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理财投资比例

理财投资比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17 17:34:16

理财投资比例

理财投资比例篇(1)

一、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项目投入比例

(一)粮食主产区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省(自治区),中央财政资金75%以上(含本数,下同)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5%以下(不含本数,下同)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二)非粮食主产区

1.***6市,中央财政资金5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50%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2.**3省,中央财政资金7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30%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3.**2省,中央财政资金75%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5%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4.***10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财政资金8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0%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

(三)其他地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中央财政资金85%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15%以下用于产业化经营项目;广东省农垦总局中央财政资金100%用于土地治理项目。

二、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

(一)分省配套比例

1.***6市为1:2。

2.***5省为1:1。

3.***2省(市)为1:0.6。

4.***13省(自治区)为1:0.5。

5.****7省(自治区)为1:0.4。

6.***自治区为1:0.3。

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以及广东省农垦总局,中央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项目团、场和群众筹集的现金、以物折资和投劳折资)配套比例为1:0.5。

(二)地方财政分级配套比例

1.天津、青岛、宁波3市,市本级总体上承担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60%以上,县(市、区)级承担40%以下。

2.大连、上海、山东、福建4省(市),省(市)本级总体上承担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70%以上,地(市)、县(市、区)级承担30%以下。

3.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总体上承担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80%以上,地(市、州、盟)、县(市、区、旗)级承担20%以下。

4.地(市、州、盟)、县(市、区、旗)级财政配套资金具体分担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财政困难县不承担财政资金配套任务,由此减少的配套资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财政承担。

三、中央财政资金无偿、有偿投入比例

(一)土地治理项目100%无偿投入。其中用于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以及苗圃建设等经营性措施的补贴限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5%;确需超过5%的,须报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同意。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偿、有偿资金的投入比例按照项目类型及项目申报、实施主体分别确定:

1.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以及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并实施的产业化经营项目100%无偿投入。

2.其他农产品加工项目和流通设施建设项目无偿、有偿投入比例调整为30:70。

对于无偿、有偿投入相结合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其无偿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农产品加工项目基地设施、动植物防疫检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以及其他公益性设施建设投入补助等。对有偿资金的管理,按照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办法》(财发[*8]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比例

理财投资比例篇(2)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基本特点。

1.投入总量呈不断增长态势,近几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步上升。从1978-2000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2085亿,财政教育投入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有资料表明,从1998-2002年教育经费占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已经连续5年比上年增加一个百分点,2002年财政教育投入的总量达到2640亿,这表明国家充分重视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中,教育愈加重要的作用。

2.近几年我国教育投入供给正在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的格局。有数据表明1994年以前我国社会捐集资办学及学杂费等教育投入仅占全部教育投入的15%以下,到1998年这比例达到35.95%,到2000年这一比例高达38.43%.这表明一个多渠道供给的局面正在形成,这一变化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方位增长的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3.财政教育分配结构,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随公共财政理念的确立,财政教育投入的分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对于旨在增加个人收入的教育,如普通高校,中专以及提高劳动技能的各种岗前培训、轮训等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作了相应的部分退出;中、小学等则作为纯公共产品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在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近年先后投入200多亿帮助贫困地区加快普及义务教育。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教育状况。《1》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我国教育经费的现状分析。

1.从教育经费总量的角度分析。从全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1994年为3.18%,1995年为3.21%,1996年为3.33%,1997年为3.4%,1998年为3.76%,1999年为4.09%,2000年为4.31%,2001年为4.83%,2002年为5.35%,教育经费总量达到了5480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1994年为2.49%,1995年为2.51%,1996年为2.46%,1997年为2.50%,1998年为2.59%,1999年为2.79%,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9%,2002年为3.41%,2002年比1997年提高了0.91个百分点,达到了3114亿元,是自1989年对此项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我国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支持程度。

2.从教育经费来源的角度分析。全国教育经费中的大部分一直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如2001年为65.9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主体为预算内教育经费,2001年为55.68%,且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略快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如2001年与2000年相比,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的100.5%,这说明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仍然以政府为主体,以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与非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基本持平。

3.从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总数的比例1998年为20.89%,1999年为23.43%,上升了2.54个百分点,而小学则从1998年的31.43%下降为1999年的30.87%,反映出教育经费进一步流向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998年为21.97%,1999年为23.98%,增长了2.01个百分点;小学则由1998年的33.20%下降到1999年的32.60%,表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上的变化和支持力度。

4.从在校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1995年为121.51%,1996年为122.58%,1997年为128.99%,1998年为187.50%,1999年为190.01%;小学1995年至1999年分别为9.74%,9.82%,9.74%,9.90%,10.63%.反映出我国不同时期平均每个学生占有的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小学的十几倍,尤其在1999年达到了将近19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我国对不同教育提供主体的教育经费的支持力度不同。二是分布在不同教育层次上的学生人数不同,越低教育层次上的学生人数越多。三是提供高等教育产品与小学教育产品相比本身需要的成本要大许多。《2》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绩:

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自1998年起,连续5年,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大部分省市也比照中央的做法提高了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走出了低谷,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1年的3.19%.2001年全国财政性预算内教育拨款2085.68亿元,比1995年1193.8亿元增长了0.75倍。

2.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实现“两基”县数已达2573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所辖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6%,全国青壮年文盲由1990年的6171万下降到3000万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不断优化。2001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464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96万人,分别比1995年的92.59万人和91.38万人增长了183%和114%.18-22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2%上升到2001年的13.3%.另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迈出关键性步伐。

