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30 16:25: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仓库管理风险评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

篇(1)

【关键词】弹药仓库管理;要点;对策

保证弹药安全,是我军弹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全面认识弹药仓库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提升仓库弹药存储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弹药仓库管理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涉及面和管理内容十分复杂,但其要点不外乎防雷、温度控制、湿度控制、设备管理这几个方面,为了提升弹药仓库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应针对这些要点分别制定规范化的管理策略。

1 雷电防护

雷电发生时,巨大的能量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进而造成强电流和极高的电压,进而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由于弹药本身具有易燃易爆属性,如果雷电影响到弹药仓库,那么极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进而造成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因此做好雷电防护工作,是弹药仓库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

雷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1)对大型弹药仓库,可采用避雷针、避雷线等设施,以对雷电流进行下泄处理,防止雷电直击对库房和其中的弹药造成的损坏;2)在户外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装置,或者对电子系统进行电缆埋地处理,以规避雷电波,以免其入侵仓库;3)防雷装置被雷击时,会产生雷电流,为了避免其造成剧烈放电事故,应确保接闪器、接地体与周围设备保持充分的距离,此距离至少应大于5m;4)在库房电器设备上假装电涌保护器,以免弹药仓库中的各类电气设备在雷击时被损坏;5)按规定进行接地处理,并通过增湿处理消除弹药仓库中空气中的静电,工作人员进入弹药仓库前应严格进行静电释放操作。

2 温度管理

弹药保管温度越高,火药的热解速度就越快,火药变质就越快。变质后的火药也会使火药速变化,影响弹道性能,加上散热不良等条件,热解和自动催化恶性循环,甚至会酿成自燃事故。而温度过低时火药的分解速度变慢,这对弹药的长期保管是有利的。因此弹药仓库管理中应做好温度控制。

温度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弹药仓库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5℃到25℃之间;2)应尽量减少弹药库房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体可采取浅色墙面、阳面植树、建立遮阳棚等方式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3)提升弹药仓库的密闭性,在仓库门口安装风幕机,进而对仓库内外的温度实现隔离;4)气温较高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可通过通风降温、机械降温、制冷剂降温等方式控制温度,也可在仓库外植树种草以改善仓库周围温度。

3 湿度管理

当保管弹药的相对湿度过大时,其发射药将吸湿,火药含水率增加,会出现不易点燃、燃速下降和膛内燃烧不完全,发射时容易造成迟发或近弹。同时,还会促使水解加速,变质加快,大大缩短保管年限。相反的,如果相对湿度过小,火药中的水分会因蒸发而减少,火药的燃速会加快,发射时膛压、初速会上升,影响射击精度,容易产生远弹。因此弹药仓库管理中应重视湿度管理。

湿度管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一般应将弹药仓库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到70%之间;2)室外条件有利时,应进行通风除湿;3)配备除湿机或稀释剂来调节仓库内的湿度;3)降低垛位高度,定期翻堆倒垛,减小整垛弹药湿度差异;4)在雨雪季节或室外湿度较大的天气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工作人员出入仓库的次数,紧闭门窗,以免潮湿的空气被带入仓库;5)做好仓库屋面防水处理,以免因雨水渗漏造成弹药潮湿;6)垛位垫木等需进行防潮处理,以免其湿度过高而影响弹药性能。

4 设备管理

在弹药仓库中设备故障、损毁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通常较为普遍,如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等方面的要求,保养不及时,使用不规范,设置不合理,运行状态不佳,存在故障等等。而随着弹药仓库管理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因素对弹药仓库管理水平的影响日趋显著,因此今后应将其作为弹药仓库管理的要点来抓。

设备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厂家指导方法使用设备,严禁违规操作、不规范操作;2)严格按照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规定对弹药仓库内的各类机械设备采取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措施;3)结合弹药仓库中各类设备的特征和用途,按照设备供货方的说明采取全面、及时的保养、维护、检修策略;4)禁止采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设备进入弹药仓库;5)按照弹药仓库管理需要及时引进性能优越的新型设备,对于年久失修,运行状态较差的设备,应予做淘汰处理,以免因设备故障造成安全事故。

5 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仓库弹药管理活动的特征,归纳仓库弹药管理的要点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是提升仓库弹药管理成效,有效规避事故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军弹药仓库管理的要点主要在于防雷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设备管理四个方面,对此,各地弹药仓库应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谢俊磊、石敬涛、殷志军,等.弹药仓库雷电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J].环境技术.2015(12):39-42.

[2] 龚华雄、谢春雨、严署余,等.常规弹药在仓库管理中的可靠性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2):149-151.

[3] 杨延海.仓储弹药安全要素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1,32(6):47-51.

