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25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1)

关键词:教学;科研;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8日

教学和科研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两大职能,科研和教学的和谐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教学和考研的关系往往被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其中科研是实现学校价值的主要方面,教学是实现学校目标的重要手段,两者同等重要。因此,应该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一、在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部分高校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

(一)科研第一,重科研轻教学。这种观点认为,高校的发展在于科研,没有科研的大学,就不能称为大学。由于科研工作对高校的社会地位、荣誉和教师个人经济利益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部分教师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提高工作业绩,过分地重视科研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只考虑争取多少科研经费,轻视教学工作,忽视教学工作的价值,教学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对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发展。

(二)以教学为中心,重教学轻科研。这种观点认为,科研是少数具有科研能力和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主体,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重教学轻科研。把教学单纯的理解为教学行为,割裂了教学和科研内在联系。这种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工作上,教学时间严重占用科研时间,自身的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的原因分析

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科研是重要的工作,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是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在对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1、领导认识偏颇。高校领导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对教学和科研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高校领导只重视教学工作,认为学校就是教与学的阵地,一切活动都应为教学服务,科研更应该为教学服务。还有一些领导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学校地位的重要影响,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忽略了教学工作。

2、教师个人自身原因。教师立足于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会决定自己在科研和教学上的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和行政工作,这就导致用于教学科研的时间较少。此外,由于科研工作对教师个人利益、声誉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一些人认为高校的教学是软任务,科研才是真水平,科研更能让教师产生成就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从而忽视了教学工作。

(二)客观原因

1、宏观政策的导向。受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影响,科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鼓励和引导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提高了,学校就会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社会影响也就随之提高。因此,在宏观政策的导向影响下,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受到影响,二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2、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上,教学工作的评价较难操作。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的投入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看出成果。相反,对科研工作的评价容易量化。科研的投入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没成果和有成果、一般成果和重要成果差异明显。而教师职称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水平,对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两者相结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工作只作为参考。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关系

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一)正确定位教学和科研的功能。高校是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身的现代人才培养的场所。教学和科研既不相矛盾,也不能相互替代,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校中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也不是完整的科研。教学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发展知识,教学和科研都是学习的过程。构建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机制,让教师通过自身的参与,树立对教学和科研统一性的认识,改变二者相脱节的局面。

(二)教学与科研互动,实现教学和科研相长。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让教师对知识、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科研离不开教学,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的教学是融入了科研的教学。一所大学如果仅仅是教学的大学,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科研不仅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生源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构建教学和科研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赋教学于科研当中,在科研中开展教学工作,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教学科研相长。这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旋律。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关系,激发教学和科研的内在动力,用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将“研”与“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才能给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方黑虎,丁信毅等.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教育与现代化,2005.2.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2)

在认识实习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具体、感受和体会也比较多。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

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介绍

科研所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统计科研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统计应用研究和统计信息技术研究。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十五”期间,国家统计科技研究的重点是统计观念的创新、统计方法的创新、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及统计体制的创新。要积极组织、指导重大课题研究,统计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项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统计杂志是展示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强对统计杂志的领导和支持,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力,努力创办一流杂志。

科研所的主要职能有五点,具体包括:1.拟订全省统计科研计划和科研制度,并组织实施;2.组织协调本局及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科研工作;3.承担统计科研课题,负责向国家统计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统计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及管理工作;4.承担全省统计科研成果的评审、选优、奖励工作,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国家和省级评奖;5.拟订省统计学会章程,负责省统计学会日常工作,履行省统计学会秘书处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和各地统计科研所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计科研所担负着从事统计科学研究、进行科研管理(组织统计科技交流、发布课题指南、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编辑出版统计杂志等重要职能。统计局要为科研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统计分析软件、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要建设内容丰富的统计科研网站等。

二、

科研所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奖章,象年度科研先进单位、统计学会先进单位等等,都是国家统计局给予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为自己能有幸到这里认识实习而感到骄傲。

