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推广工作方案

推广工作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6 13:35:41

推广工作方案

推广工作方案篇(1)

1、基本情况: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总的特点是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日照1765.2小时,年无霜期284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5.44万公顷。2012年全县人口31.22万人,农业人口26.88万人,农户72224户,农村劳动力14.99万人;2012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0元。

2、农业概况:县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蔬菜、花生、脐橙、茶叶、生猪、水面养殖等。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约24万亩,蔬菜播面约6.2万亩,花生播面约1.2万亩,果园面积约8.3万亩,茶园面积约7.3万亩,年生猪出栏约18.4万头,水面养殖约4.8万亩。2012年农业总产值127886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37522万元,渔业总产值23843万元。

3、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及省农业厅、市农业和粮食局的统一部署,我县2011年9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财政、人劳、编办以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14个乡(镇)均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茶果、经管等岗位,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至2013年7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达到了“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改革目标。2012年和2013年,我县分别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我们按项目方案要求,确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建设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初见较好的成效。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核考评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县、乡、村三级顺畅、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具体要求措施是围绕主导产业,搞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示范作物单产增长10%以上,单位面积效益提高10%以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培育主导产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以上,示范带动各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强化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每年使农业技术人员集中技术培训一次以上,使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实施内容

1、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14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上府发〔2011〕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我县实际,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保障人员经费。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2、确定主导产业,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根据实际,确定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茶叶、脐橙、生猪养殖、水产养殖为我县主导产业,邀请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方面的专家,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形成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茶叶、脐橙、生猪、水产养殖等技术操作规范,编印相应的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制定推广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单位和农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并及时做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开展推广效果评价,促进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3、遴选与确定示范户

按照示范作物种植规模较大、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主劳动力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人品好,在周围农户中的影响力较强,能够长期务农,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择优选用示范户。由示范户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政府或技术指导单位同意,县农粮局审核批准。示范户的分布应相对均匀,根据行政村和示范作物(品种),每村一般设示范户3-5户,对特色产业在一个行政村内适当增加示范户,以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选聘确定技术指导员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76人作为技术指导员,其中乡镇农技人员比例不低于2/3,原则上乡镇农技人员应聘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5、开展技术示范指导与培训

实行分工负责制的工作机制。一是按照行业不同,由农粮局负责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等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县畜牧水产局负责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县茶果局负责茶叶等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示范户在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村的示范工作,示范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共同采用相应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等,扩大技术覆盖面。三是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的组织指导下,负责责任区的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对口联系1-3个村和10个科技示范户,开展对所包村、示范户和农民的培训与指导服务工作,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6、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依托现有条件,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作用,建立区域性试验示范基地,全县共建立2个试验示范基地,其中,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个,生猪养殖示范基地1个。

7、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采取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每年集中培训的人数不少于60人,主要是到农业部认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进行异地培训,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县内现场讲授。

四、进度安排(2014年9月—2015年8月)

项目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结束。

1、筹备阶段(2014年9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分行业技术指导方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筛选、推介2013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宣传发动,召开有关会议,举行启动仪式。

2、项目实施阶段(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

2015年3月31日前对确定的88名技术指导员进行分专业集中技术培训,并签订责任状。根据农时季节,全年对技术指导员的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2015年3月31日后技术指导员分赴各自的责任区,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工作。

3、总结检查阶段(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20日)

2015年8月20日前各项目实施单位分产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书面总结报告,2015年8月30前县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和绩效考核,并向上级写出书面总结报告,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五、主要参与单位及分工

1、县农业和粮食局:负责整体方案的制定,宣传发动,组织管理,确定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单位,主持筛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2、县畜牧水产局:负责筛选畜牧、水产的主推品种和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3、县茶果局:负责筛选茶叶、果树的主推品种和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4、县农机局:负责筛选适合本县的农业机械主推型号和技术,制定农机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5、县财政局:负责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并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6、县人事局: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参与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

7、县审计局: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六、中央财政经费使用安排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其主要用途用于以下3个方面工作: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占总经费的25%;完成全县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占总经费的5%;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占总经费的5%;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占总经费的5%。

2.农业科技示范补助。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以及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等补助,占总经费的15%;试验示范基地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采取现代化推广方式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补助,占总经费的30%。

3.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的费用;试点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的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信息化服务手段推广农业技术的给予适当补助,占总经费的15%。

七、具体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农粮局、畜牧水产局、茶果局、农机局、财政局、人事局、审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的制定、综合协调、政策扶持及组织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和粮食局,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及日常工作。

2、成立专家组,强化工作队伍

县成立专家组队伍,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专家组由1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成员情况如下:

3、搞好宣传发动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农业信息网等宣传媒介和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二是召开有关乡镇负责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负责人等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领导和群众基础。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经验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扩大示范效果和社会影响面,不断将项目引向深入。

4、实行多项目联动

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与高产创建活动、现代农业新品种示范、测土配方施肥、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进行有机结合,捆绑实施,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和增加效益、扩大影响、增强示范带动效果之目的。

5、建立目标责任制

对工程任务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县农粮局与项目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做到人人有任务、有目标,工作方向目标准确、清晰。

