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6:04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1)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师 学生

一、面对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1.教师应加强自身德育素质的培养。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教师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水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每个教师都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崇高的品德培养人,以美好的心灵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势利导,这样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2.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素质教育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论,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更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及人文科学,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由“学科中心”向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知识中心”(教材)向“方法中心”(过程)转变。而要做到三个转变,教师必须首先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学科型教师到一专多能型教师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学者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这就要求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孟子说:“资之深,则取左右逢源。”即强调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3.教师应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情感素质。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情感交融,才有了一条心灵通道;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就会迁移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班集体、对未来、对祖国的爱。教师有了爱的情感,我们的教育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才能铸就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老师有了爱的情感素质,才能得到尊重、理解、信任,才能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让情感融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加完善。

4.教师应具备培养学生学习上互助精神的能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师应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同宿一样,以便“相互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合作,应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学优生的传帮带作用。教师还应在课堂上指导好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进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5.教师应具备和学生家长交往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家长的接触较多,做好家长工作意义重大。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以后发展成长的基础。其次,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爱好特长、行为习惯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再次,家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善于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利用各种途径搭起一座座相互交流的桥梁,不断促进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这必然会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产生合力效应。

二、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如何发挥

1.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乐之者才能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境地。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原动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新颖、灵活、多变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和迁移学法,举一反三。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学”的时机,提高“学”的实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质,使学生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心理状态达到高度稳定,并抵御和排除外界的干扰,把心理状态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其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性格,使学生不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自信心是学生干好一件事的心理支柱,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意志品格。

3.给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机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不让学生进行思考、不让学生进行实践的课,无论教师讲授得多么精彩,都不是成功的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给学生创造活动和思考的机会。

总之,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为21世纪的梦想中国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2)

以上这些,都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片面的做法,是一种表面的形式。素质教育决不是开几节活动课让学生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更不是随意指派哪个教师去负责一个小组就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说:“素质可以包括这几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等素质。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要面向全体,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均得到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一套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丛书就谈到了八个方面的素质教育,即心理、行为、道德、智力、能力、个性、劳动、审美。可见素质的概念之大,内容之多,从它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具有潜在性、迟效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艰苦的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重在课堂教学中去实施,去实现,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各学科教学,使课堂时时渗透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我觉得除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创建课程教材新体系以及改革人事制度外,目前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应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也将是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效应。所以说搞素质教育,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高素质。

怎样才算高素质的教师呢?专家认为是教书、育人、科研、管理集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才是高素质的教师。在我们乡镇学校我认为目前起码要有以下的素质:

1、 具备素质教育观。

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有资料指出: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负担之重,超过所有国家学生。“应试教育”使肩负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祖国未来”束缚在考试的枷锁下,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刻不容缓,要真正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去创造性地工作。

2、 具备高尚的师德。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育中会渗透于全部的教育过程,它起的作用是难于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让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人生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所以高尚的师德,还得从言行举止表现出来,教师的举止要文明、稳重、端庄,给学生树立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

3、 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

“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要求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 识,要转变教育观念,屏弃传统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法、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有效的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

4、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3)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人的因素。幼儿是幼儿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虽然幼儿的思想还不成熟,但却有着自己的小梦想,盼望着长大。幼儿对于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面对新鲜事物,具有积极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师要抓住幼儿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和内容,激发幼儿产生学习兴趣。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建设中,教师是主导因素,应当不断提升幼儿教育专业水平。教师不仅应具有监督幼儿的安全责任感,还应增强教学专业技术素养,提高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承担着幼儿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责任。同时,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监督者,应保障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教育认知能力,监管课后玩耍时的安全工作,为幼儿示范规范的安全动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等,教师因素对幼儿的教育很有可能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因此,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其次,是物资因素。一个办园质量水平较高的幼儿园,首先各种教育设施的配备必须是齐备的。这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比如,图书室的建设中,所购图书要满足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阅读。应以绘本为主,同时要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等等。另外,要创建具有儿童化、艺术化、教育化的文化教育环境,要结合幼儿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良好的环境可以与幼?旱幕疃?互动,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幼儿入学准备与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主要包含幼儿日常生活物质环境、生活活动、教育课程和一日活动。分别将各种生活状态与幼儿入学准备进行考察,得出各自变量的关系。选取刘焱写的《中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样本,由物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课程以及一日活动等四个因素表构成,该工具克伦巴赫a系数为0.99。

