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学教育现状

医学教育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09:50:40

医学教育现状

医学教育现状篇(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各高校医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广泛而深入。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医学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还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医学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变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加之人口数量的继续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逐渐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等,对医学教育的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都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医学教育的结构需要优化,各学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结构和办学层次不能满足建立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的要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同时并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愈显突出,目前我国平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达1.65人,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医学教育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对卫生人才的年需要量,医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需要进行控制和优化。建国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虽然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然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相对较窄、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的措施调整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拓宽其专业口径。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导致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从事卫生的人力和医学教育的现状差异很大,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医学教育院校的数量相对较少,办学的条件和规模不能满足该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最后,医学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投入普遍不足。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医学教育的管理必须严格而规范。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管理还不够规范,有些地方忽视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轻易地在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网络教育或非正规医学教育的社会办学点招收刚出校门的中学生学习临床医疗专业,毫不考虑这些学生毕业后既没有合格的临床实践基地和条件,也没有资格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根本不能行医。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发达也好,贫困也罢,医生都必须是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严格的临床实践教育。为了确保我国医学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更加规法和严格的管理。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成本较高,医学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都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还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

2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2.1“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学教育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广大医教人员,落实“以人为本”,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工作,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讲义的内容,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其次,要密切结合医学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完善教学的知识理论体系;最后,要不断提高自身带教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诊治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履行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卫生服务的职责中培养人才。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坚持“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人类健康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引导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2.2“统筹兼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要包括:

2.2.1统筹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大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和拔尖创新卫生人才,不仅要办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医学院校,还要办好各级卫生类职业院校,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级别的医学教育格局。在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上,既要设置医学类专业和各类相关医学类专业,还要设置药学类专业和中医药专业,高度重视中医药的教育,努力提高医学教育的专业办学层次,推动医学教育的协调、持续发展。

2.2.2统筹城市和乡村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城市和乡村医学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是大力支援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医学教育,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措施的逐渐强化,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医学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乡村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

2.2.3统筹医学院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医学院校的三大职能。医学院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在坚持“服务是宗旨,从贡献中求发展”的前提下,把医学教育发展和科研创新以及医疗卫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医学教育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和生物生命科学的科技创新。

2.2.4统筹卫生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卫生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按照党中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下,要合理规划卫生类院校和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各类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在积极培养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等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形成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彼此衔接的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教育现状篇(2)

医患纠纷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在医患纠纷中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医生医德的缺失就是造成医患纠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医德素养最开始应是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养成的,因而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医德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校期间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好坏对于以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但是中国当代医学生的医德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本文就当代中国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做一浅析。

一、当代中国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

(一)社会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医院原本公益事业的性质,而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盈利机构。因此医院从上到下都开始了对利益的追求。“大处方”“大药单”“索取红包”“高额的医疗器械差价”等等。这些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在校的医学生。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有机会与带教老师、医药代表、病人等相关人员亲身接触,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学生对于医德问题的态度。并且目前全国均处于高考扩招阶段,导致一些不适合学医的学生加入到学医的队伍当中来,这点又进一步加重了医学生医德状况急剧下滑。

(二)学校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

1.人文课程内容数量以及安排不合理

目前对于学校的人文课程,学生处于一种“平时上课逃、期末背重点、考完全忘掉”的状态,人文课程真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文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很少,远低于国外水平。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其与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冲突性。学生在共同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偏重于专业课学习,对人文社科学习极其忽视。对于学生的医德教育主要为《医学伦理学》一书,内容单一,很难吸引学生兴趣。与学生的预期相差太多,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课时数少,在相当多的院校仅开课一学期,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2.教学方式陈旧

当代中国医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方式仍然处于几十年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教学思路混乱,并且对于“医德”这一方面涉及很少。讲课老师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的老师,仍然按照说教式的教育来授课,只讲理论知识,与医疗例子或者相关社会实例联系少。并且以分数的高低来定这门课程学的好坏。学生考过即忘,使这种教育流于形式。这让学生很难从课程上获得相关体会,也很难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行。

