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业投资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6 16:12:39

创业投资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1)

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当中。所以我们也不难得出,高新技术企业就成为了创业投资的重要对象。所谓高风险高收益,就是创业投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高技术企业在市场当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其中技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为产生创业投资高风险的三个主要因素。不仅如此,创业投资主体所要面对的风险还有很多,如投资项目筛选以及创业资本退出等。创业投资企业应当对不同阶段风险的根源进行探析,随后对其实施全方面的管理手段。所以提出科学合理的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

创业投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一、引言

现如今,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创业投资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发展国家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由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缺陷,让创业投资成为了高风险的运作过程,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创业投资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创业投资中风险的形成因素,同时还就管理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将创业投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推动我国经济甚至于世界经济。

二、创业投资的特点

创业投资是一种新型的投资形式,虽然创业阶段和投资形式并不完全等同,但是通常来说,还是具有以下共同特性的。首先,从根源上来说,创业投资是一种股权资本。创业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与借贷资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它的原理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资金投入到创业企业当中去,随后根据飞速成长的创业来收获高额的回报。其次,创业投资还是专家投资。选择一个好的投资对象对于创业投资的运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为了鉴别一个项目,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要运用到足够全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创业投资家也要运用其所积累的知识来协助创业企业的管理,使其能够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创业投资的风险成因分析

(一)创业投资选项中存在的风险。因为一系列的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创业投资选项中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来谈一谈主观因素容易造成的风险。一般而言,投资方在进行正式的投资之前,都会经过一系列的专家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到企业和项目的技术、金融、管理、财务和法律等方方面面。而在这个时候,就很可能出现由于参评人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或者对市场走势以及技术可实施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导致最终选项失误。然后,来讲讲因为那些客观因素而产生的风险。通常而言,在创业投资风险中的客观因素都指的是信息因素。在高新技术当中,存在着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该行业中很多新兴企业并没有将信息透明化,这样一来,投资者就很难得知企业真实且有价值的那部分信息。

(二)创业投资过程的风险。

(1)种子期的风险。众所周知,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创业的风险其实是比较大的,而尤其是种子期阶段的投资,可以说是投资风险最大的时期。在该阶段的风险以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为主,其中,又以技术风险最甚。因为一家企业开发的新技术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很多新技术都是在这个阶段夭折的,不成熟的技术是无法投入生产的。所以说,创业投资中种子期的技术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多。

(2)导入期的风险。在导入期阶段,一般企业主要做的都是产品二次开发的相关工作以及新的市场定位工作,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找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经营模式。但是,是不是在这一阶段资金与技术风险就消除了呢?当然没有,导入期依旧存在资金与技术风险,而且,这时候来自市场的风险和压力会增大,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这一阶段当中,市场风险主要是来自于R&D成果的价值取与市场潜在的需求是否相吻合,如果吻合,那么市场风险就会小很多;如果不吻合,那么市场风险将会非常大。

(3)成长期的风险。这里的企业成长期指的是企业研发的技术迅猛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企业产品设计工作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而且已经投入市场生产了。这时候,企业投资的主要风险就主要来自于市场了。

(4)成熟期的风险。这里所说的成熟期指的是企业产业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已经盈利,初具规模了。这时候,企业已经比较的成熟了,有了根基,各种风险就会大大的降低,可以说得上是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四、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

(一)创业投资风险的分阶段重点控制。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分阶段重点控制是一种很好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分段重点控制可以降低投资失败的概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这样以来,投资者就能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在正式投资某家企业之前,风险评估是重点,各类风险都应该考虑到。如果做道德风险评估,那么最好是选择那些信誉高、口碑好、有权威的专家活着是评估机构。在种子期阶段,千万不能只能到看理论天花乱坠就被迷得头晕眼花,理论要可以实践,批量生产才能够实现盈利,而且,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在导入期阶段,可以进行产品的试营销相关活动,这样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市场的容量与潜力,如果能采用辛迪加投资方式进行联合投资,那么再好不过。在成长期阶段,关注的重点就要放到市场风险上去,开拓市场,加强营销力度,力争市场占有率。而在退出阶段,重点就是选择的就是退出的时间与方式,这时候,应该做好投资动态评估的相关工作。如果创业投资获得了成功,那么则可以加速辅导培育,加快上市步伐,力求获得利润最大,但是一定要及时退出。

(二)创业投资风险的全过程管理。(1)关于创业资本投入前的一些风险管理对策。1)集体投资方式。一般而言,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大企业或者是富裕的家庭与个人都是创业投资的主体,他们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如果采用集体投资,那么就可以规避因投资企业内部人员工作懈怠而产生重大失误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道德风险。2)分散投资方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创业投资也是如此。3)辛迪加投资方式。在进行创业投资时,可以由多家创业投资机构联合起来进行某一投资项的投资,这样就可以减小投资方的资金压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降低投资失败的风险。(2)创业资本投入后的风险管理对策。1)合理的利用金融工具来服务自己,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目前,我国利用较多的是可转换债券与可转换优先股,这两种金融工具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保障投资效益。2)要积极参与到创业投资的后续管理控制中去。①应该组建强有力的董事会,为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样以来,投资方就可以参入到企业管理中去,能够更快的获得企业内部信息,有利于保证自身的收益。②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因为投资创业企业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替代性,如果能够制定好发展战略,那么就能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五、结束语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2)