4.民办学校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01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在校生923万人,民办学校已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等各个层次。

5.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明显加快的态势: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大力应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校校通工程”的推进,都反映着我国教育技术正在疾步追赶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浪潮。《3》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1.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1%,欠发达国家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84%.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

2.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表现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由政府承担其主要投资义务,政府财政的公共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的比重达到80-90%.相比之下,我国财政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比例显然太低。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于政府与民间的分担比例平均为39:61,虽然其民间投资的分担比例较高,但在民间资金来源中,由于社会捐赠和高等学校的产品销售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负担并不重。如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个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为24%.相比来看,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于政府与民间的分担比例为51:49.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个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6%.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国际上一般的认可标准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54:46;中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60:40;小学初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70:30.从我国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来看,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的公用经费投入比例都相对偏低,尤其是中小学的公用经费投入比例更低。2002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60:40;普通中学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89.2:10.8,小学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例为92.6:7.4.

3.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4》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不同阶段教育实行无差别的财政政策,教育财力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98世界发展指标》的统计,1995年低收入国家三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之比为1:2.7:12.8,中等收入国家为1:1.2:2.9,高收入国家为1:1.5:2.2,世界平均水平为1:2.7:3.0.与此相反,长期以来我国却对初中高三级教育实行无差别的财政支出政策,以2000年为例,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初中高三级教育间的配置比例为33.15%:38.65%:21.99%,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之比为1:1.74:14.65,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展趋势存在明显的差距。

2.国家财政缺乏必要的教育平衡机制,地区间教育发展失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由于在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并未在划分政府间教育事权职责的基础上相应建立规范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财政缺乏必要的教育平衡能力与协调机制,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更显突出。从分地区的教育总投入来看,1996年教育经费支出东中西部之比为1:0.54:0.33,2000年扩大为1:0.47:0.30;从分地区人均教育投入水平来看,1995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入分别为209.3元、130.1元、118.2元,比值为1:0.62:0.56,2000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入为421.5元、230.5元、220.7元,比值扩大为1:0.55:0.52.

3.税收政策对个人、企业和社会扩大对教育投资的激励效果不明显。现行税制中的相关税种为贯彻政府促进教育发展意图而规定的税收优惠措施,在形式与种类上比较单一,缺少应有的系统性与前瞻性,税收优惠的适用与受益范围比较窄,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制和企业所得税制中,对鼓励社会投资办学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难以适应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有关教育的减免税规定过于粗糙,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与灵活性,制约了税收优惠措施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5》

(三)我国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义务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小份额的资源配给的矛盾日益凸现,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从整体的教育支出比率来看,我国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01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的47%.而1995-1997年各个国家对初、中等教育的投入占公共教育投入的比重为,印度78.3%,巴西73.8%,墨西哥82.8%,马来西亚74.5%,韩国92%,菲律宾82%,美国74.8%,瑞典72.8%,英国76.3%.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义务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过少。

2.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首先,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200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指标最高的上海市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为3612.05元,初中为3411.21元;最低的河南省仅为小学353.82元,初中511.29元,相差10倍左右。同年,全国小学生均经费1500元以上的为北京、天津、上海,在1000-1500元的有包括、新疆在内的4个省份,645元(全国平均水平)至1000元的有10个省份,500元以下的是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陕西。上海市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699.56元,河南省仅为11.9元,相差60倍。其次,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就全国范围而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几年来占全部义务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在50%上下徘徊,且呈下降趋势,同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为11726万人,城镇学生数7248.5万人的现实极不相符。从生均教育经费看,2001年,城镇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两项指标均比农村地区高出将近1倍。在省级行政区范围,2001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4875.97元,而贵州省农村人均经费只有484.57元,相差10倍;初中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贵州农村相差8倍(5182.94:603.73)。

3.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从全国角度讲,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构成中,教育附加费、学杂费、集资费用分别为102.88亿元、116.22亿元、28.69亿元,占农村义务教育总经费1102.27亿元的22.4%.农民直接负担了1/4左右的义务教育费用。《6》

(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现存问题分析

1、财政压力巨大,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源于中国总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NP的比例,各年都在2%左右,总是占世界各国的倒数第十几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4%左右。如要按人均教育经费算,中国更少得可怜。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

2、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政府的财政拨款虽然已经逐年递减,但其所占比重仍然偏高,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仍没走出市场化的道路,辅助渠道还没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中国对专门针对教育而征收的税费比例又过低,近年来一直低于1%,没有很好的发掘教育税这一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高等教育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应是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渠道,虽然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杂费呈上升趋势,但还是偏低,而且相当部分的学生是免收学费的,并且还能领取助学金,即所谓的“公费”生。

3、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教育经费的预算未能单独立项。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4、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政府投入是高等教育经费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7》

三、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思路一:完善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民间的教育投入关系,形成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在理顺政府与民间的教育投入关系和积极吸纳民间投资方面,首先应该按照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的社会受益程度的高低,分别采取相应的投资模式。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应该采取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的公共兴办模式,由各级政府承担起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投入责任;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按照“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兴办模式,由各级政府与民间主体共同承担相应的投资任务;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在政府严格审查资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民间主体自主兴办模式,依靠社会民间力量承担相应的投资任务。

2.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形成各级政府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深化我国各级政府的教育公共投资体制方面,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教育事权和教育投资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入比例,从而形成中央、省、市、县对教育财政投资的合理分担机制。建议从充实基层政府财力入手,调整现行财政体制和义务教育投资分担比例,即通过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此前提下,通过调整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分担比例,明确各自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从财力上形成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