推广工作方案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建立机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王永江、钱稳健、李忠隽、董华龙、卜明、刘小兰、朱振玉、朱华君、窦柏杨、冯德育等十名同志组成,王永江同志任组长,钱稳健、李忠隽两同志为副组长,余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冯德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机插秧日常管理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广泛宣传机插秧的优势和重要意义,通过典型引领,算帐对比,引导农户支持推广,参与推广。要注重技术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相关技术。推广水稻机插秧,实现全面机械化工作任务重、面广、量大,各村和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全乡“一盘棋”观念,既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又要高度协调,通力协作,搞好联动,相互衔接,共同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考核督促

通过制订完善方案,优化服务,严格督查,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完成推广任务。

1、明确推广范围。各村要全面落实机插秧面积,尤其是兴泰路,兴西路,绕城公路及通村公路沿线要实现全覆盖。

2、明确推广模式。加快以政府推动为市场运作的转变。今年,我乡以西农农机合作社,西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技术主导,推广机插秧。乡农业服务中心要及时对机插秧工作的进行指导、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推广工作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布局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通过改革,优化干部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具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林业科技干部队伍。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林业技术推广资源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群众公认、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严格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经局务会研究,决定成立:

(一)××县林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县林业局债权债务及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财务室。

办公室主任:×××(兼任)

办公室成员:×××、×××、×××。

为切实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平调和流失,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相应的推广设施和条件。××县林业局债权债务及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5月25日—31日,对局属各事业单位进行债权债务及资产清理。自债权债务及资产清理工作开始至改革结束,原则上冻结各单位财务开支。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过去形成的历史债务,要在明确债权债务主体的基础上,分类处置,逐步化解。

三、组织分配及选拔任用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推进我局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为我县的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技术支撑。县林业局结合单位无人员分流、无身份变动、无工资变动的实际,为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结合职工个人专业特长,做到人尽其才,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林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群众公认、民主集中,便于工作开展,确保和谐稳定,决定对局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组织分配;站(所、队)长、中心主任,副站(所、队)长、中心副主任实行选拔任用。

职工组织分配:

1、职工组织分配的对象为局属各事业单位的正式在职职工。由单位领导班子召开局务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形成正式请示文件报县人事局审批。

2、本次职工分配岗位仅针对此次林业体系建设设岗,不作为以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职工分配结束后,工作人员到新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严格按照市人事局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竞争上岗。

3、县林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县人事局批复后,将职工分配进行公布。

选拔任用:

本次选拔的领导职位为局属各事业单位中的站(所、队)长、中心主任,副站(所、队)长、副主任职位。选拔职数及职位,祥见附表一。

(二)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资格

县林业局所属各事业单位中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正式在职职工:

1、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具备所竞聘职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敢于管理,作风优良,决策民主,团结同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献身林业事业,热爱林业工作,勤奋敬业,踏实肯干,廉洁奉公,品行优良。

4、身体健康。

5、正在受党纪政纪和刑事处分的人员不得参与选拔。

(三)任职年限

此次选拔后任职年限为3年。

(四)实施步骤

1、组织选拔。

由县林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县股级干部任用工作办法(试行)》(新组字[2003]18号),推荐出站(所、队)长、中心主任,副站(所、队)长、中心副主任人选,并进行资格审查,由局班子会议集体讨论研究确定人选,讨论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班子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通过。

2、民主测评

召开职工大会民主测评站(所、队)长、中心主任,副站(所、队)长、中心副主任人选。

3、考察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局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成考察小组进行考察。按不同职位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考察采取个别谈话、专项调查等方法进行,最后各站科室负责人的任免情况,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

4、决定任命

推广工作方案篇(4)

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耕地产出能力,集成组装组装粮食“五新”,提升科技增产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主体经营能力,使产能区亩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

二、目标任务

根据县农业局的安排布置,选择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的产高稳产田。建立2片粮食产能区,面积1300亩,(500亩、余元800亩)。产能区目标产量亩产达510公斤。

三、实施内容

1、主推品种

产能区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如深两优5814、中浙优8号、Y两优1号、甬优9号、丰两优4号、天优3301等等。要求各产能区内品种统一在2个以内。

2、主推技术

①采用集中育秧、全面开展机插秧。

集中育秧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在产能区余元等地分别建立6个1亩以上机插集中育秧点。机插露天集中育秧,防虫网覆盖率达100%,机插面积达1300亩。

②合理密植(密植规格16cmx30cm),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③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组织镇“五新”病虫专业合作社全程承包产能区面积1300亩,并组织产能区种植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自购机联合统防统治。确保产能区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④推广测土配方肥技术和秸杆还田技术。

积极指导科学施肥,推广使用配方肥。如撒可富(20:12:14)等水稻专用肥。要求产能区100%施用配方肥。同时结合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开展工作,推广施用秸杆还田使用腐熟剂2600KG。

3、开展增产模式攻关试验。

各示范片据当地的生态特点,在50亩以上种粮大户稻田里,开展“优良品种+露地软硬盘稻育秧+机插秧+精确施肥+定量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技术模式攻关1个以上。