[关键词] 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道德风险

我国的创业投资业虽初具规模,但现有的创业投资公司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创业投资公司中普遍存在有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投资公司和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风险问题。

一、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流程及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流程主要是:创业投资公司收到企业的融资申请时,先由投资经理对风险项目进行尽职调查,然后由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审议,主要依据的就是企业提交的项目投资建议书,投资决策委员决定立项后,再进行有关法律文件的签署以完成交易,并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初审时,投资经理是受投资公司的委托对项目进行评估选择,构成了典型的委托关系。但事实上,投资经理有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拟投资的企业串通,共同粉饰投资建议书,将那此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技术上有缺陷的项目推荐给投资公司,从而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如果首轮经理人和风险企业家一起提供误导的信息,阶段性投资将可能造成近视和超量投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防范措施来尽可能地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性

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主要也是由于投资经理和投资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创业投资交易双方从属于不同的领域,各自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掌握信息内容的事前不对称性。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投资经理由于专业能力和对风险企业家比较了解的优势,获得了关于企业家能力和项目发展潜力的大量信息,而投资公司处于信息劣势,对项目的评估又仅局限于投资经理制作的投资建议书,信息不对称尤为严重。因而投资经理在传递项目信息时的不诚实行为也不易被发现,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2.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取得首批项目发展资金后,投资经理与投资公司相比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而且由于技术项目是以知识等无形资产为载体,未来发展会受到本身及其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风险企业资产透明度低且多为新创,从而缺乏生产经营的历史记录和市场上可观测的信息,使信息不对称性加剧。同时,由于风险企业项目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成长风险等多种风险,使得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投资经理和风险企业家利用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转嫁风险”,把本来就具有“先天不足”的项目的主要风险转嫁到由于项目发展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上去,使投资公司认为项目投资的失败是由于投资后的经营管理不善或技术产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从而逃避责任。

3.监管体制不完善

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人主要是政府、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他们是公司业务的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存在着委托人缺位的现象。并且,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创业投资公司中的股东,更不是项目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相关专业的知名人士,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投资决策委员会难以真正发挥它的监督职能,从而使投资经理和风险企业家的投机行为有机可乘。

对于投资经理人来说,在委托人对企业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产生一次性博弈的行为,不少人抱着“捞一把”的机会主义心理在风险项目投资中做出短期行为,在评价项目中,双方没有足够的时间检验和甄别对方披露的信息,在这种条件下,人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会大量增加。

三、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经理道德风险的防范

要解决创业投资公司和投资经理委托中的道德风险,就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在投资前要尽量收集和审查风险企业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严格筛选后对企业进行持续监督。

1.完善对投资经理的控制和激励

完善相关体制,建立公平的投资经理人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性局面,才不会埋没人才、宽容庸才。对优秀的投资经理而言也是一种公平。

(1)要建立可衡量的业绩评估体系,实行打分制,来确定投资经理的业绩,并制定业绩排行榜来对投资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估,主要是对其人力资本的一种肯定。可以通过其建议的已投资项目的发展状况以及收益情况和其建议的未投资项目的追踪调查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估。对已投资的项目,通过有代表性的收益指标作为投资业绩的衡量标准;对其建议的未投资项目,投资公司可以追踪调查一段时间,如果项目的发展前景确实很好,则同样也肯定其业绩,给予一定的评分和嘉奖。

(2)进行项目选择时,在两或多个具有同类型发展项目的投资经理之间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他们对风险收入的索取比例,从而对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在这两个同类型项目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投资经理越看好项目的投资前景,对风险企业的未来越有信心,他就会要求越高的风险收入比例;相反,如果他要求的风险收入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并不是非常看好项目的发展前景,项目的风险较大,投资公司则要谨慎对待。

(3)是把投资经理的个人利益和创业投资公司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对投资经理的长期激励。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可以要求投资经理用其个人资产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也可以作为其缴纳的风险抵押金,当风险项目失败、风险资本发生减值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投资经理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则可以要求投资经理予以赔补。然而,投资经理的基薪收入和个人资产毕竟有限,相对于投入项目的总资金其所占的比例是极小。我们可以把投资经理所作项目结合起来,即如果一个项目失败的话,而他所做的另一项目较为成功,则可以用他从成功项目中得到的报酬或奖励来偿还失败项目的亏损额中他应承担的部分,直到把他的报酬或奖励扣完为止。这种办法可能会存在投资经理任期较短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些规定来限制投资经理的“自由出入”,如投资经理想离开公司的时候,他的业绩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2.完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

(1)组建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要选择优秀的、资深的投资专家作为其成员,提高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的综合水平,建立专家档案库,建立声誉机制,发挥好新闻监督的作用。我们要实现对投资决策委员们的长期激励,不仅要让他们成为创业投资公司的股东,而且还要他们成为风险项目的出资人,使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将给他们的报酬主要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支付。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3)