3.加大财政对教育的公共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在财政的教育投入力度方面,应该按照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使财政对教育的公共投入总量每年的递增幅度,至少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在财政的教育投入方向上,应该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把财政的教育投入的增量,重点用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公共教育投入差异和城乡之间的公共教育投入差异,尤其要加强对贫困县乡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投入。在财政的教育投入结构方面,应该按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扩大财政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尤其要加强对公用经费中正常教研经费和教师再培训的投入。《8》

思路二:完善我国教育经费体制的对策思考

1、要大力整合各地的基础教育资源,使教育经费的使用主体尽量避免低效、无序,进而提高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改革学校分布很散,规模很小,解决由此造成的形不成规模效应,培养成本高,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其次,应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解决目前庞大的教师队伍给财政造成的巨大压力。

2、对财政资金金的教育投向进行结构性调整。(1)在教育市场化改革未完成到位之前,财政仍要对非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给予“惯性支持”,但要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步减少。(2)要逐步扩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中的相对份额。(3)国家财政要解决政府教育方面的历史欠账问题。一是对于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二是要结合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对薄弱学校的改造,保障对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投入。(4)加强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收支的监督,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杜绝各种乱收费。

3、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教育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通过产业化来形成教育经费的自身“造血”功能。(1)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办学。可以通过鼓励社会集资的方式利用社会资金,这其中可以考虑发行教育、教育公债等形式;也可以探讨办学方式的转变,举办私立学校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办法,利用社会力量办学。(2)应积极倡导社会的捐资助教,不仅对于国内要积极引导,而且海外同胞历来有关心祖国教育的传统,要加大对他们的宣传,积极利用外资。(3)学校的后勤要进入市场,要大力发展后勤社会化。(4)要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在注意提高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质量的同时,要使其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5)作为非义务教育产品的接受者,按照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需要对教育产品的提供者进行付费,即付学费,这也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6)积极推动以高校科研力量为依托的科技型校办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要走出一条“以商养学,以学促商”的路子。《9》

思路三: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支出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规模。我国应该继续贯彻“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方案,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2.对我国现行的公立高等院校,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实行法人治理。一方面,应该认真借鉴国际上的BOT经验,继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真正将高等院校承担的后勤工作交给社会兴办,以减轻高等院校不合理的开支压力,提高其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特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对公立高等教育实行法人化管理。同时,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中个人受益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按照投资与受益的对称性原则,应该适当控制公立高等院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国公立高等院校向“公办民助”转变过程中的经营行为。

3.在依法制定和严格审查高等教育投资办学的资格条件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主体投资兴办高等教育。当务之急是我国必须尽快制定高等教育投资办学的资格条件,对投资兴办高等教育者的财政补贴办法和财政补贴标准,以及对享受财政补贴的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收费标准。以此为依据,在严格审查投资办学者的资格条件和控制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兴办者实行减免税和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吸引民间投资者投资兴办高等教育,促进我国民间投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民办公助”型高等教育的发展。

4.进一步下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自,鼓励民间投资者自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按照政府宏观指导下的民间自主兴办原则,一方面将现行“公办民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渐转变为“国控民营”的经营机制,以优化其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在严格审查投资办学者的资格条件的前提下,鼓励民间投资者自主投资和自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其健康发展。《10》

思路四: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布局,提出以下对现行教育财政体制和政策的改良建议:

1.提高教育财政支出在国家整体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修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政策,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运用政策调整,使农村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高校和城市中小学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可以运用“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思路,即在“十五”期间的新增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中拿出50%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或者在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原有渠道增长的前提下,用新增整体财政投入总量的10%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

2.拓展多渠道、多方向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如可以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基础上,给予民办学校体制上或者制度上的保障;也可以运用现有教育财政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其他资金注入主体加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队伍中来。如采用义务教育券的思路,一方面能够通过现有财政吸引更多资金,扩大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存量;一方面通过义务教育券的市场选票把公立学校部分的推向市场,有利于现有的注入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的效益。

3.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任主体,建议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县域经济现存的差异,其投入主体应当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实施差别责任制:即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和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入主体,国家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财政拨款,县级政府起财政辅助作用的投入体制。

4.完善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现有投入体制下,应当根据各县域的基本教育财政经费需求,确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意义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再根据财政的负担能力,计算出差额,建立起由省级政府面向县级政府的长期和规范化的专项补助。同时,加强监管并减少中间环节,避免转移支付资金的不到位和改变用途。

5.提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深化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精简优化教育队伍,整合师资资源,加强对农村师资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校舍和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转变教育财政投入受益主体的思路,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财政经费。《11》

思路五: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要有四大突破

1、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大的突破(1)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2)要转变教育的增长方式。必须把教育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转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规模教育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这是教育发展的潜力所在。

2、必须在管理体制上有大的突破。(1)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统一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及加快与之相关的体制改革,明确农村教师工资上划后乡镇的办学责任,保证其办学积极性不受影响。大力推动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工资结构制,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切实把好教师人口关。(2)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体制。要确保县级财政主要承担教师工资的保障任务,对财力不足的,实行中央、省、市转移支付予以补助。省级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校舍建设资金的配套和管理工作。县级财政要按照“尽量让利于乡镇”的原则,做好县乡财政体制的调整工作,乡镇应当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地制宜,帮助和扶持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积极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团体与个人捐资助学。