对于语言、数学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儿童学习结果测验》,语文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8,数学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5,对于社会和钢琴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儿童学习准备测验》,得到社会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6,钢琴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7,对于绘画准备工具,运用工具《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得到绘画工具一致性系数为0.89,根据表1,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关系表明,幼儿入学各个方面的准备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中社会、健康、艺术准备对于教育环境质量包含的三个因素有着显著的关系,语言和数学准备与生活活动有着显著的关系。

将幼儿日常生活物质环境、生活活动、教育课程以及一日生活作为自变量,将幼儿社会、健康、艺术、语言和数学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如表2教育环境质量对幼儿入学准备各变量的回归分析。从中分析“一日活动”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关键因素,“物质环境”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因素,“生活活动”是影响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因素。在文学和数学准备上没有相应的关键因素,回归方程。

三、针对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入学准备关系的思考

(一)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

第一,可通过幼儿园社区开展幼儿活动,加强幼儿参与环境建设的机会,在借助社会公共设施的条件下,必须加强监管幼儿的活动安全,以免发生意外危险。在建设幼儿园环境条件下,幼儿园应当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第二,幼儿园可以购买性能较低的游戏材料,选择宽阔的场地,帮助幼儿获得生活经验,也能够通过游戏器械作能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运动机械和游戏活动相对缺乏,容易导致课程建设不完全,教学质量偏低,无法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帮助幼儿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

首先,教师以及家长对入学准备内涵的理解不同,对其认知能力不全面。其次,在幼儿入学后对其评测能力较差,难以反映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最后,部分家长及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入学准备的了解存在误区,将幼儿入学准备认为就是幼儿知识的掌握准备,为使幼儿顺利进入幼儿教育,促使幼儿加强知识方面的训练。其实,为了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满足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的,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好奇、能够解决自身问题、学会与别人进行合作和分享,是能够促进幼儿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对各科目知识的准备,需要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环境、掌握在社会更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能够强化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基础能力。入学准备不应只是对文化知识的准备,更重要的教会幼儿如何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

(三)重视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知识教育

幼儿园教育者应当明确幼儿在校园的一天生活价值。一日生活教育模式与其它活动教学相比,其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促进思维模式,丰富自身的情感、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能够愉快的在幼儿园中学会基础知识、学会自己动手做事、学会与其他小伙伴分享、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学会独立。幼儿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该变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幼儿为中心,将良好的教学知识教与幼儿,尊重幼儿的思维,努力促进每位幼儿在生活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生活活动规范,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做到严明的纪律性,使幼儿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师 素质 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如何,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自然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教育中的教师更应该清晰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应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下一代在小学教育的这个阶段享有到良好的教育,为下一步的教育做好准备。

一、教师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与素质

首先,教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是对周围事物都有新鲜感,由于年龄小,他们本身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判断能力。学生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渡过,所以教师是除家长外和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我国拥有着五千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很多关于教育的精辟思想,如远在我国古代,韩愈就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并列为教师的职责,其中“传道”居于三业之首。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加要传授做人的道理。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善于考试的人,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认为教师的话是“神圣”的,所以教师必须用高尚的职业操守来严格要求自己,以此达到教育目的。在小学教育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教育工作包括知识的传授和灵魂教育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进行灵魂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强化作用。由于教师这个工作的特殊性,在与学生进行教育和交流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应该都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去感染学生,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教师一个人的言行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成长,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些影响是任何书本和奖惩机制都不无法代替的。

其次,教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应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教学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应该是最多的,教师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并且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使学生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做好心灵的教育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小学教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较高的心理教育能力,只有教师本身的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心理教育能力,只有教师具备这种健全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作用与素质的措施

首先,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非教育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只有教师具备专业、扎实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和开展特色的教育教学。尤其针对一些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最缺乏的就是教学经验,应该平时多听老教师的讲课,总结出优秀的部分,再结合自己的特色专长,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的知识。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此外,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具有精神不集中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课堂情况,控制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努力将课堂气氛调节至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地进行课堂授课。

其次,建立合理的课程教研机制。应建立合理的课程教研机制,经常组织相关教师在一起进行教研,这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使教师对教材、知识点及篇章的合理安排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采取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对每个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点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组织教师培训工作,每年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培训,使教师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引进新的教育模式。我国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曾经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教师综合能力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教师的监控能力。”可以看出,反思是自身教学工作的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反思、纠错以此来提高综合能力。平时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发散与异向思维,能否发现问题并很好地将问题提出,这是检验一个智力的重要标准,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同时,发散和异向思维也是检验一个人智慧与否的重要标志。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都是开启和发展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最佳机会,教师平时应该多搭建这种平台,如多组织一些智力游戏、猜谜语和开放式的作文写作等。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它不仅为后续的初中、高中的教育提供了文化知识的铺垫,而且也是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起来的素质,往往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对以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教师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怎么培养和发挥教师的作用与素质至关重要。总之,作为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授课能力,结合小学教育的特殊性,灵活管理,时时总结,形成科学理论的工作方法,才能成为出色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褚朋霞.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5,(01).

