出简单‘工具论’,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实现真正的云安全。”

陈怡桦所指的“工具论”,简单来说,就是目前众多杀毒厂商炒作与关注的焦点:怎样充分利用“云架构”,更快更敏锐地获取病毒与恶意程序的信息,从而对用户端实现保护。这一防护模式的重点,更多的是将“云”作为一种工具,借其加强企业的防护能力。业内有专家说,虽然这种云安全依然重要,但必须看到那些新的挑战和主要矛盾,即很多网络犯罪者不再去攻击用户的电脑,而是直接攻击数据中心与云端本身。这使得传统的基于单机版或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护方式无法胜任云安全计算环境的保护,用户的担忧和困惑也由此而来。

比如在“云”时代,企业IT资源的虚拟化日渐普及,而在虚拟服务器混合的环境,安全及加固标准不同的情况下,一台标准较低的虚拟机将成为虚拟化资源的负担和安全漏洞。随着数据中心的不断扩大,黑客通过攻入这样一台低防护的虚拟机,所造成的扩散率和危害性都会大大增加。

此外,像“云”中企业数据的丢失和泄漏,虚拟化所造成的技术漏洞“共享”,用户账户、服务和身份的冒用等等,都是现阶段云安全的真正“痛点”。

护理安全概念篇(4)

(一)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人授课年级12级高职护理1班36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1名,女35名,12级高职护理2班37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35名,两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9岁。经比较,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户籍、性别、一年级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授课阶段。授课时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4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间由同一教师合班完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73人理论授课。教学重点、难点一致,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同步发放给学生。

2.作业阶段。(1)试验组:①认识概念图:课后时间约50min(第一次)。概念图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4个图表特征[2]。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图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绘制方法,用图像式辅助工具(KeystoneConceptMap软件)进行绘图的操作程序,同时告知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文献与网站。最后老师以已学过的内容展示1-2例概念图。②分组协作:试验组共36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6名学生,各组经讨论后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负责将讨论、修改后的概念图提交。③安排任务:选择儿科基础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黄疸及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做为课后完成概念图作业,并要求在相应的理论授课后一周内完成。④过程评价:教师将批阅后的概念图返回给学生,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再讨论、再修改。最后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护生讲解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思路、过程、感受。其他组学生分别以组为单位打分,平均得分即为本组护生一次小测成绩。附图为小组再次讨论合作完成的VitD缺乏性佝偻病概念图。(2)对照组:①准备复习题,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病例题等。②布置作业,同步在生长发育、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后完成。③批阅作业。④反馈总结。

3.评价工具。(1)问卷调查:在该课程开课前和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填写第二军医大学姜安丽教授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3]。本量表共28题,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自我管理能力10题,信息能力11题,学习合作能力7题。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每题得分1-5分。课前和课后共发放问卷各73份,回收率100%。(2)知识考核:采用相同的试卷和评分标准,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实施理论考核。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录入,采用描述性统计(如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现况进行描述,检验水准a=0.05。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授课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试验组护生在授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06.92±9.56,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8.89%,不及格率2.78%,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78.38%,不及格率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学生有学习热情,但动力不足,自觉性不够,如果单纯听课,容易下课就走人,如果布置书面作业,也容易从书上照抄应付。老师将学习内容安排成课后作业:绘制概念图,让学生了解到“我有事做”,“我可以做”,“我必须做”,同时这项活动过程与内容无可复制,又激发学生思考“我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做得更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作业式概念图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在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学习中,通过概念图的制作,学生很容易把VitD的来源、VitD的代谢、VitD的生理作用、VitD缺乏的原因的背景知识理解和复习。概念图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复习、理解学习提供“信息”支持。

3.作业式概念图能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忙于记笔记,少有时间听教师讲解,或忙于听讲而无暇记笔记。概念图使知识可视化,又简洁而直观。在掌握了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方法后,学生可以用来做笔记或用来整理笔记,从而抓住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书越读越薄。通过编写课后作业式概念图,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高效学习。

4.作业式概念图能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概念图可以检测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完成的概念图“作业”可以作为教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6次作业式概念图完成后,学生可以有6次“过程成绩”。教学改革不仅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应强调了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作业式概念图可以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5.作业式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试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达88.89%,授课后试验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概念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老师在批阅、点评概念图时可以更客观的评价、分析学生学习中有欠缺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护理安全概念篇(5)

关键词:现代企业设备管理;TPM;运行与维护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而突飞猛进。自从“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殚精竭虑地研究出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并开创了企业分工细化和流水线作业,到如今适应各行业的各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念与高效生产方式,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已经同自然科学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理念

