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35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1)

当前,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社会,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当前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父母们舍得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进行投资,教育模式也由以往的‘粗放式’转变成立‘集约式’”。但综合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忽视德育注重智育,导致青少年的判断力和适应力不强

很多父母都认为青少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但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实践中,还是过于关注学习成绩,最大的期望是子女找到一份待遇高和收入稳定的工作,通常以“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由父母操心”的话来教育青少年。很多父母跟青少年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方面则较少关注。在假期学习辅导方面,父母依据青少年的兴趣关注选择辅导班的占据少数,大都会给青少年选择数学、语文、外语等文化课的辅导班。以上现象并不是少数,很多父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方面,忽视青少年身体、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青少年教育模式下,很多父母以成绩论英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很多青少年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由于自理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很多父母只好在校外租房陪读。这种现象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引导下,很多父母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等同为能力素质,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和投资而忽略道德教育和自我照顾能力,使青少年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以至于青少年失去通过劳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机会,导致青少年要么高分低能,要么道德水平低下。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人和才,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何来高素质的才。

(二)忽视情感注重物质,应有的精神和情感关怀不够

很多父母对青少年的零花钱很宽松,在学习书籍方面舍得花钱,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面也是毫不吝啬,但在与青少年的沟通方面,有些父母几乎半年都不会问一次子女在想什么,除了学习之外有什么爱好,不会陪青少年做功课或倾听青少年的苦恼诉求。“由于父母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七成多的学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有八成多的学生想换父母,有的学生还认为父母总是不断给自己压力并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舍得花钱满足其各方面的物质要求,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关怀,原有的家庭教育功能被弱化。当前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在物质需求方面,父母已经可以给予极大的满足。青少年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替代其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父母在感情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关怀更加不可或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应该负责青少年物质上的需求,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甚至很多父母认为金钱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所有需要,导致父母与青少年沟通频率过少,关心过轻,感情疏远,亲近感匮乏。

(三)忽视身教注重言传,影响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

很多父母认为个人平时的言行对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很少有父母能够在家中安心陪伴青少年学习,对青少年的教育多采取语言灌输式,很少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教育,也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善于模仿父母的习惯。例如,父母反复教育青少年要拾金不昧,但因为自己一次捡到东西而不交公就会通过行为将语言上的教育完全抵消。“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的行为是青少年最好的榜样。父母反复教导子女要好好学习,自己下班之后打麻将看电视,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培养一个学习习惯良好的子女?父母的行为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弱化了自身的示范作用,甚至会在子女面出现不良的行为。据相关研究显示:“父母的言行失当是青少年行为离轨的直接诱因,因家长生活的不检点,孩子耳濡目染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成员约占25%左右。”

(四)离异家庭导致青少年管理教育出现“教育真空”

完整的家庭带给青少年的是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旦父母离异,青少年只能享受一半的家庭温暖,这对青少年本就幼小和不稳定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创伤。此时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更是难上加难,效果低下。破裂的家庭使得青少年提前接触到阴暗的人际关系,相比较完整家庭,离异家庭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容易出现性格扭曲和畸形的情况。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出现的思想波动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引导,但在离异家庭中,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一方进行教育,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离异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悲观和怨恨心理,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如诋毁对方、玩世不恭,更有甚者不愿抚养子女,将子女当成出气筒等,这些不良行为必然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五)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一体的教育网络

当前很多家庭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父母与老师之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的都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各自为营”的现象。父母不考虑学校的教育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子女,甚至怕子女吃亏,向青少年子女灌输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与青少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完全相反,很可能抵消青少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很多父母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忽略社会环境变化带给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单独一方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教育任务,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青少年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打牢家庭教育基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

(一)将思想道德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容易形成好的思想品德,也容易被消极思想腐蚀。青少年时期的道德塑造对其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基础没打牢,以后的扭转将更加困难。对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应该更多地赋予思想道德的培养,给予青少年一个良好个性发挥的空间。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可能影响一时,思想和道德上的缺陷必会毒害其一生。因此,父母应当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正确认识德与智的关系,虽然当前的教育竞争机制和学历的限制使父母很难同时关注品德和智力,但如果父母不转变观念,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厌学等情况。同时父母要在生活上注意细节,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只有灌输大道理,而是要通过小事情等细节方面见微知著。对青少年的评价上,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应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客观评价。

