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3:01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1)

1、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小学音乐教学首先教学生学会识谱。然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来白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掇差,他们除了跟老师学唱几首歌外,对简谱和五线谱等一些基本音乐知识了解极少。简谱的实用性以及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部分都是简谱写成,决定了对学生进行简谱、五线谱(尤其是简谱)的教学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在此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谱中的七个基本音名和唱名掌握较快,只要通过简短认读和适当竞赛就能激励学生牢牢记住。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简谱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它来学唱歌曲,就像学习26个字母是为了能拼读音节一样,所以还必须学习音符的时长知识,在进行这项教学时,我先详细说明简谱中音的长短是由横线多少决定的,如果一个音符要唱两拍,那就在这个四分音符的右边加一条短横线。如果唱三拍就加两条横线,横线越多,时值越长,如果音符的时值变短就在音符的下面加短线,下面的短线越多,时值就越短。再辅以具体的乐句进行教学。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这样还好接受些,但像“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样的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却是既抽象又枯燥的。因此,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像的音乐环境:首先,我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昕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这种以兴趣促训练,以训练促巩固,最后达到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虽方法一般,但却很实在、有效。

2、要细心倾听音乐的和声效果

和声,同时发生的音响,可作为旋律的背景。和声的变化可加强单位音乐的动力,也制约着音乐的性格,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作品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听音乐的和声音响好似感到光、色、景、情的变化和安静、庄严、激动、压抑等的情绪交替。和声音响的强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和声节奏的张弛、明暗等能表现渲染音乐思想情感的矛盾冲突的戏剧效果,它也是一种表现手段。如《保卫黄河》这首大合唱歌曲,作曲家用复调手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加强了音乐的发展气势,造成此起彼伏、前后呼应的效果。

3、要细心倾听辨别音乐的音色

音色,指音乐中声音的音质,即不同人声、不同乐器以及入声、乐器组成的音响上的特色。音色的变化与对比,可以丰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一般来说,每个人要熟悉各种乐器组合的音响的音色,就要多听、多比较,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运用什么声部、乐器.运用怎样的配器手法,就好似画家在绘画时用色彩一样,都是为表达作品内容服务的。如六年制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欣赏《龟兔赛跑》,这是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院史真荣为儿童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作者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乐曲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情节。音乐通俗易懂,特别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小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像,从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经常赏听实际音乐的声响,培养训练感受音乐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4、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像和思维的空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在已有知识、经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2)

[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钢琴即兴伴奏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课,因此,我们应通过学校的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即兴伴奏是指伴奏者根据歌曲(或乐曲)的旋律谱,比较快捷的临时编配的伴奏。它不象原谱那样讲求和声的严格规范,而是具有完成时间短、速度快、编配较为简洁的特点。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边创作边用钢琴一次性完成伴奏的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是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是培养合格中等教育师资不可缺少的技能课;又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整体水平的修养课。

第一,从培养目标来看,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钢琴演奏的专门人才,而是通过钢琴课(伴奏课)使未来的音乐教师掌握一项从事教学工作的实用技能,并从中丰富音乐语言,提高音乐修养。它有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

第二,从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基础来看,学生入学时大多不会弹琴,对五线谱不太熟悉。有的即使会弹些小曲,也只是为应付入学考试而突出准备的。即兴伴奏又是一系列基础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要在短短的两年中掌握这一高难乐器,具有要求高、起点低的特点。

第三,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我们的教学对象属于成年人,骨骼发育已经定型。手的条件并非都适合弹钢琴,弹奏技能的训练与发展远不如儿童。但是他们的知识面宽,思维能力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大大超过儿童。有思维能力强、技能差的特点。

如何根据以上特点来提高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实用与速成

实用与速成是当前高师钢琴伴奏教学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是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具体状况而确定的。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是他们必备的能力,这一点,人们都认识到了。但由于措施不得力,仅把伴奏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即“正课”之外的补充,没有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容易使学生顾此失彼,虽弹了许多乐曲,却仍然不具备相应程度的伴奏能力。