设备管理包括建设、投产、稳定生产、正常生产和更新五个周期。一般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坚持PDCA循环模式和过程控制方法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现代设备管理可以概括为五个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二)设备前期管理

包括设计规划阶段。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后,进行周期寿命费用估算, 然后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还包括安装试运阶段。在安装试运期间做好图纸设计和安装管理工作,过程一定要严格控制质量,并且在安装后严格按照调试章程执行试验,作好记录。

(三)设备维护阶段

设备维护是设备保养与维修的结合。设备维护包括事后维护、预防维护、生产维护、TPM、预知维护。而现代设备管理更注重的是生产维护、TPM、和预知维护,这是在确保能提高设备生产性的基础上,最具经济性且非常好的维护方式。

所谓生产维护,就是将设备整个运用过程中本身的LCC(LCC:life cycle cost)或维持设备运转花费的一切费用与设备的劣化损失以及原因结合起来,然后决定如何去维护的一种方式。

TPM是现在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指生产预防不光是办公室人的责任,而是包括所有Staff为中心的经营层、管理层及作业员的全公司的Total式的一种全员预防。

预知维护是对设备的劣化状况或者性能状况进行诊断,然后在诊断状况的基础上开展保养及维护活动的这样一种概念。因此,要尽量正确并且高精度地把握好设备的劣化状况,这是前提。

(四)设备维修管理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设备维修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基于状态维修和智能维修等新方法。

二、TPM(全面生产维护)

(一)TPM的基本理念

TPM最早是在40年前由一位美国制造人员提出的,但最早将TPM理念引入维修领域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日本的一位汽车电子元件制造商实现的。

TPM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三全”。即“以追求整个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全效率)”;“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综合构成生产维修为总运行体制,构建能防患所有损耗于未然的机制。”(全系统);“由生产、开发、设计、销售以及管理等所有部门,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作业人员全部参与,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最终达到零损耗的目的。”(全员)

TPM的基础是全员参与,只有自上而下,所有企业员工均重视并参与其中,才能称为TPM。这就要求企业将TPM理念细致贯彻,使其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普通员工对设备维护保养意识不强的现象,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对这方面也不重视,这对TPM管理的运行是很大的阻碍。根据企业的不同,各企业须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TPM管理方针政策,从领导层开始,强化设备生产维护管理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各种手段,使TPM理念与方针自上而下的彻底贯彻实施。

(二)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

促使员工广泛参与,并在较短周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需要一个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TPM通过全员的横向参与方式(即设备维修保养不只是维修部门自己的事)来推动全系统生产维修和自主维修体系的贯彻。在推进方式上,以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基础,以支柱(个别改善、自主维修、专业维修、初期管理、质量改善、安全与卫生环境改善、事务改善、教育培训)为依托,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对设备六大损失及生产现场一切不良实施持续的改善,努力实现5Z(零事故、零故障、零缺陷、零差错、零库存)的目标,从而达到“全效率”(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企业综合效益),最终成为员工满意,社会满意,顾客满意的3s企业。以上就是简洁高效的TPM推进体系。TPM成功模式是基于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所以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TPM成功推进的前提。

三、TPM在企业成功的运用

有人做过统计,在运用TPM体系成功的企业,能使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维修成本、备品库存大幅度减少; 设备故障及对环境污染基本达到0的程度; 废品减少,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投诉减少; 员工合理化提案成倍增加。企业综合维护成本下降20%~50%,改良保全件数上升400%~800%,设备故障率下降40%~80%,生产周期缩短40%~60%。

以某钢管企业为例。该钢管企业从2004年开始推进TPM体系。具体实施为:

提高员工素养,培养团队意识,打造精湛的维修队伍,制定明确的检修规范,严明奖惩,明确责任,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心中产生主动对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

运用TPM理念,创新思维。取某个车间为试点,制定全新的设备点检制度,、检修与维护方法。采用预知维护和生产维护,电脑参与控制作业的新理念,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根据制定的规范进行较频繁的检查,奖优罚末,逐步使维护保养工作在员工心中形成习惯。

领会TPM周期寿命精髓,持续改进,发挥设备在节能降耗上的作用。通过技术改造等延长重点设备与易损件寿命,减少检修费用;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效率,降低各种消耗品的使用率;通过全员深入贯彻TPM理念,在提高钢管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与事故率,稳定了设备管理系统。

结论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理念以及它的核心理念TPM体系虽然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是作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工具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设备管理理念也与时俱进,设备管理开始迈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体系化的时代。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理念在关乎企业未来发展上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肖卓君.卓越班组TPM[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护理安全概念篇(6)