篇(2)

【关键词】物资管理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其要素

美国COSO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框架》中正式给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所有参与人员,包括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共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规范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上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财务报表和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

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美国COSO报告规定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该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此外,该规范明确提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展开。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铁路物资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

由于铁路物资管理企业是国有企业,没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组织结构,因此在权利上相对集中,都是由铁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决定,内部纪检委同局党委则是辅助,无法发挥真正的监督制约,这是固有的局限性。因此,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深入地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力较差,不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从2013年10起才开始实行,造成企业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制度只重视形式,执行力度不够,强调文字的编写却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如何判断、如何评价执行情况等工作。

(二)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

铁路局对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大体上是按着内部控制五要素来设计的,即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表现了企业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社会责任三方面内容;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上对采购计划、供应管理、验收与付款、存货处置进行了关键风险点的总结分析;在控制活动上对购计划、供应管理、验收与付款、存货处置进行了总结;在信息与沟通上强调了部门之间的重要性和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性;在监控上对监督人员在进行业务流程检查时提出要求。但是从内部控制整体上看,内部控制设计存在很多局限和不合理的地方,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各部门和各岗位没有系统地结合起来,互相没有连接性,不能全面地掌握物资管理各个流程的职责权限,这导致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发挥作用。内部控制设计通常难以考虑到所有业务或事项,只能针对常规业务或事项进行设计,对特殊事项没有采用特殊的处理原则,缺乏考虑业务实施的复杂性,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往往因情况发生变化,难以及时对内部控制设计进行更新而失效。

(三)内部控制风险识别不全面

在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铁路总公司改制成功后,铁路物资管理企业面临的风险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日益复杂。但有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全面识别风险的重要意义,忽略了某些风险的防范,具体体现在:

1.职责权限界定不清。在部门职责权限上,没有明确地提出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不仅带来了日常活动混乱的管理风险,也导致各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度较弱,管理方法较差。其次职责权限没有明确,影响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规定,使各职能部门起不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对企业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

2.审批管理不严。在审批管理上,不严格按照物资采购流程进行逐项审批制度,尤其是对临时应急物资审批和特殊物资或修改计划后审批没有进行严格管控,带来物资采购预算超支的风险,还有可能招致因为虚报计划造成舞弊行为的风险。

3.廉政建设不健全。廉政建设主要突出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控制,比如在物资管理上强调采购流程上重点环节重点管控。廉政建设不健全就会出现一些人为纰漏,如某些职员可能会通过自身职权谋取不当利益,收取基层单位礼品或参加旅游活动等违法乱纪行为导致损坏企业利益的风险;其次,有些职员违反规定不进行审批,通过收取供应商好处使供应商进入采购,造成窜通舞弊,期满上下的风险,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诚信问题遭受质疑风险。

(四)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物资需求不准确导致物资采购的随意性。为了保证生产,及时准确的供应材料,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物资的采购实行计划管理。除集采专供的物资外,生产维修用料的计划申请根据路局下达的预算资金额度、年度生产计划和消耗定额核算需用的数量,经材料科长、财务科长签认,总会计师、段长审批盖章后上报,由物资处审批通过后进行购。每年物资管理部门要根据上报的全年计划情况进行考察,并对下一年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上报的需求计划往往满足不了正常的采购。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路局没有对物资需求计划准确性提出明确规定,在填报计划时对规格型号没有特别重视。二是申请计划中没有考虑到特殊物资及应急零星物资的计划受理,物资备用预算不能准确部署,缺乏经验,申请计划的填报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应急物资计划模板不规范。三是申请计划在进行调整时,没有跟主管业务处、财务处、物资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以上情况的存在促使合理采购成为一个难点,造成物资采购的随意性,从而引起管理上的疏忽,使管理出现脱节,最终导致库存物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缺乏良好的流动性而出现物品堆积,直至堆积时间过长出现老化或更新,造成浪费。

2.仓库管理不善。物资采购后进行入库管理,并根据入库单及发票情况进行报销付款,看似简单的程序都缺乏良好的内控措施。在仓库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验收环节上执行不严,管库员未经检验直接入库也是常有的,产品质量及技术要求未根据签订合同进行对证,库存物资产品种类繁多,验收后直接堆放,没有将物资进行分类保管。在物资发放上同样管理不严格,通常为了方便简化程序,手续不齐全就发放物资或者根据个人关系先发放物资再补交手续,监督部门不能定期进行盘点物资和人员考核。

3.资产报废缺乏相关的监管。对资产进行报废在物资管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对企业意味着净资产的流出,是直接对利润的一个减少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因设备出现故障等原因需要更换,或者整体设施运行困难面临改造,往往事先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事后走流程了事,对确定需要报废的资产在报废前缺少一个专业的鉴定结果,在更新改造方案中也往往缺少对旧设施、设备评价的依据,容易造成资产浪费甚至项目盲目上马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资产报废以后,会出现堆放随意,保管不当的情况,特别是对无对应账面价值的设备等,往往会出现无人监管、资产流失的现象。资产报废后在账上意味着属于待处理报废资产,处置后的现金流入属于公司的一项收入,同样需要重视。

三、铁路物资管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1.提高人员素质、重视内部控制。针对铁路物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现状,根据日常业务需要,合理补充物流管理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物资专业人才有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对物流管理的前沿知识较容易接受,可以引入先进物流管理理念;财务人员有管账的能力,对物资账的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人才结合,可以充实物资管理部门的实力,强化物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优化物资供应流程,提高账台管理和结算效率,为全面实施有效的物资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2.合理设置部门组织权限。物资管理企业应该在内部控制设计上对职责权限上有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各个部门组织的职责和权限,更好地分配权利的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日常工作流程,做到环节紧扣,物资购规范,从而达到高效管理。

(二)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

首先,风险目标的设定应该遵守企业战略目标合理设置经营目标、合法合规性目标、财产安全目标和物资完整性目标。物资管理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合理设置采购计划,确保物资需求的真实性;正确选择优良供应商迸入,为产品质量作保障;确保公开采购的及时性,防止物资不能及时供应,加快资金周转率;高度重视业务流程中廉政行为,严格审查各项利益活动是否符合企业利益标准;确保验收物资和仓库管理的安全可靠,确保相关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其次要对风险进行识别,物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询问一线现场工作人员、检查相关流程提报的文件资料、或根据物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跟踪调查等多个实践方式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识别。最后对风险识别进行分析,根据风险识别对企业的影响评估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做出风险度的估算,并将风险分析报告记录后上报给有关部门。