4、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

各产能区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分阶段按季节、按农时、按环节进行一事一训。计划培训农户达300多人次以上。发放高产栽培技术资料500多份以上,召开观摩会2场次以上,来提高示范户科技普及率,促进增产技术措施的落实。

5、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的建设

来提升我镇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与规模。我站在余元村楼盘建立一个水稻工厂化机械插秧示范点1个,负责人:潘日明、陈文卫、叶健康。按标准,按时于9月30日前完成水稻工厂化机插秧示范点建设任务。

6、推广多元化服务机制

各示范片要实行统一种植模式、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服务,实现良种覆盖、主推技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耕地收综合机械化“五个100%”。各示范片要将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探索规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

7、做好验收总结。

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制定产能区验收办法,做好测产验收。项目实施结束后,各示范片要将常归档案的所有材料汇编成册和实施项目的基础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的书面材料于测产验收后一个月内上报县农业局农技站办公室。

四、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对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形成一定稳定的粮食生产专业队伍。2014年镇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动员培训会后,产生了流转承包种植100多亩种粮大户8个(产能区6个)。从而有序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向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开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努力提高提高土地流转规范化市场化水平,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机制,提升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种粮效益。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产能区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水稻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志担任技术指导组组长,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实施,技术指导,测产验收等各项具体工作。下设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办公室,挂靠镇农技站,潘日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强化责任落实。

为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顺利实施,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实行农技干部驻村挂靠制度,明确责任。深入生产一线,办好高产示范片,种好高产展示田,加大超级稻,机插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技术推广。各示范片技术负责人见附表3。

3、制定奖惩措施。

①对有适度规模的典型、产量突出的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年终给予一定鼓励奖,并积极争取县农业局给予安排2015年产量区项目。

②对优秀农民技术员给予续聘,并以资鼓励。

③对农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授课和开展测产验收过程中发生的物资、劳务等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对村级农民技术员积极参与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给予一定误工补助。

4、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为了调动示范户投身产能区粮食增产攻关模式与推广项目的积极性,保障示范面积,做到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监管,明确资金使用方向,按照省农业厅要求,把项目资金用在各示范片的物化补贴、专业服务、示范区建设与技术推广上面,特别是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倾斜,对产能区内流转经营权100亩以上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将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充分调动示范户积极性,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广工作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富民兴县为主题,以服务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最优发展环境为总体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为我县赶超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县直各有关单位按照“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要求,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行政审批更加快捷”、“创业主体更加活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环境更加优越”的“四个更加”具体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建设服务型机关、争做服务型干部,建设创新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建设务实型机关、争做务实型干部,建设廉洁型机关、争做廉洁型干部,树立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全县上下形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风气,广大机关干部想干事,会干事,精神面貌得到明显转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三、主要内容

1、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强化学习意识,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和效果,争做学习型干部。认真组织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增强党的意识、带着责任学,增强实践意识、联系工作学,增强探索意识、带着思考学,增强表率意识、领导干部带头学。要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为创业服务。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推进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服务创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各级机关成为学习型机关,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成为学习型党员干部。把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纳入宣传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列入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重要内容。

2、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大力倡导服务之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把握服务重点,争做服务型干部。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宣传、落实创业政策,营造创业氛围和环境,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群众就机关服务创业的意识、效率和质量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督员和基层群众以及创业者对机关服务创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对损害创业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促整改。

3、努力建设创新型机关。大力倡导创新之风,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工作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争取,争做创新型干部。鼓励机关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创新、创业、创造。

4、努力建设务实型机关。大力倡导务实之风,强化为民意识,建立责任机制,争做务实型干部。带头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以节约型机关建设带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厉行节约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体制机制,努力简化机关行政审批工作程序;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缩减会议和文件;深化文明创建,大力倡导文明节俭之风,使节电、节水、节油、节能成为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5、努力建设廉洁型机关。大力倡导廉洁之风,带头遵纪守法,严守各项纪律,廉洁自律,争做廉洁型干部。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防止和克服平庸之风、庸俗之风、钻营之风。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廉政准则》提出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分析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纪条规和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完善和健全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权、靠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规范廉洁从政的机制。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加强监督检查,对办事拖沓、效能低下、有碍创业服务的人和事进行告诫和责任追究。

四、方法步骤

围绕以上目标,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研排查阶段(2月9日~3月28日)

由县直机关工委牵头,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办法,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途径,广泛征求对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县直单位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县直单位要积极开展自查,围绕本单位机关作风建设,对照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并于3月18日前将自查报告报县直机关工委。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9月30日)

1、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县直机关工委将开辟专栏、设立专题,并编辑信息简报及时反映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综合情况和工作动态。各单位要及时报送信息,介绍本单位开展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和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深化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公仆意识,完善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杜绝“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责任不明、落实不力)、“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作为、乱检查)现象。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减少领导同志事务性活动;改进会风文风,从严控制会议数量、规模、会期,提高会议效率,提倡开短会、讲短话;精简文件,控制文件数量、篇幅,对一般文件,不搞层层照转;加强电子党务政务建设,科学利用网络,积极推进电子公务,提高工作效率,在广大机关干部中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