数据库设计属于系统设计的范畴,通常把使用数据的系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简称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把数据库应用系统分为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下面简要介绍各个步骤的主要任务及方法。

1.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在项目确定之后,用户和设计人员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用户的组织机构、业务规则、数据需求等等。所谓需求是指用户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就是用户希望软件能做什么事情,完成什么样的功能,达到什么性能。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这个阶段的工作不准确或有误,那么后面几个阶段的任务就会有偏差,如果到测试阶段才发现错误再去更改必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人任务。需求分析阶段的后期编写系统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系统的概况、目标、范围、现状等;系统及子系统的结构说明;系统的功能划分;系统的组织机构联系图;数据流程图;功能模块图及数据字典等内容。然后将此需求分析报告提交给用户的决策部门讨论审查,通过审查以后的需求分析报告作为今后各阶段设计和工作的依据。

例如:公司职工人事档案资料繁多,查询、统计、更新等各方面工作都不能更快更好进行,急需一管理系统实现人事资料的录入、维护、统计、查询等工作,明确要求后将具体事项形成书面报告审查后作为今后设计的依据。

2.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出一个能反映组织信息需求的概念模型,其特点有简单明确表示用户业务数据需求、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约束条件等。概念结构的策略有四种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扩张、混合策略。概念结构设计的最著名、最常用的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简称E-R方法。它虽然只有几个基本元素(实体、属性、联系),但能够表达现实世界复杂的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

E-R图设计是对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聚集、概括,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具体步骤如下:

2.1选择局部应用

数据流图是对业务处理过程从高层到底层的一级级抽象,高层抽象流图一般反映系统的概貌,对数据的引用较为笼统,选择适当层次的数据流图,让这一层的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实现某一项功能。

2.2逐一设计局部E-R图

规划好各个局部应用之后,对每一个局部应用设计局部E-R图,按照局部应用的数据流图,从数据字典中提取数据,使用抽象机制,确定局部应用中的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标示符、实体间的联系和类型,但是许多实物是实体还是属性没有明确的界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属性不能再分,属性也不能和其他实体发生联系,因为联系是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

2.3 E-R图合并

根据局部应用设计好的局部E-R图之后,就可以对各局部E-R图进行合并,合并的目的是在合并过程中解决局部E-R图之间存在的冲突,消除存在的信息冗余,使之成为供用户理解的统一的、精练的全局概念模型。对所有的局部E-R图合并之后,就形成了全局E-R图,从而完成了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模型设计,一般有层次、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现在绝大多数DBMS都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有确定数据模型、将E-R图转换为指定的数据模型、确定完整性约束、确定用户视图。

例如:部门(1)————职工(M)。

4.物理结构设计

在实现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之后,就要确定数据库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存储。数据库在计算机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完全依赖于给定的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设备。层次和网状模型物理设计比较复杂,而关系DBMS对物理设计要求很少,由DBA来实现。物理结构设计需要确定数据分布、确定存储结构、确定存取方式。

5.数据库实施阶段

确定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后,可以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建立数据库的结构。

例如:CREATE TABLE 职工库。

(职工编号 CHAR(6) NOT NULL,

姓名 CHAR(8) NOT NULL,

性别 CHAR(2),

所属部门 CHAR(10),

PRIMARYKEY KEY (职工编号));

当数据库的结构建成之后,就可向数据库中加载数据,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量非常大,为了避免浪费大量人力财力时间等,通常专门设计一个录入子系统来提高效率,满足用户的要求。该子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录入、录入过程的数据校验、代码转换、数据完整性约束、安全性检查等功能。

6.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工作完成之后系统便进入运行与维护阶段。为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综合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定详尽的运行计划和应对措施。任何因素导致系统初选问题,都可能给用户带来损失。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阶段主要任务有:

6.1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为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制定运行策略。数据库的运行离不开用户的访问和操作,安全性策略包括网络安全、用户的权限管理、设备的安全及数据的安全等方面。按照设计阶段提供的安全和故障规范。实施授权和设定密码,并经常检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施备份、恢复和数据重组的任务。

6.2监测并改变数据库性能

经常对数据库存储空间的状况和响应速度进行评价分析,确定优化和改善的措施,及时调整系统的运行状况。

6.3数据库的维护

在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修改数据库的结构,称为数据库的重构,重构包括表结构的修改和视图的修改。还要根据用户环境的扩大,适时的向数据库增加一些新的数据和功能。

6.4及时修改错误

护理安全概念篇(7)

