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8:26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1)

关键词:孔子;祭祀思想;人文价值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仍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占有崇高地位的圣物,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思想仍影响着当代人文价值,这种思想表达的是对祭祀活动的一种态度,“如”字表达了对祭祀对象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如果祭祀对象存在,举行祭祀活动是对祭祀对象的祭奠与尊重,如果祭祀对象不存在,就当它存在,祭祀活动的举行是为了将人们心中的人文信仰寄托给“自己”思想中的神,因此,“祭如在”的思想是不管祭祀对象是否客观存在,他只是祭祀人对崇高的人性以及心中信仰的表达,当代的祭祀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祭奠逝者,而是人心中美好愿望的寄托,是对美好心灵的一种追寻,这也正是孔子祭祀思想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一、对“祭如在”的分析

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句话表达的十分精妙,“如”译为就当、好像,祭祀神明就当神明在,此句话说出了一种不确定性,祭祀对象神不知道存不存在,而真正的是否客观存在又不是十分必要,不管神存不存在,人们的祭祀活动会照常进行,那么,人们所要祭祀的神到底是谁呢?孔子所说的祭祀人祭祀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以下是我对这两点问题自己的见解。

孔子的一个“如”字将祭祀对象推向未知,而也正是这个“如”字将孔子祭祀精神的内涵托出水,神即祭祀人心中的神性。“祭神如神在”而神并不是真的客观存在,而是祭祀人“我”认为它存在,也正是因为有祭祀人的存在才使祭祀对象存在,也就是说神是人们主观意识认为的存在,它不必真的存在,而是人们使它存在。这就很明确的说明了,祭祀的人们并不需要验证自己所祭祀的对象是否存在,人们需要的只是祭祀的过程,祭祀的仪式和体验。祭祀的本质并不是人们真的对神提出要求,表达自己的渴望,渴求帮助,因为“如在”是神在不在的解释。祭祀的过程中,“神”是不在场的,出场的只有“我”,祭祀的“我”能感受到的也只有“我”,并不会体会到神的存在。在这个情境中,参与活动的实际上只有“我”,“神”只是为祭祀提供了背景。“我”祭祀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己提出要求或者问题,祭祀的对象只是“我”规范自己或者解决问题的介质。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能发现自己的根本问题,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升华自己的生命。“我”才能真正的了解“我”的根本需求。所以这是一个自己独立的事情,是“我”通过“神”与自己内心的一次交流,使自然的“我”在那种神秘的环境中呈现在“我”面前,这个过程只有“我”才能进行,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去做“我”寻找真实“自我”的过程。故有孔子所说的“我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的对象是否真的存在,这从来都不是孔子眼中的问题,不是说孔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孔子没把它当作问题。孔子没有给它存不存在的答案,这是很智慧的。孔子认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清楚,也不能所有的问题都知道准确的答案。要勇于承认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更不要不懂装懂。对待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是难以容忍它的不确定性,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但是孔子则不然,他对待不知者的态度是一种中庸的态度,不肯定也不否定。对待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学习,进而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当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时,我们要让这个问题保存着,但是不要让它对我们产生阻碍,要尽可能的让它对我们发挥好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些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解决的,永远无法认知的,对我们不能认知的问题,我们就不要去思考,顺其自然就好。虽然我们要有一颗探索的心,但是我们首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我们本身相关的问题上,然后要是有精力再去思考那些问题。人应该活在当下,如何过好我们今天的生活才是人们应该关注的,这是孔子的思想,这更是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当代的经济学中表达世间万物没有是非对错,只要客观的描述就好了,这与孔子的思想正是不谋而合,对待不知者保持中庸的态度,不肯定也不否定,只要追寻自我,拥有自己的信仰就好,这才是智者的智慧,这也是孔子祭祀思想现代人文价值的体现。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2)

,孔子。孝道思想。时代价值。

的孝道是中国人民最精致的道德准则。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孔子的孝道思想自诞生和发展以来,对人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孝道思想的许多内容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孝道。孔子的孝道思想在继承周朝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孝道思想体系。

