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游牧文化的概念

游牧文化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2 16:18:12

游牧文化的概念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1)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

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2)

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去伪存真的过程。倘若,你发现所信仰的真理存在瑕疵,那么所谓建立在之上的价值体系也会动摇。我想,用这种感觉来形容王明珂所著的《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一书带给我的启示,尚不能淋漓尽致。

王明珂近年来一直关注“华夏边缘”的文明形态,希望用民族学、人类学关于边缘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一直被正统文明所忽视的文明形式。此书被视为“华夏边缘”文明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作为延续,王明珂教授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北方草原之上。

就内容而言,书中首先从民族学的角度对游牧经济社会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王明珂认为,游牧社会是人类利用边缘,不稳定资源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体系,这样的体系依赖于稳定生态体系――农耕生态的互动,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游牧文明才会对农耕文明产生影响。其后,文章就游牧经济和游牧社会进行了多角度描述,这些角度涵盖了自然环境、畜产种类及其动物性、畜产构成、游牧的移动模式,游牧的社会组织和分工结构,虽然多是借用了西方学者对现在游牧社会的研究成果,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游牧社会也大有裨益。以此为理论框架,王明珂认为,汉帝国周边匈奴、羌及鲜卑与乌桓游牧人群,其游牧及汉帝国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三种社会经济模式:蒙古草原是向中原王朝获得资源,由于要对抗中原王朝强大的实力,因此容易结成统一的帝国;东北林牧部落,一方面通过狩猎获得资源,由于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林牧部落有向蒙古草原及中原获得资源的趋向,对于他们来说蒙古草原及中原代表较多的资源,故与周边进行贸易,政治上形成较为零散的部落;河西的羌族利用河谷基本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因此最大的竞争是各个河谷的竞争,因此内部竞争更胜于向中原王朝掠夺资源。最后的总结当中,一方面通过“炎黄子孙”的例子说明中华文明中早已融入了游牧文明的成分,另一方面提出了历史的真相表象概念,之处治史应从表现中溯源真相,大胆突破学科之间的边界。

书中的独到见解,在于王明珂作为人类学者来研究历史,不落窠臼,突破了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囹圄,用社会学的有关知识体系研究历史。书中关于汉帝国与匈奴、西羌、鲜卑和乌桓的史实关系,实际是论证作者观点的实例,从而启发我们对于历史上不同时期周边民族生存状况与中原王朝关系的重新思考。首先,作者认为,西汉民族周边的游牧部落对于魏晋南北朝乃至今后中国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以”炎黄子孙“为例,汉晋时期炎帝并不是人们普遍攀附的英雄祖先,而是魏晋的北族为了区分皇帝之裔,后来华夏普遍接受了“炎黄子孙”的记忆,表示华夏民族中存在华夏域外的族群。其次,作者借用巴菲尔德的观点,认为游牧民族国家存在历史循环论,即中原产生强大的政权后,草原也会组织成强大的政权形式与之对抗,反之,中原崩溃则草原解体。

关于历史真相和历史表象的辩证,是王明珂在此书中提出的认识历史社会更高层次的问题。他在文中指出,“北方游牧世界与中原世界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历史本项的产物――这个历史本相便是华夏的北方资源界限或边界,围绕其发生的历史事件,皆是其表象而已。”这种说法与布罗代尔提出的“三段时间”概念不谋而合。由此概念抛砖引玉,王明珂教授提出了两点令学界深思的意见。首先,书中指出,“在个人群体追求安定,有保障的生存动机的行动抉择下,或许跨边界,违逆现实本相的事件发生,但不为历史所记载。”换而言之,当我们仅仅以史料论历史,经过编辑筛选的史料已经隐去了不符合编纂者意愿的史实。这一点指出了当今历史研究特别是民族史研究的局限。仅以史料和文物材料考证历史,获取历史的表象,依然存在弊端。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历史研究已经向“三重证据法”过渡,注重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以及民族学田野调查之间的互释与互证。就研究方法而论,作者认为,“被凹凸镜所扭曲的历史本相,也需移动这个凹凸镜,突破各学科的边界。各自为政的学科研究越来越成为无源之水、行将枯竭。”而王明珂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器物、自然环境、现实风俗、学科理论,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他的现实关怀,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从事的事业的反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的研究是跨界的,是具有明晰的自觉意识的,而这一自觉性于人文学科而言无疑是最难能可贵的。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3)

