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配电自动化论文

配电自动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0 16:02:00

配电自动化论文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1)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对电力用户进行管理,在对方进行有不一样的需要的时候,供电公司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进行调教,这样就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对电力公司进行带来了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样还能满足不一样客户的需要,这样实现了社会效益,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监控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系统能何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远程控制,在出现各种矛盾的时候,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这样对问题进行排除和解决,就能安全生产,这样可以让供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配电网络是否出现问题,然后出现问题之后该怎么在第一时间知道问题的存在地方,然后还能通过解决问题,就能对配电网进行很好的监视,然后就会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这样就可以提高电力供应质量,降低线路的损耗,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为了企业可以增强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2.1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控制端主站功能不匹配在现阶段,配电网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可想而知,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就像在控制端主站功能是不能和各种系统相完善和匹配。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同时还有技术也不是很先进,在设计理念上不能很好的进行满足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主站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因时而异,就会出现过于追求新的设备等问题的出现,这样就会出现新老设备的交替使用问题,就会忽略最为重要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玩呗,同时系统之间的满足程度上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就不能保证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样就很难发挥系统的整体效果。这样还有可能遇到不匹配的问题,这样控制端和主站之间的通信通道不能畅通无阻,这样就会无法发挥系统自动化的作用。

2.2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在目前阶段,我们国家的配电自动化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可以想象里面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就像是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所谓信息孤岛现象就是只得是在计算机不能实时监控的情况下,信息上传的问题不能进行准确的进行上传,将信息不能实时的分析,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解决了,这就是信息孤岛现象。这样由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不是这样高,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样在投资很大的情况下,不能得到很好的回报,这样在加上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的利用不是很合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工作,就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有明确的规范准则,这样在设计方向上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方向,这样就会阻止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3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3.1实时监测和控制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方面,对于实时监测有着相关要求,要求在检测末端能够实时了解到各线路的电压、运输功率等数据,这就要求,自动化系统能够自主的对各母线的线路不同路段进行监控,掌握相关的数据需求,及时获知用户的电路运行状况和电表计的信息值,从而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技术对有故障的部分进行修复,从而使配电网准确无误的运行,维护用户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3.2故障控制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故障,因此,故障控制系统必不可失。一旦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经过故障控制系统的控制,会将故障设备以及故障所涉及的用户区降到最少,使非故障区的用户能够尽快恢复用电,从而将电网损失降到最低,将用户损失降到最低。在电力系统中发生瞬间故障时,故障保护系统会利用继电保护和自动合闸等保护措施,及时的对故障区进行保护,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消除故障并且恢复用户区供电。而对于永久性的线路故障,故障防护系统会自动将出现故障的母线换接到没有故障的其他线路当中,从而尽快将线路故障区的用电恢复,并且将设备损伤降到最小,如此,也为工作人员赢得了设备抢修的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安全问题的产生几率。

4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2)

线路运行工作既需要足够的在现场时间,又需要及时处理很多的资料,比如新投入设备的台账资料、缺陷记录等。时间的合理分配对工作成效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线路运行人员的结构基本分为两类。两类中,有较多运行经验的人员不擅长使用计算机,新进的年轻人不能将时间更有效地用来提高实际经验。资料处理已通过工程生产管理系统(PMS)电子化,但这样并没有有效化解以上矛盾。为提高运行人员工作效率,对一些相关的工作进行计算机辅助,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动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以上矛盾。

2在现场巡视信息收集环节的可自动化尝试

2.1现场巡视信息收集环节的可自动化对象的选择

目前,运维台账系统都要求对现场的电力设施进行拍照。因为包含了一些重要但在台账系统中体现不明显的信息,设备照片可以用来核对配电设备台账资料的正确性,比如线路相位。确保相位准确一直是线路运维资料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线路间割接或者历史遗留问题,线路会存在非标准相位的情况。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正确的线路走向的配合下,可以通过结合杆塔照片对配电设备的线路相位进行核对。此外,设备照片可以反映一定的现场环境情况,用于运维分析。基于此,定时更新配电设备的照片,特别是杆塔的照片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杆塔数量比较大,相机里的照片名只是数字加字母,并不能有效和杆塔进行关联,所以需要大量的重命名工作。台账系统也只支持手动更新方式,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可以将照片的重命名和输入台账系统作为自动化的对象。

