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控制成本的方法

控制成本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16

控制成本的方法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1)

一、控制企业成本的原则

第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企业生存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自身的条件也很难相同,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的成本项目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才能使各种控制成本费用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收到成效。从实际出发乃是控制企业成本的第一原则。

第二,系统性原则。

企业成本的控制应是全局性、系统性的。不能只顾局部成本费用而不顾整体成本费用,也不能放弃企业的长远利益杀鸡取卵。我们可以把企业控制的成本费用定义为总成本费用、综合成本费用。所谓总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的成本费用总和,综合成本费用则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衡量的成本费用总和。因此不妨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研究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对策,用整体性、相关性来协调控制企业的总的成本费用、综合成本费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

控制成本费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它不同于理论研究,可操作是其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再好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法,如果不能转化成可操作的方案,或者操作性不强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四,成本效益原则。

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时,控制成本要小于控制带来的收益,只有企业有“利”可图,控制成本费用的目的才可以得以实现。否则,控制成本费用便失去了意义。

二、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组织

控制企业的成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这里的组织并不是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它应是各个职能部门中的某些成员为履行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职能集合性组织,这个组织在性质、人员组成、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第一,组织的性质。

这个组织只是把各个职能部门中的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职能集中起来,借以强化企业成本的控制,它是企业领导决策层的参谋、助手,为企业控制成本费用出谋划策,是一种职能集中、强化,人员分散的组织,是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策划者、统筹者。

第二,组织的人员组成。

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组织一般应由四类人员组成,他们是决策层人员、管理控制层人员、操作层人员和各个方面的专家。

决策层人员一般有一名即可,这样可以保证这个组织能和决策层及时沟通,也有利于协调解决这个组织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

管理控制层的人员应从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中选取,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及企业的资源状况都比较熟悉,同时,其自身素质又较高,切实可行的方案很可能就出在他们那里,这一类人员是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组织的中坚力量。

操作层人员是实际方案的“操刀者”。方案的可操作性、实施效果如何在他们那里会得到直观的反映,同时,一个方案在实施之前,从操作者的角度会从方案中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利实操。方案实施后,操作层人员可以对方案的实际效果及其改进都会有真实的反馈。

各方面的专家是这个组织中的重要成员,这些专家应该包括生产工艺方面的专家、成本分析方面的专家、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金融、法律、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企业的成本费用的控制指明方向、修正方案、总体把握。后文所述的控制成本费用的前瞻性对策也是他们工作的内容。

第三,组织的工作方式。

这个组织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实行项目制,它的工作程序是:分析现状-确定项目-设计方案-方案评估-方案试验-方案实施-方案考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选取要抓住主要方面,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抓。在综合统筹的基础上,多个项目可以同时进行。

三、控制企业成本的前瞻性对策

控制企业成本的前瞻性对策是一种战略性的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产生深远影响的对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起始段所采取的对策,是控制企业成本的基础。

第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展价值工程。

前瞻性对策要求在企业产品的研发阶段就要有成本意识。所以在研发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制造成本、市场价位及其获利水平,做到既推陈出新,又确保获利。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就注重成本控制是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前向延伸,是控制成本费用系统性原则的一个例证。

第二,寻求新材料、采用新工艺。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以新材料代替旧材料、以新工艺代替旧工艺成为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同时还可以借以占有市场先机,取得超额利润。

第三,建立预评价制度。

开展价值工程并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增加成本费用的风险,建立预评价制度必不可少,在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水平。

四、控制企业成本的一般性方法

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一般性方法是指原材料消耗控制、人工成本控制、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的控制。

第一,原材料消耗的控制。

原材料消耗的控制可分为预防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这三者是原材料控制循环的三个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阶段,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到预防阶段,促其改进,预防控制的效果可以在过程控制、反馈控制中得到检验。

第二,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的控制可以从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结构入手,使技术水平不同的操作人员实现最佳组合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效用,从而降低人工费用。同时,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劳动消耗量的一般标准,这是反映劳动效率的有效依据,是劳动过程中控制劳动消耗量的基础。再者,通过岗前培训、定期交流、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另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责任心等也是促进员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消耗的有效方法。然而,一个合理的劳动工资制度却是激励员工提高劳动效率、增强责任心的最重要一个方面。所以企业的工资制度要切合实际、灵活多样,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高效。