为此,我们系确定了以伴奏训练为钢琴必修课教学主线,在过去的教学中,伴奏训练是从第四学期开始,近两年我们把伴奏课的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并贯穿始终,有专人担任此门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开始技术训练的同时及早进入伴奏训练,如指法设计,原谱移调学习,简谱单旋律视奏,有伴奏意义和弦连接等等,同时自配浅易的歌曲伴奏。 对键盘的熟悉,为学习和声带来了方便,随着对和声理论的掌握,学生对伴奏的认识也在加深。第四学期开始成品伴奏的弹奏与分析,同时在自配伴奏中增加移调和自弹自唱内容。以大量的自配、自弹、自唱为主,同时辅以某些技术类型的强化训练。对授课方式的改革,我们也依据了实用速成的原则。我们的培养对象是成年人,他们的理解能力要高于技术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此,采取小组授课方式比一对一传统授课方式更适于他们。小组授课时,教师便于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技术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述,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当堂讲、当堂练、当堂消化,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练习过程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钢琴教学是典型的双边活动,小组授课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竞争,互相交流,形成了课上课下结合的多边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训练是速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教学重点转移的同时,强调强化技术训练的保证作用。小组授课使这种训练成为可能并且有许多优点。如教师提出了某种技术类型的基本练习,很快便成为学生训练的热点,且具有一定的竞争色彩,从而加快教学的进程。 转贴于

钢琴教学是一个严整的体系,人们往往理解为技术训练的系统化。这与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实用、速成原则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排斥关系。坚持实用、速成原则时,应具有系统的训练内容和标准,各教学环节要具备合理有序的承接关系。实用速成不是将课程一般地简化与压缩,而是将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构成新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二、重视基础训练

伴奏与歌唱是一个完整艺术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把即兴伴奏纳入系统的课堂教学,就要使它规范化、艺术化。为此,必须抓好伴奏的基础训练。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掌握任何技能都得从基础入手,没有规范的伴奏基础,一切音乐激情和伴奏都将无任何内容可言,更谈不上艺术性。

在伴奏课中,我们应认真对待基础训练。其中包括学习单手弹唱,掌握科学合理的指法,熟悉七个常用调,练习和弦弹奏、和弦连接和音型变化,学习为歌曲选配和弦的基本法则,在常用调上配弹常见调式的短小歌曲等。其目的是把和声基础理论与钢琴基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应用性的知识和能力。

伴奏的基础训练就是键盘实用能力的基础训练。熟悉键盘是一项必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坚持让学生做移调练习。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建立起键盘上的调性思维,消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这种训练是仅仅熟练各调的音阶琶音所不能替代的。

和弦的反应能力也是基础训练的一个内容。为使学生迅速地把和弦标记在键盘上并反应出来,在小组课上给学生临时指定调性和音型,随弹随按教师口头报出的和声序列变化位置。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再配弹旋律,学生和弦弹奏的反应就敏捷得多。

三、发展音乐思维

即兴伴奏是边弹边配的创造性伴奏。教学目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为主。授课时,要把配弹的思路教给他们,引导他们构思整体布局,设计伴奏手法。有时一首歌曲、一名旋律可以提出多种配弹方案让学生讨论,根据歌曲的内容、特点,旋律在歌曲结构中的位置和各人的艺术情趣选择弹奏,使创作的初步技法、和声、复调、钢琴伴奏织体的发展变化等知识在学生积极的动脑、动手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3)

视唱练耳教学由视唱和练耳两部分组成。视唱部分以提高学生音乐旋律感,纠正音准、音调、节奏及曲式发展变化为主;练耳部分主要是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编创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三点:

一、夯实基础

在基础教学上视唱部分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注重简易曲练习。从简单的儿歌或简易视唱曲开始,C调入手,精讲、多练,曲子速度要放慢,使不同的音高在大脑中稳定下来,并能支配视唱,纠正视唱中声音偏高、偏低或跑调现象,做到键盘上从小字组C到C2音域中随便弹一个视唱曲都能完整而准确地唱下来。二是拓宽知识面。学生音高稳定后,要加大知识容量,从全音符音乐到三十二分音符音乐也要涉及。拍号形式要多,各种拍子视唱曲都要涉及。节奏型要广,包含乐理知识要丰富,教师应根据视唱曲讲授音乐知识,举一反三,学生才能运用乐理知识,应对不同的视唱曲。三是由易到难,简繁搭配。C调视唱曲熟悉后,可增加临时升降号曲子练习,再加入G大调、F大调、D大调、bE大调等练习曲。各种大调曲熟练后,进入各小调曲和转调曲练习。在练习中教学生会用固定唱名和首调唱名两种方法进行视唱。教师讲授视唱曲要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灵活调节方法,选择有代表性曲目,知识要讲解透彻,示范要清晰明确。练耳部分,节奏是首要的,无节奏的音乐好比乱弹琴,无规律、无思想,不能准确地塑造和表现音乐形象,培养学生较强的音乐节奏感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方面是纯节奏训练。先做单声部节奏练习,再做双声部节奏练习。节拍和节奏形式要多样化。打节奏可拍手、拍腿、跺脚、敲桌、模仿动物活动方式等。节奏短句模仿练习可以说或者用声音表示,一般是即兴