关键词:风险投资;技术创新;增值服务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开始掀起了新一轮的风险投资热浪。据道琼斯风险资源(DowJonesVentureSource)数据统计,2014年美国风险投资的投资规模已经突破483亿美元,创造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并且较上年的增长幅度达61%。同年,欧洲和中国的风险投资的投资规模分别为89亿美元、155亿美元,也都是继2001年之后的新高,而且风险资本主要集中投资于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事实上,高科技的研发能够发展为成熟产业的驱动力就在于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即风险投资通过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各阶段提供资金、增值服务等各种资源,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理念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并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这两者的本质联系,阐述了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二、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一)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内涵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主要是指基金管理人通过把募集过来捐赠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富有个人和投资银行的资金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对成长性、有着远大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并对其提供一些有效的增值服务帮助其快速发展,最后在该企业的发展进入成熟稳定阶段退出并获得巨大收益的一种创新投资方式。技术创新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otc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是指对原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活动,包括如构建新商业模式、研发新技术、开发新市场等活动。熊彼特虽然最早提出了创新的一概念,但他并没有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因此,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尝试对技术创新进行界定。索罗(S.C.Solo)从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至少包括两方面:创新思想的产生以及创新成果的实现。伊诺斯(J.L.Enos)从技术创新的行为表现出发,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发明创造、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和拓展市场等各事项的综合过程。缪尔塞(R.Mueser)从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出发,将其定义为将新颖思维转化为技术应用的间断性活动。通过系统整理相关学者的观点,本文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通过对企业各种可利用的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研发出具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一种实践活动。可见,技术创新并非纯粹的新技术开发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将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需求,从而完成了从创新理念到创新产品的飞跃。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生产要素便是资金,而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则拥有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品两大生产要素,这为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结合资本、技术、管理和商业信息等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二)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方面,技术创新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看,风险投资如果愿意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高风险,就必然期望获得相应的风险价值补偿。换言之,倘若一个地区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项目的可选择性也就会减弱,那么风险投资的投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因此风险投资业的繁荣程度与其所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为技术创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多数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不乏有很多新颖的技术创新想法,而将这些技术创新设想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就是解决好巨大的资金需求问题,因为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对新技术的开发还是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都有可能遇到技术研发失败、产品市场推广受阻等风险,而且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往往较长,需要有资金对其的持续投入。然而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下,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半途而废。风险投资的存在,不仅在资金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帮助,还为企业提供了增值服务,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总之,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即技术创新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前提条件,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两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三、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对于企业而言,其既作为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同时又作为技术创新的研发主体,因此企业成为了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具体而言,风险投资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增值服务,并间接为企业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激励监督机制以及市场定价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协同能力以及利用效率,最终促进了技术创新的成果化和产业化(如图1所示)。从提供的资源来看,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资金支持;二是增值服务。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原始动因,而增值服务却是两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即风险投资为了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提供一些资金之外的增值服务,以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企业虽然失去了一部分的控制权,但是风险投资的参与确实能够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诸如组织管理、战略规划、市场计划等问题,从而双方真正地实现了共赢。

(一)资金支持

若企业的融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技术创新根本就无从谈起。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如图2)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旦遇到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活动就难以继续进行。在技术导入阶段,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对技术的研发,相应的科研经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风险投资在该阶段对其进行了第一笔资金注入。在技术成长阶段,企业已经成功地为技术创新转化了成果,其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将创新成果逐步推广从而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创新成果的潜在的应用领域还无法确定,企业此时的目标转为扩大生产规模和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因此迫切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作为技术创新的支撑点,风险投资在该阶段的资金投入使得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在技术成熟阶段,新技术的应用趋于普通化,市场需求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市场竞争却越发变得激烈,企业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原有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造,风险投资的参与再次给企业的技术创新补充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在技术衰退阶段,风险投资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巨额回报并退出了对企业的控制,其目标是寻找下一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对它进行投资,风险资本再次循环流入到社会的技术创新项目。可见,风险投资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渗透于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正是风险投资这台“发动机”为企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技术创新才会成功推动技术变革并使得技术成果普遍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之中。

(二)增值服务

(1)风险投资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公司治理指企业股东对企业管理层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以促使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利益趋向一致。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投入,并且在短期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然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委托理论,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效用函数并不一致,导致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方面的分歧。风险投资可以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投术创新投入的意见趋向一致,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2)风险投资能够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管理效率。风险投资往往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其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担任过其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的甚至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员工培训和营销策略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企业在技术创新初始阶段,虽然拥有很多技术型人才,但是管理经验的不足导致了企业内部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协同效应,风险投资的参与使得企业将技术与管理有效地结合,既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管理环境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上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第一,风险投资会帮助企业建立有利于专业化管理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效率;第二,风险投资可以直接派遣或者间接帮助企业寻找专业管理人才,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专心致力于技术创新;第三,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风险投资会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经营、财务制定、战略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困难,为企业运营管理清除了诸多障碍。可以说,风险投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的管理方面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率,即技术创新效率在风险投资的参与下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风险投资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共享平台。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除融资困难之外,企业还会因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使得技术创新在某个阶段处于停滞状态,这就间接地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由于风险投资在相关行业拥有相当丰富的信息资源,其可以通过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获得与技术创新项目相关的重要信息,企业的创新理念便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4)风险投资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广阔的商业网络。技术创新企业在创立阶段,自身的实力基础非常薄弱,同时又缺乏外界的扶持。作为商业中的一个“新生儿”,企业往往很难快速地融入到商业网络之中,因而企业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企业能够成功地打开一个有效的商业网络,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四、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制度安排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风险很高,因此风险投资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本质上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种风险分担机制,否则企业自身往往难以承担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另外,从风险投资为技术创新提供的增值服务中可以看出,其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原因就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同时,风险投资的参与还使得企业形成了市场定价机制,从而帮助企业顺利地建立了商业网络。