生态是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但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生态建设既是经济概念、经济行为,也是社会概念、社会行为,又是文化概念、文化行为,生态即产业,生态即经济,生态即发展,生态即文明。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资源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1044种,分属84科399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被子植物74科38属1020种。按乔、灌、草分,乔木48种,灌木145种,草本851种;按用途分,有饲用植物、药用植物、农药植物、纤维植物、观赏植物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有苁蓉、桃儿七、蒙古扁桃、裸果木等。肃南森林资源丰富,祁连山北麓70%的水源涵养林在肃南境内,林业用地53.8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1%;水系发达,分布有冰川964处,总面积408km2,占全省冰川面积的20.7%,冰储量达151亿m3,以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为主的三大水系横贯全境,有大小河流45条,年出境水流量43.1亿m3,堪称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塔”。 2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我们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为了增加农畜产品收入,在牧业下山,农业上山的影响下,大量开山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为了发展工业经济,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砍伐林木,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这样的发展,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3实施“生态立县”的意义 实施生态立县、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行动,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全新发展战略,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对主要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无论从发展规律、发展阶段来认识,还是从发展优势、发展轨迹来分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4.1具有良好的县情基础。肃南地域辽阔,地阜物丰,森林、草场资源、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有着建设生态县的良好条件。 4.2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自生态立县战略提出以来,全县各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成立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编制生态治理规划,积极推进各项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开发整治力度,治理环境污染,推进清洁生产。加快生态保护建设,稳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公益林管护、退牧还草、黑河流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日元贷款风沙区综合治理、易地搬迁、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有效保护。 4.3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02亿元,人均GDP达到19286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1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1.7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68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63元。 4.4具有良好的认知基础。全县上下对保护生态已形成共识,上至领导,下至百姓,都认为生态保护建设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必然举措。 5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思路及措施 5.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生态氛围 广泛深入地开展新肃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我做起,从每家企业做起,大力开展节电、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使生态立县战略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眼、耳、脑、心,进而提高自觉步入意识,形成共同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5.2制定生态规划,确保顺利实施 根据肃南县情,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和乡镇、部门详细规划,既与全市规划相衔接,又要切合肃南实际,有所创新,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5.3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突出生态经济发展的主心骨 一要融入生态理念,打造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集群。引导企业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逐步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二要抓好优势资源开发,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即:以黑河干流和陶莱河、东大河、西营河、隆畅河为依托,加快水能资源开发,打造能源基地;以钨、钼、铁、铜、煤等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为重点,打造矿产品基地;以优质高山细毛羊和马鹿驯养为依托,打造绿色畜产品基地。三要培育支柱产业,建设若干个工业小区,形成生态产业集群。四要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全面提升工业素质。 5.4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培育生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必须把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打牢农牧业发展基础,围绕主导产业多元化、多元产业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农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和特种畜禽养殖基地。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5.5加快发展生态林业,唱好生态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确立生态型林业工作思路,推进以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种苗基地、矿山复绿、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根据生态功能区划,以村、镇为重点,以道路、河渠、荒山(滩)、农田网络为主攻方向,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生态林业区。#p#分页标题#e# 5.6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提高生态经济发展的知名度 建设旅游休闲基地,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在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中积极引入生态概念。立足优势资源,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扶持,吸引全国文化产业企业到肃南投资兴业,发掘历史文化积淀造新景。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将肃南旅游由过境游变成目的游。 5.7加快发展生态城镇,增强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县城要围绕生态特色城镇的定位,按照“以人为本”、“山水一体、文化为魂”的构思,着眼于建设“最宜人居的绿洲山城、风情浓郁的裕固艺苑”,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山水生态县城。 5.8加快创建生态村镇,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村镇建设标准要求,抓示范,树典型,大力开展各级生态村镇建设活动。 5.9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经济发展的渗透力 充分挖掘裕固族文化、宗教文化、森林文化、山水文化、牧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生态文化设施,发展一批生态文化产业,创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生态内涵的文化精品,开发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生态文化品牌。让文化与旅游相互兼容,相得益彰,把肃南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总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要求高,任务重,关系到肃南县今后发展的总体取向,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作用,广泛调动干部群众投身到生态立县战略和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实践中来,为构建和谐肃南,生态肃南而努力奋斗。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相关概念