(二)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让青少年缓解压力,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教育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塑造,确保青少年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首先,要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当与青少年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惯养,而是把握好度,给青少年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父母在满足青少年的物质需求时,也应更多地考虑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多进行沟通,了解青少年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父母在教育时也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青少年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愿意与父母倾诉,可以有效地避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有适度的期望和鼓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望,但这种期望要建立在青少年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推动作用。如果对青少年的期望值过高,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耐压性较差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任性、退缩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要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着手,调整期望,避免因片面的夸大带给青少年过重的负担。再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带给青少年愉悦感,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接受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理智处理家庭问题,多点谦逊、少点争吵,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

(三)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并行

父母在青少年教育中往往扮演着“无形教科书”的角色,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语言上的教育和引导,而应当言传和身教并重。青少年的学习模式也并不是完全的语言接收,更多的是模仿着学习。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在教育着青少年。这种无时无刻的教育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形象。“欲教其子先正其身”,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首先父母要做到。经常撒谎的父母怎么也教不出诚实的子女;邋遢的父母同样也教不出讲卫生的子女。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重视身教,从点滴做起,以自身行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青少年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要坚持提高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为青少年做一个好的示范,以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去感染青少年。特别是离异家庭的父母,要共同教育孩子。既不能过分惯养,也不能将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不具有监护权的一方要定期探望孩子,虽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也要给孩子完整的教育,确保青少年不因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产生不健康的人格。

(四)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2)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24―01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还有人说:“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一般来说,这种认识是没有错的,也是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一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那种把家庭教育的注意力单纯指向儿童与青少年,而忽视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成年人的继续教育,是不利于搞好家庭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所以,现代家庭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全体家庭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双向教育,而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那种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看成是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的单向教育是不妥当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双向的。

对孩子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的孩子上小学时,我就非常注意对他进行道德行为教育,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教育他要尊重长辈,多做好事,对人说话要有礼貌;在学校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他好好学习,热爱班级,热爱劳动,做一个好学生。为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还给他购买了《贝多芬》《莎士比亚》和《成吉思汗》等名人自传让他阅读,并报了书法绘画学习班。通过这些活动,我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可是,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活泼可爱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合力差了,开始变得烦躁,有什么事情也不愿和父母交流了。后来,经过思考、学习和研究儿童的心理,才知道,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采用了简单的说教方式,指责多,表扬少,没有采用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母素质 家长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与影响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到了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权威更是对子女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个体能否成功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示范和引导。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关注教育的主体――父母。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及特点

1.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父母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的教育影响。从字面上理解,家庭教育当然是指父母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专家们却说:“要教育好孩子,关键是要提高父母的素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首先进行自我教育,进而改善自己。换言之,家庭教育要教育的是父母。

2.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1)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庭中人际关系趋于简单。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已造就了9000万之众的独生子女社会。双亲对子女易形成过度关心、过高期望及以溺爱子女为特征的不良教育态度,不利于青少年的心智成熟与发展。另外,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这也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全部复杂的人际和交往关系,也就体验不到传统式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这会给家庭教育带来较大影响。

(2)家庭教育受到大众传媒的隐性冲击,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随着电视、电话的普及,加之电脑大量涌入家庭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社会影响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家庭教育已不再是传统家庭那种古老、封闭的“成人”教育,而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成人成才”教育。如今家庭教育目标体系更加细化,开放式、社会化、多元化已成为其最为显著的特点。现代家庭如何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如何行之有效地在教育子女方面实行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良性组合,是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3)家庭教育施教主体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城市许多家庭中教育学校化或过度与广大农村地区家庭中教育的不足或放任并存成为过与不及的“两极”。这极大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4)中国父母育儿观存在偏差。许多调查表明,中国大多数家庭父母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则很少考虑。另外,由于家长最多关心的是分数,造成了家庭教育学校化。

二、父母素质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1.父母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要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人才的培养。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的构建源于完善高效的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主体要素的父母素质,理所当然是构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2.父母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人才这个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第一个摇篮是家庭,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孩子的聪明才智、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三、当前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引发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社会一直未能重视家庭教育,即使到今天也没有摆正家庭教育的位置。社会的家庭教育氛围及理念离社会经济发展相差太远。