3.与社会现实脱节

正如上文所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学生所面临的医疗状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学校的医德教育仍未按照现实适时的在内容上加入或者改变一些东西,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导致“学无法致用”。现在的医学在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人学”,因为在医院这个大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并且很多事情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了。在很多学生眼中,人文思政课上所学的东西对以后走到社会没有任何用途,从侧面反映出学校的人文社科教育已经严重与社会现实脱节。

4.一些学校医学教育具有严重的功利性

很多医学生在选择学医之初,就把它当作一门有丰富利益回报的职业,并且这种想法在大学医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变,反而更加具有目的性。学校都在以高就业率为目标,把未来相关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准则。当今医学院极其重视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而轻视从医学生本身方面出发的医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是以如何培养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为目的。中国古代就有“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名言。而西方也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由此可见,医学院校要培养的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医学卫士,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对于医学教育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5.当下学校的医德教育未从学生自身考虑

的确有一些学生走进医学院的目的不纯,但是大多数学生来学医都是怀着崇高的理想,对医学有着深深的崇敬。但是现实会迫使学生来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时就确实需要从学校的角度来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但是这一措施在当今医学院校极少开展。学校从自身角度考虑必须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过该课程的意义所在。这门课程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在医德教育中学校未从学生实际出发,造成当下医德教育缺失的局面是必然的。并且在校园中没有足够的人文气息,没有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考虑人文培养、医德培养的问题。

(三)学生自身对待医德教育的态度

1.医学生对医德认识程度很低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非常广泛。医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量极大,所面临的诱惑也极多。因此在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的冲击下,很难在今天让医学生自己去内化医德知识、了解医德内涵,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当下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展开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进社区”“进福利院”“进养老院”等。但是,这些活动均与综合测评挂钩,就潜在造成了一种行为上的扭曲。学校本意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来间接培养学生医德,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医德的重要性,对医德的认识程度很低,不理解医德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以及医德对于医生这一职业自身的意义有多大。

2.个体想法多元化

中国社会处于变革阶段,与此同时当代医学生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三观”的发展一是基于学生自身素质,二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个体想法多元化就造成了医学生对医德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医学生也不自觉地会把追求利益当作第一要务,进而急功近利使轻视医德的要素得到发展。青年学生理想主义的热情消减,生活乐趣趋向非理性化、低俗化。

3.自我教育缺失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来改变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某一需求的能力[1]。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反映到医德培养问题上来,内因是医德形成的主要根据,外部影响是医德形成的客观条件。由此可见,在医德养成中,自我教育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在当下医德教育中,只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能够间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课程,即使有个别的开设,也极度缺乏实践性。

二、医德教育途径浅析

(一)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构建

毋庸置疑,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学生医德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通过学生会举办相关“医德演讲比赛”及无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血站义工”“爱心医疗队”“V站志愿者”等。并且在教室走廊张贴相关医德培养的宣传材料,潜移默化地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典型宣传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聘请当代优秀的医学专家、教授到学校开设相关讲座,这样更会激发出学生对那些名家的敬佩之情,使学生以那些名家为楷模,激励自己。

教师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最能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因素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人文环境的氛围。尤其在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教师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与相关福利待遇挂钩。以此通过教师良好的医德形象来影响带动学生医德素质的发展。

相关机构也可以发挥其功能进行医德教育。如图书馆,可以适时进行高尚医德名人书籍推荐介绍,大屏幕播放相关知识,把相关书籍单独列出,更有力地促进医德建设。

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医德教育,定时在网站贴吧、QQ群进行信息发布,促进学生医德发展。也可以引导医学生自己去相关网站浏览,观看电视节目、如科教频道《大家》节目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二)学校加强对课程的重视与改革

改变单一的医德人文教育课程模式,除了《医学伦理学》之外,增加《医学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医学人才学》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所开创的《临床医学导论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让学生在提前接触患者时,提高医德的建设。

教学方法创新。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如PBL、角色扮演等。以具体的医学实例来进行医德教育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

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数量,并使课程多层次,还要与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中学习相关医德知识。比如在讲授一个病症时,任课教师可以形容一下该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患者的同情心,有助于以后医德品行的养成。还要改变当下人文教育被轻视的局面。现在很多大学的医学院均为原来独立的医科大学,合并入综合性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教育,让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通识教育”曾引起过国内医学教育专家们的深思,“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就是尝试相关通识教育的改革之一。解决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或许是解决医德问题的治本之策。