广谱分析

可持续发展被称为今后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所提倡的科学的发展观、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仅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广谱哲学的视角做一初步的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价值观

从广谱价值论上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属于哲学价值论(而非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论)的范畴。因为:第一,自然界本身无所谓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进一步讲,自然界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对自然界本身无任何利害关系。只是到了近代和当代,人类的行为和活动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和平衡,反过来,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胁和困难,人类才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二,作为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广义的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在这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客体是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用是个评价体系,它要综合地评价上述客体对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影响。

第三,哲学上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广义供求关系。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生态学上的供求关系(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草场草量等)决定生态是否平衡,旅游系统的供求关系(环境容量(广义供)与旅游人数(广义求)的关系)决定旅游开发的限度等等。

第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基础是公平性原则,既是本代人的公平(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又是代际间的公平(要使世世代代能满足基本的需求条件)。

上述四条表明,可持续发展观的确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

旅游环境

旅游人数

门票收入

S1

S2

S3

+

+

+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发展

协调是指系统诸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制约机制而达到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因而是个整体的概念。

在图1的简化旅游系统中(图中“+”表示正相关),若在旅游环境的允许容量(单位面积上允许的游客人数)范围内,游客越多,门票收入就越多。如果门票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旅游环境(含工作人员的工资、旅游设施等),则环境好了,游客会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反之,若不顾环境的允许容量,一味追求游客数量,则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反过来导致旅游人数的减少,等等。

这里环境允许容量与游客人数有个最优的比例关系。一般地说,协调的概念往往要考虑比例关系,例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考虑农、轻、重的比例关系,高校的协调发展,要考虑教师、学生、图书馆藏量等的比例,等等。

比例关系背后的实质是资源的最优匹配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它反映的是广义的供求平衡关系。也就是说,供求平衡关系(规律)客观上决定资源的合理匹配。

例如,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商品的供求平衡。若有若干个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的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要达到平衡,即 (总供给)= (总需求)。这时,许多买者和卖者的行为会自发地把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格。

上面旅游系统(图1)的协调发展是环境允许容量与旅游人数的平衡。环境允许容量是广义的供给 ,旅游者对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广义的需求,只有供求平衡了,旅游资源不被破坏,才有可持续问题。

牧场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草场容量(可以用单位面积上允许放牧的牲畜头数表征)与实际放牧牲畜头数的平衡。草场容量是广义的供,牲畜对草场是广义的求。当供草量与需草量平衡时,才有牧场供给、牲畜需求、牧民收入的协调发展。当需草量超过供草量时,则发生“牧场悖论”:即每个牧民都无限制地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导致牧场资源枯竭,灾难最后落到每个牧民头上。

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肉食动物、草食动物、生态系统内的草量的供求平衡。这种平衡的破坏,就导致生态系统的危机。 三、协调发展中的两类等价关系