3、建立健全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健全的制度是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县直各单位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内部工作制度建设和落实力度。规范机关干部出勤、考勤制度,严禁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严肃工作纪律,严禁工作时间炒股,玩游戏,上网聊天;全面推行机关文明用语,党员承诺制、挂牌上岗,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各单位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工作制度,督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删除电脑中娱乐炒股软件。每个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自觉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维护本单位良好形象。

4、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为使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并抓出实效,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使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自觉融入到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中来。

5、严格监督检查。不定期对县直机关开展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既要明查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情况,又要暗访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工作纪律执行等情况。对违反工作纪律及其它有关规定,不作为、乱作为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并予以通报。

(三)总结考评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对县直机关深化机关作风建设,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并对如何巩固活动成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要求。县直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考评采取社会公开测评与县直机关工委联合组织的明查暗访工作相结合方式,并与工作目标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把考评的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表彰先进单位,对未有效开展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中出现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五、相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是我县“创业服务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积极主动投入到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中来。

推广工作方案篇(6)

一、OA软件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OA软件在推广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OA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使用OA软件的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OA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

1.OA软件兼容性较差。随着OA软件的推广使用,目前OA软件已成为地税系统内部纵向发送、接收电子公文,横向分送、阅处电子公文的主要工具,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纸质公文的使用量,提高了办理公文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OA软件开发时间比较早,目前在用的OA软件的最新版本仍是*年定型的4.0.1版,这个版本的OA软件能够正确识别并处理的电子文档只有扩展名为doc的Word文档、扩展名为txt的文本文档和扩展名为bmp的位图文档,而对外来的其他格式的电子文档的兼容性较差,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能兼容、不能正确识别外来电子文档。例如,目前政府OA(即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启用的电子公文的格式为不可修改的PDF文档,OA软件不能直接接收、识别这种格式的公文,需要通过人工操作,利用第三方软件经过多个步骤的转换后才能逐页拷入OA软件进行处理,工作量大,速度缓慢,与手工处理纸质公文无异,甚至比手工处理纸质公文还慢,而且转换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文件版面和字体缩小,清晰度下降,阅读比较困难。就连国人使用比较多的有名的国产文字处理软件--金山软件编辑的WPS文档,OA软件也不能直接拷入并正确识别。二是接收外来电子公文后改变原公文的面貌。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电子公文处理办法》,*年12月9日印发)第十一条规定:“电子公文的显现格式和还原成纸质公文的格式,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公格式》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从发文标识到版记要区分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型号的黑体、小标宋体、仿宋体、楷体等字体,但是,OA软件在接收自治区政府、市政府的电子公文时,有些公文在电脑上显示的文字虽然颜色、型号不变,但是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字体都变成了不符合规定的其它字体。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后地税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甚至是社会公众之间的工作联系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来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推广,用于编辑制作电子公文的新软件、新技术将不断增多,各级各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件、技术制作电子公文,因此,地税部门与外部之间工作联系涉及到的电子公文的格式和种类将进一步增加,例如企业办理申请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手续时附送的财务会计资料、产品技术说明资料等的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就比较多。由此可见,OA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

2.辅助功能缺乏。随着各级地税部门办公局域网的建立和扩大,地税部门内部的很多与办文事务息息相关的工作如及时通讯联络、资料传递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但OA软件只能处理正式的公文、正式的通告,缺乏必要的辅助功能,影响办文速度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市地税局就在办公局域网内加装诸如腾迅通等这方面的软件来弥补OA软件的不足,但使用时与OA软件脱节,仍不够方便及时。

3.OA软件缺少自我完善机制。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和开发目的决定了任何计算机应用软件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开发、应用过程中根据使用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这就要求应用软件的开发商要有了解使用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变化的渠道,要么通过应用软件本身自动收集反馈使用过程中的有关资料,要么通过使用软件的人群反馈诉求,以便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而OA软件恰恰缺少这种及时了解使用情况并加以解决的机制,这一点,从OA软件的4.0.1版于*年定型投入使用至今多年,虽然早就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至今也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就可以得到证明。这是软件开发商售后跟踪服务不到位造成的。

此外,OA软件还会出现一些不知缘由的错误,例如,有时收文方接收到的文件与发文方发出的文件不一致,主要是附件收不到;有时拟稿人拟的文稿附有多份表格形式的附件,而签发人签发的文稿少一两个表格附件;有时发文方远程封发文件后,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发文情况显示已送达,但一直未见收文方接收等等。

(二)OA软件应用环境存在的问题

1.OA软件的法律地位问题。由于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电子公文处理办法的法规,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电子公文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通过认定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生成、存储及传输的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建设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经自治区有关部门组成的专家审核组审核,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认定后,方具法定效力”。目前OA软件还没有通过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审核认定,因此,OA软件制发的电子公文,根据《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国税法〔*〕132号)的规定,在税务系统内部具有行政效力,可以作为本系统、本机关内部处理公务的依据。但是,对系统外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对OA软件的认识比较片面、肤浅。很多领导和干部职工都简单地把OA软件看作是将在纸质上起草、审核、签发公文的过程改为在电脑上完成的一种补助工具,对OA软件在改变公文处理方式方法上的重要作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的认识不深,没有根据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去改进、创新处理电子公文的方式方法,例如,办理公文还是习惯于分人分步进行,不会利用网络实时协同进行;只习惯于发现、处理办公桌上看得见的等待处理的纸质公文,而不善于发现、处理办公桌上看不见而是在电脑的OA软件里急着等待处理的电子公文,常常造成超时办理公文。