[2]王雪引,相亚红.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与素质[J].甘肃科技纵横,2007,(06).

[3]隋娟.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教育论丛,2010,(20).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5)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中职教师; 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78-01

教育专家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等。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均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有教育理论讲素质教育包括心理教育、行为教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能力教育、个性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等。可见素质的概念之大,内容之多。从它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具有潜在性、持效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艰苦的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各学科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我们中职一线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除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创建课程教材新体系以及改革人事制度外,目前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应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也将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中职教师到底应具备怎样高素质呢?下面就此话题进行论述,仅供我们中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

一、具备素质教育观念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有资料指出: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负担之重,超过所有国家学生。“应试教育”使肩负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祖国未来”束缚在考试的枷锁下,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这一转变已刻不容缓。要真正把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去创造性地工作。

二、具备职业价值的认同感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决定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绝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这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的的职业价值在观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正是在此种认同感的催化作用下,教师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地走向事业的巅峰,充分体现其人生价值。

三、具备课程开发意识

在此基础上应具备课程开发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开发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首先要有科研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要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能力,那种“填鸭式”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次,要有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也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得教育能够全面地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四、具备知识结构的合理优化

作为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才可以保障教师在知识传递中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教育效益。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构建的并与其它学科相关联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学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和更新,教师更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要涉猎一些相邻学科的知识,并能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但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位好教师,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面临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一些有关学生的知识,就能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还包括不断学习和了解现代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包括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五、具备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固然对教学水平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经验三者之间不再是一条链形关系。着学生广泛地、多渠道地接触大量的信息,学生与知识经验间建立了某种关系,使之趋于环形关系,由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等。教师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富有条理、生动有趣的把学习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尽可能有效的教给学生;教师还要有对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使其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避免思想陈旧,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同时,教师还要有熟练的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用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融进学科新成果。新信息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对于教学监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可以说,这是教师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需要把民主、公正和尊重学生的原则落到实处。

在我们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靠我们一线全体老师,只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了全面素质教育观,又具备了多方面的高素质,素质教育就能有效地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才有保障。愿我们的老师都成为集教书、育人、科研、管理于一身的高素质的老师。以上是对中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一点粗略的、不太成熟的想法。在这里说出来有待同行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侯庆国,王桂霞.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 王周秦.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思考[J].读与写(下旬),2012,(9).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6)

一、热爱工作,忠贞不渝

人民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为荣,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工作,为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中的具体化,是人民教师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有了这个素质基础,教师才可能自觉地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才可能加强自己的各方面修养,用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爱护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职业道德特点,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钥匙,有了这方面的素质修养,教师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会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就会取得成功。教师爱护学生和诲人不倦的品德素质主要体现在: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做到耐心指导、具体帮助、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教师应该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良师益友。

三、全面负责,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对学生全面负责,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教师应尽的道德义务,教师应该是育人的导师。只有在教书育人、全面负责原则的指导下,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教师要教书育人,对学生全面负责,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来影响学生;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要搞好师生关系,以教师的真诚引发学生的真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完全信服。

四、谦虚谨慎,诚实正直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正直是教师高尚、纯洁的美德,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质。教师要想在认识客观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一定要具有谦虚正直的品德素质,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光明磊落。为了加强对学生诚实正直的品德教育,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修养。

五、精通业务,严谨治学

精通业务、治学严谨是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教育学生的技能,有从事教学研究的知识和能力。实践证明,学生最敬重的是知识渊博而富有教学能力的教师。因此,人民教师在自身业务素质方面,要有较强的理论修养,有广博、扎实、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深谙多元的教学艺术能力,对所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要成竹在胸、融会贯通,要通晓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新成就,能较深入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讲课要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教师应善于言谈,词汇丰富而又有艺术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六、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尊重同行,团结协作,这是处理教师之间,教师与政工、行政人员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因为教育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家长之间求得一致的认识,形成合力,互相配合,精诚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有利于良好教师集体的建立,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建立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推动学校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七、廉洁奉公,无私奉献

人民教师应该以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苦乐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疾苦紧紧结合在一起,自尊、自重、自爱,保持廉洁清明、无私奉献的情操和美德。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增强教师这方面的思想素质尤为必要。

八、美的修养,美的鉴赏

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篇(7)