(三)细化内部控制活动建设

为规范物资采购、供应、使用、回收等方面的行为,应做到程序规范、职责明晰,以保证公司材料物资安全、完整、合理使用,确保生产正常运行,提高材料物资的利用率,促进公司材料物资工作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公司应先从制度管理入手,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各方面的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制度的实施,从源头上为企业的物资管理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篇(3)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方法

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并于200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范提出,现代企业要构建以内部环境为基础、以风险评估为环节、以控制活动为手段、以信息沟通为条件、以内部监督为保证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框架。《规范》指导企业建立五要素齐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使生产经营活动规范运行,保护企业资产、资金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制定的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引导、规范作用。

1.1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标准的业务流程,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部门分工、明确员工职责权限,促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等内容,保证企业的按照既定的程序、流程运行,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效益和效率。

1.2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生产、销售的业务流程、凭据传递、实物盘点、出入库管理、记录控制、资金盘点、银行存款函证,经济业务授权批准等手段,实施对企业资金收付、资产的采购、验收、计量、仓储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从而保障了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防止浪费与错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1.3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相互协调、制约的机制、流程,将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强调相互监督、稽核机制,对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汇总等过程实现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从而提供真实可靠的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合理。

2内部控制审计对健全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企业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越来越强。但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晚,大部分企业还是难以扭转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内部控制发挥的作用还及其有限。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合理性和执行效果,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做出评价的一种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审计不仅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监督、推动企业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促进企业主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止舞弊欺诈、规范经营管理。更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因此,要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受到监督控制,同时可以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不断修订完善,直至发挥最大的引导作用。

3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与步骤

3.1利用常规审计手段,查找内控风险点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围绕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展开。首先通过翻阅、观察、询问、分析、填写调查表等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制度初步了解,确定内部控制的风险点。3.1.1翻阅。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文件资料,初步了解单位的内部控制。①查阅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单位的主要业务情况及业务流程,单位制定的重大资金支付审批制度、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等文件资料。检查各项制度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单位自身情况,是否与上级单位要求相符,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否便于操作。从而判定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可行、完善。②查阅企业领导层会议记录,各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记录痕迹,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是否不好操作等,为下面的风险测试提供初步依据。例如:采购过程中各种申请、审批、执行各个环节票据、信息的记录与传递。③查阅各种审计报告,合理借鉴审计结果可以直观的发现单位的内控缺陷,提高审计效率。例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管理建议书是一种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十分有效的内控审计方法。3.1.2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判断企业的内部环境,工作协作、业务操作流程等内容,可以选取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①通过观察企业的内部环境、工作空间,员工的工作状态,管理层的管理风格等,判断企业文化,发展空间等是否能够实施科学的内控管理。如:查看物资仓库时,通过观察物料堆放的整齐与否,仓库管理人员对物料的熟悉程度,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仓储管理水平如何;通过查看作业现场,可以观察到领用料手续是否完备,材料定额是否按规定执行。②观察企业人员尤其是管理层的言行举止。例如:观察管理层的言谈举止、文化素质及管理风格,判断企业实施先进管理的整体环境和推动力,管理层的意志直接决定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观察企业员工在岗位职责中的相互协调与稽核、牵制等环节,是否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判断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3.1.3询问。通过询问,可以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有利于改进控制制度和发现错弊线索。①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可以了解单位是否有违纪违法事件及企业人文环境;②询问具体经济事项的其他人员。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接触到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如果和业务部门人员询问,容易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及执行情况,可以获得真实的信息。如通过对作业现场人员询问,可以了解作业过程中替换的废旧物资的去向,从而了解是否存在私自处理废旧物资的情况。如对仓库管理人员的询问,可以了解物资采购的流程,是否存在虚增存货的情况,若采购与入库环节存在脱节,需要内审人员给予高度关注,适当扩大审计范围,降低审计风险。3.1.4分析。通过翻阅、观察、询问等方法发现线索,取得相关的证据,再对证据进行分析判断。①分析各项业务有无异常变化,判断内控缺失或执行不力造成的失误。例如:发现采购事项由一个部门经办,要取得各个环节的票据,对采购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是否存在采购价格偏高。采购量远大于最佳库存限额等现象,从而发现未执行采购环节控制容易产生的舞弊行为。②按照常规审计方法分析财务数据,通过各指标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正常,例如:在销售业务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大幅上升,就会揭示成本费用异常,再详细分析其原因是否合理,从而分析某一内控环节存在的问题,扩大审计查证范围,揭示问题。通过上述方法,初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情况。并找出企业的内控关键风险点,审计应将后续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与已识别、评估的风险点结合,实施进一步的审计测试,作出合理的内控评价。

