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1)

浅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摘要]21世纪是知识和科技的时代,相对落后的中国农业的发展面对众多因素的束缚。农业想要抢占21世纪的发展舞台,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政府对农业全方位的支持。[关键词]政府角色、规模经营与人力资源相结合、可持续发展。一、引言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推动下,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的发展也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首先,在新的发展目标明确之前,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盲区,主要表现在:一、是低质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反,某些优质农产品却供不应求;二、是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没有地方特色;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其次,过去农业发展为了追求效益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中国农业应怎样摆脱不利因素,创造自身的发展优势,中国政府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面对的头等大事。二、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层组织改革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方面安徽省的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是个很好的榜样。二、是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促进农、林、牧、副、渔大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加大农业的投入具体途径(1)知识投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3)促使农业信贷资金到位,给予专项贷款相应的政策优惠。四、是关税的适当控制和保护,控制如棉花等重要产品的出口,放低国内竞争力较强生产成本高或无法生产的急需产品的税率。三、发展模式一、采用生物技术,中国有2.38亿个农户近2个亿农业生产单位,几乎一家一户单位的生产模式适合采用生物技术,推广生物技术将吸引众多掌握高尖科技的人才加入到农业中,广大农民又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很快就能掌握相应的生物技术。二、规模经营与人力资源相结合,首先在大量采用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在适当的地方采用一定的规模经营,其次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就业空间,再次必须具有相应的运输能力和市场信息,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产品供需。四、发展方向中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环境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护农业向前发展的前提下,大力进行环境建设,并逐步恢复已被破坏、退化的环境系统,从而达到华夏子孙共同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五、结语中国农业发展的兴衰,关系到整个中国及至亚洲和全世界的稳定,所以农业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的制订,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接地方特色来制订,以能使之落到实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2)

当今的社会要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后现代农业经济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低碳农业是指农业的生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道路。也有称为脱石油农业、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等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在低碳经济到来的时代,农业也进入到了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时期即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的时代。正如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低碳经济时代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农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的产出率迅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种有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广服务能力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环境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表现在:2.1人均资源量减少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草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退化、酸化、沙化越来越严重;同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多年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天然林面积减少,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下降,草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资源退化、沙化、碱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3环境污染严重。土地和水资源等受工业“三废”污染,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使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大幅增长,并导致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化肥、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水的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的质量下降,因此我国农产品贸易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3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其选择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并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3.2发展后现代农业经济。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投入增加的依赖即要发展后现代农业。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好选择。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加快发展后现代农业,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农业问题,确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3.3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多功能。都市农业地处都市与农村之间,它除具备了生产功能外,更多是在发挥多功能方面。都市休闲农业可以解决现代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松散,精神压力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旅游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参与性,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综合产业。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并可以增加就业。

作者:袁淑敏 单位:吉林省畜牧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修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41.

[2]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3]钱纯海,李安成,刘允.低碳经济时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以太和县为例[J].投资与创业,2016(9):67.

[4]秦永平.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山西农经,2015(3):3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3)

关键词: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对于它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要求当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则是将目光集中在在现如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有效途径的分析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发展农业经济的现状

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多数农业地区出现了农业生产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设施仍然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多数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在自动性和生产收割作用方面,严重落后。同时,很多设备年久失修,受不了现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没有能够抵抗灾害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农业资源不足

自古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秉持着“竭泽而渔”的态度。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已经成长为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这样的生产方式也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更新设备和农业生产的技术,从而促进现如今农业经济的发展。

3.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严重滞后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在目前讲求规模化生产的现代社会中,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当前规模化生产水平。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一般也停留在较为原始的加工食品方面,这样极大地削弱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1.加强经济基础建设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必须从基础人手,要从最根本的农业经济基础人手,才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众所周知,农业经济基础是以农业的生产设施为基础,因此只有改善了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设施,才能使农业经济发展摆脱现有的模式从而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激励农业生产公司建立创新型研发中心,更新农业生产设备,建立起现代化的系统生产线,完善农业现代化生产系统。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农业生产设备风险投资系统.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设备开发的同时,生产经济链不断裂。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这样才能促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业经济飞速的发展。

2.改善目前农业资源不足的现状

只有彻底的时间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才能改善目前农资源不足的问题,才能够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充分利用目前我国优势的资源,充分利用当前有限的农业资源来养活庞大的人群,满足当前社会的巨大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让人们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放弃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变,建立起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彻底的改善目前农业资源不足的现状。