关键词: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教育

Abstract: After making a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scientific qualifications,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scientific qualification improvement.By drawing on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paper proposes measures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scientific qualification of citizens in China through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citizen; scientific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及用它们来处理生存与发展、生活与工作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问题的能力。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发展需要的主导因素,是人们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备条件。科学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呈极大的正相关。

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现状

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组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为1.98%,而美国1995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为15%,欧盟1992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为5%,加拿大1989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为4%,日本1991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为3%。[1]显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远低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

从此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得知,在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1.98%的比例中,了解科学术语的公民占12.5%,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的比例为30%,理解科学方法的比例为8.2%。[2]笔者分析认为,我国公民具有科学素质比例呈现如下特点:公民科学素质与其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女性为1.7%;从18至69岁,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越低,其中,20至29岁公民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67%,而60至69岁公民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0.47%。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也越高。大学以上为13.5%,大专为10.7%,初中为1.5%,小学和文盲具备科学素质为0。不同职业公民科学素质不同,学生最高,达15.6%,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性技术人员、国家机关负责人、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农林牧渔水利公民科学素质分别为8.2%、7.3%、5.4%、4.1%、2.3%、2.3%、2.0%、0.7%、0.3%。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4.08%,农村居民为0.68%。我国公民对各种封建迷信仍有比较大的信赖度。20%以上公民相信求签,近30%的公民相信相面。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具有科学素质人群比例是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受教育多者高于受教育少者,其他行业人群比例都高于农林牧渔水利。受教育程度与科学素质成正相关关系。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落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思想和观点对现代社会发展仍有十分积极作用。在历史上也有过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在数学、天文、农学、医学、建筑学、冶金学、博物学等学科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但有许多非理性的糟粕至今仍影响中国社会的运行。长期的封建官僚统治,官僚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与思想观念中。政治上唯君、唯权、唯上,经济上“重农轻商”,学术上“重文轻理”、“重术轻学”,封建专制理念的传统文化制约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忠君”思想、“三纲五常”、“人情关系”,使百姓眼里的君王、官僚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百姓常常为自己生命无法律保障而惶惶不安,官僚统治者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为,权威主义或绝对集权衍生的唯命是从,不利于公民的独立思考,严重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和科学精神的弘扬。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耕文化,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小富即满,随遇而安,年复一年的低水平重复,大大降低了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抑制着科学技术进步,就更无从谈及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2)教育的影响。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仅是学历教育,还包括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仍以学校教育为主,而学校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基础教育薄弱,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2890个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有很大不平衡。[3]2005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即有近46%人不能升入高中。 在“精英化”教育影响下,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播,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不利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

其次,教育目标的严重错位,素质教育既未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更未形成风气。长期以来,一直把学习成绩和考入更高一级学校的比例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随着对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态的膨胀,以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后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应试为目标的现象就更为突出,在过分注重知识灌输的同时,轻视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重分数,轻能力;重分科,轻综合;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情况随处可见,在教育目标中体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和突出的短视行为。

第三,校内外科技教育活动不适应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的要求。由于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基础建设薄弱,教学设备不足或陈旧,科技教育手段落后,形式单一,师资缺乏,科技含量也低,难以保障必需的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使科技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第四,继续教育重视不够,供给不足,手段落后,严重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大量下岗职工需要培训和提高,培训需求很大,而培训能力却远不能适应,加之培训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远不能满足广大劳动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现有继续教育中,也存在典型的重学历、轻培训,重职前、轻职后,重知识、轻能力现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科普事业的影响。科学普及是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科普的对象是全体公民,科普的目的是使公民在任何阶段都能接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科普教育多年来在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全社会对科普事业认识不足,尚未形成对发展科普事业、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共识,有的领导干部重视经济指标,忽视科学普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科普工作必要的支持与参与,一些群众却认为科学知识深不可测,缺乏必要的兴趣。国家对科普事业的投入也不足,资源配置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但实际上各级政府对科学普及的投入都十分有限,在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是最需要科普的,其投入又恰恰更少。中国科协曾做过一项统计,结果表明6个省、直辖市的人均科普专项经费最高不超过0.7元,最低的只有0.03元 。[4]另外,科技场馆太少,设施落后,科普功能无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科学知识普及与学习的需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对科普知识的宣传也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科普出版业也很少推出内容新颖、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喜闻乐见的科普图书。

二、教育对公民科学素质养成的作用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公民生产技能水平、就业竞争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没有科技与经济的持续进步,也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因素”[5],因此,“要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6]。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最根本是靠教育,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综合效果。