从数量关系上看,供求平衡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的相等,而相等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条件,因此,供求平衡是个等价关系。我们上面举的例子: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牧场系统、生态系统,它们的协调发展都遵循供求平衡规律。因此,它们是由等价关系联结起来的等价类,称为协调子系统。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的供求状况往往在平衡附近上下波动。如果这种波动没有大的涨落,称为准协调子系统。

更复杂的供求关系是社会系统,这里的供给与需求都是复杂的。例如有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身份需求、地位需求、美的需求等等。相应的广义的资源(学校、学历、官位、审美对象等)就是供给。这类复杂供求关系,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们难以用数量关系刻划,因而无法定义数量关系意义上的供求平衡。这种情况下,社会需要“公平”才能使所有的人得到全面发展。所谓“社会公平”就是对社会的广义资源(如升学、就业、职称、职务等等),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分配权和竞争权。这里“社会公平”也是一种等价关系,它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使所有的公民成为一个等价类内的成员。它是按区域组成的等价类。

“社会公平”是一系列公平的、广义游戏规则的总和。在这些游戏规则范围内,社会不会发生大的动荡,因此,它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上所述,按照供求平衡法则,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及其复合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它们组成协调或准协调子系统。按照“社会公平”的法则,社会也划分成不同的等价类。因此,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这些等价类组成的复合结构的发展。我们把这种复合结构统称为协调结构。

四、可持续发展是协调结构的自等价运动

我们上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也定义了协调结构的概念,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自然与社会协调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什么是“协调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是协调的,将来也一直协调下去,就叫可持续了。这是按时间之矢展开的等价关系,广谱哲学称为自等价关系。所谓自等价关系,就是在任何时段内,自己和自己等价。这里的“自己”就是协调结构。因此,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自然与社会协调结构的自等价运动。这是到此为止我们得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准确的定义。

例如,设K是某一协调结构(可以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教育系统等)的比例关系,若在很长的时段内(例如从一个世纪过渡到另一个世纪),这个比例关系不变,K=K´,这就是一个自等价运动。又如,设(A,≤)是个偏序结构,它可以代表某个管理系统、政治体制等,若在很长的时段内,这个偏序结构不变(当然允许管理人员等等的变化),即(A,≤)≌(A´,≤´),这是偏序结构的自同构,它也是一个自等价运动。我们通常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典型的偏序结构的自同构运动。

显然,不能认为这种自等价运动可以自发地进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充满斗争的过程。无论是生态系统、牧场系统的供求平衡,还是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的供求平衡都是理想状态,至于要实现社会公平,则更是充满了斗争和曲折。

因此,要保证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结构及其自等价运动,必须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和约束,也需要对这些手段本身进行改革(例如,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第一要重心放低,使基层管理系统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主体;第二要民主参政议政),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的逼近和实现。具体分析要用到广谱哲学的价值场网的调控理论。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任务,兹不赘述。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陶承德主编:《可持续发展论》,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2] 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 张玉祥:广谱价值论基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 高新亚:浅谈广谱哲学的类变思想,《高校社会科学论丛》,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5] 周锦安:略论广谱哲学对离散数学的新视角,《社科论丛》,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

Broadspectrum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nd its values, coordination view and development view, and two relations of equivalent in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are revealed——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and social justice, and in the end,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given which is a self equivalent movement of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of nature and society.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5)

关键词:生态理念;蒙古族;场地精神

1引言

园林景观中的场地是表达艺术效果的重要框架结构,其特定的布局和建造形式代表着不同园林艺术形式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有助于观赏者解读其中承载的场地精神。西蒙兹曾在《景观设计学》一书中提到,当下是听从时间表严密计划和服从权威的时代,培养场地感情这样一个重要的方面却往往被忽视[1]。由于古老的蒙古族一直在大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场地具有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在蒙古族文化中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成为蒙古族特有的场地精神。现代设计师通过蒙古族特色建筑物、建造技巧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符合精神表达的场地,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本文对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中场地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读,为丰富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的场地精神内涵