3.转变当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彻底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因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经之路。要想转变成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1)农业发展目标要多元化,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将农业生产目标集中在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上,集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于一身的经济型农产品;(3)强调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快;(4)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性,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以及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我们只有真切实地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收入,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生产力的持续增长以及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抓住关键问题,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农业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靠科学技术革命。因此我们必须用现代化的的观念和物质条件以及科学技术来促进农业发展,生产过程中不再主要以农业劳动力为主,将农业全自动化变成现实。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4)

关键词:“三农”问题;对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3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84-0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经济结构已得到彻底的改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家,目前,“三农”问题依旧形势严峻,已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国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直保持内在思路的连续性,即“统筹城乡发展、多予少取放活”。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是“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是“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则突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新世纪中央连发“一号文件”,7次聚焦“三农”,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注以及“三农”问题的长期性。

一、国内一些学者的看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三农”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内学者提出一些观点:

林毅夫(2003)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他提出了4点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距;三是加速科技和体制创新,增强竞争力,迎接入世的挑战,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速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许经勇(2004)则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的“三农”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使农民从城乡分割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公民的真正平等权利,即把国民待遇给予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黄红梅(2005)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在体制上实行深层次的改革。杨洪涛、唐美丽(2009)提出了“新土地股份制”的构想,认为“三农”的出路在于以土地为中心的制度创新。

另外,在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如吉林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吉林省在增产粮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殖业,在种养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吉林省农村重要的经营形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乃至全省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福建省则着重实践特派员制为“三农”注入活力,以特派员为核心,在农村形成点、线、面、网的工作平台,促使“三农”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继协调发展。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积极探索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现实状况,实现城乡渐近式融合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同时,从根本上增强农民自身素质,加快农业发展,完善农村治理。

(一)深化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流动机制

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会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但是,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发挥,对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就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被动局面,必须对这两种制度加以创新和彻底改革。承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要代表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居民的根本利益,要更加注重协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科学看待农民工为城市及社会所做的贡献,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容纳农民工,更多的服务于农民工,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定居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把进城农民工作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纳入统一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做到权利平等,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质的转变,真正成为完全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城市居民。

(二)进一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十二五”已进入开局之年,继续调整国家财政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投向,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对支持“三农”资金的流向与使用建立起更加透明的监督机制。

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问题。义务教育为人们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了公平的起点,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地区儿童都能获得与城市大体均等的义务教育资源,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共财政支出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夯实义务教育阶段成果,适当还要普及农村的高中教育,从而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让广大农民“子有所教”。

农村卫生事业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城乡之间卫生保健依然差距较大,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监测为支持重点,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做到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

(三)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机制

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建设。

首先,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其次,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公平合理补偿机制,不断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改革征用方式。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补偿办法不够规范,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应尽可能多地倾听失地农民的心声,合理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征地程序应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的公平合理补偿机制。

(四)加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首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地基础建设,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力度,强化农企利益更加紧密联结的机制,实现农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依据农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延伸产业链条,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制定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其次,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为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围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使农民可以掌握和应用实用技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种植、养殖和从事多种经营等方面的行家能手。另外,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让出去务工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就业和创业技能,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最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健全符合实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工程、种养业良种、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维护、配套完善工作和节水改造项目,坚持不懈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五)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扶持农民自组织的发育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民心声的代表。一个地方“三农”问题解决的效果,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组织是农民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形成的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维权为目的的民间组织,相对于基层政权组织仅履行其行政使命,其发挥着更大的管理农民内部事务的自治功能。作为农民进行政治参与、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新型途径,农民自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既要从国家主导的角度出发,更应该从农民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出发,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加强基层政权组织改革的同时,农民自组织的发展,就像其他社会中间层组织一样,同样可以成为代表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益,贯彻并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值得信赖的力量。应自觉培育农民自组织,使之真正成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自治组织。(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3,(01):19-24.