。在物质上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是最基本的孝道。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把他们抚养成人,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当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的父母也在变老。此时,他们的孩子应该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当然,这只是最低级别的要求。“父母唯其疾之忧”支持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最应该担心的是他们父母的疾病。他们应该注意父母的健康。“如果你不环游太平洋,你必须好好旅行。”当你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为了照顾他们的父母,你的孩子最好不要远行。然而,这一要求并不现实。因此,即使你远行,你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你的父母知道。“父母之年不能是未知的,一个是快乐的,另一个是害怕的。”作为孩子,我们应该记住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健康而快乐,为他们的衰老而害怕,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及时孝顺父母。这是孔子最基本的孝道说。孔子说:“今天的孝道意味着能够养家糊口。至于犬马,人人都能养家糊口。为什么不无礼呢?”如果只满足物质条件,养牲畜和养父母有什么区别?这告诉我们,养育和服务亲属只是在物质层面上提出的孝道要求。尊重和尊重亲属,这是在精神层面提出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这一要求较难实现,但必须做到。孔子进一步提出“色难。如果发生什么事,弟子们为其劳服务。他们有酒和食物,学生们吃东西。他们过去认为孝顺吗?”真正的孝顺要求他们在为父母服务时,总是面容愉快,不抱怨,不怨恨,始终把父母的想法放在首位,注意内心的真诚和尊重。

。孔子说,,“当我的父母建议我时,我不服从我的意愿,但我尊重我的意愿,我不会抱怨我的工作。”在为父母服务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你的父母犯了错误,你应该温和地劝说他们。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就不能抱怨。因此,当父母做错事时,孩子应该提出建议,但谏若不从中,孩子应该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次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应该注意说服的方法,掌握服从和说服的尺度。

Tiffany的早餐,孝顺是最重要的。孔子认为孝道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父母的去世并不意味着孝道的终结。父母去世后,孩子们仍然需要孝顺,但方式不同。夏洛克·孔子曰:“由也事亲可以说是一个千方百计制造麻烦和想到死亡的人的梦。”父母去世后,他们的孩子通过哀悼和牺牲来纪念父母的善良,表达他们的孝道。“服丧,服丧,顺便说一句”,“服刑到死,导致服刑三年”,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哀悼的重要性。孔子提倡真诚的哀悼而不是过度的悲伤。在

三年的哀悼之后,这并不意味着对父母孝顺的结束。通过牺牲来纪念他的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指出:“所重:人、食物、葬礼和祭祀。”他认为葬礼和祭祀与人和食物一样重要。牺牲是对死去的父母表达悲伤的一种方式。虽然形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

进入21世纪,时代飞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时代变迁后,孔子的孝道思想虽然弱化了孔子赋予孝道的意义,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其当代价值,对我国当前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这反映了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只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水平,才能为事业成功提供保障。在

的孝,德之始也中,孝道被视为道德的基础,因此,如果你想提高个人道德,你必须孝顺。孔子指出,父母的教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善行,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孝顺父母。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受利益驱使,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主义,忽视父母和其他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这不仅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应该回归孔子的孝道思想,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摒弃个人主义思想,提高个人道德。

。因此,坚持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孔子孝道思想的核心是对老人的孝道。虽然现在的家庭结了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家庭仍然是情感维持的主要场所。孔子的孝道思想强调在为父母服务时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双管齐下可以让父母感受到舒畅,促进家庭和谐。

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中国养老的传统。由于人口结构问题,中国的老年人口正在增加。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综合社会养老仍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心理和情感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更愿意接受个别家庭的养老。因此,要实现家庭和谐,首先要尊重老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皮肤。他们的头发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每个人都躲在家里,不为国家的事业做出贡献,国家就会灭亡。家庭如何生存?更不用说为你的父母服务了。因此,爱国主义和亲情是统一的。“有远大理想的人不想为了伤害仁爱而生存,而是不得不在成仁自杀”。这是伟大的孝道。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取得成绩,报答父母和国家。孔子的孝道思想正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地区”,而爱国主义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此时,作为构成社会结构的家庭,其和谐稳定尤为重要。这样,践行孝道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孝道思想流传至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国正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孝道对于提高个人道德、促进家庭和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孔子的孝道思想,根据社会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布尔布尔朱熹1983图兰多,中华书局。