2.1场地精神的影响因素

1.1.1蒙古族游牧文化与场地精神

游牧文化主要是指由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在草原地理环境、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居住于欧亚草原中部——蒙古高原的蒙古游牧民族,是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

游牧文化的产生当然离不开游牧生活的基础,游牧生活中临时性居住、流动性迁徙等特性对于蒙古族来讲,亦是一种“行”的游牧文化。“行”是一种运动状态,它富有生命力,造就了蒙古族游牧文化鲜活的形象,并与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产生动态联系,生活的一切都是草原赋予的,而草原上的人们又一直在保护着草原,具有一种亦此亦彼、融合共存的联系方式。蒙古族游牧文化在蒙古族与大自然相互交流、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产生。“共生”、“和谐”的生态意识成为蒙古族游牧文化与美丽故土的结合点。

2.2蒙古族地域特色与场地精神

著名的蒙古学学者陶克涛说:“历史证明:自然环境或地理因素与游牧人的社会发展之间始终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相维系着[2]。”

在欧亚草原地区的蒙古族,生活在海拔较高、远离海洋的环境中,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天严寒。按照和辻哲郎《风土》一书中所述,这里属沙漠型风土,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特性为注重实际、意志坚定[3]。这是生态规律的支配作用和生态条件的制约作用在古代蒙古族人观念和性格上的反映。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进而形成了自然与游牧社会中蒙古族地域特色的那条无形的纽带——生态意识。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意识具有很突出的实践特点和经验价值[4]。他们尊重自然规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场地,是“和谐”生态意识的具体体现。而园林景观的场地建设是直接与自然对话的活动,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延续着这种意识,并将它注入其独特的场地精神。

2.3蒙古族宗教文化与场地精神

萨满教是蒙古族固有的原始宗教,其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论,它把万物都看成有生命、有活力、有灵魂、有神性的,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皆有神灵主宰。灵魂活力内涵于万物之中,给予万物以生机和灵性,并使之具有超自然的属性。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和发展过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独特内容的宗教世界观。

蒙古族先民的崇敬自然观启示人们,大自然不是人类的敌人,不是可以被人类无休止地索取的对象,而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朋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园林景观就具有这一根本属性,将特色园林景观的场地精神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关系提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抽象空间形态的营建,还是具体场地的设计,都应富于人们的关爱,让其如生命体一样地有机生长。

2.4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中的场地精神与表达

人与自然和谐,使蒙古先民成为了人类最早的生态伦理实践者和环境保护志愿者,展现了蒙古人以自然生命为核心的生存理想和高度生态化的人文精神,是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的场地精神。

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的场地是“人与自然和谐”表达的载体,而“人与自然和谐”让特色园林景观的场地表达得到质的深化,场地内在的蒙古族文化会让看似普通的造园作品得到新的表达。这种关系让我们看到蒙古族文化在特色园林景观中存在的本质。因为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是用心感悟自然,所以这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将造园师和观赏者超时空地联系在一起,也让蒙古族有了自我内心与现实之间的交流。

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中的场地精神在园林中场地的表达,采用蒙古族特有的形式与空间观念。素材形成整体布局,即形式骨骼,也创造了相应的空间。形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依据,是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抽象的空间,则是人类只能感知和无法深入认识的事物。场地设计就应抓住人类感知的这个特点:形式本身以易于解读的方式存在,而抽象的空间成为人们静思人生与感悟世界的物质素材和精神寄托。

3人与自然和谐引导的设计

蒙古族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既是融合的,也是发展的,为内蒙古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指明了方向,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场地精神设计理念在蒙古族地域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3.1项目设计概况

项目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新华东街北侧,用地南北长372m,东西宽324m,包含大剧院、博物馆、停车场3个部分。博物馆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建成后将跻身国内省级一流大博物馆行列(图1)。