近年来,部分中青年家长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重养轻教、重孩子素质教育轻自身素质提升等家庭教育理念,导致“由宠爱而溺爱、由期望而狂热、由怜爱而包办、由失落而冷漠、由失望而暴力、由保护而怂恿、由爱护而袒护、由托付而托教、由单亲而失教、由分歧而误教”等十大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误区和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影响和阻碍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甚至健康人格、体格形成的隐患;也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稳定和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隐患。

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等可以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许多大学生养成了懒惰习惯和依赖心理,这导致了大学里出现了幼稚园现象;导致孩子追求生活享受,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善于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父母素质,推进家庭教育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从经验型的家庭教育向学习型家庭转变

由于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应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家庭教育观念要更新。现代家庭教育不仅是传统的说服教育、示范教育,更是家庭成员之间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目标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从训斥、说教、单向示范转到引导、交流、互相学习的方式。

2.尽快制定国家层面上的“家庭教育法”,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开展

目前,世界不少国家都制定了家庭教育法规。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开展。

3.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专业化内容为支撑,项目化运作为手段的思路推进家庭教育

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要把建立广覆盖、有影响的家庭教育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想方设法形成“学校辐射社区,社区指导家教”,建立父母素质教育社会合力的服务机构,千方百计扩大服务受益面。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龙头,整合和建立不同梯次的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服务网络。

专业化服务资源决定父母教育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因此,要将“父母素质教育”纳入教育计划,特别是在推进社会教育进程中把父母教育作为一项具体明确的内容。

另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调整思路、创新手段。可以用项目化运作的方法和要求,解决家庭教育中面临的课题,为父母素质教育工程提供各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爱平.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成才.人才开发,2002,(6).

[2]缪建东.试论大学生家庭教育.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2).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4)

关键词:青春期;家庭教育

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目前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过度干涉保护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反对父母的各种干涉、指导和控制。并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开始产生成人感,渴望被成人平等而尊重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在父母的心目中,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需要保护。同时,由于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若珍宝,在父母长辈眼里是永远的孩子。并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极为重视。因此,很多家庭出现过度溺爱和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产生种种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严重,与父母关系紧张。

(二)家族传承的不良教育方式

虽然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发展。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仍然存在着诸如“棍棒教育”“父母专制”等通过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来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受到从父辈、祖辈那里所接受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影响。会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管理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

(三)父母不在位和隔代教育

父母不在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而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种则是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处在父母状态。比如说,有一位初三的家长,因为和女儿在生活事件中的几句口角,一连几个月和孩子之间彼此不理不睬,直到孩子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关于志愿的家长会前一个小时,母亲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主动去了,在女儿面前就输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的关系就类似于两个孩子。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不在父母状态。父母缺位或不在位,就容易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隔代教育存在着较多弊端。

二、青春期家庭教育之浅见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国近代朱庆澜将军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家庭教育的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虽然是零散的,但却是大量的和随时随地的,并且是不断持续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而发挥作用的潜在教育因素。家庭氛围融洽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生活乐观,能很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反之则容易紧张和焦虑、容易发生情绪问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身不稳定,容易波动。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

(二)以了解和尊重为基础,加强引导

青春期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主和独立。另一方面,青少年从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改变,更为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经验、情感支持和心灵沟通。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相比,家长“养育者”和“玩伴”的角色逐渐淡化,而“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则逐渐凸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方向引导者来肯定他们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不足,促进他们的思考。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三)加强沟通,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秘密”,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和孩子之间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通过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通过倾听、理解、接纳、鼓励、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觉被父母所理解,自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指导、建议和帮助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起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丁,孔悦.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2.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习惯养成

