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2 17:46:23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篇(1)

不仅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而且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可窥一斑。

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对弟子的教育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是读后的一大感受。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当孔子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等等。丝毫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颜回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当孔子在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并且“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多么的深刻!

孔子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孔子;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自20世纪30年代,确定了语文科目之后,语文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方式方法日趋完善,并且处在不断地改进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方法,学界展开了一番争论。语文教学顾名思义,是以汉语言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从古代的教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仅仅是一味地崇洋。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重视全面发展,不局限本学科内容

中国古代儒学重视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区别于传统的“士”阶层,因为这一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担当着重建社会秩序的重任。所以孔老夫子提出了士阶层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六个,即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可以做符合现代视角的解读,礼,即社会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如何成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教人知礼,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乐,即音乐舞蹈,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乐主要在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射,即射箭,孔子对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和德育,体育教育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御,即驾车,知识分子不是高高在上,生活技能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书,即书本知识,对古代经典的学习,数,数理知识,天文历法。通过对于六艺的分析,儒学所提倡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和当下语文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汉语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所以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读书习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的少年儿童施行全方位的启迪作用。这一点从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设置中,就能够看出一二。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本中,就有《四季》一文,着重教授四季的变化,不同的感受,培养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之中,学习生字词。这跟古代的启蒙教育不谋而合,千字文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也是对于自然常识的学习。在比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本中都有要学习的古诗篇目,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孔子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小学语文教学要分多个维度,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跟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不局限于课本,注重综合发展。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2.注重贯穿始终的德育教育

“在中国古代的教学体系中,教育者对儿童再起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已有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以狮子、读书为形式,提高儿童智力的教学内容贯穿于德育轰动中。” i语文教学中实用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实例,有利于儿童的德育教育。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更应该注意贯穿始终的德育目标。比如在学习《爷爷和树》这篇课文时,除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我们也可以让他们从他们的视角,谈谈自己与爷爷的一段趣事。加深学院亲情。除了孝悌友爱,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将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辐射到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形成极为广泛的“仁”的范畴。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目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局限于课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将对于父母的爱,转移到自然,社会成员身上。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包容心,责任感,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启示

1.启发引导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跟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极为的相似,不到学生不想弄明白的时候,不到学生心里知道,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时候,先不要告诉他。都是在强调,在学生实际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教师应该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的学思结合,所以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的前提是学生的思考。这也比较符合现代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定位,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2.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唠家常的方式,开始讲授,孔子说到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你们在我面前就不敢畅所欲言。虽然只有一句话,这样的开场白,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点,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心智差距过大,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二,课堂的时间有限,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纲内容,教师讲授的方式便成了最佳的选择。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孔子的教学方法给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以很大的启示,面对小学生,教师很容易树立教师的威信感,但这种威信感却拉大了师生之间距离,并不利于课堂的教学。孔子在教育方法上很善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恰当的点评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获得真的进步。孔子点评子路时,并没有直接点出他的鲁莽与无知,而是通过哂笑的方式,使他领悟自己的态度。而对于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孔子也不是直接评价。这给我们的借鉴是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恰当的反馈,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三、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的每一届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反思。

首先,思考自己是不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了言传身教。孔子认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形象。传递给学生正能量,老师是不是勤奋的好学的,是不是不耻下问的,这些细节,都能够传递给同学们很好的信息。

其次,“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要在专业知识上提成自己,不仅要为学生解惑,更要为自己解惑。”ii最重要的是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为教育奉献的精神。小学语文老师,在多数的实际工作中都要担当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i平飞.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6).

ii《论孔子教育思维的形式与特征》.南钢.山西师大学报.2012年11期.

【参考文献】

孔子教育论文篇(3)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私人讲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将永彪史册。孔子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几乎一生没有间断。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应该是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为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因而,孔子以“六艺”“六经”“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除了选择好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论述。下面就教育方法略加分析。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多闻、多见、好学、博学。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多学善思,学思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要学以致用,孔子说:“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

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如:“子使漆???恕6栽唬骸?宜怪?茨苄拧!?铀怠!薄凹究底游剩骸?儆煽墒勾诱?灿耄俊?釉唬骸?梢补??诖诱?鹾斡校 ?唬骸?鸵部墒勾诱?灿耄俊?唬骸?鸵泊铮?诖诱?鹾斡校 ?唬骸?笠部墒勾诱?灿耄俊?唬骸?笠惨眨?诖诱?鹾斡校 ?保ā队阂病罚

5.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2008.