3.2抓住内控制度风险点,进行测试,评价内控制度的合理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测试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测试。针对常规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弱点和缺陷,审计人员要制定测试方案和范围。首先执行符合性测试,就是对单位内控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证据、跟踪重做以及实地观察等。例如:对销售业务流程进行符合性测试,可以对企业某一笔销售业务进行跟踪重做,对单位是否执行销售流程控制进行观察取证,对订单处理、合同订立、赊销批准、授权批准、出库管理等环节的执行与票据传递获取证据,评价企业是否执行该项业务控制,如出库单一联必须传递至财务部门,记录销售明细账的岗位与记录应收账款的岗位职责应分离等控制是否有效执行,对该控制中未执行的环节或弱点进行记录并扩大审查范围,以得出内控执行效果的结论。其次进行实质性测试。通过符合性测试,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出初步结论,收集相关证据后,就要对被审单位的经济信息,各种数据进行审核检查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验证、评估信息本身的合法性、真实性。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有盘存法、询证法、账户分析法、调节法、鉴定法等。通过上述审计测试,就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进行评价:①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弱点和缺陷。

3.3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改进内控制度的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就是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内控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审计结果,对制度的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对内控执行中存在的错弊行为,提交管理层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系统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还要接受审计监督和改进建议,才能不断完善和防范风险。

作者:苏肖花 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

[参考文献]

[1]时现.内部审计学[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王吉,张敏.我国内部控制现状探析[J].经济师,2006,(8):183~184.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过程;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重要角色。为规范行政事业内部控制,2012年11月,财政部从2012年开始颁布了若干规范。旨在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内控制度问责机制。因此,完善内控制度成为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问题,2010年年末,财政部在其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如何改变我国事业单位相对较弱的内控制度建设也成为财政部乃至国务院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受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单位领导理论学习不够、单位人员编制等问题的限制,没有得到好的建立。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过程

对风险的识别和研判是单位内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内控制度建设的根本依据。但从目前事业单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往往是上级考核推动,很多单位在内控制度建设时往往是起手就干,而对内控制度建设之前的风险评估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缺乏指导思想,不能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二)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合理

很多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全责划分不够明确,特别是在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中,没有给财会人员足够的话语权。很大数量的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财务工作只是简单的账务处理,忽略了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分析职能。造成财务部门编制有限,甚至出现会计出纳一人兼职的局面。内部控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是指一人身兼多职可能造成的道德风险,造成无法避免的错误或舞弊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应将部分岗位执行和授权进行分离,增加复合流程,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降至最低。但很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流程设定并不合理,经常会出现全责不清,一人多岗的情况,如很多单位并没有将经办、记录、执行授权职能分开,甚至出现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的情况。

2、授权审批控制。按照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相关规定,单位应该在内控制度设定时明确事项的审批流程,一般事项应由执行人员经相关授权人员审批授权执行,特殊事项应建立多层审批流程,重大事项须经过单位党委上会决定。然而,部分单位并未建立层层审批的流程,不能根据具体事项的特殊性设置差异化的审批流程。多数事业单位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审批流程,但流程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未建立审批者的问责机制,审批人虽然经过了审批但未履行相应的审批义务。

3、绩效考评控制。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本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及具体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员工薪酬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制,才能有效支撑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督促内控流程的各个环节各司其职,使内控流程有效的发挥作用。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沿袭了机关作风,在薪酬确定时差异化不够,在职级晋升时论资排辈,客观上造成了内控制度的混乱。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内控制度活动是内控制度建设的直接表现,事业单位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结合己确定的风险应对策略而设计和执行的各种控制政策和程序。在内部控制活动具体执行时,应当找到主要矛盾,并提出针对性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

1、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严格按照规定设置工作岗位,明确权利义务,严格分割不可相容的职位设置,形成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权利模式,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具体来讲,事业单位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执行者分离,业务执行和业务留痕人员分离,业务执行与事后检查的分离。

2、建立授权审批控制。事业单位在完善岗位设置后,应明确所有岗位授权审批权限,所有业务都在已完成的岗位及岗位权限下执行,各项经营管理业务活动都应纳入授权批准的范围,并建立授权审批的责任追究机制,绝不让签字流于形式。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也是进行审计活动评估单位人员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和审计制度强化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使会计人员适应新时期对财会人员的更高要求;约束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建立会计人员的定期轮岗机制,避免出现“一本帐记十年的现象”。

4、完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资产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根本资源,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事业单位对单位资产的有效保护事关国有资产保护。因此,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限制经办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在建立了资产登记、保全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出入库制度,严格限制除库管人员外对资产的过多接触。事业单位资产的增减、出库入库应该实行严格的制度,并加强实物与会计的账实相符,实行财会人员和库管人员定期检查制度,形成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的相互制约。

(二)强化和发挥内外部监督作用

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公正、客观、严格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在做好内部审计的同时,可聘请外部单位对事业单位的制度执行、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审计。内部审计对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贯穿于单位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角落,能够让单位人员在执行制度时形成有效的警示机制,并能够在外部监督时与外部监督机构密切沟通,使外部监督更加有效。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类似于企业监事会的内部监督机制,并发挥单位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机制,将党对单位的监督发挥出来。具体来讲,事业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使其得以有效执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充分确保内部监督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配备具有专业能力的审计人员,提高内部监督的专业性;加强本单位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外部监管部门的作用,首先提高主动性,提高认识,做到对外部监督高度配合,其次是建立问责机制,对外部监督提出的问题限时整改,在整改时决不能敷衍了事。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者和实施者,更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对象,所以单位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内控制度的成败。因此,工作人员不但应该建立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还应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党员还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发挥模范带头最用。特别是财务人员必须要配备政治素养坚定,业务素质强的人员担任。事业单位首先属于国家,受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能够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作用,对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21号.2012年11月

篇(5)