俞明所长和所内同事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俞所长对我们今后几天实习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具体包括《福建统计》杂志的出版,统计科研网站的建设,如《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统计论文出版的校对及统计学会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这几个工作做汇报。

首先,是关于论文集的校对工作,也是此次实习中的重点工作,由于这本论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校对工作的严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经对该论文集校对过三遍,但为了确保论文集的正确无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校对工作。我也不得不为科研所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到钦佩。首先我们学习了校对工作的基本常识,要求我们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校对了《区域R&D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从资金流量和流向的变化看福建经济运行》九篇学术论文。在校对过程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统计报表的校对,统计报表就严格的编制规则,如规定表号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和三位数码表示。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表示全局统计报表制度的排列顺序,三位数码分为两段,第一位数码为第一段表示统计报表的报告期别,或报表的性质,即是年报还是定报,是综合表还是基层表;是经常性调查还是一次性调查或是普查、试行表。第二、三位数码为第二段表示统计报表的顺序。还学习了统计报表的性质代码:1、基层年报;2、基层定报;3、综合年报;4、综合定报;5、一次性调查;6、普查。从中不仅学习了如何查找错误遗漏还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关于科研所网站的建设,也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会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单独处理网站的文章录入,信息搜集等任务。我负责的主要是“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的编制工作,这个项目主要包括观点聚焦、经济综述]经济比较、热点追踪、市场动态、行业发展动向、统计数据等七个主要项目。搜集了当今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的50余篇文章,并录入入网,以供统计相关部门采编并出版成书。

再次,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福建统计》以及诸多统计专业论文,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三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论文集的校对工作,并且对统计科研的网站寻找了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统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

本次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学习了统计科研网站的制作及为网站建设搜集材,可以和同事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两个星期的实习时间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科研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科技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3)

关键词:新形势 县级党校 科研工作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就决定了在党校所有的工作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为党校开展科研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全面探索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对县级党校教学培训工作的发展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符合党校“培训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这对提高党校自身的办学水平,改善县级党校的形象和地位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县级党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研是党校工作的基础,是党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县级党校也不例外。合理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并给党校的外在形象和社会声誉带来有益的影响。

(一)提高教学质量

毫无疑问,“教学是中心”,县级党校应以教学为根本。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学员的需求。县级党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科级领导干部,他们本身就是知识分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功底。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员利用网络、媒体了解各种理论知识、政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增多。因此,学员见的世面、掌握的知识面、甚至是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比作为教员的党校教师还要有优势。因此,作为党校教师,更需要重新认识“科研是基础”的重要性,在给学员上课前必须下足功夫,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学员实际需求,探索更多更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上保证其理论性的同时,如何提高课堂的实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都是需要党校教师去深入调查研究的。如果能做到充分的调研,教师的教学水平必然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二)重塑和提高党校自身形象

虽说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但在当今形势下,县级党校却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教学功能有不断被弱化的趋势。那是因为随着学员的实际需求不断变化和提高,县级党校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当地县委和组织部门会安排本地的党员领导干部到市级或省级党校进行学习培训,或虽然还在县级党校举办培训班,但会越来越多地外请市级或省级党校的专家教授来授课。这对县级党校及其教师是一个不小的讽刺及打击。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塑造和提高县级党校及其教师的外在形象,防止被“边缘化”的风险,必须狠抓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数量和质量,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来向世人展示县级党校及其教师的新形象,体现县级党校的新价值。

二、县级党校在开展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十后,许多县级党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与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许多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依然没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小觑的问题,主要有:

(一)认识有误区,重视不够

不少县级党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党校工作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认为党校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工作,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工作来开展,这本无可非议。但在抓教学工作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抓科研,这就使得县级党校的科研工作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和提高。