第三,制造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控制。

制造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都是综合性费用,内容繁杂且涉及面广,因此,一般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编制弹性预算的方法来实施控制。建立日常控制、期末分析制度,将弹性预算的指标按部门分解,各个责任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指标严格控制并及时汇总。在期末,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比费用的发生额与预算标准,找问题、查原因,寻找降低这些费用的有效方法。

第四,管理费用的控制。

控制管理费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编制一个科学合理而又切合实际的预算。

二是应从源头开始制订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也就是管理费用的预防控制。

三是执行严格的费用报销制度。如:没有合法原始凭证、审批手续不全、虚假发票不予报销,超标准的费用也不能报销等。

四是期末按照预算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找问题,查原因。对差异较大的项目要检查预算是否需要调整,重新编制。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2)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意义;现状;措施

一、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意义

(一)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对其利润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可以通过企业的创新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对其经营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经营管理目标,来优化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以便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市场化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发挥优势,从而获得市场竞争的最终胜利。在企业内部实行竞争,有利于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产品的生产价格。因此,努力降低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现状

(一)过度降低成本,使得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管理有偏差

有些企业为了减低生产的成本,而单纯的把企业费用的减少作为企业经营标准,降低生产原料的档次,以降低企业的生产资料的价格。这种降低成本的方式,在短的时间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长此以往,这种降低成本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使企业拥有长期的效益的重要的基础,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减低原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偷工减料。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久而久之,人们对它就丧失信任,这对企业的形象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实质上,这是一种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偏差的表现。

(二)过度简化的成本控制,造成了对成本的过度依赖

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在很多的企业看来,是归财务部门的事。持有这种成本控制观念的人,很显然没有明白,企业的成本控制贯穿始终,企业的每一位职员都应该树立节约成本的价值观念,因为,财务部门是没管理生产材料购买之前的成本管理,以及生产资料进入生产领域的材料成本控制。如果让财务部门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则需要增广企业的财务部门的控制管理范围。由于财务部门的管理范围有限,企业成本控制不到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不断延伸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依然只是重视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企业生产之前以及之后的分析。对于成本的控制也仅仅限于生产材料的成本,对于因技术造成的成本浪费却没有丝毫的发觉。这种局部的成本分析,对企业的做出正确决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对于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不到位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仅仅表面的工作,他们在进行成本的控制的时候,只是对表面很明显的成本浪费现象进行控制,那些用肉眼看不到的成本控制,则当作不存在,这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在不经意间失去其原有的存在价值:第一,企业没法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第二,企业不能将潜在的成本进行计量。

三、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

(一)实行全面管理

科学的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财务这方面来说,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努力建立起和生产的信息有关联的计量。从工作人员这个人角度来说,要树立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观念,并使这种观念,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中需求,也更能接受市场的考验,企业的生产效率才可变成企业的生产效益,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二)寻求企业战略和企业成本管理的交汇点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制定降低成本的方针、政策时,要注意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这样企业降低成本的控制方案才会有意义。因此,控制成本或者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要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了解透彻。当找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成本的契合点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三)强化成本分析以及绩效考核

判定能否真正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对它考核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评定。第一,要把会计的信息核算结果作为评判的结果。第二,在进行考核的时候,要注意把企业制定的成本指标和销售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可使建立好的奖惩制度有据可依。以龙信房产公司为例,项目竣工之后,需要确定项目的结算成本,也就是最终的动态成本;对动态成本和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同时对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水平进行客观分析;完成工程项目结算之后,按照目标成本的科目进行分类,对成本项目的造价指标、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工程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四、要建立好一个内控体系,不断加强标后预算工作

因为成本控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目标,并且通过有组织、系统性的对其进行成本运行,让企业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以内。所以,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使成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同时还要加强标后预算的成本控制。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好一套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组织机构

要以企业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成立一个成本管理工作小组和标后预算审评小组。每个项目部门都要成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成本管理小组。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施工企业内部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及相关办事机构,将具体的预算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由二级核算员负责日常预算工作,确保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发挥实时监控作用,强化了预算的执行,顺利落实成本管理目标。