理财投资比例篇(3)

【关键词】城镇居民投资理财互联网理财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多年后,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财富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居民对于个人资产进行管理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如何有效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各项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发展,都对城镇居民个人理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入和发展,城镇居民个人理财的内容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浙江永康市居民个人投资理财环境及其变化

无论是中国哪个地区,从规模和比例上看,其经济及居民人均收入均较之前增长了。以下将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移动互联网环境等方面对居民个人投资理财环境及其变化进行阐述。

(一)经济环境

浙江永康市改革开放较早,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根据永康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8%。2016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63元,比2015年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5元,比2015年增长8.8%。而在2006年时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78.6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元。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6年水平的2.9倍(GDP)、2.7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3.2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情况向好,经济环境较好。

(二)金融环境

全国各大国有银行及较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浙江永康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目前拥有20多家金融机构。此外,浙江永康市也存在着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比较活跃的民间借贷行为。2016年末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43.5亿元,比2015年增长5.6%。存款较多,意味着进行理财的资金也较多。此外,近两年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也让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与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并成为一个地区金融不可或缺的部分。总体而言,浙江永康市金融体系完善,居民理财的金融环境比较优越。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

随着4G网络的不断扩容,网速的加快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不断增加。浙江永康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前几年较早完成了4G信号的全覆盖,这为城镇居民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随着余额宝、余利宝、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等互联网理财项目和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居民个人理财添加了更多的选项。

二、浙江永康市居民个人投资理财发展现状

本文选取了浙江永康市256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调查问卷涉及年龄、年收入、2015年之前的理财方式、2015年后的理财方式和对风险的偏好。之所以选择以2015年为临界点,其原因在于2015年前后互联网银行开业,且在此前后移动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使得居民个人理财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在调查中,从男女比例看,女性比例(67.86%)高于男性比例(32.14%)。调查发现,虽然受采访对象女性较高,但男性对于自身理财事项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要高于女性。从调查年龄结构来看,调查对象集中在25岁~35岁之间,占比为85.71%,其次为35~40岁,占比为8.93%,最后为40~50岁之间,占比为5.36%。按照年龄的生命周期法来划分,36~50岁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家庭成长期,其二代需要完成学业,该阶段的许多家庭都明显感受到资金压力,因此这个阶段的人群进行投资理财就更为重要。此外,在调查过程中,高学历居民对于理财产品的种类了解更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下的理財。这也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理财意识。

(二)平均年收入基本情况

在平均年收入的调查中,受访对象年收入在10万以内的城镇居民占比为66.07%,年收入10万~20万之间的城镇居民占比为25%,年收入在20万以上的城镇居民占比为8.93%。由于本次受访对象的年龄较大比例集中于25岁~35岁年龄段,因此年收入在10万以内城镇居民的占比也较高。这体现了在较大程度上年龄与年收入的匹配程度,即低龄城镇居民需要打拼发展,年收入较低,高龄城镇居民已经完成打拼的阶段,一般年收入较高。

(三)2015年前后城镇居民个人理财方式变化情况

在居民个人理财的方式中,存在着很多形式。较主要的有银行储蓄、国债、黄金、银行理财、基金、保险、房地产、股票、借贷、网上理财项目、互联网理财和其他等等。在2015年之前,传统的理财方式(如储蓄)仍然是城镇居民理财的主要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以前,浙江永康市城镇居民个人理财方式主要为银行储蓄,占比为64.29%,其次为股票和互联网理财项目。其中的互联网理财项目,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于2013年6月推出,是一款余额增值服务和活期资金管理服务产品。其他还有各个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互联网理财项目。在上图中,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占比并不高,这与较年轻的受访对象是相关的。

在201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理财项目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之后,浙江永康市城镇居民个人理财方式更加多样。互联网理财项目大比例上升,而银行储蓄大比例较少,从64.29%下降为42.86%,下降接近22个百分点。互联网理财项目仍以余额宝为例,截至2017年6月30日,余额宝资产净值为1.43万亿元,其规模已经接近四大行2016年全年的个人平均存款余额。不管从比例上,还是从实际使用中看,互联网理财规模和比例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也改变城镇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行为。此外,在2015年之后,资产的配置愈发多样化,更多的投向了基金、银行理财、保险和黄金等中低风险项目,而投资于股票的比例在下降,这也与2015年所发生的股灾是对应的。

三、浙江永康市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行为变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受访对象的进一步了解,对浙江永康市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如下问题:

(一)愈发注重风险管控,但仍不注重资金的安全性

一方面,随着资产配置的多样化,以及高风险项目的配置比例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对理财项目的风险管控愈发注重,希望能降低理财项目的风险。但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理财项目比例的不断上升,出现了一些新的,之前并未出现的风险,比如手机安全性和平台安全性等。而相比于传统的理财方式,城镇居民对新产生风险的意识仍然不足,对互联网理财项目的资金安全性关注也不足。

(二)只进行简单的理财规划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城镇居民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规划比较随意,甚至是不存在的。由于互联网理财项目的便利性,较多受访者将资金存放于互联网理财项目中,而不对其收益做出考虑。此外,对其他的理财方式,城镇居民大多只进行简单的考虑,一般在简单的对比各理财项目的大约收益率后进行投资,没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在从传统理财方式向互联网理财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结合资金的安全性考虑,进行更加复杂的理财规划也是必要的。