[2] 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40-4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5)

[关键词]农业节水 水资源 水土环境

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的重要方向发展已在世界各国家得到了认可,并成为农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在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我国的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仅关系到13亿人口的温饱,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我国地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水资源急剧匮乏,而水资源又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我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缺水危机。在这种状况下,节水灌溉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一、节水灌溉的内涵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为了充分和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节水措施的总称。因此,节水灌溉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降水资源和供水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追求的不是单位面积的产量最高,而是总体效益最大。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不仅重视当前利益,更重视长远利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适应现代农业对灌溉的要求和实现农田灌溉现代化的角度看,节水灌溉就是科学灌溉、集约灌溉、现代灌溉、可持续发展的灌溉;是以农田水利学、水文水资源学、农学及农业水管理等多学科为基础交叉衍生出的一系列节水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水资源匮乏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相对来说并不稀少,多年平均水资源年拥有量为28,124亿m3。其中,地表水为27,115亿m3,其余为地下水,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m3,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位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09位。水资源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各地水资源的数量相差十分悬殊。我国的水资源大体分布为:长江流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70%,供给38%的耕地;长江以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30%;而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却以9%的水资源供给42%的耕地。农业用水可以说严重不足,平均每公顷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9万m3,全国平均每年农业缺水高达300亿m3,受旱面积约0.2亿多公顷,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北方有9个省市和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m3,常年干旱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不少地区出现了激烈的城乡间、地区间的争水矛盾。有些干旱的山区、牧区由于资源贫乏,造成饮水困难,经济十分落后。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三、可持续发展建议

发展节水农业,必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技推广部门要与水利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建设节水农业的合力,使全市的节水农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农业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改革农艺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抓好科学用水,建立不同类型高效节水模式,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在种植园艺作物的水浇地和设施栽培中,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在大田生产中,在因地制宜采取低压管道输水、水畦灌溉、行走式和移动式补灌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抗旱作物品种和培肥地力、种子包衣等抗旱栽培技术。旱地要从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和效益,增强抗旱节水增产能力出发,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利用各种蓄水保墒技术,建设田间土壤水库,提高田间水分的生产效益。灌区要从减少水资源浪费出发,发展节水灌溉,在搞好衬砌防漏等渠道节水的同时,把节水工作的重点放在田间高效节水上。

2.深化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其抗旱节水性能有极大差异。但目前的常规育种技术很难满足农业节水的需求,未来生物技术在作物种类、品种改良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今后应加强生物技术破译农作物品种抗逆、抗旱基因组成、结构的运用,进行基因重组,培养多抗基因作物品种,使抗旱、耐瘠薄、抗病虫害、优质、丰产等形状达到相对统一。

3.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

当前农业节水正日趋技术精细化、工程规模化、管理制度化、设备产业化,要建立高效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应根据大同市节水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技术基础,使工程与管理、水利与农艺、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等紧密结合,促进农业高效用水管理的规范化、灌溉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同时重视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完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4.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体系,搞好旱地农业综合开发

一是推广微集水工程及节灌补水技术。通过农业工程和农业生产措施,将自然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人工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益。要突出抓好梯田坡面集雨补水、地下窑窖集雨、地表蓄水池等技术的应用。二是推广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通过地表耕作与地面农膜和生物覆盖的途径,降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减少地面芤;通过适墒早耕、旋耕或浅耕灭茬,最大限度地接纳保存雨水;通过耙耱镇压、雨后或灌溉后棵(行)间中耕与耧划、免耕少耕等措施降低地面蒸发、蓄雨保墒,实现节约用水,增产增效。三是节水抗旱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要根据不同作物需水耗水规律,确立节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耐旱节水高产作物品种,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同时发展旱地特色作物,提高旱地农业效益。建立节水抗旱农作物品种的原种繁育基地,形成主要作物节水抗旱品种繁育体系,加快新品种(组合)的推广。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6)

关键词:农村低碳经济 ;碳排放系数; 外部性

一、引言

当下,全球面临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雾霾问题严重等诸多危机,“低碳经济”这一全新议题被提上议程。作为减缓和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农村地区,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化肥的大量使用、森林的无节制砍伐和草原的沙化等现象,结果是这个区域的总碳排放量甚为庞大,导致了区域气候变化乃至全球气候的逐渐变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议题,那就是气候变化、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向来被认为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根据低碳经济的原理,经济较好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排放量基数和增长率较高的地区。因此,由于农村地区碳排放量很低与农民的收入很低,故应该大力发展经济,这也是目前的现实状况。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的思路应该进行革新,生态、环境应该被加入到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径思路当中,因为农村也出现了很大生态、环境以及影响全球变暖的重大问题。本文所采用的“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是指通过低碳经济方式来使农村区域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可接受的一种模式。