·杨爱民,1995年《孔子政治思想小议》,《孔学研究》,第1期。

,钱玄,徐克谦,译注2001礼记,岳麓书社。

,李维琦等人,2001年岳麓书社蒂凡尼早餐会。

和胡平生翻译并注释的《孝经》,2007年,中华书局。

,杨伯峻,2010,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杨朝明,宋立林,2013,《孔子家语》,齐鲁书社。

,郭庆藩译,《庄子集释》,2013年,中华书局。

,周桂英和刘晨,2014,《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新西部》(十日中版),第9期。

,王英,《孔子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016年,《传承》,第6期。

,曹调明,2016,《儒家孝道的当代价值》,长春教育学院研究,第32期。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3)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双重性;冲突与调和。 

 

从总体上看,孔子的伦理思想大致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在心理层面,它指一种“爱人”的思想情感;在具体的行为层面上,它指“恭、宽、信、敏、惠”等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在行为法则的层面上,它指被称为儒家道德黄金律的“忠恕”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认为,孔子的这种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蕴涵着双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因而,它在处理社会道德问题时不可避免地将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在冲突”,需要一种外在的“主观调和”。那么,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具有两重怎样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双重性?在什么情况下这双重的原则和理念会表现出自己的冲突?孔子又是怎样对它进行调和的?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出简要的剖析。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 

我们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与他在不同情况下对道德所持的不同哲学立场密切相关的。为了揭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这种双重性及其原因,我们有必要简要地勾勒出他的这种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构建的基本思路。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以下只注篇名。)何谓“孝悌”?首先,这里的“孝悌”更主要的或者说本质上是指一种情感。原因很简单:仁者爱人,无情何以成爱?其次,这种情感主要是指血缘亲情。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孔子对其伦理思想的整体阐述中清楚地见到。再次,这种能够作为仁之根本的情感不可能是习得的,而主要是那种有着某种自然或先天的来源的东西即属于人性的东西。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能够作为社会道德根本出发点的当然只能是那种大家都有(相近)的“人性”了。总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作为社会道德之根本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亲情,首先是直系亲属如父子兄弟之间的“孝悌”等天然情感。我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这显然是一种自然主义(或曰自然情感主义)的道德根源论。 

为什么孔子会认为人类的自然亲情特别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孝悌”情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生长点呢?或者说,为什么孔子在关于道德根源的问题上会持一种自然主义的基本态度呢?对此,孔子本人似乎并没有作出详尽的形而上的论证与阐明。但是,我们认为,孔子对这种伦理理论出发点的确定并不是出于主观的任意,而是有着深刻的形而上的理论前提的。这种理论前提实际上就是孔子时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主要是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观。 

一般认为,

由此可见,孔子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 哲学 立场之上,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逻辑上的推演关系。这就使孔子的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双重性的特征。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内在冲突与调和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发现,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而且,由于它们是不同哲学立场的产物,所以,彼此之间并没有一种相互推演的逻辑关系。正因如此,孔子的这种“仁爱”伦理思想在运用于社会道德生活时,就必然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就将发生在“亲情”原则与“泛爱”原则或宗族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交叉点上。这一点,实际上早已被孔子的同时代人清楚地看出。《论语·子路》中叶公对孔子的诘难,正是针对孔子“仁爱”伦理思想中的这种“内在冲突”而设置的。 

《论语·子路》中叶公对孔子的问话是这样的:“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我们所认为的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这样行动的:做父亲的偷了羊,做儿子的去指证他。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叶公选择的这个“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显然是居于“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的交叉点之上的:假如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做儿子的应当怎样对待这件事呢?你怎样去处理自己理论体系中“亲情”原则与“泛爱”原则的这种冲突与矛盾? 

面对叶公的诘难,孔子的回答是明确而坚定的:“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孔子的这种对自己伦理思想中内在冲突的处理? 