(三)过分注重理财便利性

互联网理财项目一般具有随存随取的特点,其便利性远远高于传统的理财方式。而城镇居民对于便利性的看重使得其将更多的资金放于互联网理财项目中。由于城镇居民可以从互联网理财项目中随时收回资金,可能造成投资者进行更加冲动的投资行为,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理财项目的便利性,也使得城镇居民减少了对理财的规划行为,使其表现为更加懒惰。

四、城镇居民个人投资理财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对城镇居民在变化中的理财行为和方式进行简要的建议:

(一)进行更加复杂的理财规划

更加复杂的理财规划需要城镇居民具有更好的理财知识,熟悉更多的理财产品。城镇居民可以通过询问理财师,咨询师等,进行自身的理财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充分考虑不同理财项目的情况下,确定理财的发生时间,理财的资金分配,理财的收益率要求等不同的情形,最终进行理财投资,加强收益和提升理财资金的安全性。

(二)理财项目和方式继续多样化

在移动互联网理财项目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从收益率的角度考虑,低风险和中性风险的理财项目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在获取一定的收益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低。理财项目和方式的多样化要注重对上述理财项目的排列组合,将理财资金合理分配给各个项目。此外,应当随着经济环境和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对理财项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总之,通过对理财资金在不同项目中的配置,最终达到一定的收益下,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让收益达到最高的目标。

(三)注重互联网理财项目的安全性

如前所述,手机安全和互联网平台安全是对互联网理财项目安全性影响较大的因素。随着资产在互联网理财项目中的配置比例越来越高,对互联网理财项目的安全性应当更加重视。城镇居民应当加强对手机安全的管控,包括手机病毒,手机丢失或被盗等不同情况。也应当对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加强辨别,选择实力较强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从而更好的管控风险,提升互联网理财项目的安全性。

(四)善于利用不同的信息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都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城镇居民可以从互联网中发掘较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毫无价值的。在理财行为过程中,城镇居民应当善于识别互联网传递的信息,要对信息的真伪进行亲身验证,而不是以讹传讹。此外,也应当利用传统的咨询、相互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对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理財项目的收益和安全性。

理财投资比例篇(4)

【关键词】生命周期 理财理论 个人理财投资 研究

一、前言

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以及环境资源下,采用动态的经济规划方案,分析个人终身消费最大化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能够将单期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取代,是目前为止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个人理财技术指导。关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的个人理财投资研究,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个人理财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个人理财所能够的目标就是资金安全以及财务自由,实现这样的个人理财目标,需要个人理财能够在用户资金的流动性比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多项的资金管理。个人理财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合理的消费支出,用户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用卡消费等;教育期望,良好的个人理财能够为人们提供教育保障,而教育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对教育费用进行变动分析,调整教育投入方式;风险保障,针对于家庭来说,个人理财能够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防患于未然。并且保障家庭的经济利益;积累财富,个人理财在用户的工资薪金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投资收入增加的方式,如购买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纳税安排,个人理财能够帮助用户在合理的范围内,科学的利用政策优惠,保障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提供商业养老保险,实现财产分配。以上都是个人理财的终极目标,而实现个人理财的这些目标,需要的在科学的理财工具下实现,如证券、股票、基金、外汇以及信托等[1]。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一)单身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单身期的个人理财的主要是指用户在毕业至结婚的这一期间,单身期的个人理财至关重要,一般的时间为2到8年,从22岁到30岁。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到社会中,走向工作岗位。从经济收入上进行分析,该阶段的用户的资金收入普遍不高,经济开销比较大,同时该阶段的年轻人能够奴隶追求高薪工作,广开财源。在能够满足自我资金需求的而基础上,每一个月都能够有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而针对这一部分的资金余存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投资,在科学的个人理财投资下,不仅能够帮助青年人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能够增加其收益。从调查中发现,在单身期的个人理财无风险资产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27%,而风险投资比例占据了总投资的73%。风险投资中包含有很多内容,债券所占据比例比较大。总的来说,青年人的个人理财投资风险配置比较多[2]。

(二)家庭组建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在家庭组建的期间的个人理财,需要面临理财格局的转变,在该阶段中,用户的经济负担加重。现代社会中的组建家庭大部分为双薪家庭,整体上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最终趋向于稳定。在此阶段中,家庭最大的经济支出就是购房支出,此时需要对月供进行仔细规划,避免造成经济负担,在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家庭组建期也是新生儿诞生期间,用户需要充分考虑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缓解子女就学压力。在家庭中的无风险资产比例在37%左右,风险资产比例在63%。家庭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但是该部分的风险还没有单身期的风险配置高[3]。

(三)家庭成长期个人理财投资策略

在家庭成长阶段,家庭中不再增加新生人口,伴随着家庭中子女逐渐长大,用户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当生活逐渐趋向于稳定之后,家庭中的子女陆续升入大学,此时高等教育的支出,使得家庭中的经济支出大幅度上升。为了避免出现经济短缺,在家庭成长期,需要逐年积累净资产,为家庭经济支出提供保障。在成长期的家庭理财中,其无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42%左右,而风险资产所占据的比例在57%,同时风险资产中含有的债券风险在50%左右。从这一结果对比中能够发现在家庭正在成长环节中,其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适中,此时的家庭个人理财投资决策的制定可以实现无风险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搭配模式[4]。