2.2自动化的实现

目前,可以用来照片重命名自动化的开源工具很多,但是切合线路特点的并没有。比如杆塔照片的重命名,正序、倒序、插杆都有可能,需要在保证照片拍摄齐全的前提下,服从巡视便利的原则,所以有必要自行编制。这样的编制实际上也并不复杂,工作中尝试使用批处理程序进行编制即可满足需要,而且,批处理程序在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下不需要额外安装软件,使用非常方便。同时,为了满足之前预定的原则,在编制中还需要有预设部分和对结果的确认部分。图1所示为照片重命名程序的程序框架,由交互界面模块、备份模块、执行模块、确认模块组成。(1)交互界面模块。基本功能为由运行人员提供与照片相关的基本信息,如所属线路(主线或支接)、杆塔的杆号、是否有插杆以及插杆的杆号等,此外,还包括拍照的顺序与杆塔的顺序是否一致(顺杆号、逆杆号、混合情况)等信息。(2)备份模块。基本功能为备份原始照片,以备进行核对和出错后的调用。(3)执行模块。基本功能为具体实施自动化的重命名工作。如图2所示,该模块针对可能出现的照片重命名情况,分别进行程序的编制,以便于维护。(4)确认模块。通过察看处于关键节点的设备照片,由运行人员确认是否重命名正确。关键节点,指可以通过自身可靠地确认其他杆塔照片命名是否正确,或者是要确保自身正确的节点,如主线及支接的起止处、支接引出处、插杆处、终端、有设备杆等。

2.3效果说明

重命名工具的使用,使运维人员只需要在照片信息和更改后的确认上进行把关,余下工作都由计算机完成。这样,可有效减少运维人员的重复工作,并且可有效提高运维人员及时更新设备照片的积极性,有利于运维人员能尽可能及时地掌握设备现场情况。

3在台账录入环节的可自动化尝试

3.1可自动化的目标选择

在台账录入环节,同样存在信息重复的情况。如设备照片的录入,在确保准确性的情况下,自动录入优点明显。再如线路资料的录入,一个工程中使用到的杆塔型式有限,杆塔附件相对固定,使用的导线制造厂家一般相同并且线型也相对固定,这样就给自动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因此,以上提到的几种资料录入,十分适合自动化。需要注意的是,缺陷系统由于自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适合进行自动化处理。

3.2自动化的实现

对于台账录入自动化的实现,可以考虑利用的方式有模拟鼠标点击和模拟键盘输入。目前诸如AUTOIT等软件的功能已非常丰富,可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模拟鼠标点击实现的依据是根据PMS页面上各项目之间相对固定的位置来进行定位,通过点击模拟鼠标可以进行自动模拟输入。模拟键盘输入实现的依据是可以通过键盘Tab键以及方向键进行PMS台账系统中控件间和控件内的操作,同时通过模拟键盘可以进行自动输入。两种模拟输入都会面临的问题是,杆塔数量巨大,存在滚动条控件,不易控制。基于此,综合考虑决定优先采用模拟键盘输入的方式。编制程序的基本思路是,各模块之间通过程序的调用功能减少编程量和程序复杂度,即模块化设计。模块分为杆塔间定位模块、杆塔页输入模块、照片粘贴模块、更改记录、用户交互模块、用来记录杆塔信息的数据档、用来记录位移数据的杆塔资料等。AUTOIT可在视窗操作系统用户界面中进行操作,适合用于完成重复性任务的脚本,具有BASIC语言风格。AUTOIT中可以用于帮助简化录入操作的功能包括:运行视窗及DOS操作系统下的可执行文件、模拟键击动作(支持大多数的键盘布局)、模拟鼠标移动和点击动作、对窗口进行移动和调整大小等操作、直接与窗口控件交互、配合剪贴板进行复制和粘贴文本操作。在这一系统中,根据杆塔的各信息内容建立对应数据存储空间;杆塔页输入模块通过用户界面的交互功能调用其中内容,并进行杆塔页的数据录入;照片粘贴模块独立于杆塔页输入模块,方便进行单独的照片更换作业;杆塔间的位置变换通过定位模块进行;每个模块操作完成后,系统将输出杆号到额外的记录文档;此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追溯工作进度。