一是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县级党校搞科研没有用,只要抓好教学工作,完成每年的干部培训任务就可以了,没有深刻理解和领会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的科学定位,片面地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了科研工作。因此,虽然县级党校的教师大多也都在写文章,但往往都是为了完成一些硬性科研任务,或是为自己评职称而准备的文章,所写的文章大多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文章,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的功能和使命。

二是对科研工作的可行性存在认识偏差。确实,县级党校规模小、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获取资料和信息的途径有限,开展科研工作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县级党校或教师就以此为借口不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认为搞科研应该是市级、省级、国家级党校应该做的,县级党校只要抓好教学培训工作就好了。殊不知,县级党校开展科研工作也具有许多优势,如深处一线较接地气,因此更利于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更利于深入群众,发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写出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文章,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科研资政服务。

(二)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县级党校在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上不够积极,只是被动接受和完成上级安排及交付的科研任务。当接到科研任务时,就按部就班地去被动完成,甚至是带着抵触的情绪去完成,应付了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制度保障不健全,落实难度大

基于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现状,急切需要建立完善一套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但大多数的县级党校都会忽略对科研工作体制的建设,或者仅仅有一个虚有的大体框架,并没有任何可以落到实处的细节规范作为保障。有的县级党校即使制定了合理的科学的监管制度,但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中心工作多,任务繁重,顾此失彼,没能将科研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经费紧张,不能安排专项经费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这些因素都导致科研工作落实难度很大。

(四)对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不到位

虽然主客观条件对县级党校开展科研工作不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县级党校每年还是取得一些科研成果的。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往往只是作为在一些不知名的普通刊物上,其理论宣传效果相当有限,使得人们对于县级党校科研成果的认知少之又少,科研价值没有得到好的体现,这对教师进行科研创作的积极性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如何加强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在新形势的驱使下,许多县级党校都不同程度地对科研工作进行了重新安排与部署,甚至是改革。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科研工作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因此,笔者认为,县级党校应进一步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发展科研力量,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对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在传统的观念中,在县级党校工作中,教学是中心,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来开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同时也应明确,科研是基础,教学与科研是密不可分与相辅相成的。教学工作必须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空洞的,效果是不好的。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学员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更应对科研工作在党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审定,突出其在党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把科研工作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上,要加强组织与安排,成立组织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强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党校的科研工作管理与指导,才能树立科研工作大局,提高开展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

(二)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继续教育机会

教师是党校开展科研工作的主体。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研究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校教师,其知识的更新换代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县级党校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本身就存在许多不利的条件和因素,如学历不高,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见的世面不够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有限等等。因此,更应获得更多的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充实党校科研力量。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发新成果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惩制度,采取奖励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加大科研研发力度,对于科研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要进行奖励,对于那些消极懈怠的人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奖惩制度要切实可行,使每个人都有科研奖励的机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党校优秀的社会形象

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谋作用,当好县委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发挥科研资政作用。这对县级党校的科研工作是个极大的考验,同时也为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果县级党校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就使得县级党校科研成果能有机会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个方面,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这对于树立县级党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县级党校的形象和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切实可行的目标、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学的制度,都有利于促进县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应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发展科研工作,多出科研成果,以促进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不断巩固和提高县级党校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08-10-30.

[2] 郭跃峰.浅谈新形势下县级党校科研工作[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10-18.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4)

一、存在的问题

1.科研队伍断层问题

资深科研人员多个项目在手,应接不暇。而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却难求一个项目。主要原因有:资深科研人员,由于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掌握较多的前沿科研动态,在申请项目时能准确把握方向,因此立项率也就相对比较高;而年轻科研人员在这方面恰恰与资深科研人员相反;在年轻科研人员中科研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这种管理的不完善阻碍了科研院所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其工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被动管理,很少进行有关科研信息的搜集和传递等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进行认真的审查咨询和论证,也未能制定出全方位的能够吸引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的科研管理政策。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积极调控手段,难以形成有效地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他们认为,科研工作关键是看成果,因此,对科研资料的归档的思想认识比较淡薄,甚至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视为个人成果,忽视了集体劳动的作用,千方百计封锁关键性科研资料。科研管理的创新意识相对落后,科研人员依旧遵循“选定项目—发表文章或验收成果—申报奖励”等传统模式,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暂时还停留在申报课题、、获奖和评职称等方面的满足。