[3]孙小玫,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3).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7]冯皓,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孔子教育论文篇(4)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私人讲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将永彪史册。孔子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几乎一生没有间断。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应该是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为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因而,孔子以“六艺”“六经”“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除了选择好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论述。下面就教育方法略加分析。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多闻、多见、好学、博学。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多学善思,学思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要学以致用,孔子说:“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

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如:“子使漆彫开仕。对曰:‘我斯之未能信。’子说。”“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5.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2008.

[3]孙小玫,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3).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7]冯皓,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孔子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孔子;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3-0053-04

春秋之际,井田农业经济体制趋于瓦解,西周王室政治权力式微,“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学术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诸郡国各自为政,“天下无道”。孔子为恢复“有道之世”局面,创立“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汉书・艺文志》)的儒家学派。他周游列国推行其贤人政治、以德治国主张,不为见用,遂突破了官学教育的垄断,试图改革世袭公职的官制,兴办私学,主要致力于培养从事仁政的政治人才,开创伦理政治教育新格局,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新主张。孔子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新主张虽在当时未能推行,但自西汉武帝表彰六经、独尊儒术、创立官学与私学并存教育体制之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体系和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构中得以贯彻实施,影响至深至远,至今仍有其可以现代化转换、借鉴的价值。

一、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方针――“有教无类”

孔子一生从事古典伦理政治教育活动四十余年,其教育宗旨是为周王室和各邦国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其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美、技术等各个方面,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普通要求的德育和特殊要求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导,具体涉及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人生哲学、文学艺术、动植物等多学科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了实现以贤人民主政治取代世袭贵族政治,孔子勇敢挑战“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特权垄断和“世卿世禄”制国家公职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提出了“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方针。“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主张打破身份等级界限,人人有受教育权和办教育权,以及通过政治教育、“学而优则仕”担任公职权。在等级森严的西周社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施教主张既有政治改革意义,也有巨大的思想解放意义。孔子一方面要恢复经过对殷礼“损益”的周礼;另一方面要冲破礼治束缚,推行民本政治和致力建设“天下归仁”(《论语・颜渊》)、人们互敬互爱的等差有序的和谐社会。

“孔子堪称中国教育学说的原创之父”[1]。作为首创伦理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家,他倡导“有教无类”,更忠实力行“有教无类”,对于来自不同地域、象征不同民族或种族、来自不同家庭出身的弟子,一律视为“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心怀愉悦情感,予以平等的教诲。其弟子中,既有贵族子弟,也有新兴地主、商人,大部分为平民,且不限于鲁国。据史料记载,南宫敬叔为贵族子弟,子贡、冉有、公西华家境富裕,其他提及的多为出身贫寒的平民、贫民、贱民,如颜渊、原宪家境贫寒,仲弓是“”之子,子张做过骡马市场经纪人,子路、冉雍是卞地的“野人”,曾参务农,公冶长蹲过大狱,颜涿聚曾为盗贼等。孔子并不以其弟子不同出身而有眼高眼低视人情形,而是公正平等相待,在其培养的三千弟子中,教育教养成72位贤人,其中有的成为从政治国精英和预备政治精英。孔子作为古典伦理政治教育家为当时政治人才资源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后世伦理政治教育开创了先河。孔子创办的私学伦理政治教育,催生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原创性思想蔚然发展的繁荣局面。诚如学者所言:“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过程中,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2](P371)。孔子作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对教育体制改革方针的提出具有开创之功。