3.3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设计的关键在于杆塔间定位模块的可靠性,而杆塔间定位可靠性的关键在于偏移量的准确性,因为资料的更新,会使得杆塔的偏移量发生变化。解决的方法就是利用PMS系统的查询功能,在每次更新完新杆塔的资料后,进行一次新杆塔所在线路的查询,使系统生成新文档替换旧文档。关于杆塔页上控件位置定位的问题,实践证明,AUTOIT查找控件的功能是足以满足要求的。同时,这一软件的读写文档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对各类文档的操作。

3.4效果保障措施

考虑到设备资料输入的准确性要求,设计程序时,每完成一基杆塔的资料输入后,随即将该基杆塔的杆号输入到指定的记录文档中,待完成后只需查看记录文档中的数据,就可以知道完成进度,也可以通过PMS系统逐项查看。这样,原来的工作强度将大大减轻。为了防止自动化后核查管理的缺失,对于最终修改任务完成后的提交审核环节,不进行自动化设计,流程上仍保留运行人员自主提交,从而对修改内容的正确性负责。

4结语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19-01

目前,电力系统在我国的整体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对于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尚在摸索中,发展水平与电力系统难以匹配。在通常的情况下,发展城市配电系统的的自动化需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地了解,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做好项目中的每一步工作,确保工作的合理有效性。

1.配电自动化的定义和内容

1.1 配电自动化的定义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这些技术跟电力装备进行结合,从而能够有效将电网无论是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的控制、检测、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结合起来,在在最大程度上使供电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跟用户建立起非常紧密的联系,对用户负起责任,确保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这样就会使得供电的经济性变得越来越好,从而促使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1.2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1)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在城市电力系统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整个城市的供电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电的依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使电力系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对发电机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要对每项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程序的准确无误和每个环节的完整性,注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进程。

(2)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我国正在普遍中的一项新兴技术,也就是电力系统在进行配电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其自动化的发展包括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部分,对于配电的设置一般是由变电站的二次出口处进行的,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目前电力系统的需求,就要使馈线自动化的性能达到最高。

2.配电自动化系统及装置

2.1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也就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与电力设备进行有机地结合,实现正常或者事故情况下对配电网进行有效地保护和控制,并且与供电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供电质量,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发展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确保用户以最合理的价格享受到专属的服务,增强供电的经济效益,帮助促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配电的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馈线自动化;

②变电站自动化;

③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2.2 配电自动化装置

配电自动化的装置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一些基本的三遥和四遥的需求外,还能够满足用户的一些额外的需求,以便能够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比如,当FTU和分段器以及重合器进行配套时,能够自行进行重合闸或者保护的功能,将自身提供的分布式智能与集中式智能进行结合,在发生状况的情况下,可以不用主站的参与完成彼此的通信,自行将故障进行隔离,进而自动完成供电的恢复工作。

3.配电自动化管理的介绍

3.1 信息管理功能

信息管理是配电自动化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能够使信息一直处于使用过程中,并且还在不断更新着,从而能够形成跟配电系统相匹配的一个健全的数据库,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提取、储存或者数据修改。

3.2 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后能够使其故障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旦有故障发生,能够自动对其进行相应的修复。安全管理能够在发生永久性故障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障碍路线,使馈电线断路器能够自动跳开,然后在详细分析障碍电路,从而能够重新建立让非故障路线正常运行的新的配电系统。

3.3 加速电网建设的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在推动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社会对电量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因此,提高电网传输容量、电网安全性能以及电压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水平,从而使电网的安全性能不断增强,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4.1 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规划

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将配电网架建设好。目前我国各企业所使用的配网接线主要有树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在配网中最常用的是环网状这种情势,而且还将10kV馈线进行科学的分段,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一旦出现事故,无论是110kV变电容量10kV主干线还是10kV馈线都能够具备充分的能力将符合转移。

4.2 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配电

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而使其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方向发展,无论是包含的内容还是涉及到的部门都是非常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分步骤来进行实施,从而能够使其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

4.3 配置合理的通信通道

必须根据用心规划的原则来选用通信系统的信道,在目前的通信条件以及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分层的形式进行配置,并且在确定时建立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上,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信道种类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载波、光纤、无线、微波、有线等,一般情况下高中速信道在主干线中运用的比较多,而光纤在试点项目中经常得到使用,一次开关设备一方面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对其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各种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4.4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关注民生发展

目前,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时,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从实际出发,将各个技术难关攻克,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其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利益和用户利益的双赢。