3.推广应用工作发展不平衡。电子信息网络系统高效、便捷作用的发挥要求有通达的网络、运转正常的设备和熟练的操作人员。但是,目前整个广西地税系统在网络覆盖面、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同一个市内的县与县之间和县内的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对OA软件的推广应用影响最大;在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技能水平方面,各地的差别也比较大,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水平差,人为造成网络末端的梗滞、降低了整个网络的运行速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发展不平衡对0软件的不利影响很容易被忽视,一时间也很难消除,应引起高度重视。以百色市地税系统为例,根据*年底统计,百色市城区和县城以外的乡镇地税机构(分局或税所)共有48个,已联网运行OA软件的23个,还有25个因常住工作人员少而未联网运行OA软件,占乡镇地税机构总个数的52.06%,造成这些人员不能及时阅读了解电子公文,成为OA软件应用的盲点。

4.公文安全隐患大。OA软件的公文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由于干部职工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差,不按规定认真防范计算机病毒,使得计算机病毒经常破坏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不但降低了办文的速度和效率,还严重威胁了OA软件里面的公文的安全。二是操作不规范,主要是不按规定备份数据,如某县地税局*年9月公文处理服务器操作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后不得不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但由于事前没有按规定定期备份数据,至使服务器重装操作系统后某一时段的电子公文的数据资料无法恢复。

5.管理制度不健全。*年9月区局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计算机公文处理规则(暂行)》,对计算机公文处理工作做了一些比较原则性的规定,但是,还缺乏刚性的具体的对利用计算机处理公文结果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导致一些计算机处理公文的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例如,为保障公文处理网络的安全而采取的内部办公网与外部互联网物理隔离后,许多工作人员在公文网上阶段性地处理完电子公文后就转到外部互联网,不按规定时间和次数转回内部办公网查收、处理电子公文,经常出现超时办文。

6.滥用OA软件发送公文。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公文具严密的程式性、撰拟的专任性和严格的时间性等特点,因此制发公文应当严谨,《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国税发〔*〕132号)第四十四条规定:“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对于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即无实质内容、无具体措施、无针对性、无指导性、缺乏可操作性的公文,坚决不发。对必须印发的公文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与发文范围,杜绝乱发滥送,避免重复行文。”第一一六条规定:“各级税务机关应当通过税务系统内部建立的公文处理计算机应用系统,按照本实施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电子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和归档。《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办公室关于明确公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地税办发〔*〕118号)规定:“转发公文确无具体要求和实际性贯彻意见的,承办单位在收文承办环节提出直接转发意见,报局领导批示,如局领导同意直接转发,则原文直接转发(在公文处理系统中采取远程转发方式),不再另行拟文转发。”可见,利用OA软件制发公文也应当遵循严谨的原则。而目前的情况是,由于OA软件方便、快捷的特点加上公文的严肃性,使得很多工作人员产生了依赖性,把一些无需以公文形式传递的事务性电子文档也被当作电子公文用OA软件制发。这助长了文山会海和文牍主义,既增加了领导、文秘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阅处毫无实际意义的公文的数量,降低工作效率,又占用公文处理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浪费设备资源。另外,使用OA软件处理机密文件也是不妥当的。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解决OA软件自身存在问题的设想

OA软件兼容性差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级地税部门与政府专网之间快速传递、处理电子公文的严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尽快加以解决,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完全摒弃OA软件,重新开发基于政府电子公文处理规范的电子公文处理软件投入使用。但是,这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其次是开发、试用时间较长。第三是应用培训工作量大。第四是政府电子公文处理规范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性要求,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而且这些规范还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式和信息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即便重新开发新的电子公文处理软件也不能保证始终完全适应政府电子公文处理规范。第五是OA软件在全区各级地税部门推广使用,长的已有6年,短的也有了3了,经过其处理并保存下来的公文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以百色市地税局为例,从*年底至今,经过OA软件处理并保存下来的公文,收文部分有12053份,发文部分有3047份,如果重新开发应用新的电子公文处理软件,如何衔接、兼容此前用OA软件处理过并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电子公文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另一种方法就是改造升级OA软件,这即可节约资金投入,又可保证OA软件处理电子公文方式方法的前后连贯性,而且工作人员使用旧版OA软件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OA软件的特点和操作要领,学习使用新版OA软件自然更容易接受,避免全部从头开始学习培训,缩短开发试用的时间和学习使用的磨合时间,提高效率,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因此,建议区局向国家税务总局反映,请求国家税务总局和软件开发商尽快改造升级OA软件。区局也可以组织技术力量,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改造升级OA软件。