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或重复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某种自动化行为的倾向。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1]。习惯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教育在他们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意义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早期性、长久性、普遍性、渗透性、针对性、亲和性和权威性等特征。在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起点和根本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习惯或许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未成年时期的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任何环境都可能埋下养成某种习惯的种子。然而,未成年人在家庭中活动的时间较长,受家庭的影响较深。家庭是他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他们一出生最先感知到的就是父母的呵护,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学习,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影响,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在父母的长期照顾下养成了某些习惯,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对孩子们的教育更多的体现为隐性教育。模仿是人的天性,未成年人的生活更是始于模仿。阿拉伯谚语说“:一棵无花果因看到另一棵无花果而结满了硕果”。未成年人也如同无花果,榜样就是他们的老师,作为榜样的父母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父母负有对儿童青少年首闻首见的重大责任,其言行对儿童青少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指令,更是行动的指南。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都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到孩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中,并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作为他们的参考模板,逐渐成为孩子们自己的习惯。家庭成员的各种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再次,家庭教育贯穿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始终。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每个人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学习洗脸、洗手、刷牙到养成卫生习惯,都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教导和身体力行的影响。家庭教育不仅对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习惯有一定影响,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行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虽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会对未成年子女发挥作用,但它会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贯穿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全过程。

二、家庭教育中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因素

家庭是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与未成年人的成长密不可分,多种因素都会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造成影响。其中,家庭基本状况、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基本状况

父母婚姻关系和谐与否,对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未成年人生活的家庭环境越好,心理状态则越好,这将直接反映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中,影响其习惯的养成。生活在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父母能够和睦相处的家庭,孩子心态更倾向于平和,遇到事情更容易冷静客观对待,不容易走极端,会用合理的情绪和态度处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很多方面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暴力倾向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恶劣的影响,孩子遇到难题也不会与父母沟通,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处理问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与方式,养成争强好斗、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间接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在子女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教育子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父母,一方面,他们的教育观念更先进、更切合实际,对子女的期望更高,更重视子女各方面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生活中有较好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形成好的习惯。而一些教育水平较低的父母,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不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子女习惯的培养,常常凭借自己的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对孩子进行教育,因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家庭活动是促使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渠道,父母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不经意间也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是否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影响着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针对习惯养成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家庭活动,习惯的养成就会事半功倍。同时,举办家庭活动能够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孩子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未成年人经常参加家庭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渐渐融入他们未来的生活中。

(二)父母的行为方式

父母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日常言行举止和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以及怎样养成习惯。教育方式的类型有严厉型、放任型、权威型等。在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下,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孩子对父母有一种畏惧感,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凡事缺乏主见,或者不服管教;在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下,父母给孩子绝对的自由,听之任之,孩子往往会很任性,做事情没有原则,甚至缺乏同情心;而在权威型的教育方式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会给出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孩子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善于和他人沟通,遇事有主见。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衍生出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多种多样,有说教式、领导-下属式和朋友式等。在说教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子女双方也会有一定的沟通,但是沟通较少且易发生争执,可能导致子女产生压抑的心理,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领导-下属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教,子女表面上言听计从,但是内心却对父母极不满意,容易养成冷漠、叛逆的习惯;在朋友式的相处模式下,父母子女的关系较为和谐,即使出现分歧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子女容易养成善于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好习惯。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人说,从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就能想象到他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1]。一对高素质的、举止优雅的父母,通常不会教育出行为粗鲁野蛮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工作压力大,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他们的孩子就常常会情绪低落、焦躁压抑,做事情没有积极性;而有一个经常抽烟、酗酒的父亲,孩子也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气,从小抽烟、酗酒;父母有暴力倾向,孩子也或多或少会有暴力倾向。

(三)父母的思想观念

父母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会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或在他们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无形中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父母的教育观念是他们思想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而不在乎孩子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孩子极有可能也会养成只关注学习而不关心其他事情、只看重学历而忽视能力的习惯,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父母的思想观念还表现在金钱观念、消费观念、时间观念、教育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等方面,这些观念和态度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子女。

三、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实现途径

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习惯养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引起家庭足够的重视,有些家庭虽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却未能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家庭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优化父母行为方式,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促进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切实途径。