基础教育应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医学生最终是与患者打交道的,而医生医德素质也是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体现的,因此在医学生基础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增加相关临床实践尤为重要。德国慕尼黑大学就明确要求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要到医院见习一段时间,并着重于给患者服务(相当于义工性质的工作),这对于医学生以后医德的培养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医学生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医学生要善于“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要从内心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只有一个医学生真真正正地从自己内心感悟到医德的魅力,感悟到医德的巨大作用,医德才会在医学生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要学会“慎独”。机会为青年人敞开着,青年人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青年人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将自己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这当然定能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2]。这是奥勒斯对于我们医学生的忠告。医学生最应该做的就是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自己服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这才应该是医德培养的最终目的。

(四)从中国古代医德教育中挖掘对现代医学生的启示

中国古代医德教育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孙思邈的“人命之重,有贵千斤”等等无不体现出古代医学家对于医德的重视。现代医学教育中要善于利用古代相关信息,把它与现代实际情况整合,打造出一套适合现代医学教育的体系,会对中国的医德教育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医学教育现状篇(3)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Abstract】Synthesizesthemedicinepatternalongwiththebiomedicinepatterntothebiological-psychology-societytheevolution,themedicalserviceiscontradictorygraduallyby“thetechnology”to“theservice”thetransformation,manynewmedicineethicsquestion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medicineethicsmoreandmorereceivesthevariouscountries’medicineeducationalcirclestheattention.

【Keywords】Medicineethics;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医学教育现状篇(4)

古代,医学被宗教神学束缚,自然哲学与神灵相结合的医学模式成为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早期模型[2]。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使得医学逐渐转成专业性的自然学科,但以技术至上的理念基本上泯灭了人们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20世纪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理论知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医学表现出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自然学科与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形式。医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3]。医学人文素质成为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国内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伴随全球经济化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和医疗现状的严峻,加之新型医学伦理问题的不断涌现,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费用高涨、医务人员思维功利化,人格地位降低、医患关系疏远、医疗纠纷增加[4-5]。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提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者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了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研究,开设了医学人文系、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教育受功利思想侵蚀,重专业轻人文。随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实利原则严重侵蚀我国教育制度。学校偏重学科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熏陶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教育严重不足。据统计,其中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2.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人文教育流于形式。某些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相关课程偏重于政治信念方面的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占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总课程的86%,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其应有的空间。医学教育缺乏对医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生命伦理的思考。此外,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偏重于概念与理论原理,学科的内在联系不紧密,与社会脱节较为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传统化、应试化。3.文、理、工分科以及医学专业化,及教学资源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人文素质依赖于终身的培养。但现在高中、高校的分科制度,文、理、工泾渭分明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医学专业的老师对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的老师缺乏医科背景,导致课程趣味性或专业性不强。相关课程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及再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人文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师资队伍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以中山大学为例,谈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结合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山大学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我校医科教育质量。1.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充分利用中山大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2015年10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建中山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将医学人文正式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课程,定期组织教研会议,讨论制定课程计划等,使医学人文教育走出了由讲座、报告等短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困境。2.大力开展“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学校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医学标本馆展厅为中心,以爱心网站为对外窗口,依托医学模拟中心互动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提升中山大学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使培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到“心系社会,服务大众”。组织青年医学生进行义诊服务、健康咨询以及生活急救技能的教授,把优质的服务、前沿的知识带入广东各社区街道、中学高校,使医学生能够早期接触医学与社会,培养医者的博爱之心与挚诚情怀。联合地方医院,组织医生下乡义诊,开展身体检查、中医诊疗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缺乏的状况。将纸面上的医学人文教育转至现实生活中,将课堂上的医学专业知识移步到课外,参与度高,受益范围广,医学人文教育成效显著。3.开展“医心遗意,爱满人间”科普活动。2012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广州市首家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基地,创建了“医心遗意”遗体捐献志愿者协会,通过宣传遗体捐献志愿活动,向社会普及相关信息。在校园组织“感恩大体老师、践行医者使命”的横幅签名活动,在学校人体解剖课室张贴感恩标语、建立爱心纪念园区,为每一个大体老师打造一个专门的纪念盒,并设置图文展、留言墙,开展清明祭扫纪念活动,举办以遗体捐献为主题的科普之夜,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青年志愿活动中。中山大学师生共同编撰出版《生命华章》一书,切合医学人文主题,总结了遗体捐赠志愿者活动,提升了公民的医学科普素养,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作用。4.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安排医学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宣读医学生誓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坚持“三基三严”教育传统,结合“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模式,积极开展寒暑期预见习活动,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五、总结与展望