第一,我们认为,孔子的这种处理是一种“对内在矛盾冲突的外在调和”,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因为在“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的处理上,孔子先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道德立场。首先,在道德判断上,孔子给予了“泛爱”原则或普遍主义优先的地位。因为“子为父隐”正是以承认“其父攘羊”这件事的不道德性即以承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泛爱”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基本法则的普遍有效性为前提的。不然,儿子为什么要为父亲隐瞒呢?儿子为什么不到处去张扬此事或者与别人、官府辩理呢?其次,在道德判断之后的行为上,孔子却给予了“亲情”原则或宗族主义优先的地位。因为在道德判断之后的判断主体应当怎样行动的问题上,孔子又回到了“亲情”原则或宗族主义的立场之上——由于“攘羊者”是“父亲”,因而,只要扪心问一问自己心中的 自然 情感,你当然知道应当怎样做了——“子为父隐”。由此可见,在对“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的处理中,孔子既没有因为肯定“亲情”原则而完全否定“泛爱”原则,也没有因为肯定“泛爱”原则而完全否定“亲情”原则,而是同时给予两者以一定的地位。所以,我们说,在面对自己伦理思想中不同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之间的冲突时,孔子实际上是试图寻求一种冲突中的平衡,从而使两方面能够相互调和、彼此共存。 

第二,孔子对自己伦理思想中矛盾冲突的调和是通过造成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具体行为的某种断裂而实现的。这一点,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清楚地见出。因为,在道德评价方面,孔子并不认为儿子应当与别人有什么区分,但是在道德判断之后的具体行为方面,孔子却把儿子的行为与一般人的行为区分开来了。前面所持的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态度,而后面所持的却是一种宗族主义的态度,两者在逻辑上并不是可以一以贯之的。既然在道德判断时我们应当依据普遍主义的原则,为什么在行为上我们不应当贯彻它呢?在别人偷了我的羊时,我希望有人把他指出来,那为什么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不能把他指出来呢?所以,这里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的行为明显地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脱节或断裂。这就是说,孔子对自己伦理思想中矛盾冲突的调和是通过造成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具体行为的某种断裂而实现的。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4)

关键词:文化哲学 孔子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一、文化哲学和孔子教育思想概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化哲学在哲学界成为显学,引起普遍关注。文化哲学是在各种文化范畴本体性的理解基础上,是把文化作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对于人的生存和历史的运行提出更为深刻的解释。洪晓楠教授指出,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文化哲学”与“文化哲学在中国”[1]。

孔子教育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孔子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文、行、忠、信”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学以致用、言行相符、迁善改过是教学实践。在当代视域下,孔子教育思想依旧是宝贵的财富,因材施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等,指导着现代教育的思路。

在文化哲学的范式下,解读孔子教育思想,厘清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和历史解释模式下两个维度的内涵,从而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哲学视域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文化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现为关于某些典型的文化现象的特殊哲学研究领域,其理论定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解范式;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解释模式[2]。

(一) 哲学理解范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哲学理解范式下,可以从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在实践中,学习需要身体力行,它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五个步骤[3]。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把握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孔子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求普遍性的知识。

在理论教学中,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后天的习染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天性”,不断的“迁善改过”,完善个人的品格。学生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持之以恒,“学而时习之”;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学、思、行等认知方法整合于教育理论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表明人树立志向的重要性,学习也需要有志向。

孔子教育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实践和理论教学,把人作为主体的发展状况予以关注,人是活生生的存在,体现了教育没有地域之分,它从生活而来,并为人所用。

(二)历史解释模式下的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在历史解释模式下,可以理解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

首先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把教育扩大到了社会其他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概念。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又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或者“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还是“食藜藿、负米、冠鸡配豚”的野人子路,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对象。

其次,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道德认知,树立道德信念,道德教育就是“仁、义、礼”的教育。只有做到爱人,忠恕,孝悌,才能实现“仁”的教育任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义是行动的指南;“人而不仁,如何礼(《八佾》)”?礼是规范形式。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反映出其本身是有着客观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所以应当批判的继承。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汇合中西马,综合促创新”,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让孔子教育思想重新回到话语界,发挥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创新教育思路、教学方法。