改造升级OA软件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扩大OA软件的兼容范围,实现与政府专网的高效对接。其次,是整合系统功能,如把通告栏的功能直接并入公文处理模块,使新的通告和新文件一样,只要登录公文处理模块就会自动显示或提示。第三,是要增加辅助功能。如,显示所有在线人员的功能,点对点、点对群组的实时通讯功能,普通电子文档的传递功能等等,以方便地税部门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各种工作联系。第四,要根据《电子公文处理办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增加和完善人性化的功能:增加服务器端OA软件定时自动备份数据的功能,每天定时自动备份两次,并定期存档,建立远程的灾难备份中心统一保管备份的数据,确保文件资料的安全;增加工作站端OA软件自动记录、保存登录OA软件的时间、次数的功能,以便开展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增加计算机开机时OA软件自动运行登录的功能,减少因疏忽而忘记登录OA软件阅处文件的现象发生;改进信箱栏目新文件到达的提醒功能和已阅文件的标识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很有必要的,如,目前使用的O软件的信箱栏目有新文件到达时只在软件屏幕下方状态栏左侧有面一小小的红旗竖起,既不起眼,又悄无声息,很难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对尚未阅读过的文件,文件信息列表左端的已阅栏为空,若是已阅读过的文件,已阅栏则标有“√”,这在个人信箱还容易辨认文件是否已阅处,但在部门信箱,只要同部门有人阅读过的文件,不管自己是否已阅读,都会在已阅栏上标有“√”,这样有时候等待阅处的文件多了,部门信箱的管理人员就会分不清哪些文件已阅读,哪些文件未阅读。这些都是容易造成文件超时办理的原因,应当使用既醒目又悦耳方法的提醒有新文件到达,使用实名标识已阅的文件。通过增加和完善O软件的功能,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和应用软件的机械性能弥补人类健忘的缺点,减少人为造成的失误,确保能够按时办理公文。

社会政治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电子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造成了电子公文处理软件的应用环境和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无论是重新开发新的电子公文处理软件还是改造升级O软件,都必须建立有效的软件应用情况跟踪服务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软件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软件的性能,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善OA软件应用环境的建议

1.尽快解决OA软件的法律地位问题。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地税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电子公文往来日益频繁,以没有合法身份的软件接收外来的电子公文和制作电子公文对外传输都是不合法的,应当按照《电子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尽快为OA软件申办合法的身份。

2.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地税部门推广使用OA软件处理电子公文,是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地税部门实现与政府其它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是地税部门建设电子政务的具体表现。因此,必须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地税部门推广使用OA软件,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来解决地税部门推广使用OA软件存在的各种问题,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理念对地税部门公文处理工作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以适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形势的需要。

3.切实防范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OA软件和办公网络安全的最大的威胁者,而且这种威胁是长期存在的,因此,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任务是长期的也是非常艰巨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严格执行内、外网物理隔离措施,不允许擅自变换内、外网的接口,笔记本电脑在内、外网上交替使用;二是及时升级计算机上的杀毒软件,经常查杀计算机内的病毒;三是使用外来存储介质如光盘、优盘前需经严格病毒查杀。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使用OA软件的硬件环境。当今世界,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都很快,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大投入,增添设备,扩大网络的覆盖面,争取做到工作人员人手一台计算机,消灭网络死角。适时更新落后设备,消除设备形成的网络瓶颈,提高网络运行的速度和运行质量。

推广工作方案篇(7)

1 Living Lab简介

1.1 Living Lab相关概念与特征

Living Lab又称为生活实验室、情境实验室。Bergvall Karebornetal等认为,Living Lab整合了公共领域与私有企业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企业、研究人员、政府和市民共同协作,在真实生活环境下对新服务、企业经营思路、市场和技术进行创新、验证和测试。欧洲Living Lab协会ENOLL认为,Living Lab既是一种用户驱动创新方法论,又是使用该方法的一种组织形式。Leon从技术角度对Living Lab进行了定义,认为其除具备现实性和以用户为中心等特征外,还着重强调无线和移动服务、计算机技术应用,是整合用户、应用环境、技术与基础设施、组织和方法、专家体系等的一个服务体系。可见,Living Lab与真实实验室不同,它是一种开放式创新模式、组织方式、服务体系和方法论。

Living Lab期望依托于真实生活环境,根据具体创新问题,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通过对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本文认为Living Lab具有如下特征:①强调用户作用,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参与设计、创造,实现用户驱动②强调真实情境,要求各方在一个真实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合作;③作为一个组织结构,能够将利益相关方有效结合在一起,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作用;④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技术来达到目的。

Living Lab目前在欧洲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服务、交通、医疗、农业、媒体、先进制造、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服务领域,其理念和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规模和应用效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关于Living Lab的研究在我国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其在欧洲的影响已经引起我国科技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1.2 Living Lab发展历程

Living Lab相关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William Mitchell教授于1995年提出,随后被欧洲学者引进,并在欧洲得以蓬勃发展。2000年3月,欧盟领导人齐聚欧盟主席国葡萄牙,讨论如何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期间提出了“里斯本战略”。欧盟各国希望通过鼓励创新、大力推动信息通讯技术应用与发展等措施,至2010年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欧盟于2006年11月发起了Living Labs网络,为构建欧洲创新平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Living Lab在欧洲已经发展了3代,且已形成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和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由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