4.科研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

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少,领导却多,且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处理的事物复杂繁琐,不能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

二、院所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建议

1.组建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组建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彻底改观科研人员中存在的科研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的现象。要注重团队的组合,最大潜能的开发和挖掘和科研人员的特性,寓个性与共性中,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科研队伍。资深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给年轻科研人员,鼓励他们去申请项目。项目立项后指导他们好好完成,给他们树立自信,为自己和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2.完善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制定出全方位的能够吸引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的科研管理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

要充分认识,服务是管理的只能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一个体现,提升科研管理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摒弃原有的等、靠、要的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意识,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科研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有条件的可以组织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学习。

4.明确分工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5)

一、培训学习的收获

1、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比起一般人更加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技能,也就更加需要注重学习。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科技理论知识、现代管理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只有学好了这些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才能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保证科研管理质量,促进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因此,我平时一定要十分注重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个人修养,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业务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品质修养,具有从事科研管理的岗位能力和技能,适应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能够独立完成单位布置下达的各项科研管理工作任务,确保把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提高管理效能,团结带领科研人员刻苦勤奋、忘我工作,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取得科研新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发挥科研的作用,作出科研新贡献。

2、细心领会,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个最大收获是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三基本”理论,听取“五当代”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在这基础上,懂得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把一个贫穷落后、人民衣食不足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初步成为小康社会,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生活,在世界的地位日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任何工作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而不能超越。二是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得经济建设能够突飞猛进。四是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五是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干部,我必须认真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掌握其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3、学好知识,提高素质能力

这次培训,我学习了科技发展规律与科技战略、科技组织管理与执行力、所长助理的角色把握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这些内容、知识涵盖了科技工作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执行力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最新知识与理论成果,对于科技发展、科研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作为我们科研管理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掌握。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管理技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单位赋予我的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的完美与高效。要进一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知识与技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自己今后更加自觉加强学习,争当一名学习型干部,用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这次科学院党校第培训班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总的说来,要达到培训学习的目的,不辜负单位领导的期望与党校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促进各项工作发展,为科技发展做出成绩奉献力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充分认识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升科研院所党建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制度,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完善工作、议事和管理制度,增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二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党内民主决策,保障党员民利,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党组织建设,为各项科研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科研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促进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培养科研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进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坚持按党员标准发展新党员,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扩大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队伍,增加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促进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深入发展,以党建工作带动科研业务工作发展,营造党建工作、科研业务工作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

2、严格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当好一名科研管理干部,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发展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是提高政治素质。要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公平公正、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二是提高知识素质。要适应科研管理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熟悉科研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不存在知识缺陷、当门外汉,有丰富的知识去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支持和信任。三是提高道德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严守职业道德,以优良工作作风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拥护和支持。四是提高心理素质。要具备遇事不惊,沉着冷静,能够受辱负重,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阻力,解决存在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做到顽强拼搏,矢志不渝。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站稳立场,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角色,积极协助院所领导做好工作,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促进院所科技工作发展。要树立服务意识,正确认识管理就是服务,强化宗旨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科技队伍中的普通一兵,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既服务好院所领导,又服务好每一个科技人员,当一名科研工作的后勤兵,支持大家放手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优异科研成果。

3、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

作为科研管理干部,关键是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致力科研业务发展,取得科研成果。在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上,要精心培育科研人员,努力建设精品团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一是具有目标意识。团队的目标意识就是围绕科研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与岗位职责,做到工作一流、业务精良,朝着既定的科研目标任务奋勇前进,实现工作突破,取得科研成果。二是具有忧患意识。要正确认识在科学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科研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智,使业务知识充足、业务技能增强、科技手段先进,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力争取得科研成绩。三是具有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要想方设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科研,以发展意识搞好科研工作,努力取得新成绩,为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