首先,孔子的教育作用观表明了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需要德治来辅佐;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需要良好的教育。

第二,孔子的重德思想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有引导意义。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重视德育,提高个人修养、纯洁心灵,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可以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加强国家软实力。

第三,“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萌芽。现阶段教育模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在教育实践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发挥才能,创造价值。

最后,孔子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实现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强调学、思、行结合,创新性思维,构建以人的自主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为基础的智育和德育。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孔子教育思想,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中,用哲学范式和历史维度解释孔子教育思想,赋予孔子教育思想以实践要义、理论要义以及人的要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从而提高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挖掘中国教育思想中与西方共通的“人”的观点,突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就是文化哲学视域下教育的根本内涵,也是孔子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洪晓楠.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三:文化哲学(笔谈)[R].人大复印资料,2000:10.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5)

【关键词】 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内在原因;意义

中国传统社会自汉代至清中叶,长期稳定地发展,且一直居于世界文明的领先地位,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主要得益于其长期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在乱世成为拯救社会人心的精神支柱,而且在盛世成为一种信仰和追求。甚至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性格和思维方式。这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中,汇集了先秦诸家思想的智慧,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共同形成了国民的精神核心。但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来看:其一,在于统治者的提倡。儒家学派自春秋时孔子创立,经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便开始实施。虽然此时的“儒术”已掺杂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但仍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的。而到了宋代的科举考试,尤其自真宗以后,其内容由诗赋、策论转变为集中于儒学,立论必须依据儒家经典,诸子之书不合儒学的都不能采用。这种要求到明清时期更加严格。这使儒学被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所接受和认同成为可能。其二在于学校教育。儒家学派的创立源自孔子的设坛讲学,广收弟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并代代相传。而孟子也以这样的方式传播思想以求实现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到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学校教育不仅有私学而且设立了公学。汉武帝时期,朝廷置博士官,立太学。成帝时,太学弟子三千人,东汉后期太学生多达三万人。汉代经学教育为儒学的普及和传承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代学校教育树立了典范。其三在于儒家典籍的编纂。自汉代开始编辑儒家典籍,至宋朝确定了“十三经”。这些典籍成为学校的教本和知识分子阅读的主要内容。其思想价值也就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其四在于文学创作的推进和深入人心。汉代多数作家都受过经学教育,他们成为沟通文学和经学的重要媒介,形成了文学和经学的互相渗透。汉代散文中的经学之文、唐宋的古文运动,都是以儒学为核心或作为旗帜的。而文学创作观念也主要遵循儒家的文学观念。

总之,儒学之所以被统治者、被知识分子、被社会所重视,以它作为统治的工具、自我的道德修养、社会的行为准则的主要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强制的思想渗透不可能是永久的,只有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并愿意奉行始终的才是永恒的。而这源自其内在的精神魅力。

儒家思想自其产生之日起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代代传承,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评判是非的标准。因此,我们回到最初孔子的学说来探究。虽然《论语》一书并非孔子亲著,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体例和表达上并不统一,也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孔子的言行中,我们却能了解儒家文化之所以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原因。

1、儒家思想的明确性

儒家学说不但明确地提出了思想核心,而且提供了思想方法。

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为“仁”和“礼”两个字,而这两者又相互关联。“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同时他又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他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早期儒学也因此可称为‘人学’”[1]。

到了孟子,又将其发展为“仁政”思想,不仅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更是将这一思想核心从个体的修为扩展到了统治者的作为。形成了上自统治者,下至老百姓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虽然统治者未必做得到,但也成为他们笼络民心的手段,毕竟这样的仁政理想是百姓所期待的。