的。另一方面,节奏练习要和视唱曲相结合,听视唱曲记(说)节奏,或按节奏形式视唱。其次是乐感、音乐理解力、记忆力。学生听某段音乐要先融于音乐中,再根据节奏和旋律的发展变化,深入理解音乐,说出该段音乐反映什么形象、画面,反映人物什么心情等。在理解音乐基础上记忆音乐比较准确、完善,有助于提高音乐的记忆力。

二、培养编创能力

培养学生编创能力,其目的是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教师要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注重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视唱练耳教学要在学生基础打好后,充分挖掘潜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比如,把一条较难的视唱曲交给学生,让他们很快地、流利地唱出下来。学生应快速浏览曲子,把旋律和节奏、各种音乐符号全部看懂再进行视唱。如果让学生判断或表示某段音乐的主题思想,应指导学生分析该曲属于何种体裁,作者创作意图、作品内涵、反映何种心情等。视唱练耳课程创作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一种是本学科的创作。如让学生通过视唱表现某种音乐思想,无论是活泼喜庆的、颂扬的,还是伤感的,都要在视唱中表现出来。视唱练耳也可根据节奏创作旋律,或根据旋律编二声部、四声部曲等。另一种是独立创作,运用所学知识编歌曲、舞曲、器乐曲、诗配乐、塑造动物声音、自然界声音等,让学生多展示才艺。

三、注重实践锻炼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4)

一.通过节奏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的骨架,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如时钟的摆动,公鸡的打鸣,火车的开动等,让学生根据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来学习一些较难掌握的节奏,并再进行创作不失为掌握巩固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学习x.x的附点节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知了的叫声知.了知.了,然后给定学生一句歌词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学生创作出不同的包含x.x的节奏形式,有的学生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也有的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很容易地掌握了x.x的节奏。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读歌词,按拍号写出各种节奏”的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编出两种以上节奏,较常见的如“大雨下来哗啦啦啦啦,小雨下来沙沙沙沙”,很多学生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我想把四个沙的节奏写成沙沙沙,把小雨如丝的情景表现更贴切。”“我也改动两个地方——大.雨下.来,这样能突出大雨的大和落下来的猛。”学生尽情发挥,用不同的节奏描摹出大雨小雨落下来的不同形态。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拍手、跺脚、捻指的节奏或打击乐器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只要稍加指点便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学生的创作可能不成熟,不完美,但是,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通过歌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词包含较多的文学性的东西,在音乐课上进行歌词创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老师可以根据原有歌词让学生进行歌词再创作。如学生在学会歌曲《春天里》后,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春天里除了有太阳、青蛙、燕子、花儿这些景物外,还有哪些可爱的景物呢?你能不能再创作出另外的歌词来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创作出许多不同的歌词来,有的是“春天里鲜花眯眯笑,春天里蜜蜂嗡嗡叫,春天里蝴蝶飞呀飞,春天里歌声多美好。”有的是“春天里小草眯眯笑,春天里布谷布谷叫,春天里小鸟飞呀飞,春天里小朋友多快活。”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调动起来了,在创作中体会到了乐趣。根据简短的旋律进行歌词创作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老师只要引导得法未尝不可以进行尝试,例如5123--|53423--|1345--|53421--||是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老师可以给学生多听几遍多哼鸣几遍,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情绪特点,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创作出一首完整的歌词。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春天来了》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

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校园多美丽》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校园里,柳树发芽了,花儿开了,我们多快乐。

学生们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其乐融融,在创造中提高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在创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旋律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旋律创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是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并能在训练中注意利用各种方法,由易到难,学生完全可以创编出简单的旋律。开始时可以利用为乐句添上音的方法,如5()|32--|,有的学生添上了6532,有的学生添上了3235,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做完这样的练习后,老师可以给定学生几个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创作,如给定五个音do、re、mi、sol、la按XXXXX节奏进行接龙游戏,即兴唱出旋律短句,开头的音必须与前一位同学唱的最后一音相同(即鱼咬尾),11123323233566553221