孔子之所以能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其缘由主要有四个。一是从自身成长经历中体悟出应“有教无类”。孔子父亲曾为较低级别武士,他三岁丧父,靠寡母离乡寄居艰辛度日。少年孔子处于社会低贱地位,遭人歧视,十五岁起努力自学成才,在社会实践中励志、育德、求艺,痛感旧教育体制应当改革,乃以兴办私学作为与官学对立,也作为对官学衰落的重要补充,以实际行动冲破奴隶主贵族文化教育垄断,招徕四方弟子集于门下,师生共同创立独树一帜的儒学,被誉为“万世师表”。二是贤人政治的客观需求。西周建朝伊始即初露贤人政治端倪,春秋之际形成政治潮流。其导因在于封邦建国、裂土分治,各诸侯国为称雄争霸,起用贤者参与治国理政以补诸侯子弟不学无术之不足。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称仲父即为典例。贤人政治需求迫使人们改变教育观念,以民间办学拓展培养人才途径,私学创立并行“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方针,应运而生。三是孔子将其仁学个体个性化。孔子主张建立施仁政的政治体制,为此要培养志士仁人执政,要求他们“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志士仁人应有仁德品质,仁德的基本要求是执政者爱民、泛爱众,官府办学满足贵族子弟特权要求,与爱民、泛爱众要求相违,因此,“泛爱众而亲仁”就要在教育权利上一视同仁,实行“有教无类”以行仁政,实现“和为贵”的和谐社会理想和每个人的个性化仁者的发展。四是孔子人性理论的逻辑伸展。孔子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虽然认为人的才智程度有等差,也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并且设想可能有“生而知之”(《论语・季氏》)的人,但他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也没有肯定过哪个人为“生而知之”。在他看来,天生的完人是没有的,“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后天“学而时习”(《论语・学而》),获得仁德品质和才智,成为德才兼备的贤者。基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理念,孔子坚持“有教无类”。

上述四项归因,有三项属于孔子主观倾向,“有教无类”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孔子的大胆原创构想,凝结着他的伦理政治哲学以民为本的睿智、泛爱众的政治热情和伦理政治教育的创见。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它“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赖有孔子及其弟子们所形成的儒家私学为国家培养大仁大智大勇的政治人才,树立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政治人才标准的优良政治文化传统。

二、伦理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志德仁艺全面发展

孔子着力进行伦理政治教育,即官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成人”或“仁人”,“实现社会伦理期许和道德理想的人格”[4],达到最高的人生精神境界。何谓“成人”或“圣人”?以当时的语义理解,“成人”类似“完人”,即各个方面都完美的人才,亦即德才兼备或德艺双全的贤人。对于培养“成人”,孔子有两种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教养内容的预设:一种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另一种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两种预设,在教育内容分类上有所不同,前者运用于普遍的德育要求,后者则专门适用于政治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但两种预设都涵盖了人的德、智、体、美、技艺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政治人才培养目标上已很全面,尤其是后者强调指向官德教育的目标――志、德、仁、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中,伦理道德教育不仅居于首位,而且贯穿、统领、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孔子在其教育目标指向的期望上,无论从培养“成人”的目的,还是培养从政专门人才规格,都是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着力于“圣人”或“成人”、“君子”人格的教育教养和塑造。对此,《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有讨论,其标志可概括为八个方面:纳于言,敏于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担大任、临大节,志不可夺;修仁德,施仁政;谦让不争;泰而不骄;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襟怀坦荡等,这八个方面都是为政以德的高风亮节诉求。从教育教学教养的主要内容来说,孔子的学生概括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指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动植物、气象等方面的智育,是伦理政治道德教育教养的基础;“行”指道德践履,主要是“忠诚”与“信实”两个道德范畴的行为表现;忠信之行,是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文行忠信都涉及崇仁贵义精神的道德信仰、伦理价值。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要是对政治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的要求。“志”即理想、信念,“志于道”就是以肩荷道义、秉持真理、力行仁义为人生理想,这是衡量行为正当性、合理性的准绳。“据于德”就是以道德心理的自我约束、自觉自律为依据为根基,自重自警自励。“依于仁”就是思想言行以“仁”者“爱人”、“泛爱众”为依据、为标准,特别是为政以德体现以民为本、执政重民、勤政利民。“游于艺”是对掌握执政本领、行政能力的综合要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的知识、技能。孔子期望弟子从政,“游于艺”是为从政准备才能条件。此外,还要“立于礼”,即树立循礼维礼的意识和品德,以礼为行为准则,按礼治秩序、制度为人处世、尽职尽责。从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本体来说,道、德、仁、礼四者是伦理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艺”也含有道德的成分,如勤奋学习、虚心求教的品质,掌握各种技艺为德教服务。可见,孔子确定的官德教育目标――志德仁艺的“全面发展”是切中时弊,抓住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的关键和要害。其目的在于塑“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的圣人君子人格。对于一般民众和国家公职人员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孔子开创于先,后人承继、弘扬、发展于后,可以说,时代虽然不同了,但仍然任重道远。