5.结论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我国电力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想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不断地创新技术,实现电力系统中馈线的自动化和变电站的自动化,加快城市的电网建设进程,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4)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必要性;实现方案

在我国,中低压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由于发展缓慢,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实践探索上,还表现在理论建设上。事实上,加强对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在对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案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其意义之所在。

1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供电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电网管理水平、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解释。

1.1 提高供电质量及其可靠性

我们已经知道,配电自动化实现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所提供电的质量与可靠性。所以,为了提高供电的质量及其可靠性,首先就必须提高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实现程度,尽量减少其在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次数,同时还必须为事故的诊断和解决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1.2 提高电网管理水平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测,而且还能及时发现问题,为事故的发现与解决提供有效保障。这对电网管理水平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1.3 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中低压配电网实现自动化之后,可以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和对其进行的很多维护措施,这对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减少不少的开支,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

2 配电自动化的必要性

对于配电自动化实现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实现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2.1 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配电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与其供电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而供电质量的好坏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对供电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高度自动化的中低压配电网才能满足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生产的要求,否则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实现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采用自动化的中低压配电网,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企业内部的资金集中起来谋求更大规模的发展。除此之外,电力企业配电自动化的实现还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故障的次数,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

2.3 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提高的需要

在我国,虽然中低压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只是由于发展缓慢,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实践探索上,还表现在理论建设上。可以说,长期以来配电网自动化的低水平现象,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阶段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3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方案

鉴于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与变电站的自动化具有比较高的类似性,所以为了更好的阐述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方案,我们拟先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方案进行一番分析。对于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方案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变电站自动化RTU的实现方案、配电自动化RTU的PLC实现方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变电站自动化RTU的实现方案

所谓RTU也即远方终端单元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实现方案主要有两种,即直流采样方案和交流采样方案。由于变电站自动化RTU的实现方案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以对于此问题我们暂不作详细论述。

3.2 配电自动化RTU的PLC实现方案

所谓PLC也即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这一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地步,目前在很多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以PLC为基础,从而实现配电自动化的RTU方案,基本可以满足配电自动化的特殊要求。这一实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其硬件结构比较简单,维护起来也相对容易;然后,其可靠性比较高,在恶劣环境下也可保持良好的性能;最后,其使用费用相对低廉。不过,在进行PLC方案的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点数的获取、通信方案的确定、PLC的选型等。

从整体上来看,配电自动化RTU的PLC实现方案主要包括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两个方面。首先,硬件实现方面。硬件方面比较常见的问题有PLC电源的提供方式、PLC长距离通信的实现途径等。鉴于PLC一般都有专用的电源模块,所以在设计RTU时,要将其配置成充电式的电池;其次,软件实现方面。PLC软件要以中断和循环扫描两种方式来执行程序,为了更好地完成RTU的全部功能,PLC软件还必须包括循环扫描执行主程序、通信程序、收到报文分析程序、操作执行程序以及输入点电平中断扫描程序等一系列程序。

4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实现程度的高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鉴于其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企业自身发展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实现其自动化水平。本文从配电自动化的意义、配电自动化的必要性以及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论述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和相关实践中要加以积极有效的规避。

参考文献:

[1]戴帆,谢波.基于当代电力配电网可靠性供电的分析[J].科技天地,2007(8).

[2]麦友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5(3).

[3]邱野.配电自动化的必要性及其PLC实现方案[J].广东电力,2003(5).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5)

【关键词】 10kv 配电网 馈线自动化 故障处理 自动化技术 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配网自动化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主要包括配电网架规划、配电设备选择、配电网通信系统各建设、配电网主站部分建设以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实现等,其中,对于配电网架的合理规划实现是配电自动化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配电网自动化起步工作;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系统功能之一,也是为整个配电网系统安全可靠供电进行保障的最有效与最直接技术手段。本文将主要结合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工作原理,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方案的配置以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过程中故障问题的处理技术等方面,对于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内容与工作原理分析

1.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1.1.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主要任务