学生在游戏中反映敏捷,临场发挥灵活多样。有了一定的创作基础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旋律创编练习了,如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进一定的环境中:春天的早晨,鸡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他们唱歌唱得可欢啦,鸡妈妈唱: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小鸡唱:叽叽叽,我们爱妈妈。学生根据歌词的意思可以创作出很优美的旋律,如鸡妈妈唱:

555|3235|323||

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

小鸡唱:

111|2123|1--||

叽叽叽,我们爱妈妈。

学生通过简单的旋律创作,可以发展他们的调式感,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四.通过动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5)

微课是新教学改革的需求,它以视频为核心载体,将课程教学的相关设计、素材、测试、反馈等通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营造多元化主题的教学环境,使得微课区别于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情景化、突出教学疑难点,并实现以小知大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中学音乐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减轻中学音乐教师讲授压力、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水平。微课的特点如下:第一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之内,相较于传统45分钟的课程而言,微课可以说是教学片段。第二内容精简。微课需要集中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学主题,才能尽快实现教学目标。第三容量较小,虽然涉及到多种资源的整合,但总视频容量不大,选用媒体播放格式即可流畅观摩,甚至可以实现电脑、手机上的移动学习效果。正因为时间较短、内容精简、资源容量不大,微课才会如此受到师生的青睐。对于教师来说,微课的内容需要聚集、突出知识重难点,做好知识的渗透与把握,才能整合出精简并围绕重难点的“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时长较短促使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并能够针对性依据重难点进行自主深入思考,而资源的多泛性利于学生课后自主观摩、反思、研究,具有很大的自由性、灵活性,因此,微课教学热潮是必然的教学发展趋势。

2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优势

2.1歌唱准确

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优势在于使得歌唱变得准确。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师的反复翻唱、学生被动跟学形式,一旦教师在高音或某个环节示范不到位,往往导致教学效果有所偏颇。而微课的歌唱教学可以弥补这一问题缺陷,一方面微课的标准歌唱演示在教学的导入、练习、欣赏环节中可以促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情境教学中去,另一方面,歌唱准确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不自觉去消化微课教学中歌唱的难点,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歌唱方面的进步。

2.2节奏明朗

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优势在于促使音乐节奏变得明朗化。可以说,学好节奏是学好音乐、学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节奏环节的训练教师应当引起重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难点节奏调整,在学生把握不准的歌曲节奏部分,可将节奏单独截取,利用微课的生动音频、文字图像来加强学生对歌曲学唱中节奏部位的把握。比如学生习惯了四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如何去练好八分音符及附点八分音符?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音频将带附点的八分音符放慢,当成附点四分音符,同时放慢的不仅仅是音符甚至是整段乐曲。在这样放慢练习后再加快,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节奏教学来加强对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掌握,加强学生自身对节奏的把控能力。

2.3审美实效

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优势在于使得音乐的欣赏品鉴变得实体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欣赏音乐的重难点在于对乐队的组成、乐器特点、器乐演奏、曲目段落部分。传统音乐欣赏教学只能停留在对音乐曲目的听辨、教师的讲解层面,学生很难对中西方音乐、演奏艺术产生直观的印象。而微课教学模式通过图片视频的资源整合,促使教学呈现情景化、片段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可视化微课教学,学习到音乐知识文化,调动自身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音乐思维的养成,这对学生日后创造优秀的音乐作品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针对微课呈现的知识要点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增强对音乐作品的解析能力、品鉴能力,这种微课手段的答疑模式可以改变传统音乐品鉴教学的被动局面,使得学生乐于自主探究、加强审美感知、增强审美情感、开展品鉴想象,使得学生增强自身音乐素养、感受音乐真正内涵。

3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导入微课,引出兴趣

微课的特色在于生动活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来进行新课导入操作,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仅仅是采用听、唱、讲等单一手段,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片面,学习一首忘记一首,造成学生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不高的现象。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微课形式,是对传统音乐模式的冲击,微课以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优势,可以使得中学音乐课堂达成高效化、生动化教学需求,使得音乐的学习变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教师方面来说,备课不再是负担,改变了讲授的方式,只需要预备一些音乐素材来体现音乐知识点的连贯性,使得学生可以温故知新,教师仅仅需要针对知识点适当拓展、延伸,即可促使学生尽快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教师可以掌控好教学节奏,讲解变得流畅连贯紧凑,促进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微课是由视频或音频组成,融合了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形成多元化的音乐资源,教学知识变得简明扼要,使得学生可以跟随知识点去消化理解,同时教师讲解的流畅紧凑,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提升,使得整个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气氛活跃,学生的眼球及注意力容易被微课内容所吸引。比如,音乐教师大多具备一定才艺,专业素质水准较高,教师可恰当展现自身的舞蹈才艺、器乐才艺、或者声乐才艺,以微课形式展现出来,为课堂教学增色。学生一方面可以提升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也可以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2利用微课,培养情感