(二)保障制度

根据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结合好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控制制度。如《合同管理法》、《标后预算管理》、《物资管理法》等,这样就加强了合同的管理,同时也规范了履约行为,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审核制度,与此同时,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还要将企业管理融入其中,使企业控制制度的预算工作得以更加完善和全面。

五、加强好标后预算管理,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中标之后,要根据建设的规模以及特点,来编制好标后预算的各项指标。

(一)在编制标后预算时,要从降价幅度、投标的效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同通用条款、影响成本因素等各种原因入手,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编制出一个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让投标实施过程紧密相接。

(二)在定额的编制中,可以将《施工工程定额》按照实际使用,并将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单价进行对比,经过调整后作为成本单价。编标人员要亲临现场,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于那些实际运距少于投标运距的工程,要将实际运距作为成本单价的依据。

(三)至于在费率的取定上,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差异,所以要根据省内规定的费率,使用降低现场经费的费用方法。

(四)工程量的定位上,在一般情况下,是以工程量清单的投标设计图纸作为依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

1、为了给以后追加索赔工程量差额提供了有效依据。对于那些初步设计图招标的项目而言,工程量都比较大,在施工中按照图纸施工很有可能发生巨大变动,从工程数量上相比,工程数量的变化情况很明显。

2、可以很直观的看出验证投标报价水平的高低。

(五)当预算编制好之后,要经过企业总经济师初审之后才能提交,经过企业的审评领导小组审评之后,要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对预算控制进行调整,最后根据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和项目内外环境等各种因素,确定一个项目成本目标,并且由项目部统一执行。项目部要将进行指标分到每个班组及个人身上,明确好目标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

六、要对标后预算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准确掌握工程项目实际成本

当项目部执行标后预算后,要对其进行一个定期和不定期跟踪检查,及时有效的收集项目反馈回来的意见与建议,对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出一个具体分析,找出存在偏差的原因,找到解决原因,提出并且纠正错误,当一个项目完工前,要对变更以及工程引起的费用,及时找业主索赔;对那些因为工期变化引起的费用,而且是由业主原因引起的,要找业主索赔,属于施工项目原因的,索赔费用自行取消。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里面的成本管理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使其逐渐融入市场角逐中,这样更能突显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以上几个点进行分析,明确成本控制在社会、经济等方面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要不断寻求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并且加以控制,成本管理会运用更多的会计、企业理财方面的理论,通过对财务的预测、控制、计划、决策等措施,对整个企业以及子公司的项目资金进行管理。这样更加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与生产每一个环节融合,这可以使企业在保证工作质量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获得利益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更高的企业战略目标。(作者姓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3)

摘要:下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从而提出几点成本控制方法,总结了控制要点,仅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工程成本;控制要点及方法

目前,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来说,主要指的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来进行控制,从而促使工程实际成本预算在项目限定范围之内所采用的一个管理过程,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

一、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成本计划的控制

项目成本计划是以设计方案预算项目成本为基础,通过将成本目标分解,提出设计、采购、施工方案等各项费用的限额,作为成本控制的基础。确定成本计划时,应搜集和整理资料、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草案、并综合平衡编制正式计划成本。对成本计划控制的重点在于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并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

(二)项目成本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成本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是指控制、审核各项实际费用支出,包括材料采购费用发生过程的监督,劳动力以及相关生产资料使用过程的消耗控制、质量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控制等。确定工程项目款的支付状况,监督已支付款项的项目完成情况,并做出书面成本报告的过程。

(三)项目成本跟踪与诊断控制

项目成本跟踪与诊断控制是指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作出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确保相关项目变动有据可查,以防不当项目变动所发生的费用列入项目成本预算。此外,还要对项目成本实际超支量及超支原因进行分析,对项目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预算和成本趋势进行分析。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工程方法是对项目进行事前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研究工程设计的技术合理性,探索是否存在进一步挖掘改进的潜力,在提高项目功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二)偏差分析法

偏差分析法又被称为净值法,是对工程项目成本实际支出及进度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比较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计算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进而衡量项目成本执行情况。该方法通过引入净值概念,帮助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同计划的偏差程度,从而对项目工程的执行过程实施控制。

(三)定额法

定额法多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以施工预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控制工程实际成本。采用定额法控制时,应将工程的直接成本按施工定额落实到施工任务单上,以施工任务单来控制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工程直接成本定额控制的重点是材料成本控制和人工费成本控制。针对材料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部应以材料消耗定额为依据,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四)补充计划编制法