在配电网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之一,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运行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也是进行配电网供安全可靠供电运行的最直接与最有效方法手段。进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实现的过程,主要就是通过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现代通信、电子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站或者是由馈线自动化系统,独立的进行配电网运行故障检测、定位以及隔离、重构等工作。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使用馈线测控终端进行配电网开关以及重合器、配电网环网柜等配电网系统一次设备,实现对于配电网系统运行数据以及信息的采集与控制实现,因此,在实现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过程中,馈线测控终端以及通信、配电一次设备等问题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对于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1.2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不仅可以实现对于配电网馈线运行状态的监测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对于馈线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定位以及隔离处理等,实现馈线负荷运行的重新优化配置,保证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运行。此外,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功能,还可以在配电网馈线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下,进行系统切换操作控制,并且实现对于系统调度操作的正常计划布置,通过馈线开关实现远方控制操作,并对于操作控制进行统计和记录实现。

1.2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工作原理

本文主要是针对10kv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进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分析论述中,也主要是以10kv配电网馈线的自动化工作原理为分析论述重点。以10kv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的馈线自动化模式为例,在实现该馈线自动化模式过程中,该模式系统主要是由压型柱上负荷开关以及电压型监控终端、三相零序组合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组成,在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运行实现过程中,系统组成设备主要是通过电压-时限的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设备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对于配电网馈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隔离处理,以及进行配电网供电安全可靠以及稳定性的保障。

1.2.1 配电网馈线短路故障处理工作原理

首先,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模式,在对于馈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路故障问题进行处理时,一旦配电网馈线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故障,就会由馈线自动化模式中的配合部分,也就是电力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通过跳闸动作,对于配电网馈线线路进行保护,并且在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跳闸保护停留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会重新合闸,变电站出线断路器重现合闸通电运行的过程,是一个由柱上负荷开关控制实现的逐级通电合闸动作过程,当合闸动作传递到馈线故障问题的出现地点后,这时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会再次进行跳闸保护动作,并由馈线运行监测终端通过电压-时限工作原理对于故障点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判断,同时根据检测判断结果,对于馈线故障问题进行隔离处理后,由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进行再次合闸通电运行,以恢复配电网馈线的供电运行。

1.2.2 配电网馈线接地故障处理工作原理

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模式在馈线运行过程中,由于馈线自动化系统本身是一种小电流的接地系统,因此,馈线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单相接地故障问题,就容易使整个配电系统中含有零序电压,对于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针对馈线自动化模式中的这种接地故障问题,应注意通过人为拉线的方法进行馈线接地故障问题点的找寻确定,然后由人为操作关闭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这时馈线自动化系统中的柱上负荷开关的单侧就会根据变电站出线断路器的动作,逐级进行合闸实施,在进行接地故障问题处的合闸动作时,会先由馈线监测终端对于馈线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在对于接地故障问题进行隔离处理后,重新恢复馈线系统的通电运行。

2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置方案

根据上述对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内容以及工作原理的分析论述,在进行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运行保护方案的分析论述中,应以10kv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的馈线自动化模式为主,对于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保护配置方案进行分析论述。该配电网接地系统中的馈线自动化模式,在实施馈线运行自动化保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馈线出线断路器以及馈线主干线分段断路器、馈线主干线分段负荷开关、分支线分界断路器分支线分界负荷开关、馈线分支线用户分界负荷开关等开关设备进行保护实现,如下图1所示,为上述馈线自动化模式下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置方案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1所示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置方案示意图可以看出,该馈线自动化保护配置方案主要是一种由馈线断路器以及馈线负荷开关、馈线运行智能控制器组成的对于馈线运行状态进行保护实现的自动化系统。其中,馈线自动化保护方案中,馈线出线断路器需要进行二次重合闸配置,以实现在馈线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帮助馈线自动化系统对于馈线运行中的故障问题进行监测与隔离处理。通常情况下,馈线自动化保护中的馈线出线断路器的一次重合闸延时时间为5s,进行二次重合闸的延时时间为60s,而馈线出线断路器的二次重合闸闭锁实践通常为5s;馈线主干线分段断路器在馈线运行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馈线的运行状态进行配备实现的电流保护实施。此外,在馈线自动化保护中,馈线主干线分段负荷开关,主要是根据馈线运行过程中故障问题,对于馈线运行故障区域进行自动隔离实现;馈线的分支线分界负荷开关则主要安装在馈线分支线的开端部位,对于馈线分支线上的故障问题进行隔离实现;馈线自动化保护中的分支线用户分界负荷开关,主要安装在10kv配网架空线路的分支线用户线路端口,对于馈线运行过程中用户线路负荷电流进行分断,或者是对于用户线路中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离隔离实现。