4、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执行力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6)

本次调查结合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学科设置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汽车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交通学院及生物学院五个工科学院工科研究生展开,期间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其中包括男生206人,女生85人;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272人。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集中在工科研究生群体对诚信概念的认知情况,身边的诚信问题,诚信意识的影响因素,对诚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结果及分析如下:

1.1 工科研究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情况

我们对工科研究生身边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工科研究生中有55%认为身边存在诚信问题,而45%的人认为身边没有诚信问题存在。同时,我们调查了大家认为自己对诚信的概念是否清晰,结果如图2所示,有86%的受调查工科研究生认为自己有清晰的诚信概念,而其余14%则认为自己没有清晰的诚信概念。而当回答“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您认同以下哪些观点”时,62%的人认为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工科研究生对诚信概念认知良好并且对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尽管如此,工科研究生身边仍存在不少诚信问题,这种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别应当是引起工科研究生培养机构乃至社会足够重视的问题。

1.2 工科研究生身边的诚信问题

1.2.1 工科研究生群体诚信问题概况

当回答“在同身边同学的日常交往中是否遇到过诚信问题”时,58%的人表示很少遇到身边的同学出现诚信问题;30%的人则表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9%的人表示从未遇到这种情况;3%的人则表示会经常遇到,结果如图4所示。那么诚信在大家选择共事的对象时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对于如何看待共事对象的诚信问题这一点,我们的调查结果如图5,43%的人选择若存在诚信问题,坚决不与之交往;15%的人认为不管其诚信与否,有能力就行;9%的人则认为只要对我好即可;3%的人认为诚信问题不大就好。可以看出,发生工科研究生身边的诚信问题较少,而且工科研究生交往中比较看重诚信品质。这个结果说明,正是因为诚信品质在工科研究生交往中至关重要,所以工科研究生之间相互珍视自身品质,很少发生诚信问题,二者相辅相成,是构建工科研究生良好诚信环境的基石。这个发现对相关单位制定诚信教育、管理方针和政策有指导意义。

1.2.2 工科研究生常见的诚信问题

我们的调查对一些工科研究生生活中遇到的常见诚信问题,如学术不端、考试作弊、还贷失信、网络生活中的诚信问题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在“当前工科研究生群体中主要有哪些诚信问题”的调查中,29%的同学选择了考试作弊;28%的同学选择了学术不端;18%的同学选择了履历造假;13%的同学选择了不履行合同;10%的同学选择了还贷失信;2%的同学选择其他项,如图6显示。调查结果让我们看到工科研究生的诚信问题体现在多方面,相关培养机构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学生诚信意识,避免诚信问题影响学生发展乃至更为深远的社会发展。

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学术不端现象”的调查中,33%的同学选择了实验数据造假;27%的同学选择了学术剽窃;21%的同学选择了成果互相挂名;16%的同学选择了一稿多投;3%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项,结果如图7所示。调查结果显示的学术氛围需要改善,工科研究生培养机构应当加强管理并加强诚信教育,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身边同学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诚信问题”的调查中,32%的同学选择了弄虚作假获取助学金;20%的同学选择了拖欠学费;17%的同学选择还贷失信;5%的同学选择恶意透支信用卡;16%的同学选择其他项,结果如图8所示。身边同学的经济生活的诚信问题与工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环境相符,基本符合事实,这些问题在学校和学院日常教学管理中得到佐证,确实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网络生活方面的诚信问题调查中,35%的同学表示主要体现在转载、传播虚假信息上;而选择“恶意制造谣言”和“其他”的同学各为24%;17%的同学则选择了窃取他人网络账号,结果如图9所示。网络作为当前最为流行和广泛使用的获取信息手段,是几乎每个工科研究生生活的必需品,加强网络诚信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诚信习惯是加强工科研究生诚信教育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能成为诚信教育深化开展的突破口。