(一)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父母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催化剂。家庭氛围是影响未成年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好的家庭氛围是指夫妻双方和睦相处、平等友爱,家庭成员能够在一起愉快地生活。有研究显示,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细心照顾,养成、吸毒等不良习惯的几率更大。父母长期处于争吵状态的家庭,孩子在对待事情时容易厌烦,逐渐形成脾气不好的坏习惯。父母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彼此真诚相待,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对方一份情,也给孩子一份爱。父母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是保持家庭关系和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首先,父母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素养,例如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给予辅导,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其次,父母还应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爱岗敬业,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认真负责,并尽可能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再次,在人际交往方面,父母也应当给孩子一定的指导,比如可以在周末时邀请好友到家中聚餐,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等。总之,父母只有先使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举行家庭活动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在家庭大扫除、家庭聚会等活动中,未成年子女会由于新奇等原因而有较强的求知欲,此时父母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又因为孩子们善于模仿、善于学习的特点,他们可能会做出相同的动作,以为自己又学到了新本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的习惯。父母应该有目的地举行家庭活动,尤其是针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活动,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例如,针对孩子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缺点,多进行一些需要孩子动手操作的活动,并适当制定奖惩措施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多进行一些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活动,并教导孩子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家庭活动可以做到让孩子在看似无意、实则故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习惯。

(二)优化父母的行为方式

第一,父母要做到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方式。教育方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尽量选用合理的、民主的教育方式,摒弃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重智轻德”等教育方式。首先,父母要端正教育思想,教导孩子先做人、后成才,先端正品行和思想态度,再培养孩子做事的能力。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再次,家长的教育方式要注意与学校的教育方式相配合,与社会的总体教育方针相一致。第二,父母和子女之间应建立友好的相处模式,与孩子沟通。父母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解决父母和子女之间问题的桥梁。父母应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在孩子成功地做出一些事情时,应该及时给予称赞、表扬,而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应该一味地指责,而是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其走过情绪的低潮期。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关怀,当父母真心诚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也会对父母吐露心声,更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和谐。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自身养成良好习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2]。如果父母能做到孝敬老人,孝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长大也会孝顺自己。父母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最好能够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表率。

(三)提高父母的思想认识水平

父母的思想认识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只有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才会使他们做出合理、高尚的行为,才能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金钱观念、消费观念等。

[参考文献]

[1]郭中平.正向教育—让孩子做人做事都成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25.

[2]刘胜梅.浅谈家庭德育教育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6)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4-0053-04

作为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一书及其后陆续公开发表的数篇论文中,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是陈鹤琴用“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通过精心研究儿童心理。亲身参与家庭教育获得的。深入挖掘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内涵,梳理其理论体系,不仅可以为深入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添砖加瓦,更可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帮助。

一、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一)国家富强与儿童幸福相连的家庭教育目的观

作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真正投身于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是在“五四”运动期间。与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等民国时期其他教育家一样,陈鹤琴是怀着教育救国的政治理想而积极参与轰轰烈烈的教育探索的。因此,他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国,使国家富强。

“五四”时期,许多教育家试图利用“民主”和“科学”来强国救国,但如何实现“民主”和“科学”,每位教育家的想法则不尽相同。陈鹤琴认为,可以通过对广大儿童的教育来实现国家富强,在他看来,“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它的对象早于学龄儿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于国家社会。”而“一个人的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责任”。陈鹤琴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国家富强与儿童幸福、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国家的富强,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国家的富强则是建在沙丘上的城堡,不牢固。因此,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便成为家庭教育的近期目标,国家富强则是其远期目标,家庭教育必须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但家庭教育应以儿童发展为起点来实施。

关于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陈鹤琴与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代表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等人观点不同。儿童公言论者认为,中国的家庭状况不良,家庭教育落后,儿童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全依靠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指幼儿园)来完成。陈鹤琴则认为:“一切的教育,没有再比幼稚教育更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了。”“幼稚教育原属父母的责任,从前是没有另立学校去教育那些幼儿的,就是现在有了幼稚园,那它究竟不能代替父母;没有家庭的合作,也决不能教育得十分有效。这不但因为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一些好处,也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坏处;而且在现今中国的家庭,似更有联络的必要。”陈鹤琴以其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洞察到正是因为我国家庭教育落后,幼稚园教育才担当起改善家庭教育的责任。他认为幼稚园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与张宗麟等人共同促成了“家园联系在幼稚园中逐步得到推广,并最终纳入政府决策”。

(二)以健全人格为根本的家庭教育内容观

人格教育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影响下,人格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这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有明显体现。他认为,健全的人格教育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