补充计划编制法是指当项目存在可预见的变更时,对项目的成本基准计划进行相应的修订或者提出替代方案的变更说明。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由于工程项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故项目成

本控制应围绕项目成本的构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的

消耗。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而分摊到项目上的经营管理费用。

(一)控制材料费用支出

材料费用支出占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降低成本的潜力也很大。降低材料费用主要措施是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包括材料的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同时,建立原材料台账,监控材料的使用和消耗情况;注重余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材料消耗。

(二)控制人工费用支出

控制人工费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组

织结构,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办法,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如上例高校公寓楼工程,通过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控制单位工程总用工人数。在确定人工费占目标成本的比例之后,项目作业层按专业预算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制,奖惩结合;辅助人工费用实行总价包干的办法,使人工费的开支控制在目标成本的一定比例之内。

(三)控制工程机械费用

在机械费的控制方面,要依赖施工单位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使用率和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提高依赖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在于对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做到人机固定,实行操作员持证上岗,落实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同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四)控制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

间接费用的控制需要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业务管理部门费用实行节约承包来落实。上例高校公寓楼工程,间接成本控制在工程目标成本的15%以内。其中,项目经理部对可控成本部分,如管理人员配备8人:包括项目经理1人、技术总负责1人、土建技术负责2人、安装技术负责1人、安全员1人、材料采购员1人、库房管理员1人、财务人员1人,配备面包车1辆,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医疗费、劳动保护费等一次性核定。其他直接费用的控制,应采取合理计划,节约为主的原则进行。

四、项目成本控制的节点

(一)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确定工程项目后,从工程项目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保修期结束,进行项目工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同时,进行项目成本控制,不能单纯讲求降低成本,要对项目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兼顾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各方面的利益,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不顾工程质量而强行降低成本。

(二)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是实施项目工程控制的关键,该组织主要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部门、以及相关财务部门等。其中项目经理的选派是前提,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能力强的项目经理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为企业创收。技术部门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得力的技术部门能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配合默契的财务部门则可为项目经理提供项目部的资金状况,合理调度资金,减少资金使用费和其他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4)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定义

建设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以及以工资补偿费形势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那部分活劳动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建设项目成本按经济用途分析其构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建设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为组织和管理建设项目而发生在该项目上的管理性费用。按成本与施工所完成的施工量的关系分析其构成,它是由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组成,其中固定成本与完成的工作量多少无关,而变动成本则随施工量的增加而增加。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即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应以建设项目成本为重心进行成本控制。

2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作用

由于建设项目有单件性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也是一次性的行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能否降低,项目经理部能否获得经济利益,得失在此一举。无论是从企业管理层次来说,还是从项目管理层次来说,成本控制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做好。

3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研究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选择好方法的标准就是只要满足质量、工期、安全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成本控制目的。但是,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究竟在什么环境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是由控制内容确定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控制内容来选择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项目成本控制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项目成本目标控制成本支出法

在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可根据项目经理部制定的成本目标控制成本支出,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人工费用的控制。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等签订劳务合同时,一般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和合同规定的人工费用补贴两者之和之下,辅工还可再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如赶工费、夜班费等。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发,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其他特殊之需。

②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对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消耗量和进场价格来进行的。其中控制消耗量是通过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控制材料计量和控制工序施工质量才实现的。在实行量价分离方法计算施工造价的条件下,对水泥、钢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对材料成本控制,要以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的数量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当然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控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的上升和下降有一定预计和准备,以平衡成本支出,降低建设项目成本。如果无法有效调节,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甲方按实补贴,对于用钢量、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可按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使用费的总量。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对于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施工量×定额台班单价,但实际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等,因而使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大于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形成其费用超支。因此,如能取得甲方的谅解、支持,可得到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额来控制其支出。

④构件加工费和分包施工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最好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施工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施工造价的55%~70%。由此可见,将构件加工和分包施工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是实现预期成本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2)偏差分析法一典型的执行情况测量法

在测量执行情况时主要运用的是偏差分析法,又称挣值法,是评价项目成本实际开销与进度情况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测量和计算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和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从而可以衡量项目成本执行情况。