(一)风险分担机制

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的高风险性。首先,企业需面临技术创新未能研发出新技术产品或者研发出的产品未能达到预期效用的风险,其次,即便企业成功研发出新技术产品,仍面临创新产品无法产业化的风险。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成本非常巨大,若最终未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产业化,那么该项技术创新便是失败的。可见,无法承担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是企业固有的局限性,而风险投资的存在价值也就得以体现出来。虽然风险投资能够承受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风险,但是面对各种投资项目,理性投资者自然倾向于选择风险相对更低和收益相对更高的投资项目。事实上,风险投资会根据企业的创新理念、潜在市场、骨干成员素质等因素严格筛选出其认为的技术创新成功率高的投资项目,这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风险起到了很好的规避作用。另外,风险投资机构为了分散风险会对多个项目进行投资,尽可能降低投资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总之,风险投资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扮演了分担风险的角色,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以期取得高额收益。

(二)激励监督机制

从委托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作为资金的委托者,技术创新企业作为资金的者,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企业更加了解技术创新的实施方案、项目可行性、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而风险投资却无法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能够按照预期进行。在委托的关系下,风险投资自然会面临着一些委托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企业可能会滥用资金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或者企业高管的不作为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为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激励与监督,风险投资往往会与企业签订一份契约,根据企业的产出绩效来对其控制权进行分配,即企业如果未能达到预期绩效,风险投资将会增加其对现金流管理、董事会投票等控制权,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地取得阶段性成果才能够避免失去控制权。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风险投资具有参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策权、对管理层的监督权等公司治理层面的权利,其还能通过分阶段投资促使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这种投资方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企业的股权控制权直接被风险投资所剥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才会激起更高的热情度。

(三)市场定价机制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4)

一 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 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 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5)

关键词:风险投资;创业板IPO;影响分析

初创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牵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专家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伴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的日臻完善,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呈现出多种方式。目前IPO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融资方式,目前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风险投资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与企业的IPO有着密切的关系。风险投资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一个关键手段,同时IPO在实际中又是保障企业风险投资能顺利退出的有效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的IPO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创业板IPO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遁循。

一、关于风险投资的定义以及特点

我们所说的风险投资指的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生产技术创新的持续关注(企业处于刚起步阶段,投资风险较大),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为其成长期提供长期的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动力。从相关的文献梳理,我国当前在风险投资在创业板行业领域的投资表现不集中,较为分散。目前风险投资涉及主要的领域主要集中信息技术公司,因为这种企业具有风险高、成长高等特点。当然因为风险投资所聚焦的领域较为分散,在其他领域也有涉及,但也都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其次由于初创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其投资机构的组成背景则较为简单,而且常常是家族或相关成员进行投资,这进一步说明初创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最后风险企业投资的另一个特点是周期时间较短、投入的时间较晚,在企业股份配额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对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是很强。

二、风险投资对

IPO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先有的研究理论,发现风险投资对IPO的影响主要有两大理论。第一种表述的是风险投资对IPO的消极影响,第二种则是积极影响。本文主要主要结合国内风险投资对IPO影响的实际情况,对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综述。

(一)逐名效应

逐名效应主要从风险投资对IPO的消极作用进行叙述的。其主要是由西方著名学者Compers等提出来的。其认为实际的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导致投资者往往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对企业的实际价值评估出现差错,表现为对价值低的企业容易高估,对价值高的企业却低估。通过分析认为,有投资经验的企业对在IPO前的各个指标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包括IPO抑价度、市净率和IPO的市场盈利率。Compers认为,企业风险投资者就是相当于一种金融中间人或者是介入者,其是获得收益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募集相关资金并进一步通过股权转让、IPO等机制获得。而且募集的资金是否能够获得收益主要取决于企业投资者的IPO,那么也就是说从业经验较低的企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来彰显业绩,可以推动低价值的企业尽快上市,总结起来这就是逐名效应。

(二)监督效应

监督效应理论分析认为IPO是企业风险投资获得收益较高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前期的排查和不间断的筛选加上后期的监管,可以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成长发展。通过科学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选择成长空间较高的企业,其次作为积极主动的风险投资金融决策者,风险投资者可以介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来,通过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质量。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会选择成长较高的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的IPO相比较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的经营业绩较好。

三、风险投资对IPO的影响的进一步探讨

(一)风险投资对IPO的影响探讨

通过对前面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结合在实际研究中所分析的结论,我们可以对风险投资对IPO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风险投资可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有效地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绩效和业绩要好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根据实践的检测发现,风险投资在IPO市场的业绩表现也得到了学者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在确定风险投资的特点和相关属性时,其主要的属性主要涉及的有风险投资者的背景和声誉。那么监督效应在影响企业投资声誉时的表现为,声誉不高和企业经验不足时其业绩表现也往往不佳。由此看来,企业上市前后的表现及IPO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风险投资收益的多少,从现阶段的研究结果来看,声誉较好的企业能够极大有效的促进企业IPO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也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是当前我国在创业板企业领域的风险投资仍然拥有较强的政府背景。正式因为这种特殊的属性,恰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这对于积极促进创业企业IPO的积极性。