图1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及博物馆全貌

3.2场地布局

场馆性质决定了建筑外环境的功能作用。博物馆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突出反映草原蒙古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正在这种背景下,场地设计采用体现内蒙古特色和风情的天然原材料——这就是草原“再生”的概念,大量的草原乡土植物被应用,不但有助于提高成活率,还可以以这种方式建立简易的草原生态环境;“再生”就意味着循环利用,是蒙古族人与自认和谐生态意识的一种,表达了蒙古族文化中与自然相处的独特方式,营造出主体的景观环境,这也正是蒙古族出于自身生活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景观。

通过设计来表现一种对蒙古族文化的表象大环境的超越和对内涵的深沉思考。场地不再只是表达景观的效果,更多地是表达设计者造景的思维,这种思维理念让使用者在场地中感受到的是景色背后深藏的含义而产生超脱表象的思考。以表象感悟内涵成为场地设计的宗旨。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设计宗旨也正是通过蒙古族文化在园林景观中运用达到从量到质的改变。

3.3空间布局

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及博物馆外环境直观表达的空间布局上同样也实践着这种从有形向无形的过渡。刚进入场地时,面对的只是一条蜿蜒曲折通向远处一个大的圆形巨窗,不管是形式还是材质都十分朴实,场地中有几十根柱子,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不同角度的观看方向,围合出不同空间,人们从不同的停留点可以感受到围合的内聚空间和水面开敞空间之间不断的变换和过渡。有形的空间让人类心中无形的心理感受和意味解读也跟着此起彼伏。这些感受与蒙古族文化带给人的心灵震撼保持一致,空间上升到一种程度是通过心去感悟,而非单靠眼观。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6)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青海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1.乡土性。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参与性。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农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休闲性。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农庄)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自然性。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随着海拔的攀升,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藏、羌,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农牧生活悠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黄河谷地的小杂果,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关注四大主体(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的利益诉求,发挥四者的力量,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社区收益,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见图1)。

(二)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见表1)。

(三)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环城休憩游产品。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村庄古镇游产品。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见表2),“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前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强化功能区分,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努力节约,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不能独具一格,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州、地)有代表性的村庄,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进行体制创新探索,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依托高新技术,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

4.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

游牧文化的概念篇(7)

关 键 词:旅游规划;民族特色;休闲乡镇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sign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national element into the planning design. To avoid the destruction of earth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avoid the waste of land re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the " home to enrich the people" theme, the herdsman settlemen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and herdsmen living combination.

Key words:Tourism plann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Leisure Village

引言

那拉提镇阿拉善村定居兴牧、安居富民项目是伊犁州、新源县两级党委政府以及扬州援疆指挥部确定的年度重点项目,是新疆富民兴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前期,在地方政府与当地工作小组的配合下我院规划项目组做了相关的调研与前期工作。

一、基本概况

那拉提镇位于新疆伊犁自治州新源县美丽的伊犁河谷东端,北至奎屯市,南到阿克苏,东抵库尔勒,西达霍尔果斯口岸,是南北疆的交通要道。距伊宁市250公里,距新源县城80公里,217、218国道纵横全境,素有伊犁“东大门”之称。辖区内有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那拉提景区,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那拉提镇阿拉善村牧民定居点规划总占地约600亩,其中300亩住宅区用于安置,100户牧民,同时配套相关生产畜牧区,50亩用于文化招商。

二、规划原则

以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与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指导思想。确立以下五大规划原则,即:

1、与富民安居、富民兴牧相匹配的原则

2、与弘扬哈萨克民族文化相匹配的原则

3、与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相匹配的原则

4、与5A级那拉提风景区功能组合相匹配的原则

5、与伊犁河谷草原风光相匹配的原则

三、规划布局

哈萨克族牧民主要居住在圆柱形穹顶的毡房内,饮食习惯与畜牧业紧密联系。多生活在山区、戈壁与高原地区。服饰具有浓郁的高原草原畜牧生活特征。

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1 布局结构——马背上的弯弓

不论男女老少都擅长骑马,赛马、叼羊等游牧娱乐也大都和马相关,借助坐骑的奔跑速度,显示他们争强好胜的精神面貌,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规划的主要空间节点以抽象的天马星座为设计符号进行布置,通过形似张开弯弓的路网骨架将各功能区联系在一起。