孔子强调“兴于诗”、“成于乐”是与“成人”需要“立于礼”相联系的。“诗”与“乐”作为美育范畴,都是礼治政治形式的艺术表现,并非与政治、社会无关的“纯艺术”。诗与乐都起于民间,源于民众的生活,表达民众美好的心声和心灵期望。孔子出身卑微,与民众心理贴近且相通,由此而喜欢诗和乐,同时还从事诗乐的整理和研究,对诗与乐的政治伦理教育功能给予客观评价。孔子对诗与乐,既重视其艺术表现形式,更注重其思想内容,注重发挥其政治伦理教育功能。孔子指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因为诗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他认为,学诗可以有多重效应:“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学诗、诵诗,在吟咏歌唱手舞足蹈之中,既可以振奋精神,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养成团结友爱的群体生活习惯,还可以批评、讥讽不正当非正义的社会政治现象。孔子的本意在于通过诗乐之教配合礼教,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励人之志,陶人之性,冶人之情,使人在愉悦的心境下和审美情趣中增强对真理、善行和美感的追求,助人感悟高尚,辨识真伪善恶美丑,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人心灵美化,达到体魄与性灵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宇宙里自得的境界。文学艺术教育作为孔子伦理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殊路径,其终极关怀在于通过教育教学教养三者的统一结合,达到政治人格真善美的统一结合。

总之,孔子以其伦理政治哲学为指导,在其所从事的政治教育中,贯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在培养现实和未来政治人才的仁政德治要求的政治品格,这是由他倡导的贤人政治理想决定的。当然,孔子创立的这种教育传统,对普通民众的道德教化也有率先垂范和推而广之的意义。

三、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主导原则――启发诱导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其倡行的伦理政治教育中,同他的弟子们共同创立和践行了本具原创性、至今仍有现代启发应用价值的启发诱导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主导原则,这一主导性的施教原则具体体现在其所提倡并践行的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等原则或方式方法上,值得深入研究借鉴。

学以致用是最能体现启发诱导教育教学教养指导思想的价值选择,是孔子践行的首要教育教学教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其伦理政治哲学强调力行、实践,主张言行一致,以“行”证其“言而有信”,也源于他的贤人政治要求和治国理政人才的政务管理需要。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孔子告诉他:“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可见,孔子的关注点在于学以致用――培养从政品德和能力,善于“为政以德”,在对外交往中不辱使命。他还以学诗为例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以实务为准则考核弟子学习成绩优劣,认为学诗三百篇不在于能记忆多少,而在于交办的政务是否顺利完成,出使外国,能否运用《诗经》精义独立应对。可以说,孔子全部伦理政治学说都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特点。他所论德治、为政以德,都有鲜明的服务、改造现实社会的功利指向,他劝诫国君和政要高官“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修己”不是目的,目的是敬业、安百姓,在于治国平天下。孔子所创伦理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济世救国利民安邦之教。他追求的是政治人才成为具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之品德者,而不在于对伦理政治教育原理知道、记住多少,作为知识能解释多少。这是今天教育所当深刻反思者。