[关键词]医院;中药药品;库存管理;处理办法

中药不良反应使人们对中药用药安全心存顾虑,阻碍了中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1-2],中药安全问题得以保障库存管理至关重要。如何针对药品库存进行科学管理,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由于中药的特性,其与一般西药相比,库存管理的问题更多,如处理不当,易引发药物质量问题,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机患者健康。本研究作者总结多年来国内外中药药品库存管理工作经验,阐述目前我国中药库存管理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1 我国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现状

就目前情况而言,医院占据了药品销售的最大份额。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医院药品销售额约达到市场销售总额的80%[3]。因此,医院内药品的库存管理,就成为销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主要分药品采购、药品库存管理、药品供应3个阶段。其中,药品库存管理由于有大量的药品进库,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进行堆放,还需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药品核查、保存管理工作,消耗较多人力物力,同时管理费用增加,成为管理工作中最为复杂繁琐的问题。研究显示,医院的库存管理费用,占医院过半流动资金,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资金周转[4]。因此,医院营运成本的高低,直接受到药品采购管理与药品成本控制的影响。我国药品流通与其他行业比较,有着明显的不同。就当前情况而言,由于供过于求情况较为严重,市场上出现了较多不正规的供应模式以及不正当竞争。如很多医药销售企业,采取非常规营销手段,将自己的药品免费储存在医院,同意医院随时取用,待药品销售完成后再根据药品的实际销售额进行结算。另外,一些医药代表,为达到销售目的,与院内一些医务人员进行交易,并给予其一定额度的药品销售额作为回扣。因此,药品供应各个环节中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家卫生部门推行医疗改革。

2 我国医院中药药品库存管理问题

随着国家重视,我国大部分医院目前均制定了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聘用专业会计人员,每月医院进行药剂科与财务处的对帐,定期进行药品盘点。但由于我国疆土辽阔,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以及一些医院领导不重视等原因,目前,我国医院中药药品库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药品采购计划不周 有些医院尚无条件进行计算机联网工作,造成药物采购前库房对本院中药的具体使用情况不甚了解。造成中药采购时,凭借相关人员的经验或猜测进行药物订购[5]。造成一些并不短缺的中药出现较严重积压,而一些临床紧缺中药,仍难满足日常诊疗的开展。药品积压后,由于储存成本增大,进一步造成订购成本难以控制,进而影响中药质量。

2.2 药品仓库管理工作人员相对不足 随着医院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医院门诊量与住院量上升,同时带来药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医院需要更大的仓库进行中药储存。由于中药的特殊性,保存条件各不相同,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保管工作,造成药品库存管理难度的增加[6]。

2.3 存在库存账、物不符等现象 一些医院,在中药的验收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与时间,仅需中药销售公司的随货单即可进行验收入库。而药品接收后,又不及时进行清点。易出现发票遗失、账物不符等情况,由此导致财务与药库核账不符[7]。

2.4 药品有效期管理混乱 中药由于其特殊性,保存过程需要严格的条件,与西药相比,其使用有效期并不固定。一旦药物受潮霉变等,该药物即作废弃处理。一般而言,库管人员虽然会定期对所有中药进行查看,并登记其情况。但由于目前医院药品存放量较大,加上库管人员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出现登记遗漏等情况,造成药品效期管理混乱。中药存放、使用一般会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进行。但目前医院发生效期管理混乱,造成后一批药品先出的情况亦不少见。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过期、变质等中药仍对外销售的乱象。

以上几个问题,均是目前我国中药药品库存管理中较为多见的几个问题。就此,很多医院也进行了相关的规章制定,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3 我国医院中药药品的库存管理处理办法

3.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库存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在中药进库处理前,需进行严格的验收、记录。对入库药品及药材的数量、品名、规格、到货日期、供货单位、批号、剂型、有效期、生产厂商、质量、批准文号、验收人员及验收结论等均进行详细填写,入库后,及时对药品进行抽样检查。

3.2 完善中药药品库存管理体系 目前,中药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入出库、退货以及退库3个方面[8]。一般而言,所有需要进库的中药,都要求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待验收合格后依照药品入库单上的通用名逐个进库。入库后,库管人员还需及时记录中药价格、有效期、批号及库存上下限等,同时对中药的效期、限量进行实时监控。当中药出库时,需要严格核对药品请领单,查看填写是否规范、正确,决定发药与否。若进行发药,则需要按照药品请领单上填写内容,将中药的使用情况记录到医院每个药房的库存单上。由于中药在制作、取药等环节中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药品库存管理方法,完全能够减少目前较为混乱的库存制度,提升中药药品库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医院职工在工作中的差错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3.3 中药药品库管人员素质要求 工作责任心是药品库管人员最为重要的品质,此外,丰富的中药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也是库管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药的保存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制定合适的保存条件。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大多潮热,一些药物如当归,木香等,极易发生有效成份挥发等现象,这对药物的疗效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这些药物均需要保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此外,还有一些蛇类药材,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引发虫蛀等现象,因此要注意冷藏保管。这些药品的日常保管与护理,均对库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4 严格把关入库[9] 中药饮片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药品质量与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对药物的性能、正名、别名、俗名等均有一定认识和区分,另外中药饮片管理人员还需掌握一定的药物鉴别、识别能力与炮制规范。在药物的采购过程中,需要在专业中药师陪同进行购买。《中国药典》以及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中药炮制规范均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就需要检测与管理人员熟悉相关药典与规范中的内容,严格根据药典或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饮片的质量检查,保证待销售饮片的质量与安全。