“中庸之道”是其思想方法和处事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杨伯峻先生解释说:“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孔子以中庸二字,就表示其最高道德标准,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而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和 “礼”都是以中庸的思想方法得到的。如杨朱的“为我”,极端主张自己本位说;墨子的“兼爱”,极端的主张牺牲自己,专门利他。而孔子主张“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执杨、墨两端求得中庸。又如道家极端反对法制,而法家极端崇拜法制。孔子从两者中间找到了礼制。又说“出于礼者入于刑”这是执道法两端求得中庸[2]。因为折中,故而不甚激烈,具有包容性;因为平常,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有利于推广和被广泛地接受。

理论的明确性,是使它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2、儒家思想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儒家的思想核心虽然是“仁”,但他没有将其作为抽象的概念,而是结合个体的人和现实的生活,将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仁”的解释是多样的。究其实质,是教人如何相处,如何做人。于是儒家提出了“孝”“悌”“忠”“信”的道德要求。同时还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即 “恕”的方法。

所谓“孝”是要对父母尽孝道,而父母也要慈爱孩子;“悌”是对兄弟姐妹尽悌道,兄长爱护弟妹,弟妹尊重兄长。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忠”是与人忠,同时忠于君王,而君王也要仁爱百姓。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信”是守信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信”是立身之本。 而这所有的要求都是相互的,因此它既符合人性,又符合平等的观念。从家庭出发,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所谓“恕”是实践的方法。“恕”即“推”,推己及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照这种方法,进一步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继而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作为终生做人的方法。而梁启超认为,这是最简单而最高尚的道德。将心比心地去对待别人,而不是设立一个高标让大家去努力达到。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知道该如何做,而且每个人也都能做得到。

“仁”的实践不仅具体化,而且他从个体出发,从家庭出发,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而“仁”是个体的修养。修养品格,是要与社会现实相关联的,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生之理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从小处立足,提出了远大的目标,既切实可行,又有前进的动力。因此,不仅可以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同,而且能够促使人的行动。理论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是使它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可能。

3、儒家思想的合理性

儒家思想之合理性,其一在于对生命个体的重视。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人构成的,因此,每个人的修养都关乎社会的文明。因此,社会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少数的一些人或阶层,而取决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朱光潜曾说:“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3]孔子讲道德注重“仁”字,仁就是问心的道德。宋儒注“仁”字说:“仁者心之德”,每一个人如果都能注重仁的修养,人心就会因此而净化。所以孔子的思想是针对每一个人而言的,要求每一个人都有最基本的道德修为。而对于社会的中坚力量,则要求养成君子品德。其二在于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关注和理解。人是社会中人,因此,人既有其自然属性,又有其社会属性;故而有生理需求,更有精神的需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他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此可见,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春秋末期,孔子首创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弟子。同时,孔子将济世救民的理念渗透在《六经》中,希冀以此教化学生,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其实,这既是孔子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所有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儒家以此为目的进行教化,是合乎人情人性的。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有识之士都有参与社会、改变社会的理想。这样的教育,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民族的支柱和脊梁。其三在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悉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实现其政治理想,虽然终生落拓,但他从来没有颓丧过,安贫乐道,不改其志。既不注重物质之多寡,亦不在意人生之失意,始终以乐观之精神面对生命之种种。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精神和人格,也因此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这个民族的乐观精神和不可动摇的气节。

三、结语

儒家思想之所以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关键在于其理论的明确性、合理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这也是现今我们架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因此,研究儒家思想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6)

孔子生命观幼师生生命道德教育

近年来,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生命道德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极为关注的教育课题。所谓生命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道德教育。幼师生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重任,他们更应该懂得生命的价值及意义所在。孔子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能突破时代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家,他的思想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基础,其生命观对当今时代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幼师生生命观现状

随着本科院校生源的不断加大,幼专院校逐渐失去往日的竞争力,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技能培养上,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再加上现在的幼师生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意识淡薄,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1.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表现出对自我生命的虚度

由于部分幼师生缺乏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对生活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只是一味追求时尚、沉迷网络、厌学早恋,有的甚至沾染不良嗜好。他们生命观存在较大的偏颇,并没有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2.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表现出对生命的否定