二、农村低碳经济低径的探索

分析公共事务的理论模型的解决方案不外乎三种:政府途径、市场途径和自发组织。1.政府路径。在空气中碳排放量市场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当中个人消费碳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和农村经济当中的个人为生产、消费碳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决定的竞争均衡是无效率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其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的有效分配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这个定理是在极其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完成的,从现实与短期角度来看,对于农村经济的实行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一般思路是市场均衡需要从竞争均衡点移动到效率均衡点。通用的做法是政府需要以第三方的身份在农村CO2碳排放市场上采取行动。但是为了获得配置效率,即MC=MR,政府应该设定一定的标准改变农村居民行为结构、经济结构等,采取这样的结构途径才有可能解决既减少CO2排放量又提高农民收入,但是政府设定的标准是广泛意义上的标准,由于政府不是效率驱动的与准确的估计成本和收益是较为困难的,实行起来就更加困难。虽然如此,为了这个目标,设定一定的标准和路径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还具有很强评价与监督作用,调查中发现针对农村地区的类似低碳的路径较少涉及,如科技支持、提供信息和执行监管等途径。下面提到的因素又会使政府实施上述路径受到影响。政府制定的经济环境标准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如:立法限制,信息不充分,地区差异。所以政府途径所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途径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低碳经济路径的现状是政府路径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和具有长期性,效果不明显且不具有长期性,市场路径几乎较少出现。市场方法由于目前农民的短期效应和收入压力,很多农民的支付意愿较为低。2.市场途径。尽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本身解决环境问题,但是,政策制定者在解决农村解决生态问题可以运用市场激励机制。市场途径主要运用价格或其他经济变量激励碳排放产生者削减碳排放。市场方法的目的是将CO2排放所引起的外部成本内在于农民、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当中,这样一来,农民就能够根据市场中的变化做出决策调整自己的行为结构,从而具有成本收益的原则。本文在此期冀探讨出市场途径的优势。世界各国都借助以市场为基础的途径控制碳排放。主要的三种途径为碳交易、碳税、生态补偿。最近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采取更多的预防手段,也就是将上述三种途径更加具有预防性。如碳交易倾向于保证金/还款制度。农村CO2排放市场值得开发,同时又必须进行严格保护,可以交易,并同时增强其碳汇能力。但是必须在农村可承受的规模之下。3.农村结构路径——农村结构存在问题。由于农村的地理特征、房屋高度、人口密度等,决定了农村生态系统的村镇、农业、自然子系统结构,那么低碳农村的空间性路径从自身角度来看便需要在这三个结构性变量上改变。3.1从村镇子系统来看,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结构途径,目标是使农民的消费行为的外部性成本减少。大部分地区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秸秆、煤和汽油为主,具有低碳型的能源较少,因此,低碳能源结构应该朝着低碳型发展,比如沼气、生物能、太阳能等,在政府的带头作用于扶持下,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最初更换能源结构的交易成本,同时结合宣讲活动等使农民明白改变能源结构的成本收益特征。3.2农业子系统中的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一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二是农田基本制度,包括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灌溉、秸秆。目前农民在行使这些农田基本制度时并未考虑低碳、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农村低碳经济要求改变农田基本制度结构。这样的结构维持了几十年,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很多原则,市场自发的破坏这里的结构,但是这里依然没有政府组织、自发组织去改变已受到破坏的农业市场。3.3是自然生态子系统:从地面角度来分析,具有草地植被稀疏、土地结构单一、土壤面积很大、地形此起彼伏的特点。这个结构也需要改变,方法是显而易见的,进一步的途径需要采用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综合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经济要始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贯穿始终的目标和线索,综合上述所有低碳行动途径,而其根本途径是改变农村结构,甚至是改变农村聚居区的密度,乃至人口迁移。同时需要结合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来共同改变农村结构。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决定了农村结构,那么如果改变农村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消费行为趋于自然化。这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农村的布局、乃至城市对其产生的影响,要综合考虑。我们需要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层面上寻求其转变的路径。目标和途径已经基本清楚,接下来就需要定量评估每一项的成本和收益。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通过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来改变农村经济路径。根据外部性分析,以前的路径和现有的结构不具有效率均衡,比如家电下乡、种粮补贴,增加这些供给是提高生活水平,但对生态环境效率的提高,似乎并没有显现,农村低碳经济路径应该循着这个方向去调整。同时,对这些地区而言,碳排放具有尚未发掘的潜力与面临紧迫的压力,也许潜力更加巨大。确立了目标与路径,接下里所需要做的就是实施时间表、成本收益分析,最后要做跟踪报告和相应的评价,可以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相结合,建立一些长期的农村低碳经济、低碳农村试验项目。

作者:孙思萌 单位: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红侠,韩丹,赵由才.农林业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2009:42-45.