采购管理:尽量不购买安全情况得不到保证的小厂商饮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购买前需要对厂商的中药饮片生产许可证、GMP达标或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达标等情况进行询问及查看。根据质量规定签订合同,以保证饮片质量。

验收管理:当药品到达医院后,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及时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全面、逐批的检查。本院无法开展的检测项目,应及时送当地药品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此外,在验收饮片过程中,均需进行详细记录,对于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饮片,必须记录批准文号等内容[10]。

3.5 中药分类贮存 药物进行分类贮存,不但利于快速查找,也利于仓库的整齐美观。分类贮存依据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主要根据药物性质,避免药物发霉变质、虫蛀等,以保持中药药性。容易发生变质的主要原因如下:①该情况多出现于久放后的药物,以及含水、含糖量较高的药物。此类药物如果保存不当,没有及时通风干燥,极容易出现霉变等现象;②一些中药的有效成分,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发生有效成分降低,质量下降的情况,影响疗效;③一些中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霉菌虫害容易滋生;④有些药材长期受日光的照射,使药材的颜色转变,质量下降。所以,若要保管好中药,保证药物的质量与疗效,就必须注意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注意中药的干燥、通风,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有效成分的挥发,同时,也能够减少虫卵在药物上的繁殖、生长。仓库内配备常用的避光设备,对一些容易受光作用而造成药效变化的药材,可以放置于陶、瓷容器或有色玻璃瓶中[11]。

3.6 定期核查中药药品库存 核查中药药品库存,是查看一个医院药品效益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仓库情况如何,医院每个月都应该对所有中药进行一次全部核查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与管理中药效期。对于贵重难以保管、周转速度缓慢的药材应严格控制进货数量,做到不堆积,要积极查找药物堆积的原因及有效的整改方案,减少中药的积压情况。

3.7 库存中药药品的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亦是库管工作的一部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药物的周转较慢,需要进行长期的库存。在医院的中药药品养护中要依照药品独特的性能,根据不同药品及药材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选择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理来对药品进行科学的养护。每个月都要如实填写仓库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等数据,选择自然或机械通风的形式保持药库的干燥及通风。定期清扫仓库里的垃圾,保持干净整洁,确保没有蟑螂、老鼠等危害库存药品的害虫。

4 讨论

药品库存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药药品由于特殊性,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保管。目前很多医院已经认识到进行药品库存管理工作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此外,中药是否得到有效的保管,也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目前,中药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受到医学领域重视。其中,医院药品库管工作的好坏,是中药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医院还要强化中药药品库管工作,加大相关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库管法律、法规,提高库管人员的素质等。只有进行综合干预,才能保证中药安全,同时提高医院的库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范慧明,曾定元.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优化改进问题研究――基于QCC管理工具的运用[J].会计之友,2013(4):47.

[2] 余学庆,谢雁鸣,王永炎. 关于中药上市后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62.

[3] K Ganesh,S Ganesh,T T Narendran,et al.Drug inventory management at public healthcare institutions:a case study[J].Int J Logist Econom Globalis,2011,3(2/3):155.

[4] 孙青,罗秦英,罗俊,等.药房合理库存管理之实践[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6):589.

[5] 刘纪红,孙雪.基于ZigBee的药品库存实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6):43.

[6] 周波波,陈亚媚.“零库存”模式下药房二级库的库存管理与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3):229.

[7] 庞文艳.实库存管理在我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1,33(18):2851.

[8] 党伟.医疗耗材库存与采购控制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93.

[9] 秦涛,马瑛,董亚琳,等.我院药品采购请领模式的改进与探讨[J].中国药师,2012,15(10):1513.

[10]Deming Zhou, Lawrence C Leung, William P Pierskalla,et al.Inventory management of platelets in hospitals:optimal inventory policy for perishable products with regular and optional expedited replenishments[J].Manuf Ser Oper Manag, 2011, 13(4):420.

[11] 王闰,田野,原源,等.医院药库库存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9):899.

Research on our hospital inventory management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s and treatment method

ZHANG Ying-nan, XU We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 large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complicated sourc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actor of true and false of the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drug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but also relate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hospital..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drug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hospital drug inventory, supply and management work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pharmaceutical trading. However, there is always contradiction,dispensary need to supple pharmacy,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hospital patients with norm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 However, if the drug inventory is too much, not only increases the drug monitoring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causes storage costs rise. Therefore, complet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orage and management becomes urgent problems at present. wherefore,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07 promulga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yinpian management norms in hospital", aims to standardize manag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drugs, The author through looking up information and visiting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 inland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drug inventory management work experience, in view of status quo of Chinese medicine inventory management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guarantee TCM pharmacy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more standard, to adapt to the new re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dustr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hospital, defend the hospital′s reputation and the patient′s interests.