2 用户参与Living Lab创新的方式和阶段

本文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分为4个阶段:推广方案设计阶段、方案建设阶段、推广方案实施阶段和企业应用阶段,这4个阶段不是线性顺序关系,而是一个循环,一轮循环完成后还要补充内容、改进工作进入下一轮循环,不同阶段还可嵌套多个内循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驱动是Living Lab的核心内容,在Living Lab模式下,用户不再是创新活动的被动客体,而是创新的主动参与者。用户参与涉及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但本文着重讨论推广方案设计和实施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当前推广模式中最容易忽视用户参与的阶段。

Reichert等认为,用户对创新的贡献分为3类,分别是决策类贡献、信息类贡献和创造类贡献。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中,最终用户可定义为使用创新方法的企业和具体的创新人员,另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也是其中的用户。用户参与各阶段的贡献具体表现为:①方案评估阶段:决策类贡献。用户通过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意见。②信息收集阶段:信息类贡献。在一个真实情境中,企业用各种方法激发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广泛收集用户信息,为方案制定、完善和执行服务。③方案创造阶段:创造类贡献。在Living Lab模式中,用户扮演着共同创造的角色,用户直接参与推广应用方案设计,并将自己的创意和需求融入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案中。具体分析如下。

(1)创意设计阶段。在Living Lab模式下,用户成为创新的驱动力,因此要注意收集用户特征信息和需求信息,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案设计工作。如可以通过企业访谈、创意竞赛和网上调查反馈等手段收集企业真实需求,根据这些需求信息设计创新方法推广内容。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使最终用户成为共同创造者,直接参与方案设计工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各主体如协会、中介、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协作,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利用头脑风暴、采访、问卷调查、方案比较、网络搜索等方法,尽可能收集针对最终用户而产生的各种创意、模型和操作方案,在最终用户协助下,形成多种方案。设计方案初步成型后应交由企业进行评估,确定方案是否可行,并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对其进行整理和优化,形成完善的推行方案。

(2)方案建设阶段。此阶段具体包括服务场景构建、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落实等,同时还要对推广应用方案的时间、资金和设备投入进行估算,合理设定目标。在方案建设过程中,要把方案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手段同用户反复沟通,把交流结果应用到服务场景的搭建过程中,使企业在理解相应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贡献出自己的特征信息和需求信息,同时直接参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案的制定过程。推广应用方案构建后,可组织部分企业试用,体会方案是否符合当初的设计理念,根据企业意见快速实施,以便及时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案进行修订。

(3)推广与应用阶段。经过用户驱动的方案设计阶段和方案建设阶段为方案的实施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广与应用阶段,用户仍然保持一个焦点位置,此阶段用户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应用和反馈。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见图1。

3 Living Lab的重要特征

3.1 真实情境,促进知识交流

真实情境意味着一个自然和开放的环境,Living Lab强调真实情境,并具备如下优点:①在十分开放和轻松的环境中,有利于收集用户真实需求。对用户信息的收集,不仅要用各种交流手段,还要用现场观察测量等方法。②可以激发各方灵感,包括内部和外部灵感,为方案设计服务,从而避免某些机构或某部分人员的“闭门造车”。③有利于隐形知识的学习和共享。创新方法也属于知识范畴,包括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无论哪种创新方法的应用,都离不开隐形知识的传播。由于隐形知识无法进行编码,因而其传播更多依赖于工作过程中的学习,而真实情境为隐形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

创新方法推广和应用要发挥实效,真实情境必不可少。真实情境构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深入企业内部,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科研环境中进行创新方法推广和应用。这种方法情境真实度高,但实际工作范围有限、资源利用率低,影响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效率;另一种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平台,使之与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模拟一个真实环境,在这一平台上开展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从Living Lab的特征来看,后一种方法更符合要求。如航天一院组建的3D虚拟长征学院,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真实情境,学习者能在任何地点以真人形式进入系统,并利用3D替身在一个与实体学院完全一致的3D环境内同老师、同学、专家、同事一起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学习。3D虚拟长征学院还集合现有学习方式,将线上、线下、虚拟、真实、e―Learning、面授、模拟、实践等融合成无缝式学习体系,目前长征学院两个月完成的培训任务,用传统手段需要两年才能完成。

3.2 基于共同愿景的多方合作组织

Living Lab作为一种组织模式,强调多方协作,如由研究者、管理者、生产者、最终用户等在真实环境中共同进行设计、创新、体验、测试、市场开拓等活动,以实现协作创新,多方参与能有效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Living Lab提供了一种多方合作机制,这种组织模式基于合作各方的共同愿景,参与Living Lab的各方拥有共同目标,设定了合理的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在组织形成路径上,虽然欧洲很多Living Lab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并接受政府资助,但其更强调组织形成的自发性,发起人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生产者或科研单位,甚至还可以是最终用户。Living Lab将各方深深融入组织之中,将传统模式下的链式结合转化为网络结合。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还需要政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和共同协作。借鉴Living Lab理念,首先政产学研各方要有一个共同愿景,在这个共同愿景下协同工作,努力实现一个共同目标,使创新方法能够在企业最终应用并发挥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把政产学研结合体看成是一艘前行的船,这个共同愿景就是一面风帆。Living Lab模式协调各方在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平台工作,企业(用户)作为创新链的驱动力量,有利于创新文化和协作精神的形成。其次,政产学研的结合应该是自发的、基于自组织模式的。自发性和具体发起人并不矛盾,这个联盟可以由政府发起,也可以由联盟任何一方发起,但要强调联盟各方的自愿性,不能由政府出面搞强制性的“拉郎配”。再次,政产学研的结合应当基于公平合理、自主协商达成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保持联盟的有效协作并避免联盟破裂。最后,在Living Lab模式下,联盟是开放的和动态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有新主体加入,原有成员也可以在适当时候选择退出。