[2](美)ScottJ.Callan,JanetM.Thomas.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理论、政策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118、297-304.

[3]张宪英.我国低碳农业解读及其发展路径初探[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

[4]张景云.基于低碳经济角度的新农村建设思考[J].经济研究,2011(24):35-37.

[5]陈蔚镇,卢源.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1-20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篇(7)

当前,制约天津市宝坻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机构设置、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与大众旅游产业相同,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与众多的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服务业、建筑业、农业等,另外还设计到特色农业生产、生态资源管理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运用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综合的管理体系来支撑。虽然,天津市宝坻区的农村旅游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尚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全面关注,没有成立综合化、针对性的机构或者部门来管理以及协调整个农村的旅游工作,存在管理粗放、机构设置不健全、协调性不强等问题。另外,宝坻区尚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地区的乡村旅游事业。上述为与农民、乡村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其体系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间的权衡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对农村旅游可以简要理解为依托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来实现开发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可见,农村旅游经济效益的获得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于天津市宝坻区而言,也是这种情况。但是,纵观当前宝坻区的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着乡村旅游项目缺乏总体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经常会发生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如景点的乱搭乱建、生态资源没有给予硬性的保护措施等,这些都会导致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以及前景非常不利。

(三)基层缺乏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建设人才乡村旅游的起源地为广大的农村,其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为农民和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因为受到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在素质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专业能力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需要。另外,相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以及培训体系也处于缺失的状态。上述现象都导致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必然会导致在乡村旅游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会制约其战略性发展。

(四)农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同存在差别乡村旅游在宝坻区的发展时间尚短,在其经济效益、经营目的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农村地区的很多居民都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没有深入的有深入地认识与理解乡村旅游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人员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难免对乡村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偏见,可能会认为其会打破乡村原有的生活格局,影响其一贯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另外,大量旅游人员的进入也会使一部分人感到恐慌,认为其侵犯了其生活领域,进而对乡村旅游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消极情绪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

二、天津市宝坻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振农村经济的措施分析针对上述提及的制约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经济工作经验以及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乡村旅游、振兴地方经济。

(一)建立健全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机构以及制度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基础支持天津市宝坻区经过一段时期的农村旅游的发展,在基层农村已经初具规模,如当前宝坻区的每个镇都有农家院等旅游、休闲景点。但是,目前还是个人化的行为,每个镇的政府没有相关的部门以及制度对其进行专门负责管理和规范。这一问题在前文已经提到。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为乡村旅游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地方政府必须要针对各自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现状成立综合事务办公室,用来管理、协调、推进各自地区的农家院建设,使之形成特色化、规模化,提升品质,创造出自有的独特品牌。另外,要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专业、社会人士以及基层农民的意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用来规范和约束乡村旅游。总之,通过机构以及制度体系的建设,能够对宝坻区的乡村旅游起到导向作用,使之协调、健康前进。

(二)全方位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对将要进行的各个乡村旅游子项目进行严格、全面的科学调查、研究和论证,对所涉及的生态环境影响力做出正确评估。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下,充分地、秩序化地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科学的措施来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当前宝坻区一些地区开始尝试生态村项目建设,即将农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文明生态村(美丽村庄)项目结合起来,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建设美丽的家园,给与生态环境充分的保护,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发展经济。其中文明生态村建设包括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边绿化、能源清洁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生活健康化、等主要项目。随着乡村旅游地区对于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些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搞好生态文明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多途径构建乡村旅游建设人才队伍,夯实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宝坻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匮乏的现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从业人员要积极构建多个途径来完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力资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主力军和后备军。首先,要对现有的乡村旅游从业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工作。即基层政府要针对各自地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外聘教师培训、视频教程、组织观摩会等形式对本地区的主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再通过这些人员的推介,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旅游人才来充实和壮大基层乡村旅游管理部门人才队伍,要给与人才充分的重视,在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给与其支持。这样能够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途径。同时还能够带动现有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激励其不断地追求自身的成长。

(四)向农民大力推介乡村旅游,获取其大力支持,提供旅游和谐环境针对宝坻区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认识肤浅,存在一定偏见的问题,基层政府要积极地向农民推介乡村旅游,通过播放宣传片、基层走访、座谈等途径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将其实现途径、最终目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向农民详细的说明,可以通过成功案例说明的途径来完成,这样能够使对方从感官上体会到乡村旅游的益处。另外,还可以合理安排一部分村干部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地区进行观摩,切实感受到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以及改善农村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最终争取获得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为乡村旅游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