偏差分析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引入一个关键性的中间变量一挣值(已完成工作的预算成本,也称为赢得值),来帮助项目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进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同计划的偏差程度。运用偏差分析技术要求计算每个活动的关键值。偏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用衡量项目的成本执行情况,而且可以用来衡量项目进度。

(3)费用变更控制系统法

变更控制系统是一套修改项目文件时应遵循的程序,其中包括书面文件、跟踪系统和变更审批制度。在多数情况下,执行组织通常采用变更控制系统,然而当出现新的情况使原有系统不能满足需求时,项目小组就应该开发一种新的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从原有系统到现有新系统,都需考虑措施、信息和反馈三大要素,并且这三大要素应形成循环关系以保证对项目变更的控制。一次循环由措施开始,产生关于措施实施效果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再作为反馈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如果反馈的信息表明一切正常,项目经理就可

以指导项目团队按原定的项目计划继续进行;如果反馈的信息反映了一些问题,项目经理就要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方案,或整合资源,使项目顺利进行以按时达到目标。在补救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信息。

(4)用成本分析表法控制成本

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包括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最终成本控制报告表。月度成本分析表又分为直接分析成本分析表和间接成本分析表。月度直接成本分析表主要反映分部分项施工实际完成的实物量与成本相对应的情况,以及与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相对比的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为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针对偏差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月度间接成本分析表主要反应间接成本的发生情况,以及与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相对比的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为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针对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此外,还要通过间接成本占产值的比例来分析其占用水平。最终成本控制报告表主要是通过已完实物进度、已完产值和已完累计成本,联系尚需完成的实物进度,尚可上报的产品和还将发生的成本,进行最终成本预测,以检验实现成本目标的可能性,并可为项目成本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程项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了各个施工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与否,成为了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以现在众多企业开始注重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并且积极寻求成本控制的对策方法。

一、我国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虽然每个企业都知道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成本控制活动,但是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只有在项目的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时,才会想起要重视成本控制。

(二)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难度大

施工企业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必须在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招投标、工程量、设计变更控制及竣工决算等等一系列过程都要做好成本控制,由于这一系列过程涉及的面较为复杂,所以相应的对成本要求的技术含量都会相应的很高,这样就加大了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

(三)部门目标与成本责任不明确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在工程施工期间会涉及到各种人,财,物等方面复杂关系。这使得很多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责、权、利分工不明确,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该工程的成本失控,不仅没打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还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制约成本控制管理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成本节约激励机制、成本管理的目标不科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对策方法

(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

每一项工程都会面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对一些中标价低而合同中对变更索赔部分要求较严的工程,我们就会将取得理想利润,作为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出发点。这就导致施工组织设计成为了项目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和施工项目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知:缩短工期就会增加人工费、设备费等等一系列的直接项目成本;延长工期又会增加间接的项目成本。所以在施工企业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就要考虑全面,做好成本衡量,才能真正达到成功的成本控制。

(二)合理利用合同和单价中的有利条件,进行成本控制

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在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时,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合同条款更多的是规定业主的利益,而对施工企业的利益却很少涉及。所以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不会考虑到利用合同中的优势条件来进行成本控制。其实,成本控制人员再仔细研究合同的基础之上,在合同上进行成本控制还是大有作为的。我们知道合同制定的原则是:平等与公正。合同签订的双方虽然有优势和劣势,但是即便是劣势一方也会在合同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而且很多合同在制订时并不是十分严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漏洞为自己争取利益、进行成本控制。例如成本控制人员可以领用这些漏洞和有利条款在变更索赔中为企业争取到很大的利益,从而进行了成本控制。

众所周知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为了寻求最大利润,会利用在投标过程中的不平衡报价来谋求利润,即有的项目某个单价利润空间小而有的项目某个单价利润空间大,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大利润空间大的项目来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在某些基础工程中,对于不同的而都会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利润空间也会不同,那么我们便可以采用利润空间大工艺进行施工。也可以通过设计变更采用合理的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工艺或几种工艺的组合来施工,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三)通过加强施工环节的控制进行成本控制