微课的特色在于短小精炼、资源方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来自由把控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品鉴能力及丰富情感。根据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的需求,教师可以依据知识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整合资源制作并设计微课,使得微课可以凸显教学内容、贴合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效率。微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用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讲授法、问答法、启发法、讨论法等等,或者用感知来培养情感的演示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二种微课组合方法加强学生对音乐教学课前复习、新课了解、知识感悟、巩固拓展方面教学环节的把握。比如在器乐演奏方面,学生是无法在课堂时间内迅速掌握演奏要领,那么教师可以在讲解相关器乐知识后,微课教学模式讲述相关注意方式与方法,图文并茂的多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教学记忆。教师甚至可以提供给学生微课视频,以便学生课后可以自行观看视频进行自主揣摩与练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兴趣的激发而加强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培养,通过对微课的课后钻研与揣摩,增强对音乐教学知识的探究,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创新与创造能力,加强音乐素养。

3.3微课考查,全面测试

微课的特色在于内容精华、时尚理念的更新与跟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来整合资源素材,进行对学生音乐教学学习效果的考查与反馈。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考查模式在于唱歌与知识基础的测试,一方面比较耗时,另一方面并不能全面展现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微课考查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弊端,属于较为时尚前卫的考查形式。比如教师可通过微课课件的制作示范,鼓励学生编制音频或者PPT、MV,通过学生自主制作简单乐器、通过对乐器录制编辑歌舞,使得学生可以在音乐作品中融合自身的思想与情怀。教师可选择个别高水平、高质量的作品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针对作品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微课考查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查看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另一方面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中,音乐思维得到良好的启发,使得中学音乐课堂实现高效化教学目标。

4结语

微课的作用在于以小见大、以点及面地开展教学,使得微课可以浓缩知识点体现完整的音乐教学活动,既起到了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还使得教学内容及形式变得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音乐是辽阔的大海,微课在其中是一朵浪花,通过对浪花的剖析、对比、放大,使得音乐的真谛一一被解析、被呈现在学生眼前。作为前卫时尚的教学模式,微课可以使得教学风格呈现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音乐需求。在微课教学这一道路上,尚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实践的价值等待开发。

作者:洪叶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

参考文献

[1]潘丽琴.走近音乐“微课视频”[J].中国音乐教育,2013.7:19-21.

[2]麦庆玫.简述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艺术教育,2016.3:65.

[3]张子婧.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2:120-122.

[4]蔡卫娣.让微课Hold住你的音乐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14.5:48-49.

[5]刘峥.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177.

[6]胡琴.如何让微课把控住你的音乐课堂[J].新课程(上),2016.2:162.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6)

(一)音乐教学的目的

《大纲》要求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还要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并且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纲》中还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他们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如表1所示,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首先,要求学生学唱一定量的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其次,要欣赏一定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再次,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并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逐步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最后,在小学音乐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

《大纲》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制定的,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根本依据,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几个重点:

1.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音乐是文化的部分,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征。为此,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应融入中国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的20%。初中的音乐教学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与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培养、音乐知识学习的有机结合,教材的选编应体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还应注意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多样化,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

2.奠定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

虽然目前我们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教学体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目前西方的音乐理论和教学方法仍然是初中音乐教学最好的依据和方式,在我们极力主张民族音乐体系建立的同时,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是必要和不可回避的。所以,我们《大纲》中要求的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识谱教学都要以规律的音乐体系为根本,在教学过程要注意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用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丰富其情感。在选择教学用谱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识谱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学习,注意和唱歌、器乐、欣赏教学的配合。既要避免单纯的知识教学,机械的技能训练,又要适当注意自身体系的循序渐进和内容的完整。

3.多形式运用保障教学效果

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音响对于欣赏和学习音乐至关重要,是保证音乐教学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音乐教材应包括课本和音响两种形式,音乐教学必须逐步做到配备高质量的音响,现阶段的实施方法就是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多样的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交互展现给学生,从不同的感官上带给学生多方位的影响,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原则

《大纲》对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存在的,所以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本着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辅原则