关键词:犯罪客体;法益;内涵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238-02

关于犯罪客体内涵的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权利说、法律规范说、法益说、社会关系说、社会关系与生产力说、社会关系与权益说、社会利益说、权益说和犯罪对象说等学说,社会关系说是目前通说。而犯罪客体的内容应该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即法益比较妥当,而不宜为社会关系或者其他范畴。

1 法益的概念

犯罪客体的内容是法益,那么什么是法益呢?对于法益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应该先设定若干原则,而后再在这些原则的限度内对法益进行界定,这样对概念的界定才更具有周延性和准确性。

第一,法益必须与利益相关联。法益不可能离开利益,关于法益的内容一直存在着利益说和状态说之争论。虽然二者并非绝对冲突,但把利益作为法益的内容更为精当。利益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当某种状态所反映的是人们需求的一种秩序时,它便是利益。从这种层面上说,某些状态本身也是利益。然而我们很难说,任何利益都是一种状态,例如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就不宜称为状态。可见,利益可以包含属于法益的状态,而状态不能完全包含属于法益的利益,认为法益的内容是利益的观点是合理的。

第二,应该纯粹以刑法的观点来界定法益,即法益概念只能限定在刑法范围内,而不能基于民法的、行政法的观点来界定法益概念。因为这里谈的法益概念具有特定的话语环境,其是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实质性内在标准,而不是其他部门法用以认定行为是否“违法”的依据。

第三,法益必须具有可侵犯性。法益作为犯罪所侵害或威胁的利益,必须具有可侵害性。从受保护的角度而言,法益被称为保护法益,即法所保护的利益;从受侵害的角度讲,法益被称为被害法益即犯罪所侵害或者威胁的利益;如果是不可能遭受侵害或者威胁的利益,也就没了保护的必要。

根据上述界定法益的三个原则,可以将法益界定为:受到侵害或者现实威胁的而为刑法保护的利益。

既然已经界定清楚了法益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将法益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而不是社会关系等范畴呢?

2 社会关系等学说自身的理论缺陷

2.1 社会关系说的理论缺陷

首先,用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作为犯罪客体始于前苏联,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维埃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是它的主要矛盾,因此,苏维埃学者A.皮昂特科夫斯基首次将犯罪客体表述为“某个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犯罪客体界定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可以正确揭露刑法的阶级性。可见,皮昂特科夫斯基所倡导的“社会关系说”,适应了前苏联无产阶级初期的需要,并在当时具有时代的合理性。“社会关系说”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但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社会条件、社会结构变了,犯罪客体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否则理论就会脱离实际。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的国情以及国际环境,接受了前苏联的犯罪客体理论,曾经适应了阶级斗争的需要。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坚持“社会关系说”则与时代主题不合。

其次,用社会关系来表述犯罪客体的内容不具有全面性。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所侵犯的对象,也是刑法所保护的目标,因而用来表述犯罪客体的范畴必须能够涵盖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的客体。然而社会关系则不能完全涵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客体。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不能把生产力排除在外;犯罪所侵犯的客体还应包括自然环境。这不是仅用社会关系就能全部涵盖的,用社会关系来表述犯罪表述犯罪客体的内容也不完全符合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例如,保障自然资源的合法利用,保护珍贵的动植物等,都不能仅仅理解为保护社会关系。刑法第二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显然也不能仅仅归结为社会关系。

可见,社会关系说因为其本身的缺陷,不具有说服力。社会关系不适合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

2.2 其他学说的理论缺陷

权利说旨在保护市民自由权利,有积极的一面,但是权利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则不具有全面性。在我国刑法条文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中,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财产权利等这些可以用权利来表述无异议,但是国家安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等则用权利来表述则未免过于牵强。同样的,在刑法分论规定的某些具体罪名中,用权利来表述犯罪客体确实也是很牵强的,比如伪证罪等。

法律规范说从深层次上看到了犯罪的客体不仅仅是刑事法律条文本身而且是条文背后的文化规范或者法秩序的精神,然而其并未能解决刑事犯和行政犯的问题。此说代表人物迈耶认为,刑事犯是违反法规范与文化规范的行为,而行政犯虽然违反法规范却不违反文化规范。这似乎否认了行政犯具有违法的实质内容。为此,迈耶进一步说,行政犯只是因为法律规定而违法,但是其实质是行政利益。行政利益和文化规范是不同的概念,那么同样作为犯罪的实质,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这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而此问题的答案恰恰能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明犯罪的本质与犯罪客体。