1.3 诚信意识的影响因素

如图10所示,在“个人诚信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的调查中,40%的人认为个人诚信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37%的人认为关系不是很大;12%的人认为关系很大;其余11%的人则认为绝对无关。可以看到对于教育程度这一因素大家的看法不一,综合来看,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人诚信有很大影响。

在“家庭因素对个人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的影响”上,调查结果如图11所示,参与调查的人中50%认为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26%的人认为影响很大;19%的人认为影响程度一般;5%的人则认为影响很小。从中能看出大多数认为诚信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诚信意识是个人品质的具体表现,品质是需要从小养成的,所以家庭因素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诚信意识的形成,其他因素也在其中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综合来说,诚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1.4 对诚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当前学校的诚信教育的满意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7%的同学认为当前学校的诚信教育一般;27%的同学觉得满意;9%的同学不满意;7%的同学表示不了解。结果如图12。从结果不难发现对于当前的诚信教育工科研究生的满意度不高,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感到满意,这说明工科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诚信教育仍有待加强。

针对在学校里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这一措施,本次调查中统计工科研究生的意见。如图13,结果表明59%的同学认为这一措施有必要,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约束其行为;23%的同学觉得无所谓,可有可无;18%的同学则认为没有必要,完全属于作秀行为。调查结果说明建立诚信档案这一措施得到大多数工科研究生的支持,如果工科研究生培养机构通过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的方式加强对工科研究生的诚信管理和监督将能够较为顺利的进行。希望这能够为诚信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有用的途径。

调查问卷的最后是两个开放性的问题,询问同学们对于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革诚信教育体制的建议和对于如何解决当前工科研究生群体中的诚信问题的意见。通过对参与调查同学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为如下几条,希望能对日后相关单位构建诚信教育和管理体系提供一定帮助。

第一,学校适当开展一些道德诚信类课程,鼓励同学参加,通过课程教育向工科研究生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工科研究生的诚信意识。

第二,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社会风气改革,建立透明的诚信奖惩制度,对于诚信缺失者做出相应的惩处,起到监督、警醒和引导的作用,使诚信问题成为公众问题,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第三,政府加大诚信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行为准则和规章支付方面建立诚信体制,涤清社会不良风气,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大氛围,努力构建诚信社会。

第四,学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对于诚信缺失问题进行真实记录,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诚信品质负责。

第五,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类学生团体多举行弘扬诚信意识、杜绝诚信缺失的学生活动,并对此类活动予以大力支持,让学生向学生宣传诚信的重要性,让诚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大家校园生活的话题,同时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从而让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形成诚信意识。

对科研工作的认识篇(7)

一、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践行高职教育职能之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四大社会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在四大职能中,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发挥着主要的基础作用;科研服务是次要职能,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社会服务是教学、科学研究的延伸,发挥着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作用[1];文化传承是实现前三项职能活动过程中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四项社会职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做基础,强大的科研实力为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良好教学质量与较强的科研实力是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为教学和科研补充新的内容,提供新的资源,激发新的思路[2]、增加新的活力。因此,科研工作是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四大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其综合实力主要观测内容为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其业务素质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而科研工作又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具体体现,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教师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对教学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学院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过好教学关、科研关、社会服务关。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所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任务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要承担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相适应的科研任务,尤其是要承担地方中小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工艺设计的研究任务,为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以更好地彰显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结合,把高职院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学术水平、职业知识与技能、师德师风等三个方面,教师要在职业领域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强化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提升学术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必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并且通过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来实现。同时科学研究也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及时更新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科学研究运用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骨干校三年建设目标要求,多数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时期,强力推进学院建设的科研工作,为了完成立项建设规定的科研工作基本建设任务,达到验收通过的基本标准,在三年建设期间,为了追赶建设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科研数量、轻科研质量,重完成任务、轻过程管理”的问题,骨干校验收通过后,大有“松口气、歇歇脚”之意,对骨干校立项建设中科研工作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尚未进行认真反思,对科研工作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滞后且有偏差。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少数中层管理干部甚至院校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设计好、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行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就够了。对于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科研工作对实践教学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认识模糊,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工作对行业企业以及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的认识不足。