因材施教是启发教学的最根本的体现,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育教学教养原则。孔子发现“性相近”、“习相远”,认识到人经过后天学习而显示出个性差异,因而提出并践行因材施教原则。这里的“教”,既有整体上的育人,也有知识、情理的教学,但其侧重于教养成习性习惯。为此,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遗传素质、性格气质、智力水平、品德意志、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人生经历等各方面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培养,以求实效,而不是统一的道德教条灌输。以孔子答弟子“问仁”为例,《论语・颜渊》记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问仁”,孔子分别有针对性地回答。对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为孔子高足,智力超群、品德高尚、志存高远,所以孔子告诉他克制自己言行,恢复并遵循周礼就是“仁”,并指出一旦做到礼治秩序化,就会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对仲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定仲弓将来可以从政,所以告诉他,靠仁德为政,具体体现在“使民”如同承办国之大事之一的祭祀一样,最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仁者,其言也。”因为司马牛有“多言而躁”的缺点,所以孔子告诉他以仁德之心、和颜悦色谨慎地讲话,注意自己的“言”是否符合“仁”的要求。对樊迟,孔子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因为他知道樊迟理解力较差,故没有过高过急的要求,只简单回答他“仁”的基本体现。《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指对民众“恭、宽、信、敏、惠”。孔子知道子张偏激、不宽厚,对他从政不利,所以告诉他为政重民,要注意做到恭宽信敏惠。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不仅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师德,而且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如今在班级授课的体制下,某些教师较少思虑个性化育人,教学大班轰、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存在“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礼记・学记》)的弊端。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教养原则对纠治当代教育中缺少个性化培养之弊端是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的。

循循善诱是启发教学的最直接、最形象化的体现,也是孔子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化的表现形式。这一原则体现了孔子育人风范、态度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统一。颜渊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既表现出孔子对政治道德教育规律的尊重,也体现出对学生的耐心、鼓励和合理批评的敬业爱生品格,更体现对教育平等、政治民主的期许与追求。以孔子对子路的循循善诱为例印证。子路生性鄙陋,胆大耿直,鲁莽,时而无礼,不好学而好勇斗狠。一次,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告诉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是想让子路知道,“贵义”是君子最高品德,君子若只知好勇而不知贵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若只知好勇而不知贵义便会沦为盗贼。孔子还有针对性地对子路耐心地进行“六言六蔽”说服教育:“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的耐心教导下,子路克服了“不好学”带来的诸多缺点,成长为合格的政治人才,后来做了季氏宰,曾协助孔子“堕三都”,又任卫国大夫孔悝邑宰。孔子鼓励子路多问求解,既务实批评其缺点,诱导其改正,又热情表扬其进步,发扬勇敢、果断、守信、忠诚、不贪和敢于质疑孔子某些失偏言行的优点,在对弟子循循善诱中表现出诲人不倦、高度负责的师德风范。

在孔子开创的伦理政治教育传统中最值得称道的即是师生为友的人际关系原则。孔子“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5]孔子一开始就明确定位师生互为友朋关系,这种关系在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教学教养活动中随处可见。孔门师生之间,不仅仅表现为“尊师爱生”,更多则表现为在共同敬业基础上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无等级观念和私利掺杂,平等相处,交相为师,唯真善美是从。正因为如此,孔子乐道“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孔子从不以师自居,经常与学生一起友好讨论问题,融洽无间地促膝谈心,畅谈理想志向,敞开心扉各抒己见。“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师生如朋友般平等地讨论人生理想这样的大问题,爽快直言,相互启发,共同感悟至理,共同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单纯课堂说教、教师简单灌输、学生被动受教主从师生关系难以实现的境界。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普遍原则并不过时,而且可能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具有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 冰,王凌皓.论春秋战国之际的学术原创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孔子教育论文篇(6)

孔子是个自强不息的强人,他生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却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个品德高尚的贤人,他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随波逐流,而是不停地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孔子还是个充满睿智的圣人,这绝不是个人的小聪明,而是既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创造的大智慧。无论是历代权贵、士子文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灵的花朵。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主要在于他有一部经典性的传家之宝―――也是一部镇世镇心之宝―――《论语》。

《论语》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洗练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这也是这部书历来读者面极广的原因。

当然,读《论语》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的:一是它的“仁政”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德政”,这是孔学中处于思想境界高层的内容;二是孔子人格理想的追求。与德政思想相适应,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生修养的论点和见解,这是实现仁政的人格保证。在孔子看来,“仁”的实现,要通过“礼”来达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既是人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操守的过程,也是实现仁的途径;三是孔子进步的教育思想。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孔子对中国的教育有着杰出的贡献,当然他还没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不仅重视书本知识,更强调社会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在教育态度上,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学习前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态度,去伪存真,改其不足而学其优长。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善于因材施教,采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而从不填鸭式地强行灌输。在学风上,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不耻下问”,反对弄虚作假和脱离实际。这一切,即使在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中,依然是最重要的闪光之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而言,它还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理论,是人生不断自修、不断进步的学说。