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中,Living Lab理念强调整合政府部门、专家体系、应用环境、技术与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不仅要发动大量用户参与,还要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以政府、企业网络、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平台,并且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基于共同愿景的政产学研结合模式见图2。

3.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创新方法服务平台

Living Lab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涉及用户信息收集、与用户进行交流和反馈、真实情境搭建、合作各方的组织管理、方案(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Living Lab本身即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创新服务平台。

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各方合作和知识共享,收集用户需求信息,完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平台。具体可以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辅助平台,在不侵犯现有辅助创新软件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由政府出面与这些软件开发商合作,构建基于SOA技术的辅助创新系统集成平台,使软件开发商成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其身份由软件出售者转变为出租者(租户),集成平台的最终用户通过浏览器方式调用相关系统,并根据调用情况支付一定费用。通过基于“云计算”模式的辅助创新系统集成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创新方法辅助软件费用高、功能过剩、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自创新方法工作开展以来,很多省份都探索建立了一些创新服务平台,目前这些平台一方面内容有限,另一方面相互分割,在Living Lab模式下,这些平台可以有效进行对接和扩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见图3)。

4 我国目前创新工作中可以用Living Lab解决的问题

创新大师Michael Schrage指出:“创新的关键不在于创新者做什么,而在于用户选择什么。”可见,用户在创新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就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用户,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掌握创新方法并有效应用创新方法。目前,我国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1)创新方法推广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参与度不足。我国创新方法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由于此前很多企业对创新方法了解不够,创新方法推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宣传普及阶段。在政府推动下,目前创新方法工作的承担者主要还是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重心还放在创新方法推广方面,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创新方法的应用主体。从全国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来看,推广模式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即“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在已有培训基地和推广基地中,培训机构与企业没有紧密结合,培训内容受培训机构知识范围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基本上是由培训机构决定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过程,在推广创意、创新方法内容选择、教材编写、培训方案设计乃至创新方法的应用方案等环节普遍缺乏企业及创新人员的广泛参与,推广方案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很远,严重制约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反映第三方培训机构商业味太浓,培训机构与企业目的不一致,严重削弱了企业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有些推广机构深入到企业进行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企业生产任务紧张等原因,导致培训过程很难与企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结构、发展战略以及企业原有的创新体系相结合,企业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状态。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创新方法推广工作还是重推广、轻应用,企业创新方法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自我学习模式。

(2)线性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创新要求,没有找到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实施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大多呈线性特征,即遵循“创新方法研究―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开展―应用人员学习―创新方法应用”这样一个顺序,但近年来创新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创新行为呈现出全球化、民主化、网络化和多学科交叉等时代特征,各类创新方法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特征决定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应是一个多向、网络化、有反馈机制的复杂过程,线性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创新要求,影响了创新效果的发挥。从推广应用组织模式来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中心,靠政府力量把各方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个链式结构,这和现代社会创新网络特征不符。在推广过程中,还没有建成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没有找到实现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创新辅助软件费用高,创新方法服务平台不完善。目前,虽然有些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发了一些创新方法辅助软件,并辅之于其它知识库和案例库作为创新方法学习和应用的工具。但市场上的软件费用普遍较高,一套软件安装后,在使用人数和使用地点上存在很多限制,且不太适合进行培训。国内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超出了企业预期支付成本,对目前很多创新积极性很高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负担比较沉重,在实际应用中又不需要使用软件的全部功能,严重制约了创新方法在市场环境中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虽然各地在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这些平台分布广泛、信息量不足,特别是对TRIZ以外创新方法的介绍和推广不成系统,没有形成创新方法集成体系,知识库和案例库比较欠缺,服务平台结构和内容很不完善。

5 我国应用Living Lab需要开展的工作

Living Lab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创新系统、方法论和组织架构,在欧洲很多领域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其理念给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以很多启示。要构建有效的Living Lab模式,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多方合作框架。政产学研各方协同是推进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有效途径,借鉴Living Lab理念,合作各方应当基于共同战略目标,自发组建合作组织,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可由政府出面进行引导,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制定良好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政策和机制建设,引导合作各方更多地着眼未来的长期效益,建立共同愿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政府仍然是这样一个组织最合适的发起人,但组织发展应符合自组织性,依靠市场机制和组织间的合作规则实现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

(2)以企业为中心,构建由企业驱动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企业是创新方法的最终用户,创新方法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企业能否对其正确应用。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过程中,应以企业为中心,由企业参与全过程,共同设计和改进方案,构建由企业驱动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另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拉动作用。

(3)继续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创新服务大平台。我国要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技术在创新方法工作中的应用。鼓励地方和行业组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对各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和扩展,最终形成国家层面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