(二)立项规定致使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学院属省市共管、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教科研立项上,一是经费支持多以省属高校为主,地方高职院校以指导性项目(只立项,不配备相关经费)为主,即便是个别项目立项也只有少量的经费支持,学院没有配套经费。二是因为是地方职业院校,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项目类别与指标限制,地方院校与省教育厅管理的院校之间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三)教师队伍原因致立项不多且成果少。一是专业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在省内或地方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即便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建设的专业也是如此。少数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有的无心于科研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其专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有的靠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没有形成适度规模、技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科研工作团队。二是整体上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有欠缺,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亟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立项级别不高,省教育厅、科技厅、社科院的项目立项不多,国家级项目更是鲜有突破。

(四)科研经费不足且奖励支持有限。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上打折扣,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致使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以本院为例,与省内的其他四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比,不仅学院科研经费总量低于省内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而且人均经费也低于同类院校的人均水平,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内职业院校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略高于本院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有限,学院对科研工作的奖励力度小,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五)对教职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不到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类、分级考核的意见,高职院校均制定了关于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本院为例,考核实施办法中对各类各级岗位的教职工明确了教科研工作量考核的质量、数量要求,但在考核中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对教师考核结果影响不大,致使此项内容的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体现,由于对教职工实际利益影响不大,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六)科研成果转化少且科研效益低。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过程进行管理,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尚无明确的奖励支持办法,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实用新型技术类科研项目少且与企业实际需要关联度不高,导致科研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低。这既不利于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而且还造成学院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强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工作认识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树立“特色兴校、人才立校、科技强校”的新观念,摒弃科学研究“可有可无”的观念,把科学研究工作当做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观,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对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扩大学院影响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增强社会满意度、提升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教科研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制订学院科技工作与社会服务规划,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使学院科学研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成为推动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二)培育队伍,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科研部门要有计划地在专任教师中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知识讲座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各教学系企业教师工作站平台,建立起以平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团队,实现校企互融,产学研结合,形成有专业技术知识背景支撑、技能互补、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科学研究团队,开创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格局。加强与企业联系,聘请省市企业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举办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讲座,通过讲座,了解职业发展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分析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现状,解剖中小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的成功案例,探索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三)争取政策,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

争取院校领导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以本院为例,根据省内其他四所骨干校科研经费投入标准,按每年科研经费实现10%的增速标准预算,三年内达到省内骨干校科技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确保科学研究经费足额预算到位。高职院校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经费支持,建立学院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平台,与生产性企业、科技公司(科技咨询、科技开发与应用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修(制)订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奖励办法,推广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工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加强与省市职能部门联系,落实好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大转化等工作,争取科技资金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基金会、协会的资金支持,组织精干力量,组建高效团队,积极申报省市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社科联、行业协会的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立项及资金支持,以解决学院科学研究经费不足的困难。

(四)完善制度,强化科学研究绩效考核

一是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改变教师科研评价方式,将对教师科研成果定量评价方式调整为定量与定性、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核科研数量,也要对科研论文质量、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及社会效益、技术服务的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科研工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完善科研监管制度,严格研究课题立项论证工作,改革立项论证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对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研究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严把课题立项论证关;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对结题的科研课题实行匿名评价,严把结题评审关;加强立项研究课题的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研究课题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强化对研究课题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科研激励与约束制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分类分级聘任要求与岗位工作标准实施考核,实施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健全与完善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技术服务的奖励政策,利用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

结语: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要针对科研工作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团队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以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论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