2 重要节点——毡房

毡房的设计富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用五颜六色的毛线织成的,花纹美丽大方,使毡房显得“富丽堂皇”。吊在门上的毡子也用彩色的绒线,绣出各种鲜艳夺目的图案,显得大方,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规划汲取“毡房”这一最具哈族特色的代表元素,提取圆的符号,与规划的公共空间相融合。在规划主要的空间节点上均以“圆”为设计主题,或现代功能的毡房,或圆形草地广场,有序重复,突显哈族特色。

3居住组团模式——雪花

规划以六种居住户型为基本单元,围绕一个圆形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雪花”状的居住组团布局模式。不同的户型选择形成相同的空间围合形态,求同存异,也反映了那拉提草原冬季多雪的地方特点,如下图图1所示。

图1鸟瞰效果图

四、规划特色

1民族特色与设计手法的融合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哈萨克民族风格和地方的传统建筑符号, 融入现代建筑的理念。实现保留民族符号的总体村庄建筑风格。

设计构思以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为出发点,将民族元素融入到规划设计之中。利用更具地方特色的空间形态进行组织布局,打破方格网、行列式的单一形式。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区群落。

2牧民安居与旅游经济的融合

贯彻“安居富民”主题,在牧民定居的同时,结合社会经济效益,将当地旅游产业与牧民安居相结合,做到共享市政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从实处提升牧民生活居住品质,使牧民能够参与到旅游服务产业中去,从产业层面为牧民致富提供途径。

3各种规划情况分析

优势分析

(1) 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具备资源多样化的集聚优势。

(2) 区位条件较好,处于高密度的旅游资源组合枢纽点位置。

(3) 那拉提机场提升了交通通行条件,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客源范围。

(4)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刚刚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

劣势分析

(1) 机场的通行能力有限,有明显的季节性。

(2) 远离主要旅游目标市场,近城市场旅游消费能力限制,影响旅游市场的需要。

(3)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作为国家5A风景旅游区,只是在全疆范围进行宣传,外界知道的很少,宣传力度不足。

机遇分析

(1) 国家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十年援疆”工作已经在展开。

(2) 全疆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上升期,自治区和自治州对发展旅游业足够重视并提供政策扶持,新疆正出现旅游热的市场趋势。

威胁分析

(1) 同质资源地域间竞争。

(2) 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旅游配套设施不足。

(3) 旅游发展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新技术理念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要求。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发展政策。坐落于伊犁河谷的阿拉善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村庄建设、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本次规划的重要考量。规划开发一系列以绿色农业观光和餐饮游乐为主题的近郊旅游休闲项目,并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发展集观光、餐饮、游乐、体验、住宿等为一体的农家乐服务,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突出当地的品牌效应。

我们提出了四节的技术理念: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同时对应新能源、循环用水、新材料、合理规划四个相应策略。

(1)节能。利用新疆地区日照长、风速大的特点,结合建筑,将太阳能及风力技术作为能源辅助。住宅及生产棚圈设沼气池进行资源再生利用。

(2)节水。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中水循环利用体系。

(3)节材。采用新型材料,如LED照明、新型多孔市政管、绿色建材等。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及能源浪费。

(4)节地。合理的规划布局,确立适宜的功能分区与道路体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四、结束语

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形象和灵魂,是区域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丰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就需要在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法和多样的方式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村庄规划建设有机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地区的特色文化。 让阿拉善村旅游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打造休闲乡镇,效果显著。效果图如下图图1、图2所示。

图1 现状建成示意图 图2 现状建成示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