陈鹤琴认为:“健康是事业之母……如果身体不好,就是有了满腹才能,也不能做出什么事业,所以讲到儿童教育,健康和发育就是一个根本问题。”因为“强国,必先要强种,强种先要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年幼的儿童”。他指出父母在养育子女时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正确认识,应注意在饮食、穿着等生活基本方面符合质量、卫生等要求,为儿童养成强健体格打下基础。对此,他举例道:“(在)中国家庭里,儿童的食物和成人一样,质量方面,既毫无区别,分量方面,更毫无限制,好食虽然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儿童的肠胃和消化力和成人大不相同……所以,中国儿童在断奶以后,往往形销骨瘦,百病丛生。考其原因,大半是由于饮食不慎所致。”他还强调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相当的运动技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身体健康。此外,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教育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首先父母要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去研究环境,探索事物以获得正常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其次父母应多给儿童自主发问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探索能力;再次是避免恐吓儿童,使他们对事物存在恐惧心理;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以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2、待人接物教育

待人接物教育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也包含了待人接物教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精神。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待人接物教育呢?陈鹤琴认为前提是要从小教起,而且要教得好,学得好,否则第一次学坏易形成第二天性,长大再教育就算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易改正。待人接物教育的具体原则有:教儿童顾虑别人的安宁;为儿童提供向家人表示同情的机会;使儿童养成收藏的习惯;教儿童对待长者有礼貌;不准儿童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禁止儿童作伪;不准儿童打人;教儿童帮助父母做事;教儿童爱人。陈鹤琴提出的这些原则看似简常,却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保障。

3、良好习惯的培养

陈鹤琴继承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将其与儿童一生的幸福联系起来。他指出:“一个人假使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的话,他将得到很多益处,一生受用不尽。假使习惯不好的话,那么,将使他一生蒙受害处。”陈鹤琴还为家长提出了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策略:首先是早教且要慎始;其次是不间断培养,防止例外并能“慎终”。他同时还指出,养成和保持良好习惯有赖于家庭优良的教育环境。这些具体策略都是陈鹤琴根据儿童心理研究和儿童学习原理。经过家庭教育实践的检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智力教育

陈鹤琴认为,智力和知识的关系犹如两个相交的圆,但智力的圆要远远大于知识的圆。在教育过程中,知识以成人为主体,是成人智力活动的结果,对儿童而言是死的,而智力能力以儿童为主体,是活的。因此,家庭教育应着重发展儿童的智力,切不可将儿童看作装物件的器皿,一味把知识一点一点塞进去。

他认为,儿童应具备的智力能力包括:研究的

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通过丰富儿童经验来培养其智力,具体方法包括:经常带儿童上街看看;凡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千万不要包办;叫儿童做事,须在他最大能力范围以内;不要禁止儿童去试探物质;父母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来教育儿童。

5、情绪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充分考虑并想方设法培养儿童的良好情绪是陈鹤琴“科学”头脑和“慈母心肠”的绝好体现,更是他发自内心喜欢儿童、爱儿童的真切表达。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情感对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情绪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儿童做与不做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儿童认知活动的无意识性特点也是受情绪影响所致。可见,培养良好的情绪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对家庭教育中儿童情绪的培养,陈鹤琴并未教条式地按照一般心理学原理。条分缕析向广大父母介绍儿童情绪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而是针对我国一般家庭抚养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解决问题式的思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陈鹤琴总结道:“儿童发脾气,作娇,惧怕蛇、狗等……这就是儿童情绪的表现。在普通家庭里,不是弄得儿童争霸王,就是弄得儿童终日哭泣,或者见到什么都生怕,不能离开母亲一步。”陈鹤琴指出,儿童哭泣。一是生理缘故。诸如饿、痛、渴、冷、热、疾病和不舒服等;二是心理原因,主要是惧怕、受暗示和习惯。儿童惧怕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生理反应:二是怕见古怪东西;三是受暗示;四是惧怕迁移。受暗示和习惯均是父母不当的教育策略所致。怎样使儿童停止哭泣,怎样消除儿童的惧怕心理呢?陈鹤琴指出,父母要做有心人,要能随时研究避免儿童哭泣的方法,在日常家教中不要给孩子讲鬼怪故事,避免以恐吓孩子取乐,孩子哭时切不可恐吓他,避免暗示和迁移等。同时他还提出父母要积极培养儿童的欣赏和获得快乐的能力。