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论语》所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就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人类越发展,作为文化符号的人的本质特征就越突出,先智的文化遗传就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对于《论语》这部书,我们只能说: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摘自《论语》序言,有改动

【探究练习】

1、给加线字注音。

(1)睿智()

(2)汲取()

2、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写这篇序言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述《论语》这部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ruì (2)jí

孔子教育论文篇(7)

关 键 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 礼乐教育 和谐社会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从整体上讲就是礼乐教育思想,成为后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体,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历代统治者施行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工具。伴随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虽然束缚了音乐的发展,限制了音乐创作与实践的自由,但作为教育系统性的反映,却体现了孔子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孔子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孔子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音乐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孔子在《论语》的教学科目上,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为基本教材。《论语·述而》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内容包括了“知”(智)、“勇”“艺”“义”“礼”“乐”诸方面。孔子《论语·泰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孔子所讲之“乐”,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是《论语·宪问》中所讲“文之于礼乐”之乐,是讲伴随着“礼”,对音乐的学习与实践。强调《诗》的颂诵要结合礼乐,音乐实施的过程同样要结合文、礼。第二,是对音乐教育这一行为的完整概括,讲受教育者通过对《诗》的弦歌颂诵,得到内心情感意象、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陶冶。这其中包括了人的心智聪慧(“知”)与意志体魄(“勇”),并涵盖了人们的社会礼仪与行为规范,使人们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陶冶与培养。这就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学习,实现礼乐教化之目的。反映出孔子所讲之乐,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讲的属于“艺”的音乐的范畴,也超出了外求于礼、内求于乐的礼乐同一层次之“乐”。其教育思想始终离不开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完成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为先决条件,实现其教化作用为最终目标和任务,形成了孔子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这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渗透到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发展以及世界观的改造等各个方面,也证明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音乐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孔子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概括,也说明了这一教育过程,是由音乐教育来得以完善的。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孔子整体教育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人的道德的培养,所以,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更加重视音乐实施的道德含义。《论语·泰伯》对音乐教育行为的概括,首先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将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为实现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则是“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教育视为实现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重要环节。

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要从孔子思想的“礼”与“仁”谈起。根据《周礼》的有关记载,诗、乐与礼仪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行为的完整实现。“乐”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则是封建统治者的典章制度、礼仪形式。所谓“兴于诗,立于礼”,便是立足于礼仪活动,贯穿于合乎规则的诗乐演出之中,形成合乎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音乐教育行为体系。这一体系渗透着“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积极的一面。从消极的方面讲,也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种尊重人格独立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礼教制度下的人道主义和一定的民主性,形成了孔子的思想核心。这与孔子提出“子为政,焉用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对人民要“富之”,然后“教之”,以及宣扬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仁政”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诸多学者也有不同看法。《论语》中曾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又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蔡仲德先生讲“可见‘爱人’‘济众’是为了‘得众’,‘惠民’‘养民’是为了‘使民’,‘百姓足’是为了‘君足’……教民并非为了使民变得智慧,而是为了使民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便于统治。”根据蔡仲德先生的说法,“教民”是手段,而维护其长期的封建统治则是目的。但这种“爱人”“济众”“惠民”“养民”以及“百姓足”才得以“君足”的说法,无论其目的如何,实际上已给统治者提出了较高的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在当今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下,都是可取的,应该予以效仿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讲,“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是一种道德标准,与充分民主并不矛盾。这便是孔子“仁”之内涵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与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的人本主义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即便以人与人平等为基础的现代人道主义,也仍没有达到孔子理想中的道德标准。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突破了周代音乐教育中“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音乐美学通论》讲“‘有教无类’之举扩大了社会受教育面,变无教为有教,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教无类”就是无论贵族与平民,都要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将属于“贫而贱”阶层的颜渊、子华、子路、闵子骞、樊迟、子张、子夏等,培养成为天下列士,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十二贤”,体现了孔子音乐教育富于道德实践的成就,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也就在其中。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美育作用