篇(6)

(成都焊研威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366)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遇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体现在科技和人才方面。一个有效地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充分调动科技和人才因素,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在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弥补不足,对企业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61-02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地内部管理。在内部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重要的内容。内部控制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能够如期实现,能够提高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效地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应该针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人员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地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是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人员等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保证每个部门能够认真的执行内部控制的策略。但是现阶段,在内部控制中,往往缺乏有效地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并没有被认真的贯彻执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地监督,难以发挥出财务管理真正的作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在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得不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二)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

企业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加强沟通。现阶段,企业缺乏流畅的信息沟通,信息系统不够完整,企业内部不同的生产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与沟通,并且也没有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自动的沟通,而是需要管理层进行经常性的协调,这就使得信息传导严重滞后。因此,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协调一致,团结协作,从而完成内部控制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执行力不足

部分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力度不够,因为内部控制并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时候,需要众多岗位参与其中,并且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很多的制度规章,导致办事程序和环节大幅度增加,使得各部门受到一定的束缚,从而对办事效率产生了影响。部分企业员工可能会片面的理解为企业管理层对其不信任,从而造成了内部矛盾。有些企业之所以会构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流于形式,严肃性与刚性不足。

(四)风险意识较弱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针对企业经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见,能够有效地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有效地内部控制,需要针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诸多环节实施全面的控制,对经济活动实施全面的监督控制,还需要重点控制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有效结合点控与面控,从而针对某一点的控制,来形成对企业整体的影响。在内部控制中,点控基本上体现在财务、销售、仓库管理和物资采购几方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面临着诸多的经营管理风险。部分企业,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市场风险的危害性,导致风险抵抗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足。

(五)薄弱的控制环境

所谓控制环境,指的就是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管理层、工作人员的能力、综合素质、价值观、职业操守以及个人品行、经营观念、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环境、信息沟通体系和内部规章制度等。企业的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对于内部控制的规则和结构起着决定作用,对于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存在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缺乏合理、完善的组织机构,导致内部控制虚位。因为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导致控制措施不够具体,因此内耗较大,提高了经营成本。第二,缺乏健全的企业制度。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人事政策也不够完善,还缺乏全面的企业制度。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顾此失彼情况。

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地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内控监督

1.内部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就是进行独立评价的过程,能够协助管理层加强对于内控程序和政策的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与人事部和财务部相对立的部门,针对董事会直接负责,如果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情况和内部审计事项,应该向董事会直接报告。在监督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管理层必须重视审计报告。针对处置意见和整改建(下转66页)(上接61页)议,应该及时研究反馈,从而保证监督机构的科学与完善,提升内控有效性。

2.外部检查

应该充分发挥设计、税务和财政机构的监督作用,强化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应该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价,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外部监督的作用。从而避免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忽视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作用,提高有效性。

(二)强化信息沟通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内部机构,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信息沟通体系,实施信息共享,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能够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提升效率。例如,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且将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都录入其中,这样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针对不同的企业政策,各部门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内部控制任务,并且能够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

(三)强化执行能力

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对于内部控制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之后,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执行,那么将会形同虚设,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耗费人力、物力。因此,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之后,必须要强化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加强监督审查,保证各个部门能够认真的贯彻执行。如果某些部门,或者某些工作人员,对于内控置若罔闻,那么应该加大惩处力度,必须保证内控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这样才能提高有效性。

(四)强化风险意识

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企业面临着变化莫测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强化其风险责任意识。同时,要结合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对于风险要进行分析、报告、评估和识别,这样才能全面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从而提高内控有效性。

(五)优化控制环境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不断优化控制环境,从而为内部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企业内部上至董事会,下到普通的员工,都应该重视内部控制。还应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要充分体现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从而提高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监督,强化风险责任意识,优化控制环境,保证认真的贯彻执行,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这样才能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朱颐和,张娥.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自2012年深市主板A股截面数据[J].会计之友,2014(11).

[2] 张宜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基于中

国内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1(12).

[3] 徐虹,林钟高,吴玉莲.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效率研

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4] 林钟高,郑军,彭琳.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研究——来自

沪深两市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经验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

学院学报,2009(04).

[5] 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研

篇(7)

1.1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

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设施较为完善。所有实验室都设有规范的消防设备,包括便于消防人员操作的消防系统和普通实验人员易于使用的消防报警装置、泡沫灭火器、无障碍消防通道等,实验室及楼道里设有醒目的安全出口指示、应急照明及快速疏散图。事故发生时,实验人员可以根据指示快速疏散至指定的集合地点。此外,每个实验室还配有安全防护及应急设备,如紧急淋浴装置、眼睛冲洗装置、急救箱等。国内高校在安全设施建设上已大为改善,多数实验室及实验教学楼装有灭火器及消防系统,但是在细节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如缺少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应急医疗箱及冲淋设备,以及消防通道被堵塞及非法占用等。

1.2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实验室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的要求更高,实验室人员呈现数量多、流动性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此外,高校管理层、实验室使用、管理者及相关教师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的管理及培训制度,研究人员不经过安全培训直接上岗已成常态,或者实验室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操作规范形同虚设。美国大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实验室存在的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危险源种类,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安全类别和级别,并在实验室的大门上贴上醒目的标志。实验室文件架上有专门的文件夹,其文件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条例、安全信息、实验室人员历年来参加的安全培训记录等。此外,在实验室的相应位置还标明安全应急电话和安全应急设施的使用说明,以便实验室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况下能及时获得指导和救助。相关部门会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对于不合格的实验室要限期整改。美国科研型实验室的人员主要包括教授、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技师、研究生及访问学者。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课内容根据不同实验室所涉及的安全隐患种类而定,主要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生化试剂、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动物等的安全使用和处理。培训方式有网络授课及测试、课堂讲授、笔试考试等。这些培训课程常年循环开课,一般一个月或更短间隔循环一次,以保证新来人员及时得到培训。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需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培训课程之外,还需要由实验室秘书对其进行专门的实验安全操作和技术培训,如废弃物分类储藏方法、废弃物危险类别、人身防护、紧急事故处理等,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在培训期间,如果实验室管理员不在,被培训人没有资格进入实验室。另外,因为安全标准逐年发生变化,全体科研人员还必须根据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定期参加常规安全培训。