以上“五育”是陈鹤琴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教育经验得出的,完全服务于其家庭教育目的,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时代性。

(三)父母要研究儿童特点、重视环境教育和坚持理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观

1、父母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他形象地说道:“有了栽花的技能,花才能栽得好;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而一般人对于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像都有资格教养儿童,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的。”针对这一现状,陈鹤琴在其《家庭教育》中开篇即介绍自己精心研究总结的中国儿童的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等等。同时他还指出,每个孩子都不同,父母应时时留意、处处用心,研究和总结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2、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陈鹤琴看来,凡是可以给儿童刺激的都是他的成长环境。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人生来具有接受外界刺激、保留刺激和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基本能力,因而父母为他提供怎样的环境,他就得到怎样的刺激。陈鹤琴希望父母能深刻领会“孟母三迁”的道理,尽量为儿童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具体来说,父母应该为儿童提供怎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陈鹤琴指出,其一是游戏的环境。“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儿童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各种感觉能力,还可以锻炼体质,学习社会风俗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提供相应的游戏环境,促使他强健体魄,获取快乐,增长知识,发展思想。其二是劳动的环境。父母应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习惯和提高其独立自理的能力。其三是科学的环境。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为他提供各种机会和设备,以发展其关于科学的技能和兴趣。其四是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和审美的环境。最后是阅读的环境。

3、坚持理性的父母之爱,避免溺爱和错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去爱。如何处理好爱和教育的关系却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难点。陈鹤琴主张父母必须懂得爱孩子的方法。真正的爱要顾及孩子的需要。比如,孩子会自己吃饭,父母应该让他自己吃,并给孩子购置合适的餐具;孩子穿的衣服要考虑其颜色和式样喜好,穿得舒服、寒暖适度即可;应让孩子单独睡觉,时间至少在10小时以上;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应该让其自由跑跳,切勿牵着他的手;家庭一切设备应顾及孩子的使用。总之,理性的父母之爱是陈鹤琴所谓的“人所欲,施与人”式的爱,而不是“己所欲,施与人”式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爱和溺爱。

陈鹤琴还指出,家庭教育中父母光有爱不行,还必须在理性之爱的基础上,身体力行来实现对子女的人格感化,即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儿童的善恶观念薄弱,知识肤浅,善于模仿,而父母是他们最接近、信任、依赖的人,所以做父母的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切勿给孩子做坏榜样。

二、借鉴意义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篇(7)

    “当然了解!”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回答。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每一位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并能说出他的一些特点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融入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之中,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为父母了解和研究儿童提供了时空和情感上的便利条件。应当说,天下没有人比父母更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父母的看法并不总是准确和全面的,也不总是能够考虑到孩子各方面的特点的。“察子失真”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父母经常与孩子在一块,就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还有些父母忙于事业发展,累于生活琐事,很少能抽出时间专门地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因而不能形成对孩子正确、全面的认识。这正如一句古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了解和研究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古今中外的知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英国教育家、思想家洛克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弄错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是最直接、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者。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学记》认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的父母就要能够洞察孩子的心,全面把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再有针对性地“长善”和“救其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条件看,父母和孩子间的时空距离是最为接近的,两代人频繁互动的交往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孩子主要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主要场所。即使是上小学后,孩子每天仍有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在家庭里活动。在每天同孩子的交往中,父母经常为孩子操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物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然会去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去体会孩子的心态,去思考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父母就能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另外,父母还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把握孩子的过去和现在,并推知孩子将来的发展,这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胜任的。

    其次,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为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筑就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在家庭关系中,除了夫妻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是异于夫妻关系的又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正是这种亲子关系,促使父母对子女产生深切而真挚的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父母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去考虑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因之,父母对独生子女期望值愈来愈高,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努力去掌握有关教育知识,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孩子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3.了解和研究孩子的一般内容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孩子的世界”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的健康状况与身体发育情况,主要是指儿童的形体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等。

    (2)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

    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能力的综合,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动机、注意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也有影响。

    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中的困难等。

    (3)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

    这大致表现为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个性的形成与如下四种因素有关:先天的生理素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个人的活跃程度、周围人对孩子的教育熏陶。孩子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特征的不同,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忽视孩子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粗暴地强制他们放弃原有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