现在的幼师生多数为“9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心智尚未成熟。当面临着来自就业、学业、家庭等诸多问题,又缺乏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时,部分学生选择消极面对,逃避甚至否定自己生命的错误做法。

3.生命意识淡薄,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由于幼师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对生命道德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现象。如崇尚暴力、行为偏激、漠视他人生命等。

二、孔子生命观对当代幼师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中蕴涵丰富的生命意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自己独特而深邃的生命观,最终成就其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今天,借鉴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生命的审视,对当今幼师生形成正确生命观具有积极意义。

1.借鉴孔子的“重生爱物”的伦理情怀,体悟生命的神圣

对幼师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天地间最伟大的道德就是爱护生命。既然生命是天地之大德,那就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孔子的生命观中,最基本的就是对生命的重视。他坚决反对战争、反对剥夺人的权力,主张教化,实施仁政。《论语·先进》中“未知生,焉知死”等贵人重生的主张,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论语·乡党》中提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养生的智慧也体现其对生命的重视。《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又显示了孔子对自然万物的仁爱之心。可见,孔子的生命观不仅体现出对自己生命的重视,还包括对其他人和物的尊重和爱惜。

生命是一种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那种对生命漠视甚至轻言放弃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当代幼师生正是缺少生命意识教育,要想更好的感悟生命的真谛,就要深刻领会孔子“重生爱物”的思想。

2.借鉴孔子“立志仁德”的人生价值观,体会生命的价值

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孔子爱惜生命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以保全生命为目的,更重要是关注生命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孔子一生学习、追求和实践都在于推行“仁”。他以“立志仁德”作为加强自身修养、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环节。《论语·子罕》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的生命观,能够超越生死,建功立业,使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价值,对当代的幼师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借鉴孔子“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提升生命的境界

生命不仅是一个存在,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人生的各种境遇都会碰到。如何在各种情况面前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孔子生命观的重要内容。孔子自己就过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生活(《论语·述而》)。这种乐并不在于贫贱本身,而是超越了贫贱和富贵,达到一种更为崇高的生命境界。

幼师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重要过渡期,此时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这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恶性事件及心理疾病的高发。孔子“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会指导他们正确去面对各种生活困难,特别是身处恶劣环境时,更要泰然处之。

三、依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渗透生命道德教育

经典是人类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代代传承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涵盖人类生存和生活所有领域和层面,是进行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的“全能”工具与“高效”手段。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生命道德教育为基础人文教育理念

教育是塑造灵魂、完善生命的事业,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接受生命教育,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有效开展诵读活动

经典作品需要多读,在读中感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参读、诵读、美读、比读等,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如孔子的《论语》用君子之道和仁爱之心启迪众生,要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激荡在字里行间的大爱。也可利用网络,搭建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更好传承经典文化。

3.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本课堂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借助校园文化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进行文化建设,可以将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融入校园生活中。

四、结束语

总之,推进生命道德教育是幼专院校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在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认真探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感受国学的巨大魅力,有助于更为深刻 认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利于促进幼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院林,焦霓.孔子的生命观教育与当代启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篇(7)

“礼”的集中体现。《孔子》开篇始于作为中都宰的孔子拜见鲁定公的一场戏。重礼的孔子从大门便开始行跪拜之礼,无视侍者“孔大夫,你可上堂再拜”的提醒,以及其他侍者的讥笑。孔子衣冠端庄,一丝不苟,导演也给了这样重礼的孔子以特写。而在片尾,历经世事沧桑的老年孔子回归故国,还未走进城门,满头白发的孔子依旧开始行跪拜之礼,泣不成声地诉说着:“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对其的面部特写逐渐隐于夕阳之下,似乎暗示着孔子也已走向人生的暮年,像太阳一样终有一日会西落。孔子的这两大“拜”,集中于片头和片尾,也是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场景。影片对“礼”的展现,主要集中于孔子的“跪拜大礼”,其中满含孔子的“敬”,虽然只是简单的场景和单一的人物描摹,但把孔子对君上、国家、人民的“敬”和“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子见南子、子路之死等桥段的设计,都是为了集中体现儒家思想中的“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并不是单纯地指“周礼”,孔礼保留了周礼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内涵,包括礼仪形式、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等。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激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孔子所提倡的“礼”在这种大背景下仍然有着重要的教化意义,主要体现在感化心灵、提升思想、陶冶情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等层面。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礼”对于个人的教化是不言而喻的,道德规范、个人礼仪都离不开孔子所述的“礼”。同时,对于调和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仁”的集中体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当时的鲁国其实由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即季氏、叔氏、孟氏三大贵族,他们嚣张跋扈,维护贵族统治,与孔子提倡的“仁政”相去甚远。季氏意如平子大人去世,其子季孙斯继任国相,为其父人殉,季氏陪葬小奴漆思弓出逃被孔子弟子子路救下。而后孔子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反抗三桓,以巧妙的辩论术赢得了胜利,“言之凿凿”。这场戏可以说极为出彩,不论是场景安排、人物语言,还是画面布局、拍摄角度,都极具人物特点,画面也极具震撼力,较好地展现出孔子的“仁”之思想。