社会利益说、权益说虽然看到了在我国刑法条文中的大部分规定能找到利益或者权益的内容,但是由于其范围过于宽泛,体现不出刑法的领域性,犯罪客体作为一个刑法的专业术语,应该体现出其学科的特殊性,应该用刑法的观点来界定犯罪客体的内容,因而其也不适于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

犯罪对象说主要是看到了哲学上客体的含义以及其他学科中关于客体的内容,哲学上的客体是指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民法中的客体主要是人、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等。为了保持这种概念上的一致性,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概念理所当然的指犯罪对象。但是这种学说存在缺陷,首先并不说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这样用犯罪对象表述犯罪客体的内容就缺乏了犯罪客体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刑法中的犯罪客体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其要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刑法的任务――保护法益。仅考虑犯罪行为的对象不足以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犯罪性质,必须透过行为所直接影响的人或物寻求出背后的实质即法益,才能完成犯罪客体的前述使命。

社会关系与生产力说、社会关系与权益说,这两种学说虽然也看到了社会关系说的缺陷,带有一定的补充性和修正性,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这种修补论也摆脱不了社会关系说、权益说等本身的理论缺陷。进一步说,社会关系与权益说具有社会关系说和权益说二者身上的某些缺陷。

综上所述,无论是权利说、权益说、社会利益说、犯罪对象说,还是社会关系说等诸种学说本身都具有其缺陷,其相对应的内容并不适合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来阐述。

3 法益说本身的理论优势

法益说本身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优势,使得用法益来界定犯罪客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1 全面性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第二条的规定,犯罪所侵犯的和刑法所保护的是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从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看,大量出现的也是权利、秩序等,这说明,犯罪所侵犯的或者刑法所保护的内容包括、安全、制度、权利、秩序等,而这些都是可以用法益来概括的。可见,用法益来概括刑法的这些保护内容具有全面性,而这正是“任何犯罪都有保护客体”所要求的。

3.2 体现犯罪客体的刑法领域性

法益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用法益来表述犯罪客体则可以体现出刑法学科的特殊性。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犯罪是犯罪人与国家的对抗,刑事责任解决的犯罪人对国家应该负担的责任,犯罪人的行为破坏了国家的刑事法治秩序,其社会危害性已经到了动用民事、行政法律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程度,因此才需要动用刑法。刑法作为一部与人的生命、健康、自由、资格及财产等权利联系最紧密的一部法律,其犯罪客体有学科的特殊性,只有用“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即法益来界定其内涵才能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

3.3 与刑法的目的相吻合

刑法的目的是通过对犯罪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来保护法益。事实上,刑法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认识和确认其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认识和协调各种利益,并保护被确认为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客观存在的各种利益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是刑法的创制与实施的核心内容。将犯罪客体界定为法益,有利于刑法目的的正确贯彻。

3.4 恰当地揭示犯罪的本质

德国学者李斯特认为,实质的违法性是指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日本学者前田雅英说,刑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更大多数国民的利益而统治社会全体的手段,故国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是违法性的原点。因此,首先将违法行为定义为导致法益的侵害或者危险(一定程度以上的可能性)的行为。法益是指应当由刑法来保护的利益。在这里提到的违法性的实质和犯罪的本质是统一的。从我国刑法理论的现状来说,通说认为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实质上就是对法益的侵犯或者威胁,社会危害性和德日等刑法理论上的实质违法性是统一的。因此,用法益来表述犯罪客体可以较好地揭示出犯罪的本质。

4 对一个问题的澄清

有学者在反对用社会关系来表述犯罪客体的内容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样必造成犯罪客体内容的精神化,即造成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所反对的法益概念的精神化。这里所提到的“犯罪客体的精神化”实质是在说把犯罪客体的内容定性为抽象的、观念性的东西。德日等国在二战后呈现出反对法益概念精神化的趋势,其重要理由是法益概念的精神化既可能导致法益概念丧失应有的机能,有可能导致刑法处罚范围的不当扩大。

用法益来定义犯罪客体并不能避免犯罪客体内容的精神化,同时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追求犯罪客体内容的物质化。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利益或者价值,简而言之就是法益。首先利益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刑法的保护对象,其必须要能涵盖刑法条文中所有的保护对象即秩序、、权利、安全、制度等这些范畴,然而要想包含这些内涵和外延有很大差异的概念,则就必须找出这些概念的共同本质所在,这必然需要对之进行抽象,甚至需要高度的抽象。另外,犯罪客体本身是被犯罪事实要素所说明和反映的对象。因而犯罪客体的内容是抽象概括的结果,用法益来界定犯罪客体没有也没有必要去回避犯罪客体的精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