孔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是“中庸”的思想,强调矛盾双方的联结和统一,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与转化。“中庸”思想与“仁”“礼”结合,便可调和矛盾,维持社会的安定,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孔子的音乐教育也无不贯穿“中庸”思想,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孔子对音乐表现上的要求。孔子意识到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着眼于人和人类的基本存在及健康发展,而与放纵情欲、违背理性等思想相对立。在孔子眼里,“郑声之乱雅乐”。“郑声”本是来自民间的歌谣,蔡仲德先生认为“郑国的情歌在各诸侯国中最为突出……其形式则采用新的音阶,讲究艺术技巧,多有繁声促节,多有哀思之音,音调高亢激越,表演男女错杂。”在我国春秋时期,却成为贵族富豪们满足声色娱乐的一种音乐。所以孔子认为“郑声”不尊从礼乐规范,只能满足统治者及贵族富豪们纵情享乐。从“为邦”的前提出发,孔子提出了“放郑声”音乐教育的主张。“放郑声”以防“郑声之乱雅乐”,体现了孔子美与善的准则、音乐美的准则,其中蕴含着对音乐表现“和而不淫”的要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中庸”、中和。这种“中庸”、中和实际上是反对音乐表现上的过与不及,这种音乐审美的价值取向与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评价,始终贯穿着孔子学说的哲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仁义道德的思想内容,说明孔子是根据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来实施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

孔子的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因此,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首先强调了音乐要有“乐”的作用。《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赞赏《韶》乐的美、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比《国语·楚语上》所讲的以“无害”为美,《左传·昭公二十年》以“心平德和”为美进了一大步。将美和善区分开来,肯定音乐善的同时,也肯定了音乐的美,使人们通过音乐美的感化作用,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就起到了人心向善的作用。体现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忧患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以积极的态度考察音乐现象,回应音乐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音乐思想与美学理论。这方面,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美育作用便是典范。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探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必然牵涉到孔子的整体思想。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既有其伦理学的意义,也有其社会意义。《论语·八佾》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以“礼”“乐”的实现作为前提,来实现“仁”的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要维护和实行“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社会秩序,就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也就是孔子《论语·学而》中所讲的“泛爱众而亲仁”。依靠“仁”的“爱人”之道德情感,通过“乐”的实施,将这种博爱精神贯穿于“乐”的各种活动中去,实现孔子《论语·雍也》讲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就是以“仁”作为道德情操的基本内容,以“乐”作为感化人心,上升到博爱精神的实践方式。在这两者关系中,孔子重视和强调了“乐”的感化人心,陶冶人性、人情的作用。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就是将音乐活动与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这一“乐”的实践过程,将人的情感心理体验由最初的物质欲求,逐渐走向审美感知,由伦理学走向美学、社会学,成就一种新的人生观,使社会群体与个体间道德情操、伦理关系得以谐和。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其焦点就是将人格作为道德修养的表现,其最深层的结构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体验,由这种境界体验产生了以“诚”为本、“温柔敦厚”的审美人格,礼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指归乃是为了造就这种理想人格。从孔子赞美的颜回安贫乐道到孟子高扬的“充实之谓美”,再到宋明理学倡举的人格理想,不管其政治背景如何,在论述道德与人格的关系时,却始终以超越功利作为道德的内核与人格的基础。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现在音乐的审美准则,形成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促成了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和突出宗派秩序的人际政治,长期稳定与充分发展,使整个封建社会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平衡。但在封建制度下的这种和谐与平衡,也给上层建筑思想领域带来束缚与禁锢。在等级森严、上下相维、皆安其位而又和谐稳定的网状系统的社会里,人们个性解放的企图、追求、欲行、竞争等都是不可能的。中国文人虽然知识丰富、善辩、修养高、有远见,也曾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封建思想的重压下,实际上只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

这种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束缚与禁锢,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有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与平衡的一面,也有限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面。今天,人们已经从封建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谈到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总要考虑是不是又走回头路了,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仍然没有脱离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人的素质培养、道德含义、美育作用,只不过没有上升到理论上去认识。当然,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新的社会,充分民主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却有着新的意义。其新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不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是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在构建一个新的和谐社会的时候,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人的素质培养、道德含义、美育作用,仍然具备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探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如何适应于当今社会的需要,便是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子竹《〈论语〉正裁》[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修海林 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版。

[3]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版。

[4]《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