1、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个项目制定一个资金标准或者标准成本

根据每一个项目施工时的材料价格、人工费等,再结合该项目的施工的实际特点,施工公司对项目中的成本制定一个详细的目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金滥用,进行了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实际中,许多施工企业都会遇到项目资金未按照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时间到位的现象,项目资金到位拖延严重。在资金无法按期到位时,企业要做好项目之间的资金协调调度,所以为了达到资金调度的目的,我们必须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然后再对大宗的工程物资进行集中采购。通过这两种管理方法,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加强预算管理

一个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工程预算。施工企业的预算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该根据可控和不可控两种成本对项目资金进行控制。根据这两方面的控制原则,制定好相关的措施,进一步明确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措施和制度。通过明确每一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员清楚地了解资金的具体应用范围,避免了有些部门对工程资金的滥用,从源头上控制了资金的使用。通过加强预算的管理,施工企业可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做到了企业成本控制责任明确到部门,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成本控制失败时个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也可以在企业成本控制失败时,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查出成本控制不当的地方,为施工企业以后的成本控制提供经验。企业在加强预算控制时可以采取一些监督方法,例如:可以给每一个部门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积极鼓励每个部门按照预算要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通过控制材料费用和劳务费用进行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工程施工时所需要的物资的数量和价格进行成本控制。我们知道在一个项目的成本中,材料费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通过对材料费的控制,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部分达到我们成本控制的目的。施工企业一般会对需求量大的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中标,这时就需要成本控制的相关人员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一些伤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在招标过程中出现。成本控制人员可以参照以往相关物资中标价格,制定一个价格表,物资招标的价格严格参照这个表格来进行。

劳务费也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实,在企业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纯粹的人工劳务费只占了项目成本的一个很小的比例,但是一般我们会把施工单位的小型机具和易耗材料费包括在劳务费中,这样劳务费便会占到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很大比例。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劳务费。但是,成本控制人员要对相关施工进行好把关,不能一味的追求企业理想利润,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对企业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成本控制人员在材料费和劳务费的控制中起到了“把关”的作用。

(五)通过设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来进行成本控制是最为有效地一个方法。首先,施工企业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这个审计体系要涵盖工程从立项到结项的全过程。在对施工项目进行事前审计时,我们可以使施工方案更加合理与完美,可以避免一些由不必要的事物而引起的损失。事中审计可以对施工阶段资金和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一些人为失误造成的损失。事后审计可以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总结、检验和验收。

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还包括一个相关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计算机系统。施工企业在项目伊始会将各个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而这个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将自己部门成本控制的进度记录到这个计算机系统上,以便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检查监督。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这个系统记录的成本控制进度完成情况,对相关的部门进行奖励和惩罚。这样可以间接的培养企业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强化与成本有关人员的成本意识和责任感。

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困扰着每一个相关企业的问题,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总结自己实践经验,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小云.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山西焦煤科技,2007;09

[2]王赫.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6)

关键词:企业成本 控制 内容 方法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当期费用,也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将计入各期费用的经营费用等等。

经营费用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企业当期发生的支出包括费用性支出、非费用性支出。发生于经营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就是经营费用,这是企业当期发生支出的主要部分。经营费用本质上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应当计入费用要素的各种支出。经营费用通过成本费用等账户的汇集、分配、计算、结转等加工处理而计入各期费用要素。

成本费用即成本性质的费用,也即将要计入某个成本计算对象账户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材料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它们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确定应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的数额,从而确定库存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成本。这说明企业经营费用发生后,经过成本费用归集,形成各种资产的成本,将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经营费用主要通过成本费用核算后而或早或晚被确认为费用要素。

费用要素中的各项费用是企业为了实现本期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会计上的费用要素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计入当期费用要素的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账户汇集的数据。作为与收入相配比的费用要素各个项目,其核算的真实、公允对确定财务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控制效果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企业控制整个成本的角度看,营业外支出是不用计划其发生但是要控制其发生的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

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是企业成本中发生频繁、项目复杂、金额巨大的部分。经营费用也是工业企业费用要素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库存材料、固定资产等各种资产的耗用也将归集到经营费用,再通过“产成品、营业成本”而转入费用要素。

(一)实施作业成本法,加强经营费用核算与控制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经营中各现场的各项业务、作业链为对象,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及费用分类计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费用归集、分配、考核方法。