(二)数据研究思路

本文在分析学者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假设分析,对自2015年以来成立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有无风险投资的特定属性对进行相关数据进行特定分析和筛选,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规模和发行规模进行配对。重点分析了企业IPO前后的具体差距,并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下面对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时对IPO的具体影响,进而来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对企业风险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研究的数据对象中主要是分析有企业投资参与者和企业招股说明书的具体数据,主要分类为IPO前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投资方个数以及介入投资的时间等。再次,对于企业IPO前后的市场数据表现和具体涉及到的经营业绩时,主要来源于财务数据。财务数据的关键点是企业在IPO发行的具体数据和研究特征。在变量的选取时充分考虑到企业IPO前后的对比数据,比较在不同的参与背景下、不同投资者在不同时间背景下的具体差别。那么在设置变量时主要有企业IPO前后的比较变量、经营业绩变化变量以及风险投资参与变量。

(三)实证分析

本文由篇幅有限,不对具体的数据分析,不给出具体的数据,只探讨相关的分析过程和研究结论。首先是有有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前后经营业绩的影响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在有无风险投资的企业均值上并没有过多的差异,但是在价值提升的指标上,前者明显会更好,这也是说明了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其成长的速度和空间都比较好,这与相关的监督效益理论是相符合的。同时在分析企业的具体收益和资金周转时,回归方程得出经营指标在风险投资下企业的IPO上依旧呈现出明显的监督效应理论,也就是能够有效的效筛选出有价值的企业并促进其发展。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对比和匹配,可以对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抑价度、市净率以及发行费用占比等多方面的指标进行对比和回归分析。在采取回归分析时的控制变量采取现有的发行规模、公司规模以及企业年限等变量。得到企业在市盈率和发行费用上,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并没有能够有效地降低IPO抑价度,主要是因为风险投资声誉较高的企业能够积极的吸引更多有效地投资,进而不断的扩大企业的股票的发行范围,进一步提高企业股票价格和相应的IPO价格。也就是说,在具体分析企业IPO经营前后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通过对企业IPO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回归和对比分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不在赘述。本文所选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以来成立的长夜班公司,在考虑指标数据时,主要把企业的成长性和相关的收益率作为重要参考。结论研究表明,企业IPO的经营业绩与风险投资的参与并无直接关系,在不同的属性背景之下,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相差不大。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对于创业板IPO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积极有效、合理的融资方式,是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企业IPO具有积极有效地显著作用。本文在综述了国外风险投资对企业IPO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了我国实际,具体分析了相应的理论和相关的数据,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太峰,高艺.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创业板IPO溢价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04).

[2]刘谆谆.英国IPO长期表现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6(02).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6)

1、创业成本越来越大,2011年,随着各种油价、物价、房价的上涨,创业成本也日趋加大,不要说开个火锅店,投资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即便是开一个外贸服装小店,由于商铺租金不断上涨,前期投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2、创业融资越来越难,国家不断上调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造成本来就很能贷到款的创业者,更加步履维艰,指望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那基本是梦想,中国的风投只会投资规模型,马上即将上市的企业,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3、创业项目风险不可控,淘宝向大品牌、大客户倾斜的淘宝商城,正在使众多草根创业者趋于边缘化,通过大平台实现创业梦想很难实现。创业成功概率越来越低的情况发生,5年前,和笔者同期创业的许多公司已经纷纷倒闭,很多人又回到公司打工,成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4、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很多创业投资者进入新行业、新领域、新市场,缺少判断和经验,盲目进行投资,关键在于对掌握的专业信息和产业发展缺少了解,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带来风险和损失。

但关键因素在于,创业投资模式的落后,模式的落后,信息的制约,思维方式的束缚,创业环境的变化制约了创业者成功的步伐,好的项目找不到人做,好多人没有人做。更多的项目,做着做着胎死腹中。

业成功必须要通过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整合,甚至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许多创业者随着自身的素质、创业环境、资金、信息、人脉、运营能力、整合能力的不足,造成项目往往早早夭折或半途而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上海劲释咨询在长期为创业投资者提供有效信息和专业评估中,为很多投资者避免了损失,例如最近接到江苏常州一位地产商的电话,打算投资1000万做生物信息素,用来生态驱虫,实现绿色环保农业,看似项目不错,但是缺少做农资产品市场化的经验,以及中国农村的特有情况,一个看似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如市场接受程度,产品使用效果,政策调控等。

那么在目前条件下,有哪些模式可以降低创业投资风险呢?

1、抱团创业模式

各地创业者很多,大家都在做散兵游泳的创业项目,资金少,缺少信息和专业知识,抗风险能力弱,通过各自在当地的人脉和资源,可以尽量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把蛋糕做大,这样更有发展前景。

2、专业委托创业模式

正如很多散户炒股票,由于缺少专业水准和大的资金,往往很难有所收获,所以现在购买股票基金成为一种模式,大家把买了基金,集合众人的资金和专业投资团队的智慧,使得获利相对具有保证性,事实上创业也可以做到这一点,集中几个人的资金和资源,把盘子做大,更容易成功,一些不擅长的领域可以托管和外包给专业机构或者个人完成。当然成立一个创业孵化中心,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创业项目。

3、创业评估和推荐机构

现在的媒体和财经报道,把那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吹捧到很高的层面,但是当你学着这些成功者去做同样项目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邯郸学步不仅不能改变后进者的局面,而且很容易被领先的成功者通过规模优势和品牌、技术优势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而现在大大小小出现的招商加盟网站和机构,仅仅是一个广告站点,各种良莠不齐项目信息,让创业者无从选择,很容易上当受骗。真正站在创业者角度,进行评估的创业服务机构少之又少。