1.3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管理

国内多数高校在化学药品安全管理方面较为混乱,分类不明确、标志不清晰,有毒有害药品购买和管理相对松懈,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在化学废弃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多,危害更大。尽管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局就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但多数高校对于化学品的渗漏及废弃物的处理没有按照该方法执行。随便倾倒化学废液的现象广为存在,大量未经处理的酸、碱及有机溶剂不仅腐蚀污水处理管道,而且其与生活污水混合后造成污水成分异常复杂,给污水处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美国高校在化学品管理和废弃物处理方面是国内高校无法比拟的。根据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Administration,OSHA)规定,所有化学实验室都应该备有“化学品卫生管理计划”,也就是能详细说明安全条款和应急操作步骤的手册。同时要求每个化学品都必须有化学物质安全信息表(materialsafetydatasheets,MSDS)[5]。MSDS为用户了解化学品毒性以及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品提供重要信息。除了在文件上对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有硬性规定之外,对易燃易爆及高危险性化学品的保存也有明确的规定。易燃易爆品必须保存在经消防部门审核的铁柜中,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而高危险品的保存则由各院系统一管理,使用及归还时要由导师及本人签字。实验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少量的化学品倾洒出来,实验人员可根据MSDS上的相关信息自行清理;若不知怎样处理,或液体量较多,亦或是高腐蚀性、高毒性化学品,必须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立即打电话通知学校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nvironmentalhealthandsafety)部门,由该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对于化学废弃物,如做电泳及银染色使用的有机溶剂甲醇、3-羟基丙醛、丙烯酰胺等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不能直接倾倒至下水道,需要收集装瓶,贴上注有化学品名称、时间、实验室负责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标签;如是混合样品,需网上填写专用表格,并标明各组分的比例,以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在集中处理时明确废弃物的成分;对于过期的化学试剂,同样须列好清单,请学校的专门机构回收处理。

1.4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2003年SARS流行以来,我国相关部门把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东北某大学布鲁氏菌病感染、广州某高校出血热等事件的爆发,无不凸显出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生物安全意识淡薄、风险评估缺失、实验室条件相对落后、安全监控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生物风险物质的级别分类标准,美国将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划分为4级。安全等级不同,实验室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也不同。比如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的出入口设有由电子操控系统控制的气密门、多个淋浴设备、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等,以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实验室入口处还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生物安全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实验室人员除了参加基本的安全培训之外,还要根据所在实验室的安全等级以及研究课题参加一些特殊的培训课程,如动物关爱计划、血源病原体的认识、实战经验介绍和实验等;对于需要接触实验动物或病毒的科研人员,要预先注射百白破、卡介苗或所处理病原有关的疫苗。在生物污染物及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明确规定培养物、储存物及其他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生物废弃物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方、州、联邦法规,如枪头、移液管、固体培养物等需要存放至特殊颜色的塑料袋中密封,然后放在防漏容器中,贴上标签,并注明时间等相关信息,由专业机构定期收集处理,相应的费用由实验室所有人承担。如果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造成渗漏,将要付出巨额的罚金。

1.5实验室贵重及大型仪器管理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的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其中多数高校的中心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上能够做到专管专用,通过承接校内和校外的各项测试服务,能保证这些仪器高效运转,且只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和操作,因此设备维护和保养良好。而对于各院系及学科购买的用于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贵重仪器设备,由于运转成本高、管理人员及科研经费有限,设备闲置率较高。此外,由于实验人员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培训,因操作问题而造成仪器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美国,公共型实验室中的贵重仪器设备,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活细胞荧光捕获系统等一般由学校规划购置,并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集中管理,目的是为各种专业实验提供某些特殊实验手段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这些仪器的使用需要提前预约,相关科研人员经资格培训后自行完成操作,相关费用由所属导师承担,而设备的维护费用则由学校统一拨款。对于专业型实验室中导师自行购买的仪器设备,通常可以无偿使用,具体操作和维护方法可在实验室保存的仪器使用手册中查阅到,或者咨询该实验室的学生或研究人员。

2我国高校实验室应采取的举措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教职员工和科研人员的安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虽然中美两国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美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2.1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美国高校的管理层具有极强的法律意识,在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及州地方法律的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实验室管理规范和准则。自2003年以来,我国陆续地颁布了一些涉及病原微生物及化学危害品管理和排放方面的法规,但高校实验室管理细则及条例与法律法规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更新和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十分必要,通过科学化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人和环境的目的。

2.2建立职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否落实。要落实管理制度就必须有专门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目前,国内高校普遍设有实验室及设备管理的职能机构,但其工作仅限于防火、防电、设备维修等基本安全问题,在化学品及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建立由卫生、环境及医疗等方面的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安全管理机构,不仅可以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法规及条例的制定提供科学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尤其是化学品、生物及辐射安全管理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

2.3建立层级管理责任制

科学规范的法律条文还需要由人来贯彻执行,因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人员责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日常的管理中,由于责任人不明确、监管责任不清晰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很多。建立层级管理责任制对于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十分必要。学校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是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院(系)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二责任人;导师及各实验室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和仪器、设备管理责任人分别为各自管理范围的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对学生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负有直接责任。各级责任人对本岗位安全负责,从而在管理上形成自上而下的强硬、严格的管理团队。团队中各级岗位职责范围明确,保证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避免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盲区,确保高校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安全。

2.4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