加强经营费用核算与控制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生产经营的现场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各项直接费用与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经营过程中组织管理经营而发生的间接费用。经营现场发生的间接费用种类多、地点分散、金额较大,笼统分配主观性太大,核算与控制相对困难。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生产经营成本中各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方面,能够加强对车间制造费用的控制。

在各生产现场实施作业成本法按部门进行责任核算时,还应进一步按生产部门内的生产线、准备工作环节、维修工作环节、技术与质检工作环节、计划管理工作环节等组织责任核算。各生产现场实施作业成本法可对生产现场的制造费用核算进行改革或重新设计,主要做法是:第一,在组织机构上,应更进一步划小责任中心,即在设置车间责任中心的同时,按作业环节设置责任中心。第二,在会计科目上,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按车间设置一级明细账,并进而按作业中心设置二级明细账,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作业成本法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在核算程序上,所有间接生产费用支出除计入制造费用总分类科目外,必须同时在其一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中平行登记。一级明细账归集数据作为车间责任核算备查资料,二级明细账归集的数据作为各作业中心责任核算资料,用于各作业中心的责任考核,并为按作业量分配间接费用做好准备;所有间接生产费用在作业中心归集到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账上后,再按各种作业量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第四,原始记录可以打破以前按车间设置电表、气表等的原始记录模式,针对作业中心设置各种原始记录,配备计量衡器具,以便配合根据作业环节进行的责任核算。第五,在计划管理上,应当按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预算,并分解落实为作业中心的责任预算。

建立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系统,还可对生产现场的各项直接费用实行以业务核算为基础的责任核算,并对各生产车间实施车间责任核算。这样,生产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责任考核,各项直接费用使用业务核算进行责任考核,整个车间的各种生产费用进行统一的车间责任核算,可以形成一个全车间的分层考核、针对性核算与控制的体系。为了做好这一工作,还应设置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组成的三级成本账户体系,并拟定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与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平行登记、定期稽核方面的配套措施。

(二)实行全面的责任核算,加强对经营费用的控制

在对物资供应环节实行责任核算时,针对材料采购费用与储存保管费之间相互制约的情况,按事权统一加强控制的原则,可以统一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供应工作和责任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按材料采购、库房保管等安排更加细化的责任核算。1、物资供应部门设置为一级责任中心,并进一步设置下一级的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2、专门设置“采购保管费”总分类账户,该账户之下再按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设置明细账,将采购责任中心和保管责任中心明账汇集的数据作为责任考核的依据。3、增加核算程序。除采购买价直接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外,所有采购间接费用均通过采购保管理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材料采购账户;所有库房存货中的材料保管费用支出均通过采购保管费汇集、考核后分配到管理费用账户核算。4、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落实物资供应预算,再分解为采购预算、储备预算。特别要注意材料物资与产成品物资等的分库、分点管理,落实相应的责任预算,并与管理费用的责任核算结合起来。

在对其他方面建立控制措施体系时,还应当按照上述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对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也从组织机构、会计科目、核算程序、原始记录、计划管理等方面,对原有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按管理与核算相结台的原则,进行责任核算的配套改革,使作业成本核算应用于所有经营费用发生的地点和方面。将以作业为基础的责任核算信息系统嵌入到成本与费用处理系统中,形成以作业为中心的更为具体的责任中心,从而对经营费用、成本费用等企业成本按作业成本法原理进行全方位的责任核算。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1、完善本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各单位应当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指导下,完善本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以此为契机,更加有效地控制包括经营费用、成本费用在内的企业成本,提高会计核算与控制水平。

控制成本的方法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

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本行业特点 ,通过将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耗费 ,以货币的形式加以计量 ,从而得出费用总和。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减少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也开始了向现代管理的范式进行转变。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要求计算精确,成本信息真实可靠 ,从而可以解决我国建筑类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存在的质量低下、浪费严重、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延误等不良问题。

1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往往喊得响, 做的少,只打雷不下雨。对于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往往通过制定以工作指标或计划进度完成情况来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 或者过于强调突出工期,忽视了对成本的管理控制,从而致使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目前而言,经常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施工队伍不专业导致施工成本上升。施工队伍的不专业会致使停工、返工、误工、待工现象的发生,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2) 过分强调工期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却成本徒增。很多施工单位对工期的追赶强调,施工中常常搞突击加夜班,日夜连轴转,虽然保证了工期, 但成本急增了不少。