针对以上的各种创业投资问题,上海劲释咨询(jinshizixun.com)作为多年从事市场营销、管理、投资的专业机构,服务世界500强企业,并帮助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获得创业成功,切实为创业投资者着想,提供以下独特的服务,降低你的投资风险,获得更好收益:

1、创业投资个性化评估:

帮助您目前资金、人脉、当地市场、运营能力等做综合分析,盘整资源

2、选择创业投资项目:

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或者缺少有关的信息、技术、市场情况缺少了解,我们可以帮你考察相关项目,做出评估,尽量降低创业风险。

3、专业分析项目

你选择几个目标创业,拿不定主意该做什么时候,我们专业的创业和营销专家,可以帮你作出理性选择,以达到最佳创业成效,

4、创业投资后跟进辅导

在创业和投资过程中,遇到任何管理、营销、市场、招商、人事、法律问题,上海劲释咨询的专家团队给你帮你做到解决方案。

上海劲释咨询正在为国内多家准上市公司提供系统深入的专业指导,提高业绩和品牌知名度,尽快实现上市,如浙江膳博士、海南主健生物、重庆中交科技等。

5、帮助寻找投资和融资方

创业投资的风险篇(7)

关键词:风险投资;IPO;盈余管理;抑价率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1-0075-10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掀起了一阵“PE、VC投资热潮”,诞生仅十个年头的风险投资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根据China Venture金融数据产品CV Source统计,2011年全年风险投资募资完成基金503支,募集规模达494亿美元,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976起,投资总额89.47亿美元,披露私募股权投资(PE)案例404起,投资总额290.15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越2010年达到新的历史高峰,而且也逐渐与发展了近40年的美国风险投资年均300亿-400亿美元的投资额相接近。那么,如此迅速、大规模发展的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有利呢?风险投资能否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能否如人们期望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呢?又该如何引导风险投资良性的发展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研究风险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发展规律方面,研究文献大多以风险投资所投资企业的绩效作为研究对象,通過对比风投参与企业和无风投参与企业的经营业绩、IPO表现、存续期限以及具体到公司治理、董事会席位、公司的投融资安排、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等的差异,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而验证风险投资的作用与功能。

在国外相关研究方面,Megginson和Weiss(1991)首先提出了“核证”说。通過研究1983-1987年美国股市数据,发现VC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率及上市费用比无VC投资的企业显著要低,其原因在于风险投资为建立“声誉资本”,充当了企业合格的“核证”机构,降低了企业IPO過程中的不对称信息,有利于机构投资人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并带来高质量的承销商和审计机构。Barry(1990)提出了“筛选”和“监督”说。通過研究1978年至1987美国股市数据,发现VC投资的企业IPO抑价率较低,VC投资的企业比同期上市的其他企业质量要好。另外,他认为即使在VC加入之前这些企业不一定比其他企业质量好,但在VC加入企业的管理之后,VC的“监督”和“监管”作用会使这些公司的质量得到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帮助。Thomas J.Chemmanur(1999)提出了“增值服务”说。他用实证数据表明VC的加入对于企业的帮助作用是明显的:在IPO中,优秀的VC可以带来一流的承销团队和机构投资者;IPO后企业经营中,通過对企业的监督,使得企业的绩效进一步提高。Gompers(1995)对丰富风险投资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风投不仅可以给所投资的公司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风险投资提供的“增值服务”,如专业化的管理经验等,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战略决策、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源安排等方面。

国内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以我国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不同角度验证了风险投资的作用及规律。张学勇、廖理(2011)发现:外资和混合型风投的IPO抑价率更低,股票市场异常回报率更高;外资投资企业的抑价率更低,股票异常回报率更高,其原因是外资风投策略更谨慎,投后对公司治理安排更合理,导致了更低的抑价率和异常回报率。吴超鹏,吴世农,程雅静,王璐(2012)发现风投加入可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過度投资,还可增加公司的有息负债和外部权益融资,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不足而引起的投资不足问题;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和非国有背景的企业才能显著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同陈详有(2011)以2004-2007年在中小板上市的199家企业为样本,采用琼斯修正模型和回归分析,发现: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相比,有风险投资支持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风险投资对企业上市前粉饰利润起到监督作用。崔远淼(2004)认为风险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融合程度。

本文也遵循以上研究思路,以我国风险投资参与度最高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過分析风投参与对企业表现的影响,来观察风险投资在创业板市场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等方面的作用,其次,通過对不同投资特征的风险投资的影响差异来揭示风投的投资规律。

在创新方面,国内外的文献大多从单个时点或单个方面探讨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并不能全面的认识和探求风投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与规律。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IPO前的盈余管理(或“利润粉饰”),到IPO时抑价率,再到IPO后业绩三个阶段的影响,更全面、系统认识风投的作用,丰富了风投理论研究。同时,对于不同投资特征,如联合投资与否;如投资阶段属于成长期及更早前的投资,还是成熟期的“突击入股”,以及风投主体背景为国有,还是民营,还是外资,通過影响差异揭示风投的投资规律,这将有助于指导风险投资的实践操作。

二、理论假设

本文从两个角度和三个时间维度来探讨风险投资的作用与发展规律。两个角度:一是风险投资在创业板的存在性问题,即风投资存在的经济意义与功能;二是不同投资特征的风险投资的影响的差异。三个时间维度指IPO前、IPO时、IPO后。研究方法采用单变量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和独立样本多变量参数T检验。