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这样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课堂的授课效果。课件制作应制作得简洁美观,操作简单可行,内容选择得当,电脑多用于解决一些语言无法说清的新问题。不能把音乐课上成动画欣赏课,课件制作的画面不宜过于繁多,操作不宜过于复杂,不能因为课件的使用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二)视听统一原则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采用声画结合和动画演示的方式一定要遵循视听统一原则,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音乐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通过调动欣赏者的感受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扼杀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音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喜好和积极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但不能通过课件过于具体地表述一切音乐内容,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情感想象和艺术联想①。

(三)适度信息原则

适度信息原则是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目前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短时间内接收超量信息,会使学生大脑处于停滞状态,结果是变传统的“人灌”变为“机灌”,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要适度,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②。

三、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篇(7)

[关键词]开发潜能 弹奏的基本方法 强化训练

钢琴课是幼师专业班的必修专业课。无论是教钢琴,还是学钢琴的人都知道,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要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这是全面的训练过程,不仅要训练识谱、听觉,学习音乐知识以提高音乐理解能力,还要花力气掌握弹奏技能,把眼睛看到的、脑子理解的音乐形象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钢琴老师,应该如何使学生演绎好每一部钢琴作品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开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琴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它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课堂上的讲授教学,而对课下学生练习情况不大过问。事实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练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重要。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常常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琴的乐趣,切忌拔苗助长。

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训练学生聆听与思考

音乐不仅仅是人类用音符、旋律、节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体的精神产品。丛林中鸟雀的婉转啼鸣、山间流水的浅吟低唱及江河大海的轰然澎湃,都会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就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是通过“听”才可以掌握的一种艺术,而钢琴弹奏在“听”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从以下两方面去加强、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听自己弹琴。通过“听”自己弹琴来逐渐强化、提高内心的听觉感受。

2.听录音。听录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笔者一般挑选一些浅显、优美、短小的作品录音给学生听,并且以中国作品为主,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绣金匾》《共产儿童团歌――简易变奏曲》等等,让学生随着音乐在脑海中产生一些画面和想象,甚至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欣赏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理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弹奏作品进行思考、分析,并展开讨论。幼师学生比起少儿,在思考方面更有优势,如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便会受益匪浅。笔者建议学生采取“观想”的方法,把弹奏的曲目在脑中像实际演奏一样过一遍。然后,针对某一问题反复体会,找出“症结”。通过尝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起到了作用,有些学生的“痛疾”就是这样医好的。

思考后就要进行分析,分析创作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演奏风格等。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常让学生展开讨论,举一反三。例如弹奏《绣金匾》(王建中改编)时,笔者让学生讨论该曲是什么性质的歌曲(中国陕北民歌);旋律加花及变奏、高低音声对应,既保持了原民歌的质朴流畅,又发挥了钢琴乐器性能,弹出来的效果应是轻巧、声音干净、玲珑精致、亲切如歌。经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便可以主动、自如地发挥了。

三、歌曲伴奏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

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幼儿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以往的即兴伴奏都是在学生快毕业的那个学期集中学习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这一常规。布置学生弹奏《车尔尼练习曲599》作品时,每学习一种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经老师讲解启发学生设计好织体进行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比如《车尔尼599》中第28首练习曲,学到15 35│75 25│的音型,笔者让学生把这种音型用在了儿歌《兰花草》上,学生弹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牢固。

四、加强视奏能力训练,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正确良好的弹奏方法,富于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好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以及钢琴踏板的合理使用等等,均是弹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1.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从弹奏技巧来说,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必做大量的机械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内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效果。

2.特别要加强视奏训练。要加强键盘的直觉感,使眼前有个键盘,看谱上的音符时眼的视线在前,手指弹第一小节时眼睛已看到第二三小节,心里数拍子保持节拍的稳定和节奏的正确。不仅如此,还要加强视谱的正确性,培养看谱弹奏时必须仔细看清谱号、调号、音符位置、节奏及变音记号、力度记号等,养成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要注意和声配置,时刻注意倾听各类和弦的不同音响色彩,以及用不同方式连接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3.要坚持让学生做移调练习。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练习的步骤可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熟练掌握七个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起键盘上牢固的调性思维,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当然,训练要耐心,用慢速练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可操之过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是需要长期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巩固和完善的。教学得法,学生配合默契是成功的法宝。也许教学中困难较多,生源差距较大,进步不一,但只要通过系统的、科学规范的、合乎实际的教学,学生的弹奏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