(3) 施工机械与工程大小配置不合理。许多单位,使用超大型机械组合完成较小的单位工程,配置不合理,成本高增。

(4) 施工物资管理不合理。施工现场物资缺乏系统管理,使用时数量不够,不用时又出现闲置、丢失、破碎,对物资的管理不合理导致成本上升。

(5) 地形、地质的不同对成本存在影响。

(6) 工程变更也经常会增加施工成本,并且还会造成建筑资源的无端浪费。

(7) 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导致了工程成本增加, 开支比例加大[1]。

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存在这些问题,这是整个建筑施工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想好对策,做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工作。

2 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成本,具体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等。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需要在施工成本形成和发生的过程中 ,对施工成本进行检查和监督[2]。

2.1 全过程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需要经历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 ,对于每个阶段都有费用的支出和人力、物力的消耗 ,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的形成和发生也贯穿了全部的施工过程 ,从施工准备至竣工交付 ,以及跟踪重探,整个建筑过程都需要我们施工单位人员对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大力重视。

2.2 成本目标风险各自承担

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明确个人的职责,因为这样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了,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得责任心,出现每个人都有责任却人人都不管的现象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2.3 开源结合节流

建筑成本的节约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也是项目经济效益提高的核心。我们知道,成本支出可通过节约来有效的进行控制,然而并不是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唯一办法,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只重视成本支出节流,同时也应该开动脑筋重视开源[3]。

3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与方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3.1 提高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观念

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要从思想上抓起,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上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工作。加强建筑施工单位人员特别是施工管理人员成本意识的教育,树立成本效益的思想认识,并且突出工程效益在工程各项指标衡量中的核心作用,并大力宣传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施工成本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指标,要实现降低成本,首先要充分调动每个职工和每个部门关心成本和控制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做到全员参与控制成本。

3.2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是实现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经济等管理目标的基本因素和保障。因此,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的重点。

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首先做好对人力资源费用的支出控制工作。人是一切建筑工作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的劳动力报酬支出是必要的。但是,有些单位,有些项目,有些时候会出现人力资源成本的不合理和过分支出,如虚假报销,支出成本过高等[4]。但同时,人的因素又非常敏感,既要做到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控制,又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这需要建筑施工单位考虑到目前建筑市场对劳动力成本的普遍支出费用状况,了解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情况,合理定义支出建筑施工中各种人员的费用支出情况,做好建筑施工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工作。所以,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项目经理按施工计划组织均衡的施工,尽量减少赶工或窝工浪费,并不断进行劳动力平衡、调整。解决施工中工人数量、工种、技术相互配合等问题,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成本控制意识。

3.3 原料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成本控制主要从原材料用量和价格2个方面进行控制。

(1)原材料用量的控制

原材料应坚持按照预算的材料消费量领用,一旦超出限额领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并登记在案;同时,积极改进施工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此外,认真做好计量验收工作和做好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最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仓储损耗。

(2) 原材料价格的控制

对于原材料价格的控制,主要从买价、运费和时间费用三个方面进行考虑[5]。首先,严格控制买价。通过对建筑原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做到货比三家,择优购料;第二,严格控制运费。对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并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第三是时间成本的控制。考虑到资金、时间的价值,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做到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提高时间和金钱的利用效率,降低原材料支出成本。

3.4 建筑机械设备费用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费用支出控制,主要是要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

做好机械设备的修理保养工作,尽量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这样可以加快建筑施工的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降低建筑成本的支出。

3.5 施工现场费用控制

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费用支出包括项目工资、交通费、临时设施费等,现场费用支出内容繁多,控制难度很高,最易发生超支现象。针对现场费用支出的这些特点,对不容易控制的建筑项目可实行包干制,控制现场总费用的总预算,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来进行控制不宜包干的项目,从而达到对建筑现场成本的费用控制。

结束语

针对我国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及原则。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繁多,但只要能够满足工期、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建筑施工安全,并且可以达到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都可以对这样的方法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 徐晓枫. 浅谈建筑施工成本控制[J]. 科技传播, 2010, (06)

[2] 陈静.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理[J]. 甘肃科技纵横, 2007, (01)

[3] 李晟.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