(一)风险投资的存在性问题研究

风险投资对企业IPO前的影响有多个方面,如优化治理结构,解决融资问题,监督企业规范化管理等。然而当下创业板市场新股发行下行,多支股票遭遇破发,IPO后业绩大幅变脸,投资者较为关注企业IPO前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即粉饰利润。在当前证券发行制度下,一些企业为尽快实现IPO,倾向于粉饰自己的利润,操作可运作的会计利润空间。而风险投资作为第三方,比较了解企业的真实运作情况,可查看企业的审计报表及参与董事会,可起到监督作用。

由此建立假设1: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程度较低。

企业IPO时的抑价率是IPO研究和风险投资研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抑价率的高低取决于发起人、承销商、风险投资及投资人依掌握的各自信息所进行的市场博弈。发起人期望降低抑价率,更高估值获得更高收益;承销商为了成功发行,获取承销收益,建立声誉,期望提高抑价率,但为了照顾发行人的利益、获取承销收益及建立或维持声誉,又要降低抑价率;而风险投资则起到“核证”和“监督”作用,特别是创业板中高科技企业较多,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严重,企业的真实价值难以体现,因此风险投资的存在有助于降低IPO时的抑价率,用自己的声誉“核证”企业的价值,降低了市场的炒作程度。

由此建立假设2:有风险投资支持的IPO企业抑价率更低。

企业IPO后业绩下降现象引起极大的关注,但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的业绩下降情况是否比其他企业要好。风险投资为了实现所投资对象的价值提升,会积极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如提供融资渠道、加强公司治理、协助招聘高管、供给各类资源(如政府公共关系、知名承销商等中介),这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有更好的长期业绩表现。

由此建立假设3: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后的业绩比没有风险投资要好。

(二)不同投资特征的影响差异研究

1 单一投资与联合投资

联合投资为一家企业获得2家或以上的风险投资的投资事件。风险投资中单一投资和联合投资的差别在于:联合投资有更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从不同的角度甄别“筛选”出优质的企业,通過提供手中不同的资源去帮助企业成长,能更好的发挥“监督”、“核证”、“资源共享”和“增值服务”。

由此建立假设4:联合投资的企业较单一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低,IPO时抑价率低,IPO后业绩更好。

2 投资阶段

投资阶段依据投资的时点可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成长期投资于企业发展的早期,投资的时间较长。其特点是:(1)风险投资并不完全以上市退出为目标,较关注企业的发展,积极提供“增值服务”以实现企业价值提升;(2)对于创业板企业,早期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需求更加迫切。成熟期投资较多为财务性,希望企业尽快上市,回收投资,也即常说的“突击入股”。一般认为,财务性投资不太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很少对所投资企业进行“增值服务”,而且企业在成熟期对融资等方面的需求不如成长期迫切。因此,成长期的投资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企业各方面的表现更加优异。

由此建立假设5:相对于“突击入股”,投资于成长期的企业IPO前盈余低,IPO时抑价率低,IPO后业绩相对较好。

3 风险投资的背景

不同资本背景的风险投资在运作机制和投资历史上存在差异。国有风投一般成立时间较长,实力雄厚,注重长期投资;外资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国际视野,注重自己的“声誉”,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增值服务”;民营机构则机制灵活,获取更多的成熟项目,但急于扩张,对企业的影响较小。

由此建立假设6:相比较民营,国有、外资风险投资参与企业IPO盈余管理低,抑价率低,业绩表现好。

三、数据与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9年10月-2012年7月创业板IPO的335支股票样本。依统计,有来自境内外的228家风险投资参与投资187家企业,共涉及投资事件422次。风险投资各年参与情况如下表1所示。

(二)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选取被解释变量有:样本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ehat)、IPO时首日抑价率(UP)、IPO后年平均每股收益(eps_post)、IPO后收入增长率(rev_post)。

解释变量分别为:风险投资存在与否(PEback)、联合投资虚拟变量(united)、成长期虚拟变量(growth)、国有风投虚拟变量(state)与外资风投虚拟变量(foreign)。

控制变量选取如下指标:

1 公司持股比例变量:前十大股东合计股权比例(T10share)、控制人股权比例(Tshare);

2 发行特征:发行规模对数(Inamount)、中签率(bidratio)、发行时净资产收益率(ROE)、首日换手率(ER)、发行时的资产负债率(DR)

3 承销商声誉(REPU)。我们以IPO前一年承销商所承销所有境内IPO项目家数排序,评选出排在前列25%,认定为高声誉,虚拟变量为1,其他为0。所有变量特征描述如表2所示。

(三)理论模型

为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与多变量检验,前者主要是通過对比分组后企业表现的均值是否有差异;后者则加入控制变量后准确发现影响程度,后者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如下:

1 存在性研究

(1)在IPO前的盈余管理中,我们选用了陈祥有(2010)采用的修正的琼斯方程来计算可操作的利润空间,具体模型如下:

(1)IPO前盈余管理

表4显示创业板市场中风险投资所参与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较低,风险投资参与企业比无风投参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平均下降了0.11,接受假设1。这表明创业板公司IPO前具有粉饰利润(盈余管理)的倾向,风险投资的参与发挥“监督”的作用。对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影响还有:前十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越高,发行时的市盈率、负债率越高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2)IPO时抑价率