(四)退休期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

在退休期,家庭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支出逐渐减少,用户的年龄逐渐增大,因此需要转变资产结构,避免负债出现,准备退休金。在用户退休阶段的个人理财投资中,需要将金融资产的比重降低,稳定收益,减小风险。经过调查表明,当用户处于退休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应该选择无风险资产投资。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债券和基金为代表的风险资产逐渐减小,以定期存款为代表的投资增加。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内容之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周到的理财服务,降低理财风险,同时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财。在本文中对个人理财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方式,通过用户所处年龄的不同层次进行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1]易世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蔡逢敏.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理财投资比例篇(5)

事实上,海外很多研究已经表明,资产配置是决定长期收益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基金最主要的营销渠道——银行,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为投资者传授正确投资理念和资产配置建议,为客户赢得目标报酬率。本文将向您分享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的标准化流程和不同人生阶段资产配置的建议方案,来帮助理财经理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建议的能力,提升服务专业度,赢得客户的信赖。

资产配置标准化流程

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报酬率主要决定因素,那么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建议就成为营销服务客户重要一环。下面为以满足客户需求服务为中心设计的“资产配置标准化流程”,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财务目标

一般而言,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财务目标。每个人随着时间和财务状况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目标。你可能想每年去加勒比海的热带岛屿上度假;你可能想乘上游轮周游五大洋;你也或许想提前为儿女准备教育基金或为自己退休养老储备基金。可以说,每个人的财务目标都只属于自己。在资产配置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客户需求,准确确定客户的财务目标。根据客户财务目标和所处人生阶段即可大概确定客户投资类型。下图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目标和投资类型。

常见财务目标:购屋、购车、结婚、度假、国(内)外旅游、储备应急款、创业基金、子女教育(大学或出国)基金、子女婚礼储蓄、退休基金。

二、风险测评

风险测评,是测试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即风险容忍度,是客户对于一定风险水平的接受程度。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生活就越固定,面对的财富负担越重,风险容忍度越低。风险容忍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风险承受能力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人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其风险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只有正确的了解客户的风险承担能力,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最适合客户。

理财经理可通过让客户填写“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试表”,确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类型。

三、财务状况分析

客户的财务状况在确定资产配置时会起到很大影响。如果客户已经积累相当财富或者收入相对很丰厚,那么对于实现财务目标就会相对简单。财务状况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工资和薪水、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房屋贷款、其他到款、借款)、生活消费等等。

财务状况的分析目的就是,根据消费需求和收入状况,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资产以达成财务目标。我们根据客户可投资资产的规模,来确定选择保守型的资产配置还是更积极的资产配置。

例如:假设根据财务状况分析,客户拥有100万元的流动资产用于投资基金组合来实现财务目标,而债券基金平均年回报率大约5.5%,价值型股票基金回报为10.5%,假设回报率保持不变,要达到财务目标获得7%的年投资回报率,则在这两类资产分别投资50万元的话,可以得到8%的年回报率,可实现预期目标。

四、时间跨度

你用来积累财富的时间跨度越长,就会有越多的时间积累财富实现财务目标。假如客户准备提前为将来退休生活准备储蓄投资,要达成这个财务目标的时间跨度越长,就意味着现在需要实现财务目标投资的钱越少。例如现在客户有个机会进行一笔投资,它的年回报率永远为8%,客户想要40年后为退休养老准备100万元,则这个客户现在需要投资46031元,若时间跨度仅为10年的话,客户现在投资金额需要463193元,期间的差异显而易见。

五、资产配置建议

资产配置是将我们的投资资金放在多个篮子里,各种类型不同风险与收益特征的投资产品就是这些篮子。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就是要求我们在各个不同的篮子里分配适当比例的资产。

理财经理可以根据客户的财务目标、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以及准备投资时间的长短来帮助客户选择资产大类以构建合适的投资组合。

我们认为: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偏重高收益高波动的资产大类,而短期投资则相反,应该主要配置低风险资产,因为风险资产的波动性较大,短期很容易遭受损失;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与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水平匹配,高收益高波动的资产大类适合期望收益较高同时风险承受能力也较高的投资者。此外,根据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如果看好后市,可以投资高收益高波动的资产,如果看空后市,则应该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实现资产保值的目的。下面我们给出按不同类型客户的一般性资产配置建议,供大家参考。

六、定期追踪与调整

定期为客户所投资的资产组合,做好业绩追踪与基金健诊,适时调整投资组合,“汰弱补强”,并向客户做好业绩与市场变化分析通报,根据客户需求变化拟定最佳的财富管理策略,保障财富持续增长。

不同人生阶段资产配置建议方案

一、单身人群的资产配置

在这里单身人群我们仅指年龄在20岁-30岁的未婚年轻人,这部分单身人群的财务目标一般是为将来结婚、购房、购车、创业、甚至是提前为将来的子女教育和退休养老进行财富积累。年轻单身人群因承担家庭责任相对较少,且有更长的时间来弥补风险损失,因此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一般可归为激进型客户。实现子女教育或退休养老财务目标的时间跨度对此人群来说更长,一般可以达到30~60年。因此,越是年轻的此人群,越可以配置更高比例高风险、升值潜力较大的投资产品。下面我们给出单身人群财务目标和资产配置比例样例,供大家参考。

理财投资比例篇(6)