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措施。综观世界各国,为了确保本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无一不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为根本措施。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在1985年就启动了“2061”计划,要求在2061年即哈雷彗星回到地球时,每个美国公民都具有科学素质,同时完成了《面向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科学教育改革蓝本》等重要研究成果。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发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把美国变成一个终生学习不止的“全民皆学之邦”。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发了国家科学政策报告——《为了国家的科学》,明确提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应成为一个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我们的经济实力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依赖于美国人民应付新挑战和迅速变化的能力”,“必须改进美国的教育制度,以使我们的孩子理解和认识科学,并给予他们成功地竞争高质量的工作和过一个富裕生活的机会”,并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科学发展的五项目标之一。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既缺少资源,又缺少能源,但长期重视教育,着力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早在1872年日本开始推行数学制,全力以赴普及资产阶级式的国民教育,力求实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1905年,日本小学就学率就超过了90%,1992年日本国民初等教育适龄人员入学率达到97%,1995年日本15岁以上的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为零。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能在上世纪50、60年代快速崛起,正如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厅所发布的《科技白皮书》所说:“二战结束时,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大资产就是国民经过努力和培养所具有的智慧。经过巨大变革,科学技术领域再对人才和资源投入的再分配后,我国国民将聪明和智慧与不懈的努力相结合,不断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务实地面对时代所提出的课题,从而取得了今天的繁荣。”

英国素有重视科学教育事业、科学普及和增强公众科学意识的传统,其长期发展也得益于其致力于全民教育和科学素质建设,正如英国内阁首席科学家Sterwart教授所说:“英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是:一手抓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手抓科技普及,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移。”1986年英国成立了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并同时发布《公众理解科学》的长篇报告,明确提出,“公众对科学技术更好的了解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是整个国家的长远目标,必须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保障整个国家福祉而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

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看,强国要保持国际优势地位,中等发达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欠发达国家要奋起直追都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没有对教育的极端重视、国民科学素质的迅速提升,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与腾飞,而且教育的发展,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必须先于经济的腾飞。世界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1871—1913年美国对英国的追赶,1953—1992年日本对美国的追赶,1965—1992年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都充分说明是教育事业大力发展、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国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才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日益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7]教育兴则国运兴,国家或民族的兴盛,乃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均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而且,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

三、进一步深化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的目标是:“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8]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必须首先依靠教育。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是长期形成的,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诸多因素,如政策、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现实、科普等,都必须通过教育途径来解决。

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措施,科技教育则是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抓住了教育就抓住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我认为可采取如下举措: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投入。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2.79%,和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 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5161.08亿元,只占当年GDP183529亿元的2.81%,远低于世界4%的平均水平,仍然停滞在不发达国家水平,与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状况也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理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尽快提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第一选择。

其次,构建多元教育发展模式。抓住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契机,吸取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经济成分多元化、所有制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加速发展和尽快完善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办学,最大限度地动员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多方积极性,推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普及高中教育,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着力推进以科学教育为主要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教育改革。

根据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5%以上。到2005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890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但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9.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3]这说明我国在基础教育的量有显著增长,但高中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还很低,仍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应普及高中教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

第三,中小学教育应从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入手,尽快淡化“应试教育”,加强综合性科学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训,推广“发现式”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增加学生科技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高中教育(包括各种职业高中)首先要加快普及速度,同时也要面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尚未实现普及化的状况,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学习扎实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同时,培养牢固的科学精神,为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新兴工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一些职业化、专门化的知识;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要尽快改进“严进宽出”的入学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减少对学生收费、逐步免去低收入家庭或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生的学费,加速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比例。在培养学生专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强化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着眼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第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科普工作支持的力度,推进全国的科技馆、博物馆、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宇航馆、天文馆、通信馆等专业科技馆实行向公众免费开放。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研究室应利用双休日向公众开放,并不定期组织讲座、演讲、发明发布会、科技成果展示会等,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每年“植树节”、“世界森林日”、“湿地日”、“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爱鸟周”等宣传科普知识;通过政策引导,把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列入其正常工作内容,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鼓励;加强社会媒体宣传报道,创造有利于科学普及的舆论环境。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础上,促进制定《继续教育法》,进一步规定继续教育的性质、地位、对象、范围、内容和形式等,依法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积极构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推动、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使继续教育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社会的广泛认同,公民的主动参与,树立爱“学习”新风,创建“学习”型社会,把继续教育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课题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7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五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70508)china.org.cn/chinese/PI-c/1264887.htm.

[4]姜春林.现阶段我国科学普及及待解决的问题[M]//研究与发展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0.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

友情链接