表3、表4都表明风险投资所参与企业在IPO首日抑价率显著较低:单变量检验显示有风投参与与无风投参与的企业抑价率均值有极大差异,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有风投参与企业的抑价率平均下降8%,故接受假设2,即风险投资发挥了“核证”作用,降低创业板市场企业对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企业IPO时体现真正的价值,降低了创业板较高的投资炒作。除风险投资参与外,发行规模越小,公司规模越小,信息获取难度较大,投资人要求的抑价率越高;中签率越低,表明二级市场的需求更大,抑价率较高;换手率越高,跟风炒作的人越多和股权越分散,则抑价率会越高。

(3)IPO后业绩

单变量中IPO后业绩中收入增长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每股收益无显著差异;多变量检验显示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IPO后的业绩影响并不显著,拒绝假设3。其可能原因我国风险投资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还没有积累丰富的投资经验,也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投资周期,除了提供给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外,还不能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务”,因此,所投资企业IPO后业绩并没有显著的优异表现。

综合来看,现阶段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起到“监督”、“核证”的作用,降低了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及IPO时抑价率,但“增值服务”作用体现不明显,所投资企业IPO后业绩表现没有显著的影响。然整体上看,风险投资抑制了投资泡沫,降低了不对称信息和成本,有助于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解决企业在发展過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体现了我国风险投资在现阶段存在的意义。

2 不同投资特征的影响差异

表5、表6分别为针对不同投资特征风投影响差异建立的假设4、5、6的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及模型4-1至6-4的多变量检验结果,结论基本一致。

依据以上结果,有如下分析:

(1)单一投资与联合投资

在所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中,117家企业为联合投资,60家企业为单一投资。表5、6结果显示:尽管IPO前盈余管理影响差别不显著,但联合投资的企业IPO时抑价率与IPO后业绩表现要显著优于单一投资企业。表6表明,联合投资的企业较单一投资抑价率平均低17个百分点,每股收益平均高了14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率平均高出12个百分点。通過对比联合投资和单一投资的散点图和拟合线,发现差异非常显著,如图1为联合投资与单一投资在IPO时抑价率的拟合线的对比,差异很大,故接受假设4。联合投资较单一投资,可更好的发挥“增值服务”、“资源供给”、“筛选”与“核证”的作用,更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2)成长期与成熟期

在所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中,133家在成长期获得投资,54家企业在成熟期获得投资。表5、表6表明:相比较成熟期的“突击入股”财务性投资,成长期或更早期的风险投资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要低,抑价率显著更低,IPO后业绩显著良好;成长期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平均低0.03,抑价率平均低29%,收入增长率高11%。在通過对比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散点图对比中发现,拟合线差异很大,见下图2,故接受假设5。这说明风险投资在企业成长阶段或更早期,及很长一段时间对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深入了解企业,降低盈余管理的倾向,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和壮大,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如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使企业未来发展更加优异、稳健。因此,成长期的投资有利于企业发展与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而“突击入股”式的投资对企业发展和市场建设帮助不大。

(3)风险投资背景影响差异

在228家风险投资参与的187家企业中,10家企业获得外资背景风投的投资,35家获得国有风投的投资,其他为混合或民营风投投资。结果显示,不同背景风投对企业影响差异并不显著,拒绝假设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创业板市场外资风投比例偏低,仅10例;其他投资大多数为联合投资,包含几种背景在内,且很多风投背景发生了变化,如达晨、深创投等风投原是国有背景,后来又定义为民营背景,难以清晰的分辨,因此,不同背景风投在创业板市场中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开闸到2012年7月,共发行335支股票,其中187家企业受到228家风险投资参与。通過收集IPO企业近几年的各类财务与经营数据,我们分别考察了IPO前中后三个时间段风险投资参与是否对所投资的创业板企业有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风险投资起到了“监督”作用,降低了企业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发挥“核证”作用,将企业的信息真实传递给投资者,降低IPO时的抑价率;然而现阶段,由于我国风投机构还处在快速扩展期,不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完整的投资周期,在“筛选”企业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方面做的还不够,所投资企业在IPO后业绩没有特别优异的表现。

本文还深入挖掘187家风险投资所投资的企业的数据,探寻不同投资特征风投的影响差异。联合投资的企业抑价率低,IPO后业绩更加出色,体现了联合投资所带来的“筛选”、“资源共享”和“增值服务”优势;投资于企业创立早期,相比较成熟期的“突击入股”式的财务性投资,有利于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抑价率低,IPO后业绩更加出色,创业板市场更加欢迎的是投资于中早期的风险投资,而不是搞“突击入股”的风险投资。鉴于风险投资背景中外资比例太低,其他混合投资居多,身份认定不清晰,不同背景风投对企业影响还没有显著的差异。

鉴于以上的分析研究,风险投资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风险投资应加大对企业中早期阶段的扶持与帮助,有助于满足企业早期阶段的融资需求,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同时,提供公司发展早期的“增值服务”或许取得更好的边际效益,而单纯的财务性的“突击入股”式投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帮助不大,对创业板的良性发展建设帮助不大,其发展模式也是难以持续的。

第二,风险投资除了关注企业IPO前的业绩,还应积极关注IPO后业绩表现,可通過继续持有所投资企业的股票而获益,如需要回笼投资资金,也要在公司治理、融资支持等方面支持企业的发展,这些都关系到风投“声誉”的建立。所投资企业业绩的改善不仅需要风险投资发挥“核证”、“监督”和“筛选”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增强企业的实力,将企业带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