国企分红条件已完备

2005年10月17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发表的题为《国有企业分红:分多少?分给谁?》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不论是财政部、国资委,还是其他中央政府部门都没有从中央大型国有企业那里分红,地方政府和地方负责管理的国有企业也都如此。这种情况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银行的这份国企分红报告掀起了国内关于国企分红问题的大讨论。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足以影响民经济发展态势的财力,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为了更有效率地使用国有资本,提高国企资金的投资绩效,完全有必要以合理分红的形式来约束国有资本的有效流动和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国企分红的各种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2007年9月13日,《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和审批、执行以及组织实施等做出了总体的部署和安排;同时,明确了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等将构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意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规,在国企分红的关键问题上,比如分红比率的确定、分红政策的设计等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指导和规范,这些问题就成为目前探讨的热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企分红问题不是单纯的国有资本利益分配问题,而是一个贯穿国企、政府、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国企分红也将成为影响国企未来发展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一个核心因素。

国企资本成本、政府股东财富与合理分红

从公司理财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并无本质不同,抛开政府股东与一般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差异不谈,国有企业在理财目标、资本成本、投融资决策以及利润分派等基本的理财要素方面与上市公司并无二致。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世界500强公司均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理财目标。尽管近年来所谓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的提法大有替代股东财富最大化之势,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不具备作为合理、科学的理财目标的条件。

首先,理财目标实质上是企业本质属性在理财方面的一个体现。投资者将资本投资于企业的着眼点是未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企业诞生并发展的基本使命在于不断地增加投资者尤其是原始投资者的财富。企业和投资者这种对于投资报酬率的双向追求,构成了公司理财的基本立足点,并通过理财目标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正因为如此,无论何种法律形式多大规模的企业,甚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理财目标都体现出了极强的趋同性。

再者,理财目标不是一个笼统的、观念性的东西,而是与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具体言之,能够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财务决策是好的财务决策,应当采纳并积极运行;反之则是不好的财务决策,应当予以废弃或终止。当然,关键是要将理财目标能否实现作为财务决策的准绳,在技术上应当可行、可操作、可量化。而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是通过资本成本具体作用于企业的财务决策的。

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在将资金投入企业时,根据其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而提出的报酬率水平。对企业而言,这一报酬率水平就成为进行投资决策时的最低报酬率标准。按照现代财务理论,股权资本投资者—股东从企业获取报酬的最基本形式就是税后利润的分派,也就是针对国企所说的“分红”,或者针对上市公司的“股利”。税后利润分派给投资者,投资者实现了期望的报酬率,就可以安心地将投资驻留于企业中;如果所获收益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报酬率水平,投资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罢免管理者、出让股份、寻求兼并等。当管理当局认为将税后利润留存在企业内部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时,便可在投资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将税后利润留存在企业内部。此时,虽然股东当期的现金流入为0,但留存在企业内部的现金在未来所创造的价值足以抵补其当期现金减少所形成的损失。当然,所谓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越多越好,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当股东财富最大化三股东最低报酬率要求的满足时,“最大”与“最低”实现了绝妙的统一。

以一个完全股权资本企业为例,假如股东要求报酬率是18%。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便是实现股东的要求报酬率18%。而18%就是该企业的资本成本,是企业的最低盈利水平。为实现这一目际,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找到能够带来超过18%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使得项目报酬率≥股东所要求的18%报酬率。

从理财实践的角度来看,只有关注了资本成本概念,才会关注企业的资本投资绩效,进而才会确保企业所有者的财富不断增加;而股票投资者财富的持续增加,又是股票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一个现金流基础。因此,股票投资者财富最大化实现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础就越牢固。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不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同样适用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企业在整体定价方面的确缺乏客观的机制,但这并 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国企投资者对于投资报酬率的合理要求,尽管在技术上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关于资本成本的估计尤其是股权资本投资者要求报酬率的估计历来是投资学领域、公司理财学领域的核心内容。而在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研究中,作为国企股权资本投资者的政府股东的要求报酬率的估算又是所有环节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

政府是国有资本投资的股东,政府股东财富=国有企业利润分红+国有企业未来发展价值。根据这一等式,可以将利润分红问题分为狭义的利润分红与广义的利润分红。所谓狭义的利润分红,就是等式右边的第一项,即国有企业利润分红,是政府股东所获得的现金形式的投资收益;而广义的利润分红,不仅仅包括这种直接的现金收益,还包括对公司未来发展价值的索偿权。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部分未来发展价值可以体现为公司股票的价格及其变动(资本利得)。由于国有企业不存在这种显性的定价机制,企业价值更多地要依靠科学的估价来实现。

利润分红类似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国有企业未来发展价值取决于政府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从技术上讲,应当取决于国有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即未来利润分红)的现值。从长期来看,政府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政府股东财富满足的具体形式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而言,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投资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应以剩余股利(利润分红)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的或大部分的利润留存在国企内部,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新的投资项目。在没有利润分红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政府股东的财富没有增加,因为政府股东所持有的国有资本股份的价值会随伴着企业现金流量的实现始终在不断增加。随着国有企业发展的不断成熟,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现金流量的绝对量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应当逐渐增加利润分红,以扩大政府对国有资本的直接支配能力。为了增强国力,促进政府对国有资本的直接控制,同时也为了不断地壮大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国有企业应当按照价值管理的基本思想以及剩余利润分红原则为依据来设计国有企业的利润分红制度。完全从国家的角度、从国有资本的角度来设计国有企业利润分红制度的思路至少是不全面的。 国企分红比例的确定

那么,到底如何确定合理的国企分红比例呢?国企分红制度的实施本身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呢?前已论及,所谓合理的国企分红比例,其标准实际上是双向的,要既能保证国有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政府股东对于国有资本投资的报酬率要求。惟有这样,才能既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又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国企生存的微观宏观价值。