3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故障的处理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不仅包括对于配电网馈线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测实现,还包括进行馈线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的自动化检测、定位以及隔离处理。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根据配电网馈线线路的运行结构情况,馈线的自动化故障处理主要包括,馈线主干线分段断路器电源侧、负荷侧故障处理,以及馈线分支线分界负荷开关负荷侧的永久性故障处理、馈线分支线分界断路器负荷侧永久性故障处理、分支线用户分界负荷开关用户侧的永久性故障处理等。其中,配电网馈线主干线分段断路器电源侧以及负荷开关侧的故障处理恢复时间通常为70s;而馈线分支线分界负荷开关负荷侧以及断路器负荷侧的永久性故障处理恢复时间,通常为75s和5s;馈线分支线用户分界负荷开关用户侧的故障处理恢复时间则为80s。如下图2所示,图中(1)和(2)分别为馈线主干线故障处理线路示意图。

4 结语

总之,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针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馈线运行状态自动监测以及馈线运行过程中故障问题实现自动化监测、定位以及隔离实现的方法手段,对于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惠慧.10kV配网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6)

关键词 配电;设备运行;绝缘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7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发提高,对于电力需求越来越大,配网建设规模随之扩大。在配网建设中,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配电线路实施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和执行。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配电网络结构不合理,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会存在一定的隐患。变电站分布不合理,导致部分线路过长,大量的单电源线路居多,不宜形成环网,转供电能力较差;断路器与变压器分配不均,变压器较多集中在支线与主干线的联接处,鲜有断路器,导致支线出线严重的超负荷现象。

1.2配电设备落后

许多配电设备非常落后,导致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受到许多限制。大部分设备由于年久失修,会存在各种故障和缺陷;配电房的负荷开关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环网的相关要求;而一些高压熔断器和避雷器装置更加陈旧不堪,质量不过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3配网线路运行环境较差

由于配网线路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因此会影响到线路的安全管理。外力因素致使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各种违章建筑对线路的正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树障亦是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1.4自然灾害的影响

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配网线路事故频频发生,极大影响了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尤其以雷击事故最为常见。由于架空线路多处于地形空旷的场地,路径长,因此常常会遭到雷击大,导致线路跳闸。此外,由于一些接地装置不符合标准,避雷器的数量有限,也会造成雷击事故。雷击会带来较大的损失,通常会引起绝缘子爆破、断线等设备毁损事故。

1.5管理因素

一些配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对工作漫不经心,缺乏责任感,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流程,这些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对配网设备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2 如何加强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

2.1抓好配网规划工作,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可靠性

配网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结构,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城区配网线路,可以按照配网设计规范,优化网络结构,解决线路的各种问题。对于农村配网线路,则要充分考虑到对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抓好配网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夏季到来时,维护人员要对线路进行全面维护,各线路、开关、变压器都要配备避雷器,并进行相关试验,及时更换或处理不合格的装置。向广大群众宣传线路保护的重要意义,可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途径,形成一定的宣传力度。在拆除建筑物的时候要对线路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破坏线路;禁止在线路附近放风筝,以及堆放各种垃圾和易燃品;定期砍伐线路周边的树木,避免树障对线路的运行造成干扰。

2.3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做好设备存在的缺陷记录,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总结,将这些缺陷加以汇报,并列入检修计划中。同时,根据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安排停电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如果在巡视中发现用户的设备存在问题,就要通知用户,进行整改。

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将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有机结合,开展检修工作,进一步维护设备。在检修中,对于质量与施工安全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监督。

2.4落实岗位责任制

通过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切实落到责任人身上。督查人员要对运行单位的巡视工作进行抽查,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追究责任,杜绝违章作业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规范工作人员的纪律和工作程序,将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化,激励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线路安全管理工作中更加富有责任感。

3 结论

综上所述,配网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配网线路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由于配网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这就更需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线路故障。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掌握扎实的技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只有保证电网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林泰,李博江.西安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系统开闭所自动化的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

[2]曹新义,黄玲,接忠民,22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措施研究[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张小勇,贾涛,王韵,王建生.西高所高电压试验室实施特高压电器设备绝缘试验的能力分析[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胡永钦,易松华.农村配电运行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