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应完善课堂建设,在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第一课堂工作,引进优秀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拓宽教学思路,充实教学大纲,打造医学人文教育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各高校仍应着眼于第二课堂建设,以公益志愿活动、预见习等形式为载体,结合目前医学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开展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普查及临终关怀活动、针对如今医患纠纷频发的现象,开设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针对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日益提高的需求,提供康复医学治疗与心理疏导服务等。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贯穿职业生涯的课程,高校应将医学人文素养纳入毕业及规范化培训考核之中,并引导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坚持人文关怀,勇于自我反思,成为德才兼备的理想医生。各高校应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医科学生与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方针,在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道路之上鉴往知来,培养出一批批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科研能力与临床素质于一身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作者:徐睿 朱琳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恬.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高教,2013,(01):71-72.

[2]刘震雄,孙盈盈,黄裕新,闻勤生,王旭霞.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5,(05):479-481.

[3]蔡志刚,林丽.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之根源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4):50-51+5.

医学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医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多年来,高等医学院校积极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受到多种因素限制,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

由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入学成绩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学制又比本科教育短1―2年,而依据培养目标,相关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须在有限的两年或两年多的时间内修完,这就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难度。虽然大家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此项工作是一项软指标,不可量化。因此,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之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不那么紧迫了,一些短视行为时有发生。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随意降低文化素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开设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时数;体现在课程构建和课程教学研究上,就是忽视对人文素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

(二)把“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为“通识教育”。

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旨在强化通识教育,如公共音乐、医学伦理学、医德修养、文学欣赏等。通识教育是有益的,却不能完全代替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精神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记忆性、工具性的,人文精神是思考性、批判性、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最深刻的在于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1]。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渗透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就想要学生具备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

(三)忽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方向。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此,一些学校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或者把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认为学生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就业时必备的人文素质。

从现状看,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即能对病人施以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赢得带教老师和患者的肯定,在毕业后的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能力和创新性诸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高职高专医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临床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以此扭转就业的被动局面。此外,医学以人为服务对象,是最贴近人性的本质和体现人文关怀的职业,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从医者自身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2]。一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充分运用,能否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潜能,也与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二、切实推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养成既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思考,实践中体验、感悟,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3]。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他们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实施者和体现者。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和课程研究,增强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注重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上,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向教师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及学术交流等,多方位开拓教师视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

(二)拓展社会实践的空间。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临床实践,那么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并将之体现在日常生活等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意识,树立医务界的荣辱观。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临床见习、实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医德医风、实习态度、遵守纪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等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强化第二课堂,优化校园环境。

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动态层面,是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育人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医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第二课堂活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要注意弘扬主旋律,围绕育人目标找准活动的切入点,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注重实效,方可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环境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可替代,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醒学生要做素质高的人。由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直接升级而来的,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相对薄弱,人文教育的环境氛围还不浓厚,因此,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文化环境建设中,要注意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好橱窗、校报、校刊和广播电视等文化宣传设施,利用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使校园环境的主题充满人文教育的文化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应该从现在的艰难处境中走出来,形成课上课下、校内与校外、专业与人文相结合的大的人文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质的教化,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过硬,又有良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芳.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3):59-60.