《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层:“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臣服的人格魅力;“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仁”是孔子匡时济世的良方;“仁”是一种人生修为的方法;“仁”又是一种人生境界。②经历过苦难和屈辱磨砺的中华民族,要想重新成为屹立于东方的巨人,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复兴。孔子“仁”的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范导意义,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范导我们建设一种新型经济伦理;范导我们建立一种新型政治伦理;范导我们重建传统的亲情伦理;范导我们建立以“中庸”为用的社会秩序;范导我们建立一种以审美为取向的人生哲学;范导我们以“天人合一”的方式提升生命境界。③“仁”学在当下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也只有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重构我国的精神文化体系,并大胆创新,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智”的集中体现。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化身,其智者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孔子》这部影片始终渗透着“智”的哲学思维。但孔子的“智慧”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不可能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圣人”。影片从积极入仕、期盼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中年孔子入手,跳过幼年和青少年。画面一出场,孔子就已经是一个成年智者的形象,不过此时他把较多的精力于政治,想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实现“礼乐仁和”的大同思想。之后,孔子完成了两次思想上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周游列国,从寄理想于鲁君转变为寄理想于天下;第二次转变是专心设坛讲学、研究学问。从表面上看,孔子救世的思想破灭,“几近丧家之犬”,只能改变自己,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悲剧,但这其中反而蕴含着“大智慧”。

这种“大智慧”放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在价值多元、文化激荡的二十一世纪,太多人受功名利禄所累,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虚名与富贵。在这个同样不可能改变世界的时代,我们需要“大智慧”,看透人生的本质,明白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不为物质欲望所左右,做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内心的人”,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和救赎。

通过对电影《孔子》中儒家思想的解读,我们得出一些启示。现代电影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并不在多数,娱乐性、商业性成为衡量影片是否叫座的主要指标,像《孔子》这类史诗片的制作就显得尤为珍贵。该片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切合当时的大背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新时代对儒家思想的回归和诉求等等。虽然《孔子》此次尝试并不是十分完美,但也给电影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多拍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关注精神层面的影片,做到一种文化的回归,力求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孔子》这部电影,虽然与外国优秀的人物传记片《巴顿将军》《甘地传》等相比,人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有所欠缺,未能实现最初的创作初衷,但却鼓励着中国电影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尝试,以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做出更多有益探索。因而,在观赏《孔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对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给予关注,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重构当今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系,制作出更多具有精神内涵的影片,对我国电影产业做出文化和市场的重塑和定位,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重塑中华民族的形象,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作者单位:九江市广播电视台 扬州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注释:

①王 涛:《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学刊》,2007年版,第102页。

②③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1年版,第47-49页,第51-55页。

参考文献:

1.才 颖,孙小韵:《电影〈孔子〉对孔子思想的现代解读》,《四川戏剧》,2010(4)。

2.孙 鑫:《从电影〈孔子〉重新审视孔子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科技》,2012(3)。

3.贾磊磊:《三种目光中的儒家世界——影片〈孔子〉的视点分析》,《当代电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