[5]李文艺,韩书谟,赵鸿飞.800kV GIS隔离开关操作产生VFTO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6]袁兆山,苗沛荣,闫希林,叶维腾,李光宇.电力系统输变配电设备管理及编码研究[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

[7]刘军,任亮.农村配电接地方式的选择与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8]阮全荣,孙帆,桑志强.浅谈高海拔地区厂用电高压电压选择[A].2010年度电气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

配电自动化论文篇(7)

关键词:电气企业;电气工程;重要作用;应用现状

1、最优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建设发展更加迅速,进而电力企业的规模也逐渐扩大,电力企业对各方面的管理也更加规范,更加合理,尤其是对电力企业资质管理体制更加的有序合理,电力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过程中,最优控制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它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电力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能够帮助打造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属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管理方面有一定形式的缺陷,就是管理部门将任务分配给项目管理人员,接着设想一下他们项目开展之后的进程,但是由于后期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使得项目工程有所延误。还有一种情况是,管理部门有较大的项目,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技巧。还有一些企业的项目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硬件设施管理不齐全,器具堆放杂乱无章,项目部署没有合理科学地规划,导致项目进度无法推进,直接造成了企业项目的工程时间耽误。如果一个工程项目不规范、不科学,任其自由的发展,不仅会造成项目工期的延长,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但有的项目人员为了一味的追求进度而不顾项目的承受能力,这势必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会给之后的电力系统配电项目留下巨大的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和转型之年,要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来满足我国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而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为我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成果,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益,甚至可以带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仍然以资源型产业和原料性产业,以牺牲环境和资源而换得经济的发展,这种盲目急速的发展状态使得经济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环境和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研究将最优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通过这一理论可以准确地控制电网的配电数据和范围,为我国得到电力企业实施电力配网带来不少便利。

2、最优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的基本概述

最优控制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是根据已建立的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来选择一个容许控制的对象和区域,使得被控制的对象要按照规定进行运作,并要求将给定的某一性能的指标要达到最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最优控制理论出现了数值解法,通过直接搜索法和叠加法找出最适合的控制范围,对于得出的结论比较接近或者是邻近取值,都用比较简单的梯度法或者单纯形法等等的方式。与此同时,计算机可以作为最优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数据在线控制,从而使得最优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中也变为现实,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于最优控制系统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并形成了非常实用的学科分支,例如有随机最优控制、分布参数控制等等方法。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最优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中还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的。

3、最优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有很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设计了新建变电站建设时间、建设地点以及容量大小的最优选择控制,要求满足配网自动化的最大需求。在已知的规划好的预测负荷和电源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给出的确定参数,科学合理的新建线路,使得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电网设计可以适应更好的电量负荷,要设计科学可靠的,运行安全且有经济实惠的。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受到多种变量的束缚,进而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可靠性价值概念的形成,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可靠性边际成本,从而使得配网自动化的的效益达到良好。而可靠性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靠性水平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减少投入成本,可靠性边际成本包括分段开关的投资费用和运行的维修费用,可靠性边际成本效益目的是为了那些因电力供给不足而造成的用户停电损失,而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设计的总费用包括开关投资费用、运行维修费用和用户停电损失费用等等。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设计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创新就是安装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它是一个实时在线处理系统,可以随时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但是其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温差变化很大,而且一般都装在高电压和高电流的装置上,而且配电网的通信点一般都比较多而且分散,很难采用同一种方式来进行解决,一般要采用混合式的通讯方式,再加上一些干扰因素,配电网故障信息受干扰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在最优控制理论应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配电网的优化及重构,配电网的优化及重构是指配电网在正常运行中,在电力系统进行运作时,会根据理想的实际负荷来判断负荷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而决定网路信息的理想运作模式,在理想的运作模式与前的实际运作模式加以对比,才可以决定采用的解决方式和实际的负荷运载量。这些理想的运作模式就是为了强制的改变电力系统的供电路径,使得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可以达到最优模式。

配电网优化及重构设备可以使得电力系统降低耗能,节约资源能源,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和科学性,,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分布和功率分布,延长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时限,可以更好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优化重构不仅可以平衡负荷消除过载,进一步提高供电电压的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电力损耗,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经济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最优控制理论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实践应用还是非常有成效的,而且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使得电力系统管理已经更加的专业化、科技化、规范化和动态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电力系统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其自身的优点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 仉志华. 基于UPFC的自愈配电环网及其潮流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