医学教育现状篇(6)

1.1河南省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设置现状

2013年,河南省招收医学类专业的院校共81所,其中13所本科院校招生专业20个,30所大专院校招生专业26个,38所中专卫校招生专业26个。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以本科层次招生为主,5所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他专科学校招生以相关医学类专业为主。在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学校的招生中,专业设置差别不大,如护理专业开设率为100.00%,药学专业开设率为59.03%,检验专业开设率为44.51%,医学影像专业开设率为33.54%,康复治疗专业开设率为28.04%,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率为27.34%。

1.2河南省各层次医学类主要专业招生情况

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多,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位居第三。其他专业招生人数均在5.00%以下。在招生层次比例中,大专比例最高,其次是中专。

1.3河南省卫生技术队伍需求调查

笔者对河南省3986所医疗机构(省级21所,市级174所,县级1444所,乡级2292所,村卫生室55所)的卫生技术队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省81%的医疗机构,其中2013年~2015年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的需求情况,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各级医疗单位工作需要,结合单位人事编制数量,填报各单位拟于2013年~2015年招聘人才的实际数量,虽然目前该数据有一定滞后,但从中仍可以反映出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各级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仍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其次是药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对学历要求以本科层次为主,其次是大专,对中专层次的需求数量很小。

2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与卫生人力需求适应性对比分析

2.1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不同层次院校专业设置差别不大

目前,医学类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护理专业是82所学校招生专业中趋同性最高的专业,各层次学校布点率均达到100%。其次是药学、检验、康复治疗、医学影像等。这种趋同性将会与卫生服务需求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多元化发生冲突。

2.2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短线专业人才告急

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护理专业存在严重的培养过剩现象。护理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是直接导致河南省护理专业人才过剩、护士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14年河南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十分突出,部分医院招聘呈现“百里挑一”的局面。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短线专业如麻醉、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需求均大于招生数。在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场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临床缺乏的除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层次的人才外,医学影像、临床药学、康复治疗、超声技术、麻醉及医院管理等专业也亟需补充新生力量。严重的人才缺乏,导致某些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虽然购置了影像、超声、康复设备,但缺乏使用设备的人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卫生服务的缺陷。

2.3医学类专业招生层次与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河南省医学专业招生层次偏低,与临床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本科以上层次需求远远大于招生总数,而大专、中专层次培养明显过剩。尤其是中专层次招生比例大而需求小。2.4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缺乏,县乡医院需求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招生数量不能满足卫生机构需求,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人才缺乏。据原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全国医学类本科招生21.7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年均招收医学类学生1.6人。而河南省同期医学类本科招生平均每万人口只有1.2人,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

3对策

以上分析显示,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和卫生行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医学教育必须调整结构,构建适合当地需求的医学教育新体系。

3.1调整层次结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已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5+3”的培养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口腔、中医)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办法。河南省第一批培训基地已启动,通过这种举措,可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为临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了稳定的长效机制。目前河南省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只有2所,从区域卫生规划考虑,应从现有医学高等大专学校中升格一批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扩大医学类本科层次的招生。在目前不可能短期升格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选拔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大专学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目前加快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应急措施。

3.2调整专业结构

鉴于河南省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明显的趋同性现象,原河南省卫生厅(现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下发了《河南省高等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设置审核评估办法》,对医学类专业设置提出下述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行业需要、规模适度,坚持标准、从严掌握,支持特色、防止趋同。以省辖市为区域统筹规划单元,区域范围内已设置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增相同专业,从源头上遏制专业趋同化的状况继续发展。在专业设置评审中,按区域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审批人才短缺专业。

3.3整合医学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层次的合理化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中等医学教育办学机构38所,中专层次占招生总数的32.14%。而目前中专层次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目前河南省中专卫校正在进行医学教育资源的调整整合,独立设置的中专卫校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调整:

(1)在政策允许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升格为大专学校;

(2)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高等院校,目前河南省已经有5所中专卫校整体并入当地高校;

(3)在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医院,转型为医学在职培训。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可根据市场需求,举办相关资格考试的短期培训和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人才,如养老护理员、妇幼保健员(月嫂)、健康管理员等。