以全资非上市、零负债率国有企业为例,合理分红比例确定的基本程序为:估算国企投资者要求报酬率,即股权资本的资本成本:编制预计利润表,估计税后利润;编制国企资本预算,确定新增股权资本;计算剩余利润,即税后利润减去新增股权资本的余额;按照剩余股利原则,将剩余利润完全分红,并计算分红比例;将根据以上2~5步骤确定的分红与第1步的要求报酬率比较,判断其合理性。

理财目标约束着分红比例。满足政府股东的报酬率要求是分红比例确定中具有宏观价值的一面;确保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长时期地确保理财目标的实现,又约束着税后利润首先要满足企业投资项目对资金的需要,这是分红比例确定中具有微观价值的一面。所谓合理的分红比例必然是以上两个方向的力量科学作用的结果。

例如,某国企资产总值为101000万元,负债率为0。确定合理分红比例的各种数据如下:股权资本成本亦即WACC,经估算为15%;根据预计利润表,税后利润为21000万元;根据资本预算,预计新增股权资本为0万元;则剩余利润(即自由现金流量,亦即分红数)=21000-0=21000(万元)分红比例=21000/21000=100%,政府股东当期报酬率=21000/101000=20%>WACC=15%。可以看出该国企业实现了理财目标,政府股东获得了超过预期的报酬率。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局面不会无限地持续下去。管理当局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会提出新增资本投资项目的要求。

如果按照新的资本预算,预计新增股权资本投资为11500万元,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剩余利润=分红数=21000-11500=500(万元);分红比例=500/21000=25%;政府股东当期报酬率=500/11000=5%<15%。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股东报酬率=当期分红所得+未来发展价值(至少10%),其中的未来发展价值源于新增投资项目所带来的价值。

国企分红与国企的资本投资之间具有直接的、紧密的关系。无效或者低效(投资报酬率低于投资者要求报酬率即国企资本成本)地留存利润,必然会产生过度投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无论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国企自身管理的角度,估算政府股东的要求报酬率都是科学确定合理分红比例的前提和基础。现代财务理论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方法,比如CAPM、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公司债报酬加风险补偿模型,等等。如何确定国有企业股权资本的资本成本目前仍然是理财学领域中的难题。

理财投资比例篇(7)

案例:去年10月份进入股市的小刘,从投资初期开始就不断面对市场的下跌,5万元的本钱如今已亏损60%。

小刘每月工资4000元,月节余2000元,有存款3万,无家庭负担。

理财规划:

小刘比较年轻,因此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股票投资的占比相对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现阶段资本市场疲软,小刘的资产已经严重缩水。但是小刘还有一部分存款。建议小刘择机降低股票的仓位,以期尽快降低损失。同时在留足备用金(3~6个月的月支出)后,对剩余的资金重新进行规划,现阶段可以选择债券基金、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同时开通基金的定期定投。

亏损额5万~10万

案例:今年40岁的李先生已炒股6年,随着市场的下跌,不仅将之前的炒股盈利全部亏损,30万的本金也快亏损到只剩10万元。

李先生自由职业,家庭月节余2500元,存款10万,无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

理财规划:

李先生虽然有多年的炒股经验,但是面对目前的资本市场也是显得无能为力。李先生用于投资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的资金占比约为75%,对于40岁的李先生来说这个比例有点高,建议李先生尽快降低这一比例,并为自己可接受的损失设立一个止损比例,一旦达到这一比例,立刻择机卖出股票来减少损失,切不可盲目投资,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由于李先生已经步入中年,还没有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建议李先生马上考虑保险规划,防范养老和医疗风险。可以将存款10万元和一部分已经卖掉的股票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险的保额应该为支出的10倍左右,保费支出为收入的1/10左右较为合理。

同时也要留足备用金,适当地投资一些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来分散整体的投资风险,以期在波动的市场行情下获得可观的收益。

亏损额10万~20万

案例:吴先生夫妻失业后就一起炒股,面对已过15万元的亏损,夫妻两人都非常伤心。目前,吴先生夫妻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月收入在万元以上,有存款40万元。

理财建议

1.适当投保抵御风险

吴先生夫妇二人工作稳定性较差,且无养老、失业和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建议吴先生夫妇购买一些寿险、医疗险、意外险等,投保原则以少为宜,每年应缴保费额度控制在5000元至10000元左右。

2.投资应该多元组合

在现代家庭经济生活中进行投资理财,首要关注的事情有两点:一是构筑好家庭经济生活的“防火墙”;二是通过运用风险投资工具合理配置资产,使家庭的经济生活更加美好。

建议吴先生选择操作较简单、专业难度较低、好把握的投资工具,千万不能盲目跟进。可以按照1:4:5的比例配置银行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债券型或平衡型基金;另外还可以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投资,分次投入摊平成本降低风险。

亏损额20万以上

案例:在某证券公司大户室炒股的常先生最多时候曾将400万元的本金亏损至150万元,近段时间经过几次短线投资,本金已回归至200万。常先生说,自己准备拿出100万元用于稳妥理财,与炒股配合,希望尽早将炒股本金收回。

理财建议

今年初以来,随着内地股市的剧烈震荡,不少基金纷纷跌破面值,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受到一定打击,更加倾向投资于稳健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也迅速走俏,成为不少投资者理财的首选。

银行存款或银行储蓄类理财产品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无风险,收益较低,建议配置10%,作为家庭应急准备金。

债券型理财产品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强,基本无风险,收益率比存款利率略高。适合有短期闲置资金、追求稳定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配置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