4结语

医学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医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对策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1989年首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党的十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在医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医学生的就业现状。随着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医学生的就业状况日益严峻,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硕博就业基本持平,本科毕业生供过于求,专科毕业生边疆基层有所需”[1]。①毕业生的增多。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医学类毕业生人数在2012年也已突破50万。由于医生的社会地位等原因,在一些医学类专业相对较强的综合性大学,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转入医学专业的人也不在少数,以笔者所在的南通大学医学院为例,2015年级总人数为580人,其中转专业进医学院的人数就达145人,占新生总人数的25%,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多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观点往往偏离自身现实,他们片面地追求规模大、工资高、地理条件优越的单位,将目标定位于三级医院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一个对全国医学生的调查中,城市出来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希望留在城市,无人或很少愿意到乡镇农村工作;生源地为乡镇和农村的学生也只有3.2%愿意回去就业[2],这就是目前大部分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③医院入职门槛提高。目前除乡镇及社区医院外,大部分正规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本科毕业生要进入较困难,从而使一些医疗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特殊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即使一些县级医院也出现了不切实际的盲目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现象,造成了人才浪费。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有待调整。医学生对就业形势存在认知偏差,一些医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部分学生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家庭背景才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此自身不努力。另外,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了解自己在就业中的优、劣势,不清楚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进而盲目就业。

2.我国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目标。我国的创业教育是随着创业比赛的开展、创业孵化基地的不断建设而逐步推开的。近年来,教育部、又大力鼓励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又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更多地开始关注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无疑为医学毕业生的创业提供了机遇。但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性,“由于专业特征和就业方面的限制,实施创业教育尤其显得困难重重”。

二、医学类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原因分

1.医学生创业意识不足,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由于医学事业的传统地位,医学生多数对该职业非常向往。多数医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定将来要做医务工作者,从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于专业学习,而随着对学习的不断深入,课业负担加重,便更没有时间参与创业教育。据笔者之前所做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只有小部分医学生(3%)支持创业,多数医学毕业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以谋得一份稳定的职业作为自己的追求,很少有人想走创业之路。另外,只有3%的医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教育活动,有82%的医学生不了解创业优惠政策[3]。

2.学校创业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建设落后,缺乏实践指导。高校普遍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偏重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力度较弱。大多数医学院校未开设创业课程,只是在《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程中加入了创业的章节,有少数学校开设了如《创业学》的公选课,但仅限于对创业知识的简单介绍。医学院校普遍与附属医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合作密切,然而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与社会医疗生产企业和机构甚少联系,且缺少亲身体验式创业实践,使创业教育仅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体验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3.社会传统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还未形成良好的医学生创业氛围,提及创业医学生就自然想到开诊所、推销药品等。创业本身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医学对创业者资历要求较高,如开办诊所需考取执业医师且有5年执业经历以上。资金的投入也较多,需要购买多种设备。创业者无一例外会面临政策、人脉、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另外,我国多数人相信“经验医疗”。在选择就医时,往往多数会选择正规医院中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医学生而言,自己创业举步维艰。

4.医学专业的学习性质对创业本身的限制。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临床本科五年制来计,在校前四年要修满23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10个学分的公选课、8个学分的专业选修课,最后一年要在医院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这与普通本科四年制的180或更少的学分要求和更短的实习时间相比,任务更重。本科阶段的医学教育仅为基础,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医学生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更长,并要通过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再读研或读博,还需在毕业一年后考取医师资格证书,获得处方权,建立自己的人脉和口碑。这都需要时间、知识和人际交往的累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三、如何增强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

1.解读政策,激发医学生的创业意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但医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对其他事物甚少关注,据调查发现,82%的医学生不了解创业优惠政策[3]。这说明学校对于创业政策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因此,医学院校应给予重视,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在平时多宣传国家的政策,并留意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重点引导,也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开设创业讲座,增加医学生创业的意向。

2.培养创业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加强师资建设,以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就业观念。聘用既了解医学行业有具备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任教,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可分不同年级开展不同阶段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依托校园文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大学生更容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了解自己。医学院校可以举办相关的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课题研究,培养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深入发掘校友资源中的创业成功典范,邀请他们回母校做创业专业报告;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活动,激发创业热情。

4.建立平台,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向学生提供与创业教育相关的配套服务;建立SYB创业培训基地示范点,指导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设立创业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持;依托政府,创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同时,学校创业部门还可以整合各专业创业资源,帮扶组建具有各项专长的创业团队,将创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陶慧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卢秀琴.关于医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思考[J].新疆医学,2009:140-1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